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诚信缺失的成因及其解决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张芳[1](2020)在《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既要面临着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又面临着资源日益匮乏的挑战。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绿色产业,走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指导国民经济改革发展的核心理念之一。因此,我们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这一基本国策。中国在改革开放40多年里,以GDP为主要导向大力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这种高污染高耗能高消费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越来越受到环境资源的约束,中国近年来的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中国亟需加快推进绿色发展道路,实施发展方式向绿色转型。随着传统粗放式经济发展路径不仅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造成地球资源的加速枯竭,传统产业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诟病,世界各国对绿色产业发展逐渐加以重视,理论界与实业界也广泛关注,把绿色产业发展视为突破当前发展瓶颈的新路径。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如何优化,如何稳步推进对我国国民经济有着重要影响,因此,研究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和制度创新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也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论文在对绿色产业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了产业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管理学以及政治学等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着重将产业组织理论、产业创新理论、产业结构升级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相结合,以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选择优化及制度创新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次分析了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问题,在研究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以及绿色产业发展的动因的基础上,对国外发达国家发展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经验进行研究,以及选取国内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和发展过程中经历波折的光伏产业进行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绿色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从理论视角分析提出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三大路径选择,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有效路径,科技创新是根本路径,国有资本引领是现实路径;进一步分析了三个路径在实践推进中遇到的障碍和困难,并从现有制度安排存在的问题着手,提出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最后,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论文对促进我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提出相关制度创新建议。全文的结构框架,除去主要研究结论之外,共分为九章。第一章导论中,首先,阐述论文选题的时代背景及其意义;其次,着重对绿色经济的历史演变及其概念进行界定,进而对绿色产业的国内外的不同内涵及其特征进行阐述,并对绿色经济、产业绿色化和绿色产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释;再次,对本文的研究思路、论文写作的结构框架以及运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最后,指出了本文研究可能的主要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章主要对论文涉及的相关理论与文献进行了综述。本章主要对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系统回顾和梳理,并对近年来关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问题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从而为论文的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和文献基础。第三章主要分析了我国传统产业在发展路径上的局限性以及绿色产业发展动因。首先,分析开放条件下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发现传统产业发展路径依赖对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和不可持续;其次,从理论上分析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动因,主要运用产业组织和资源环境经济学理论从环境、产业发展和国家竞争力提升角度进行分析;最后,本章还对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环保产业、风力发电以及其它绿色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绿色产业发展所带来的的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第四章主要从历史与现实角度分析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与制度体系现状。首先,从产业组织演化视角对市场经济与绿色产业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行深入破析,并探讨了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及其时代特征;其次,对近年来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制度体系现状进行总结回顾,并进行了反思和展望。第五章主要对国外发展绿色产业的路径选择经验进行系统分析。首先,本章将对国外发达国家绿色产业的发展经验进行总结,主要分析美国、日本和法国等国的在绿色产业发展路径方面的成功经验,并着重分析这些发达国家绿色产业得以成功发展在路径选择和制度创新方面的有效举措;其次,结合我国的国情,分析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对我国发展绿色产业的路径选择借鉴意义和启示。第六章主要是我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案例对比研究。本章选取了两个发展径不同的案例来验证发展绿色产业过程中路径选择的重要性。一个是新能源汽车产业,传统汽车产业通过转型升级,产业链协同发展,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大力促进科技创新,国有资本的全产业链支持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商业化的进程,从而使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不断发展壮大;另一个是光伏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盲目扩张,发展路径过于依靠政策补贴,发展战略混乱,技术创新不足,最终不但没有使得光伏产业获得市场竞争力反而在短时间造成产能过剩,致使整个行业停滞不前,甚至曾经的行业领军企业也濒临倒闭。通过这两个案例对比研究,本章剖析了绿色产业发展中不同的发展路径选择和制度创新的重要性。第七章主要对中国绿色产业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从理论上分析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具体路径选择问题。首先,对中国绿色产业的生产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我国以高技术产业为代表的绿色产业生产效率呈现上升趋势,技术进步对生产率带动作用明显,而规模效应不明显;其次,实证分析了影响绿色产业生产率的主要因素,验证了理论假设;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从理论上提出并论述了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的三大路径选择,即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发展绿色产业的有效路径,促进科技创新是发展绿色产业的根本路径,国有资本引领是发展绿色产业现实路径。第八章主要对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及其制度原因进行了分析。首先,从理论和现实视角分析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三大路径在实践中遇到了的障碍和困难;其次,对当前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遭遇的实践障碍进行了制度层面的分析,并阐释了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制度创新的必要性。第九章主要是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研究。为了有效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打造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绿色产业。首先,从产权角度,论述了绿色资源产权的界定和保护的相关制度创新问题;其次,系统地阐释了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激励机制创新问题,主要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科技创新、绿色产业投融资、绿色税收等方面进行激励制度创新;最后,本章还探讨了绿色产业发展与非正式制度创新的关系,主要从绿色文化、绿色社会责任和非政府绿色组织建设等角度探讨非正式制度创新问题。最后,对论文的全部内容和相关结论作简要总结。
李伟[2](2020)在《流空间视角下人力资本促进创新的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人力资本总量持续增长并带动创新,但在全国、区域和产业层面上却也同时存在人力资本投入递增与全要素生产率递减的“索洛悖论”现象。要素总量堆积无法带来创新效率的提升,对此传统人力资本理论更注重对总量的静态分析,即通过分解人力资本结构(以受教育程度、职称水平为维度),测度不同类型人力资本投入与创新产出的关系,但很少考虑结构内人力资本间的相互关系,在此过程中信息技术也只是被视为人才掌握的一种工具,忽略了其对人力资本结构的深度影响以及由此而变的创新效率。因此,本文引入流空间理论,借助其对信息时代新空间结构形成及运作机理的动态表述,建立信息技术冲击下的人力资本结构理论分析框架,从人力资本结构内多主体相互作用的视角研究人力资本促进创新的机制问题。依托流空间理论及成本理论可见,信息技术进步所导致的成本变化(集聚成本、分工成本、协作成本、知识溢出成本)引发人力资本结构变化,具体体现在人力资本之间集聚、传导、约束、发展四个动态关系层面上,继而影响到创新。在集聚层面上,Java抓取的大数据显示,直接参与创新的人力资本(科研人才)在信息技术构建的空间内共同集聚,结成学习交流型、任务协作型、任务发布型、全民参与型、伴生反馈型等流空间组织,更加灵活地参与创新;在传导层面上,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前沿模型的分析表明,以上集聚关系及其创新成果的实现,并非仅仅依靠科研人才这一群体就能够实现,而需依赖于信息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人力资本以及企业家等作为传导创新价值的节点,任何一个人力资本节点的缺失都会制约创新效率;在约束层面上,使用Hansen门槛模型可以进一步发现,这些人力资本之间除了互为节点的关系外,还存在更为深入的内在约束关系,即信息技术服务业人力资本对科研、交通运输业、金融业人力资本以及企业家等人力资本存在约束作用,只有达成一定门槛值(lninf>9.105)才能发挥出整体人力资本的创新效率;在发展层面上,理论说明结合实例分析表明,以上集聚、传导、约束三个层面关系的充分发展,将会最终促使科研人才与其他人才之间通过互动形成一种新的发展关系,即不断模糊创新活动中专业创新者与非专业创新者、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投资者之间的边界,吸引更广范围的大众人力资本参与到科研人才中来,直至实现全民创新。综上所述,本文的结论有四点:第一,人力资本集聚成的流空间组织,在现实中表现出自管理与自建设模式成型、即时延时功能强化、线上线下同步发展等显着特征。但要更好地提升这些组织的创新效率,需要由“孤岛”建设思维转向主动联结、由任务服务转向空间场景构建、由虚拟现实并行发展转向促进融合发展。第二,科研领域、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人力资本以及企业家等与创新之间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各类人力资本缺一不可。其中,科研、信息技术服务领域人力资本对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都有正向促进作用,而后者在促进技术创新、技术成交方面的作用要大于其对知识创新的作用。进一步的效率分析表明,科研领域、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人力资本以及企业家在当前我国创新中具备效率,其他行业人力资本则表现出区域间的无效率或低效率,制约了整体创新效率的提升。为更好传递创新价值,需要保持人力资本节点的完备性,优化我国当前人力资本结构。第三,信息技术服务业人力资本对科研、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人力资本以及企业家等存在门槛约束效应,能够制约到创新效率的发挥。分区域的实证结果表明,在中西部地区引进与培育信息人力资本,对于创新的促进作用尤为明显,尤其是对于西藏、青海和宁夏三省,达到信息人力资本门槛后,区域创新效率将会得到显着提升。第四,以上条件的充分实现将最终促进创新的发展,即吸引更多大众人力资本参与创新。但这种发展还应以众筹众创等特定功能的创新平台建设、依托现有平台优势打造完整众创生态、以制度与标准建设保障跨平台融入以及引入创新文化与市场激励作为前提条件。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如下:第一,引入流空间理论,借助其表述空间结构及运作机理的特殊视角,分析人力资本在“工业时代—信息时代”结构的变化,着重强调结构内人力资本之间的动态关系,具体体现为集聚、传导、约束、发展四个层面;第二,将成本分析纳入流空间的理论框架,从集聚成本、分工成本、协作成本、知识溢出成本四个维度,解释流空间的成因以及由此给人力资本结构与创新带来的变化;第三,使用大数据抓取技术分析验证流空间的形态特征与集聚倾向,采用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门槛模型等测度人力资本之间的内在关系,采用理论说明结合现实案例的方式分析人力资本主体的扩张趋势。在对创新因变量的选取上,除使用常见的论文指标,也使用专利数量、技术市场成交额等以期反映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能力。
郭晓云[3](2020)在《“套路贷”治理对策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民间借贷活动的日益活跃,以“房贷”“校园贷”等为表现形式的“套路贷”犯罪日益猖獗,相关报道频频见诸报端。此类犯罪手段多样、情节恶劣,常与黑恶势力犯罪交织在一起,往往会造成被害人及其亲属卖房抵债、辍学失业、妻离子散甚至自杀身亡等严重后果,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俨然已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领域的一大毒瘤。然而,目前学术界关于“套路贷”的系统性研究还比较少,相关分析论证还比较浅显,从公共管理学角度研究治理对策的更是凤毛麟角。如何界定“套路贷”?其主要特点有哪些?可以分成哪些类型?主要犯罪手段和步骤是什么?公共管理部门如何予以有效地治理和防范?十分值得研究和关注。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法、访谈法、文献研究法等多种方法,按照“概念界定—现状分析—类型划分—犯罪步骤解析—成因剖析—提出对策建议”的思路框架,结合大量司法案例和数据,对“套路贷”的概念、特征、现状、类型、犯罪手段和步骤等进行了全面系统地研究和阐释,尤其是将“套路贷”划分为多个类型,对新兴的网贷型、捆绑搭售型“套路贷”等也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套路贷”的惯用伎俩和犯罪步骤,从多个角度深入探究分析了其成因,在全面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多种可行性治理对策建议,丰富了公共管理学理论,为公共管理部门有效打击、治理和防范“套路贷”提供参考。经研究发现,“套路贷”以非法占有为根本目的,借助“房贷”“车贷”等民间借贷名义,通过签订各类协议、故意制造违约、虚增贷款金额、肆意垒高债务等各式“套路”制造虚假的债权债务,采用暴力、威胁等多种手段讨债,并借助诉讼、仲裁、公证等公权力,非法占有他人财物。具有组织性高、欺骗性深、剥夺性强等显着特征,社会危害性极大。“套路贷”犯罪的产生既有监督管理缺失、融资渠道单一等客观因素,也有借款人防范意识薄弱等主观原因。公共管理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构建起社会化协同治理体系,从锁定“职业放贷人”、建立综合信息平台、加大司法审查力度、加强“反套路”宣传等方面综合施策、精准发力,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实现对“套路贷”的标本兼治,维护正常金融秩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徐萌[4](2020)在《民事执行难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事执行难”既是一个亟需解决的法律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尽管目前“执行难”问题得到一定改善,但同“切实解决执行难”仍存在距离。执行难问题的长期存在不仅损害案件当事人合法权益,还会削弱司法权威,对社会良性运行造成消极影响。文章从现状、成因及解决路径三方面对执行难问题展开研究。从统计数据和现实表现角度,对执行难现状进行全面剖析。在此基础上,追溯执行难问题成因。诚信意识和法治观念缺失,民事执行立法滞后以及执行管理体制不完善多方面因素致使执行难问题产生。文章在借鉴域外相关制度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从强制执行单独立法、推进执行体制改革、完善助力于执行的相关协助机制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
于基伯[5](2019)在《大学生的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及其违约风险防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家助学贷款涉及学生、银行、高校、政府四大利益主体。就大学生而言,可以解决贫困大学生缴纳学费和住宿费困难的问题,支持其接受高等教育,顺利完成智力资本投资,实现人力资本的增值。因此,国家助学贷款一经推出就深受大学生的欢迎。随着我国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不断健全、资助力度的不断增大、国家助学贷款申请额度提高和还款期限延长,大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的需求有可能超出了缴纳学费和住宿费的需求,形成过度需求。这部分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如何产生,怎样识别、防范,对国家助学贷款违约风险有什么影响,该如何进行预警和管理。研究这些问题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这一思想,在需求理论、过度自信理论、从众理论、计划行为理论、行为决策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基础上,本文对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从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认知——产生申请意愿——形成申请需求——确定额度期限——发生申请行为——续贷申请确认——还款”的全过程综合分析了其表现、特征、产生原因、影响因素、对违约风险的影响等,初步建构了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研究的理论框架。首先,本文将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的内涵定义为:在家庭经济支持的基础上,贫困大学生申请、获批、并承诺愿意按期还款的未受学费和住宿费的用途约束而用于其它支出的国家助学贷款需求。其直接表现为:一是申请者获得了较高的奖助学金或者有较高的勤工助学兼职收入,结合家庭的经济支持,在只需要少量的国家助学贷款甚至不需要国家助学贷款支付学费和住宿费的情况下,仍然按照政策规定许可的上限额度申请国家助学贷款;二是申请者有支付学费和住宿费的能力而不缴费,把这部分资金挪作其它支出转而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用获批后的国家助学贷款冲抵学费和住宿费。大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的过度需求具有非恶意性、非普遍性和复杂性的特征。其次,分析了导致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产生的原因是大学生在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决策中缺乏经济理性思维。第一,就政策认知阶段而言,学生不了解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未形成正确的认知,从而形成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第二,就产生申请意愿而言,主动的过度需求,归结于学生的诚信问题;非主动的过度需求要受到认知、情绪情感的影响,即政策认知、偏好等影响。第三,就形成需求阶段而言,受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的偏好大、对未来收入的预期高、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数量多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容易对国家助学贷款产生过度需求。第四,就确定额度期限而言,一是对未来还款能力的高估;二是对贷款申请不能获得批准风险的补偿,即基于贷款后(事后)的边际收益作出判断,学生为了应对贷款不能获批的可能性,在确定贷款额度时倾向于申请较大额度的贷款。第五,就发生申请行为而言,一是大学生自己认为签订助学贷款合同时相关的决策已经完成,忽视了对以后年度助学贷款续贷申请额度调整的再思考;二是决策结果与申请的行为得到家长的支持;三是有可能受亲属、同学等其他相关者的影响。再次,建立了国家助学贷款需求与申请助学贷款行为检验模型和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检验模型,运用江苏省8所高校来自全国25个省级行政区域的大学生样本的调查数据,对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的存在情况进行了测度。实证研究发现:第一,贫困大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存有普遍的需求。贫困生家庭中,家长的文化水平、人均收入水平、家庭接受非义务教育的人数对贫困大学生的国家助学贷款需求和实际发生申请助学贷款行为均有正向影响,家庭拥有的固定资产价值对贫困大学生的国家助学贷款需求和实际发生申请助学贷款行为均有负向影响。第二,大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存有过度的需求。在校收入、替代贷款、贷款偏好、预期收入、申贷者数量、对助学贷款政策的认知等是贫困大学生形成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女性和非东部生源地区的贫困大学生更容易产生对国家助学贷款的过度需求。国家助学贷款还款期限延长易导致过度需求。最后,本文分析了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对违约风险的影响,评析了当前国家助学贷款风险管理实践,构建了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违约风险综合防范体系,提出了防范政策建议。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会增大助学贷款违约风险。过度需求的助学贷款,改变了国家助学贷款的用途,形成道德风险。学生毕业后若收入偏低,收入不足以支付国家助学贷款本息,或因临时性支出过大导致无力偿还该期还款额度,会陷入还款能力过度自信的陷阱,形成实际还款能力低导致的违约。应构建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违约风险综合防范体系,更新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理念帮助学生申请合适额度国家助学贷款,建立学生重要奖助等收入的备案制度,做好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学生的家庭贫困情况、奖助学金及兼职收入情况的审查,以有效管理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的违约风险。强化政策宣讲、注重经济理性教育、开展助学贷款个体咨询、加强助学贷款信贷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申请国家助学贷款,防范过度需求行为。本文有图8幅,表36个,参考文献160篇。
金宜洛[6](2018)在《德育生态化视角下大学生诚信教育探究》文中研究表明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品质。大学生作为社会上的高层次专业人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和有生力量。当代大学生诚信状况不容乐观,高校的诚信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大学生诚信教育应以德育生态化理念为指导,实现诚信教育的生态化发展。通过丰富教育方式、完善诚信教育体系、建立健全大学生诚信档案等途径,使大学生诚信教育具有人本性、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生活性的特点。
芦佳[7](2018)在《心理问题型大学生教育引导与转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量数据调查、新闻报道以及学者搜集的案例表明,目前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导致恶性事件频发。这些心理问题型大学生的存在,不但给高校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给广大教育工作者们带来了新的工作压力。而我国目前十分重视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现状,积极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化建设,先后颁发了多份文件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16年12月30日新出台的《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再一次明确要求,“高等院校要积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重视提升大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保持良好的适应能力,重视自杀预防,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因此,对心理问题型大学生进行深入研究,探讨针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们的教育引导以及转化的方式,提升大学生思想品德建设工作的实际作用,成为了如今教育工作者们的重要使命以及急需去面对的重要工作,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江西三所高校为例,展开实际调查,以真实数据为依据,从多维角度深刻剖析心理问题型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危害,分析其多角度成因,指出心理问题型大学生教育引导与转化的必要性、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对如何做好心理问题型大学生的教育引导与转化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思路、策略,从而有利于促进心理问题型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为祖国培养出身心健康、意志坚强、思想心理素质良好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主力军。本文共分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部分。主要阐述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内容,并在研读国内外专家学者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创新点。第二部分:心理问题型大学生概念界定、类型划分及主要表现。结合已有的成果及此次问卷调查数据,界定心理问题型大学生这一概念,将其划分为环境适应、学习、人际交往、恋爱、家庭贫困、求职择业六大类型,并进一步分析心理问题型大学生的认知、情绪、行为三方面的表现特征及危害。第三部分:心理问题型大学生的主要成因分析。围绕社会、家庭、学校、自身四个因素展开论述,分析了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第四部分:论述心理问题型大学生的教育引导与转化。该部分是本文的重点。首先,论述了心理问题型大学生教育引导与转化的必要性、基本原则;其次,从社会、家庭、学校、自身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心理问题型大学生教育引导与转化的具体思路和策略。在心理问题型大学生的教育引导与转化过程中,尤其重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的思想教育与心理教育的有机结合。
王中杰[8](2017)在《大学生诚信问题浅析》文中研究说明大学生诚信度的高低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诚信认知不清、诚信教育缺位和社会强制性规范缺失是导致大学生诚信度降低的主要原因,高校可从荣誉制度、诚信教育长效机制和大学生诚信档案入手,构建诚信校园氛围,推动社会诚信建设进程,从而有效提升大学生诚信度。
张磊[9](2016)在《当代大学生道德责任培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时代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迅猛发展、历经改革的重要时期,一切都朝着良好的态势发展,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精神修养提升,但是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责任培育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道德责任培育工作任重而道远。随着对大学生道德责任培育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缺失问题日趋严重,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这不仅仅是大学生个人道德素养的问题,而是牵涉到家庭、学校、社会的方方面面,关乎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当代大学生道德责任培育工作是否能顺应时代发展要求而与时俱进,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展进程,而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深挖源头,找出症结,解决问题。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责任培育工作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贯彻立德树人理念及诚信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道德责任培育中,并作为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的道德责任培育的重点工作。道德责任培育工作必须紧贴时代,建设良好的社会、高校、家庭的道德氛围,引导大学生提升个人修养,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整合社会、学校及家庭的教育优势,正确面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特点,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发展道德培育工作的新渠道及新模式,推进大学生道德责任培育工作良好、有序的开展,进而使大学生道德培育工作逐步取得实效。
孙可敬[10](2016)在《我国农民公民意识培育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现代化的迅猛发展以及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国的三农问题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现代化不仅是城市的现代化,它更是农村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能实现我国的现代化。农村现代化不仅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现代化,其核心在于农民的现代化。我国的城镇化也不仅仅是物的城镇化,它正在向以人为本的人的城镇化转型。作为我国农村社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转型的主体,农民已然或主动或被动的卷入城镇化和现代化之中。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归根结底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解决的前提和基础在于扭转农民传统的思维方式,使其传统的臣民意识、乡土意识逐渐向公民意识转型。农村的发展、农业的转型以及农民幸福梦想的实现,均与农民公民意识的形成和培育有极大的关联性。我国农民公民意识培育不仅具有农民内在需求的人本意蕴:它有利于我国惠农社会工程的成功实施、我国农民社会权益诉求的合理表达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培育:同时它也具有社会发展的时代价值:它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章以我国农民公民意识培育研究为主题,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为研究背景,以马克思主义公民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理论指导,以公民身份理论和公共领域理论为知识借鉴,以农民公民意识形成的历史梳理为基础,从我国改革开放后农民公民意识形成的“实然”现状为研究起点,以农民公民意识培育模式的建构为目标,沿着“理论基础-知识借鉴--历史梳理-现状剖析-制约因素探究-培育体系建构”的逻辑思路而展开,研究内容概括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农民公民意识培育的理论基础和历史前提。在界定农民、公民、公民意识、农民公民意识等相关概念基础上,进一步指出我国农民公民意识培育的价值,通过对其价值诉求和价值目标的探求以明晰我国农民公民意识培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以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为主体、以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对立统一为前提、以权利和义务的辩证统一为核心和以人的解放为目标的公民思想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包含的公民国家价值观、公民社会价值观和公民道德价值观等研究作为农民公民意识培育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梳理鸦片战争以来我国农民公民意识培育的历史演变,即1840-1949年我国农民公民意识培育萌生期所形成的农民民族意识、自强意识、革命意识、自由民主意识和爱国意识,1949-1978年我国农民公民意识培育迂回期所形成的国家认同意识、集体意识和主人翁意识,以及1978年以后我国农民公民意识培育发展期所形成的主体意识、民主意识和自由意识等三个阶段,作为新时期我国农民公民意识形成和培育研究的历史和现实的借鉴。第二部分为我国农民公民意识培育实证分析内容,它主要研究城镇化过程中我国农民公民意识的现状、问题及制约因素。通过对河南省部分农村进行问卷调查和入户访谈等形式以把握农民公民意识形成与培育现状。通过对调查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研究,发现我国农民公民意识现状呈现不平衡性:即农民爱国意识较强但基层公正意识偏低、农民自由意识逐渐增强但家庭责任意识相对较弱、农民民主意识渐增但法治意识较低、农民平等意识提升但自强意识呈现分化、农民友善意识提升但公共意识淡薄、农民文明意识增强但诚信意识欠缺的现象;同时,我国农民公民意识在培育过程中存在培育内容片面、培育方法单一、培育环境失衡、培育路径受阻、培育主体模糊等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深入剖析得出,我国农民公民意识形成和培育受到国家层面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户籍制度以及我国三农领域法治建设不完善等因素的制约,同时它也受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不健全、乡村治理结构不合理、农村公民社会的不完善以及农村公民文化结构失衡等社会层面因素的制约;另外农民受教育程度偏低、农民组织能力较弱以及农民家庭社会化功能弱化等个人层面的因素的制约,这部分研究为进一步建构我国公民意识培育体系奠定实证基础。第三部分为我国农民公民意识培育体系的思考,它主要包括我国农民公民意识的培育原则、培育内容、培育方法、培育路径、培育环境和培育主体等研究内容。我国农民公民意识培育体系在培育原则上坚持价值利益诉求、优秀传统文化积淀、时代精神培育与农民公民意识培育相结合;在培育内容上不仅包含公共层面的民主意识、公正意识、自由意识、平等意识、法治意识和公共意识,同时也涵盖了个人层面的爱国意识、责任意识、文明意识、友善意识、诚信意识和自强意识等内容;在培育方法上,将社会活动育人法、社会组织育人法、大众传媒育人法、学校育人法和家庭育人法相结合;在培育环境上,将现代地方环境的建设和历史环境的传承、生活环境的投入和工作环境的付出、经济环境的追求和文化教育环境的塑造以及现实环境的可视性和虚拟环境的接受性相结合;在培育路径上,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参与、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建设、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完善、农村公民文化和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来为我国农民公民意识培育奠定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基础;在培育主体上,从农民内在自觉生成、社会组织内外沟通以及国家宏观顶层设计的微观、中观、宏观的多向路径来探求农民公民意识培育主体的三位一体模式。我国农民公民意识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多方合作的过程,具有培育时间的长期性和培育过程的艰巨性特点,由此,通过我国农民公民意识培育模式的建构和实施,农民公民意识培育将会从肯定阶段、否定阶段而过渡到新的肯定阶段,在培育内容上做到开拓创新,在培育方法上做到与时俱进,进而实现农民公民意识培育的质的飞跃。
二、高校诚信缺失的成因及其解决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校诚信缺失的成因及其解决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选题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相关基本概念界定 |
1.2.1 绿色经济的历史演变及其概念界定 |
1.2.2 绿色产业的内涵界定 |
1.2.3 绿色产业的特征 |
1.2.4 绿色经济、产业绿色化及绿色产业的关系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理论 |
2.1.1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3 循环经济理论 |
2.1.4 产业结构升级理论 |
2.1.5 产业创新理论 |
2.1.6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理论 |
2.1.7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
2.2 关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文献综述 |
2.2.1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趋势研究 |
2.2.2 发展绿色产业与传统产业相互关系的研究 |
2.2.3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评价研究 |
2.2.4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与区域经济的相关研究 |
2.2.5 绿色产业发展与制度创新相关性的研究 |
第3章 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及绿色产业发展动因与现状 |
3.1 开放条件下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 |
3.1.1 传统产业发展依赖的主要经济学理论 |
3.1.2 我国传统产业发展的主要路径及其依赖性 |
3.1.3 开放条件下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 |
3.2 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动因 |
3.2.1 环境和资源约束迫使发展绿色产业 |
3.2.2 生产要素供给充分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持 |
3.2.3 人类文明发展和绿色消费需求促进了绿色产业发展 |
3.2.4 国家竞争力提升需要发展绿色产业 |
3.3 中国绿色产业的发展现状 |
3.3.1 中国相关绿色产业发展的现状 |
3.3.2 中国相关绿色产业发展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
第4章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与制度体系现状 |
4.1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 |
4.1.1 市场经济与绿色产业发展:一个产业组织的视角 |
4.1.2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及其特征 |
4.2 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制度体系现状 |
4.2.1 中国发展绿色产业制度体系现状 |
4.2.2 当前发展绿色产业制度体系的思考与展望 |
第5章 国外绿色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其路径选择启示 |
5.1 美国绿色产业的发展经验 |
5.1.1 美国绿色产业的发展背景与现状 |
5.1.2 美国绿色产业发展的目标和经验 |
5.2 法国绿色产业的发展经验 |
5.2.1 法国绿色产业的发展背景与现状 |
5.2.2 法国绿色产业发展的目标和经验 |
5.3 日本绿色产业的发展经验 |
5.3.1 日本绿色产业的发展背景与现状 |
5.3.2 日本绿色产业发展的目标和经验 |
5.4 发达国家发展经验对我国绿色产业路径选择的启示 |
第6章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案例比较研究 |
6.1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稳步发展的案例分析 |
6.1.1 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国内外背景 |
6.1.2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成效 |
6.1.3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稳步发展的路径优势分析 |
6.2 我国光伏产业曲折发展的案例分析 |
6.2.1 发展光伏产业的国内外背景 |
6.2.2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历史回顾和现状分析 |
6.2.3 我国光伏产业曲折发展历程的路径劣势分析 |
6.3 案例比较与启示 |
第7章 中国绿色产业生产效率、影响因素与路径选择研究 |
7.1 我国绿色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实证研究 |
7.1.1 模型选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来源 |
7.1.2 实证结果分析 |
7.2 绿色产业生产效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7.2.1 理论假设 |
7.2.2 模型设定及变量选择 |
7.2.3 数据来源及统计分析 |
7.2.4 假设检验 |
7.2.5 实证结果与分析 |
7.3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选择的理论分析 |
7.3.1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绿色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
7.3.2 科技创新是绿色产业发展根本路径 |
7.3.3 国有资本是引领绿色产业发展的现实路径 |
第8章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及其制度分析 |
8.1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 |
8.1.1 利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障碍 |
8.1.2 推进科技创新加快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障碍 |
8.1.3 国有资本引领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障碍 |
8.2 当前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实践障碍的制度分析 |
8.2.1 现有制度安排存在的主要问题 |
8.2.2 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制度创新必要性 |
第9章 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
9.1 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产权制度创新 |
9.1.1 绿色产业产权界定的制度创新 |
9.1.2 绿色技术产权保护的制度创新 |
9.1.3 绿色产业产权交易的制度创新 |
9.2 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激励机制创新 |
9.2.1 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路径优化的激励机制创新 |
9.2.2 促进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投融资激励机制创新 |
9.2.3 促进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绿色税收制度创新 |
9.3 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非正式制度创新 |
9.3.1 绿色文化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 |
9.3.2 企业绿色社会责任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 |
9.3.3 非政府绿色组织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流空间视角下人力资本促进创新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创新驱动背景下人才的重要性凸显 |
1.1.2 创新人才投入持续增加以及创新能力偏低并存 |
1.1.3 创新人才在网络上以流空间形态聚集参与创新 |
1.2 研究问题与意义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流空间组织和流动空间 |
1.3.2 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结构 |
1.3.3 人力资本集聚效应 |
1.3.4 创新效率 |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流空间理论 |
2.1.2 创新理论 |
2.1.3 人力资本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人力资本投入与创新产出比例失衡的“索洛悖论” |
2.2.2 传统研究对创新投入领域“索洛悖论”的解释 |
2.2.3 信息技术对人力资本与创新影响的主流研究 |
2.2.4 流空间理论对人力资本及其创新活动的关注 |
2.3 文献评述与本文研究方向 |
3 流空间视角下人力资本促进创新的理论分析框架构建 |
3.1 工业时代人力资本促进创新的原始机制 |
3.1.1 人力资本地理空间集聚形成创新规模效应 |
3.1.2 人力资本以单一分工形式参与创新 |
3.1.3 跨区域创新合作有限并面临成本约束 |
3.1.4 专业科学家群体形成创新主体垄断 |
3.2 信息技术冲击下人力资本促进创新的机制变动 |
3.2.1 营造新空间弥补地理集聚的成本局限 |
3.2.2 细化分工提升人力资本专业化水平 |
3.2.3 技术进步颠覆人力资本传统协作成本 |
3.2.4 广域知识溢出促使人力资本池扩张 |
3.3 流空间视角下人力资本促进创新的新机制 |
3.3.1 集聚层面:人力资本结成流空间组织集聚创新 |
3.3.2 传导层面:组织内人力资本传递创新价值 |
3.3.3 约束层面:信息人力资本及设施制约组织创新效率 |
3.3.4 发展层面:人力资本依托组织实现创新主体拓展 |
3.4 小结 |
4 流空间下人力资本集聚参与创新的形态与特征 |
4.1 大数据视角下创新人力资本在信息时代的集聚概况 |
4.2 信息时代人力资本集聚结成流空间组织的现实形态 |
4.2.1 学习交流型流空间 |
4.2.2 任务协作型流空间 |
4.2.3 任务发布型流空间 |
4.2.4 全民参与型流空间 |
4.2.5 伴生反馈型流空间 |
4.3 信息时代人力资本集聚结成流空间组织的具体特征 |
4.3.1 建设与管理的自动化模式成型 |
4.3.2 即时与延时沟通能力明显强化 |
4.3.3 线上组织与线下组织同步发展 |
4.4 信息时代人力资本集聚结成流空间组织对创新的影响 |
4.4.1 由“孤岛”建设走向主动联结 |
4.4.2 由任务服务到空间场景构建 |
4.4.3 由虚拟现实并行到融合发展 |
4.5 小结 |
5 流空间下人力资本传递创新价值的功能分析 |
5.1 创新传导机制中的异质性人力资本内涵及对创新的影响 |
5.2 异质性人力资本传导创新价值的实证验证 |
5.2.1 近年来信息人力资本等与创新增长的趋势 |
5.2.2 变量解释、数据来源和统计性描述 |
5.2.3 基于固定效应模型的人力资本与创新关系验证 |
5.2.4 实证结果分析 |
5.3 异质性人力资本传导创新价值的效率分析 |
5.3.1 考虑人力资本异质性的随机前沿模型建构 |
5.3.2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
5.3.3 基于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的人力资本传导效率分析 |
5.3.4 区分创新活动性质的人力资本创新效率分析 |
5.3.5 区分东中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创新效率分析 |
5.4 小结 |
6 流空间下人力资本推进创新的条件约束 |
6.1 信息人力资本对流空间组织及创新活动的特殊约束作用 |
6.2 信息人力资本门槛约束效应的实证检验 |
6.2.1 以信息人力资本为创新门槛的回归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
6.2.2 基于门槛模型的实证结果分析 |
6.2.3 区分东中西部地区的信息人力资本门槛约束作用对比 |
6.2.4 基于信息基础设施的门槛效应的稳健性检验 |
6.3 小结 |
7 流空间下人力资本拓展创新的演化趋势 |
7.1 信息时代创新人力资本主体拓展的现实情况 |
7.1.1 专业创新者与非专业者界限模糊 |
7.1.2 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界限模糊 |
7.1.3 消费者与投资者之间界限模糊 |
7.2 创新人力资本主体拓展的具体成因以及对创新的影响 |
7.2.1 适宜载体构建起虚拟集聚空间 |
7.2.2 多节点覆盖提升创新流动效率 |
7.2.3 跨节点连接优化创新资源配置 |
7.2.4 虚拟文化培育降低创新心理成本 |
7.3 国内外以人力资本主体拓展促进创新的具体经验 |
7.3.1 打造高影响力开放平台载体 |
7.3.2 围绕创新阶段对接配套平台 |
7.3.3 强化跨平台接入的兼容能力 |
7.3.4 推进政府项目及业余者计划 |
7.4 我国以人力资本主体拓展促进创新的策略选择 |
7.4.1 按“多主体-阶段化”思维建设开放平台 |
7.4.2 凭借现实平台优势打造完整众创生态 |
7.4.3 以制度与标准化建设保障跨平台融入 |
7.4.4 引创新文化与市场激励推广大众创新 |
7.5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基础数据表 |
表A-1 2003-2016 年分省科技经费内部支出 |
表A-2 2003-2016 年研究与发展人员全时当量 |
表A-3 2003-2016 年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 |
表A-4 2003-2016 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 |
表A-5 2003-2016 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从业人员 |
表A-6 2003-2016 年金融业从业人员 |
表A-7 2003-2016 年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从业人员 |
表A-8 2003-2016 年居民服务业从业人员 |
表A-9 2003-2016 年住宿和餐饮业从业人员 |
表A-10 2003-2016 年国内专利受理数量 |
表A-11 2003-2016 年国内专利授权数量 |
表A-12 2003-2016 年新产品产值 |
表A-13 2003-2016 年技术市场成交额 |
附录B 计算所得数据 |
表B-1 2003-2016 年人力资本存量 |
表B-2 2003-2016 年企业家数量 |
表B-3 2003-2016 年国外收录中国论文数量 |
附录C 数据采集命令 |
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套路贷”治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的背景与目的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目的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一)国外的相关研究 |
(二)国内的相关研究 |
(三)文献评述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套路贷”治理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套路贷”的界定 |
一、“套路贷”的概念 |
二、“套路贷”与正常民间借贷活动、高利贷的区别 |
三、“套路贷”的典型特征 |
第二节 “套路贷”治理的理论基础 |
一、公共治理理论 |
二、网络化治理理论 |
三、网格化治理理论 |
四、数字化治理理论 |
五、整体性治理理论 |
第二章 我国“套路贷”犯罪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我国“套路贷”犯罪呈高发频发态势 |
第二节 我国“套路贷”犯罪的地域分布特点 |
第三节 “套路贷”的社会危害性分析 |
第三章 “套路贷”的常见类型(或称表现形式) |
一、房贷型 |
二、车贷型 |
三、网贷型 |
四、校园贷型 |
五、裸贷型 |
六、无抵押贷型 |
七、捆绑搭售型 |
第四章 “套路贷”的犯罪手段及步骤解析 |
一、精美包装骗局,吸引被害群体 |
二、哄骗胁迫并用,逼签虚高合同 |
三、伪造完整证据链,侵吞虚高借款 |
四、肆意制造违约,不断垒高债务 |
五、软硬兼施催债,多种恶劣手段并用 |
六、借助虚假诉讼,实现非法利益合法化 |
第五章 “套路贷”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暴利驱动纷纷效仿,不法分子追求金钱不惜铤而走险 |
第二节 被害人风险意识不强,依法应对和处置能力欠缺 |
第三节 监管打击力度不够,综合防范措施滞后 |
第四节 刑民交叉事实难查,犯罪成本不够高 |
第五节 融资渠道不够畅通、丰富,群众多元需求无法满足 |
第六章 有效惩治和预防“套路贷”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锁定“职业放贷人”,实现精准有效管控 |
一、建立“职业放贷人”动态名录和黑名单 |
二、建立综合信息共享平台 |
三、建立健全相关配套机制 |
第二节 依法严厉打击,提高违法成本 |
一、强化顶层立法设计 |
二、加大司法审查力度 |
三、强化联合执法 |
第三节 强化行业监管,及时监测防范风险 |
一、完善行业管理机制 |
二、深化金融监管协调联动机制 |
三、推动相关行业专项治理 |
第四节 规范民间资本运作,拓宽融资渠道 |
一、合理引导民间资本流动 |
二、有效规范民间融资运作 |
三、拓宽融资渠道 |
第五节 强化宣传引导,提高公众识别和处置能力 |
一、开展针对性宣传教育 |
二、宣传“反套路”技巧 |
三、提高自觉防范意识和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民事执行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文章主要内容 |
第一章 民事执行难现状 |
第一节 执行难问题的数据分析 |
一、全国法院近年执行案件“案多人少”的收案情况 |
二、全国法院近年首次执行案件“实际执结率低”的结案情况 |
第二节 执行难的具体表现 |
一、寻找被执行人难 |
二、查找被执行财产难 |
三、特定财产执行受限 |
四、识别规避执行难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民事执行难问题成因 |
第一节 诚信意识与法治观念的缺失 |
一、社会诚信意识淡薄 |
二、当事人法治观念的缺乏 |
第二节 民事执行立法滞后 |
一、民事执行法律规范粗疏 |
二、民事执行单独立法的缺失 |
第三节 执行管理体制不完善 |
一、执行机构设置不合理 |
二、执行队伍建设水平不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民事执行难问题解决路径 |
第一节 加快强制执行单独立法 |
一、强制执行单独立法的必要性 |
二、我国强制执行法的立法构想 |
第二节 推动执行体制改革 |
一、执行权配置比较法研究 |
二、推进我国执行体制良向改革 |
第三节 完善助力于执行的相关协助机制 |
一、建立社会统一的信用体系 |
二、建立律师辅助执行分流机制 |
三、强化正向宣传引导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大学生的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及其违约风险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介绍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5 研究内容及研究目标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的理论分析 |
2.1 概念界定 |
2.2 研究范畴界定 |
2.3 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的表现及特征 |
2.4 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的违约风险 |
2.5 研究理论基础 |
2.6 研究理论模型 |
2.7 本章小结 |
3 国家助学贷款需求与申请助学贷款行为分析 |
3.1 贷款需求与贷款行为影响因素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3.2 贷款需求与贷款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设计 |
3.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3.4 回归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产生的影响因素 |
4.1 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影响因素分析的研究假设 |
4.2 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影响因素分析的实证研究设计 |
4.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 回归结果分析与讨论 |
4.5 稳健性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5 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违约风险分析 |
5.1 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违约风险的识别 |
5.2 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导致违约的原因及渠道 |
5.3 违约风险的管理责任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违约风险防范的对策与建议 |
6.1 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违约风险防范体系设计 |
6.2 学生层面的建议 |
6.3 高校层面的建议 |
6.4 经办银行层面的建议 |
6.5 政府层面的建议 |
6.6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及展望 |
7.1 主要研究内容和基本结论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7.3 论文的局限性 |
7.4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德育生态化视角下大学生诚信教育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进行诚信教育的必要性 |
1. 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
2. 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需要 |
3. 大学生诚信现状堪忧 |
二、当前大学生诚信教育现状分析 |
1. 高校诚信教育方法机械, 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
2. 高校诚信教育实施过程僵化, 缺乏动态性和协调性 |
3. 评价标准和方式单一, 高校诚信教育时效性弱化 |
4. 高校诚信教育形式化, 脱离大学生生活实际 |
三、在诚信教育中实现德育生态化的途径 |
1. 丰富诚信教育方式,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
2. 完善诚信教育体系, 形成教育合力 |
3. 建立健全大学生诚信档案, 完善评价反馈机制 |
(7)心理问题型大学生教育引导与转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2 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2 心理问题型大学生概念界定、类型划分及主要表现 |
2.1 心理问题型大学生概念界定 |
2.2 心理问题型大学生的类型划分 |
2.2.1 环境适应心理问题 |
2.2.2 学习心理问题 |
2.2.3 人际交往心理问题 |
2.2.4 恋爱心理问题 |
2.2.5 家庭贫困心理问题 |
2.2.6 求职择业心理问题 |
2.3 心理问题型大学生的主要表现及危害 |
2.3.1 心理问题型大学生的认知表现 |
2.3.2 心理问题型大学生的情绪表现 |
2.3.3 心理问题型大学生的行为表现 |
3 心理问题型大学生的主要成因 |
3.1 心理问题型大学生的社会成因 |
3.2 心理问题型大学生的家庭成因 |
3.3 心理问题型大学生的学校成因 |
3.4 心理问题型大学生的个人成因 |
4 心理问题型大学生的教育引导与转化 |
4.1 心理问题型大学生教育引导与转化的必要性 |
4.1.1 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
4.1.2 符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 |
4.1.3 筑牢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基础 |
4.2 心理问题型大学生教育引导与转化的基本原则 |
4.2.1 平等尊重原则 |
4.2.2 系统全面原则 |
4.2.3 循序渐进原则 |
4.2.4 因材施教原则 |
4.3 心理问题型大学生教育引导与转化的对策 |
4.3.1 创设健康的社会心理环境,预防和减少心理问题 |
4.3.2 营造民主家庭氛围,注重家庭思想心理教育 |
4.3.3 强化思想政治和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方式方法 |
4.3.4 加强学生自我教育,提升心理调控能力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大学生诚信问题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诚信的内涵 |
二、大学生诚信影响因素分析 |
(一) 诚信认知不清 |
(二) 诚信教育不到位 |
(三) 社会诚信强制性规范缺失 |
三、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
(一) 构建高校诚信荣誉制度 |
(二) 形成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长效机制 |
(三) 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 |
(9)当代大学生道德责任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一)研究的重点 |
(二)研究的难点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道德与大学生道德责任的培育 |
一、道德与道德责任 |
(一)道德的含义及其伦理学内涵 |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思想 |
(三)道德责任及其在民族素质提升中的重要地位 |
二、立德树人理念下的大学生道德责任培育 |
(一)建国以来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回顾与反思 |
(二)大学生道德责任培育的现实要求 |
(三)立德树人与大学生道德责任培育 |
三、当代大学生道德责任培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一)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责任 |
(二)培养当代大学生道德责任的必要性 |
(三)当代大学生道德责任培育的重要性 |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道德责任培育的时代内容 |
一、诚信是大学生立德树人之基石 |
(一)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
(二)大学生树立诚信意识的重要性 |
(三)诚信教育是当代大学生的成人之本 |
二、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
(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丰富内涵 |
(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 |
(三)中华民族道德传承对大学生道德培育的作用 |
三、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释解 |
(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当代大学生德育工作 |
(三)大学生要深刻理解并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道德责任培育的缺失及成因分析 |
一、当代大学生道德责任培育缺失的具体表象 |
(一)当代大学生道德责任培育缺失的思维表象 |
(二)当代大学生道德责任培育缺失的心理表象 |
(三)当代大学生道德责任培育缺失的行为表象 |
二、社会环境的变化对大学生道德责任培育的影响 |
(一)网络负环境对大学生道德责任培育的冲击 |
(二)市场经济大潮给大学生道德责任培育带来的困境 |
(三)文化价值观念中的不良因素对大学生道德责任认知力的弱化 |
三、家庭教育失当对大学生道德责任培育的负面影响 |
(一)家庭教育目标和价值观的偏差对大学生道德责任培育的影响 |
(二)家庭关系不和谐致使大学生道德责任缺失 |
(三)家庭教育缺失致使大学生道德责任缺失 |
四、学校德育体制机制不完善对大学生道德责任的负面影响 |
(一)应试教育致使大学生道德责任薄弱 |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不健全致使大学生道德责任弱化 |
(三)德育方式方法与时代发展要求不适应使大学生道德责任淡薄 |
五、大学生自身因素对其道德责任培育的影响 |
(一)道德认知对大学生道德责任培育的影响 |
(二)心理问题对大学生道德责任培育的影响 |
(三)理想信念缺失对大学生道德责任培育的影响 |
第四章 解决大学生道德责任培育缺失问题的对策 |
一、消除社会环境中的不良因素对大学生道德责任培育的影响 |
(一)加大对网络负环境的打击和监督 |
(二)降低市场经济对大学生道德的冲击 |
(三)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 |
二、注重家庭教育在大学生道德责任培育中的作用 |
(一)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 |
(二)加强以道德养成为核心的良好家风教育 |
(三)重视家庭教育的延续性对道德教育的承托 |
三、完善和创新高校德育工作的大学生道德责任培育体制机制 |
(一)切实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
(二)积极探索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新模式 |
(三)创新思政理论课教学方式和手段 |
四、不断加强对大学生自律意识的培养以完善大学生道德责任培育 |
(一)注重对大学生道德认知力的培养 |
(二)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引导和教育工作 |
(三)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我国农民公民意识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一)实践意义 |
(二)理论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点、重点难点及不足之处 |
一 创新点 |
二 重点难点 |
三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我国农民公民意识培育的概念和价值 |
第一节 我国农民公民意识的相关概念 |
一 农民 |
二 公民 |
三 公民意识和农民公民意识 |
第二节 我国农民公民意识培育的价值 |
一 我国农民公民意识培育的价值诉求 |
二 我国农民公民意识培育的价值目标 |
第三章 我国农民公民意识培育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借鉴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公民思想 |
一 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是马克思主义公民思想的主体 |
二 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对立统一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公民思想的前提 |
三 权利与义务的辩证统一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公民思想的核心 |
四 人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公民思想的目标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基本内涵 |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
第三节 公民身份理论 |
一 古典公民身份理论的产生及其类型 |
二 现代公民身份理论及其发展 |
三 中西公民教育理论 |
第四节 公共领域理论 |
一 汉娜·阿伦特的公共领域理论 |
二 尤根·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 |
第四章 我国农民公民意识培育的历史梳理 |
第一节 1840年至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农民公民意识培育的萌生期 |
一 1840-1911年晚清时期农民公民意识培育的孕育 |
二 1912-1949年民国时期农民公民意识培育的探索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农民公民意识培育的迂回期 |
一 土地改革时期国家指导下农民公民意识初露端倪 |
二 农业合作化时期农民公民意识逐渐扩展 |
三 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公民意识渐趋失衡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民公民意识培育的发展期 |
一 农民主体意识的形成 |
二 农民民主意识的增强 |
三 农民平等意识的确立 |
第五章 城镇化过程中我国农民公民意识的现状解析 |
第一节 调查样本的选择 |
第二节 我国农民公民意识的现状分析 |
一 我国农民爱国意识现状 |
二 我国农民公正意识现状 |
三 我国农民自由意识现状 |
四 我国农民平等意识现状 |
五 我国农民民主意识现状 |
六 我国农民法治意识现状 |
七 我国农民责任意识现状 |
八 我国农民自强意识现状 |
九 我国农民友善意识现状 |
十 我国农民公共意识现状 |
十一 我国农民文明意识现状 |
十二 我国农民诚信意识现状 |
第三节 我国农民公民意识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一 我国农民公民意识的培育内容片面 |
二 我国农民公民意识的培育方法单一 |
三 我国农民公民意识的培育环境失衡 |
四 我国农民公民意识的培育路径受阻 |
五 我国农民公民意识的培育主体模糊 |
第六章 城镇化过程中制约我国农民公民意识培育的因素探究 |
第一节 国家层面的制约因素 |
一 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 |
二 户籍制度的制约 |
三 我国三农领域法治建设不完善 |
第二节 社会层面的制约因素 |
一 我国农村市场经济发展不健全 |
二 我国乡村治理结构不合理 |
三 我国农村公民社会发展滞后 |
四 我国农村公民文化结构失衡 |
第三节 个人层面的制约因素 |
一 农民受教育程度偏低 |
二 农民组织能力较弱 |
三 农民家庭社会化功能弱化 |
第七章 我国农民公民意识培育体系的思考 |
第一节 我国农民公民意识的培育原则 |
一 价值利益诉求与农民公民意识培育相结合 |
二 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与农民公民意识培育相结合 |
三 时代精神培育与农民公民意识培育相结合 |
第二节 我国农民公民意识的培育内容 |
一 公共层面农民公民意识的培育内容 |
二 个人层面农民公民意识的培育内容 |
第三节 我国农民公民意识的培育方法 |
一 大众传媒育人法 |
二 社会活动育人法 |
三 社会组织育人法 |
四 学校育人法 |
五 家庭育人法 |
第四节 我国农民公民意识的培育环境 |
一 将现代地方环境的建设和历史环境的传承相结合 |
二 将生活环境的投入和工作环境的付出相结合 |
三 将经济环境的追求和文化教育环境的塑造相结合 |
四 将现实环境的可视性和虚拟环境的接受性相结合 |
第五节 我国农民公民意识的培育路径 |
一 农民参与市场经济为农民公民意识培育奠定经济基础 |
二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农民公民意识培育奠定政治基础 |
三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完善为农民公民意识培育奠定社会基础 |
四 农村公民文化建设为农民公民意识培育奠定文化基础 |
五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为农民公民意识培育奠定生态文明基础 |
第六节 我国农民公民意识的培育主体 |
一 国家宏观顶层设计和外在制度保障 |
二 社会中观协调网络和内外沟通桥梁 |
三 个人微观底层思考和内在生成基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高校诚信缺失的成因及其解决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研究[D]. 张芳. 吉林大学, 2020(03)
- [2]流空间视角下人力资本促进创新的机制研究[D]. 李伟.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3]“套路贷”治理对策研究[D]. 郭晓云. 青岛大学, 2020(02)
- [4]民事执行难问题研究[D]. 徐萌.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5]大学生的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及其违约风险防范研究[D]. 于基伯.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1)
- [6]德育生态化视角下大学生诚信教育探究[J]. 金宜洛. 明日风尚, 2018(19)
- [7]心理问题型大学生教育引导与转化研究[D]. 芦佳.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18(02)
- [8]大学生诚信问题浅析[J]. 王中杰. 学理论, 2017(12)
- [9]当代大学生道德责任培育研究[D]. 张磊. 西北师范大学, 2016(02)
- [10]我国农民公民意识培育研究[D]. 孙可敬. 郑州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