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前景

21世纪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前景

一、二十一世纪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高怡然[1](2021)在《云南“156项”老工业区空间形态及建筑特征研究》文中认为1953至1957年,新中国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在此期间,中国与前苏联在遵循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达成了一系列合作。中国为前苏联提供了大量的稀有矿产、农产品和国际通用货币。而前苏联为中国提供技术、设备并派遣专家帮助中国恢复和建设工业生产。经双方多次协商与变动,实际上确定的援助项目共计162个,正式施工的150项,但由于在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上通过并公布“156项”工程在先,故后便以“156项”工程为这批建设的统称。“156项”工程是我国工业化的奠基石。在工业史、建筑史、外交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对象即云南地区“156项”工程的老工业区。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提炼,文章梳理了“156项”工程的立项过程和全国建设成果。厘清了云南“156项”工程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以及基本建设情况。在对云南“156项”工程的行业特征及各项目的整体生产组织架构进行研究后,本文参考系统理论的层级研究方法,结合研究对象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生产管理体制特点,将研究分为企业、厂矿、单体三个层级,从宏观、中观到微观依次对其形态特征进行分析和总结。企业层级通过对企业生产组织架构的梳理,结合其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形态,归纳总结了各企业的空间结构。厂矿层级按生产类型将其分为采矿区和重工厂区,分别对其调研现状进行概况,从选址规划、地块组织以及厂区布局的角度对其空间形态进行研究。单体层级按照功能类型将其分为生产性建构筑物及生活配套设施两大类,从类型、空间、结构、材料、风格等多个角度分别进行剖析。

童洁[2](2020)在《近代水口山铅锌矿研究(1896-1944)》文中提出中国铅锌矿资源的分布是非常广泛的,但在近代真正开发的却并不多,湖南常宁的水口山铅锌矿是近代中国开采规模最大、产量最丰富的的铅锌矿山。在本文中,笔者试图通过企业史的研究方法,从近代水口山铅锌矿开发的背景入手,以矿山的生产、管理和运销情况为重点,以展现该矿在官方控制下发展的成就与局限性。甲午中日战争之后,随着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的逐步加深,中国的矿山资源开始被列强所觊觎。湖南作为着名的“有色金属之乡”,省内的矿山资源成为列强掠夺的重点,面对外来入侵,湖南人民的爱国经世思潮日益高涨。一批湖南的有识之士,鉴于省内传统矿业发展的艰难,决定开办近代矿业,水口山铅锌矿就是湖南最早开办的近代矿业之一。水口山铅锌矿在成立之初,是由湖南矿务总局领导,成立水口山矿务分局作为专门的管理机构,1926年开始,湖南省建设厅接手本省矿业的领导权,水口山矿局的局长直隶于省建设厅。水口山矿局实行分科制的组织机构,随着矿局组织的不断完善,组织机构日益科学化和现代化。矿局对于本矿工人的管理非常严格,实行严密的监工制度和带有封建残余的包工制度,矿山工人在双重的压迫之下,生活艰难。后为了争取待遇的改善,水口山工人举行了大罢工,最终取得了胜利,工人的待遇有所提高。水口山铅锌矿在近代开采技术经历了暗窿法、明窿法到西法开矿的演变,西法采矿大大提到了水口山的开采效率,矿砂产量迅速提高,但近代水口山矿只有一个窿坑(老鸦巢)是使用机器开采,其余各坑仍是土法。为了便利矿山与外界的运输,水松铁路于1912年正式修筑,专门负责运输水口山的矿砂和燃料煤炭。1928年之后,湖南先后建成国内第一家西法炼铅厂和炼锌厂,实现了鼓风炉火法炼铅和横罐法蒸馏炼锌技术,开启国内铅锌冶炼的先河。因为国内铅锌冶炼事业起步较晚,所以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水口山矿所产的全部矿砂都是运销海外。外国洋商趁机以低价收购、抵押借款、私运盗采等方式掠夺水口山的铅锌资源。为了抵制列强的经济侵略,湖南政府严格管理对水口山铅锌矿砂的销售,并于1928年之后,实现了铅锌矿砂省内自炼,减少了生砂的出口量,夺回了一部分国内市场。通过对水口山铅锌矿在近代发展历程的梳理,该矿技术的进步、有效的组织管理和与洋商的经济斗争,都是值得肯定的成就。但是几近枯竭的矿源、常年经费不足、生产设备损坏等问题影响了该矿的长远发展,造成这些不利因素的原因,除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下企业要遭受洋商的掠夺和竞争之外,主要是由于官方政府未能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使得企业不能长久而有计划地经营。

于晨[3](2019)在《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职业教育的“跨界”属性,促使校企合作政策成为改革开放后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代表性政策。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成效与走向,对我国职业教育办学育人水平的稳定与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以回顾总结政策变迁历程为契机,准确认识和系统把握政策变迁的动力机制,是实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合理有序变迁的基本前提。本研究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及其变迁历程”为研究对象,遵循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与规范性研究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坚持宏观层面方法论与微观层面分析技术的协同运用,在对政策演进历史分期、主要特征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阐释分析政策变迁的动力机制及其作用条件,并据此提出若干优化政策变迁路径的对策建议。改革开放后四十年间,国家政策实践在不同时期分别呈现出三种“范式”:从上世纪末之前国家总体性控制下校企一体共生的行政推动,到本世纪第一个十年间与职业教育结构调整相伴随的促校联企改革攻坚,再到当前以校企一体化办学、多元协同共治为核心的国家制度探索。不同政策范式对于如何看待校企双方的角色定位,以及如何稳定与密切校企合作关系,均存在显着的差异。以上述政策范式变化为依据,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1978年至1998年间的“校附行企、一体共生”阶段;1998年至2010年间的“校主企辅、促校联企”阶段;2010年至今的“校企同主、多元共治”阶段。不同阶段政策在类别形态、要素构成和变革强度等方面,呈现出由纲领性、散点式政策条文向系统与专门化政策体系发展,由权威命令与系统变革工具为主向多元工具协同应用转变,由依附共生范式变革后的渐进性调整向双主协同范式演进的特征。政策的产生及调整,归根结底是身为政策制定者的政府部门所作出的抉择。政府作出相应抉择的动力,一方面源自其所处环境的压力机制,另一方面则源自其自身的能动机制。长期以来,不同学者分别从上述两类机制入手,形成了社会中心论与国家中心论两种差异化的政策变迁解析路径。本研究综合运用政策网络、政策(政府)过程、新制度主义等多学科理论,基于“制度—场域—行动者”的辩证视角,构建政策变迁的“场域—学习”解释分析框架。该框架将“政策制定与执行场域”、“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确立为核心解析变量,力求从中央政府职业教育管理部门所处环境的压力机制及其自身的能动机制层面,系统探讨政策变迁的动力机制及其作用条件,从而实现国家中心论与社会中心论两种差异化解析路径的有机整合。通过应用该框架,本研究发现,在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结构性因素和行动者能动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政、行、企、校等各类关键行动者(公私组织)之间,因“权威”、“资金”、“信息”、“组织”、“合法性”等资源的彼此依赖而形成特定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构成“政—政”、“政—行”两个政策制定场域和“央—地”、“企—校”两个政策执行场域。“政—政”制定场域涉及国务院系统内教育行政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之间的协同决策关系。“政—行”制定场域涉及国务院职业教育管理部门(主要是教育行政部门)与国家行业管理中介机构之间的分级决策或合作治理关系。上述政策制定场域的运作与变革主要受到国家行政管理、社会治理等制度的影响。“央—地”执行场域涉及中央政府(国务院职业教育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权、事权关系。“企—校”执行场域涉及各类企业与中高职院校之间的办学合作关系。上述政策执行场域的运作与变革,主要受到国家税收分配、财政支付、产业经济、教育行政、劳动就业等制度的影响。政策制定与执行场域的持续运作与深刻变革,会对中央职能部门的决策与行为产生特定的压力机制,并引发校企合作政策在形态类别设置、工具选择运用乃至范式层面不断发生变迁。与此同时,作为具有自主能动性的“国家行动者”和政策的主要制定者,中央职能部门在特定制度结构性因素和场域关系性因素的影响下,会基于自身的角色定位与目标偏好,主动开展先期循证性学习、局部试验性学习、事后改进性学习,以引导和持续推动国家政策创新发展。这种中央职能部门的能动机制,为校企合作政策过程附加了源源不断的作用力,将国家政策实践限定在中央可控范围之内,并确保其始终具备旺盛的变革驱动力与发展调适力。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优化路径的择定,必须高度关注上述影响政策场域运作变革、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的主客观条件。国家应通过必要的制度设计,引导政策场域的有序运作与良性变革,并完善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的组织程序。具体对策建议包括:强化全国人大与政协的顶层设计权能;优化中央跨部门协同决策的组织机制;保持中央财政资金的引导与扶持效力;完善全国性行业协会的社会中介职能;健全校企命运共同体的配套制度供给;破解局部试验性学习开展的现实瓶颈。

张津伟[4](2019)在《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演进及产业生态优化研究》文中提出中矿资源作为我国最早成规模“走出去”的地勘企业,自1999年至今已经走过了20个年头。在此期间,公司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堪称我国地勘行业国际化“最佳实践”企业之一。论文基于资源基础理论、企业演化理论、产业经济学理论,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阶段特征、战略绩效、成功要素、演进机理以及产业生态优化等问题展开研究。论文取得成果如下:(1)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三个阶段依次递进,表现出相应的阶段特征:第一阶段特征为“借船出海”、专一化战略和“打工者”地位;第二阶段特征为实施纵向一体化和同心多元化战略;第三阶段特征为实施跨领域相关多元化战略和实现跨越式发展。中矿资源三个阶段战略均取得了较好的绩效,这些绩效分别表现为财务绩效、市场绩效、产业生态绩效等。中矿资源三个阶段战略的成功,既取决于高管团队的内在特质,又取决于企业内部资源能力与外部环境机会的匹配,以及高管团队在动态中对于战略决策、战略行动、战略绩效的有效掌控。(2)对于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的演进机理,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要素的逻辑过程,即在内外动因推动下,高管团队对于内部资源能力、外部机会以及企业愿景使命建立正确认知,组织通过利用式学习和探索性学习实现能力重塑,进而有效推进资源整合和战略转型升级。实施战略转型升级,需要通过“三因素”耦合机制、启动-响应机制、内外协同机制、动态调适机制、评估修正机制以及奖惩机制来实现。(3)在系统分析中矿资源产业体系和产业支撑体系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其产业生态优化的措施建议,并提出了以卡普兰等关于平衡积分卡和战略地图的思想作为中矿资源核心竞争力培育引导体系的建议。论文研究成果对于深化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研究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对于中矿资源及类似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实践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段传龙[5](2019)在《作为共治主体的行业协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组织是我国社会治理实践中的重要主体力量,是完善与保障我国社会领域建设的重要组织基础,因此提升我国社会组织的治理水平与能力将成为构建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关键突破口。但社会组织的类型纷繁复杂,各类组织的功能、性质与地位存在差异,对其很难在统一、概括的普遍性层面上开展细致性与深入性的研究。为了突出研究重点,本文选择行业协会这一社会组织的典型代表作为研究对象,力图对其治理过程中所面临的法治困境予以全面阐述,并尝试给出相应的制度解决对策。从整体来看,目前我国行业协会治理的制度环境仍然不够完善,行业协会治理的立法、执法与司法的实践监管水平仍待提高。行业协会在治理实践的过程当中不仅要接受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其同时也享有制定行业自治规范、开展行业管理以及惩治行业违法行为等多项公共管理权力,因而在治理者与被治理者的角色切换当中也随之产生了权力的不规范与权利的无保障等多种法律问题。当下我国针对行业协会的研究仍较多局限于政治学、历史学以及公共管理学等领域,缺乏从法学尤其是行政法学的研究视角对其在成立、运行以及注销等各个实践治理环节所面临的法治困境进行一次全面地实证分析与总结,从而梳理出当下我国行业治理中所存在的真实法治问题。因此本文从规范公权力、保障私权利的公法视角出发,以行业协会作为贯穿全文的研究对象,立足于考察和分析其在参与社会治理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并在充分总结国内外行业协会治理的历史经验基础上尝试提出行业治理制度改革的本土性回答,以期从法学层面为打造新时代社会治理格局做出应有的学术贡献。本文共计五章内容。第一章探讨了我国行业协会的法律性质、地位与职能。第一节从历史发展与演进的视角,对清末社会团体的产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行业协会的变迁两大方面进行了概括性的回顾,简要分析和总结了我国行业协会的独特发展历史及其功能定位,为后文展开奠定基础。第二节归纳了我国行业协会的独特法律性质,指出其“公”“私”兼具的法律属性。从“私”属性来讲,行业协会作为被治理的民事主体,是指具备法人条件,基于会员共同意愿,为公益目的或会员共同利益而成立的社会团体法人。而从“公”属性来讲,行业协会行使或参与行使着越来越多原本由行政机关享有的“公共行政事务”的管理权,并且此类权力与通常意义上的行政职权难以做出区分,其在行使上述法定管理权限之时明显具有“公”属性。第三节指出我国行业协会具有“准行政主体”的法律地位。而“准行政主体”的定位主要是指行业协会在社会治理的实践过程中既有作为“公”权力主体的行业治理者的一面,又有作为“私”权利主体的被治理者的一面,其并非是严格意义上的行政主体。第四节在对行业协会治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行业章程以及北京、上海、南京等多个地区的行业协会开展实证研究的基础之上,归纳出我国行业协会在实践中主要履行自律、服务、协调以及代表四大基本职能,并对其具体职能的运行状况作了详尽论述。第二章详尽梳理了我国行业协会作为被治理者在权利保障层面所面临的问题与困境。第一节从立法层面切入,详尽分析了行业协会治理所涉及的包括基本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各地方行业协会专门立法等在内的现有法规政策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第二节从党的领导和政府执法的层面切入,以实践中行业协会的党建工作与行业主管部门的执法个案为考察对象,全面分析了我国行业协会的实践监管不足。第三节则从司法层面切入,以近十年行业协会同主管部门之间发生的行政诉讼判例为考察文本,详尽归纳了两主体之间诉讼纠纷的主要争议内容及相关规范困境。通过上述三个层面的详尽论述,本文力图全面呈现我国行业协会作为被治理者在外部治理领域的整体制度环境。第三章探讨了行业协会作为治理者在权力规范层面所存在的内部治理困境。延续第二章节的探讨思路,第一节同样先从“法规则”层面切入,归纳出包括行业专门立法、行业规章以及行业内部管理规则等内部治理依据中所存在的规则缺陷。而在第二、第三、第四节中,本文分别对行业内部治理中的主体、组织、行为、程序以及资产管理共五大方面存在的治理困境进行了详尽阐述,具体指出了行业协会存在内部机构设置不足、行业共谋行为、限制会员自由、破坏公平交易、限制中小型会员企业经营、监督程序缺失以及财政税收制度不健全等多个方面的治理实践困境。第五节则同样从司法层面切入,以近十年我国行业协会同其会员或利害关系人之间所发生的诉讼纠纷案例为文本材料,梳理归纳了行业协会内部治理纠纷中的实践争议内容及其存在的多种救济困境。第四章总结与反思了中外社会治理中的制度经验,以期对当下我国行业协会治理改革提供理论与经验支撑。第一节以我国古代的“公”“私”概念为载体,对春秋战国、宋、明以及清末民初等各个时期的公理思想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第二节则对民国时期社会部颁行的《社会法规汇编》三辑进行了全面梳理,归纳了民国初期、广州国民革命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以及抗日战争时期有关公民结社的立法和管理规定,并具体梳理了民国社会团体的法规范规定、民间组织的外部监管以及民间组织内部治理的制度规范三大问题。第三节总结了美国与欧洲在社会治理中所采用的第三部门理论,具体阐述了两地在第三部门理论领域的特征与差异,并对两地的第三部门理论在我国是否具有借鉴意义展开了相关反思,进而提出美国式的国家与社会平行、对立、冲突的组织机构设置与治理模式并不适宜我国本土治理,而欧洲模式则具有可借鉴之处。第四节讨论了我国社会治理中的历史治理经验与改革创新实践,总结了我国国家治理的历史模式、逻辑和经验,并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社会管理体制领域所作出的多项制度改革尝试与创新成果。第五章在对我国行业协会治理进行问题归纳与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行业协会治理的制度改革与发展路径。第一节论述了新时代我国国家公权与社会自治权的再定位问题。实践中,行业协会不论作为治理者还是被治理者,其前提都是自治权力(利)能被充分保障。此节再次回顾了我国国家公权强大而社会自治权缺失的历史背景,并对我国社会自治权的性质、来源、功能及其同国家公权的关系结构进行了再认知与再划分。第二节提出了我国行业协会内外治理的整体完善路径,具体从转变行业协会治理理念、健全行业协会专门立法、强化行业协会党组织建设、规范行业主管部门管理行为、优化行业内部人事管理以及完善行业协会资产管理共六大方面提出了多项具体建议。第三节从整体上梳理了行业协会、政府以及法院等多个行业治理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清晰呈现了上述主体在权力责任、权利义务之间协调、冲突与对立的不同面貌。第四节提出了我国行业协会治理的完善要准确规范和限缩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能权限,具体可从统一行业协会登记的审核依据和标准、改革行业主管部门的管理方式与重心、下放行业自治领域的管理职权、优化行业协会管理的程序规则以及全面构建行业主管部门的责任制度共五大方面具体着手。第五节重新界定了我国行业自治的权力内容与责任边界,具体提出了落实行业自治的审核许可权、完善行业规则与标准的制定权、推动行业维权职责的积极履行以及全面推进行业领域信息公开义务共四大方面的建议对策。第六节提出了要健全行业争议纠纷的救济规则体系,并具体从理清行业协会管理权力的法律性质、健全行业纠纷的内部救济机制以及完善行业协会纠纷的外部救济机制共三大方面提出了多项建议。

郭学益,田庆华,刘咏,闫红杰,李栋,王亲猛,张佳峰[6](2019)在《有色金属资源循环研究应用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有色金属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材料,是国防军工和新科技革命的战略性物资。有色金属冶金面临严重的资源、能源和环境问题,已成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有色金属资源循环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是促进有色金属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系统介绍了有色金属资源循环的学科和理论基础,详细阐述了有色金属资源循环方法,并分析对比了国内外资源循环技术的应用进展。针对我国有色金属资源循环专门性科研机构—中南大学资源循环研究院,详细介绍了其在"城市矿产"绿色循环、稀贵金属清洁回收、资源循环过程强化和材料循环再造等方面的创新研究工作。最后,对有色金属资源循环未来发展前景和方向进行了展望。

王华俊[7](2019)在《建立了完整的有色金属工业体系,正由有色金属大国向强国阔步迈进——新中国成立70年有色金属工业取得辉煌成就》文中研究表明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几代有色人始终艰苦奋斗、顽强拼搏、锐意改革、开拓进取、砥砺奋进。70年来,我国建立了完整的有色金属工业体系。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有色金属工业持续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一有色金属大国,产业整体实力显着增强,在国际同行业中的地位明显提高。70年来,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实现了由小到大的历史大跨

滕金燕[8](2019)在《中国职业教育“走进非洲”研究 ——以赞比亚试点项目为个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在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成功职教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不断发展,不论是从办学模式、办学规模,还是办学质量上来说,都已经具备国际化发展的条件。长期以来,在中非合作论坛机制下,中非教育合作一直处于良性互动中。尤其是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倡议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选择到非洲寻求新的发展,而职业教育作为为企业技术技能人才的供给者,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服务,为中国教育“走出去”提供经验借鉴,为中非教育全面合作添砖加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选取案例“赞比亚试点项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和资料收集对“赞比亚试点项目”进行深入探讨,分析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走进非洲”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促进中非职业教育更好合作发展的策略思考。研究方法上,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和历史分析法对非洲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中非职业教育合作实践和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三个部分进行文献综述的梳理;利用历史分析法对赞比亚职业教育发展以及中赞职业教育合作实践进行分析;同时,通过访谈法对文章案例部分作了重点探究。除绪论之外,文章的重点内容如下:首先,通过文献梳理、查阅相关期刊、着作以及官方媒体等,对中国职业教育“走进非洲”的时代背景和发展实践进行了梳理分析,认为中国职业教育“走进非洲”是中非合作论坛框架和“一带一路”背景下伴随着企业“走出去”的产物,其主要实践形式包括国家政府统筹主导的对非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企业参与的对非技术培训以及高职院校自主发展的对非职业教育合作。其次,对中国-赞比亚两国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合作历程进行总结,认为中-赞职业教育合作的主要内容有:坦赞铁路的技术培训,接收越来越多的来华留学生,孔子学院的技术传播平台,职业院校间的交流与合作等。再次,通过对“赞比亚试点项目”中方管理人员的深入访谈,以该试点项目为个案,从项目实施背景、主要特征、取得的成效、产生的影响、面临的主要问题等进行研究。最后,从新时期中非职业教育合作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出发,提出我国职业教育“走进非洲”应从统筹协调,加强顶层设计;培养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加强教师的本土化建设;搭建职业教育“走出去”资源共享平台;建立“走出去”职业教育的标准体系;树立质量意识和构建质量保障体系这几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程胜龙[9](2019)在《基于“156项工程”的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演进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中叶,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的新国家而诞生,历经长期战乱洗礼的新中国百业待兴。工业作为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对于新中国来说至关重要,但新中国的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工业发展举步维艰,尤其是在重工业方面,新中国几乎是一穷二白。特定历史条件下对苏联的选择以及由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如同助力器,使新中国的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在较短的历史时期内取得了惊人的成就。“156项工程”是奠定新中国工业基础的关键性工程,工程项目遍布新中国的广阔土地,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出于对资源分布、国防安全等方面的考虑,这一时期的大部分工业项目都布置在了内陆地区,尤其是我国中、西部等不易受军事威胁且矿产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在此背景下,地处西北内陆而又资源丰富的甘肃地区迎来了一次大好的发展机遇,“156项工程”中就有8项布置在了甘肃,分布在兰州和白银两地,其中6项布置在兰州,2项布置在白银。落建在白银的两大“156项工程”迅速改变了白银地区荒芜的历史,也促成了白银市的诞生,白银市也因此成为“因矿成名,因企设市”城市的典型代表。文章以“156项工程”为线索,演绎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演进历程,归纳演进特征,总结演进规律。文章从共分为内容八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内容有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研究方法及框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等;第二章主要论述”一五”时期苏联援华“156项重点工程”的情况,两大工程项目选址白银的原因并对落建白银的两大工程项目进行分别介绍,随后论述“156项工程”落建白银后对白银城市诞生发展的促生作用;第三章对白银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历程进行梳理,并对白银市城市规划的演进历史进行分期;第四章对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动力机制演进进行研究。分析历版总体规划编制的动力机制,及其与两大“156项工程”关系;第五章,论文对白银市历版总规中城市空间格局演进的研究。论述空间格局的演进特征、趋势及原因;第六章对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思想范型演进进行研究,分析历版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思想范性的演进历程及不同范型对白银市城市发展的影响;第七章对白银市历版总体规划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价和总结,并对下版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提供建议;第八章为研究结论与展望。

吴芳梅[10](2018)在《以丹为业:龙潭仡佬族的历史、生计与认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从丹砂这一“圣物”切入,以贵州务川龙潭仡佬族为个案,从“业缘”这一特殊视角,围绕丹砂的社会生命及王朝、国家势力的渗透为线索,采用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分析方法,探讨了丹砂在特定的地方所展呈的历史进程、变迁及再认知过程,以及丹砂在历史上如何勾连地方与中央及族群内外的复杂利益关系,进而思考“业缘”在龙潭仡佬族生活中何以超越“亲缘、地缘、神缘”,成为其族群认同之内聚力,致使民族识别时也主要以“祖辈是否从事丹砂采掘”为依据来确定仡佬族族属。龙潭仡佬族与丹砂的渊源可追溯到远古时代。早在殷商时期,仡佬族的祖先濮人就已活动在西南广大地域。据史料记载,周武王伐纣时,濮人就与其他部族参加了牧野盟誓,并以丹砂敬献周武王。献丹者被封为宝王之后,并带领濮人在务川地区开荒辟草,以丹为业,繁衍生息。随着汉武帝开发“西南夷”,及上层建筑对“贵生、长寿”的极度追求,大大刺激了龙潭地区丹业的发展。这一时期,因丹砂的用途及价值大增,使龙潭仡佬族地区直接被卷入了王朝与地方的关系网络中,由此展开了以丹砂为中心的各项活动、人群、文化的相互碰撞。在历史进程中,不同的互动方式、关系的建立以及文化的交融,使地方丹砂获得一种特殊生命力及意义价值的地方化表述。明清时期是当地丹砂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鼎盛时期,丹砂巨大的经济价值将龙潭仡佬族及其社会带入一个更大范围的人文和经济关系网络中,促进了龙潭地区加速进入王朝直接统治的架构及族际关系的建构中。同时,丹砂经济促进了龙潭邑聚的形成,改变了龙潭仡佬族传统的观念意识,这具体体现在龙潭仡佬族对丹砂资源的控制及身份认同的文化表述方面。为此,文章先后从政治、经济、文化及地方社会变迁等视角加以诠释,从中揭示出王朝介入的背后动因及复杂共存的关系网络,以及地方社会在此作用下所展现出的适应性策略。至清末民国时期,由于受帝国主义入侵、“易货还款”等因素的影响,地方政府加强对丹砂资源的管控,沉重打击了龙潭仡佬族丹砂生产的积极性,同时丹砂的神秘光环也被人们日益增强的认知逐渐消解,昔日繁盛的龙潭丹业江河日下。新中国成立以后,丹砂资源逐步收归国有,大多数龙潭仡佬族人失去了世代赖以生存的资源依托,返土归耕,发展农业延续至今。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国家对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日趋重视,对重度污染环境的汞矿资源实施政策性关闭。至此,龙潭仡佬族的丹业时代宣告结束。综上可见,随着历史更迭及现代经济的冲击,丹业逐渐由盛转衰,龙潭仡佬族人们对丹砂文化的记忆亦渐行渐远,族群凝聚力日渐涣散。为了实现族群的生存和延续,地方政府、宗族精英、民间大众试图借助旅游情境的反馈,对已逝去的文化传统进行追溯性复原和展演,试图唤醒族人的危机感、归属感和族群认同感。笔者在梳理经典族群认同理论,剖析影响族群凝聚力因素的基础上,结合田野实践发现,人们大多以“亲缘--地缘--神缘”等关系凝聚在一起,以历史、记忆、宗教、文化等的延续形成共同体。此外,笔者发现还有一种以“业缘”而聚的群体,如龙潭仡佬族。他们主要以“业缘”作为其族群凝聚和汇合的基础,成为该民族识别的标志,甚至成为区分龙潭仡佬族与其他族群的边界。因此,本研究为族群边界理论的拓展提供了一个分析案例。

二、二十一世纪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二十一世纪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156项”老工业区空间形态及建筑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综述
        1.1.1 研究背景
        1.1.3 研究目的
        1.1.4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工业遗产相关研究
        1.2.2 “156 项”工程相关研究
        1.2.3 工业遗产视角下“156 项”工程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老工业区形态特征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层级结构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老工业区
        2.1.2 空间结构
        2.1.3 空间形态
    2.2 构建层级研究的基础理论
        2.2.1 系统理论
        2.2.2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2.3 老工业区形态研究的层级结构
        2.3.1 企业层级
        2.3.2 厂矿层级
        2.3.3 单体设施层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156 项”工程立项背景及发展建设
    3.1 全国“156 项”工程立项背景及建设成果
        3.1.1 立项背景
        3.1.2 产业分布及地域分布
        3.1.3 全国建设成果
    3.2 云南“156 项”工程历史背景及发展建设
        3.2.1 云南“156 项”工程择址背景
        3.2.2 云南“156 项”工程筹备及发展建设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企业层级下云南“156 项”工程的形态特征
    4.1 工业企业空间结构的一般类型
    4.2 云南“156 项”工程的企业空间结构
        4.2.1 云南“156 项”工程的企业生产组织架构
        4.2.2 云南“156 项”工程的企业空间结构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厂矿层级下云南“156 项”工程的形态特征
    5.1 厂矿规划的相关背景
        5.1.1 相关政策
        5.1.2 规划思想
    5.2 采选矿区
        5.2.1 现状概况
        5.2.2 选址布局——依矿而立、分散布局
        5.2.3 地块组织——以地理环境为主导,自然发散
        5.2.4 厂房排布——生产特点与山地地形相结合
    5.3 重工厂区
        5.3.1 现状概况
        5.3.2 选址布局——离城新建、集中布局
        5.3.3 地块组织——以“单位制”为主导、封闭规整
        5.3.4 厂房排布——根据生产流程的顺序布局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单体设施层级下云南“156 项”工程的形态特征
    6.1 生产性建构筑物
        6.1.1 厂房空间形式
        6.1.2 厂房结构及材料
        6.1.3 生产性构筑物
        6.1.4 生产设备及装置
        6.1.5 整体风格特征
    6.2 行政办公及生活配套设施
        6.2.1 功能类型及特征
        6.2.2 建筑结构特征
        6.2.3 建筑材料运用
        6.2.4 建筑装饰特征
        6.2.5 建筑风格特征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及思考
    7.1 研究创新点
    7.2 研究主要成果
        7.2.1 对历史发展的梳理及遗存现状的调查
        7.2.2 企业空间结构特征
        7.2.3 厂矿空间形态特征
        7.2.4 单体建构筑物形态特征
    7.3 关于遗产保护及再利用的思考和建议
        7.3.1 保护及再利用的机遇和挑战
        7.3.2 保护及再利用的基本原则
        7.3.3 保护及再利用的目标导向
        7.3.4 保护及再利用的程序制定
        7.3.5 保护及再利用的策略建议
    7.4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B:“156 项”工程建成项目名单
附录 C:“156 项”工程调研收集图纸

(2)近代水口山铅锌矿研究(1896-1944)(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一) 近代水口山铅锌矿研究
        (二) 近代湖南矿业研究
    三、研究方案
        (一) 研究思路
        (二) 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近代水口山铅锌矿的基本状况
    第一节 湖南省铅锌矿的开发
    第二节 水口山铅锌矿的自然地理概况
    第三节 近代水口山铅锌矿开发的背景
        一、列强侵略的逐步加深
        二、湖南的爱国经世思潮
        三、湖南的自然经济条件
        四、湖南开明的领导机构
    第四节 近代水口山铅锌矿的发展沿革
    小结
第二章 近代水口山铅锌矿的组织与管理
    第一节 湖南的矿务管理体制
    第二节 水口山矿局的组织系统
    第三节 水口山矿局的工人管理
        一、工人管理
        二、工人待遇
    小结
第三章 近代水口山铅锌矿的生产与运销
    第一节 采选技术的逐步革新
        一、西法开采的尝试
        二、人力选矿与机械选矿相结合
    第二节 新式冶炼技术的突破
        一、鼓风炉火法炼铅
        二、横罐法蒸馏炼锌
    第三节 水陆交通的运输情形
    第四节 近代水口山铅锌矿的产销状况
        一、洋商对铅锌矿的控制与争夺
        二、政府严格管理矿砂销售
        三、水口山铅锌矿的销售情况
    小结
第四章 近代水口山铅锌矿的贡献
    第一节 官办矿业助力近代湖南发展
        一、助力湖南近代财政
        二、助力湖南近代工业
        三、助力湖南近代教育
    第二节 “世界铅都”开启近代工业先河
第五章 近代水口山铅锌矿发展中的不利因素
    第一节 几近枯竭的矿源
    第二节 矿局经费不足
    第三节 生产设备问题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背景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职业教育校企合作
        二、政策变迁
        三、政策场域
        四、政策学习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研究
        二、政策变迁过程理论及应用研究
        三、政策网络与政策变迁关系研究
    第五节 研究方法
        一、方法论层面
        二、分析技术层面
    第六节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思路
        二、技术路线
    第七节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的变迁轨迹
    第一节 “校附行企、一体共生”阶段(1978—1998 年)
        一、实施行业企业自办或与教育部门联办方针
        二、引导与支持职业教育校办产(企)业发展
        三、选择在部分地区开展“双元制”改革试点
    第二节 “校主企辅、促校联企”阶段(1998—2010 年)
        一、探索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路径
        二、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工程
        三、启动实训基地及师资建设项目
        四、开展半工半读等国家政策试验
    第三节 “校企同主、多元共治”阶段(2010 年至今)
        一、加快健全央地校企合作专属法规制度体系
        二、充分挖掘国家行业系统的指导与协调功能
        三、依托央财项目持续搭建校企合作政策平台
        四、推动企业深度参与职教师资培训体系建设
        五、支持基层创新探索校企深度合作体制机制
    第四节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主要特征
        一、由行动纲领和散点式条文向国家政策体系发展
        二、由少数政策工具主导向多元工具协同应用转变
        三、由旧范式变革后的渐进调整向政策新范式演进
第三章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解释分析框架
    第一节 制度—场域—行动者:构建解释分析框架的基本视角
        一、“结构”与“行动者”的辩证关系:社会科学“元理论”的启示
        二、制度与场域:“结构”维度的主体构成要素
        三、结果性逻辑与适当性逻辑:“行动者”的能动机制
    第二节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核心解析变量
        一、政策场域
        二、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
    第三节 解释分析框架的结构设计及理论预设
        一、框架设计原则与整体结构
        二、理论预设
第四章 政策制定场域与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
    第一节 “政—政”制定场域影响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作用机理
        一、由中央职能部门构成的场域关键行动者
        二、从同级协商到上级协调:场域运作变革及其对政策变迁的影响
    第二节 “政—行”制定场域影响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作用机理
        一、与政企分开改革相伴的场域关键行动者
        二、从分级决策到合作治理:场域运作变革及其对政策变迁的影响
第五章 政策执行场域与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
    第一节 “央—地”执行场域影响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作用机理
        一、行政科层体制影响下的场域关键行动者
        二、从市县为主到省域统筹:场域运作变革及其对政策变迁的影响
    第二节 “企—校”执行场域影响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作用机理
        一、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场域关键行动者
        二、从行政共生到互利共赢:场域运作变革及其对政策变迁的影响
第六章 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与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
    第一节 政策学习:中央职能部门主动引导政策变迁的有效策略
        一、国家“适应能力”的集中体现
        二、政策学习的主要形式
    第二节 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影响政策变迁的作用机理
        一、革命和国家建设实践成功历史经验的内化迁移
        二、政策调整过程中节约政府决策成本的有效方法
        三、有限理性约束下规避政策改革风险的合理选择
        四、保障央地政策参与主体创新积极性的必要策略
第七章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优化路径
    第一节 强化全国人大与政协的顶层设计权能
        一、推动全国人大主导校企合作立法进程
        二、发挥政协协商决策职能助力政策创新
    第二节 优化中央跨部门协同决策的组织机制
        一、设立常设型的议事协调机构
        二、建立健全国家行政协助制度
    第三节 完善全国性行业协会的社会中介职能
        一、健全国家法律体系,强化政策设计参与权
        二、扩大利益代表范畴,提升协同决策合法性
        三、推行购买服务机制,增强政策变迁影响力
    第四节 保持中央财政资金的引导与扶持效力
        一、加强专项性一般转移支付资金的拨付力度
        二、保留适量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项目
    第五节 健全校企命运共同体的配套制度供给
        一、推行协调性的劳动就业制度
        二、完善国家培训质量标准制度
    第六节 破解局部试验性学习开展的现实瓶颈
        一、加强依法行政,推动政策试验法治化
        二、畅通信息渠道,提升政策试验透明度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演进及产业生态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走出去”战略与“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
        1.1.2 矿产资源全球性的多元化配置与优势互补
        1.1.3 海外资源勘查的重要性
        1.1.4 中矿资源成功之路经验总结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科学问题
        1.3.1 研究内容
        1.3.2 科学问题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4.3 完成的工作量
    1.5 研究的创新点
2 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基本概念
        2.1.1 资源勘查型企业
        2.1.2 国际化战略
        2.1.3 产业生态
    2.2 基础理论
        2.2.1 资源基础理论
        2.2.2 经济学的企业演化理论
        2.2.3 产业经济学理论
        2.2.4 资源产业经济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关于企业国际化战略的研究
        2.3.2 关于企业战略演化的研究
        2.3.3 关于企业战略演进效应的研究
        2.3.4 关于资源勘查型企业国际化战略的研究
    2.4 小结
3 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实践案例描述
    3.1 案例调研
    3.2 中矿资源“走出去”背景
    3.3 起步期:“借船出海”与技术服务立足
    3.4 第二阶段:纵向延伸、优化组合
    3.5 第三阶段:跨域发展、并购转型
4 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演进阶段特征及其成效
    4.1 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演进阶段特征分析
        4.1.1 第一阶段特征(1999~2006)
        4.1.2 第二阶段的特征(2007~2015)
        4.1.3 第三阶段的特征(2016 至今)
    4.2 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演进的成效分析
        4.2.1 第一阶段战略绩效评价
        4.2.2 第二阶段战略绩效评价
        4.2.3 第三阶段战略绩效评价
    4.3 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成功实践的要素分析
        4.3.1 第一阶段战略成功实践的过程要素分析
        4.3.2 第二阶段战略成功实践的过程要素分析
        4.3.3 第三阶段战略成功实践的过程要素分析
        4.3.4 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成功实践的关键要素
    4.4 小结
5 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演进过程机理分析
    5.1 分析的逻辑框架
    5.2 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演进的动因分析
        5.2.1 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演进的宏观环境分析
        5.2.2 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演进的行业环境分析
        5.2.3 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演进的内部环境分析
        5.2.4 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演进的动因机理分析
    5.3 高层管理团队认知分析
        5.3.1 对于公司外部机会与威胁的认知
        5.3.2 对于公司内部环境——资源和能力的认知
        5.3.3 对于公司愿景、使命和目标的认知
    5.4 中矿资源的组织学习分析
        5.4.1 中矿资源的利用式学习
        5.4.2 中矿资源的探索式学习
    5.5 中矿资源的能力重塑和资源整合分析
        5.5.1 中矿资源的能力重塑
        5.5.2 中矿资源的资源整合
    5.6 中矿资源战略转型升级的实施分析
    5.7 小结
6 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演进中的产业生态优化
    6.1 中矿资源产业体系基本构成分析
        6.1.1 中矿资源产业体系演进的三个阶段
        6.1.2 中矿资源产业链演进的三个阶段特征
    6.2 中矿资源产业运行发展的支撑体系分析
        6.2.1 中矿资源的战略与组织结构
        6.2.2 中矿资源的组织制度与文化
        6.2.3 中矿资源的组织资源与外部网络
    6.3 中矿资源产业运行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6.3.1 产业体系本身存在的不足
        6.3.2 产业支撑体系存在的不足
    6.4 中矿资源产业生态体系优化的主要措施
        6.4.1 优化产业布局
        6.4.2 健全支撑体系
    6.5 目标国和战略区位选择
        6.5.1 基于因子分析法对目标国的选择
        6.5.2 基于层次分析法对目标国战略区位的选择
    6.6 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6.6.1 认识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
        6.6.2 认识核心竞争力的来源
        6.6.3 中矿资源核心竞争力培育体系构建
    6.7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成果的学术贡献与实践价值
        7.2.1 研究成果的学术贡献
        7.2.2 研究成果的实践价值
    7.3 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个人简介
    附录二 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演进调研提纲
    附录三 中矿资源经理层访谈提纲
    附录四 中矿资源目标国及战略区位选择分析
        1 中矿资源战略目标国及战略区位选择实践
        2 目标国选择分析
        3 中矿资源目标国战略区位选择分析

(5)作为共治主体的行业协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我国行业协会的法律性质、地位与职能
    第一节 行业协会的历史发展及演变
        一、清末时期社会团体的产生
        二、新中国成立后行业协会的发展
    第二节 “公”与“私”兼具的法律属性
    第三节 “准行政主体”的法律地位
        一、作为“公”权力主体的行业治理者
        二、作为“私”权利主体的行业被治理者
    第四节 自律、服务、协调与代表的四大基本职能
第二章 作为被治理者的行业协会:外部治理困境
    第一节 外部治理的法规政策领域
        一、党对行业协会的领导与管理
        二、行政业务主管部门的前置审核
        三、行政登记管理机关的登记审批
        四、社会团体的资金财税规定
        五、社会团体的处罚罚则
    第二节 党和政府的实践管理领域
        一、行业协会党建工作的困境与挑战
        二、政府部门执法领域的规范性考察
    第三节 行业协会与主管部门间的诉讼纠纷考察
        一、外部行政诉讼纠纷的实践争议内容
        二、外部行政诉讼纠纷的困境与反思
第三章 作为治理者的行业协会:内部治理困境
    第一节 内部治理的整体规范环境
        一、外部法律法规的不当限制
        二、内部治理规范的内容缺失
    第二节 行业协会内部治理的主体与组织缺陷
        一、人员的引进与管理缺失
        二、组织机构设置不够健全
    第三节 内部治理的不正当行为
        一、行业共谋的不当行为
        二、利用先发优势限制会员自由
        三、破坏公平交易的信息与机会行为
        四、限制中小型会员企业正常经营行为
    第四节 内部治理的程序运行及资产管理缺陷
    第五节 内部治理的纠纷解决机制不全
        一、内部治理纠纷的实践争议内容
        二、内部治理纠纷救济的困境与反思
第四章 中外社会治理经验与当前行业协会治理改革
    第一节 古代公理思想的梳理与归纳
        一、春秋战国的“公”“私”之源
        二、宋、明两代的“公”与“私”
        三、清末民初的“公”“私”裂变
        四、中西“公”“私”理念的特征与差异
    第二节 民国时期公民结社的制度经验与借鉴
        一、社会团体管理的规范性考察
        二、民间组织的外部监管
        三、民间组织内部治理的制度规范
    第三节 欧美社会治理中的国家、社会与第三部门
        一、美国第三部门理论的特征
        二、欧洲第三部门理论的特点
        三、欧美第三部门理论的反思与启示
    第四节 我国社会治理中的历史经验与改革创新
        一、国家治理的逻辑与经验
        二、社会管理体制的实践改革
第五章 行业协会治理的制度改革与发展路径
    第一节 新时代国家公权与社会自治权再定位
        一、国家公权强大、社会自治权缺失的历史再审视
        二、我国社会自治权的性质、来源与功能再认知
        三、我国社会自治权与国家公权的关系结构再划分
    第二节 共治前提下的行业协会内外治理完善
        一、转变行业协会治理理念
        二、健全行业协会专门立法
        三、强化行业协会党组织建设
        四、规范行业主管部门的管理行为
        五、优化行业内部人事管理
        六、完善行业协会的资产管理
    第三节 政府、法院与行业协会等多主体间的法律关系辨析
        一、行业主管部门同行业协会的法律关系
        二、行业主管部门与法院间的法律关系
        三、行业协会与法院间的法律关系
        四、行业协会同非行业会员间的法律关系
    第四节 准确规范与限缩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能权限
        一、统一行业协会登记的审核依据和标准
        二、改革行业主管部门的管理方式与重心
        三、下放行业自治领域的管理职权
        四、优化行业协会管理的程序规则
        五、全面构建行业主管部门的责任制度体系
    第五节 理清行业自治的权力内容与权责边界
        一、落实行业资质的审核许可权
        二、完善行业规则与标准的制定权
        三、推动行业维权职责的积极履行
        四、全面推进行业领域的信息公开
    第六节 健全行业协会侵权的救济规则体系
        一、行业协会管理权力的法律性质定位
        二、健全行业协会纠纷的内部救济机制
        三、行业协会纠纷的外部救济机制完善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建立了完整的有色金属工业体系,正由有色金属大国向强国阔步迈进——新中国成立70年有色金属工业取得辉煌成就(论文提纲范文)

一、建立了完整的有色金属工业体系
二、有色金属产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
三、科技创新引领装备技术升级
四、信息化及两化融合助推产业发展
五、多元化投资拉动产业跨越式发展
六、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初现成效
七、认真践行绿色低碳生态文明理念
八、原铝综合交流电耗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九、境外项目开发取得积极效果
十、有色金属产业国际地位稳步提升

(8)中国职业教育“走进非洲”研究 ——以赞比亚试点项目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相关文献综述
        1.关于非洲职业教育发展现状研究
        2.关于中非职业教育发展合作研究
        3.关于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现状研究
    (四)核心概念界定
        1.中非教育发展合作
        2.中非职业教育发展合作
        3.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试点项目
    (五)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3.研究创新与不足
二、中国职业教育“走进非洲”的时代背景
    (一)中非合作论坛搭建了更高更好平台
    (二)“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新契机
    (三)企业“走进非洲”是坚实土壤
    (四)新时期中国职业教育的时代要求
三、中国-赞比亚职业教育合作实践
    (一)中-赞职业教育合作发展的历程
    (二)中-赞职业教育合作的主要内容
        1.技术援助合作:坦赞铁路的技术培训
        2.孔子学院:“汉语+技能”培训
        3.“请进来”: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
        4.增进友谊:推进中赞合作办学
    (三)本章小结
四、职业教育“走进非洲”之赞比亚试点项目个案分析
    (一)职业教育“走出去”赞比亚试点项目实施的背景
        1.职业教育“走出去”是大势所趋
        2.企-校联合推动职业教育“走进非洲”
    (二)职业教育“走出去”赞比亚试点项目的主要特点
        1.鼓励多方参与,形成办学主体多元化
        2.以需求为导向,始终把企业需求放首位
        3.一切从实际出发,多样化培养培训人才
        4.因地制宜培养师资,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
        5.积极探索中国标准,为职业教育“走出去”积累经验
    (三)职业教育“走出去”赞比亚试点项目面临的主要问题
        1.顶层设计和政策协调亟需加强
        2.境外办学模式与标准尚未建立
        3.教师的语言沟通能力有待提高
        4.经费是掣肘后续工作的关键点
五、中国职业教育“走进非洲”的策略思考
    (一)统筹协调,加强对职业教育“走出去”的顶层设计
    (二)整合并优化资源,搭建职业教育“走出去”共享平台
    (三)招贤纳士,加强师资队伍国际化及本土化建设
    (四)建立职业教育“走出去”标准体系,彰显中国职教品牌
    (五)砥砺前行,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和构建质量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附录A 中国职业教育“走进非洲”访谈提纲
附录B 2016年赞比亚试点项目工作组大事记
附录C 2017年赞比亚试点项目工作组大事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基于“156项工程”的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3.1 时间界定
        1.3.2 空间界定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6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二章 苏联援华“156项工程”与白银市的城市发展
    2.1 苏联援华“156 项工程”概况
        2.1.1 “156 项工程”的背景
        2.1.2 “156 项工程”的诞生历程
        2.1.3 “156 项工程”的布局
    2.2 “156 项工程”选址白银的原因分析
        2.2.1 白银丰富的矿产资源
        2.2.2 白银地理位置优势
        2.2.3 白银悠久的采矿历史
        2.2.4 国家行政政策的支持
    2.3 “156 项工程”的落建与白银城市的诞生
        2.3.1 两大工程的落建
        2.3.2 企业入轨运营
        2.3.3 白银市诞生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156项工程”导向下的白银市总体规划编制历史回顾
    3.1 白银市城市发展历程回顾与分期
        3.1.1 白银市建制沿革回顾
        3.1.2 基于“156 项工程”的白银市城市发展的历史分期
    3.2 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历程回顾与分期
        3.2.1 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发展历程回顾
        3.2.2 “基于156 项工程”的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演进分期
    3.3 初创形成期(1954—1957 年)
        3.3.1 1955 年《白银市(郝家川)初步规划》
        3.3.2 1956 年《白银市初步规划》
        3.3.3 1957 年《白银市规划新方案》
        3.3.4 阶段演进特征小结
    3.4 波动与停滞期(1958—1976 年)
        3.4.1 1960 年《白银市总体规划》
        3.4.2 1965 年《兰州市白银区(郝家川)总体规划》
        3.4.3 阶段演进特征小结
    3.5 恢复重启期(1977—1984 年)
        3.5.1 1978 年《兰州市白银区总体规划》
        3.5.2 阶段演进特征小结
    3.6 转型发展期(1985 年—至今)
        3.6.1 1987 年《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1987—2000 年)》
        3.6.2 2001 年《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年)》
        3.6.3 2007 年《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年)局部调整》
        3.6.4 2015 年《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 年)》
        3.6.5 阶段演进特征小结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动力机制演进
    4.1 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演进的动力因素分析
        4.1.1 国家的行政决策的推动
        4.1.2 “156 项工程”发展的推动
        4.1.3 城市转型发展诉求的推动
        4.1.4 行政区划调整的推动
        4.1.5 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推动
    4.2 历版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动力关联解析
        4.2.1 “156 项工程”与第一版总规
        4.2.2 “大跃进”与第二版总规
        4.2.3 撤销建制与第三版总规
        4.2.4 改革开放与第四版总规
        4.2.5 恢复建制与第五版总规
        4.2.6 转型发展与第六、七版总规
    4.3 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动力机制演进特征分析
        4.3.1 国家政策是推动演进的直接动力
        4.3.2 “156 项工程”是推动演进的动力根源
        4.3.3 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演进的动力具有综合性
        4.3.4 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演进的动力具有典型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空间格局演进
    5.1 白银市城市空间的演进的影响因素分析
        5.1.1 地形条件的制约和矿产资源分布的影响
        5.1.2 交通线路的约束与引导
        5.1.3 “156 项工程”的影响
        5.1.4 国家政策和规划思想的影响
        5.1.5 城市转型及城市性质转变的影响
        5.1.6 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客观要求的影响
    5.2 历版城市总体规划中白银市城市空间演进特征
        5.2.1“156 项工程”对城市空间演进影响明显
        5.2.2 城市空间不断扩大,“东业西居”格局长期保持
        5.2.3 城市空间拓展呈现“居”快“业”缓
        5.2.4 城市空间拓展在时空上呈现“N”形
        5.2.5 城市空间拓展以“向西向南”为主
    5.3 历版城市总体规划中工业空间的演进
        5.3.1 工业用地占比较高
        5.3.2 工业与生活用地经历“分-合-分”的演进过程
        5.3.3 工业用地向南拓展明显
    5.4 历版城市总体规划中居住空间的演进
        5.4.1 比例不断增高
        5.4.2 居住用地向西拓展明显
    5.5 历版城市总体规划中绿地空间的演进
        5.5.1 绿地的延续性强
        5.5.2 公共绿地占比增高
    5.6 历版城市总体规划中行政及商业空间的演进
        5.6.1 与行政区划变动及国家经济制度相呼应
        5.6.2 从“一核到多核,集中到分散”的演进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思想范型演进
    6.1 历版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中范型演进回顾与分期
        6.1.1 中国近现代城市规划思想范型演进回顾
        6.1.2 白银市历版总体规划思想范型演进分期
    6.2 各阶段城市规划思想范型演进历程及对白银城市的影响
        6.2.1 苏联模式主导阶
        6.2.2 自主探索发展阶段
        6.2.3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主导阶段
        6.2.4 中国现代城市规划思想主导阶段
    6.3 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思想范型演进特征分析
        6.3.1 国家政策是推动思想范型演进的直接动力
        6.3.2 “156 项工程”始终影响着思想范型的演进
        6.3.3 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思想范型的演进具有代表性
        6.3.4 白银市城市规划思想范型的演进具有复杂性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影响评价
    7.1 历版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调查
    7.2 历版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对白银市城市发展的意义
        7.2.1 第一版:1957 年《白银市总体规划》
        7.2.2 第二版:1960 年《白银市总体规划》
        7.2.3 第三版:1965 年《兰州市白银区(郝家川)总体规划》
        7.2.4 第四版:1978 年《兰州市白银区总体规划》
        7.2.5 第五版:1987 年《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1987—2000 年)》
        7.2.6 第六版:2001 年《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年)》
        7.2.7 第七版:2015 年《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 年)》
    7.3 对下版白银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建议
        7.3.1 总结历史经验,延续规划脉络
        7.3.2 利用工业基础,促进转型发展
        7.3.3 树立区域眼光,注重区域协作
        7.3.4 提升环境品质,创建宜居城市
        7.3.5 保护工业遗产,发展工业旅游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以丹为业:龙潭仡佬族的历史、生计与认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文献回顾与述评
    第三节 概念界定、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二章 龙潭人家:石旮旯里的“GLAO”
    第一节 区域背景及早期建制
    第二节 聚落与丹族
    第三节 物态与象征
第三章 丹砂之路:小地方与大传统
    第一节 小地方:丹砂的社会生活
    第二节 大传统:神圣之丹与“长生久视”
    第三节 物的实践:丹砂的地方化表述
第四章 以丹为业:明清时期丹业的发展
    第一节 明代以前务川丹业概貌
    第二节 明清时期务川龙潭丹业的发展
    第三节 邑聚的形成及族群的区隔
第五章 丹砂之殃:从井到耕
    第一节 集体记忆:东升塔传说之谜
    第二节 狭缝生存:垄断下的龙潭仡佬族丹业发展
    第三节 遗产与物:龙潭仡佬族丹业的蜕变
第六章 丹砂庇佑:龙潭仡佬族族群认同及其变迁
    第一节 业缘:丹砂与龙潭仡佬族身份认同的关系
    第二节 龙潭仡佬族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旅游发展情境下龙潭仡佬族身份认同的重构
第七章 “业缘”一族群认同的凝聚力
    第一节 凝聚力:族群内聚和汇合的基础
    第二节 “业缘”影响下的龙潭仡佬族族群认同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四、二十一世纪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156项”老工业区空间形态及建筑特征研究[D]. 高怡然.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2]近代水口山铅锌矿研究(1896-1944)[D]. 童洁.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3]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研究[D]. 于晨. 天津大学, 2019(01)
  • [4]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演进及产业生态优化研究[D]. 张津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5]作为共治主体的行业协会发展研究[D]. 段传龙.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1)
  • [6]有色金属资源循环研究应用进展[J]. 郭学益,田庆华,刘咏,闫红杰,李栋,王亲猛,张佳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19(09)
  • [7]建立了完整的有色金属工业体系,正由有色金属大国向强国阔步迈进——新中国成立70年有色金属工业取得辉煌成就[J]. 王华俊. 资源再生, 2019(08)
  • [8]中国职业教育“走进非洲”研究 ——以赞比亚试点项目为个案[D]. 滕金燕.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 [9]基于“156项工程”的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演进研究[D]. 程胜龙.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4)
  • [10]以丹为业:龙潭仡佬族的历史、生计与认同[D]. 吴芳梅. 厦门大学, 2018(07)

标签:;  ;  ;  ;  ;  

21世纪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前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