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记辅助选择(MAS)及其影响因素

标记辅助选择(MAS)及其影响因素

一、标记辅助选择(MAS)及其影响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张天琛[1](2021)在《儿童手足口病常用实验室诊断方法的评价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肠道病毒A组71型(Enterovirus A71,EV-A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VA16)是我国儿童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的主要致病血清型。以临床诊疗为目的的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RT-PCR)检测粪便标本,和以现症感染病原谱监测为目的的联合RT-PCR检测咽拭子标本,是两种常用的HFMD分子实验室诊断方法,然而两者对EV-A71和CVA16感染的诊断一致性尚未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标本EV-A71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已广泛应用于我国HFMD临床实验室诊断,但个体因素对ELISA法诊断效能的影响尚未知。本研究的目的,一是评价联合RT-PCR检测咽拭子与商品化real-time RT-PCR检测粪便标本,对诊断HFMD病例EV-A71和CVA16感染的一致性,探索影响诊断一致性的因素;二是评价商品化的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EV-A71 IgM抗体的血清学诊断方法,对HFMD病例EV-A71感染的诊断效能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在河南省儿童医院建立“以医院为基础的儿童HFMD住院病例前瞻性专病队列”,使用结构化问卷系统地收集病例相关信息,采集病例住院期间的临床生物标本。分别采用商品化real-time RT-PCR(检测粪便标本)和联合RT-PCR(检测咽拭子标本)两种分子实验方法诊断病例EV-A71和CVA16感染,采用商品化的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EV-A71 IgM抗体诊断病例EV-A71感染。使用非加权的Cohen-kappa检验,评价两种分子实验方法的诊断一致性。应用两阶段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影响诊断一致性的相关因素,并结合bootstrap方法估算kappa系数。以EV-A71阳性检出率较高的分子诊断方法为参考标准,评估商品化ELISA法的诊断效能,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影响诊断效能的相关因素。结果:1)本研究共招募临床诊断的HFMD儿童住院病例1840例,中位年龄1.7岁(IQR:1.3-2.8 岁),重症 509 例(28%),既往接种过 EV-A71 疫苗 277 例(15%)。共检测咽拭子标本1780份(97%)、粪便标本1532份(83%)和血清标本1688份(92%)。2)1483例(81%)病例均经过联合RT-PCR及商品化real-time RT-PCR的诊断。联合RT-PCR检测咽拭子标本的肠道病毒、EV-A71和CVA16阳性检出率均低于商品化real-time RT-PCR检测粪便标本(肠道病毒:86%vs.97%,P<0.001;EV-A71:10%vs.15%,P<0.001;CVA16:15%vs.24%,P<0.001)。疾病严重程度、年龄、既往EV-A71疫苗接种史、早产、住院前发热症状以及住院至咽拭子采样时间间隔是影响EV-A71和/或CVA16阳性检出率的主要因素。联合RT-PCR与商品化real-time RT-PCR诊断EV-A71和CVA16感染的一致性kappa系数分别为0.65和0.59(P<0.001)。发病至住院时间间隔≤2天、住院至粪便标本采集时间间隔≤2天和危重症病例中,联合RT-PCR与商品化real-time RT-PCR 诊断 EV-A71 的一致性相对更高。住院至咽拭子采集时间间隔≤1 天的病例中CVA16的诊断一致性相对更高。发病至住院时间间隔≤2天的病例中,尽早采集咽拭子和粪便标本,联合RT-PCR与商品化real-time RT-PCR对诊断EV-A71和CVA16感染的一致性kappa系数分别为0.82-0.91和0.65-0.77。3)1413例(77%)病例均经过商品化real-time RT-PCR及商品化ELISA法的诊断。以EV-A71阳性检出率较高的商品化real-time RT-PCR诊断结果为参考标准,商品化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EV-A71 IgM抗体的诊断效能为:灵敏度0.61(95%CI=0.54-0.68)、特异度 0.94(95%CI=0.92-0.95)、阳性预测值 0.62(95%CI=0.55-0.69)、阴性预测值 0.94(95%CI=0.92-0.95),非 EV-A71 感染的HFMD病例中ELISA法的假阳性率为6%(74/1212)。ELISA法的灵敏度由月龄<12个月的0.74(95%CI=0.52-0.90)逐步降至≥36个月的0.49(95%CI=0.37-0.61)。随病程的延长,灵敏度由发病0-48小时内的0.54(95%CI=0.25-0.81)逐步升至发病 144 小时后的 0.74(95%CI=0.58-0.87),而特异度由发病0-48小时内的0.97(95%CI=0.93-0.99)逐步降至发病144小时后的0.80(95%CI=0.69-0.8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至血标本采样时间间隔、EV-A71流行季节以及个体因素,如年龄、既往EV-A71疫苗接种史、既往HFMD或疱疹性咽峡炎病史和疾病严重程度等因素,均与商品化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EV-A71 IgM抗体的诊断效能存在显着的关联。结论:1)针对肠道病毒、EV-A71或CVA16感染的HFMD住院病例,商品化real-time RT-PCR 检测粪便标本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联合 RT-PCR 检测咽拭子标本;在发病2日内住院的HFMD病例中,及时采集咽拭子和粪便标本,联合RT-PCR与商品化real-time RT-PCR诊断EV-A71和CVA16感染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基于本研究结果,建议临床上优先选择采集病例的粪便标本开展肠道病毒的分子实验室诊断;公共卫生监测门急诊HFMD病例EV-A71和CVA16感染,建议优先选择发病2日内就诊的病例,并尽早采集咽拭子进行联合RT-PCR的诊断实验。2)该商品化ELISA试剂盒诊断HFMD病例EV-A71感染的灵敏度一般,特异度高,假阳性为6%;ELISA法的诊断效能受个体因素、流行季节、发病至采样时间的影响较大。基于本研究结果,临床开展HFMD血清学诊断时,建议在非EV-A71流行季节优先选择以EV-A71 VP1蛋白为抗原的ELISA试剂盒检测EV-A71IgM抗体;不建议在既往有EV-A71疫苗接种史、既往有肠道病毒感染史、年龄>3岁及发病72小时内的病例中开展血清EV-A71 IgM抗体的ELISA法检测,可改用分子实验室诊断方法。

李楠[2](2021)在《知识进化视角的技术预见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技术预见在支撑国家或行业优化资源配置、干预调整发展规划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科技创新过程存在不同的模式,不同的创新模式其特征和演化规律不同,针对学科领域而言,仅在一种模式下进行技术预见分析可能无法较为全面地识别相应的技术主题,那么基于该主题的技术预见也就存在局限性。对此,本论文解决的主要问题:如何识别知识创新模式,如何对不同创新模式的特征进行测度,如何根据不同创新模式进行技术主题识别及预测。本研究聚焦两种创新模式各自的表征特征及其在单独一种创新模式下,识别特定主题其演化路径中的关键主题,暂不考虑两种创新模式转化的过程针对以上问题,开展的主要工作如下:(1)梳理了技术预见的基本概念、不同维度的实践活动、技术预见的基本流程,分析了各流程的主要功能。总结了技术预见的主要分析方法,包括“定性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对其应用过程中的优势和局限性进行了评述,为本研究的方法构建奠定了方法基础。(2)提出并构建了知识进化视角的技术预见模型。基于知识进化理论提出两种知识创新模式——“渐进性知识创新模式”和“突破性知识创新模式”。以知识创新特征为核心构建了技术预见模型,该模型的主要功能包括需求分析、知识创新特征分析、知识创新模式识别和关键主题识别与预测。本研究聚焦两种创新模式各自典型特征及其在单独一种创新模式下识别关键主题,暂不考虑两种创新模式相互转化的情况。(3)提出并构建了用以识别创新模式的创新特征集成测度方法。基于两类知识创新特征分析模型,构建了创新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测度指标,以文献计量方法对指标集成测度。(4)实证分析。以植物学领域中“分子育种”子领域验证所构建的技术预见模型的有效性。主要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渐进性创新模式下识别到的关键主题为“基因表达与调控”,该主题将持续处于稳定发展趋势;在突破性创新模式下识别到的关键主题包括:全基因组选择分析、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基因编辑技术等表征通用技术的主题,其趋势将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本研究所设定的预测期内,两种创新模式下的主题聚类结果及关键特征均与基期提出的关键主题趋势基本相符合,表明所构建的技术预见模型的有效性。本论文的创新点:提出了用以识别知识创新模式的创新特征集成测度方法,构建了知识进化视角的技术预见模型。(1)从知识进化视角提出了技术预见模型。利用知识创新特征识别两种创新模式——渐进性创新模式和突破性创新模式;对符合渐进性或突破性创新模式的主题,识别其演化路径中的主题,结合在创新模式识别中标记的关键特征,共同用于关键主题识别。(2)构建了知识创新特征集成测度方法。对两种创新模式的创新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构建测度指标,通过集成多个测度指标进行集成测度。(3)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本研究构建的模型具有可行性。

冯钰[3](2021)在《金钱槭属的系统发育与保护基因组学研究》文中认为中国亚热带地区是第三纪孑遗植物的重要避难所,保留了许多局域分布甚至濒临灭绝的珍稀植物。然而,我们对第三纪以来的气候变化和近期的人类活动对这些孑遗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分布格局和适应性潜力的影响仍知之甚少。金钱槭属(Dipteronia Oliv.)为东亚特有的第三纪孑遗木本属,古近纪曾广泛分布于东亚和北美,而现存的两个物种仅分布于东亚孑遗植物的长期避难所,其中金钱槭(D.sinensis Oliv.)较为广泛地分布于中国西南地区,而云南金钱槭(D.dyeriana Henry)仅局限分布于云南东南部。本研究在广泛群体资源调查和采样的基础上,整合系统发育基因组学、比较基因组学及群体基因组学的分析方法,重建了金钱槭属和槭属的系统发育关系,全面探究了金钱槭属两个物种的基因组进化、遗传多样性、谱系分化和群体动态历史、近交水平及遗传负荷。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重建金钱槭属和槭属的系统发育关系本研究选取13个无患子科物种,其中包括两个金钱槭属物种和五个槭属物种,整合转录组和叶绿体基因组数据对金钱槭属和槭属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重建。与传统的形态分类结果一致,基于叶绿体全基因组和核基因数据集(2,466个直系同源基因和273个单拷贝核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均强烈支持金钱槭属和槭属互为单系。化石校正的分子钟估算结果显示,金钱槭和云南金钱槭的分化时间为古新世-始新世交界(叶绿体CDS:52.7 Ma;单拷贝核基因:46.5 Ma),表明金钱槭和云南金钱槭均为东亚植物区系最古老的“活化石”植物。(2)金钱槭和云南金钱槭全基因组的比较分析金钱槭基因组和云南金钱槭基因组大小分别为711.47 Mbp和914.69 Mbp,染色体挂载率分别达到95.95%(2n=20)和99.5%(2n=18),基因组中分别包含437.41 Mbp(61.48%)和601.08 Mbp(65.71%)重复序列。通过转录组辅助的基因结构注释,分别在金钱槭和云南金钱槭基因组中注释得到33,282和32,837个蛋白编码基因。对金钱槭、云南金钱槭、漾濞槭和元宝槭基因组共线性分析结果表明金钱槭属两个物种的基因组经历了大规模的染色体重排。与槭属物种一样,金钱槭属两个物种基因组均只经历了一次古代的γ事件而没有经历近期的全基因组加倍。对16个蔷薇类植物进行了基因家族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广布种元宝槭和金钱槭基因组中发生扩张的基因家族数量较多(元宝槭:1,055;金钱槭:761),而濒危物种云南金钱槭和漾濞槭中扩张的基因家族数量较少(云南金钱槭:470;漾濞槭:536)。(3)金钱槭和云南金钱槭的谱系分化和种群动态历史对金钱槭16个群体54个个体和云南金钱槭7个群体25个个体进行重测序,分别获取了5,231,915个和2,079,413个高质量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s)。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金钱槭的核苷酸多样性高于云南金钱槭(π=7.08×10–4 vs.π=5.02×10–4)。基于ADMIXTURE的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将金钱槭划分为两个谱系(K=2),将云南金钱槭划分为三个谱系(K=3)。进一步结合系统发育基因组学、PSMC和FASTSIMCOAL2进行谱系分化历史和种群动态历史推断,结果表明金钱槭自中新世晚期以来发生种群收缩,并在晚中新世到上新世(Phylogenomics:~4.56 Ma;FASTSIMCOAL2:~3.91 Ma)以长江为界分化为南北两个谱系;云南金钱槭的麻栗坡与文山-老寨的谱系分化时间在更新世早期到中期(Phylogenomics:~1.38 Ma;FASTSIMCOAL2:~1.57 Ma),而文山-老寨谱系在更新世中期(Phylogenomics:~0.89 Ma;FASTSIMCOAL2:~0.70 Ma)进一步发生分化。中新世末期/上新世全球气候变冷和更新世气候动荡驱动了孑遗植物在东亚发生持续片段化和谱系分化,更新世末期至全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造成了金钱槭和云南金钱槭群体收缩和片段化,而人为因素进一步加剧了部分谱系的急剧收缩。(4)金钱槭属各谱系的近交水平和突变负荷通过对金钱槭和云南金钱槭个体水平的连续性纯合片段(ROH)和群体水平的近交系数(FIS)分析,结果表明金钱槭属两个物种现有群体均存在广泛的近交。云南金钱槭近交程度高于金钱槭(FROH:0.33 vs.0.23),云南金钱槭同时存在较为严重的克隆繁殖。对两个物种的选择效率评估结果表明金钱槭的选择效率高于云南金钱槭(πN/πS=0.38 vs.πN/πS=0.50)。通过SIFT评分、Grantham评分及功能缺失突变的注释对金钱槭属两个物种进行有害突变积累的评估,结果表明有害突变的积累与各谱系的有效种群大小(Ne)呈显着的负相关(R=–0.86,P<2.2e–16)。云南金钱槭积累的有害突变比例显着高于金钱槭(P<0.0001),金钱槭的南部谱系比北部谱系积累了更多的有害突变,同时对极端有害突变有一定的清除能力。而云南金钱槭对有害突变的清除能力很弱,特别是麻栗坡谱系积累了大量严重有害的隐性突变,清除极端有害突变的能力最弱,且该谱系的突变适合度效应分布(DFE)已经严重偏离最佳适合度,有很大的灭绝风险。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表明金钱槭属为单系类群,两个现存种均为第三纪早期分化的孑遗植物,证实了东亚植物区系的古老性。晚中新世和更新世的全球气候变化是两个物种谱系分化的主要原因,而更新世末期至全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以及人为因素促使了金钱槭和云南金钱槭群体的持续收缩和片段化。长期的局域分布和有效种群大小下降导致濒危物种云南金钱槭的选择效率减弱,近交水平增加,有害突变积累增多,适应性潜力弱。金钱槭的有效种群大小下降也导致有害突变积累增加,但对极端有害突变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最后,我们基于本研究的结果提出了对金钱槭属两个物种及具有类似分布模式的东亚第三纪孑遗植物开展保护的策略。

姜鸿兴[4](2021)在《碳来源与大气过程对有机气溶胶分子组成和吸光特性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有机物(organic matters,OM)是气溶胶的重要组分,其对气候、环境、人体健康等均有重要影响。OM中一类被称作棕色碳(Brown carbon,Br C)的吸光性有机碳,因其在近紫外和可见光波段具有显着吸光能力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由于Br C具有较强的吸光能力,对全球辐射平衡和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有必要对Br C的光学性质、来源与分子组成等开展广泛、深入的研究。了解大气碳来源和环境条件对Br C分子组成和光学性质的影响不仅有助于对Br C的排放实施精准防控,而且有助于了解Br C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降低以往的气候模型在全球辐射强迫评估中产生的不确定性。然而,目前关于Br C来源、分子组成、光学性质以及三者之间关联的认识十分有限。基于此,本研究以珠三角大气细颗粒物(PM2.5)中的溶解性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s,DOM)为研究对象,应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化学示踪物、放射性同位素(碳、铅、铍)和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MS)等化学分析手段,结合多种数学模型和数理统计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了逐步探讨。(1)选择鹤山站(珠三角区域站点)作为研究地点,采集了从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的大气PM2.5样品,选取其中的28个样品开展气溶胶DOM吸光能力的极性依赖性及影响其吸光能力的分子组成和来源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水溶性有机碳(WSOC)和非水溶性有机碳(WISOC)分别占总DOM的50%和43%,但WSOC的吸光能力相对较强,在365 nm处吸光(Abs365)占DOM的60%,WISOC只占约40%。类腐殖质(HULIS)是WSOC中的主要吸光组分,而中极性(MP)组分则是WISOC中的主要吸光组分。HULIS、MP和低极性组分(LP)在365 nm处的吸光(Abs365)强度分别占总DOM的46±17%,30±7%和7±3%。相应地,365 nm处的单位碳质量吸光指数(MAE365)随组分的极性降低而降低,HULIS、MP和LP的MAE365值分别为:1.6±0.4 m2·g-1C,1.2±0.3m2·g-1C和0.8±0.4 m2·g-1C。放射性碳同位素(14C)结果显示,随着组分极性的降低,非化石碳占比也逐渐降低(分别为:66±2%,52±2%和36±3%),其相应的分子组成特征上,显现为分子的单位碳不饱和度以及氧化程度随着极性的降低而降低。基于分子组成的碳氧化态图和化学标志物的相关性分析,认为生物质燃烧对不同极性Br C的影响主要体现为:HULIS和MP中Br C主要以生物质燃烧气溶胶(BBOA)的氧化产物为主,而LP中Br C主要以一次BBOA为主。季节变化显示,冬季各组分的碳含量和单位吸光能力都呈现增加趋势,与非化石碳占比和左旋葡聚糖浓度呈正相关关系,表明生物质燃烧对不同极性碳组分的Br C吸光均具有显着的影响。结合高分辨质谱数据,认为冬季生物质燃烧直接和间接产生的吸光性含氮化合物的含量的增加是导致各组分吸光能力增加的内因。(2)为了定量解析PM2.5中DOM及Br C的准确来源,以广州市一年55个样品(2017年7至2018年6月)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化学组成、吸光强度、双碳同位素值、以及有机分子标志物组成。通过14C结果作为限制条件的正定因子矩阵模型(PMF)分析,结合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MLR)开展PM2.5中DOM及Br C的来源的定量解析。结果显示,一次源和二次源各占DOM约50%,一次源主要包括化石燃料燃烧(FF,32%)和生物质燃烧(BB,18%),二次源主要包括二次硝酸盐生成过程(NT,20%),人为源和生物源VOCs光化学过程和垃圾焚烧混合源(PW-SOA,7%)以及硫酸根条件下异戊二烯二次和脂肪酸等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过程(ISO+OS,22%)。相比对DOM含量的贡献,不同来源对DOM吸光的贡献略有差异,FF和BB对DOM的Abs365贡献分别为34%和27%,二次源平均贡献为39%。季节变化特征显示,来源于FF的Abs365季节变化小,且在夏季占主导地位;而来源于BB和NT的Abs365在冬季显着增加,且是冬季Br C的主要来源。利用210Pb和7Be的来源示踪作用,结合气团后向轨迹分析,显示冬季DOM的Abs365增加可能与BBOA的区域传输有关。根据7Be/(7Be+n210Pb)比值所显示的高空传输与近地面传输过程中Abs365值的变化,进一步确认高吸光能力的污染物主要是通过近地面传输影响广州市气溶胶Br C的吸光。基于冬季季风期210Pb与Abs365和非化石源DOM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我们估算在Br C升高期间,侵入性Br C对总吸光的贡献约为50%。(3)为了了解可溶性有机质中分子组成与吸光性之间的关系,以及查明碳源、环境因素是如何影响DOM分子组成和吸光能力,在获得广州市PM2.5样品来源和吸光特征的基础上,利用负离子电喷雾离子化(ESI–)模式的FT-ICR-MS分析了55个样品DOM的分子组成,结合在线气象数据和化学示踪物信息,开展相应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从元素组成上来说,广州市PM2.5中DOM的主要成分是CHON和含硫化合物,相对含量(数量)分别占总量的28%(41%)和44%(33%),CHO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数量)占总量的28%(26%);从分子结构上来说,脂肪类和肽类化合物丰度最高,占总含量的62%;其次是不饱和/酚类结构化合物,占28%;多酚类和缩合芳烃类结构的化合物占比较低,分别为6%和3%。CHON化合物和芳环类化合物(多酚类和缩合芳烃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从夏季到冬季分别增长了12%和1倍,并且两者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表明冬季随着芳环类化合物排放的增加,含氮化合物的含量也增加。主成分分析(PCA)结果显示,DOM的吸光主要与不饱和度、芳香度以及氮含量等正相关,与脂肪类和肽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呈负相关。Spearman相关性分析进一步显示,在分子水平上相对丰度与Abs365呈正相关的化合物主要属于多酚类、缩合芳烃类、以及高含氧的不饱和/酚类化合物,其中CHON化合物占比超过68%。利用随机森林模型识别出17种含氮化合物,可用于指示广州PM2.5中溶解性Br C的吸光变化。根据非度量多维标度(NMSD)和决策树模型分析显示,Br C的分子分布主要受气象条件和人为活动的驱动,其中生物质燃烧水平和大气氧化性对Br C吸光变化的影响程度较大。生物质燃烧和二次氮化学水平的提高导致多酚类、缩合芳烃类、以及部分高含氧的不饱和/酚类化合物的富集,使得吸光增强;而大气氧化性(OH自由基浓度)增高、太阳辐射和湿度的增加等会导致Br C的化合物发生光解或光漂白,向更稳定的脂肪类化合物转变。(4)鉴于DOM的吸光与含氮有机物有重要关联,因此为了了解其在大气中的分布、以及随环境条件变化的趋势,进一步结合正、负离子ESI(ESI+和ESI–)FT-ICR-MS对PM2.5中含氮有机物进行表征。结果显示,在ESI–模式下,检测到的CHON化合物(CHON–)中O/N≥2(或O/N≥3)分子的数量和相对含量占比均在80%以上,并主要分布在O/N=6附近,说明CHON–可能主要以高含氧的有机硝酸酯类化合物为主。ESI+模式下检测到的CHON化合物(CHON+)与CHON–有大量重叠,它们可能属于类氨基酸或含氧聚合物类。CHON+化合物中质子化的CHON+(CHON-H)化合物占比为90±9%,钠离子化的CHON+(CHON-Na)化合物占比仅为10±9%。CHON-H的相对含量在冬季升高,可能与生物质燃烧有关,而CHON-Na的相对含量在夏季较高,可能与生物源二次反应有关。此外,在ESI+模式中还检测到相对含量较低的CHN化合物,其中76%的CHN化合物其芳香当量指数(Xc)超过2.5的化合物,可能是具有苯基的还原氮化合物,如胺、氮杂环化合物、生物碱等。CHN化合物中1N化合物相对丰度较高,2N化合物相对丰度较少。少数2N的CHN分子在BBOA样品中也检测到,相对含量与左旋葡聚糖浓度呈正相关,可能与生物质燃烧有关。NMDS分析显示含氮化合物分子分布受生物质燃烧、二次氮化学过程、气象条件、生物源VOCs以及液态水含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分子模式表明,生物质燃烧、二次氮化学过程水平升高会导致缩合芳香、多酚、不饱和/酚类以及部分饱和脂肪类CHON化合物的相对丰度增加。OH,气温,RH和MSR的升高会导致含氮化合物向脂类和蛋白/氨基糖类结构转变,使其变得相对稳定。

焦鹏[5](2021)在《局部轴压下薄壁圆柱壳结构的屈曲行为及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现代工业对大型工程结构功能和安全要求的提高,薄壁圆柱壳结构正朝着大型化、轻量化和高可靠性的方向不断发展,而日益严苛的服役条件也使它们所处的外部载荷工况更加复杂。其中,典型的一种载荷工况便是薄壁圆柱壳结构由于受相邻结构部件或附属设备的联结、约束、动作或外部环境变动等因素影响而承受局部轴压载荷,该工况下薄壁圆柱壳结构潜在发生屈曲的风险。然而,目前关于局部轴压下薄壁圆柱壳结构屈曲问题的研究还十分匮乏,尚无可靠的屈曲设计方法。现有围绕薄壁圆柱壳结构轴压屈曲问题的研究绝大多数是基于理想均匀轴压载荷工况开展的,已建立的相关屈曲设计方法对局部轴压薄壁圆柱壳结构的适用性和可靠性值得商榷。基于此,本文系统开展了局部轴压下薄壁圆柱壳结构的屈曲行为及设计方法研究,主要的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1)开展了局部轴压下薄壁圆柱壳结构的屈曲试验。建立了特定工艺下金属薄壁圆柱壳的初始几何缺陷数据库,成功获得了局部轴压下真实圆柱壳试件的应变变化曲线、轴压载荷-位移曲线、屈曲临界载荷以及屈曲模态。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局部轴压载荷作用范围θ的逐渐增大,圆柱壳屈曲临界载荷呈近似线性提高;而当θ≥150°后,其屈曲临界载荷与均匀轴压圆柱壳较为接近。(2)建立了基于实测初始几何缺陷的局部轴压薄壁圆柱壳屈曲分析数值模型,经比较,屈曲载荷模拟值与试验值之间的误差在0.6%~11.7%,平均误差约为6.3%,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阐明了局部轴压下薄壁圆柱壳的屈曲变形过程和失效模式,揭示了局部轴压下圆柱壳的屈曲失效机理和屈曲临界载荷变化规律,弄清了材料性能、结构特征和局部轴压载荷与纵焊缝的相对位置三方面因素对圆柱壳屈曲行为的影响。(3)系统分析了局部轴压下薄壁圆柱壳的实测初始几何缺陷和局部凹坑缺陷的敏感性。探明了实测初始几何缺陷的形貌和幅值对圆柱壳屈曲行为的影响,并揭示了实测初始几何缺陷影响圆柱壳屈曲载荷的根本原因;阐明了局部凹坑缺陷的幅值、分布范围、分布位置以及不同凹坑组合对屈曲载荷的影响规律;建立了能够有效考察倾斜加载缺陷和壳体厚度分布不均匀缺陷影响的确定性分析数值模型,并讨论了圆柱壳对于这两种非传统初始缺陷的敏感性,定量地给出了非传统初始缺陷对屈曲载荷的折减影响系数。(4)提出了一种新的考虑初始缺陷影响的局部轴压圆柱壳弹塑性屈曲载荷预测方法。分析了扰动探测法在预测轴压圆柱壳屈曲临界载荷方面的局限性并揭示了其中原因;根据扰动探测的思想,构建了基于探测支反力-探测位移曲线波谷值外推预测局部轴压圆柱壳弹塑性屈曲载荷下限的新方法,并基于试验结果验证了新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5)建立了局部轴压下薄壁圆柱壳结构的屈曲下限设计方法。提出了考虑弹塑性和长径比影响的轴压圆柱壳屈曲载荷修正计算公式,建立了理想局部轴压薄壁圆柱壳屈曲载荷的快速计算公式,并验证了该计算公式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引入圆柱壳塑性影响系数和结构特征参数的概念,构建了基于屈曲分类的轴压薄壁圆柱壳屈曲载荷折减因子计算模型。相较于已有的计算模型,该模型能够同时考虑壳体屈曲失效类型和长径比的影响,安全性高,保守程度更低。

隋雨佳[6](2021)在《社会化媒体中伪健康信息的治理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Web2.0的发展,互联网用户逐渐从被动的信息消费者转变为在微信、微博或知乎等社会化媒体平台上主动创建内容的用户。社会化媒体是人们获取健康类信息的重要渠道,但与权威专业机构发布的健康类信息不同,社会化媒体“用户生成内容”的信息产出方式绕过了诸如专业编辑等传统的把关机制,用户创作信息的能力、创作信息的意图以及对信息真伪的判断能力参差不齐,使得信息的可信度存在不确定性。健康类资讯是公众最为关注的资讯之一,却也是谣言频发的重灾区,人们在需要的时候或许较难找到可靠的信息来源和值得信赖的信息。伪健康信息的存在会使人们养成错误的生活方式、贻误病情,不利于个人健康。伪健康信息带来公众卫生健康悲剧的原因有很多,如纠正类健康信息(意图纠正公众错误信念的健康类信息)“太少、太迟”、纠正类信息充满了科学术语和低质量的内容、媒体和公众缺乏合理推理等。伪健康信息的影响不会因为不关注而自动消失,忽视错误信息只会使情况恶化。因而,除了减少甚至清除本不应存在的伪健康信息之外,还应采取必要措施纠正人们的错误观念,尽可能消除伪健康信息的影响。本研究:(1)通过扎根理论分析用户接收到该类信息后的情绪、态度和行为倾向,挖掘影响对用户错误认知纠正效果的主要因素,利用刺激-机体-响应框架解释纠正效果的影响路径。本研究没有关注伪健康信息的传播机制或人们接受伪健康信息的心理认知特点,而是关注与伪健康信息(如谣言)相对立的纠正类健康信息(如辟谣信息),分析公众态度和行为改变的障碍和原因,提高信息沟通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用户接收到外界信息刺激后,主要通过信息建议的有用性、信息内容的可理解性、对科学原理解释的充分且合理性、话题吸引力等方面初步评估并形成对信息的整体质量感知。此外,获取信息的途径也尤为重要,特别是存在认知冲突时,公众通常使用自己信任的他人观点来进行反驳或说服自己,也会用自身过去的实践经验或教训反驳健康类信息。原有知识储备会影响用户对信息内容的掌握,对科学原理的解释与自己所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相一致会更容易接受。用户通过一系列评估过程最终主要形成四种响应:第一种是相信信息且行动上愿意做出改变;第二种是虽然相信信息但由于习惯、心理作用等原因行动上不愿做出改变;第三种是坚持原有信念不相信信息且行动上拒绝做出改变;第四种则是持怀疑态度或开放式态度,虽然仍认为自己的(错误)认知是正确的,但是承认自己的认知是基于观点而不是科学证据,他们愿意进行科学讨论,在行动上倾向于选择保守的对健康无害的做法。为此,应利用社会化媒体与公众进行信息沟通。基于科学信息进行讨论,争取使持错误信念或开放式态度的公众了解正确信息。利用社会化媒体平台缩短谣言与辟谣信息的时间差,在官方辟谣前通过有效讨论引导公众理性思考。当发生大流行病时,疫情形势的迅速演变不允许立即获得某些科学数据,医生等专业人士有必要以简单和共享的方式向公众提供真实信息以避免误解。社会各界都应该行动起来利用社会化媒体这一公众参与讨论的“入口”,努力通过微信、微博、Twitter和Facebook等社会化媒体渠道提供真实信息和建议。(2)基于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从信息本身、信息来源和信息接收者三个维度构建纠正类健康信息可信度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通过情景问卷调查法收集有效数据,利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并通过基于模糊集的定性比较分析对环境刺激(信息和信源维度)因素的组合影响进行评价。与以往对健康信息采纳的研究不同,纠正的关键在于改变信息接收者的原有信念,是在信息接收者认知冲突可能较高情况下的知识说服。且纠正类健康信息中包含一定的专业性知识,公众对其进行认知加工难度更大。在伪健康信息的纠正过程中,信息接收者认知冲突和知识水平的自我评估所产生的影响目前存在研究空白。此外,本研究进一步研究不同变量相互组合达到某种效果的多种情况,解决因自变量相互依赖而产生的复杂因果关系,通过多种方案组合解释同一结果。结果表明,感知信息质量和感知信源可靠性均能显着影响纠正类健康信息感知可信度,信息本身因素对纠正类健康信息感知可信度的影响大于信息来源,接收者对信息整体质量、信息有用性和易懂性的感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信息源的不足。信息的相关性、易懂性和有用性均显着影响感知信息质量,但信息充分性对感知信息质量的影响不显着;信源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显着影响感知信源可靠性。但是,信息接收者认知冲突和知识水平的自我评估负向调节感知信息质量对纠正类健康信息感知可信度的影响,认知冲突则正向调节感知信源可靠性对纠正类健康信息可信度的影响,而知识水平对感知信源可靠性和纠正类健康信息感知可信度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显着。为此,应提升纠正类健康信息的质量,用高质量的、准确的、易于消化、吸引人且易于分享的纠正类健康信息淹没伪健康信息。信息生产者应参考真实的医疗报告和权威专家观点,通过提高信息的易懂性(如条理清晰,可读性强,通俗易懂)、相关性(如话题具有吸引力,与受众关心的话题相匹配)、有用性(如建议可行,具有实用性)等方面提高信息质量。信息传播者应及时识别并过滤不良信息,转发可信提供者发布的健康知识。鼓励权威专家、高影响力者发声,通过社会化媒体中的意见领袖来影响信息传播,鼓励拥有大量关注者(如粉丝)的主体分享纠正性或高质量的信息。此外,社会化媒体可提高可靠信源的辨识度和知名度,利用信用评级等标识区分信息发布者的可信度,便于用户直接访问可信度高的账号主体,阅读权威官方账号下的健康类信息,减少用户接触伪健康信息的机会。(3)从信息生产者、传播者和接收者三方主体入手,构建伪健康信息治理主体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三方主体行为策略选择的动态变化,分析伪健康信息治理的演化路径和稳定策略,分析关键性策略对演化结果的影响。通过仿真模拟分析直观展示演化过程,剖析伪健康信息治理效果的影响因素。本研究突破对单一的传播环节或接收环节的研究,意图通过利益共赢、系统自治的方式治理社会化媒体中的伪健康信息,通过参与主体自适应的学习优化决策,使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目标一致。结果表明,初始策略会影响三方博弈的演化结果,越多的参与者选择生产真健康信息、提高自身可信度、提高辨识能力,系统越易达到理想状态(信息生产者生产真健康信息,信息传播者可信度高,信息接收者辨识能力强)。不同危害等级的伪健康信息会促使系统朝着不同的方向演化。伪健康信息的危害性可促使信息接收者提高自身辨识能力,但真健康信息价值对接收者的影响与对低可信度来源的警惕性和对真信息的顺从性有关。可信度高的传播者更应重视所传播健康信息的真实性,信息接收者的来源警惕性促使传播者提高可信度,对伪健康信息甄别能力促使生产者生产真健康信息。为此,应对伪健康信息进行分级管理。主动型信息传播者应重点挑选高价值的真健康信息进行传播,揭露伪健康信息。被动型信息传播者(如单纯提供平台)应重点识别并过滤危害性较大的伪健康信息。利用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构建成熟的信息治理体系,降低信息治理成本。此外,信息接收者应当认识到自己可能存在思维局限。对原有认知的自信不应成为接受新思想的阻碍,应认识到可能会过高估计自身的知识水平以及理解健康信息的能力。同时提高自身辨识能力,如搜索更多的信息并比较不同来源的数据、借助某些工具验证图片或视频的真实性等,主动了解自己所不知道的知识。在系统层面,如何修正信息生态系统并不是某一群体单独要面对的挑战,科学家、卫生信息专业人员和记者等应采取行动来帮助普通公众提高辨识信息真伪以及信源可靠性的能力,社会科学家、心理学家、计算机科学家、医学专业人员、互联网从业者和消费者应彼此合作,对抗伪健康信息。

凌祯[7](2021)在《西双版纳橡胶林蒸散量时空变异特征及其预报模型研究》文中认为橡胶林生态系统水汽交换(蒸散)是国际研究的热点问题,其涉及生态学、气候学、水文学等多学科交叉,是土壤-植被-大气多因子交互的复杂过程。针对橡胶林蒸散量时空变异特征及其预报模型进行研究,一方面有助于揭示区域水汽循环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橡胶林扩张种植)的响应;另一方面有助于推进橡胶产业向水资源合理调配的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本文将橡胶林蒸散量(eapotranspiration,ET)研究从单站点短期监测外推至长期区域尺度。在站点尺度,利用西双版纳典型橡胶林站点2016年通量观测数据,估算了橡胶林ET的大小并分析其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建立了橡胶林Hydrus土壤水分运移模型,综合评价了土壤水分对蒸散的响应;在区域尺度,结合站点观测参数,表征了西双版纳参考作物蒸散量(reference crop evapotranspiration,ET0)、橡胶林蒸散量时空变化规律及变异特征,量化影响西双版纳ET0的主要气象影响因子及贡献,系统揭示橡胶林扩张种植对区域水循环的影响;同时构建了西双版纳橡胶林蒸散量预报模型,利用公共天气预报资料对橡胶林蒸散量进行中短期预报,并开发了西双版纳橡胶林蒸散量实时预报系统,对橡胶林蒸散量、理论补水量等指标进行快速预报,为水资源高效调控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估算了西双版纳典型站点橡胶林ET大小及影响因素,探明了林下土壤水分对蒸散的响应。试验样地波文比观测橡胶林ET为1035.91 mm/a,日均蒸散强度2.83 mm/d,高于当地天然林约10.51%。年内呈现雨季高、干季低的季节分异特征,Rn、VPD和VWC是影响橡胶林ET的主要因素。橡胶林各季通量日变化趋势呈总体上相似,但季节变化分异明显。雨季(5~10月)蒸散总量为630.19mm、雾凉季(11~次年2月)和干热季(3~4月)分别为211.67 mm和194.05mm,各占当季降雨量的51%,114%,140%。基于Hydrus-1D构建橡胶林土壤水分运移模型,利用水量平衡原理推算橡胶林蒸散量比波文比实测值低8.31%,表明土壤水分在橡胶林蒸散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橡胶林遭受干旱胁迫时更趋于吸收利用深层土壤水分,影响或加剧了西双版纳区域水资源的短缺。(2)量化了橡胶林扩张种植对西双版纳ET0的影响。西双版纳ET0呈现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空间分布规律,年均变化范围为1059.25~1212.64 mm,其关键气象影响因子是平均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ET0多年相对变化为9.18%,主要气候因子对其总的贡献率为7.87%。西双版纳橡胶林近30年呈现向高海拔山地扩张的时空格局,气候变化和橡胶林扩张种植对西双版纳ET0的影响是动态变化,共同作用。受气候变化影响,西双版纳ET0变化量以3.13 mm/10a的速率上升,而橡胶林扩张种植影响下,ET0变化量的上升速率为2.17 mm/10a。整体上,西双版纳ET0的影响受气候变化主导,但橡胶林的扩张种植加剧了ET0的升高。(3)探明了区域尺度西双版纳境内橡胶林蒸散量(ETc)时空变异程度及空间分布格局。西双版纳橡胶林ETc呈现西高东低的变化格局,多年平均值为985.26 mm,年平均ETc变化范围为933.01~1092.29 mm。橡胶林ETc变异稳定,CV系数0.03~0.21。多年来,西双版纳橡胶林ETc随种植面积增加而增加,ETc增加面积占57.24%,变化不显着面积占比76.4%,弱显着、显着分别占比15.87%、7.73%。橡胶林ETc空间分布高值区(>1000 mm)所占面积随着干旱强度增加而增大。西双版纳年均有效降水以-8.28 mm/10a不显着减小,多年均值为1191.61 mm。橡胶林各典型年生态缺水量空间分布大体从西南向东北减少,随水文年由丰转枯,橡胶林水分亏缺程度和范围增加。特丰水年(P=5%)和丰水年(P=25%)无生态缺水情况,而枯水年(P=75%)橡胶林缺水面积和程度都比平水年(50%)增加。特丰水年(P=5%)和丰水年(P=25%)的水分盈亏指数CWSDI为0.08~0.92和0.05~0.88,水分有盈余;平水年为-0.06~0.87,枯水年为-0.30~0.51,特枯水年为-0.35~0.09,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水分亏缺。(4)提出了基于中短期天气预报和Hargreaves-Samani(HS)模型对西双版纳橡胶林蒸散量ETc预报方法,并用站点橡胶林ET实测值进行验证。解析天气预报信息,利用Hargreaves-Samani(HS)、Penman-Monteith Forecast(PMF)和Reduced-set Penman-Monteith(RPM)模型对西双版纳试验区ET0进行1~7天预见期预报。HS模型准确率为89.85%,PMF模型准确率为85.53%,RPM模型准确率为86.82%,优选HS模型进行预报。以橡胶林试验样地2016年度ET实测值为标准,西双版纳橡胶林ETc全年预报各指标如下:平均绝对误差(MAE)为0.54~0.69 mm day-1,均方根误差(RMSE)为0.70~0.86 mm day-1,相关系数(R)0.75~0.80。预报精度受HS模型、天气预报、作物系数的影响,在西双版纳地区基于HS模型的中短期橡胶林蒸散量预报结果可靠。(5)研发了西双版纳橡胶林蒸散量实时预报系统(v.1.0)。系统基于HS预报模型,与公共天气预报信息的自动对接,并与Arc GIS二次开发相结合实现预报指标的空间彩色绘图分析。利用keras神经网络库,实现快速预报区域ET0、土壤含水量、橡胶林ETc、有效降雨量以及生态缺水量(即理论补水量)。研究结果能为低纬度山区橡胶林扩张种植引起区域水资源亏缺提供理论依据,为快速预报橡胶林蒸散量提供了有效途径,提高了橡胶林种植区的水资源安全,促进生态环境改善与恢复。

梁晶婕[8](2021)在《小鼠胚胎着床相关microRNA的筛选及miR-192-5p调控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机制》文中认为早期胚胎流失是导致哺乳动物妊娠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绝大多数胚胎流失发生在胚胎着床阶段,这一现象普遍存在于高产奶牛、母猪等家畜,严重影响了动物的繁殖效率。辅助生殖技术的诞生使得体外授精和胚胎移植成为可能,但移植后着床率低下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显着改善。因此明确胚胎着床的调控机制对于提升哺乳动物的妊娠效率至关重要。影响胚胎着床的因素主要包括胚胎的活性、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建立及二者之间有效的交流对话。其中,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建立是胚胎着床启动的必要前提,也是调控着床进程的主导因素。子宫内膜容受性是指母体子宫在其生殖周期有限时间段内所达到的一种能够接纳胚胎附着的特殊生理状态。研究表明,尽管物种之间采用的着床方式不同,着床早期阶段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建立机制却具有相似之处。然而,由于子宫内膜中各个组分在容受阶段的作用不同,其背后的分子调控网络也十分复杂,目前对于子宫内膜容受性建立的具体机制尚未明确。MicroRNA(miRNA)是一类短链非编码小RNA分子,因其能在转录后水平同时靶向调控多个基因的表达而广泛参与多种生物学进程。目前已有许多研究表明miRNA参与胚胎着床的调控,但其在子宫内膜容受性建立过程中的作用还不清晰。考虑到物种间胚胎着床早期阶段的相似性,本研究利用模式动物小鼠作为实验对象,采用小RNA测序技术对容受前期、容受期和着床期小鼠子宫内膜中的miRNA表达谱进行分析,随后结合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和子宫角注射miRNA agomir或antagomir的方法筛选出差异表达且能够影响着床进程的miRNA确立为目标miRNA。随后对目标miRNA在小鼠妊娠早期的时空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且通过建立不同小鼠模型探究影响其呈现特异表达趋势的因素。最终通过体内体外实验调控miRNA的表达,探究其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及其分子调控机制。本研究所得到的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对小鼠不同妊娠时期子宫内膜组织中的miRNA表达谱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共有42个miRNA在容受前期(妊娠第1天)、容受期(妊娠第4天)和着床期(妊娠第5天)的表达呈现显着差异(|log2(Foldchange)|≥1.5且FDR<0.05),对部分差异表达的miRNA进行荧光定量PCR验证和体内miRNA表达量干扰后发现,miR-192-5p在容受期和着床期的小鼠子宫内膜中表达量极显着降低(P<0.001),瞬时上调着床期间子宫内膜中miR-192-5p的表达水平将导致着床失败,提示其可能参与小鼠胚胎着床的调控。(2)miR-192-5p在小鼠妊娠早期(妊娠第1-7天)呈现出持续下滑的表达趋势,在着床期及之后一直维持低水平表达。原位杂交结果显示miR-192-5p主要表达于子宫内膜腔上皮和腺上皮层,且随着子宫进入容受期,腔上皮中miR-192-5p的表达量显着降低。检测正常妊娠小鼠模型、假孕小鼠模型、延时着床模型、人工诱导蜕膜模型中miR-192-5p的表达发现胚胎因素不是导致其在着床期间子宫内膜中表达下调的主要原因;在未孕小鼠的自然发情周期内,miR-192-5p在发情期表达量升高,在间情期表达量降低,提示其表达水平更倾向于受到子宫内膜自身周期性生理变化的影响。(3)通过构建卵巢摘除小鼠模型,并给予不同规模的激素处理发现,雌激素(β-Estradiol,E2)能够显着诱导子宫内膜上皮层中miR-192-5p的表达上调;而孕酮(Progesterone,P4)在单独作用时具有下调miR-192-5p的趋势但尚未达到显着水平,当与E2共同作用时能够极显着抑制miR-192-5p的表达。采用E2和P4共同处理小鼠以模拟容受期间子宫中的激素环境,结果显示miR-192-5p的表达受到显着抑制,提示着床期间子宫内膜中miR-192-5p表达下调是由E2和P4共同影响所致。(4)体内研究表明,上调容受期间子宫中miR-192-5p的表达致使子宫内膜容受性受损,具体表现为细胞表面微绒毛的数量得以维持、胞饮突的形成减少等;此外,部分表达于上皮层中的容受性标记分子的表达出现异常,提示miR-192-5p主要干扰了容受期间上皮细胞的转化行为。体外实验表明,miR-192-5p在非容受性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系(HEC-1-A细胞)中的表达极显着高于容受性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系(Ishikawa、RL95-2细胞等)。抑制HEC-1-A细胞中miR-192-5p的功能致使细胞形态变圆、细胞间连接蛋白(E-cadherin、ZO-1等)的表达水平降低、细胞骨架相关结构(如应力纤维、表面微绒毛等)发生重排,最终导致上皮细胞极性减弱。此外,抑制miR-192-5p的表达导致细胞表面抗黏附蛋白Mucin1的表达下调,进而提升了细胞表面接纳胚胎附着的能力。探索miR-192-5p的潜在靶基因结果显示,转录因子抑制因子E盒结合锌指蛋白2(Zinc finger E-box-binding homeobox 2,ZEB2)和细胞骨架相关调控因子Rho GTP酶激活蛋白19(Rho GTPase-activating protein 19,ARHGAP19)是 miR-192-5p 的靶基因。二者的蛋白均在容受状态下的子宫组织和细胞中高表达,且改变子宫组织、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系中miR-192-5p的表达水平能够导致二者内源性蛋白出现相应的表达变化。此外,在非容受性细胞中过表达ARHGAP19能够部分重现抑制miR-192-5p后产生的表型现象,包括细胞骨架结构的重排、细胞间E-cadherin表达量降低等。不仅如此,过表达ARHGAP19能够促使细胞间E-cadherin表达分布发生变化,细胞呈现出堆积生长的趋势。这些表型与容受期间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发生的变化相类似,提示该分子的表达上调可能促使非容受性细胞向容受性表型过渡。综上所述,本研究探索了小鼠妊娠早期在胚胎着床阶段子宫内膜中差异表达的miRNA谱,并且针对其中一个miRNA,即miR-192-5p在小鼠胚胎着床时期子宫内膜容受性建立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展开了深入研究。本研究证实了 miR-192-5p高表达于非容受状态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参与维持上皮细胞极性和细胞表面的抗黏附特性。妊娠期间,在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共同作用下,miR-192-5p的表达水平被显着抑制,导致细胞表面抗黏附因子表达下调;此外一些调控细胞形态和细胞骨架相关的靶基因如ZEB2、ARHGAP19等的表达水平得以释放,促使细胞连接蛋白和细胞骨架发生重排,最终导致上皮细胞极性减弱,细胞状态向容受态过渡,使得胚胎着床得以启动。这些研究成果进一步揭示了 miRNA介导下子宫内膜容受性建立的分子机制,为提升哺乳动物的胚胎着床率和妊娠率提供了新的理论参考。此外,miR-192-5p还有望作为一个新的分子标记用于辅助生殖中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评估和诊断。

王笑笑[9](2020)在《中缅边境疟疾无症状感染者流行病学特征研究》文中指出背景和研究目标:消除疟疾的核心策略之一是通过发现和管理所有疟原虫感染者,以达到清点拔源、阻断传播的目的。疟疾无症状感染者被认为是“传染源储存库”,在疟疾传播和传染源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中缅边境作为我国消除疟疾的重点难点地区,边境两侧疟疾发病和无症状感染水平在消除疟疾过程中逐渐引起关注,但对无症状感染者流行病学特征、带虫持续时间以及分子机制缺少系统研究。本课题围绕中缅边境疟疾无症状感染水平、流行病学特征和影响因素开展研究,为该地区实施消除疟疾“线索追踪、清点拔源”核心策略和巩固消除疟疾成果提供科学依据。技术路线:本文分三部分开展研究,首先比较镜检、荧光PCR和超敏PCR等当前用于疟原虫检测的常用方法对无症状感染者的检测敏感性和一致性,从中优选出对无症状感染者最敏感的检测方法,在中缅边境两侧选点开展横断面研究,了解边境两侧疟疾无症状感染水平(第一部分);现场收集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和职业、人蚊接触和疟疾罹患史等与疟原虫感染有关信息,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并对个体免疫相关基因位点和疟原虫抗性分子多态性进行检测,以阐明无症状感染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第二部分);同时对调查发现的疟疾无症状感染者进行队列研究,探讨无症状感染持续时间、感染状态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第三部分)。方法:利用中缅边境地区既往现场采集的居民血样,比较显微镜检测、超敏PCR法与荧光PCR法对无症状感染的检出率和一致性,遴选无症状感染者筛查最敏感的方法,在云南中缅边境两侧的4个村寨/安置点开展疟疾无症状感染水平横断面研究。收集调查对象的年龄、性别、职业、外出特征、蚊媒暴露、近期疟疾罹患史等资料,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阐明无症状感染者的人群流行病学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在分子水平对调查发现的无症状感染者抗性分子标记多态性进行分析,运用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分型技术对免疫相关分子 TLR SNP 位点(TLR9 T1486C、TLR9 G1174A、TLR5 R392Stop)进行检测,分析TLR SNP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多态性对无症状感染的影响。同时对无症状感染者进行队列研究,运用Kaplan-Meier法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无症状带虫持续时间、感染状态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超敏PCR法对无症状感染者的检出率最高,387份样本中检出38例阳性,检出率达9.82%;荧光PCR法检出阳性13例,检出率3.36%;镜检仅检出6例,检出率仅为1.55%。超敏PCR法与另两种方法的一致性较好,与荧光PCR法和显微镜检测的观察一致性分别为93.54%和91.73%,且荧光PCR法和显微镜检测发现的阳性者,超敏PCR法均能检出,表明超敏PCR法对无症状感染者的检出最为敏感。采用超敏PCR法在中缅边境两侧4个村寨/安置点(境外3个,境内1个)对共1147个居民开展无症状感染水平的横断面研究,结果发现该地区无症状感染率为8.81%,均为间日疟。境外调查点的无症状感染率(9.60%)显着高于境内(3.40%)(χ2=6.13,P=0.01)。检测分析不同疟疾发病率年份的人群血样,发现境内无症状感染水平因发病率不同有显着差异,2014年境内调查点疟疾发病率为0.40%,其无症状感染率为9.75%,而2019年同一调查点疟疾发病率为0%,无症状感染率为3.40%(χ2=5.54,P=0.02)。境外不同采样年份虽然疟疾发病率有下降,但无症状感染水平无明显变化,分别为10.00%和9.60%。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发现,男性无症状感染率(10.91%)明显高于女性(7.21%)(χ2=4.78,P=0.03),不同年龄无症状感染水平亦有显着差异(χ2=14.89,P=0.02),51~60岁组最高为17.57%。男性41~50岁年龄组无症状感染率最高,为22.58%;而女性51-60岁最高,为15.69%,另女性11~20岁年龄组亦较高,达8.77%。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表明,性别、主要生活/工作场所、每周最远外出距离为无症状感染的影响因素,即男性(OR=1.73,95%CI=1.05~2.85)、生活/工作场所主要为室外(OR=1.96,95%CI=1.05~3.65)、每周外出距离较远(与≤1公里相比,每周最远距离1~5公里:OR=2.76,95%CI=1.55~4.92;每周最远距离>5公里:OR=2.88,95%CI=1.21~6.87)是无症状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TLR SNP位点等位基因多态性分析发现,与AA基因型相比,TLR9 T1486C位点AG基因型是无症状感染的保护因素(校正OR=0.45,95%CI-0.24~0.84)。抗性分子标记多态性分析显示,间日疟无症状感染者抗性分子标记多态性明显,包括:Pvdhfr突变型占100%、Pvdhps突变型占40%、Pvmdr1突变型占100%、Pvcrt-o突变型占40%;恶性疟无症状感染者Pfcrt亦为突变型。间日疟无症状感染者抗性分子标记多态性分布与确诊病例无明显差别。队列研究表明,中缅边境地区间日疟无症状感染者发展至有症状的比例为3.85%(3/78)。Kaplan-Meier法分析显示,无症状感染持续时间平均(中位数)为8周,感染状态变化模式多样,24.36%的随访者表现为持续阳性、20.51%持续1~4次阳性后转阴、32.05%表现为间断性阳性、11.54%呈现一过性阳性。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表明,年龄、外出频率、森林/林区暴露史是影响无症状感染持续时间的重要因素,其中相较于≤20岁组,年龄>20岁无症状感染者从阳性转阴的概率更高,风险比HR为2.11(95%CI=1.12~3.97);与不外出者相比,经常外出者从无症状感染阳性转阴的概率较低,风险比HR为0.39(95%CI=0.16~0.96);与无森林/林区暴露者相比,有暴露史者从无症状感染阳性转阴的概率较低,风险比HR为0.51(95%CI=0.27~0.94)。结论:中缅边境地区疟疾无症状感染水平较高,发病较高的缅甸一侧其无症状感染水平显着高于发病较低的云南一侧。流行病学特征表现为男性和51~60岁是高发人群,男、女性无症状感染的年龄分布不同。性别、主要生活/工作场所、每周较远距离外出是无症状感染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上述流行病学特征显示无症状感染和疟疾显性发病一样与人蚊接触关系紧密。队列研究发现,近四分之一无症状感染者持续带虫,持续时间平均(中位数)达8周,年龄、外出频率和森林/林区暴露史是无症状感染持续时间的主要影响因素。

秦瑾若[10](2019)在《基于MOOC的大学生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文中提出当前,具备良好的学习适应性既是知识经济时代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提升高校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质量的关键。然而,随着教学实践的开展,学生在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中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学习不适应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学习态度不积极、自身学习能力不足、学习环境的不适应、难以将线上与线下内容相结合、学习交流缺乏等方面。所以,探索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干预方案,以提高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已经成为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基于此,本研究围绕“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及干预”这一主题,探究了四个核心问题:(1)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由哪些部分组成?如何测量大学生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2)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3)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之间有什么样的逻辑关系?这些因素对学习适应性的影响效应如何?(4)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的系统干预措施如何设计?干预效果如何?如何进一步优化?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研究综合利用文献研究、深度访谈、问卷调查、扎根理论、课堂观察、行动研究等多种方法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确定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的基本组成。在理论基础的指导下,通过文献梳理、学生访谈与专家咨询等方法,确定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的基本组成。首先,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的组成主要包括学习态度、学习任务、自主学习能力、学习交流、学习环境与身心健康六个部分。其次,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的影响因素包括学习动机、学习自我效能感、教师教学、学习支持、MOOC平台与课程内容质量六个方面。(2)编制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量表。在确定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基本组成的基础上,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方法,编制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量表。(3)构建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模型。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六个影响因素均对学习适应性具有不同方式和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学习动机对学习适应性有直接显着影响,对学习适应性产生的总效应值为0.237。学习自我效能感既对学习适应性有直接显着影响,又通过学习动机对学习适应性产生间接影响,对学习适应性产生的总效应值为0.397。教师教学分别通过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学习支持对学习适应性产生间接效应,对学习适应性产生的总效应值为0.459。学习支持既对学习适应性有直接显着影响,又通过学习动机对学习适应性产生间接影响,对学习适应性产生的总效应值为0.611。MOOC平台对学习适应性有直接显着影响,对学习适应性产生的总效应值为0.481。课程内容质量分别通过MOOC平台、学习动机对学习适应性产生间接效应,对学习适应性产生的总效应值为0.280。(4)设计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在理论基础、相关研究启发的基础上,根据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关系,本研究设计出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包括三个主要层次结构,从上至下分别为干预理念、干预策略和活动设计。首先,干预理念包括“内外兼顾,统筹全局”、“以人为本,民主和谐”、“互动交流,协作共赢”、“技术驱动,促进建构”四个方面。其次,干预策略包括教师层面、学生自身层面和课程资源层面三个部分。最后,活动设计方面,将干预理念与干预策略有机融入到线上自主学习、线下协作学习以及线上深化学习中。(5)验证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的实施效果,并进行修正。根据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依托《现代教育技术》混合式课程,本研究开展相应的教学实践活动,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检验干预的有效性。通过三轮迭代实验,分析学生的过程性与结果性表现,根据每一轮的实施效果,对干预模型及其应用进行了反思与改进。干预模型效果验证发现:①过程性表现,线上方面,学生讨论次数逐渐增加,主动提问等讨论内容占比逐渐提高。线下方面,学生言语占比逐渐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数量与质量有所提高,主动提问的次数逐渐增多,高投入行为的持续时间和占比逐渐增多,非投入行为占比逐渐减少。②结果性表现,在多轮的干预中,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水平、单元知识掌握水平和反思水平在逐渐提高。本研究的创造性成果主要体现在: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探索形成了基于MOOC的大学生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的相关成果。(1)理论层面。探索界定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的相关概念,编制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量表,构建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模型,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习适应性的理论体系;设计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拓宽了学习适应性的干预理论与方法。(2)实践层面。根据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开展三轮教学实践,从学生过程性表现和结果性表现两方面对干预模型的效果进行验证。并根据每一轮的实施效果,对干预模型及其应用进行了反思与改进,以逐步提高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

二、标记辅助选择(MAS)及其影响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标记辅助选择(MAS)及其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儿童手足口病常用实验室诊断方法的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HFMD的流行现状
        1.1.2 HFMD的疾病负担
        1.1.3 肠道病毒的病原学特征
        1.1.4 临床常用的肠道病毒实验室诊断方法
        1.1.5 其他肠道病毒实验室诊断方法及其临床应用局限性
        1.1.6 HFMD早期实验室诊断的临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基于RT-PCR的分子实验对肠道病毒诊断效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1.2.2 ELISA法检测血清EV-A71 IgM抗体诊断效能的研究
    1.3 尚未解决的科学问题及研究目的
        1.3.1 尚未解决的科学问题
        1.3.2 研究目的
        1.3.3 研究的必要性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设计概述
        2.1.1 主要研究内容
        2.1.2 研究的技术路线
    2.2 研究地点
    2.3 研究对象
        2.3.1 病例定义及纳入、排除标准
        2.3.2 病例纳入及管理
        2.3.3 病例资料收集
        2.3.4 标本采集及转运
    2.4 实验室检测
        2.4.1 联合RT-PCR检测咽拭子标本
        2.4.2 商品化real-time RT-PCR检测粪便标本
        2.4.3 商品化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标本
    2.5 统计分析
        2.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2.5.2 阳性检出率的统计分析
        2.5.3 诊断一致性评价的统计分析
        2.5.4 诊断效能评价的统计分析
    2.6 质量控制
    2.7 伦理审批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纳入病例的基本特征
        3.1.1 病例的纳入
        3.1.2 纳入病例的基本特征
    3.2 标本采集、检测及诊断结果概况
        3.2.1 标本采集及检测情况
        3.2.2 病例的诊断结果
        3.2.3 病例诊断结果的比较
    3.3 联合RT-PCR与商品化real-time RT-PCR诊断EV-A71和CVA16感染的一致性评价
        3.3.1 纳入分析病例的基本特征及诊断结果
        3.3.2 联合RT-PCR与商品化real-time RT-PCR对EV-A71和CVA16的阳性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3.3.3 联合RT-PCR与商品化real-time RT-PCR诊断EV-A71和CVA16感染的一致性及其影响因素
    3.4 商品化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EV-A71 IgM抗体的诊断效能评价
        3.4.1 纳入分析病例的基本特征
        3.4.2 商品化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EV-A71 IgM抗体的阳性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3.4.3 商品化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EV-A71 IgM抗体的诊断效能评价及其影响因素
第四章 讨论
    4.1 研究小结
    4.2 结果的比较和解释
        4.2.1 联合RT-PCR与商品化real-time RT-PCR诊断EV-A71和CVA16感染的一致性
        4.2.2 商品化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EV-A71 IgM抗体的诊断效能评价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与建议
    5.2 创新性
    5.3 研究结果的科学和公共卫生意义
    5.4 局限性
    5.5 未来研究展望
附录
    附录1 手足口病病例住院调查表
    附录2 感染科院内临床记录表
    附录3 PICU院内临床记录表
    附录4 出院结局记录表
    附录5 主要仪器设备
参考文献
综述 儿童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2)知识进化视角的技术预见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科技创新的发展需求
        1.1.2 技术预见的优势
    1.2 问题的提出
    1.3 主要研究意义
    1.4 论文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论文组织结构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方法研究进展
    2.1 技术预见相关研究进展
        2.1.1 技术预见相关概念
        2.1.2 技术预见实践进展
        2.1.3 主要分析流程及其功能
        2.1.4 定性分析方法及其主要功能
        2.1.5 定量分析方法及其主要功能
    2.2 技术预见分析方法评述
        2.2.1 对于定性方法的评述
        2.2.2 对定量分析方法的评述
    2.3 本研究所应用的理论基础
        2.3.1 TRIZ技术进化理论
        2.3.2 系统论
        2.3.3 综合集成理论
        2.3.4 知识进化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知识进化视角的技术预见模型
    3.1 本章整体思路
    3.2 基于知识进化理论提出知识创新模式
        3.2.1 相关概念界定
        3.2.2 知识创新模式
    3.3 构建知识进化视角的技术预见模型
        3.3.1 需求分析
        3.3.2 知识创新特征分析
        3.3.3 知识创新模式识别
        3.3.4 关键主题识别与预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表征知识创新模式的创新特征测度方法
    4.1 本章主要研究思路
    4.2 表征渐进性知识创新模式的创新特征测度方法
        4.2.1 测度指标
        4.2.2 测度方法
        4.2.3 渐进性知识创新模式符合性判定方法
    4.3 表征突破性知识创新模式的创新特征测度方法
        4.3.1 测度指标
        4.3.2 测度方法
        4.3.3 突破性知识创新模式符合性判定方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证分析
    5.1 领域选择及数据集构建
        5.1.1 领域背景
        5.1.2 数据集的构建
    5.2 需求分析结果
        5.2.1 不同需求要素分析结果
        5.2.2 需求要素集成分析结果
    5.3 创新模式识别
        5.3.1 渐进性知识创新模式符合性判断
        5.3.2 突破性知识创新模式符合性判断
    5.4 关键主题识别与预测
        5.4.1 渐进性关键主题识别与预测
        5.4.2 突破性关键主题识别与预测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内容总结
    6.2 相关问题展望
    6.3 研究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致谢
作者简介

(3)金钱槭属的系统发育与保护基因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保护遗传学
        1.1.1 保护遗传学概念和发展历史
        1.1.2 保护遗传学的研究内容
    1.2 东亚第三纪孑遗植物与保护
        1.2.1 孑遗物种的概念和保护意义
        1.2.2 东亚第三纪孑遗植物的研究概况
    1.3 金钱槭属研究背景
        1.3.1 金钱槭属概况
        1.3.2 金钱槭属的分子系统学研究进展
        1.3.3 群体遗传及谱系地理学研究进展
        1.3.4 金钱槭属保护生物学研究进展
        1.3.5 金钱槭属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目的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的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金钱槭属与槭属的系统发育关系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取样及数据搜集
        2.2.2 直系同源基因的鉴定
        2.2.3 序列比对与系统发育分析
        2.2.4 分化时间估算
        2.2.5 化石校正
    2.3 结果
        2.3.1 转录组从头组装和低拷贝直系同源基因的鉴定
        2.3.2 金钱槭属和槭属的系统发育关系
        2.3.3 基于化石校正的分化时间估算
    2.4 讨论
        2.4.1 金钱槭属和槭属的系统发育关系
        2.4.2 金钱槭和云南金钱槭的分化时间
    2.5 小结
第三章 全基因组测序及比较基因组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基因组DNA的提取、文库构建及测序
        3.2.3 基因组的组装和注释
        3.2.4 比较基因组分析
    3.3 研究结果
        3.3.1 基因组大小、杂合度和重复率估算
        3.3.2 基因组组装结果及组装质量评估
        3.3.3 基因组注释
        3.3.4 比较基因组分析
    3.4 讨论
        3.4.1 槭亚科的基因组结构进化
        3.4.2 槭亚科的基因组分化历史
    3.5 小结
第四章 群体遗传结构和种群动态历史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群体调查和采样
        4.2.2 群体重测序、SNP检测与过滤
        4.2.3 群体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4.2.4 种群动态历史分析
    4.3 结果
        4.3.1 云南金钱槭野外资源状况
        4.3.2 金钱槭和云南金钱槭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
        4.3.3 金钱槭和云南金钱槭的谱系分化及种群动态历史
    4.4 讨论
        4.4.1 金钱槭属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
        4.4.2 金钱槭和云南金钱槭的谱系地理结构和分化
        4.4.3 种群动态历史
    4.5 小结
第五章 近交与遗传负荷
    5.1 引言
    5.2 数据分析
        5.2.1 近交水平的评估
        5.2.2 选择效率的计算
        5.2.3 突变负荷的评估
        5.2.4 突变的适合度效应分布
    5.3 结果
        5.3.1 金钱槭和云南金钱槭各谱系的近交水平
        5.3.2 选择效率及突变负荷
        5.3.3 突变的适合度效应分布
    5.4 讨论
        5.4.1 生活史性状的改变对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5.4.2 有害突变的积累与清除
        5.4.3 对濒危孑遗植物保护的启示
    5.5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主要成果
致谢

(4)碳来源与大气过程对有机气溶胶分子组成和吸光特性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意义和目的
    1.2 研究思路
    1.3 主要工作量
        1.3.1 样品采集
        1.3.2 实验室分析
第2章 有机气溶胶的研究现状
    2.1 大气有机气溶胶
        2.1.1 大气碳质气溶胶概述
        2.1.2 有机气溶胶的来源和化学组成
        2.1.3 有机气溶胶的气候和健康效应
        2.1.4 有机气溶胶的源解析技术
        2.1.5 有机气溶胶化学组成的表征手段
    2.2 大气棕色碳
        2.2.1 大气棕色碳及其光吸收特性
        2.2.2 大气棕色碳的来源
        2.2.3 大气棕色碳的化学组成
        2.2.4 环境因素对棕色碳吸光性的影响
        2.2.5 大气棕色碳的测量方法及研究现状
第3章 PM_(2.5)中可溶性有机物不同极性组分的来源、分子组成和吸光特性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样品采集
        3.2.2 样品前处理
        3.2.3 化学成分和吸光分析
        3.2.4 碳同位素测定
        3.2.5 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不同极性组分的碳含量及其吸光贡献
        3.3.2 主要棕色碳组分的来源
        3.3.3 类腐殖质、中和低极性组分的分子组成特征
        3.3.4 分子组成与吸光性的关联
        3.3.5 生物质燃烧对棕色碳分子组成和吸光性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PM_(2.5)中溶解性有机物的来源及其对棕色碳的贡献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样品采集与前处理
        4.2.2 碳含量测定与吸光测定
        4.2.3 水溶性离子和有机分子标志物测定
        4.2.4 同位素测定
        4.2.5 正定矩阵因子模型运行
        4.2.6 后向轨迹和火点图获取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溶解性有机物及其吸光性的季节变化
        4.3.2 溶解性有机物的来源
        4.3.3 棕色碳的来源及其相对贡献
        4.3.4 使用~(210)Pb和 ~7Be表征棕色碳传输
        4.3.5 基于~(210)Pb评估大气传输对棕色碳的贡献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PM_(2.5)中可溶性有机物的分子组成、吸光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5.1 前言
    5.2 实验与数据分析
        5.2.1 在线数据分析
        5.2.2 化学成分分析
        5.2.3 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分析
        5.2.4 数据处理
    5.3 结果分析
        5.3.1 广州PM_(2.5)中可溶性有机物的分子组成
        5.3.2 表观分子特征与吸光性的关联
        5.3.3 棕色碳吸光的分子关联
        5.3.4 棕色碳分子组成与气象参数和化学示踪物的关联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PM_(2.5)中含氮有机物的组成、分布和来源
    6.1 前言
    6.2 实验与数据分析
        6.2.1 化学成分分析在线数据的获取
        6.2.2 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分析与数据处理
    6.3 结果分析
        6.3.1 含氮有机组分的分子组成
        6.3.2 与源和气溶胶样品的比较
        6.3.3 含氮化合物分子分布模式与环境变量的关系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论文主要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论文不足之处以及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局部轴压下薄壁圆柱壳结构的屈曲行为及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结构屈曲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1.3 均匀轴压下薄壁圆柱壳结构屈曲研究进展
        1.3.1 理论研究进展
        1.3.2 试验研究进展
        1.3.3 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1.4 局部轴压下薄壁圆柱壳结构屈曲研究进展
    1.5 考虑初始缺陷影响的薄壁圆柱壳轴压屈曲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1.5.1 缺陷敏感性的概念
        1.5.2 基于数值模拟的初始缺陷影响确定性分析方法
        1.5.3 基于概率统计的初始缺陷影响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1.6 薄壁圆柱壳结构的轴压屈曲设计公式及规范
        1.6.1 基于试验数据统计分析的经验设计方法
        1.6.2 基于数值模拟结果回归分析的下限设计方法
    1.7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8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1.8.1 课题来源
        1.8.2 研究内容
        1.8.3 技术路线
2 局部轴压下薄壁圆柱壳屈曲试验研究
    2.1 试件设计与制作
    2.2 试件壳体材料力学性能
    2.3 圆柱壳初始几何缺陷及壁厚测量
        2.3.1 圆柱壳初始几何缺陷测量
        2.3.2 圆柱壳厚度测量
    2.4 试验装置及数据采集系统
        2.4.1 轴压屈曲试验专用平台
        2.4.2 轴压载荷及应变信号数据采集
    2.5 试验总体布置及实施方案
    2.6 试验结果及分析
        2.6.1 应变变化曲线
        2.6.2 轴压载荷-位移曲线
        2.6.3 屈曲临界载荷
        2.6.4 屈曲模态
    2.7 本章小结
3 局部轴压下薄壁圆柱壳的屈曲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1 局部轴压下薄壁圆柱壳屈曲分析有限元模型
        3.1.1 基于实测初始几何缺陷的圆柱壳建模
        3.1.2 材料模型
        3.1.3 约束及边界条件
        3.1.4 数值算法
        3.1.5 单元选择及网格无关性研究
    3.2 模型验证及误差分析
        3.2.1 模型验证
        3.2.2 误差分析
    3.3 局部轴压下薄壁圆柱壳的屈曲行为
        3.3.1 局部屈曲失效
        3.3.2 整体屈曲失效
        3.3.3 失效模式转变的临界θ值
    3.4 影响因素分析
        3.4.1 壳体材料性能影响
        3.4.2 壳体结构特征影响
        3.4.3 局部轴压载荷与纵焊缝相对位置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局部轴压下薄壁圆柱壳初始缺陷敏感性研究
    4.1 实测初始几何缺陷
        4.1.1 缺陷形貌
        4.1.2 缺陷幅值
        4.1.3 实测初始几何缺陷影响屈曲载荷的根本原因
    4.2 局部凹坑缺陷
        4.2.1 凹坑幅值
        4.2.2 凹坑分布范围
        4.2.3 凹坑位置
        4.2.4 不同凹坑缺陷组合的敏感性
    4.3 加载不均匀
    4.4 壳体厚度分布不均匀
    4.5 考虑非传统初始缺陷影响的屈曲载荷折减系数
    4.6 本章小结
5 考虑初始缺陷影响的局部轴压圆柱壳弹塑性屈曲载荷预测
    5.1 扰动探测法预测轴压圆柱壳屈曲载荷
        5.1.1 基本原理
        5.1.2 方法局限性
    5.2 基于F_p-u_p曲线波谷值F_p~(min)外推预测轴压圆柱壳屈曲载荷下限的新方法
        5.2.1 新方法的提出
        5.2.2 新方法的物理意义
        5.2.3 考虑局部轴压载荷工况和材料弹塑性时新方法的应用
    5.3 新方法应用流程
    5.4 新方法验证及分析
        5.4.1 均匀轴压载荷工况
        5.4.2 局部轴压载荷工况
    5.5 本章小结
6 局部轴压薄壁圆柱壳结构的屈曲下限设计方法
    6.1 参数化研究范围
    6.2 局部轴压薄壁圆柱壳屈曲载荷计算公式
        6.2.1 理想均匀轴压圆柱壳屈曲载荷N_(cr)~(per)计算公式修正
        6.2.2 局部轴压载荷工况下N_(cr)~L与θ的定量表征关系
    6.3 基于屈曲分类的轴压薄壁圆柱壳屈曲载荷折减因子计算模型
        6.3.1 弹性屈曲下ρ_(KDF)的变化
        6.3.2 弹塑性屈曲下ρ_(KDF)的变化
        6.3.3 基于屈曲分类的ρ_(KDF)计算模型
    6.4 局部轴压薄壁圆柱壳结构的屈曲下限设计方法
        6.4.1 方法流程
        6.4.2 适用范围
        6.4.3 设计案例
    6.5 设计方法验证
        6.5.1 局部轴压圆柱壳屈曲载荷计算公式验证
        6.5.2 圆柱壳屈曲载荷折减因子计算模型验证
        6.5.3 圆柱壳屈曲下限设计载荷验证
    6.6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发表(录用)论文
    参与科研项目
    奖励与荣誉

(6)社会化媒体中伪健康信息的治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和主要内容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1.5 研究创新点
    1.6 文章结构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伪健康信息类别
    2.3 社会化媒体中伪健康信息的传播
    2.4 伪健康信息治理策略研究现状
    2.5 刺激-机体-响应框架
    2.6 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
    2.7 研究评述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伪健康信息纠正效果的影响因素探究
    3.1 引言
    3.2 数据收集
    3.3 数据编码和结果
        3.3.1 开放式编码
        3.3.2 主轴编码
        3.3.3 选择性编码
        3.3.4 理论饱和度检验
    3.4 主要因素阐释
    3.5 影响路径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纠正类健康信息感知可信度的影响路径研究
    4.1 引言
    4.2 研究假设与研究模型
        4.2.1 纠正类健康信息感知可信度
        4.2.2 感知信息质量
        4.2.3 感知信源可靠性
        4.2.4 认知冲突自我评估的调节作用
        4.2.5 知识水平自我评估的调节作用
        4.2.6 研究模型
    4.3 研究方法
        4.3.1 量表设计
        4.3.2 问卷设计
        4.3.3 数据收集
    4.4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4.4.1 无响应偏差
        4.4.2 共同方法偏差
        4.4.3 度量模型检验
        4.4.4 结构模型检验
    4.5 定性比较分析
        4.5.1 数据校准
        4.5.2 单个条件的必要性分析
        4.5.3 条件组合分析
    4.6 结果和讨论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伪健康信息治理主体的三方演化博弈分析
    5.1 引言
    5.2 模型的基本假设
    5.3 策略组合和收益矩阵
    5.4 求解复制动态方程
    5.5 模型均衡分析
        5.5.1 模型均衡点
        5.5.2 均衡点稳定性
    5.6 仿真分析
        5.6.1 渐近稳定点
        5.6.2 初始策略点对演化结果的影响
        5.6.3 参数变化对演化结果的影响
    5.7 结果和讨论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策略建议
    6.1 利用社会化媒体进行讨论
    6.2 利用高质量纠正类健康信息淹没伪健康信息
    6.3 权威专家发声,提高可靠信源的辨识度和知名度
    6.4 伪健康信息分级管理,提高生产伪健康信息的成本
    6.5 公众认识到自身存在认知局限,提高辨识能力
    6.6 多方主体共同努力治理伪健康信息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开放式编码主要结果展示
附录2 调查问卷
附录3 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的Matlab程序
附录4 渐近稳定点仿真分析的Matlab程序
附录5 初始策略对演化结果影响仿真分析的Matlab程序
附录6 参数变化对演化结果的影响仿真分析的Matlab程序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西双版纳橡胶林蒸散量时空变异特征及其预报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站点尺度橡胶林蒸散发研究现状
        1.3.2 参考作物蒸散量(ET_0)时空变异规律研究
        1.3.3 林地蒸散量时空变化研究
        1.3.4 作物ET_C预报研究现状
    1.4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及研究内容
        1.4.1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4.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资料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特征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2 资料与方法
        2.2.1 橡胶林野外试验站点监测数据资料
        2.2.2 橡胶林蒸散量区域尺度分析数据资料收集
        2.2.3 橡胶林蒸散量预报数据资料收集
    2.3 数理统计
第3章 基于波文比及水量平衡的典型站点橡胶林蒸散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样地概况及数据资料
        3.1.2 研究方法
    3.2 基于波文比一能量平衡法橡胶林蒸散量变化特征分析
        3.2.1 橡胶林气象因子动态变化规律
        3.2.2 橡胶林能量闭合及分配特征分析
        3.2.3 环境因子对橡胶林蒸散的影响
    3.3 水量平衡法—基于Hydrus模拟土壤水分运移对橡胶林蒸散影响
        3.3.1 基于Hydrus-1D橡胶林土壤水分运移模拟
        3.3.2 橡胶林样地有效降雨计算
        3.3.3 橡胶树乳胶含水量计算
    3.4 橡胶林蒸散量对比—基于水量平衡法(Hydrus模拟和ECH2O传感器实测)
    3.5 基于水量平衡法与波文比-能量法橡胶林蒸散量ET对比
    3.6 讨论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西双版纳参考作物蒸散量时空变异特征及其对橡胶林种植的响应
    4.1 数据与资料
    4.2 研究方法
        4.2.1 西双版纳橡胶林识别与分析
        4.2.2 参考作物蒸散量(ET_0)的计算
        4.2.3 趋势分析
        4.2.4 气象要素的敏感性、贡献率分析
        4.2.5 橡胶林扩张种植对ET_0变化的响应分析
    4.3 西双版纳橡胶林种植时空变化趋势
    4.4 西双版纳参考作物蒸散量(ET_0)时间变化
        4.4.1 西双版纳及其周边区域气象要素特征分析
        4.4.2 ET_0年际变化
        4.4.3 ET_0年内变化
    4.5 西双版纳参考作物蒸散量(ET_0)空间格局
    4.6 西双版纳参考作物蒸散量(ET_0)变化归因分析
        4.6.1 各气象站ET_0与年平均气象要素相关分析
        4.6.2 ET_0对各气象要素的敏感性分析
        4.6.3 气候与橡胶林扩张种植对ET_0变化的响应分析
    4.7 讨论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西双版纳橡胶林蒸散量时空变异特征
    5.1 数据与资料
    5.2 研究方法
        5.2.1 橡胶林蒸散量计算
        5.2.2 橡胶林水分限制系数Ks和作物系数Kc的推求
        5.2.3 橡胶林蒸散量变异性分析
        5.2.4 橡胶林生态缺水分析
        5.2.5 橡胶林水分盈亏指数计算
    5.3 橡胶作物系数 K_C及土壤水分限制系数 K_S值的确定
    5.4 西双版纳橡胶林蒸散量时空变异特征
        5.4.1 西双版纳橡胶林蒸散量年际变化趋势
        5.4.2 西双版纳橡胶林蒸散量年内变化趋势
        5.4.3 西双版纳橡胶林蒸散量多年均值空间分布格局
        5.4.4 西双版纳橡胶林蒸散量空间变异分析
    5.5 典型年橡胶林蒸散量空间分布特征
    5.6 有效降雨量时空特征
        5.6.1 有效降雨的时间变化
        5.6.2 有效降雨的空间变化
    5.7 西双版纳橡胶林生态缺水量
    5.8 西双版纳橡胶林水分盈亏分析
    5.9 讨论
    5.10 本章小结
第6章 西双版纳橡胶林蒸散量预报模型
    6.1 数据资料
        6.1.1 研究站点
        6.1.2 数据来源
        6.1.3 方案设计
    6.2 研究方法
        6.2.1 参考作物蒸散量ET_0预报模型
        6.2.2 统计分析指标
        6.2.3 天气预报精度评价
    6.3 基于公共天气预报的ET_0预报方法比较
        6.3.1 模型率定
        6.3.2 基于三种预报方法ET_0精度分析
        6.3.3 三种ET_0预报模型对比分析
    6.4 西双版纳橡胶林蒸散量预报
    6.5 讨论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西双版纳橡胶林蒸散量实时预报系统
    7.1 预报系统介绍
    7.2 预报系统主界面
    7.3 预报系统原理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小鼠胚胎着床相关microRNA的筛选及miR-192-5p调控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s)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胚胎着床概述
        1.1.1 不同物种的着床方式
        1.1.2 影响着床的主要因素
        1.1.3 雌激素和孕激素在胚胎着床中的调控作用
    1.2 MicroRNA概述
        1.2.1 microRNA的合成与分泌
        1.2.2 miRNA的作用方式
    1.3 miRNA在胚胎着床中的调控作用
        1.3.1 miRNA参与调控胚胎活性
        1.3.2 miRNA参与调控着床期间子宫内膜生理状态的变化
        1.3.3 miRNA参与着床期间母-胎对话
        1.3.4 循环miRNA和妊娠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1.4.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不同胚胎着床时期小鼠子宫内膜差异表达miRNA的筛选及鉴定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
        2.3.1 测序结果分析
        2.3.2 荧光定量PCR检验miRNA的表达水平
        2.3.3 miR-192-5p抑制小鼠胚胎着床
    2.4 讨论
第三章 miR-192-5p在小鼠妊娠早期子宫中的表达及其影响因素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
        3.3.1 小鼠模型有效性鉴定
        3.3.2 miR-192-5p在不同小鼠模型中的表达规律
    3.4 讨论
第四章 雌激素和孕激素对子宫中miR-192-5p表达的调控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3 实验结果
        4.3.1 小鼠激素模型鉴定
        4.3.2 miR-192-5p在不同激素处理下小鼠子宫中的表达规律
    4.4 讨论
第五章 miR-192-5p调控容受期间子宫上皮细胞转化的机制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方法
    5.3 实验结果
        5.3.1 瞬时上调miR-192-5p的表达量致使小鼠子宫内膜容受性受损
        5.3.2 miR-192-5p在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生理调控中的作用
        5.3.3 miR-192-5p靶基因的筛选及鉴定
        5.3.4 靶基因ARHGAP19调控细胞极性促使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向容受态过渡
    5.4 讨论
第六章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中缅边境疟疾无症状感染者流行病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研究背景及依据
    2. 研究目的
    3. 研究内容
    4. 研究路线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疟疾无症状感染水平横断面研究
    第一章 不同检测方法对疟疾无症状感染检出率的比较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疟疾无症状感染水平横断面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小结
第二部分 疟疾无症状感染者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第一章 中缅边境无症状感染者人群流行病学特征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宿主TLR基因多态性对疟疾无症状感染影响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疟原虫抗性分子标记多态性特征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小结
第三部分 疟疾无症状感染持续时间队列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小结
研究总结
附录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2 横断面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3 队列研究调查问卷
综述 疟疾无症状感染者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10)基于MOOC的大学生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诉求
        1.1.2 发展趋势: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进一步提高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质量的诉求
        1.1.3 现实问题:解决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学习适应性问题的诉求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MOOC
        1.4.2 混合式学习
        1.4.3 学习适应性
        1.4.4 混合式学习适应性
第2章 研究现状
    2.1 混合式学习研究概况
    2.2 技术支持的学习适应性研究现状
        2.2.1 技术支持的学习适应性研究概貌
        2.2.2 技术支持的学习适应性研究的核心主题
    2.3 总结与述评
第3章 理论基础
    3.1 分布式认知理论
        3.1.1 分布式认知理论概述
        3.1.2 分布式认知理论的主要应用
        3.1.3 分布式认知理论与本研究的关系
    3.2 社会学习理论
        3.2.1 社会学习理论概述
        3.2.2 社会学习理论与本研究的关系
    3.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概述
        3.3.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本研究的关系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目标
    4.2 研究问题的细化与聚焦
    4.3 研究内容
    4.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4.4.1 研究思路
        4.4.2 研究方法
    4.5 研究对象与研究环境
        4.5.1 研究对象
        4.5.2 研究环境
第5章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组成变量的提出
    5.1 基于理论梳理的变量试拟
        5.1.1 学习适应性组成变量试拟
        5.1.2 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变量试拟
    5.2 基于访谈的变量试拟
        5.2.1 实施基础
        5.2.2 访谈具体设计
        5.2.3 资料具体分析
    5.3 理论梳理与访谈结论的总结
        5.3.1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组成总结
        5.3.2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组成总结
    5.4 专家咨询
        5.4.1 专家团队
        5.4.2 第一轮专家咨询——深度访谈
        5.4.3 第二轮专家咨询——专家问卷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量表编制与因素确定
    6.1 学习适应性量表的编制
        6.1.1 主要测量题项的初始设计
        6.1.2 学习适应性量表的试测与修订
        6.1.3 学习适应性量表的正式确定
    6.2 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量表的编制
        6.2.1 主要测量题项的初始设计
        6.2.2 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量表的试测与修订
        6.2.3 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量表的正式确定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
    7.1 调查研究设计
    7.2 大学生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基本情况分析
    7.3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
        7.3.1 影响因素模型假设
        7.3.2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的设计
    8.1 理论探索
        8.1.1 理论基础给予的启发
        8.1.2 相关研究给予的启发
        8.1.3 影响因素作用关系赋予的要求
    8.2 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的设计
        8.2.1 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的总体层次结构设计
        8.2.2 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的分项设计
        8.2.3 学习适应性初始干预模型的形成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的验证
    9.1 基本情况
        9.1.1 参与者
        9.1.2 实施课程
        9.1.3 实施环境
    9.2 行动研究设计
        9.2.1 设计思路
        9.2.2 设计内容与具体时间安排
    9.3 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的应用
        9.3.1 干预策略的实施
        9.3.2 课程资源建设
        9.3.3 学习活动设计
    9.4 干预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9.4.1 数据的收集
        9.4.2 数据的处理工具
        9.4.3 数据的具体分析
    9.5 行动研究实践
        9.5.1 第一轮行动研究
        9.5.2 第二轮行动研究
        9.5.3 第三轮行动研究
    9.6 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验证的小结
        9.6.1 理论探索
        9.6.2 实践效果
    9.7 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的修正与完善
        9.7.1 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进一步修正的建议
        9.7.2 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的形成
第10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10.1 研究的结论与创新点
        10.1.1 研究的主要结论
        10.1.2 研究的创新点
    10.2 研究的不足
    10.3 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标记辅助选择(MAS)及其影响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 [1]儿童手足口病常用实验室诊断方法的评价研究[D]. 张天琛.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02)
  • [2]知识进化视角的技术预见方法研究[D]. 李楠.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3]金钱槭属的系统发育与保护基因组学研究[D]. 冯钰. 浙江大学, 2021
  • [4]碳来源与大气过程对有机气溶胶分子组成和吸光特性影响的研究[D]. 姜鸿兴.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01)
  • [5]局部轴压下薄壁圆柱壳结构的屈曲行为及设计方法研究[D]. 焦鹏. 浙江大学, 2021(01)
  • [6]社会化媒体中伪健康信息的治理策略研究[D]. 隋雨佳.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7]西双版纳橡胶林蒸散量时空变异特征及其预报模型研究[D]. 凌祯.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8]小鼠胚胎着床相关microRNA的筛选及miR-192-5p调控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机制[D]. 梁晶婕. 浙江大学, 2021
  • [9]中缅边境疟疾无症状感染者流行病学特征研究[D]. 王笑笑.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0
  • [10]基于MOOC的大学生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D]. 秦瑾若.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  

标记辅助选择(MAS)及其影响因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