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攀枝花—西昌工程地质环境区划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忠义[1](2021)在《川西高原公路建设分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依托四川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高原山区高速化公路技术标准研究》的子课题“四川高原山区区域特征研究”。针对川西高原高寒高海拔、地形地貌复杂、气候独特、地质灾害频发、生态环境敏感脆弱等特殊的区域环境特征对公路建设的影响,对川西高原公路建设分区进行了系统研究,以期统一不同分区的设计指导思想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公路工程技术要求,为川西高原高速化公路技术标准和设计指南的制订奠定基础。基于对川西高原现行区划特征及不适用性的综合分析,提出了川西高原公路建设分区的概念。通过收集整理川西高原及相似地区工程实践资料,结合公路标准和规范,利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提炼出影响川西高原公路建设分区的主导因素。通过搜集川西高原基础数据资料和部门相关区划图件,利用Arc GIS平台对影响建设分区的五大主导因素(海拔、地形地貌、气候、地质、生态环境)的特征及其分布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绘制了各影响因素单项分区图。各单项分区指标均与川西高原工程建设需求相匹配,可以单独指导相应工程实践,也为建设分区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分区方案的确定提供了详细数据支撑。围绕课题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综合考虑川西高原实际工程建设条件和影响因素,确定了川西高原公路建设分区应遵循的8个基本原则。结合影响建设分区的各主导因素单项分区及其指标研究成果,运用工程因素确定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构建了川西高原公路建设分区指标层次体系。依托Arc GIS平台,通过指标数量计算和对各分区图件的叠加分析及边界修正,提出了川西高原公路建设分区的三级分区方案并绘制了分区图。通过详细分析不同分区的典型特征及其对公路建设的影响,针对性提出了不同分区建设技术标准选取相关建议。最后具体分析了分区方案对川西九条规划线路的指导应用,便于相关工程人员参考运用。
饶亮[2](2020)在《沿江高速某桥址区古滑坡群稳定性评价及防治措施研究》文中指出滑坡是我国山区公路建设的一种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为了满足线路线形及环境保护的需要,不可避免地需要将线路布设在滑坡等不良地段。当公路穿越滑坡堆积体时,滑坡的稳定性影响着公路工程的设计、施工及运行,一旦发生滑坡,可直接埋没公路、摧毁路基、桥涵等设施,致使交通中断,甚至迫使道路改线,还直接威胁正在施工人员和施工器械安全,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其中滑坡对桥梁桩基的不良影响较为显着,桥梁桩基桩身产生位移过大直接影响桥梁上部结构的稳定性。本文以沿江高速某桥址区古滑坡群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古滑坡成因机制的基础上,开展滑坡稳定性及相应防治措施研究,对确保高速公路的安全施工和桥梁桩基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在调查滑坡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及滑坡结构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地质-力学分析了滑坡的成因机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评价滑坡稳定性,运用数值模拟分析施作桩基前后滑坡的稳定性、桥梁桩基桩身的位移,根据研究的结果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方案,运用数值模拟对治理工程的有效性进行论证。取得如下研究成果。(1)滑坡发育于灰岩夹炭质页岩的斜坡中,其坡体结构明显受地质构造控制,滑坡区处于两条NWW向F11-4及F12-1逆冲断层之间,靠近F12-1断层下盘。受断层影响,滑坡区岩层产状倾向SW,倾角25°,总体构成了缓倾顺向层状结构斜坡。受前缘F12-1断层牵引褶皱影响,斜坡坡脚一带岩层变缓,甚至反倾坡内。(2)区内发育有三个古滑坡,后期曾发生过多次解体,形成明显的“圈椅状”地貌。其中1#滑坡呈“长条状”,方量约320万m3,滑坡体堆积有后期形成胶结较好角砾碎块石,其发生时间较早。2#滑坡在平面上呈上宽下窄的不规则“长条形”,方量约890万m3,3#滑坡在平面上呈长“舌”状,上窄下宽,方量约852万m3,形成时间均晚于1#滑坡。堆积体主要为粉质黏土夹碎块石灰岩,滑带为碳质页岩顶部泥化形成的一层粉质黏土。(3)斜坡总体为缓倾顺向层状结构斜坡,炭质页岩在构造作用下易发生层间错动,受长期地下水浸泡,产生了泥化现象形成软弱夹层,随着地壳抬升,沟谷下切,软弱夹层切露于坡脚,高陡斜坡在暴雨作用下,雨水沿着节理裂隙入渗到坡内,导致岩土体自重增加,软弱夹层抗剪强度降低,下滑力增加,抗滑力减小,发生了滑移-拉裂变形破坏。(4)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滑坡整体和局部在各工况下的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1#滑坡整体在天然工况下处于稳定状态,在暴雨和地震工况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中部和后部局部边坡在各工况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2#滑坡整体在天然工况下处于稳定状态,在暴雨和地震工况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后部和前部局部边坡在各工况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3#滑坡整体在各工况下均处于稳定状态。由于1#滑坡、2#滑坡在暴雨和地震稳定性系数均小于安全系数,拟建大桥从滑坡群中后部穿过,其安全储备不满足高速公路桥梁桩基的设计要求。(5)通过Flac3D软件模拟分析了1#滑坡施作桩基前后在各工况下的稳定性以及桥梁桩基桩身位移分布情况,结果表明,1#滑坡施作桩基前后在天然工况下处于稳定状态,在暴雨和地震工况下均处于基本稳定状态,桥梁桩基桩顶水平位移最大达1.4619×10-2m,超过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中第5.7.2.2条文规定的对水平敏感的建筑物6mm,非敏感建筑物10mm的水平位移限值的要求。(6)在查明滑坡发育特征、岩土体物质组成特征及坡体结构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滑坡形成机制分析和稳定性评价,对滑坡提出了在桩基上部进行抗滑桩支挡工程+截排水工程的方案,通过数值模拟对治理工程方案的有效性进行论证。
胡芹龙[3](2020)在《川西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效果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川西地区地处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过渡部位,为我国最重要的地势陡变带。该区地势险峻,地形起伏大,侵蚀切割强烈,地层与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运动活跃,地震活动频繁,为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域。地质灾害点数量多,分布面广,具有灾害发展速度快且严重,危害性大的特点,极大威胁了受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每年四川省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对川西地区地质灾害实施了治理工程,特别是汶川地震以来政府加大了治理力度,为震后恢复重建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但是,近几年工程效果调查中也暴露了“快速的工程治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技术上对这些不足进行系统总结在未来山区地质灾害的有效管控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论文在全面阐述川西地区复杂地质环境的特点基础上,通过遥感解译及实地复核,揭示了区域内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规律;以滑坡、泥石流、崩塌三类代表性山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竣工后的结构完好性及工程效果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对治理工程中部分失效工程进行了分类,剖析了治理工程失效的原因,进而选择典型工程案例深入分析防治工程的失效机制,通过治理工程失效的力学和数值模拟分析,再现了失效过程。论文取得主要进展与结论如下:(1)全面收集川西地区地质环境资料,特别是控制地质灾害发育的地层岩性、地形地貌数据,气象资料如气温与降雨数据,新构造运动特征。分析了康滇SN向构造带、龙门山前陆冲断带、川西前陆盆地、鲜水河断裂带、雅江弧形构造带五大区域构造单元地质环境差异,认为新生代以来强烈的表生改造为区内崩、滑、流地质灾害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内、外动力的耦合作用决定了区内大多数地区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2)以区内主要城镇、大江大河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遥感、治理工程结构资料收集及现场调查等手段,对区内154个重大治理工程竣工后工程结构的完整性、受损性及各具体工程承担的工程使命进行了分析,对其工程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揭示川西地区90%以上的治理工程均起到防灾减灾的目的,具体表现为滑坡支档工程保证了城镇、重大基础设施的安全,泥石流拦砂工程最大限度的将固体物源拦在沟内,尽管部分满库或接近满库,通过清库仍能发挥拦挡功能;崩塌主动防治及被动工程最大限度的保护了干线公路如G213的正常通行,保护了所威胁的居民点及城镇安全。(3)对川西地区已经失效或局部破损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进行梳理,较全面分析了滑坡、崩塌及泥石流治理工程失效的特征。总结、分析滑坡支档工程失效模式,并以川西地区典型的坡折部位巴地五坡村滑坡为解剖案例,从地貌演化、堆积体成因、斜坡结构及横向坡基岩内部软弱夹层剪切阶梯式错动的失效过程,定性分析了此类治理工程失效是堆积体之下伏基岩含软弱夹层致锚固段岩体嵌固能力不足引起的,进而运用数值模拟分析其治理工程失效的过程。这类斜坡结构在川西具有代表性,巴地五坡村滑坡支档失效是基覆界面以下横向坡千枚岩“阶梯状拉-剪式”致抗滑桩嵌固段倾倒所致的分析结论为该类滑坡的客观认识及有效治理提供了借鉴。(4)以川西地区代表性泥石流灾害作为研究对象,对治理措施的分类、治理措施有效性、防治工程的安全性和实效性、防治工程级别、施工工期等指标对泥石流灾害治理效果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其中治理工程失效的类型。首先,泥石流防治工程失效较为普遍的是特大地震后对沟域物源的严重低估、堵溃事件(堵塞系数)低估、大比降沟谷沟道物源启动的低估、高频极端气候的低估,导致防治工程设计强度偏低而破损或毁坏;其二,设计中沟道侵蚀强度的低估导致防护堤等埋深不够,大坡降或行洪断面挤占后流速加快强冲刷作用下防护堤地基掏蚀后倾覆失稳;其三,渗流稳定估计不足致部分拦砂坝坝肩、副坝坝基冲刷破坏;其四,格栅坝等拦粗排细理念并非促效,粘性泥石流发生后粗大颗粒首先堵塞格栅,细粒物质无法排放。(5)以羊岭沟泥石流工程治理为典型案例,对其在天然工况条件下的正常流量和溃决性流量、以及在加固坝体条件下的溃决性流量分别计算其治理工程的承载力,最后对该类溃决型泥石流灾害的关键参数进行计算和优化,为该类泥石流灾害有效治理提供依据。(6)以簇头沟8.20泥石流为例,通过沟道比降、物源条件及水动力条件及冲刷堵溃分析,提出了冲刷—堵溃耦合效应(D值骤然增加)激发了特大山洪揭底(拉槽)的地质模式,揭示了8.20大型群发泥石流的形成机理,进而通过泥石流动力学计算与分析,表明携带粗颗粒大流量的泥石流拥有巨大的冲击力,导致震后修建的拦砂坝及沟口桥梁直接被摧毁。(7)对崩塌防治措施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被动网失效进行了剖析,其失效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强震震裂危岩块体块度估计偏小、对危岩的规模估计不足、部分块度大的危岩应该主动为主兼被动防治方案仅仅采用了单一被动网拦挡措施等。进一步分析揭示,震后流行的“松动的危岩该震的都震下来的认识”忽略了危岩失稳的滞后性,在岷江G213线震后应急保通过程设置的被动网损坏较多;部分被动网工程是因应急需要,没有系统研究危岩体特征,部分大危岩块体失稳导致的毁坏占有很大比例,后期改用棚洞、拦石墙等措施取得良好效果。
张威涛[4](2019)在《基于CAS理论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机理与规划响应研究 ——以滨海城市为例》文中认为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地壳运动的活跃,使多种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明显上升,并且灾难性事件增多。与此同时,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使城市人口持续增长,这就意味着有大量的城市人口正在、也将更多地暴露于自然灾害威胁之下。城市疏散避难空间是灾害情景下工程抗灾设防受损后的第二道防线——保障人口生命安全的底线空间,也是收容救助活动的集核空间、城市机能运转的辅助空间。所以,疏散避难空间的规划与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和防灾减灾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适应灾害风险”简称“适灾”,是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建设的根本目标,指在不同的灾害风险条件下都可以可靠地发挥庇护、收容、救助等关键职能,降低甚至避免灾害风险导致的人口及相关社会经济损失。但是,当我们审视当前各个城市的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工作时,会发现似乎陷入了一种困局——规划者们常常遵循既定经验范式,采用实体中心的规划技术手段(指从自上而下的视角关注事物的平面与静态结构)就灾害谈设计,从而忽视或回避了疏散避难空间和灾害风险之间复杂的、生动的适应关系及运行逻辑,导致难以把握这种适应关系所形塑的适灾对策。何为“适灾”?如何“适灾”?这成为现有疏散避难空间规划亟待回归、思考并解答的问题。首次采用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对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内部运行机理和外部规划响应进行双向探索。通过适灾机理向规划响应的推导,最后落足于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的应用,不仅帮助突破疏散避难空间规划的适灾困局,还在于弥补现有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研究的理论缺欠。也期待通过贡献出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研究的专项性成果,启发其他城市空间适灾理论的充实和适灾规划的完善。以基础平台搭建-适灾总体探讨-适灾分题探讨-适灾规划应用为研究路线依次展开:第一部分,搭建“适灾”研究的基础平台。通过梳理归纳“疏散避难空间”、“灾害风险”、“CAS理论”的发展动态,搭建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理论研究和规划应用的基础平台,奠定研究广度、深度和精度。包括:明确以综合疏散避难空间为研究主体,规划内容向多灾种、多时段、多手段、多尺度和多主体5个方面扩展;明确以损失型灾害风险为适应对象,分解为致灾性、暴露性和敏感性3个风险维度;引入CAS经典理论,辅以社会生态系统的CAS衍生理论、城市空间系统的CAS应用程序,探索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适灾问题。第二部分,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总体探讨。通过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与CAS理论的耦合分析,论证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属于复杂适应系统。在这一过程中,建立起包括空间复杂性表现、灾害风险适应性要求、适灾系统构成、适灾系统外部特征和适灾系统内部机制在内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理论思想。其中,通过挖掘适应概念的可持续发展内核,提出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灾害风险适应性要求;再通过搭建内部机制达到适灾要求的作用框架,建立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适灾运行机理模型。然后,将适灾理论思想和适灾机理模型转化为规划语言,确立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概念,重塑疏散避难空间规划体系,包括:建立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总体思路;将灾害风险适应性要求转化为新的规划原则;受适灾机理模型启发建立规划方法集合;确立清晰的规划流程和完整的规划内容;赋予新的规划属性和价值等。第三部分,以滨海城市为例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分题探讨。滨海城市是社会经济活动最活跃、人口最集中、灾害形势最复杂的城市地区之一。通过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保障灾害情景下的人口安全,并以人口之安全维护社会经济之稳定,对于滨海城市而言至关重要。根据适灾规划体系指导,将适灾规划分为“确保场所和环境庇护安全,适应多灾种致灾性”、“确保紧急和生活收容有效,适应人口暴露性”、“辅助城市持续运转和快速恢复,适应救助敏感性”3项专题分别展开。在每个专题下,首先通过分析滨海城市灾害风险主要影响要素,确定灾害风险评价指标,辨析灾害风险的空间分异特征;然后,针对滨海城市典型的灾害风险特征,将适灾运行机理模型具象化,形成疏散避难空间使用行动情景图式;以该图式为依据,搭建跟随灾害风险提升、承载邻域层自治行动向城市层统筹行动升级的疏散避难空间形制、配置和布局策略。第四部分,对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做规划应用研究。在对前文提出的空间适灾规划策略进行应用的同时,就应用研究区域本身发现并解决适灾专题探讨中忽视的差异性和细节性问题,指导我国滨海城市疏散避难空间规划的提升,也为其他城市地区提供有益的借鉴。最后,建立一套指涉多方参与主体、识别多层规划权责、执行多元规划程序的规划保障措施,用于保障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编制、实施和使用的效果。
王立娟[5](2019)在《基于多源数据耦合的尾矿库地灾危险源监测与风险评估 ——以万年沟尾矿库为例》文中提出我国为一矿业大国,非煤矿山数量众多,与之配套的尾矿库设施数量巨大,截止到2018年,全国尾矿库的数量达7400余座。尾矿库既是矿山企业重要的生产设施,也是矿山企业最大的危险源。随着矿山开采规模的不断扩大,尾矿库的安全问题也愈发突出,特别是尾矿库事故具有空间体量大、风险点多,关联性强等特点,一旦发生事故,极易对周边的居民点、厂区以及交通设施造成严重破坏。尾矿库风险管控受限于经济、矿山地理位置、危险源规模、尾矿库结构等,使得传统的人工地面调查方式容易形成监察盲区,极大地影响了地面调查的效率和精度,难以及时地发现尾矿库重大危险源区域性安全风险。因此,充分利用先进的调查、观测技术手段,研究多源异构数据集成,探索实现尾矿库地灾重大危险源全面、快速、高效、精确地监测以及可靠的安全评估,对提高非煤矿山生产的安全监管能力,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在详细分析多种前沿观测技术的基础上,采用高分遥感卫星、无人机低空航摄、三维激光扫描、合成孔径雷达以及北斗在线监测等先进的地理信息获取技术,研发了一套适用于以尾矿库为代表的非煤矿山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测和综合风险评估的空天地一体化数据集成技术。并以攀西地区万年沟尾矿库为例,结合不同观测技术的数据特性,获取了尾矿库安全生产关键指标参数和三维空间数据模型。通过多期次数据的对比分析,实现了尾矿库和周边地区重大危险源全方位动态监测,以精确的三维空间数据为基础,运用物理实验和数值模拟对尾矿库安全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尾矿库风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根据监测和排查结果,对万年沟尾矿库开展了现状风险性评估。最后对极端假设条件下的尾矿库溃决型泥石流灾害进行数值模拟并探讨尾矿库地灾危险源全域监管模式的建设。论文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和结论:(1)在详细分析各类型数据特性的基础上,采用高分遥感卫星、无人机低空航摄、三维激光扫描、合成孔径雷达以及北斗在线监测等先进的地理信息获取技术,对各数据类型、尺度、格式等信息进行匹配、融合处理,以非煤矿山重大危险源的客观现状为基础,运用多种数据源协调集成优化的思想,研究构建了一套适用于非煤矿山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测和综合风险评估的“空-天-地”一体化数据集成的关键技术。(2)以万年沟尾矿库为例,在深入了解尾矿库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采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无人机低空航摄以及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直接反映尾矿库坝体安全稳定性的关键参数(坝体表面位移、库区面积、干滩长度、干滩反坡比等)进行了全方位动态监测,并建立了尾矿库数字化健康档案,结合尾矿库设施设计规范相关参数的对比结果,表明万年沟尾矿库现状处于健康运行状态。(3)尾矿库上游汇水区界线、最终堆排范围界线以及事故可能径流区域界线等影响尾矿库安全的环境要素共同确定了尾矿库周边安全环境动态监测的范围。结合该范围内多期次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影像,提出了适用于矿山及其周边区域监测的面向对象的自动变化检测方法(ELM-OB),并对尾矿库周边环境进行了大范围排查和动态监测分析。结果表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变化检测算法对尾矿库周边环境安全生产动态监测具有良好的适用性,提高了尾矿库周边区域的隐患排查和风险防控能力。(4)基于无人机航空影像对万年沟尾矿库及其周边地区进行了地质灾害解译,共解译出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在内的地质灾害点共65处,通过多时相遥感数据对尾矿库库区威胁最大的滑坡灾害进行了动态监测,甄别出其中一处滑坡正处于缓慢蠕滑变形的阶段,判断发生剧烈滑动的可能性较大,采用北斗定位监测技术对滑坡点开展了实时监测。(5)综合考虑影响非煤矿山重大危险源安全稳定的因素,从防范重特大事故的角度出发,结合万年沟尾矿库的实际情况,建立以强制性稳态指标(K)、基础保障性指标(P)以及高风险动态指标(D)为核心的重大危险源综合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得到万年沟尾矿库风险性低的评估结果。对溃决型泥石流灾害的主要风险承载区,即尾矿库下游支沟与安宁河相接地带进行易损性分析,并结合尾矿库风险性评价结果,最终得到万年沟尾矿库综合风险分布图。(6)通过物理实验和数值模拟方式分别对尾矿库坝体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分析。运用物理模拟实验揭示了坡度、坝高和坝体材料与坝体稳定性之间的关系;以多源数据融合生成的尾矿库三维模型为基础,运用FLAC-3D分析不同堆排高度下,尾矿库坝体应力场分布和位移情况,深入分析了坝体堆排高度与坝体变形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不同堆排高度下坝体的稳定性。通过FLO-2D对尾矿库溃决型泥石流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了万年沟尾矿库溃决型泥石流发生后准确的影响范围以及该范围内各处的泥石流流速和堆积厚度。(7)基于多源数据耦合的万年沟尾矿库地灾危险源动态监测和风险评估关键技术成果,构建了非煤矿山重大危险源全域监管体系。在实现区域重大危险源动态监管的同时实现日常管理业务的信息化、网络化和流程化。
申通[6](2019)在《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形成机制研究》文中提出中国西南地区峨眉山玄武岩广泛分布,多形成深切峡谷地貌,往往被选为大型水电工程大坝坝位的理想场所。历史上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深远的环境效应。而对于这类滑坡的孕育过程,目前在国内外缺乏较为深入系统的总结与研究,难以满足中国西南地区高位大型滑坡危险性的客观评价。因此,对于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形成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论文以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为研究对象,运用遥感解译、现场大比例尺调查、室内试验以及数值模拟等研究手段,对滑坡分布特征、发育特征、地质类型、启动条件、运动演化过程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西南地区独特的地质环境条件、峨眉山玄武岩体的工程地质特性以及滑坡运动学的研究成果,对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的形成机制进行了系统分析,取得了以下主要认识与进展:(1)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在西南地区高烈度高山峡谷区最为发育。滑坡在空间上主要沿大型河流的干流及其支流呈条带状密集成群分布,在研究区内主要形成4个分布区:金沙江上游及各级支流分布区(滑坡数量占比为35%)、金沙江中下游及各级支流分布区(滑坡占比为51%)、大渡河中游及各级支流分布区(滑坡占比为9%)、大渡河下游及各级支流分布区(滑坡占比为5%)。多孕育于顺层中倾、中缓倾斜坡结构的坡体中。(2)西南地区峨眉山玄武岩由多个溢流旋回组成,如溪洛渡地区发育14个溢流层,具有巨厚层构造、岩体强度高、软硬相间的特点。强烈的构造改造致使峨眉山玄武岩多期褶皱叠加,切层节理及层间剪切错动发育;新构造期强烈内、外动力耦合,在玄武岩分布区形成地形反差极大的峡谷地貌,谷坡岩体强烈卸荷,河谷区凝灰岩水岩相互作用强烈,顺倾斜坡层间结合力大幅度降低。(3)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主要分为3种地质类型:隔挡式背斜翼部顺层滑坡、单斜中缓倾高位顺层滑坡和断层上盘顺层滑坡。隔挡式背斜翼部顺层滑坡发育于隔挡式褶皱的背斜侧翼。由于峨眉山玄武岩属于脆硬性岩,褶皱作用在埋深数千米深度的脆韧性环境中完成,在背斜与向斜过渡带因产状突变形成折断带,平面及剖面X长大节理发育,将玄武岩切割成板状结构体。该带岩体破碎,溪流、沟谷沿该带发育,玄武岩顺层谷坡坡脚临空,岩体因坡脚蠕变发生顺层滑移,削弱层间结合力,强震事件最终造成岩体拉裂失稳。单斜中缓倾高位顺层斜坡因层面倾角小于坡角,致使高位斜坡凝灰岩出露位置(潜在剪出口)与坡脚之间的高差达数百米,上部坡体在重力作用下沿凝灰岩向临空面顺层滑移,后缘拉裂,并受到卸荷风化、流水侵蚀等其他不利因素的耦合作用,最终在强震触发下发生大规模顺层高位滑坡。断层上盘顺层斜坡坡脚有断层通过,坡脚临空后断层带受压塑性挤出,牵动斜坡岩体顺层滑移,大幅度削弱层间结合力,当与两侧长大结构面耦合形成侧裂面时,形成巨型顺倾板状结构体;在强震等外力作用下断层附近的岩体能够发生拉破坏,以压致-滑移-拉裂模式而形成大型高位滑坡。(4)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的形成机理:硬岩夹软岩的岩性组合,强烈的构造改造致岩体断层、节理及层间错动发育;活跃的新构造运动使变形、破裂的峨眉山玄武岩形成峡谷地貌,河谷应力场背景下岩体强烈卸荷及水-岩的反复作用,斜坡岩体顺层滑移、顺侧裂面剪切,层间联结力及斜坡岩体整体性遭到彻底破坏,分割的顺倾板状结构体在地震惯性力作用下突然失稳形成大型高位滑坡。因此,滑坡孕育经历了长期的“变形累积”和“触发失稳”两个阶段。变形破坏模式主要有折断-滑移-拉裂,滑移-拉裂,压致-滑移-拉裂三种类型,典型代表分别为马湖滑坡、矮子沟滑坡及脚盆坝滑坡。玄武岩滑坡能够发生远程滑动,需要满足4个要素:滑坡体处于高位,具有较高的势能;滑源区存在原生结构面及构造结构面分割的结构体,岩体的碎裂化程度较高;解体后的颗粒近乎等轴状(球度好),缺乏细颗粒物质;滑坡体启程剧动后,颗粒间摩擦耗能偏弱,能够长时间保持高速运动。(5)通过室内滑槽模型试验对高位滑坡碎屑流运动学特性进行研究:破碎程度较高的玄武岩碎屑颗粒具备较好的颗粒球度(研究区内颗粒球度值在0.6以上的碎屑颗粒占比约为60%),球度良好的颗粒在运动过程中易发生弹跳和滚动现象,这种运动方式下颗粒与滑面的有效摩擦系数更低,并且在运动过程中具有动量传递作用,使玄武岩碎屑颗粒表现出更强的运动性,进而能够滑动更远的距离,滑坡的治灾范围也会更大。(6)运用三维离散元数值模拟软件3DEC对滑坡运动堵江全过程进行分析,可划分为四个连续的运动阶段:启程活动阶段,近程活动阶段,高速远程碎屑流阶段,堆积堵江阶段。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滑源区坡体高程的增加,斜坡水平及竖直向加速度均存在显着的放大效应,结构面附近地震加速度产生倍增效应(放大约6~7倍),地震加速度的显着放大是地震诱发高位滑坡的主要原因。
罗菲[7](2019)在《安宁河冕宁至西昌段滑坡发育特征及危险性评价》文中指出安宁河冕宁至西昌段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南缘,除安宁河谷平原外,其余部位地形切割强烈,峡谷纵横,地形起伏较大。由于复杂的地质条件及环境条件,区域内滑坡灾害频发,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营(如高速公路、电站、水库等)甚至是生态环境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在对安宁河冕宁至西昌段区域地质环境条件的分析基础之上,详细分析了该区滑坡发育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引入信息熵法对研究区内415处单体滑坡进行了危险性评价,将单体滑坡的危险性评价结果应用到区域滑坡危险性评价之中,指出传统区域滑坡危险性评价方法的不足,并首次引入XGBoost机器学习的方法完成了区域滑坡危险性评价,主要获得以下几点认识:(1)依据遥感解译结合现场调查验证的方法,查明研究区内共发育415处滑坡,发育密度为1.76处/10km2,安宁河两岸滑坡分布极为不均,左岸滑坡发育密度是右岸的3.11倍。不同坡向的斜坡中滑坡发育程度明显不同,其中朝向南东、南西、正南、正西四个方向的斜坡中滑坡较多,此外滑坡主要发育在坡度为15°35°的斜坡之中,在地形起伏度为100150m的区域内发育密度最大,大多数滑坡的剖面形态呈现凸形的特征。(2)地层岩性对滑坡发育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从滑坡发育数量来看,研究区内64.34%的滑坡发育在在三叠系上统、侏罗系、震旦系下统地层中,由滑坡发育密度可知区内最易滑的为震旦系下统地层。滑坡在各坡体结构类型中的发育密度具有着明显的区分度,这说明坡体结构类型对滑坡分布有着控制作用,其中顺向斜坡、散体结构斜坡及斜向倾外斜坡中易发生滑坡。(3)区内滑坡发育受构造活动的影响极为强烈,从空间分布特征来看,区内具有两条明显的滑坡集中分布带,其中集中带A位于安宁河东支断裂带两侧,集中带B位于热水河红莫断层北西侧,两集中带内滑坡发育密度均为8.7处/10km2左右,约为区域内滑坡发育密度的5倍。河流水系及道路工程活动对研究区内滑坡发育亦具有控制作用。(4)以洛乃格村3组滑坡、黑砂河右岸滑坡、依子阿木滑坡为例,对野外现场调查的滑坡进行了危险性定性评价;综合考虑影响滑坡危险性的因素,在系统性、独立性等原则的指导下,建立了单体滑坡的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引入信息熵法为各指标进行了客观赋权,并计算了415处滑坡的危险性值H,依据等间距分级法将单体滑坡的危险性分为3级,分别为:低危险性(H≤0.333)、中危险性(0.333<H≤0.667)、高危险性(H>0.667)。对比信息熵法的滑坡危险性评价结果与野外现场调查的滑坡危险性定性评价结果较为一致,说明单体滑坡危险性评价结果比较可靠。(5)在单体滑坡危险性的评价基础之上,将单体滑坡的危险性评价结果应用到区域滑坡危险性评价之中,首次引入XGBoost机器学习法进行区域滑坡危险性评价,调整XGBoost模型中的学习率(learningrate)、迭代步数(nestimators)回归树的最大深度(maxdepth)、最小样本权重和(minchildweight)等参数,使得训练机器学习模型的预测准确率高达87.74%,并将训练结果应用至全区,评价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蒋仁伟[8](2019)在《攀西地区矿山地质环境承载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攀西地区是我国矿产资源重要出产区,区内矿产资源丰富、矿产种类齐全、品质优良,矿产资源开发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造成矿山地质环境承载力下降。因此,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矿山地质环境承载力的研究能够摸清矿业开发与地质环境承载力的关系,系统总结攀西地区矿山地质环境承载力的特点与内涵,掌握矿山地质环境承载力高低区域的空间分布特征,可为推动矿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本文在获取攀西地区的自然环境影响数据、社会经济影响数据、2016年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矿山开发状况解译数据、2016年矿权数据以及30×30m的攀西地区DEM数据等的基础上,基于ARCGIS软件平台开展了数据处理研究。基于遥感影像进行了矿山地物的信息提取,并开展了野外调查验证与室内数据修正。构建了由坡度、高程、植被覆盖度、降雨量、人均GDP、人口密度、矿产开采规划、开采方式、开采密度、开采规模、开采矿种、开发占地、地质构造、地层岩组、水系侵蚀、地质灾害、地质隐患、治理工程等18个评价指标因子组成的矿山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进行了攀西地区的矿山地质环境承载力的评价研究,并绘制了矿山地质环境承载力分区图,按承载力值的高低将攀西地区矿山划分为承载力优等区、承载力良等区、承载力中等区、承载力差等区。其中,承载力优等区面积为35046.01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5.02%;承载力良等区面积为14294.59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2.44%;承载力中等区面积为10189.77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6%;承载力差等区面积为4164.63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54%。最后针对性的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矿山地质环境承载力发展对策与建议。通过对攀西地区矿山地质环境承载力研究与野外实地验证,表明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与选取的评价模型是较为科学、合理的,研究结果对于掌握攀西地区矿山地质环境承载力分布情况和判断矿业与地质环境是否协调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与应用价值。
张欣[9](2019)在《小江断裂中北段活动性及其致灾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藏高原强烈隆升所形成的天然地理环境,为西南地区水资源的储蓄和开发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但同时也使得这些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活动断裂发育,现代地震活动极其频繁,因此,以断裂活动性为主的区域构造稳定性研究就显得至关重要。位于四川省宁南县与云南省巧家县交界的白鹤滩大型水电站是金沙江下游干流河段第二个梯级电站,小江断裂中北段(巧家-东川段)作为该水电站库区内最大的活动断裂构造,相对于整个小江活动断裂带来说,其研究程度较低,但该区的地质环境背景复杂,新构造运动与现代地震活动较为强烈,地质灾害十分发育。显然,系统深入的研究小江断裂中北段分布特征和活动性,揭示断裂活动触发地质灾害的特点并总结其致灾效应,对该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论文在详细参考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次实地的地质调查,利用相应的遥感解译、地球化学、显微构造学,年代学等技术手段,查明了小江断裂中北段的基本特征以及区内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通过大量地质资料(以实地调查所获取的第一性资料为主)、GPS实测地壳变形数据、室内分析测试结果以及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结合数值模拟研究和GIS空间信息分析处理,详细、系统地研究了小江断裂中北段活动性以及活动断裂的地质灾害致灾效应,最终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和结论:(1)受川滇菱形块体持续向东南方向侧向挤出的影响,小江断裂带通过不断的发展和演化,最终在巧家对岸的华弹镇附近与则木河断裂带贯通,使得原小江断裂带北端的巧家北至莲塘段被取代,而现今小江断裂带北段起点则在对岸华弹镇西侧与则木河断裂带的松新-华弹断裂顺接。(2)通过对巧家盆地详细的研究分析,对其形成演化有了清晰的认识:巧家盆地迄今为止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共经历了拉分断陷和不对称断陷两个阶段,前者是则木河断裂带南端与以巧家北-莲塘段为小江断裂带北端共同作用下形成左旋拉分断陷区,而后者则是在则木河断裂带与小江断裂带贯通顺接后,在西侧单向拉张应力作用下的产物。(3)将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CMONOC)所取得的地壳变形新成果数据与实地地质地貌调查相结合,显示小江断裂中北段是第四纪以来活动显着的左旋走滑(兼具逆冲)断裂带,对地壳变形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了研究区断裂带现今滑动速率的定量结果,这一结果也与地貌学观点得出的断裂带滑动速率大致吻合。(4)沿小江断裂中北段跨断层布设多条测氡剖面显示,剖面高氡脉冲异常值的大小与断裂带规模以及破碎程度呈正相关,以氡气脉冲峰背值比值(峰值/背景值)作为断裂带相对活动的判别标准表明,溜姑乡-老村子-大塘子一线的断裂相对活动性要高于其余地段。(5)温泉沟露头中断层泥石英颗粒溶蚀形貌特征的统计结果表明,小江断裂北段最近一次强烈活动的时期主要集中在晚更新世,结合X-粉晶衍射测试结果以及岩石高速摩擦实验理论,对该露头及其附近区域出现的明显碳化现象进行研究分析,初步认为碳化现象是表征断裂带发生粘滑(地震)运动的标志。(6)以则木河-小江断裂带为界,研究区构造应力场具明显的分区性,西侧的川滇菱形块体最大主应力迹线由北向南自北西向至今南北向偏转,其应力状态类型主要是以走滑型为主;东侧的华南块体最大主应力方向则相对稳定,主要以北西西向、北西向为主,应力状态类型则主要为走滑型和逆走滑型。在有历史记录以来,该区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与区内断裂构造格架关系密切,其强震大多集中在块体的边界活动断裂上,块体内部的断裂构造上多以中强震为主,且地震的活跃期与平静期交替出现,表现出研究区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一性。(7)小江断裂中北段与该区地质灾害的孕育与发生具有密切的关系,主要体现在:(1)断裂的粘滑运动(地震)释放巨大的能量,能够直接触发地质灾害;(2)断裂构造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使该区地形地貌格局发生了剧烈的改变,河流深切,高山峡谷地貌发育,为地质灾害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3)受断裂活动(粘滑、蠕滑)的影响,沿断裂带斜坡岩土体的变形、松动与破坏现象明显,稳定性较差,加之断裂带本身就是破碎和易风化的部位,更容易形成丰富的松散固体物源。在对小江断裂中北段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详细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6大致灾效应,即地震地质灾害后效应、强度效应、距离效应、方向效应、主动盘效应以及锁固段效应。
徐艳琴[10](2018)在《基于降雨指标量化的攀西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文中研究指明降雨是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中最为重要且变化无常极其复杂的指标,降雨指标对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精度至关重要。研究泥石流与降雨的关系,以此为基础进行泥石流危险性评价,为泥石流灾害预测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四川省攀西地区为典型案例区,利用1971-2016年降雨数据和1949-2016年实际泥石流点数据,运用降雨集中程度、Mann-Kendall突变检测等对攀西泥石流灾害与降雨时空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在分析泥石流与降雨关系的基础上,以相关分析和地理探测器模型选取了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的降雨指标。并采用贡献权重模型和基于确定性系数的确定权重模型进行泥石流危险性评价,以频率比模型结合实际泥石流点,对评价结果进行精度检验,为攀西地区泥石流防灾减灾提供依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区1971-2016年年降雨量、年暴雨量、年大雨量呈下降趋势,年中雨量呈上升趋势,年内降雨主要集中于6-9月。多年平均年降雨量高值中心位于甘洛-会理一线,次高值中心为雷波-宁南-会东一线,低值中心为木里-盐源-攀枝花一线,多年平均年降雨日数呈现由东北向西南递减的趋势;多年平均暴雨量和暴雨年频次整体分布西南多西北少;多年平均大雨量和大雨日数空间分布上西北少,中部和南部多;多年平均中雨量和中雨日数空间分布上北多南少。(2)研究区内泥石流灾害与降雨在时空分布上都呈现较好的相关性,特别是泥石流灾害在空间分布上与汛期降雨量、汛期暴雨日数和汛期大雨日数关系密切;泥石流与短历时雨量关系研究表明,攀西地区小时雨强达到16mm/h及以上,12h降雨量达到20mm以上,日降雨量达到50mm以上就有可能发生泥石流;泥石流与前期降雨关系研究发现,攀西地区泥石流可分为暴雨型泥石流、连续中大雨型泥石流、前期降雨型泥石流。(3)坡度、距断层距离、距河流距离、降雨综合指数和土地利用在泥石流危险性评价中占有较大权重。泥石流形成条件为:高程低于2km;坡度小于40°;地层年代为第四系、中生界、下元古界;坡向为NE、SW、E、S;距断层、道路和河流低于2km范围内;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大于等于0.2g;综合降雨指数处于0.485-0.661;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4)基于确定性系数的确定权重模型的评价精度高于贡献权重模型,两种模型的评价结果中、高、极高危险区中包含的实际泥石流总数分别占检验泥石流点总个数的92.56%、72.65%。泥石流极高、高危险区沿攀西中部、南部和东部的断裂带两侧和雅砻江、金沙江及其支流沿岸分布。
二、攀枝花—西昌工程地质环境区划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攀枝花—西昌工程地质环境区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川西高原公路建设分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经验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川西高原公路建设分区概念和影响因素 |
2.1 川西高原公路建设分区概念 |
2.1.1 川西高原现行区划特征及不适用性分析 |
2.1.2 川西高原公路建设分区的概念 |
2.2 川西高原公路建设主要影响因素 |
2.2.1 川西高原工程实例主要影响因素 |
2.2.2 公路规范中各专业建设标准影响因素 |
2.2.3 公路建设主要环境影响因素及相关指标 |
2.3 川西高原公路建设分区主导因素 |
2.3.1 公路建设分区主导因素确定方法 |
2.3.2 公路建设分区主导因素及其对公路建设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川西高原公路建设分区主导因素分布规律 |
3.1 海拔 |
3.1.1 海拔数据获取 |
3.1.2 川西高原海拔分布规律分析 |
3.1.3 川西高原海拔分区 |
3.2 地形地貌 |
3.2.1 川西高原地形地貌概况 |
3.2.2 地形地貌划分参数选取 |
3.2.3 地形地貌划分参数计算分析 |
3.2.4 川西高原地形地貌分区 |
3.3 气候 |
3.3.1 气象数据获取 |
3.3.2 气象数据插值方法 |
3.3.3 川西高原气候分区 |
3.4 地质 |
3.4.1 地质构造和地震分布 |
3.4.2 地质灾害 |
3.4.3 川西高原地质分区 |
3.5 生态环境 |
3.5.1 川西高原生态环境的特殊性 |
3.5.2 生态保护红线分布特征 |
3.5.3 川西高原生态环境分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川西高原公路建设分区指标体系及分区方案 |
4.1 公路建设分区原则 |
4.2 公路建设分区指标层次体系 |
4.3 公路建设分区构建方法 |
4.4 川西高原公路建设分区方案 |
4.5 不同分区的典型特征及其对公路建设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川西高原公路建设分区应用 |
5.1 不同分区公路建设技术标准部分条文建议 |
5.2 分区成果针对川西九条规划线路的指导应用 |
5.2.1 九条规划线路位置 |
5.2.2 九条规划线路所属分区 |
5.2.3 九条规划线路的应用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研究成果 |
论文创新点 |
需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沿江高速某桥址区古滑坡群稳定性评价及防治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滑坡形成机制研究 |
1.2.2 滑坡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 |
1.2.3 滑坡治理工程研究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 |
2.1 气象水文 |
2.1.1 气象 |
2.1.2 水文 |
2.2 地形地貌 |
2.3 地层岩性 |
2.4 地质构造 |
2.5 新构造运动及地震 |
2.6 水文地质条件 |
2.7 人类工程活动 |
2.8 小结 |
第3章 滑坡群基本特征及形成机制分析 |
3.1 滑坡群发育特征 |
3.1.1 滑坡群概况 |
3.1.2 1#滑坡发育特征 |
3.1.3 2#滑坡发育特征 |
3.1.4 3#滑坡发育特征 |
3.2 滑坡区岩土体物理力学特性 |
3.2.1 滑坡堆积体和基岩物理力学特性 |
3.2.2 滑带土物理力学特性 |
3.2.3 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取值 |
3.3 滑坡形成机制分析 |
3.3.1 滑坡形成因素影响分析 |
3.3.2 “滑移-拉裂”判据 |
3.3.3 滑坡形成演化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滑坡的稳定性分析 |
4.1 滑坡稳定性定性分析 |
4.2 基于传递系数法的稳定性计算 |
4.3 计算剖面及参数 |
4.4 计算结果分析 |
4.5 滑坡稳定性敏感因素分析 |
4.6 小结 |
第5章 滑坡对桥梁桩基稳定性影响数值模拟研究 |
5.1 桩基处下滑力计算 |
5.2 滑坡对桥梁桩基稳定性影响数值模拟 |
5.2.1 计算模型 |
5.2.2 天然工况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5.2.3 暴雨工况模拟结果分析 |
5.2.4 地震工况模拟结果分析 |
5.3 小结 |
第6章 滑坡群治理工程方案研究 |
6.0 治理目标和原则 |
6.1 治理方案比选 |
6.2 治理措施分项方案研究 |
6.2.1 抗滑桩方案 |
6.2.2 截排水沟工程方案 |
6.3 支护方案有效性论证数值模拟 |
6.3.1 天然工况下支护方案有效性论证 |
6.3.2 暴雨工况下支护方案有效性论证 |
6.3.3 地震工况下支护方案有效性论证 |
6.3.4 支护方案有效性的综合判定 |
6.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3)川西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效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质灾害空间发育研究 |
1.2.2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失效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特色及创新点 |
第2章 川西地区地质环境背景 |
2.1 区域地质环境 |
2.2 研究区地质环境 |
2.2.1 气象水文 |
2.2.2 地形地貌 |
2.2.3 地层岩性 |
2.2.4 地质构造 |
2.2.5 新构造运动特征及地震 |
第3章 川西地区既有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效果研究 |
3.1 汶川地震前后川西地区地质灾害发育概况 |
3.2 川西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基本措施 |
3.3 川西地区地质灾害防治的总体效果 |
3.3.1 地质灾害防治效果的评判原则 |
3.3.2 川西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总体效果 |
3.4 汶川地震前川西地区代表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效果分析 |
3.4.1 丹巴县城后山滑坡治理工程 |
3.4.2 金川八步里沟拦砂坝 |
3.4.3 丹巴县江口沟泥石流综合治理 |
3.4.4 国道G318线老虎嘴崩塌治理工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川西地区既有治理工程失效模式 |
4.1 川西地区滑坡、崩塌治理工程失效模式 |
4.1.1 抗滑桩的剪断或拉断 |
4.1.2 抗滑桩倾倒或滑移 |
4.1.3 抗滑桩桩间溜土 |
4.1.4 抗滑桩桩后土体越顶 |
4.1.5 锚索被拉断或拔出 |
4.1.6 挡土墙破裂或掩埋 |
4.1.7 崩塌防护网失效模式 |
4.2 川西地区代表性泥石流治理工程失稳模式 |
4.2.1 拦挡工程满库失效 |
4.2.2 坝基冲刷掏蚀破坏失效 |
4.2.3 坝基渗透破坏失效 |
4.2.4 坝肩失稳破坏失效 |
4.2.5 坝顶冲蚀破坏失效 |
4.2.6 桩林地基掏刷毁坏失效 |
4.2.7 排导槽破坏失效 |
4.2.8 边墙掩埋失效 |
4.2.9 副坝破坏失效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典型滑坡治理工程失效机制及治理效果评价研究 |
5.1 川西峡谷区坡折部位变形与滑坡 |
5.2 巴地五坡村滑坡形成机制 |
5.2.1 巴地五坡村滑坡环境条件 |
5.2.2 滑坡基本特征 |
5.2.3 滑坡治理工程措施及失效过程 |
5.2.4 滑坡变形演化过程及其成因机制 |
5.2.5 巴地五坡村滑坡治理工程失效过程数值模拟研究 |
5.3 巴地五坡村滑坡治理工程效果评价 |
5.3.1 滑坡防治效果评价因素 |
5.3.2 治理效果综合评价模型 |
5.3.3 巴地五坡村滑坡治理工程治理效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典型泥石流治理工程效果评价研究 |
6.1 川西地区典型泥石流概况 |
6.1.1 川西地区泥石流分布概况 |
6.1.2 川西地区典型泥石流防治工程案例 |
6.2 羊岭沟泥石流治理效果 |
6.2.1 地质环境概况 |
6.2.2 羊岭沟泥石流基本概况 |
6.2.3 羊岭沟泥石流治理工程失效数值模拟研究 |
6.3 簇头沟泥石流8.20启动机理及治理工程失效分析 |
6.3.1 泥石流形成条件研究 |
6.3.2 簇头沟泥石流物源启动模式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4)基于CAS理论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机理与规划响应研究 ——以滨海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自然灾害频发和人口持续增长的城市安全矛盾 |
1.1.2 我国城市空间研究中灾害风险适应议题的涌现 |
1.1.3 现有疏散避难空间规划中灾害风险适应的瓶颈 |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1.2.1 疏散避难空间 |
1.2.2 突发性自然灾害 |
1.2.3 适应灾害风险(适灾)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理论目的与意义 |
1.3.2 现实目的与意义 |
1.3.3 实践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创新点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对疏散避难空间规划的梳理 |
2.1.1 我国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实践与研究 |
2.1.2 日本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实践与研究 |
2.1.3 其他国家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实践与研究 |
2.2 对灾害风险研究的梳理 |
2.2.1 关注成灾机理的致灾型概念与研究 |
2.2.2 推进灾害管理的损失型概念与研究 |
2.3 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与应用 |
2.3.1 CAS理论基础之一:复杂系统的发展与贡献 |
2.3.2 CAS理论基础之二:适应概念的内涵与内核 |
2.3.3 CAS经典理论的建立:复杂性和适应性的交融 |
2.3.4 CAS视角下社会生态系统内部机制的挖掘 |
2.3.5 CAS视角下城市空间系统外部响应的推导 |
2.4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对本文的启示 |
2.4.1 明确综合疏散避难空间为研究主体 |
2.4.2 明确损失型灾害风险为适应对象 |
2.4.3 确定CAS理论为研究基础 |
2.4.4 确立适灾理论设计导向适灾规划应用的研究路径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CAS理论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理论与规划体系建构 |
3.1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系统复杂性表现 |
3.1.1 多元要素与结构的复杂性 |
3.1.2 多重职能与使用的复杂性 |
3.2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风险适应性要求 |
3.2.1 可持续发展内核之公平使用要求 |
3.2.2 可持续发展内核之持续使用要求 |
3.2.3 可持续发展内核之异同使用要求 |
3.3 CAS理论下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确立 |
3.3.1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主体辨析 |
3.3.2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外部特征 |
3.3.3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内部机制 |
3.4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机理模型的建立 |
3.4.1 适灾机理之一:运行“统筹与自治兼顾”的标识机制,施行异同使用 |
3.4.2 适灾机理之二:运行“涌现与扰沌并行”的积木机制,实现公平使用 |
3.4.3 适灾机理之三:运行“弹性适应性循环”的内部模型,确保持续使用 |
3.5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体系的生成 |
3.5.1 承接适灾理论设计的适灾规划响应框架 |
3.5.2 基于公平性-持续性-异同性原则的规划方法集合 |
3.5.3 基于专题导向-风险导向-主体导向的规划内容搭建 |
3.5.4 基于适应-事实-复杂-人本属性的规划价值审视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滨海城市适灾专题之一:适应多灾种致灾性,确保场所和环境庇护安全 |
4.1 滨海城市多灾种致灾性风险特征归纳 |
4.1.1 海陆相接的致灾机制与灾害形势 |
4.1.2 地震-潮灾-台风-火灾的致灾性评价指标 |
4.1.3 近海-远海的空间分异倾向 |
4.2 滨海城市致灾性风险适应机理模型的具化 |
4.2.1 地震与火灾致灾性的适应机理具化 |
4.2.2 潮灾与风灾致灾性的适应机理具化 |
4.3 致灾性适应下的邻域层-城市层庇护策略搭建 |
4.3.1 邻域层多灾种场所性庇护方式的差异 |
4.3.2 城市层近海向远海的环境性庇护撤离 |
4.3.3 针对安全庇护的特殊考量和细部引导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滨海城市适灾专题之二:适应人口暴露性,确保紧急和生活收容有效 |
5.1 滨海城市人口暴露性风险特征识别 |
5.1.1 人口发展与避难场所资源条件 |
5.1.2 紧急收容-生活收容的暴露性评价指标 |
5.1.3 中心-外围的空间分异倾向 |
5.2 滨海城市暴露性适应机理模型的具化 |
5.3 暴露性适应下的邻域层-城市层收容策略搭建 |
5.3.1 邻域层紧急至生活的收容规格提升 |
5.3.2 城市层中心向外围的生活性收容转移 |
5.3.3 针对有效收容的特殊考量和细部引导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滨海城市适灾专题之三:适应救助敏感性,辅助城市持续运转和快速恢复 |
6.1 滨海城市救助敏感性风险特征辨析 |
6.1.1 主要救助单位及救助行动流线 |
6.1.2 生命安全-生活重建的敏感性评价指标 |
6.1.3 边缘-轴线的空间分异倾向 |
6.2 滨海城市敏感性适应机理模型的具化 |
6.3 敏感性适应下的邻域层-城市层救助策略搭建 |
6.3.1 邻域层初级至高级的救助服务升级 |
6.3.2 城市层轴线向边缘的高级救助调遣 |
6.3.3 针对可靠救助的特殊考量和细部引导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规划应用与规划保障 |
7.1 天津滨海新区和核心区概况 |
7.1.1 滨海新区核心区应用研究范围 |
7.1.2 地震、风暴潮、火灾致灾条件充分 |
7.1.3 人口增长但疏散避难空间资源发展不齐 |
7.1.4 海河垂直海岸构成“T”状城市发展轴 |
7.2 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应用研究价值 |
7.2.1 具有滨海城市的典型灾害风险特征,发挥先行先试 |
7.2.2 暂无系统的疏散避难空间规划成果,填补现状缺失 |
7.2.3 城市建设和规划编制都处于调整期,把握规划时机 |
7.3 多灾种致灾性风险可视化与庇护型策略 |
7.3.1 多灾种致灾性风险评价 |
7.3.2 邻域层庇护型策略提升 |
7.3.3 城市层庇护型策略提升 |
7.4 人口暴露性风险可视化与收容型策略 |
7.4.1 人口暴露性风险评价 |
7.4.2 邻域层暴露型策略提升 |
7.4.3 城市层暴露型策略提升 |
7.5 救助敏感性风险可视化与救助型策略 |
7.5.1 救助敏感性风险评价 |
7.5.2 邻域层救助型策略提升 |
7.5.3 城市层救助型策略提升 |
7.6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保障措施 |
7.6.1 基于异同性原则的多方权责分配制度 |
7.6.2 基于公平性原则的多层规划参与程序 |
7.6.3 基于持续性原则的多阶信息智慧平台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结语 |
8.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
8.2 本文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基于多源数据耦合的尾矿库地灾危险源监测与风险评估 ——以万年沟尾矿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分遥感技术 |
1.2.2 无人机航测技术 |
1.2.3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
1.2.4 非煤矿山监测技术 |
1.2.5 地质灾害监测及风险评估技术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环境条件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地貌 |
2.1.2 地层岩性 |
2.1.3 岩浆岩 |
2.1.4 区域构造 |
2.2 万年沟尾矿库工程地质环境特征 |
2.2.1 气象水文条件 |
2.2.2 地形地貌 |
2.2.3 地层岩性 |
2.2.4 地质构造 |
2.2.5 水文地质条件 |
2.2.6 地震 |
第3章 尾矿库“空-天-地”多源数据耦合方法研究 |
3.1 高分系列卫星影像数据 |
3.1.1 数据源 |
3.1.2 数据处理 |
3.2 无人机低空航摄数据 |
3.2.1 无人机低空航摄 |
3.2.2 三维点云提取和正射影像图编制 |
3.3 三维激光扫描数据 |
3.4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数据 |
3.5 合成孔径雷达数据 |
3.6 其他基础数据 |
3.7 多源异构时空地理信息数据协同集成 |
3.7.1 投影和坐标系统的统一 |
3.7.2 空间与属性数据的集成 |
3.8 数据应用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万年沟尾矿库及其周边环境动态监测 |
4.1 尾矿库基本特征 |
4.1.1 尾矿库概念 |
4.1.2 尾矿库基本组成 |
4.1.3 尾矿库分类 |
4.1.4 万年沟尾矿库基本情况 |
4.2 尾矿库坝体安全稳定动态监测 |
4.2.1 坝体表面位移三维动态监测 |
4.2.2 库区面积动态监测 |
4.2.3 干滩长度动态监测 |
4.2.4 干滩反坡比动态监测 |
4.2.5 堆积坝高度动态监测 |
4.2.6 堆积坝外坡比动态监测 |
4.2.7 堆积库容动态监测 |
4.2.8 尾矿库渗流动态监测 |
4.2.9 监测精度验证 |
4.2.10 尾矿库数字化健康档案建设 |
4.3 尾矿库周边环境安全生产动态监测 |
4.3.1 安全生产红线范围划定 |
4.3.2 变化检测目标确定 |
4.3.3 多源特征提取 |
4.3.4 智能变化检测方法研究 |
4.3.5 精度评价方法 |
4.3.6 智能变化检测方法比较分析 |
4.3.7 智能变化检测算法示范应用 |
4.3.8 动态监测结果分析 |
4.4 尾矿库周边环境地质灾害动态监测 |
4.4.1 尾矿库周边地质灾害遥感解译 |
4.4.2 地质灾害遥感动态监测分析 |
4.4.3 地质灾害北斗动态监测 |
4.5 尾矿库周边区域地表形变InSAR动态监测 |
4.5.1 InSAR技术的基本原理 |
4.5.2 基于D-In SAR技术的地表形变监测 |
4.5.3 沟尾矿库周边区域地表形变监测分析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万年沟尾矿库安全稳定性分析 |
5.1 尾矿库坝体稳定性物理模拟试验 |
5.2 基于FLAC的万年沟尾矿库稳定性3D分析 |
5.2.1 矿坝变形与稳定性分析 |
5.2.2 稳定性系数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万年沟尾矿库地灾危险源综合风险评估 |
6.1 尾矿库综合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6.2 尾矿库综合危险性模型研究 |
6.3 尾矿库综合危险性评价及分析 |
6.4 尾矿库下游易损性分析 |
6.4.1 地物受损程度分析 |
6.4.2 易损性分析 |
6.5 尾矿库综合风险性评估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万年沟尾矿库溃决型泥石流灾害分析 |
7.1 尾矿库溃决诱因分析 |
7.2 尾矿库溃决模式分析 |
7.3 洪水计算分析 |
7.3.1 洪峰流量 |
7.3.2 洪水总量 |
7.3.3 洪水流量过程线 |
7.4 溃决洪水计算分析 |
7.5 泥石流参数计算理论 |
7.6 基于FLO-2D的尾矿库溃决型泥石流数值模拟 |
7.6.1 FLO-2D模型理论分析 |
7.6.2 数值模拟流程 |
7.6.3 模拟结果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基于多源数据耦合的尾矿库地灾危险源全域监管模式研究 |
8.1 全域监管模式的定义 |
8.2 全域监管的建设目标 |
8.3 全域监管的体系构成 |
8.4 全域监管系统建设内容 |
8.4.1 建立数据标准体系 |
8.4.2 建立有机数据体系 |
8.4.3 建立核心数据库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6)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速远程滑坡的概念及运动特征研究 |
1.2.2 高速远程滑坡的研究手段 |
1.2.3 滑坡动力学机理的研究 |
1.2.4 峨眉山玄武岩滑坡实例研究 |
1.3 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大地构造背景及构造演化史 |
2.1.1 大地构造背景 |
2.1.2 区域构造及应力场演化史 |
2.1.3 新构造运动及地震 |
2.2 峨眉山玄武岩的时空分布及构造分区 |
2.3 峨眉山玄武岩的物理力学特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的发育规律 |
3.1 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分布 |
3.2 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发育特征 |
3.2.1 发育于构造强变形区 |
3.2.2 发育于强烈地貌切割区 |
3.2.3 发育于干流以及一、二级支流的高陡岸坡 |
3.2.4 发育于中倾、中缓倾顺向高陡岸坡 |
3.3 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的类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隔挡式背斜翼部顺层滑坡的孕育机制-以马湖滑坡为例 |
4.1 滑坡区的地质环境 |
4.1.1 滑坡区地形地貌 |
4.1.2 滑坡区气象水文 |
4.1.3 滑坡区地质构造环境 |
4.1.3.1 马湖滑坡区断层发育特征 |
4.1.3.2 马湖滑坡区的褶皱发育特征 |
4.1.4 滑坡区地层岩性 |
4.1.4.1 下二叠统阳新灰岩(P_1y) |
4.1.4.2 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P_2β) |
4.2 马湖滑坡群的发育特征 |
4.2.1 滑坡整体的形态特征 |
4.2.2 滑坡源区特征 |
4.2.3 滑坡堆积区形态及结构特征 |
4.2.3.1 滑坡Ⅰ期堆积体特征 |
4.2.3.2 滑坡Ⅱ期堆积体特征 |
4.2.3.3 滑坡Ⅲ期堆积体特征 |
4.2.3.4 滑坡Ⅳ期堆积体特征 |
4.2.3.5 滑坡Ⅴ期堆积体特征 |
4.3 马湖滑坡形成的控制因素分析 |
4.4 马湖滑坡孕育机制分析 |
4.4.1 累积损伤阶段 |
4.4.2 变形发展阶段 |
4.4.3 失稳剧动阶段 |
4.5 马湖滑坡的远程滑动机理分析 |
4.5.1 滑坡源区岩体结构的碎裂化 |
4.5.2 锁固段岩体的聚能效应 |
4.5.3 滑体具有高位势能 |
4.5.4 滑坡碎屑流在运动过程中的碰撞加速效应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断层上盘顺层滑坡孕育机制-以脚盆坝滑坡为例 |
5.1 滑坡区的地质环境 |
5.1.1 滑坡区地形地貌 |
5.1.2 滑坡区地质构造环境 |
5.1.3 滑坡区地层岩性 |
5.1.4 滑坡区水文气象 |
5.2 滑坡分区及形态特征 |
5.2.1 汇流区特征 |
5.2.2 滑源区特征 |
5.2.3 碎屑流流通区特征 |
5.2.4 主堆积区特征 |
5.3 滑坡发生的主控因素分析 |
5.4 滑坡变形破坏机理分析 |
5.4.1 峨眉山玄武岩体的变形累积过程 |
5.4.2 峨眉山玄武岩体的触发失稳过程 |
5.5 滑坡碎屑流远程滑动机理分析 |
5.5.1 滑源区坡体的碎裂化程度对滑坡远程滑动的影响 |
5.5.2 滑坡体的持速效应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单斜中缓倾高位顺层滑坡孕育机制-以矮子沟滑坡为例 |
6.1 滑坡区的地质环境概况 |
6.1.1 滑坡区地形地貌 |
6.1.2 滑坡区地层岩性 |
6.1.3 滑坡区地质构造及岸坡结构 |
6.2 滑坡基本特征 |
6.2.1 滑源区和高位高速下滑区特征 |
6.2.2 撞击碎裂区特征 |
6.2.3 高速碎屑流流通区特征 |
6.2.3.1 主流通区特征 |
6.2.3.2 铲刮区特征 |
6.2.3.3 碰撞爬高区特征 |
6.2.4 主堆积区、堰塞坝残体特征 |
6.3 古堰塞湖沉积物特征 |
6.4 矮子沟滑坡形成条件 |
6.4.1 滑坡剪出口与坡脚之间存在巨大的高差 |
6.4.2 有利于滑坡产生的坡体结构 |
6.4.3 软弱夹层的影响 |
6.4.4 强震作用是诱发岩体失稳滑动的关键因素 |
6.5 滑坡运动过程数值模拟 |
6.5.1 模型建立 |
6.5.2 最大不平衡力 |
6.5.3 加速度放大效应研究 |
6.5.4 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全过程分析 |
6.5.4.1 启程活动阶段 |
6.5.4.2 近程滑动阶段 |
6.5.4.3 高速远程碎屑流阶段 |
6.5.4.4 堆积堵江阶段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危险性分析 |
7.1 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的规模 |
7.2 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的运动性 |
7.2.1 峨眉山玄武岩碎屑颗粒运动特性的试验研究 |
7.2.2 物理模拟的相似分析以及试验材料的选择 |
7.2.3 试验装置设计 |
7.2.4 试验结果描述 |
7.2.5 分析与讨论 |
7.3 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的灾害链效应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7)安宁河冕宁至西昌段滑坡发育特征及危险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区域滑坡发育特征 |
1.2.2 安宁河流域滑坡研究现状 |
1.2.3 滑坡危险性评价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思路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区域及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及交通 |
2.1.2 气象与水文 |
2.2 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层岩性 |
2.2.3 地质构造 |
2.2.4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2.3 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 |
2.3.1 地形地貌 |
2.3.2 地层岩性 |
2.3.3 地质构造 |
2.3.4 水文地质条件 |
第3章 滑坡发育特征研究 |
3.1 滑坡基本特征 |
3.1.1 滑坡形态特征 |
3.1.2 滑坡面积及高差特征 |
3.1.3 滑坡物质组成特征 |
3.2 地形地貌对滑坡的控制作用 |
3.2.1 坡度 |
3.2.2 坡向 |
3.2.3 地形起伏度 |
3.2.4 剖面形态 |
3.3 地层岩性对滑坡发育的控制作用 |
3.4 坡体结构对滑坡发育的控制作用 |
3.4.1 坡体结构特征 |
3.4.2 滑坡发育与坡体结构的关系 |
3.5 河流水系对滑坡发育的控制作用 |
3.6 地质构造对滑坡发育的控制作用 |
3.7 滑坡诱发因素分析 |
3.7.1 人类工程活动 |
3.7.2 地震对滑坡发育的控制作用 |
3.7.3 降雨对滑坡发育的控制作用 |
3.8 小结 |
第4章 单体滑坡危险性评价 |
4.1 典型滑坡危险性定性评价 |
4.1.1 洛乃格村3 组滑坡 |
4.1.2 黑砂河右岸滑坡 |
4.1.3 依子阿木滑坡 |
4.2 单体滑坡危险性定量评价方法 |
4.2.1 信息熵法的引入 |
4.2.2 信息熵赋权步骤 |
4.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3.1 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建立 |
4.3.2 评价指标相关性分析及指标体系的建立 |
4.4 单体滑坡定量评价结果及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区域滑坡危险性评价 |
5.1 区域滑坡危险性评价思路及方法选择 |
5.2 XGBboost机器学习原理 |
5.3 区域滑坡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 |
5.4 XGBoost算法模型的建立 |
5.4.1 机器学习数据准备 |
5.4.2 XGBoost模型建立过程 |
5.4.3 XGBoost模型参数调节 |
5.4.4 XGBoost模型中特征重要性 |
5.5 基于XGBoost机器学习法的区域滑坡危险性评价 |
5.5.1 评价结果 |
5.5.2 评价结果分析 |
5.6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8)攀西地区矿山地质环境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进展 |
1.3.1 承载力的起源与发展 |
1.3.2 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 |
1.3.3 矿山地质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矿山地质环境承载力理论与方法 |
2.1 矿山地质环境承载力内涵与特征 |
2.2 矿山地质环境承载力理论 |
2.3 矿山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
3.1 地理位置 |
3.2 自然地理环境 |
3.2.1 气象水文 |
3.2.2 地形地貌 |
3.2.3 植被生态 |
3.3 地质环境 |
3.3.1 地层岩组 |
3.3.2 地质构造 |
3.4 矿山开发概况 |
3.5 社会经济概况 |
第四章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遥感监测 |
4.1 数据来源 |
4.2 数据的处理 |
4.2.1 影像校正 |
4.2.2 影像融合 |
4.2.3 遥感影像镶嵌与裁剪 |
4.2.4 遥感图像增强 |
4.3 地质环境信息遥感解译与提取 |
4.4 野外调查与验证 |
4.5 主要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
第五章 攀西矿山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
5.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5.2 评价指标体系 |
5.3 评价指标分级 |
5.4 评价指标标准化处理 |
5.5 评价指标权重 |
5.5.1 层次结构模型 |
5.5.2 层次判断矩阵 |
5.5.3 一致性检验 |
5.5.4 指标权重 |
第六章 矿山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与分析 |
6.1 评价原则 |
6.2 评价单元与评价模型 |
6.2.1 评价单元的选取 |
6.2.2 评价模型的建立 |
6.3 矿山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 |
6.4 矿山地质环境承载力分析 |
6.5 矿山地质环境承载力发展对策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小江断裂中北段活动性及其致灾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断裂构造活动性研究现状 |
1.2.2 活动断裂致灾效应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地质环境背景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区域地质构造格架 |
2.1.2 区域深部地球物理特征 |
2.1.3 区域新构造运动特征 |
2.2 研究区地质条件 |
2.2.1 地貌 |
2.2.2 地层 |
2.2.3 断裂构造特征 |
第3章 小江断裂中北段基本特征 |
3.1 小江断裂中北段几何学特征 |
3.2 分段特征 |
3.2.1 巧家县城-蒙姑乡段 |
3.2.2 格勒村-达朵村段 |
3.2.3 东川盆地西缘段 |
3.3 小江断裂中北段断裂碳化带发育分布特征 |
3.4 断陷盆地特征及形成演化 |
3.4.1 巧家断陷盆地 |
3.4.2 东川断陷盆地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小江断裂中北段活动特征 |
4.1 断裂带水系山脊扭错特征 |
4.1.1 水系扭错特征 |
4.1.2 山脊扭错特征 |
4.2 断裂带滑动速率研究 |
4.2.1 小江断裂中北段长期平均滑动速率 |
4.2.2 小江断裂中北段现今滑动速率 |
4.3 小江断裂中北段地球化学异常及断裂活动性分析 |
4.3.1 测氡原理与方法 |
4.3.2 测线布置 |
4.3.3 测量结果与分析 |
4.3.4 测氡地球化学异常分析评价 |
4.4 断层带石英颗粒溶蚀形貌特征及断裂活动性分析 |
4.4.1 样品采集及实验方法 |
4.4.2 石英微形貌观测结果与讨论 |
4.5 断裂带粘滑高温碳化异常特征及断裂活动性分析 |
4.5.1 碳质来源 |
4.5.2 成因机制 |
4.5.3 构造意义 |
4.6 小江断裂中北段现今构造应力场特征 |
4.7 小江断裂中北段及邻区地震活动特征研究 |
4.7.1 地震带划分 |
4.7.2 强震活动的空间分布 |
4.7.3 弱震活动的空间分布 |
4.7.4 区域地震活动的时间序列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小江断裂中北段地区应力-形变场模拟 |
5.1 计算模型的建立与反演参数取值 |
5.2 区域应力-形变场基本特征模拟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小江断裂中北段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特征及其致灾机制 |
6.1 概述 |
6.2 小江断裂中北段地质灾害分布规律 |
6.2.1 滑坡分布规律 |
6.2.2 泥石流分布规律 |
6.3 小江断裂中北段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
6.3.1 滑坡发育特征 |
6.3.2 泥石流发育特征 |
6.4 1733年东川Ms7.8地震震害调查 |
6.5 小江断裂中北段致灾效应研究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小江断裂中北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
7.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7.1.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7.1.2 评价指标的选取 |
7.2 基于AHP-CF法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
7.2.1 评价单元的确定 |
7.2.2 评价原理和方法 |
7.2.3 计算各指标确定性系数 |
7.2.4 计算各因子权重 |
7.2.5 计算各因子确定性权 |
7.2.6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10)基于降雨指标量化的攀西泥石流危险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
1.2.2 降雨与泥石流关系研究进展 |
1.2.3 危险性评价中降雨指标研究进展 |
1.2.4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及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1.3 攀西地区泥石流灾害概况 |
2.2 数据源及其处理 |
2.3 研究方法 |
2.4.1 降雨时空变化特征分析方法 |
2.4.2 降雨指标选取方法 |
2.4.3 泥石流影响因子权重确定方法 |
2.4.4 泥石流危险性计算方法 |
第三章 攀西地区泥石流与降雨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
3.1 泥石流灾害时空分布规律 |
3.1.1 泥石流灾害时间分布规律 |
3.1.2 泥石流灾害空间分布规律 |
3.2 攀西地区降雨时空变化特征 |
3.2.1 攀西地区降雨年内时空变化特征 |
3.2.2 攀西地区降雨年际时空变化特征 |
3.2.3 攀西地区不同级别降雨时空变化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降雨与泥石流关系分析及降雨指标选取 |
4.1 泥石流与降雨的时空关系分析 |
4.1.1 泥石流与降雨的时间相关分析 |
4.1.2 泥石流与降雨的空间相关分析 |
4.2 泥石流灾害与短历时雨量关系分析 |
4.3 泥石流灾害与前期雨量关系分析 |
4.4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中降雨指标选取 |
4.4.1 降雨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
4.4.2 基于地理探测器模型的降雨指标选取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 |
5.1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1.1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1.2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指标选取 |
5.1.3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指标建立及量化 |
5.2 基于贡献权重模型的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
5.2.1 评价因子贡献率及权重 |
5.2.2 危险性评价结果分析及精度检验 |
5.3 基于确定性系数确定权重模型的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
5.3.1 评价因子确定性系数值及权重 |
5.3.2 危险性评价结果分析及精度检验 |
5.4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本文研究特色及创新点 |
6.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攀枝花—西昌工程地质环境区划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川西高原公路建设分区研究[D]. 陈忠义. 长安大学, 2021
- [2]沿江高速某桥址区古滑坡群稳定性评价及防治措施研究[D]. 饶亮.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3]川西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效果评价研究[D]. 胡芹龙.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4]基于CAS理论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机理与规划响应研究 ——以滨海城市为例[D]. 张威涛. 天津大学, 2019(01)
- [5]基于多源数据耦合的尾矿库地灾危险源监测与风险评估 ——以万年沟尾矿库为例[D]. 王立娟.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6)
- [6]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形成机制研究[D]. 申通. 成都理工大学, 2019
- [7]安宁河冕宁至西昌段滑坡发育特征及危险性评价[D]. 罗菲.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8]攀西地区矿山地质环境承载力研究[D]. 蒋仁伟. 云南大学, 2019(03)
- [9]小江断裂中北段活动性及其致灾效应研究[D]. 张欣.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10]基于降雨指标量化的攀西泥石流危险性评价[D]. 徐艳琴.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