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21世纪人类健康的有关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毕九川[1](2021)在《21世纪中国应急卫生外交研究 ——以应对非典、埃博拉、新冠疫情的外交机制和外交行动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以来,中国经历了非典、埃博拉和新冠肺炎等多次国际突发公共卫生危机。中国外交在应急处置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应急卫生外交开始于非典疫期间期间经历了由“被动融入”到“探索性参与”的过程。中国基于国家安全和应对国际压力的考虑,开始尝试建立应急卫生外交机制并强调国际卫生合作。在多边层面,中国在世界卫生组织框架内强化技术领域的交流合作。与此同时,中国在东亚区域基于已有的地区多边框架和共识,建立应急卫生新机制,积极开展应急卫生合作。在双边层面,中国主要围绕争取国际理解支持和尽快恢复中外交往展开应急卫生外交行动。后非典时期,中国卫生应急体系不断完善,双边和多边卫生外交不断发展。援助西非国家抗击埃博拉疫情是中国应急卫生外交发展的重要节点。此次疫情期间,中国不仅早于世界卫生组织数月开展对外应急卫生援助,还在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疫情为“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紧急事件”后,迅速启动国内应急卫生机制,创新应急卫生外交运转机制,强化全球应急卫生合作。在多边层面,中国在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等框架下开展多边应急卫生行动。在双边层面,除了对疫情国家开展史无前例的应急卫生援助外,中国还与美欧等国加强卫生合作。中国此次应急卫生外交取得了积极效果,提升了中国在全球卫生治理领域的软实力。后埃博拉时期,中国卫生外交进入了高速发展期,不断扩大卫生外交范围,强化在全球、区域和次区域层面的卫生外交行动。新冠疫情是21世纪以来最大规模的国际突发公共卫生危机,中国应急卫生外交兼顾国内与全球卫生安全,初步成熟。中国根据疫情发展不断调整应急卫生外交机制,从“三级联动”到“中央统筹—归口管理”,更加细化和完善。外交行动表现出引领性参与全球应急卫生治理的特点。在多边层面,中国始终与世界卫生组织全面合作,维护其权威;在全球、区域和次区域全面开展多边磋商、交流与合作。在双边层面,中国强化与各国“云”交流;开展了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对外应急卫生援助和发展合作。新冠疫情期间的中国应急卫生外交取得显着成绩。应急卫生外交是中国外交和全球卫生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中国应急卫生外交机制呈现出立体化、规范化和公开化的发展趋势;应急卫生外交行动呈现出方向转变、区域扩大化、方式多样化和内容多元化的特点。各个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全球卫生治理体系因素、中国参与应急卫生外交的意愿和能力是影响21世纪中国应急卫生外交发展变化的动因。
王秀芳[2](2021)在《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文中认为从莫尔、圣西门、傅里叶,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飞跃,但是从巴黎公社起义失败到苏东剧变的发生,也充分表征了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纵观社会主义走过的五百年历程,其中不乏思想家、政治家为此所提出的真知灼见,但是以科学家视角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理论却少之又少。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钱学森创立的,关于中国应该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21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观点和主张。这一学说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系统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为方法支撑,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促进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协调发展和高效管理为重点所进行的理论探索,是钱学森晚年学术思想的精华。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是一个内容极其广泛的理论学说,本论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指导下,以《钱学森书信》及其补编(15卷)以及《钱学森文集》(6卷)等为主要文本依据,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多种方法,从广泛分散在书信、文集、讲话中提取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观点,在全面展现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真实面貌基础上,对这一理论进行概括总结、演绎分析。钱学森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规划主张始终围绕着三个问题进行:如何实现现代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内部各系统互相服务的问题。世界社会形态和三次社会革命观点,不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学说,深刻揭示了中国与世界发展的不同步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钱学森对于21世纪中国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进行了深入探索。四大领域九大建设主张对于新时代五位一体建设、教育发展和国防建设,尤其是对于创建健康中国、绿色中国、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等有重要启示与借鉴价值。社会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的倡导,对于推进信息革命背景下国家治理体系从任务能力型到系统效能型转变有重要意义。虽然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不是尽善尽美的理论学说,但至少为当今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方法、一种路径,而且经过实践的检验,其中的诸多理论学说已经得到了认可并被付诸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虽说其中的有些观点、理论尚存在争议,但依然不能掩盖这一思想所散发的光芒。
王增元[3](2020)在《21世纪初中国抗战题材电影人物形象研究 ——以《太行山上》等三部电影为例》文中指出21世纪初中国抗战题材电影人物形象是一个不断丰富更新和发展演变的过程,具有一条承前启后又有所不同的发展脉络,实质是中华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政治多极化背景下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本文以电影《太行山上》《金陵十三钗》《举起手来》等为例,通过对21世纪初中国抗战题材电影人物类型和典型人物等的综合分析,对21世纪初中国抗战题材电影人物形象进行艺术学理论的研究和艺术美学总结。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1世纪初中国抗战题材电影人物形象,研究所采用的方法是文献分析法、典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目的是总结与探寻21世纪初中国抗战题材电影人物形象的类型和典型,让抗战题材电影人物形象既合规律性又合目的性,实现历史与逻辑一致的抗战终极人文关怀,并通过论文正文五章内容分别展开论述。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研究的选题背景、现实依据和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并且说明研究现状、目标、方法与创新,以及研究对象概念的界定,研究文献综述和论文框架及研究主要内容等。第二章概述中国抗战题材电影的起源和发展,呈现21世纪中国抗战题材电影人物形象。第三章对21世纪初中国抗战题材电影中塑造的的正面人物类型、反面人物类型和小人物类型进行归纳总结。第四章对21世纪初中国抗战题材电影中刻画的典型人物进行重点分析。第五章是对21世纪初中国抗战题材电影人物形象研究进行的几点思考。
陈文硕[4](2020)在《幼儿园运用蓝色海洋资源对儿童进行教育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幼儿园运用蓝色海洋资源对儿童进行教育是指幼儿园基于各种各样蓝色海洋资源面向儿童开展教育活动。本研究旨在了解幼儿园运用蓝色海洋资源开展教育活动的现状,分析影响因素,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提高幼儿园教育的质量,促进儿童更好地成长发展。论文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幼儿园运用蓝色海洋资源对儿童进行教育的研究成果,评析了其特点与不足,说明了对本研究的启发。论文还分别对海洋文化认同理论、资源依附理论、生物生态学理论及多元智能理论进行简述与分析,为深入研究幼儿园运用蓝色海洋资源对儿童进行的教育提供丰富的理论基础。论文选用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和实物分析法对458位幼儿园教师、家长和幼儿进行调查(向258位教师、154位家长发放问卷;与21位教师、1位幼教管理者、24位幼儿进行访谈;对6次教育活动进行观察;对28件实物进行分析),收集到关于幼儿园运用蓝色海洋资源对儿童进行教育的各种信息,把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有机结合起来,以达到多种资料来源与多种资料收集方法的“三角互证”,增强研究的信度与效度。论文以不同视角,纵向探讨幼儿园运用蓝色海洋资源对儿童进行教育活动的价值取向、筹划环节、实施过程、评价工作与影响因素;横向探索幼儿园教师、幼儿园家长及幼教管理者的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发现了幼儿园运用蓝色海洋资源对儿童进行教育取得的主要成效(如对蓝色海洋资源的教育价值高度认可、运用蓝色海洋资源开展教育活动的方案完整、运用蓝色海洋资源开展教育活动的途径丰富、评价策略具有多样性)与存在的严重问题(如对蓝色海洋资源的教育目的认识片面、幼儿园运用蓝色海洋资源开展教育活动的计划简单、运用蓝色海洋资源开展教育活动的地点局限、评价指标尚不完整)。论文还分别对幼儿园、幼儿家庭、教育部门以及所在社区提出了改进建议(如幼儿园要提高教师运用蓝色海洋资源开展活动的能力、幼儿家庭要树立科学合理的蓝色海洋教育理念、教育部门要落实相应政策扶持幼儿园运用蓝色海洋资源开展活动、所在社区要配合幼儿园运用蓝色海洋资源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活动),以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发展。论文最后还指出了研究的新意和不足,并提出了后续准备研究的几个问题。
安迪(ADI MAULANA)[5](2020)在《职业高中基于学徒制培养学生21世纪技能的研究 ——以印度尼西亚西爪哇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学徒制作为印度尼西亚(以下简称“印尼”)职业高中的特色办学项目之一,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具备一定职业能力的毕业生。现有的学徒制反映了职业教育与就业的关系,即高质量的学徒制可以培养出在毕业后能够顺利就业的职业高中毕业生。印尼统计局2010-2015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职业高中毕业生的就业率低于普通高中毕业生。本研究旨在创建一个学徒制模型,以期在印尼西爪哇职业高中培养学生的21世纪技能。在职业高中实施高质量的学徒制,使毕业生掌握21世纪技能,这一举措预计将提升职业高中毕业生的就业率。21世纪技能是根据21世纪的学习评估模型获得的,在创建培养21世纪技能的学徒制模型中,共有10种技能,集中表现在以下4种核心技能中:创造力、协作、信息素养和沟通、职业。培养21世纪技能的职业高中学徒制模式包含以下步骤和实施策略:(1)初步培训,对学徒进行初步调查,准备文件,进行体检,并向学校和学徒行业汇报;(2)实施学徒制时,根据学生的能力,给予有组织的任务,以培养创造力,但任务的难度将越来越大;(3)在学徒之间轮换角色和任务,使学生能够交流和交换关于学徒任务的想法;(4)利用互联网、电子邮件、微信、QQ等方式,增加信息通信技术的使用,寻找学习资源,发送学徒作业;(5)通过建立学徒与教师的讨论论坛,开展合作学习,从而使职业高中中学习知识与后续职业生涯中的职业技能进行平稳过渡。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与问卷调查法来对学徒制变量与21世纪核心技能的关系进行梳理和揭示,采用SPSS软件开展数据分析,调查问卷,访谈问卷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工具,是根据学徒制和21世纪技能的有关文献编制的。本研究采用问卷形式对57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学徒变量组成的量表包含18个题项,信度是0.791,表明该学徒量表是可靠的;创造力变量组成的量表共包含20个题项,信度是0.739,表明该创造力量表是可靠的;合作变量组成的量表共包含20个题项,信度是0.827,表明该量表是可靠性的;技术和信息素养量表共包含20个题项,信度是0.789,职业变量组成的量表共包含26个题项,信度是0.894。由五张量表组成的问卷将随机发放给西爪哇省七所学校的520名职业高中学生。此外,本研究将编制访谈问卷,对负责学徒制的劳资关系领域的教师进行访谈,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根据收集的数据,本研究力求分析出学徒制与创造力的关系,学徒制与协作的关系,学徒制与信息通信技术的关系,以及学徒制与职业的关系。通过对学徒培训中的主动学习情况与访谈内容进行分析,综合定性研究对各种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利用定量研究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本研究中,学徒制为自变量,21世纪技能为因变量。结果表明,学徒期与创造力相关系数ry1=0.47,决定系数(ry1)2=0.221;学徒制与协作的相关系数ry2=0.37,决定系数(ry2)2=0.137;学徒制与信息通讯技术的相关系数为ry3=0.315,决定系数(ry3)2=0.099;学徒期与职业生涯的相关系数为ry4=0.482,决定系数(ry4)2=0.232,显着性水平均为0.01。对学校教师的访谈与对职业高中学生的调查结果保持一致,详细结果如下:30%左右的学生可以随时分担责任和工作,约45%的学生总是容易理解老师的指导,约48%的学生始终积极参与学徒制,37%的学生了解共同的目标。此外,研究发现,学生在学徒阶段的主动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可以让学生在学徒期间与来自不同学校的其他学生一起学习和实践。根据上述数据分析,本研究提出以下结论:第一,利用现代技术丰富学习内容,根据社会需要改革职业高中的学习,为工业学校的职业教育创造一个学习环境,从而全面培养21世纪的技能;第二,职业教育培训应关注隐性知识,学习创新从理论转向实践,更新职业教育目标,向终身学习转变;第三,开展客座教师(兼职教师)和行业工作,结合产业合作和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和行业机构,对在校教师进行进修培训,根据在校所学专业,为未来教师制作技能证书;第四,实现将工作转化为专业能力培训的培训,倡导从技术使用到技术发现,实现以探究学习为导向的学习模式;第五,教师应倡导在职业学习中培养21世纪的技能,组建教育共同体,共同促进职业高中学生21世纪核心技能的发展。因此,印尼的教育机构应大力支持职业高中学生21世纪研究技能的发展,在学徒制模式的培养下实现21世纪关键技能的提升。
黄毓森[6](2019)在《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现代战争与经济关系研究》文中指出战争,是人类社会一种复杂且特殊的交往形式,其发展演变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战争发展演变的过程中,不同的因素会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战争造成不同的影响。经济,作为一种基础性的影响因素,则在战争的各个方面发挥着更为根本性、基础性的作用——无论是整体战略的确定、作战对象的认定,抑或是作战手段、作战模式的选择,无一不受到经济的影响与制约。与此同时,战争也会对经济产生深刻影响。本论文从马克思主义视角出发,对现代战争的经济动因、经济基础、经济成本以及经济收益等方面展开论述。论文从自然空间利益、社会空间利益、认知空间利益三个层面出发,对战争的动因展开探讨。通过分析,论文认为现代战争的动因尽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利益网络的交融而显得愈发多元,但归根结底都是以经济利益为基础的。随着现代战争技术含量的持续提升,战争对社会经济支撑的要求也正日益提高。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模式,是基于知识的信息经济发展模式,而非过去那种基于原料与劳动力的工业经济发展模式。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这一深刻转变,也会对建立于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战争产生诸多影响。论文从战争物质生产、军事人力资源、战略战术制定三个方面出发,对现代战争的经济基础进行探讨。在人类的军事实践活动中,战争并非完全被动地决定于社会经济状况,同时也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影响。战争的社会经济功能具有双面性。一方面,战争会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负面、阻滞的影响;另一方面,战争也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促进作用。这是战争与经济辩证关系研究最为基本的思考起点,也是战争与经济辩证关系研究的逻辑基础。按照时间维度展开,论文对现代战争准备期间——进行期间——结束之后的经济成本进行分析,并通过对现代战争的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的多维度透析,以更为全面深刻地认识战争的经济成本。与此同时,论文还从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经济发展动力的增强以及军事技术的先行发展与社会转移三个方面展开,具体分析战争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在总结分析现代战争的动因、经济基础以及战争的经济成本与经济收益的基础上,论文进一步探讨了中国在未来应该以怎样的思维、怎样的方式来实现富国与强军的有机统一,走好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龙燕[7](2019)在《美国中小学校与社区共生关系研究 ——以21世纪社区学习中心计划为例》文中认为学校与社区的互动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并且引起了全世界各国教育界的关注。学校与社区作为两个公共团体有着各自的优势和不足,通过双方的合作能够异质互惠,实现共赢。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内所教授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教育的需求,社会对人才的渴望。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如果还是故步自封,把自己禁锢在围墙以内,那么结果只能是逐渐被大众所抛弃。而学校要走出围墙跟上时代的步伐,那么首先可以通过与所在社区的合作来逐渐与社会接轨。社区作为人们接触社会的直接环境,社区环境及风气的好坏会直接影响社区内居民的生活质量,社区通过与学校的合作能够利用学校的优势来对社区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我国目前关于学校与社区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本文主要通过选取美国一项学校与社区合作的计划作为研究对象,来分析这个计划它产生的背景、理论基础、运行方式以及它的结果、评估与特点。通过对这个项目的具体分析发现其背后所隐藏的学校与社区的关系,以及它对我国学校与社区的启示。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采取了文献分析法、历史研究法、因素分析法。通过文献分析法收集关于美国学校与社区关系的资料,以及21世纪社区学习中心计划(21stt century community learning centers,21stCCLC)的相关研究来找到研究的滋生点。运用历史研究的方法来分析当时的美国学校与社区关系处于什么样的时代背景,还运用了因素分析法对21世纪社区学习中心计划产生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美国21世纪社区学习中心计划出台的时间点,研究了其产生的现实原因和理论基础从而得知该计划产生的背景。然后分析了该计划如何运行,其中包括了在这个计划中联邦政府、学校、社区各自扮演的角色,该计划的活动设置,资金的来源和申请的条件。分析了该计划的运行模式后,又对它的结果、评估与特点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来发现该计划优点与不足。由于先前对21世纪社区学习中心计划从产生到运行再到结果的分析,发现学校与社区的互动其实是一种异质互惠,实现共赢的共生关系,这种共生关系指的就是在不同立场下双方有了统一的目标,然后在统一的目标下进行相互合作以取得共同进步。最后基于以上的研究,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发现,我国学校与社区的共生关系的建立是需要政府、学校、社区三方共同合作,政府需要提供法律、资金以及项目的支持,学校与社区也需要改变原有观念,开放共享所拥有的资源并且在项目合作中形成合理的管理与评估机制。
马申[8](2019)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背景下中斯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斯里兰卡是一个位于印度东南海岸的岛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其早年的兴盛得益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斯里兰卡靠近印度洋海域的主航道中心线,西临阿拉伯海,扼守保克海峡,与印度隔海相望,一北一南分别为孟加拉湾与印度洋。从地缘政治角度来看,其战略价值非同一般,因而成为了南亚地区璀璨的明珠。自1957年中国与斯里兰卡建交,两国都享有在各个领域,如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健康,稳定的合作关系。中斯建交60年有余,两国人民的交往史已超千年。斯里兰卡与中国的关系一直发展良好,中国给斯里兰卡提供了全方位的帮助。对于斯里兰卡来说,与中国的关系总是处于优先地位。近年来,由于斯里兰卡政府更迭,中斯关系受到一些影响。经过双方共同努力,这个过渡期已经结束。当前,中斯关系重新走上健康稳定的发展道路。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重要倡议以来,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蓬勃展开,全面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也在同步发展。本文在阐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时代大背景之下,对中斯关系进行全面多维的探析。中斯关系由于斯里兰卡的独特地理位置以及与印度的特殊关系,在中国的周边外交中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稳步推进,作为沿线国家,基于共同的愿景与合作意向,斯里兰卡方面给予支持并积极参与,其在我国外交战略中的重要性也不断增加。尽管在总体上中斯两国关系处于稳步升温的阶段,但是在诸多领域,仍存在影响中斯关系良性发展的障碍。如何去应对这些挑战,并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发现合作机遇是目前亟待探讨并解决的问题。只有同以斯里兰卡为例的周边国家建设全新的双边关系,方能促进亚太地区的长久繁荣。本文第一部分首先首先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提出的历史与时代背景、内涵与使命的角度,简要概括了21世纪海丝之路的诞生和构成,并从国家战略层面分析了该倡议的必要性和其对沿线国家的积极作用。第二部分,主要从斯里兰卡的自然条件与资源、社会构成、经济建设以及其地理区位等角度,分析了斯里兰卡缘何能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不可或缺的一环。第三部分,重点分析了中斯两国关系在新机遇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背景下的发展情况,以该倡议的提出为时间节点,对此之前的两国历史关系进行了梳理的同时,对斯里兰卡与中国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战略合作与对接做了分析。最后一部分梳理了中斯关系目前在经济和政治上所面临的多方面挑战,并针对这些挑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丁美玲(DINH MY LINH)[9](2019)在《21世纪初中国影视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研究》文中提出21世纪初,在全球合作共赢大趋势的影响下,各国影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日益频繁,中国与时俱进提出了“走出去”的影视战略。在此战略的引导下,中国影视从内容和技术形式上都进行了全面的革新,使得海外观众再次被中国影视的魅力所征服。越南作为中国邻邦,且两国关系历来友好,加上越南在新世纪提出了促进“融入国际文化”的策略,使中国影视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为中国影视如何“走出去”提供了重要的经验。作为一位越南留学生,对此我感受颇深。尤其是近十年来,中国影视投资“精品”制作与搭建网络传播平台,在越南引起了观赏中国影视的新潮流。我们在通过“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接受”的定量调查与定性调查,发现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的观看选择模式主要有“发散效应”、“明星效应”、“舆论效应”等几种。相比之下,电视剧比电影的传播与接受效果更明显一些。对此,本文从传播学中的“编码/解码”理论对中国影视的传播与接受实践作了符号学分析。除了绪论和结语,具体分为五章:一是描述21世纪新时代下影视发展的大背景,诸如世界各国影视合作交流共赢、新媒体飞速发展、数字技术突飞猛进及其对人类生活的改变。二是基于时代的变迁,梳理21世纪初中国影视作品全面的艺术革新,包括西方格式化的创作、精品大制作的推进、视觉效应与画面刺激感的加强等。一方面,21世纪中国影视作品更加关注当代人的心理问题和人对命运的主动权问题,但另一面看又多少忽视了人物性格特征的刻画,从中反映出21世纪中国影视的一种新追求,从原来的人物心理演绎向特效画面感转移。三是考察发生变革了的21世纪初中国影视在越南如何被接受。具体从播放形式、影视作品的组成要素以及审美观三大角度进行分析研究,认为21世纪初中国影视改变了越南观众对上世纪中国影视的原有印象。四是进一步探索人们在行为层面上的接受,同时揭示这些年越南人在精神文化、经济生活方面的改变,从中描绘出社会文化在新时代变化的全景。五是考察中国影视承载的深层的价值观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效果,按照霍尔“编码/解码”理论分析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的解读方式与接受效果,以此推断中国影视业传播与发展的前景。
桑建泉[10](2019)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价值底蕴研究》文中提出当今国际,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人类的利益共生点不断增加、基本共识区域日益拓展、命运交融程度持续加深,人类在发展的依存性层面已经成为融合的命运共同体。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良善型公共生活结构在当下还不具有成熟稳定性,倡导与践行共同价值,正是为了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当下走向更为符合人类价值期待的应然状态。基于此,系统地探究共同价值的丰富内涵、理论实践基础与现实关照,不仅有助于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魅力,更有助于全面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合理性。理解价值是开展共同价值研究的理论起点。洛采首次在规范化的理论体系中提高了价值的形而上地位,马克思则主张价值应在具体现实而非抽象推演中得到理解,为此他还批判了瓦格纳的抽象概念演绎法。马克思从实践出发解释价值本质,破除了价值一般与价值特殊之间的理论“壁垒”,指出实践过程中主体改造客体的价值关系是理解价值现象的基础。与价值相一致,共同价值应在具体的历史实践而非纯粹思辨中得到理解。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下,共同价值是反映人类命运与共状态中共同需要关系、共同利益的价值规范。它既包含“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具体的价值理念,也包含着人类追求美好公共生活的积极价值倾向、正确价值选择与良善价值目标。经过西方资产阶级精心包装的“普世价值论”早已背离了自由等理念的本真意涵,共同价值在吸收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超越了“普世价值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初步提出到拓展与深化,始终表达了关怀人类文明前行的价值倾向,而类主体性、利益共生性、风险共同性不仅让共同价值成为深刻现实,更让其成为联结当代人类共同命运的精神纽带。共同价值以马克思主义价值思想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理论范畴。马克思主义的“人类社会”价值立场,是在扬弃市民社会中得到确立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叙事不是纯粹客观的事实描述,而是有着鲜明的价值态度,即对资本主义开辟世界历史的进步意义给予积极肯定,同时对资本主义给亚非拉等殖民地带去的深重灾难进行无情批判。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文明发展史是个体与共同体之间矛盾不断调和以至最终统一的过程,“自由人联合体”是其价值理想。在当下,共同价值需要承继马克思主义的“人类社会”价值立场、“世界历史”价值视野与“自由人联合体”的价值理想,以增强其理论解释与理论批判力。共同价值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理论范畴,其由中国提出有着逻辑必然性。七十年来,新中国尽管在发展中曾经遭遇过挫折,但整体上从未偏离共同价值。中国共产党通过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方式坚持现代化的价值追求,在探索中作出了开放发展的价值抉择,通过平衡国内国际责任承担了责任发展的价值担当。当代中国发展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内在一致性,现代化发展、开放发展、责任发展有机统一的中国实践具有深刻的世界意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同样离不开责任大国的引领。今日中国之所以能提出共同价值,是基于自身实践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最新体悟;今日中国之所以要提出共同价值,是为了更好地扞卫人类当下利益与实现人类命运的当代改善。共同价值可以为全球治理提供现实关切,是完善全球治理的规范性价值导向。共同价值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共同合作以实现人类共同利益,因此二者在全球治理中的“携手共治”应得到正确理解。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阶级对立不能简单推演到国际关系领域,主张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展开激烈对抗进而战胜并埋葬资本主义是“斯大林话语体系的表达”。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历史过程,在当代全球性问题面前,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应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大局出发携手合作。中国关于全球治理嵌入共同价值的主张,立基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和人类社会重大矛盾的科学认知,倡导全球事务各国共同治理、国际交往“义利并行”。日益走近国际舞台中心的新时代中国将为全球治理作出更大贡献,但中国不会牺牲核心国家利益,而是在国家发展与人类利益中寻求统一。当今的霸权主义国际格局同人类命运的改善背道而驰,是阻碍全球治理健康持续发展的主要威胁,从霸权主义国际格局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共同价值嵌入全球治理的逻辑演进必然。共同价值在理论优势、实际推进、整体构建三个维度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首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特质在于其当代性,共同价值则为各国追求当代利益提供了价值规范,它倡导各个国家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利益,主张各国通过合作的方式实现共赢,可见共同价值在利益属性的维度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优势的发挥。其次,“一带一路”的发展理念与共同价值具有内在契合性,其在目标维度致力于践行共同价值,未来发展中的“一带一路”建设在共同价值引领下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现实推进。再次,共同价值不仅回答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内容,而且规范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发展方向,以共同价值为导向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整体性构建,丰富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范畴、拓展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视域、充实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蕴含。共同价值是人类整体发展中责任与义务的有机统一。从当今国际的基本现实而言,共同价值是各主权民族国家的发展权益与国际责任的有机统一。践行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最根本的依靠力量只能是世界各国的人民,“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只有将人类发展命运的决定权交还给各国人民,让人民在理性思考与实践中深刻体悟“自我”的真实责任与义务,全球人民才能在普遍的价值共识中携手构建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人类也才能“诗意地栖居”于共有的地球家园。
二、对21世纪人类健康的有关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21世纪人类健康的有关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21世纪中国应急卫生外交研究 ——以应对非典、埃博拉、新冠疫情的外交机制和外交行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创新点和不足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五、案例选择说明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历史沿革 |
第一节 卫生外交的演进与全球卫生外交 |
一、卫生外交的演进 |
二、全球卫生外交 |
第二节 应急卫生外交 |
一、应急管理与应急外交 |
二、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紧急事件与应急卫生外交 |
第三节 中国卫生外交历程和中国应急卫生外交 |
一、中国卫生外交历程简要回顾 |
二、中国应急卫生外交的相关概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应急卫生外交的起步:应对非典疫情 |
第一节 中国应对非典疫情概况 |
一、最初预警和初步反应期 |
二、全面卫生应急期 |
第二节 非典疫情时期的中国应急卫生外交机制 |
一、全国防治非典肺炎指挥部之下的外交联动机制 |
二、全国防治非典肺炎指挥部之下的外事组 |
第三节 非典疫情时期的中国应急卫生外交行动 |
一、全球多边层面:与WHO合作 |
二、区域多边层面:东亚东南亚区域合作 |
三、双边应急卫生外交 |
第四节 非典疫情时期的中国应急卫生外交的效果及影响 |
一、非典疫情时期中国应急卫生外交的效果 |
二、对后非典疫情期中国应急卫生外交的影响(2004-2013)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应急卫生外交的发展:应对埃博拉疫情 |
第一节 埃博拉疫情及国际社会应对概况 |
一、埃博拉疫情概况 |
二、国际社会应对概况 |
第二节 埃博拉疫情时期的中国应急卫生外交机制 |
一、国务院联防联控的应急卫生外交机制 |
二、对外应急援助机制 |
第三节 中国“援非抗埃”的应急卫生外交行动 |
一、中国“援非抗埃”的多边应急卫生合作 |
二、中国“援非抗埃”的双边应急卫生合作 |
第四节 中国“援非抗埃”应急卫生外交的效果及影响 |
一、中国“援非抗埃”应急卫生外交的效果 |
二、对后埃博拉疫情期中国应急卫生外交的影响(2014-2019)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应急卫生外交的逐步成熟:应对新冠疫情 |
第一节 新冠疫情及应对概况 |
一、中国国内卫生应急期 |
二、中国国内防控常态化与全球卫生应急期 |
第二节 新冠疫情期间的中国应急卫生外交机制 |
一、国家元首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层面 |
二、国务院层面 |
三、外交部层面 |
第三节 新冠疫情期间的中国应急卫生外交行动:全球与区域多边合作 |
一、全球性国际组织:与WHO全面合作 |
二、全球大国协调:G20 框架内合作 |
三、在东亚东南亚区域的多边应急卫生合作 |
四、全球多边与区域多边应急卫生合作的有机融合 |
第四节 新冠疫情期间的中国应急卫生外交行动:双边援助与发展合作 |
一、医疗技术双边援助和防疫能力合作 |
二、应急医疗物资双边援助 |
三、关于疫苗的双边援助与合作 |
第五节 新冠疫情期间的中国应急卫生外交评价 |
一、有效促进疫情防控 |
二、有力维护海外公民权益 |
三、应急能力赢得国际广泛赞誉 |
四、建设性参与全球应急卫生合作 |
五、推动完善全球治理体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21 世纪中国应急卫生外交的发展变化 |
第一节 21 世纪中国应急卫生外交机制的发展 |
一、应急卫生外交机制的立体化 |
二、应急卫生外交机制的规范化和公开化 |
三、应急卫生外交机制的专业化 |
第二节 21 世纪中国应急卫生外交行动的变化 |
一、应急卫生外交行动的方向转变和地域范围的扩大化 |
二、应急卫生外交的方式多样化和内容多元化 |
第三节 21 世纪中国应急卫生外交发展变化的动因分析 |
一、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各自的特点 |
二、全球卫生治理力量的影响 |
三、中国开展应急卫生外交的意愿 |
四、中国开展应急卫生外交的能力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外交学院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
(2)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意义、不足 |
第一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发展轨迹 |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 |
一、资本主义的入侵催生了近代国家观念和科技救国思潮的产生 |
二、二十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践 |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与影响因素 |
一、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
二、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形成过程 |
一、萌生阶段(1930-1955):在救国思想主导下,初步接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努力掌握专业知识 |
二、发展阶段(1956-1981):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系统工程思想逐步成熟 |
三、成熟阶段(1982-1996):在邓小平理论的影响下,开始用社会工程思想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
四、完善阶段(1997-2009):在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影响下,以“钱学森之问”为标志继续思考国家重点领域的发展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钱学森关于时代发展特征的分析 |
第一节 对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一):“科学技术”视角 |
一、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不断发展 |
二、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大科学”发展态势 |
三、把握产业革命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
第二节 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二):“世界社会形态”视角 |
一、世界社会形态是世界历史发展到信息革命时代的阶段性特征 |
二、信息化、差异化、资本化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 |
三、钱学森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解读 |
第三节 对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重大任务的认识 |
一、第一次社会革命奠定了当前中国发展的制度优势、思想优势 |
二、第二次社会革命亟需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协调发展的问题 |
三、主动为第三次社会革命作准备 |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战略对策 |
一、 “时代差”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 |
二、科技立国重要性日益凸显 |
三、用系统视角分析时代问题 |
第五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内容 |
一、基本理念与创新主张 |
二、方法支撑和具体运用 |
三、主要框架及基本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瞄准新兴产业革命推动国家产业不断升级 |
二、加强三大经济学研究助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
三、运用系统工程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
四、创造性地提出人民体质建设主张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一):大力开展“科技经济建设” |
一、科技是21 世纪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核心 |
二、发挥社会主义国家优势大力推进科技经济建设 |
三、建设主动型“宏观控、微观放”的科技经济管理体制 |
四、依靠伦理、管理、法理规约科技经济行为 |
第三节 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二):重视发展“人民体质建设” |
一、从整体的角度规划人民体质建设 |
二、深入研究人体科学 |
三、推进医学改革 |
四、关心重视老龄人口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钱学森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必要性 |
二、钱学森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
三、研究社会主义精神财富创造事业的学问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思想建设是“主观表现” |
一、思想指导: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
二、 理论研究:思维科学、系统科学、社会科学加行为科学是关键 |
三、技术手段:思想政治社会工程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客观表现” |
一、 “中国文化是强大的国力” |
二、传统文化的扬弃主张 |
三、建设21 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
四、21 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较早进行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研究 |
二、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张 |
三、主张建立行政科学理论体系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一):政体建设 |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看法与主张 |
二、行政机构必须因时因事进行调整 |
三、建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行政工作体系 |
四、总体设计部:现代国家智库建设的雏形 |
五、中央科学技术委员会:加强科学技术的综合管理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二):法律建设 |
一、法治以实现对社会和国家的最佳治理为目的 |
二、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系统工程 |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系统工程 |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三):民主制度建设 |
一、为完善基本民主制度献计献策 |
二、探索落实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路径 |
三、开展人民政协学研究助力协商民主 |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四):党的建设 |
一、钱学森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建议和主张 |
二、钱学森关于领导科学及领导干部的培养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钱学森关于地理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及基本主张 |
一、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 |
二、地理建设的主要内涵 |
三、地理建设的理论依据 |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国土工程 |
一、把交通建设作为地理建设之本 |
二、在“尊重”和“创造”基础上开展水利建设 |
三、发展沙产业、林产业、草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
四、加快现代城市建设 |
五、推进重点地区发展 |
第三节 地理建设(二):生态环境保护 |
一、国家再生资源委员会:规划资源回收利用 |
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
三、灾害学研究:科学防治自然灾害 |
四、城市学研究:山水城市发展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钱学森关于教育、科技、外交、国防发展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
一、教育是第一位的大事 |
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
三、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 |
四、开展大成智慧教育 |
第二节 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
一、党要不断提升科技领导力 |
二、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 |
三、面向群众开展科普宣传 |
第三节 积极践行和平外交政策 |
一、平等是外交的基础 |
二、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
三、贯彻世界范围内的群众路线 |
四、大力维护国家安全 |
第四节 推进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 |
一、认真研究21世纪国防建设重点问题 |
二、加强战略战术运用确保打赢现代战争 |
三、顺应国际军事变革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评价与当代价值 |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贡献 |
一、以系统理论创新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问题 |
二、深入阐明了科学技术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的作用机理 |
三、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中的难点和热点献计献策 |
四、解读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某些重要论断和观点 |
五、提出并尝试破解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发展问题 |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特点 |
一、科学家的理想性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
二、技术方法的科学性与具体场景的适用性 |
三、学理上的逻辑性与实践中的有限性 |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评价 |
一、性质上:它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阶段性:它是还不成熟、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
三、实践上: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
第四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教育启示 |
一、树立求真求实态度,认真研究国家发展中的各类问题 |
二、汲取人物思想智慧,助力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
三、注重资源开发利用,挖掘展现先进群体精神风貌 |
四、贯彻立德树人方针,实现高等教育道德性与知识性逻辑的统一 |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强化科学家队伍的国家观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21世纪初中国抗战题材电影人物形象研究 ——以《太行山上》等三部电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研究内容 |
1.4 文献综述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
1.6.1 创新点 |
1.6.2 难点 |
第二章 中国抗战题材电影概述 |
2.1 中国抗战题材电影的起源与发展 |
2.1.1 中国抗战题材电影的起源 |
2.1.2 中国抗战题材电影的发展 |
2.2 21世纪中国抗战题材电影概况 |
第三章 21世纪初中国抗战题材电影中塑造的人物类型 |
3.1 正面人物类型 |
3.1.1 八路军指战员 |
3.1.2 国民党的爱国军人 |
3.1.3 抗日民众 |
3.1.4 普通群众 |
3.2 反面人物类型 |
3.2.1 日本侵略者 |
3.2.2 汉奸 |
3.2.3 消极抗战的国军指挥官 |
3.3 小人物类型 |
3.3.1 妓女 |
3.3.2 传教士、殓妆师 |
3.3.3 投降的日本兵 |
第四章 21世纪初中国抗战题材电影中刻画的典型人物 |
4.1 中共抗日将领 |
4.1.1 朱德 |
4.1.2 左权 |
4.2 抗日游击队员 |
4.2.1 崔二旦 |
4.2.2 郭大叔 |
4.3 抗日学生和教官 |
4.3.1 “姥姥” |
4.3.2 李教官 |
4.4 抗战中的女性 |
4.4.1 国际友人史沫特莱 |
4.4.2 孟书娟 |
4.4.3 玉墨 |
第五章 21世纪初中国抗战题材电影人物形象的几点思考 |
5.1 人物形象的成因 |
5.2 人物形象的影响 |
5.3 人物形象的不足 |
5.4 人物形象发展的理论导向 |
5.5 人物形象塑造的社会价值 |
5.6 人物形象承担的历史责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1)期刊 |
(2)专着 |
(3)学位论文 |
(4)其它(电子文献和报纸文章) |
附录:21世纪中国华语抗战电影基本信息一览表 |
致谢 |
(4)幼儿园运用蓝色海洋资源对儿童进行教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问题与提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一次海边亲身实践引发的兴趣 |
二、已有儿童海洋教育研究的缺憾 |
三、对继承和发扬地域文化的思考 |
第二节 研究问题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四节 概念界定 |
一、幼儿园 |
二、蓝色海洋资源 |
三、资源运用 |
四、教育活动 |
五、儿童发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评析 |
第一节 国内学者关于幼儿园运用蓝色海洋资源对儿童进行教育的研究述评 |
一、国内学者研究成果综述 |
二、国内学者研究成果评析 |
第二节 国外学者关于幼儿园运用蓝色海洋资源对儿童进行教育的究 研究述评 |
一、国外学者研究成果综述 |
二、国外学者研究成果评析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启示 |
第一节 海洋文化认同理论及给予幼儿园运用蓝色海洋资源对儿童进行教育的启示 |
一、海洋文化认同理论的主要观点 |
二、海洋文化认同理论给予的启示 |
第二节 资源依附理论及给予幼儿园运用蓝色海洋资源对儿童进行教育的启示 |
一、资源依附理论的主要观点 |
二、资源依附理论给予的启示 |
第三节 生物生态学理论及给予幼儿园运用蓝色海洋资源对儿童进行教育的启示 |
一、生物生态学理论的主要观点 |
二、生物生态学理论给予的启示 |
第四节 多元智能理论及给予幼儿园运用蓝色海洋资源对儿童进行教育的启示 |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主要观点 |
二、多元智能理论给予的启示 |
第四章 研究方法与运用 |
第一节 问卷法与运用 |
一、问卷的选择与编制 |
二、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三、问卷的整理与统计 |
四、问卷的信度与效度 |
第二节 访谈法与运用 |
一、访谈的选择设计 |
二、访谈的资料整理 |
三、访谈的实施过程 |
四、访谈的信度与效度 |
第三节 观察法与运用 |
一、观察对象的选取 |
二、观察实施的过程 |
三、观察的信度与效度 |
第四节 实物分析法与运用 |
一、实物资料的收集 |
二、实物资料的整理 |
三、实物分析的信度与效度 |
第五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一):幼儿园运用蓝色海洋资源对儿童进行教育的价值取向 |
第一节 幼儿园运用蓝色海洋资源对儿童进行教育的价值与分析 |
一、教师的有价论与分析 |
二、教师的中立论与分析 |
三、教师的无价论与分析 |
第二节 幼儿园运用蓝色海洋资源对儿童进行教育的目的与分析 |
一、小班教师的目的观与分析 |
二、中班教师的目的观与分析 |
三、大班教师的目的观与分析 |
第六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二):幼儿园运用蓝色海洋资源对儿童进行教育的筹划环节 |
第一节 幼儿园运用蓝色海洋资源对儿童进行教育的计划制定与分析 |
一、日常教育渗透的计划与分析 |
二、节日特色强化的计划与分析 |
第二节 幼儿园运用蓝色海洋资源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方案设计与分析 |
一、全园教育活动方案的设计与分析 |
二、年级教育活动方案的设计与分析 |
三、班级教育活动方案的设计与分析 |
第三节 幼儿园运用蓝色海洋资源对儿童进行教育的环境创设与分析 |
一、公共环境的创设与分析 |
二、班级环境的创设与分析 |
第七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三):幼儿园运用蓝色海洋资源对儿童进行教育的实施过程 |
第一节 幼儿园运用蓝色海洋资源对儿童进行教育的实施时间与分析 |
一、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时段与分析 |
二、对儿童进行教育的频率与分析 |
第二节 幼儿园运用蓝色海洋资源对儿童进行教育的实施空间与分析 |
一、园内教育实施空间与分析 |
二、园外教育实施空间与分析 |
第三节 幼儿园运用蓝色海洋资源对儿童进行教育的实施途径与分析 |
一、“走出去”的教育途径与分析 |
二、“请进来”的教育途径与分析 |
第八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四):幼儿园运用蓝色海洋资源对儿童进行教育的评价工作 |
第一节 幼儿园运用蓝色海洋资源对儿童进行教育的评价主体与分析 |
一、由教师进行的评价与分析 |
二、由家长进行的评价与分析 |
三、由幼儿进行的评价与分析 |
第二节 幼儿园运用蓝色海洋资源对儿童进行教育的评价对象与分析 |
一、对幼儿进行的评价与分析 |
二、对活动进行的评价与分析 |
三、对教师进行的评价与分析 |
第三节 幼儿园运用蓝色海洋资源对儿童进行教育的评价指标与分析 |
一、评价幼儿身心发展的指标与分析 |
二、评价教育活动质量的指标与分析 |
三、评价教师专业成长的指标与分析 |
第四节 幼儿园运用蓝色海洋资源对儿童进行教育的评价策略与分析 |
一、主动性策略与分析 |
二、全面性策略与分析 |
三、多样性策略与分析 |
第九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五):幼儿园运用蓝色海洋资源对儿童进行教育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幼儿园的影响因素与分析 |
一、幼儿园办园性质的影响与分析 |
二、幼儿教师专业性的影响与分析 |
第二节 幼儿自身的影响因素与分析 |
一、幼儿年龄的影响与分析 |
二、幼儿性别的影响与分析 |
第三节 幼儿家庭的影响因素与分析 |
一、幼儿家庭结构的影响与分析 |
二、家长价值观念的影响与分析 |
第四节 其他方面的影响因素与分析 |
一、安全因素的影响与分析 |
二、社会因素的影响与分析 |
第十章 研究发现与结论 |
第一节 幼儿园运用蓝色海洋资源对儿童进行教育取得的主要成效 |
一、在价值取向中取得的主要成效 |
二、在筹划环节中取得的主要成效 |
三、在实施过程中取得的主要成效 |
四、在评价工作中取得的主要成效 |
第二节 幼儿园运用蓝色海洋资源对儿童进行教育存在的严重问题 |
一、在价值取向中存在的严重问题 |
二、在筹划环节中存在的严重问题 |
三、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严重问题 |
四、在评价工作中存在的严重问题 |
第十一章 改进建议与反思 |
第一节 改进建议 |
一、对幼儿园的建议 |
二、对幼儿家庭的建议 |
三、对教育部门的建议 |
四、对所在社区的建议 |
第二节 研究反思 |
一、研究的新意 |
二、研究的不足 |
三、未来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参考文献 |
二、外文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幼儿园运用蓝色海洋资源对儿童进行教育的研究”幼儿园教师问卷表 |
二、“幼儿园运用蓝色海洋资源对儿童进行教育的研究”幼儿园家长问卷表 |
三、“幼儿园运用蓝色海洋资源对儿童进行教育的研究”幼儿园教师访谈提纲 |
四、“幼儿园运用蓝色海洋资源对儿童进行教育的研究”幼儿访谈提纲 |
五、“幼儿园运用蓝色海洋资源对儿童进行教育的研究”活动观察提纲 |
六、“幼儿园运用蓝色海洋资源对儿童进行教育的研究”幼儿评价表 |
七、成人自愿参加“幼儿园运用蓝色海洋资源对儿童进行教育的研究”协议书 |
八、幼儿自愿参加“幼儿园运用蓝色海洋资源对儿童进行教育的研究”协议书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简况 |
致谢 |
(5)职业高中基于学徒制培养学生21世纪技能的研究 ——以印度尼西亚西爪哇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缘由 |
1.1.1 学徒制作为职业高中的特色有待进一步增强 |
1.1.2 21世纪技能作为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有待进一步落实 |
1.1.3 基于学徒制培养的21世纪技能有待进一步加强 |
1.2 研究问题 |
1.3 概念界定 |
1.3.1 21世纪技能 |
1.3.2 学徒制 |
1.3.3 职业高中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意义 |
1.7 研究创新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创造力 |
2.2 协作 |
2.3 信息与通信技术素养 |
2.4 职业生涯 |
2.5 印尼的21世纪技能研究 |
2.5.1 IP-21CSS(印尼21世纪技能研究关系) |
2.5.2 印尼西苏门答腊岛Solok地区的案例研究 |
2.5.3 学校扫盲运动 |
2.5.4 教科文组织的四大支柱和21世纪的技能 |
2.5.5 21世纪创新学习 |
2.6 各国学徒制培养的实施状况 |
2.7 印尼的学徒制计划 |
第3章 印尼西爪哇省职业教育背景概述 |
3.1 印尼职业教育史 |
3.1.1 荷兰时期的职业教育 |
3.1.2 日本时期的职业教育 |
3.1.3 独立时期的职业教育 |
3.2 印尼西爪哇省职业教育情况 |
3.3 印尼职业教育办学标准与保障 |
3.4 印尼职业高中教育标准和21世纪技能 |
3.4.1 21世纪技能关于高阶思维技能 |
3.5 苏加武眉市职业高中的综合学习模式 |
3.6 苏加武眉市职业高中综合学习模式的规划与实施 |
3.7 汽车轻型车工程专业证书 |
第4章 基于学徒制培养职业高中学生21世纪技能的理论分析 |
4.1 21世纪技能的结构要素分析 |
4.1.1 21世纪技能的基本框架 |
4.1.2 21世纪的学与教 |
4.1.3 有关21世纪技能的研究 |
4.2 职业高中21世纪技能特征分析 |
4.2.1 21世纪就业结构的变化 |
4.2.2 印尼中学课程结构 |
4.3 学徒制与21世纪技能的关系分析 |
4.3.1 印尼西爪哇省的职业教育学生与学习 |
4.3.2 21世纪职业高中的技能 |
第5章 研究设计 |
5.1 研究内容 |
5.2 研究方法 |
5.2.1 研究群体与样本选择 |
5.2.2 学徒制问卷校准 |
5.2.3 创造力问卷校准 |
5.2.4 协作问卷校准 |
5.2.5 信息与通信技术素养问卷校准 |
5.2.6 职业和生活问卷校准 |
第6章 西爪哇省职业高中基于学徒制培养21世纪技能的调查研究 |
6.1 描述性统计 |
6.2 数据分析 |
6.3 统计假设 |
6.4 研究结论 |
6.5 进一步的研究 |
6.6 实施建议 |
第7章 研究反思、对策建议与展望 |
7.1 研究反思 |
7.1.1 印尼21世纪技能的研究 |
7.1.2 21世纪技能发展通过的学习 |
7.1.3 印尼教育国家标准的21世纪技能发展 |
7.2 对策建议 |
7.2.1 实施培养21世纪技能的学徒制 |
7.2.2 基于多样化学徒制的技术开发 |
7.2.3 职业教师和培训网络的职业化建设 |
7.2.4 职业高中学生发展21世纪技能的各种途径 |
7.2.5 多角度完善学生职业评价体系 |
7.3 研究展望 |
7.4 研究不足 |
附录 |
附件A 问卷 |
附件B 学徒制学习资料 |
附件C 教学计划(LESSON PLAN)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英文文献 |
三.印尼文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
(6)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现代战争与经济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rt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战争动因的研究 |
1.2.2 关于战争经济基础的研究 |
1.2.3 关于战争经济成本与收益的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架构 |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战争与经济理论概述 |
2.1 战争的经济本源 |
2.1.1 战争的经济根源 |
2.1.2 战争的经济起源 |
2.1.3 战争的经济动因 |
2.2 战争的经济基础 |
2.2.1 武器装备生产以社会经济状况为基础 |
2.2.2 军事人力资源以社会经济状况为基础 |
2.2.3 军队作战方式与组织结构以社会经济状况为基础 |
2.3 战争的社会经济功能 |
2.3.1 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破坏 |
2.3.2 对社会制度变革的催化 |
2.3.3 对技术进步的牵引 |
第三章 以经济利益为基础的现代战争动因 |
3.1 自然空间利益 |
3.1.1 自然资源控制权 |
3.1.2 战略通道控制权 |
3.2 社会空间利益 |
3.2.1 地缘政治主动权 |
3.2.2 经济秩序主动权 |
3.2.3 科技发展主动权 |
3.3 认知空间利益 |
3.3.1 社会安全认知 |
3.3.2 意识形态传播 |
3.3.3 战略威慑效应 |
第四章 现代战争的经济基础 |
4.1 战争物质生产的经济基础 |
4.1.1 军事工业生产能力 |
4.1.2 民用部门生产能力 |
4.1.3 国家战争动员能力 |
4.2 军事人力资源的经济基础 |
4.2.1 军事人员的队伍规模 |
4.2.2 军事人员的职业技能 |
4.2.3 军事人员的身体素质 |
4.3 战争形态演变的经济基础 |
4.3.1 军事战略的制定 |
4.3.2 战争样式的变化 |
4.3.3 军队体制的变革 |
第五章 现代战争的经济成本 |
5.1 战争准备期间的经济成本 |
5.1.1 战争准备期间的人员成本 |
5.1.2 战争准备期间的物资装备成本 |
5.1.3 战争准备期间的经济发展间接成本 |
5.2 战争进行期间的经济成本 |
5.2.1 战争进行期间的人员成本 |
5.2.2 战争进行期间的物资装备成本 |
5.2.3 战争进行期间的经济发展间接成本 |
5.3 战争结束后的经济成本 |
5.3.1 战争结束后的人员成本 |
5.3.2 战争结束后的社会重建成本 |
5.3.3 战争结束后的经济发展间接成本 |
第六章 现代战争的经济收益 |
6.1 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 |
6.1.1 经济发展安全环境的改善 |
6.1.2 社会制度的变革 |
6.1.3 军事人员与设施的社会转移 |
6.2 经济发展动力的增强 |
6.2.1 社会消费需求增加 |
6.2.2 拉动社会就业增长 |
6.2.3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
6.3 军事技术的先行发展与社会转移 |
6.3.1 军事技术的先行发展 |
6.3.2 军事技术社会转移的价值运动 |
6.3.3 军事技术社会转移的溢出效益 |
第七章 对中国特色富国强军之路的启示 |
7.1 以国家发展利益为国防建设的根本指向 |
7.1.1 确立与和平发展相适应的军事战略 |
7.1.2 建设与和平发展相适应的军事力量 |
7.1.3 统筹运用军事力量营造有利战略态势 |
7.2 建设支撑世界一流军队的现代化国防工业体系 |
7.2.1 系统论视角下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 |
7.2.2 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内涵剖析 |
7.2.3 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实现路径与政策举措 |
7.3 走军民融合道路实现富国强军 |
7.3.1 走军民融合发展道路是军事力量建设的未来走向 |
7.3.2 走军民融合发展道路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 |
7.3.3 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基本抓手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7)美国中小学校与社区共生关系研究 ——以21世纪社区学习中心计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时代发展的需要 |
1.1.2 美国在中小学校与社区合作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
1.1.3 我国对中小学校与社区合作的迫切需要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关于中小学校与社区关系的相关研究 |
1.2.2 国内对美国中小学校与社区关系的相关研究 |
1.2.3 研究述评 |
1.3 概念界定 |
1.3.1 社区 |
1.3.2 共生关系 |
1.3.3 学校与社区共生关系 |
1.3.4 21 世纪社区学习中心计划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意义 |
1.4.3 研究内容 |
1.4.4 本研究创新点 |
1.4.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法 |
1.5.2 历史研究法 |
1.5.3 因素分析法 |
2 学校与社区的需要推动21世纪社区学习中心计划的产生 |
2.1 21stCCLC计划的产生现实背景 |
2.1.1 美国公立学校改革需要社区参与 |
2.1.2 美国社区教育发展需要学校的支持 |
2.1.3 解决课后3 点半产生的社会问题需要学校与社区的合作 |
2.1.4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对学校与社区的要求 |
2.2 21stCCLC计划研究的理论背景 |
2.2.1 人类发展生态学 |
2.2.2 重叠影响阈理论 |
3 学校与社区共同运行21世纪社区学习中心计划 |
3.1 学校在该计划中的主导作用 |
3.1.1 中小学生为服务对象 |
3.1.2 教职员工执行项目活动 |
3.1.3 21stCCLC活动设置 |
3.2 社区辅助项目运作 |
3.3 联邦政府在该计划中的宏观指导 |
3.3.1 联邦政府确定发展目标 |
3.3.2 联邦政府规定资金来源及申请 |
3.4 21 世纪社区学习中心计划存在的问题 |
3.4.1 社区学习中心资金短缺 |
3.4.2 教职人员危机 |
3.5 21 世纪社区学习中心计划的特征 |
3.5.1 项目化的方式运作 |
3.5.2 计划的实施具有地区性 |
3.5.3 注重对计划的评估 |
4 学校与社区在21世纪社区学习中心计划运行后的发展 |
4.1 促进当地社区的发展 |
4.1.1 维护了社区治安 |
4.1.2 增加了社区居民之间的沟通 |
4.1.3 增强了社区凝聚力 |
4.2 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 |
4.2.1 促进公立学校达到州教育质量标准 |
4.2.2 推动学校课程和管理改革 |
4.2.3 避免学校成为“文化孤岛” |
4.2.4 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 |
4.3 推动联邦政府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 |
4.4 学校与社区共生关系在该计划中的体现 |
4.4.1 不同立场下的统一目标 |
4.4.2 统一目标下的相互协助 |
4.4.3 相互协助后的共同进步 |
5 异质互惠特征下学校与社区实现共赢 |
5.1 政府权力介入对服务范围的锁定 |
5.2 社区对学校教育的补充 |
5.2.1 社区为学校提供教学资源 |
5.2.2 社区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
5.2.3 社区推动学校改革 |
5.3 学校资源对社区影响力的扩张 |
5.3.1 学校文化对社区居民的辐射 |
5.3.2 学校对社区经济的促进作用 |
5.3.3 学校为社区营造安全和谐的环境 |
6 对中国的启示 |
6.1 目前我国中小学校与社区关系的现状——以成都市青羊区为例 |
6.1.1 成都市青羊区学校与社区互动实践 |
6.1.2 我国学校与社区互动关系存在的问题 |
6.2 美国中小学校与社区共生关系对我国的启示 |
6.2.1 政府层面对学校与社区互动的支持 |
6.2.2 学校与社区互动需要双方做出改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背景下中斯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四、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 |
第一节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提出背景 |
一、历史背景 |
二、现实背景 |
第二节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内容及战略意义 |
一、主要内容 |
二、战略意义 |
第二章 斯里兰卡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的战略地位 |
第一节 斯里兰卡国家基本情况 |
一、地理位置 |
二、自然条件与资源 |
三、人口、民族、语言及宗教 |
四、经济建设 |
第二节 斯里兰卡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地位 |
一、印度洋的门户 |
二、重大的经济价值 |
三、契合中国外交战略布局 |
第三章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背景下的中斯合作 |
第一节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提出之前的中斯关系 |
一、中斯政治关系回顾 |
二、中斯经济关系回顾 |
第二节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提出后的中斯合作 |
一、斯里兰卡国家战略对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
二、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交汇点 |
三、全面深化经济合作 |
第四章 中斯关系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
第一节 中斯关系面临的挑战 |
一、不稳定的斯里兰卡国内政治局势 |
二、斯里兰卡债务问题 |
三、双边经济合作结构性失衡 |
四、美国地缘政治的影响 |
五、印度地缘政治的影响 |
第二节 应对中斯关系挑战的对策 |
一、多领域深化中斯双边关系 |
二、维持中印在斯里兰卡的战略平衡 |
三、平衡中美在斯里兰卡的博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9)21世纪初中国影视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中国学者对国产影视作品在国外传播与接受的研究 |
二、越南学者对国内观众“接受心理”的研究 |
三、中越两国对中国影视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研究 |
四、中越两国相关研究存在的不足 |
五、概念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的理论方法及资料来源 |
一、理论基础 |
二、研究方法 |
三、资料来源 |
第一章 21世纪初中国影视在越南传播的背景 |
第一节 影响21世纪中国影视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政策 |
一、中国提升影视文化软实力的政策 |
二、21世纪初中国影视“走出去”政策 |
三、21世纪越南融入国际经济与文化的政策 |
四、越南电影法:规范化电影进口政策 |
第二节 中越媒体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评论 |
一、中国媒体对越南传播中国影视的评论 |
二、越南媒体对中国影视的评论 |
第三节 从传播渠道角度考察 |
一、21世纪中国电影在越南影院放映情况 |
二、21世纪中国电视剧在越南商业化电视频道播映情况 |
三、21世纪初中国影视在越南网络传播情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21世纪初中国影视的变化及在越南的传播 |
第一节 21世纪初中国影视叙事手法的创新 |
一、21世纪初中国电影的典型故事与叙事手法 |
二、21世纪初中国电视剧的典型故事与叙事手法 |
第二节 21世纪初中国影视审美风格的新变 |
一、21世纪初中国影视的表演风格 |
二、21世纪初中国影视摄影风格 |
三、21世纪初中国影视布景风格 |
四、21世纪初中国影视服装与道具风格 |
第三节 21世纪初中国影视在越南的传播 |
一、21世纪初中国电影在越南传播的类型 |
二、21世纪初中国电视剧在越南传播的代表作与优势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作品的接受 |
第一节 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传播方式的接受度 |
一、21世纪初越南观众的观影选择 |
二、21世纪初中国影视在越南的播放方式及其效果 |
三、21世纪初中国影视传播方式对越南观众观影习惯的影响 |
第二节 从传播效果看越南观众接受中国影视的情况 |
一、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类型的认知度 |
二、21世纪初中国影视作品受越南观众喜爱的元素 |
三、21世纪初中国影视不太受越南观众喜爱的元素 |
第三节 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审美风格的接受 |
一、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演员之美的接受 |
二、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美术设计的接受 |
三、21世纪初中国影视改变越南观众的影视艺术观念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的接受看越南大众文化 |
第一节 21世纪初中国影视对越南文化经济的刺激 |
一、21世纪初中国影视对越南电影消费经济的影响 |
二、21世纪初中国影视引导越南观众的购物新潮流 |
三、21世纪初中国影视影响越南人旅游倾向 |
第二节 21世纪初中国影视对越南观众生活习惯的重要影响 |
一、上世纪中国影视对越南社会精神文化的影响 |
二、21世纪初中国影视对越南社群起到了联结的作用 |
第三节 官方舆论与公众舆论对21世纪中国影视的评价 |
一、两国官方舆论对越南观众接受21世纪初中国影视的评价 |
二、越南观众对于媒体宣传21世纪初中国影视的评价 |
三、越南观众对改善中国影视宣传方式的期待与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21世纪初中国影视价值观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及其前景 |
第一节 21世纪初中国影视价值观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 |
一、21世纪初中国影视承载的核心价值观 |
二、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中个人价值观的认同情况 |
三、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中社会价值观的认同情况 |
第二节 从价值观认同看21世纪初中国影视被越南观众接受与排斥的原因 |
一、21世纪初中国影视传播的价值观 |
二、21世纪初中国影视在越南被接受的一种符号学分析 |
三、21世纪初中国影视进入越南遇到的困难 |
第三节 未来中国影视在越南传播与接受前景的展望 |
一、越南人接受中国影视与他国影视的比较 |
二、21世纪初越南与中国影视市场的比较 |
三、中国影视在越南继续传播与接受的预判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评价调查问卷 |
2.访谈提问表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价值底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目标和选题意义 |
(一)研究目标 |
(二)选题意义 |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动态 |
三、共同价值的研究综述 |
四、主要研究内容和拟解决关键性问题 |
(一)主要研究内容 |
(二)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六、可能的研究创新 |
第二章 共同价值的理论蕴含 |
一、价值与共同价值 |
(一)价值的主客观之争 |
(二)马克思对价值的实践诠释 |
(三)价值、价值规范与共同价值 |
二、“普世价值论”的理论本质及共同价值对其超越 |
(一)国内学界论辩“普世价值论”的理论背景 |
(二)“普世价值论”真的普世吗? |
(三)共同价值对“普世价值论”的超越及其美好生活意蕴 |
三、命运与共时代的共同价值 |
(一)作为价值理念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
(二)共同价值在当代的深刻现实性 |
(三)共同价值是联结人类共同命运的精神纽带 |
第三章 共同价值的马克思主义价值思想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的“人类社会”价值立场 |
(一)市民社会中隐藏着理解人类历史的“锁钥” |
(二)市民社会的自我局限 |
(三)人类社会对市民社会的价值超越 |
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价值视野 |
(一)资本主义的勃兴拉开了世界历史的序幕 |
(二)世界历史进程中的深重灾难 |
(三)社会所有制的必然确立 |
三、马克思主义的“自由人联合体”价值理想 |
(一)资本主义自由观的价值批判 |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由人的理论阐释 |
(三)自由人联合体的价值理想 |
四、共同价值对马克思主义价值思想的理论继承 |
(一)阐明共同价值“人类社会”的价值立场 |
(二)明晰共同价值“世界历史”的价值视野 |
(三)坚定共同价值“自由人联合体”的价值理想 |
第四章 共同价值由中国提出的逻辑必然 |
一、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价值追求 |
(一)中国社会革命的现代化审视 |
(二)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提炼与不断化解 |
(三)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价值向往 |
二、中国共产党开放发展的价值抉择 |
(一)当代中国开放发展模式的探索与确立 |
(二)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开放发展 |
(三)开放发展的中国经验 |
三、中国共产党责任发展的价值担当 |
(一)筑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
(二)维护中华统一命运共同体 |
(三)支持世界和平发展事业 |
四、当代中国发展的世界意义 |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当代中国发展 |
(二)当代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世界意义 |
(三)当代中国开放发展的世界意义 |
(四)当代中国责任发展的世界意义 |
第五章 共同价值的全球治理关照 |
一、追求共同价值进程中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携手共治” |
(一)资本主义的灭亡是基于“外在性”还是基于“内生性” |
(二)资本主义的自我调适及其限度 |
(三)全球性问题面前任何国家均难以独善其身 |
二、全球治理嵌入共同价值的中国主张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迈入新时代 |
(二)人类社会在当代所面临的重大矛盾 |
(三)中国的全球治理观 |
三、从霸权主义国际格局走向以共同价值为底蕴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
(一)国际霸主竞相交替是近代以来世界格局演变的最突出特点 |
(二)当今世界的霸权主义国际格局不符合人类文明的前行逻辑 |
(三)未来的国际格局必然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 |
第六章 共同价值对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贡献 |
一、共同价值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优势的发挥 |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特质 |
(二)共同价值关注当代人类的整体发展利益 |
(三)发挥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当代人类整体发展利益的理论优势 |
二、“一带一路”:共同价值的实践样态 |
(一)“一带一路”发展理念与共同价值的内在契合 |
(二)“一带一路”在目标维度致力于践行共同价值 |
(三)以共同价值引领“一带一路”的未来发展 |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整体性构建及其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
(一)共同价值回答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内容 |
(二)共同价值规范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发展方向 |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对21世纪人类健康的有关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21世纪中国应急卫生外交研究 ——以应对非典、埃博拉、新冠疫情的外交机制和外交行动为例[D]. 毕九川. 外交学院, 2021(10)
- [2]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D]. 王秀芳. 兰州大学, 2021(09)
- [3]21世纪初中国抗战题材电影人物形象研究 ——以《太行山上》等三部电影为例[D]. 王增元.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4]幼儿园运用蓝色海洋资源对儿童进行教育的研究[D]. 陈文硕.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5]职业高中基于学徒制培养学生21世纪技能的研究 ——以印度尼西亚西爪哇省为例[D]. 安迪(ADI MAULANA).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2)
- [6]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现代战争与经济关系研究[D]. 黄毓森. 国防科技大学, 2019(01)
- [7]美国中小学校与社区共生关系研究 ——以21世纪社区学习中心计划为例[D]. 龙燕.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8]“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背景下中斯关系研究[D]. 马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9]21世纪初中国影视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研究[D]. 丁美玲(DINH MY LINH).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1)
- [10]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价值底蕴研究[D]. 桑建泉.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