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二指肠巨大平滑肌肉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论文文献综述)
许丁,吴应轩[1](2002)在《十二指肠巨大平滑肌肉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文中认为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平滑肌肉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报告 1例病人的临床资料 ,并复习文献资料。结果 肠外型DLMSs中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者容易漏诊。肠系膜上动脉造影优于内镜检查。此例巨大DLMSs反复上消化道出血 3年 ,经血管造影确诊 ,手术及病理证实 ,手术完整切除 11年后尚存活。结论 DLMSs很少见 ,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可降低误诊率。DLMSs虽属恶性肿瘤 ,完整局部手术切除 ,有望获得良好疗效
侯晓翔[2](2017)在《胃肠道间质瘤32例回顾性研究并文献复习》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特点、组织学类型、手术方式、诊治经验等进行回顾性研究,以提高胃肠道间质瘤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32例胃肠道间质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同时结合纳入的89篇文献,对其临床特点、病理、诊断、治疗以及预后等进行统计学描述,并分析整理相关临床资料。结果:32名患者中,19名女性患者,13名男性患者,女:男=1.46:1,年龄:19-83岁,平均:(56.00±14.438)岁,所有患者术后均经病理及免疫组化CD117及CD34确诊。32例GISTs原发部位:27例原发胃部,2例在小肠,3例原发胃肠道外(1例原发小网膜,1例原发小肠系膜,1例原发部位在腹膜后);组织类型中:梭形、混合细胞型分别为30例、2例;肿瘤直径:2-15cm,平均:(5.94±3.441)cm,<5cm:16例,5-10cm:13例,>10cm:3例;肿瘤性坏死:9例;极低危险度1例,低危11例,中危9例,高危11例;25例出现腹部不适,14例出现呕血、黑便,1例腹部扪诊到包块,1例行体格检查时发现;辅助检查:32例行CT检查,18例行胃镜检查,16例行超声内镜检查。实验室检测:10例潜血试验阳性,9例血红蛋白下降,2例白蛋白下降,10例肿瘤标志物升高。对25例病患进行了术中出血量的统计,出血量:10-800ml,平均:(139.60±177.752)ml。肿瘤大小、核分裂数多少、肿瘤不同原发部位及Ki67指数不同在肿瘤危险度分级比较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方式不同在术后住院时间的比较中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17检测:31例阳性(96.9%),1例阴性(3.1%);CD34检测:28例阳性(87.5%),4例阴性(12.5%);DOG1检测:4例阴性(12.5%),28例阳性(87.5%)。纳入89篇文献报道4737例患者,男:女=1.10:1,就诊时间1985年4月-2016年3月,年龄:15-87岁。GISTs原发部位:食管所占百分比(1.1%),胃所占百分比(71.9%),小肠所占百分比(19.8%),结直肠所占百分比(3.5%),胃肠道外百分比(3.6%)。4737例患者均经病理检查诊断为间质瘤。结论:早期发现胃肠道间质瘤相对困难,完整的手术切除仍是目前最佳的治疗手段,对于中、高危人群,应同时辅以分子靶向药物治疗。
黄健民[3](2004)在《原发性十二指肠段平滑肌肉瘤影像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探讨各种影像学检查在十二指降段平滑肌肉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本文分析了 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十二指肠降段平滑肌肉瘤影像学所见。结果 各种检查中低张十二指肠造影、CT诊断价值较大 ,而B超和内镜检查尤其对本病腔外型诊断价值较小。结论 低张十二指肠双对比造影 ,是发现和诊断十二指肠降段平滑肌肉瘤的首选检查方法 ,CT扫描对正常诊断和临床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有重要指导意义
黄健民[4](2004)在《原发性十二指肠段平滑肌肉瘤影像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探讨各种影像学检查在十二指降段平滑肌肉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本文分析了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十二指肠降段平滑肌肉瘤影像学所见。结果 各种检查中低张十二指肠造影、CT诊断价值较大,而B超和内镜检查尤其对本病腔外型诊断价值较小。结论 低张十二指肠双对比造影,是发现和诊断十二指肠降段平滑肌肉瘤的首选检查方法,CT扫描对正常诊断和临床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有重要指导意义
冷怀明[5](2002)在《《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第24卷主题词索引》文中提出
杜宝昌,姜玉石,黄莛庭[6](2001)在《胰腺平滑肌肉瘤(附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文中提出
赵艳,杨海山[7](1999)在《十二指肠平滑肌肉瘤的影像诊断(附9例报告)》文中提出目的 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平滑肌肉瘤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本组9 例,男4 例,女5 例,年龄33 ~72 岁,平均52-11 岁。9 例经超声学(US)和胃肠钡餐透视检查,其中4 例经CT,2 例经血管造影检查,9 例患者均经手术及病理学证实。结果 十二指肠平滑肌肉瘤的主要影像学有:①肠腔狭窄;②十二指肠腔外肿块;③肠腔内充盈缺损;④肿瘤坏死和溃疡;⑤CT显示周围高密度带,伴中心部低密度区;⑥血管造影表现为十二指肠动脉供血,呈富血管性肿瘤表现。结论 X线钡餐检查和CT 扫描对十二指肠平滑肌肉瘤能作出比较准确的诊断,血管造影是一种补充性诊断方法。
二、十二指肠巨大平滑肌肉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十二指肠巨大平滑肌肉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1)十二指肠巨大平滑肌肉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2 讨 论 |
2.1 病理学特征: |
2.2 诊断: |
2.3 治疗: |
(2)胃肠道间质瘤32例回顾性研究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资料来源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质量评估 |
2.5 数据的提取 |
2.6 统计学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3.1 收治的32例患者资料统计描述 |
3.1.1 收治的32例患者一般资料 |
3.1.2 肿瘤大小与复发危险度之间的关系 |
3.1.3 肿瘤核分裂数与复发危险度之间的关系 |
3.1.4 肿瘤原发部位与复发危险度之间的关系 |
3.1.5 Ki67阳性细胞数与复发危险度之间的关系 |
3.1.6 不同手术方式与术后住院时间之间的关系 |
3.1.7 胃肠道间质瘤术后免疫组化检测的统计描述 |
3.2 检索所获资料的统计描述 |
3.2.1 性别年龄与就诊时间 |
3.2.2 手术方式选择 |
3.3 典型病例报告 |
第四章 讨论17 |
4.1 胃肠道间质瘤的起源及命名 |
4.2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特点 |
4.3 胃肠道间质瘤的辅助检查 |
4.4 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 |
4.5 胃肠道间质瘤的生物学行为特点 |
4.6 胃肠道间质瘤的治疗 |
4.7 胃肠道间质瘤的预后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四、十二指肠巨大平滑肌肉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论文参考文献)
- [1]十二指肠巨大平滑肌肉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J]. 许丁,吴应轩. 四川医学, 2002(12)
- [2]胃肠道间质瘤32例回顾性研究并文献复习[D]. 侯晓翔. 兰州大学, 2017(02)
- [3]原发性十二指肠段平滑肌肉瘤影像学分析[J]. 黄健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4(S1)
- [4]原发性十二指肠段平滑肌肉瘤影像学分析[A]. 黄健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 2004
- [5]《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第24卷主题词索引[J]. 冷怀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2(12)
- [6]胰腺平滑肌肉瘤(附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J]. 杜宝昌,姜玉石,黄莛庭.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1(06)
- [7]十二指肠平滑肌肉瘤的影像诊断(附9例报告)[J]. 赵艳,杨海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199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