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技创新能力显着提高(论文文献综述)
孙青[1](2022)在《财政科技投入、科研人力资本对科技创新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文章基于2003—2019年长江经济带的统计数据,应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国家财政科技投入、科研人力资本对科技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各省份之间的科技创新存在激烈竞争,彼此间的制约问题尚未解决;财政科技投入提升区域科技创新的能力显着发挥,科研人力资本作用尚待挖掘;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对科技创新的直接作用显着,对内相邻省市作用并不显着;固定资产投资对科技创新产生了显着的抑制作用,投资的结构和方向需要调整。为此,应当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一体化,统筹做好科学研究分工合作;继续深化财政资金科技投入,全面激发科研人力资本活力;提高全社会对科技创新认识,狠抓经济发展引导金融方向;科学调整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提升核高基研发投资的比重。
徐军海,黄永春[2](2021)在《科技人才集聚能够促进区域绿色发展吗》文中指出绿色发展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缓解现阶段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举措之一,而科技人才支撑绿色技术创新及应用则是实现绿色发展的稳定驱动力。通过分析科技人才集聚、创新能力提升与区域绿色发展三者之间的理论机制,并运用2010-2017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科技人才集聚对区域绿色发展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而创新能力提升在科技人才集聚和区域绿色发展中具有显着的中介效应,且创新产出能力的中介效应比创新投入能力的更强;创新能力对区域绿色发展的正向作用受到科技人才集聚双重门槛效应的影响,且影响效应大致呈现"U"型变化趋势;东部地区科技人才集聚对绿色发展有显着促进作用,而中、西部地区科技人才集聚对绿色发展的影响不显着。
尚洪涛,房丹[3](2021)在《政府补贴、风险承担与企业技术创新——以民营科技企业为例》文中指出以2010—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民营科技企业为研究样本,从风险承担视角实证分析政府补贴与创新相关性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政府补贴通过提高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且对企业创新数量和质量均存在滞后激励效应,这种激励效应在制造业和小规模民营科技企业中尤为显着。进一步研究发现,外部独立审计在政府补贴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关系中发挥正向调节效应,客户集中度在企业风险承担与技术创新产出关系中发挥正向调节效应。该项研究成果对补贴政策的顶层设计和民营科技企业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周希禛[4](2021)在《中国国有企业创新功能研究》文中认为
徐光磊[5](2021)在《组织间学习、知识管理过程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成功典范,是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力量,在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就科技型中小企业而言,由于资源匮乏和创新能力有限,单靠企业自身难以实现可持续创新发展,必须与外部社会网络建立广泛联系,帮助企业获取创新活动所需的稀缺性学习资源。所以相较于科技型大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这种关乎学习与知识的联动关系以及员工创新能力的需求更加强烈,更能够显着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需要高效利用和配置组织间的学习,并通过知识管理过程将获得的经验教训与经营方法,结合知识型员工的创新能力内化于组织,不断提升组织创造力,这正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个性所在。本研究基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个性特征,重点探讨组织间学习、知识管理过程与创新绩效的关系,通过强化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积极影响因素,来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整合与发展,同时实现创新产出并保持竞争优势。本研究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以“组织间学习——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为切入点,将知识管理过程作为中介变量,把知识管理过程分为知识创造、知识共享和知识利用三个维度,并引入知识型员工创新能力作为调节变量,探究组织间学习对企业创新绩效详实丰富的影响路径。具体而言,本研究结合文献和理论分析,主要探讨以下五个方面内容:(1)组织间学习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影响机制;(2)组织间学习与知识管理过程之间的影响机制;(3)知识管理过程的内部影响机制;(4)知识管理过程的中介影响机制;(5)知识型员工创新能力的调节影响机制。本研究运用调查问卷和大样本统计分析的方法,对研究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就研究结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及合理的解释,得出了以下研究结论:(1)组织间学习正向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组织间学习通过各类信息交流和知识交流等方式提高创新绩效,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利用产业集群内外的合作与学习过程来获取互补资源,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2)组织间学习正向影响知识管理过程。组织间学习可以促进新知识的产生,这是因为科技型中小企业与外部的组织进行沟通合作时,能够获取外部组织的新知识、新想法。通过这样的合作和交流,不仅可以互惠互利,还能在不断的交流学习中产生知识转移。与外部组织的合作可以让企业员工进行信息互换和更新,通过不断的合作,产生新模式、新想法,透过合作和学习,可以促进知识创造。而科技型中小企业内部员工将会通过总结分享的形式,将新知识传递给内部员工,进而员工可以通过知识利用产生新的模式、方法、技术等。这一研究结论也说明组织间学习可以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管理过程。(3)知识管理过程存在内部影响机制,即知识管理过程内部是动态的,是作为企业要素在生产与经营管理流程中不断循环的。企业动态知识管理能力通过搜寻、获取、整合、传播、共享、转化、协调与创新等活动达到科技型中小企业内外部知识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增强科技型中小企业对环境变化以及市场和客户需求变化的动态响应能力。也就是说,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价值体现为知识在各个流程环节的动态变化。(4)知识管理过程正向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创新活动的关键是将新知识应用于商业化并创造企业价值。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活动意味着成员贡献隐性技术和知识来创造和确认新产品的概念。个人在创新过程中获得的知识会传播到不同的部门,甚至是不同的组织。因此,创新活动为交流知识创造了环境。在产品开发方面,创新增强了成员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从而引发了对知识的需求,并开发了各种知识活动来进行知识整合。(5)知识管理过程在组织间学习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关系间起中介作用。组织间学习可以通过不断的信息交流和资源交流,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产生知识,并进行知识创造和知识共享,最后进行知识利用,通过这样的知识管理过程进而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绩效。(6)知识型员工创新能力正向调节知识管理过程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间的关系。有效的知识工作者不断致力于创新。个人层面的知识创造、知识转移和知识利用与创新行为相关。可以说,知识型员工倾向于获得有关新颖和艰巨任务的知识。反过来,这可以改善创新流程,提升针对客户的产品或服务质量。本研究的创新点具体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1)构建组织间学习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理论整合模型。学术界虽然针对组织间学习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曾有过不少研究,但深入探究组织间学习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作用机制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调查对象,以“组织间学习——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为研究主线,探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并以该影响机制为基础,增设中介变量与调节变量完善理论整合模型。(组织间学习——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2)探索知识管理过程的本质,对知识管理过程知识创造、知识共享以及知识利用的运作流程进行深入的分析。从研究方法上看,现有知识管理的研究文献中,多是定性分析知识创造、知识共享以及知识利用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非独立关系;而在实证研究方面,多是将三者保持着平行关系来分别进行研究。本研究创设“知识创造——知识利用、知识共享——知识利用、知识共享——知识创造——知识利用”三种研究情境,系统分析知识管理过程的内部机制运作顺序问题。(知识创造——知识利用;知识共享——知识利用;知识共享——知识创造——知识利用)(3)分析知识管理过程在组织间学习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发挥的链式中介作用。研究探讨组织间学习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因素也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着手点。本研究将知识管理过程视为中介因素,又因为知识管理过程内部存在知识创造、知识共享和知识利用的顺序运作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探讨了“知识创造——知识利用”、“知识共享——知识利用”、“知识共享——知识创造——知识利用”在组织间学习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间所发挥的链式中介作用。(组织间学习——知识管理过程——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4)探析知识型员工创新能力在知识利用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权变影响。知识型员工的创新能力可以对组织的创新能力和获得竞争优势产生重大影响。基于此,本研究引入知识型员工创新能力作为调节变量,实证检验知识型员工创新能力在知识利用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为知识管理过程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提供崭新视角。(知识利用×知识型员工创新能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
万良逆[6](2021)在《我国进出口贸易与科技创新能力的相互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刘梦晓[7](2021)在《房价对科技创新能力影响效应研究 ——基于空间视角及政策效果评估》文中研究说明“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指出,要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近年来,随着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积极推进,我国取得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竞争力得到明显提升,但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薄弱,企业核心竞争力不足,基础前沿领域涉足不深等问题不容忽视,科技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提升国家、区域以及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成为新常态经济下的重要着力点。自1998年住房分配货币化制度改革以来,我国房地产行业的蓬勃发展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房价的稳步攀升促使住宅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即使在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后,我国房价并未出现明显下行趋势,房价上涨预期依然明显,部分城市甚至出现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迹象,尽管中央政府加强了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例如对商品住房实施“限购政策”,但其政策效果仅在短期内有效,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限购规避行为极大了削弱了房价调控效果。房地产市场“限购政策”的取消和“去库存”压力的释放再度燃起房地产市场需求,就目前整体来看,房价依然处于平稳上升期。基于我国房价稳步上涨,科技创新能力也逐步提升的背景,本文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尝试探索房价与科技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本文利用我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2005—2018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双固定效应法、工具变量法首先分析了省级层面房价对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并利用中介效应模型进一步检验了工资、人力资本数量、人力资本质量和产业结构合理化作为房价传导机制对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接着本文考虑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之间的经济互动,将空间地理因素纳入研究范围,基于地理邻接、空间地理距离和空间经济距离构建了空间权重矩阵,并借助空间杜宾模型(SDM)实证分析了房价与科技创新能力之间的空间关联性;最后,考虑到房地产相关政策的实施直接影响了房价,本文采用传统双重差分模型与空间杜宾模型相结合的DID-SDM估计法进行了政策效果评估,考察了“取消限购”这一房产政策的实施对科技创新能力的空间影响。基于本文的研究结果,得出如下研究结论:第一,房价与科技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未考虑空间地理因素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房价上涨有利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且房价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主要通过工资、人力资本和产业结构合理化这些正向传导机制来实现,房价上涨带来的工资水平上涨、人力资本规模扩大、高技能高学历人力资本聚集和三产业协同融合发展程度加强均有效促进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将空间地理因素纳入研究后,研究结果显示房价与科技创新能力在我国内陆地区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间存在显着的正空间相关性,高(低)房价与高(低)房价省份在空间分布上呈现聚集态势,高(低)科技创新能力与高(低)科技创新能力省份在空间分布上也呈现聚集态势,且房价的经济相关性大于地理相关性,科技创新能力的地理相关性大于经济相关性。房价上涨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存在显着空间溢出效应,即本省房价上涨不仅会促进本省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还会对邻近省份科技创新能力产生显着提升作用;区域间的空间溢出效应大于区域内空间溢出效应,即本省房价上涨对邻近省份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效果优于对本省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效果。第二,房价上涨对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存在异质性。首先,这种异质性表现在专利属性上,房价上涨仅对发明专利授权量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的增加产生积极影响,且对后者的贡献高于前者,对外观设计专利授权量的增加并无显着影响。其次,房价上涨对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存在显着区域化差异,未考虑空间地理因素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房价上涨对中部和东北部省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效果最好,东部次之,西部最次;纳入空间地理因素的研究结果显示房价上涨对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作用的空间溢出效应仅存在于东部和东北部地区,且东北部地区的正空间溢出效应优于东部地区,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空间溢出效应不显着.第三,“取消限购”政策对我国省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存在显着空间溢出效应,即本省“取消限购”政策不仅有助于提升本省科技创新能力,还会对邻近省份科技创新能力产生显着提升作用。“取消限购”政策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空间提升效果主要是通过提高邻近省份发明专利授权量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来实现,且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的贡献高于发明专利授权量,外观设计专利授权量贡献则不显着.“取消限购”政策在区域间的空间溢出效应大于区域内空间溢出效应,即本省限购政策的取消对邻近省份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效果优于对本省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效果。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应建议:第一,要发挥房价上涨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积极促进作用,必须要保证房价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第二,要因地制宜、分类别、多层次地实施人才住房政策,维持和提升对高质量人才的吸引;第三,要全面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充分激发人才活力;第四,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着力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最后,要加强中、东、西和东北部地区的科技合作,发挥东部地区辐射带动效应,体系化布局产业链,推动各区域协调发展。
张志英[8](2021)在《政府研发资助、研发模式与纺织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组织边界和知识来源为标准,企业的研发活动可以划分为内部研发和合作研发两种模式。政府推出多种研发资助措施,并将加强不同组织间的研发合作作为政府资助政策引导的目标之一,以期提高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积极性。纺织产业是我国重要的民生产业之一,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纺织产业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快,我国纺织产业进入了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与结构转型的新阶段,加快纺织产业技术创新步伐、提高创新能力、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研发资金投入不足严重阻碍了我国纺织产业产品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虽然纺织产业研发经费中来源于政府的经费逐年增加,但政府经费在企业研发经费总额中占比却较低。政府研发资助低于最优水平,不能充分发挥诱导私人研发支出的作用,无法实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目的。同时,政府研发资助的实际效果也引发了众多质疑。政府研发资助是否真正促进了纺织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已经成为政府和企业共同关注的问题。鉴于此,本文以中国纺织产业为对象,在深入剖析纺织产业创新现状及政府研发资助现状的基础上,基于外部性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负二项回归模型、二项选择模型、顺序选择模型及路径分析模型等,探讨政府研发资助、研发模式与纺织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复杂联动关系,主要围绕“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创新绩效有何影响以及如何影响”这一核心问题展开,并分解为四个子问题研究:问题一,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创新绩效有何影响以及在权变视角下政府研发资助影响效应的差异;问题二,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研发模式有何影响以及在权变视角下政府研发资助影响效应的差异;问题三,纺织业研发模式对创新绩效是否有影响以及不同研发模式之间是否存在互动效应;问题四,纺织业研发模式在政府研发资助影响创新绩效的过程中有怎样的中介作用。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创新绩效有显着激励作用。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高会增强政府研发资助的激励作用;分别对纺织业内的纺织子行业、化纤制造子行业与纺织服装服饰子行业的研究发现,企业所有权性质的调节作用在不同子行业内结果存在差异。其中,在化纤制造子行业中,所有权性质发挥显着的削弱型调节效应,政府研发资助对非国有企业的创新绩效激励作用更高,而在纺织服装服饰子行业中结果正好相反;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调节作用还会因所有权性质不同而呈现差异化结果,主要体现为,在纺织子行业与化纤制造子行业中,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能明显地增强政府研发资助对非国有企业创新绩效的激励效应,而在纺织服装服饰子行业中,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则会增强政府研发资助在国有企业中的激励效应。(2)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内部研发、合作研发有显着促进作用。政府研发资助对企业开展的基于科学的合作的促进效应大于其对基于市场的合作的促进效应;政府研发资助对合作研发的影响会因企业内部研发强度而异,相较于内部研发强度较低的企业,政府研发资助在内部研发强度高的企业内对外部合作的激励效应更大。(3)纺织业内部研发、合作研发都对创新绩效有显着促进作用。内部研发对创新绩效的激励效应大于任何一种合作研发模式,在合作研发模式中,基于科学的合作模式对创新绩效的激励效应大于基于市场的合作模式带来的激励效应;内部研发与两种合作研发模式对科研储备绩效的促进效应都大于其对市场表现绩效的促进效应;内部研发与合作研发在促进创新绩效提升的过程中存在互补关系,合作研发通过与内部研发结合可以发挥更大的激励效应,企业同时开展内部研发与合作研发更利于创新绩效的提升。(4)纺织业内部研发在政府研发资助促进合作研发过程中发挥显着的中介效应,其中在政府研发资助对基于科学的合作的影响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而在政府研发资助对基于市场的合作的影响过程中发挥完全中介效应;企业内部研发与合作研发在政府研发资助促进创新绩效过程中发挥多重中介效应,表现为三种途径:一是政府研发资助促进内部研发、内部研发促进市场表现绩效与科研储备绩效;二是政府研发资助促进内部研发、内部研发促进合作研发(基于科学的合作与基于市场的合作)、合作研发促进市场表现绩效与科研储备绩效;三是政府研发资助促进基于科学的合作、基于科学的合作促进科研储备绩。尽管政府研发资助通过多种途径促进了创新绩效的提升,但是,在所有路径中,内部研发是整个创新链的核心环节,政府欲通过促进企业合作研发进而促进创新绩效发挥研发资助的杠杆作用收效甚微。基于研究结论,总结了研究的政策启示:继续加大政府对纺织业的研发资助力度,注重资助目标的明确性;完善纺织业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维护创新者的利益,保证资助资金的有效利用;建立真正有效的政府驱动型合作创新平台,实现政府资助目标通过高强度的研发合作机制有效传导;制定有效提高纺织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措施,避免与创新相关的市场无效率行为。研究结论不但深化了外部性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中关于政府资助政策影响创新绩效机制的理解,同时也为政府制定更科学合理和更具针对性的旨在推动我国纺织业开展多样化研发模式、提升创新绩效的科技资助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经验证据。
毕重人[9](2020)在《我国海洋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海洋经济主要增长方式是结构主导性增长,是以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方式。在我国经济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发展背景下,分析海洋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促进海洋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从海洋产业发展历程出发,基于产业效率视角阐述海洋产业结构演化过程及海洋经济主要发展阶段,通过比较研究海洋产业的转型升级影响因素,针对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使用博弈模型解析我国海洋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作用过程。随后,本文基于创新价值链理论与效率评价方法分析了区域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科技驱动路径与政策驱动路径,最后结合国际经验启示提出我国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具体来讲,本文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内容:首先本研究界定了我国需要转型升级的海洋传统优势产业。采用文献梳理和发展历程梳理两种方法,并通过分别计算各个海洋产业的产业贡献度,最后对政策文件进行全面梳理,确定出海洋传统优势产业中需转型升级的五大海洋产业:海洋渔业、海洋盐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工业和海洋油气业。海洋产业转型升级历程的分阶段阐述。对海洋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演变从行政管理机构、产业发展政策、环境与资源保护以及科技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分析,把我国海洋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分成五个时期,同时通过解析海洋产业结构与产业效率关系,根据海洋产业效率评价方法与超效率DEA模型,根据全国宏观海洋经济效率与各上市企业经济效率的变化趋势,结合产业结构演化过程分析海洋产业效率测算结果,量化分析海洋产业结构演化过程,寻找海洋传统优势产业演变的规律性。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通过从宏观层面对我国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随后采用我国11个沿海省市的面板数据,分别对影响海洋渔业、海洋盐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工业和海洋油气业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技术因素是各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共性影响因素,政策因素具有产业异质性,在部分产业中影响显着。从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参与主体特征出发,分析海洋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作用机制。归纳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产业转型升级过程的参与主体特征,分析主体间互动关系复杂性,在简化基本假设下,利用博弈分析方法,解析技术驱动路径与政策驱动路径下海洋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的作用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进步与海洋产业政策激都可以激励海洋产业的转型升级,作为两条差异化途径,分别影响三个层次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行为,技术进步的影响渠道多元性强于政策激励,而政策激励在持续时间以及均衡状态的稳定性方面较技术进步差。从创新价值链理论出发,分析海洋传统优势产业的科技驱动路径。以提升我国海洋产业创新能力与全球地位为目标,使用DEA模型从知识创新价值链的三阶段评价各区域的创新效率,根据创新效率差异,分析世界主要海洋国家创新能力实现的若干路径,通过比较分析我国各沿海省份的创新效率结构属性。研究发现,世界主要海洋国家产业升级的发展经验可以从三个维度与不同省域发展路径进行匹配,各省海洋产业转型升级需结合自身特征选择发展模式。分析海洋传统优势产业的政策驱动路径。根据中国海洋经济政策演变过程,分别梳理每个时期我国海洋经济综合管理的主要政策,聚焦我国五年规划中海洋产业政策的转向,从海洋产业的发展历史角度,厘清海洋政策的发展脉络。为了验证产业政策的有效性,本文通过使用2001-2017年中国海洋经济各行业数据,采用GRA-DID分析估计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海洋政策的变化对于海洋经济产业结构的发展带来显着的影响,我国海洋产业政策的分类治理对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海洋传统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为研究对象,从影响因素、产业政策、产业创新三个方面阐述了海洋产业的转型升级过程,形成了如下三点创新:(1)基于产业整体发展历程与混合回归方法,本研究厘清了海洋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影响因素,验证了影响因素的共性与差异,明确了科技创新因素的普遍显着性影响,有助于解决海洋产业转型升级中各产业共性规律的归纳问题。(2)在假设条件下,设计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的海洋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路径分析方法,厘清了各影响因素作用过程,有助于解释海洋产业转型升级问题分析中不同影响因素作用路径的显着差异。(3)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与创新价值链理论,结合GRA-DID、三阶段DEA等实证方法,分析了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科技驱动路径与政策驱动路径,有助于解释海洋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与影响因素间的互动关系。
吴贵华[10](2020)在《创新空间分布和空间溢出视角下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研究》文中认为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成为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也是提升城市群竞争力的重要支撑。然而,我国各个城市群不论是创新资源禀赋还是空间结构都有较大差异,不同城市群的创新政策工具、创新要素布局、创新平台搭建等迫切需要关于创新空间集聚、形成机制和演化规律等的创新经济地理理论支撑。因此,基于创新经济地理视角研究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对城市群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系统梳理了创新空间分布、知识空间溢出与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的内在关联机制,采用多种空间统计方法从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城市群和城市群创新中心三个层面考察了中国城市创新空间集聚的特征事实,并基于新经济地理学局部知识溢出模型分析创新空间集聚的微观机制,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对知识资本与创新活动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得出如下结论:(1)基于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城市群和城市群创新中心三个尺度的创新空间格局分析发现,创新空间分布呈现空间集聚态势且存在加剧趋势;北京、上海、深圳分别成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核心引领、多点集聚”的团簇式创新集聚格局;创新中心与边缘城市创新关联遵循着邻近与等级扩散的空间溢出规律。(2)基于局部知识溢出模型分析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的微观机制,结果发现:第一,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的微观机制是“知识空间集聚→知识溢出强度增大→创新成本降低→知识资本增长率高→知识空间集聚(创新中心形成)”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第二,当创新要素流动成本较低且知识溢出水平较高时,创新集聚产生了本地市场效应和价格指数效应,有利于城市群创新中心的形成。第三,国际知识溢出提高有利于本国城市群创新中心创新资本份额和经济增长率的提高,而国内知识溢出降低了创新中心的资本份额,国际知识在国内跨区域溢出有利于提高边缘城市的资本份额。(3)对知识资本与创新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第一,长三角城市群创新活动存在空间相关性,本地知识资本积累对创新集聚具有直接溢出效应,对边缘城市创新集聚具有空间溢出效应。第二,创新要素流动不仅对创新中心本地具有创新促进作用,也对边缘城市具有空间溢出效应。第三,国内研发资本对FDI渠道溢出的国际知识资本创新效应有极化效用,国内人力资本有助于进口渠道溢出的国际知识资本创新效应的空间扩散。(4)以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中心的空间演化为案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深圳成为大湾区创新“新中心”;长期来看,研发资本的空间溢出效应显着为正。因此,大湾区可构建“知识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空间结构,推动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本文创新在于:一是从创新经济地理视角出发,以局部溢出模型为基准,引入知识资本流动成本和不同开放度分析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的微观机制,系统研究知识资本积累对城市群创新集聚和创新中心形成的空间溢出效应。二是基于城市、城市群和城市群创新中心三个尺度的创新空间格局,多角度刻画、分析城市群创新中心空间集聚特征,发现创新中心与边缘城市创新关联遵循着邻近与等级扩散的空间溢出规律。三是基于创新空间溢出机制和城市空间分布格局,按“空间特征、空间机理、空间效应”的框架,从实证层面检验城市群创新中心的形成和演化,进而对城市群创新中心建设提出建议。
二、科技创新能力显着提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技创新能力显着提高(论文提纲范文)
(1)财政科技投入、科研人力资本对科技创新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假设 |
2 研究设计 |
2.1 变量和数据说明 |
2.1.1 核心变量 |
2.1.2 控制变量 |
2.1.3 数据说明 |
2.2 模型设定 |
3 实证检验与分析 |
3.1 模型相关检验 |
3.1.1 空间自相关检验 |
3.1.2 模型选择 |
3.2 结果分析 |
3.2.1 估计结果 |
3.2.2 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 |
4 结论与对策建议 |
(2)科技人才集聚能够促进区域绿色发展吗(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 言 |
二、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1. 科技人才集聚对区域绿色发展的直接效应 |
2. 科技人才集聚对区域绿色发展影响的创新能力中介效应 |
3. 作用机制的区域异质性 |
三、 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 |
1. 变量测度与说明 |
(1) 绿色发展水平。 |
(2) 人才集聚指数。 |
2. 模型构建 |
(1) 基本模型构建。 |
(2) 中介效应模型。 |
(3) 门槛效应模型。 |
3. 数据来源和描述性统计 |
四、 实证结果分析 |
1. 基本回归分析 |
2. 中介效应分析 |
3. 门槛模型估计 |
4. 稳健性检验 |
(1) 基准模型的稳健性检验。 |
(2) 中介效应的稳健性检验。 |
5. 区域异质性分析 |
五、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3)政府补贴、风险承担与企业技术创新——以民营科技企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
(一)政府补贴与技术创新产出 |
(二)政府补贴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 |
(三)风险承担水平对政府补贴与技术创新产出关系的中介效应 |
(四)政府补贴、风险承担与技术创新产出关系在不同行业和规模企业中的差异 |
三、研究设计 |
(一)变量定义 |
1. 解释变量 |
2. 被解释变量 |
3. 中介变量 |
4. 控制变量 |
(二)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三)模型构建 |
四、实证分析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相关性分析 |
(三)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数量、创新质量的关系 |
(四)风险承担的中介效应 |
(五)政府补贴、风险承担能力与技术创新产出关系在不同行业与规模企业中的差异分析 |
(六)稳健性检验 |
1. 替换变量 |
2. 内生性问题 |
五、进一步分析 |
(一)独立审计的调节作用 |
(二)客户集中度的调节作用 |
六、研究结论及启示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启示 |
(5)组织间学习、知识管理过程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评阅意见 |
答辩决议书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资源基础理论 |
2.1.2 知识基础理论 |
2.1.3 开放式创新理论 |
2.2 组织间学习的研究综述 |
2.2.1 组织间学习的内涵 |
2.2.2 组织间学习的构成要素 |
2.2.3 组织间学习的实证研究 |
2.2.4 组织间学习的研究评述 |
2.3 知识管理过程研究综述 |
2.3.1 知识管理过程的内涵 |
2.3.2 知识管理过程的构成要素 |
2.3.3 知识管理过程的实证研究 |
2.3.4 知识管理过程的研究述评 |
2.4 知识型员工创新能力研究综述 |
2.4.1 知识型员工创新能力的内涵 |
2.4.2 知识型员工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研究 |
2.4.3 知识型员工创新能力的实证研究 |
2.4.4 知识型员工创新能力的研究述评 |
2.5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研究综述 |
2.5.1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内涵 |
2.5.2 企业创新绩效的构成要素研究 |
2.5.3 企业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 |
2.5.4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研究述评 |
2.6 各变量关系间研究述评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模型与假设 |
3.1 变量的界定及维度划分 |
3.1.1 组织间学习界定及维度划分 |
3.1.2 知识管理过程界定及维度划分 |
3.1.3 知识型员工创新能力界定及维度划分 |
3.1.4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界定及维度划分 |
3.2 研究假设提出 |
3.2.1 组织间学习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 |
3.2.2 组织间学习与知识管理过程 |
3.2.3 知识管理过程的内部影响机制 |
3.2.4 知识管理过程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 |
3.2.5 知识管理过程的中介作用 |
3.2.6 知识型员工创新能力的调节作用 |
3.3 概念模型提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设计思路 |
4.2 研究对象的确定和选择 |
4.3 问卷设计 |
4.4 数据收集 |
4.5 变量测量 |
4.5.1 组织间学习的测量 |
4.5.2 知识管理过程的测量 |
4.5.3 知识型员工创新能力的测量 |
4.5.4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测量 |
4.6 预测试数据收集与分析 |
4.6.1 预测试问卷收集 |
4.6.2 预测试描述性统计 |
4.6.3 预测试信效度分析 |
第5章 实证研究 |
5.1 数据搜集与样本特征 |
5.1.1 正式测试问卷收集 |
5.1.2 量表描述性统计 |
5.2 信度与效度检验 |
5.2.1 信度分析 |
5.2.2 效度检验 |
5.3 相关性分析和区别效度 |
5.4 同源偏差检验 |
5.5 基本特征差异分析 |
5.5.1 企业年限差异性分析 |
5.5.2 企业性质差异性分析 |
5.5.3 企业行业属性特征差异性分析 |
5.5.4 企业规模差异性分析 |
5.6 假设检验 |
5.6.1 组织间学习对创新绩效效应检验 |
5.6.2 组织间学习对知识管理效应检验 |
5.6.3 知识共享对知识利用效应检验 |
5.6.4 知识管理过程对创新绩效效应检验 |
5.6.5 知识管理过程的中介效应检验 |
5.6.6 知识型员工创新能力的调节效应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果讨论与实践启示 |
6.1 实证结果讨论 |
6.1.1 组织间学习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讨论 |
6.1.2 组织间学习对知识管理过程的影响讨论 |
6.1.3 知识管理的内部影响过程机制 |
6.1.4 知识管理过程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讨论 |
6.1.5 知识管理过程的中介作用讨论 |
6.1.6 知识型员工创新能力的调节作用讨论 |
6.2 实践启示 |
6.2.1 充分发挥组织间学习与知识管理过程的联动作用 |
6.2.2 实现知识型员工创新能力的最大化 |
6.2.3 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管理模式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局限及未来展望 |
7.3.1 研究局限 |
7.3.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房价对科技创新能力影响效应研究 ——基于空间视角及政策效果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进度和文献评述 |
1.3.1 房价的相关研究 |
1.3.2 科技创新能力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
1.5 本文创新与不足 |
2 相关理论和内在影响机制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科技创新能力相关理论 |
2.1.2 人力资本相关理论 |
2.2 内在影响机制分析 |
2.2.1 房价对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 |
2.2.2 工资作为房价传导机制对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 |
2.2.3 人力资本作为房价传导机制对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 |
2.2.4 产业结构作为房价传导机制对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 |
3 房价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 |
3.1 问题提出 |
3.2 数据来源和模型设定 |
3.2.1 数据来源 |
3.2.2 计量模型设定 |
3.2.3 变量选取与说明 |
3.3 房价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 实证结果 |
3.3.1 房价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 基准回归 |
3.3.2 房价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 稳健性检验 |
3.3.3 专利异质性分析: 基准回归 |
3.3.4 专利异质性分析: 稳健性检验 |
3.3.5 分地区回归: 实证结果 |
3.3.6 分地区回归: 稳健性检验 |
3.3.7 分地区专利异质性分析: 实证结果 |
3.3.8 分地区专利异质性分析: 稳健性检验 |
3.4 房价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 传导机制分析 |
3.4.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
3.4.2 工资传导机制: 实证结果 |
3.4.3 工资传导机制: 稳健性检验 |
3.4.4 人力资本数量传导机制: 实证结果 |
3.4.5 人力资本数量传导机制: 稳健性检验 |
3.4.6 人力资本质量传导机制: 实证结果 |
3.4.7 人力资本质量传导机制: 稳健性检验 |
3.4.8 产业结构合理化传导机制: 实证结果 |
3.4.9 产业结构合理化传导机制: 稳健性检验 |
3.5 本章小结 |
4 房价、省际空间溢出效应与科技创新能力 |
4.1 问题提出 |
4.2 数据来源和模型设定 |
4.2.1 数据来源 |
4.2.2 变量选取 |
4.2.3 空间杜宾模型的设定 |
4.3 空间自相关性检验 |
4.3.1 构建空间权重矩阵 |
4.3.2 全局空间相关性检验结果 |
4.3.3 局部空间相关性检验结果 |
4.3.4 Getis-Ord指数G |
4.4 房价、省际空间溢出效应与科技创新能力: 实证结果 |
4.4.1 基于邻接矩阵的SDM估计 |
4.4.2 基于反距离地理矩阵的SDM估计 |
4.4.3 基于经济距离矩阵的SDM估计 |
4.4.4 基于经济—地理距离矩阵的SDM估计 |
4.5 房价、省际空间溢出效应与科技创新能力:稳健性检验 |
4.5.1 基于邻接矩阵的稳健性检验 |
4.5.2 基于反距离地理矩阵的稳健性检验 |
4.5.3 基于经济距离矩阵的稳健性检验 |
4.5.4 基于经济—地理距离矩阵的稳健性检验 |
4.6 异质性分析: 分地区回归实证结果 |
4.6.1 基于邻接矩阵的异质性分析 |
4.6.2 基于反距离地理矩阵的异质性分析 |
4.6.3 基于经济距离矩阵的异质性分析 |
4.6.4 基于经济—地理距离矩阵的异质性分析 |
4.7 异质性分析: 稳健性检验 |
4.7.1 基于邻接矩阵异质性分析的稳健性检验 |
4.7.2 基于反距离地理矩阵异质性分析的稳健性检验 |
4.7.3 基于经济距离矩阵异质性分析的稳健性检验 |
4.7.4 基于经济—地理距离矩阵异质性分析的稳健性检验 |
4.8 本章小结 |
5 “取消限购”政策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空间影响—基于双重差分空间杜宾模型的分析 |
5.1 问题提出 |
5.2 数据来源与模型设定 |
5.2.1 数据来源 |
5.2.2 变量选取 |
5.2.3 双重差分空间计量模型设定 |
5.3 “取消限购”政策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空间影响: 实证分析 |
5.3.1 基于邻接矩阵的DID-SDM估计 |
5.3.2 基于反距离地理矩阵的DID-SDM估计 |
5.3.3 基于经济距离矩阵的DID-SDM估计 |
5.3.4 基于经济—地理距离矩阵的DID-SDM估计 |
5.4 相关检验 |
5.4.1 平行趋势检验 |
5.4.2 安慰剂检验 |
5.5 稳健性检验 |
5.5.1 基于邻接矩阵的稳健性检验 |
5.5.2 基于反距离地理矩阵的稳健性检验 |
5.5.3 基于经济距离矩阵的稳健性检验 |
5.5.4 基于经济—地理距离矩阵的稳健性检验 |
5.6 异质性分析:实证结果 |
5.6.1 基于邻接矩阵的异质性分析 |
5.6.2 基于反距离地理矩阵的异质性分析 |
5.6.3 基于经济距离矩阵的异质性分析 |
5.6.4 基于经济—地理距离矩阵的异质性分析 |
5.7 本章小节 |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本文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政府研发资助、研发模式与纺织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纺织业创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1.2 中国纺织业政府研发资助现状 |
1.1.3 政府研发资助的必要性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相关概念与研究对象 |
1.4.1 纺织业政府研发资助的概念及类型 |
1.4.2 纺织业研发模式的概念及类型 |
1.4.3 纺织业创新绩效的概念及类型 |
1.4.4 研究对象界定 |
1.5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1.6 可能的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外部性理论 |
2.1.2 交易成本理论 |
2.2 政府研发资助与纺织业研发模式研究 |
2.2.1 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内部研发的影响 |
2.2.2 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合作研发的影响 |
2.3 纺织业研发模式与创新绩效研究 |
2.3.1 纺织业内部研发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
2.3.2 纺织业合作研发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
2.4 政府研发资助与纺织业创新绩效研究 |
2.5 研究评述 |
3 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创新绩效影响实证分析 |
3.1 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创新绩效影响研究假设 |
3.2 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创新绩效影响研究设计 |
3.2.1 样本与变量 |
3.2.2 模型与方法 |
3.3 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创新绩效影响实证检验结果 |
3.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3.3.2 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全样本创新绩效的影响 |
3.3.3 政府研发资助对不同子行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
3.3.4 稳健性检验 |
3.4 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创新绩效影响假设检验情况与结果讨论 |
3.4.1 研究假设检验情况 |
3.4.2 结果讨论 |
4 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研发模式影响实证分析 |
4.1 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研发模式影响研究假设 |
4.2 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研发模式影响研究设计 |
4.2.1 样本与变量 |
4.2.2 模型设定 |
4.2.3 分析方法的选择 |
4.3 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研发模式影响实证检验结果 |
4.3.1 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内部研发的影响 |
4.3.2 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合作研发的影响 |
4.3.3 稳健性检验 |
4.4 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研发模式影响假设检验情况与结果讨论 |
4.4.1 研究假设检验情况 |
4.4.2 结果讨论 |
5 纺织业研发模式对创新绩效影响实证分析 |
5.1 纺织业研发模式对创新绩效影响研究假设 |
5.2 纺织业研发模式对创新绩效影响研究设计 |
5.2.1 样本与数据 |
5.2.2 变量与模型 |
5.3 纺织业研发模式对创新绩效影响实证检验结果 |
5.3.1 内部研发与合作研发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
5.3.2 内部研发与合作研发的交互效应 |
5.4 稳健性检验 |
5.5 纺织业研发模式对创新绩效影响假设检验情况与结果讨论 |
5.5.1 研究假设检验情况 |
5.5.2 结果讨论 |
6 纺织业研发模式的中介效应检验 |
6.1 纺织业研发模式的中介效应研究假设 |
6.2 纺织业研发模式的中介效应研究设计 |
6.2.1 样本与变量 |
6.2.2 模型与方法 |
6.3 纺织业研发模式的中介效应实证检验结果 |
6.3.1 内部研发的中介效应检验 |
6.3.2 内部研发、合作研发的多重中介效应检验 |
6.3.3 合作研发的门槛效应检验 |
6.4 纺织业研发模式的中介效应假设检验情况与结果讨论 |
6.4.1 研究假设检验情况 |
6.4.2 结果讨论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启示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我国海洋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 创新点 |
2 海洋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文献综述 |
2.1 产业转型升级相关研究 |
2.1.1 产业转型升级内涵 |
2.1.2 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 |
2.2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2.2.1 产业结构合理化 |
2.2.2 产业结构高级化 |
2.3 海洋产业的特征与转型升级研究 |
2.3.1 海洋产业结构变化规律研究 |
2.3.2 海洋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 |
2.3.3 战略性新兴海洋产业优化研究 |
2.4 价值链理论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应用 |
2.4.1 创新价值链与产业转型升级 |
2.4.2 海洋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的价值链理论解释 |
2.5 小结 |
3 海洋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研究对象界定 |
3.1 我国海洋产业分布特征 |
3.1.1 我国海洋经济主要的产业分布与空间分布 |
3.1.2 我国各海洋产业的发展水平差异 |
3.2 我国海洋传统产业界定 |
3.3 我国海洋优势产业界定 |
3.4 当前国际环境与国内经济转型条件下各海洋产业转型升级需求 |
3.4.1 各国海洋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与发展趋势 |
3.4.2 环境约束下各海洋产业转型升级需求 |
3.5 我国海洋传统优势产业中需转型升级产业界定 |
3.6 小结 |
4 我国海洋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历程分析 |
4.1 建国以来我国海洋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过程分析 |
4.1.1 中国海洋经济政策的恢复和确立时期:1949-1965年 |
4.1.2 中国海洋经济政策在曲折中完善时期:1966年-1977年 |
4.1.3 改革发展阶段的我国海洋传统优势产业:1978-2002年 |
4.1.4 转型升级阶段的我国海洋传统优势产业:2003-2011年 |
4.1.5 新常态下海洋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2012至今 |
4.2 中国海洋经济政策的变化与发展分析 |
4.3 产业效率视角下海洋产业结构变化分析 |
4.4 近年来海洋产业转型升级过程分析 |
4.4.1 评价指标选择 |
4.4.2 海洋产业效率测算结果与产业结构演化过程相关性分析 |
4.4.3 海洋产业结构演化中产业效率的变化路径 |
4.5 小结 |
5 我国海洋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5.1 我国海洋产业宏观转型升级现状分析 |
5.2 海洋渔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5.3 海洋盐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5.4 海洋交通运输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5.5 海洋油气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5.6 海洋船舶工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5.7 本章小结 |
6 海洋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作用机制分析 |
6.1 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参与主体特征 |
6.1.1 海洋产业转型升级过程的参与主体特征集合 |
6.1.2 海洋产业主体间互动关系复杂性 |
6.2 不同路径下海洋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解析 |
6.2.1 基本假设 |
6.2.2 海洋传统优势产业的价值链互动与均衡 |
6.2.3 技术驱动路径中各因素对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过程 |
6.2.4 政策驱动路径中各因素对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过程 |
6.3 本章小结 |
7 海洋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的科技驱动路径分析 |
7.1 创新价值链视角下产业创新能力分析 |
7.2 模型构建与数据 |
7.3 主要海洋国家与各省域创新效率比较 |
7.4 基于创新能力提升的各省域海洋产业转型升级路径分析 |
7.5 小结 |
8 海洋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驱动路径分析 |
8.1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海洋产业转型升级分析 |
8.2 海洋产业结构的模型设定 |
8.3 政策影响实证结果分析 |
8.4 小结 |
9 结论与建议 |
9.1 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3 本文存在的不足与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创新空间分布和空间溢出视角下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问题 |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 |
第2章 关于创新空间分布、知识溢出与城市群创新中心的研究综述 |
2.1 创新活动空间分布与创新空间集聚 |
2.1.1 创新经济地理研究 |
2.1.2 创新活动空间分布 |
2.1.3 创新空间集聚 |
2.2 知识空间溢出及其与创新空间集聚的关联 |
2.2.1 知识空间溢出机制 |
2.2.2 知识空间溢出与创新空间集聚 |
2.2.3 创新空间集聚与城市群空间结构 |
2.3 城市群创新集聚与创新中心 |
2.3.1 城市群创新的空间结构 |
2.3.2 城市群创新中心 |
2.3.3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创新 |
2.4 总结性评述 |
第3章 主要城市群创新中心的时空演化特征 |
3.1 主要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的时空演化 |
3.2 主要创新型城市群创新能力的时空演化特征 |
3.2.1 主要创新型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特征 |
3.2.2 主要创新型城市群创新能力的时空演变特征 |
3.3 典型城市群创新网络时空演化特征 |
3.3.1 三大城市群创新网络的层级体系 |
3.3.2 三大城市群创新网络空间结构演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群创新中心的形成机制——新经济地理学LS模型及拓展 |
4.1 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机制——基准的LS模型 |
4.1.1 模型基本假设 |
4.1.2 城市群创新经济系统均衡分析 |
4.1.3 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机制——循环累积效应 |
4.1.4 小结 |
4.2 拓展1:城市群创新要素流动的LS模型 |
4.2.1 模型基本假设 |
4.2.2 城市群创新经济系统均衡分析 |
4.2.3 知识溢出对城市群创新集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
4.2.4 小结 |
4.3 拓展2:开放经济中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的LS模型 |
4.3.1 模型基本假设 |
4.3.2 开放经济中城市群创新中心经济系统均衡分析 |
4.3.3 国际知识溢出对城市群创新空间集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
4.3.4 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空间计量的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机制检验 |
5.1 知识资本积累、空间溢出与城市群创新中心关系 |
5.1.1 模型、变量与数据 |
5.1.2 实证检验和结果分析 |
5.1.3 稳健性检验 |
5.1.4 小结 |
5.2 创新要素流动、空间溢出与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关系 |
5.2.1 模型、变量与数据 |
5.2.2 实证检验和结果分析 |
5.2.3 稳健性检验 |
5.2.4 小结 |
5.3 国际知识溢出与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关系 |
5.3.1 模型、变量与数据 |
5.3.2 实证检验和结果分析 |
5.3.3 稳健性分析 |
5.3.4 小结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创新及创新中心形成——案例分析 |
6.1 大湾区城市群创新活动的时空演化特征 |
6.1.1 大湾区城市群创新的时间分布特征 |
6.1.2 大湾区城市群创新活动的空间演化 |
6.2 大湾区城市群知识创新网络结构研究 |
6.2.1 大湾区知识创新网络特征分析 |
6.2.2 大湾区知识创新网络的空间演化 |
6.2.3 大湾区知识创新网络演化的影响因素 |
6.2.4 小结 |
6.3 大湾区城市知识空间溢出与创新集聚关系研究 |
6.3.1 模型设定 |
6.3.2 数据来源与变量测度 |
6.3.3 实证检验和结果分析 |
6.3.4 小结 |
6.4 大湾区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路径分析 |
6.4.1 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面临的困境 |
6.4.2 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路径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全文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我国城市群及其空间范围划分 |
附录B 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 |
附录C 第5章部分检验结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科技创新能力显着提高(论文参考文献)
- [1]财政科技投入、科研人力资本对科技创新的影响[J]. 孙青. 统计与决策, 2022(01)
- [2]科技人才集聚能够促进区域绿色发展吗[J]. 徐军海,黄永春. 现代经济探讨, 2021
- [3]政府补贴、风险承担与企业技术创新——以民营科技企业为例[J]. 尚洪涛,房丹. 管理学刊, 2021(06)
- [4]中国国有企业创新功能研究[D]. 周希禛. 吉林大学, 2021
- [5]组织间学习、知识管理过程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D]. 徐光磊. 吉林大学, 2021
- [6]我国进出口贸易与科技创新能力的相互影响研究[D]. 万良逆. 江西财经大学, 2021
- [7]房价对科技创新能力影响效应研究 ——基于空间视角及政策效果评估[D]. 刘梦晓.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8]政府研发资助、研发模式与纺织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D]. 张志英. 浙江理工大学, 2021(06)
- [9]我国海洋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D]. 毕重人.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10]创新空间分布和空间溢出视角下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研究[D]. 吴贵华. 华侨大学, 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