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轻轨建设工程环境地质评价

重庆轻轨建设工程环境地质评价

一、重庆市轻轨建设中工程环境的地质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张玉娇[1](2020)在《中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及其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速度快,以大运量地铁为主的单一制式轨道交通系统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客流需求,需要发展多层次、多类型的轨道交通系统来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服务水平。针对需求规模较低的城市或地区,中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供了不同于地铁的另一种选择。目前,关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类型选择的研究不多,一些线路盲目追逐大运量系统,线路功能与客运需求不匹配,既造成了资源浪费,也影响了中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因此,如何根据线路功能定位、需求规模、服务水平等要求选择适当的中运量轨道交通系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工作如下:(1)分析了轻轨系统、单轨系统和现代有轨电车系统三种典型中运量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现状,根据各城市的运营经验,研究了中运量系统的意义与功能,明确了对中运量系统的认识和理解,为中运量轨道交通系统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2)分析了目前在中运量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中的一些认识偏差,探讨了典型中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轻轨系统、跨座式单轨系统、中低速磁浮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现代有轨电车)的发展趋势、优缺点、技术经济特征和适用性,通过与大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对比,研究中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适用性。(3)从系统运能、运能储备、系统造价、国产化率等角度研究了影响中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制式可行性和技术经济适用性的主要因素,构建了中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多因素综合效益模型和中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盈利能力模型,提出了中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适用性分析的框架。(4)以S区的系统型式选择为例,应用本文提出的中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适用性分析方法进行了实例论证。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中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适用性分析方法,符合S区线路规划的实际情况,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

陈广宇[2](2020)在《城市轨道交通制式选择与评价研究 ——以ZS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城市规模和人口不断扩大,为了解决城市居民出行需求,我国各大城市都在积极进行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而城市轨道交通的制式选择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重要环节。2015年10月,ZS市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通过省住房和建设部门组织的专家评审,并获得市政府批准。根据专家的评价意见和选择,城市轨道交通制式的选择仍然需要进一步论证补充。因此,有必要为ZS市选择一种符合客运量需求、经济适用等条件的城市轨道交通制式,促进ZS市城市轨道交通的健康发展,研究成果可以为城市轨道交通制式选择提供理论方法和决策参考。首先,从适应性分析的角度对ZS市城市轨道交通制式选择范围进行约简。在对目前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有轨电车、磁浮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市域快速轨道系统等七大类城市轨道交通制式进行应用情况分析的基础上,从ZS市社会经济发展、地质条件、交通线网规划、客流能力等四个方面进行城市轨道交通制式选择适应性分析,通过对运输能力和系统特点的比较分析,得到ZS市城市轨道交通制式可在跨座式单轨与地铁B型车中选择。然后,从决策角度对ZS市城市轨道交通制式进行选择。确定出城市轨道交通制式选择是典型的MCDM(Multi-Criteria Decision Making)问题,根据决策思路和原则,从技术、服务、成本、环境四个方面建立ZS市城市轨道交通制式选择决策模型,并确定了模型约束条件。对技术可靠性、服务需求、工程经济、城市环境影响四个决策指标进行数据采集和决策分析,得到跨坐式单轨更适合ZS市城市轨道交通的制式选择。最后,从评价角度对ZS市城市轨道交通制式进行选择。根据系统性、科学可靠性、典型代表性等原则,根据决策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群组G2分析法,通过确定唯一参照物解决了层次分析法方法中两两比较法构造判断矩阵的一致性问题,验证肯德尔一致性后确定各指标所占比例。再结合TOPSIS评价法,完成不同制式方案相对优劣的比较,同时得到跨坐式单轨更适合ZS市城市轨道交通的制式选择。

朱太红[3](2019)在《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开发流程及案例展示 ——以重庆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实施和《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出台,地理研学旅行已成社会关注的热点,地理研学旅行课程也成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实现形式。本文以重庆市为例,研究中学研学旅行课程开发流程及案例展示。在分析重庆市研学旅行基本概况的基础上,参考2017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地理教科书,拟定出重庆市高中地理研学旅行的基本目标和原则。综合相关政策要求和地理研学旅行实际情况,本文从研学旅行计划制定、区域和内容选择、动员与准备、手册编写、教学过程控制、课程成绩评定和教学效果评估这七个方面阐述了高中地理研学旅行开展的总体流程。通过对研学旅行整体流程的介绍和每一步工作的细化分析,可为重庆市高中地理研学旅行的实际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重庆市独特的山间岭谷地形、地貌,提供了量多质优的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参考重庆市高中地理研学旅行开展情况,结合重庆市的地域特色,本文展示了三个不同主题的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案例。分别是北碚地质地貌研学旅行——“我和中生代有个约定”、嘉陵江综合开发研学旅行——“寻盐井,探草街”和山城立体交通体验研学旅行——“重庆—不走寻常路”。研究重庆市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开发流程,并展示相应的典型案例,有利于新一轮高考改革的顺利进行,有利于重庆市高中地理研学旅行的全面开展,有利于提升地理核心素养,最终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

谢锋[4](2019)在《立交隧道地层敏感度及结构适用性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城市提升行动计划”的实施,城市建设用地日益紧张,但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加之国内大都市轿车普及趋势不可阻挡,道路交通拥堵状况越加严重,城市交通拥堵已成为当今社会急需解决的一个焦点。因此,应大力推进交通强国战略。在此背景下,城市轨道、道路等基础设施不断增加,地下立交隧道也随之而出现。目前,关于地下立交等近接隧道的研究较少,尤其是针对新旧洞室相互作用的研究成果报道极少。为此,本文以导师蒋树屏重庆市科技人才培养计划(领军人才)项目“城市地下道路地层敏感度及结构适应性研究”为依托,利用数值分析、模型试验及现场监测,对岩体上下交叉隧道基于不同的埋深、围岩级别、隧道间距、施工顺序的立交隧道结构响应和施工力学问题开展研究,取得以下主要创新性成果。(1)利用三维有限元法对立交隧道进行计算,分析了既有隧道衬砌的应力增量和变形规律,根据应力增量控制标准,确定了立交隧道的相互影响范围、控制断面和控制点;(2)根据空间散点拟合原理,得出既有隧道衬砌应力增量与隧道埋深、围岩级别、隧道净距的函数表达式,并计算出不同的埋深、围岩级别、施工顺序的强、弱影响间距;(3)利用极限平衡法推导出立交隧道敏感性分析解析解,对不同的埋深、围岩级别、隧道净距进行敏感度单因素分析,给出了敏感度变化规律,指出了围岩级别>隧道净距>隧道埋深的敏感度影响顺序;(4)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对既有隧道衬砌应力增量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指出了既有隧道衬砌破坏模式,同时验证了数值计算结果的正确性;(5)利用数值计算,对新建隧道加固、中间地层加固、既有隧道加固分别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加固措施对立交隧道影响的改善度与优先对策;(6)针对“零”隧道间距,提出了相应的施工关键技术与适应性结构,可用于超近间距立交隧道设计与施工;(7)将影响间距、地层敏感区结构参数运用于依托工程,通过现场实测,既有隧道应力增量变化规律、影响度与拟合公式计算结果相符,验证了本文地层敏感区支护结构参数可用于实践。

骆畅[5](2018)在《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及规划策略研究 ——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文中认为城市化的过程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绿地提供的各类生态系统服务。因此,对城市绿地生态服务系统进行价值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既有利于人们进一步客观认识城市绿地的价值,同时还能为城市管理者进行决策时提供参考依据。对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有利于促进和提高城市绿地的规划方法和管理措施。山地城市生态系统具有其更综合更复杂的空间和环境特征。而近年来,山地城市的外延式扩张导致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和地质灾害的频发,缺乏相应的生态规划和严格监管。目前,对于山地城市的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相对匮乏。山地城市绿地的生态系统具有其不同于平原城市的独有特征,因此,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具有研究的必要性。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与分类,山地城市绿地的时空演化,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以及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山地城市绿地规划策略。首先,研究对生态系统服务的相关概念、分类和评估方法进行整理总结。同时,研究总结了山地城市绿地的自然生态系统特征,总结出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分类和评估方法。并系统地总结和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其次,研究以重庆主城区城市绿地作为研究案例,以重庆市主城区范围内的绿地空间为研究对象,以多源数据资料为基础,对重庆市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进行价值评估。本文选取了 12项具体的生态系统服务进行评估。并通过利用2009年和2015年两期城市绿地数据,对比分析了两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结果的动态变化情况。最后,研究通过对重庆市这一典型山地城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总结提出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山地城市绿地规划提升和优化的策略。分别从山地城市绿地的生态价值提升、生态规划与设计策略、山地城市绿地景观结构优化、和绿地规划的调控与管理等方面提出优化策略和建议。研究从重庆市主城区绿地的绿地价值的应用出发,讨论了山地城市绿地生态规划的框架和方法;同时,提出山地城市绿地景观结构优化的策略,以及绿地生态规划与设计策略;最后,针对山地城市绿地的调控与管理提出优化方法。总的来说,在山地城市中,自然山水生态环境是山地城市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同时也是山地城市的重要资产,具有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一方面,山水格局构成了限制山地城市发展的自然屏障,加剧了城市热岛效应、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另一方面,山水环境改善和维护了山地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山地城市中,山脉、丘陵、河流、溪沟等城市绿地区域通常具有更高的生态服务价值,值得获得更高的关注。因此,可以说城市绿地规划的重点不在于绿地覆盖率和绿地面积有多少,而在于绿地在空间上如何分布,应用生态的观点探讨山地地区的城市绿地规划问题才是尊重自然演进过程的可持续绿地规划方式。

杜莉莉[6](2013)在《重庆市主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世界正在由“城市化世纪”走向“城市世纪”,城市已成为人类最主要的生存空间。但目前世界各大城市都在不同程度上面临着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生存危机”,现代城市的功能要求和传统城市空间形态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起来,这些尤为突出的集中表现在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以其特有的优越性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实践表明,开发利用地下空间,不仅能有效缓解土地资源紧缺导致的各种城市矛盾,而且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重庆主城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由来已久,由于缺少相关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遇到了种种问题,其开发利用及发展方向还没有形成统一明确的框架。本文希望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经验,探讨如何根据重庆市主城区的特点,有效整合现有的地下空间资源,找到适合的重庆市市情市貌的地下空间规划方法和开发策略,引导主城区地下空间的科学布局,推动城市的健康发展。本文的研究正是基于以上问题展开的,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介绍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并对国外城市地下空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概况进行了扼要的回顾与述评。第二部分:从基本的理论认知入手,对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的分类、开发强度、利用形式、开发模式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第三部分:探讨了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规划方法。首先明确了中心区地下空间规划的内容,进而提出了地下空间开发的原则。在此基础上,从地下空间的外部协调规划和本体空间规划两个方面展开。地下空间的外部协调规划必须在宏观层面上对地下空间及其外部城市环境进行统筹,使二者在空间规模、城市功能和区位形态上协调发展,形成良好的互动;地下空间的本体规划主要对地下空间的基本形态和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地下空间的布局方法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合理的空间竖向层次及各层次适宜的功能布局。第四部分:进入实例部分,首先回顾了重庆市主城区地下空间发展的历史沿革,研究了现有地下空间的各种类型,并根据以上的基础研究,从空间扩容、城市交通、城市绿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人防系统公共化等方面提出了城市地下空间发展的需求,指出重庆市主城已具备地下空间开发条件,应跳出旧有模式,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地下空间开发建设。最后,对重庆市主城区的地下空间开发进行了总结,介绍了在开发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如对原有地下设施的有效利用,依靠山地地形的特色开发、空间制度上的有益尝试等等,同时也指出了今后地下空间发展需要解决的开发比例、管理和设计上的诸多问题。第五部分:对重庆市主城区的地下空间规划和发展策略进行分项研究,对应文章的第五章和第六章。第五章选取重庆市典型的地下空间——渝中区解放碑地区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地面和地下空间的现状,引入了定量研究,通过总建筑量和地面环境的支撑规模求得了研究片区地下空间的需求量;其次从功能规划、形态规划和出入口的设计,详细阐述了如何整合地下空间资源,并对研究片区地下空间的总体结构和布局提出了初步的设想;第六章从中心区地下空间的发展、运营和管理和法制法规制定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地下空间发展的策略,是地下空间发展的有利支撑。目前,重庆市的地下空间规划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而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的理论研究在我国也刚刚起步,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本文希望通过上述的研究,能够对今后一段时期内重庆市主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建设,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谭希[7](2012)在《基于轻轨的重庆城市空间整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人多地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所以,人们开始将开发方向转向山地,山地城镇的数量和规模与日俱增。同时,快速的城市化也带来了交通拥挤的问题,轨道交通为解决该问题应运而生。目前关于轨道交通空间的研究已有很多,但是大多都是针对平原城市或者城市普遍问题的研究,对山地城市的研究有限。该研究从山地城市空间的角度出发,讨论城市轨道交通和山地城市适应性和衔接性问题,通过对与轨道交通空间相关的城市要素的整合调整,让轨道交通与山地城市空间发挥最大效应。与平原城市相比较,山地城市地形条件特殊,城市空间呈现三维立体的形态,形成鲜明的特点。山地城市的特殊性决定了山地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特殊性,例如线路高低变化较多,拐弯多,站点建筑受地形影响大等。所以,在目前的山地城市轨道交通因为适应性的原因,在空间和使用上均存在一定问题,需要有效的整合来提高其使用效率。该文在综合研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首先提出整合的必要性,通过对重庆市轻轨2号线进行调研,分析总结了适应性现状问题以及原因,提出了整合的必要性和原因。然后总结了重庆城市轨道交通的选择以及特点,对整合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接下来研究了整合的理念和原则,最后提出从城市的功能空间要素、交通要素、景观要素以及技术问题等方面进行整合的策略与方法。该文主要针对山地城市的特点,以重庆市轻轨2号线为例,在该线路既有的情况下,用整合与轨道交通相关城市要素的方法,来解决城市轨道交通空间与山地城市空间的适应性和衔接性问题,对山地城市及其轨道交通发展提出一定的意见与建议。

左进[8](2011)在《山地城市设计防灾控制理论与策略研究 ——以西南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一直以来,城市的发展可以理解为城市建设发展要求与城市灾害不断适应、协调的动态过程。随着全球气候变迁和城市高速发展、人口剧增,城市灾害的风险水平不断增大,城市防灾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议题,以保障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各个学科都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从不同角度阐释人-城市-灾害三者之间的关系。鉴于此,论文通过总结城市防灾规划结构性框架研究以及现代城市设计应对城市防灾的现状、趋势和不足,阐明从城市设计的视角系统研究城市防灾的必要性;并综合灾害学研究的“区域”特性和风险控制理论“前-中-后”期的作用环节,在人居环境科学的指导下,针对特定地域(西南地区),从城市设计与城市防灾等多学科交叉的角度,运用质-量结合的评价方法,系统构建山地城市设计防灾控制评价模型,探讨山地城市多维空间环境的防灾控制策略与机制,从而在“前期控制”层面上提升山地城市空间环境应对灾害的整体品质。论文首先针对西南地区典型山地城市分析其自然山水环境、空间布局结构和空间形态的特殊性对城市防灾的影响;通过对近十年来城市发展数据的梳理,认为西南地区整体上经济欠发达、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制约了其城市防灾的发展;同时,整理西南地区近年的受灾数据,总结了地震、地质灾害、洪灾及其次生灾害是其主要的灾害类型,且具有灾害链现象突出、多灾种叠加损失严重等特征。进而,从城市设计角度剖析了西南山地城市人地关系矛盾突出、防灾规划建设滞后等城市防灾问题,并结合近年来灾害特点,确定了论文研究以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地质灾害、火灾)对西南山地城市空间环境的影响为重点。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山地城市设计防灾控制的概念,阐释了“人、安全、空间”三位一体的理论内涵,即以人的生命安全为核心,以山地城市建成环境体系为平台,从前期控制层面保持山地城市三维空间环境的基本安全要求,从而落实山地城市防灾规划在二维层面上的结构性框架,并从整体性视角为山地建筑防灾设计提供适宜的外部环境条件和合理的控制引导。论文进而阐释了山地城市设计防灾控制的理论特征,指出决策者、管理者、设计者、开发建设者、公共力量共同构成了山地城市设计防灾控制的主体,从总体和详细城市设计两个层次上与现有城市规划衔接,并通过生命第一、整体协调、动态过程、多向适应等控制原则,保障防灾控制的经济性与实效性,达成最大限度减少灾害影响、增强承载灾害能力、强化灾后应急能力的目标,从而初步建构山地城市设计防灾控制的理论框架。在其指导下,论文采用质-量结合的评价方法,系统构建了山地城市设计防灾控制评价模型。通过确立相关评价原则与标准,在资料优选与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西南山地城市环境特点,确定了山地城市设计防灾控制的5项总体控制指标及24项详细控制指标,建立三级层级构架的山地城市设计防灾控制指标体系,并通过城市规划管理者、城市设计师、科研教学人员等不同层面的评价,确定指标权重,从而为后续山地城市设计防灾控制策略与机制研究奠定基础。进而,论文针对西南地区典型山地城市(重庆、攀枝花、遵义等)进行实证研究,基于重点论与两点论的结合,在纵向应用上确定以详细城市设计为重点控制层次,横向应用上结合防灾空间要素确定重点控制区域,重点研究活动节点的有效避难疏散、安全廊道的灾时畅通保障、以及如何在特殊的山地环境条件下迅速、安全的到达避难场所,并在对比平原城市相关防灾作法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修正,从而保障防灾控制的经济性与实效性。最后,论文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探讨了山地城市设计防灾控制目标的动态性;分析其多领域整合下充分运用财政政策、市场机制、常态化管理等多种策略;并以开放的态度强化山地城市设计防灾控制过程中的公众参与。综上可见,西南地区山地城市特殊的环境条件使城市防灾问题面临更为复杂的局面,论文即是以山地城市建成环境为研究对象,以“人、安全、空间”三位一体理念为核心,初步建立山地城市设计防灾控制的理论框架,构建山地城市设计防灾控制评价模型,通过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探讨具有针对性的山地城市设计防灾控制策略与措施,从而完善和拓展山地城市防灾的学科体系与研究领域。

杨文杰[9](2011)在《基于PPP模式重庆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国内已经有很多城市将城市轨道交通作为解决城市公共交通问题的一个重要选择。但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建设投资大、资金回收期长、盈利困难等特点,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普遍面临建设资金短缺和运营亏损两大难题,由此导致了城市轨道交通常常依靠政府的巨额财政补贴才能正常建设和运营的局面。如何建立合理的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解决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资金短缺及运营亏损问题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研究课题。论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内容:首先,论文分析了重庆市轨道交通投融资现状,在分析国内外典型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工作做法基础上,总结这些地区轨道交通投融资工作对重庆市的启示。其次,论文分析了重庆市轨道交通引入社会资本的优势及采用PPP投融资模式的合理性,探讨了重庆市轨道交通PPP投融资模式的实施方案。再次,论文基于TOD理论,分析、研究了典型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综合开发案例,总结出轨道与土地综合开发的经验和启示。论文在总结现有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综合开发方式基础上,提出了重庆市应该采用联合开发方式进行轨道交通与土地综合开发。论文构建了轨道与土地综合开发模式下土地开发强度优化模型;并探讨了轨道与土地综合开发模式下站点及周边物业开发的相关问题。最后,论文以重庆轻轨六号线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论文通过对重庆市轨道交通PPP投融资模式研究,探讨了解决重庆市轨道交通建设资金短缺及运营亏损问题的相关办法,希望对重庆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谭洪军[10](2011)在《城市轨道交通融资模式综合评价和选择研究 ——以重庆轻轨三号线一期工程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交通运输需求量迅猛增加,各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提上日程。由于城市轨道交通资金需求量大、投资回收期长,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各级地方政府机构。完全依靠政府投资,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计划是难以实现的,需要在项目策划阶段就建立引入社会资金的由多种融资模式构成的资金融资方案。这样,才能保证线路能获得上级相关部门审批并为后期顺利实施提供保障。因此,通过何种方式引入社会资金,如何对由多种融资模式组成的融资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和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国内学者对城市轨道交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投融资模式、建设模式、经营获利模式、以及基于项目管理思想的阶段风险分析与评价等,缺少在项目建设策划阶段对引入社会资金的可能性和具体方式的探讨,也缺少对整个线路融资方案综合评价的研究,难以确定一个合理的评价选择机制保障融资方案的获准和顺利实施。本文以分析了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的融资模式和融资渠道,得出政府资本金是主要建设资金来源的结论,论述了五种融资模式PPP、BOT、TOT、ABS、PFI的优势以及适用环境、以及整体线路采用这些模式是不可行的,因此需要进行子项目划分从而保证实现的可能性,详细分析这种实现可能性——进行子项目划分引入社会资金的具体形式;然后对引入了社会资金的多种融资模式构成的城市轨道交通融资方案,采用综合风险作为评价选择基准,在建立综合风险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基于熵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融资方案综合评价选择模式,并结合重庆轻轨3号线一期工程进行实证分析。主要研究工作如下:①对国内外城市典型的融资模式进行论述的基础上,分析目前适合我国国情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模式,以政府资本金作为主要资金来源的传统模式难以保障庞大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计划,需要引入社会资金。然后集中分析了五种可引入社会资金的融资模式PPP、BOT、TOT、ABS、PFI的优势以及适用环境、以及实现的可能性,详细论述了引入社会资金的方式——子项目划分和具体的子项目形式。②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和准公共产品的特性,整体线路完全依靠政府资本金是不可能的,必须引入社会资金。所以,其建设资金融资方案必然是多样化复合化的。本文对由多种融资模式组成的融资方案,以融资模式综合风险为基准,建立城市轨道交通融资模式综合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引入信息熵的理论,将其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建立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融资模式评价选择模型。③对融资模式评价选择进行实证研究。结合重庆轻轨3号线一期工程,利用融资模式综合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熵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评定其综合风险等级,评定该融资方案的风险等级确定其可行性。

二、重庆市轻轨建设中工程环境的地质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庆市轻轨建设中工程环境的地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中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及其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中运量轨道交通系统研究综述
        1.2.2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选型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本文涉及的核心概念
        1.3.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世界中运量轨道交通系统运营实践概况
    2.1 单轨系统运营现状
    2.2 轻轨系统运营现状
    2.3 现代有轨电车系统运营现状
    2.4 中运量轨道交通系统的意义与功能
    2.5 本章小结
3 中运量轨道交通系统技术经济特性分析
    3.1 中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认识误区
        3.1.1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认识误区
        3.1.2 跨座式单轨系统认识误区
        3.1.3 中低速磁浮系统认识误区
    3.2 轻轨系统
        3.2.1 技术经济特性
        3.2.2 适用性分析
    3.3 跨座式单轨系统
        3.3.1 技术经济特性
        3.3.2 适用性分析
    3.4 中低速磁浮系统
        3.4.1 技术经济特性
        3.4.2 适用性分析
    3.5 自动导向轨道系统
        3.5.1 技术经济特性
        3.5.2 适用性分析
    3.6 现代有轨电车系统
        3.6.1 技术经济特性
        3.6.2 适用性分析
    3.7 中运量系统适用范围分析
    3.8 本章小结
4 中运量轨道交通系统适用性的分析方法
    4.1 中运量轨道交通系统建设标准
    4.2 中运量系统制式可行性分析
        4.2.1 定量因素分析
        4.2.2 定性因素分析
    4.3 中运量系统技术经济适用性分析
        4.3.1 客票收入
        4.3.2 运营成本
        4.3.3 政府补贴
    4.4 本章小结
5 案例分析
    5.1 S区交通现状分析
        5.1.1 F地铁现状分析
        5.1.2 G城际现状分析
        5.1.3 S区交通发展需求预测分析
    5.2 S区待选型线路分析
    5.3 S区J号线选型研究
        5.3.1 轨道交通系统制式可行性分析
        5.3.2 轨道交通系统技术经济适用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城市轨道交通制式选择与评价研究 ——以ZS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总结分析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ZS市轨道交通制式选择适应性分析
    2.1 城市轨道交通制式与应用情况
        2.1.1 地铁系统
        2.1.2 轻轨系统
        2.1.3 单轨系统
        2.1.4 有轨电车
        2.1.5 磁浮系统
        2.1.6 自动导向轨道系统
        2.1.7 市域快速轨道系统
    2.2 社会经济发展适应性分析
        2.2.1 经济发展规模
        2.2.2 居民收入水平
        2.2.3 产业结构及规模
        2.2.4 人口及岗位分布
    2.3 地质条件适应性分析
        2.3.1 地貌及地质构造
        2.3.2 线路地质条件
        2.3.3 地面及地下工程分析
    2.4 交通线网规划适应性分析
        2.4.1 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概况
        2.4.2 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概况
        2.4.3 线路速度目标值比选
    2.5 客流能力适应性分析
    2.6 适应性比较分析
        2.6.1 运输能力比较分析
        2.6.2 系统特点比较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ZS市轨道交通制式选择决策研究
    3.1 决策思路和原则
        3.1.1 决策思路
        3.1.2 决策模型的目标原则
    3.2 决策模型的建立
    3.3 决策指标数据采集及分析
        3.3.1 技术可靠性
        3.3.2 服务需求
        3.3.3 工程经济性
        3.3.4 城市环境影响
    3.4 决策比较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ZS市轨道交通制式选择评价研究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4.1.2 评价指标与含义
    4.2 权重的确定
        4.2.1 群组G2法
        4.2.2 计算过程
    4.3 制式选择评价
        4.3.1 TOPSIS法
        4.3.2 评价步骤
        4.3.3 评价结论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编程代码
致谢

(3)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开发流程及案例展示 ——以重庆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研究基础与概念界定
    2.1 理论基础
        2.1.1 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
        2.1.2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2.1.3 多元智能理论
        2.1.4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
    2.2 实践基础
        2.2.1 重庆市研学旅行开展现状调查
        2.2.2 笔者的研学旅行实践经验
    2.3 相关概念界定与比较
        2.3.1 研学旅行与修学旅行
        2.3.2 研学旅行与冬/夏令营
3 重庆市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开发流程设计
    3.1 课程目标
        3.1.1 课程目标的拟定依据
        3.1.2 重庆市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目标设定
    3.2 课程开发原则
        3.2.1 安全性原则
        3.2.2 专业性原则
        3.2.3 层次性原则
        3.2.4 经济性原则
        3.2.5 实践性原则
    3.3 课程开发总体流程
        3.3.1 研学旅行计划的制定
        3.3.2 研学旅行区域和内容的确定
        3.3.3 研学旅行的动员与准备
        3.3.4 研学旅行手册的编写
        3.3.5 研学旅行教学过程的控制
        3.3.6 研学旅行课程成绩的评定
        3.3.7 研学旅行教学效果的评估
4 重庆市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案例展示及教学建议
    4.1 案例一(“我和中生代有个约定”——北碚地质地貌研学旅行)
        4.1.1 案例展示
        4.1.2 教学建议
    4.2 案例二(“寻盐井,探草街”——嘉陵江综合开发研学旅行)
        4.2.1 案例展示
        4.2.2 教学建议
    4.3 案例三(“重庆—不走寻常路”——山城立体交通体验研学旅行)
        4.3.1 案例展示
        4.3.2 教学建议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4)立交隧道地层敏感度及结构适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立交隧道国内外典型工程
        1.3.2 国内外上下交叉隧道研究现状
        1.3.3 岩石力学敏感度研究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立交隧道施工力学计算分析
    2.1 计算模型和计算工况的确定
    2.2 下穿既有隧道计算分析
        2.2.1 影响最不利断面的确定
        2.2.2 位移增量分析
        2.2.3 应力增量分析
    2.3 上穿既有隧道计算分析
        2.3.1 影响最不利断面的确定
        2.3.2 位移增量分析
        2.3.3 应力增量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立交隧道影响因素及影响间距研究
    3.1 判别准则的确定
    3.2 立交隧道影响程度研究
        3.2.1 下穿隧道对既有隧道的影响
        3.2.2 上穿隧道对既有隧道的影响
    3.3 影响间距的确定
        3.3.1 下穿既有隧道最大应力增量数据回归
        3.3.2 上穿既有隧道最大应力增量解析解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立交隧道敏感度分析
    4.1 立交隧道受力特性
        4.1.1 初始地应力场
        4.1.2 洞室施工各阶段的应力场
        4.1.3 立交隧道应力分析
    4.2 单因素敏感度分析原理
    4.3 下穿既有隧道敏感度分析
        4.3.1 不同隧道间距对既有隧道敏感度影响分析
        4.3.2 不同隧道埋深对既有隧道敏感度影响分析
        4.3.3 影响敏感度因素优先顺序
    4.4 上穿既有隧道敏感度分析
        4.4.1 不同隧道间距对既有隧道敏感度影响分析
        4.4.2 不同隧道埋深对既有隧道敏感度影响分析
        4.4.3 影响敏感度因素优先顺序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立交隧道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5.1 试验方案
    5.2 物理模型试验选取及依据
        5.2.1 相似材料
        5.2.2 相似材料实验工况的制定
        5.2.3 实验准备
        5.2.4 弹性模量与抗压强度值测定实验
        5.2.5 泊松比测定实验
        5.2.6 材料直剪试验
        5.2.7 .配合比实验数据分析及处理
    5.3 相似材料配合比参数
    5.4 多净距立交隧道模型试验平台的设计及搭建
        5.4.1 实验系统的构成
        5.4.2 可变净距立交隧道模型箱
        5.4.3 开挖方式模拟
        5.4.4 .立交隧道净距的调节系统
        5.4.5 传感器及数据采集系统
        5.4.6 测试断面及仪器布置
    5.5 模型试验开展步骤
        5.5.1 材料的拌和
        5.5.2 模型实验系统的组装
        5.5.3 实验材料填充及及压力盒的布设
        5.5.4 开挖模拟及数据采集
    5.6 新建隧道下穿既有隧道施工力学效应分析
        5.6.1 新建隧道开挖对既有隧道衬砌应力的影响
        5.6.2 不同隧道间距对既有隧道衬砌应力影响
    5.7 新建隧道上穿既有隧道施工力学效应分析
        5.7.1 新建隧道开挖对既有隧道衬砌应力的影响
        5.7.2 不同隧道间距对既有隧道衬砌应力影响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立交隧道地层敏感区结构适应性研究
    6.1 研究的意义
    6.2 现有结构适应性对策
    6.3 数值计算模型
    6.4 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6.5 影响强弱区结构适应性分析
        6.5.1 弱影响区结构适应性措施
        6.5.2 强影响区结构适应性措施(常规)
        6.5.3 强影响区结构适应性措施(隧道间距小于5 米)
    6.6 典型案例
        6.6.1 下穿既有隧道交叉段梁拱结构法案例
        6.6.2 上穿既有隧道交叉段托梁法案例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立交隧道现场施工监测
    7.1 项目概况
        7.1.1 基本概况
        7.1.2 地质情况
        7.1.3 拟建隧道与既有隧道位置关系
    7.2 监控量测方案
        7.2.1 监控量测的项目
        7.2.2 监测断面布置
    7.3 监测管理
        7.3.1 测量精度
        7.3.2 预警值
        7.3.3 监测频率
    7.4 下穿既有隧道典型监测断面数据分析
        7.4.1 新建隧道下穿轨道交通一号线区间段概况
        7.4.2 监测数据分析
    7.5 上穿既有隧道典型监测断面数据分析
        7.5.1 新建隧道上穿轨道交通十号线区间段概况
        7.5.2 监测数据分析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下一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IV级围岩隧道设计参数表
附录 BV级围岩隧道设计参数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5)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及规划策略研究 ——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城市化的挑战
        1.1.2. 城市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1.1.3. 山地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征与问题
        1.1.4.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山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支持
        1.2.2.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2.3. 山地城市绿地系统有效经营管理的需要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综述
        1.4.2. 案例研究
        1.4.3. 综合统计分析
    1.5. 论文创新点
        1.5.1. 重构了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观
        1.5.2. 基于多源大数据改进了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
        1.5.3 凝练了山地城市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特征
        1.5.4. 系统构建了山地城市绿地生态规划设计的优化策略
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概念与分类
    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概述
        2.1.1. 生态系统服务概念
        2.1.2. 生态系统服务内涵
        2.1.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意义
        2.2.1. 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性
        2.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必要性
    2.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分类
        2.3.1. 生态系统服务分类方法
        2.3.2. 生态系统服务分类体系比较
        2.3.3. 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分类
    2.4.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
        2.4.1. 功能价值法
        2.4.2. 当量因子法
        2.4.3. 模型评估法
    2.5. 小结
3.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3.1. 山地城市绿地的概念与发展
        3.1.1. 相关概念辨析
        3.1.2. 城市绿地的发展历程
    3.2. 山地城市生态环境特征
        3.2.1. 山地城市生态系统特征
        3.2.2. 山地城市空间分布特征
        3.2.3. 山地城市文化结构特征
    3.3. 山地城市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
        3.3.1.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分类
        3.3.2.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基本特征
        3.3.3.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主要内容
    3.4.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3.4.1.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类
        3.4.2.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评估计量方法
    3.5.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国内外研究进展
        3.5.1. 国外研究进展
        3.5.2. 国内研究进展
    3.6. 小结
4. 研究区域概况
    4.1. 研究背景
        4.1.1. 基本概况
        4.1.2. 区域位置
    4.2. 社会经济与人口
        4.2.1. 经济发展
        4.2.2. 人口状况
        4.2.3. 行政区划
    4.3. 自然地理
        4.3.1. 气候特征
        4.3.2. 地形地貌
    4.4. 环境资源特征
        4.4.1. 自然资源
        4.4.2. 植被条件
    4.5. 生态系统特征
        4.5.1. 山地城市生态系统特征
        4.5.2. 山地城市景观结构特征
    4.6. 研究范围
    4.7. 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4.7.1. 数据来源
        4.7.2. 数据初步处理
    4.8. 城市绿地类型分类
        4.8.1. 遥感影像的分类
        4.8.2. 城市绿地类型分布
5. 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绿地的时空演化
    5.1. 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绿地现状分析
        5.1.1. 城市绿地地形地貌
        5.1.2. 城市绿地空间布局现状
        5.1.3. 城市绿地空间植被特征
        5.1.4. 城市绿地景观生态指数
    5.2. 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绿地变化情况
        5.2.1. 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绿地类型变化
        5.2.2. 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变迁
    5.3. 小结
6. 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6.1. 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化
        6.1.1. 绿地的供给服务价值
        6.1.2. 绿地的调节与支持服务价值
        6.1.3. 绿地的文化服务价值
    6.2. 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结果分析
        6.2.1. 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分析
        6.2.2. 各类型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
        6.2.3. 主城各区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
        6.2.4. 单位面积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
    6.3. 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动态变化
        6.3.1. 不同类型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
        6.3.2. 不同区域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
        6.3.3. 绿地面积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关系
    6.4. 小结
7.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山地城市绿地规划策略
    7.1. 山地城市城市绿地问题分析
        7.1.1. 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
        7.1.2. 绿地景观格局尚待完善
        7.1.3. 城市绿地价值缺乏准确体现
        7.1.4. 绿地景观特征欠缺有效保护
    7.2.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价值的提升
        7.2.1.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价值的认识
        7.2.2.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价值的分析
        7.2.3.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价值的应用
    7.3. 山地城市绿地景观结构的优化
        7.3.1. 构建城市整体山水格局
        7.3.2. 完善山地城市系统绿化
        7.3.3. 整合开放空间体系
    7.4.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规划与设计策略
        7.4.1. 合理利用山地地形地貌
        7.4.2. 营造适宜城市小气候
        7.4.3. 提高雨洪调节能力
        7.4.4. 体现历史文化价值
    7.5. 山地城市绿地的调控与管理
        7.5.1. 山地城市绿地发展的调控机制
        7.5.2. 山地城市绿地综合生态价值的提升
        7.5.3. 山地城市绿地规划实施与管理策略
    7.6. 小结
8. 结论与讨论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的不足之处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6)重庆市主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录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城市问题的表象
        1.1.2 城市问题的实质
        1.1.3 解决城市问题的关键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相关理论及实践探索
        1.3.1 相关概念
        1.3.2 国外地下空间研究
        1.3.3 国内地下空间研究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认知基础
    2.1 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的分类
    2.2 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的开发强度分析
    2.3 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的利用形式分析
    2.4 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的开发模式分析
        2.4.1 以旧城改造为目的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模式
        2.4.2 依托地铁网络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模式
        2.4.3 以发展新中心区为目的的地下空间开发模式
    2.5 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发展趋势分析
        2.5.1 深层化趋势
        2.5.2 网络化趋势
        2.5.3 立体化趋势
        2.5.4 人性化趋势
    2.6 本章小结
3 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规划方法研究
    3.1 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规划内容
        3.1.1 中心区整体概念规划
        3.1.2 重点地区详细规划
    3.2 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的开发原则
        3.2.1 综合开发原则
        3.2.2 地上地下协调原则
        3.2.3 综合效益最大化原则
        3.2.4 可持续发展原则
    3.3 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的外部协调规划
        3.3.1 上下部空间的规模协调
        3.3.2 上下部空间的功能协调
        3.3.3 上下部空间的区位形态协调
    3.4 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本体规划
        3.4.1 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基本形态
        3.4.2 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布局方法
        3.4.3 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的竖向布局
    3.5 本章小结
4 重庆市主城区地下空间开发研究
    4.1 重庆市主城区基本概况
    4.2 重庆市地下空间发展历程回顾
        4.2.1 萌芽阶段
        4.2.2 基础阶段(1929 年至建国初期)
        4.2.3 初步发展阶段(建国初期至 20 世纪 80 年代)
        4.2.4 快速发展阶段(20 世纪 80 年代至 21 世纪初)
    4.3 重庆市主城区地下空间利用类型
        4.3.1 地下交通设施
        4.3.2 地下市政设施
        4.3.3 地下商业设施
        4.3.4 地下生产、储存设备
        4.3.5 各类附属建筑
    4.4 重庆市主城区地下空间开发的需求分析
        4.4.1 地面空间扩容的需求
        4.4.2 城市交通发展的需求
        4.4.3 城市绿化的需求
        4.4.4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发展的需求
        4.4.5 人防系统公共化的需求
    4.5 重庆市主城区地下空间开发总结
        4.5.1 取得的成绩
        4.5.2 存在的问题
    4.6 本章小结
5 重庆市主城中心区地下空间规划探索—以解放碑地区为例
    5.1 对现状的评析
        5.1.1 地面空间现状评析
        5.1.2 地下空间现状评析
        5.1.3 开敞空间和建筑空间的比例
    5.2 地下空间资源需求量预测
        5.2.1 总建筑量的需求
        5.2.2 地面环境支撑规模预测
        5.2.3 地下空间需求
    5.3 地下空间的功能规划
        5.3.1 多元的功能要素
        5.3.2 协调的功能比例
    5.4 地下空间的形态规划
        5.4.1 布局模式研究
        5.4.2 总体结构设想
        5.4.3 总平面规划构思
        5.4.4 竖向分层规划
    5.5 地下空间出入口空间设计
        5.5.1 入口空间存在的问题
        5.5.2 入口空间设计
    5.6 本章小结
6 重庆市主城区地下空间发展策略性研究
    6.1 地下空间发展策略
        6.1.1 分区发展策略
        6.1.2 分系统发展策略
    6.2 地下空间运营策略
        6.2.1 PPP 模式
        6.2.2 BOT 模式
        6.2.3 其他模式
    6.3 地下空间管理和法制策略
        6.3.1 完善法制法规体系
        6.3.2 完善引导鼓励政策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和不足
    7.1 结论
    7.2 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7)基于轻轨的重庆城市空间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城市化进程与城市向山地发展的趋势
        1.1.2 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问题与轨道交通的出现
        1.1.3 山地城市以及轨道交通的特殊性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山地城市
        1.2.2 城市轨道交通
        1.2.3 整合
    1.3 研究对象及范围的确定
        1.3.1 研究对象的确定
        1.3.2 研究范围的确定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5.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5.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6 相关理论和观点
        1.6.1 TOD 理论
        1.6.2 可达性理论
        1.6.3 廊道效应
        1.6.4 触媒效应
        1.6.5 系统论
    1.7 研究方法与框架
        1.7.1 研究方法
        1.7.2 研究框架
2 基于轻轨的重庆城市空间整合必要性研究
    2.1 重庆轨道交通发展现状
        2.1.1 轨道交通基本概况
        2.1.2 重庆轻轨乘客使用情况调研
        2.1.3 重庆轻轨空间现状调研
    2.2 轻轨与城市空间适应性现状问题
        2.2.1 交通方面的问题
        2.2.2 功能方面的问题
        2.2.3 景观方面的问题
    2.3 现状问题原因分析
        2.3.1 土地使用属性问题
        2.3.2 环节脱节问题
        2.3.3 周边环境协调问题
    2.4 基于轻轨的重庆城市空间整合必要性
        2.4.1 优化空间使用
        2.4.2 提高运作效率
        2.4.3 与景观共融
        2.4.4 促进技术进步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轻轨的重庆城市空间整合影响因素研究
    3.1 重庆市轻轨设置特点
        3.1.1 线路不一定沿公路敷设
        3.1.2 线路高地变化较多
        3.1.3 线路拐弯较多
        3.1.4 站间距差异较大
        3.1.5 站点形式受地形影响大
        3.1.6 站点与街道关系多样
    3.2 基于轻轨的重庆城市空间整合影响因素
        3.2.1 城市地理环境因素
        3.2.2 城市空间因素
        3.2.3 交通因素
        3.2.4 景观因素
        3.2.5 乘客行为因素
    3.3 本章小结
4 基于轻轨的重庆城市空间整合策略与方法
    4.1 基于轻轨的重庆城市空间整合理念
        4.1.1 整合的整体观念
        4.1.2 相关城市要素
        4.1.3 基于轻轨的重庆城市空间整合内涵
    4.2 基于轻轨的重庆城市空间整合原则
        4.2.1 适地性和节地性原则
        4.2.2 多样性原则
        4.2.3 与环境相协调原则
        4.2.4 人性化原则
        4.2.5 可持续发展原则
    4.3 功能空间要素的整合
        4.3.1 协调建筑与地形相适应
        4.3.2 根据地形优化出入口位置
        4.3.3 加强周边城市空间与站点的联系
        4.3.4 提高站点周边空间使用强度
        4.3.5 促进集约化与立体化发展
    4.4 交通要素的整合
        4.4.1 改善步行空间
        4.4.2 根据客流需求设置换乘空间
        4.4.3 提高与其它交通方式接驳效率
        4.4.4 结合对外交通形成一体化交通枢纽
        4.4.5 完善无障碍设计
    4.5 景观要素的整合
        4.5.1 成为滨江景观有机组成
        4.5.2 调整高架线路沿线景观
        4.5.3 协调站点造型
        4.5.4 促进立体绿化保护生态系统
        4.5.5 利用不同视角、速度景观
    4.6 技术问题的整合
        4.6.1 防视线干扰设计
        4.6.2 防噪音和振动干扰设计
    4.7 本章小结
5 展望与结语
    5.1 加强整体设计的思路
    5.2 线路设计适应山地城市空间结构
    5.3 线网规划与城市发展规划同步
    5.4 相关政策法律的支持
    5.5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站点调研表
    C.乘客问卷调查表

(8)山地城市设计防灾控制理论与策略研究 ——以西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图表目录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历史背景——城市发展与灾害的适应过程
        1.1.2 时代背景——城市灾害成为全球关注议题
        1.1.3 环境背景——山地城市防灾面临复杂局面
        1.1.4 学科背景——城市防灾规划体系亟待完善
    1.2 基础理论与研究动态综述
        1.2.1 城市防灾规划研究动态
        1.2.2 现代城市设计学科发展
        1.2.3 灾害学研究的区域特性
        1.2.4 风险控制领域研究应用
        1.2.5 山地人居环境科学拓展
    1.3 研究定位
        1.3.1 多学科的交叉研究
        1.3.2 西南地区人居环境的特定研究
        1.3.3 基于灾害风险的防灾前期控制
    1.4 研究意义与价值
        1.4.1 研究的必要性
        1.4.2 研究的价值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西南山地城市发展与防灾概况
    2.1 西南山地城市空间环境特点
        2.1.1 自然山水环境的特殊性
        2.1.2 空间布局结构的多样性
        2.1.3 空间形态的多维集约性
    2.2 西南山地城市社会经济基础
    2.3 西南山地城市主要灾害分析
        2.3.1 西南山地城市主要灾害类型
        2.3.2 西南山地城市主要灾害特征
    2.4 从城市设计角度对西南山地城市防灾的认识
        2.4.1 环境条件复杂敏感
        2.4.2 人地关系矛盾突出
        2.4.3 防灾基础设施薄弱
3 山地城市设计防灾控制理论框架构建
    3.1 山地城市设计防灾控制的概念辨析
        3.1.1 “人-安全-空间”的理论内涵
        3.1.2 承上启下的功能定位
    3.2 山地城市设计防灾控制的理论特征
        3.2.1 多主体参与的防灾控制
        3.2.2 间接与直接的控制对象
        3.2.3 总体与详细的控制层次
        3.2.4 总体与具体的控制目标
        3.2.5 协调与适应的控制原则
    3.3 山地城市设计防灾控制的方法与内容
        3.3.1 防灾控制中评价模型的引入
        3.3.2 防灾控制的内容与过程框架
4 山地城市设计防灾控制评价模型建构
    4.1 评价方法研究
        4.1.1 评价的技术模式
        4.1.2 评价方法的选择
    4.2 山地城市设计防灾控制评价的原则与标准
        4.2.1 评价模型的构建原则
        4.2.2 防灾控制的评价标准
    4.3 山地城市设计防灾控制评价模型的建立
        4.3.1 评价模型建立过程分析
        4.3.2 评价指标的筛选与汇总
        4.3.3 评价模型层级结构建立
    4.4 山地城市设计防灾控制评价研究及结果分析
        4.4.1 评价基本情况
        4.4.2 构建判断矩阵
        4.4.3 一致性检验
        4.4.4 层次总排序
        4.4.5 评价结果分析
5 山地城市设计防灾控制策略研究
    5.1 山地城市设计防灾控制策略架构的建立
        5.1.1 理论基础——重点论与两点论结合
        5.1.2 纵向应用——重点控制层次的确定
        5.1.3 横向应用——重点控制区域的确定
    5.2 一般控制区域的防灾控制策略
        5.2.1 防灾控制原则
        5.2.2 防灾控制策略
    5.3 重点控制区域的防灾控制策略
        5.3.1 活动节点的有效避难疏散
        5.3.2 安全廊道的灾时畅通保障
        5.3.3 避难场所的迅速安全到达
6 山地城市设计防灾控制机制研究
    6.1 山地城市设计防灾控制目标的动态机制
        6.1.1 时间维度的动态性
        6.1.2 空间维度的动态性
    6.2 山地城市设计防灾控制的多元整合机制
        6.2.1 城市设计价值的多方受益
        6.2.2 控制与评价的多平台架构
    6.3 山地城市设计防灾控制的公众参与机制
        6.3.1 设计参与
        6.3.2 决策参与
        6.3.3 实施参与
7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7.3 后续研究的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中国发展指数(2008)主要数据
附录 B 西南三省一市灾害情况汇总
附录 C 问卷调查表
附录 D
附录 E

(9)基于PPP模式重庆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提出问题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重庆市轨道交通投融资现状分析
    2.1 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的内容与特点
    2.2 重庆市轨道交通投融资现状
        2.2.1 重庆市轨道交通建设基本情况
        2.2.2 重庆市轨道交通投融资现状
        2.2.3 重庆市轨道交通投融资存在问题
    2.3 国内其它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现状
        2.3.1 北京地区
        2.3.2 上海地区
        2.3.3 广州地区
        2.3.4 深圳地区
        2.3.5 香港地区
    2.4 国外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投融资及经验启示
        2.4.1 国外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投融资模式分析
        2.4.2 国外城市交通项目投融资模式经验启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重庆市轨道交通应用 PPP 投融资模式研究
    3.1 城市轨道交通采取公私合营投融资模式的优势评价
        3.1.1 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选择
        3.1.2 评价方案及评价结果分析
    3.2 重庆市轨道交通应用PPP 模式合理性分析
        3.2.1 重庆市轨道交通应用PPP 模式的必要性
        3.2.2 重庆市轨道交通应用PPP 模式的可行性
    3.3 重庆市轨道交通PPP 投融资模式基础性问题
        3.3.1 重庆轨道交通PPP 投融资基本运作模式
        3.3.2 重庆市轨道交通PPP 投融资模式资金来源
        3.3.3 重庆市轨道交通PPP 投融资模式运作流程
    3.4 重庆市轨道交通PPP 投融资模式特许经营研究
    3.5 重庆市轨道交通引进PPP 模式管理措施及建议
        3.5.1 科学准确预测客流量
        3.5.2 设计有效的融资机构
        3.5.3 合理预测及分担风险
        3.5.4 建立有效的监督体制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重庆市轨道交通与土地综合开发研究
    4.1 城市轨道交通对土地及房地产影响
    4.2 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开发案例
        4.2.1 TOD 理论
        4.2.2 香港地铁与土地综合开发
        4.2.3 上海地铁与土地综合开发
        4.2.4 东京地铁与土地综合开发
        4.2.5 经验启示
    4.3 重庆市轨道交通与土地资源综合开发方式
        4.3.1 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综合开发方式
        4.3.2 重庆市轨道交通联合开发模式的应用
    4.4 重庆市轨道交通站点土地开发强度
        4.4.1 轨道站点土地开发强度优化模型建立
        4.4.2 模型分析及求解方法
    4.5 重庆市轨道交通站点及沿线物业开发
        4.5.1 物业开发原则、思路与总体设想
        4.5.2 不同区域物业发展策略
        4.5.3 物业发展运营保证机制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证分析
    5.1 轻轨六号线工程概况
    5.2 轻轨六号线投融资模式
    5.3 轻轨六号线站点土地开发强度优化-以冉家坝站点为例
        5.3.1 冉家坝站点基本情况
        5.3.2 冉家坝站点土地开发强度优化
    5.4 轻轨六号线延物业开发-以冉家坝站点为例
        5.4.1 冉家坝站站点区位环境分析
        5.4.2 冉家坝站点物业开发方案
        5.4.3 冉家坝站车站空间商业开发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10)城市轨道交通融资模式综合评价和选择研究 ——以重庆轻轨三号线一期工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城市轨道交通融资模式研究综述
        1.2.2 城市轨道交通风险评价研究综述
        1.2.3 研究评价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创新点、路线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创新点
        1.3.4 研究路线
2 城市轨道交通融资渠道和融资模式分析
    2.1 常见融资渠道分析
    2.2 国内外城市典型融资模式分析
        2.2.1 国内城市典型融资模式
        2.2.2 国外城市典型融资模式
        2.2.3 政府资本金是城市轨道交通主要的来源
    2.3 PPP、BOT、TOT、ABS、PFI 融资模式分析
        2.3.1 PPP、BOT、TOT、ABS、PFI 融资模式概述
        2.3.2 PPP、BOT、TOT、ABS、PFI 融资模式优势分析
        2.3.3 PPP、BOT、TOT、ABS、PFI 融资模式适用环境分析
    2.4 城市轨道交通采用PPP、BOT、TOT、PFI 融资模式的可能性分析
        2.4.1 PPP、BOT、TOT、ABS、PFI 融资模式的实质
        2.4.2 城市轨道交通整体项目实施PPP、BOT、TOT、ABS、PFI 的可能性分析
        2.4.3 城市轨道交通融资市场化子项目划分探讨
3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融资方案综合评价与选择
    3.1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融资方案
    3.2 融资综合风险
    3.3 融资综合风险评价和选择融资模式的合理性分析
    3.4 城市轨道交通融资模式综合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3.4.1 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3.4.2 指标体系应具备的特征
        3.4.3 城市轨道交通融资综合风险识别
        3.4.4 城市轨道交通融资综合风险评价指标的构成
        3.4.5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融资综合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3.5 城市轨道交通融资综合评价与选择模式(基于熵的模糊综合评价法)
        3.5.1 风险评价方法简介
        3.5.2 基于信息熵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3.5.3 城市轨道交通融资模式综合评价选择模式(基于熵的模糊综合评价)
4 城市轨道交通融资方案综合评价和选择的应用——以重庆轻轨三号线一期工程为例
    4.1 重庆市轨道交通3 号线(轻轨3 号线)一期工程基本情况介绍
        4.1.1 重庆市轨道交通3 号线(简称轻轨3 号线)简介
        4.1.2 重庆轻轨3 号线一期工程融资方案构成
    4.2 计算
        4.2.1 融资模式综合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2 具体计算过程
    4.3 数据分析
        4.3.1 综合风险因素分析
        4.3.2 融资方案综合评价选择分析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重庆市轻轨3 号线一期工程融资模式风险评价专家调查表

四、重庆市轻轨建设中工程环境的地质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及其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D]. 张玉娇.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2]城市轨道交通制式选择与评价研究 ——以ZS市为例[D]. 陈广宇. 大连交通大学, 2020(06)
  • [3]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开发流程及案例展示 ——以重庆市为例[D]. 朱太红. 重庆师范大学, 2019(08)
  • [4]立交隧道地层敏感度及结构适用性研究[D]. 谢锋.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5]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及规划策略研究 ——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D]. 骆畅.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6]重庆市主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研究[D]. 杜莉莉. 重庆大学, 2013(03)
  • [7]基于轻轨的重庆城市空间整合研究[D]. 谭希. 重庆大学, 2012(03)
  • [8]山地城市设计防灾控制理论与策略研究 ——以西南地区为例[D]. 左进. 重庆大学, 2011(12)
  • [9]基于PPP模式重庆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研究[D]. 杨文杰. 重庆交通大学, 2011(04)
  • [10]城市轨道交通融资模式综合评价和选择研究 ——以重庆轻轨三号线一期工程为例[D]. 谭洪军. 重庆大学, 2011(01)

标签:;  ;  ;  ;  ;  

重庆轻轨建设工程环境地质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