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许经营并非“点金术”(论文文献综述)
陈玳[1](2019)在《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市场与社会》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对人类社会经济形态演变的观察是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之上的,这意味着,马克思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解读是基于对微观个体的实践活动与宏观社会发展关系的探究,即以个体的经济活动所形成的内在秩序作为人类社会整体架构的基石承载了其它社会关系的发展。从时间的角度看,这种由个体经济活动所形成的社会基础则蕴涵着推动人类历史不断前进的内在动力。换言之,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人类社会经济形态的转换本质上是作为社会基底的经济结构的变革所引起的一系列其他社会关系的蜕变,而这些长时段的宏观层面的巨变也必然以各种方式传递于微观个体的实践活动的变化之中。基于这样的认识,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之间的兴替其本质上可以解读为市场经济相对于传统自然经济的全面上位。然而,值得深思的是,市场经济究竟是循着怎样的机制取代自然经济的?它的出现和发展对社会施加了怎样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这种影响深远的经济机制转换是怎样折射于个体的实践活动的?或者进一步说,个体应当怎样对其实践活动加以调整以更好地适应这种不可抗拒的变化?总而言之,将市场经济全面取代传统自然经济的转变过程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置于唯物史观的视域下进行研究是必要的。人的日常生活实践主要围绕三种不同属性的活动展开,人的实践活动因此包括:实现自然属性的实践活动(维持肉体生存的自发性活动例如饮食和睡眠)、实现社会属性的实践活动(在不同关系组织中的活动以提供群体意义)以及实现经济属性的实践活动(旨在为肉体生存提供物质保障)。经济属性活动也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实践所内蕴的中介性特质(人通过实践活动将自身与世界相连)天然赋予了人开放和平等性的自由;然而另一方面,自然秩序、人为(造)秩序以及伴生于人的群体性实践活动所产生的、但又超出个体意识和意志的控制范围的准自然秩序则作为实践的客观条件又对实践的自由本性形成了约束。因此,作为特定属性的实践活动——经济活动(通常以劳动的形式出现)同样面临活动的自由本质与秩序约束的双向均衡问题。由于劳动的中介性体现在人对外在对象的创造及其归属问题,因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劳动必然受制于基于对象创造和归属的双重秩序——基于天然禀赋差异的分工秩序及其引发的、表现为供求规律的交换秩序——的制约;同时,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导致劳动者失去对劳动产品的支配权所造成的与劳动的自由本质相抵触的情形,最终导致导致由此引发的物化机制过度发展,从而形成经济属性活动对自然属性及社会属性活动的排斥。然而,欲了解市场经济发展所引发的物化机制的形成过程则必须回到历史的观察中方可一窥端倪。本文通过对西欧市场经济发展史的结构性梳理,以唯物史观的视域呈现了市场经济机制在历史中的发展轨迹。在此基础上,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所导致的西欧社会经济形态发生巨变的原因,及其重新塑造自然、社会和人的作用机制做出了相应的分析。在对西欧前市场经济时期和市场经济时期这两种不同时期在生产(分工和技术)、消费(分配)和交换(货币)维度的组织方式及其结构的差异和历史变迁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发现:市场经济借助其催生的、迥异于传统自然经济载体——乡村空间的新空间——城市,并以货币为中介带动商品和劳动力在城乡间的流动,逐步完成对土地和劳动力的商品化虚构(commodity fiction),最终彻底瓦解了传统自然经济。在此过程中,随着市场经济在历史中的发展,人的生存则卷入不断深入的物化进程。这具体表现在:劳动者必须不断寻求与流动的生产资料结合的机会以获得生存;对劳动对象的资本化生产方式使劳动产品呈现为更加错综复杂的异化特性从而肢解了人的生命整体性;而基于深度分工的资本化生产方式下的劳动过程则呈现出对一切资源(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广度上的规模化和深度上的专业化的抽吸式(syphoning)提取以及利用的特征。基于前述的理论建构和历史回顾,本文在结尾部分首先厘清了构成人的生活实践活动的三种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的应有次序,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三种属性的失序及其对人类生存的影响,此外,还进一步分析了市场经济时代由于这三种属性在主导观念中的错误定位所造成的对这种失序的强化。其次,从分析市场结构的内部矛盾入手,进一步推出由于市场内部结构性矛盾所导致的市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的表现,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资源占有的非均衡导致成果分配的非均衡这一基本特性,是致使个体的自然、社会和经济属性活动结构被扭曲以及社会阶层财富分布严重失衡的前提。最后,总结了市场经济导致人类生存状态异化的主要方式并探索了相应的平衡之道。简言之,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拯救则必须以遏制市场经济对人的侵蚀和控制作为开端,而保护人的基本自然和社会需求不被蚕食,确立涉及公共福祉的社会生活领域的非市场化管理以及培育有利于个体和社群充分发挥因地制宜创造力的共同体是抵抗过度经济力量的控制以及科层体系制约的基点。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首先,通过对微观层面个体生活实践类别及其可能性条件的构建,以提供一个宏观层面市场经济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对人类生存影响进行分析的基础。换言之,本文力图通过分析宏观层面的市场经济发展对微观层面个体生活实践结构的影响来说明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所引发的物化机制对人的异化并探索可能的平衡之道。其次,采用中介化的分析方法对经济结构、社会结构、行动结构和历史变迁进行分析,将历史变迁理解为实践活动条件的中介性转换。在此基础上,将空间分析方法引入到历史变迁的分析中,从异质空间生成及其内容交换的角度,解读了市场经济逐渐取代自然经济成为新的主流社会经济组织方式的机制和过程,并认为空间的裂变是导致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底层构造之一。当然,无论是市场还是社会均属于复杂巨系统,对于市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和探究是一个需要多学科、多角度研究的艰巨工程,本文的研究思路可视为对这一宏大而意义深远的命题提供新角度解读方式的尝试。
洪艳蓉[2](2019)在《双层SPV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逻辑与风险规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独具中国特色的双层SPV资产证券化,通过构造信托受益权作为合规基础资产帮助企业融资,是金融中介推动下形成的,复合商业理性与法律动因的金融创新。该模式的实质是回归企业主体信用的担保融资,但其可能存在被滥用于帮助企业加杠杆融资及监管套利,危及金融安全的风险,以及因信息披露和责任约束不到位,难以有效保护投资者的风险。有必要在肯定双层SPV资产证券化商业价值的基础上将其纳入企业资产证券化框架监管,予以贯彻必要原则和穿透原则,提升信息披露透明度并建立有效的约束规则,回应这一复杂法律构造的风险传导机制,助力其健康发展。
李博楠[3](2017)在《我国金银币市场交易机制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我国金银币是具有特定主题的国家法定货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从1979年开始发行当代贵金属纪念币以来,一共发行了 2000余个品种,计12000余万盎司,实际铸造总数量达10580万枚,市场价总值1400余亿元。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增长,国民收入不断提升,金银币作为现代艺术品、收藏品和投资品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熟识,收藏和投资群体逐年增多,人们通过收藏投资金银币的过程中也实现了自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目前,金银币市场调整期还未结束,市场价格在发行量扩容与国际金价调整的双重压力下,泡沫被逐渐排出,总体市场表现较平淡,这是经过狂热炒作后的理性回归。探究金银币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市场结构状况,挖掘市场交易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行及交易体制改革措施,这对于充分认识金银币市场现状,准确把握市场变化规律,引领人们理性投资,促进我国金银币市场健康、持续、快速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阐述研究背景和意义及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不足。第二,从经济学角度对我国金银币市场结构进行分析,阐述市场参与机构及市场结构特征。第三,从我国金银币一级、二级市场角度对我国金银币市场交易运行机制进行分析。第四,指出我国金银币市场发行及交易机制上存在问题,比如发行规模有违市场规律、发行体系不完善、市场利益分配格局严重失衡、投资变现性较差、销售渠道存在冲突、产品销售信息不够透明及电子盘交易存在漏洞等。第五,对我国金银币市场交易运行机制提出若干政策建议,包括改革特许渠道销售及管理体系、为特许渠道管理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利用商业银行建立做市商制度、探索新型特许及银行营销合作模式、建立官方市场交易平台、整合发展电子商务销售及完善金银币电子盘交易等建议。
吴士权[4](2017)在《质量创新综述及探析(上)》文中指出质量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概念,它是个动态的、变化着的、持续发展的综合性术语,尤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更新和丰富,因此乃是全社会关心的主题。然而质量必须进行系统的管理,即通过不断变革产品或服务的目标、对象、范围、方法等,不断满足顾客、员工、供应方和社会的需求,以实现对最终产品性能指标要求的关注逐步演变为对设计质量、制造质量、使用质量和废弃
伍艳玲[5](2017)在《溢价并购下盈利预测补偿协议有效性研究 ——以金利科技并购宇瀚光电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已经成为提升业绩和实现业务转型的重要途径,在最近几年可谓呈现井喷式的发展。其中频繁发生并购活动的领域主要集中在新兴产业,包括计算机、通讯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为了保证投资者利益,纠正并购估值,证监会在2008年颁布的文件中规定交易双方必须签订盈利预测补偿协议。但是在后期实践中发现,该协议要求标的资产在并购后几年仍独立核算,不利于并购双方资产的整合。于是在2014年的文件中取消了该强制性的规定。但是由于并购市场的高度博弈化,主并企业为了保证自身利益,仍然会要求与标的资产原股东签订盈利预测补偿协议。外延式并购一方面能给企业带来高速增长,但也随之有新的风险出现。目前市场上存在因标的资产预期业绩不达标,而造成主并企业计提大量商誉减值准备的现象,甚至有的标的资产公司在未实现业绩承诺的情况下以期通过更改承诺的方式来逃避赔偿责任。深交所表示对这些现象将进行重点关注。本文从溢价并购的角度出发,首先介绍了并购溢价和盈利预测补偿协议的概念,从并购动因、并购估值和并购绩效三方面对理论基础进行梳理。围绕并购溢价,从相关性并购动机和并购溢价影响因素两方面对文献进行整理,最后梳理了我国关于盈利预测补偿协议的研究现状。然后,收集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并购现状,对行业中的溢价并购案例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最后从并购动机、并购估值、并购绩效的角度分析了金利科技并购宇瀚光电的案例。本文采用文献分析、规范研究、事件研究和案例研究的方法,来探讨溢价并购的背景下,盈利预测补偿协议是否有效。研究发现,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中的并购多为溢价并购,并且大多数企业会签订盈利预测补偿协议。但是盈利预测补偿协议在运用的过程中并没有起到很好的纠正估值,保护投资者利益的作用。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标的资产权利和义务的不对等,助推了并购溢价。盈利预测补偿协议的机制容易流于形式,一旦诚信机制遭到破坏,损害的将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因此我国的盈利预测补偿机制还有很多有待完善的地方。
刘亦明[6](2014)在《托尼社会批判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托尼是20世纪英国着名的经济史学家、社会批评家和工人教育活动家。本文旨在对托尼社会批判思想进行系统的研究。托尼关注的问题领域很多,跨度大,但托尼内在思想的核心却是相对明朗和质朴的,即对工业时代(社会)在发展中迷失自我的一种反思与批判,以及重新构建社会的思考。纵观托尼丰富的着述,揭橥其多方面、多层次的描述,直切托尼思想的内核,贯穿于托尼思想的主线便显露无遗:托尼始终致力于对社会各种不平等和道德沦丧现象的批判,并提出和实践自己重新构建社会的理念,即福利社会。本文紧紧围绕批判与重构这条逻辑主线,对托尼的思想进行论述。本文正文分六章。第一章对托尼思想产生的背景进行介绍。从早年生活、参战经历和潜心研究三个方面详细梳理了托尼的生平,在英国工业社会批判传统的背景下,阐述了托尼思想的渊源,他一生恪守着基督教的道德观,并深受马修·阿诺德等近世思想家的影响。第二章和第三章是托尼的社会批判思想。托尼对社会的批判是对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满,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这个批判,既包含了他所生活的英国社会,也包含了美国和德国,同时,对中国也给予了许多的关注。其中,第二章是托尼从经济贪婪、政治特权和教育失衡三个方面对英国社会的批判,第三章则对美国、德国和中国社会的弊病进行批判,由此形成了他对社会存在疾病的整体诊断。第四章是托尼的福利社会思想。托尼对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的尖锐批判并非有始无终,为批判而批判,而是在揭露了贪婪社会的种种弊病之后,提出了重新构建社会的理念,这个福利社会是物质(经济变化)和精神(社会公正的改进)的结合体,包括了功能社会、自由主义和平等价值三层含义,涵盖了社会和经济组织的各个方面,延伸到对共同人性的认识以及继而培养共同文化的目标。托尼的新社会构建理论,归根结底是要走一条建立在福利制度基础上的道德之路。第五章是托尼社会福利思想的实践与影响。与整日蛰伏于书斋中固守成规的学者不同,托尼是一位坚定的理论实践者,他在英国工党、费边社、工人教育协会、经济史学会等不同领域的耕耘,影响深远。正是通过托尼-蒂特马斯的这种关系,英国公共文化的传统转变为深深扎根于共享社会价值之中的对社会福利的需求。第六章是“三大红色教授”的比较。通过拉斯基、柯尔和托尼对社会批判与重构的社会主义思想的异同进行对比,以深化对托尼思想的理解,展示其独特性。通过对托尼社会批判思想的分析,本文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托尼对社会弊病批判的同时,开出了构建一个理想的福利社会的救世处方,并将这种思想转变为积极的社会行动。尽管这个洋溢着一致的道德和伦理的美好社会充满了乌托邦的色彩,然而,他对福利社会理论的重建和实践,在道德沦丧的工业时代,不能不说是一种改革的最强音,他具有普世意义的思想遗产对西方乃至全人类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方蒸蒸[7](2014)在《全球化进程中美国学校教育的意识形态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全球化就其本质而言,虽然发端于经济活动,但它更具有影响力的是对世界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扩散、传播功能。因此,全球化对世界各国而言决不是一种价值中立的理论和发展趋势。各国经济在经历着深刻变化的同时,也都注视着意识形态领域的发展,尤其近年来通过加强意识形态教育进行的社会控制逐渐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成为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者日益关注的课题。本文采用比较法、文献法与个案研究方法,在对美国学校教育中的意识形态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的基础上,以全球化以来美国学校教育意识形态的历史传承、争论焦点、教育实践、问题与实质为线索,期望能够从中揭示出在新的时代挑战面前,美国学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应对策略,尝试分析意识形态教育的共性和个性关系,并对中国意识形态教育的借鉴意义。美国一直处于世界发展的最前沿。在全球化时代,美国社会发展依然独领风骚。其成功的经验是世界各国竞相学习的榜样。虽然美国没有狭义上所谓的“意识形态教育”课程,但无论从美国教育的发展历史、学校教育、社会文化等方面都显示出其独特的意识形态影响。美国教育中客观存在着广义的意识形态教育,这是不争的事实。本研究中的“意识形态”既是作为一种“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其本身也是教育的内容。本研究中的“意识形态教育”是指广泛存在于美国教育中的社会文化观念的教育,涉及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文化观念、政治观念等不同方面的学校教育。从美国意识形态教育的历史传承看,美国一直贯穿着对“美国精神”的传承,历经宗教教育、道德教育、公民教育及三者的有机融合,学校教育对“美国梦”的追求与公民教育一脉相承,公立学校运动中加强了世俗教育,平等的教育理念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但作为教育“机会”的平等和教育“结果”的平等之间总存在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美国社会的“白人至上论”和“例外论”引发了持续的种族问题,与“民主”意识形态背道而驰。在进步主义运动中,联邦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力度,赋予更多人更多的机会进入公立学校,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大国,“美国精神”也借助于全球化浪潮得以散布与传播。从美国教育中的意识形态的争论焦点看,全球化以来,美国的教育改革中充斥着对教育质量的关注,因此带来了对教育产出“量化”的意识形态争论;学校教育政策制定中一直存在着民主党和共和党的不同教育立场,对教育目的的“私人”和“公共”性质的争论;教育理念中的“进步主义”和“保守主义”的意识形态争论;“工业社会”和“知识社会”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意识形态争论,以及后现代主义、新自由主义和第三条道路主义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和争论。从美国学校意识形态教育实践看,美国联邦政府逐渐获得了教育控制权,在资金和课程上都加大管理力度;美国教师的意识形态具有“一致性”和“差异性’的特点,教师特定的政治文化倾向以及教师观点的政治立场和教师培养过程中的“新”意识形态元素都对美国的意识形态教育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在学校意识形态教育实践上,有促进学生“民主意识”的教育哲学,开发基于教室空间的意识形态教育模式,培养学生具有“客观”精神的意识形态教育立场,培育学生政治“参与效能”的意识形态教育目的。最后,家庭、社区和宗教对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都产生重要影响。从意识形态教育的问题与实质上看,美国地方的教育管理权在学校“整合”和“择校”运动中逐渐失去控制力;从意识形态教育的结果看,美国教育中的“机会平等”并没有实现,学校的民主理念在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时也无能为力,高等教育的“产业化”意识形态也面临着两难困境,在追求“利益最大化”与实现“公共善”之间存在着根本冲突。但无论怎样,为了国家利益,美国人矢志不渝地推行本国的意识形态教育,在全球化浪潮中,积极推行“文化霸权”。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美国不仅存在意识形态教育,而且其教育手段和方法要更加隐蔽,美国学生更是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美国的主流意识形态。美国本身就是一个多重矛盾的复合体,粘合美国社会种种矛盾的正是以“美国精神”为代表的主流意识形态;另外,意识形态教育具有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增强社会认知一致性的功能。无论社会制度如何,各国政府都会或明或暗地加强本国的意识形态教育。虽然中美社会制度、价值观念、文化传统等方面差异巨大,但作为全球化社会中的共同参与者和推动者,客观、全面地考察美国的意识形态教育,能够作为“他山之石”。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意识形态教育的进程中也出现过波折,对于学校的意识形态教育也存在诸多问题,面临全球化时代价值多元化的挑战。因此,一方面我们需要借鉴美国的意识形态教育中的好的做法,把握教育的“隐性”与“显性”方法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民主协商精神,积极探索意识形态教育的多元化实践路径;另一方面也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做到既“放眼全球”又“立场坚定”。
张向东[8](2013)在《明末清初传教士身份认同与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文中指出四百多年前,一群西方传教士,肩负“为上帝开疆拓土”的使命,不远数万里来华,在异域文明的知识和话语背景下传播天主教义。在与地方官僚和士人阶层打交道的过程中,他们探索创造出以宣扬西方科学技术知识为手段,为自己获得身份认同,进而在中土立足、传教的策略,从而开启了明末清初西学东渐的历程。在这样的过程中,来华传教士与不同的知识分子群体之间产生了复杂的话语纠葛,反映出西学在中国传播的过程所负载的科学知识与中国道统、治统和学统的多视域、多层面的错综关系。本研究以利玛窦策略的提出、确立和演变为切入点,梳理分析西方传教士与儒士教徒、友教士人、反教人士等知识分子群体的对话文本,试图借助钟鸣旦所提出的互动交流分析框架,以身份认同为线索,分析此一时期西方传教士为自己建立怎样的身份标识,这种建立过程得到了中国士人怎样的接受和拒斥,在这一过程中,西方科学知识扮演了怎样的工具角色,而在传教士与中国士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他们所携来的西学又经历了怎样的重新建构。笔者认为,明末清初西学东渐过程中,来华传教士不仅赋予西方科学技术以立足中土的工具意义,更重要的是,他们希望藉此获得中国士人对于异域文化的认同,从而为破除华夏中心主义、获得西学西教的合法地位建立基础。此一旨趣使得他们陷入了关于道统、治统和学统的复杂论争,也使得天文历算、火器、水利等各类学问始以新奇之学的面目出现,终以为大一统政治服务的形态被收编,最终无法成为近代科学在中国出现的发轫。而传教士自身也从被视作夷狄、野蛮人而至于奇人、至人甚至圣人,却最终以“宫廷专家”的身份沦为御用知识分子,他们的传教使命和传播西学知识的工作也因此而终被断送。这样两条线索相互交织,共同搭建起明末清初西学东渐的话语框架。
董佳[9](2011)在《论金砖四国知识产权战略》文中研究指明当全球经济不断受到美国所累下行空间逐渐扩大时,人们把目光转向金砖四国,并非由于他们对全球经济有很强的掌控力,而是因为他们强烈的创新需求及其将相对稳定的制度路径和政治保障。同时,进入知识经济阶段的全球经济并未因经济危机而放慢脚步。相反,包括金砖四国在内的很多新兴市场国家希望在知识经济阶段中实现越位升级,虽然他们即没有强大效地知识产权壁垒,也缺乏规范完善的知识经济秩序,他们都选择了知识产权之路,并依靠自有优势资源和独特战略对策在目前“单向度”的知识产权世界中搏得一席之地。本文创作的现实背景就是这样一个严峻的生存命题——不创新就无法生存。知识产权是发达国家在近百年来资本主义扩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套相对固定和成型的制度体系,由其是进入全球化,一些学者发现知识产权制度在客观上也增加了创新的成本,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因为知识产权的路径依赖把原有的自主创新变得更加难以为继。甚至有人说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奴役之路”。在文中作者引入“知识产权全球化”概念,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作为全球知识产权市场的供给双方与其说是在进行商品博弈倒不如说是制度博弈。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产权全球化过程也是知识产权多元化、丰富化过程。所以,知识产权不应该、也不可能仅仅是某个集团或阶级的控制工具或压制手段。所谓战略就是实现目标与自身能力之间的差距,较比发达国家相对成熟的知识产权战略而言,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战略往往是盲目跟进,其内容在略显稚嫩、缺乏实际操作性的同时,更失去了作为战略的根本意义。因此必须用知识产权全球化视野审视当前全球的知识产权生态,制定更符合发展中国家发展实际的知识产权战略,才能从根本上脱离发达国家预设在制度内部的不利因素。更有利于知识产权制度的创新与丰富。金砖四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利益的代表和全球经济的重要一环,如何面对知识产权这块“他山之石”?如何铺好自己脚下的“创新之路”?在不同战略路径的取舍之间,如何摆正经济增长与自主创新之间关系?这都是作者要在文中作答的问题。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篇章结构。在第一部份的三个篇章中作者分别从“实证、逻辑和归纳”的角度对知识产权制度的来龙去脉加以勾勒,并结合金砖四国的经济发展特征谈知识产权对全球经济的深刻影响,并注意克服传统以来谈知识产权必定以欧美为正宗的理论窠臼,更接近全球知识产权市场交易现状。发展中国家是世界知识产权商品的主要购买者和使用者,占全球知识经济消费总量比重较大。所以研究金砖四国的知识产权的实际情况更能如实地反映知识产权保护的宗旨和本意。金砖四国的政治与经济结合紧密度高,其知识产权战略背后往往是这些国家的政治哲学或经济传统相互作用的结果,比如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印度的“甘地主义”、俄罗斯的“无政府主义”、巴西的“民族主义”都具有很强列的指向性和标志意义,在制度路径上必然会做出这样或那样的选择,必然会出现执行上的强与弱、是与非、进与退、攻与守。但金砖四国的知识产权战略的理论基点是尽最大可能的防御或保护自主创新能力,最小代价的获得创新层次的至高点,因此单独的看待盗版问题、或其他方面的知识产权侵权问题会令人不耻之余而表示费解,当理解了这些国家经济生活中的理论背景和现实情况,当理解了这些发展中国家的困境和必须有效生存下去的基本前提室,就可能理解了侵权行为背后的战略选择,也就能够得出相对中肯和立体的结论。研究知识产权可以成为解剖金砖四国经济现状,预测金砖四国未来走向的“内窥镜”。尤其是在应对外来知识产权制度压力,金砖四国表现出的一些共性反应和战略选取就很值得经济学者们研究,因为这些战略的选取一方面是政治妥协与经济博弈的产物,另一方面也蕴含了创新与继承、吸收与坚守等一系列朴素而充满智慧的社会认知。所以知识产权问题绝对不是单一的文牍主义问题,而是多元的现实主义问题;不是简单的南北问题,而是复杂的共生问题。从那些知识产权制度中的共性特征中,作者看到了金砖四国所以“肯于联合、能够联合”的内在合理性与外在必然性。文章第二部分(第5至9章),作者在前面关于知识产权全球化的逻辑推演和金砖四国知识产权的共性归纳的基础上,对金砖四国成员国逐一进行个体性研究。首先,梳理了金砖各国的经济发展脉络,特别是知识产权制度引入与构建过程。其次,分析了知识产权制度与经济社会以及文化传统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再次,总结出各国知识产权制度的战略特征及其对创新行为和经济增长的绩效影响。当然这项任务是异常繁重与艰苦的,虽然前人对金砖四国成员中的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的经济社会的历史结构加以深入的研究,但是仅从知识产权角度的但一切面加以分析并从中区别出不同就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来看还是相当有限的,所以作者只能从前人研究的蛛丝马迹中还原出各成员国关于知识产权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并尝试能够在此基础上把握这些金砖四国在知识产权领域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和而不同”。文章第三部(第10章),作者围绕如何正确处理好尊重外来知识产权与强化自主知识创新的关系提出了相关对策措施:一是对内要优化知识产权本土化推进经济崛起的速度与质量。纵观世界经济历史,知识产权作为一种经济制度对近代以来的世界经济可谓影响巨大。不仅加速了创新的进程,也为创新提供了保障。对这一制度进行经济学研究是十分必要。对知识产权产权战略进行研究不仅可以对现有制度加以完善和深化,同样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一定的现实意义。二是对外要创造全球知识产权制度多元化发展新局面。本文所研究的金砖四国在知识产权方面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博弈行为及战略实践将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技术和制度在这些高速增长的经济体中的相互关系加以研究。一方面,本文可以深入把握技术与制度之间的相互融合的深度和效果。例如把研究范本圈定在技术上存在多元需要,且制度上面临着多重选择的金砖四国,尤其是反映在知识产权战略层面恰恰是制度与技术相互融合的又一佐证。这些新措施的实施,将会有力地推动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在研究工作中,作者根据自己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经验,对学术界、理论界目前尚无定论或不够全面和正确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形成了若干新的理论观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知识产权全球化等一些基本概念及内涵进行了比较科学的界定,这是一种理论得以确立的重要基础;二是对金砖四国体系发展的基本规律及一些重要关系,诸如金砖体系内部成员之间,西方发达国家与金砖四国之间;知识创新、知识转移和知识消费之间,知识产权本土化、知识产权扩张化与知识产权保护之间以及前三者与后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等等,进行了探寻和把握,展示了彼此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三是对一些学术界、理论界已有定论的理论观点上的缺陷和不足进行了修正和完善,例如,目前知识产权全球化研究一直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欧洲中心主义倾向,即踟蹰于“知识产权制源于欧洲”的窠臼,认为其全球化的过程必然是效法欧洲制度,亦或是效法先进制度的过程。但这种想法本身就与“制度创新”的精神相悖。另一种是普世主义倾向,即把知识产权全球化理解为一种标准化、规范化过程,但是任何制度都必须符合当时当地的生产力水平,合适的知识产权制度能催进生产力的提升,过高的或过低的知识产权保护标准亦有可能抑制或破坏创新行为,这一点在发展中国国家的例子很多。这些都对知识产权保护理论的完善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对本研究领域有关理论成果的检索,本论文对金砖四国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形成的比较系统的理论成果在国内尚属首次。为包括中国在内的金砖四国相互学习共同推进知识产权建设提供经验。本文研究范本处于经济上升期,而且是进入后工业时代以来率先开展经济转型的发展中国家,其在知识产权方面的战略实践对发达国家的现有制度体系在积极努力对接的同时,又不约而同地对其加以了扬弃,为后发展国家在制度层面的探索具有“破冰”意义。就知识产权制度本身而言,也是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的制度变迁。例如该制度对传统知识保护领域的延伸,很大层面得益于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在专利和版权方面的博弈与对抗的现实成果。本论文形成的理论成果,首先,本文拓展了金砖四国专题研究的范围。其次,本文深化了知识产权全球化研究的内涵。知识产权保护全球化一直公认的理论热点和现实难点问题。可以说,妥善应对和解决知识产权在全球化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仅依靠法学途径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些问题往往触及诸如经济学、哲学等其他学科领域中的核心命题。所以,本文通过跨学科、多角度地综合分析,希望对知识产权全球化这一特殊的经济现象得出更切实、更全面、也更客观地的认知。另外,本文研究对象是发展中国家最具代表性的金砖四国,研究他们在知识产权保护的兴衰与得失,背后意义大于表面意义。本文尝试了世界经济跨区研究的层次。金砖四国作为经济体具有“区域跨度大、分布范围广”的特点,除包括传统意义上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还囊括了欧洲东部。因此从研究范围上看本文是对世界经济跨区域研究的一次大胆尝试。虽然之前,很多专家学者对欧盟、东盟等国家或区域间的合作组织不乏经典的论述,但是就知识产权领域进行专门研究上述首次。
王志芳[10](2008)在《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煤炭在我国一次性能源的生产和消费中占到70%以上,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长期以来对煤炭开采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煤矿区林业复垦率很低,与国外发达国家复垦率相差很大。从我国森林覆盖率的现状以及目前煤矿区生态恢复的要求看,在煤矿区复垦中应该大幅度提高林业复垦的比例,以加快煤矿区生态环境恢复的步伐。对我国煤矿区林业复垦现状的分析表明,造成目前煤矿区林业复垦率低的主要原因不是技术问题而是资金短缺问题,而资金短缺的主要原因则是融资机制不完善、融资渠道不畅。构建新的适合我国煤矿区林业复垦的融资机制已经迫在眉睫。本文以林业融资理论和相关经济学理论等为支撑,在详细分析我国煤炭生产和消费以及煤矿区自然地理条件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我国煤矿区林业复垦实践和融资体制的“政府主导、市场介入、社会参与”的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机制,补充了煤矿区土地复垦融资理论研究不足的缺陷,实现了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主体的多元化、融资渠道的扩大化、融资方式的多样化。在此融资机制中,重点对政府主导的方式、途径、市场融资方式及其创新、社会参与方式等作了详细的阐述,并完善了融资机制的相应配套措施和政策建议。最后,结合山西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试点改革进行了实证分析和论证,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本文对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机制的主要内容及实施方式作了重点的阐述。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不仅要通过拓宽税费、发行国债、政策性金融和横向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主动承担煤矿区林业复垦资金筹集的重任,还应该全面推广和完善矿山生态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建立煤矿区林业复垦基金等激励和约束煤炭企业复垦行为,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在市场介入方式中,主要通过设立专业的煤矿区林业复垦投资公司进行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并将资产证券化以及BOT融资方式及其衍生融资方式等引入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中。作为政府融资机制和市场融资机制的有益补充,可通过捐赠、发行生态林业彩票等社会参与方式调动公众对煤矿区林业复垦的积极性。
二、特许经营并非“点金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特许经营并非“点金术”(论文提纲范文)
(1)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市场与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历史变迁中的人 |
一、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关于唯物史观与经济史的研究 |
(二)关于市场(经济)与社会关系的研究 |
(三)关于人的生存实践的研究 |
三、研究思路 |
第1章 基于生活实践的人的基本属性 |
1.1 人的生活实践的自然属性 |
1.2 人的生活实践的社会属性 |
1.3 人的生活实践的经济属性 |
第2章 中介化的经济活动 |
2.1 实践的中介性(mediation) |
2.1.1 实践与秩序 |
2.1.2 实践与自由 |
2.2 经济活动的中介性 |
2.2.1 劳动与秩序 |
2.2.2 劳动与自由 |
第3章 经济活动结构的历史变迁 |
3.1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市场经济 |
3.2 空间的裂变:生产分工-技术-人口 |
3.2.1 生产分工-技术-人口 |
3.2.2 空间的裂变 |
3.3 独立的灵魂:从货币到资本 |
3.4 财富的分配:从(土地)共同体到(市场化)社会 |
3.5 巨变之因 |
3.6 市场经济历史进程中人的生存物化 |
第4章 人的处境 |
4.1 自然、经济与社会 |
4.2 市场化社会的结构性矛盾 |
4.3 平衡之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我国金银币市场交易机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思路及不足之处 |
1.5 术语说明 |
2 当前我国金银币市场情况及结构分析 |
2.1 我国金银币市场情况概述 |
2.1.1 贵金属纪念币经济属性 |
2.1.2 我国发行贵金属纪念币的重要作用 |
2.1.3 国际的贵金属纪念币市场情况 |
2.2 当前我国金银币市场基本形态特征 |
2.2.1 销售业绩不断降低,百姓消费成主流 |
2.2.2 产品由“销”而“推”,逐步转变营销观念 |
2.2.3 网络技术促进信息传播,互联网交易活跃度提高 |
2.2.4 售后要求不断提升,消费者更为成熟理性 |
2.3 我国金银币市场结构分析 |
2.3.1 我国金银币市场基本结构 |
2.3.2 我国金银币市场结构特征 |
2.4 我国金银币市场参与机构 |
2.4.1 发行和发售机构 |
2.4.2 中国金币特许零售商网络 |
2.4.3 商业银行 |
2.4.4 投资集藏群体 |
2.4.5 其他机构 |
3 我国金银币市场交易机制分析 |
3.1 一级市场交易机制 |
3.1.1 一级市场发展历程 |
3.1.2 一级市场定价机制分析 |
3.2 二级市场交易机制 |
3.2.1 二级市场发展周期及价格状况 |
3.2.2 二级市场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
3.2.3 二级市场交易方式 |
4 我国金银币市场交易机制主要问题 |
4.1 一级市场方面 |
4.1.1 发行规模不够合理 |
4.1.2 市场利益分配格局严重失衡 |
4.1.3 商业银行渠道管理存在问题 |
4.1.4 零售体系阳光工程有待改进 |
4.2 二级市场方面 |
4.2.1 金银币二级市场流动性较差 |
4.2.2 产品销售信息不够透明 |
4.2.3 电子盘交易存在问题 |
5 我国金银币市场交易机制政策建议 |
5.1 一级市场方面 |
5.1.1 调整专营企业考核机制,确定合理发行规模 |
5.1.2 坚持特许零售制度,建立新型的战略伙伴关系 |
5.1.3 依据公平合理原则,为特许渠道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 |
5.1.4 做好新渠道建设,尝试商业银行做市商制度 |
5.1.5 加强合作,探索新型特许及银行营销新模式 |
5.2 二级市场方面 |
5.2.1 建立官方市场交易平台 |
5.2.2 整合发展电子商务销售 |
5.2.3 完善金银币电子盘交易机制 |
5.2.4 做好市场服务体系维护 |
结论 |
附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质量创新综述及探析(上)(论文提纲范文)
一、质量创新综述 |
1. 质量概念的内涵及演进的回顾 |
2. 质量创新属性及目标 |
(1) 质量创新的战略目标 |
(2) 质量创新的最终目标 |
3. 质量创新的衡量标准 |
(1) 质量创新的最终衡量标准就是效益 |
(2) 质量创新就是消费者购买之后的满意度评价 |
(3) 质量创新中的管理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
4. 质量创新的意义何在 |
(1) 质量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
(2) 质量创新受益于合作系统支持 |
(3) 质量创新加快企业家精神的再造 |
二、质量创新的探析 |
1. 质量创新日益成为创新核心要素 |
(1) 服务业和制造业整合为一体的质量创新 |
(2) 质量创新务必关注创新质量 |
2. 质量创新有利于更好地发挥TRIZ方法应用 |
(1) 六西格玛和Q F D促进TRIZ的应用 |
(2) TRIZ理论所具有的鲜明特点和优势 |
3. TRIZ的理论和实践 |
(1) 现代TRIZ理论的核心思想 |
(2) 解决原理 |
(3) 解决过程 |
(4) 解决工具 |
4.40个创新原理的应用有益于找准质量创新的主攻方向 |
(1) 组合原理达到多种目的的需求 |
(2) 多用性原理 |
(3) 动态持性原理 |
(5)溢价并购下盈利预测补偿协议有效性研究 ——以金利科技并购宇瀚光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本文的理论意义 |
1.2.2 本文的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主要贡献 |
第二章 理论依据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2 理论依据 |
2.2.1 并购动因理论综述 |
2.2.2 并购估值理论综述 |
2.2.3 并购绩效理论综述 |
2.3 文献综述 |
2.3.1 相关性并购动机研究 |
2.3.2 并购溢价影响因素文献研究 |
2.3.3 盈利预测补偿机制研究 |
第三章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并购现状及特点 |
3.1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 |
3.2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并购现状分析 |
3.3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并购溢价的现象研究 |
第四章 并购案例分析 |
4.1 背景介绍 |
4.1.1 行业背景介绍 |
4.1.2 公司背景介绍 |
4.1.3 并购事件介绍 |
4.2 并购准备 |
4.2.1 并购动因分析 |
4.2.2 并购估值依据 |
4.2.3 并购估值分析 |
4.3 并购完成后的绩效分析 |
4.3.1 并购事件对金利科技短期市场表现影响 |
4.3.2 并购事件对金利科技财务状况的影响 |
4.4 案例小结 |
4.5 盈利预测补偿协议有效性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盈利预测补偿协议的框架重构 |
5.3 政策与建议 |
5.3.1 对并购企业的建议 |
5.3.2 对监管部门及中介机构的建议 |
5.4 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托尼社会批判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资料来源 |
第一章 托尼思想产生的背景 |
第一节 托尼的生平 |
一、早年生活(1880-1913) |
二、参战经历(1914-1916) |
三、潜心研究(1918-1962) |
第二节 托尼的思想渊源 |
一、基督教思想 |
二、英国社会主义批判的传统 |
三、近世思想家的影响 |
第二章 托尼对英国社会的批判 |
第一节 经济贪婪 |
一、财产和收入问题 |
二、劳工问题 |
第二节 政治特权 |
一、基于财富差异的特权 |
二、权力和地位不平等 |
三、蝌蚪哲学 |
四、政治不平等的延伸 |
第三节 教育失衡 |
一、富裕阶层垄断教育资源 |
二、工人阶级教育机会的缺失 |
三、大学的功利化 |
四、教育危机的表现 |
第三章 托尼对其他国家社会的批判 |
第一节 对美国社会的批判 |
一、经济不平等 |
二、美国劳工运动 |
第二节 对德国社会的批判 |
一、军国主义的肆虐 |
二、宗教改革的丑陋性 |
第三节 对中国社会的批判 |
一、农业:低效低产 |
二、工业:发展缓慢 |
三、政治:军阀专制 |
四、教育:脱离实际 |
第四章 托尼的福利社会思想 |
第一节 功能社会 |
一、财产权政策 |
二、工业的专业化 |
第二节 自由主义 |
一、自由的涵义 |
二、如何实现自由 |
第三节 平等价值 |
一、平等视角 |
二、教育平等 |
三、共同文化 |
第四节 通往福利社会之路 |
一、“托尼式”的伦理社会主义 |
二、福利社会框架构建 |
第五章 托尼福利社会思想的实践与影响 |
第一节 托尼福利社会思想的实践 |
一、政治实践 |
二、教育实践 |
第二节 托尼福利社会思想的影响 |
一、托尼对英国政治的影响 |
二、托尼-蒂特马斯模式 |
第六章 “三大红色教授”比较 |
第一节 拉斯基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想 |
一、政治多元主义时期 |
二、费边主义时期 |
三、拉斯基-马克思主义时期 |
四、民主社会主义时期 |
第二节 柯尔的基尔特社会主义思想 |
一、基尔特社会主义时期 |
二、费边社会主义时期 |
第三节 拉斯基、柯尔和托尼思想之比较 |
一、共同立场 |
二、路径之异 |
结语 |
一、道德至上的理想主义者 |
二、“知行合一”的思想家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7)全球化进程中美国学校教育的意识形态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问题缘起 |
(一) 全球化背景下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凸显 |
(二) 关于意识形态教育的本体论之争 |
(三) 美国的意识形态教育研究现状 |
二、研究价值和意义 |
(一) 对美国意识形态教育的批判和反思 |
(二) 对我国学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借鉴意义 |
(三) 有助于坚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信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对“意识形态”内涵的研究 |
(二) 对美国意识形态教育的研究 |
(三) 国内研究的不足 |
二、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 对全球化与“意识形态”教育的关系问题的研究 |
(二) 对美国社会价值观的控制与变迁研究 |
(三) 对学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批判研究 |
(四) 国外学者研究的不足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分析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几个核心概念 |
(一) 全球化 |
(二) 意识形态 |
(三) 意识形态教育 |
(四) 意识形态控制 |
第一章 全球化进程中的意识形态教育:一个现实的理论问题 |
第一节 全球化理论的意识形态演进 |
一、意识形态观点的历史“流变” |
(一) 意识形态观点的历史“意蕴” |
(二) 意识形态观点的当代“内涵” |
二、全球化理论的“意识形态性” |
(一) 全球化理论的现代性演进 |
(二) 全球化理论的意识形态“工具理性” |
第二节 全球化背景下意识形态与教育的关系 |
一、意识形态与教育的“浸染” |
二、意识形态与教育价值观 |
(一) 意识形态教育的“价值无涉” |
(二) 意识形态教育的“价值牵涉” |
第三节 全球化背景下的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 |
一、“全球化”理论中的国家利益 |
二、“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的黏合 |
三、“全球化”意识形态对国家的影响 |
第二章 美国意识形态教育的历史传承:美国精神的形成 |
第一节 “宗教教育”与“公民教育”的融合 |
一、“新大陆”的宗教意识形态教育 |
(一) 殖民地时期的宗教教育 |
(二) 宗教教育与世俗教育的“混搭” |
(三) 政府逐渐接手的大众教育 |
二、主张“平等”的公民意识形态教育 |
(一) 19世纪初公立教育兴起与意识形态教育 |
(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公立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与意识形态教育 |
(三) 公立教育的意识形态真的能带来“平等”吗? |
三、作为意识形态的道德教育 |
(一) 道德教育的缓慢发展 |
(二) 道德与生活世界的剥离 |
(三) 价值观教育的复归 |
(四) 新技术时代的意识形态控制 |
第二节 美国人的“美国梦”意识形态教育 |
一、“新”美国《宪法》中的政治权利 |
二、“美国梦”意识形态教育的历史演进 |
(一) 保守的“美国梦”:精英教育 |
(二) “美国梦”的意识形态“新”冲突 |
三、“美国梦”是全体美国人的梦吗? |
(一) 关于平等的“美国梦” |
(二) 关于“新秩序”的美国梦 |
第三节 学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民主图景 |
一、公立学校宣扬的民主精神 |
(一) 早期公立学校的民主意识形态 |
(二) 公立学校教育目标与现实的意识形态困境 |
二、“白人至上”的历史传统 |
(一) 自然科学依据中的“白人至上” |
(二) 社会心理认知中的“白人至上” |
三、“例外论”与民主承诺 |
(一) “例外论”与技术理性 |
(二) “例外论”与教育神话 |
四、种族隔离遭遇的“民主尴尬” |
(一) 种族隔离中的教育意识形态 |
(二) “种族融合”后的意识形态冲突 |
(三) 种族歧视的持续发酵 |
第四节 联邦政府的意识形态教育责任 |
一、内战后民主党政府教育援助的意识形态 |
(一) 学校教育“扩张”运动的意识形态 |
(二) 政府的“进步主义”教育改革的意识形态 |
(三) 持续扩大受教育权的意识形态 |
二、教育政策与社会变革的意识形态 |
(一) 约翰逊总统的“伟大社会”计划 |
(二) 《高等教育法案》赋予的“更多机会” |
(三) “民权运动”的意识形态变革 |
(四) 知识社会的工人“意识形态”转型 |
第三章 全球化进程中美国学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争论焦点 |
第一节 学校教育改革中的意识形态之争 |
一、教育改革中的意识形态:“标准”与“质量”要求 |
(一) 基于“标准”的教育政策及意识形态 |
(二) 教师评价的“高标准”与“低质量” |
二、教育改革中的“量化”模式及意识形态焦点 |
(一) 教育理念的意识形态:教育“投入”与“产出”之争 |
(二) “量化”过程中的意识形态:“事实”与“价值”之争 |
(三) “量化”之后:“大众意识”与“精英意识”之争 |
三、教育观念中的意识形态争论焦点 |
(一) 受教育者的语言意识形态转换:“学生”与“学习”的新定义 |
(二) 教育功能的意识形态争论焦点:资格性、社会性和个体性 |
第二节 学校教育政策的“意识形态”纷争 |
一、“政治宗教”中的意识形态 |
(一) 宗教意识形态的色彩:“民主党”与“共和党”之争 |
(二) 意识形态分化:“教育”与“党派”立场 |
二、教育的意识形态目的:“私人”与“公共”之争 |
(一) 属于“私人事务”的教育意识形态 |
(二) 意识形态的现实困惑:“个人”与“公共”的利益观冲突 |
(三) 教育的“进步”和“保守”意识形态之争 |
第三节 知识社会的学校意识形态“冲突” |
一、知识社会意识形态:对“知识”教育的合理诉求 |
二、知识社会中的“新”意识形态争论 |
(一) “后现代主义”的意识形态争论 |
(二) “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争论 |
(三) “第三条道路主义”的意识形态争论 |
三、知识社会中高等教育的“意识形态冲突” |
(一) “教学模式”的意识形态转换:传统与现代的冲突 |
(二) “教育结果”的意识形态冲突:“大众化”与“民主化”的矛盾 |
(三) “教育过程”的意识形态冲突:“效率”与“知识”的矛盾 |
(四) “教育方式”的意识形态转变:“灌输”与“交互”模式的冲突 |
第四章 全球化进程中美国学校意识形态教育实践探索 |
第一节 美国教育政策中的意识形态诉求 |
一、联邦政府的意识形态教育政策 |
(一) 联邦政府对教育的“接管” |
(二) 联邦政府对教育的大力投入 |
(三) 政府对课程的意识形态操控 |
二、对扩张的联邦教育管理权的意识形态批判 |
(一) 联邦政府的资金支持及其与公立学校之间的关系 |
(二) 社区学院的“阶级分化”意识形态 |
第二节 美国教师的意识形态观念影响 |
一、美国公立学校教师的意识形态特点 |
(一) 教师意识形态的“一致性”趋向 |
(二) 教师意识形态的“差异性”表现 |
二、美国教师“政治文化”的意识形态性 |
(一) 教师中的意识形态“集体思维” |
(二) 教师中的意识形态“同质性” |
三、美国教师政治观点的意识形态性 |
(一) 教师的意识形态“政治化”立场 |
(二) 教师的意识形态“政治化”过程 |
四、美国教师教育组织的意识形态抉择:以TFA为例 |
(一) 美国教师选拔的意识形态困境 |
(二) TFA培养方案的意识形态批判 |
第三节 美国学校意识形态教育的路径选择 |
一、促进公民民主的意识形态教育哲学 |
(一) 公民教育的意识形态性 |
(二) 政治学科中的意识形态教育价值 |
(三) 创建与“政治实践”相结合的意识形态教育文化 |
二、基于教室的意识形态教育模式 |
(一) 课程标准和竞选政治的意识形态“胶着” |
(二) 教室中师生交流的意识形态定位 |
三、培养“客观”的意识形态教育立场 |
(一) 使用历史案例和模拟练习 |
(二) 使用假设和虚构的例子 |
(三) 传授民主技巧的意识形态教育方法 |
(四) 实证化的政治理论课堂模式 |
四、基于学生“参与效能”的意识形态教育目的 |
(一) 公民意识形态教育在“政治参与”中的效能 |
(二) 政治“参与效能”的意识形态目标 |
(三) 课外“政治参与”的公民空间:以南达科他州大学为例 |
(四) 课内“政治参与”的民主意识形态教育实践 |
五、基于家庭和宗教的意识形态教育环境 |
(一) 家庭在意识形态培养中的作用 |
(二) 宗教意识形态教育的影响 |
(三) 社区在意识形态教育中的作用 |
第五章 全球化进程中美国学校意识形态教育问题及其实质 |
第一节 “教育平等”与基于“阶级地位”的教育意识形态 |
一、教育“机会平等”的愿望:目标与现实的差距 |
(一) 公立教育的“平等”神话 |
(二) 可“选择”的教育:促进教育平等的举措 |
(三) “平等”与“质量”的兼顾:NCLB的保守主义意识形态 |
(四) 制定“高标准”的课程和绩效目标 |
二、“民主理念”与学校“多元主义”的文化意识形态 |
(一) “一”与“多”的文化价值困境 |
(二) 种族问题:民主与“多元主义”文化中的“阴霾” |
第二节 美国意识形态教育的“国家控制” |
一、地方对学校意识形态控制的“退化” |
(一) 地方控制教育的意识形态“退化” |
(二) 地方学校整合的意识形态困境 |
(三) 对教育管理的意识形态博弈 |
二、对教育管理权的意识形态争夺 |
(一) 政府对教育控制权的“集中化”趋势 |
(二) “择校”和市场意识形态的影响 |
(三) 对学校管理的“私人接管” |
第三节 教育“产业化”的意识形态冲突 |
一、教育的“产业化”意识形态 |
(一) “隐性”教育和“产业化”模式 |
(二) “商业文化”对教育的意识形态染指 |
二、美国高等教育中的“商业意识形态” |
(一) 高等教育商业意识形态的驱动因素 |
(二) 高等教育的商业意识形态模式 |
(三) 高等教育商业意识形态模式的局限性 |
第四节 美国意识形态教育中“文化霸权”的全球彰显 |
一、学校道德教育中的“文化”意识形态冲突 |
二、全球化背景中的美国文化“软实力” |
三、基于“国家安全”的意识形态教育政策 |
四、全球化背景中的意识形态“价值争夺” |
第六章 全球化进程中美国意识形态教育的发展及其启示 |
第一节 意识形态教育的共性研究 |
一、学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功能 |
(一) 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方式 |
(二) 增强社会“认知一致性”的重要途径 |
二、学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特点 |
(一) 学校教育的“意识形态性” |
(二) 西方社会意识形态教育的不同策略 |
第二节 中国意识形态教育的探索与借鉴 |
一、中国意识形态教育的发展现状 |
(一) 中国共产党主导下的意识形态教育 |
(二) 中国意识形态教育中的问题 |
(三) 新世纪中国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挑战 |
二、美国“意识形态教育”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
(一) 意识形态教育的“显性”与“隐性”的结合 |
(二) 注重培养学生的“民主协商”精神 |
(三) 探索意识形态教育的实践途径多元化 |
结语:“立场坚定”与“放眼全球”的意识形态教育 |
一、意识形态教育中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
二、意识形态教育中“放眼全球”的融入姿态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明末清初传教士身份认同与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我儒也”:耶稣会士最初的身份塑造 |
第一节 食人生番:谁是野蛮人 |
一、来者何为 |
二、“食人生番”:远夷被污名化(stigmatization) |
第二节 “我儒也”:儒服与西学的意义链接 |
一、“前身份认同时期”的耶稣会士 |
二、身份难题及其最初表现形式 |
三、从“易言”到“易服”:儒士身份的自我认证 |
第三节 西儒身份的技艺特征 |
一、建立身份标识的进一步尝试 |
二、奇物、奇技和奇人:手段的符号意义 |
第二章 从儒服到官服:利玛窦策略的实施及终结 |
第一节 方物与陪臣 |
第二节 仕途与技艺之学 |
一、专家入仕的可行性研究 |
二、专家入仕的路径论证 |
三、对专家身份的争议:以龙华民为例 |
第三节 专家、帝师与利玛窦策略的终结 |
一、科学与权力的互动 |
二、“何其卑鄙”:宫廷专家的双重危机 |
第四节 身份认同视野之延伸 |
一、入华非耶稣会传教士的身份问题 |
二、传教士的使命与科学知识的传播 |
小结 |
第三章 对他者的拒斥:反教者的西学话题 |
第一节 《破邪集》与《不得已》的话语背景 |
一、《破邪集》中的“夷”话题 |
二、《不得已》中的话题转换 |
三、传教士和奉教士人对“夷”话题的态度 |
第二节 《破邪集》和《不得已》的科学话语空间 |
一、《破邪集》和《不得已》对历法与道统关系的建构 |
二、历法与治统:在科学与政治关系的意义上 |
三、历法与学统:传统科学的“硬核”之争 |
四、批判技艺:知识内容层面的话语之争 |
小结 |
第四章 心同理同与西学中源的背后:“圣人”与“道统”的话语纠葛 |
第一节 “心同理同”说与东西海圣人 |
一、作为背景话语的“心同理同”说 |
二、心同理同说的使用及身份标识意义 |
三、会通超胜之型模与道统的关系:以徐光启为例 |
第二节 西学中源说的系谱及其功能 |
一、明末学者对于西学中源的猜测及其功用 |
二、清初西学中源说与道统之争 |
第五章 知识重构与身份辨析 |
第一节 “利氏之学”与大一统技术 |
一、利氏之学的提出 |
二、利氏之学的“实学”特点 |
三、利氏之学的“大一统技术”指向 |
第二节 天文历算之学的“被接受”路径 |
一、“修旧历”和“改正朔”的政治考量与传教士身份定位 |
二、话语权与建构地方性知识的努力:以“天”和“象”观念为考察对象 |
第三节 国之利器与西洋夷人 |
一、高度集权的火器制造管理 |
二、“三位一体”的技术专家 |
三、从火器着作流传看传教士与火器制造和使用技术的垄断 |
结语 |
附录1 明末以降笔记小说中的传教士形象(选摘) |
附录2 《明清史料》中的西学事迹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学术成果 |
附表 |
(9)论金砖四国知识产权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金融危机加剧全球知识产权博弈 |
1.1.2 金砖四国引领新兴市场率先复苏 |
1.1.3 金砖四国知识产权保护两难抉择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 |
1.2.2 国内文献 |
1.3 研究方法 |
1.3.1 历史分析法 |
1.3.2 比较分析法 |
1.3.3 逻辑分析法 |
1.3.4 文献归纳法 |
1.4 思路构架 |
1.4.1 写作思路 |
1.4.2 篇章结构 |
1.5 所做工作 |
1.6 创新与不足 |
1.7 研究作用 |
第2章 知识产权保护与全球化 |
2.1 知识产权的内涵及特征 |
2.1.1 概念构成 |
2.1.2 制度特征 |
2.2 知识产权保护全球化 |
2.2.1 构建:从知识传播到知识壁垒 |
2.2.2 发展:从技术倾销到制度倾销 |
2.2.3 整合:从体制多元到机制多元 |
2.3 理论透视 |
2.3.1 新古典主义视角 |
2.3.2 新制度主义视角 |
2.3.3 发展经济学视角 |
2.3.4 马克思主义视角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金砖四国崛起与知识产权全球化 |
3.1 金砖体系历史演进 |
3.1.1 概念形成 |
3.1.2 机制建立 |
3.1.3 发展壮大 |
3.2 金砖四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
3.2.1 推动全球经济恢复增长 |
3.2.2 推动国际经济体系改革 |
3.2.3 推动世界经济持续发展 |
3.3 金砖四国崛起遭遇知识产权全球化挑战 |
3.3.1 金砖四国知识产权保护概况 |
3.3.2 金砖四国遭遇知识产权全球化挑战的表现形式 |
3.3.3 金砖四国在知识产权全球化中的角色定位及应对经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巴西:国家主导型知识产权战略 |
4.1 巴西知识产权制度变迁 |
4.1.1 巴西知识产权制度演进 |
4.1.2 巴西知识产权制度现状 |
4.2 巴西知识产权保护中的民族主义倾向 |
4.2.1 原因分析 |
4.2.2 表现形式 |
4.3 巴西国家主导型知识产权战略及其制度功能 |
4.3.1 国家主导型知识产权战略的核心内容 |
4.3.2 国家主导型知识产权存在的弊端 |
4.3.3 巴西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功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俄罗斯:体制转轨型知识产权战略 |
5.1 俄罗斯知识产权制度变迁 |
5.1.1 俄罗斯知识产权制度变迁 |
5.1.2 俄罗斯知识产权制度现状 |
5.2 俄罗斯知识产权领域无政府主义倾向 |
5.2.1 原因分析 |
5.2.2 表现形式 |
5.3 体制转轨型知识产权战略及其制度功能 |
5.3.1 体制转轨型知识产权战略的核心内容 |
5.3.2 体制转轨型知识产权战略存在的弊端 |
5.3.3 俄罗斯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功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印度:外部依附型知识产权战略 |
6.1 印度知识产权制度变迁 |
6.1.1 印度知识产权制度演进 |
6.1.2 印度知识产权制度现状 |
6.2 印度知识产权保护中的自由主义倾向 |
6.2.1 原因分析 |
6.2.2 表现形式 |
6.2.2.1 生物技术 |
6.2.2.2 软件外包 |
6.2.2.3 医疗旅游产业 |
6.3 完全依附型知识产权战略及制度功能 |
6.3.1 外部依附型知识产权战略的核心内容 |
6.3.2 外部依附型战略存在的弊端 |
6.3.3 印度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功能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自主创新型知识产权战略 |
7.1 中国知识产权的制度变迁 |
7.1.1 中国知识产权制度演进 |
7.2 中国知识产权领域中的实用主义倾向 |
7.2.1 原因分析 |
7.2.2 表现形式 |
7.3 自主创新型知识产权战略及制度功能 |
7.3.1 自主创新型知识产权战略的核心内容 |
7.3.2 自主创新型知识产权战略存在的不足 |
7.3.3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功能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对策 |
8.1 研究结论 |
8.1.1 金砖四国知识产权保护基本上符合当前发展实际 |
8.1.2 金砖四国的知识产权创新对全球经济复苏意义重大 |
8.2 对策建议 |
8.2.1 知识产权应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核心来统筹考虑 |
8.2.2 知识产权政策应与国家特点相适应 |
8.2.3 新形势下金砖四国开展知识产权战略合作十分必要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译着及着作 |
二、中文期刊、报刊文章 |
三、外文着作及文章 |
附录 |
作者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 |
(10)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的范畴 |
1.1.1 煤矿区林业复垦 |
1.1.2 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 |
1.2 研究的背景 |
1.2.1 我国煤矿区林业复垦的内在动因 |
1.2.2 煤矿区林业复垦的外部环境 |
1.3 研究的主题和意义 |
1.3.1 研究的主题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体系和结构 |
1.6 研究的难点和创新 |
2 国内外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的实践与研究 |
2.1 国外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的实践与研究 |
2.1.1 国外主要国家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的实践 |
2.1.2 国外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的主要研究 |
2.2 我国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的现状和相关研究 |
2.2.1 我国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的现状 |
2.2.2 我国煤矿区林业复垦资金短缺的原因分析 |
2.2.3 我国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的理论研究 |
2.3 我国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机制问题的提出 |
2.3.1 我国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实践的思索 |
2.3.2 我国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理论研究的不足 |
2.3.3 我国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机制的提出 |
2.4 小结 |
3 我国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机制的构建 |
3.1 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机制的内涵 |
3.1.1 融资机制及其类型 |
3.1.2 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机制 |
3.2 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机制构建的理论基础 |
3.2.1 公共物品理论 |
3.2.2 外部性理论 |
3.2.3 林业融资理论 |
3.2.4 产权理论 |
3.3 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机制的构建 |
3.3.1 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机制构建的原则和基本思路 |
3.3.2 政府主导的融资机制 |
3.3.3 市场介入的融资机制 |
3.3.4 社会参与的融资机制 |
3.4 小结 |
4 煤矿区林业复垦政府主导的融资机制 |
4.1 煤矿区林业复垦的财政融资机制 |
4.1.1 拓展政府的税费收入 |
4.1.2 加大国债发行 |
4.1.3 开展政府间横向财政转移支付 |
4.2 煤矿区林业复垦的政策性信贷融资机制 |
4.2.1 政策性金融用于煤矿区林业复垦的可行性分析 |
4.2.2 煤矿区林业复垦中运用政策性信贷融资的制约因素 |
4.2.3 政策性信贷融资在煤矿区林业复垦中的具体运用 |
4.3 煤矿区林业复垦保证金 |
4.3.1 美国矿山复垦保证金制度的主要内容 |
4.3.2 我国部分省市执行的矿山恢复保证金制度 |
4.3.3 煤矿区林业复垦保证金的建立 |
4.4 煤矿区林业复垦基金 |
4.4.1 我国矿山生态恢复基金 |
4.4.2 煤矿区林业复垦基金 |
4.5 小结 |
5 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的市场介入机制 |
5.1 煤矿区林业复垦的银行贷款融资 |
5.1.1 商业银行贷款理论上的可行性分析 |
5.1.2 商业银行贷款存在的障碍 |
5.1.3 利用商业银行贷款的建议 |
5.2 煤矿区林业复垦市场直接融资 |
5.2.1 债券市场融资 |
5.2.2 股票市场融资 |
5.3 煤矿区林业复垦市场融资的尝试:资产证券化 |
5.3.1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理论 |
5.3.2 煤矿区林业复垦引入资产证券化的优势 |
5.3.3 资产证券化在煤矿区林业复垦中的应用 |
5.4 煤矿区林业复垦市场融资之 BOT 及其衍生方式 |
5.4.1 BOT 在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中的应用 |
5.4.2 BOT 的衍生融资方式及其应用 |
5.5 小结 |
6 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的社会参与机制 |
6.1 社会公益性捐赠融资机制 |
6.1.1 捐赠的经济学原理 |
6.1.2 我国的社会公益性捐赠及其存在的问题 |
6.1.3 社会公益性捐赠在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中的可行性 |
6.1.4 “乡宁模式”及其对社会公益性捐赠的借鉴意义 |
6.1.5 借鉴“乡宁模式”,推进社会公益性捐赠 |
6.2 生态林业彩票融资机制 |
6.2.1 彩票的筹资功能 |
6.2.2 发行生态林业彩票的可行性 |
6.2.3 发行生态林业彩票支持煤矿区林业复垦的具体设计 |
6.3 农户参与煤矿区林业复垦的融资机制 |
6.3.1 农户参与林业复垦融资的可行性 |
6.3.2 农户参与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的具体做法 |
6.4 小结 |
7 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机制的制度保障 |
7.1 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的制度障碍 |
7.1.1 煤矿区林业复垦产权不明晰 |
7.1.2 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的政策体系不完善 |
7.1.3 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的法律制度不配套 |
7.2 完善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机制的制度建设 |
7.2.1 建立科学的煤矿区林业复垦产权制度 |
7.2.2 构建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政策支持体系 |
7.2.3 完善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的相关法律制度 |
7.3 小结 |
8 山西省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的实证分析 |
8.1 山西省煤炭生产和销售的历史和现状 |
8.1.1 山西省煤炭资源分布 |
8.1.2 山西省煤炭资源生产和销售情况 |
8.1.3 山西省煤炭在全国的战略地位 |
8.2 山西省煤矿区林业复垦的必要性分析 |
8.2.1 煤炭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恢复的要求 |
8.2.2 山西省自然地理条件的要求 |
8.2.3 政策、规划的要求 |
8.3 山西省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估算 |
8.3.1 山西省煤矿区截至2004 年林业复垦费用计算 |
8.3.2 山西省煤矿区2005-2010 年林业复垦费用计算 |
8.4 山西省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的现状 |
8.4.1 山西省煤矿区林业复垦费用来源及构成情况 |
8.4.2 山西省煤矿区林业复垦资金筹集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 |
8.5 完善山西省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机制的建议 |
8.5.1 基本原则和思路 |
8.5.2 完善山西省煤矿区林业复垦政府主导融资机制的对策和建议 |
8.5.3 完善山西省煤矿区林业复垦市场介入融资机制的对策和建议 |
8.5.4 完善山西省煤矿区林业复垦社会参与融资机制的建议 |
8.6 小结 |
9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四、特许经营并非“点金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市场与社会[D]. 陈玳. 吉林大学, 2019(10)
- [2]双层SPV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逻辑与风险规制[J]. 洪艳蓉. 法学评论, 2019(02)
- [3]我国金银币市场交易机制问题研究[D]. 李博楠. 厦门大学, 2017(06)
- [4]质量创新综述及探析(上)[J]. 吴士权. 上海质量, 2017(06)
- [5]溢价并购下盈利预测补偿协议有效性研究 ——以金利科技并购宇瀚光电为例[D]. 伍艳玲. 苏州大学, 2017(04)
- [6]托尼社会批判思想研究[D]. 刘亦明.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1)
- [7]全球化进程中美国学校教育的意识形态问题研究[D]. 方蒸蒸. 南京师范大学, 2014(04)
- [8]明末清初传教士身份认同与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D]. 张向东. 山东大学, 2013(10)
- [9]论金砖四国知识产权战略[D]. 董佳. 吉林大学, 2011(05)
- [10]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机制研究[D]. 王志芳. 北京林业大学, 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