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牌强省是振兴甘肃的可行之路(论文文献综述)
郭友武[1](2021)在《基于高质量发展 科学布局 山东省食品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背景意义(一)产业背景:食品产业是国家食品安全战略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及保障民生的基础产业,是山东省国民经济的传统优势支柱产业。发展食品产业对拉动农业增值、带动工业发展、推动服务业繁荣和产业振兴、乡村建设、促进国内外双循环具有重要意义。山东省是食品产业大省,已连续33年位列全国食品工业营收第一(附件1),
廖红涛[2](2020)在《浙江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核心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浙江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在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竞争中,表现出产业规模化小、市场经济价值低、市场占有率低等竞争力不强的问题,显示出浙江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核心竞争力相对较弱。本文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及品牌核心竞争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基础理论进行了阐述和梳理,研究表明,关于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在核心竞争力方面的文献较少,本文对其开展的核心竞争力研究,对于提升农业经济建设水平和增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核心竞争力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核心竞争力所要求的资源力、经营力、传播力,提出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核心竞争力中战略定位、组织管理、体系标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研发、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政策资源、文化资源、市场覆盖、营销通路、品牌发展、品牌保护、品牌公关等十五个要素,并据此建立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核心竞争力理论模型。根据模型中核心竞争力的要素分析,本文构建了一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核心竞争力的指标评价体系,作为分析浙江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核心竞争力现状的工具。实证的研究,本文以评价指标为参照,选择专家问卷、网络问卷、文献资料查询等方法收集数据。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各指标的综合评价,从而得到目标层的评价得分。结果显示,浙江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核心竞争力综合评分为79.56分,属于一般区间,还存在部分短板和问题。针对浙江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资源力缺乏,浙江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经营力不强和浙江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传播力不广的三个影响制约发展的问题,本文进行了详细的影响因素分析,同时,本文提出了对策和建议,进行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相结合的科学的顶层设计和战略定位规划,建立行业标准体系和执行制度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资源进行科学整合与科学管控,建立完善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时代化的营销宣传通路。
王建基[3](2020)在《湖北省油菜主产区技术效率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家对农业发展提出了“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由主要依靠物质要素投入转到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由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可持续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的新要求。油菜是我国最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在我国油料供给结构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位于长江流域的湖北省是我国主要的油菜产区,目前已经形成了江汉平原、鄂东南和鄂中北三大双低油菜主产区,湖北省油菜产业的发展也同样面临着沉重的转型压力,提高油菜生产技术效率是推动产业转型的重要环节。湖北省在开展油菜生产上有着得天独厚的科研资源以及自然环境条件优势,本文基于湖北省油菜生产现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湖北省三大油菜主产区农户技术效率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湖北省绝大部分油菜生产农户的技术效率水平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并且省内各主产区间的技术效率水平也并不均衡,各优势资源条件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没有表现出与其资源优势地位相匹配的优势,油菜生产技术效率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同时结合各主产区农户的基本特征以及相关研究结果对提升油菜生产技术效率提出如下建议,包括健全土地流转制度、提高冬闲田利用率,以保障油菜种植面积;合理运用补贴政策,完善市场流通机制,稳定农户种植热情;通过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种植作业中机械参与程度,充分利用科研技术优势,促进区域间技术交流沟通来提高油菜种植技术效率。
刘璐[4](2020)在《中医药传统知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我国中医药传统知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整体情况进行梳理和比较分析,研究并挖掘中医药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中存在的问题,梳理出我国中医药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上的相关问题,探讨未来发展中我国中医药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可行的策略和实施路径,为中医药传统知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相关制度的制定提供相应的数据、素材和建议。方法:本文首先运用文献分析的方法,进行文献搜集、筛选、分析和梳理,对中医药地理标志产品发展的整体状况进行分析;其次通过调查研究和数据整理,对所搜集的有效信息利用系统性分析和统计分析的方法,总结我国中医药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措施和实施效果,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运用专家咨询法,咨询有关专家关于中医药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意见及建议,形成系统思路并进行总结,进而提出符合中医药传统知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发展的实施路径。结果:目前有三种方式对中医药传统知识进行地理标志保护,三种制度对地理标志管理的侧重点不同。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我国中医药传统知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存在相关法律法规之间不协调、保护制度不健全、缺乏相应的认定标准、申报部门不统一、对道地药材不重视、宣传不到位等问题。对目前存在的现象和问题,针对我国中医药传统知识地理标志产品的发展概况,提出合理可行的发展建议和对策。结论:现阶段,我国对中医药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存在研究时间短、法律法规不健全、成果少等问题,而直接将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地理标志作为研究对象的更是寥寥无几,需要从深层面上对地理标志权与中医药融合进行深入研究。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医药传统知识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研究,为“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医药做出贡献。
董萍[5](2010)在《甘肃旅游业研究综述》文中指出十年来(1999-2010)国内学术界对甘肃的旅游资源、民俗旅游、生态旅游、入境客源市场、策略及出路的研究情况加以归纳总结,并探讨甘肃未来旅游业的发展。
杨波[6](2008)在《甘肃旅游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经济全球化,旅游产业不断开放发展,甘肃旅游企业面临的竞争日益加剧。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创造并维持自身的竞争优势就成为甘肃旅游企业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核心竞争力理论是伴随知识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一个新概念,是传统意义上企业竞争概念的深层次发展。核心竞争力能够帮助企业创造企业独有的、可以实现赢利的可持续竞争优势。本文旨在通过对甘肃旅游企业如何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对策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在加深甘肃旅游企业对于核心竞争力理论的认识与理解中,能够寻求甘肃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的方法和手段,最终起到理论借鉴和指导的作用。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通过对甘肃旅游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理论进行综述;其次,对甘肃旅游企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最终针对甘肃旅游企业,从竞争力发展规划制定、核心竞争力培育、应用合理机制的构建、核心竞争力的维护、核心竞争力的定期评估以及其他增强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甘肃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提出对策分析。
高小岩[7](2007)在《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族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是甘肃省人民政府经济普查办公室、甘肃省统计局的课题项目《甘肃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以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业为研究对象,以旅游业发展现状和发展对策为基点展开(“甘肃少数民族地区”是指甘肃省的七个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它们是甘南藏族自治州、临夏回族自治州、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天祝藏族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民族旅游是当今世界旅游业的关注热点和发展趋势之一,甘肃省作为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拥有十分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这些年来,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已成为甘肃旅游业的特色之一,然而专门对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研究目前还不多见。因此,立足甘肃实际将本省的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发展现状做系统的调查、研究,不仅是民族学尤其是民族旅游学的一个有益的尝试,而且通过专题调研、论证也是学术成果服务于社会现实问题的典型范例,对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在西部大开发杠杆的强启动下逐步实现经济社会的振兴和进步无疑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本论文首先将近年来有关于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论文和资料做一个整理和分类,搞清楚目前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在继承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把握出理论创新方向;其次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分析旅游业发展的宏观环境,从旅游者、供应商、潜在进入者、竞争者、旅游市场来分析旅游业发展的行业环境,再把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放在宏观环境与行业环境中进行分析,探寻环境因素对甘肃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的影响,加深对甘肃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现状形成的理解。再次,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和对策,形成初步较系统的甘肃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总体布局与开发模式,提出了战略目标和具体措施;在概况性的就广泛存在的问题探讨对策后,最后结合个案研究,从操作层面加以研讨(个案的选取按地理位置上的东、中、西将甘肃七个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分为三组,同时也是旅游业发展程度按不发达、较发达、一般来加以区分的三类民族地区)并比较旅游业发达程度不一的三类民族地区,从而总结出发展和振兴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对策,以期能对政府部门的旅游发展规划及科研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本论文通过对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实地考察和数据、现象分析,透视甘肃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中的相对优势和不足以及主要制约因素,提出因地制宜的旅游发展对策。研究的难点在于:论及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资料有限且很不平衡,个别地区甚至还是空白,且要涵盖这么多的地区作为一个整体研究较难驾驭。论文的主要观点是少数民族文化是发展民族地区旅游的根基所在,它对生态和经济相对较弱的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来说尤其重要。对策措施不仅要有针对性的和可操作性,还应注意其科学合理性,既要保护少数民族旅游文化资源,又要对其适宜开发。论文以民族学、人类学、区域经济学的跨学科研究方法构建的复合视野来解读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业,指出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需要政府、企业、少数民族群众共同努力,才能步入经济效益和社会发展效益双赢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运行轨道。
张艳兵[8](2007)在《甘肃工业实施区域品牌战略的对策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关键时期,工业化进程对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甘肃提出“工业强省”的战略目标是适时适势的。但甘肃工业的整体水平依然不高,基础依然薄弱,因此甘肃工业的发展,必须应是跨越式的发展,这样才可能缩小与东部发达省市的差距。甘肃拥有着丰富的矿产、能源和动植物资源,一些产业如石化、有色、冶炼等在全国来说都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同时也不乏一些具有一定规模、技术研发能力和发展能力的龙头企业,甘肃在实施工业强省的战略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要素,集中力量、合理配置、有效规划,找到一条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的有效途径,来实现甘肃工业的跨越式发展,品牌时代的到来,产业集群作用的不断体现和强化,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正在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思路。本文认为:实施区域品牌战略,培养强势的区域品牌是甘肃工业强省战略实施的关键。论文从甘肃工业强省战略意图出发,在对区域品牌的概念、特点和作用机制把握的基础上,结合甘肃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实施区域品牌战略对实现甘肃工业强省战略目标的必要性,以及实施区域品牌战略的可行性,进而提出了甘肃实施区域品牌战略基本对策的“点线面”模式,以及围绕“点线面”对策模式的实施,对区域品牌战略实施中相关成员的角色分别做出了定位,并为“点线面”模式实施中区域产业的选择提供决策方法,最后提出并分析了区域品牌战略体系中企业品牌规划的问题。
高小岩,潘娟[9](2006)在《甘肃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甘肃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独特,然而在发展民族文化旅游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解决问题并合理开发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对推进甘肃民族地区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曹斐[10](2006)在《西部广告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的投资明显增加,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经济增长速度逐步加快。作为西部经济晴雨表的西部广告业也因西部的再生而复苏发展。西部经济的振兴,带动了西部广告业的发展,促进了西部社会经济繁荣。但与此同时,西部广告业的规模、发展速度、效益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东部广告业仍存在巨大差距。从背景分析中可以看出,西部广告业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但东西部广告业间的巨大差距如果继续演绎下去的话,对于全国广告业的发展是不利的,对西部地区广告业的发展乃至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是有弊无益的。随着西部大开发进入新的阶段,西部经济必将提速发展,面对机遇和挑战,西部广告业应积极应对,科学应变,切实地发展起来。本文在对西部广告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阐述、分析的基础上,以甘肃广告业的发展现状为例,通过对甘肃广告现阶段生态环境的调查、分析和综合研究,拟求折射出西部广告业面临的发展瓶颈及其落后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西部广告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想。从全国范围来看,不同地域的广告发展水平始终受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但随着具有不同发展特点的区域经济在国内的迅速崛起,各个区域的广告业也将表现出差别非常明显的区域化特征来。西部地区有其自身经济发展的地缘局限,但西部辽阔的厚土和它独有的文化,都是西部广告人无限挖掘的资源所在。落后是事实,但同时也预示着巨大的潜力和希望。西部广告业如何形成富于竞争力的区域规模以迎接跨地域市场竞争的挑战,是西部广告界、媒体、广告主关注的共同课题。经历了20多年的恢复、发展、尚处探索阶段的西部广告业理应面对现实,及时调整定位,扩展理念,转变观念,孜孜不倦努力,随着西部经济的大振兴,必然会出现西部广告事业的腾飞。
二、品牌强省是振兴甘肃的可行之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品牌强省是振兴甘肃的可行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高质量发展 科学布局 山东省食品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背景意义 |
二、政策依据 |
三、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四、山东省食品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研究 |
附件1: |
附件2: |
(2)浙江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核心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相关概念 |
2.1.1 品牌核心竞争力 |
2.1.2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及价值 |
2.1.3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核心竞争力 |
2.1.4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核心竞争力识别 |
2.2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核心竞争力相关理论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波特菱形理论 |
2.2.3 品牌形象理论 |
第三章 浙江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浙江省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现状 |
3.1.1 积极培育自主品牌 |
3.1.2 创新市场营销与农产品品牌宣传 |
3.1.3 加强商标推广应用与保护工作 |
3.2 浙江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 |
3.2.1 缺乏规模化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
3.2.2 缺乏盈利能力强经济价值高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
3.2.3 缺乏区域公用品牌农产品市场销量 |
第四章 浙江省农产品品牌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建立及应用 |
4.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4.2 评价指标来源及数据获取 |
4.2.1 评价指标来源 |
4.2.2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分析 |
4.3 浙江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核心竞争力综合评价 |
4.3.1 确定影响权重进行一致性检验 |
4.3.2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核心竞争力层次分析模型及得分表 |
4.3.3 单项指标评价 |
4.3.4 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公式: |
4.3.5 浙江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核心竞争力模糊综合评判计算 |
4.4 综合评价 |
第五章 浙江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5.1 资源力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
5.1.1 自然资源禀赋综合利用率低下,资源配置和协调水平不强,自然资源能力有待提升 |
5.1.2 区域资源缺乏顶层战略设计和管控,政策资源能力缺失 |
5.1.3 农业经济建设从业人才人力严重短缺,人力资源能力缺乏 |
5.2 经营力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
5.2.1 农业区域品牌多而散,特色品牌少而弱,整体缺乏战略定位能力 |
5.2.2 农产品品牌质量体系标准低,缺乏市场竞争力 |
5.2.3 整体投入少,技术研发能力缺乏 |
5.2.4 建设主体权责不明,组织管理能力缺失 |
5.3 传播力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
5.3.1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市场占有率低,市场覆盖能力缺乏 |
5.3.2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营销模式创新和转型慢,营销通路能力不强 |
第六章 浙江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核心竞争力提升对策 |
6.1 整合区域核心优势资源,实施顶层战略定位,聚焦产业品牌规模化发展 |
6.2 进行科学的经营管理,建立全方位的专业化标准体系,打造高经济价值的强势农产品品牌 |
6.3 布局未来,建立现代化互联网+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营销通路,扩大市场销量 |
第七章 结论 |
第八章 创新和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浙江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核心竞争力测评调查问卷 |
附录2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核心竞争力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湖北省油菜主产区技术效率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关于油菜产量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
1.3.2 关于生产技术效率的研究 |
1.3.3 对于湖北省油菜生产及其效率的研究 |
1.3.4 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不足之处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生产理论 |
2.1.1 生产及生产要素 |
2.1.2 生产函数 |
2.2 效率及技术效率理论 |
2.2.1 效率 |
2.2.2 技术效率 |
2.2.3 技术效率测算方法 |
3 油菜生产概况介绍 |
3.1 中国油菜生产的现状 |
3.2 湖北省油菜生产总体情况 |
3.3 湖北省油菜主产区生产发展现状 |
3.3.1 三地油菜生产自然条件介绍 |
3.3.2 三大产区油菜生产历史情况 |
3.3.3 湖北省油菜生产投入产出变化情况分析 |
4 湖北油菜主产区农户生产技术效率分析 |
4.1 数据来源及样本特征 |
4.1.1 数据来源 |
4.1.2 样本农户基本特征 |
4.2 油菜籽生产技术效率分析 |
4.2.1 投入及产出指标的选取 |
4.2.2 技术效率分析方法的选取 |
4.2.3 湖北省油菜生产技术效率的比较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多管齐下提升油菜种植面积 |
5.2.2 发挥政府对油菜生产的组织引导职能 |
5.2.3 提高油菜生产的技术效率水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油菜冬季苗情长势调查表(农户调查) |
(4)中医药传统知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现状研究 |
1.3.2 国外现状研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保护的意义研究 |
2.1 相关概念 |
2.1.1 中医药 |
2.1.2 地理标志 |
2.1.3 道地药材 |
2.2 特性研究 |
2.2.1 中医药的特性 |
2.2.2 地理标志的特性 |
2.2.3 道地药材的特性 |
2.3 中医药传统知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意义研究 |
2.3.1 中医药传统知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文化价值 |
2.3.2 中医药传统知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经济价值 |
2.3.3 在保护和发展中药材上的意义研究 |
第三章 中医药传统知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政策研究 |
3.1 我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政策体系现状研究 |
3.1.1 工商总局:《商标法》 |
3.1.2 国家质检部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 |
3.1.3 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 |
3.1.4 《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地理标志的保护 |
3.2 我国中医药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政策体系现状研究 |
3.3 我国中医药传统知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政策体系存在的问题研究 |
3.3.1 《商标法》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
3.3.2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中存在的问题 |
3.3.3 《商标法》与《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之间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中医药传统知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现状研究 |
4.1 我国中医药传统知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现状 |
4.1.1 中医药传统知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数量 |
4.1.2 中医药传统知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类别 |
4.2 道地药材地理标志产品发展现状 |
4.2.1 我国道地药材发展概况 |
4.2.2 道地药材地理标志产品发展现状 |
4.3 对浙江省、云南省、四川省、甘肃省、吉林省各地区道地药材保护现状研究 |
4.3.1 浙江省 |
4.3.2 云南省 |
4.3.3 四川省 |
4.3.4 甘肃省 |
4.3.5 吉林省 |
第五章 中医药传统知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存在的问题 |
5.1 保护制度不健全,缺乏相应的认定标准 |
5.2 申报部门不统一,质量标准不明确 |
5.3 对道地药材地理标志商标重视程度低 |
5.4 中药材种植不规范,农药超标现象严重 |
5.5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开采无节制 |
5.6 宣传力度不够,缺乏专业的人才 |
第六章 加强中医药传统知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对策和建议 |
6.1 立法方面 |
6.1.1 完善地理标志保护相关法律法规 |
6.1.2 建立统筹申报制度和分类管理制度 |
6.2 管理方面 |
6.2.1 制定统一的申报及监管标准 |
6.2.2 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
6.3 对道地药材的保护方面 |
6.3.1 加强道地药材的基地建设 |
6.3.2 提高对道地药材地理标志的保护力度 |
6.4 中药材生产经营方面 |
6.4.1 规范中药材的产业发展模式 |
6.4.2 企业要树立合法的经营理念 |
6.5 认知方面 |
6.5.1 加强对地理标志产品的宣传 |
6.5.2 培养人们利用地理标志保护中医药的意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5)甘肃旅游业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前言 |
2 各领域研究进展 |
2.1 旅游资源 |
2.2 甘肃民俗旅游 |
2.3 生态旅游 |
2.4 入境客源市场 |
2.5 策略及出路 |
3 结论及展望 |
(6)甘肃旅游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 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二、甘肃旅游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理论综述 |
(一) 核心竞争力理论概述 |
(二) 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内涵分析 |
三、甘肃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分析 |
(一) 甘肃旅游企业竞争环境分析 |
(二) 甘肃旅游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
(三) 甘肃旅游企业竞争中存在的问题 |
(四) 目前甘肃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总体评价 |
四、甘肃旅游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对策分析 |
(一) 切实制定好旅游企业竞争力发展规划 |
(二) 加快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
(三) 构建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应用的合理机制 |
(四) 加强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维护 |
(五) 认真做好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定期评估 |
(六) 甘肃旅游企业增强竞争力的其他措施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族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论文简介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业研究综述 |
第三章 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发展的环境分析 |
一、旅游业发展概述 |
二、甘肃旅游业发展的宏观环境 |
三、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发展的行业环境 |
第四章 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
一、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发展现状 |
二、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三、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
四、甘肃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具体策略 |
第五章 甘肃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个案研究 |
一、甘南——临夏旅游发展研究 |
二、河西走廊四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旅游发展研究 |
三、张家川旅游发展研究 |
主要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8)甘肃工业实施区域品牌战略的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一、绪论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相关课题研究综述 |
(三) 本文研究特色综述 |
二、区域品牌概述 |
(一) 区域品牌概念与内涵 |
(二) 区域品牌的特性 |
(三) 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效用传导机制 |
三、甘肃工业实施区域品牌战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一) 甘肃工业实施区域品牌战略的必要性分析 |
(二) 甘肃工业实施区域品牌战略的可行性分析 |
四、甘肃工业实施区域品牌战略的基本对策是实施“点线面”模式 |
(一) 甘肃工业实施区域品牌战略的“点线面”模式 |
(二) 奠定“点线面”模式实施的基础 |
(三) 塑造“点线面”模式实施的环境 |
(四) 突出“点线面”模式实施的区域特色 |
(五) 加强对“点线面”模式的宣传 |
五、“点线面”模式实施中的角色定位问题 |
(一) “点线面”模式实施中政府角色定位 |
(二) “点线面”模式实施中企业角色定位 |
(三) “点线面”模式实施中消费者角色定位 |
(四) “点线面”模式实施中其他角色定位 |
六、“点线面”模式实施中主导产业的选择问题 |
(一) 甘肃工业的特点与问题分析 |
(二) “点线面”模式实施中主导产业选择原则及主导产业的初步选择 |
(三) “点线面”模式实施中主导产业的进一步选择 |
七、“点线面”模式实施中企业品牌战略规划 |
(一) 总体层面的企业品牌战略规划 |
(二) 企业层面的企业品牌战略规划 |
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9)甘肃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独具特色的甘肃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
1.甘南香巴拉之旅 |
2.莲花山“花儿”会 |
3.河西走廊民族风情线 |
二、甘肃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 |
1.区位条件差, 旅游资源分布分散, 可进入性差 |
2.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低, 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
3.由于受多种条件限制, 旅游投入不足 |
4.部分地方发展心切,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原生态的民族文化 (17) |
5.部分地区旅游设施存在安全隐患 |
三、甘肃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的对策 |
1.突出民族性, 搞好特色旅游项目和产品 |
2.加大宣传力度, 打造品牌形象 |
3.开发与保护民族文化相结合,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
4.加强人才培养和资金投入, 振兴民族旅游 |
四、结语 |
(10)西部广告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研究的缘起及意义 |
第一章 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研究内容综述 |
第二节 研究方法综述 |
第二章 西部广告业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西部广告业发展综述 |
第二节 西部广告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西部广告业发展个案研究——甘肃广告业 |
第一节 甘肃广告业在西部广告业发展中的地位 |
第二节 甘肃广告业近年来发展的基本态势 |
第三节 甘肃广告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启示 |
第四章 西部广告业发展对策及前景规划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品牌强省是振兴甘肃的可行之路(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高质量发展 科学布局 山东省食品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研究[J]. 郭友武. 中国食品工业, 2021(21)
- [2]浙江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核心竞争力研究[D]. 廖红涛. 广西大学, 2020(07)
- [3]湖北省油菜主产区技术效率比较研究[D]. 王建基. 武汉轻工大学, 2020(06)
- [4]中医药传统知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研究[D]. 刘璐.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9)
- [5]甘肃旅游业研究综述[J]. 董萍. 湖南农机, 2010(09)
- [6]甘肃旅游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对策研究[D]. 杨波. 兰州大学, 2008(S1)
- [7]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族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高小岩. 兰州大学, 2007(04)
- [8]甘肃工业实施区域品牌战略的对策分析[D]. 张艳兵. 兰州大学, 2007(04)
- [9]甘肃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J]. 高小岩,潘娟. 嘉兴学院学报, 2006(04)
- [10]西部广告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D]. 曹斐. 厦门大学, 2006(02)
标签:商标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