一、高校科研谁排第一(论文文献综述)
董艳,石学彬,陈荣,陶书田[1](2021)在《重点研发计划立项分析及对科技计划管理的启示》文中提出针对国家科技计划在"十三五"期间改革后形成的5类计划之一的重点研发计划,基于2016—2019年9月完成的3批立项项目有关信息,从不同领域立项数和立项资助金额、牵头承担单位、立项区域分布等层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国家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资助的力度和强度,除了基础配套领域,其他领域每年都有新的类型资助项目增加,社会环境领域项目数和经费数每年都排第一,高新技术领域次之,基础研究领域的重点专项投入最少,农业科技领域重点专项的投入不多且年均下降幅度最大,基础研究、农业科技领域的立项数和经费数明显低于前两个领域;与科研院所、企业相比,高校牵头承担项目数最多,项目平均经费却最低,这与高校牵头基础研究领域项目最多有一定关系,科研院所项目的总经费和平均经费最高,企业的某单项经费最高;资助项目多数分布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北京的项目数约是排第二的上海的四倍。基于研究结果,对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提出充分发挥产学研协同创新效应、促进区域间互补协调发展、深挖牵头承担单位潜能等建议,同时对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提出加强顶层设计、提高研发起点和评审层次、引领科技发展方向、增设平台咨询服务功能以及以成果转化倒逼高质量实施等对策建议。
赵立雨,闫嘉欢,杨可[2](2021)在《政府科技投入对高校科研产出的“马太效应”及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解决我国政府科技投入区域间差异,提高高校科研成果产出转化率,使用2008—2018年我国各省份分地区面板数据对高校科研投入产出进行超效率DEA测算,并利用泰尔指数分析东中西部高校科研产出效率之间的差异,检验政府科技投入对高校科研产出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高校科研投入产出的基尼系数均大于0.4,由于政府科技投入区域间不均衡,导致不同地区高校科研产出效率存在较大差异,政府科技投入对高校科研产出在区域间表现出明显的"马太效应"。研究认为应从多个方面对"马太效应"进行治理,政府应该重点关注低投入高效率的省份,增加科技经费投入力度,建立联合科研平台,实现跨区域的科研合作联盟,既可以调节"马太效应"带来的不良影响,又可以促进高校科研能力稳步提升。
陈蕴哲,李翔[3](2021)在《“中坚青年”压力与动力转化的影响因素研究——以高校青年教师群体为例》文中提出青年是整个社会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群体,始终是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当下,在各种思潮和因素影响下,青年群体中出现"佛系""躺平""内卷"等现象。作为主流价值的承载者和守护着,高校青年教师群体承担着多重压力,为学界探讨青年群体是否及为何选择"中坚"提供了契合的切入点。本研究以定位理论为框架,通过解析高校青年教师对自身权益—职责的排序发现,职责与权益的目的一致性、职责的成本—收益平衡性、职责承担的自主性和职责内容形成的参与性为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将职场—家庭压力转化为"中坚"动力的重要影响因素。
董成娣,於丹枫,林灵丽[4](2021)在《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竞争力评析(2016—2020年)》文中认为分析浙江省高校的人文社科竞争力现状,可为推进浙江省高校的新文科建设发展提供现实依据。基于人文社科相关的科研基金立项数据及中外文学术文献数据,从立项竞争力、科研产出力和科研影响力维度,分析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竞争力的族群分布及发展水平。研究发现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族群具有国内中等偏上的竞争力优势,但省内竞争力优势过于集中,族群结构有待优化。
董文波[5](2021)在《高校专利转让和许可现状的问题及对策——基于湖北省20所本科高校面板数据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专利转让与许可实施是高校知识外溢、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方式,湖北省高校数量多、专利增量和存量资产丰富,沉淀了丰富的专利成果,但目前湖北省高校专利转让及许可实施效果欠佳。文章对2012—2020年湖北省20所本科院校专利转化的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梳理,从总体情况、高校情况、管理维护、资助政策、转移路径、技术领域等不同维度,研究湖北省高校专利转让与许可的现状,分析了制约湖北高校专利转化的相关问题,并从专利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构建科学的科研评价激励机制、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等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期促进湖北省高校专利成果转化。
张海生[6](2021)在《“破五唯”影响下教育科研人员的论文发表动机与投稿行为倾向性——基于教育学629份调查问卷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采用自编问卷,对高校629份教育科研人员的论文发表动机与投稿价值取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当下高校教育科研人员的论文发表动机多元,受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和成长动机的共同驱动。其中,发展动机(评职称、满足毕业要求)和内在动机(纯粹出于学术兴趣)是最主要的发表动机,不同教育科研人员的性别、年龄、职称、学历、高校类型与论文发表动机之间总体呈现"年龄越大、职称越高、学历越高,论文发表动机越多元"的特征。"破五唯"政策会对更多教育科研人员投稿时的期刊级别选择产生重大影响,而对投稿积极性、首选目标期刊以及选择投稿期刊的首要因素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小,学科认可度和满足学校年度考核依然是他们投稿时选择目标期刊的主流因素。为此,对于高校教育科研人员的论文评价应坚持分类管理、分层评价,并辩证看待"破五唯"影响下教育科研人员投稿时期刊选择的价值倾向性问题。事实上,教育科研人员投稿积极性的保持和对学术论文质量标准的坚守都应当是"破五唯"政策的题中应有之义。
钟玮[7](2021)在《高校、政府、企业校地合作角色模型研究——中国特色“三螺旋”》文中认为本研究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高校、政府、企业的校地合作角色进行分析,建构高校、政府、企业校地合作角色概念模型。运用数据统计方法,对高校、政府、企业校地合作角色定位重要性进行排序分析。研究探讨了建立高校、政府、企业校地合作的"三螺旋"新机制。
黄梅,王小许,蔡文伯[8](2021)在《特色高水平大学科研竞争力现状分析及建议》文中指出基于ESI、InCites和CNKI数据库,从科研生产力、科研影响力、科研发展力、科研创新力、科研合作力五个方面对安徽省8所特色高水平大学的科研竞争力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旨在为高校的高质量发展和建设提供参考。整体上看,安徽省特色高水平大学的科研竞争力有待进一步加强,须加快发展科研生产力及ESI学科建设,要集中优势资源发展优势学科、多出创新性成果。
陈恒[9](2021)在《2010-2019年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三大球运动的选题特征及趋势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篮球运动、排球运动以及足球运动(以下简称三大球)是全球体育界具有高度影响力的团队体育运动,发展态势迅速,这离不开与之相关理论体系的支撑,其中三大球运动研究文献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三大球运动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与万方数据库中2010-2019年收录的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三大球运动方向的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进行问题的研究与分析,首先采用数理统计法从各年度论文数分布、区域分布和不同类型院校分布三方面对2010-2019年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三大球运动研究学位论文的整体特征进行分析,再借助Cite Space5.5等可视化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从可视化分析的角度对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三大球运动研究论文选题特征与主题演化趋势进行分析,从中找出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三大球运动研究的规律和特征,以期为我国三大球运动研究方向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选题等方面提供借鉴和参考。通过研究,得出以下几个结论:第一,2010-2019年我国三大球运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的整体数量不同,篮球方面论文最多,其次就是足球,再者是排球。2010-2019年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三大球运动研究生专业的学位论文资料来源仍然存在着区域分布不均衡,均呈现出华东地区、华北地区、中南地区对三大球运动领域的研究积极促进作用;体育类院校呈现出主导作用,其中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主要代表。第二,篮球运动研究集中在篮球运动技战术与比赛评述、篮球教学、现状、对策、篮球训练、人才培养、篮球文化、篮球产业以及运动管理等方面。排球运动研究集中在排球运动技战术、排球教学、排球运动现状与对策、排球训练、人才培养等方面。足球运动研究集中在足球教学、足球运动技战术、足球训练、人才培养、足球产业以及运动管理等方面。第三,研究选题趋势分析发现,从研究对象看,由高校大学生、职业运动员逐渐向中小学、青少年、教练员、裁判员、外籍运动员等运动主体移动。从研究范围上来讲,围绕“现状”“对策”进行研究依然是研究重点。从研究内容上讲,三大球运动技战术研究仍是三大球领域的主流研究走向,但校园三大球的研究正逐渐增加。第四,研究选题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现象研究过多而对其根源关注较少;选题研究对象太集中,重复性研究过多;交叉学科选题研究能力有待提高。第五,对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三大球运动的研究选题预测有以下三点:特色领域凝练,核心研究选题稳定增长;重复性研究逐渐减少;交叉学科选题的进一步增强。
戚晓思[10](2021)在《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研究 ——以H省17所本科院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仅需要在教学技能上不断提升,还需要在教育管理上进行创新突破。本研究通过对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调查,讨论并试图揭示促进其体系保障和建设的提升策略。本研究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视角,将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视为一个整体的质量管理系统,将其人才培养质量中的系统设计缺陷、全程性困境、优质性欠佳等问题,结合所需的影响因素进行剖析。研究者发现高校音乐专业通过对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制定和有效实施,设计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而激励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以此实现对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现状的认知与提升。关于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但是这些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及其对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都尚未清晰。这既局限了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理论的发展,又影响了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实践的进程。鉴于此,本研究首先选取H省不同类型的三所公立本科高校音乐学院进行详细的个案实施研究;再通过对H省17所公立本科高校音乐学院的实地调研,访谈45名音乐专业领导和教师,运用编码对访谈资料进行处理,提出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问题及成因;最后找出影响其人才培养质量的三个关键因素及作用,并回收2112份学生调查问卷进行样本描述与实证检验。本研究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涉及H省公立本科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个案考察、主要问题及成因与影响因素作用。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通过深入探寻H省三所不同类型的高校音乐学院在其人才培养质量上存在的具体差异,再从H省17所高校音乐学院的广泛调研中归纳出其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发现其人才培养质量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分为四个方面,包括:师资结构不合理、培养质量差异大、研究创作成果少和社会服务较单一。针对其主要问题的内部归因包括:缺失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难以协调的专业师生比例、尚未健全的专业教学监督;外部归因包括:供给制约的外部发展环境、欠缺资源的专业教学实践、联动不足的专业成果转化。(2)研究指出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三个重要影响因素,分别是: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研究分析得出,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影响作用主要由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提供专业教学标准、评估专业教学质量构成;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作用主要由变革人才培养理念、设置专业特色课程、丰富专业教学模式构成;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的影响作用主要由提高领导管理效能性、激励教师教学积极性、强化学生专业认同感构成。并且这些影响因素在提升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实际工作中具有重要且积极的相互作用。基于以上结论,研究者以强化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为目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激励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为原则,从确立平等地位、优化教学条件、给予相应自主权、健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五个方面提出保障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策略建议,探寻高校音乐专业特色化、多样化、规范化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
二、高校科研谁排第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校科研谁排第一(论文提纲范文)
(2)政府科技投入对高校科研产出的“马太效应”及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文献回顾 |
2 东中西部地区差异下政府科技投入对高校科研产出分析 |
2.1 研究方法 |
2.1.1 超效率DEA模型 |
2.1.2 基尼系数 |
2.1.3 泰尔指数 |
2.2 数据分析 |
2.2.1 数据来源 |
2.2.2 指标选择 |
3 结果分析 |
3.1 超效率DEA结果分析 |
3.2 泰尔指数分析 |
3.3 基尼系数结果分析 |
4 政府科技投入对高校科研产出形成“马太效应”的原因 |
4.1 高校科研资源的不合理配置 |
4.2 部分地区人才思想意识淡薄 |
4.3 部分高校科研投入产出效率低 |
4.4 东西部地区的科研政策导向差异化 |
5 结 语 |
5.1 平衡政府研发投入,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
5.2 完善竞争性支持相协调的科研管理政策 |
5.3 加快建立跨区域科研合作联盟 |
5.4 加强政企和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联盟 |
(3)“中坚青年”压力与动力转化的影响因素研究——以高校青年教师群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1. 高校教师压力来源 |
2. 青年教师的压力应对行为选择 |
三、研究设计 |
1. 理论框架:定位理论 |
2. 研究方法 |
四、研究过程及结果讨论 |
1. 主题分析:个体对职场—家庭场域的注意力分配 |
2. 类别分析:质性层面故事线中权益-职责类别 |
3. 关联分析:多故事线权益—职责分布的组间关系 |
4. 情感-价值分析:多故事线下权益-职责价值排序 |
5. 话语分析:多故事线职责偏好差异形成的影响因素 |
五、结论与讨论 |
(4)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竞争力评析(2016—2020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科研基金立项竞争力 |
(一)国内排名分析。 |
(二)省内各高校排名分析。 |
二、中文学术文献竞争力 |
(一)科研产出力分析。 |
1. 国内总体科研产出力排名分析。 |
2. 国内各学科科研产出力排名分析。 |
3. 科研产出力视角下的省内优势高校及各高校的优势学科。 |
(二)科研影响力分析。 |
1. 国内总体科研影响力排名分析。 |
2. 国内各学科科研影响力排名分析。 |
3. 科研影响力视域下的省内优势高校及各高校的优势学科。 |
三、外文学术文献竞争力 |
(一)科研产出力分析 |
1. 国内总体外文科研产出力排名分析。 |
2. 国内各学科外文科研产出力排名分析。 |
3. 外文科研产出力视域下的省内优势高校及各高校的优势学科。 |
(二)科研影响力分析 |
1. 国内总体外文科研影响力排名分析。 |
2. 国内各学科外文科研影响力排名分析。 |
四、综合评述 |
(一)省市对比。 |
(二)学科对比。 |
(三)省内高校对比。 |
(四)省内竞争力结构特征。 |
(5)高校专利转让和许可现状的问题及对策——基于湖北省20所本科高校面板数据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湖北省高校专利转让与许可现状 |
(一)专利转化与许可实施总体情况 |
(二)专利转化和许可实施的高校情况 |
(三)转化专利的技术领域 |
(四)专利转让与许可实施的路径 |
二、制约湖北高校专利转让与许可实施的现实困境 |
(一)专利转化体制机制改革不到位 |
(二)专利创造成果的市场结合度低 |
(三)专利维持缺乏有效管理 |
(四)专利转让和许可实施缺乏专业机构和人才 |
(五)专利转让和许可领域分布不均 |
三、加快湖北高校专利转让和许可实施的对策建议 |
(一)加快湖北高校科研评价导向性机制创新 |
(二)提高湖北高校高价值专利有效供给 |
(三)丰富湖北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 |
(四)搭建湖北高校多层次专利转化平台 |
(五)建立健全湖北高校专利转化政策支持体系 |
(6)“破五唯”影响下教育科研人员的论文发表动机与投稿行为倾向性——基于教育学629份调查问卷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 |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三、实证分析 |
(一)调研对象的基本特征分析 |
(二)论文发表动机分析 |
1.性别与论文发表动机 |
2.年龄与论文发表动机 |
3.职称与论文发表动机 |
4.学历与论文发表动机 |
5.高校类型与论文发表动机 |
(三)“破五唯”下投稿行为倾向性 |
1.性别与投稿行为倾向性 |
2.年龄与投稿行为倾向性 |
3.职称与投稿行为倾向性 |
4.学历与投稿行为倾向性 |
5.高校类型与投稿行为倾向性 |
四、主要结论与建议 |
(一)主要结论 |
(二)相关建议 |
1.对高校教育科研人员的论文评价应坚持分类管理、分层评价 |
2.辩证看待“破五唯”影响下教育科研人员投稿时期刊选择的价值倾向性 |
(7)高校、政府、企业校地合作角色模型研究——中国特色“三螺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高校、政府、企业校地合作角色概念模型 |
1. 开放编码 |
2. 主轴编码 |
3. 高校、政府、企业校地合作角色概念模型 |
三、高校、政府、企业校地合作角色定位重要性分析 |
四、高校、政府、企业校地合作新构建机制 |
(8)特色高水平大学科研竞争力现状分析及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数据来源、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方法 |
2 科研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3 安徽省特色高水平大学科研竞争力现状分析 |
3.1 科研生产力 |
3.2 科研影响力 |
3.2.1 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 |
3.2.2 总被引频次 |
3.2.3 篇均被引频次 |
3.2.4 ESI学科数 |
3.3 科研发展力 |
3.3.1 高被引论文数 |
3.3.2 学科排名百分位 |
3.4 科研创新力 |
3.4.1 热点论文数 |
3.4.2 专利数 |
3.5 科研合作力 |
4 结论与建议 |
(9)2010-2019年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三大球运动的选题特征及趋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国家对于篮排足的政策支持 |
1.1.2 体育硕士学位论文的重要性 |
1.1.3 学位论文选题的重要性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科学知识图谱与知识主题 |
2.1.2 体育学硕士研究生 |
2.1.3 硕士学位论文 |
2.2 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的相关研究 |
2.2.1 硕士学位论文选题价值与意义方面的相关研究 |
2.2.2 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的影响因素方面的相关研究 |
2.2.3 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的问题及策略方面的研究 |
2.3 体育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关于三大球运动的研究 |
2.3.1 关于体育学硕士学位论文三大球运动的研究状况 |
2.3.2 研究述评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逻辑分析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三大球运动研究的整体统计分析 |
4.1.1 年度数量分布与阶段划分 |
4.1.2 区域分布 |
4.1.3 院校类型分布 |
4.2 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三大球运动研究选题特征分析 |
4.2.1 选题聚类分析 |
4.2.2 不同类型院校选题方向对比分析 |
4.2.3 选题热点分析 |
4.2.4 被引与下载量排名前10 分析 |
4.3 2010-2019 年期间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三大球运动研究选题趋向 |
4.3.1 篮球运动研究选题趋向 |
4.3.2 排球运动研究选题趋向 |
4.3.3 足球运动研究选题趋向 |
4.4 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三大球运动研究选题存在的问题 |
4.4.1 现象研究过多而对其根源关注较少 |
4.4.2 选题研究对象太集中,重复性研究过多 |
4.4.3 交叉学科选题研究能力有待提高 |
4.5 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三大球运动研究选题趋势预测 |
4.5.1 特色领域凝练,核心研究选题均衡发展 |
4.5.2 重复性研究逐渐减少 |
4.5.3 交叉学科选题的进一步增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专家访谈提纲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10)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研究 ——以H省17所本科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专业发展的客观需求 |
二、教学保障的政策要求 |
三、质量管理的理论诉求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创新之处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全面质量管理 |
二、高校音乐专业 |
三、人才培养质量 |
第二章 理论视角与研究述评 |
第一节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一、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内涵 |
二、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演进 |
三、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启示 |
第二节 研究文献回顾 |
一、关于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概况的研究 |
二、关于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
三、关于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研究 |
四、关于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
五、关于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述评 |
一、已有研究启示 |
二、已有研究局限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分析框架 |
一、研究问题 |
二、分析框架 |
第二节 数据搜集 |
一、访谈法 |
二、个案研究法 |
三、问卷调查法 |
第三节 分析方法 |
一、访谈资料的整理 |
二、个案资料的分析 |
三、问卷数据的分析 |
第四章 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个案考察 |
第一节 综合类高校音乐学院个案分析 |
一、个案简介 |
二、应用导向的人才培养定位 |
三、需求导向的专业内涵建构 |
四、扎根本土的教学实践研究 |
五、案例小结 |
第二节 师范类高校音乐学院个案分析 |
一、个案简介 |
二、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变革 |
三、专业特色的教学范式改革 |
四、师生互动的专业教学新态 |
五、案例小结 |
第三节 理工类高校音乐学院个案分析 |
一、个案简介 |
二、边缘专业的学科发展定位 |
三、培养单一的专业方向设置 |
四、发挥主动的培养质量保障 |
五、案例小结 |
第五章 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及成因 |
第一节 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问题 |
一、师资结构不合理 |
二、培养质量差异大 |
三、研究创作成果少 |
四、社会服务较单一 |
第二节 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内部归因 |
一、缺失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 |
二、难以协调的专业师生比例 |
三、尚未健全的专业教学监督 |
第三节 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外部归因 |
一、供给制约的外部发展环境 |
二、欠缺资源的专业教学实践 |
三、联动不足的专业成果转化 |
第六章 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影响作用 |
一、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
二、提供专业教学标准 |
三、评估专业教学质量 |
第二节 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作用 |
一、变革人才培养理念 |
二、设置专业特色课程 |
三、丰富专业教学模式 |
第三节 音乐专业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的影响作用 |
一、提高领导管理效能性 |
二、激励教师教学积极性 |
三、强化学生专业认同感 |
第四节 影响因素作用的实证考察 |
一、项目分析 |
二、因子分析 |
三、相关性分析 |
四、差异性比较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现状及成因的归纳 |
二、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因素的作用 |
三、研究的总体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启示与建议 |
一、确立高校教育中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的平等地位 |
二、优化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条件 |
三、给予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相应的自主权 |
四、健全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价体系 |
五、促进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改革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访谈提纲 |
附录二: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研究的调查问卷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高校科研谁排第一(论文参考文献)
- [1]重点研发计划立项分析及对科技计划管理的启示[J]. 董艳,石学彬,陈荣,陶书田. 科技管理研究, 2021(22)
- [2]政府科技投入对高校科研产出的“马太效应”及治理研究[J]. 赵立雨,闫嘉欢,杨可.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21(06)
- [3]“中坚青年”压力与动力转化的影响因素研究——以高校青年教师群体为例[J]. 陈蕴哲,李翔. 中国青年研究, 2021(11)
- [4]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竞争力评析(2016—2020年)[J]. 董成娣,於丹枫,林灵丽. 台州学院学报, 2021(05)
- [5]高校专利转让和许可现状的问题及对策——基于湖北省20所本科高校面板数据的分析[J]. 董文波. 中国高校科技, 2021(09)
- [6]“破五唯”影响下教育科研人员的论文发表动机与投稿行为倾向性——基于教育学629份调查问卷的实证分析[J]. 张海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05)
- [7]高校、政府、企业校地合作角色模型研究——中国特色“三螺旋”[J]. 钟玮. 特区经济, 2021(07)
- [8]特色高水平大学科研竞争力现状分析及建议[J]. 黄梅,王小许,蔡文伯.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02)
- [9]2010-2019年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三大球运动的选题特征及趋势预测[D]. 陈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10]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研究 ——以H省17所本科院校为例[D]. 戚晓思. 华东师范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