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夏季(6-8月)我区气候影响评价

2000年夏季(6-8月)我区气候影响评价

一、2000年夏季(6~8月)我区气候影响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吕纯月[1](2021)在《基于SPI指数的中国夏季干旱区域性特征及环流异常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利用1961-2018年中国2474站逐日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海表温度资料,采用夏季SPI指数作为干旱指标,利用REOF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系统地研究了近60年来中国夏季干旱区域性特征及典型区域干旱发生时的环流异常,结果表明:(1)中国夏季干旱存在显着的区域性变化特征。基于REOF分析,中国夏季SPI指数表征的旱涝情况按年际变率可划分为15个区域,基本覆盖了除西藏、新疆北部以外的中国绝大部分地区。各区域可以很好地表征局地夏季干旱的年际变化,且均存在多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特征,但其主周期及变化趋势各不相同。除了河套、江淮地区夏季SPI变化呈显着负相关关系以外,其余区域相互独立。北方大部、我国西南大部夏季存在干旱化趋势,而东南地区存在变湿趋势。(2)西南地区夏季总体呈变干趋势,尤其是云南、四川东南部干旱化趋势显着。在典型干旱年夏季,该地区水汽输送不足,且受到热带西北太平洋-西南地区斜向垂直环流的下沉支控制,这是大气对热带西北太平洋热源异常响应的结果。同时,大气波动通过西风带扰动向下游的能量频散,为西南地区低层辐散、高层辐合的环流异常的形成和维持提供了必要的扰动能量积聚,有利于干旱维持。(3)河套地区在21世纪后干旱化趋势不断增强。200hPa上波扰能量的输入以及菲律宾以东的冷海温异常强迫是有利于干旱维持的重要原因。河套地区与江淮地区之间存在南北旱涝反相振荡现象,与该现象相联系的水汽通道主要来自西太平洋。且这种现象与大气EAP型遥相关存在重要的联系,在北干南湿年(北湿南干年)表现为EAP型遥相关负位相(正位相)配置,具有相当正压结构。除此外,还与同期NAO/AO以及前春、同期Nino3指数有关。

吴海江[2](2021)在《基于气象干旱和高温的中国农业干旱预测模型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人口的增长,对粮食和水资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加,而粮食和水资源安全很大程度上受农业干旱的影响。农业干旱主要受气象干旱和高温的影响。因此,如何综合考虑这些影响因素并构建可靠的农业干旱预测模型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以及部署抗旱减灾措施等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不同时间尺度的标准化土壤湿度指数(SSI)在监测农业干旱时可能出现不一致的问题,采用Kendall Copula函数联合不同时间尺度的SSI构建联合标准化土壤湿度指数(JSSI)以表征农业干旱。采用6个月尺度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3个月尺度的标准化温度指数(STI)分别表征气象干旱和高温,进而构建标准化复合事件指数(SCEI)和标准化干或热事件指数(SDHEI),并分析中国6~8月不同严重程度的气象干旱和高温出现的条件下,发生农业干旱的联合概率和条件概率以及影响因素。在1~3个月预见期下,以前期的气象干旱和农业干旱(即不考虑高温)以及前期的气象干旱、高温和农业干旱(即考虑高温)作为两组预测因子,分别构建基于meta-Gaussian(MG)和Pair Copula Constructions(PCC)的两种农业干旱预测模型,采用留一交叉验证法(LOOCV),预测中国逐年夏季的农业干旱并进行性能评价,并对两组预测因子下的两种农业干旱预测模型在中国不同分区的预测性能进行比较。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Kendall Copula函数联合1、3、6、9和12个月尺度的SSI构建的JSSI能够及时捕捉到短时间尺度的新发干旱和中长时间尺度的持续性干旱,可以客观反映农业干旱的综合状况。(2)与SCEI描述的复合干热事件(即气象干旱和高温同时发生)不同,构建的SDHEI表征气象干旱或高温至少有一个出现的情形,可以全面反映干热事件的综合状况,可作为有效监测干热事件的工具之一。(3)在6~8月份,中国同时出现气象干旱、高温和农业干旱这种复合极端事件的严重程度为轻微、中度、严重的概率不高,分别为0~20%、0~10%、0~6%,概率空间分布相对高值区主要集中在西北荒漠区、西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西藏。在西南地区、青藏高原、内蒙古和东北地区,高温是诱发农业干旱的主要因素;而华北东部、西北荒漠区、东南沿海地带以及青藏高原的北部和南部,气象干旱是农业干旱的主要驱动因素。(4)在1~3个月预见期下,与考虑高温的MG模型(预测因子为前期的气象干旱、高温和农业干旱)相比,不考虑高温的MG模型(预测因子为前期的气象干旱和农业干旱)在各气候分区上的农业干旱预测性能较优,表明MG模型在高维情形下考虑高温的影响并不能提高农业干旱的预测性能。(5)对比不考虑高温的MG模型,典型年份农业干旱事件的空间分布以及纳什效率系数(NSE)和确定性系数(R2)的评价结果均表明,考虑高温的PCC模型更适用于中国夏季的农业干旱预测。

史晓玲[3](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研究说明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王亚迪[4](2020)在《变化环境下黄河源区水文气象要素特征分析及径流变化驱动研究》文中认为黄河源区水资源极为重要,但生态环境脆弱,极易受到破坏。近年来气候变化是我们面临的共同挑战,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地球自然资源和人类社会生活。黄河源区出现水资源短缺、冰川消融、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问题,河流生态功能减退,河流健康受到威胁。研究变化环境下,源区的水文气象要素变化和径流演变规律,对加强水资源保护,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健全水资源保证体系,具有重要科学指导作用和社会现实意义。本文对黄河源区的水文气象要素变化进行分析,包括其一致性、趋势性、周期性和空间分布等方面;对源区径流变化进行研究,包括其变化特性及其驱动因素,并计算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影响。取得成果主要包括:(1)根据黄河源区1961-2015年期间水文气象资料,分别采用启发式分割法、改进的Mann-Kendall法和CEEMDAN法对研究区降水、气温和潜在蒸散发时间序列的一致性、趋势项和突变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源区降水增加趋势不明显,一致性良好,主周期为2.04a。气温增加趋势显着,在1997年发生突变,序列变化剧烈,未检测到主周期。潜在蒸散发(PET)增加趋势明显,在1969年和2001年发生突变,主周期为3.67a。空间分布上,三个要素主要呈现西北-东南分布,从西北地区到东南地区,数值逐渐增加。(2)根据黄河源区干旱指标和极端气候指标计算结果,本文分析了源区干旱情况和极端气候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黄河源区逐渐向“暖湿化”转变,干旱指数下降趋势明显,在1990年发生突变,主周期为2.04a。干旱主要为东-西向分布特征,东部区域相对湿润,西部区域相对干旱。8项极端降水指标中,强降水事件(R95p)、最大5日降水量(RX5day)和降水强度(SDII)呈增加趋势;各指标突变年份和主周期情况并非完全一致;空间分布以西北-东南向为主,从西北向东南区域逐渐递增。11项极端气温指标中,冷昼日数(TX10P)、冷夜日数(TN10P)、霜冻日数(FD0)和结冰日数(ID0)呈现出显着下降趋势,其余指数均为显着上升趋势。各指标的突变年份、主周期各有特点。空间分布主要为西北-东南向分布和南-北向分布,突变前后各指标的空间分布情况存在差异。(3)在7期土地利用分布图中可以发现,黄河源区以草地为主,未利用土地次之,而城乡、工矿、居民用地最少。研究期内,水域面积减少;耕地和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增加,其余类型土地面积波动变化,基本持平。1982-2013年期间,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增加,时间序列在1986年发生突变,主周期为4.00a。NDVI主要为西北-东南向空间分布特点,从西北向东南方向,数值逐渐增加。(4)根据黄河源区在1961-2015年期间唐乃亥水文站径流资料发现,黄河源区径流量呈不显着降低趋势。径流时间序列在1990年发生突变,下降趋势不显着,主周期为3.67a。春、秋季节径流下降趋势明显;3月、6月份径流为轻微上升变化,其他月份均为下降趋势。降水是径流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两者相关系数较大,时间序列的耦合振荡强烈。径流与干旱指标的相关性较强,共振信号明显。径流与年雨日降水量(PRCPTOT)、暖昼日数(TX90P)的相关性较强。土地利用变化是影响径流的重要因素,但径流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相关性较弱。(5)人类活动是径流变化的主导因素,气候变化是其重要因素。本文以1961-1990年为径流基准期,1991-2015为径流变化期。根据SCRAQ方法,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导致径流减少的贡献率分别为79.04%和20.96%。根据Budyko弹性分析法,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导致径流减少的贡献率分别为78.53%和21.47%。

高炜[5](2020)在《小兴安岭沼泽湿地时空格局演变及驱动机制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湿地具有“地球之肾”的美誉,在调节气候、防洪蓄水、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净化水源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干扰,全世界湿地正经历快速且大面积的退化,湿地保护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小兴安岭地处我国中温带,发育众多沼泽湿地,具有独特的生态功能,然而,几十年来,小兴安岭沼泽湿地受到农业开垦、森林砍伐等一系列生产建设活动的破坏,以及环境变化的影响,沼泽湿地的面积快速减少,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受到严重破坏。本文以小兴安岭地区沼泽湿地为研究对象,(1)以Landsat遥感数据作为数据源,利用随机森林和增强回归树分类方法,提取1975年、1985年、1995年、2005年、2015年五期小兴安岭地区草本沼泽湿地、灌丛沼泽湿地、森林沼泽湿地,分析不同时期三类沼泽湿地的动态度、景观格局、质心,研究沼泽湿地时空变化过程;(2)研究1975—2015年(40a)、1975—1985年、1985—1995年、1995—2005年、2005—2015年小兴安岭气温、降水、地温、植被覆被指数(NDVI)、冻融厚度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小兴安岭地区社会经济要素变化特征;(3)建立最大熵模型,量化五个不同时期沼泽湿地减少驱动因素,分析主要驱动因素与沼泽湿地减少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地理探测器模型,探究主要驱动因子间的相互作用对沼泽湿地减少的影响。本研究为沼泽湿地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对沼泽湿地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恢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主要结果如下:(1)1975—2015年(40a),小兴安岭草本沼泽、灌丛沼泽、森林沼泽湿地面积均出现大幅度下降,面积下降比例由高到低的是灌丛沼泽、森林沼泽、草本沼泽。草本沼泽、灌丛沼泽、森林沼泽转出类型主要是林地和耕地,1975—1995年,沼泽湿地转出为耕地的面积处于上升阶段,1995—2015年,沼泽湿地转出为耕地的面积有所下降,整个研究时段耕地是沼泽湿地转出的第二大土地利用类型。说明人为耕种是沼泽湿地减少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2)1975—2015年,沼泽湿地发生剧烈变化、稳定性变差,沼泽湿地退化的强度从北向南、从西向东逐渐增强;三类沼泽湿地质心都不同程度地向西北方向迁移,草本沼泽的迁移距离相对最小,森林沼泽和灌丛沼泽迁移距离较大。三类沼泽湿地发生迁移的主要原因是空间上沼泽湿地发生退化的剧烈程度不均衡造成的。小兴安岭沼泽湿地景观格局演变规律与中低纬度天然湿地既存在共性规律又存在差异。(3)1975—2015年小兴安岭气温、地温、降水均呈增加趋势。气温呈现出北部和中部上升趋势高于南部;地温的空间分布呈现出中部升高趋势最强,北部升高趋势强于南部的特点;降水空间分布为北部降水变化小,南部特别是西南地区降水呈较强增加趋势。小兴安岭40a间气温、地温、降水变化既有时间序列上的差异,又存在空间上的分异特征。(4)1975—2015年小兴安岭年以及季节冻融厚度呈显着下降趋势,下降速率为春季(7.87cm/10a)>夏季(3.16cm/10a)>冬季(1.79cm/10a)>秋季(0.873cm/10a),40a间冻融厚度的空间分布变化呈现出南部冻融厚度下降强度强于北部,且具有显着性,东部下降强度大于西部。1975—2015年NDVI具有显着下降趋势(p<0.05),研究区北部、中部、东南部区域NDVI呈现下降趋势,下降的强度为中心弱、边界强。(5)1975—2015年,小兴安岭地区不同类型沼泽湿地减少主导因素不同,不同年代际同一类型沼泽湿地减少的主导因素也不尽相同。草本沼泽湿地减少驱动因素具有年代际的分异性,1995年是草本沼泽湿地减少驱动因子的拐点,1975—1995年草本沼泽湿地的减少主要是由耕地扩张造成的,而1995年后耕地对草本沼泽湿地的影响降低,特别是2005年开始,耕地已经不是草本沼泽湿地减少的重要因素;不同年代际灌丛沼泽湿地减少主要受到气温升高、冻融厚度下降等自然环境因子变化的影响;森林沼泽湿地的减少主要受地温、气温升高、冻融厚度下降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变化影响。小兴安岭沼泽湿地减少的驱动因素存在南北、东西差异,南部、东部地区耕地扩张是草本沼泽湿地减少的重要因素,北部和西部地区长期受自然环境因素变化导致沼泽湿地减少。因此,40a小兴安岭沼泽湿地减少是耕地扩张与自然环境变化共同作用的产物,并且具有空间分异特征。

张玥滢[6](2020)在《苹果水旱灾害风险评价与保险产品研发》文中指出苹果种植是中国重要的林果产业,中国苹果产量和种植面积均居世界首位,并仍在扩大。气象条件是影响苹果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为探明气候变化对苹果生产区域的影响,分析苹果种植区水旱灾害风险,探索苹果干旱指数保险产品的研发方法,开展本项研究。研究利用1981-2010年全国5 km×5 km格点气象数据,基于前人确定的气候学指标,采用气候倾向率、ArcGIS空间插值等方法,剔除不满足苹果生长基本需求的不可种植区域,评价可种植区的气候适宜性,并分析年际间适宜区的变化特征;运用1981-2010年全国756个站点气象数据,基于作物水分亏缺情况和苹果成熟期连阴雨发生日数,分别构建干旱指数和连阴雨指数进行灾害风险分析;运用2011-2018年站点气象数据对气候区划、干旱风险和连阴雨风险进行验证与评价;结合产量数据,以山东省潍坊市为例构建干旱指数农业保险。主要结果如下:(1)从1981-2010年苹果气候适宜种植情况可知,苹果可种植区为华北、西北、西南以及华东、华中、华南的部分地区。在可种植区中,适宜区主要位于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和环渤海地区,次适宜区主要位于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少部分地区以及塔里木盆地和云贵高原地区,不适宜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青藏高原地区以及新疆北部部分地区。不同年代变化下,山东半岛、黄土高原南部由适宜种植区转变为次适宜种植区,辽蒙交界地区、云贵川交界地区、黄土高原北部以及陕甘交界处由次适宜种植区转变为适宜种植区,苹果适宜种植区变化呈现明显北移西扩的特点。(2)1981-2010年间,在苹果生育期不同阶段作物水分亏缺指数(CWDI)逐渐增大,成熟期干旱发生范围广,频率大,等级高,是干旱风险防范的重要阶段。根据苹果各生育阶段水分亏缺情况和干旱发生频率构建干旱指数(CWDR)进行干旱风险区划,可种植区域内苹果的干旱风险由南向北递增,且风险随年代的变化有所增大,主要表现为干旱风险范围的扩大和干旱风险等级的提高。在苹果周年生长过程中,生育期各个阶段干旱风险空间分布略有差异,环渤海地区和黄土高原地区苹果生育期各个阶段干旱风险等级随时间有南扩的趋势。(3)综合连阴雨发生次数、持续日数以及发生强度,构建连阴雨风险指数(Lu)进行风险区划,在苹果可种植区域内,1981-2010年间连阴雨风险由西南向北呈递减趋势,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地区为连阴雨风险较大的地区,而新疆中部、内蒙古西部、甘肃中部和环渤海地区连阴雨风险较小。(4)2011-2018年,热量和降水资源分布发生改变,苹果主产省份适宜种植区呈现北移西扩特征;干旱分布呈东南向西北加重趋势,黄土高原地区干旱发生频率有所增加,而环渤海地区干旱频率略有降低;连阴雨灾害分布呈由南向北呈递减趋势,甘肃、河南南部连阴雨发生的次数、强度均有所增加。灾害发生的范围、强度与1981-2010年干旱风险、连阴雨风险分布结果有一定的一致性。(5)选取山东省潍坊市进行干旱风险分析,在生育期的各个阶段干旱风险呈逐渐加重的趋势。选用Logistic分布对潍坊苹果减产率进行拟合,得到不同减产率发生的概率,结果表明苹果干旱灾害纯保险费率为0.555%,实际费率为0.804%。基于高分辨率气象格点数据对中国苹果种植的气候因子及气候适宜区进行研究,对苹果种植区域的调整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在可种植区域内对干旱、连阴雨灾害进行风险分析,并运用干旱风险指标,结合实际保险政策设计苹果干旱指数保险,对苹果产业趋利避害、减损保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今后有关苹果水旱风险的研究中,应考虑不同地区、不同品种苹果对气候条件的适应性,并结合土地利用、灌溉、栽培技术等,提出应对区域水旱灾害风险的策略,支撑苹果产业稳定发展。

付尧[7](2020)在《城市热环境与舒适度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调节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热环境恶化严重威胁着城市居民健康,它是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多系统疾病发生的重要诱发因素。近年来,在城市热岛与气候变暖的双重作用下,大多数城市在夏季都受到“高温热浪”威胁。因此,城市热环境问题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前沿与热点,如何改善城市热环境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重要与难点课题。基于长时间序列逐日气象数据,本研究明确了中国城市热环境和热舒适度的时空演变特征,剖析了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热环境与舒适度演变的驱动机制,并在群落与景观尺度上揭示城市森林对城市热环境与舒适度的综合调节机制。主要研究方法与结果如下:在全国尺度上,综合采用Mann-Kendall与Sen’s slope趋势分析方法,研究183个重点城市1990-2016年期间夏季热环境因子与舒适度指标的演变特征,首次阐明了全国主要城市的热舒适度等级及其空间分布特征,揭示了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夏季城市热环境与舒适度演变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有108个城市夏季热舒适度指数PET大于29℃,居民承受中等或强以上级别的热压。14个城市夏季舒适居民无热压,7个和54个城市居民夏季分别承受轻微冷压和微热压;我国大部分城市夏季有变热、变干的趋势,温度平均每年上升0.027℃,相对湿度平均每年下降0.181%。风速的变化趋势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平均每年下降0.006m/s。热环境的变化导致夏季PET与不舒适天数平均每年增加0.028℃与0.142天。位于东北平原、西北地区以及东南沿海地区的49个城市的PET显着增加,平均每年增加0.098℃,其中有28个城市的不舒适时期也显着延长,平均每年延长0.702天。不同气候背景条件下,城市化因子对热环境和舒适度动态的影响有明显差异。太阳总辐射高、相对湿度低、风速大的城市的热环境和舒适度更容易受到城市化的影响。以东北典型城市长春为例,本研究进一步深入剖析城市热环境恶化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研究表明:在1990-2016年期间,长春市热环境因子、舒适度指标的城郊差值与各个城市化因子均在2002年附近变化显着,2002年以后长春市市区热岛现象与干岛现象越来越明显,市区风速显着下降。人工热源(如交通工具)增加是市区温度增加,湿度降低的重要原因,土地利用模式(如建成区面积与道路面积的增加)的改变是市区风速降低的主要原因。城市热环境的改变引起了夏季PET与不舒适天数的增加,导致市区居民承担更高的热胁迫与热风险。针对城市热环境恶化问题,本研究首先在群落尺度上揭示城市森林调节城市热环境的机制。研究表明:叶面积指数与郁闭度为调节城市热环境与舒适度的关键指标且存在明显阈值,在本研究中叶面积指数达到3时,即可使样方内温度和PET分别下降1.7℃和8.1℃;当郁闭度达到0.4时,可使样方内温度和PET分别下降1.5℃和8.1℃。建议将叶面积指数达到3,郁闭度达到0.4作为规划城市森林的阈值,在大于该阈值的情况下,城市森林降温、增湿以及缓解热压力的效果显着。本研究进而在景观尺度明确了城市森林与建筑景观格局对城市热环境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表明:城市森林面积、城市森林斑块聚集度、建筑面积、建筑体积、建筑斑块聚集度分别在边长为2000m、1200m、1200m、1900m、1400m以及1700m的方形缓冲区范围内与温度的相关性最强。基于移动测量方法,进一步探讨不同城市化强度下景观指数在有效影响范围内对城市热环境和舒适度调节作用及其异质性规律。研究表明:城市森林和建筑景观格局在改善城市热环境中具有很大的潜力,尤其是对高城市化社区。在有效影响范围内,当城市森林面积大于30公顷,即森林覆盖率大于7.5%时,城市森林可起到稳定降温效果,从而调节热舒适度。城市森林斑块结合度越高,其调节作用就越强。建筑面积和建筑体积的增加会导致温度增加,当建筑体积小于15×106m3时,其遮荫效果达到最佳,可以有效降低PET,改善热舒适水平。建筑斑块结合度对日间和夜间调节作用有所差别,斑块结合度高在日间会使温度和PET增高,而夜间会使温度和PET降低。本研究首次明确了全国尺度上城市热环境与热舒适度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系统地揭示了群落与景观尺度上城市森林对城市热环境的调节机制,为制定合理的城市规划政策和设计提供科学参考,对改善城市热环境与提供居民热舒适度有重要作用。

汤剑豪[8](2020)在《水稻恢复系香5的抗性改良和多抗光温敏核不育系新材料的创建》文中提出两系杂交水稻在中国的发展已经超过30年,与三系杂交水稻相比,因组配自由、制种程序简单等优势已逐步发展成为我国杂交水稻的主要类型之一。但是两系杂交水稻对主要病虫害包括稻瘟病、褐飞虱、白叶枯病等的抗性并没有大的提高,仍然需要继续改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的应用为快速、准确改良特定材料的病虫抗性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本研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回交技术对两系杂交水稻的恢复系香5进行了稻瘟病、褐飞虱和白叶枯病的抗性改良,同时从隆科638S/DB1501-98后代中选择出几个抗稻瘟病、褐飞虱和白叶枯病的光温敏核不育新株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香型水稻恢复系‘香5’为轮回亲本,以携带Pi9、Bph14、Bph15、Xa23基因的中间材料MD12086-1351为供体亲本,经过一次杂交、三次回交、多代自交,每个世代进行苗期分子检测、成熟期表型选择和稻米品质分析,最终从BC3F4家系中筛选出3个同时携带Pi9、Bph14、Bph15和Xa23基因的新株系,株系号分别是STQ15035-53-39-10-10、STQ15035-53-97-2和STQ15035-53-176-5。人工接种的稻瘟病抗谱鉴定结果表明,3个新株系的抗性频率在90.91%-95.45%之间,而受体亲本香5仅为27.27%;在恩施病圃的自然诱发鉴定结果表明,3个新株系的叶瘟抗级均为4级,受体亲本香5是7级,抗性明显提高。但是新株系的穗颈瘟抗性7-9级,与受体亲本比较,没有明显提高,表明Pi9基因在湖北恩施稻瘟病区对叶瘟抗性较强、但对穗颈瘟抗性不强。苗期褐飞虱抗性鉴定表明,3个新株系抗性等级为3.0-5.4级(中抗-抗),比香5的8.7级(高感)有明显提高。接种白叶枯病菌株GD1358和ZHE173的鉴定结果表明,3个新株系的斑长度为0.6cm-1.5cm(高抗-抗),比香5的12.0cm-23.8cm(中感-高感)有显着提高。产量比较试验和稻米品质分析表明,新株系及其所配组合在产量、主要农艺性状、米质等主要指标与香5及其组合表现相似。表明,新株系可以作为香5的替代系用于培育抗稻瘟病、抗褐飞虱和抗白叶枯病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2.以优良光温敏核不育系‘隆科638S’为母本,与携带Pi2、Bph14、Bph15和Xa23基因的中间材料DB1501-98杂交,对‘隆科638S/DB1501-98’后代进行连续多代的分子标记选择、人工气候箱育性筛选及田间表型选择,选育出5个携带Pi2、Bph14、Bph15和Xa23基因的光温敏核不育系新材料,分别命名为华8049S、华8050S、华8051S、华8053S和华8054S。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新不育系材料对褐飞虱的抗性为1.2-3.4级(高抗-抗),比隆科638S的6.1-7.4级(中感-感)有明显提高。白叶枯病病斑长度是0.3cm-1.6cm(高抗-抗),比隆科638S的19.0cm(感)有明显提高。叶瘟2-4级、穗颈瘟发病率5级,与隆科638的叶瘟8级、穗颈瘟发病率9级相比,稻瘟病抗性也有明显提高。人工气候箱鉴定结果表明,这5个新不育系材料的不育起点温度在24℃左右,武汉自然条件下稳定不育期为60 d-80 d。开花习性和主要农艺性状考察结果显示,华8050S柱头外露率最高,达69.54%,华8054S最低,只有19.33%,其余不育系在32.81%-59.17%之间;与隆科638S相比,各新不育系材料株高降低、生育期缩短,但每穗颖花数有所降低。在稻米品质上,除个别不育系直链淀粉含量偏低外,其余指标均达到国家优质稻谷2级标准以上。配合力分析表明,双亲的一般配合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杂交组合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其中华8050S易配制出早熟矮杆、穗大粒多、结实率高、产量较好的优势组合,华8051S易配制出早熟性好、矮杆多穗、结实率好的高产组合。

赵娜娜[9](2019)在《“大跃进”时期河南省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村公共食堂是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伴生物和重要构成内容,是一种曾经轰轰烈烈地改变中国农民传统生活方式的“新生事物”。它从1958年夏的迅速兴起到1961年初的悄然解散,走过了近四载的曲折历程。本文以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典型区域之一——河南省新乡专区武陟县作为特定的考察区域,梳理出河南省武陟县“大跃进”时期农村公共食堂的建立、巩固、发展和消亡的过程,考察19581961年间武陟县公共食堂兴起的背景、政策调整、强行恢复、艰难维持以及最终解散的过程,力求对三年困难时期武陟县公共食堂做出客观的历史评价。河南省是开展公共食堂最早的省份,武陟县又是河南省兴办公共食堂最早的县之一。本文根据武陟县档案馆保存的大量原始资料,包括当时保存下来的会议记录、调查报告、工作汇报、运动总结等资料,概述了该县县委主导的农村公共食堂兴衰的大致过程。通过这些档案中的大量细节,可以揭示县委、公社干部和大、小队干部、普通社员对公共食堂各自不同的立场以及彼此的互动,探讨各阶层的态度对农村公共食堂兴起、调整、解散所起的作用。这些档案资料,证明了中央、省委、地委宏观政策在地方贯彻的权威性和延续性,以及公共食堂在基层实践具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农村公共食堂是一件新生事物,要改变全县群众几千年来以家庭为单位的生活饮食习惯,取消私有小灶,集中到大食堂集体就餐,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它触及社员生活的方方面面。1958年7月,中共武陟县委在新乡地委的要求下开始筹备公共食堂,县委要求各乡镇上报创办大食堂(农忙食堂)的经验。接着,中共武陟县委树立詹店公社、城关公社两个典型,推广经验。8月23日,随着人民公社的成立,公共食堂在全县普及。11月初,县委采取一些措施对全县公共食堂进行了巩固提高。随着公共食堂的成立,全县也普及了供给制和集体福利事业。1959年初,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的弊病不断暴露出来。武陟县委对公共食堂进行了初步整顿,如实行“计划用粮、以人定量”;“允许社员在家吃饭”、自愿参加食堂;缩小食堂规模等。因为家庭副业是公共食堂的逻辑延伸,在初步整顿食堂的同时,县委还要求开展多种经营和副食品生产等措施来增加社员口粮。这些措施,使食堂初期的混乱局面有所改善。但是,公共食堂的整顿工作,因为庐山会议上的反右倾斗争而被迫停止下来。庐山会议后,武陟县再次出现大办公共食堂的高潮。公共食堂的强行恢复,“五风”盛行,加上反瞒产运动,给农村造成了很大破坏。1960年初,武陟县委对公共食堂进行再整顿。但这些措施不足以改善公共食堂的困难局面,全县普遍出现了浮肿病、人口外流、中毒事件、非正常死亡等严重的困难。县委不得不推行粮食增量法、代食品运动等措施维持公共食堂的运行。1961年初,中共武陟县委根据上级精神,在农村进行了深入调查,发现了公共食堂中存在的诸多弊端,摸清了基层民众对公共食堂的真实态度,明白了停办食堂的好处,找到了食堂停伙的善后办法,在此基础上解散了全县的公共食堂。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是在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有领导、有步骤地分批分期散伙的,并且在食堂解散前和解散过程中甚至解散后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有许多工作需要去做,并非“一哄而散”。武陟县大办农村公共食堂浪费了大量粮食,挫伤了社员劳动积极性,剥夺了社员的自留地和家庭副业,恶化了干群关系,而且把社员置于非常恶劣的饮食环境中。公共食堂是“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左”的产物,它给武陟县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认真总结这一经验教训,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王笑歌[10](2019)在《辽西地区干旱评价及预测研究》文中提出辽宁省西部地区正常年份降水量仅有500 mm左右,水资源匮乏、旱灾频发,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制约。建立适宜的干旱级别评价方法、掌握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对于认识干旱发生规律、当地合理地进行抗旱减灾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当地降水量数据和干旱历史资料,对现有的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进行修正,在建立起新的适应于当地的多指标数值化旱情综合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探讨辽西地区干旱发生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分析了这一地区干旱成因,使用水分平衡模型预测土壤增墒、退墒过程,再对该地区干旱演变趋势做了预测,并提出了旱情评价、抗旱减灾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修正干旱分级标准。使用当地降水、干旱发生等的历史资料,在对已有的国家行业、地方干旱指标标准进行了修正的基础上,用9种干旱指标建立起了辽西地区干旱指标等级标准体系。这9种指标有气象干旱指标降雨距平百分率、Z指数、SPI指数、连续无雨日数,水文干旱指标河道来水量距平百分比和水库蓄水量距平百分比,农业干旱指标土壤相对湿度和农作物受旱面积百分比,社会经济干旱因旱饮水困难人口百分比。修正前后分级指标比较,修正前全国旱情等级标准偏高,不适于辽西地区干旱评价。(2)提出旱情综合评价方法。把辽西地区气象干旱、水文干旱、农业干旱和社会经济干旱四种类型干旱旱情按从轻到重,分别赋予由1到4数值;然后把4种类型干旱旱情等级数值先分别平方、再求和计算平均值,最后再对平均值开平方,该平方根即为综合旱情等级值。经典型干旱年份数据验证,结果表明这一综合评价方法是可行的。(3)降水及干旱发生时空分布具有明显规律性。年降水量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加,即朝阳建平北部年降水量最低、地处该区东南部的锦州市年降水量相对较高;地处该区东北-西南走向中间地带的阜新和葫芦岛市居朝阳和锦州市之间。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表明,辽西地区降水第一空间模态为全区统一偏多或偏少;第二空间模态表现为东南和西北方向的反向变化;第三空间模态为辽西东部和西部之间降水量的反相变化。辽西地区年降水量呈40年、23年、10年、5年准周期性变化。春季最长连续无雨日数最长,秋季次之,较夏最短;但地区间差异不明显,夏季最长连续无雨日数以阜新市最长、葫芦岛和锦州次之。当地干旱发生频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区域性,季节上以春季最高、秋季最低、夏季居中。辽西地区生长季各级农业干旱年频率由南向北逐渐增加趋势。轻度、中度干旱全区发生频率几乎均在50%以上,其中朝阳、阜新、葫芦岛地区达到70~80%,严重干旱、特大干旱发生频率较轻度、中度干旱频率有所降低,其空间格局类似。(4)基于前期降雨指数模型和水分平衡模型分别建立了适于当地农田土壤墒情的退墒和增墒预测预报。所建模型墒情预测值与历史实测资料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适用于当地农田耕地土壤退墒和增墒过程墒情预测预报,但其预报精度主要取决于预报方案的精度;为此,该模型的建立需要较长时间序列、较短时间间隔的土壤墒情数据资料,并且保证数据准确可靠。(5)各地干旱是大气环流和局部地形等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从大气环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海温及地形因素等方面入手分析辽西夏季干旱的成因,结果表明对流层各层大尺度环流系统相互配合驱动,在850h Pa、500h Pa、200h Pa各层环流系统控制下使辽宁夏季降水偏少、导致辽西地区干旱发生。不同区域的前期海温外强迫对辽西夏季发生干旱产生影响。前一年4月西太平洋海区与辽西夏季降水的对应关系最好,其暖水年时降水偏少共10年,可作为评判辽西夏季降水的重要指标。辽西地区地处内蒙古高原和辽河平原的中间过渡带,使得西北来的锋面天气系统到葫芦岛、朝阳地区下沉辐散,不利于降水维持或形成。(6)依据大气环流预测干旱发生精度不高。从天文因素、大气环流、海温等方面对辽西夏季降水量中长期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的结果表明:(1)前一年12月的太阳黑子指数对辽西夏季降水量有一定的指示作用,研究建立了两者间的预报关系,在2016-2018年的预报实践中,合格率为2/3;(2)对影响辽西夏季降水量的前期大气环流特征进行分析,得出如下500h Pa高度场的3个关键区,对辽西夏季降水量有一定的指示作用;(3)对影响辽西夏季降水量的前期海表温度特征进行分析,得出4个海温关键区,对辽西夏季降水量有一定的指示作用。从近3年的预报效果来看,并没有一个十分出色的预报指标将三年均预报正确,其原因可能为辽宁省汛期降水量受很多因素影响,如台风登陆等,而台风降水难以预测,且其对降水格局的影响显着。本研究修正了辽西地区干旱分级标准,提出旱情综合评价方法,分析了降水及干旱发生的时空分布规律,建立了适于当地农田土壤墒情的退墒和增墒预测预报,分析了辽西干旱的大气环流和地形成因,并尝试基于大气环流来预测该区中长期旱涝趋势。上述成果可以使得辽西地区旱情评价更加科学,可为今后实际的抗旱工作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二、2000年夏季(6~8月)我区气候影响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0年夏季(6~8月)我区气候影响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SPI指数的中国夏季干旱区域性特征及环流异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干旱定义及干旱指标
        1.2.2 干旱化趋势及时空变化特征
        1.2.3 夏季干旱成因及区域性异常影响因子
    1.3 问题的提出
    1.4 本文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2.1 资料说明
    2.2 方法简介
        2.2.1 标准化降水指数SPI
        2.2.2 REOF分析
        2.2.3 Morlet小波分析
        2.2.4 功率谱分析
        2.2.5 Mann-Kendall趋势检验
        2.2.6 相关系数、合成分析及t检验
        2.2.7 T-N波作用通量
        2.2.8 大气视热源
第三章 近60 年中国地区夏季干旱区域性特征及干旱变化规律
    3.1 中国夏季干旱的空间分布
        3.1.1 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
        3.1.2 夏季干旱的空间分布
    3.2 基于SPI指数的中国夏季干旱的空间分型
        3.2.1 REOF分析结果及分区
        3.2.2 各区域夏季干旱的独立性及区域一致性
    3.3 中国15 个地区的夏季干旱变化规律
        3.3.1 各区域夏季干旱的周期
        3.3.2 各区域夏季干旱的演变趋势
    3.4 结论
第四章 西南地区夏季干旱变化特征及其与环流异常的联系
    4.1 西南地区夏季干旱时空变化特征
        4.1.1 干旱强度
        4.1.2 干旱站次比
        4.1.3 干旱频率
        4.1.4 干旱发生的年代际背景
    4.2 西南地区气象干旱与环流异常的联系
        4.2.1 水平环流
        4.2.2 垂直环流
        4.2.3 水汽输送
    4.3 环流异常维持的原因
        4.3.1 大气波动
        4.3.2 海温与热源强迫异常影响
    4.4 结论
第五章 河套地区夏季干旱环流异常及其与江淮地区旱涝反相振荡的变化特征
    5.1 河套地区夏季干旱特征及其与环流异常的联系
        5.1.1 河套地区夏季干旱特征
        5.1.2 河套地区夏季干旱的环流异常特征分析
    5.2 河套地区与江淮地区旱涝反相振荡现象及其与环流异常的联系
        5.2.1 河套地区与江淮地区旱涝反相振荡现象
        5.2.2 南北旱涝反相振荡与环流异常的联系
    5.3 结论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6.1 全文讨论
    6.2 本文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基于气象干旱和高温的中国农业干旱预测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干旱定义及干旱指数研究进展
        1.2.2 干旱预测方法研究进展
    1.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及地貌概况
        2.1.2 气象水文特征
    2.2 研究方法
        2.2.1 干旱指数构建
        2.2.2 复合极端事件的联合概率和条件概率
        2.2.3 Meta-Gaussian(MG)模型
        2.2.4 Pair Copula Constructions(PCC)模型
        2.2.5 预测性能度量指标
    2.3 小结
第三章 干旱指数适用性评价及气象干旱和高温对农业干旱的影响
    3.1 数据来源
    3.2 联合标准化土壤湿度指数(JSSI)适用性评价
        3.2.1 典型年份评价
        3.2.2 典型区域和气候分区评价
    3.3 标准化干或热事件指数(SDHEI)适用性评价
        3.3.1 气象干旱与高温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3.3.2 典型年份和典型区域评价
        3.3.3 气候分区评价
    3.4 不同指数间的相关性分析
        3.4.1 不同滞时下各指数间的相关性分析
        3.4.2 同时段下各指数间的相关性分析
    3.5 气象干旱和高温对农业干旱的影响
        3.5.1 夏季发生复合极端事件的风险分析
        3.5.2 不同严重程度的气象干旱和高温对夏季农业干旱的影响
    3.6 小结
第四章 基于meta-Gaussian(MG)模型的中国农业干旱预测
    4.1 数据来源
    4.2 农业干旱预测结果
        4.2.1 不考虑高温的MG模型农业干旱预测及概率
        4.2.2 考虑高温的MG模型农业干旱预测及概率
    4.3 MG模型预测性能评价
        4.3.1 不考虑高温的MG模型预测性能评价
        4.3.2 考虑高温的MG模型预测性能评价
        4.3.3 两种MG模型预测性能比较及分区评价
    4.4 小结
第五章 基于Pair Copula Constructions(PCC)模型的中国农业干旱预测
    5.1 数据来源
    5.2 指数间的相关性分析
    5.3 农业干旱预测结果
    5.4 PCC模型预测性能评价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一、气候资源
        二、水资源
        三、土地资源
        四、自然灾害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本章小结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附录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一) STC访谈记录
        (二) WFJ访谈记录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变化环境下黄河源区水文气象要素特征分析及径流变化驱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环境变化研究
        1.2.2 水文气象要素研究
        1.2.3 干旱与极端气候研究
        1.2.4 土地利用与植被指数
        1.2.5 径流变化及归因分析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资料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与地貌
        2.1.3 气象与水文
    2.2 研究资料
        2.2.1 气象资料
        2.2.2 水文资料
        2.2.3 土地利用资料
        2.2.4 植被指数资料
3 黄河源区水文气象要素时空变化分析
    3.1 研究方法
        3.1.1 时间序列变异性
        3.1.2 时间序列趋势项
        3.1.3 时间序列周期性
    3.2 黄河源区降水变化
        3.2.1 年尺度降水时空变化
        3.2.2 季尺度降水时空变化
        3.2.3 月尺度降水时空变化
    3.3 黄河源区气温变化
        3.3.1 年尺度气温时空变化
        3.3.2 季尺度气温时空变化
        3.3.3 .月尺度气温时空变化
    3.4 黄河源区潜在蒸散发时空变化
        3.4.1 年尺度潜在蒸散发时空变化
        3.4.2 季尺度潜在蒸散发时空变化
        3.4.3 月尺度潜在蒸散发时空变化
    3.5 本章小结
4 干旱和极端气候时空变化分析
    4.1 研究方法
        4.1.1 干旱指标计算
        4.1.2 极端指标计算
    4.2 黄河源区干旱情况时空变化
        4.2.1 年尺度干旱时空变化
        4.2.2 季尺度干旱时空变化
        4.2.3 月尺度干旱时空变化
    4.3 黄河源区极端气候时空变化
        4.3.1 极端降水时空变化
        4.3.2 极端气温时空变化
    4.4 本章小结
5 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分析
    5.1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
        5.1.1 黄河源区土地利用变化
        5.1.2 子区域土地利用变化
    5.2 植被覆盖时空变化
        5.2.1 植被覆盖年尺度变化
        5.2.2 植被覆盖季节尺度变化
        5.2.3 植被覆盖月尺度变化
    5.3 本章小结
6 径流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研究
    6.1 研究方法
        6.1.1 相关性研究
        6.1.2 贡献率计算
    6.2 径流变化分析
        6.2.1 年尺度径流变化
        6.2.2 季尺度径流变化
        6.2.3 月尺度径流变化
    6.3 径流变化驱动因素分析
        6.3.1 径流与降水的关系
        6.3.2 径流与气温的关系
        6.3.3 径流与潜在蒸散发的关系
        6.3.4 径流与干旱的关系
        6.3.5 径流与极端气候的关系
        6.3.6 径流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6.3.7 径流与NDVI的关系
    6.4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研究
        6.4.1 SCRAQ方法结果
        6.4.2 Budyko弹性系数法结果
        6.4.3 贡献率结果讨论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5)小兴安岭沼泽湿地时空格局演变及驱动机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遥感技术在湿地监测研究中的应用
        1.2.2 环境变化对湿地影响研究
        1.2.3 沼泽湿地驱动机制研究
        1.2.4 生态位模型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创新点
第2章 研究方法与数据预处理、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方法
        2.1.1 增强回归树算法
        2.1.2 Mann-kendall检验
        2.1.3 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法
        2.1.4 最大熵模型原理
        2.1.5 地理探测器模型原理
    2.2 数据预处理
        2.2.1 遥感影像数据预处理
        2.2.2 地形数据预处理
        2.2.3 环境因子数据预处理
        2.2.4 模型参数预处理
    2.3 研究区概况
        2.3.1 自然概况
        2.3.2 资源概况与社会经济
        2.3.3 湿地概况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小兴安岭沼泽湿地时空格局演变分析
    3.1 沼泽湿地提取
        3.1.1 草本沼泽湿地提取
        3.1.2 灌丛沼泽湿地、森林沼泽湿地提取
    3.2 小兴安岭沼泽湿地时空变化分析
        3.2.1 小兴安岭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动态变化
        3.2.2 小兴安岭沼泽湿地面积的时空动态变化
    3.3 小兴安岭沼泽湿地动态度分析
        3.3.1 小兴安岭沼泽湿地土地利用动态转移
        3.3.2 小兴安岭沼泽湿地动态度
    3.4 小兴安岭沼泽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3.4.1 小兴安岭沼泽湿地景观格局指数的时间变化
        3.4.2 小兴安岭沼泽湿地景观格局指数的空间分布
    3.5 小兴安岭沼泽湿地质心变化分析
    3.6 小兴安岭沼泽湿地变化规律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小兴安岭沼泽湿地环境因子变化分析
    4.1 气候指标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4.1.1 气温的时空变化分析
        4.1.2 降水的时空变化分析
        4.1.3 地温的时空变化分析
    4.2 冻融厚度变化特征分析
        4.2.1 冻融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分析
        4.2.2 冻融的年际变化特征分析
        4.2.3 冻融的突变特征分析
        4.2.4 冻融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4.2.5 冻融时空变化规律
    4.3 植被覆盖变化特征分析
        4.3.1 植被覆盖变化的时间变化分析
        4.3.2 植被覆盖空间变化分析
        4.3.3 植被覆盖时空变化规律
    4.4 小兴安岭社会经济要素变化分析
        4.4.1 人口数量
        4.4.2 粮食产量
        4.4.3 国内生产总值
        4.4.4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小兴安岭沼泽湿地变化驱动机制分析
    5.1 环境因子变量的重要性分析
        5.1.1 1975-2015年沼泽湿地减少驱动机制分析
        5.1.2 1975-1985年沼泽湿地减少驱动机制分析
        5.1.3 1985-1995年沼泽湿地减少驱动机制分析
        5.1.4 1995-2005年沼泽湿地减少驱动机制分析
        5.1.5 2005-2015年沼泽湿地减少驱动机制分析
    5.2 驱动因子分析结果
    5.3 本章小结
结论与讨论
    主要结论
    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苹果水旱灾害风险评价与保险产品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苹果气候区划
        1.2.2 苹果水旱灾害
        1.2.3 天气指数保险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1 5km×5km网格气象数据
        2.2.2 站点气象数据
        2.2.3 苹果产量数据
    2.3 研究方法
        2.3.1 苹果不可种植区剔除的气候标准
        2.3.2 苹果适宜种植区划分的指标
        2.3.3 经验频率法
        2.3.4 气候倾向率
        2.3.5 苹果生育期划分
        2.3.6 作物水分亏缺指数(CWDI)
        2.3.7 干旱频率
        2.3.8 干旱站次比
        2.3.9 连阴雨统计标准
        2.3.10 气象减产率
第三章 苹果气候区划分析
    3.1 不可种植苹果区域的剔除
        3.1.1 日最低气温≤-20℃日数分布
        3.1.2 高温多雨区分布
        3.1.3 日平均气温≥10℃日数区分布
        3.1.4 可种植区分布
    3.2 可种植区的气候适宜性评价
        3.2.1 年平均气温
        3.2.2 年降水量
        3.2.3 夏季(6-8月)平均空气相对湿度
        3.2.4 夏季(6-8月)平均最低气温
    3.3 苹果适宜种植区及其年代际变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苹果干旱风险分析
    4.1 基于作物水分亏缺指数(CWDI)的苹果干旱时空分布
        4.1.1 年际间苹果干旱变化特征
        4.1.2 干旱频率空间分布特征
    4.2 干旱风险指数(CWDR)的构建
    4.3 干旱风险评价
        4.3.1 基于CWDR的苹果干旱风险分布
        4.3.2 苹果主产省份干旱风险时空分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苹果成熟期连阴雨风险分析
    5.1 苹果成熟期连阴雨相关要素分析
    5.2 连阴雨风险指数Lu的构建
    5.3 苹果成熟期连阴雨风险评价
        5.3.1 典型年份连阴雨灾害风险分析
        5.3.2 苹果主产省份连阴雨风险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近八年苹果主产省气候适宜性与水旱灾害风险分析
    6.1 苹果适宜种植区的变化分析
    6.2 干旱风险分析
    6.3 成熟期连阴雨风险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山东省潍坊市干旱指数保险
    7.1 潍坊市概况
    7.2 干旱风险与气象产量相关性
        7.2.1 潍坊市干旱风险评价
        7.2.2 干旱风险与气象产量相关关系
    7.3 苹果干旱保险产品的设计
        7.3.1 保险费率的厘定
        7.3.2 赔付金额的计算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基本结论
    8.2 本文创新点
    8.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7)城市热环境与舒适度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调节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进展
        1.2.1 城市热环境与舒适度的研究
        1.2.2 城市森林群落结构对热环境与舒适度的影响
        1.2.3 景观格局对热环境与热舒适度的影响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特色与创新点
第二章 中国城市热环境与舒适度的时空演变特征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2.1 数据收集
        2.2.2 数据处理
        2.2.3 技术路线图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中国城市热环境与舒适度空间分布
        2.3.2 中国城市化发展动态
        2.3.3 全国城市热环境与舒适度的时空演变特征
        2.3.4 城市热环境与舒适度演变的驱动因子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东北典型城市热环境与热舒适度的演变规律
    3.1 研究区概况
    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3.2.1 数据收集
        3.2.2 数据处理
        3.2.3 技术路线图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长春市城市化发展动态
        3.3.2 长春市热环境因子的变化趋势
        3.3.3 长春市热舒适度指标的变化趋势
        3.3.4 城市化对热环境因子与舒适度的影响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森林群落结构对城市热环境与舒适度的调节作用研究
    4.1 研究区概况
    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4.2.1 数据收集
        4.2.2 数据处理
        4.2.3 技术路线图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城市森林样方内热环境与舒适度的差异
        4.3.2 城市森林样方内热环境与舒适度调节作用的差异
        4.3.3 群落结构对热环境与舒适度调节作用的影响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景观格局对城市热环境与舒适度的调节作用
    5.1 研究区概况
    5.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5.2.1 数据收集
        5.2.2 数据处理
        5.2.3 技术路线图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不同范围内景观格局对温度的影响
        5.3.2 城市森林景观格局对温度与热舒适度的影响
        5.3.3 城市建筑景观格局对温度与热舒适度的影响
        5.3.4 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1.1 全国范围内城市热环境与舒适度的演变特征
        6.1.2 东北典型城市热环境与舒适度的演变规律
        6.1.3 城市森林群落结构对热环境和舒适度的调节作用
        6.1.4 城市景观格局对城市热环境与舒适度的调节作用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水稻恢复系香5的抗性改良和多抗光温敏核不育系新材料的创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定位和分子育种进展
        1.1 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定位克隆
        1.2 稻瘟病抗性基因在分子育种中的应用
    2 褐飞虱抗性基因的定位和分子育种进展
        2.1 褐飞虱抗性基因的定位克隆
        2.2 褐飞虱抗性基因在分子育种中的应用
    3 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定位和分子育种进展
        3.1 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定位克隆
        3.2 白叶枯病抗性基因在分子育种中的应用
    4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的理论基础和应用
        4.1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的育性转换特性
        4.2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特性的遗传
        4.3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应用
    5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水稻恢复系香5的抗性改良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水稻材料
        2.1.2 用于基因型检测的分子标记
        2.1.3 供试的白叶枯病菌株
        2.2 实验方法
        2.2.1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路线
        2.2.2 DNA提取、PCR扩增和电泳
        2.2.3 稻瘟病鉴定方法
        2.2.4 白叶枯病鉴定方法
        2.2.3 杂交配组及产量、主要农艺性状的考察方法
        2.2.6 稻米品质分析和评价
    3 结果与分析
        3.1 具有‘香5’遗传背景的新株系选择
        3.2 新株系的抗性鉴定结果
        3.2.1 稻瘟病抗性表现
        3.2.2 褐飞虱抗性表现
        3.2.3 白叶枯病抗性表现
        3.3 新株系及其所配组合的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3.4 新株系及其所配组合的稻米品质表现
    4 讨论
        4.1 多基因聚合能够有效地改良香型水稻的病虫抗性
        4.2 新株系的抗性评价和进一步提高抗性的建议
        4.3 对新株系几个农艺性状与受体亲本表现不一致的探讨
        4.4 几个优良组合的评价
第三章 多抗光温敏核不育系新材料的创建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水稻材料
        2.1.2 用于基因型检测的分子标记
        2.1.3 供试的褐飞虱
        2.1.4 供试的白叶枯病菌株
        2.2 实验方法
        2.2.1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路线
        2.2.2 DNA提取、PCR扩增和电泳
        2.2.3 稻瘟病鉴定方法
        2.2.4 褐飞虱鉴定方法
        2.2.5 白叶枯病鉴定方法
        2.2.6 不育系的人工气候箱育性鉴定
        2.2.7 不育系的分期播种、育性动态观察、开花习性和农艺性状考察
        2.2.8 组合测配、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考察
        2.2.9 稻米品质分析和评价
    3 结果与分析
        3.1 ‘隆科638S/DB1501-98’后代新不育系株系的选择
        3.2 新不育系及部分杂交组合的抗性鉴定结果
        3.2.1 新不育系株系的稻瘟病抗性表现
        3.2.2 新不育系株系及部分组合的褐飞虱抗性表现
        3.2.3 新不育系株系及其杂交组合的白叶枯病抗性表现
        3.3 新不育系的育性鉴定结果
        3.3.1 武汉自然条件下的育性动态表现
        3.3.2 人工气候箱处理下育性转换特性的鉴定
        3.4 新不育系的开花习性表现
        3.5 新不育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表现
        3.5.1 在武汉不育期的生育特性和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3.5.2 在海南可育期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表现
        3.6 新不育系的组合测配表现
        3.6.1 杂交组合的产量和农艺性状表现
        3.6.2 杂交组合的稻米品质表现
        3.7 新不育系的配合力分析
        3.7.1 配合力方差分析
        3.7.2 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效应方差
    4 讨论
        4.1 光温敏核不育系选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探讨
        4.2 多抗不育系病虫抗性表现的评价及探讨
        4.3 对5个新不育系材料的综合评价和进一步使用的建议
        4.3.1 华8049S
        4.3.2 华8050S
        4.3.3 华8051S
        4.3.4 华8053S
        4.3.5 华8054S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大跃进”时期河南省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公共食堂概念的界定
    四、研究资料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武陟县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历史状况
    第一节 武陟县的地理环境和经济状况
    第二节 公共食堂兴办前的社会状况
        一、公共食堂兴办前的经济状况
        二、公共食堂兴办前的政治形势
第二章 兴起的背景
    第一节 公共食堂兴起的原因
        一、“大跃进”运动
        二、人民公社化运动
    第二节 公共食堂兴起的条件
        一、“合伙吃饭”
        二、部分农民的积极拥护
        三、粮食大丰产
第三章 一哄而起
    第一节 公共食堂的建立与普及
        一、公共食堂的筹备
        二、推广经验
        三、人民公社的成立和公共食堂的普及
        四、公共食堂的大致面貌
        五、食堂化的实质
    第二节 供给制与其他各项福利事业
        一、供给制
        二、各项福利事业的建立
    第三节 公共食堂的巩固提高
        一、出现问题
        二、公共食堂的巩固提高
第四章 初次整顿
    第一节 食堂出现了问题
    第二节 有限的政策调整
        一、整顿人民公社
        二、整顿公共食堂
    第三节 生产救灾
        一、开展多种经营和副食品生产
        二、救助灾荒队
        三、安排穷队发展生产
    第四节 东石寺样板食堂
        一、基本概况
        二、初步整顿
第五章 强行恢复
    第一节 庐山会议后公共食堂的再恢复
        一、庐山会议的召开与公共食堂的转向
        二、反右倾,办食堂
        三、继续“大跃进”
        四、“五风”的再度泛滥
        五、反瞒产私分
    第二节 、再次整顿
        一、学习林县
        二、整顿措施
    第三节 公共食堂的被迫坚持
        一、保粮运动
        二、安排社员生活
    第四节 生存危机
        一、口粮标准一再压低
        二、中毒事件
        三、人口外逃、浮肿病和非正常死亡
    第五节 “渡荒”难度
        一、艰难的维持
        二、保人保畜
第六章 决策解散
    第一节 中共中央政策的转向
        一、宣传贯彻“十二条”
        二、宣传贯彻“六十条(草案)”
    第二节 调查研究
        一、群众疾病调查
        二、供给制不得人心
        三、公共食堂存在的问题
        四、解散食堂的经验
        五、调查研究与公共食堂的解散
    第三节 决策解散
第七章 公共食堂的教训与启示
    第一节 从口粮标准看武陟县公共食堂与“大饥荒”的关系
        一、供给不足
        二、分配不均
    第二节 公共食堂的弊端
        一、浪费了大量粮食
        二、挫伤了社员劳动积极性
        三、自留地和家庭副业的剥夺
        四、恶化了干群关系
        五、公共食堂饮食环境恶劣
    第三节 公共食堂失败的原因
    第四节 公共食堂失败的教训与启示
        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二、正确认识共产主义
        三、应重视调查研究
        四、必须健全党内民主
        五、必须尊重个人自由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辽西地区干旱评价及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干旱评价指标
        1.2.2 旱情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1.2.3 土壤含水量预测研究
        1.2.4 降水量中长期预测研究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的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主要资料
    2.1 研究区概况
    2.2 主要数据资料及其来源
        2.2.1 降水量数据
        2.2.2 河道流量数据
        2.2.3 土壤含水量数据
        2.2.4 水库蓄水量数据
        2.2.5 受旱面积数据
        2.2.6 农村因旱饮水困难数据
第三章 辽西地区干旱指标适用性分析及修正
    3.1 干旱指标及其计算方法
        3.1.1 干旱指标选取原则
        3.1.2 采用干旱指标的选取及计算
    3.2 干旱指标适用性分析
        3.2.1 典型站点选择
        3.2.2 辽西地区典型站点历史干旱频率分析
        3.2.3 干旱指标适用性分析及修正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辽西干旱综合评价方法
    4.1 干旱综合评价模型及方法
        4.1.1 干旱综合评价模型
        4.1.2 干旱综合评价所采用的数学方法
    4.2 典型干旱年旱情综合评价验证
        4.2.1 单点单指标干旱指标计算
        4.2.2 单点单指标定性定量分析计算
        4.2.3 单点多指标综合计算
        4.2.4 单点指标空间综合分析
        4.2.5 多指标空间综合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辽西干旱时空间规律分析
    5.1 辽西降雨时空特征
        5.1.1 辽西降水空间分布及年内分配
        5.1.2 降水量的EOF分析
        5.1.3 降水量变化趋势分析
        5.1.4 降水量丰枯周期分析
    5.2 辽西地区干旱持续期的空间分布特征
        5.2.1 分析方法
        5.2.2 作物生长季连续无雨日数分析
        5.2.3 各季连续无雨日分析
    5.3 辽西干旱频率的空间分布规律
        5.3.1 以降水量距平百分率为指标的干旱频率
        5.3.2 河道径流距平指标干旱频率
        5.3.3 土壤相对湿度指标干旱频率
    5.4 本章小结
        5.4.1 降水量时空特征
        5.4.2 连续无雨日数特征
        5.4.3 干旱频率特征
第六章 土壤墒情短期预测研究
    6.1 墒情监测及预报现状
        6.1.1 墒情监测
        6.1.2 墒情预报
    6.2 资料收集整理
    6.3 退墒模型的建立
        6.3.1 退墒的物理过程
        6.3.2 退墒预报
        6.3.3 土壤退墒特性
        6.3.4 退墒曲线率定结果的验证
    6.4 增墒模型
        6.4.1 增墒的物理过程
        6.4.2 增墒预报
        6.4.3 土壤增墒特性
    6.5 预报模型验证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旱涝趋势中长期预测研究
    7.1 辽西地区干旱的天气气候成因
        7.1.1 辽西地区夏季干旱的天气成因
        7.1.2 辽西夏季干旱的前期海温外强迫影响
        7.1.3 辽西干旱的地形因素
        7.1.4 辽西典型干旱时间成因分析
    7.2 基于前期气候特征的旱涝中长期预测
        7.2.1 前期大气环流预测辽西夏季降水
        7.2.2 前期海温预测辽西夏季降水
    7.3 基于天文背景的旱涝年预报方法研究
        7.3.1 太阳黑子与辽西降水的关系
        7.3.2 由太阳黑子预测辽西地区降水
    7.4 各种方法预测结果比较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主要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四、2000年夏季(6~8月)我区气候影响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SPI指数的中国夏季干旱区域性特征及环流异常研究[D]. 吕纯月.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
  • [2]基于气象干旱和高温的中国农业干旱预测模型研究[D]. 吴海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3]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 [4]变化环境下黄河源区水文气象要素特征分析及径流变化驱动研究[D]. 王亚迪. 西安理工大学, 2020
  • [5]小兴安岭沼泽湿地时空格局演变及驱动机制分析[D]. 高炜.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6]苹果水旱灾害风险评价与保险产品研发[D]. 张玥滢.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7]城市热环境与舒适度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调节机制研究[D]. 付尧.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0(04)
  • [8]水稻恢复系香5的抗性改良和多抗光温敏核不育系新材料的创建[D]. 汤剑豪.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9]“大跃进”时期河南省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研究[D]. 赵娜娜.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2)
  • [10]辽西地区干旱评价及预测研究[D]. 王笑歌.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3)

标签:;  ;  

2000年夏季(6-8月)我区气候影响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