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425~#水泥在C40、C50级高强度泵送砼中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波[1](2020)在《C80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与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当前社会对可持续发展已日益重视。就土木工程领域而言,可持续发展除了要求节约天然砂、保护环境,还要求建筑结构经久耐用。因此,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便应运而生。为解决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差的缺点,特提出利用机制砂混凝土调节剂改善其工作性,并就地取材利用内蒙古地区产量丰富的玄武岩机制砂和偏高岭土配制C80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然后开展试验,研究不同掺量偏高岭土对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影响,并与常用掺合料硅灰进行对比分析,其中抗冻性研究应考虑北方寒冷地区路桥混凝土构件存在冻融和融雪剂侵蚀破坏,故模拟进行盐侵-冻融耦合的抗盐冻性试验。研究主要成果有:1、通过使用天然砂和机制砂两种细集料配制混凝土进行对比试验,发现相比天然砂,机制砂对混凝土工作性有不利影响,但对其28d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均有所提高,分别提升10%和8.4%。2、通过添加调节剂进行对比试验,发现3%掺量的调节剂可以较经济地解决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差的问题,并提高其28d力学性能,抗压强度提高8.3%,劈裂抗拉强度提高3.8%,抗折强度提高4.5%。3、通过分别掺合硅灰和偏高岭土两种掺合料,配制机制砂混凝土进行对比试验。发现:(1)工作性试验表明,随硅灰或偏高岭土掺量增加,新拌机制砂混凝土包裹性、和易性会提高,而坍落度、扩展度、流动性会下降。两种掺合料对新拌机制砂混凝土的影响作用相似,但掺偏高岭土成型试件表观质量更优。(2)力学试验表明,随着硅灰或偏高岭土掺量增加,试件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均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两种掺合料均能够提高试件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但掺硅灰试件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略优,掺偏高岭土试件抗折强度略优。(3)微观试验表明,适量硅灰或偏高岭土均可促进水化,填充孔隙,有效改善孔隙结构,减少多害孔和有害孔孔体积。但偏高岭土对孔隙结构改善效果优于硅灰。(4)以抗压强度试验和微观试验为依据,分析受压全应力-应变曲线特点,建立分段非线性本构模型,分析孔隙-强度变化特点,验证Kumar强度-孔隙模型。(5)耐久性试验表明,适量硅灰或偏高岭土均可提高试件抗渗性、抗氯离子渗透性、抗盐冻性。两种掺合料试件抗渗性相当,但掺偏高岭土试件抗氯离子渗透性和抗盐冻性更优。4、通过上述试验研究,证明偏高岭土与硅灰作用效果相似,可用作高性能机制砂混凝土掺合料。在偏高岭土掺量为8%,水胶比为0.33,砂率为42%,胶材用量仅为500kg/m3,水泥用量仅为410 kg/m3的情况下,配合调节剂使用可配置出工作性优良,坍落度>160mm,抗压强度98.5MPa,抗渗等级P12,抗氯离子渗透等级RCM-Ⅳ,抗冻等级F350的C80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
王天骄[2](2019)在《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的研究 ——以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双创总部基地为例》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建筑施工技术日新月异,再加上严格的土地审批政策相继出台,高层建筑成为了建筑市场的主流。由于高层建筑的地上部分体积较大,需要更加稳定的基础进行支承,导致建筑基础的结构尺寸不断增大,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虽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已经过多年的发展,但关于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问题的研究却一直没有中断过,尤其是温度裂缝。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是由于混凝土中水泥释放大量水化热释,在砼内部和表面形成较大的温度梯度场,导致砼内、外产生变形差,进而出现温度裂缝。如何有效的控制温度裂缝是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本文总结了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际施工经验,详细分析了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与发展的原因,以及影响温度裂缝发生的主要因素。归纳总结了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一般和特殊措施。通过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温升的计算以及抗裂强度的验算,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和应力理论计算中参数的范围值进行精准求解,并修正了理论计算部分参数的取值方式,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标准》(GB50496-2018)中部分复杂繁琐的计算公式用《建筑施工手册》2018版中的公式进行了替换,使理论计算更具实用性,提升了其准确性;同时根据理论计算的结果提出针对该工程控制温度裂缝的有效措施。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分析模拟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及应力的变化,验证了所提出措施的可行性。最后通过对大体积混凝土里表温度的现场监测,对理论计算和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确认了所提出措施的科学性、合理性。论文通过结合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双创总部基地工程项目,在归纳借鉴已有的温度裂缝控制措施和建筑施工模式基础上,得出了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前温度裂缝控制的技术体系,通过该体系制定了基础承台及基础筏板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提出了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前合理可行的温度裂缝控制措施,节约了施工成本,降低了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技术人员的依赖性,提高了施工效率,减少了温度裂缝的产生,为今后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提供参考。
王俊杰[3](2019)在《粉煤灰和矿渣粉在云南省高速公路工程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矿物掺合料作为当代混凝土不可获取的重要组分,已经成熟运用于各类房建、市政工程。但是,在国家重点基础建设的公路工程实际应用中,掺合料设计和使用的标准与地域性原材料质量差异及供需矛盾依旧存在。对于火电站和钢铁厂欠发达的云贵高原地区,掺合料原料来源更加匮乏,随着云南省“五网”公路建设的推进,分布在山区的公路工程受限于交通和材料来源的制约,在高桥隧比工程中C50以上高等级混凝土配合比的掺合料技术要求与实际供需存在极大的矛盾。为实现云南省高等级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论文针对云南地区Ⅰ级粉煤灰和S95级矿渣粉产能少、品质差的现状,进行S75级矿粉和Ⅱ级粉煤灰配制公路C50、C55混凝土的应用研究。论文通过测定新拌混凝土坍落度、扩展度表征混凝土工作性能;根据测定3d、7d、28d抗压强度及静力受压弹性模量表征混凝土力学性能;通过进行抗氯离子渗透试验,抗冻试验、抗开裂试验,表征混凝土耐久性能。论文采用S75级矿渣粉和Ⅱ级粉煤灰为矿物掺合料,配制出满足相关标准要求的C50和C55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并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应用。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Ⅱ级粉煤灰和S75级矿渣粉掺量在5%15%内时,与纯水泥相比混凝土工作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改善显着,特别在抗开裂性上可降低10%以上开裂面积风险,且随掺量的增加而提高,掺入15%的Ⅱ级粉煤灰和S75级矿粉的混凝土28d抗压强度、静弹模量、抗冻性相对纯水泥配比降幅较小(5%以内),均能满足与Ⅰ级粉煤灰或S95级矿粉配制混凝土的耐久性规范的同级评定;(2)Ⅱ级粉煤灰或S75级矿渣粉相比Ⅰ级粉煤灰或S95级矿渣粉在15%以内的同掺量下,混凝土工作性差异较小,静弹模量和28d强度降幅在1.7%内,抗氯离子渗透、抗裂性、抗冻性降幅在4%以内,能满足与掺入Ⅰ级粉煤灰或S95级矿粉配制混凝土的同等耐久性评定等级;(3)采用云南地区Ⅱ级粉煤灰和S75级矿渣粉资源,在云南香丽高速、元蔓高速、泸弥新鸡高速公路工程配制的C50、C55混凝土,其强度、耐久性指标均满足设计及施工要求。
李宁[4](2019)在《复合石灰石粉—粉煤灰—矿渣再生混凝土体积稳定性研究》文中提出传统混凝土从其原材获取和使用上都属于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将由石灰石粉、粉煤灰、矿渣组成的矿物掺合料和再生骨料复掺入混凝土中,一方面可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原材耗能和成本,同时石灰石粉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粉煤灰、矿渣日益短缺的问题。另一方面,再生骨料的使用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废弃混凝土的出路问题,节能利废,促进可持续发展。石灰石粉、粉煤灰、矿渣和再生骨料的复合使用,可以充分发挥其各自优势,取长补短,延长混凝土的服役时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通过对复掺矿物掺合料和再生骨料的复合石灰石粉-粉煤灰-矿渣再生混凝土湿胀、自生收缩、干燥收缩和徐变进行物理试验和理论分析,研究水胶比、矿物掺合料、再生骨料对复合石灰石粉-粉煤灰-矿渣再生混凝土体积稳定性的影响,为矿物掺合料和再生骨料的复合应用提供理论支持。本文主要结论和创新成果如下:1.矿物掺合料和再生骨料影响了复合石灰石粉-粉煤灰-矿渣再生混凝土的强度发展。矿物掺合料对早期强度增长起到抑制作用,而后期可以促进强度的增长;再生骨料对强度的影响具有两面性:较高或较低再生骨料取代率都会使强度降低,中间存在最优取代率,当再生骨料取代率为最优取代率或者接近最优取代率时,复合石灰石粉-粉煤灰-矿渣再生混凝土的强度较高;水胶比对复合石灰石粉-粉煤灰-矿渣再生混凝土强度影响最大,再生骨料影响次之,矿物掺合料影响相对较小。2.水胶比改变了复合石灰石粉-粉煤灰-矿渣再生混凝土的湿胀、自生收缩、干燥收缩和徐变性能。水胶比越小,湿胀和自生收缩越大,而干燥收缩和徐变越小。3.矿物掺合料影响了复合石灰石粉-粉煤灰-矿渣再生混凝土的湿胀、自生收缩、干燥收缩和徐变性能。矿物掺合料对湿胀早期起到抑制作用,后期起到促进作用。从最终效果上看,矿物掺合料增大了湿胀变形;矿物掺合料抑制了自生收缩、干燥收缩和徐变。4.再生骨料劣化了复合石灰石粉-粉煤灰-矿渣再生混凝土的湿胀、自生收缩、干燥收缩和徐变性能。再生骨料对湿胀早期具有抑制作用,后期具有促进作用,但是最终增大了湿胀变形;再生骨料增大了自生收缩、干燥收缩和徐变,并且再生骨料取代率越高,增大效果越明显。5.研究了影响复合石灰石粉-粉煤灰-矿渣再生混凝土湿胀、自生收缩、干燥收缩和徐变的主要因素。再生骨料对湿胀、自生收缩、干燥收缩影响最大,水胶比次之,矿物掺合料影响较小;水胶比对徐变影响最大,其次是再生骨料,影响相对较小的是矿物掺合料。6.采用膨胀压力理论和表面张力理论解释了复合石灰石粉-粉煤灰-矿渣再生混凝土的湿胀机理,采用毛细管张力理论解释了自生收缩机理。基于复合石灰石粉-粉煤灰-矿渣再生混凝土的湿胀率和自缩率均与再生骨料取代率近似成线性关系,分别建立了相应模型描述湿胀和自生收缩变化规律。模型相关度较高,可以用于不同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复合石灰石粉-粉煤灰-矿渣再生混凝土的湿胀和自生收缩预测。7.采用毛细管张力学说和“V”形接触点学说解释了复合石灰石粉-粉煤灰-矿渣再生混凝土的干燥收缩机理。复合石灰石粉-粉煤灰-矿渣再生混凝土的干燥收缩率与再生骨料取代率近似成线性关系,基于此对干燥收缩双曲线模型进行修正,得到复合石灰石粉-粉煤灰-矿渣再生混凝土干燥收缩模型。8.采用黏弹性理论、黏性流动理论和渗出理论解释了复合石灰石粉-粉煤灰-矿渣再生混凝土的徐变机理。基于Kelvin流变模型,采用将胡克固体和牛顿液体并联方式建立的徐变模型可以较好的预测复合石灰石粉-粉煤灰-矿渣再生混凝土的徐变性能。9.验证了复合石灰石粉-粉煤灰-矿渣再生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研究的可行性。基于原材料获取、配合比设计及优化、力学性能、工作性能分析,复合石灰石粉-粉煤灰-矿渣再生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研究是可行的。
封永珍,潘友福,齐艳涛,黄文君,李东林,董晨辉[5](2017)在《水泥品种对公路工程T梁C50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云南省公路工程C50及以上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广泛使用52.5级水泥,这对于施工管理较为粗放的工程而言并不利于混凝土质量控制,易发生温度开裂等问题。本文对采用不同水泥品种的云南省10条高速公路桥隧结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耐久性能进行了统计比较,较为系统地对比了不同品种水泥制备的混凝土性能,最后建议云南省公路工程采用42.5级水泥制备C50预应力混凝土。
杨乐[6](2016)在《超声法在大体积复杂钢—高强度混凝土组合结构中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现阶段国内超高层建筑数量的日益增长,大体积复杂钢-高强度混凝土组合结构已在实际超高层项目中被广泛应用。由于此类结构的组合构件截面形式与内部构造均较复杂,故其内部混凝土浇筑质量就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如何经济、有效地实施混凝土浇筑质量检测,就成为众所关注的项目。另外,考虑到在破坏机理、本构关系与配合比等方面存在差异,高强度混凝土的物理及力学特性与普通强度混凝土明显不同,且国内有关高强度混凝土超声试验的研究成果较少。我国现行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与高强度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规程所提出的缺陷与强度检测方法均基于普通的结构形式与检测环境,应用面较窄。本文通过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及数值分析,较深入地研究了高强度混凝土声参数在外界诸多因素影响下的特性,较系统地分析了高强度混凝土超声检测时钢板对最终检测结果的影响,并提出完整的大体积复杂组合构件缺陷超声检测方案,为早期高强度混凝土准确超声测试奠定基础。具体工作如下:(1)结合国内、外超声检测研究现状和既有基本检测理论,较详细地介绍了大体积复杂钢-高强度混凝土组合结构缺陷、强度超声测试的基本理论;运用数学公式推导,分析了检测过程中诸如耦合条件、钢筋情况、钢板位置、混凝土含水率及环境温度等外界因素对超声检测结果的影响;提出了混凝土含水率和钢板位置是影响大体积复杂高强度混凝土构件超声检测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2)基于现行缺陷检测技术规程,对大体积复杂钢-高强度混凝土组合构件编制适应其自身特点的完整缺陷检测方案;提出检测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超声波沿钢板发生绕射,并从理论方面较系统地分析圆形与方形组合构件为避免发生绕射现象所需满足的基本条件;通过对1:1型钢混凝土巨型梁柱节点试验模型实施缺陷现场检测,验证检测方案的可行性及避免绕射现象的理论条件。(3)探究了含水率对高强度混凝土超声测试最终结果的影响;分别建立了C60、C70、C80三种高强度混凝土在饱和状态、干燥状态与一般状态下声速间的各类关系式与相关曲线;并对比了上述三种高强度混凝土从饱和到干燥状态过程中含水率与声速提高率间的相关曲线。(4)通过实验室与现场试验,研究了在外界多变量条件下C40、C60、C70三种中、高强度混凝土声速值与变量间的关系;建立了不同频率平面换能器条件下三种强度等级混凝土声速-龄期、声速-抗压强度、龄期-抗压强度关系曲线与关系式;比较了使用不同函数关系式对混凝土强度最终推算结果的影响程度。
李赟[7](2014)在《一般地表和酸性硫酸盐侵蚀环境高硫高钙粉煤灰混凝土及柱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徐州大屯煤电公司高硫高钙粉煤灰作混凝土掺合料为切入点,研究其在徐州大屯地区酸性硫酸盐侵蚀环境下的性能,为高硫高钙粉煤灰的应用提供工程适用性分析。通过试验及理论分析方法,对高硫高钙粉煤灰混凝土材料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尤其是抗酸性硫酸盐侵蚀性能)、收缩性能、与钢筋的粘结性能以及轴心受压柱的受力性能进行研究。通过前期正交试验研究结果筛选出满足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并依据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对选定配合比进行优化试验,高硫高钙粉煤灰超量取代混凝土中的部分水泥,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高硫高钙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可以达到所需设计要求。对优化高硫高钙粉煤灰混凝土进行收缩性能试验研究表明:高掺量高硫高钙粉煤灰混凝土的收缩率小于低掺量高硫高钙粉煤灰混凝土;高硫高钙粉煤灰混凝土的收缩率略小于基准硅酸盐混凝土。高硫高钙粉煤灰的掺入起到了一定改善混凝土收缩性能的作用。对优化高硫高钙粉煤灰混凝土进行耐久性能试验研究,主要包括抗快速冻融、抗硫酸盐侵蚀、抗酸性硫酸盐侵蚀试验,得出结论:其冻融质量损失率及相对动弹性模量的发展趋势基本一致;基准硅酸盐混凝土抗硫酸盐表现更好,高硫高钙粉煤灰混凝土表现较差;基准硅酸盐混凝土抗酸性硫酸盐表现差于高硫高钙粉煤灰混凝土。通过试验分析:高硫高钙粉煤灰的掺入未能起到改善混凝土抗冻融性能、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作用,但部分改善了混凝土抗酸性硫酸盐侵蚀性能的作用。对钢筋-高硫高钙粉煤灰混凝土的界面粘结性能进行研究,试验研究表明:掺合料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可靠,在满足混凝土设计强度要求的情况下,高硫高钙粉煤灰对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极限粘结强度影响不大。对8根混凝土轴心受压柱的试验研究表明:高硫高钙粉煤灰混凝土柱的轴心受压试验中,破坏过程和破裂特征等与基准硅酸盐混凝土柱基本一致,应变、变形和极限承载能力相差不大;高硫高钙粉煤灰混凝土受压柱的承载能力计算方法可以沿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中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模型。该研究表明,高硫高钙粉煤灰作为混凝土掺合料在大屯地区应用环境下,具有一定的工程适应性。
马传亮[8](2013)在《利用灰色理论进行混凝土强度早期快速推定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混凝土抗压强度指标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核心内容,按照现行规范确定的结构构件混凝土抗压强度需要28天,而在目前建筑业兴盛,施工进度不断加快,施工周期越来越短的情况下,如何快速又精确地提前推定出混凝土28天强度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在分析研究混凝土强度相关理论及灰色系统理论的基础上,依据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数据,以灰色序列算子理论、灰色GM(1,1)模型理论以及灰色预测理论为工具,定性地得出灰色理论在早期快速推定砼强度的适应性,定量地得出普通混凝土及高强混凝土28天强度预测模型参数,为施工过程提前预测出砼强度并指导施工质量处理提供依据。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快速推定早期混凝土28天强度的方法及其特征;概述了混凝土强度理论、灰色理论以及灰色理论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现状。②分别从混凝土组成特征及细观构造、混凝土受力变形机理及以混凝土受力计算三方面分析了混凝土强度理论;介绍了灰色系统理论基本概念及主要内容、基本原理以及早期混凝土强度的灰色系统特征。③对GM(1,1)模型进行了推导,总结了一般GM(1,1)模型的建模步骤,并给出事先对原始序列进行检验与处理的方法,以及对模型的精度评定方法。④对原始试验数据分别进行了平均弱化缓冲处理、加权平均弱化缓冲处理和几何平均弱化缓冲处理;分别以原始试验数据以及经过这三种弱化处理后的序列为原始序列,分别建立了以0.5天为时间间距的前3天的6维原始序列GM(1,1)模型以及以1天为时间间距的前6天的6维原始序列GM(1,1)模型;通过6维GM(1,1)模型对普通混凝土及高强混凝土分别进行了混凝土28天强度推定;通过各自模型预测数据的还原,对比分析了预测值与实际试验数据的吻合程度,最终得出各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最佳预测GM(1,1)模型结果。
季孝敬[9](2013)在《高强大流动度混凝土的制备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采用三类流变仪,研究了水泥浆体、砂浆以及混凝土的流变特性。首先,从流变学的角度讨论了颗粒级配对水泥基材料的影响,从而得出了适合制备高强大流动度混凝土的矿物掺合料的最优配合比以及细集料和粗集料的最优级配曲线。水泥基材料流变学研究结果表明,当粉煤灰与矿粉的质量比为2:1,且总量占胶凝材料总质量的30%时,胶凝材料浆体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和力学性能。与此同时,研究发现一个相对较宽的胶凝材料粒径分布有利于改善浆体的流动性。对砂浆流变性研究结果表明,中砂适合制备普通大流动度混凝土,然而细度模数小于3.30的粗砂更适合制备高强大流动度混凝土。在制备大流动度混凝土时,我们应该更多的去注意各粒径范围内的砂粒质量百分比。一般来说,0.315mm以下的砂粒量百分比在15%-30%之间为宜;0.6mm以下的砂粒质量百分比在30%-45%之间为宜;1.18mm以下的砂粒质量百分比在55%-75%之间为宜。粗集料对流变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粗集料的级配对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影响最大,而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较小。当制备高强大流动度混凝土时,粒径在4.75mm-9.5mm之间的粗集料质量百分比在30%-50%之间为宜;粒径在16mm-19mm之间的粗集料质量百分比在20%-30%之间为宜。在混凝土流动性要求不是很高的情况下,粒径在16mm-19mm之间的粗集料质量百分比可以放宽到10%-40%。在前期大量试验的基础上,制备了符合工程要求的C60和C80泵送混凝土以及C80自密实混凝土。最后,通过流变仪测试C80泵送混凝土和C80自密实混凝土的流变参数。试验发现,粗集料的砂浆包裹层厚度是引起C80泵送混凝土和C80自密实混凝土流变性差异的主要原因。当砂浆包裹层厚度大于2mm时,自密实混凝土具备良好的流动性和密实效果。如果C80泵送混凝土的粗集料的砂浆包裹层厚度超过2mm,C80泵送混凝土也具有一定的自密实能力,但是它的流动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粗集料的最大粒径。
房桂明,于涛,刘传坤,万维福,吴昊[10](2013)在《石灰石粉在聚羧酸外加剂混凝土中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针对石灰石粉掺入聚羧酸外加剂混凝土后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石灰石粉不同掺量下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坍落度扩展度、各龄期抗压强度发展规律的试验与结果分析,研究了石灰石粉在混凝土中的作用与效果,并将石灰石粉应用于生产。试验结果表明掺入石灰石粉可以减小坍落度损失,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混凝土抗压强度随石粉掺量的增加而下降,C30混凝土下降明显,C40混凝土下降幅度不大;在实际生产过程中,C30聚羧酸外加剂混凝土掺入30 kg/m3的石粉是安全可行的。
二、425~#水泥在C40、C50级高强度泵送砼中的研究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425~#水泥在C40、C50级高强度泵送砼中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C80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机制砂及机制砂混凝土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高活性矿物掺合料研究现状 |
1.3.1 硅灰研究现状 |
1.3.2 偏高岭土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研究工作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标 |
1.4.3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试验材料、试验方法与配合比设计 |
2.1 试验材料 |
2.1.1 水泥和粉煤灰 |
2.1.2 硅灰和偏高岭土 |
2.1.3 碎石 |
2.1.4 天然砂和机制砂 |
2.1.5 外加剂 |
2.1.6 融雪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胶凝材料检验 |
2.2.2 粗细集料检验 |
2.2.3 减水剂检验 |
2.2.4 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试验 |
2.2.5 机制砂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 |
2.2.6 机制砂混凝土耐久性试验 |
2.2.7 机制砂混凝土微观结构试验 |
2.3 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机制砂混凝土性能影响分析 |
3.1 细集料类型对机制砂混凝土性能影响 |
3.1.1 工作性影响 |
3.1.2 力学性能影响 |
3.2 调节剂对机制砂混凝土性能影响 |
3.2.1 工作性影响 |
3.2.2 力学性能影响 |
3.3 矿物掺合料对机制砂混凝土性能影响 |
3.3.1 工作性影响 |
3.3.2 力学性能影响 |
3.3.3 微观形貌影响 |
3.3.4 孔隙结构影响 |
3.3.5 应力-应变本构关系 |
3.3.6 强度-孔隙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4 机制砂混凝土耐久性能影响分析 |
4.1 抗水渗透性能影响 |
4.1.1 硅灰对机制砂混凝土抗水渗透性能影响 |
4.1.2 偏高岭土对机制砂混凝土抗水渗透性能影响 |
4.1.3 对比分析 |
4.2 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影响 |
4.2.1 硅灰对机制砂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影响 |
4.2.2 偏高岭土对机制砂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影响 |
4.2.3 对比分析 |
4.3 抗盐冻性影响 |
4.3.1 硅灰对机制砂混凝土抗盐冻性影响 |
4.3.2 偏高岭土对机制砂混凝土抗盐冻性影响 |
4.3.3 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的研究 ——以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双创总部基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温度裂缝产生的机理及抗裂防治措施 |
2.1 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 |
2.2 大体积混凝土的特征 |
2.3 大体积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的机理 |
2.4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抗裂防治措施 |
2.4.1 设计阶段的抗裂防治措施 |
2.4.2 施工阶段的抗裂防治措施 |
2.4.3 养护阶段的抗裂防治措施 |
2.5 特殊的温度裂缝抗裂防治措施 |
2.5.1 薄壁冷水循环系统 |
2.5.2 预冷拌合水和骨料 |
2.5.3 液氮冷却 |
2.5.4 补水软管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双创基地温度裂缝控制措施的研究 |
3.1 工程概况 |
3.2 地质条件 |
3.2.1 地下水的类型及埋藏、分布特点 |
3.2.2 地下水与土腐蚀性评价及对地下水基础施工的不利影响 |
3.3 温度裂缝控制措施的选择 |
3.3.1 设定温控指标 |
3.3.2 拟定温度裂缝控制措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体积混凝土热工计算及抗裂验算 |
4.1 混凝土热工计算 |
4.2 混凝土抗裂验算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和温度应力的ANSYS有限元分析 |
5.1 ANSYS有限元分析的目的 |
5.2 ANSYS软件优点 |
5.3 数值模型的建立 |
5.3.1 模型内各单元的参数选取 |
5.3.2 计算模型的建立及模拟 |
5.4 模拟结果分析 |
5.4.1 温度场模拟结果分析 |
5.4.2 应力场模拟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控制及温度监测 |
6.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控制 |
6.1.1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
6.1.2 大体积混凝土振捣 |
6.1.3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 |
6.1.4 管理措施 |
6.2 温度监测 |
6.2.1 监测目的 |
6.2.2 监测仪器及其参数 |
6.2.3 测温方法 |
6.2.4 监测要求 |
6.2.5 监测点及检测网的布置 |
6.2.6 监测数据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粉煤灰和矿渣粉在云南省高速公路工程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粉煤灰掺合料的研究现状 |
1.2.2 矿渣粉掺合料的研究现状 |
1.2.3 高性能混凝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4 掺合料在公路混凝土中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实验原材料、设备及测试方法 |
2.1 试验原材料 |
2.1.1 水泥 |
2.1.2 粉煤灰 |
2.1.3 矿渣粉 |
2.1.4 粗集料 |
2.1.5 细集料 |
2.1.6 外加剂 |
2.1.7 水 |
2.2 试验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新拌工作性能和强度的测定 |
2.3.2 静力受压弹性模量的测定 |
2.3.3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测定 |
2.3.4 混凝土抗冻融性能的测定 |
2.3.5 混凝土早期抗开裂性能的测定 |
3.粉煤灰品质及掺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3.1 配合比参数 |
3.2 粉煤灰品质及掺量对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 |
3.3 粉煤灰品质及掺量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3.4 粉煤灰品质及掺量对混凝土静力受压弹性模量的影响 |
3.5 粉煤灰品质及掺量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 |
3.6 粉煤灰品质及掺量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 |
3.7 粉煤灰品质及掺量对混凝土早期抗开裂性能的影响 |
3.8 C50 粉煤灰优化配合比 |
3.9 本章小结 |
4.矿渣粉品质及掺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4.1 配合比参数 |
4.2 矿渣粉品质及掺量对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 |
4.3 矿渣粉品质及掺量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4.4 矿渣粉品质及掺量对混凝土静力受压弹性模量的影响 |
4.5 矿渣粉品质及掺量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 |
4.6 矿渣粉品质及掺量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 |
4.7 矿渣粉品质及掺量对混凝土早期抗开裂性能的影响 |
4.8 C55 矿渣粉优化配合比 |
4.9 本章小结 |
5.工程实际应用情况 |
5.1 香丽高速C50和C55 混凝土的应用 |
5.1.1 Ⅱ级粉煤灰应用于C50和C55 质量分析 |
5.1.2 Ⅱ级粉煤灰应用于C50和C55 成本分析 |
5.2 元蔓高速C50 混凝土的应用 |
5.2.1 S75 矿渣粉应用于C50和C55 质量分析 |
5.2.2 S75 矿渣粉应用于C50和C55 成本分析 |
5.3 泸弥新鸡高速应用案例 |
6.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研究生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复合石灰石粉—粉煤灰—矿渣再生混凝土体积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 |
1.2 石灰石粉、粉煤灰、矿渣和再生骨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现状 |
1.3 复合石灰石粉-粉煤灰-矿渣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1.4 复合石灰石粉-粉煤灰-矿渣再生混凝土湿胀性能研究现状 |
1.5 复合石灰石粉-粉煤灰-矿渣再生混凝土自生收缩性能研究现状 |
1.6 复合石灰石粉-粉煤灰-矿渣再生混凝土干燥收缩性能研究现状 |
1.7 复合石灰石粉-粉煤灰-矿渣再生混凝土徐变性能研究现状 |
1.8 主要存在问题 |
1.9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研究方案设计 |
2.1 原材料性能 |
2.2 研究方案 |
3 复合石灰石粉-粉煤灰-矿渣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3.1 试验方案 |
3.2 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
3.3 立方体劈裂抗拉强度试验 |
3.4 抗折强度试验 |
3.5 破坏机理 |
3.6 本章小结 |
4 复合石灰石粉-粉煤灰-矿渣再生混凝土湿胀性能试验研究 |
4.1 试验方案 |
4.2 湿胀试验结果 |
4.3 湿胀性能 |
4.4 湿胀模型预测 |
4.5 本章小结 |
5 复合石灰石粉-粉煤灰-矿渣再生混凝土自生收缩性能试验研究 |
5.1 试验方案 |
5.2 自生收缩试验结果 |
5.3 自生收缩性能 |
5.4 自生收缩模型预测 |
5.5 本章小结 |
6 复合石灰石粉-粉煤灰-矿渣再生混凝土干燥收缩性能试验研究 |
6.1 试验方案 |
6.2 干燥收缩试验结果 |
6.3 干燥收缩性能 |
6.4 干燥收缩模型预测 |
6.5 本章小结 |
7 复合石灰石粉-粉煤灰-矿渣再生混凝土徐变性能试验研究 |
7.1 试验方案 |
7.2 徐变试验结果 |
7.3 徐变性能 |
7.4 徐变模型预测 |
7.5 本章小结 |
8 复合石灰石粉-粉煤灰-矿渣再生混凝土可行性研究 |
8.1 原材料获取 |
8.2 配合比设计及优化 |
8.3 力学性能 |
8.4 工作性能 |
8.5 本章小节 |
9 结论和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水泥品种对公路工程T梁C50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不同品种的水泥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2水泥品种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 |
3 C50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探究 |
4 结语 |
(6)超声法在大体积复杂钢—高强度混凝土组合结构中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大体积复杂钢-高强度混凝土组合结构超声检测理论 |
2.1 组合结构高强度混凝土缺陷检测基本理论 |
2.1.1 基本检测原理 |
2.1.2 主要缺陷类型 |
2.1.3 检测方案主要内容 |
2.2 组合结构高强度混凝土强度检测基本理论 |
2.3 组合结构高强度混凝土超声检测影响变量 |
2.3.1 耦合条件的影响 |
2.3.2 钢筋的影响 |
2.3.3 钢板的影响 |
2.3.4 混凝土含水率的影响 |
2.3.5 环境温度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组合结构高强度混凝土超声检测影响因素的应用 |
3.1 试验背景与概况 |
3.2 试验方案制定 |
3.2.1 试件制备方案 |
3.2.2 试件养护方案 |
3.2.3 试件试验方法 |
3.3 试验数据 |
3.4 试验数据分析 |
3.5 主要试验结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组合结构高强度混凝土缺陷超声检测的工程应用 |
4.1 工程概况与背景 |
4.2 梁柱节点试验模型概况 |
4.3 检测方案编制与分析对比 |
4.3.1 检测方案编制 |
4.3.2 方案分析对比 |
4.4 现场实际检测过程 |
4.4.1 各项准备工作 |
4.4.2 实际检测工作 |
4.5 检测数据及处理 |
4.6 检测数据分析 |
4.7 主要检测结论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组合结构高强度混凝土强度超声检测的工程应用 |
5.1 试验背景与概况 |
5.2 试验方案制定 |
5.2.1 试件制备方案 |
5.2.2 试件养护方案 |
5.2.3 试件试验方法 |
5.3 试验数据 |
5.4 试验数据分析 |
5.5 主要试验结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一般地表和酸性硫酸盐侵蚀环境高硫高钙粉煤灰混凝土及柱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图清单 |
表清单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粉煤灰混凝土的工作性能研究现状 |
1.3 粉煤灰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1.4 粉煤灰混凝土的耐久性能研究现状 |
1.5 粉煤灰混凝土的收缩性能研究现状 |
1.6 硫酸盐及酸性硫酸盐环境下高硫高钙粉煤灰混凝土性能研究现状 |
1.7 钢筋-粉煤灰混凝土界面的粘结性能研究现状 |
1.8 粉煤灰混凝土柱受压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1.9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10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研究总体方案设计 |
2.1 徐州大屯地区土壤及地下水环境主要特征 |
2.2 徐州大屯煤电公司粉煤灰基本性能 |
2.3 原材料基本性能试验 |
2.4 总体研究方案 |
3 高硫高钙粉煤灰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试验研究 |
3.1 试验方案 |
3.2 高硫高钙粉煤灰混凝土和易性 |
3.3 高硫高钙粉煤灰对混凝土和易性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高硫高钙粉煤灰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4.1 试验方案 |
4.2 高硫高钙粉煤灰混凝土力学性能 |
4.3 高硫高钙粉煤灰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高硫高钙粉煤灰混凝土的收缩性能试验研究 |
5.1 试验方案 |
5.2 高硫高钙粉煤灰混凝土收缩率 |
5.3 高硫高钙粉煤灰对混凝土收缩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高硫高钙粉煤灰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试验研究 |
6.1 试验方案 |
6.2 高硫高钙粉煤灰混凝土受硫酸盐侵蚀后强度变化 |
6.3 高硫高钙粉煤灰混凝土受硫酸盐侵蚀后耐蚀系数变化 |
6.4 高硫高钙粉煤灰对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7 高硫高钙粉煤灰混凝土的抗酸性硫酸盐侵蚀性能试验研究 |
7.1 试验方案 |
7.2 高硫高钙粉煤灰混凝土受酸性硫酸盐侵蚀后强度变化 |
7.3 高硫高钙粉煤灰混凝土受酸性硫酸盐侵蚀后耐蚀系数变化 |
7.4 高硫高钙粉煤灰对混凝土抗酸性硫酸盐侵蚀性能的影响 |
7.5 本章小结 |
8 高硫高钙粉煤灰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试验研究 |
8.1 试验方案 |
8.2 高硫高钙粉煤灰混凝土受冻融后表观形态 |
8.3 高硫高钙粉煤灰混凝土受冻融后质量损失 |
8.4 高硫高钙粉煤灰混凝土受冻融后动弹性模量变化 |
8.5 高硫高钙粉煤灰对混凝土抗冻融性能的影响 |
8.6 本章小结 |
9 钢筋-高硫高钙粉煤灰混凝土的界面粘结性能试验研究 |
9.1 试验方案 |
9.2 钢筋-高硫高钙粉煤灰混凝土界面破坏过程和破坏特征 |
9.3 高硫高钙粉煤灰混凝土界面极限粘结强度及其粘结特性 |
9.4 高硫高钙粉煤灰混凝土界面粘结应力-滑移关系曲线及其特征 |
9.5 高硫高钙粉煤灰对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 |
9.6 本章小结 |
10 高硫高钙粉煤灰混凝土柱轴心受压力学性能 |
10.1 试验方案 |
10.2 高硫高钙粉煤灰混凝土柱破坏过程及破坏特征 |
10.3 高硫高钙粉煤灰混凝土柱荷载—混凝土应变关系曲线 |
10.4 高硫高钙粉煤灰混凝土柱荷载—钢筋应变关系曲线 |
10.5 高硫高钙粉煤灰混凝土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模型 |
10.6 高硫高钙粉煤灰对混凝土柱轴心受压力学性能的影响 |
10.7 本章小结 |
11 结论和展望 |
11.1 结论 |
11.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利用灰色理论进行混凝土强度早期快速推定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混凝土强度理论研究 |
1.2.2 灰色理论研究 |
1.2.3 灰色理论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 |
1.3 主要内容及研究意义 |
1.3.1 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的意义 |
2 混凝土强度基本理论 |
2.1 混凝土组成特征及细观构造 |
2.1.1 水泥水化特征及细观构造 |
2.1.2 水胶比特征及细观构造 |
2.1.3 掺合料特征及细观构造 |
2.1.4 骨料特征 |
2.2 混凝土受力变形机理 |
2.2.1 单轴受力下混凝土的应力—应变规律 |
2.2.2 双轴受力下混凝土的应力—应变规律 |
2.2.3 三轴受力下混凝土的应力—应变规律 |
2.3 混凝土受力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3 灰色系统理论及 GM(1,1)模型的建立 |
3.1 灰色系统相关理论 |
3.1.1 灰色系统理论基本概述 |
3.1.2 灰色系统理论基本原理 |
3.1.3 早期混凝土强度的灰色系统特征 |
3.2 灰色 GM(1,1)模型的建立 |
3.2.1 灰色 GM(1,1)模型建模基础 |
3.2.2 GM(1,1)模型的一般建模步骤 |
3.2.3 GM(1,1)灰色模型原始序列数值检验与处理 |
3.2.4 GM(1,1)灰色模型精度评定 |
3.3 本章小结 |
4 灰色 GM(1,1)模型在混凝土强度推定中的应用 |
4.1 GM(1,1)灰色模型在早龄期普通混凝土强度推定中的应用 |
4.1.1 普通混凝土强度试验数据及其处理 |
4.1.2 C40 普通混凝土 GM(1,1)模型的建立及预测 |
4.1.3 C30 普通混凝土 GM(1,1)模型的建立及预测 |
4.2 GM(1,1)灰色模型在早龄期高强混凝土强度中的应用 |
4.2.1 高强混凝土强度试验数据及其处理 |
4.2.2 C80 高强混凝土 GM(1,1)模型的建立及预测 |
4.2.3 C90 高强混凝土 GM(1,1)模型的建立及预测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高强大流动度混凝土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高强大流动度混凝土概述 |
1.2 高强泵送混凝土 |
1.2.1 高强泵送混凝土的特点 |
1.2.2 高强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
1.2.3 实现高强度和大流动性的途径 |
1.2.4 高强大流动混凝土的研究进展 |
1.3 高强自密实混凝土 |
1.3.1 高强自密实混凝土的特点 |
1.3.2 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 |
1.3.3 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测试方法 |
1.3.4 自密实混凝土的研究进展 |
1.4 大流动度混凝土的流变学原理 |
1.4.1 大流动度混凝土的流变性 |
1.4.2 大流动度混凝土的触变性 |
1.5 论文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5.1 论文的目的意义 |
1.5.2 论文的研究内容 |
2 原材料及试验仪器 |
2.1 原材料 |
2.1.1 水泥 |
2.1.2 粉煤灰 |
2.1.3 矿粉 |
2.1.4 细集料 |
2.1.5 粗集料 |
2.1.6 外加剂 |
2.2 主要试验仪器及设备 |
3 胶凝材料颗粒级配对浆体性能的影响 |
3.1 试验概述 |
3.2 试验方法 |
3.3 矿物掺合料的掺量对水泥基浆体的影响 |
3.4 胶凝材料颗粒级配对浆体流动性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细集料的颗粒级配对高强大流动度混凝土的影响 |
4.1 试验概述 |
4.2 试验方法 |
4.3 连续尺寸砂粒堆积的理论计算 |
4.4 利用混料设计试验修正理论计算值 |
4.4.1 混料试验的设计 |
4.4.2 混料设计基础上的砂浆流动性试验 |
4.4.3 混料设计基础上的强度试验 |
4.5 不同粒径砂粒对砂浆流变性的影响 |
4.5.1 0.315mm 以下的砂粒对砂浆流变性能的影响 |
4.5.2 0.6mm 的砂粒对砂浆流变性能的影响 |
4.5.3 1.18mm 的砂粒对砂浆流变性能的影响 |
4.6 不同粒径砂粒对砂浆触变性的影响 |
4.6.1 0.315mm 以下的砂粒对砂浆触变性能的影响 |
4.6.2 0.6mm 以下的砂粒对砂浆触变性能的影响 |
4.6.3 1.18mm 以下的砂粒对砂浆触变性能的影响 |
4.7 大流动度混凝土细骨料的级配 |
4.8 本章小结 |
5 大流动度混凝土粗集料级配的优化 |
5.1 试验概述 |
5.2 试验方法 |
5.3 粗集料级配对大流动度混凝土流变性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高强大流动度混凝土的制备 |
6.1 试验概述 |
6.2 试验方法 |
6.3 C60 高强泵送混凝土的制备 |
6.4 C80 高强泵送混凝土的制备 |
6.5 C80 高强自密实混凝土的制备 |
6.6 本章小结 |
7 C80 高强泵送混凝土和 C80 高强密实混凝土流变性能的差异 |
7.1 试验概述 |
7.2 试验方法 |
7.3 利用分形理论计算粗集料的比表面积 |
7.4 不同级配石子空隙率计算 |
7.5 C80 泵送混凝土和 C80 自密实混凝土流变性能的差异 |
7.5.1 C80 泵送混凝土和 C80 自密实混凝土粗集料砂浆包裹层厚度的差异 |
7.5.2 C80 泵送混凝土和 C80 自密实混凝土流变参数的差异 |
7.6 高强大流动度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案 |
7.7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10)石灰石粉在聚羧酸外加剂混凝土中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试验用原材料及试验方案 |
1.1 原材料 |
1.2 试验方案 |
2 结果与分析 |
3 石粉在聚羧酸外加剂混凝土中的应用 |
4 结论 |
四、425~#水泥在C40、C50级高强度泵送砼中的研究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C80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与性能研究[D]. 李波.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2]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的研究 ——以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双创总部基地为例[D]. 王天骄. 吉林大学, 2019(03)
- [3]粉煤灰和矿渣粉在云南省高速公路工程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D]. 王俊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4]复合石灰石粉—粉煤灰—矿渣再生混凝土体积稳定性研究[D]. 李宁.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9)
- [5]水泥品种对公路工程T梁C50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 封永珍,潘友福,齐艳涛,黄文君,李东林,董晨辉. 建材发展导向, 2017(16)
- [6]超声法在大体积复杂钢—高强度混凝土组合结构中的研究与应用[D]. 杨乐. 天津大学, 2016(07)
- [7]一般地表和酸性硫酸盐侵蚀环境高硫高钙粉煤灰混凝土及柱性能研究[D]. 李赟. 中国矿业大学, 2014(03)
- [8]利用灰色理论进行混凝土强度早期快速推定的研究与应用[D]. 马传亮. 重庆大学, 2013(03)
- [9]高强大流动度混凝土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 季孝敬. 西南科技大学, 2013(02)
- [10]石灰石粉在聚羧酸外加剂混凝土中的研究与应用[J]. 房桂明,于涛,刘传坤,万维福,吴昊. 混凝土,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