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教育技术及其学科定位问题之必要性(论文文献综述)
曹勇[1](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研究说明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刘嫒[2](2021)在《非“双一流”高校学科建设水平影响因素的组合构型研究》文中提出“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对非“双一流”高校学科建设的研究相对较少。但实际上非“双一流”高校是我国高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这类高校学科建设水平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提高非“双一流”高校学科建设水平的关键在于找到影响非“双一流”高校学科建设水平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已有大量文献的深入分析,发现影响学科建设水平的因素主要包含在学科资源、学科组织文化、学科生态系统以及学科发展环境这四个方面之中。这四大类影响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非“双一流”高校学科建设水平。目前学者们对非“双一流”高校学科建设水平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是采用案例研究法和定量研究这两种研究方法。但实际上这两种方法都忽略了很多现象的发生是因素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即非“双一流”高校学科建设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因素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具体情况不同,非“双一流”高校学科存在多种学科建设路径和建设模式。因此探索非“双一流”高校学科建设水平影响因素的不同条件组合构型对非“双一流”高校学科建设工作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以34个非“双一流”高校学科为案例样本,探究学科经费水平、高层次人才水平、学科传奇人物、学科声誉水平、学科群组织水平和地域发展水平这六个条件构成的不同组合构型与学科建设水平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此研究专注于影响学科建设水平的多种因素如何匹配以实现非“双一流”高校学科能够达到学科建设水平高这一结果。根据定性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没有任何一个影响因素是学科建设水平高的必要条件,但高层次人才水平高、学科经费水平高、有学科传奇人物和学科群组织水平高这四个影响因素接近成为必要条件的标准,对非“双一流”高校学科建设水平高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地域发展水平高和学科声誉水平高与不同的影响因素相互组合能够不同程度的提升非“双一流”高校学科建设水平。另外,高水平的学科建设共有五种发展模式,分别为:传奇人物引领型、特色发展型、传统优势型、人才驱动型和区域带动型。基于定性比较分析的结果对非“双一流”高校学科提出一些建议,即合理构建高层次人才的育引与管理体制;加强学科群管理意识,积极构建高校学科群;合理配置经费资源,拓宽经费来源渠道;挖掘传奇人物故事,加深学科组织文化以及发挥地域优势,注重学科声誉。
金硕[3](2021)在《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特征与路径研究》文中提出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具备较强的行业优势、专业资源以及学科声誉,为行业与地方的发展提供理论知识和人才保障,能够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具备坚实的办学基础。《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中提出了“扶优扶需扶特扶新”的八字方针,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办学特色与行业特征同这一方针完全契合,此类高校在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充满机遇。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占据行业类高校的主体,且对地方与行业两方的发展都存在重要意义。目前已有研究未能切实的分析“双一流”以及地方“双一流”政策背景对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产生的实际影响,对该类高校的研究不充分。探究其一流学科建设相关特征,并为其构建合理的学科建设路径十分重要。由于部分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已经进入“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队伍,为了对该类高校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本研究将具备“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资格的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和普通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两类高校予以分类,探究其学科建设特征与政策特征。分析发现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在学科建设特征方面存在与行业联系紧密、受到地方政府强力支持、进行理性的生态位扩展与分离以及多元化的人才培养四方面的优势;同时存在优势学科综合实力不足、缺乏相关支撑学科群以及受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制度演变过程中路径依赖的影响三方面的问题。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在政策特征方面存在建设文本公布时间、文本用词、文本布局、建设内容、改革任务以及建设原则方面的趋同,高水平的行业特色高校与普通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在建设目标、建设内容以及建设原则方面存在差异。建设文本的趋同主要受到权威政策以及评估指标的导向,差异性则基于不同层次高校的理性应对以及建设资源局限。针对两类高校的学科建设特征及差异,高水平的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应强化学科生态的建设、推进学科特色的发展、构筑行业高校特色文化以及推进国际对标的建设路径;普通地方行业特色高校需要推进加深行业联系、强化地方服务、学科群建设、理性扩展生态位的建设路径。本研究将地方行业特色高校的一流学科建设特征同理论紧密结合,丰富了院校分工理论以及生态位理论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应用,扩充了行业特色高校领域的研究。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地方行业类高校明确目前“双一流”政策背景下的学科建设实际特征,有针对性地克服劣势、发扬长处。推进高水平的地方行业特色高校继续抓住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机遇,进一步建设世界一流学科。促进普通地方行业特色高校理性应对“双一流”建设政策,依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追求合理的学科建设方向与水平。
李雪[4](2020)在《国际期刊论文引言语步的词块特征研究》文中认为词块(formulaic sequences)在语言中普遍存在,承载着意义表达的主要功能,是话语社团(discourse community)成员在学术交流中重要的话语特征之一,已成为语言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语料库语言研究方法的兴起,词块研究在语言学界出现了方兴未艾的局面。基于目前词块研究的现状,本研究结合自上而下的语类分析方法与自下而上的语料库驱动的研究方法,探析不同学科作者在期刊论文引言语步高频词块的使用特征。本文将从频数分布、形式结构、语篇功能、意义单位等几个方面,依次分析毗邻式词块(n-grams)与非毗邻式词块(phrase frames)在学术英语语篇中的学科特质与语类特质。毗邻式词块与非毗邻式词块在学术语篇中大量出现,这两种词块的研究具有极大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其中,毗邻式词块研究重在讨论固化的语言表达形式,通过毗邻式词块的结构、功能与意义单位,探讨词块各个层面(词汇与词汇、词汇与语法、形式与意义)的共选关系以及学科与语类对词块使用的制约关系。而非毗邻式词块重在关注词块的变异性及词汇变体的语义聚合关系。通过非毗邻式词块的分布特征,如内部变异性、词汇变体与词块数量的相关性等,映射语篇的程式化程度、词块与词汇变体的组合与聚合关系,以及非毗邻式词块使用的学科特质与语类特质。本研究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首先,自建专题语料库,语料来自四个学科(语言学、市场营销学、生物学、机械工程学,分别代表软性纯科学、软性应用科学、硬性纯科学、硬性应用科学学科)的383篇国际期刊英文论文引言部分。其次,本文依据“创立研究空间”语步模式,人工标注“语步—语阶”单位。为保证标注的信度,本文采取双人标注,并为此开展Kappa检验与百分比一致性计算。接着,根据语料库数据驱动的方法,通过自动提取与人工筛选,确定各学科的高频词块。为了确保本文“语步—语阶”框架开展词块研究的可行性,本文开展了对应分析,探讨了语步—语阶概念框架与人工标注的可行性。在确保研究方法的可行性基础上,本研究探讨了四个学科期刊论文引言部分的语步—语阶序列与呈现重点(即必要语步与可选语步)。在语类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依次分析了毗邻式词块与非毗邻式词块在引言部分的整体分布特征、以及学科差异性特征。接着,统计共用词块的使用特征,主要包其括频数分布与意义单位分析。最后,结合语步分析,从两种词块的形式结构、语篇功能,描述两种词块的学科化倾向与语步特质性,并解释产生差异的原因。根据研究结果,本研究还设计了学术英语教学辅助工具,以期验证、探索本研究的应用价值。在研究的语类分析部分,本文发现,各学科期刊论文引言有不同的语步—语阶序列与呈现重点。同时,不同学科之间又出现重合的特征,这些特征反应了各学科“软—硬”、“纯科学—应用科学”的学科属性。这些数据可大体反映出学科作者对于使用何种修辞策略、以及传播何种信息的侧重,体现出学科话语社团对学术社团成员的制约。同时,结合这两种学科属性可以阐释学科文化是如何影响着语类结构的构建、以及相应的语言形式的选择。毗邻式词块分析结果表明,引言部分的毗邻式词块分布具有明显的次语类特征。通过分析共用毗邻式词块的频数分布与意义单位,本文发现,部分共用毗邻式词块存在搭配、语义倾向与语义韵的差异。从语义韵的层面,相比一般态度意义,微观的具体态度意义更能区分学科差异。通过统计并分析引言语步的毗邻式词块分布,本文发现,这些分布主要是“纯科学—应用科学”的学科属性差异,而且主要体现在“介绍本研究”语步。非毗邻式词块研究结果表明,学科间存在内部变异性的差异。非毗邻式词块的频数与词汇变体之间呈现出中等程度相关(0.4—0.6)到强相关(0.6—0.8)。非毗邻式词块存在少量学科共用词块,其词汇变体的语义聚合可明显反应出学科差异。统计引言语步的非毗邻式词块分布,本文发现,这些分布同样存在“纯科学—应用科学”的学科属性差异,差异主要集中在“确立研究领域”语步与“介绍本研究”语步。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与学术英语教学实践接口的探索等方面,以期为语类研究、特别是语类视角下的学术英语研究贡献一份力量。
王锐[5](2020)在《犯罪学学科构建问题研究 ——以学科性质为切入》文中研究表明犯罪学研究关注某一类特殊的社会问题,在认识人类社会犯罪现象的过程中学者们提出各种犯罪理论,为犯罪学学科的独立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和理论支撑。然而,虽经历经200多年的积淀,犯罪学研究现依然缺乏共同性语言和独立的学科意识,缺乏完整的理论框架,没有形成统一的研究范式。该问题具体表现为犯罪学学科内部对本学科的一些基础性概念、理论问题存在较大分歧。关于犯罪学中“犯罪”概念的争议、犯罪学研究对象的争议、犯罪学研究内容的争议、犯罪学与各种相关学科关系问题的争议等等,这反映出其学科内部的自洽性问题尚未解决。此种状态既不利于人们理性看待犯罪问题、运用科学知识探究犯罪原因、制定有效的社会预防政策,也不利于犯罪学学科的传承与发展。因此,科学整合犯罪研究现有的学术资源,对犯罪学开展自觉性的学科建构问题思考,殊为必要。犯罪学学科性质之争源于学者们对犯罪学概念和研究对象的分歧。通过对中外学者关于犯罪学的各种定义进行比较发现,不同学科背景的犯罪研究者关于犯罪学的认识存在较大差异,进而导致学界对于犯罪学学科性质问题的分歧,这反映出犯罪学学科建构中出现的基础性问题和结构性问题。导致上述分歧的主要原因是犯罪研究者们忽视了学科性质所具有的流变性,混淆了“规范科学”和“事实科学”之间的关系。弥合犯罪学学科性质分歧的可能路径是首先确定犯罪学的基本任务、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继而提炼出犯罪研究作为一门学科应有的特质,最后形成对犯罪研究作为一门学科整体性认识和把握。从犯罪学的学科发展流变情况来看,犯罪学的学科发展可归纳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前科学阶段、准科学阶段和科学阶段。为了形成对犯罪学的整体性认识和把握,需要对犯罪研究史上的各种犯罪理论进行详细考察,并对其在犯罪学学科在建构中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价,以解释犯罪研究的各理论学说是如何引起犯罪研究学科性质的发展变化的。按照学科自洽性的要求将个理论学说标签归类到学科体系相应的位置使其在犯罪研究的理论体系中与其他部分协调,体现出构成理论体系的各要素与体系的相容性与相承性,使之“名”“实”相符。犯罪学在学科建构过程中遇到的困境,表层原因是犯罪研究学科性质上的认识分歧,深层的原因是犯罪学学界在一些学科基本理论问题上缺乏科学统一的认识,这一实质性问题即犯罪的本质问题。“犯罪”源自于个体自利与社会合作的冲突,寻找“犯罪原因”重在分析人类行为的生成机理;实施犯罪预防应聚焦于解决个体需要与社会协调的问题。就此意义而言,犯罪学的研究对象可作进一步分层:首先,犯罪学研究的直接对象是犯罪行为与犯罪现象;其次,犯罪研究构建了两个相互联系的理论体系——犯罪行为理论体系与犯罪现象理论体系;最后,犯罪学研究需要规避跨层次解释的谬误。此外,犯罪学学科构建还要完成犯因分析模式的公理化,将犯罪研究重新拉回到对“自然规律”的探究之中,为犯罪研究学科构建工作准备内在一致性的基本概念、假设、一般理论。在解决上述实质性问题后,即可着手进行犯罪学学科的重构工作。首先,需要明确犯罪学是一门独立的跨学科的社会科学门类,“犯罪学”是研究人类破坏自身社会生活方式的活动之生成、发展、变化规律并研究对其进行有效控制的学科,必然能够揭示犯罪学研究对象的社会属性。其次,通过重塑犯罪学的学科任务和学科价值,初步搭建犯罪学学科的建构的整体框架。再次,需要重新评估犯罪学与社会学、刑法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的关系,合理划设学科研究界限。最后,科学构建犯罪学学科体系。根据我国犯罪学学科建设的现实环境与条件,应从三个方面解决我国犯罪学面临的实际问题:一是应该发挥我国社会管理的制度性优势,找好犯罪学社会应用的“母体”;二是应该立足于公安、司法院校,在高等教育中争取应有的学科地位;三是应该融合公安、检察、监察、司法系统的研究人员构建好犯罪学研究共同体。
彭敏[6](2020)在《地方高校交叉学科建设的个案研究 ——以某校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为例》文中指出学科是构成高校的基本元素,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的核心。基于学科自身发展规律及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学科在分化的同时也不断综合,并且综合化的趋势更加明显。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成为学科建设和发展的趋势,交叉学科备受关注,高校为了增强竞争力也越来越重视交叉学科建设。文章以“交叉学科”为研究对象,以某地方高校的教育技术学学科为案例,运用SWOT分析法对地方高校交叉学科建设的过程及内容进行研究,分析交叉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地方高校交叉学科建设的发展对策,并分析其发展前景。本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部分,从国家、社会、高校层面介绍了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对交叉学科、教育技术学、交叉学科建设等概念进行界定,对和交叉学科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从国内、国外两个领域对交叉学科建设的各个方面进行总结性回顾,并提出了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通过对教育技术学的发展状况和特征分析的描述,以及交叉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状况的介绍,论证了教育技术学是一门交叉学科。简单介绍了SWOT分析法,分析了SWOT分析法在本研究中的可行性,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三部分,选取了某校教育技术学学科作为个案,采取访谈法对其进行调查研究,对某校的教育技术学进行了SWOT分析,从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四个方面描述了该高校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和发展情况。优势方面主要体现在具有学校特色和稳定的招生规模方面;劣势方面主要表现为学科研究深度不足,学科建设要求相对偏高,学科内部不协调;机遇方面主要从国家和学校提供的支持进行分析;挑战方面则主要分析了社会认可度低,高校传统体制和模式的不足,缺乏资源共享和资金等问题。第四部分,针对前文对该校教育技术学的SWOT分析,从交叉学科的学科内部、地方高校以及外部环境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学科对策主要为坚持学科间深度融合,促进交叉学科的内涵式发展;不断研究创新,为交叉学科建设提供新的活力;明确交叉学科的学科定位。学校对策主要为合理配置交叉学科建设资源;营造良好的学科建设环境;完善师资队伍;培养交叉学科人才。外部对策主要为创新交叉学科研究资助体系;创新交叉学科平台管理机制;创新教师聘任评价体系。并且提出以问题解决导向为主线、以特色学科为中心、以前沿性学科为方向、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四个方面的关于地方高校交叉学科建设的展望。
王伟[7](2020)在《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研究》文中提出高中化学教师对化学的理解(即学科理解)是课程与教学领域一个业已存在但容易忽视的研究领域,本轮新课程改革将学科理解作为一个核心问题提出,也是因为其是新课程改革亟待研究的一个领域。高中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是一个是基础、典型的教师实践活动,它是教师进行深度教学的前提。本研究结合科学教师的学科知识、科学本质研究成果,从梳理化学学科本质出发,充分利用文本分析法、访谈法、调查法、观察法等多种教育研究方法,对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概念、特点、研究向度等诸多要素进行了理论研究,构建了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5个维度、28个指标的评价标准。并以此为标准,从整体调查、具体内容观察两个层面对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进行评价,剖析两种水平的特点,挖掘水平、特点背后的影响因素,对此提出多维度、全方位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提升对策。研究认为,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作为基础的、典型的教师实践活动,其评价标准是多维度、多层次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整体水平不高、差异较大,其中青年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水平尤为薄弱;高中化学教师在对具体知识学科理解及教学的水平也不高、差异也较大,且关系复杂,受多种因素影响,并以制约因素为主,因此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具有复杂性。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问题研究的缘起与意义,对教师学科理解概念进行了辨析、界定,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文献综述,确定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一章论述了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对PCK理论和深度教学理论进行梳理,研究认为教师学科理解与PCK理论有着紧密的关联,教师进行全面、系统地学科理解是其进行深度教学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研究确定了教师学科理解的特点、问题以及研究向度。第二章是建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评价标准。首先分析科学本质与学科本质的关系,提出学科本质的研究展望,并梳理得出感知、解释、应用、评价四个理解的进程。其次结合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本体论视角,从化学学科发展史中梳理出理解化学学科本质的5个维度,将之作为学科理解的维度,对这些维度的内涵进行了剖析。最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对8位专家进行开放式访谈,确定高中化学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的初步指标,并结合CVI效度检验法,向10位专家进行内容效度咨询,得到5个维度、28个指标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第三章是对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整体水平及现状进行评价。研究首先设计调查问卷,根据问卷对1 1 89名高中化学教师进行调查,再分析调查得到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及现状,最后对此提出了宏观层面的提升对策。第四章是以“原电池”为例,制定高中化学教师对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的评价标准。首先,研究对课程标准、高中化学教科书、高考题以及大学教科书中有关“原电池”内容的呈现形式和特点进行分析。其次,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跳出以上几种材料来分析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内容学科理解的生长点,从而确定每个指标“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第五章是对以“原电池”为例,对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层面的学科理解及其教学水平进行评价。研究遴选10位高中化学教师进行研究,经过29课时的录像观察、1154多分钟访谈,整理了 31万余字的访谈资料,最终得出10位教师在28个指标上的“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和学科理解教学水平,分析这两个水平的特点以及联系。进一步通过文本分析法得出其两个水平的影响因素及特点,得到一些有益的信息。第六章提出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对策。研究认为需要重新审视教师学科理解与“素养为本”教学的关系,并结合具体案例提出教师“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三重认识境界。研究认为,高中化学教师只有补足自身学科理解认识上的短板,及时更新自身的学科理解认识,才有可能在教学中去实施相关内容,进而真正达成发展学生科学素养的“素养课”教学目的。在此基础上,研究从个人领域、外部领域、实践领域、结果领域四个方面提出整合性的提升对策。在这其中,特别地提出了基于学科理解的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基于学科理解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标准。第七章是本次研究的反思与展望,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再次简要介绍了本次研究的结果,提出了研究可能的创新点,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杨政林[8](2020)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研究》文中指出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工作的开展,社会的发展需要切合时代需求的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的强大的生命力是源于其理论的科学性、时代性,在时代发展潮流中以鲜活的理论回应社会现实,符合人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转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在现代转型期,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关注时代发展,既是一项理论性课题,也是一项现实性课题。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理性思考,在社会转型的基础上,在时间与空间的双重变化之中,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解决的不仅是理论层面的问题,更需要指向实践层面的问题。现代发展境遇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现代性突破,解决好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两张皮”的问题,即理论与现实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以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性与实效性,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以社会转型为突破口,通过系统的理论研究,以解决现实的诉求。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中面临的时代课题,结合中国社会现实发展情况。本文以“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为题,围绕对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相关问题而展开理论研究。利用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在大量阅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基础,转型的原因,转型的时代课题以及转型的路径选择为研究的基本逻辑,形成了系统科学、逻辑缜密的理论研究体系。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相关概念的界定和辨析。对于概念界定和辨析是文章研究的切入点,为本文的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撑。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作为一个复合概念词,从不同的维度考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对于深化理论基础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将价值选择作为研究的实质与内核,从价值实现的主要方面入手,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研究提供方向指导。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必要性分析。事物的前进与发展需要内因与外因的共同作用,既是理论寻求深化,也是现实发展诉求。在社会转型期,以社会发展为现实基础,将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作为其中的发展事物,从社会环境变化的客观原因,自身发展与完善的内在原因,党治国理政的现实原因三个不同视角分析其转型。站在历史与现实,客观与主观的不同维度,考察现代转型的原因,从不同的角度回答社会之问,人民之问。作为理论研究,对于问题的来源的透彻分析,是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研究的关键一环。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时代课题。面对时代发展的挑战,分析问题的根源,是提出对策的前提。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价值观冲击,文化多元化、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挑战等,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不可能一帆风顺。面对时代的发难,本文从功能的提升、目标的强化、内容体系的优化、以及实践形态的拓展四个方面,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面临的时代课题。注重抓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对于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对于问题之间的差异进行对比,结合社会发展的现实,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形成了思维严密,科学合理的问题分析方法,为后续对策的提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路径选择。坚持在发展中解决问题,以问题的解决为本文研究的落脚点,对于不同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在现代转型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现实困境的突破,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需要以其面临的时代课题为出发点,厘清事物发展的内在联系,认识并把握其中的规律,遵循一定的原则,探索出符合现实与未来发展需要的基本路径。最终的目的是形成一套科学严谨、行之有效的理论方案,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整体转型提供理论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研究是一项时代性课题,是对于时代发展作出的回应。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是整体性、系统性转型,其转型是一个动态过程,它不是对过去工作的否定,而是对过去的继承与创新。以时代问题为研究逻辑,需要不断更新内容,创新方法,明确目标,提升功能以寻求社会的科学性认同,实现自身价值追求,构建属于自己的话语权,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刘海涛[9](2019)在《中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 ——以研究型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高等教育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和加快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关键阶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本科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任务。而我国本科教育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便开始进行以专业设置为核心的教学制度设计,并将专业始终视为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这直接决定了专业设置在本科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但长期以来,受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和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等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始终表现出一定的随意性与盲目性,至今也没有得以有效解决。研究型大学作为大众化时代承担精英教育责任的主体,其本科专业设置对其他类型高校起着重要的引领与示范作用。对其本科专业设置进行研究,对于提高我国整体本科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本文以研究型大学为切入点,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进行了系统研究。最终目的是为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优化路径,及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相应的论据和对策思考。为实现这一目标,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文本分析、数据分析、访谈调查等方法,基于实践与理论的双向建构,将论文主要分为三个层面:理性认识、实证研究及理论探讨。第一,在理性认识层面,通过问题提出、文献综述以及研究设计,剖析了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内涵,并将其概括为一个纵横交错的体系。就纵向而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包括过程与结果两个方面,即完整系统的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包括从专业生成到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全过程。就横向而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又表现为客观属性与主观价值的统一体,即科学合理的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具有“相关逻辑特性总和”与“各利益相关主体权力与需求适应性”的双重特征。而且,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行为主体权力与需求的适应性,与其多元逻辑的特性总和是相互影响、对应统一的,并分别通过本科专业设置的过程与结果得以反映。由此,本研究将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认识概括为: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遵循多元逻辑的协调统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兼顾利益相关主体权力与需求的统一。并在此基础上,分别通过对专业设置各逻辑历史演变与基本诉求的分析,以及专业设置各利益主体权益的审视,对该理性认识进行了具体分析。第二,在实证研究层面,基于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认识,主要从过程与结果两个方面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进行实践分析。就其过程而言,主要包括本科专业内容确定、专业设置模式设计,以及各主体权力划配,即设置什么专业、怎样设置专业和谁来设置专业三个基本方面。研究发现,目前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主要表现为,基于“统一管理,分级备案或审批”的国家行为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虽然各高校在专业设置模式设计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话语权,但仍然无法超越政府的主导作用,而社会与学生主体更是处于被相对忽略的状态;就其结果而言,主要包括专业结构布局状态与专业内涵建设状态两个方面。研究发现,无论是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数量所呈现的静态与动态状况,还是本科专业布局所呈现的外部与内部结构,亦或是学生对各专业及其课程的认知状态,均表明各高校更为重视专业结构调整而忽视专业内涵建设。第三,在理论探讨层面,通过对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过程与结果的实践研究,本文将其基本特征主要总结为以下几点:本科专业设置管理体制表现出明显的统一性与计划性特征;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与趋同性特征;本科课程设置表现出较强的专业化与形式化特征。根据对其特征的分析,本文认为,相对于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精英性目标而言,其本科专业设置的特殊性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透过特征表面从学理层面,进一步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背后的问题本质进行理论反思。主要认为,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制度改革存在一定的历史惯性;本科专业设置多元逻辑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与冲突;本科专业设置中的利益关系存在一定的强制性割裂。基于此,本研究从专业作为一种课程组合来进行人才培养的本质内涵出发,基于“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的合理性,结合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精英性目标,主要提出,研究型大学应该从明确人才培养理念、健全专业管理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个方面来调整专业价值取向、淡化本科专业结构、强化本科课程设置。
黄嘉熠[10](2019)在《世界一流教育学科的学科特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双一流”建设工作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又一重大国家战略正在紧密进行中。全国众多高校全力向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的奋斗目标迈进。而教育学科作为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担负着培养学术型人才以及教学科研人员的任务,也承担着面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培养教师以及参与高校教师教学培训的工作。在新形势下推进教育学科迈向世界一流行列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基于以上原因,本文选取了在2015-2017三年中QS世界大学教育学科排行榜中排名居前20的学科中的五个教育学科作为研究对象。这5个学科各具代表性,能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一流教育学科所应具备的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文献分析方法、文本分析方法以及历史研究方法对这所选取的五个教育学科的学科特色进行探究。通过文献和文本梳理得出了这五个教育学科各自的学科发展脉络、学术传统和学科的代表人物与其研究成就并基于以上三个部分理出五个教育学科在学科发展上的一些特色并概纳出世界一流教育学科的所具有的学科特色。最后通过分析探究所得,为我国教育学科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教育学科提出一些看法。具体而言全文正文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对五个世界一流教育学科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探讨。主要涉及推进学科发展的重大事件以及部分人物。第二部分,探究世界一流教育学科的学术传统,主要通过对相关学科的学生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等内容着手。即对儿童研究蓬勃发展的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科;突破学科分野实现跨学科发展的哈佛大学教育学科;强调定量研究方法以推进纵向研究的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科;多元文化视角下的多伦多大学教育学科;促进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香港大学教育学科这五个学科在学生培养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的表现进行探究分析。第三部分,主要探讨各教育学科的代表人物及其研究成就。即对孟禄、霍尔姆斯、康纳利以及谢弗勒四位教育学学术大师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叙述。这些学者们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其所在学院的发展。最后一部分是在前几个部分的基础上对世界一流教育学科的学科特色进行概纳。本文所选取的五个教育学科所具有的特色各有不同。哈佛大学教育学科强调教育研究以增进社会福祉;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科的学科特色可用质与量并存来表现;多伦多大学教育学科因其国家特性十分注重其学科发展的社会公平性质;港大教育学科显现出中西交融的学科特色。与此同时,在这些不同特色中也可以探析出世界一流教育学科所共有的特色。这些学科皆具有深厚的历史沉淀、拥有独特的学术传统、囊括世界一流的师资并且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发展。
二、研究教育技术及其学科定位问题之必要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研究教育技术及其学科定位问题之必要性(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
一、背景:设计育人 |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非“双一流”高校学科建设水平影响因素的组合构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学科建设研究综述 |
1.3.2 非“双一流”高校学科建设研究综述 |
1.3.3 学科建设水平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
1.3.4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学科 |
2.1.2 学科建设 |
2.1.3 非“双一流”高校 |
2.1.4 构型 |
2.2 理论基础 |
2.2.1 生态位理论 |
2.2.2 配置理论 |
3 学科建设水平影响因素的识别 |
3.1 结果变量的确定和解释 |
3.2 条件变量的确定和解释 |
3.2.1 学科经费水平 |
3.2.2 高层次人才水平 |
3.2.3 学科传奇人物 |
3.2.4 学科声誉水平 |
3.2.5 学科群组织水平 |
3.2.6 地域发展水平 |
3.3 研究模型 |
3.3.1 研究模型的构建 |
3.3.2 研究模型的解读 |
4 学科建设水平影响因素的组合构型分析 |
4.1 分析策略 |
4.1.1 定性比较分析 |
4.1.2 基本原理 |
4.2 案例选择与数据收集 |
4.2.1 案例的确定过程 |
4.2.2 数据收集过程 |
4.3 数据分析 |
4.3.1 真值表的构建和检验 |
4.3.2 单变量必要性分析 |
4.3.3 条件组合分析 |
4.4 高水平学科建设的发展模式 |
4.4.1 传奇人物引领型 |
4.4.2 特色发展型 |
4.4.3 传统优势型 |
4.4.4 人才驱动型 |
4.4.5 区域带动型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合理构建高层次人才的育引与管理体制 |
5.2.2 加强学科群管理意识,积极构建高校学科群 |
5.2.3 合理配置经费资源,拓宽经费来源渠道 |
5.2.4 挖掘传奇人物故事,加深学科组织文化 |
5.2.5 发挥地域优势,注重学科声誉 |
5.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访谈提纲 |
附录 2 复合方案和简约方案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特征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行业特色高校研究 |
1.4.2 地方行业特色高校研究 |
1.4.3 一流学科建设研究 |
1.4.4 研究述评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思路 |
1.7 研究方法 |
1.7.1 内容分析法 |
1.7.2 文本分析法 |
1.7.3 案例分析法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介绍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一流学科 |
2.1.2 一流学科建设 |
2.1.3 地方行业特色高校 |
2.2 相关理论介绍 |
2.2.1 院校分工理论 |
2.2.2 生态位理论 |
3 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特征分析 |
3.1 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一流学科建设优势分析 |
3.1.1 行业联系紧密 |
3.1.2 地方政府的强力支持 |
3.1.3 理性的生态位扩展与分离 |
3.1.4 多元化的人才培养 |
3.2 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存在的一流学科建设问题分析 |
3.2.1 优势学科综合实力不足 |
3.2.2 缺乏支撑学科群 |
3.2.3 制度演变过程存在路径依赖 |
4 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一流学科建设政策特征及成因分析 |
4.1 一流学科建设政策趋同性特征分析 |
4.1.1 一流学科建设政策趋同性特征概述 |
4.1.2 建设内容趋同 |
4.1.3 改革任务趋同 |
4.1.4 建设原则趋同 |
4.2 一流学科建设政策差异性特征分析 |
4.2.1 建设目标差异 |
4.2.2 建设内容差异 |
4.2.3 建设原则差异 |
4.3 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一流学科建设政策特征成因分析 |
4.3.1 政策趋同性成因分析 |
4.3.2 政策差异性成因分析 |
5 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一流学科建设路径 |
5.1 高水平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一流学科建设路径 |
5.1.1 强化学科生态建设,营造一流学科建设环境 |
5.1.2 构筑行业高校特色文化,增强一流学科建设软实力 |
5.1.3 推进国际对标,提升一流学科建设国际影响力 |
5.2 普通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一流学科建设路径 |
5.2.1 加深行业联系,稳固一流学科建设基础 |
5.2.2 强化地方服务,加强一流学科建设资源支持 |
5.2.3 推进学科群的发展,强化一流学科建设学术支撑 |
5.2.4 理性扩展生态位,提升一流学科建设竞争力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国际期刊论文引言语步的词块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术语界定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意义 |
1.5 论文结构 |
2 文献综述 |
2.1 词块的计量文献分析 |
2.1.1 计量文献研究设计 |
2.1.2 计量文献研究发现 |
2.2 词块的提取标准 |
2.2.1 毗邻式词块的提取标准 |
2.2.2 非毗邻式词块的提取标准 |
2.3 词块的分析框架 |
2.3.1 词块的结构形式分析框架 |
2.3.2 词块的语篇功能分析框架 |
2.3.3 词块的意义分析框架 |
2.4 学科差异与词块研究 |
2.4.1 学科差异与学科分类 |
2.4.2 学科差异与词块研究 |
2.4.3 核心词块与典型词块 |
2.5 期刊论文语类与词块研究 |
2.5.1 期刊论文语类与语步分析 |
2.5.2 期刊论文语类与词块研究 |
2.5.3 期刊论文语步与词块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语料 |
3.2 语料标注 |
3.2.1 标注方案 |
3.2.2 标注过程 |
3.2.3 信度报告 |
3.3 词块的识别与提取 |
3.3.1 毗邻式词块的识别与提取 |
3.3.2 非毗邻式词块的识别与提取 |
3.4 词块与语步—语阶的对应分析 |
3.4.1 对应分析方法 |
3.4.2 对应分析报告 |
3.5 词块的分析框架 |
3.5.1 毗邻式词块的分析框架 |
3.5.2 非毗邻式词块的分析框架 |
3.6 词块的研究路径 |
3.6.1 毗邻式词块的研究路径 |
3.6.2 非毗邻式词块的研究路径 |
3.7 本章小结 |
4 期刊论文引言的语步—语阶序列分析 |
4.1 语步的学科差异化分析 |
4.1.1 语步的序列分析 |
4.1.2 语步的循环与套嵌 |
4.2 语阶序列的学科差异化分析 |
4.2.1 语阶的整体分布 |
4.2.2 语阶序列的学科差异化分析 |
4.3 引言语阶的具体分析 |
4.3.1 M1语步微观结构分析 |
4.3.2 M2语步微观结构分析 |
4.3.3 M3语步微观结构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毗邻式词块研究 |
5.1 毗邻式词块的总体分布情况 |
5.2 毗邻式词块的结构形式 |
5.2.1 整体分布 |
5.2.2 名词类词块 |
5.2.3 介词类词块 |
5.2.4 动词类词块 |
5.2.5 句干类词块 |
5.2.6 连接词词块 |
5.3 毗邻式词块的语篇功能 |
5.3.1 整体分布 |
5.3.2 研究类词块 |
5.3.3 文本类词块 |
5.3.4 立场类词块 |
5.4 共用高频毗邻式词块 |
5.4.1 共用毗邻式词块的总体分布 |
5.4.2 共用毗邻式词块的学科分类研究 |
5.4.3 共用毗邻式词块的个案研究 |
5.5 毗邻式词块在各语步的使用情况 |
5.5.1 确定研究领域语步 |
5.5.2 确立研究地位语步 |
5.5.3 介绍本研究语步 |
5.6 本章小结 |
6 非毗邻式词块研究 |
6.1 非毗邻式词块的总体分布情况 |
6.1.1 种类与数量的分布 |
6.1.2 内部变异性 |
6.1.3 数量与变异的相关性 |
6.1.4 结构形式的分布 |
6.1.5 语篇功能的分布 |
6.2 共用高频非毗邻式词块 |
6.3 非毗邻词块在各语步的使用情况 |
6.3.1 确定研究领域语步 |
6.3.2 确立研究地位语步 |
6.3.3 介绍本研究语步 |
6.4 本章小结 |
7 基于词块的学术英语教学辅助工具 |
7.1 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 |
7.2 相关的英语教学辅助工具介绍 |
7.3 基于词块的教学辅助工具开发 |
7.3.1 设计与开发 |
7.3.2 测试与反馈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启示 |
8.1 主要发现 |
8.2 研究贡献 |
8.3 研究启示 |
8.4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语料库入选期刊 |
附录2 期刊论文引言语步序列 |
附录3 期刊论文引言语阶序列 |
附录4 期刊论文引言部分毗邻式词块的结构与功能分布 |
附录5 期刊论文引言语步毗邻式词块的结构与功能分布 |
附录6 期刊论文引言部分非毗邻式词块的功能分布 |
附录7 期刊论文引言语步非毗邻式词块的功能分布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5)犯罪学学科构建问题研究 ——以学科性质为切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缘起 |
1.2 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犯罪学学科性质的争议及其原因 |
2.1 考察犯罪学学科性质问题的意义 |
2.2 犯罪学学科性质的争议 |
2.2.1 利斯特的学科性质争议归纳 |
2.2.2 我国学者关于学科性质争议归纳 |
2.2.3 犯罪学学科性质单一论 |
2.2.4 犯罪学学科性质综合论 |
2.3 学科性质争议之原因分析 |
2.3.1 学科性质的流变 |
2.3.2 犯罪学与法律科学的关系 |
2.4 学科性质争议的弥合之法 |
第3章 犯罪学学科性质的历史分析 |
3.1 犯罪学学科产生与学科发展阶段划分 |
3.1.1 犯罪学的学科产生 |
3.1.2 犯罪学学科发展阶段划分 |
3.2 犯罪学早期思想渊源所展示的学科性质 |
3.3 前科学阶段犯罪学学科性质的发展变化 |
3.3.1 古典学派确立了犯罪研究的对象 |
3.3.2 马克思主义学派在学科研究内容上的突破 |
3.3.3 统计学派将数理统计的研究方法应用于犯罪研究 |
3.3.4 迪尔凯姆展开了对“犯罪”本体的思考 |
3.4 准科学阶段犯罪研究学科性质的发展变化 |
3.4.1 犯罪人类学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的变化 |
3.4.2 实证犯罪学尝试构建犯罪学理论体系 |
3.4.3 犯罪社会学派将社会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应用于犯罪研究 |
3.5 科学阶段犯罪学学科性质的发展变化 |
3.5.1 以菲利为代表的实证犯罪学将犯罪原因当做犯罪研究的中心问题 |
3.5.2 犯罪生物学在研究方法上的贡献 |
3.5.3 犯罪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的贡献 |
3.5.4 现代社会学理论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的贡献 |
第4章 犯罪学学科建构的理论共识 |
4.1 基本理论设定的必要性 |
4.2 关于犯罪的本质的理论设定 |
4.2.1 个体自利与社会合作的冲突 |
4.2.2 人类行为的生成机理 |
4.2.3 个体需要与社会秩序的协调 |
4.2.4 犯罪学的“犯罪”本质 |
4.3 关于犯罪学研究对象的理论设定 |
4.3.1 犯罪行为与犯罪现象 |
4.3.2 行为、现象相对应的理论体系 |
4.3.3 避免犯罪原因的跨层次解释 |
4.4 关于犯罪原因分析的理论设定 |
4.4.1 犯罪行为原因的一般理论——亚伯拉罕森的犯罪行为定律 |
4.4.2 犯罪现象原因的一般理论——犯罪现象秩序-控制定律 |
第5章 犯罪学学科建构的现状与完善 |
5.1 社会变化对犯罪学的影响和当代犯罪学的关注领域 |
5.1.1 社会变化对犯罪学的影响 |
5.1.2 当代犯罪学的研究领域 |
5.2 犯罪学学科建构需借鉴的“学科学”理论 |
5.3 犯罪学学科性质的重新定义 |
5.4 犯罪学应具有学科任务和学科价值 |
5.4.1 犯罪学应具有的学科任务 |
5.4.2 犯罪学应具有的学科价值 |
5.5 犯罪学研究对象、内容和研究方法的整理与完善 |
5.5.1 犯罪学研究对象的整理与完善 |
5.5.2 犯罪学研究内容的整理与完善 |
5.5.3 犯罪学研究方法的整理 |
5.6 犯罪学与其他学科关系梳理 |
5.7 犯罪学学科体系与知识生产的完善 |
5.7.1 犯罪学现有的学科体系 |
5.7.2 犯罪学现有的知识生产 |
5.7.3 完善犯罪学学科体系与知识生产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6)地方高校交叉学科建设的个案研究 ——以某校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及研究意义 |
1.选题缘由 |
2.研究意义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1.概念界定 |
2.相关概念辨析 |
(三)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1.国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2.国内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四)研究计划 |
1.研究目标 |
2.拟突破的难题 |
3.论文的创新或特色 |
(五)研究方法 |
1.案例分析法 |
2.访谈法 |
3.SWOT分析法 |
二、我国地方高校交叉学科相关理论分析 |
(一)我国高校交叉学科概述 |
1.我国高校交叉学科建设与发展概况 |
2.交叉学科的特征分析 |
(二)教育技术学是一门交叉学科 |
1.国内关于教育技术学是一门交叉学科的研究 |
2.国外关于教育技术学是一门交叉学科的研究 |
3.教育技术学学科特征分析 |
4.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史 |
(三)SWOT分析法概述及其可行性分析 |
1.SWOT分析法概念 |
2.SWOT分析在地方高校交叉学科建设中的可行性分析 |
三、某校教育技术学学科的SWOT分析 |
(一)某校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的基本情况 |
(二)教育技术学学科的SWOT分析 |
1.优势分析 |
2.劣势分析 |
3.机遇分析 |
4.挑战分析 |
四、地方高校交叉学科建设的对策和展望 |
(一)地方高校交叉学科建设的对策 |
1.交叉学科的学科对策 |
2.地方高校交叉学科建设的学校措施 |
3.地方高校交叉学科建设的外部对策 |
(二)地方高校交叉学科建设的展望 |
1.以问题解决导向为主线 |
2.以特色学科为中心 |
3.以前沿性学科为方向 |
4.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7)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概念界定 |
一、理解 |
二、学科 |
三、学科理解 |
四、学科理解水平 |
五、学科理解水平评价 |
六、相近概念辨析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研究现状框架的确立 |
二、化学等学科的理解研究 |
三、学科本质的理解研究 |
四、课程理解的研究 |
五、化学学科理解及发展演变 |
第四节 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的内容 |
二、研究的思路 |
二、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教师学科理解理论基础与研究向度 |
第一节 PCK理论 |
一、学科知识概念及特点 |
二、学科知识与PCK |
三、学科知识与教师资格认定 |
四、学科知识与教师发展 |
五、学科知识测评研究 |
六、研究启示 |
第二节 深度教学理论 |
一、深度教学的概念 |
二、深度教学的特征 |
三、深度教学的启示 |
第三节 教师学科理解的特点及问题检视 |
一、教师学科理解的特点分析 |
二、教师学科理解的问题检视 |
第四节 教师学科理解的研究向度 |
一、教师学科本质的特征 |
二、教师学科理解的表征 |
三、教师学科理解的评价 |
四、教师学科理解的价值 |
第二章 化学学科理解的内涵及水平标准构建 |
第一节 学科本质理解—化学学科理解的起点 |
一、理解缘起: 科学本质理解的研究困境 |
二、学理分析: 理解研究转向的可行依据 |
三、研究维度: 学科本质理解的研究展望 |
四、结语 |
第二节 化学学科理解水平的标准构建 |
一、从化学史中探寻学科本质的可行性分析 |
二、高中化学学科理解水平标准构建的原则 |
三、高中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的要素内涵 |
四、化学学科理解水平标准的历史探寻与内容呈现 |
五、化学学科理解内容的其它解读 |
第三节 高中化学学科理解水平标准的效度检视 |
一、学科理解水平标准构建的一轮专家咨询过程 |
二、学科理解水平标准构建的二轮专家咨询过程 |
第三章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整体水平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高中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调查方案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调查工具 |
第二节 高中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调查实施与结果分析 |
一、调查的过程分析 |
二、调查的分析过程 |
三、调查的主要结论 |
四、调查的主要启示 |
第四章 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学科理解的水平划分——以“原电池”为例 |
第一节 高中化学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的起点分析—以“原电池”为例 |
一、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
二、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
三、高考试题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
四、大学化学教科书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
五、研究小结 |
第二节 高中化学具体知识学科理解的水平分析——以“原电池”为例 |
一、化学学科价值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及水平划分 |
二、化学学科方法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
三、化学知识结构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
四、化学知识获取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
五、化学知识本质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
六、研究小结 |
第五章 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的测查—一以“原电池”为例 |
第一节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研究总体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设计 |
三、研究过程 |
第二节 基于学科理解的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教学水平分析 |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二、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教学水平的解读与分析 |
三、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教学表现水平研究的结论 |
第三节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分析 |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二、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的分析过程 |
三、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的研究结论 |
第四节 影响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的因素分析 |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二、影响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的因素解读 |
三、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影响因素分析的结论 |
第六章 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对策 |
第一节 重新审视教师学科理解与素养为本的教学 |
一、教师要重新审视素养为本的化学知识教学 |
二、教师学科理解要关照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 |
三、学科理解须纳入教师成长的专业发展指标 |
第二节 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对策 |
一、个人领域的提升对策 |
二、外部领域的提升对策 |
三、实践领域的提升对策 |
四、结果领域的提升对策 |
五、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理论研究结论 |
(一)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是基础的、典型的教育实践活动 |
(二)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需要多维、多层的评价标准 |
二、实证研究结论 |
(一)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整体水平的差异较大 |
(二)青年高中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水平普遍较弱 |
(三)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具体水平较为薄弱 |
(四)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受多种因素制约 |
(五) 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具有复杂性 |
第二节 研究反思 |
一、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二、研究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高中化学教师化学学科理解维度的效度评价量表 |
附录二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建构表 |
附录三 高中化学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现状的问卷调查 |
附录四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诊断表 |
附录五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内容学科理解水平的访谈提纲 |
附录六 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诊断表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转型相关概念的研究 |
(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结构要素转型的研究 |
(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转型的现实困惑的研究 |
(四)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研究 |
(五)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实现路径的研究 |
(六)基本观点 |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难点及研究创新点 |
(一)研究重难点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内涵解析 |
一、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相关概念 |
(一)思想政治教育 |
(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 |
(三)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 |
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价值选择 |
(一)强化意识形态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主要功能 |
(二)培育时代新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根本目标 |
(三)学科化和科学化: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重要内容 |
(四)实践形态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基本依托 |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必要性分析 |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展变化的客观要求 |
(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制度保障 |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物质基础 |
(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思想资源 |
(四)现代新媒体是动力支撑 |
二、思想政治教育完善与发展的内在诉求 |
(一)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认同 |
(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 |
(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展 |
三、新时代党治国理政的现实需要 |
(一)党的方针政策落实的思想保障 |
(二)党执政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 |
(三)建设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理论武器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时代课题 |
一、意识形态功能的提升 |
(一)推进意识形态工作具体化 |
(二)发挥意识形态整合功能 |
(三)构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 |
二、铸魂育人目标的强化 |
(一)培养时代新人 |
(二)造就合格建设者 |
(三)塑造现代公民 |
三、内容体系的优化 |
(一)分化与整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化 |
(二)继承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 |
(三)实践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时代化 |
四、实践形态的拓展 |
(一)线下实践的创新 |
(二)网络思政的实践新形态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路径选择 |
一、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 |
(一)筑牢意识形态阵地 |
(二)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
(三)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
二、不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引领 |
(一)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
(二)以中国梦为支撑 |
(三)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
三、健全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 |
(一)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定位 |
(二)不断创新学科内容 |
(三)将思想政治教育根植于中国大地 |
四、积极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渠道 |
(一)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革新 |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 |
五、着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整体转型 |
(一)以功能完善为导向,引领现代转型 |
(二)以“三大创新”为动力源,助推现代转型 |
(三)以制度建设为根本,实现现代转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9)中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 ——以研究型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已有相关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与范围的界定 |
二、分析框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认识 |
第一节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
二、过程与结果:本科专业设置内涵的综合反映 |
第二节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遵循各逻辑的协调统一 |
一、学科知识逻辑: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内在规律 |
二、市场需求逻辑: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社会应用 |
三、个体发展逻辑: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价值回归 |
四、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多元逻辑的整合与统一 |
第三节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兼顾各利益主体权力与需求的统一 |
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利益主体的构成 |
二、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各主体的权益审视 |
三、高校本科专业设置中利益关系的制衡与统一 |
第三章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过程的实践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内容确定的实践分析 |
一、基于国家层面的实践分析 |
二、基于高校层面的实践分析 |
三、基于专业内容变化的实践分析 |
第二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模式的实践分析 |
一、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口径与方向 |
二、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时间与空间 |
第三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权力配置的实践分析 |
一、对政府权力的分析 |
二、对高校权力的分析 |
三、对社会权力的分析 |
四、对学生权力的分析 |
第四章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结果的实践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学科专业布局与结构的实践分析 |
一、从学科专业数量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 |
二、从学科专业结构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 |
三、从社会人才需求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 |
第二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的实践分析 |
一、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结构体系 |
二、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对社会需求的适用性 |
三、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对学生发展的适用性 |
第三节 基于学生认知视角的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结果分析 |
一、访谈样本的选择 |
二、访谈过程的实施 |
三、访谈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第五章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特征分析与理论反思 |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特征分析 |
一、专业设置管理体制表现出明显的统一性与计划性特征 |
二、专业布局与结构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与趋同性特征 |
三、本科课程设置表现出较强的专业化与形式化特征 |
四、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特殊性 |
第二节 关于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理论反思 |
一、本科专业设置制度改革的历史惯性 |
二、本科专业设置多元逻辑的失衡与冲突 |
三、本科专业设置中利益关系的割裂 |
第六章 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回归 |
第一节 “谈化专业、强化课程”的合理性 |
一、基于内涵的合理性 |
二、基于管理的合理性 |
三、基于目标的合理性 |
第二节 “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的对策思考 |
一、明确人才培养理念,调整专业价值取向 |
二、健全专业管理体制,淡化本科专业结构 |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本科课程设置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2017年度36所研究型大学名单 |
附录二: 2012-2017年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变化一览表 |
附录三: 2007与2017年度36所研究型大学专业布点与专业结构统计表 |
附录四: 案例高校2017届本科毕业生规模前20位的专业及其就业率 |
附录五: 研究型大学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览表 |
附录六: 基于学生认知视角的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访谈提纲 |
附录七: 学生访谈编码手册(Codebook)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10)世界一流教育学科的学科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 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及世界一流学科的需要 |
(二) 教育学科发展建设的内省需要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 世界一流教育学科 |
(二) 学科特色 |
四、文献综述 |
(一) 关于学科特色的研究 |
(二) 关于世界一流学科的研究 |
(三) 关于世界一流学科特色的研究 |
(四) 研究述评 |
五、研究设计 |
(一) 研究问题与研究对象 |
(二) 研究内容及思路 |
(三)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世界一流教育学科的发展脉络 |
一、自独立纽约教师学院并入综合性大学的哥伦比亚教师学院 |
二、教育学科“社会科学化”发展与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 |
三、由伦敦日间培训学院转变来的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院 |
四、应法案而生的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研究院 |
五、脱离文学院独立建制,学科发展进入现代化的香港大学教育学院 |
第三章 世界一流教育学科的学术传统 |
一、儿童研究蓬勃发展的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科 |
(一) 教师学院儿童研究的历史回溯 |
(二) 教师学院儿童研究之现状 |
(三) 小结 |
二、突破学科分野实现跨学科发展的哈佛大学教育学科 |
(一) 强强联合,跨学院联合培养 |
(二) 造就卓越人才,制定跨学科培养目标 |
(三) 优秀师资共享,拥有广泛的“跨学院”师资力量 |
(四) 提供丰富的“跨学科”课程资源,学生跨学科修读 |
(五) 更新专业领域,跨学科设置专业方向 |
(六) 小结 |
三、强调定量研究方法以推进纵向研究的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科 |
(一) 重视培养学生运用定量研究方法 |
(二) 纵向研究之中心研究概况 |
(三) 小结 |
四、多元文化视角下的多伦多大学教育学科 |
(一) 多元化特征显着的课程、教学与学习系 |
(二) 领导、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系的多元化特性分析 |
(三) 致力于多元化研究的社会公平教育系 |
(四) 小结 |
五、注重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香港大学教育学科 |
(一) 学部国际化特征分析 |
(二) 研究中心及联盟国际化特征分析 |
(三) 小结 |
第四章 世界一流教育学科代表人物及其研究成就 |
一、孟禄及其教育思想(哥伦比亚大学) |
(一) 孟禄教育史学思想之发展 |
(二) 评析 |
二、谢弗勒与其教师教育思想(哈佛大学) |
(一) 谢弗勒教师教育观点 |
(二) 评析 |
三、霍尔姆斯与其“问题解决法”(伦敦大学学院) |
(一) 霍尔姆斯“问题解决法”的提出 |
(二) 评析 |
四、康纳利与其教育叙事研究思想(多伦多大学) |
(一) 康纳利教育叙事研究方法的产生 |
(二) 评析 |
五、章节小结 |
第五章 世界一流教育学科的学科特色概纳 |
一、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科等五个学科的特色概纳 |
(一) 凸显吐纳故新特征的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科 |
(二) 强调教育研究以增进社会福祉的哈佛大学教育学科 |
(三) 质与量并存的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科 |
(四) 注重社会公平的多伦多大学教育学科 |
(五) 融汇东西的香港大学教育学科 |
二、世界一流教育学科的学科特色概纳 |
(一) 学科历史悠久,沉淀深厚 |
(二) 拥有独特的教育学术传统 |
(三) 囊括世界一流的师资 |
(四) 推进社会发展 |
结语 |
一、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跨学科强强联合 |
二、重视一流师资的培养和教育学科大师的造就 |
三、学科发展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
附录: 2015-2017三年QS世界大学教育学科前50排名汇总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研究教育技术及其学科定位问题之必要性(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非“双一流”高校学科建设水平影响因素的组合构型研究[D]. 刘嫒.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2)
- [3]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特征与路径研究[D]. 金硕.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2)
- [4]国际期刊论文引言语步的词块特征研究[D]. 李雪. 浙江大学, 2020(08)
- [5]犯罪学学科构建问题研究 ——以学科性质为切入[D]. 王锐. 湘潭大学, 2020(10)
- [6]地方高校交叉学科建设的个案研究 ——以某校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为例[D]. 彭敏.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7]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研究[D]. 王伟.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8]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研究[D]. 杨政林.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9]中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 ——以研究型大学为例[D]. 刘海涛. 厦门大学, 2019(08)
- [10]世界一流教育学科的学科特色研究[D]. 黄嘉熠. 云南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