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宝马新7系世界汽车业的革命(论文文献综述)
李永钧[1](2021)在《拥抱变化,从上海车展看汽车行业新趋势》文中研究表明4月的上海,春光明媚。以"拥抱变化"为主题的2021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简称:2021上海车展)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隆重举行,世界汽车业的目光再次聚焦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成为名车荟萃的海洋。共有来自1000家知名汽车展商参与,展出总面积36万平方米;展出整车1310辆,其中全球首发车128辆。各大汽车厂商共举行了138场新闻发布会,再创历史新高,
曹悦恒[2](2018)在《典型国家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文中提出2013年德国首次提出工业4.0的概念,掀起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狂潮,各国纷纷制定以重振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战略,以提升本国竞争力。在数据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新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下,汽车产业作为传统制造业的支柱产业,将受到巨大的冲击。本文选全球取制造业的前五名:中国、美国、德国、日本、韩国这五个典型国家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了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选取近十年来的权威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出这五个典型国家的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数。找到我国汽车产业的差距,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这部分梳理了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相关的概念,理论和评价方法,为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首先介绍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四次发展革新,全球化发展趋势和技术创新。然后分别介绍了中、美、德、日、韩五个典型国家的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第三部分是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在“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下,智能工厂,智能制造,物联网与工业互联网在传统的汽车制造领域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大环境下,汽车产业的发展受到巨大影响,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轻量化成为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除技术创新之外,管理创新也会影响汽车产业的发展,共享经济与区块链将成为影响汽车产业的重要因素。第四部分是本文的核心内容,对中、美、德、日、韩五个典型国家的汽车产业做出了比较分析和综合评价。在波特的竞争力分析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结合汽车产业的特点,基于PEST分析的理念首次提出了新型的PESTE的分析方法,提出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数的概念并构建了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出三个主要成分和贡献率,进而找到影响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计算出五个典型国家的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数,并作出雷达图以展示各国在关键因素上的优劣势,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第五部分针对前文的实证分析的结果,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刘兆国[3](2015)在《发达国家汽车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资源趋紧与环境压力的加剧,如何实现“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的系列问题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点,而企业社会责任又是这其中的一个焦点问题。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以及伦理学等学科的相关学者都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是在人类经济社会所面临的人口激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大背景下开展的,探讨企业在实现经济、社会、环境、资源、能源等相互间协调可持续发展中能否发挥作用、以及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是这些研究的一个共同特征。企业社会责任思想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如果抛开现代企业制度的限制,这一思想甚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但是近100年来,关于企业是否应当履行社会责任在学者间引起了很大争议。企业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在获取利润的同时,也要兼顾社会需求,这种观点从表面上看与古典经济学“利润最大化”的思想可能相违背。在这一问题上,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特别是新奥地利学派的哈耶克以及芝加哥学派的弗里德曼都对这种观点提出了反对。他们提倡市场自由运作,反对政府干预,认为个人在经济活动中的利己行为可以实现社会福祉的最优化与最大化,而企业如果承担社会责任,便是对自由社会基础的颠覆。诚然,自由主义提倡市场经济,保护私有产权与个人自由,反对政府对经济活动的过多干预,是维护自由市场竞争之理论基石,但是在现今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对自由社会基础的颠覆”这一观点有待商榷。另一方面,一些学者和国际组织也在倡议企业通过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张维迎认为,在一个健全的市场制度下,企业追求利润、为客户创造价值以及承担社会责任之间,不仅不矛盾,而且基本是一致的。彼得森和阿维森更是提出了道德经济这一概念,他们认为可以通过道德将企业、消费者、员工以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目标转移到超越利润的社会目标上,以这一新型“社会契约”为基础,进而实现商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统一的道德经济。本文认为,上述学者们间关于企业社会责任认识的差异,恰恰反映了目前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存在理论与实践间的差距。作为制造业中最大的单一部门,汽车产业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方面,汽车在生产与使用过程中的环境负荷较大;另一方面,汽车产业产业链较长,对国民经济与社会生活影响较大。因此,本研究希望以具有行业代表性的发达国家汽车企业为切入点,通过对发达国家汽车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机制与实践展开分析,以期回答企业能否通过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间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并为中国汽车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提供模式参考。正如上面所提到的,我的论文将主要致力于回答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利润最大化是否相矛盾这一核心命题,而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以发达国家汽车产业为切入点的。为了实现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展开。首先,问题的提出部分:在梳理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背景与现实背景的基础上,提出研究问题,这一部分将在第1章中进行阐述。其次,分析与实证研究部分,该部分为研究的核心,主要包括理论基础构建、发达国家汽车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性转变、发达国家汽车企业社会责任实施路径以及表现评价等主体研究部分,以及由发达国家汽车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成效分析与案例分析两章组成的实证研究部分。最后一部分为论文的结论部分,我将在该部分提出中国汽车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机制和模式。下面我以章为单位,简要介绍一下文章的主要研究内容、结论和发现。第1章“绪论”主要交待研究背景、研究目的、意义以及研究方法。在对理论背景、现实背景的梳理与分析基础上,交待本研究所开展的大背景。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思想起源与论争进行回顾以及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结合汽车产业特性,明确开展本研究的动因就是要为中国汽车企业真正负起社会责任、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接下来,我将对研究目的、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进行说明,并简述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和存在的不足。第2章“企业社会责任及其相关理论分析”从理论回顾以及综述上形成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笔者通过对企业概念界定的回顾,认为企业具备自然与社会两种属性。接下来,我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了回顾,剖析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演进过程,在对相关概念进行综述的基础上界定了企业社会责任内涵。在此基础上,从工具化理论视角中选取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资源基础理论,从伦理理论视角中选取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理论梳理,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系统理论支撑。第3章“发达国家汽车企业社会责任的演进及影响因素分析”将主要分析发达国家汽车企业社会责任的转变以及其内外部影响因素。在梳理Porter和Kramer(2006)提出的“共享价值”理论基础上,通过对发达国家主要汽车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演变和发展的分析,本研究认为这些企业已经从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将环境问题与社会问题并重过渡到寻找共同价值、进行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性转变这一阶段。这主要是受政府制度安排、利益相关者诉求以及市场机制性因素的约束与促进影响,同时,经济与产业发展水平、技术创新能力等也为这种转变提供了基础。第4章“发达国家汽车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路径”主要分析了发达国家汽车企业如何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本研究发现,为了实现“经济人”与“社会人”的相容与统一,发达国家汽车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路径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制定与实施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确保企业社会责任融入到价值链形成全过程;第二,回应投资者、员工、消费者等主要利益相关者诉求,做好企业社会公民;第三,着重考虑行业及产品特征,开展环境经营活动,降低企业环境负荷,提高产品环保性能。这将为中国汽车企业提高企业社会责任表现水平提供模式参考。第5章“发达国家汽车企业社会责任表现评价”以国际报告倡议组织(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框架为基础对发达国家汽车企业社会责任表现进行评价。如何客观、准确地评价发达国家企业社会责任表现,明确其可取与可提升之处,对于探讨“经济人”能否在实现自身利润的最大化的情况下促进社会福祉的提高颇为重要。本章选取基于GRI报告框架评价法对发达国家汽车企业社会责任表现进行评价。评价范围涵盖了公司战略、治理、承诺与参与、经济绩效、环境绩效以及社会绩效,为了解发达国家汽车企业社会责任表现提供了新的视角。第6章“发达国家汽车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成效分析”系统分析了发达国家汽车企业通过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所取得的经济成效、社会成效、环境保护成效。在此基础上,笔者对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与企业业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发达国家汽车企业通过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总体表现,促进了以资产收益率与托宾Q值等企业业绩指标的提升,而良好的企业业绩则又进一步促进了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提升。这一研究结论从某种程度上表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实现利润最大化并不相矛盾。第7章“大众集团企业社会责任案例研究”对德国大众集团企业社会责任案例进行研究。大众集团将企业社会责任提高到企业战略层面,并且构建了完善的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治理结构,确保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的贯彻与实施。大众集团通过履行经济责任、社会责任与环境责任,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通过对这一具有代表性的微观企业案例分析,笔者认为企业通过实施以满足利益相关者诉求为核心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可以实现自身盈利与社会福祉水平的提高。第8章“中国汽车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机制及模式构建”为本研究的政策建议部分。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基础上,为实现中国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我建议实施包括进一步完善外部制度性供给、建立强制性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以及绿色市场培育在内的外部约束与促进机制。同时,企业自身也要建立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及与其相适应的公司治理机构,加强新能源技术创新,开展环境经营活动,持续降低环境负荷,并积极回应主要利益相关者诉求。
孙明阳[4](2014)在《汽车造型模块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汽车是现代工业文明的重要标志。自十九世纪下半叶诞生以来,世界汽车格局发生了数次重大变化。德法两国悄然地开启了汽车诞生的黎明,美英意瑞四国迅速地加快了汽车发展的节奏,中日韩三国急速地推动了汽车变革的速度。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汽车业更是朝着模块化、智能化、网络化、零伤亡、零排放的方向飞速发展。正如吉利总裁李书福先生所说:“汽车制造已经从机械1.0时代和电子的2.0时代,步入智能化的3.0时代”。[1]当今世界企业技术环境面临巨大挑战,经济全球化、管理网络化和生产分散化是其主要特点。国际市场竞争越发激烈,集中反映在产品成本控制、产品质量控制、产品生产周期控制以及产品是否达到用户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从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来说,汽车工业已经走上了模块化设计,模块化制造、模块化装配、模块化服务的产业发展模式。近些年,模块化设计及其应用程度是汽车业的重点研究领域,已经受到来自全球各大汽车制造商的广泛关注。但是,关于汽车造型领域的模块化设计的研究还十分有限,仍具有很大研发空间。本论文的主要研究依据是,吉林大学科学前沿与交叉学科创新项目——汽车造型模块化设计研究。研究的思路是理性设计与感性设计的结合以及跨学科交叉型的创新研究,最终是通过汽车造型模块库的建立,对汽车造型模块化设计进行实时、多样的掌控,从而服务于行业发展趋势,满足用户多变化个性需求。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1.整理了汽车业有关模块化设计的最新发展状况。从全面性、递进性和层次性方面分析了汽车模块化设计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科技环境的角度分析了汽车模块化设计发展受到的影响和制约。从正向工程和逆向工程的角度来说明汽车造型模块化设计管理方法的系统性。2.研究了汽车造型模块化设计的原则。物理分解性原则是汽车造型模块化设计的前提;技术复杂性原则是汽车造型模块化设计的技术难点;创新灵活性原则是汽车造型模块化设计的灵魂;用户参与性原则是汽车造型模块化设计的手段;绿色安全性原则是汽车造型模块化设计的社会效益;适度合理性原则是汽车造型模块化设计的尺度。3.从美学的角度,研究了汽车造型模块化设计必须符合工业产品设计的审美标准,达到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和谐统一。研究了汽车造型模块化设计所应该具有的形式美、功能美、结构美、造型美和材料美。4.从遗传学、品牌学和语义学多学科角度,梳理了汽车造型模块化设计的风格形成与诸学科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对现有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从而推论出汽车造型领域的模块化设计必然产生的风格类型,包括时代风格、环境风格、个人风格和团队风格。汽车造型模块化设计风格的形成是基于遗传学家族化因素的继承。它有利于企业产品品牌化的市场化运营,满足了用户语义学中个性化消费理念。5.从管理学角度,研究了汽车造型模块库建立所涉及到的诸多问题,搭建了体系框架。指出了汽车造型模块库的定义和意义;汽车造型模块库的分类标准和相关准则;汽车造型模块库中模块化产品族的构成方法和配置方法以及汽车造型模块库开发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等。本文还重点研究了汽车造型模块化产品族设计方案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模型。通过案例研究了汽车造型模块化设计的实际发展现状。并据此预测了汽车造型模块化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本文研究创新之处如下:1.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两个方面加以研究分析,建立了汽车造型模块化设计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2.依据科技发展的最新情况,介绍了3D打印技术给汽车行业带来了的革新性的发展趋势,同时也为汽车造型模块化设计提供了最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3.从美学和风格学的角度切入,给出了汽车造型模块化设计的形式美、功能美、结构美与材料美等美学特征;分析和论述了汽车造型的个性风格和团队风格。4.从管理学的角度,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提出了建立汽车造型模块库的整体设想和构思,形成了汽车造型模块库的框架系统。5.通过对模块化设计的研究,提出了模块化产品族规划的整体方案和模块库建立的方法,研究了基于模块组合的产品族规划的问题,研究了产品族及其设计的概念在汽车造型模块库中的应用,分析了汽车造型模块化产品族设计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出了汽车造型模块化产品族设计方案的评价模型。过去,汽车制造业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先后走过了福特式规模化生产、丰田式精细化管理和大众式模块化战略三个主要阶段。现在,汽车造型面临新的挑战,有待出现全新的思维视角、全新的理论指导和全新的技术方法使现有汽车造型面貌发生变革。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研究了汽车造型领域的模块化设计理论框架,在此框架基础上,更多学者可以进行深入细致具体研究工作。
马世勇[5](2013)在《中信戴卡宁波轮毂制造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企业发展战略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大潮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一个企业要求得生存、要求得发展,必须要有一个适合的发展战略,必须形成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信戴卡宁波轮毂制造有限公司正处在肩负着拉动整个集团转型的历史发展重要关头,在巨大的机遇和挑战面前,如何形成并发展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真正完成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保持长久的产品竞争力和成本竞争力是本文研究的关键。首先,本文以国际大环境和国内宏观环境为出发点,宏观分析了世界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和全球经济危机下对于铝车轮行业发展的影响。随后向行业环境分析过渡,采用波特五力分析模型为总结铝车轮行业成功关键因素奠定了基础。然后从通过外部战略要素评价(EFE矩阵)对系统性的对中信戴卡宁波轮毂制造有限公司的外部环境进行评价,确定了外部环境下企业所面对的发展机遇与威胁。其次,本文对对公司组织结构、产品制造、制造成本、人力资源状况、企业文化、采购、研发、市场和营销八个根本上影响到企业运营的方面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最后通过内部战略要素评价(IFE矩阵)的方式阐述了企业内部环境下的优势和劣势,为后续战略制定提供了良好的铺垫。最后,通过线性拟合的方式构建模型对未来中信戴卡宁波轮毂制造有限公司未来六年的产值进行了预测。以SWOT分析法综合和系统性的分析了企业的内外部条件确定了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并进行了科学的评估和选择,从而确定了先进的管理、先进的制造、少人化和人才培养、质量稳定战略、全面预算战略等战略,并就战略实施策略进行了系统性分析和提出了实施建议。此研究成果对于中信戴卡宁波轮毂制造有限公司当前和未来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能够在实施过程中带来显着的管理效益。
李海波[6](2013)在《大规模定制策略及在汽车业的应用探索》文中认为大规模定制是在系统思想指导下,以客户需求尤其是特殊需求为导向,以大规模生产的成本和速度效率为目标,以先进的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为手段,实现客户个性化定制的产品或服务的一种生产方式。它同时具备差异化、快速反应和低成本特征,强调建立既竞争又合作的精敏供应链来共同满足客户的需要。它的基本思路在于通过产品重组和过程重组,将定制产品的生产转化为或部分转化为批量生产问题,尽量减少定制零部件数和定制环节。这一生产方式摆脱了传统大规模生产方式的束缚,融入产品族和模块化设计思想,实行定制环节的延迟策略,并根据产品特点和客户要求,选择最佳的定制生产结构。本文运用大规模定制的相关理论和实施策略,对汽车业的大规模定制的发展状况和趋势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指出了这一生产方式的利弊和面临的挑战与难点,并在模块化设计和汽车业供应链方面做了重点探讨。同时,本文结合大众辉腾汽车的定制案例,验证了大规模定制在汽车业的实施可行性,剖析了实际应用策略与方法,为本土企业探索实践大规模定制提供了理论和现实参考。研究发现了这一生产方式在汽车业运用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比如客户定制化的参与程度的限制,整车厂与消费者信息不对称,以及汽车MC供应链的库存传导效应。
刘澳[7](2013)在《基于案例分析的汽车前脸家族化造型基因研究 ——北京汽车前脸造型设计的相关探索》文中指出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迅速,世界汽车保有量正在逐年上升,中国汽车消费市场具有巨大潜力。在这样的背景下,近年来国内外各大车厂自主品牌层出不穷。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家族化设计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了汽车外形设计上。北京汽车作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旗下自主品牌,正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本文结合视知觉原理中格式塔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产品语义学,对国外几大车厂旗下车型前脸家族化造型基因进行归纳和分析,其中包括德国四大汽车品牌、美国JEEP和法国雪铁龙与标志等品牌。通过将所选品牌样本车型前脸进行提炼化简后的横、纵向对比归纳,总结出各品牌家族化前脸在SUV车型上应用的经验,为北京汽车新车的研发提供一定的家族化设计参考,并对下一代北京汽车SUV车型进行家族化前脸造型设计探索。
朱蕊[8](2012)在《我国汽车行业SNS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指出策略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能否持续稳定发展,社会化媒体营销作为企业重要的营销策略之一,一直受到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关注,作为Web2.0技术下社会化媒体营销的应用之一SNS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营销未能形成系统的传统行业研究。随着互联网Web2.0技术的发展,一种名为SNS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的应用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技术的进步让营销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广告方式逐渐不适应汽车行业的营销发展,SNS真实、参与、互动、对话、时效、公开等特点为汽车行业提供了巨大的营销优势,社会化媒体营销将成为未来互联网发展的趋势。单一的传统大众媒体广告形式涅盘。本文揭示了汽车行业大众营销发展中的问题,并对汽车行业营销面临的新机遇进行了阐述,从而提出有效的宏观和微观策略。SNS营销作为汽车行业适应环境变化的一种创新模式,为汽车行业未来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参考意义。鉴于此,本文以SNS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研究、线上调研和案例相结合研究、比较研究、文献综合研究等研究方法,构建出汽车行业运用SNS营销的宏微观策略谱图。本文的创造性成果具有三点:(1)结合目前SNS传播技术的发展,立足汽车行业的角度,分析如何运用SNS特点进行恰当的营销活动;(2)利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汽车营销在微观领域广告、品牌建设、客户关系、促销等方面的改进策略;(3)为传统行业的大众营销找到了新的营销工具,为汽车广告从传统大众媒体转向社会化媒体提出了必要分析,为未来传统营销和网络营销的整合做了很好的铺垫。汽车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然而,随着汽车市场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等宏观环境的变化,很多汽车企业正面临严重的竞争危机。重视汽车行业,研究汽车行业的发展,对于繁荣我国市场经济有着重要的意义。
王剑[9](2010)在《谁在改变我们的汽车? 那些因梦想而发生变革的技术力量》文中研究指明在这些发明诞生之前,那些勤奋、执着的他或者她,在当时人们的眼中多少都有些可笑,包括现在的我们在回望时,或许也会不自禁质疑"这怎么可能?"但是奇迹往往就是这样,在你不屑一顾或者望而却步的领域,总有些"傻子"拼命的想用自己的力量,即使病痛缠身、入不敷出、屡屡遇挫,也要照亮那个角落。在本文中,将会从发动机、变速箱和汽车安全三个部分,在时间上由远及近描述上百年来,那些具有变革力量的汽车发明。
朱文博[10](2010)在《轿车造型中的比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们对于轿车外观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程度的增加,对这部分需求的满足将成为决定轿车的市场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作为轿车外观精神载体和审美表征的轿车造型比例在轿车设计流程中越来越受到设计师的重视,如何准确的把握造型尺寸比例和大众审美趋势是轿车设计师必须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轿车的外观造型中,轿车整体比例和各部件的形状及尺寸大小对轿车的制造及满足消费者的审美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了在轿车造型比例设计中一些重要因素对其的影响,通过研究时代、民族文化、空气动力、环境保护、价格与轿车造型比例的关系来发现轿车造型比例的规律,从而能够更好的把握车身造型的设计工作。经常看到一些轿车造型比例不协调,原因在于有些设计师不懂得几何构成的视觉原理。这些原理包括对传统比例体系的理解,如黄金分割、均方根矩形以及比率和比例、形体的各种相互关系、各种辅助线。轿车造型设计师要尝试从视觉上理解几何构成的各种原理,找出轿车造型设计所要遵循的一般比例法则。完美的轿车拥有着完美的比例构造,完美的比例构造造就了轿车和谐流畅的外观。在轿车造型设计中,用动态比例矩形分割轿车,可以看到设计优美的轿车是符合美学比例的,反过来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去设计轿车。比例作为轿车造型中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具有直观性和可比性,同时也是更易被消费者认知的特征元素。对经典的比较和谐的轿车进行比例规律的研究,发掘轿车造型中的比例法则,揭示轿车外观造型和美学比例之间的关系,预测未来轿车造型的发展趋势,作为轿车造型设计和研究的参考。
二、宝马新7系世界汽车业的革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宝马新7系世界汽车业的革命(论文提纲范文)
(1)拥抱变化,从上海车展看汽车行业新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一、车坛饕餮盛宴 |
二、凸现十大看点 |
上汽“大象”转身 |
“新能源”唱主角 |
“黑科技”风劲吹 |
“自主”主场迎战 |
“合资”大展拳脚 |
“豪华”强势出击 |
“新势力”亮杀手锏 |
“SUV”大行其道 |
“商用车”悉数亮相 |
“零部件”叩开电气化 |
三、“新汽车”时代到来 |
三大节点交汇 |
中国改变世界 |
(2)典型国家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产业与汽车产业 |
2.1.2 竞争与竞争力 |
2.1.3 产业竞争力与产业国际竞争力 |
2.1.4 研发与创新 |
2.1.5 全球化 |
2.1.6 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
2.1.7 区块链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 |
2.2.2 要素禀赋理论 |
2.2.3 竞争优势理论 |
2.2.4 技术差距理论 |
2.2.5 生命周期理论 |
2.2.6 价值链理论 |
2.2.7 现代竞争理论 |
2.2.8 技术创新理论 |
2.2.9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
2.3.1 波特的竞争力分析法 |
2.3.2 标杆法 |
2.3.3 显性指标法 |
2.3.4 综合评价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
3.1 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全球化趋势 |
3.1.1 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
3.1.2 全球汽车产业发展革新 |
3.1.3 全球汽车产业全球化趋势 |
3.1.4 全球化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 |
3.2 美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
3.2.1 美国汽车产业发展历程 |
3.2.2 美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
3.3 德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
3.3.1 德国汽车产业发展历程 |
3.3.2 德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
3.4 日本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
3.4.1 日本汽车产业发展历程 |
3.4.2 日本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
3.5 韩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
3.5.1 韩国汽车产业发展历程 |
3.5.2 韩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
3.6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
3.6.1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历程 |
3.6.2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汽车产业发展趋势 |
4.1 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 |
4.1.1 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 |
4.1.2 智能制造与智能工厂 |
4.1.3 物联网与工业物联网 |
4.2 新能源汽车 |
4.2.1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
4.2.2 纯电动汽车 |
4.2.3 燃料电池汽车 |
4.3 自动驾驶 |
4.3.1 自动驾驶的概念与分级 |
4.3.2 自动驾驶的实现路径 |
4.3.3 自动驾驶系统 |
4.3.4 自动驾驶应用 |
4.4 轻量化 |
4.4.1 新材料 |
4.4.2 新工艺 |
4.5 共享经济与区块链 |
4.5.1 共享经济在汽车产业的应用 |
4.5.2 区块链在汽车产业的应用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美、德、日、韩汽车产业比较分析 |
5.1 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1.1 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1.2 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
5.2 基本条件比较 |
5.2.1 人均汽车保有量 |
5.2.2 人均国民总收入 |
5.2.3 制造业增加值 |
5.2.4 基本条件综合比较 |
5.3 市场因素比较 |
5.3.1 市场规模 |
5.3.2 出口额 |
5.3.3 市场效率 |
5.3.4 市场因素综合比较 |
5.4 生产因素比较 |
5.4.1 汽车产量 |
5.4.2 劳动力数量 |
5.4.3 劳动市场效率 |
5.4.4 生产因素综合比较 |
5.5 政策因素比较 |
5.5.1 政策与法规因素 |
5.5.2 基础设施建设 |
5.5.3 政策因素综合比较 |
5.6 经济因素比较 |
5.6.1 GDP |
5.6.2 宏观经济环境 |
5.6.3 金融市场环境 |
5.6.4 商业成熟度 |
5.6.5 经济因素综合比较 |
5.7 社会因素比较 |
5.7.1 家庭消费支出 |
5.7.2 高科技出口比 |
5.7.3 劳动力健康与初等教育 |
5.7.4 社会因素综合比较 |
5.8 技术因素比较 |
5.8.1 研发支出比 |
5.8.2 创新指数 |
5.8.3 高等教育 |
5.8.4 技术准备 |
5.8.5 技术因素综合比较 |
5.9 生态环境因素比较 |
5.9.1 二氧化碳排放量 |
5.9.2 能源结构指数 |
5.9.3 能源使用量 |
5.9.4 GDP单位能源消耗 |
5.9.5 生态环境因素综合比较 |
5.10 五个典型国家汽车产业比较分析 |
5.11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美、德、日、韩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评价 |
6.1 主成分分析方法及原理 |
6.1.1 主成分分析法及其基本思想 |
6.1.2 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6.1.3 主成分分析法的作用及优势 |
6.1.4 主成分分析法的步骤 |
6.2 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测算 |
6.2.1 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 |
6.2.2 美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 |
6.2.3 德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 |
6.2.4 日本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 |
6.2.5 韩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 |
6.3 中、美、德、日、韩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提升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对策 |
7.1 大力鼓励技术创新,发展商业模式创新 |
7.1.1 建立技术创新体系,发展汽车自主研发技术 |
7.1.2 注重发展商业模式创新 |
7.2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发展新能源技术 |
7.2.1 政策法规推动生态环境保护 |
7.2.2 汽车企业大力发展新能源技术 |
7.3 大力推广高等教育,加强人才引进及培养 |
7.4 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改变国民消费观念 |
7.4.1 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 |
7.4.2 改变国民消费观念,发展汽车金融 |
7.5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产业集聚 |
7.5.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7.5.2 提高产业集聚,形成战略联盟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的创新点 |
8.2.1 创新点 |
8.2.2 局限性 |
8.3 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发达国家汽车企业社会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理论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2 企业社会责任思想渊源与观点论争 |
1.2.1 企业社会责任思想渊源 |
1.2.2 企业社会责任观点论争 |
1.3 研究动机、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动机与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结构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结构框架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2章 企业社会责任及其相关理论分析 |
2.1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一般性分析 |
2.1.1 企业与企业性质 |
2.1.2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发展与演进 |
2.1.3 企业社会责任内涵 |
2.2 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2 资源基础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章 发达国家汽车企业社会责任的演进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 企业社会责任战略:一种价值的共享 |
3.1.1 企业社会责任战略 |
3.1.2 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特点分析 |
3.2 发达国家汽车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与演变 |
3.2.1 阶段一:重点关注并回应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关切 |
3.2.2 阶段二:将环境问题与社会问题并重,考虑发展的可持续性 |
3.2.3 阶段三:寻找共同价值,进行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性转变 |
3.3 发达国家汽车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制度及其他约束性因素 |
3.3.2 市场机制性促进因素 |
3.3.3 内外部基础性因素 |
第4章 发达国家汽车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路径 |
4.1 制定与实施企业社会责任战略 |
4.1.1 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的制定 |
4.1.2 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的管理与实施 |
4.2 回应主要利益相关者诉求 |
4.2.1 保护投资者利益 |
4.2.2 维护员工权益 |
4.2.3 保障消费者权益 |
4.2.4 做好企业社会公民 |
4.3 开展环境经营活动 |
4.3.1 建立环境经营推进机制 |
4.3.2 开发并提供环境友好型产品 |
4.3.3 降低生产运营中的环境影响 |
4.3.4 建立可持续发展型供应链 |
第5章 发达国家汽车企业社会责任表现评价 |
5.1 企业社会责任表现评价方法对比 |
5.1.1 基于 GRI 报告框架的企业社会责任表现评价 |
5.1.2 基于可持续发展指数的企业社会责任表现评价 |
5.1.3 基于问卷调查的企业社会责任表现评价 |
5.1.4 各种方法优缺点对比 |
5.2 发达国家汽车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状况分析 |
5.2.1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
5.2.2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方法 |
5.2.3 企业社会责任披露方式与报告等级应用 |
5.2.4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情况 |
5.3 基于 GRI 报告框架的发达国家汽车企业社会责任表现评价 |
5.3.1 相关研究回顾 |
5.3.2 本研究所采取的评价方法 |
5.3.3 发达国家汽车企业社会责任表现评价 |
第6章 发达国家汽车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成效分析 |
6.1 对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成效分析 |
6.1.1 促进了经济平稳增长 |
6.1.2 促进了社会进步 |
6.2 对提高环境保护效果的成效分析 |
6.2.1 产品环保性能大幅提升 |
6.2.2 应对气候变化成效显着 |
6.2.3 资源使用量得到有效降低 |
6.3 对提升企业业绩的成效分析 |
6.3.1 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与企业业绩关系研究回顾 |
6.3.2 研究设计 |
6.3.3 实证分析与假设检验 |
6.3.4 研究结论与讨论 |
第7章 大众集团企业社会责任案例研究 |
7.1 大众集团概况 |
7.1.1 大众集团简介 |
7.1.2 大众集团主要运营情况 |
7.2 大众集团企业社会责任战略 |
7.2.1 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的制定 |
7.2.2 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的管理 |
7.3 大众集团企业社会责任践行 |
7.3.1 履行企业经济责任 |
7.3.2 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
7.3.3 履行企业环境责任 |
7.4 成效评价及模式经验总结 |
7.4.1 大众集团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成效评价 |
7.4.2 大众集团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模式经验总结 |
第8章 中国汽车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机制及模式构建 |
8.1 中国汽车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现状分析 |
8.1.1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
8.1.2 中国汽车企业社会责任表现 |
8.1.3 中国汽车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存在的问题 |
8.2 中国汽车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外部机制设计 |
8.2.1 进一步完善外部制度性供给,强化相关法规的硬约束性 |
8.2.2 建立强制性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进行“硬约束” |
8.2.3 以政策导向助力绿色市场培育,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形成“软拉动” |
8.3 中国汽车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内部模式设计 |
8.3.1 建立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及与其相适应的公司治理结构,确保将企业社会责任融入到企业经营过程中 |
8.3.2 加强新能源技术创新,开展环境经营活动,持续降低环境负荷 |
8.3.3 开展利益相关者管理,积极回应主要利益相关者诉求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和致谢 |
(4)汽车造型模块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范围、方法及课题来源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方法 |
1.2.3 课题来源 |
1.3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3.1 国外汽车造型领域研究 |
1.3.2 国内汽车造型领域研究 |
1.3.3 国内外汽车造型领域专业资料 |
1.4 研究框架 |
第2章 本文研究的相关基本概念 |
2.1 汽车造型 |
2.1.1 汽车造型发展史回顾 |
2.1.2 汽车造型特征 |
2.1.3 汽车车型分类 |
2.2 标准化 |
2.2.1 标准化概念及作用 |
2.2.2 标准化的基本原理 |
2.2.3 标准化的主要形式 |
2.3 模块化 |
2.3.1 模块、模块化概念及分类 |
2.3.2 模块化设计原理 |
2.3.3 模块化设计价值 |
2.3.4 标准化与模块化的关系 |
2.4 集成化 |
2.4.1 集成化概念及作用 |
2.4.2 集成化与模块化的关系 |
2.5 感性工学与理性工学 |
2.5.1 感性工学 |
2.5.2 理性工学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汽车模块化设计研究简述 |
3.1 汽车模块化设计应用范围的全面性 |
3.1.1 国外汽车模块化设计发展的递进性 |
3.1.2 国内汽车模块化设计发展的递进性 |
3.1.3 国内外汽车模块化发展的层次性 |
3.2 汽车模块化设计发展方向的制约性 |
3.2.1 自然环境的限制 |
3.2.2 社会环境的作用 |
3.2.3 科技环境的影响 |
3.3 汽车模块化设计管理方法的系统性 |
3.3.1 正向工程 |
3.3.2 逆向工程 |
3.3.3 并行工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汽车造型模块化设计的思路 |
4.1 汽车造型模块化设计的原则 |
4.1.1 物理分解性原则 |
4.1.2 艺术审美性原则 |
4.1.3 创新灵活性原则 |
4.1.4 用户参与性原则 |
4.1.5 绿色安全性原则 |
4.1.6 适度合理性原则 |
4.2 汽车造型模块化设计的开发方法 |
4.2.1 汽车造型模块化产品族规划 |
4.2.2 汽车造型模块的划分原则与层级方法 |
4.2.3 汽车造型模块的集成原则与组合方法 |
4.3 汽车造型模块化设计的评价方法 |
4.3.1 汽车造型模块化产品族设计方案评价指标体系 |
4.3.2 汽车造型模块化产品族设计方案的评价理论 |
4.3.3 汽车造型模块化产品族设计方案的评价模型 |
4.4 汽车造型模块化设计的类型 |
4.4.1 原型模块化设计 |
4.4.2 变型模块化设计 |
4.4.3 新型模块化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汽车造型模块化设计的美学范畴 |
5.1 形式美的应用 |
5.1.1 比例与尺度 |
5.1.2 均衡与稳定 |
5.1.3 对称与平衡 |
5.1.4 节奏与韵律 |
5.1.5 变化与统一 |
5.1.6 整体与局部 |
5.2 功能美的应用 |
5.2.1 物质功能美 |
5.2.2 精神功能美 |
5.3 结构美的应用 |
5.3.1 化繁为简 |
5.3.2 化整为零 |
5.3.3 美观坚固 |
5.4 造型美的应用 |
5.4.1 形态美 |
5.4.2 色彩美 |
5.4.3 装饰美 |
5.5 材料美的应用 |
5.5.1 肌理美 |
5.5.2 属性美 |
5.5.3 绿色美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车身造型模块化设计的风格学范畴 |
6.1 汽车造型的风格概念及类型 |
6.1.1 汽车造型的风格概念 |
6.1.2 汽车造型的风格类型 |
6.2 影响汽车造型模块化设计风格的遗传学因素 |
6.2.1 遗传学与家族化 |
6.2.2 模式识别与基因 |
6.2.3 基因遗传与设计进化 |
6.2.4 遗传学设计方法 |
6.3 影响汽车造型模块化设计风格的品牌学因素 |
6.3.1 品牌学与市场化 |
6.3.2 造型模块化与品牌识别的关系 |
6.3.3 造型模块化与市场竞争的关系 |
6.4 影响汽车造型模块化设计风格的语义学因素 |
6.4.1 语义学与人性化 |
6.4.2 汽车的语义学 |
6.4.3 汽车的人性化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汽车造型模块化设计的管理学范畴 |
7.1 汽车造型模块库的创建 |
7.1.1 汽车造型模块库的概念和意义 |
7.1.2 汽车造型模块库的分类标准 |
7.1.3 汽车造型模块库的相关准则 |
7.2 汽车造型模块库中模块化产品族的构成方法 |
7.2.1 共享构件模块化 |
7.2.2 互换构件模块化 |
7.2.3 定制构件模块化 |
7.2.4 混合模块化 |
7.2.5 总线模块化 |
7.2.6 剖面模块化 |
7.3 汽车造型模块库中模块化产品族的配置方法 |
7.3.1 汽车造型模块库中模块化产品的实施流程 |
7.3.2 汽车造型模块化产品特征参数模型图 |
7.3.3 汽车造型模块化产品最佳配置图 |
7.4 汽车造型模块库的开发 |
7.4.1 汽车造型模块库人员的配置 |
7.4.2 汽车造型模块库软件的开发 |
7.4.3 设计并优化模块库建设方案 |
7.5 实例研究 |
7.5.1 梅塞德斯-奔驰公司的汽车造型模块化设计探索 |
7.5.2 大众汽车集团的模块化战略 |
7.5.3 智能列车-模块私人交通工具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全文总结及研究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汽车模块化设计及汽车造型模块化设计发展趋势预测 |
8.4 本文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5)中信戴卡宁波轮毂制造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外及国内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本文结构 |
第2章 中信戴卡宁波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2.1 中信戴卡宁波轮毂制造有限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2.1.1 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状况 |
2.1.2 新的汽车产业格局、特点和发展趋势 |
2.2 世界汽车铝合金车轮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
2.2.1 全球轻质铝合金车轮的应用和发展 |
2.2.2 全球铝合金车轮制造行业的发展 |
2.2.3 全球铝合金车轮制造技术和发展趋势 |
2.3 中国国内宏观环境分析 |
2.3.1 政治环境 |
2.3.2 经济环境分析 |
2.3.3 社会环境分析 |
2.3.4 技术环境分析 |
2.3.5 全球性经济危机对于铝合金车轮行业的影响 |
2.4 铝车轮行业及竞争结构分析 |
2.4.1 波特的五力分析模型体系 |
2.4.2 现有企业竞争 |
2.4.3 替代品分析 |
2.4.4 潜在进入者分析 |
2.4.5 供应商分析 |
2.4.6 购买者分析 |
2.5 铝合金车轮行业关键成功因素分析 |
2.5.1 顾客需求分析 |
2.5.2 行业特点分析 |
2.5.3 行业关键成功要素 |
2.6 铝合金车轮行业需求分析及预测 |
2.6.1 铝合金车轮国外需求预测 |
2.6.2 铝合金车轮国内需求预测 |
2.7 外部战略要素评价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信戴卡宁波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3.1 母公司概况 |
3.1.1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
3.1.2 中信戴卡宁波轮毂制造有限公司概况 |
3.1.3 母公司对于中信戴卡宁波轮毂制造有限公司的影响 |
3.2 组织结构和实践分析 |
3.3 产品制造分析 |
3.4 制造成本控制 |
3.4.1 产品制造成本构成 |
3.4.2 采取的制造成本控制措施 |
3.4.3 成本优势 |
3.5 人力资源状况分析 |
3.5.1 员工结构 |
3.5.2 员工培训 |
3.5.3 员工薪酬和福利 |
3.6 企业文化分析 |
3.7 采购分析 |
3.8 研发能力分析 |
3.9 市场和营销分析 |
3.10 内部战略要素评价 |
3.11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信戴卡宁波公司战略制订 |
4.1 中信戴卡宁波公司发展战略制订 |
4.1.1 战略使命 |
4.1.2 战略制订的目标 |
4.1.3 战略制定的原则 |
4.1.4 SWOT 分析 |
4.2 中信戴卡宁波轮毂制造有限公司发展战略 |
4.3 中信戴卡宁波轮毂制造有限公司发展战略选择 |
4.3.1 战略选择原则 |
4.3.2 战略的选择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企业战略实施对策 |
5.1 组织结构优化 |
5.2 少人化策略 |
5.3 人才培养和发展策略 |
5.4 以推动生产系统综合效率(OEE)迈向先进的制造策略 |
5.5 技术质量提升策略 |
5.5.1 一次下线成品率指标和制造结果的保障 |
5.5.2 持续的产品质量风险评估 |
5.5.3 推动制造实施过程和制造管理的标准化 |
5.6 先进管理策略 |
5.6.1 生产计划的管控 |
5.6.2 物料管控 |
5.7 全面预算管理策略 |
5.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大规模定制策略及在汽车业的应用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生产方式的演变历程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大规模定制的概念 |
2.2.2 大规模定制的特点 |
2.2.3 大规模定制的分类或层次 |
2.2.4 影响大规模定制成功的因素 |
2.2.5 与其他生产方式相比较的优势和不足 |
2.3 支撑理论的简略分析 |
2.3.1 企业竞争优势 |
2.3.2 规模经济 |
2.3.3 范围经济 |
2.3.4 联合经济 |
第三章 大规模定制过程和策略 |
3.1 客户需求采集和信息处理 |
3.1.1 客户需求采集的重要性 |
3.1.2 客户需求的特点与获取方法 |
3.1.3 信息的规范及需求特征分析 |
3.1.4 需求处理流程 |
3.2 模块化设计策略 |
3.2.1 策略概述 |
3.2.2 基本方法 |
3.2.3 设计过程 |
3.3 产品族设计策略 |
3.3.1 策略概述 |
3.3.2 规划与模型 |
3.4 产品开发与快速设计策略 |
3.5 延迟化策略 |
第四章 汽车业大规模定制的策略 |
4.1 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 |
4.1.1 汽车分类 |
4.1.2 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过程及现状 |
4.1.3 我国汽车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
4.2 汽车制造业的当前发展特点与趋势 |
4.2.1 当前汽车制造业发展的特点 |
4.2.2 汽车制造业发展的总趋势 |
4.3 汽车业 MC 的兴起 |
4.4 汽车制造的模块化设计对策 |
4.4.1 面向装配的设计原则与非模块化设计的缺点 |
4.4.2 汽车模块化设计建议 |
4.5 汽车产品开发与快速设计之对策 |
4.6 汽车业 MC 的供应链管理革新 |
4.6.1 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 |
4.6.2 传统供应链管理的不足之处 |
4.6.3 汽车业 MC 供应链管理的要求与实现途径 |
第五章 汽车业大规模定制的案例分析——以大众辉腾为例 |
5.1 大众汽车的辉腾定制 |
5.2 辉腾 MC 的成功经验与方法可行性 |
5.3 反向论证:汽车行业不适合大规模定制的理由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发现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基于案例分析的汽车前脸家族化造型基因研究 ——北京汽车前脸造型设计的相关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国内汽车发展现状 |
1.1.2 北京汽车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第2章 汽车前脸家族化造型基因初探 |
2.1 现代汽车造型设计 |
2.1.1 设计与产品造型 |
2.1.2 汽车造型设计内容与流程 |
2.1.3 汽车造型演变 |
2.2 汽车前脸家族化设计 |
2.2.1 汽车前脸与家族化设计 |
2.2.2 汽车前脸构成与功能介绍 |
2.2.3 汽车前脸家族化造型设计的广泛应用 |
2.2.4 汽车前脸家族化造型设计类型 |
2.3 产品造型基因 |
2.3.1 造型基因的概念 |
2.3.2 造型基因的表达与进化 |
2.3.3 品牌造型基因 |
2.3.4 汽车前脸家族化造型基因 |
第3章 汽车前脸家族化造型基因研究框架构建 |
3.1 格式塔心理学的相关应用 |
3.1.1 视知觉的理解力 |
3.1.2 汽车前脸造型基因提取与格式塔心理学 |
3.1.2.1 汽车前脸造型基因提炼要求 |
3.1.2.2 汽车前脸造型基因提炼分类 |
3.1.2.3 汽车前脸造型基因的确定 |
3.1.3 格式塔心理学关于视觉艺术组织原则 |
3.1.4 汽车家族化设计与格式塔心理学 |
3.2 产品语义学 |
3.3 基于相关理论的汽车前脸造型基因研究框架构建 |
第4章 汽车前脸家族化造型基因案例研究 |
4.1 汽车前脸家族化造型基因案例的样本选择 |
4.2 汽车类型划分规则 |
4.3 SUV前脸家族化造型基因案例分析 |
4.3.1 美国吉普JEEP |
4.3.2 德国大众汽车集团 |
4.3.3 梅赛德斯奔驰 |
4.3.4 宝马 |
4.3.5 法国标致 |
4.3.6 法国雪铁龙 |
第5章 北京汽车SUV前脸造型家族化设计探索 |
5.1 北京汽车品牌介绍 |
5.2 北京汽车品牌历史 |
5.3 北京汽车现有车型 |
5.4 北京汽车SUV设计探索 |
5.4.1 北京汽车SUV设计定位 |
5.4.2 北京汽车SUV前脸家族化造型基因寻找 |
5.4.3 北京汽车SUV前脸家族化造型设计探索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我国汽车行业SNS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 文献综述与分析 |
1. 学界研究动向 |
2. 文献综述分析 |
(三) 研究内容 |
(四) 研究方法 |
二、SNS营销理论 |
(一) SNS的概述 |
1. 什么是SNS |
2. SNS的特征 |
3. SNS的典型应用 |
(二) SNS营销的概述 |
1. SNS营销:汽车行业的新尝试 |
2. SNS营销概念的界定 |
3. SNS营销的价值 |
4. SNS营销带来的变革 |
(三) SNS营销的理论基础 |
1. 六度分割理论 |
2. 150定律 |
3. 口碑营销/病毒式营销 |
4. 精准营销 |
5. 长尾理论 |
(四) 本章小结 |
三、汽车行业营销的现状及问题 |
(一) 我国汽车行业营销的发展现状 |
1. 大众营销 |
2. 汽车行业大众营销现状 |
(二) 我国汽车行业大众营销发展中的问题 |
1. 广告泛滥、成本过高 |
2. 媒体广告效果不理想 |
3. 顾客忠诚度低、流失严重 |
4. 促销效果持续时间短 |
(三) 本章小结 |
四、汽车行业营销新机遇 |
(一) 社会环境的变化 |
1. 人口统计变化 |
2. 家庭结构变化 |
3. 态度、价值、消费和期望变化 |
(二) 技术环境的变化 |
1.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
2. SNS传播技术的发展 |
(三) 市场环境的变化 |
1. 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在变化 |
2. 新市场环境下消费者购买行为呈现新的特点 |
3. 新市场环境下消费者需求在变化 |
(四) 本章小结 |
五、汽车行业SNS营销的策略分析 |
(一) 汽车网民对SNS的使用和偏好的调查分析 |
1. 汽车网民对SNS有一定程度的依赖 |
2. 汽车品牌主页在SNS上很受欢迎 |
3. 汽车网民在SNS网站上关注的信息与其他媒体不同 |
4. 汽车网民对汽车品牌SNS主页发布信息关注度不同 |
5. SNS上的品牌传播具有很高的喜好度 |
6. SNS用户与汽车网民有相似的背景 |
(二) 汽车行业SNS营销的宏观策略 |
1. 关注社会化网络营销的发展趋势 |
2. 培养行业社会化网络营销专业人士 |
3. 开放行业与消费者的社交对话 |
4. 重视企业社会责任 |
(三) 汽车行业SNS营销的微观策略 |
1. 新车上市/发布----植入式广告策略 |
2. 汽车品牌建设----病毒+关系营销策略 |
3. 客户关系管理----互动+创意营销策略 |
4. 汽车促销----体验+整合营销策略 |
(四) 策略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
1. 提供能够满足消费者实际利益的信息 |
2. 激励消费者分享品牌信息 |
3. 发挥意见领袖的引导作用 |
4. 线上线下活动需要结合 |
(五) 本章小结 |
六、结论与展望 |
(一) 对SNS营销的劣势探讨和结论 |
(二) SNS营销未来的趋势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录一:汽车网民对新媒体SNS的使用和偏爱调查问卷 |
后记 |
(10)轿车造型中的比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现状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研究的基本理论综述 |
1.2.1 设计几何学 |
1.2.2 轿车的定义 |
1.2.3 轿车的造型美学 |
1.2.4 轿车空气动力学 |
1.2.5 轿车入机工程学 |
1.3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轿车造型比例法则 |
2.1 轿车造型的技术要素 |
2.1.1 轿车的整车尺寸 |
2.1.2 前围结构和造型 |
2.1.3 侧身结构和造型 |
2.1.4 尾部结构和造型 |
2.2 轿车造型比例基本法则 |
2.2.1 车轮与车身的比例 |
2.2.2 A柱与C柱的位置 |
2.2.3 前灯与保险杠的高度 |
2.2.4 车窗与车身的比例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影响轿车造型比例的因素 |
3.1 轿车造型比例与时代的关系 |
3.1.1 车长,轴距随着时代的变化 |
3.1.2 2000年以前的轴距比的总体趋势 |
3.1.3 2000年以后的轴距比的总体趋势 |
3.2 轿车造型比例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
3.2.1 豪华大气的美国轿车造型 |
3.2.2 规矩严谨的德国轿车造型 |
3.2.3 经济细致的日本轿车造型 |
3.2.4 其他国家轿车造型 |
3.2.5 我国轿车的造型 |
3.3 比例与轿车造型的情感语言表现 |
3.3.1 大型豪华轿车的比例体现 |
3.3.2 中型运动轿车的比例体现 |
3.3.3 小型迷你轿车的比例体现 |
3.4 轿车造型比例与空气动力学的关系 |
3.4.1 原始的厢型 |
3.4.2 体现空气动力学的甲虫型 |
3.4.3 引入人体工程学的船型 |
3.4.4 趋于完美的鱼型 |
3.4.5 理想的楔型 |
3.5 轿车造型比例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
3.6 轿车造型比例与价格的关系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经典美学比例在轿车造型中的应用 |
4.1 比例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
4.1.1 比例设计的依据 |
4.1.2 固定比例因子构成法 |
4.1.3 混合比例构成法 |
4.2 存在于自然界的比例 |
4.2.1 认知比例偏好 |
4.2.2 比例与动植物 |
4.2.3 黄金分割比例 |
4.2.4 均方根矩形 |
4.3 经典跑车的造型比例 |
4.3.1 Ferrari-f355 |
4.3.2 Enzo Ferrari |
4.4 新款甲壳虫轿车中的黄金比例 |
4.4.1 前脸造型 |
4.4.2 侧身造型 |
4.4.3 尾部造型 |
4.5 比例不协调的轿车造型 |
4.5.1 奇瑞QQ6 |
4.5.2 本田思迪与新思迪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轿车造型比例未来趋势分析 |
5.1 环保节能是未来轿车造型设计的主流 |
5.1.1 借新能源车革新造型 |
5.1.2 新型环保材料被广泛应用 |
5.2 个性化 |
5.3 人性化 |
5.4 全球化 |
5.5 国内市场轿车造型趋势 |
5.5.1 弧形车顶概念的全面普及 |
5.5.2 打破腰身的黄金比例 |
5.5.3 巨大的车轮和更小的轮车间隙 |
5.5.4 用棱线分割车身比例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宝马新7系世界汽车业的革命(论文参考文献)
- [1]拥抱变化,从上海车展看汽车行业新趋势[J]. 李永钧. 上海企业, 2021(05)
- [2]典型国家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D]. 曹悦恒. 吉林大学, 2018(12)
- [3]发达国家汽车企业社会责任研究[D]. 刘兆国. 吉林大学, 2015(08)
- [4]汽车造型模块化设计研究[D]. 孙明阳. 吉林大学, 2014(03)
- [5]中信戴卡宁波轮毂制造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马世勇. 燕山大学, 2013(08)
- [6]大规模定制策略及在汽车业的应用探索[D]. 李海波. 苏州大学, 2013(03)
- [7]基于案例分析的汽车前脸家族化造型基因研究 ——北京汽车前脸造型设计的相关探索[D]. 刘澳. 华东理工大学, 2013(06)
- [8]我国汽车行业SNS营销策略研究[D]. 朱蕊. 广西师范大学, 2012(09)
- [9]谁在改变我们的汽车? 那些因梦想而发生变革的技术力量[J]. 王剑. 汽车消费报告, 2010(12)
- [10]轿车造型中的比例研究[D]. 朱文博. 东北大学,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