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植物体内的活性氧及防御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王艳朋,杨二波,祝学刚,胡跃,刘晓飞,阮祥经[1](2021)在《水杨酸与植物耐性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水杨酸(SA)化学名称为邻羟基苯甲酸,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新型植物激素,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重要的内源信号分子。水杨酸不仅能够调节植物的某些生长发育过程,还具有诱导植物提高抗逆性的作用,使植物产生抗逆性,抵抗不良因素造成的伤害。简要综述了水杨酸在高盐、干旱、高温、低温、病虫害等逆境胁迫条件下诱导植物抗逆性的产生及作用机理。
徐松华[2](2021)在《逆境条件下植物体内活性氧代谢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活性氧是一类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的含氧物质。当植物遭受逆境胁迫时,其体内活性氧会过量积累,导致发生氧化性胁迫,因而必须依靠抗氧化酶系统对抗这种胁迫。该文主要介绍了活性氧代谢的产生和清除机制以及活性氧的影响因素,并综述了近年来在逆境条件下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等活性氧清除酶系统的代谢作用机制,探讨了环境胁迫下活性氧代谢的应答规律与机制,为植物适应性机制和逆境生理学研究提供参考。
尤垂淮,孙青慧,陈晟,柯彦,林新萍,施木田[3](2021)在《镁营养对苦瓜生长发育及生理代谢的影响》文中认为采用砂培的方式,以‘翠玉’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镁素浓度(0、20、40、80、160 mg/L)处理下对苦瓜生长特性(叶片和根系形态、光合色素含量、碳氮代谢、生物量积累)和生理响应(渗透调节、膜伤害和抗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镁浓度为20~80 mg/L时可以降低苦瓜叶片膜伤害,增加叶片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光合色素和谷胱甘肽(GSH)含量,增强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降低叶片丙二醛(MDA)、脯氨酸(Pro)、过氧化氢(H2O2)含量和超氧阴离子(O2-)的产生速率及细胞膜透性,促进根系活力、光合作用和生物量积累。其中,40 mg/L镁处理对苦瓜的生长发育增效最明显,而缺镁(0 mg/L)和过量镁(160 mg/L)胁迫下,苦瓜叶片产生膜脂过氧化伤害、主根变短、侧根减少,苦瓜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均受到明显抑制,缺镁比镁过量的抑制作用更强。综上所述,缺镁和过量镁抑制苦瓜生长,而适量增施镁可有效提高苦瓜的生理活性,增强苦瓜抗逆性,促进苦瓜生长,40 mg/L为苦瓜栽培最适宜施镁浓度。
柴芃沛,韩锁义,崔梦杰,郭俊佳,黄冰艳,董文召,张新友[4](2021)在《花生籽仁抗黄曲霉菌生理生化机制研究进展》文中认为花生是最易受黄曲霉菌侵染的作物之一。为进一步阐述花生籽仁抗黄曲霉侵染的生理生化机制,前人已从受黄曲霉侵染的花生籽仁中分离提取出多种能直接抑制黄曲霉生长或分生孢子形成的物质。本文综述了花生籽仁中发现的抗黄曲霉物质及花生籽仁受黄曲霉侵染后酶活性的变化。目前花生籽仁中发现的抗黄曲霉物质从成分上可以分为多酚类物质和抗菌蛋白。同时,研究指出苯丙烷类代谢通路及活性氧代谢通路可能参与花生抵抗黄曲霉侵染、定殖及产毒的过程。近年来,随着多组学技术的发展,更多具有抗黄曲霉活性的物质将被发现和验证,以发掘更多抗黄曲霉花生种质资源及基因资源。
努尤甫提·拉提非克,胡金娇,汪辉[5](2021)在《牧草抗旱性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和水资源短缺加剧,干旱限制我国牧草生产的问题日渐突出。分析研究牧草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对全面开展牧草资源抗逆性评价、推进优良牧草育种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牧草等栽培植物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简要综述了干旱胁迫对牧草形态结构和相关生理的影响研究进展,着重对抗旱渗透调节、光合特征和保护酶活性进行综述,以期为旱作草牧业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贺琳,张苗苗,吴紫璇,孙立强,杨克军[6](2021)在《ZmbZIP76通过减轻活性氧损伤和渗透胁迫增强植物对盐碱胁迫的耐受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盐碱土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尤其是耕地的次生盐渍化严重影响粮食作物的高产稳产。虽然许多bZIP转录因子在响应多种非生物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抗盐碱胁迫中的作用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尚不清楚。研究利用实时定量PCR研究ZmbZIP76在盐碱胁迫和ABA处理下的表达模式,利用ZmbZIP76基因在拟南芥中的异源表达来鉴定ZmbZIP76蛋白的功能。表达模式分析显示ZmbZIP76可以被ABA和NaHCO3显着诱导表达。NaHCO3处理后,ZmbZIP76转基因拟南芥的根长是野生型根长的1.4~1.45倍ZmbZIP76转基因植株表现出显着提高的脯氨酸水平和抗氧化酶活性,显着降低的H2O2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表明ZmbZIP76通过降低活性氧损伤和渗透胁迫增强盐碱耐受性,这将为进一步研究ZmbZIP76基因参与的植物盐碱胁迫反应的分子机制提供线索。
李一峰,朱毅,梁雪莹,李伟,符姜燕,扈圆舒,蔡惠钿,彭名军,曹庸[7](2021)在《酱油发酵基料中染料木素的抗氧化活性评价》文中提出该实验选化学法和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模型,探究酱油发酵基料中染料木素的抗氧化活性。体外实验表明,染料木素能有效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及羟基自由基,半数清除率(IC50)分别0.35 mg/mL、0.16 mg/mL、0.29 mg/mL及0.72 mg/mL,其具有良好体外抗氧化活性。进一步实验发现,50、100和200μmol/L染料木素能延长线虫的平均寿命(17.54%、20.88%及17.72%),提高产卵总量(17.96%、27.84%及41.37%),改善线虫运动能力(移动能力、正弦运动及头摆频率),提高热应激条件下线虫平均寿命(15.32%、23.88%及16.65%)。此外,50、100和200μmol/L染料木素能提高线虫体内过氧化氢酶活性(144.52%、253.87%和295.60%)、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37.32%、31.51%及44.05%)及谷胱甘肽含量(10.39%、36.21%及25.84%),降低活性氧积累量(31.22%、38.57%及41.40%)和丙二醛水平(46.50%、73.52%及62.72%),增强线虫抗氧化防御系统,其中100μmol/L染料木素抗氧化效果最好。综上,染料木素有效清除自由基、延长线虫的健康寿命,具有良好体内外抗氧化能力。本实验为染料木素的生物活性奠定研究基础,为其作为天然抗氧化剂的推广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何永林[8](2021)在《假茄科雷尔氏菌对瓜类作物的致病性以及南瓜响应病菌侵染的转录组和代谢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青枯菌复合种(Ralstonia solanacearum species complex,RSSC)具有丰富的寄主多样性,其中假茄科雷尔氏菌(R.pseudosolanacearum)分布范围最广,引起的植物青枯病往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葫芦科作物青枯病在我国少数区域有逐步发生严重的趋势,但关于不同寄主来源青枯菌菌株对葫芦科植物及其他科植物的致病性情况不清楚,葫芦科植物抵抗不同致病性菌株侵染的机理尚不明确,难以制定有效的防治葫芦科作物青枯病的措施。为此,本研究在前期研究工作已明确南瓜、丝瓜和苦瓜等葫芦科作物均可发生青枯病的基础上,以22株不同寄主来源的假茄科雷尔氏菌菌株为研究材料,测定其对南瓜、丝瓜和苦瓜的致病性,并鉴定其生理小种类型,从中筛选出对南瓜具有致病性差异的菌株,对接种后南瓜植株防御相关的生理生化性状以及转录组和代谢组进行分析,以期揭示南瓜对不同致病性菌株侵染的抗性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测定不同寄主来源的22株菌株对南瓜、丝瓜和苦瓜的致病性结果发现,源自葫芦科的菌株(Cq01、Bg07、Tg03)以及四季豆的菌株(Kb01)对这三种瓜具有强致病力,源自烟草、花生和辣椒上的5株菌株具有弱致病力,但大部分源自非葫芦科的菌株对三种瓜无致病性。以青枯菌模式菌株GMI1000(生理小种1号)灌根接种8种植物为参照,测定16株代表菌株的生理小种,发现这些菌株均为生理小种1号。采用伤根灌菌和注射菌液的方法将5株菌株不同浓度的菌液接种到南瓜植株上,筛选出对南瓜具有强致病力的菌株Cq01和无致病性菌株GMI1000;两者接种南瓜1 d后,南瓜根系内部均检测到病菌;南瓜接种Cq01菌株5 d的植株发病率为30.56%,接种7 d后的植株发病率高达77.78%,而接种GMI1000菌株的南瓜植株一直未发病。2、Cq01和GMI1000菌株均能诱发南瓜产生活性氧和过敏性坏死反应,前者诱导程度更为强烈;Cq01菌株在侵染早期到发病中期均能显着提高南瓜植株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多酚氧化酶(PPO)的酶活性,并能促进丙二醛(MAD)产生;GMI1000菌株也能显着增强南瓜植株的POD活性,但显着低于Cq01处理;GMI1000菌株只能在侵染早期增强南瓜植株的PAL、SOD和PPO的活性,不能促进MAD的产生。结果表明,南瓜接种病原菌后,植株体内的PAL、POD、SOD和PPO酶活性以及MAD含量与接种病菌的毒力强弱有关。3、南瓜响应Cq01和GMI1000菌株侵染的转录组分析结果发现,Cq01菌株接种的南瓜植株有146个差异基因,上调110个。差异基因的GO注释主要富集在乙烯激活信号通路、茉莉酸介导的信号通路、细菌防御反应、水杨酸响应和果胶分解代谢过程等方面;KEGG注释主要富集在与植物细胞壁降解相关的果胶裂解酶,与信号转导相关的钙结合蛋白和乙烯反应转录因子,与抗病相关的RPM1互作蛋白4、MYB转录因子和EREBP转录因子以及与氨基酸合成相关的乙酰鸟氨酸脱乙酰酶。GMI100菌株接种的南瓜植株有53个差异基因,上调49个。差异基因的GO注释主要富集在硝酸盐同化、寡肽运输、硝酸盐转运和植物型细胞壁组织等方面;KEGG注释主要富集在病程蛋白相关蛋白,与苯丙烷生物合成相关的肉桂醇脱氢酶和β-葡萄糖苷酶,与抗氧化相关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谷胱甘肽,与能量代谢相关的果糖-1,6-二磷酸酶,与氮素代谢相关的硝酸盐/亚硝酸盐转运体等。分别选取Cq01和GMI1000与寄主互作途径的8个基因进行q RT-PCR验证,结果与转录组测序结果基本一致。4、南瓜响应Cq01和GMI1000菌株侵染的代谢组分析结果发现,接种Cq01菌株的南瓜植株有3个上调差异代谢物(鸟氨酸、苏糖酸和D-赤酮酸内酯);接种GMI1000菌株的南瓜植株有3个差异代谢物,上调1个(葡萄糖酸),下调2个(1,3-丙二胺和棉子糖)。南瓜响应Cq01和GMI1000菌株侵染的转录组和代谢组关联分析结果发现,南瓜响应Cq01菌株侵染的最密切的代谢途径是精氨酸生物合成途径,南瓜响应GMI1000菌株侵染最密切的代谢途径是戊糖磷酸途径。综上所述,源自葫芦科的菌株和少数非葫芦科的菌株对瓜类作物具有致病性,而大部分源自非葫芦科的菌株则表现无致病性;Cq01菌株侵染南瓜植株诱导防御相关的生理生化反应比GMI1000菌株侵染南瓜诱导的反应更为强烈;据南瓜响应Cq01和GMI1000菌株侵染的转录组和代谢组关联分析结果推测,南瓜受到Cq01菌株侵染后,植株体内经过精氨酸生物合成途径产生对植株自身有毒性作用的鸟氨酸代谢物,降低植株对青枯病的抗性,从而导致植株发病。GMI1000菌株可诱导南瓜植株体内增强戊糖磷酸途径产生抗病物质,抑制病菌在植株体内扩展,使植株免受病菌为害。
陆珍[9](2021)在《耐铝甘蔗根际促生长细菌的筛选及其对铝胁迫下植株生长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甘蔗是重要的糖料作物和能源作物。广西作为我国最大的甘蔗种植区,面临严重的土壤酸化问题,土壤酸化往往伴随着铝毒害,严重抑制植物生长与限制作物产量。研究改良酸性土壤的有效途径及了解植物对铝的耐受机制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分离筛选获得耐铝性良好的甘蔗根际促生细菌菌种资源,研究了耐铝细菌对甘蔗响应铝胁迫的影响,为利用PGPR改良酸性土壤以及探究提高甘蔗耐铝性的途径提供了菌种资源和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从甘蔗根际土壤分离得到11株耐受2 mM Al3+的细菌,进一步分析菌株对铝胁迫的耐受能力,结果显示菌株A1、A17、A23、B25、X6可耐受4 mM Al3+,其中A23和X6最高可耐受5 mM Al3+。菌株促生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除A1、A23外的所有菌株都可产生IAA,11株耐铝细菌都具有固氮能力。A1、A23和X6的溶磷能力较强,菌株A1和X6具有突出的固氮及分泌铁载体的能力,A23和X6具有ACC脱氨酶活性。结合考虑细菌的耐铝性及促生特性,本研究选取优势菌株A1、A23和X6作为供试菌株进行后续试验。2.基于菌株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指标测定以及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确定A1、A23和X6菌株均为伯克霍尔德菌属(Burkholderia sp.)细菌,在p H为3.8的强酸液体培养基中可正常生长,且在0~3 mM Al3+存在条件下均可有效提高其培养基p H;均可产生胞外多糖,产量分别为0.27mg·m L-1、1.29 mg·m L-1和1.68 mg·m L-1。在p H为4.5,Al3+浓度为1 mM的LB培养基中震荡培养2 d后,菌株A1、A23和X6对Al3+的去除率分别达到18.01%、17.13%和22.42%,其中菌株X6的吸附能力最强。3.利用A1、A23和X6按照1:1:1的比例组成混合菌,对桶栽甘蔗进行接种处理(30 d),结果表明,接种耐铝细菌可促进甘蔗生长,与对照相比,株高、叶面积和地上部分鲜重分别增加了24.95%、41.28%和40.19%。4.本研究中,在0 mM和0.5 mM铝胁迫下,接种处理组的甘蔗根际碱化程度比未接菌处理组的高。铝胁迫不影响甘蔗的叶片叶绿素含量,但抑制了根的生长,0.5 mM和1 mM Al3+胁迫下,接菌处理组甘蔗的根伸长量显着高于对照。5.甘蔗根尖苏木精染色和植株生理生化分析结果表明,接种耐铝细菌可以提高甘蔗对磷的吸收,减少根中铝的积累,并且通过显着提高根尖CAT、POD活性和降低MDA含量来增强甘蔗植株的抗氧化防御能力。甘蔗根尖有机酸代谢相关酶GO、PEPC、ACO和MDH的活性受到铝胁迫的影响,接种处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酶的活性。6.通过q RT-PCR试验分析耐铝相关基因在铝胁迫下甘蔗根尖和叶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接种耐铝细菌可显着(P<0.05)提高铝胁迫下甘蔗根尖中MAPK、GST基因的表达量,下调根尖PEPC基因和叶片GST基因的表达,但增加了叶片中PEPC基因的表达水平。其中,铝胁迫下,甘蔗MAPK基因被激活,在叶片中的表达呈先下调后上调的趋势,而在根尖中的表达量显着增加,表明甘蔗中可能存在相应的MAPK基因参与了铝信号的传导作用。PEPC基因在叶片中的过表达可能会增加叶片中的PEPC活性以及促进根系分泌更多的草酸来提高甘蔗对铝的耐受性,而根尖中GST基因的高表达可能在甘蔗响应铝胁迫中起到解除金属毒性和抗氧化的作用。综上,本研究筛选获得的耐铝细菌可促进甘蔗生长,参与了甘蔗的抗铝毒过程,主要通过提高甘蔗的抗氧化防御能力及耐铝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增强了甘蔗对铝胁迫的耐受性,这些菌株具有开发为生物菌剂并有望应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潜能。
武淑文,侯磊,刘云根,范黎明,叶敏[10](2021)在《湿地植物香蒲根系抗氧化酶活性和根系分泌物对阿特拉津胁迫的响应》文中研究指明为探明阿特拉津胁迫下水生植物根系的生理响应特征,以典型湿地植物香蒲(Typha angustifolia L.)为研究对象,采用水培实验,研究阿特拉津(0、0.2、0.4 mg·L-1和2.0 mg·L-1)胁迫45 d对香蒲根系阿特拉津积累、抗氧化酶活性以及根系分泌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阿特拉津可以在香蒲根系积累且显着降低香蒲生物量。随阿特拉津胁迫的提升,根系丙二醛(MDA)含量持续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着降低(P<0.05),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先增加再降低趋势(P<0.05),且在0.4 mg·L-1时达到最大值,较对照提高123.7%;阿特拉津胁迫对谷胱甘肽(GSH)活性无明显影响。香蒲根系分泌物中检出的化合物种类随着阿特拉津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增多,主要包括烷烃、烯烃、酯、胺、醇、酚、酮和有机酸类化合物,其中烷烃类化合物种类最多且相对含量最大;高浓度阿特拉津胁迫(2 mg·L-1)抑制酯类和醇类化合物的分泌,而提高酚类和有机酸类化合物的分泌量;根系阿特拉津含量、MDA含量分别与酚类和有机酸类的相对含量呈正相关关系。研究发现,阿特拉津胁迫诱导的氧化应激激活了香蒲根系的抗氧化防御系统,植物通过调节分泌物的组成和含量应对胁迫,最终降低了生物量的积累。
二、植物体内的活性氧及防御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植物体内的活性氧及防御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水杨酸与植物耐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水杨酸对植物耐盐性的影响 |
2 水杨酸对植物耐热性的影响 |
3 水杨酸对植物耐寒性的影响 |
4 水杨酸对植物耐旱性的影响 |
5 水杨酸对植物耐重金属性的影响 |
6 水杨酸与植物抗病性 |
7 展望 |
(2)逆境条件下植物体内活性氧代谢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活性氧代谢 |
1.1 活性氧在植物体内的产生机制 |
1.2 活性氧在植物体内的产生部位 |
1.3 活性氧在植物体内的清除 |
1.3.1 酶促清除系统 |
1.3.2 非酶促清除系统 |
1.4 活性氧代谢的影响因素 |
1.4.1 内部因素 |
1.4.1. 1 植物种类 |
1.4.1. 2 植物器官 |
1.4.1. 3 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 |
1.4.2 外部因素 |
1.4.2. 1 温度 |
1.4.2. 2 水分 |
1.4.2.3养分 |
2 逆境条件对植物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
2.1 对活性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
2.1.1 对植物体内O2-的影响 |
2.1.2 对植物体内H2O2的影响 |
2.2 对植物膜脂过氧化程度的影响 |
2.3 环境胁迫下抗氧化酶的应答机制 |
(3)镁营养对苦瓜生长发育及生理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试验设计 |
1.2.2 测定指标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镁对苦瓜生长的影响 |
2.2 镁对苦瓜光合色素的影响 |
2.3 镁对苦瓜碳氮代谢的影响 |
2.4 镁对苦瓜活性氧产生和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
2.5 镁对苦瓜抗氧化物质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 讨论 |
3.1 镁缺乏和过量胁迫对苦瓜生长发育的影响 |
3.2 镁缺乏和过量胁迫对苦瓜抗性生理的影响 |
(4)花生籽仁抗黄曲霉菌生理生化机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花生籽仁中抵抗黄曲霉侵染和产毒的物质 |
1.1 多酚类物质 |
1.1.1 白藜芦醇 |
1.1.2 单宁 |
1.1.3 类黄酮 |
1.2 抗菌蛋白 |
1.2.1 病程相关蛋白 |
1.2.2 防御素 |
1.2.3 2S清蛋白 |
1.2.4 蛋白酶抑制剂 |
1.2.5 热激蛋白 |
1.2.6 溶蛋白及其他蛋白 |
2 被黄曲霉菌侵染时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
2.1 苯丙烷类代谢酶活性 |
2.2 活性氧代谢相关酶活性 |
3 展望 |
(5)牧草抗旱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牧草形态结构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
2 牧草生理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
2.1 干旱胁迫对牧草渗透调节的影响 |
2.2 干旱胁迫对牧草光合生理的影响 |
2.3 干旱胁迫对牧草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
3 牧草耐旱相关功能基因研究 |
3.1 耐旱相关蛋白类基因 |
3.2 内源激素调控基因 |
4 展望 |
(6)ZmbZIP76通过减轻活性氧损伤和渗透胁迫增强植物对盐碱胁迫的耐受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基因表达分析 |
1.3 生长表型分析 |
1.4 生理指标的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玉米Zmb ZIP76基因在ABA和Na HCO3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
2.2 Zmb ZIP76基因过表达对拟南芥根长的影响 |
2.3 Zmb ZIP76基因过表达对植物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影响 |
2.4 Zmb ZIP76基因过表达对植物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2.5 ZmbZIP76基因过表达对植物MDA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4 结论 |
(7)酱油发酵基料中染料木素的抗氧化活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实验方法 |
1.3.1 样品制备 |
1.3.2 染料木素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
1.3.2. 1 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 |
1.3.2. 2 ABTS自由基清除试验 |
1.3.2. 3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试验 |
1.3.2. 4 羟基自由基清除试验 |
1.3.3 染料木素对秀丽隐苷线虫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1.3.3. 1 培养基的制备 |
1.3.3. 2 线虫的培养与同期化 |
1.3.3. 3 寿命实验 |
1.3.3. 4 热应激实验 |
1.3.3. 5 运动实验 |
1.3.3. 6 产卵实验 |
1.3.3. 7 抗氧化指标 |
1.3.3. 8 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自由基测定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讨论 |
2.1 HPLC检测染料木素体外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
2.2 染料木素体外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
2.3 染料木素对线虫寿命的影响 |
2.4 热应激下染料木素对线虫寿命的影响 |
2.5 染料木素对线虫寿命生理功能的影响 |
2.6 染料木素对线虫抗氧化防御体系的影响 |
2.7 染料木素对线虫活性氧自由基积累量的影响 |
3 结论 |
(8)假茄科雷尔氏菌对瓜类作物的致病性以及南瓜响应病菌侵染的转录组和代谢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植物青枯菌的寄主范围 |
1.2 葫芦科植物青枯病的研究概述 |
1.3 病菌与植物寄主互作的机制概述 |
1.4 转录组学在植物抗病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
1.5 代谢组学在植物抗病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
1.6 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关联分析在植物抗病研究中的应用 |
1.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1.8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供试菌株 |
2.1.2 供试培养基 |
2.1.3 主要试剂盒 |
2.1.4 供试作物 |
2.1.5 主要试验仪器 |
2.2 方法 |
2.2.1 不同寄主来源青枯菌菌株对瓜类作物的致病性测定 |
2.2.2 Cq01 和GMI1000 菌株侵染对南瓜防御相关生理生化反应影响的测定 |
2.2.3 南瓜响应Cq01 和GMI1000 菌株侵染的转录组测序分析 |
2.2.4 南瓜响应Cq01 和GMI1000 菌株侵染的代谢组分差异分析 |
2.2.5 数据处理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青枯菌对瓜类作物的致病性 |
3.1.1 不同寄主来源菌株对3 种瓜类作物的致病性 |
3.1.2 菌株所属的生理小种类型 |
3.1.3 对南瓜具有无致病性和强致病力的菌株 |
3.1.4 Cq01 和GMI1000 菌株在南瓜根系的侵入菌量 |
3.2 Cq01 和GMI1000 菌株对南瓜防御相关的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3.2.1 H_2O_2的变化 |
3.2.2 过敏性坏死细胞检测结果 |
3.2.3 Cq01和GMI1000 菌株对南瓜植株MAD含量的影响 |
3.2.4 Cq01和GMI1000 菌株对南瓜植株PAL酶活性的影响 |
3.2.5 Cq01和GMI1000 菌株对南瓜植株POD酶活性的影响 |
3.2.6 Cq01和GMI1000 菌株对南瓜植株SOD酶活性的影响 |
3.2.7 Cq01和GMI1000 菌株对南瓜植株PPO酶活性的影响 |
3.2.8 Cq01和GMI1000 菌株对南瓜植株CAT酶活性的影响 |
3.3 南瓜响应Cq01 和GMI1000 菌株侵染的转录组测序分析 |
3.3.1 RNA质量检测分析 |
3.3.2 测序数据和组装结果分析 |
3.3.3 基因表达分析 |
3.3.4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
3.3.5 差异表达基因GO注释 |
3.3.6 差异表达基因KEGG注释 |
3.3.7 qRT-PCR验证差异表达基因 |
3.4 南瓜响应Cq01 和GMI1000 菌株侵染的代谢组分析 |
3.4.1 主成分分析 |
3.4.2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
3.4.3 差异代谢物的筛选 |
3.4.4 差异代谢物的KEGG注释 |
3.4.5 转录组和代谢组关联分析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青枯菌对瓜类作物的致病性及其生理小种 |
4.1.2 Cq01 和GMI1000 菌株对南瓜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4.1.3 南瓜响应Cq01 和GMI1000 菌株侵染的转录组测序分析 |
4.1.4 南瓜响应Cq01 和GMI1000 菌株侵染的代谢组分析 |
4.1.5 南瓜响应Cq01 和GMI1000 菌株侵染的转录组和代谢组关联分析 |
4.2 结论 |
4.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耐铝甘蔗根际促生长细菌的筛选及其对铝胁迫下植株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土壤酸化及铝毒害 |
1.2 植物耐铝机制的研究进展 |
1.2.1 植物在生理水平上的耐铝机制研究 |
1.2.2 植物在分子水平上的耐铝策略 |
1.3 改良酸性土壤缓解植物铝毒害的措施 |
1.4 植物根际促生菌提高植物耐铝性的研究进展 |
1.4.1 根际与植物根际促生菌 |
1.4.2 PGPR的促生效应 |
1.4.3 PGPR提高植物耐铝性的研究 |
1.5 铝毒害对甘蔗生长的影响及甘蔗抗铝性研究进展 |
1.6 研究内容 |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8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土壤及培养介质 |
2.1.2 甘蔗 |
2.2 主要培养基及试剂 |
2.2.1 主要培养基 |
2.2.2 主要试剂 |
2.3 主要仪器设备 |
2.4 试验方法 |
2.4.1 根际耐铝促生菌的分离和筛选 |
2.4.2 耐铝细菌对甘蔗促生长效应的研究 |
2.4.3 耐铝细菌对甘蔗响应铝胁迫的调控作用研究 |
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甘蔗根际耐铝促生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 |
3.1.1 耐铝细菌的分离 |
3.1.2 耐铝细菌促生指标的测定 |
3.1.3 耐铝细菌的鉴定及系统进化树分析 |
3.1.4 菌株对酸的耐受能力分析 |
3.1.5 铝胁迫对菌株生长及其培养基p H的影响 |
3.1.6 耐铝细菌产生EPS的能力分析 |
3.1.7 菌株对铝的去除能力分析 |
3.2 接种混合耐铝细菌对甘蔗促生作用的研究 |
3.3 耐铝细菌在甘蔗响应铝胁迫中的调控作用研究 |
3.3.1 接种耐铝细菌对铝胁迫下甘蔗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3.2 接种耐铝细菌对铝胁迫下甘蔗根伸长量的影响 |
3.3.3 接种耐铝细菌对铝胁迫下甘蔗培养液及根际p H的影响 |
3.3.4 甘蔗根尖苏木精染色 |
3.3.5 接种耐铝细菌对铝胁迫下不同甘蔗组织营养元素和铝含量的影响 |
3.3.6 接种耐铝细菌对铝胁迫下甘蔗根尖和叶片细胞膜稳定性及抗氧化防御能力的影响 |
3.3.7 接种耐铝细菌对铝胁迫下甘蔗根尖有机酸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3.3.8 接种耐铝细菌对甘蔗响应铝胁迫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甘蔗根际耐铝促生菌的分离筛选和鉴定及其促生特性、耐铝机制研究 |
4.2 耐铝组合细菌对甘蔗的促生长效应研究 |
4.3 耐铝细菌在甘蔗响应铝胁迫中的调控作用研究 |
4.3.1 培养液和根际碱化与甘蔗的耐铝性 |
4.3.2 铝胁迫下甘蔗叶片叶绿素含量及根的生长 |
4.3.3 矿质营养元素(N、P、K)及铝的积累和分配与甘蔗的耐铝性 |
4.3.4 接种耐铝细菌对铝胁迫下甘蔗根尖和叶片细胞膜稳定性及抗氧化防御能力的影响 |
4.3.5 有机酸代谢相关酶参与调控甘蔗的耐铝性 |
4.3.6 耐铝相关基因调控甘蔗的抗铝毒性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论文创新点 |
5.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湿地植物香蒲根系抗氧化酶活性和根系分泌物对阿特拉津胁迫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设计 |
1.3 测定指标和方法 |
1.4 数据分析与处理 |
2 结果与讨论 |
2.1 阿特拉津胁迫对香蒲生物量、根系积累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2.2 阿特拉津胁迫对香蒲根系分泌物的影响 |
2.3 香蒲根系阿特拉津含量、根系抗氧化系统与根系主要分泌物的关系 |
3 结论 |
四、植物体内的活性氧及防御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水杨酸与植物耐性研究进展[J]. 王艳朋,杨二波,祝学刚,胡跃,刘晓飞,阮祥经. 安徽农业科学, 2021(23)
- [2]逆境条件下植物体内活性氧代谢研究进展[J]. 徐松华. 安徽农学通报, 2021(21)
- [3]镁营养对苦瓜生长发育及生理代谢的影响[J]. 尤垂淮,孙青慧,陈晟,柯彦,林新萍,施木田. 热带作物学报, 2021(12)
- [4]花生籽仁抗黄曲霉菌生理生化机制研究进展[J]. 柴芃沛,韩锁义,崔梦杰,郭俊佳,黄冰艳,董文召,张新友.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 [5]牧草抗旱性研究进展[J]. 努尤甫提·拉提非克,胡金娇,汪辉. 草学, 2021(05)
- [6]ZmbZIP76通过减轻活性氧损伤和渗透胁迫增强植物对盐碱胁迫的耐受性[J]. 贺琳,张苗苗,吴紫璇,孙立强,杨克军.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1(04)
- [7]酱油发酵基料中染料木素的抗氧化活性评价[J]. 李一峰,朱毅,梁雪莹,李伟,符姜燕,扈圆舒,蔡惠钿,彭名军,曹庸. 现代食品科技, 2021
- [8]假茄科雷尔氏菌对瓜类作物的致病性以及南瓜响应病菌侵染的转录组和代谢组分析[D]. 何永林. 广西大学, 2021(12)
- [9]耐铝甘蔗根际促生长细菌的筛选及其对铝胁迫下植株生长的影响[D]. 陆珍. 广西大学, 2021
- [10]湿地植物香蒲根系抗氧化酶活性和根系分泌物对阿特拉津胁迫的响应[J]. 武淑文,侯磊,刘云根,范黎明,叶敏.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