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都县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陈晓璐[1](2021)在《察汗淖尔湖泊面积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湖泊作为陆地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的纽带,也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重要指示器。察汗淖尔湖泊地处冀蒙交接地带,是内蒙古高原南缘最为重要的湿地之一,湖泊水域面积的扩张、萎缩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内蒙古高原湿地群面积不断缩小,察汗淖尔作为其重要的湿地之一也从一个永久性湖泊变为季节性湖泊。根据调查,该流域周围自2006年以来增加了600多个中央喷灌圈,高强度抽取地下水致使察汗淖尔几近干涸。本研究首先利用AVHRR和MODIS数据,通过NDVI在水体与其他地表覆被类型呈现的差异提取了1991-2019年4-10月份对应作物生育期的湖淖面积时空分布特征。再是,选取流域内气象站点降水量、气温、气候湿润度指数等气候因素以及不同雨型分析了对湖淖水域面积变化的影响程度。最后,通过ESTARFM数据融合模型得到高时空分辨率NDVI提取流域内灌溉耕地时空分布特征,并结合不同灌溉作物的需水量、缺水量、水分亏缺指数、灌溉需水量、作物产量和第一作物GDP等人类活动因素分析了其对湖淖水域面积变化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察汗淖尔流域水资源利用情况进行了讨论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察汗淖尔湖面面积从1991年的76.23 km2缩减到2019年的4.06 km2,在多雨年份的2003-2004年水面最大范围达到30 km2,但随后出现连续7年的干涸状态;之后在2010-2014年的多雨期湖面进一步恢复,最大达到近40 km2,2015年以来察汗淖尔再次干涸,持续至今,且第二次湖面消失期的干涸程度远大于第一个湖面消失期。(2)对气候因素的分析显示,在1991-2008年间降水量、气候湿润度指数和大雨比例呈减少和降低趋势,而小雨比例增加;而在2008-2019年间,研究区的大雨比例和气候湿润度指数增加,有利于湖泊水面维持或增加,但并未引起察汗淖尔湖面的增大。同期,温度较前期升高了1.68℃,而温度升高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水分的蒸发耗散。(3)人类活动因素显示,灌溉耕地面积从2000年的152.90×103公顷增加到2017年的192.09×103公顷,灌溉需水量远超区域内水资源可利用量,由于超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出现持续下降态势。(4)对流域内植被指数变化分析发现,区域植被的增加主要是农区灌溉面积扩大所致,而在北部山区则呈现明显的植被退化现象。农业灌溉需水量的增加和超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自然草地呈现干旱退化现象。(5)1991-2000年该湖泊萎缩的原因与气候变化和农业灌溉有关,2000年以后和农业灌溉导致地下水位快速下降有关,农业灌溉规模远超水资源可利用量,地表径流减少,只有很少、有些年份甚至无地表水补给湖区。湖泊呈现出快速萎缩趋势。
吴颖[2](2020)在《节水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水资源管理研究 ——以温州市泰顺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临复杂严峻的水资源形势,我国探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这一理念。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水资源的缺口日益增大,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仍需进一步改革创新相应的管理体制机制。因此,在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大背景下研究水资源管理,对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等各项管理工作水平,切实扭转低效利用、过度开发的水资源形势,有效转变经济增长形式,促进经济社会与水资源、水环境的协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以温州市泰顺县水资源管理为例,立足该县正在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背景,通过文献研究法总结归纳了国内外关于水资源管理的研究现状,对节水型社会建设、水资源、水资源管理等相关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通过实地调研法、访谈法,系统掌握泰顺县水资源现状、水资源管理举措及成效。通过分析水资源管理现状,得出目前泰顺县水资源管理存在水资源行政管理仍有薄弱环节、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益不高、水资源工程管理压力大、水资源经济管理不到位、节水管理成效不明显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在水资源行政管理组织体系不完善、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平衡、水资源工程管理机制不健全、水资源经济管理手段单一、节水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等五个方面。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公共产品理论、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公共参与有效决策模型理论,结合泰顺实际,有针对性的提出完善泰顺县水资源管理的思路与对策:第一,健全以政府为主导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包括健全政策法规体系、完善集中协调的综合管理机制;第二,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水资源管理机制,提出健全价格杠杆机制、建立水资源工程委托—代理激励机制的建议;第三,立足区域特色,提出编制相配套的水文旅游资源专项规划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益的建议;第四,落实制度、考核、科技、资金等节水型社会建设各项保障措施;第五,注重信息化建设,加快多部门互联互通和数据资源共享,同时做好专业人才培养。本次研究将研究范围延伸至县级行政区,丰富了地、县两级同步推进水资源管理的思路,也丰富了国内对泰顺这样的山区县水资源管理的研究案例,同时也为促进泰顺县水资源管理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对策,为提高同类山区县水资源管理水平提供理论支持。
任君宇[3](2020)在《张库大道(内蒙古段)遥感考古调查与研究》文中提出张库大道因连接张家口和库伦(今乌兰巴托)而得名,其向南延伸至湖北、福建,向北达恰克图、莫斯科,形成了跨越欧亚大陆,距离逾万里的“万里茶道”。万里茶道是草原丝绸之路衰落后连接欧亚大陆的又一重要陆上通道,对清朝至民国时期中蒙俄三地的交流和沟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万里茶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保存有大量的历史遗迹和历史资料,是中蒙俄三国共有的、珍贵的文化遗产,是连通中俄的“世纪动脉”。作为一个拥有着重要文化、政治和经济价值的域跨多国的线性文化遗产,万里茶道正在积极申报加入世界文化遗产(简称“申遗”)。张库大道作为万里茶道在内蒙古境内的中路,是万里茶道在中国北方极具代表性的线路,其拥有张库官马大道即张家口驿站、张库商道、张库汽车路及张库邮政路四种不同功用的路线,是万里茶道进入蒙俄地区的重要中转站,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万里茶道的申遗、科研、遗产保护及沿线经济的开发等方面提供重要支持。目前学界对张库大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贸易往来、行商文化、兴衰变迁等方面,从考古学角度对张库大道的路线、沿线遗址点及沿线环境等进行调查和研究仍属空白。张库大道所涵盖区域十分广袤,整体面积将近6万平方公里,交通线路距离达一千多公里,而且所属区域地理环境复杂、人烟稀少,十分不利于对其进行田野考古调查,因而需采用遥感考古学的手段对该线路进行调查分析。遥感考古虽在我国出现较晚但发展迅速,现已广泛的应用到考古勘探和文物保护中。因其具有耗费时间和财力人力较少、调查范围广、对遗存破坏小、受自然环境影响小等特点,十分适用于对张库大道此类线性文化遗产进行调查研究及保护。本文根据对室内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并结合卫星遥感影像的解译和目视判读,确定了张库大道(内蒙古段)实地田野考古调查的区域和疑似遗址点,并依据在田野考古调查中采集的相关数据,绘制了张库大道路线图,进行了相关的空间GIS分析,进而解析张库大道线路的环境概况,同时通过田野考古调查和考古发掘,分析了张库大道沿线遗址的特点。本文主要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综述及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介绍了遥感考古的起源、发展及理论基础,对国内遥感考古的研究成果和应用进行梳理。同时分析了线性遗产与万里茶道申遗的内在联系及线性遗产对遥感考古的需求,为张库大道进行遥感考古调查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第三部分介绍了张库大道暨万里茶道的形成背景,从交通线路的角度对张库大道的变迁和兴衰进行了详细论述,阐明了研究张库大道的重要历史作用和意义,论证了对其进行考古调查和研究的必要性。第四部分通过收集到的文献资料和地图资料的分析并结合现代研究成果,初步确定张库大道的调查范围和疑似遗址点。同时对该区域内的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地理环境进行概括,为之后的GIS空间分析提供相关的论证支持。第五部分运用ArcGIS软件对老地图中张库大道的台站路线和汽车道进行矢量化,确定卫星遥感影像的采集区域和目视判读疑似遗址点的标准,继而通过对Google Earth卫星影像的解译和目视判读,确定待调查的疑似遗址点,为田野考古调查提供数据支持。第六部分对疑似遗址点、拟调查区域和拟调查的重点村镇进行实地田野考古调查,并依据田野调查收集的资料,总结张库大道沿线遗址点的特点。同时以伊林驿站考古发掘为例,对目视判读疑似遗址点的标准和张库大道沿线遗址点的特点和环境进行验证。其后,依据田野调查中采集到的相关数据,绘制了张库大道路线图,并对张库大道进行水文、人口、坡度进行了GIS空间分析,继而解析张库大道沿线的地理环境和人口分布情况。第七部分对本文的观点进行了总结并对不足和以后的工作展望进行了陈述。
杨国芳[4](2020)在《商都县农村基层组织人才队伍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行,党和人民对农村基层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农村基层组织人才队伍是农村贯彻落实党和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推动农村改革发展、领导农民群众共同致富的核心力量,可以充分体现党在基层的执政能力。本文以商都县为例,对当前农村基层组织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做了基本的研究。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战略举措。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目前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之间和农村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三农”(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不充分。面临农业现代化发展滞后、新农村建设不充分、农民整体素质偏严低等问题。因此,为更好的解决这一新的社会主要矛盾需要加大农村基层组织人才队伍建设。农村基层组织是农村社会中实施管理的主体,而人才队伍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在农村工作的一线人员,对于农村工作的实际运行起到关键作用。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必须着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人才队伍建设,以此激发农村社会活力、强化人才兴农意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本文对商都县农村基层组织人才建设的研究总体包含五大部分。首先,绪论中对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论述;然后对农村基层组织、农村干部、农村基层组织人才建设等概念进行界定,对人力资本、新公共服务、人才开发等用于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进行阐述;第三部分从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两个方面系统梳理和分析了商都县农村基层组织人才队伍建设现状;第四部分是对商都县农村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针对当前商都县存在的农村干部队伍构成有待优化、干部选拔机制不合理等突出问题,分析提出了多方面原因;最后一部分是基于商都县农村发展和农村基层组织人才队伍建设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村基层组织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对策。
李琳[5](2020)在《乌兰察布市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乌兰察布市是内蒙古自治区以农牧业生产为主的地级市之一,典型的干旱、半干旱气候特征,水资源严重缺乏且时间空间分布不均匀。在乌兰察布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水资源条件,决定了农田水利设施在农牧业生产中的主导作用和基础地位。由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存在标准低、配套差、节水效益低,后续投入不足,工程老化失修等问题,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建设主体单一。在水利发展方面政府主体具有推动和引导作用,过程中未将有条件、有能力的农户、第三方纳入该范畴。其次,建设主体的错位与缺位。政府相关部门存在错位与缺位的现象,职责划分不明确,为农户提供相应的配套农田水利设施不足,影响农作物产量。再次,建设体制和机制方面仍也存在问题。基层组织建设弱化、自愿建设缺位以及乌兰察布市农田水利设施产权不清晰。最后,农户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参与度低以及社会组织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自愿行为缺失的现象频繁出现,严重制约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旱防御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大力加强乌兰察布市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节水和经济效益。采取政府主导、农牧民介入第三方参与,构建多元化的建设体系、明晰产权建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长效机制,积极稳妥推进农业水价改革。所以研究乌兰察布市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仍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迫切需要建立乌兰察布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的长效机制。基于以上认识,本文以乌兰察布市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问题研究作为硕士论文选题,以比较分析、综合分析、文献综述法、继承发展法和实地基层调查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阐述乌兰察布市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其原因以及应采取的对策和建议。为乌兰察布市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高效、健康、良性运行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王焕[6](2020)在《贵州白云岩与石灰岩地区水资源特征及开发利用对策研究 ——以贵州省施秉县与长顺县为例》文中认为贵州是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这一地区由于地质环境特殊,存在缺水问题,对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都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3S技术的利用、数理统计法、层次分析等方法对贵州省施秉县与长顺县的水资源特征现状进行分析。从而了解到不同岩性条件下,施秉县与长顺县水资源赋存、时空分布、开发利用的差异性;施秉县白云岩面积占全县面积的57.36%,长顺县石灰岩面积占全县面积的49.94%。所以选取两个县为研究区。通过文献的分析和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构建的原理和特点,构建水资源承载力的评价体系,对水资源运用进行了量化评估;系统的提出两个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对策。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由于岩性不同的影响,施秉县和长顺县水资源的赋存形式是不同的。施秉县境内地下水天然出露较多,因此白云岩流域以发育地表河系为主要特征;长顺县发育了多条规模较大的地下暗河,地下水较为丰富。因此石灰岩流域以发育地下河系为主要特征。(2)由计算得出两个县的供水量存在很大的差别,施秉县的供水量为9630万立方米,长顺县为4364万立方米。施秉县水资源可利用率为29.94%。长顺县水资源可利用率为16.96%,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通过对两个县的水资源承载力的评价,得出施秉县的水资源承载度、社会承载度都高于长顺县。(4)根据所有研究分析针对两地分别提出水资源利用的对策。1施秉县需要完善灌区管理制度,提高供水可靠性。长顺县应该加强对排水、排污设施等方面的建设。2施秉县需要减少居民对氮、磷肥料的长期大量施用,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和有机污染。长顺县应该合理把握开发利用的底线和水生态环境保护的红线,维护好水生态环境,以改善水质。3施秉县根据水资源需求旺季与淡季制定总量的变化。长顺县对开采地下水的量,应该按着月份进行控制,并且需要建立水利工程,通过蓄水来改变地表水缺乏的情况。4施秉县一年用水中,应该根据用水的高峰期以及淡季规定用水的标准。长顺县应根据全县水资源承载力,对地下水与地表水制定基本的用水管理红线。5施秉县应该倡导企业节约用水,并对各企业用水制定严格的标准。长顺县应该充分地引进水资源开发的技术,比如说地下水的开次技术、水净化、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以提高运用水资源的效率。6施秉县需要引入新兴产业,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淘汰高耗能产业,转变当地经济发展模式,并提高当地居民意识。长顺县需要针对水土保持的地区设置自然保护区,并结合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一起推行。
吴晓光[7](2019)在《内蒙古阴山北麓生态退耕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及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壤风蚀是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区域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是威胁干旱与半干旱区域生态安全的重点问题,也是影响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开展阴山北麓生态退耕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及效应研究,力求科学掌握阴山北麓生态退耕区域土壤风蚀时空特征,揭示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等对土壤风蚀驱动机制,分析土地开垦、生态退耕这一关键过程对区域生态效应,为阴山北麓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治理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本研究以典型干旱半干旱农牧交错区的阴山北麓为研究区(109°15′-116°56′E,40°45-43°23N),采用多尺度的区域-局地-样点土壤风蚀格局的分析方法,结合遥感动态变化监测技术、地面验证尺度推移、RWEQ土壤风蚀模型、地面同位素137Cs示踪技术、GIS空间分析技术等方法,构建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生态退耕过程、植被覆盖特征、气候变化信息数据,探究了近30年阴山北麓土地开垦与生态退耕过程土壤风蚀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分析土壤风蚀模数时空格局演变规律;解析生态退耕过程对土壤侵蚀影响,定量估算生态退耕前后的生态效应。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采用同位素137Cs示踪技术对研究区土壤风蚀过程进行了定量分析,利用12个137Cs实测结果对RWEQ模型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模拟精度达0.89,并呈显着相关(p<0.01),本研究的RWEQ模型模拟结果与137Cs示踪技术定量分析结果总体趋势一致及相关性较好。(2)在时间尺度上.,1990-2015年,土壤风蚀总体格局呈现减弱的趋势。1990-2000年土壤风蚀模数呈现逐渐增强趋势,从1990年的22.64 t.hm-2.a-1增长到2000年的33.61 t.hm-2.a-1,土壤风蚀量以1207.09万吨·a-1的趋势增加;2001-2015年土壤风蚀模数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从2001年的40.73 t·hm·a-1 下降到2015年的16.04 t·hm-2·a-1,土壤风蚀量以1556.57万吨·a-1的趋势降低。开垦耕种区土壤风蚀量增加显着,1990-2000年开垦耕种区土壤风蚀模数以变化斜率2.05t·hm-2·a-1趋势增加,是研究区平均变化斜率的2倍,平均土壤风蚀模数25.59 t.hm-2。生态退耕区土壤风蚀降低趋势明显,2000-2015年生态退耕区土壤风蚀模数以变化斜率1.52t·hm-2·a-1减少,平均土壤风蚀模数11.83t·hm2。生态退耕后土壤风蚀量变化显着,累计减少土壤风蚀量157.5万吨。(3)在空间尺度上,研究区不同时期、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所反映的土壤风蚀特征差异较大,多年平均土壤风蚀模数表明未利用地>低覆被草地>耕地>中覆被草地>其他林地>疏林地>高覆被草地>灌木林地>有林地。应用Hurst指数预测未来阴山北麓土壤风蚀演化趋势以持续性(土壤风蚀量减少)为主,但持续性中弱和较弱所占比例较高,占阴山北麓面积的92.40%,表明该地区生态较为脆弱。(4)土壤风蚀驱动机制分析。应用Sen+Mann Kendall定量描述了 2000-2015年阴山北麓及生态退耕区生长季NDVI变化趋势及显着性检验,研究区无显着变化的占93.76%;生态退耕区NDVI显着增加,占生态退耕面积的15.31%,显着减少仅占2.18%。生态退耕对植被恢复作用明显,对降低土壤风蚀贡献显着。利用偏相关分析界定了气温、降水对阴山北麓NDVI变化贡献,明晰人类活动(开垦、退耕等)对植被变化产生较为明显影响,即对土壤风蚀作用明显,变化趋势明显的区域占比72.45%。土壤风蚀随植被覆盖度的增加而降低,植被覆盖度在0.2-0.35之间时,对降低土壤风蚀的作用显着,当植被覆盖度达0.72时,随植被覆盖度的增加土壤风蚀发生变化的幅度较小。(5)土壤风蚀生态效应分析。无论是区域还是样点,风蚀过程对土壤颗粒组成影响的规律性呈现出1990-2005年开垦耕种样点,砂粒占比逐渐升高,粉粒、粘粒占比均降低趋势;2005-2015年生态退耕过程中,呈现砂粒占比缓慢降低,粉粒、砂粒占比有所回升的总体趋势。样点开垦耕种土壤有机质损失速率在4.0-85.83t·km-2·a-1之间,全氮损失速率在0.21-10.85 t·km-2·a-1之间,全磷损失速率在0.21-3.72 t·km-2.a-1之间,全钾损失速率在14.86-87.52t·km-2·a-1之间;样点生态退耕土壤有机质损失速率在2.28-30.45t·km-2·a-1之间,全氮损失速率在0.18-4.6t·km-2·a-1之间;全磷损失速率在0.14-2.63 t·km-2·a-1之间;全钾损失速率在9.41-33.98 t·km-2·a1之间。开垦耕种土壤风蚀导致土壤有机质损失量达到每年5.12万吨、全氮损失量每年3438.31吨、全磷损失量每年2077.3吨、全钾损失量每年7.54万吨;生态退耕导致土壤有机质净增加每年0.38万吨、全氮净增加量每年436.22吨、全磷净增加量每年241.05吨、土壤全钾净增加量每年1.08万吨。(6)1990-2005年开垦耕种15年间,土壤有机质损失量76.83万吨、土壤全氮损失量5.14万吨、土壤全磷损失量3.12万吨、土壤全钾损失量113.07万吨。按现在条件、生态退耕面积和土壤养分净富集量估算,15年的开垦耕种土壤风蚀损失量需要近100年才得以恢复。生态退耕对降低土壤风蚀,改善土壤颗粒组成、有机质、氮、磷、钾含量具有明显作用,从而土壤生态环境,但仍需持续性的投入,逐渐改善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
王威[8](2019)在《鲁中南半湿润区岩溶水系统功能分区与可更新能力识别》文中研究表明岩溶水资源如何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已成为鲁中南半湿润区社会经济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研究以鲁中南半湿润区的平邑-费县岩溶水分布区为研究区,通过野外调查、试验和综合研究,重点开展了岩溶水系统组成、水流系统结构及水动力场特征,以及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调查,开展了岩溶水系统分区、概念模型构建和岩溶水形成年龄与可更新能力研究,取得如下新认识:1、查明研究区岩溶地下水系统以具有“两源多汇、多层位储水、多条断裂复杂控水”的特征和“硬结构”组成,揭示了该区岩溶水系统的同一分区、不同深度赋存不同可更新能力的岩溶水资源形成机制和主要影响因素。2、研究表明,研究区岩溶水系统由4个子系统组成,具有2个直接补给区、1个间接补给区和3个汇排区的功能分区特征。直接补给区补给水源较充沛,渗透性较强,水-岩水动力侵蚀性强;汇排区的富水性强,单井涌水量大于5000 m3/d,水-岩作用的水动力侵蚀性较弱。3、阐明不同分区或不同子系统岩溶水形成年龄及可更新能力明显不同。直接补给区的岩溶水滞留时间介于317年,汇排区的岩溶水滞留时间介于1425年。直接补给区的岩溶水年龄介于1463808年,且岩溶水埋深越浅,其形成年龄越小;汇排区的岩溶水年龄介于10465403年,且越远离补给区、径流路径越长,其形成年龄越老。4、发现,岩溶水中14C含量的分段值,与岩溶水系统功能分区存在空间相关性特征。在汇排区,岩溶水中14C含量与主要阴阳离子含量之间呈负相关性趋势特征;在直接补给区,除Ca2+和Mg2+外,岩溶水中14C含量与主要阴阳离子含量之间相关性较弱,与频繁的复杂补给和较强的水动力侵蚀有关。5、揭示不同分区、不同层位岩溶水可更新性差异特征的主要因素、机制和影响模式,它主要受岩溶水径流途径长度、埋藏深度、岩溶发育程度及其连通性状况,以及地表产汇积水状况和补给水源充沛程度控制。在直接补给区,陆表植被越发育,越有利于岩溶水系统获得更多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在汇排区,强烈的规模化人工开采,易利激发或促进研究区岩溶水系统可更新能力提高和地下水开采资源量增加。6、阐明研究区岩溶水资源合理开发与有效保护,需要侧重岩溶水资源的开发方式管控、开发范围管控和开发强度管控。在直接补给区,需要增强松、柏、刺槐和荆条等乔灌木生态覆盖,提高岩溶水资源涵养保护能力;在汇排区,需要增强多阶层的水土保持保护能力。
李纲[9](2018)在《商都县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文章通过对商都县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的统计计算分析,说明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地下水资源保护方案,确定了超采区治理对策及措施。
陈泽金[10](2015)在《内蒙古商都县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生态影响价值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0年,为改善京津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国家启动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其中内蒙古商都县在京津风沙源工程农牧交错治理区具有典型性。本研究选取商都县为研究对象,搜集相关工程资料,结合实地调查和专家咨询,采用列表清单法构建商都县京津风沙源工程生态影响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对包括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净化环境、固碳释氧、生物质生产、支持防护、生物多样性在内的生态影响价值进行计量,结合工程投资数据,对工程各项措施的生态影响价值的投资效率进行分析,得出下列结论:一、商都县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以来,增加林地12.58×104hm2,增加草地1.84×104hm2,新建水浇地0.24×104hm2,区域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二、商都县京津风沙源工程年均生态影响价值8.77亿元,其中保育土壤(2.67亿元)>净化环境(2.60亿元)>支持防护(1.39亿元)>生物多样性价值(0.86亿元)>生物质生产(0.77亿元)>水源涵养价值(0.26亿元)>固碳释氧(0.22亿元);三、工程营造人工生境所耗水资源是工程负生态影响的主要来源;四、各项工程措施的生态影响价值投资效率,林业措施(138%)>水利措施(98%)>草地治理措施(75%);五、农田防护林的生态影响价值投资效率(376%)>基本草场(323%)>水源工程(243%),自然植被恢复项目(封山育林、围栏封育)大于人工生境建设,今后应当以自然植被恢复措施为工程重点。
二、商都县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商都县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察汗淖尔湖泊面积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基于遥感数据的湖泊水面提取研究 |
1.2.2 农业遥感的研究进展 |
1.2.3 湖泊面积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
1.3 研究目的、论文结构以及创新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论文结构 |
1.3.3 创新点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研究区地理位置概况 |
2.1.2 自然地理概况 |
2.1.3 社会经济概况 |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基于NDVI阈值的湖淖面积提取 |
3.2 ESTARFM模型 |
3.2.1 ESTARFM模型原理 |
3.2.2 ESTARFM模型验证与应用 |
3.3 灌溉耕地变化的遥感提取 |
3.3.1 NDVI时序曲线的构建 |
3.3.2 作物物候及作物系数的确定 |
3.3.3 CART算法 |
3.4 作物需水量计算 |
3.4.1 作物需水量的计算 |
3.4.2 水分亏缺指数和作物灌溉需水量的计算 |
第四章 察汗淖尔流域湖淖面积时空变化 |
4.1 提取结果的验证 |
4.2 近40 年察汗淖尔流域湖淖面积年际变化 |
4.2.1 湖淖面积的时间变化 |
4.2.2 湖淖面积的空间分布特征 |
4.3 察汗淖尔湖面面积的季节性变化 |
4.4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区域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湖淖面积变化的影响 |
5.1 区域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
5.1.1 气温、降水以及气候湿润度指数 |
5.1.2 不同雨型的变化趋势 |
5.2 气候变化对湖泊面积影响分析 |
5.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流域灌溉耕地变化及其对湖淖面积变化的影响 |
6.1 灌溉耕地的时空分布特征 |
6.1.1 基于CART分类的结果验证 |
6.1.2 灌溉耕地时空分布特征 |
6.1.3 察汗淖尔植被指数变化分析 |
6.2 灌溉作物需水量、缺水量、水分亏缺指数变化特征 |
6.3 灌溉耕地变化对湖泊水面变化的影响分析 |
6.4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中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2)节水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水资源管理研究 ——以温州市泰顺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内研究进展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对既有研究成果的评价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1.4.1 研究视角的创新 |
1.4.2 研究内容的创新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节水型社会建设 |
2.1.2 水资源 |
2.1.3 水资源管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2.2.2 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
2.2.3 公众参与有效决策模型理论 |
第三章 泰顺县水资源管理现状 |
3.1 泰顺县水资源现状 |
3.1.1 水资源概况 |
3.1.2 地下水资源基本情况 |
3.1.3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3.2 水资源管理措施及成效 |
3.2.1 完善政策机制建设 |
3.2.2 强化基础能力建设 |
3.2.3 严格用水总量控制 |
3.2.4 注重用水效率提升 |
3.2.5 全面推进行业节水工作 |
3.2.6 常态落实水资源保护工作 |
第四章 泰顺县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
4.1 水资源行政管理存在薄弱环节 |
4.1.1 涉水管理部门多,职能重叠 |
4.1.2 各部门综合协调管理能力弱 |
4.2 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益不高 |
4.2.1 工程性缺水、季节性缺水问题突出 |
4.2.2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低 |
4.3 水资源工程管理压力大 |
4.3.1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年久失修 |
4.3.2 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有待提升 |
4.4 水资源经济管理不到位 |
4.4.1 农村水费征收标准偏低 |
4.4.2 水费收缴率不高 |
4.5 节水管理工作成效不明显 |
4.5.1 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不高 |
4.5.2 公众节水意识淡薄 |
第五章 泰顺县水资源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
5.1 水资源行政管理组织体系不完善 |
5.1.1 水资源管理队伍力量不足 |
5.1.2 水资源管理政策体系不健全 |
5.2 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平衡 |
5.2.1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
5.2.2 水资源开发利用规模有待扩大 |
5.3 水资源工程管理机制不健全 |
5.3.1 水资源工程管理投入不足 |
5.3.2 农村水利设施管理基础薄弱 |
5.4 水资源经济管理手段单一 |
5.4.1 市场投入动力不足 |
5.4.2 公众参与决策不足 |
5.5 节水管理工作措施落实不到位 |
5.5.1 政府引导不够,行业用水结构有待完善 |
5.5.2 政府宣传不够,群众有偿用水意识淡薄 |
第六章 泰顺县水资源管理对策建议 |
6.1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水资源管理体系 |
6.1.1 完善集中协调的水资源综合管理机制 |
6.1.2 健全水资源管理政策法规体系 |
6.2 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水资源管理机制 |
6.2.1 健全价格杠杆机制 |
6.2.2 建立水资源工程委托—代理激励机制 |
6.3 配套水资源规划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益 |
6.3.1 以时尚体育小镇为依托充分挖掘水文化体育旅游资源 |
6.3.2 以氡泉小镇为依托充分挖掘泉水旅游资源 |
6.3.3 适当开发利用水工程旅游资源 |
6.4 落实节水型社会建设保障措施 |
6.4.1 加强地下水保护、鼓励非常规水利用 |
6.4.2 完善考核评估程序 |
6.4.3 强化节水科技支撑 |
6.4.4 扩大投融资渠道 |
6.5 注重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 |
6.5.1 加快多部门互联互通和数据资源共享 |
6.5.2 注重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张库大道(内蒙古段)遥感考古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遥感考古的发展与应用 |
2.1 遥感考古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 |
2.1.1 遥感考古的起源与发展 |
2.1.2 遥感考古在中国的研究概况 |
2.1.2.1 研究成果综述与分析 |
2.1.2.2 研究机构 |
2.1.3 遥感考古在中国的应用 |
2.2 遥感考古的理论与展望 |
2.2.1 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 |
2.2.2 遥感考古的优势与展望 |
2.3 线性遗产对遥感考古调查的需求 |
2.3.1 线性遗产概念的由来和形成 |
2.3.2 我国线性遗产和万里茶道的申遗 |
2.3.3 线性遗产对遥感考古调查需求 |
第3章 张库大道的形成与变迁 |
3.1 张库大道的形成 |
3.1.1 草原丝绸之路与茶叶之路 |
3.1.2 中俄贸易 |
3.1.3 万里茶道与张库大道 |
3.2 张库大道的道路及变迁 |
3.2.1 张库大道的路况及运输工具 |
3.2.1.1 张库大道的路况 |
3.2.1.2 主要的运输工具 |
3.2.2 官马大道 |
3.2.3 张库商道 |
3.2.4 张库公路 |
3.2.4.1 商办汽车运输公司 |
3.2.4.2 筹办西北行驶汽车事宜处 |
3.3 张库大道的贸易兴衰 |
第4章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室内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
4.1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区域概况 |
4.1.1 地形与水文 |
4.1.2 气候 |
4.2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的文献及地图资料收集 |
4.2.1 文献资料 |
4.2.1.1 官马大道 |
4.2.1.2 张库商道和张库汽车路 |
4.2.2 地图资料 |
第5章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遥感影像收集与解译 |
5.1 老地图的数字化及研究区域的确定 |
5.2 卫星影像的目视判读及分析 |
第6章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田野调查和GIS空间分析 |
6.1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田野调查与分析 |
6.2 伊林驿站田野发掘 |
6.2.1 伊林驿站 |
6.2.2 伊林驿站考古发掘 |
6.3 制图及GIS空间分析 |
6.3.1 张库大道路线图的绘制 |
6.3.2 张库大道线路的GIS空间分析 |
6.3.2.1 水资源分析 |
6.3.2.2 人口聚居情况分析 |
6.3.2.3 地势地貌分析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商都县农村基层组织人才队伍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本文的创新点 |
1.5.2 本文的不足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的界定 |
2.1.1 农村基层组织 |
2.1.2 农村干部队伍建设 |
2.1.3 农村基层组织人才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2 人才开发理论 |
3 商都县农村基层组织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
3.1 商都县农村基层组织人才队伍概括 |
3.2 商都县农村基层组织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
3.2.1 商都县农村基层组织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举措 |
3.2.2 农村基层组织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的成效 |
4 商都县农村基层组织人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商都县农村基层组织人才建设当前存在的问题 |
4.1.1 干部队伍结构有待优化 |
4.1.2 干部网格化管理和精细化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
4.1.3 农村基层组织人才“责任”与“权力”的矛盾仍然存在 |
4.1.4 商都县农村基层组织干部待遇偏低,激励保障不完善 |
4.1.5 农村基层组织人才年龄结构不合理,学历层次较低 |
4.2 商都县基层组织人才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
4.2.1 对农村干部队伍建设的认识不足 |
4.2.2 人才观念落后,选人用人的标准不健全 |
4.2.3 人才使用机制不规范 |
4.2.4 基层组织人才培训力度不强 |
5 商都县基层组织人才队伍建设对策 |
5.1 强化乡村振兴人才引进和干部储备 |
5.2 加强对农村基层组织人才工作的舆论宣传和引导 |
5.3 实现农村基层组织干部的责任与权力对称 |
5.4 提高农村基层组织人才的待遇 |
5.5 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基础性保障和服务水平 |
6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乌兰察布市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的目的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综述 |
1.2.2 国内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 研究内容框架 |
1.5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农田水利设施的相关概念 |
2.1.1 农田水利设施的内涵 |
2.1.2 农田水利设施的分类 |
2.1.3 农田水利设施的作用 |
2.1.4 借鉴国外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经验 |
2.2 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2.2.2 多中心治理理论 |
2.2.3 公共投资理论 |
3 乌兰察布市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现状 |
3.1 乌兰察布市基本情况 |
3.2 乌兰察布市农田水利工程及设施现状 |
4 乌兰察布市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
4.1 建设主体单一 |
4.2 建设主体职能错位与缺位 |
4.2.1 建设主体职能错位 |
4.2.2 建设主体职能缺位 |
4.3 建设体制和机制层面的问题分析 |
4.3.1 建设体制层面的问题分析 |
4.3.2 建设机制层面的问题分析 |
4.4 农户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参与度低 |
4.4.1 农户缺乏积极性 |
4.4.2 农户文化、认知程度低 |
4.4.3 农户组织化程度低 |
4.5 社会组织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自愿行为缺失 |
5 乌兰察布市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1 水利部门管理缺位 |
5.2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营利能力低 |
5.3 基层组织建设弱化 |
5.4 自愿建设缺位 |
5.5 乌兰察布市农田水利设施产权不清晰 |
6 改善乌兰察布市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对策建议 |
6.1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
6.2 加大社会资源介入并实行产权制度改革 |
6.3 完善基层组织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机制 |
6.4 构建多元化建设体系 |
6.5 明晰产权,建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长效机制,积极稳妥推进农业水价改革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贵州白云岩与石灰岩地区水资源特征及开发利用对策研究 ——以贵州省施秉县与长顺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世界喀斯特地貌的分布及其特征 |
1.1.2 贵州喀斯特地貌的特征 |
1.1.3 白云岩地区与石灰岩地区水资源赋存形式的差异 |
1.1.4 白云岩地区与石灰岩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差异 |
1.1.5 研究意义 |
1.2 国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1 岩性对水资源的影响研究 |
1.2.2 对区域水资源的研究 |
1.3 国内研究现状与进展 |
1.3.1 岩性对水资源影响的研究 |
1.3.2 对喀斯特区域水资源的研究 |
1.4 研究方法 |
1.4.1 3S技术 |
1.4.2 文献资料法 |
1.4.3 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施秉县的基本概况 |
2.1.1 施秉县自然条件 |
2.1.2 施秉县经济与社会基本概况 |
2.1.3 施秉县水资源现状 |
2.2 长顺县的基本概况 |
2.2.1 长顺县自然条件 |
2.2.2 长顺县经济与社会基本概况 |
2.2.3 长顺县水资源现状 |
第三章 施秉县与长顺县水资源特征差异性分析 |
3.1 水资源赋存特征差异的影响分析 |
3.1.1 施秉县与长顺县水资源赋存形式的影响分析 |
3.1.2 施秉县与长顺县水资源矿化度、PH值、酸碱度的影响分析 |
3.2 水资源供需的差异性影响分析 |
3.2.1 施秉县与长顺县水资源供给差异的影响分析 |
3.2.2 施秉县与长顺县水资源需求差异的影响分析 |
3.3 影响两个县水资源分布特征差异的因素分析 |
3.3.1 降水量对两个县水资源影响分析 |
3.3.2 河流水系对两个县水资源影响对比 |
3.3.3 地形对两个县水资源的影响分析 |
第四章 施秉县与长顺县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
4.1 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构建 |
4.1.1 构建的前提 |
4.1.2 选取的模型与匹配 |
4.1.3 参照区选定 |
4.2 施秉县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
4.2.1 匹配模式标准验证 |
4.2.2 权重确定 |
4.2.3 协调度评价 |
4.3 长顺县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
4.3.1 匹配模式的标准验证 |
4.3.2 协调度分析 |
4.4 施秉县长顺县承载力评价结果分析与讨论 |
4.4.1 .长顺县生产用水高于施秉县 |
4.4.2 施秉县水资源承载度略高于长顺县 |
4.4.3 施秉县社会环境承载度高于长顺县 |
4.4.4 长顺县协调度略高于施秉县 |
4.4.5 施秉县与长顺县水资源承载力濒临失调的原因分析 |
第五章 施秉县长顺县水资源利用对策 |
5.1 根据施秉县与长顺县水资源赋存形式的差异提出的对策 |
5.2 根据施秉县与长顺县某些水质特征差异提出的对策 |
5.3 根据施秉县与长顺县水资源分布的差异提出的对策 |
5.4 根据长顺县生产用水高于施秉县提出的对策 |
5.5 根据施秉县水资源承载度略高于长顺县提出的对策 |
5.6 根据施秉县社会环境承载度高于长顺县提出的对策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内蒙古阴山北麓生态退耕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及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生态退耕对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的影响 |
1.3.2 土壤风蚀研究及模型发展 |
1.3.3 生态退耕工程对的土壤侵蚀效应定量分析 |
1.3.4 土壤风蚀的生态效应 |
1.4 研究内容、目标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主要内容 |
1.4.2 研究目标 |
1.4.3 关键科学问题 |
1.4.4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1.5.1 研究特色 |
1.5.2 创新点 |
2 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位置与行政区划 |
2.1.2 自然与社会概况 |
2.1.3 阴山北麓生态脆弱问题 |
2.2 研究样点选取 |
2.3 数据收集与整理 |
2.3.1 遥感数据收集与处理 |
2.3.2 野外调查与采样 |
2.4 分析方法 |
2.4.1 趋势分析方法 |
2.4.2 标准差分析方法 |
2.4.3 Theil-Sen和Mann-Kendall分析法 |
2.4.4 赫斯特(Hurst)指数分析方法 |
2.4.5 相关分析方法 |
2.4.6 偏相关分析方法 |
2.4.7 残差分析方法 |
3 区域土壤风蚀模拟及风蚀样品处理 |
3.1 基于RWEQ模型的土壤风蚀模拟与验证 |
3.1.1 遥感监测与地面观测尺度转换 |
3.1.2 基于RWEQ模型土壤风蚀模拟 |
3.1.3 土壤风蚀量计算结果 |
3.1.4 土壤风蚀精度验证 |
3.2 土壤风蚀样品处理与测试 |
3.2.1 风蚀生态效应指示指标的选取 |
3.2.2 土壤样品处理 |
3.2.3 土壤样品测试方法 |
3.3 本章小结 |
4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监测与特征 |
4.1 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退耕获取方法 |
4.2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时空特征 |
4.3 生态退耕过程特征分析 |
4.4 林草地变化特征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区域土壤风蚀时空格局特征 |
5.1 土壤风蚀时空格局分析 |
5.1.1 研究区土壤风蚀时间变化特征 |
5.1.2 研究区土壤风蚀空间格局演变 |
5.1.3 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土壤风蚀基本特征 |
5.2 生态退耕实施前后土壤风蚀变化分析 |
5.2.1 生态退耕实施前后土壤风蚀时间变化 |
5.2.2 生态退耕前后土壤风蚀时空格局 |
5.3 样点土壤风蚀变化 |
5.4 土壤风蚀演化趋势预测 |
5.5 本章小结 |
6 区域土壤风蚀驱动机制 |
6.1 气候因素分析 |
6.1.1 风速分析 |
6.1.2 降水与温度分析 |
6.2 综合植被分析 |
6.2.1 阴山北麓NDVI时间变化特征 |
6.2.2 阴山北麓NDVI变化趋势 |
6.2.3 生态退耕区NDVI时空变化特征 |
6.2.4 生态退耕区NDVI变化趋势 |
6.2.5 基于残差法NDVI去气候影响分析 |
6.2.6 NDVI变化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分析 |
6.2.7 阴山北麓NDVI未来演变预测 |
6.3 人类活动与政策驱动因素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阴山北麓土壤风蚀过程的生态效应 |
7.1 风蚀过程对土壤颗粒组成的影响效应 |
7.1.1 阴山北麓样点土壤颗粒组成的年际变化 |
7.1.2 阴山北麓样点土壤颗粒组成的风蚀效应 |
7.2 风蚀过程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效应分析 |
7.2.1 土壤有机质的赋存特点 |
7.2.2 土壤有机质的风蚀损失特征 |
7.3 风蚀过程对土壤氮的影响效应分析 |
7.3.1 土壤氮素的赋存特点 |
7.3.2 土壤全氮的风蚀损失特征 |
7.4 风蚀过程对土壤磷的影响效应分析 |
7.4.1 土壤磷素的赋存特点 |
7.4.2 土壤全磷的风蚀损失特征 |
7.5 风蚀过程对土壤钾的影响效应分析 |
7.5.1 土壤钾素的赋存特点 |
7.5.2 土壤全钾的风蚀损失特征 |
7.6 风蚀过程的土壤生态效应综合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1.1 区域土壤风蚀模型模拟与验证 |
8.1.2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监测与特征分析 |
8.1.3 土壤风蚀时空格局特征分析 |
8.1.4 土壤风蚀驱动机制分析 |
8.1.5 土壤风蚀的生态效应分析 |
8.2 讨论 |
8.2.1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2.2 政策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鲁中南半湿润区岩溶水系统功能分区与可更新能力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
1.3 研究目标、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案 |
1.4 主要创新点 |
2 研究区背景概况 |
2.1 自然条件概况 |
2.2 地质概况 |
2.3 岩溶地层及岩溶发育特征 |
2.4 地下水埋藏与分布特征 |
2.5 岩溶水开发利用现状 |
3 岩溶水系统结构与水动力场特征识别 |
3.1 岩溶水系统“硬结构”特征 |
3.2 岩溶水系统水动力场特征识别 |
3.3 本章小结 |
4 岩溶水系统功能分区识别与概念模型构建 |
4.1 岩溶水子系统划分 |
4.2 岩溶水系统功能分区识别 |
4.3 分区富水性识别 |
4.4 分区岩溶水动态规律分析 |
4.5 分区水化学特征分析 |
4.6 岩溶水系统概念模型识别与构建 |
4.7 本章小结 |
5 岩溶水形成年龄及可更新能力 |
5.1 岩溶水测年资料来源与技术方法 |
5.2 岩溶水形成年龄测试结果及分布特征 |
5.3 岩溶水滞留时间 |
5.4 岩溶水年龄识别与分布特征 |
5.5 不同分区岩溶水可更新能力 |
5.6 本章小结 |
6 岩溶水可更新能力影响因素与模式 |
6.1 地层组分与结构影响特征 |
6.2 气候因素影响特征 |
6.3 人类活动影响特征 |
6.4 主要影响因素识别 |
6.5 岩溶水系统可更新能力影响模式 |
6.6 本章小结 |
7 岩溶水资源合理开发与保护管控对策 |
7.1 岩溶水资源合理开发管控要素研究 |
7.2 岩溶水保护管控要素研究 |
7.3 岩溶水合理开发与保护建议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建议 |
8.1 主要认识与成果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商都县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情况 |
2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
3 地下水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
4 地下水资源保护方案 |
4.1 指导思想 |
4.2 基本原则 |
4.3 实施方案 |
4.3.1 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 |
4.3.2 严格地下水开发利用总量控制 |
4.3.3 严格实施地下水取水许可 |
4.3.4 运用经济手段推动压采 |
4.3.5 完善地下水监控体系和监管机制 |
4.3.6 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
4.3.7 加强组织领导, 明确责任分工 |
4.3.8 加强能力建设, 强化科技支撑 |
4.3.9 采取多种渠道, 加大投入力度 |
4.3.1 0 重视宣传教育, 鼓励公众参与 |
(10)内蒙古商都县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生态影响价值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数据来源 |
1.3.4 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生态影响评价概念 |
2.2 生态影响价值评价国内外研究进展 |
2.2.1 国内外生态影响评价 |
2.2.2 生态影响价值评价进展 |
2.2.3 林业生态工程生态影响价值评价 |
2.3 沙源工程生态影响评价研究 |
2.4 研究现状和问题 |
3 研究区域概况 |
3.1 商都县自然地理情况 |
3.1.1 地理位置与地貌特征 |
3.1.2 自然资源 |
3.1.3 气候特征及主要生态问题 |
3.2 商都县社会经济情况 |
3.3 商都县沙源工程实施情况 |
3.3.1 林业措施 |
3.3.2 草地治理措施 |
3.3.3 水利水保措施 |
3.3.4 生态移民措施 |
4 生态影响识别及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生态影响识别 |
4.2 具体生态影响分析 |
4.2.1 造林类植被恢复措施的生态影响分析 |
4.2.2 林地自然恢复措施生态影响分析 |
4.2.3 人工种草、基本草场生态影响分析 |
4.2.4 围栏封育的生态影响分析 |
4.2.5 暖棚、饲草机械生态影响分析 |
4.2.6 水源工程、节水灌溉的生态影响分析 |
4.2.7 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影响分析 |
4.2.8 生态移民措施生态影响分析 |
4.2.9 工程生态影响汇总 |
4.3 生态影响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4 生态影响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5 价值计量方法的确定 |
5 生态影响价值计量 |
5.1 涵养水源 |
5.1.1 蓄水效益 |
5.1.2 调节径流 |
5.1.3 净化水质 |
5.2 保育土壤 |
5.2.1 固定土壤 |
5.2.2 保肥效益 |
5.3 净化环境 |
5.4 生物质生产 |
5.5 固碳释氧 |
5.6 支持防护产出 |
5.7 生物多样性 |
6 沙源工程生态影响价值分析及投资效率评价 |
6.1 年均生态影响总价值构成分析 |
6.2 各工程措施生态影响价值构成分析 |
6.3 各工程措施运营效益评价 |
6.4 各工程措施投资效率评价 |
6.4.1 各林业措施项目投资效率评价 |
6.4.2 各草地治理措施项目投资效率评价 |
6.4.3 各水利措施项目的投资效率评价 |
6.4.4 工程项目投资效率对比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7.3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商都县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察汗淖尔湖泊面积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D]. 陈晓璐.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9)
- [2]节水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水资源管理研究 ——以温州市泰顺县为例[D]. 吴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4)
- [3]张库大道(内蒙古段)遥感考古调查与研究[D]. 任君宇.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4]商都县农村基层组织人才队伍建设研究[D]. 杨国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5]乌兰察布市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问题研究[D]. 李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6]贵州白云岩与石灰岩地区水资源特征及开发利用对策研究 ——以贵州省施秉县与长顺县为例[D]. 王焕.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1)
- [7]内蒙古阴山北麓生态退耕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及效应研究[D]. 吴晓光.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8]鲁中南半湿润区岩溶水系统功能分区与可更新能力识别[D]. 王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9]商都县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研究[J]. 李纲. 内蒙古水利, 2018(04)
- [10]内蒙古商都县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生态影响价值评价[D]. 陈泽金. 北京林业大学, 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