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锤百击塑造深山——云南哈尼族梯田文化综合述评

千锤百击塑造深山——云南哈尼族梯田文化综合述评

一、千锤万击塑深山——云南哈尼族梯田文化综论(论文文献综述)

付丽红[1](2019)在《人与自然的融合 ——云南哈尼梯田造田文化活动的田野考察》文中提出随着生态文明传承及建设的大力推进,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了当今的热门话题。而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的形成,是哈尼人对梯田长时间的耕作活动千年沉积的结果,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景观流传至今的一类珍贵的文化景观遗产,对哈尼梯田文化活动的深入式的田野考察是对哈尼梯田景观人与自然融合模式和民俗节日仪式中的文化内涵的探索。由于哈尼人没有自己的文字,当前的文献记载或多或少都掺杂着研究者的个人思想,为了科学的得到结论,本文主要运用人类学田野考察的方法及相关理论,通过与当地村民进行深入的交谈,参与哈尼人的日常梯田劳作活动等方式获得第一手资料,并在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客观的讨论。首先,对哈尼梯田民俗活动进行了田野考察,发现围绕着梯田的耕作,产生了丰富的的民俗节日活动,这些活动包括祭龙活动、开秧门、六月年、哈尼稻花鱼丰收节、新米节、十月年等活动,这些民俗节庆活动中蕴含了哈尼人对自然的认知及态度、农事、节气等方面的文化。其次,对哈尼人的日常劳作活动进行田野考察,发现哈尼梯田至今保留着最传统的耕作方式,这些耕作方式是哈尼人世世代代传下来的经验,包括排秧苗、插秧活动、中耕活动、秋收、冬闲养田等日常梯田劳作活动,这些劳作活动中体现出了哈尼人与自然相处的思想、梯田耕作的方式和哈尼梯田耕作的经验,是哈尼梯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再者,对哈尼梯田的的修护保护进行了田野考察,发现哈尼人有属于自己的修复保护措施,哈尼人在修路、修水沟、修田埂及梯田方面都有自己的办法,其中体现哈尼人在自然的教化下所形成的对梯田的修护经验,该经验使得梯田在岁月的冲刷中越来越坚固,为哈尼人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质保障。最后,通过对哈尼水资源制度的田野考察,发现对于哈尼梯田水资源的管理,哈尼人制定了分水木刻制度和沟长制度,该制度延续千年是哈尼梯田水资源的分配、管理制度,是哈尼梯田得于耕作和延续的重要保障,是哈尼人在改造自然过程中,巧用自然的智慧。基于田野考察的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两点结论,其一是哈尼梯田是人与自然融合的产物,主要体现在哈尼人利用自然、顺应自然、妙造自然、神化自然四个方面;其二是哈尼梯田文化是通过仪式活动传承和延续的,主要体现在农事仪式活动对农事文化的传承,节气仪式活动对农耕实践经验的传承,对自然的崇拜仪式活动是对哈尼人自然认识思想的传承。

冯琪婷[2](2017)在《哈尼地域性风貌对我毕业创作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在山水画的学习过程中有着多次写生的经历,期间不仅可以积累对自然景物的感受认识,还可以对绘画技能进行全方位的训练,由此我很珍惜每次的写生经历。在学习山水画的过程中有幸多次跟随老师写生创作,期间认识到地域性对山水画风格的影响极为重要,写生是山水画创作过程中积累素材形成感悟体会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此我选择以家乡独具特色的哈尼地域性风貌作为毕业创作的依托,而撰写本文以阐述哈尼地域性风貌对我毕业创作所产生的影响,以及今后会对我创作之路带来的启迪。作为我国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山水画主要描绘的是河山自然景观,其发展历经魏晋南北朝至今,此期间风格不断变化,新貌倍出。世界上没有两条相同的河流,没有两座相同的山,山川的各异,造就了生产力,生活方式,生活习俗的多样,使得各地人文多种多样,构成了不同的地域景色。不同的地域风貌带给人的感受也是各不相同的,人们对自然的感悟体会在各自的描绘中经过不同的技法表现的又是各不相同的成果。梯田的形成过程中凝聚了哈尼人民的对自然崇拜,对生产力对生存的追求。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受到自然环境和生存需求的影响,由此对本土形式美的追求,起影响作用的不仅仅是地质的还有人文的,则可归为是地域性风貌在绘画风格中有着直接的意义。事实上从古至今对地域性在绘画风格中的影响讨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在本文中我只是想阐述哈尼地域性风貌对我毕业创作带来的影响。

李权[3](2015)在《论哈尼族传统农业及当代价值》文中研究说明哈尼族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造了农业文明的奇迹,创造了独具民族特色的以五点一线为立体空间布局,多样化、多层次性、梯度性的生产结构,代际代内公平为特点的传统农业以及蕴含于其中的契合现代农业发展趋势的丰富的文化内涵。挖掘其优秀成分并传承下去对现代农业和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最低限度来看,对哈尼族反思自身有着重要意义。当代哈尼族应该继承哈尼先人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正确对待传统,科学应对当代哈尼族面临的生态问题、居住环境问题。

龚光明[4](2014)在《从哈尼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看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以“行动者网络理论”为视角》文中研究说明阐述了哈尼族在认识与利用自然的过程中所创立的寨神林-村寨-梯田-溪流四位一体的传统生产生活模式,分析了保持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和谐对于哈尼族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根据"行动者网络理论",提出了在认识与利用地理环境的实践中,把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都看成"行动者"的必要性。指出应重视哈尼族长期积累的生态型农业经验,在未来农业发展中保持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状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田红[5](2011)在《论本土知识与普同性知识的互动》文中指出本土知识与普同性知识都是人类知识宝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两者的区别仅在于,可以共享的对象众寡不一,适用范围有广有窄。本文通过回顾两类知识发展的历史轨迹,从中国古代哲人的理解、中国历史上的互动事例等角度梳理两种知识区别的由来,倡导在互动中实现两种知识的新一轮创新,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生态建设。

朱成涛[6](2009)在《从“不落夫家”看哈尼地区女性的幸福观》文中认为"不落夫家"的习俗仍长期保留在红河地区哈尼族的一些支系中。哈尼族的梯田文化表现出不落夫家形成的原因在于女性仅仅作为生育工具的低下地位,她们用"不落夫家"的方式对父权精神进行消极地反抗。但这一习俗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哈尼地区女性的幸福观。

彭羽,成功,褚潇白[7](2008)在《独龙族和基诺族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比较》文中认为独龙族和基诺族都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地域分布、农业生产、文化习俗较为接近.本文采用实地调查、入户访谈和关键人物访谈的方法,从耕作方式、持续年限、作物品种等方面比较了两个民族传统轮歇农业的异同,进一步分析了其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贡献.

汪力娟[8](2003)在《千锤万击塑深山——云南哈尼族梯田文化综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法国人类学家欧也纳曾说 :“哈尼族是雕塑大地的民族 ;哈尼族梯田是真正的大地雕塑。”哈尼人把其他民族建造城市的精力和梦想都用来建造梯田了。他们世世代代创建起来的森林·村寨·梯田·江河四度共构的梯田文化 ,在人类迫切需要寻找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平衡支点的今天 ,凸现出它的优长。

汪力娟[9](2003)在《哈尼族梯田文化述论》文中指出哈尼族是雕塑大地的民族,哈尼族梯田是真正的大地雕塑。哈尼人把别的民族用来建造城市的精力和梦想,都用来建造梯田了。他们世世代代创建起来的"森林、村寨、梯田、江河"四度共构的"梯田文化",在今天人类迫切需要寻找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平衡支点时,它的优长凸现了。

二、千锤万击塑深山——云南哈尼族梯田文化综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千锤万击塑深山——云南哈尼族梯田文化综论(论文提纲范文)

(1)人与自然的融合 ——云南哈尼梯田造田文化活动的田野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生态文明传承及建设的大背景
        1.1.2 关于世界级文化景观对风景园林学的启发与思考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相关概念
        1.3.1 文化景观
        1.3.2 文化景观遗产
        1.3.3 田野考察
    1.4 相关研究现状
        1.4.1 国外文化景观研究现状
        1.4.2 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研究现状
        1.4.3 哈尼梯田研究现状
        1.4.3.1 哈尼梯田造田历史
        1.4.3.2 近年研究现状
        1.4.4 田野考察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思路
    1.7 研究理论基础
        1.7.1 “价值中立”学说
        1.7.2 “远经验”与“近经验”理论
    1.8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概况和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自然地理特征
        2.1.2 社会经济特征
    2.2 研究方法
        2.2.1 考察范围、时间及人物
        2.2.1.1 考察的范围
        2.2.1.2 考察的时间和人物
        2.2.2 考察方法
        2.2.2.1 “几上几下”考察法
        2.2.2.2 参与观察法
        2.2.2.3 深度访谈法
        2.2.2.4 专题调查法
        2.2.3 资料整理和写作方法
3 民俗节日文化活动与哈尼梯田
    3.1 “祭龙”活动
        3.1.1 “祭龙”前的准备
        3.1.2 “寨神林”祭祀场地
        3.1.3 祭祀的“龙树”的选择
        3.1.4 祭品及“祭龙”仪式
        3.1.5 长街宴
        3.1.6 “跳乐作”舞
    3.2 “开秧门”
    3.3 “六月年”
        3.3.1 祭祀前的准备
        3.3.2 祭祀
        3.3.3 送瘟神
    3.4 哈尼稻花鱼丰收节
    3.5 “新米节”
    3.6 “十月年”
        3.6.1 十月年的“除夕”
        3.6.2 “哈哈彭”
        3.6.3 杀年猪
    3.7 哈尼取名与哈尼梯田的传承
4 哈尼梯田日常劳作活动
    4.1 排秧苗
        4.1.1 泡谷
        4.1.2 秧田
        4.1.3 撒秧、养秧
    4.2 插秧
    4.3 中耕
        4.3.1 除杂草
        4.3.2 施肥
        4.3.3 出穗前的养护与祈福仪式
        4.3.4 护秋
    4.4 秋收
        4.4.1 收谷子
        4.4.2 晒谷
        4.4.3 扇谷
    4.5 冬闲养田
        4.5.1 冬水田
        4.5.2 晒田
        4.5.3 田棚
    4.6 梯田里的小精灵
    4.7 哈尼村落与梯田
        4.7.1 新寨的位置的选择
        4.7.2 哈尼建筑蘑菇房
5 哈尼梯田修复保护
    5.1 修复梯田
    5.2 田埂修复及犁田耙田
    5.3 修沟开路
        5.3.1 修路
        5.3.2 修水沟
6 哈尼梯田水资源管理制度
    6.1 木刻分水制度
    6.2 沟长制度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1.1 哈尼梯田是人与自然融合的产物
        7.1.1.1 利用自然
        7.1.1.2 顺应自然
        7.1.1.3 妙造自然
        7.1.1.4 神化自然
        7.1.2 哈尼梯田文化通过哈尼节日仪式活动传承延续
        7.1.2.1 农事仪式活动
        7.1.2.2 节气仪式活动
        7.1.2.3 对自然崇拜仪式活动
    7.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田野考察日程表
攻读研究生期间主要学习成果

(2)哈尼地域性风貌对我毕业创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地域性差异对我创作的影响
第二章 哈尼地域性风貌
    一、哈尼地域性地质风貌
    二、哈尼地域性人文风貌
第三章 哈尼地域性风貌在我毕业创作中的具体表现
    一、哈尼地域性风貌在形成构思中的体现
    二、哈尼地域性风貌系列作品的技法表现
        (一)经营位置上的表现
        (二)笔墨设色上的表现
        (三)全局意境上的表现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论哈尼族传统农业及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一、哈尼族传统农业的特点
    (一)“山顶—森林—村寨—梯田—河流”五点一线的立体空间布局
    (二)多样化、梯度性、多层次性的生产结构
    (三)代内代际公平的农业生产功能
二、哈尼族传统农业的形成因素
    (一)传统世界观:哈尼族传统农业形成的思想因素
    (二)哈尼族迁徙史:哈尼族传统农业形成的历史因素
    (三)梯田系统:哈尼族传统农业的集中体现
三、哈尼族传统农业的当代价值
    (一)共生共存共发展:哈尼族传统农业当代价值之一
    (二)和睦平等:哈尼族传统农业当代价值之二
    (三)和谐梦想:哈尼族传统农业当代价值之三
    (四)多样化立体式生产:哈尼族传统农业当代价值之四

(4)从哈尼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看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以“行动者网络理论”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自然- 社会博弈中对地理环境的认识
二、自然- 社会博弈中对地理环境的利用

(5)论本土知识与普同性知识的互动(论文提纲范文)

一、本土生态知识与普同性知识的界定
二、对两类知识并行发展的历史回顾
三、中国古代哲人对两者关系的理解
四、中国历史上的互动事例
五、两类知识协调并存的成功范例
六、结语

(7)独龙族和基诺族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民族概况
    1.1 独龙族
    1.2 基诺族
2 调查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收集
    2.2 实地访谈
    2.3 分析整理
3 传统农业生产方式
    3.1 独龙族
    3.2 基诺族
4 对生物多样性的贡献
    4.1 独龙族
    4.2 基诺族
5 讨 论

(8)千锤万击塑深山——云南哈尼族梯田文化综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 悠久历史与特殊地貌
二、 森林·村寨·梯田·江河四度共构的梯田文化
    1. 森林与“森林情结”
    2. 半山中的村寨
    3. 梯田壮美、江河长流
        (1)山高水多。
        (2)开挖梯田。
        (3)丰富的水系。
        (4)神奇的施肥。
        (5)精耕细作。

(9)哈尼族梯田文化述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 悠久历史与特殊地貌
二、 “森林、村寨、梯田、江河”四度共构的梯田文化
    (一) 森林与“森林情结”
    (二) 半山中的村寨
    (三) 梯田壮美、江河长流
三、 人与自然和谐相亲

四、千锤万击塑深山——云南哈尼族梯田文化综论(论文参考文献)

  • [1]人与自然的融合 ——云南哈尼梯田造田文化活动的田野考察[D]. 付丽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2]哈尼地域性风貌对我毕业创作的影响[D]. 冯琪婷.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05)
  • [3]论哈尼族传统农业及当代价值[J]. 李权.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 [4]从哈尼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看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以“行动者网络理论”为视角[J]. 龚光明.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2014(02)
  • [5]论本土知识与普同性知识的互动[J]. 田红. 鄱阳湖学刊, 2011(02)
  • [6]从“不落夫家”看哈尼地区女性的幸福观[J]. 朱成涛. 思想战线, 2009(S1)
  • [7]独龙族和基诺族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比较[J]. 彭羽,成功,褚潇白.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S1)
  • [8]千锤万击塑深山——云南哈尼族梯田文化综论[J]. 汪力娟.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S1)
  • [9]哈尼族梯田文化述论[J]. 汪力娟.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4)

标签:;  ;  ;  ;  ;  

千锤百击塑造深山——云南哈尼族梯田文化综合述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