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析《伤寒杂病论》中大枣的运用(论文文献综述)
周平生,查青林,吴江峰,程仕萍[1](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的经方中半夏配伍应用探析》文中认为目的:利用病证要素作为理论基础,借助现代数据挖掘技术手段,系统挖掘半夏在经方中的应用隐性知识,找出半夏在经方中的深层次配伍规律,为指导半夏及含半夏经方的临床应用提供有力借鉴。方法:选取18部历代《伤寒杂病论》具有代表性的注本,提取各注本中含半夏的42首经方及其相关的72条经典条文,构建含半夏经方病证要素知识库,通过SAS9.4软件平台,采用关联规则和卡方检验分析方法,挖掘半夏经方配伍共性规律,找出半夏经方配伍隐性知识。结果:(1)半夏经方的主治功效有去水饮等15类,主治症状包括呕吐等25类;(2)半夏配伍置信度最高的药物是人参,具有显着性配伍意义的药物有11味,分别是人参、大枣、生姜、干姜、细辛、黄芩、五味子、附子、柴胡、黄连、麦门冬。将经方半夏挖掘配伍与半夏现代临床常用配伍进行比对,发现经方中半夏大枣、半夏五味子配伍在现代临床研究中较为少见;(3)半夏在经方中的应用根据其功效在不同的主治症状中有加减;(4)半夏配伍最简经方有5首,分别为小半夏汤、生姜半夏汤、半夏干姜散、苦酒汤、半夏麻黄丸,此5首经方仅由两味药组成。结论:半夏及其经方证治系统知识体系的外延广泛,半夏经方中隐藏了大量关于半夏及其经方在主治功效、主治症状及药物配伍等方面的知识。
李明[2](2021)在《张仲景与陈延之学术思想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全面系统的横向比较张仲景与陈延之的学术思想,更好的展现各自的理论特点,一方面丰富仲景学术研究的视角,完善仲景的辨治体系;另一方面整理陈延之的学术思想,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医学特点。方法: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理论探讨、对比分析的方法。张仲景所着《伤寒论》《金匮要略》与陈延之《小品方》为文献基础。通过专题论述,系统比较两者所载因机证(症)治、理法方药的现象、渊源、机理、意义。探讨相近时代中医理念、证治思路、方法的相关性和差异性。另外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2.5)对二者着作中的相同病证进行方药规律分析,更直观的体现二者的临证特点。结果:1.从中医学体系来看,方论相合、脉证辨治是《伤寒杂病论》的主要特点;以审证求因表征邪气是仲景辨治体系的基础,也是其传承不衰的优势所在。重方轻论、善用小、便、验方是《小品方》的主要特点;陈延之的病因思想可以解决诸如“寒温之争”“伏气温病”等较多历史问题。2.从临证证治体系来看,在外感病的论治中,仲景以部位为纲,时间为目创制了三阴三阳的论治体系;陈氏以时间为纲,部位为目因袭了“逐日浅深”的辨治体系。仲景之理论体系较陈氏更具实用性与包容性。在内伤杂病的论治中,二者具有较多的共性,仲景开脏腑辨治之先河,确立了诸多病证的治疗法则;陈延之将仲景的治疗思想进一步细化,扩展了部分病证的证治类型,促进了医家对疾病的系统认识。3.从版本学来看,仲景之书在流传过程中存在较多散落亡佚的条文,陈延之收录了仲景的效验之方,在临床实践中增损化裁。《小品方》补充现行仲景着作论述之不足,对于完善仲景的辨治体系有重要的意义。结论:1.守正与创新是中医学传承不衰的关键,仲景与陈延之均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熔铸百家的精神,精究方术,寻详经法,坚持“思求经旨”之守正,不断“演其所知”之创新。2.仲景伤寒辨治体系对《小品方》影响较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尚未成为伤寒治疗之准则;仲景内伤杂病辨治思想对陈延之影响较大,而陈氏又补充发展了仲景的不足。3.《小品方》首先打破了伤寒对外感热病的垄断,对于热邪病因格外重视,创制了众多苦寒清解的方剂,打破了辛温之品疗伤寒之藩篱,对后世温病学说的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4.注重经典着作学习的同时,亦当从疾病史的角度,旁征博引,搜采众论,完善经典着作中的病症辨治体系。
孙诚攻[3](2021)在《《金匮要略》药后调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金匮要略》原文中有药后调摄内容的条文和方剂,检索《中华医典》后世医家着作的相关论述,分析《金匮要略》药后调摄的特点和规律。方法:1.通过对《金匮要略》原文中药后调摄的内容进行收集整理,按条文、方剂进行分类归纳分析。2.后世医家以《金匮要略》方剂为对象的药后调摄的病案、方论的收集分析,检索《中华医典》中《金匮要略》药后调摄以及病案、方论内容,按方剂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金匮要略》药后调摄的特点和规律。结果:检索涉及药后调摄的条文与方剂,共发现有5条条文及20首方剂涉及有药后调摄内容。在此基础上检索基于《中华医典》中《金匮要略》的方剂药后调摄内容,检索出包含葛根汤在内的共计四十首方剂的药后调摄内容,并对于每个方剂的药后调摄进行现状、方证特点、后世发挥进行分析。结论:后世的《金匮要略》方剂的药后调摄内容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顾护脾胃仍然是《金匮要略》方剂的药后调摄中心,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五脏病药后调摄规律构:肺病药后注重驱邪出表,兼顾津液;肝病药后注重疏利气机,兼顾养阴;心病药后注重顾护心阳,兼顾调养;脾病药后注重顾护脾胃,温通兼用;肾病药后注重清净及缓取药效。
朱紫尧[4](2021)在《吴绶《伤寒蕴要全书》主要类方的药物运用规律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吴绶《伤寒蕴要全书》中主要使用的类方进行梳理,归纳书中各类方的使用范围,总结其加减用药规律,以便发现吴绶组方用药的特点。并与《伤寒论》进行对比,分析其对仲景学术治法、组方、用药的继承与发展,以期有利于学术研究和临床应用。方法:统计《伤寒蕴要全书》中所有方剂,完全录入Excel表格,运用文献研究及数据统计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采用“以方类证”分类法,将其中内服方剂进行分类整理,以方名、组成为主,人工分析为辅,病机为主要鉴别核心,以基础方为纲,对各类方中使用较多的药物进行分类解析,挖掘共性与特色,对各类方的使用进行总结,并与《伤寒论》对比,探讨吴绶对仲景学术的继承与发展,以及吴绶组方用药的特点。结果:1.通过对1188个内服方统计,归纳为266种类方,将正文部分使用频数最高的10类方与全书加减变化数量最多的10类方比较,取其共有类方,发现全书以小柴胡汤类方、桂枝汤类方、四逆汤类方、理中汤类方、五苓散类方、四物汤类方、四君子汤类方7种类方,使用最为频繁,变化最为灵活。2.通过对《伤寒蕴要全书》中主要使用的7类方的各症状、证型与加减药物的分析总结得出:小柴胡汤类方方证多有湿热、痰浊、水饮内停、腑实便秘等实邪为患,且以热证居多,增加药物多见桔梗、栝楼仁、茵陈、茯苓等除湿、化痰、利水之药,黄连、栀子等清热药,栝楼根、玄参等滋阴药,多去大枣、甘草、人参等壅补之品;桂枝汤类方方证多为虚实夹杂证,表里同病,增加药物多见麻黄、细辛、葛根、川芎、防风等辛散温通祛风解表之药,和当归、人参、饴糖、附子、白术等补足阴阳气血之药;四逆汤类方方证多为阳虚阴寒、阴阳格拒证,增加药物多见葱白、干姜、附子等温阳散寒,交通上下之药;理中汤类方方证多为中焦虚寒,水湿内停,升降失调,气机逆乱,增加药物多见陈皮、厚朴、半夏、丁香、木香等理气药,茯苓、藿香等除湿利水药,桂枝、附子等温阳药;五苓散类方方证中多见水湿停聚、气机逆乱、津不上奉、湿热阻滞,增加药物多见茵陈、滑石等清热利湿药,以及升津止渴、升阳止泻之葛根、去暑要药之香薷;四物汤类方方证多为血虚发热、气血两虚、血虚气滞,增加药物多见柴胡、生地、黄连、黄芩、黄柏、栀子、丹皮、地榆等清热凉血药,人参、黄芪等补气药,木香、陈皮等理气药,附子、肉桂等温阳药;四君子汤类方方证多为饮食不化,食滞中焦,胃气上逆,增加药物多见陈皮、半夏、青皮、枳实、砂仁、香附、丁香、木香等理气和胃降逆药,神曲、麦芽、山楂等消食化积之药。3.与《伤寒论》原方证对比分析得出:吴绶使用桂枝汤与五苓散皆同仲景之法;对小柴胡汤证出现的发热、头痛、耳聋等症状及其使用禁忌做了更为详细的说明;对四逆汤证之汗出、口渴、舌苔做了完善;对理中汤证之疼痛、面色做了补充。与《伤寒论》相似加减方对比分析得出:吴绶使用小柴胡汤类方时,在阳盛阴虚证中做了较多的补充,多为清热解毒、滋阴润燥、降气化痰之药,更多用于调畅气机、通散实邪、清热滋阴;使用桂枝汤类方时,则分别增加攻邪药与补虚药的种类,在桂枝汤的攻补兼施之法上做了一定的拓展;使用四逆汤类方时,则更注重在补虚温阳之余,交通上下;使用理中汤类方时,更注重气机升降与传变他经;使用五苓散类方时,在湿热发黄证中新增较多方剂,说明在吴绶生活的明代中期江浙地区,湿热证已极为常见。结论:吴绶对《伤寒论》中部分方证进行了补充,列出禁忌症,其组方用药则具有注重气机通畅、擅长攻补兼施、喜用寒凉药物三方面特点。对于研究伤寒学术发展有一定的价值,且可有益于临床。
赵志峰[5](2021)在《经典名方黄连汤物质基准及制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中医药学是我国一个伟大的宝库,而经典名方是中医药学的核心璀璨代表。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的研发是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的关键,《古代经典名方关键信息表(7首方剂)》等相关文件的公布,使经典名方研发的部分核心问题得到了解决,有力的推动了经典名方研发进程。目的:1.确定黄连汤物质基准制备方法,通过多批次物质基准制定其质量标准;2.确定现代制备工艺进行初步放大实验,探究黄连汤颗粒制剂工艺,并制定黄连汤颗粒质量标准,以期为经典名方黄连汤深入研究开发奠定实验基础。方法:1.文献考证:通过古籍考察,对处方来源、历史沿革、方义衍变、本草基原等进行确证。2.物质基准制备及质量评价:(1)依据文献考证及相关文件确定15批黄连汤物质基准制备方法,将物质基准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得到物质基准冻干粉(以下称对应实物),并进行水分、浸出物等测定。(2)参照《中国药典》2020版(以下简称《药典》)相关规定,探究物质基准对应实物薄层专属鉴别方法,建立物质基准对应实物UPLC指纹图谱方法,并进行15批次物质基准相似度评价,测定多指标成分含量,分析其量值传递情况。3.制剂工艺研究:参照物质基准质量评价指标,以正交方法筛选出现代煎煮工艺参数,验证煎煮工艺并放大试验,经喷雾干燥并进行干压制粒,初步筛选出最佳制剂工艺。4.黄连汤颗粒质量标准:按照物质基准质量评价方法对黄连汤颗粒进行TLC、UPLC质量分析,依据《药典》四部通则相关要求进行颗粒剂项目检查,制定黄连汤颗粒质量标准。5.初步稳定性研究:采用加速稳定性试验对黄连汤颗粒进行初步稳定性研究。结果:1.文献考证:确定黄连使用“味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甘草使用“豆科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炮制方法为清炒(以下称炒甘草);桂枝所用为现代肉桂(以下称肉桂);半夏使用清半夏饮片(以下称清半夏),其余药味基原情况皆同《药典》相应品类。所用剂量为1两13.8 g,半升半夏为34.5 g,大枣一枚去核2.5 g,一斗为10 L,1 L为200 m L。2.物质基准制备及质量标准研究:(1)取黄连41.4 g,肉桂41.4 g,干姜41.4 g,炒甘草41.4 g,清半夏34.5 g,人参27.6 g,大枣(去核)30 g,加水2 000 m L,武火500瓦特(W)煮沸,文火300 W微沸保持约90 min,400目筛过滤,得煎液1 200 g即为黄连汤物质基准。(2)15批物质基准煎液平均出膏率为18.23%,对应实物平均含水率为6.52%、平均浸出物为45.74%。(3)物质基准对应实物中黄连、肉桂、干姜、炒甘草、人参、清半夏、大枣的薄层鉴别方法专属性好;建立了两种UPLC指纹图谱方法,同时进行了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均较好。(4)对黄连汤物质基准UPLC-PDA指纹图谱共标定了26个共有峰,指认了13个专属峰,15批物质基准指纹图谱相似度均>0.92,11种成分含量测定加样回收率均在95%~105%范围内;15批物质基准对应实物含量分别为:木兰花碱1.65~2.477 mg·g-1、黄连碱11.48~16.77mg·g-1、表小檗碱2.21~3.19 mg·g-1、非洲防己碱1.20~1.65 mg·g-1、药根碱1.03~2.18 mg·g-1、小檗碱13.58~23.29 mg·g-1、巴马汀3.46~4.69mg·g-1、桂皮醛1.61~6.67 mg·g-1、6-姜辣素0.83~1.46 mg·g-1、甘草苷1.61~4.52 mg·g-1、甘草酸2.14~6.74 mg·g-1。从饮片到物质基准的转移率:黄连碱55.00%~94.56%、表小檗碱20.74%~35.13%、小檗碱19.44%~40.76%、巴马汀21.22%~30.97%、桂皮醛3.91%~19.44%、6-姜辣素9.93%~18.06%、甘草苷20.81%~53.28%、甘草酸10.01%~32.42%。(5)对黄连汤物质基准UPLC-ELSD指纹图谱共标定了12个共有峰,指认出6种成分。15批物质基准相似度>0.897,3种成分含量测定加样回收率均在90%~110%,15批物质基准对应实物人参皂苷Rg1含量0.61~0.99 mg·g-1、人参皂苷Re含量0.47~1.00 mg·g-1、人参皂苷Rb1含量0.53~0.80 mg·g-1,人参皂苷Rg1与人参皂苷Re之和从饮片到物质基准的转移率范围为36.86%~76.82%、人参皂苷Rb1从饮片到物质基准的转移率范围为32.49%~60.03%。3.制剂工艺研究:以黄连汤现代煎煮工艺正交筛选方法,即“10倍加水量、浸泡0.5h、煎煮2次、每次沸腾0.5 h”制备煎液,减压浓缩至约总煎液量1/4[ρ=1.026 g·cm-3(20℃)],直接进行喷雾干燥,得喷雾粉进行干压制粒,以双筛法测定成型率不低于65%,颗粒剂相关检查结果良好。4.颗粒剂质量标准:(1)按照物质基准各药味薄层鉴别方法对黄连汤颗粒进行鉴别,除桂皮醛在制粒过程挥发损失外,其余成分专属鉴别结果同物质基准。(2)黄连汤颗粒每袋(10 g)含量不少于:木兰花碱13.63 mg、黄连碱91.75 mg、表小檗碱19.55 mg、非洲防己碱9.75 mg、药根碱9.97 mg、小檗碱132.29 mg、甘草苷17.85 mg、甘草酸29.05 mg、巴马汀29.97 mg、6-姜辣素7.73 mg、人参皂苷Rg1与人参皂苷Re总量10.42 mg、人参皂苷Rb14.61 mg。5.初步稳定性研究:经过6个月的加速稳定性试验考察,黄连汤颗粒各指标均符合初拟定质量标准要求,确定其贮藏温度不超过40℃,湿度不超过75%,室温下有效期至少为24个月。结论:本研究制定了稳定的黄连汤物质基准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运用TLC对多批次物质基准中黄连、肉桂、干姜、炒甘草、人参、清半夏、大枣进行鉴别,专属性良好;建立的指纹图谱可较好的表征黄连汤特征成分有效控制各环节的质量;还结合现代工艺制备出黄连汤颗粒剂,其各检查项目结果均良好,为经典名方黄连汤复方制剂深入研究开发奠定实验基础。
林鑫[6](2020)在《基于“甘能缓”理论探讨甘草减毒增效的配伍规律》文中指出目的:基于“甘能缓”理论,选择甘味药的代表性药物甘草,探讨甘草减毒增效配伍规律,为甘草安全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六位具有代表性医家的着作中处方、二所三甲中医院门诊处方、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成药方,筛选其中含甘草的处方,基于“甘能缓”理论,对甘草与各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进行频数分析和因子分析,并结合药性理论与现代药理研究成果,探讨甘草减毒增效的配伍规律。结果:1.通过频数分析方法,得到了与甘草配伍药物频率,以及用药剂量与时间,主治病证等分布特征,在使用毒药和药性峻烈的药物时配伍甘草频率高,常与甘草配伍的高频率有毒药如附子、细辛、半夏、苦杏仁、蒺藜等,其常用的用药剂量比例分别是1:1、1:1、2:1、3:1、3:1。六位医家共使用大热且有毒药附子配伍甘草方占83.03%,大热药肉桂占96.55%,大寒药石膏配伍甘草方占94.12%,有毒药细辛配伍甘草方占77.97%,半夏配伍甘草方占57.36%。在甘草的用量和使用时间方面,使用附子、川乌、草乌等有毒时常大剂量配伍甘草,超大剂量甘草则作为药物中毒时的解毒剂,中医门诊临床98.29%的处方使用甘草的剂量按《中国药典》规定的用量,使用时间较短,一般为5天和7天。中成药中46.86%有毒药配伍甘草,基本遵循甘草的配伍规律。14.5g为小剂量,一般用于表证等;58g为中剂量,一般用于虚证等;910g为大剂量,一般用于血瘀证等;大于10g为超大剂量,一般用于风湿证、解毒剂等。甘草配伍“十八反”,如海藻与甘草用药剂量比例为1:1是临床常用的比例,该比例可以有效维持肝脏氧化-抗氧化平衡。2.通过因子分析方法,从分析含甘草的中成药中得出11个公因子,其中因子1、8为解表因子,因子3、7、9为除热因子,因子2、4、11为补虚因子,因子5为除湿因子,因子6、10为行气因子。结论:甘草减毒增效配伍在方剂中遵循一定规律,本研究基于“甘能缓”的药性理论中探讨其减毒增效的配伍规律,古今甘草的用法一致,甘草在方剂中一般作为佐使药,能缓和药物毒性和偏性,调和诸药,顾护胃气,同热药则缓其热,同寒药则缓其寒,寒热相杂,配伍甘草得其平,甘草调补泻,使补药不骤补,使泻药不迅下。结合本草着作的论述以及现代药理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为分析以及开发甘草减毒增效配伍提供了理论依据,中药的安全与合理用药,必须遵照“守正创新”的指导思想。
邓玉霞[7](2020)在《柴归汤联合红蓝光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试验旨在探讨柴归汤联合红蓝光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以及对血清IL-8、生活质量(DLQI)的影响。方法:将80例寻常痤疮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采用柴归汤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对照组40例,单用红蓝光照射治疗。治疗4周后,对比治疗前后的皮损评分评定疗效,统计分析治疗前后血清IL-8水平、DLQI的差异。结果:共纳入80例病例,其中有3例病例脱落,最终完成治疗77例,治疗组39例,对照组38例。77例病例中,男性32例,女性45例;平均年龄为(23.48±3.27)岁;平均病程为(16.61±6.57)个月,痤疮分级Ⅰ级占11.7%、Ⅱ级占54.5%、Ⅲ级占33.8%;DLQI等级分类轻度3.9%、中度40.2%、重度46.8%、极重度9.1%。治疗前,对照组和治疗组之间的年龄、病程、性别、职业、病情严重程度等一般情况基线无明显差异(P>0.05)。(1)治疗前,治疗组的GAGS平均分值为(19.23±1.98)分,对照组的GAGS平均分值为(18.68±2.13)分。治疗后,两组的GAGS评分均较前下降(P<0.05),治疗组GAGS评分改善程度较明显(P<0.05)。治疗组的痊愈率为25.64%,有效率为82.05%;对照组的痊愈率为7.89%,有效率为60.53%。(2)治疗前,治疗组血清IL-8平均水平为(55.59±12.71)ng/L,对照组血清IL-8平均水平为(54.77±13.54)ng/L,两组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血清IL-8水平均较前下降(P<0.05),治疗组的下降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治疗组的DLQI平均分值为(14.02±4.49)分,对照组的DLQI平均分值为(12.63±4.75)分,两组分值无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DLQI分值均较前下降(P<0.05),而服用柴归汤的患者DLQI分值改善程度更加显着(P<0.05)。结论:(1)柴归汤联合红蓝光治疗轻度及中度痤疮疗效佳,具有良好的安全性;(2)柴归汤联合红蓝光可以降低血清IL-8水平;(3)柴归汤联合红蓝光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孙志其,韩涛,黄海量[8](2020)在《半夏泻心汤原方药物用量及半夏炮制方法考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现今考古发现及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于半夏泻心汤原方中药物用量进行研究,确定原方中衡器计量药物和非衡器计量药物的剂量;半夏泻心汤原方当选用以汉代一两折合现今13.92 g为准,干姜、黄芩、人参、炙甘草均为42 g,黄连14 g,半夏35 g,大枣28 g,且原方用药比例当符合半夏2.5∶黄芩3∶干姜3∶人参3∶炙甘草3∶黄连1∶大枣2;以古今医家对半夏炮制方法的论述和现代研究成果为依据,结合方证研究需要,从药性与毒性的双重角度综合考量,认为半夏泻心汤方证研究中当以"汤洗去滑"后的半夏为准,"汤洗去滑"亦应该作为现今半夏的常规炮制方法之一。
姜旭,王宇卿[9](2019)在《甘麦大枣汤相关问题的的探讨》文中认为甘麦大枣汤源自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全方仅甘草、小麦、大枣三味药,主治"妇人藏燥,悲伤欲哭,数欠身,象如神灵所作"。临床上此方历经两千余年,治疗妇人脏躁依然以此为主,然而此方经后世医家"传抄",方剂用药、主治病症、用法用量已与原本张仲景经典方剂有所不同。本文通过对历代相关文献研究,从方剂的出处、组方药材、用药剂量、煎煮方法、主治病症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赵鼎[10](2018)在《基于数据挖掘的经方治疗水湿痰饮病的辨治规律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以现代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为手段,以近30年公开发表的经方治疗水湿痰饮病病案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其运用经方治疗水湿痰饮病的辨治规律,以进一步探寻水湿痰饮病中医病机演变及治法方药规律,更好地指导临床,提高疗效。[方法]通过查阅中国知网上的文献,对其近30年来公开发表的经方治疗水湿痰饮病病案进行全面收集、整理,严格按照纳入标准、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将符合条件的共1078诊次的全部资料利用Medcase V3.2仓公诊籍国医脉案数据记录挖掘系统软件建立病案采集、存贮数据库,运用频数分布、关联规则、聚类方法挖掘、分析其临床症状、病机、舌脉、药物之间的关联性,并对挖掘结果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果]1078例患者中男性509例,女性547例,年龄最大88岁,最小1岁。涉及中医病证135种,主要的中医病证有水肿、咳嗽、眩晕、痹证、喘证、泄泻、哮病、胃痛。涉及西医病症226种,主要的西医病症有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梅尼埃病、腹泻、慢性肾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症状共计281种,主症为形寒怕冷、纳呆食少、疲倦乏力、水肿、咳嗽、胸闷、大便稀薄、口干、呕吐、腹胀、尿少、头晕、气喘。涉及病机150项,主要的病机有水饮内停、风寒束表、脾虚失运、气化不利、水湿内停、痰饮伏肺、水湿泛溢、脾肾阳虚、肝郁脾虚、寒湿阻络、脾虚湿困、肺气失宣、肺气上逆。涉及病理因素14种,分别为湿、水、气、饮、寒、痰、热、风、瘀、浊、毒、火、食、燥。涉及病位21种,分别为脾、肾、肺、胃、肝、表、心、经络。用药共计380味,主要的药物有茯苓、炙甘草、桂枝、生白术、白芍、生姜、泽泻、法半夏、干姜、大枣、制附片。聚类分析水湿痰饮病总体病案得到14组核心方。方一为薯蓣丸+法半夏、白芥子,方二为半夏泻心汤原方,方三为真武汤+炙甘草,方四为肾气丸原方,方五是桂枝茯苓丸去芍药,方六为小青龙汤原方,方七为柴胡桂枝干姜汤原方,方八为五苓散原方,方九为乌梅丸原方,方十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炙甘草、石菖蒲、远志、琥珀,方十一为桂枝芍药知母汤原方。[结论]水湿痰饮病的范畴涵盖临床各科,现代医家扩大了经方治疗水湿痰饮病的范围。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部分脉象未出现在《伤寒杂病论》中。病理因素以湿、水、饮、痰为中心,常与气、寒、热、风、瘀多种病理因素兼夹为患。病位主要在脾、肾、肺、胃、肝,内外上下无处不到。病理性质总属本虚标实,以标实为主,虚实夹杂。病机复杂多样,脏腑病机为主,气血津液病机为辅。水湿痰饮侵袭不同部位的病机随之发生演变。水湿痰饮侵袭脾胃、肺脏、肝脾、肾脏、脾肾、肢体经络等不同部位,可选用相应的核心方进行治疗。治疗时以核心方为主,随兼夹病机、病理因素进行加减。
二、浅析《伤寒杂病论》中大枣的运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伤寒杂病论》中大枣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数据挖掘的经方中半夏配伍应用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来源 |
1.2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数据库的建立 |
1.5 数据分析 |
1.5.1 数据挖掘分析 |
1.5.2 语义关系的统计推断 |
2 结果 |
2.1 半夏经方的主治功效及主治症状 |
2.2 半夏的配伍结果 |
2.3 半夏在经方中的加减应用 |
2.4 半夏最简经方 |
3 讨论 |
3.1 半夏药对配伍分析 |
3.1.1 半夏大枣配伍分析 |
3.1.2 半夏五味子配伍分析 |
3.2 半夏在经方中的加减分析 |
3.2.1 去半夏经方分析 |
3.2.2 加半夏经方分析 |
3.3 半夏经方最简方分析 |
(2)张仲景与陈延之学术思想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人生经历与医学道路 |
1 不同背景与人生经历 |
1.1 动荡不安与灾疫连年 |
1.2 社会安定与服石成风 |
2 医学思想的取向与转折 |
2.1 革新旧医与方论相合 |
2.2 传承创新与轻论重方 |
3 医学着作的差异流传 |
3.1 从若隐若现到方书之祖 |
3.2 从备受重视到突然亡佚 |
第二章 基本理论分析比较 |
1 五邪中人与病之根源的病因比较 |
1.1 外感之寒,差别迥异 |
1.2 风邪伤人,证多不同 |
1.3 医过与毒邪,各有侧重 |
2 五脏元真不畅与五脏失守的病机比较 |
2.1 邪正相搏,虚实有别 |
2.2 阴阳失调,寒热不同 |
2.3 发病因素,影响不同 |
2.4 发病形式,各不相同 |
3 四诊重脉与四诊重望的诊法比较 |
3.1 脉证并举,尤重脉诊 |
3.2 四诊合参,推崇望诊 |
4 阴阳自和与审的为效的治则思想比较 |
4.1 扶正祛邪,同源异轨 |
4.2 调整阴阳,侧重不同 |
4.3 标本缓急,含义不同 |
4.4 三因制宜,各有侧重 |
5 重内治轻外治与内外并重的治法比较 |
5.1 重内治轻外治 |
5.2 内外治法并重 |
5.3 辛温发汗,系统成熟 |
5.4 苦寒发汗,创新有法 |
6 据证用药与精究药性的用药思想比较 |
6.1 据证用药与勿犯禁决 |
6.2 炮制有法与精究药性 |
6.3 创新功效与融汇新药 |
7 博采众方与增损旧方的方剂思想比较 |
7.1 酸甘焦苦与合药成毒的配伍方法 |
7.2 随证治之与病异同治的使用方法 |
7.3 汤剂为主与丸散渐增的剂型变化 |
7.4 经方与经验方的对弈 |
第三章 外感病辨治思想比较 |
1 三阴三阳统摄外感 |
1.1 详于三阳,略于三阴 |
1.2 观其脉证,随证治之 |
2 四时之病为终极之最要 |
2.1 明辨伤寒与天行瘟疫之不同 |
2.2 冬月伤寒之辨治 |
2.3 伏寒变温,清里透邪 |
2.4 冬月伤温,滋阴解表 |
2.5 伏温成毒,解肌清热 |
2.6 秋月中冷之疟病证治 |
3 伤寒名虽同实则异 |
3.1 伤寒之命名原则不同 |
3.2 伤寒之传变规律不同 |
3.3 伤寒之主治法则不同 |
3.4 伤寒变证之属性不同 |
第四章 内科病辨治思想比较 |
1 散寒宣肺疗咳嗽兼顾不同 |
1.1 散寒宣肺,注重化饮 |
1.2 散寒宣肺,注重调气 |
2 调和营卫治腹痛寒热有别 |
2.1 调和营卫,虚实异治 |
2.2 调和营卫,温中养血 |
3 辛开苦降疗下利侧重不同 |
3.1 辛开苦降,注重温补 |
3.2 辛开苦降,侧重寒清 |
4 温中化湿治霍乱复有创新 |
4.1 温中化湿,兼以解表 |
4.2 寒湿热毒,分别论治 |
5 脏腑分治疗消渴皆重肾气 |
5.1 三消分治,尤重下消 |
5.2 病症鉴别,责之肾虚 |
6 分型论治疗奔豚法度不同 |
6.1 平冲降逆,兼以通阳 |
6.2 定志安神,兼以降逆 |
7 补益营卫治虚劳皆重脾肾 |
7.1 补益精气,平调阴阳 |
7.2 补肾强腰,益气和中 |
第五章 外科病辨治思想比较 |
1 六淫所伤与毒邪为主的病因观 |
2 善于辨脓与精于辨肿的诊察观 |
3 内治为主与治法丰富的治疗观 |
第六章 妇产科病辨治思想比较 |
1 妇人杂病辨治思想 |
1.1 病症繁多,注重气血 |
1.2 注重肾气,善治血崩 |
2 妊娠病辨治思想 |
2.1 早期鉴别,治病安胎 |
2.2 辨证论治,堕胎救母 |
3 产后病辨治思想 |
3.1 新产三病,养血护津 |
3.2 注重调护,祛风宜单 |
第七章 急症辨治思想比较 |
1 开窍醒神,注重阳气 |
2 创制新法,注重外伤 |
第八章 针灸治疗思想比较 |
1 重针轻灸治疗思想 |
1.1 辨证施针,主治广泛 |
1.2 针药并用,针灸有别 |
1.3 针必据脉,防治结合 |
2 重灸轻针治疗思想 |
2.1 重灸轻针,不可妄灸 |
2.2 灸以艾良,灸量随宜 |
2.3 远近取穴,病症广泛 |
讨论 |
1 宋代对仲景理论的彰显 |
2 医经与经方中脏腑概念的差异 |
3 消渴与季节的关系 |
结语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查新报告 |
论文着作 |
(3)《金匮要略》药后调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金匮要略》中药后调摄内容分析 |
1 《金匮要略》中条文中药后调摄分析 |
2 《金匮要略》中方剂中药后调摄分析 |
第二章 分析方法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2.1 检索方法 |
2.2 检索范围 |
2.3 检索策略 |
2.4 文献筛选 |
2.5 文献的分类与整理 |
第三章 《金匮要略》方剂药后调摄内容收集与分析结果 |
1 葛根汤 |
2 大承气汤 |
3 麻黄加术汤 |
4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
5 白术附子汤 |
6 白虎加人参汤 |
7 一物瓜蒂汤 |
8 百合知母汤 |
9 百合洗方 |
10 栝蒌牡蛎散 |
11 甘草泻心汤 |
12 白虎加桂枝汤 |
13 侯氏黑散 |
14 头风摩散 |
15 桂枝芍药知母汤 |
16 炙甘草汤 |
17 生姜甘草汤 |
18 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 |
19 桔梗白散 |
20 奔豚汤 |
21 人参汤 |
22 乌头赤石脂丸 |
23 九痛丸 |
24 附子粳米汤 |
25 大柴胡汤 |
26 瓜蒂散 |
27 甘遂半夏汤 |
28 十枣汤 |
29 小青龙汤 |
30 五苓散 |
31 甘草麻黄汤 |
32 桂枝加黄芪汤 |
33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 |
34 硝石矾石散 |
35 麻黄醇酒汤 |
36 桂枝救逆汤 |
37 半夏麻黄丸 |
38 蜘蛛散 |
39 葵子茯苓散 |
40 枳实芍药散 |
第四章 基于五脏病的《金匮要略》方剂药后调摄特色分析与构建 |
1 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 |
2 顾护脾胃是其药后调摄中心 |
3 五脏病药后调摄规律构建 |
结论 |
1 肺病药后注重驱邪出表,兼顾津液 |
2 肝病药后注重疏利气机,兼顾养阴 |
3 心病药后注重顾护心阳,兼顾调养 |
4 脾病药后注重顾护脾胃,温通兼用 |
5 肾病药后注重清净及缓取药效 |
参考文献 |
综述 仲景药后粥饮运用浅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
(4)吴绶《伤寒蕴要全书》主要类方的药物运用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第一部分 吴绶与《伤寒蕴要全书》介绍 |
1 吴绶简介与《伤寒蕴要全书》成书背景 |
2 《伤寒蕴要全书》介绍 |
2.1 版本问题 |
2.2 内容简介 |
2.3 后世评价 |
第二部分 研究思路与方案 |
第三部分 《伤寒蕴要全书》的类方分析 |
1 小柴胡汤类方 |
1.1 小柴胡汤 |
1.2 小柴胡汤增减原药类方 |
1.2.1 去大枣类方 |
1.2.2 增减甘草类方 |
1.2.3 增减半夏类方 |
1.2.4 增减人参类方 |
1.2.5 增减黄芩类方 |
1.2.6 增减生姜类方 |
1.3 小柴胡汤增加新药类方 |
1.3.1 加黄连类方 |
1.3.2 加芍药类方 |
1.3.3 加茯苓类方 |
1.3.4 加栝楼仁类方 |
1.3.5 加桔梗类方 |
1.3.6 柴胡加山栀子汤类方 |
1.3.7 加味小柴胡汤类方 |
1.3.8 柴胡桂枝汤类方 |
1.3.9 大柴胡汤类方 |
1.3.10 小柴胡汤合二陈汤类方 |
1.3.11 小柴胡汤合白虎汤类方 |
1.3.12 其他类方 |
2 桂枝汤类方 |
2.1 桂枝汤 |
2.2 桂枝汤增减原药类方 |
2.2.1 增减芍药类方 |
2.2.2 增减桂枝类方 |
2.2.3 去生姜类方 |
2.3 桂枝汤增加新药类方 |
2.3.1 葛根汤类方 |
2.3.2 小建中汤类方 |
2.3.3 当归四逆汤类方 |
2.3.4 桂枝汤合方 |
2.3.5 其他类方 |
3 四逆汤类方 |
3.1 四逆汤 |
3.2 四逆汤增减原药类方 |
3.2.1 增附子、干姜类方 |
3.2.2 去附子类方 |
3.2.3 去干姜类方 |
3.2.4 去甘草类方 |
3.3 四逆汤增加新药类方 |
3.3.1 加人参类方 |
3.3.2 加茵陈类方 |
3.3.3 加葱白类方 |
3.3.4 其他类方 |
4 理中汤类方 |
4.1 理中汤 |
4.2 理中汤增减原药类方 |
4.2.1 增减白术类方 |
4.2.2 去甘草类方 |
4.2.3 增人参类方 |
4.2.4 增干姜类方 |
4.3 理中汤增加新药类方 |
4.3.1 加茯苓类方 |
4.3.2 加桂枝类方 |
4.3.3 加陈皮类方 |
4.3.4 加厚朴类方 |
4.3.5 加附子类方 |
4.3.6 加丁香类方 |
4.3.7 其他类方 |
5 五苓散类方 |
5.1 五苓散 |
5.2 五苓散增减原药类方 |
5.2.1 去桂枝类方 |
5.2.2 去白术类方 |
5.2.3 去猪苓、泽泻类方 |
5.3 五苓散增加新药类方 |
5.3.1 加茵陈类方 |
5.3.2 加滑石类方 |
5.3.3 加葛根类方 |
5.3.4 加香薷类方 |
5.3.5 五苓散合方 |
5.3.6 其他类方 |
6 四物汤与四君子汤类方 |
6.1 单用四物汤类方 |
6.2 单用四君子汤类方 |
6.3 八珍汤类方 |
第四部分 各类方加减药物与证型总结分析 |
1 小柴胡汤类方总结 |
2 桂枝汤类方总结 |
3 四逆汤类方总结 |
4 理中汤类方总结 |
5 五苓散类方总结 |
6 四物汤类方药物总结 |
7 四君子汤类方总结 |
第五部分 吴绶《伤寒蕴要全书》与《伤寒论》对比 |
1 对比原方 |
1.1 对比小柴胡汤 |
1.2 对比桂枝汤 |
1.3 对比四逆汤 |
1.4 对比理中汤 |
1.5 对比五苓散 |
2 对比加减方 |
2.1 小柴胡汤类方 |
2.2 桂枝汤类方 |
2.3 四逆汤类方 |
2.4 理中汤类方 |
2.5 五苓散类方 |
第六部分 结论 |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从唐至清代伤寒学术思想的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5)经典名方黄连汤物质基准及制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序言 |
1.1 立项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黄连汤相关研究综述 |
1.3.1 黄连汤处方药味研究 |
1.3.2 黄连汤临床应用研究 |
1.3.3 黄连汤药理研究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黄连汤文献考证 |
2.1 引言 |
2.2 处方考证 |
2.2.1 处方来源 |
2.2.2 历史沿革 |
2.2.3 方义衍变 |
2.2.4 本草考证 |
2.2.5 剂量考证 |
2.3 小结 |
第三章 经典名方黄连汤物质基准制备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饮片 |
3.2.2 仪器 |
3.3 方法与结果 |
3.3.1 物质基准煎煮 |
3.3.2 15 批物质基准相关测定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黄连汤物质基准质量分析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仪器 |
4.2.1 试剂与试药 |
4.2.2 仪器 |
4.3 方法与结果 |
4.3.1 薄层色谱鉴别 |
4.3.2 黄连汤UPLC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经典名方黄连汤制剂工艺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和仪器 |
5.2.1 试药 |
5.2.2 正交实验设计 |
5.3 方法与结果 |
5.3.1 正交实验设计 |
5.3.2 浓缩工艺考察 |
5.3.3 放大 3 批煎煮试验 |
5.3.4 喷雾干燥试验研究 |
5.3.5 黄连汤颗粒剂制剂考察 |
5.3.6 黄连汤不同状态质量考察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黄连汤颗粒剂质量标准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仪器 |
6.2.1 试剂与试药 |
6.2.2 仪器 |
6.3 方法与结果 |
6.3.1 薄层鉴别 |
6.3.2 含量测定 |
6.3.3 检查项目研究 |
6.3.4 粉体学研究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黄连汤颗粒初步稳定性研究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仪器 |
7.2.1 试剂与试药 |
7.2.2 仪器 |
7.3 方法与结果 |
7.3.1 加速稳定性试验 |
7.4 讨论 |
7.5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黄连汤物质基准(对应实物冻干粉)质量标准(草案)黄连汤物质基准 |
附录2 黄连汤颗粒质量标准(草案)黄连汤颗粒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基于“甘能缓”理论探讨甘草减毒增效的配伍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古今六位代表性医家使用甘草配伍规律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数据库建立 |
1.3 数据分析方法 |
2 频数分析结果 |
2.1 含甘草的处方组成的药味数 |
2.2 甘草用药剂量 |
2.3 甘草配伍情况 |
2.4 甘草与有毒中药的配伍情况 |
2.5 主治病证 |
3 案例及分析 |
3.1 案例一 |
3.2 案例分析 |
3.3 案例二 |
3.4 案例分析 |
3.5 案例三 |
3.6 案例分析 |
4 《伤寒杂病论》中甘草减毒和增效的方剂举例 |
4.1 四逆汤、附子干姜汤与甘草干姜汤 |
4.2 大、小承气汤与调胃承气汤 |
4.3 五种泻心汤 |
5 小结 |
第二章 甘草在中医门诊中配伍规律研究 |
1 处方来源与方法 |
1.1 处方来源 |
1.2 数据库建立 |
1.3 数据分析方法 |
2 二所三甲医院用药频数分析结果 |
2.1 含甘草的门诊处方组成的药味数 |
2.2 甘草用药剂量 |
2.3 患者年龄与性别 |
2.4 甘草用药时间 |
2.5 甘草配伍情况 |
2.6 甘草与有毒中药的配伍情况 |
2.7 科室分布 |
2.8 主治病证 |
3 案例及分析 |
3.1 案例一 |
3.2 案例分析 |
3.3 案例二 |
3.4 案例分析 |
4 小结 |
第三章 甘草在中成药中配伍规律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数据库建立 |
1.3 数据分析方法 |
2 频数分析结果 |
2.1 含甘草的中成药组成的药味数 |
2.2 甘草配伍情况 |
2.3 甘草与有毒中药的配伍情况 |
2.4 主治病证 |
3 因子分析 |
4 小结 |
讨论 |
1 甘草甘缓减毒 |
1.1 缓和毒性 |
1.2 缓和药性 |
2 甘草甘缓增效 |
2.1 甘缓和中 |
2.2 甘味组和的增效 |
3 配伍相反药 |
4 甘草用药剂量与时间的合理应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柴归汤联合红蓝光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病例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治疗方法 |
2.2 观察指标 |
2.3 疗效判定标准 |
2.4 安全性分析及处理措施 |
2.5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病例完成情况 |
3.2 一般情况基线对比 |
3.3 治疗前观察指标对比 |
3.4 治疗后两组观察指标及疗效的比较 |
3.5 安全性评价 |
4 研究基础 |
4.1 概述 |
4.2 痤疮中医病因病机 |
4.3 痤疮西医病因病机研究 |
4.4 痤疮西医治疗研究 |
5 讨论 |
5.1 辨证依据 |
5.2 方药分析 |
5.3 疗效分析 |
6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中医治疗痤疮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8)半夏泻心汤原方药物用量及半夏炮制方法考探(论文提纲范文)
1 原方用量考探 |
1.1 衡器计量药物的测算 |
1.2 非衡器计量药物“半夏”的测算 |
1.2.1 药物实测法 |
1.2.2 药物实测法存在的问题 |
1.2.3 计量换算法 |
1.3 大枣用量的测算 |
2 半夏材质的考探 |
2.1 半夏的炮制方法选定 |
2.2“汤洗”半夏的毒性问题 |
3 小结 |
(9)甘麦大枣汤相关问题的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甘麦大枣汤出处的探讨 |
2 甘麦大枣汤组方药材(甘草、小麦、大枣)的探讨 |
3 古今剂量换算的探讨 |
4 方剂煎煮方法的探讨 |
5 主治病症的探讨 |
6 结语 |
(10)基于数据挖掘的经方治疗水湿痰饮病的辨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水湿痰饮病的理论研究 |
1 水湿痰饮的概念——“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 |
1.1 自然界中的水、水循环 |
1.2 人体之水 |
1.2.1 生理之水 |
1.2.2 病理之水——水、湿、痰、饮 |
2 津液代谢的生理过程——人体内的“水循环” |
2.1 脏腑与津液代谢的关系 |
2.1.1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 |
2.1.2 “上输于脾,脾气散精” |
2.1.3 “上归于肺,通调水道” |
2.1.4 “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
2.1.5 “肾者水脏,主津液” |
2.1.6 肝主疏泄,疏通水道 |
2.1.7 心阳温煦,推动血行,津血同源 |
2.1.8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
2.2 气血与津液代谢的关系 |
2.2.1 气能生津、行津、摄津 |
2.2.2 津血同源 |
3 水湿痰饮病的概念——“一源而四歧” |
4 水湿痰饮病的病理变化 |
4.1 病因 |
4.1.1 久居湿地,冒雨涉水,外感寒湿 |
4.1.2 饮食不节,嗜食肥甘,暴饮水浆 |
4.1.3 体虚劳倦,房劳过度 |
4.1.4 情志失调 |
4.2 病机 |
4.2.1 脏腑病机 |
4.2.2 气血津液病机 |
5 《伤寒杂病论》中水湿痰饮病的概念与临床表现 |
5.1 《伤寒杂病论》中水湿痰饮病的概念与范畴 |
5.1.1 《伤寒论》中的水湿痰饮病 |
5.1.2 《金匮要略》中的水湿痰饮病 |
5.2 《伤寒杂病论》中水湿痰饮病的临床表现 |
5.2.1 望诊 |
5.2.2 闻诊 |
5.2.3 问诊 |
5.2.4 切诊 |
6 《伤寒杂病论》辨治水湿痰饮病的治则治法 |
6.1 总治则——“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
6.1.1 “温药”的内涵 |
6.1.2 “和之”释义 |
6.2 具体治法 |
6.2.1 温补兼行消以标本兼治 |
6.2.2 攻逐水饮以急则治标——“病水腹大……有水,可下之” |
6.3 对“温药和之”的补充——水湿痰饮与热邪交结的治疗 |
7 后世医家水湿痰饮病理论的发展 |
7.1 晋隋唐时期 |
7.1.1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
7.1.2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
7.2 宋金元时期 |
7.2.1 宋·严用和《济生方》 |
7.2.2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 |
7.3 明清时期 |
7.3.1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 |
7.3.2 清·喻嘉言《医门法律》 |
7.4 现代时期 |
7.4.1 水湿痰饮相关疾病 |
7.4.2 病因的认识 |
7.4.3 病机的认识 |
7.4.4 治法方药 |
7.4.5 述评 |
8 从《伤寒杂病论》到现代水湿痰饮病概念的衍化过程 |
第二部分 病案数据挖掘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研究病案来源 |
1.2 病案纳入标准 |
1.3 病案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案的预处理 |
2.2 病案信息采集方法 |
2.3 病案数据挖掘平台的建立与数据挖掘方法 |
2.3.1 数据处理过程 |
2.3.2 病案数据挖掘平台的建立 |
2.3.3 病案信息数据挖掘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入选病例基本情况 |
3.2 水湿痰饮病总体病案统计结果 |
3.2.1 频数分布统计结果 |
3.2.2 方症关联分析结果 |
3.2.3 聚类分析结果 |
3.3 水湿痰饮侵袭不同部位统计结果 |
3.3.1 水湿痰饮侵袭脾胃系统计结果 |
3.3.2 水湿痰饮侵袭肺系统计结果 |
3.3.3 水湿痰饮侵袭肝脾统计结果 |
3.3.4 水湿痰饮侵袭肾系统计结果 |
3.3.5 水湿痰饮侵袭脾肾统计结果 |
3.3.6 水湿痰饮侵袭肢体经络统计结果 |
3.3.7 水湿痰饮侵袭其他部位统计结果 |
4 讨论——数据挖掘结果分析 |
4.1 中、西医疾病分类及水湿痰饮侵袭部位 |
4.2 临床症状 |
4.3 病机、病理因素、病位 |
4.4 辨证分析 |
4.4.1 关联规则分析 |
4.4.2 聚类分析 |
4.5 用药 |
第三部分 经方治疗水湿痰饮病的辨治规律探讨 |
1 水湿痰饮病的范畴涵盖临床各科,以内科所占比例最大 |
2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口干一症值得重视 |
3 病因病机 |
3.1 病理因素以湿、水、饮、痰为中心,常与气、寒、热、风、瘀多种病理因素兼夹为患 |
3.2 病位主要在脾、肾、肺、胃、肝,内外上下无处不到 |
3.3 病理性质总属本虚标实,以标实为主,虚实夹杂 |
3.4 病机复杂多样,脏腑病机为主,气血津液病机为辅 |
3.5 水湿痰饮侵袭不同部位的病机演变 |
4 病机辨证 |
4.1 辨病理因素 |
4.1.1 辨湿、水、饮、痰 |
4.1.2 辨寒热属性 |
4.1.3 辨气分血分 |
4.1.4 辨兼夹病邪 |
4.2 辨脏腑病位 |
4.3 辨正虚 |
5 治疗方案 |
5.1 水湿痰饮侵袭不同部位的经方运用 |
5.1.1 在脾胃的治疗 |
5.1.2 在肺脏的治疗 |
5.1.3 在肝脾的治疗 |
5.1.4 在肾脏的治疗 |
5.1.5 在脾肾的治疗 |
5.1.6 在肢体经络的治疗 |
5.2 药物的加减法 |
5.2.1 依据病机进行加减 |
5.2.2 根据病理因素进行加减 |
5.3 多种功效药物配伍使用 |
5.4 核心药物、药对及药物组合 |
5.4.1 核心药物 |
5.4.2 核心药对、药物组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查新报告 |
发表论文 |
四、浅析《伤寒杂病论》中大枣的运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数据挖掘的经方中半夏配伍应用探析[J]. 周平生,查青林,吴江峰,程仕萍. 江西中医药, 2021(09)
- [2]张仲景与陈延之学术思想比较研究[D]. 李明.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1
- [3]《金匮要略》药后调摄研究[D]. 孙诚攻.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吴绶《伤寒蕴要全书》主要类方的药物运用规律研究[D]. 朱紫尧.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1(02)
- [5]经典名方黄连汤物质基准及制剂研究[D]. 赵志峰. 广东药科大学, 2021(02)
- [6]基于“甘能缓”理论探讨甘草减毒增效的配伍规律[D]. 林鑫.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7]柴归汤联合红蓝光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D]. 邓玉霞.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8]半夏泻心汤原方药物用量及半夏炮制方法考探[J]. 孙志其,韩涛,黄海量.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02)
- [9]甘麦大枣汤相关问题的的探讨[J]. 姜旭,王宇卿.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9(02)
- [10]基于数据挖掘的经方治疗水湿痰饮病的辨治规律研究[D]. 赵鼎.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