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急性脑梗死不同时间窗静脉溶栓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王雄,唐向阳,曹莉,方国真,方平,温晶,施雪英[1](2021)在《不同剂量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狭窄时间窗内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神经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究不同剂量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狭窄时间窗内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神经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38例,依据患者入院时间顺序均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及正常剂量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尿激酶治疗,低剂量组采取低剂量阿替普酶治疗,正常剂量组采取正常剂量阿替普酶治疗,收集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治疗后5 d、1周及2周时的临床有效率;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价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时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时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结果低剂量组和正常剂量组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治疗后5 d、2周时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周时,低剂量组与正常剂量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周时,低剂量组与正常剂量组NSE、S-100β、GFA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NG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替普酶治疗狭窄时间窗内急性脑梗死的效果优于尿激酶,其机制可能与减轻患者的神经组织损伤有关。
吕凤梅[2](2021)在《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急性脑梗死是对人类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存在严重影响的疾病类型,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为疾病的主要特征,缺血中心区和周围缺血半暗带为疾病的病灶,及时将半暗带血流恢复可以对发生功能病变的神经元细胞进行抢救,避免其坏死。静脉溶栓为近年来国内外临床公认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措施,其可以降解纤维蛋白质产物、多种血浆蛋白,具有理想的血栓溶解效果。本文主要针对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时机、临床常用药物和措施、溶栓以后可能发生的相关并发症及相关影响因素等展开综述,以供今后临床参考。
田雨[3](2021)在《静脉溶栓治疗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时使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在静脉溶栓后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分析2018年11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贵州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行静脉溶栓治疗后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复查头颅CT排除脑出血后立即予盐酸替罗非班注射液治疗24~72h;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收集我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行静脉溶栓治疗后予常规治疗的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记录溶栓前、神经功能恶化时、溶栓3d、7d、14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随访3个月,采用门诊就诊或电话随访评估3个月改良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记录死亡率及出血转化、系统性出血、血小板减低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替罗非班组患者进行亚组分型,根据入院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型卒中组、中型卒中组、重型卒中组,根据神经功能恶化时NIHSS评分增加值将患者分为轻度恶化组与重度恶化组,根据TOAST分型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rge-artery atherosclerosis,LAA)组及小血管闭塞(Small-artery occlusion,SAO)组,根据脑梗死部位分为前循环梗死(Anterior circulation stroke,ACS)组及后循环梗死(Posterior circulation stroke,PCS)组。结果:1、替罗非班组与对照组患者基线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3d、7d 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组14d NIHSS评分下降趋势高于对照组(P<0.05),替罗非班组3个月神经功能预后良好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8.6%vs 63.3%,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替罗非班组亚组分析中,各组基线情况对比、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轻型卒中、中型卒中与重型卒中三组经治疗后各3d、7d、14d 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远期神经功能预后良好患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5.7%vs 75.0%vs77.8%,P>0.05)。2)轻度恶化组与重度恶化组患者3d、7d、14d 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远期神经功能预后良好患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9%vs 71.4%,P>0.05)。3)SAO组3d、7d、14d NIHSS评分均低于LA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O组远期神经功能预后良好患者占比较多(86.7%vs 69.2%,P>0.05)。4)ACS组与PCS组3d、7d、14d 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S组有11例(75.0%)患者神经功能预后良好,ACS组有15例(60.0%)患者取得远期神经功能独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盐酸替罗非班用于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患者是安全、有效的,在不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下阻止神经功能进一步恶化,改善AIS患者临床预后。2、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反复波动,但NIHSS评分无明显升高的轻型卒中患者,盐酸替罗非班的应用也是合理的,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中型及重型卒中患者使用盐酸替罗非班是安全的。3、LAA与SAO患者使用盐酸替罗非班后均能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SAO患者疗效可能优于LAA患者。4、PCS及ACS组经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均得到改善,该药物在PCS患者中应用是合理的。
宋扬扬[4](2021)在《针刺提高脑梗死溶栓安全性的RhoA/ROCK信号通路机制及临床效应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在脑梗死模型大鼠中明确针刺提高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安全性的效应并探讨针刺调控RhoA/ROCK信号通路的机制。(2)在临床验证和观察针刺提高脑梗死患者rt-PA静脉溶栓安全性的效应,以期为广大脑梗死患者赢得更多的救治机会,为提高脑梗死溶栓安全性这一难题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方法:一、实验研究:实验一、针刺提高脑梗死模型大鼠rt-PA静脉溶栓安全性的效应研究: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4.5h溶栓组、针刺+4.5h溶栓组。采用改良自体血栓栓塞法制备脑梗死大鼠模型,4.5h溶栓组、针刺+4.5h溶栓组在脑梗死模型成功后的4.5h予rt-PA静脉溶栓;针刺+4.5h溶栓组在4.5h 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立刻予醒脑开窍针法进行针刺干预,留针30min,每日1次,7次为1疗程,治疗1个疗程;假手术组、模型组在脑梗死模型成功后的4.5h注射生理盐水;假手术组、模型组和4.5h溶栓组只给予相同的固定。观察针刺对各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体积百分比、血红蛋白含量、EB含量和脑含水量百分比的影响。实验二、针刺提高脑梗死模型大鼠溶栓安全性的RhoA/ROCK信号通路机制研究:采采用和实验一相同的模型、分组及干预方法,用Western blot检测RhoA/ROCK信号通路指标(RhoA、ROCK2、MLC)及BBB结构相关蛋白(Claudin5、ZO-1、Occludin)的表达,用 Real-time PCR 检测 RhoA、ROCK2 mRNA表达,用免疫荧光检测ZO-1、Claudin5以及MMP9蛋白的表达。二、临床观察:将脑梗死予rt-PA静脉溶栓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仅予4.5h溶栓时间窗内rt-PA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rt-PA静脉溶栓之后立刻给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留针30min,每日针刺1次,7次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两个疗程之间间隔1天。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NIHSS评分,sICH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sICH相关指标(TC、LDL-C、MPV、PLT、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RP),依从性。结果:一、实验研究1.针刺提高脑梗死模型大鼠rt-PA静脉溶栓安全性的效应研究(1)神经行为学评分:与模型组相比,4.5h溶栓组和针刺+4.5h溶栓组神经行为学评分均降低(P<0.05)。与4.5h溶栓组相比,针刺+4.5h溶栓组神经行为学评分降低(P<0.01)。(2)脑梗死体积百分比:与模型组相比,4.5h溶栓组、针刺+4.5h溶栓组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均减小(P<0.01)。与4.5h溶栓组相比,针刺+4.5h溶栓组梗死体积百分比减小(P<0.05)。(3)BBB通透性:与模型组相比,4.5h溶栓组EB含量升高(P<0.01),针刺+4.5h溶栓组EB含量降低(P<0.01)。与4.5h溶栓组相比,针刺+4.5h溶栓组EB含量降低(P<0.01)。(4)脑含水量百分比:与模型组相比,4.5h溶栓组和针刺+4.5h溶栓组脑含水量百分比均降低(P<0.01)。与4.5h溶栓组相比,针刺+4.5h溶栓组脑含水量百分比降低(P<0.05)。(5)脑出血性转化:与模型组相比,4.5h溶栓组血红蛋白含量升高(P<0.01),针刺+4.5h溶栓组血红蛋白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4.5h溶栓组相比,针刺+4.5h溶栓组血红蛋白含量降低(P<0.01)。2.针刺提高脑梗死模型大鼠溶栓安全性的RhoA/ROCK信号通路机制研究(1)RhoA/ROCK信号通路指标:与模型组相比,4.5h溶栓组RhoA、ROCK2蛋白及mRNA表达均升高(P<0.01);针刺+4.5h溶栓组RhoA、ROCK2蛋白及mRNA表达均降低(P<0.01)。与4.5h溶栓组相比,针刺+4.5h溶栓组RhoA、ROCK2蛋白及mRNA表达均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4.5h溶栓组MLC蛋白表达升高(P<0.05),针刺+4.5h溶栓组MLC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4.5h溶栓组相比,针刺+4.5h溶栓组MLC蛋白表达降低(P<0.01)。(2)MMP9蛋白表达:与模型组相比,4.5h溶栓组MMP9蛋白表达升高(P<0.05),针刺+4.5h溶栓组MMP9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4.5h溶栓组相比,针刺+4.5h溶栓组MMP9蛋白表达降低(P<0.01)。(3)ZO-1、Claudin5、Occludin蛋白表达:与模型组相比,4.5h溶栓组ZO-1、Claudin5、Occludin 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P<0.05,P<0.01),针刺+4.5h溶栓组ZO-1、Claudin5、Occludin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P<0.05,P<0.01)。与 4.5h 溶栓组相比,针刺+4.5h 溶栓组 ZO-1、Claudin5、Occludin蛋白表达均升高(P<0.01)。二、临床观察1.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88.5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NIHS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3.两组sICH发生率的比较观察组sICH发生率为0%,对照组为1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4.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比较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对照组为12.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5.两组sICH相关指标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LDL-C水平、MPV和CRP水平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均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D-二聚体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PLT与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D-二聚体、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6.两组依从性的比较两组均完成临床观察,依从性均为100%(P>0.05)。结论:1.针刺可改善脑梗死大鼠溶栓后神经功能,减小脑梗死体积,减轻脑水肿程度,减轻溶栓后BBB破坏的加重和减少HT的发生,达到提高溶栓疗效和安全性的效应。2.针刺可通过抑制RhoA/ROCK信号通路途径、有效保护BBB,以提高脑梗死大鼠rt-PA静脉溶栓安全性。3.针刺及时介入可提高脑梗死患者rt-PA静脉溶栓的疗效,降低sICH的发生率,提高溶栓安全性。为临床提高脑梗死溶栓安全性的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向柳[5](2021)在《107例急性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患者早期结局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及中医证候要素演变规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近年来急性脑梗死超早期施行予以溶栓治疗在我国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对于rt-PA溶栓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影响疗效与安全性的因素仍然备受关注,对于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演变、关于中医证候要素是否影响rt-PA治疗脑梗死疗效方面研究目前报道较少。本研究通过107例rt-PA静脉溶栓患者分析影响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早期神经功能结局的相关因素,并总结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演变规律及与疗效的相关性,为超早期脑梗死的中西医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北省中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部分接受静脉溶栓并住院的脑梗死超早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基础疾病、起病到开始溶栓间隔时间(ONT)、TOAST分型、溶栓前、溶栓后24h、溶栓后(7±2)d的NIHSS评分、本次发病前m RS评分、出血转化、一周生存死亡情况,以及入院时或溶栓后24h中医证候、第(7±2)d中医证候,评价静脉溶栓后患者早期疗效结局、出血转化和死亡率,先对资料按早期结局良好与不良进行基线对比,然后行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进行变量筛选,继将有意义的变量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总结上述因素与rt-PA溶栓早期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相关关系。结果一、本研究共纳入107例ACI超早期rt-PA静脉溶栓患者,其中男69例(64.5%),女38例(35.5%),年龄(67.9±13.1)岁,最小31岁,最大93岁,按年龄段分组,年龄<80岁90例,占84.1%,其中男61例,女29例,年龄≥80岁17例,占15.9%,男8例,女9例;合并高血压45例(42.1%)、糖尿病22例(20.6%)、血脂异常6例(5.6%)、房颤26例(24.3%)、脑梗死21例(19.6%);根据TOAST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LAA)44例(41.4%)、小动脉闭塞性卒中或腔隙性卒中(SAA)36例(33.6%)、心源性脑栓塞(CE)23例(21.5%)、其他原因所致的缺血性卒中(SOE)和不明原因的缺血性卒中(SUE)4例(3.7%);静脉溶栓颅内出血转化11例(10.3%),死亡16例(15%)。二、早期疗效结局:(1)早期结局基线情况方面,良好结局59例,良好结局中男性44例占男性人数63.8%,女性15例占女性人数39.5%,溶栓前NIHSS评分[M(P25,P75)]为8(6,12.25)分;不良结局48例,不良结局中男性25例占男性36.2%,女性23例占女性60.5%,溶栓前NIHSS评分15(6.25,23.25)分;早期良好结局比例男性高于女性,性别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47 P=0.016,P<0.05),男性在早期结局中获益比例高于女性;早期良好结局溶栓前NIHSS评分明显低于不良结局溶栓前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71 P<0.001,P<0.05)。(2)二元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与溶栓后24h早期疗效结局相关的有性别、溶栓前NIHSS评分、发病到溶栓间隔时间ONT;与(7±2)d疗效结局相关因素为性别、溶栓前NIHSS评分,其他因素与疗效无明显相关。(3)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溶栓前NIHSS评分是溶栓后24h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B=-0.061 OR=0.941 P=0.047,P<0.05),溶栓前NIHSS评分与疗效良好结局呈负相关,NIHSS评分每增加1分,获益缩减至0.94倍;对与溶栓后(7±2)d疗效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性别(B=1.111 OR=3.037 P=0.016,P<0.05)、溶栓前NIHSS评分(B=-0.122 OR=0.831 P=0.000,P<0.05)与(7±2)d疗效相关。提示男性(7±2)d获益约是女性的3倍。溶栓前NIHSS评分是良好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评分每增加1分对应获益缩减至0.8倍。进一步探讨性别与溶栓疗效的关系,在二元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中按年龄段进行亚组分析,将(7±2)d疗效作为因变量,性别作为协变量,年龄作为选择变量(亚组变量),规则为年龄≤70岁,在≤70岁年龄段中,性别并非影响早期rt-PA静脉溶栓疗效的因素(B=1.062,P=0.110,P>0.05)。三、早期安全性:本研究发生出血转化共11例,占10.3%,死亡9例,占8.4%,其中与溶栓出血转化直接相关6例,呼吸循环衰竭死亡3例。(1)基线资料,结果提示合并房颤患者出血转化比例更高,经卡方检验其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68 P=0.005,P<0.05)。出血转化组溶栓前NIHSS评分明显高于无出血组,中位数四分位数[M(P25,P75)]分别为16(6,26)和10(6,15),两组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78 P=0.038,P<0.05);按年龄分为<80岁组(非高龄组)、≥80岁(高龄组),两组出血转化率相差不大,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二元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合并房颤与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呈正相关(B=1.959 OR=7.092 P=0.004,P<0.05)。溶栓前NIHSS评分与出血转化呈正相关(B=0.081 OR=1.084 P=0.018,P<0.05)。其余变量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起病到溶栓间隔时间ONT、TOAST分型等与出血转化无明显相关性。进一步探讨高龄组(≥80岁)、非高龄组(<80岁),时间窗≤3h组,时间窗3-4.5h组溶栓安全性有无差异,结果显示起病到溶栓间隔时间ONT>3h与出血转化可能有相关性(B=1.02OR=2.772 P=0.114,P<0.15);高龄不是出血转化的影响因素。(3)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房颤是溶栓后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B=1.829 OR=6.226 P=0.026,P<0.05),急性脑梗死合并房颤患者rt-PA静脉溶栓出血转化是无合并房颤患者的6倍。溶栓前NIHSS评分、溶栓ONT在3-4.5h和在3h内出血转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四、中医证候要素分布及演变情况:急性脑梗死患者起初存在证素组合的情况较普遍,随着时间的推移,各证素普遍减少。溶栓后24h证候要素分布以实证为主,前三位分别是内风(37%)、血瘀(21%)、痰湿(16%),阴虚证最少(6%)。溶栓后(7±2)d内风证变化最为明显,从107例(37%)降至2例(2%),由最多至近乎消失。相反,气虚证例数不减反增,占比大幅上升,由10%上升至29%,第(7±2)d已成为主要证素。内火也比例也有显着提高,痰湿、血瘀有减少趋势,但所占比例只有轻微变动,阴虚证有下降趋势,其所比例始终较低,但第(7±2)d占比较溶栓后24h稍有增长。对溶栓后24h、溶栓后(7±2)d不同结局证候要素构成比进行Fisher精确检验,溶栓后24h不良结局中气虚证、阴虚证较良好结局比例高,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溶栓后(7±2)d除气虚证外各种证候要素均减少,不良结局中气虚证、阴虚证占比明显高于良好结局,其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第(7±2)d与溶栓后24h相比,不良结局中气虚、阴虚证占的比例有所增加(均上升至70%以上)。结论(1)人口学特征:男性早期结局较女性好,但性别不应成为溶栓病例的筛选标准;年龄及高龄不是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因素;(2)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脑梗史不是影响早期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因素,房颤与早期有效性无关,但房颤是早期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3)基线情况:溶栓前NIHSS评分是rt-PA静脉溶栓近期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溶栓前NIHSS评分与良好结局呈负相关;起病到溶栓间隔时间ONT,在4.5h内溶栓获益是一致的,同时也应尽量缩短ONT时间。(4)TOAST分型不是影响rt-PA溶栓早期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因素。(5)ACI静脉溶栓患者早期中医症候要素分布演变,总体上,证素及证素组合逐渐减少。淤血、痰湿相对稳定而贯穿始终,内风、气虚变化迅速且二者存在主导地位的转换,内火有所增加,阴虚证比例最少;证候要素不是影响rt-PA静脉溶栓早期疗效的因素。
李宇航[6](2021)在《超时间窗动脉溶栓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的疗效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采用回顾性研究,评价动脉溶栓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发病6-12小时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为超时间窗动脉溶栓治疗此类患者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共入组72例患者,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于DSA监测下给予尿激酶50万IU行动脉溶栓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药物治疗。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小时、7天、14天的NIHSS评分,以及治疗前和出院后第3个月的mRS评分。记录两组患者颅内症状性出血的发生情况以及出院后3个月的病死率。应用SPSS Statistics 20.0进行分析,统计数据。结果: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及mR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4小时、治疗后7天以及治疗后14天,两组NIHSS评分均逐渐下降,且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m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RS评分≤2分占比61.11%,明显高于对照组(3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体有效率(88.9%)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等严重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的病死率总体相当,均为5.56%,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50万IU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发病6-12小时内)总体疗效优于常规药物治疗。对于合适选择的患者,超时间窗动脉溶栓可降低患者的致残率,提高独立生活能力,3个月预后优于常规治疗。该项治疗相对安全,并不增加颅内症状性出血的发生率及远期病死率,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张智慧[7](2021)在《针刺调控神经细胞自噬与凋亡以延长脑梗死溶栓时间窗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明确针刺早期干预对延长脑梗死溶栓时间窗的效应,基于“自噬凋亡共同影响缺血半暗带神经细胞死亡进程”理论,探讨针刺延长脑梗死溶栓时间窗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PF级SD大鼠,以改良的自体血栓栓塞模型作为脑梗死研究对象,使用rtPA为静脉溶栓药物,“醒脑开窍”针刺法为干预手段。分为实验一与实验二两部分。实验一、针刺延长脑梗死溶栓时间窗的效应研究: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组为假手术组、模型组、4.5h溶栓组组、6h溶栓组、7.5h溶栓组、针刺+4.5h溶栓组、针刺+6h溶栓组、针刺+7.5h溶栓组。观察早期针刺干预对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神经行为学评分、颅内溶栓出血性转化及脑水肿的影响,以明确针刺延长脑梗死溶栓时间窗的效应。实验二、针刺调控自噬凋亡交互作用延长脑梗死溶栓时间窗的机制研究:在明确针刺延长脑梗死溶栓时间窗效应后,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组为假手术组、模型组、6h溶栓组组、针刺+6h溶栓组;采用Western blot、Real time-PCR检测不同组间自噬标志蛋白LC3、Beclin1及p62的表达情况。分组不变,采用Western blot观察不同组别抗凋亡蛋白Bcl2和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情况,并观察Bc12/Beclin1、Bcl2/Bax 比值变化,以明确针刺延长脑梗死溶栓时间窗的作用机制。结果:(1)各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治疗后24h评分,与模型组比较,4.5h溶栓组神经行为学评分降低(P<0.05),而时间窗外溶栓组,6h溶栓组、7.5h溶栓组行为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6h溶栓组相比,针刺+6h溶栓组神经行为学评分均降低(P<0.05)。但针刺+7.5h溶栓组与模型组、7.5h溶栓组相比,神经行为学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针刺可以改善溶栓时间窗外(6h)溶栓大鼠的神经行为学评分。(2)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百分比:与模型组相比,4.5h溶栓组、针刺+4.5 h溶栓组、针刺+6h溶栓组脑梗死体积缩小(P<0.05)。针刺+6h溶栓组与6h溶栓组比,梗死体积缩小(P<0.05)。表明针刺可减少时间窗外(6h)溶栓大鼠的脑梗死体积。(3)各组大鼠脑出血性转化:与模型组相比,6h溶栓组、7.5h溶栓组、针刺+7.5h溶栓组血红蛋白含量均升高(P<0.05),说明超时间窗外溶栓会增加出血性转化风险。针刺+6h溶栓与6h溶栓比,血红蛋白含量降低(P<0.05)。表明针刺可降低时间窗外(6h)溶栓大鼠的脑出血性转化。(4)各组大鼠脑含水量:与模型组相比,4.5h溶栓组、针刺+4.5h溶栓组、针刺+6h溶栓组脑含水量均降低(P<0.05);而时间窗外6h溶栓组、7.5溶栓组脑含水量均增加(P<0.05)。针刺+6h溶栓组与6h溶栓组比,脑含水量降低(P<0.05)。表明针刺可降低时间窗外(6h)溶栓大鼠的脑含水量。(5)各组大鼠神经细胞自噬水平的表达:①WB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各组Beclin1、LC3蛋白表达水平上升(P<0.05),而p62各组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6h溶栓组Beclin1、LC3、p62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针刺+6h溶栓组Beclin1、LC3表达上升,p62表达下降(p<0.05)。与6h溶栓组相比,针刺+6h溶栓组Beclin1、LC3表达上升,p62表达下降(p<0.05)。②RT-PCR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各组Beclin1、LC3 mRNA的表达水平上升,p62 mRNA表达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6h溶栓组和针刺+6h溶栓组Beclin1、LC3 mRNA的表达上升,针刺+6h溶栓组p62 mRNA的表达下降(p<0.05)。与6h溶栓组相比,针刺+6h溶栓组Beclin1、LC3 mRNA的表达上升,p62表达下降(p<0.05)。表明针刺可上调时间窗外溶栓大鼠自噬标志物Beclin1、LC3,并下调溶酶体标志物p62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进而适度激活细胞自噬。(6)各组大鼠神经细胞凋亡水平的表达:①WB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6h溶栓组、针刺+6h溶栓组Bc12、Bax表达均上升(p<0.05)。与模型组相比,6h溶栓组Bcl2、Bax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针刺+6h溶栓组Bcl2表达上升,Bax表达下降(p<0.05)。与6h溶栓组相比,针刺+6h溶栓组Bcl2表达上升,Bax表达下降(p<0.05)。②RT-PCR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6h溶栓组、针刺+6h溶栓组Bcl2、Bax mRNA表达均上升(p<0.05)。与模型组相比,6h溶栓组Bcl2、Bax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针刺+6h溶栓组Bcl2表达上升,Bax表达下降(p<0.05)。与6h溶栓组相比,针刺+6h溶栓组Bcl2表达上升,Bax表达下降(p<0.05),表明针刺可上调时间窗外溶栓大鼠抗凋亡Bcl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下调促凋亡Bax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进而抑制凋亡。(7)各组大鼠神经细胞中Bcl2/Beclin1和Bcl2/Bax 比值的表达:通过比值比较,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Bc12/Beclin1比值上调、Bcl2/Bax比值下调,6h溶栓组、针刺+6h溶栓组Bc12/Beclin1 比值下调、Bcl2/Bax比值上调(p<0.05);与模型组相比,6h溶栓组、针刺+6h溶栓组Bc12/Beclin1 比值下调,Bcl2/Bax比值上调(p<0.05)。与6h溶栓组相比,针刺+6h溶栓组Bc12/Beclin1 比值下调、Bcl2/Bax比值上调(p<0.05)。结论:(1)针刺及时介入可减轻脑梗死溶栓并发症,并延长安全溶栓时间窗至6h;(2)针刺延长脑梗死溶栓时间窗的作用是通过适度激活脑梗死溶栓后缺血半暗带神经细胞自噬并抑制凋亡的机制而实现。
樊志强[8](2021)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静脉溶栓(Intravenous Thrombolysis,IVT)后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甘肃省人民医院脑血管病中心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71例AIS患者,他们均行阿替普酶(Recombinant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r T-PA)静脉溶栓治疗,收集他们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确定影响AIS患者静脉溶栓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71例患者中有51例(71.8%)患者出院90天后预后良好,20名患者(28.2%)在出院90天后预后不良。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出院90天后预后不良的患者相对于预后良好的患者,在入院时有较长的发病至静脉溶栓时间(Onset To Needle Time,ONT)(P<0.001),较高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 To Lymphocyte,NLR)(P<0.001)、血糖浓度(Blood Glucose Concentration,BGC)(P=0.006)及脑利钠肽前体含量(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P=0.008)以及较低的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P=0.046)。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β=2.335,P=0.011),ONT(β=1.372,P<0.05)和BNP(β=1.013,P=0.002)与出院后90天AIS患者预后的m RS评分呈正相关,提示对m RS评分有影响作用。结论:ONT、NLR及BNP是AIS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预后结局的重要影响因素,这些指标的过高表达会造成AIS患者的预后不良,我们可以在治疗过程中实时监测这些指标并进行及时干预,降低这些指标对AIS患者的负面影响,从而达到改善患者预后的效果,减轻家庭及社会的负担。
侯旭[9](2020)在《低剂量与标准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比较》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比较低剂量与标准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为临床医师使用阿替普酶剂量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自2016年05月至2019年09月间,于泗洪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阿替普酶使用剂量的不同,随机分为低剂量组(A组、B组)和标准剂量组(C组),A组和B组均使用阿替普酶0.6mg/kg,最大剂量60mg,其中A组所有患者均在1min内静推总剂量的15%,剩余85%使用输液泵于60min内静脉泵入。B组所有患者均在1min内静推总剂量的10%,剩余90%使用输液泵于60min内静脉泵入。C组使用阿替普酶0.9mg/kg,最大剂量90mg,所有患者均在1min内静推总剂量的10%,剩余90%使用输液泵于60min内静脉泵入。所有纳入本研究患者均于入院后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个人史、既往病史、溶栓前血糖、溶栓前收缩压、溶栓前舒张压、溶栓时间窗等,以及记录溶栓前和溶栓后第1、7、14天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评分),溶栓前和溶栓后第90天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将溶栓后较溶栓前NIHSS评分降低≥18%设置为治疗有效,其余情况视为无效。mRS评分≤2分为预后良好,>2分为预后不良,6分为死亡。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对收集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比较两种剂量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对早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以及远期预后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55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患者,其中低剂量组91例(A组38例,B组53例),标准剂量组(C组)64例。三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1.三组患者溶栓后NIHSS评分较溶栓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和C组在治疗后第1、7、14天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d后,A组总有效率为55.26%(21/38),B组总有效率为52.83%(28/53),C组总有效率57.81%(37/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A组总有效率为 65.79%(25/38),B 组总有效率为 66.04%(35/53),C 组总有效率 70.31%(45/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A组总有效率为71.05%(27/38),B组总有效率为73.58%(39/53),C组总有效率75.00%(48/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患者溶栓前及溶栓后90d的mR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预后良好25人(65.79%),B组预后良好35人(66.04%),C组预后良好44例(68.75%),虽然C组90d后预后良好率较A组、B组稍高,但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A组患者溶栓后有1例牙龈出血(2.63%),1例消化道出血(2.63%),2例鼻出血(5.26%),1例皮下瘀斑(2.63%);B组患者溶栓后有1例鼻出血(1.89%),1例血尿(1.89%),2例皮下瘀斑(3.77%);C组患者溶栓后有1例颅内出血(1.56%),2例牙龈出血(3.13%),1例消化道出血(1.56%),3例鼻出血(4.69%),1例血尿(1.56%),2例皮下瘀斑(3.13%)。三组患者溶栓后颅内出血、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鼻出血、血尿、皮下瘀斑等出血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A组溶栓后死亡3人(7.89%),B组溶栓后死亡3人(5.66%),C组溶栓后死亡4人(6.25%),三组间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超急性期脑梗死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效果是非常显着的,且低剂量(0.6mg/kg)与标准剂量(0.9mg/kg)静脉溶栓疗效相当。2.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可明显降低患者致残率,改善预后,但标准剂量较低剂量阿替普酶并没有明显差异。3.低剂量与标准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的出血风险无显着差异,且两者的总体死亡率相近。
潘嘉琳[10](2020)在《急性脑梗死合并房颤患者溶栓治疗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本文通过临床文献荟萃分析,评价溶栓治疗在急性脑梗死合并房颤患者的效果以及安全性。以期通过规范用药降低用药风险,提高药物疗效,为制定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系统检索CBM、WanFang Data、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和Google scholar搜索引擎,采取主题词和自由词检索相结合的方式检索关于急性脑梗死合并房颤患者溶栓治疗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间为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按照纳排标准对文献进行标准筛查,对文献中的数据进行有效的提取,以给予溶栓药物的患者作为溶栓组,以接受安慰剂、基础药物、支持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通过Rev Man 5.3和stata15.1两种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估、异质性分析、敏感性分析以及发表偏倚分析。结果:根据检索词筛查出相关文献449篇,通过一系列筛选后最终纳入本研究共有7篇文献,均为临床随机对照实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通过Cochrane Handbook5.3偏倚风险评价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结果显示所纳入的文献质量相对较高。在临床疗效方面,7项RCT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评估急性脑梗死合并房颤患者溶栓治疗临床疗效,文献共纳入645例急性脑梗死合并房颤患者,溶栓组为330例,对照组为315例,溶栓组评估终点NIHSS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MD=-2.96,95%CI[-3.74,-2.18],P<0.0001)。3项RCT应用日常生活评定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评分评估急性脑梗死合并房颤患者治疗临床疗效,文献共纳入25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房颤患者,溶栓组125例,对照组125例,溶栓组评估终点ADL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MD=18.68,95%CI[15.96,21.40],P<0.0001)。在治疗安全性方面,2项RCT通过症状性出血情况评估急性脑梗死合并房颤患者溶栓安全性,文献共纳入126例患者,溶栓组为66例,对照组为60例,溶栓组颅内出血发生率高于未接受溶栓的患者,但无统计学差异(RR=2.12,95%CI[0.87,5.16],P=0.10)。4项RCT应用死亡率评估急性脑梗死合并房颤患者溶栓安全性,文献共纳入313例患者,溶组162例,对照组151例,溶栓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RR=0.84,95%CI[0.40,1.77],P=0.64)。结论:急性脑梗死合并房颤患者溶栓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和较高的安全性。本次研究完全符合纳排标准的文献较少,且纳入的研究以国内研究为主,从而使本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希望有更多的RCT研究发表,提供更多的依据评估急性脑梗死合并房颤患者溶栓的疗效与安全性。
二、急性脑梗死不同时间窗静脉溶栓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急性脑梗死不同时间窗静脉溶栓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剂量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狭窄时间窗内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神经损伤标志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治疗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3.1 一般资料 |
1.3.2 NIHSS评分 |
1.3.3 疗效评价 |
1.3.4 血清学指标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治疗有效率 |
2.3 NIHSS评分 |
2.4 血清NSE、S-100β、GFAP及NGF水平 |
3 讨论 |
(2)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溶栓概念 |
2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
2.1 静脉溶栓治疗的适应证 |
2.2 静脉溶栓治疗的禁忌证 |
3 静脉溶栓治疗时间窗 |
4 静脉溶栓治疗手段 |
5 静脉溶栓治疗的常见并发症 |
5.1 脑出血 |
5.2 再灌注损伤 |
5.3 血管再闭塞 |
5.4 其他部位出血 |
6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预后影响因素 |
(3)静脉溶栓治疗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时使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替罗非班在急性脑梗死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针刺提高脑梗死溶栓安全性的RhoA/ROCK信号通路机制及临床效应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按在文中出现的先后排序)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脑梗死流行病学资料 |
2.现代医学对脑梗死发病原因及机制的认识 |
3.中医对脑梗死(中风)病名及病因病机的认识 |
3.1 中风病名的历史沿革 |
3.2 病因病机 |
4.脑梗死治疗 |
4.1 现代医学治疗 |
4.2 中医治疗 |
5.针刺治疗脑梗死机制 |
6.本研究科学假说形成的理论依据 |
6.1 脑梗死溶栓疗法的优势及存在的并发症 |
6.2 脑梗死后BBB的破坏是溶栓并发症发生的病理基础 |
6.3 有效防控溶栓后BBB破坏的加重是减少溶栓并发症发生的前提 |
6.4 调控RhoA/ROCK信号通路是减轻溶栓后BBB损伤加重的关键路径 |
6.5 针刺是减轻溶栓后BBB损伤的有效途径 |
6.6 “针刺抑制RhoA/ROCK信号通路减少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所致的HT发生”科学假说的提出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针刺提高脑梗死模型大鼠溶栓安全性的效应研究 |
1.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仪器及设备 |
1.3 主要试剂 |
2.方法 |
2.1 动物分组 |
2.2 改良的大鼠自体血栓栓塞型模型制备 |
2.3 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监测脑血流量 |
2.4 干预方法 |
2.5 神经行为学评分 |
2.6 脑梗死体积测定 |
2.7 BBB通透性的测定 |
2.8 脑含水量的测定 |
2.9 脑出血性转化的测定 |
2.10 统计学方法 |
2.11 技术路线图 |
3.结果 |
3.1 模型制备过程中的脑血流量变化 |
3.2 各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的比较 |
3.3 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的比较 |
3.4 各组大鼠BBB通透性的比较 |
3.5 各组大鼠脑含水量的比较 |
3.6 各组大鼠脑出血性转化的比较 |
4.小结 |
实验二、针刺提高脑梗死模型大鼠溶栓安全性的RhoA/ROCK信号通路机制研究 |
1.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仪器及设备 |
1.3 主要试剂 |
2.方法 |
2.1 动物分组 |
2.2 改良的大鼠自体血栓栓塞型模型制备 |
2.3 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监测脑血流量 |
2.4 干预方法 |
2.5 Western Blot检测 |
2.6 Real-time PCR检测 |
2.7 免疫荧光检测 |
2.8 统计学方法 |
2.9 技术路线图 |
3.结果 |
3.1 各组大鼠RhoA蛋白和mRNA表达的比较 |
3.2 各组大鼠ROCK2蛋白和mRNA表达的比较 |
3.3 各组大鼠MLC蛋白表达的比较 |
3.4 各组大鼠MMP9蛋白表达的比较 |
3.5 各组大鼠ZO-1蛋白表达的比较 |
3.6 各组大鼠Claudin5蛋白表达的比较 |
3.7 各组大鼠Occludin蛋白表达的比较 |
4.小结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针刺提高脑梗死患者溶栓安全性的临床效应观察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中止标准 |
2.方法 |
2.1 样本量估算 |
2.2 病例分组 |
2.3 治疗方法 |
2.4 观察指标 |
2.5 统计学处理 |
2.6 技术路线图 |
3.结果 |
3.1 基线比较 |
3.2 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3.3 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 |
3.4 治疗后sICH发生率比较 |
3.5 治疗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
3.6 治疗前后sICH相关指标 |
3.7 依从性比较 |
4.小结 |
第四部分 讨论 |
1.脑梗死模型及评价指标选择依据 |
1.1 脑梗死模型选择 |
1.2 脑梗死模型评价指标选择 |
2.溶栓时间的选择依据 |
3.sICH观察时机的选择 |
4.治疗手段选择的思考 |
4.1 针刺联合溶栓药物的选择依据 |
4.2 醒脑开窍针刺法选择依据 |
5.RhoA/ROCK信号通路与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安全性的关系 |
6.针刺提高脑梗死模型大鼠溶栓安全性的效应分析 |
7.针刺提高脑梗死模型大鼠溶栓安全性的RhoA/ROCK信号通路机制研究 |
8.针刺提高脑梗死患者溶栓安全性临床效应的分析 |
9.本研究的创新性 |
10.不足与展望 |
10.1 不足 |
10.2 展望 |
第五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NIHSS评分量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107例急性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患者早期结局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及中医证候要素演变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一 研究资料 |
1.1 研究方法 |
1.2 研究对象 |
1.3 采集方法 |
1.4 完成情况 |
二 研究标准 |
2.1 本研究病例纳入排除标准 |
2.2 西医诊断标准与溶栓纳入排除标准 |
2.3 中医诊断标准 |
2.4 证候要素诊断 |
2.5 危险因素诊断标准 |
2.6 疗效评定标准 |
三 研究方法 |
3.1 一般资料收集 |
3.2 统计方法 |
四 统计结果及数据分析 |
4.1 病例资料 |
4.2 影响rt-PA静脉溶栓早期结局相关因素分析 |
4.2.1 静脉溶栓早期结局基线资料对比 |
4.2.2 溶栓后24h结局二元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 |
4.2.3 溶栓后24h良好结局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
4.2.4 溶栓后(7±2)d结局二元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 |
4.2.5 溶栓后(7±2)d良好结局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
4.3 影响rt-PA静脉溶栓安全性分析 |
4.3.1 溶栓后有无出血转化基线资料对比 |
4.3.2 溶栓后出血转化二元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 |
4.3.3 溶栓后出血转化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
4.4 中医证候要素分布及演变情况 |
讨论 |
1.rt-PA静脉溶栓的优势、有效性及安全性 |
2.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 |
3.安全性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4.中医证候要素分布演变规律及对早期疗效的影响 |
结语 |
1.研究结论 |
2.研究特色 |
3.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综述 急性脑梗死中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量表 |
1.缺血性中风中医症候量表 |
2.NIHSS评分量表 |
致谢 |
(6)超时间窗动脉溶栓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的疗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研究进展 |
1 溶栓方法 |
1.1 静脉溶栓 |
1.2 动脉溶栓 |
1.3 动静脉联合溶栓 |
1.4 其他溶栓方法 |
2 常用的溶栓药物 |
2.1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 |
2.2 尿激酶(urokinase,UK) |
2.3 新型溶栓药物 |
3 影响溶栓效果的因素 |
3.1 缺血半暗带与核心梗死区 |
3.2 侧支循环情况 |
3.3 溶栓时间窗 |
3.4 年龄 |
3.5 心房颤动 |
4 溶栓治疗的并发症 |
5 总结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及脱落标准 |
2 治疗方法 |
2.1 观察组 |
2.2 对照组 |
3 疗效判定标准 |
3.1 疗效评价指标 |
3.2 疗效判定方法 |
4 统计学方法 |
5 研究结果 |
5.1 一般资料 |
5.2 NIHSS评分 |
5.3 总有效率 |
5.4 颅内症状性出血发生情况 |
5.5 mRS评分 |
5.6 病死情况 |
5.7 依从性评价 |
讨论 |
1 立项依据 |
2 延长溶栓治疗时间窗的理论依据 |
3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
3.1 一般资料 |
3.2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 |
3.3 临床有效率以及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 |
3.4 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 |
3.5 病死率 |
4 现存问题与展望 |
4.1 现存问题 |
4.2 展望 |
5 小结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7)针刺调控神经细胞自噬与凋亡以延长脑梗死溶栓时间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中医学对脑梗死的认识 |
1.1 病名 |
1.2 病因病机 |
1.3 治则及针灸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脑梗死的认识 |
2.1 流行病学 |
2.2 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 |
2.3 治疗 |
3. “针刺适度激活自噬并抑制凋亡可延长脑梗死溶栓时间窗”科学假说的理论依据 |
3.1 缺血半暗带是溶栓治疗的理论基础 |
3.2 延长安全时间窗是保证溶栓疗效的关键 |
3.3 挽救IP区神经细胞死亡是延长脑梗死溶栓时间窗的核心环节 |
3.4 自噬凋亡共同影响IP区神经细胞死亡进程 |
3.5 针刺介入延长脑梗死溶栓时间窗的可行性 |
3.6 “针刺适度激活自噬并抑制凋亡可延长脑梗死溶栓时间窗”科学假说的提出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针刺延长脑梗死溶栓时间窗的效应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耗材与设备 |
1.4 主要溶液配制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分组 |
2.2 大鼠自体血栓栓塞模型制备及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监测脑血流量 |
2.3 干预治疗方法 |
2.4 神经行为学评分 |
2.5 脑梗死体积测定 |
2.6 脑含水量测定 |
2.7 脑出血性转化测定 |
2.8 统计学处理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造模过程中的脑血流量变化 |
3.2 神经行为学评分比较 |
3.3 脑梗死体积的比较 |
3.4 脑出血性转化比较 |
3.5 脑含水量比较 |
实验二 针刺调控神经细胞自噬与凋亡以延长溶栓时间窗的机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耗材与设备 |
1.4 主要溶液配制 |
2 实验方法 |
2.1 分组与模型制备 |
2.2 干预方法 |
2.3 样本采集 |
2.4 Western Blot |
2.5 RT-PCR |
2.6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分析 |
3.1 各组大鼠神经细胞自噬相关指标(Beclinl、LC3II/1、p62)的表达比较 |
3.2 各组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相关指标(Bcl2、Bax)的表达比较 |
3.3 各组大鼠自噬凋亡复合物Bcl2/Beclin1和Bcl2/Bax蛋白表达比值的比较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实验设计 |
1.1 动物模型的制备 |
1.2 针刺方法的选择 |
1.3 溶栓药物的选择 |
1.4 干预时间点的选择 |
1.5 自噬凋亡相关指标的选择 |
2. 实验结果的讨论 |
2.1 针刺延长脑梗死溶栓时间窗的效应 |
2.2 针刺对自噬凋亡复合物的调控作用 |
第四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与分组 |
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3 溶栓药物的使用及方法 |
4 资料收集 |
5 预后评价 |
6 统计学方法 |
7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1 基本资料 |
2 影响预后的单因素分析 |
3 ONT、NLR、BGC、HDL和 BNP在 AIS诊断中的价值 |
4 影响预后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的研究进展 |
1 患者年龄 |
2 病情评分 |
3 溶栓时间窗 |
4 药物使用剂量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在读期间取得成果 |
1 发表论文 |
2 参与课题 |
3 获奖情况 |
(9)低剂量与标准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研究伦理 |
1.研究对象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2.病史资料采集 |
3.药物 |
4.分组与治疗方法 |
5.疗效评价标准 |
6.统计学方法 |
结果分析 |
1.一般资料 |
2.三组患者溶栓前后NIHSS评分比较 |
3.三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 |
4.三组患者溶栓前后mRS评分比较 |
5.三组患者溶栓后死亡率比较 |
6.三组患者溶栓后出血情况比较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急性脑梗死的静脉溶栓治疗与血管内治疗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
附录2 改良Rankin量表(mRS)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致谢 |
(10)急性脑梗死合并房颤患者溶栓治疗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研究方案 |
2.资料来源 |
3.研究对象 |
4.纳入标准 |
5.排除标准 |
6.数据收集 |
7.文献筛选及资料提取 |
8.文献质量评价标准 |
9.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文献检索结果 |
2.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
3.文献质量评价 |
4.meta分析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汉缩略词索引表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急性脑梗死不同时间窗静脉溶栓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剂量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狭窄时间窗内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神经损伤标志物的影响[J]. 王雄,唐向阳,曹莉,方国真,方平,温晶,施雪英.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1(12)
- [2]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研究进展[J]. 吕凤梅. 中外医学研究, 2021(26)
- [3]静脉溶栓治疗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时使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D]. 田雨. 遵义医科大学, 2021(01)
- [4]针刺提高脑梗死溶栓安全性的RhoA/ROCK信号通路机制及临床效应观察[D]. 宋扬扬.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107例急性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患者早期结局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及中医证候要素演变规律[D]. 向柳.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6]超时间窗动脉溶栓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的疗效评价研究[D]. 李宇航.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针刺调控神经细胞自噬与凋亡以延长脑梗死溶栓时间窗的研究[D]. 张智慧.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分析[D]. 樊志强.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9]低剂量与标准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比较[D]. 侯旭. 苏州大学, 2020(02)
- [10]急性脑梗死合并房颤患者溶栓治疗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D]. 潘嘉琳. 暨南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