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与洞庭湖一水之隔

洪湖,与洞庭湖一水之隔

一、洪湖,与洞庭湖一水之隔(论文文献综述)

艾成虎[1](2020)在《清代荆州府市镇经济研究》文中认为荆州地处江汉平原腹地,自古以来水陆交通皆便,商旅往来不绝,自汉朝起即为全国重要的商业都会之一。明清时期,江汉平原得到深度开发,境内农业生产有了长足的发展,本地货产自给之余尚能外销邻省,因而农业商品化程度大大加深。至清代,随着全国商品经济的发展,荆州府与其他区域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促进了市镇经济的繁荣。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自沙市开埠后,荆州社会随之发生了一系列变迁,传统市镇经济结构渐趋转型,具体表现为:手工业生产领域出现了机器加工作业,关税管理方面出现了全新的海关制度,在荆从事工商业的人口比重也大幅增加。与此同时,荆州市民的物质生活发生演变,消费观念和习俗大为改观。本文以清代荆州府为研究对象,梳理其市镇兴起的背景和市镇经济发展的表现,并分析总结市镇经济发展的特征及市镇经济结构转型后带来的社会变迁。第一章介绍清代荆州府市镇兴起的背景。荆州境内以平原湖区为主,物产丰沛,商品流通渠道堪称畅达,各地客籍商帮纷纷来荆交易,将荆州特产与外地商货进行区域转售,促进了市镇经济的繁荣。第二章阐述清代荆州府市镇经济发展的表现。首先,在商业方面,荆州商品流通领域兴起了许多专业市镇,因而客商云集,商税种类繁多;其次,传统手工业生产领域出现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革新,行业内分工更加细密;最后,因市镇人员流通频繁,协调和管理市场秩序的官驻机构应运而生,并凭借殷厚的经济实力主动担负起部分社会服务性质的公益事业。第三章分析清代荆州府市镇经济发展的特征。鉴于自身区位优势的考虑,荆州各港口市镇依托长江“黄金水道”连接周围与腹地市场,构织成多个中心地与边缘地镶嵌的多层级市场网络。第四章以沙市为个案进行透视,探究其开埠前后荆州府各市镇经济发展状况,由此凸显开埠后的市镇结构转型及对区域社会变迁带来的影响。结语部分客观总结与评价了清代荆州府市镇经济发展的水平,并从大历史背景出发考虑清代荆州府在近代开埠后与其它区域经济相比的滞后性原因。

牛蓓蓓[2](2016)在《三峡工程对江汉平原西部地下水环境时空变化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下水在维持全球和区域水循环、生态环境、工农业生产、人类生存与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干扰下,全球大范围地区出现了地下水储量减少、水位下降、水质恶化、地面沉降、生态系统萎缩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人类大规模的河流建坝活动使得全球超过一半的河流系统受到水库水利调度的影响。已有大量研究证实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引起下游地表水水文形势和水文循环的改变,但对下游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评估关注较少。三峡工程作为全球最大的水利工程在2003年6月建成开始蓄水,其调度模式直接控制了长江中下游径流、水位特征,传统的地表水-地下水交换状态也被打乱。下游江汉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地下水一直是该区生活饮水和工业用水的主要水源。因此研究江汉平原地下水环境的时空变化,并定量评估三峡水库蓄水对该区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对全球大坝建设的地下水环境影响研究和当地地下水资源管理都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收集了江汉平原西部46个地下水位监测点1990-2010年5天一次的63,109条水位连续监测数据,及29个地下水质监测点1992-2010年丰、枯水期18个水质参数的分析数据。在分析研究区平均降雨量、平均气温、葛洲坝出库流量、长江水位和地下水位多年变化特征的基础上,耦合运用STL季节调整和ARIMAX动态回归模型,定量评估了三峡水库蓄水对江汉平原西部地下水位季节特征和长期变化趋势的影响。运用多元统计、趋势检验及地下水化学理论,研究了江汉平原西部地下水化学时空变化特征和原因,并探讨了三峡水库蓄水对该区地下水质的可能影响。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利用描述性统计和季节性Kendall检验分析江汉平原西部各水文气象要素的多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90-2010年间江汉平原西部平均降雨量相对稳定,而区域平均气温呈显着性上升趋势。葛洲坝出库流量没有显着变化,总体水平减少了141.75m3/s。枝城、沙市、监利、螺山4个水文站的长江水位显着下降,在这21年间分别平均下降了0.89m、0.57m、0.30m和0.70m。蓄水后江汉平原西部地下水平均水位、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整体下降。35个水位显着下降的监测点年均下降速率为0.87-23.53 cm,10个水位显着上升的监测点水位年均上升0.55-13.00cm。(2)运用STL时间序列分解技术提取各水文气象要素的季节成分序列,分析三峡水库蓄水对江汉平原西部地下水位季节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江汉平原西部平均降雨量和气温的季节成分在蓄水前后基本没有变化;三峡水库的流量调度使得6月至10月(除9月外)葛洲坝下泄流量平均减少2.52×103 m3/s,12月至5月间下泄流量平均增加1.47×103m3/s。在此影响下,枝城、沙市、监利、螺山4个水文站长江水位的季节特征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但基本呈丰水期下降、枯水期上升的变化模式;通过排除降雨、气温季节变化的影响,确定了三峡蓄水引起的葛洲坝出库流量的变化是研究区地下水位季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江汉平原西部平均地下水位年变幅被削弱了0.25 m(32.5%)。蓄水后1-4月份地下水位明显上升;5月份和9月份的地下水位相对稳定;其他月份的地下水位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下降。(3)基于CCF互相关函数的水文气象要素互相关分析,通过季节调整和预白噪过程去除序列季节性和自相关性,得到各水文气象要素实际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葛洲坝出库流量主要受到前一个月份和当月所在区域降雨量的影响。长江水位主要受上游来水流量控制,枝城、沙市、监利、螺山4个水文站长江水位与葛洲坝出库流量相关系数依次为0.799、0.836、0.797和0.637。降雨量对地下水位的作用时间较长,一般可产生2-3个月的持续影响;气温与地下水位呈负相关关系,但相关程度均不高。地下水位与长江水位的相关性整体大于其与葛洲坝出库流量的相关性,且地下水位与两者显着的相关关系主要存在于距长江河岸10km内的监测点。(4)耦合运用时间序列季节调整(STL)和动态回归模型(ARIMAX),依次模拟预测了未受蓄水干扰和受到蓄水干扰两种情景下葛洲坝出库流量、长江水位、以及地下水位的长期变化趋势,进而评估蓄水对地下水位的影响,揭示影响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三峡水库蓄水导致2003年7月至2010年12月葛洲坝出库流量平均减少829.8 m3/s。蓄水对区域内长江水位的影响程度随水文站距三峡大坝的距离增加而衰减,蓄水后4个水文站实测的长江水位与预测的未受干扰水位相比,分别减小了0.72 m、0.71 m、0.22 m和0.56 m。三峡水库蓄水引起距河岸10 km范围内31个监测点的地下水位平均下降了0-0.25 m,其对地下水位的影响随着距河道的距离增加而呈指数衰减,在距河道6 km外基本消失。水库蓄水对地下水位的影响也随着监测点距三峡大坝的距离逐渐减弱。地下水位的下降使得洪湖石码头-小港断面土壤氧化性提高,2004-2008年该断面土壤平均氧化还原电位(Eh)上升65.81%,而亚铁浓度和总还原性物质分别下降了30.24%和31.00%。(5)利用分段(1992-1997年、1998-2003年、2004-2010年)统计、趋势检验和地下水化学理论研究了江汉平原西部地下水化学变化特征和原因。江汉平原西部地下水呈中性至微碱性,主要为HCO3-Ca-Mg型水和HCO3-Ca型水,总溶解性固体含量(287.86-1,380 mg/L)从西北到东南逐渐增大。C1-、8042-、氨氮和硝酸盐氮具有较大的空间变异性。Ca2+、Mg2+、K+、HC03-、耗氧量、Fe2+、游离C02和TDS这8个参数两两显着正相关,但是其相关性在三个时间段逐渐减弱。pH与Ca2+和C02的显着负相关关系逐渐增大。C1-和S042-在前两个时间段内仅呈现两者互相关关系,在2004-2010年,N03-与C1-、S042-构成了三者的互相关关系。季节性Kendall检验发现有一半以上监测点的pH值、硝酸盐氮和Cl-浓度呈现显着上升趋势,同时有半数以上监测点的HCO3-和游离CO2浓度呈现显着下降趋势。大量开采地下水引起的CO2逸出使得地下水中游离CO2的浓度显着下降,从而引起地下水pH的上升。化肥施用量的大幅增加是区域平均硝酸盐氮、Cl-和SO42-浓度显着上升的主要原因,Cl-与SO42-的异常高值主要由工业生产活动产生的废水引起。江汉平原地下水pH平均值突变时间与三峡大坝开始运行时间吻合,2003年后pH平均值较2003年前整体提高约0.43个pH单位。江汉平原西部地下水pH上升、氨氮浓度下降、硝酸盐氮浓度上升,与长江宜昌站同期水质指标变化趋势一致,说明三峡工程对江汉平原西部地下水质的变化产生了影响。

张晓纪[3](2016)在《明清时期湖北人才地理分布研究 ——以列传人物、进士为中心》文中指出湖北地处长江中游,因位于洞庭湖之北而得名,简称“鄂”。湖北湖南两省历史上曾同属湖广行省,至清代康熙三年(1664)正式分省而治。明清时期是今之湖北行政区划最终确立的时期,亦是湖北社会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的湖北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诸方面都发生了巨大改观。“人才”在中国历史上备受各阶层的重视,但是对人才地理分布的科学研究则是比较晚近的。历史人才地理研究,实际上就是对历史时期的人才进行地域分布格局的复原,并探索其分布及变迁的规律与原因。本文选取明清两代湖北籍正史列传人物、进士、着作等三指标为分析对象,基于历史学、社会学、地理学等跨学科、跨领域的交叉视角,结合传统史学研究方法与社会学、地理学等学科广泛使用的定量分析技术,对明清湖北人才的时空分布、差异及历史变迁作了系统而细致的阐释,同时探讨了影响明清湖北人才地理分布的自然环境与人文地理环境。研究发现,明清时期湖北人才在时间上呈现出明代景泰朝后稳步上升的趋势,在明代万历年间达到顶峰。明代中后期和清代初期为湖北进士人才的高产时期,明代初年相对是人才的低谷期。就明清两朝对比而言,清代湖北人才没有明代人才发达,其人才产出率处在中位的水平。概而言之,湖北人才在明代初年发展缓慢,明代中期以后呈持续上升趋势,至清代人才发展又相对平稳,太平天国运动期间短暂走向低谷,随后反弹,但始终没有达到明代高峰时期的水平。从空间分布来看,明清湖北人才地理分布极不平衡,且具有较强的趋向性。明清湖北人才不断集中于鄂东地区,其人才数量占据全省70%以上,是人才最为发达之区域;鄂中南地区人才数量次之,为人才次发达区域;鄂北和鄂西南地区人才数量最少,为人才不发达地区。分府来看,明清两代黄州府人才均处于全省绝对高峰,作为政治中心的武昌府紧随其后。明至清,湖北人才府域分布集中度最为显着的变化是,明代鄂中南地区荆州府人才数量紧随黄州、武昌二府处于全省前列,而至清代鄂东地区汉阳府人才数量迅速攀升至全省第三位,荆州府则落入人才不发达区域,从而更加巩固了鄂东人才在全省的地位。地缘政治、经济发展、历史积淀、文化传承及民风民俗等诸多因素的合力造成了明清湖北人才地理分布的时空特征。一是政治中心转移到鄂东的武昌,深刻影响了湖北人才分布的基本特征。鄂东地区的武昌府、黄州府、汉阳府、德安府(除随州)地理区位都是围绕在武昌这一政治中心,能够获得最优质的政治资源和文化资源,这极大促进了鄂东地区人才的成长。二是人口迁移给湖北尤其是鄂东地区带来的巨大变化,是影响湖北人才分布的关键因素。湖北是“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重要省份,而鄂东地区正是最先接纳江西移民的地区。江西自宋代以来即成为文化发达省份,江西移民给鄂东地区既提供了富余的劳动力,又带来的先进生产技术,使得鄂东地区率先得到开发和发展。三是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发达的文教事业,为鄂东人才的发展提供了最优土壤。鄂东地区不仅官学、书院教育、刻书业发达,又兼具义学、私学及家学传统,加上人口流动带来的文化交流,使得其尽得风气之先,成为明清时期湖北人才的高产之邦。明清时期湖北人才地理分布亦体现了历史时期人才的成长,对自然地理环境、区域文教发展、地区行政变迁、人口迁移等因素的适应和选择。

彭旭[4](2010)在《岳阳城市空间营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众多大中城市进入了全速发展时期,城市空间形态正发生着迅速而又剧烈的变化。城市空间形态的营造过程中,政治、社会、经济等要素都会对其发展演进产生影响,从而决定城市的空间形态、内部布局、街道形式、建筑风格等城市直观的物质形态。本文通过对岳阳的城市空间形态营造的研究,分析、总结其空间形态的发展规律,有利于引导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既符合当今城市经济发展要求,又能体现城市的地域特色的。岳阳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古城,历经发展至今已经有1800年。岳阳位于长江与洞庭湖的交汇处的丘陵地区,是一座典型的滨水城市,城市呈现出“山、水、园林”的景观风貌。受到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影响,岳阳在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一些与众不同的发展过程。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高速持续性增长,我国的城市建设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基础设施改善,环境质量优化,城市居住状况提高。但同时,城市发展也面临一系列突出的问题:城市空间结构缺乏全面组织,人口剧增引起设施负荷过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够,传统城市文化风貌特色丧失等。所以,从研究岳阳城市个案角度出发,对城市空间形态营造的深层研究,有助于解决目前岳阳城市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问题;而对于众多的“类型”城市来说,也有一些重要的经验和方法的可以供其借鉴。本文以形态学的方法对城市历史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学的交叉领域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从研究城市空间演化的物质层面出发,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对空间形态演变影响进行研究,由外部到内部,纵向剖析比较岳阳城市形态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特征,分析和总结岳阳城市空间营造的规律和动力机制,以构建未来的城市空间营造策略。论文的内容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文第一章)介绍论文研究的背景。对论文涉及的主要概念以及论文研究范围进行界定;对于国内外在城市空间形态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并结合岳阳城市空间相关研究的现状,拟定出论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第二部分(论文第二~九章)论文的研究主体。介绍研究主体对象——岳阳的城市背景资料,包括岳阳自然、历史社会变迁,以及岳阳城市建制的由来及沿革等;分时段研究岳阳的城市空间营造演进过程:以先秦时期、秦汉一唐宋时期、元明清时期、1889—1919年、1919—1949年、1949—1979年、1979—2009年等几个历史阶段的城市空间营造轨迹,并着重分析各时期岳阳城市空间形态的特征和空间构成要素。第三部分(第十章)分析研究岳阳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内在动力机制,包括自然因素、政治政策、营造思想与手段、城市经济、城市文化传承与变迁、科技发展的作用等。第四部分(第十一章)论文结论部分。归纳、总结岳阳城市空间的营造机制,对当今乃至未来一段时期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难点进行全面分析。对岳阳城市在今后城市空间空间形态营造方面提出建议。

朱明勇,王学雷,宁龙梅[5](2008)在《水事活动对洪湖鱼类资源的生态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长江中游两岸绝大多数湖泊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因水利工程建设,先后失去与长江的天然联系而产生一系列的生态问题。以洪湖为例开展江湖阻隔对单个湖泊鱼类资源所产生的生态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江湖阻隔导致湖泊渔业生产经营方式改变,野生渔业的产量和在渔业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不断降低;阻隔后湖泊鱼类品种由20世纪50年代的不下100种下降到现在的49种,其中,天然捕捞渔获物中洄游性和流水型鱼类比重由20世纪50年代初的60%降到现在几近为0,大型经济鱼类减少,鱼类多样性指数下降。因此,江湖阻隔对湖泊渔业具有明显影响。

田雄[6](2004)在《洪湖,与洞庭湖一水之隔》文中研究表明 在我国,洞庭湖是长江天然的蓄水库之一,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准确地描述了昔日八百里洞庭湖的浩瀚壮观和其与长江的关系,而如今的洞庭湖已是沧海桑田,面积由全盛期的6300平方公里下降到2700平方公里,其湖底淤积的泥沙厚达1.7米,湖床每年抬高5厘米。 与洞庭湖一水之隔的江汉平原是历史上着名的云梦泽,因湖泊众多,被誉为千湖之国。然而,几十年的围垦使江汉平原湖泊数量由本世纪初的1066个减少至20世纪80年代的309个,湖泊面积从8330平方公里减少到2980平方公里,基本断绝了荆江平原与长江的水利联系。湿地沼泽化的日趋严重,使赖以生存的动植物大幅度地下降甚至灭绝。生态系统的失调,正严重地威胁着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

二、洪湖,与洞庭湖一水之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洪湖,与洞庭湖一水之隔(论文提纲范文)

(1)清代荆州府市镇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三、区域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四、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第一章 荆州府市镇兴起的背景
    第一节 市镇发展的自然地理基础
        一、区域地理条件
        二、市镇的交通地理状况
    第二节 市镇发展的历史人文环境
        一、政区沿革
        二、职业构成与社会风俗
        三、商品经济发展状况
    小结
第二章 荆州府市镇经济发展的表现
    第一节 商业的繁荣
        一、专业市镇林立
        二、“十三帮”云集与荆襄帮崛起
        三、商税激增
    第二节 传统手工业的兴盛
        一、传统手工业的新局面
        二、包买商和手工工场的出现
    第三节 服务管理业的发展
        一、市镇管理机构的设立
        二、社会服务事业的涌现
    小结
第三章 荆州府市镇经济发展的特征
    第一节 沿“长江带”市镇体系的形成
        一、市镇的地域分布与发展周期
        二、多层级的市场网络
    第二节 市镇经济的发展特征
        一、依托水运连接腹地市场
        二、与米粮贸易联系密切
    小结
第四章 沙市开埠与荆州社会变迁
    第一节 机遇与挑战:以沙市为个案考察
        一、开埠前沙市的商贸状况
        二、开埠后的嬗变及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第二节 市镇结构转型与区域社会变迁
        一、市镇经济结构的转型
        二、市镇社会文化的变迁
    小结
结语:清代荆州府市镇经济评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2)三峡工程对江汉平原西部地下水环境时空变化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
        1.2.2 河流建坝对下游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
        1.2.3 江汉平原地下水环境研究进展
        1.2.4 已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2.1 三峡工程概况
        2.1.1 基本概况
        2.1.2 三峡水库调度模式
    2.2 江汉平原水文地质概况
        2.2.1 自然地理概况
        2.2.2 水文地质背景
    2.3 数据来源
        2.3.1 地下水位和水质数据
        2.3.2 葛洲坝出库流量数据
        2.3.3 长江水位数据
        2.3.4 降水和气温数据
        2.3.5 研究区粮食产量、化肥施用量和工业废水排放量统计数据
        2.3.6 宜昌站pH数据
    2.4 小结
3 三峡水库蓄水前后江汉平原西部水文气象要素变化特征
    3.1 前言
    3.2 研究方法
        3.2.1 描述性统计
        3.2.2 季节性Kendall检验
        3.2.3 数据处理过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降雨、气温多年变化特征
        3.3.2 葛洲坝出库流量多年变化特征
        3.3.3 长江水位多年变化特征
        3.3.4 地下水位多年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
    3.4 小结
4 三峡水库蓄水对江汉平原西部地下水位季节变化的影响
    4.1 前言
    4.2 研究方法
        4.2.1 时间序列分解理论
        4.2.2 STL时间序列分解技术
        4.2.3 数据处理过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水库蓄水前后降雨和气温季节成分的变化
        4.3.2 水库蓄水前后葛洲坝出库流量和长江水位季节成分的变化
        4.3.3 水库蓄水前后地下水位季节变化的影响因素
    4.4 小结
5 三峡水库蓄水对江汉平原西部地下水位长期变化趋势的影响
    5.1 前言
    5.2 研究方法
        5.2.1 时间序列季节调整
        5.2.2 时间序列互相关函数
        5.2.3 STL-ARIMAX耦合模型
        5.2.4 数据模拟过程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水文气象要素时间序列趋势变化
        5.3.2 水文气象要素之间的互相关关系
        5.3.3 地下水位季节调整序列的模拟与预测结果
        5.3.4 水库蓄水对地下水位影响程度的时空分布特征
        5.3.5 地下水位变化对洪湖地区土壤氧化还原性质的影响
    5.4 小结
6 三峡水库蓄水前后江汉平原西部地下水化学变化特征及原因
    6.1 前言
    6.2 研究方法
        6.2.1 统计分析
        6.2.2 趋势检验
        6.2.3 变异点分析-Pettitt检验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地下水化学时空变化特征
        6.3.2 地下水水质参数相关性特征演变
        6.3.3 地下水水质参数变化的原因
        6.3.4 水库蓄水对地下水pH和氮的影响
    6.4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和投稿的论文
致谢

(3)明清时期湖北人才地理分布研究 ——以列传人物、进士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的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 历史人才地理学研究述评
        (二) 湖北人才地理分布研究评述
    三、研究设计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内容
第一章 明清时期湖北人才分布的空间与环境
    第一节 空间情况
        一、湖北省政区沿革
        二、政区沿革的特点及影响
        三、民族分布与移民
    第二节 自然环境
        一、地形地貌
        二、气候及自然灾害
        三、交通条件
    第三节 文化环境
        一、湖北历史文化地理的特点
        二、湖北历史文化的地域差异
第二章 明清两代正史列传湖北籍人物及其地理分布
    第一节 《明史》列传湖北籍人物的分布
        一、地域分析
        二、密度分析
    第二节 《清史稿》列传湖北籍人物的分布
        一、地域分析
        二、密度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明清两代湖北进士及其地理分布
    第一节 明代湖北进士的分布与变迁
        一、地域分析
        二、密度分析
        三、变迁分析
    第二节 清代湖北进士的分布与变迁
        一、地域分析
        二、密度分析
        三、变迁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明清两代湖北籍人物着作及其地理分布
    第一节 明代湖北籍人物着作的分布
        一、地域分析
        二、密度分析
        三、政区分析
    第二节 清代湖北籍人物着作的分布
        一、地域分析
        二、密度分析
        三、政区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对湖北人才地理分布的影响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才成长的基础和前提
        一、人才成长对自然环境的依赖
        二、地理环境应力对人才成长的胁迫
    第二节 明清湖北人才分布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
        一、平原
        二、丘陵
        三、山地
第六章 人文地理环境对湖北人才地理分布的影响
    第一节 行政建置
    第二节 移民与经济开发
        一、移民
        二、经济开发
    第三节 文化教育与刻书业
        一、官学
        二、书院
        三、义学与私学
        四、家学
        五、刻书业的繁荣
    第四节 社会环境
        一、文化传承
        二、民风民俗
        三、宾兴业的发展
        四、人才交流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岳阳城市空间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当今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城市空间营造研究意义重大
        1.1.2 岳阳的区域特色与城市空间演变特征
        1.1.3 对岳阳城市空间的研究与当地的城市建设发展
    1.2 论文研究的主要概念及范围的界定
        1.2.1 城市空间与城市空间营造
        1.2.2 城市空间形态与城市形态学的概念
        1.2.3 研究的空间范围界定
        1.2.4 研究时间范围的界定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1.4 当前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状况
        1.4.1 国外有关城市空间营造的研究评述
        1.4.2 国内有关城市空间形态的研究评述
        1.4.3 相关研究的特点及不足之处
        1.4.4 城市空间营造研究的发展趋势
    1.5 研究工作的主要理论基础
        1.5.1 岳阳城市研究工作的现状
        1.5.2 研究结构与框架
    1.6 研究工作的主要方法
        1.6.1 城市形态学的方法
        1.6.2 历史文献的分析研究
        1.6.3 理论与实证结合的方法
        1.6.4 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
    1.7 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岳阳自然条件与区位综述
    2.1 地理与地貌因素
    2.2 气候特征
    2.3 资源与城市
    2.4 区位背景环境
        2.4.1 区位行政变迁
        2.4.2 建制变化分析
第三章 先秦时期岳阳城市空间营造演变
    3.1 先秦时期历史背景演变
        3.1.1 先秦时期政治格局
        3.1.2 先秦时期社会发展
        3.1.3 先秦时期经济概述
    3.2 先秦时期岳阳城市空间营造特征
        3.2.1 商周时期——大彭城
        3.2.2 春秋战国时期——麇城
    3.3 先秦时期岳阳城市空间要素营造
        3.3.1 结构
        3.3.2 面
        3.3.3 线
        3.3.4 点
    3.4 小结
第四章 秦汉—唐宋时期岳阳城市空间营造演变
    4.1 秦汉—唐宋时期历史背景演变
        4.1.1 秦汉—唐宋时期政治格局
        4.1.2 秦汉—唐宋时期社会发展
        4.1.3 秦汉—唐宋时期经济发展
    4.2 秦汉—唐宋时期岳阳城市空间营造特征
        4.2.1 三国时期——巴丘古城(巴陵建城的开始)
        4.2.2 西晋以后——巴丘城(城市要素形成)
        4.2.3 唐宋时期——城市经济要素发展
        4.2.4 城市空间形态——"扁担州"
    4.3 秦汉—唐宋时期岳阳城市空间要素营造
        4.3.1 结构
        4.3.2 面
        4.3.3 线
        4.3.4 点
    4.4 小结
第五章 元明清时期岳阳城市空间营造演变
    5.1 元明清时期历史背景演变
        5.1.1 元明清时期政治格局
        5.1.2 元明清时期社会发展
        5.1.3 元明清时期经济发展
    5.2 元明清时期岳阳城市空间营造特征
        5.2.1 城市形态变化
        5.2.2 城市空间发展"溢出"城墙
        5.2.3 城市功能与城市中心
        5.2.4 城市街巷
    5.3 元明清时期岳阳城市空间要素营造
        5.3.1 结构
        5.3.2 面
        5.3.3 线
        5.3.4 点
    5.4 小结
第六章 1889—1919年岳阳城市空间营造演变
    6.1 近代岳阳背景(1889—1919)
        6.1.1 政治格局
        6.1.2 社会发展
        6.1.3 经济发展
    6.2 1889—1919岳阳城市空间营造的特征
        6.2.1 开埠前岳阳城市空间
        6.2.2 开埠后岳阳城市空间格局
    6.3 1889—1919岳阳城市空间要素营造
        6.3.1 结构
        6.3.2 面
        6.3.3 线
        6.3.4 点
    6.4 小结
第七章 1919—1949年岳阳城市空间营造演变
    7.1 历史背景(1919—1949)
        7.1.1 政治格局变迁
        7.1.2 社会发展
        7.1.3 经济发展
    7.2 1919—1949岳阳城市空间营造的特征
        7.2.1 民国初期的城市空间格局
        7.2.2 抗战时期的城市空间格局
        7.2.3 抗战胜利后的城市空间格局和营建计划
    7.3 1919—1949岳阳城市空间要素营造
        7.3.1 结构
        7.3.2 面
        7.3.3 线
        7.3.4 点
    7.4 小结
第八章 1949—1979年岳阳城市空间营造演变
    8.1 历史背景(1949—1979)
        8.1.1 政治格局
        8.1.2 社会发展
        8.1.3 经济发展
    8.2 1949—1979岳阳城市空间营造的特征
        8.2.1 城市性质
        8.2.2 城市布局——由"一城+一镇"到"带状组团式"
        8.2.3 城市中心区格局
        8.2.4 工业布局
        8.2.5 单位制独立大院
        8.2.6 城市规划
        8.2.7 城市新区建设
        8.2.8 老城建设
    8.3 1949—1979岳阳城市空间要素营造
        8.3.1 结构
        8.3.2 面
        8.3.3 线
        8.3.4 点
    8.4 小结
第九章 1979—2009年岳阳城市空间营造演变
    9.1 历史背景(1979—2009)
        9.1.1 时代与政治变迁
        9.1.2 社会发展
        9.1.3 经济发展
    9.2 1979—2009岳阳城市空间营造的特征
        9.2.1 改革开放推动下的城市空间营造(1979~1999)
        9.2.2 新世纪城市空间营造(2000~2009)
    9.3 1979—2009岳阳城市空间要素营造
        9.3.1 结构
        9.3.2 面
        9.3.3 线
        9.3.4 点
    9.4 小结
第十章 岳阳城市空间营造的动力机制研究
    10.1 自然因素与空间营造
        10.1.1 自然环境决定着岳阳城市的选址与起源
        10.1.2 自然地理因素影响着岳阳城市功能定位
        10.1.3 自然地理因素长期影响着岳阳城市建设发展
    10.2 营造思想与手段
        10.2.1 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在古岳阳城市营造中的体现
        10.2.2 近代城市规划的开始
        10.2.3 现代城市规划对城市空间形态的作用加大
    10.3 社会政治和军事因素
        10.3.1 政治政策和传统城市空间营造
        10.3.2 军事战争影响岳阳城市空间的发展
        10.3.3 政治是近代岳阳城市空间营造推动力
        10.3.4 政治是现代岳阳城市空间营造的核心力
    10.4 城市经济
        10.4.1 经济对古代岳阳城市空间的影响
        10.4.2 城市经济是近代岳阳空间形态转型的根本动因
        10.4.3 城市经济促进现代岳阳的城市空间形态
    10.5 科学技术
        10.5.1 科学技术为古代岳阳城市空间营造提供辅助力
        10.5.2 科学技术对近代岳阳城市空间营造的影响
        10.5.3 科学技术对于现代岳阳城市空间营造的影响
    10.6 城市文化传承与变迁
        10.6.1 独特与融合的古代文化
        10.6.2 开放与突变的近代文化
        10.6.3 兼容、强调地域特色的现代文化特征
    10.7 小结
第十一章 总结与建议
    11.1 岳阳城市空间形态营造模式的总结
        11.1.1 城市外部空间形态的演变与扩展
        11.1.2 城市内部空间形态的延续与变化
        11.1.3 岳阳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1.2 对未来城市发展的展望与建议
        11.2.1 区域性城市空间形态结构
        11.2.2 城市空间结构优化
        11.2.3 建设现代化生态城市创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致谢

(5)水事活动对洪湖鱼类资源的生态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基本情况简介
2 研究成果与讨论
    2.1 渔业生产
    2.2 物种丰富度及组成
    2.3 物种多样性指数变化
3 结 语

四、洪湖,与洞庭湖一水之隔(论文参考文献)

  • [1]清代荆州府市镇经济研究[D]. 艾成虎.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6)
  • [2]三峡工程对江汉平原西部地下水环境时空变化影响研究[D]. 牛蓓蓓. 武汉大学, 2016(01)
  • [3]明清时期湖北人才地理分布研究 ——以列传人物、进士为中心[D]. 张晓纪.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4]岳阳城市空间营造研究[D]. 彭旭. 武汉大学, 2010(05)
  • [5]水事活动对洪湖鱼类资源的生态影响[J]. 朱明勇,王学雷,宁龙梅.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8(01)
  • [6]洪湖,与洞庭湖一水之隔[J]. 田雄. 绿色中国, 2004(01)

标签:;  ;  ;  ;  ;  

洪湖,与洞庭湖一水之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