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地林道网合理密度与配置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孙乡楠[1](2017)在《道路干扰指数在十三陵林场森林功能区的应用》文中指出道路的不断扩张对所在区域周边景观的干扰效应日趋明显。进行森林资源开发利用时,需要充分考虑道路的干扰因素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景观破碎化风险。本研究以保护和提升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林场森林景观质量为目标,以林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和十三陵地区路网矢量信息为主要数据源,对研究区的森林景观进行功能区划和景观格局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道路等级分类系统,通过道路缓冲区分析、道路节点分析和道路干扰定量分析等手段,分析评价了研究区的道路网络分布情况,提出了林区道路规划设计意见,以期为十三陵林场森林景观保护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参考。(1)结合研究区地形地貌、可及度和森林景观的功能特点,把研究区划分为森林游憩区、森林景观区、生态涵养区及辅助功能区四大分区,同时确立了各自的功能定位。(2)在ArcGIS和Fragstats的软件支持下,选取14个景观格局指数,对3种分类体系中的景观要素从组成结构、数量结构和异质性等方面进行了景观格局分布特征研究。结果发现:研究区以有林地为优势景观;有林地斑块连接性最好,破碎化程度最低;人工林较于天然林景观分布形式更多、边缘复杂度更高;道路缓冲区分析发现,人行道路对研究区的景观影响最大;道路节点统计分析发现,节点数量和空间分布在各类景观系统中差异合理,森林游憩区可按需求增加路网建设。(3)在对研究区道路网络按等级进行赋值后,提出一个综合反映路网分布密度,邻域交通干扰强度以及路段对景观直接干扰强度等道路影响形式的景观指数,定量化分析并评价林区道路对研究区森林景观的潜在影响,制作了道路干扰指数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所使用的道路干扰指数能够合理反映研究区内的道路干扰情况;侧柏林的归一化道路干扰指数值为38.27,针叶林地区受潜在干扰威胁最为严重(平均值41.87),白皮松林受潜在干扰威胁最大(65.92),需要采取有效保护措施;森林景观区道路干扰程度需要适当降低。进行Spearman秩相关检验后发现,在构成道路干扰指数的三个2级指数中,最近干扰(N)对最终指数结果的影响最为显着(0.99)。基于以上研究成果,归纳总结了道路规划建设在生态层面的策略观点,为今后十三陵林场的林道建设与管理提出了建议。
陈伟,朱磊,李国志,沈伟东[2](2016)在《杭州市萧山区林区道路规划方法应用探讨》文中研究说明合理规划林区道路对科学布设配套基础设施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以地形图、DEM和土壤类型图为基础,以3S(GIS、RS、GPS)为技术手段,以景观生态及生态保护为理念,采用叠加分析、坡度分析、通视域分析和水文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二三维一体化展现规划路线,并现地调查及征求当地人员的意见,最终得到符合技术标准和当地需求的规划成果。与传统作业模式相比,该方法能降低外业调查工作强度和项目勘察设计成本,为林业规划提供了一种新的探索模式。
周新年,赖阿红,周成军,巫志龙,刘富万,苏春敏[3](2015)在《山地森林生态采运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为促进山地森林可持续经营,归纳山地森林生态采运理论与技术新进展,国内外采运作业对林地土壤、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和林分结构等方面的影响,以及森林生态采运综合效益评价的新成果;针对山地森林生态采运理论与技术未能真正推广应用、无普遍适用的山地森林生态采运技术体系、无全面科学的山地森林生态采运的标准评价体系等问题,提出适合山地森林作业的对策: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生态意识;加大科研投入,加强装备研发;加大指标评价,加强体系建立。提出考虑生态的山地天然林择伐及更新作业技术的研究前景:择伐林地群落恢复研究、林地养分含量分析、择伐林分生长动态仿真与景观择伐空间结构分析等。而山地人工林未来应侧重研究基于分类功能的人工林生态采运技术、择伐空间的优化及可视化经营、择伐后生态恢复动态跟踪研究与环境友好木材物流系统的优化模型等,最后提出应加强对山地森林生态抚育间伐及作业技术体系的研究。
杨子清[4](2012)在《生态公益林限制性利用研究》文中指出森林在应对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已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在我国生态公益林因其特殊的属性,其生态服务功能强弱与人们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其在净化大气、固碳释氧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生态公益林经营粗放和“一刀切”的管理模式,已经限制了生态公益林生态服务功能的发挥。为此,本文运用3S (GPS/RS/GIS)技术、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结合树种(组)、龄组、生境划分森林类型,研究各森林类型的适宜林分密度,通过景观调整和林分调整实现限制性利用(采伐/补植),旨在增强生态服务功能的前提下,优化树种配置,改善林分结构,在收获一定木材的同时提高林分质量。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本文运用生态位模型MAXENT结合气候因子、地形因子、土壤养分预测树种(组)的潜在分布并划分生境等级。结果表明:杉木、马尾松、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潜在分布的预测精度分别达到85.0%,85.1%,80.5%,81.1%。按树种(组)适生生境的面积大小排序为:马尾松>阔叶混>针阔混>杉木,说明马尾松的适生性最强生态位最宽,而阔叶混、针阔混交林次之,杉木适生性最弱对环境因子要求较高生态位最窄。根据树种(组)、龄组、生境划分出16种森林类型。(2)本文采用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法研究林分密度对林分生长、林下植被、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林分生长方面,林分密度对胸径有极显着影响(P<0.01),对树高、蓄积无显着影响(P>0.05);②林下植被方面,林分密度对植被种类、灌木高度有极显着影响(P<0.01),对植被盖度有显着影响(P<0.05);③土壤养分方面,林分密度对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含量有显着影响(P<0.05),对pH值无显着影响(P>0.05)(3)本文运用3S技术,采用C-fix模型估算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采用修正后的USLE通用土壤流失方程估算土壤侵蚀模数;采用地统计学Kriging法和RBF(径向基函数)法对采样点的土壤养分数据进行空间插值,以此为基础数据,依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参考《中国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从水源涵养、固碳释氧、保育土壤、净化大气4方面估算生态公益林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结果表明:顺昌县生态公益林NPP (g C·m-2a-1)平均值为708.43,按树种(组)排序:阔叶混(764.08)>针阔混(590.05)>杉木(518.23)>马尾松(474.05);按龄组排序:成年(744.73)>幼年(683.76);按生境排序:适生生境(711.84)>一般生境(703.22);按生态区位排序:一级保护(736.00)>二级保护(726.31)>三级保护(563.74)顺昌县生态公益林土壤侵蚀模数(t-hm-2·a-1)平均值为12.43,按树种(组)排序:针阔混(10.45)<阔叶混(10.96)<马尾松(12.59)<杉木(12.69);按龄组排序:成年(11.42)<幼年(12.44);按生境排序:适生生境(11.71)<一般生境(13.00);按生态区位排序:一级保护(12.11)<二级保护(12.64)<三级保护(13.86)。土壤养分空间插值的RMS(均方根误差):有机质为16.42,全氮为0.61,全磷为0.16,全钾为2.68。按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土壤养分含量分级标准,顺昌县土壤有机质含量等级以丰富和很丰富为主(15~81g·kg-1),全氮含量等级以中等和丰富为主(0.09~0.29g·kg-1),全磷含量等级以偏低和中等为主(0.05~0.15g·kg-1),全钾含量等级以中等和偏低为主(14~24g·kg-1)。顺昌县生态公益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元·hm-2·a-1)平均为37836.4,按树种(组)排序:针阔混(40185.5)>阔叶混(39173.4)>马尾松(30256.2)>杉木(25428.9);按龄组排序:成年(33781.4)>幼年(33655.9);按生境排序:适生生境(40251.0)>一般生境(40024.1);按生态区位排序:一级保护(38689.5)>二级保护(38251.6)>三级保护(32509.2)。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净初级生产力、太阳辐射量和土壤侵蚀模数与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有较强的关联度,是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主要影响指标,而土壤有机质和全磷含量对不同森林类型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影响相对较小(4)根据(2)和(3)的结论,生态公益林林分密度和树种配置与其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关系密切。研究表明,各森林类型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有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故本文采用二次多项式方程进行拟合,对其一阶求导即得到各森林类型的适宜林分密度。本文以“增加阔叶树比重、降低斑块破碎化、增强景观异质性”的原则,通过计算机模拟调整生态公益林景观格局优化树种配置,结果表明:适宜林分密度大小,按龄组排序:幼年>成年;按生境排序:一般生境>适生生境;按树种(组)排序(株.hm-2):杉木(1395~2315)>马尾松(1525~2210)>针阔混(1190~2007)>阔叶混(1455~2105)。景观格局优化调整后,杉木、马尾松面积比重降低,阔叶混、针阔混比重增加(占景观面积的百分比PLAND),斑块破碎化程度明显降低(斑块密度PD、破碎化度FN),景观异质性略有提高(分维数FDI、景观形状指数LSI),斑块之间的连通性和团聚性明显增强(蔓延度CONTAG),说明优化调整后生态公益林景观格局明显改善,生态服务功能得到强化。(5)根据(4)的结论,若小班林分密度高于所对应森林类型的适宜林分密度则需要采伐,若低于则需补植,若相近则需保持。为此,本文以10个样地为例,选择竞争指数、混交度指数、聚集度指数作为林分结构调整(采伐木/补植区选择)的依据。采用角尺度比较林分结构调整前后的变化。根据林道修建费用模型,探讨了集材路线的选择;依据适地适树的原则,对补植树种的选择给出建议。结果表明:经采伐或补植后,角尺度分布以向左偏移为主即林木趋于均匀分布。
岳新建[5](2010)在《东南沿海木麻黄防护林优化配置研究 ——以福建省平潭县为例》文中认为沿海防护林作为滨海地区唯一的林业生态工程,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综合影响。目前防护林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两方面:宏观上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包括人为的经营管理措施,海岸带开发建设占地等,以及自然因素影响引起防护林面积的增减;微观上,林分结构等引起防护林体系的稳定性和功能的变化。在沿海地区土地资源日益稀缺的今天,如何能实现防护林宏观布局的合理化,微观结构的高效化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以上考虑,本文以RS和GIS技术为手段,对平潭县主岛陆相区域进行分类专题提取,结合实地调查、实验室分析以及已有的研究成果,对1996-2008年12年间研究区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特征及相互转化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影响防护林变化的驱动因素;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了研究区域景观格局的变化,探讨防护林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改善的作用(相互影响)。针对防护林不同类型的功能及各自存在问题的不同,着重对后沿片林进行优化调整,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得到在综合效益最高的条件下各主要配置模式的最优比例。所得主要结论分述如下:(1)对平潭主岛陆相区域三个时相的遥感影像:1996年TM影像、2002年ETM影像、2008年ALOS影像分别进行提取。研究区地形复杂,景观比较破碎,单靠光谱特征分类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本文针对研究区地形、地貌的特点,采用分层分类与监督、非监督分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类提取,取得不错的效果,三个时相的分类精度都在85%以上,Kappa系数也均大于0.8。说明在地物光谱特征比较复杂的区域,非遥感信息源用于遥感专题分类,可以显着改善提取效果。(2)建立了基于沿海防护林的遥感影像分类体系,选择单一土地变化动态度、综合土地动态变化度、转移贡献率三个指标,采用分类后叠加的方法,分析1996-2008年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的动态变化,较好的反映了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的综合及单个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996-2002年间较2002-2008年土地利用变化剧烈,防护林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呈此消彼长的关系,受农田及其他土地利用方式影像较为显着;滨海开发建设项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防护林的建设,尤其是前沿风口位置。(3)对影响防护林变化的人为和自然因素进行分析。本文通过建立以防护林为主体的遥感分类体系,分析各土地利用方式与防护林之间的转入转出关系,及在各地形因子(坡度、坡向、海拔高度)上的增减,得出结论,防护林的变化极大程度上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为林地开垦成农田以及林地成熟更新(转化为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小,三个因子中海拔高度影响较为显着,其次为坡度。其中海拔高度大于100 m,坡度大于15°地段变化较小,而坡度较小、海拔较低的滨海平原地区变化较大;防护林变化受到风因素(坡向)的影响较小。(4)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选择了景观形状指数、斑块密度、形状指数等13个具有一定生态学意义的景观指数,从类型和景观两个层面上分析研究区的景观格局变化,结果表明,总的景观格局以及各景观类型呈现进一步破碎的趋势。(5)根据地形地貌因素、风力因素以及人为因素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的不同,将研究区分为四个生态类型区,九个生态亚区。(6)对沿海防护林的主要部分:基干林带和后沿片林分别分析。由于各自的功能、立地条件不同,需要针对性的做出调整,重点对最具发展潜力的后沿片林进行优化。对现有的后沿片林配置模式进行筛选,总结出七种主要的配置模式,在实地调查走访、实验室分析、专家咨询、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的方法,得出在综合效益最高的条件下各配置模式的最优配置比例。在综合效益最高的约束条件下,七种配置模式:木麻黄与相思类混交(D1)、木麻黄与桉树类混交(D2)、木麻黄与松树类混交(D3)、多树种混交(D4)、木麻黄与其他树种混交(D5)、林果复合经营((D6)、木麻黄与灌木类混交(D7)的最佳比例分别为22%、17%、8%、16%、12%、17%、9%。
王国华[6](2009)在《森林地面防火资源调控技术研究》文中指出保护森林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职责。森林火灾不仅烧毁大量的森林资源,破坏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而且直接影响到工农业生产,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如何以科学的方法对森林防火资源进行调优规划配置,充分发挥防火资源的作用是林区可持续发展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森林火灾概况及森林防火资源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运用广州市森林防火信息系统的各类资料。深入调查研究了广州市社会经济、自然地理与森林资源现状,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技术、图论知识和数学方法,对广州市的森林地面防火资源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分析了林火空间分布与道路、河流、居民点、树种、树龄、海拔、坡度坡向的关系,得出林火空间分布规律,并在其基础上建立森林火险指标模型,确定出火险区划的等级与规则,进行森林火险区划,绘制森林火险区划图,为其他防火资源研究提供数据支持。提出了望台网网点选址的方法和实现方案。研究影响了望台网网点选址的影响因子和权重,影响因子包括:可视域面积,交通条件,周围火险等级,水源条件,经济情况。运用GIS软件进行可视域分析及可视面积计算,结合模糊数学知识对各影响因子进行贴近度计算以确定了望台网的设置。对研究区的林道密度进行分析,得出现有林道网密度不能满足森林防火要求。研究出现有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水平低于国家林业局制定规划标准,在现有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基础上提供了进行规划设计的方案。提出一种对扑火资源进行调控的实现方法。主要对水源及扑火队站点进行调控,对林区水源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水源与林道的连通性,同时分析扑火队站点、水源与不同森林火险等级区域之间的关系,对于不同火险等级的区域,根据交通状况,地形条件等情况设定最佳扑火队站点位置,进行最短路径选择,计算从扑火队站点出发到达水源通过林道最终再到达每个火险区域的时间是否满足森林防火要求。
周新年,邱荣祖,张正雄,林雅惠,巫志龙,郑丽凤[7](2008)在《环境友好型的木材物流系统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如何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给出环境友好型的木材物流系统的相关概念,扼要归纳国内外在林道网理论、集运材优化等森林生态采运理论及其相关技术设备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分析传统木材物流存在的问题,提出环境友好型的木材物流系统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物流工艺及集运材设备等方面的环境友好型性对策,展望环境友好型的木材物流系统的发展趋势。
周新年,张正雄,巫志龙,邓盛梅,郑丽凤[8](2007)在《森林生态采运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综述国内外森林生态采运研究新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索适合我国森林生态采运理论和作业技术,指出我国今后森林生态采运研究的对策及前景。
林雅惠[9](2007)在《木材物流系统优化与信息平台研究》文中认为物流作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已经受到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得到迅猛的发展。但由于森工企业物流观念的落后,我国木材物流发展相对缓慢,木材供应链整体效率受到制约。用系统的思想,应用数学规划与非传统算法研究木材运输及物流中心选址等木材物流系统核心问题,并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空间信息技术,开发决策支持系统与信息平台,有利于提高木材物流管理水平,节约物流成本,增强森工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物流的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为木材物流系统优化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综述国内外木材楞场选址、运输路径优化与木材库存控制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现状,从环境友好木材物流系统的视角,评述木材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工艺及集运材设备等方面对环境的影响,展望木材物流系统优化的研究方向;通过对运输路径与木材流分配优化的分析,建立木材运输优化模型,考虑木材物流中心选址原则与主要影响因素,设计木材物流中心选址流程,以运输成本与运营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建立木材物流中心选址模型;研究遗传算法在木材物流运输与选址问题中的应用,重点介绍遗传算法在求解具体木材物流问题时的编码方法;根据系统目标、功能、数据等需求分析,比较并选择合适的GIS系统平台,对木材物流决策支持系统进行数据库、功能模块、软硬件配置及网络安全性等方面的设计。木材物流要不断提高物流决策的科学化与木材物流系统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实现系统优化。采用可重复自然数编码的遗传算法,运用VB编写相应的求解程序。以ArcGIS为二次开发平台,利用基础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与求解程序,进行木材运输最优路线与木材物流中心选址功能设计,开发木材物流系统优化决策支持系统。为实现木材物流信息的在线共享,采用ArcIMS软件,开发基于WebGIS的木材物流信息查询平台,以永林集团木材物流活动为研究对象,对系统进行了初步的应用分析。
赵海青,王海明[10](2005)在《浅谈东北林区道路规划思想转变的必要性》文中研究表明基于林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从东北林区道路规划理论、林区经济发展预测、道路功能转变的角度, 分析了东北林区道路规划理念转变的必要性,提出林区道路规划指导原则,为解决东北林区道路规划问题提供参考。
二、山地林道网合理密度与配置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地林道网合理密度与配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道路干扰指数在十三陵林场森林功能区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道路生态学概念 |
1.2.2 道路生态学研究内容及方法 |
1.2.3 景观指数的分类与应用 |
1.2.4 道路对周边的影响范围 |
1.2.5 林区道路的建设规划设计 |
1.2.6 景区游步道设计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条件 |
2.1.3 土壤条件 |
2.2 生物资源 |
2.2.1 植物资源 |
2.2.2 动物资源 |
2.2.3 珍稀古树资源 |
2.3 经营管理状况 |
2.4 森林景观存在的主要问题 |
2.5 交通路网建设状况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区森林功能区划 |
3.2 研究区森林景观特征分类 |
3.3 景观指数的选取 |
3.3.1 研究区景观斑块类别指数 |
3.3.2 研究区景观斑块形状指数 |
3.3.3 研究区景观异质性指数 |
3.4 林道缓冲区森林景观影响分析 |
3.5 林道节点森林景观影响分析 |
3.6 不同道路干扰强度的定量方法 |
3.6.1 道路分级标准 |
3.6.2 交通强度(T) |
3.6.3 邻近影响(V) |
3.6.4 最近干扰(N) |
3.6.5 空间道路干扰指数(SRDI) |
3.6.6 道路干扰指数及各二级指数间相关分析 |
3.7 运用归一化道路干扰指数(GENERAL SRDI) |
4 道路对森林景观格局的影响结果 |
4.1 森林景观空间分布格局 |
4.1.1 各景观要素类别特征分析 |
4.1.2 各景观要素类别异质性分析 |
4.2 不同等级道路缓冲区的景观结构对比结果 |
4.3 林道节点空间分布与统计结果 |
4.4 小结 |
5 研究区道路干扰定量结果 |
5.1 十三陵林场的道路干扰指数空间分布 |
5.2 道路对功能区及林分调查因子干扰分析 |
5.2.1 研究区功能区受道路干扰分析 |
5.2.2 研究区立地类型受道路干扰情况 |
5.2.3 研究区优势树种受道路干扰情况 |
5.3 各级指数间相关性结果 |
5.4 小结 |
6 结论与讨论 |
6.1 北京十三陵林场森林景观格局与道路评价 |
6.2 北京十三陵林场林道规划建议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2)杭州市萧山区林区道路规划方法应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 |
1.1 实验数据 |
1.2 数据收集 |
1.3 数据处理 |
2 研究方法 |
2.1 道路选线原则 |
2.2 道路选线、定线技术路线 |
3 结果与讨论 |
但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
4 结束语 |
(3)山地森林生态采运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山地森林生态采运理论与技术 |
1.1山地森林生态采运理论 |
1.2山地森林生态采运技术 |
2森林采伐对环境的影响 |
2.1国外研究现状 |
2.2国内研究现状 |
3山地森林生态采运研究存在问题及对策 |
3.1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生态意识 |
3.2加大科研投入,加强装备研发 |
3.3加大指标评价,加强体系建立 |
4山地森林生态采运的研究前景 |
4.1生态的天然林择伐及更新作业技术 |
4.2生态的人工林择伐及更新作业技术 |
4.3山地森林生态抚育间伐及技术体系 |
(4)生态公益林限制性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净初级生产力的估算 |
1.2.2 森林类型的划分 |
1.2.3 间伐对林分的影响 |
1.2.4 物种生境的预测 |
1.2.5 生态服务价值的估算 |
1.2.6 林分结构的调整 |
1.3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的趋势 |
1.3.1 存在的问题 |
1.3.2 发展的趋势 |
2 研究区概况、资料收集与数据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资料的收集 |
2.2.1 基础资料收集与外业调查 |
2.2.2 生态公益林的划分与统计 |
2.3 遥感影像信息提取 |
2.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3 树种(组)及其林分密度对森林环境的影响 |
3.1 对林分生长的影响 |
3.1.1 林分生长的双因素方差分析 |
3.1.2 林分密度对林分生长的影响 |
3.1.3 树种(组)对林分生长的影响 |
3.2 对林下植被的影响 |
3.2.1 林下植被的双因素方差分析 |
3.2.2 林分密度对林下植被的影响 |
3.2.3 树种(组)对林下植被的影响 |
3.3 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3.3.1 土壤养分的双因素方差分析 |
3.3.2 林分密度对士壤养分的影响 |
3.3.3 树种(组)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最大熵理论预测树种(组)生境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最大熵(MAXENT)原理 |
4.1.2 数据收集与准备 |
4.2 不同树种(组)的生境预测 |
4.2.1 杉木生境预测 |
4.2.2 马尾松生境预测 |
4.2.3 阔叶混生境预测 |
4.2.4 针阔混生境预测 |
4.3 环境变量对树种(组)分布的影响 |
4.3.1 环境变量对杉木分布的影响排序 |
4.3.2 环境变量对马尾松分布的影响排序 |
4.3.3 环境变量对阔叶混分布的影响排序 |
4.3.4 环境变量对针阔混分布的影响排序 |
4.4 森林类型的划分 |
4.4.1 森林类型划分的原则 |
4.4.2 森林类型划分的依据 |
4.4.3 森林类型划分的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土壤侵蚀与养分含量的反演 |
5.1 土壤侵蚀的遥感反演 |
5.1.1 降雨侵蚀力因子 |
5.1.2 坡长坡度因子 |
5.1.3 植被覆盖管理因子 |
5.1.4 土壤侵蚀模数的分析 |
5.2 土壤养分含量的插值 |
5.2.1 数据处理与K-S检验 |
5.2.2 有机质、全钾的Kriging插值 |
5.2.3 全氮、全磷的RBF插值 |
5.2.4 土壤养分含量空间分布 |
5.3 本章小结 |
6 净初级生产力NPP的遥感估算 |
6.1 基于C-fix模型估算NPP |
6.1.1 C-fix工作原理 |
6.1.2 光合有效辐射量G_(par) |
6.1.3 植被吸收的光合有效辐射分量fAPAR |
6.1.4 温度校正因子T_(cor) |
6.1.5 光能利用率LUE |
6.1.6 净初级生产力NPP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NPP遥感估算及精度验证 |
6.2.2 不同森林类型NPP分析 |
6.2.3 不同生态区位NPP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遥感估算 |
7.1 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估算 |
7.1.1 涵养水源的价值 |
7.1.2 保育土壤的价值 |
7.1.3 固碳释氧的价值 |
7.1.4 净化大气的价值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生态服务价值与GDP的比值 |
7.2.2 生态服务价值的构成分析 |
7.2.3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分析 |
7.2.4 生态服务价值的灰色关联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8 景观调整:景观格局分析与适宜林分密度 |
8.1 景观格局分析指标的选取 |
8.2 景观格局的粒度效应分析 |
8.3 优化调整前后的景观格局分析 |
8.3.1 生态公益林景观格局分析 |
8.3.2 生态区位景观格局分析 |
8.3.3 CONTAG/SHDI/SHEI的移动窗口分析 |
8.4 森林类型适宜林分密度的确定 |
8.5 本章小结 |
9 林分调整:林分结构优化与集材路线的选择 |
9.1 林分结构评价指标 |
9.1.1 混交度指数 |
9.1.2 竞争指数 |
9.1.3 聚集度指数 |
9.1.4 综合指数 |
9.1.5 角尺度W_i |
9.2 林分结构优化调整 |
9.2.1 采伐木的确定 |
9.2.2 补植区的确定 |
9.2.3 集材路线的选择 |
9.2.4 补植树种的选择 |
9.3 本章小结 |
10 结论与讨论 |
10.1 结论 |
10.2 讨论 |
10.3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导师简介 |
致谢 |
(5)东南沿海木麻黄防护林优化配置研究 ——以福建省平潭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防护林优化配置的研究现状 |
1.1.1 防护林空间优化配置研究综述 |
1.1.2 防护林优化配置的研究方法 |
1.1.3 防护林在时间维优化配置研究 |
1.2 RS 和GIS 在防护林中的应用 |
1.2.1 遥感技术的应用 |
1.2.2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护林优化配置中的应用 |
1.2.3 RS 和GIS 的综合应用 |
1.3 东南沿海木麻黄防护林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研究方法及目的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条件 |
2.1.2 气候条件 |
2.1.3 植被条件 |
2.1.4 土壤条件 |
2.1.5 平潭海岸条件 |
2.1.6 社会经济条件 |
2.2 研究目的 |
2.3 研究方法 |
2.4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1996-2008 年平潭县土地利用/覆被遥感分类提取 |
3.1 信息源 |
3.1.1 遥感信息源 |
3.1.2 非遥感资料 |
3.2 分类前处理 |
3.3 研究范围的确定 |
3.4 遥感土地利用分类体系的确定 |
3.5 遥感影像分类提取 |
3.5.1 遥感信息提取的方法概述 |
3.5.2 本文分类方法的确定 |
3.5.3 分类后处理 |
3.5.4 分类精度评价 |
3.6 分类结果 |
3.7 小结 |
第四章 1996-2008 年平潭县土地利用/防护林变化研究 |
4.1 概述 |
4.2 研究方法 |
4.3 土地利用变化评价指标 |
4.4 结果分析 |
4.4.1 土地利用总体变化 |
4.4.2 土地利用转移变化 |
4.5 平潭县土地利用变化机制分析 |
4.5.1 人为因素 |
4.5.2 自然因素 |
4.6 小结 |
第五章 1996-2008 年平潭县主岛陆相区域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5.1 概述 |
5.2 景观指数的选择及其生态学意义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景观水平上景观格局及其变化分析 |
5.3.2 景观要素特征变化分析 |
5.3.3 景观要素斑块异质性与空间关系分析 |
5.4 平潭县景观生态格局区划分析 |
第六章 东南沿海木麻黄防护林优化配置研究 |
6.1 木麻黄防护林优化调整的原则 |
6.2 基干林带优化调整及其技术要点 |
6.2.1 树种及苗木的选择 |
6.2.2 采用抗旱造林配套技术 |
6.2.3 设置沙障、风障,保护幼苗 |
6.2.4 大力发展混交造林技术 |
6.2.5 加强密度管理 |
6.2.6 林带更新改造技术 |
6.3 后沿片林优化配置研究 |
6.3.1 木麻黄混交林研究现状 |
6.3.2 研究方法 |
6.3.3 后沿片林优化配置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计算 |
6.3.4 层次分析法的应用 |
6.3.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森林地面防火资源调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森林火灾概述 |
1.1.1 森林火灾的定义及种类 |
1.1.2 国内外森林火灾概况 |
1.2 现代科技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 |
1.3 森林防火资源 |
1.3.1 森林防火资源的概念 |
1.3.2 森林防火资源的分类 |
1.3.3 森林防火资源研究概况 |
1.4 国内外森林防火资源调控概况 |
1.4.1 国外森林防火资源调控调控概况 |
1.4.2 国内森林防火资源调控概况 |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框架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 |
2.1.2 气候特征和植被特征 |
2.1.3 火灾与防火历史、防火现状与发展要求 |
2.1.4 研究区森林火灾特点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技术路线 |
2.4 ArcGIS Desktop软件研究平台介绍 |
3 森林火险区划研究 |
3.1 林火空间分布规律 |
3.1.1 林火分布与道路的关系 |
3.1.2 林火分布与河流的关系 |
3.1.3 林火分布与居民点的关系 |
3.1.4 林火分布与树种的关系 |
3.1.5 林火分布与龄组的关系 |
3.1.6 林火分布与海拔的关系 |
3.1.7 林火分布与坡度的关系 |
3.1.8 林火分布与坡向的关系 |
3.1.9 林火分布与生物量的关系 |
3.2 森林火险区划 |
3.2.1 数据处理 |
3.2.2 森林火险指标模型 |
3.2.3 森林火险区划图的编制 |
4 了望台调控研究 |
4.1 可视域分析原理 |
4.2 可视域分析及可视面积计算 |
4.3 基于模糊数学的了望台网选址 |
5 林火阻隔带调控研究 |
5.1 林火阻隔带的布局 |
5.2 道路网分析 |
5.3 生物阻隔带设计 |
5.3.1 生物阻隔带现状分析 |
5.3.2 生物阻隔带规划设计 |
6 救火资源调控研究 |
6.1 水资源研究 |
6.1.1 现状分析 |
6.1.2 森林防火水资源调控研究 |
6.2 扑火队站点的设置 |
6.2.1 扑火队站点的设置条件分析 |
6.2.2 最优林火扑救路线算法及实现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7)环境友好型的木材物流系统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 国外研究现状 |
1.2 国内研究现状 |
2 传统的木材物流存在的问题 |
2.1 侧重经济效益, 环境影响严重 |
2.2 物流观念落后, 自营物流为主 |
2.3 基础设施陈旧, 缺乏整体优化 |
2.4 木材库存分散, 贮木时间漫长 |
2.5 信息化水平低, 服务效率不高 |
3 环境友好型的木材物流系统研究对策 |
3.1 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
3.1.1 林道网修建 |
3.1.2 楞场选址 |
3.2 物流工艺优化 |
3.2.1 集材 |
3.2.2 运材 |
3.2.3 楞场作业 |
3.3 运材设备合理选型 |
3.4 物流系统优化 |
3.4.1 系统优化理论模型 |
3.4.2 木材物流优化决策系统 |
4 环境友好型的木材物流系统发展趋势 |
4.1 加强政策的导向, 推广森林认证 |
4.2 引导规模化经营, 提高竞争能力 |
4.3 整合木材供应链, 实施联合库存 |
4.4 开展第三方物流, 促进节能创新 |
4.5 开发开放型系统, 支持科学决策 |
4.6 倡导循环化经济, 回收废旧木材 |
4.7 协调好三大效益, 注重环保物流 |
(8)森林生态采运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生态采运研究历史 |
2 生态采运研究现状 |
2.1 国外生态采运研究现状 |
2.1.1 机械和作业方法对生态的影响 |
2.1.2 生态型作业技术与设备的研究 |
2.1.3 考虑生态的林道网建设的研究 |
2.2 国内生态采运研究现状 |
2.2.1 北方生态采运研究现状 |
2.2.2 南方生态采运研究现状 |
3 生态采运存在问题 |
3.1 部门重视不够, 科研经费投入少 |
3.2 研究创新欠佳, 研究方法不完善 |
3.3 资源利用转向, 作业系统研究慢 |
3.4 木材物流落后, 生态环境破坏大 |
4 生态采运研究对策 |
4.1 加强政策导向, 推广森林认证 |
4.2 开展学科交叉, 联合攻关研究 |
4.3 生态采运技术, 符合林业创新 |
5 生态采运研究前景 |
5.1 考虑生态的天然林择伐及更新作业技术研究 |
5.2 人工林生态采运理论及其作业技术系列研究 |
5.3 考虑生态的环境友好型的木材物流系统研究 |
(9)木材物流系统优化与信息平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物流的发展与展望 |
1.1.1 物流的发展历史 |
1.1.2 物流的研究现状 |
1.2 木材物流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1 楞场选址研究 |
1.2.2 木材运输优化研究 |
1.2.3 木材库存控制研究 |
1.2.4 环境友好的木材物流系统研究 |
1.2.5 物流系统优化与决策支持系统 |
1.3 木材物流系统研究应用展望 |
1.3.1 整合木材供应链,实施联合库存 |
1.3.2 开展第三方物流,促进节能创新 |
1.3.3 优化木材物流,提高环境友好性 |
1.3.4 研究非传统算法,求解优化模型 |
1.3.5 加强信息技术应用,支持科学决策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决策模型与算法 |
2.1 木材运输问题 |
2.1.1 运输路径优化 |
2.1.2 木材流分配优化 |
2.2 木材物流中心选址 |
2.2.1 木材物流中心选址的基本原则 |
2.2.2 木材物流中心选址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
2.2.3 木材物流中心选址流程分析 |
2.2.4 物流中心占地规模模型 |
2.2.5 选址模型的建立 |
2.3 遗传算法 |
2.3.1 遗传算法基本原理 |
2.3.2 木材物流问题的遗传算法 |
3 木材物流决策支持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
3.1 目标分析 |
3.1.1 合理规划运输路线,提高配送效率 |
3.1.2 辅助物流中心选址,实现整体优化 |
3.1.3 优化控制木材库存,降低库存费用 |
3.1.4 科学支持企业决策,改善决策质量 |
3.2 需求分析 |
3.2.1 用户情况分析 |
3.2.2 功能需求分析 |
3.2.3 数据需求分析 |
3.3 二次开发平台的选择 |
3.3.1 系统平台选择的原则 |
3.3.2 ArcGIS平台分析 |
3.3.3 WebGIS产品选择 |
3.4 系统数据库设计 |
3.5 应用系统设计 |
3.5.1 系统结构设计 |
3.5.2 木材运输优化设计 |
3.5.3 物流中心选址设计 |
3.5.4 WebGIS查询平台设计 |
3.6 系统软硬件配置 |
3.6.1 硬件需求 |
3.6.2 软件配置 |
3.7 系统的安全性 |
3.7.1 用户认证管理 |
3.7.2 防火墙技术 |
4 木材物流决策支持系统应用分析 |
4.1 应用示范单位概况 |
4.2 数据准备 |
4.2.1 数据来源 |
4.2.2 空间数据处理 |
4.2.3 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
4.3 木材运输优化 |
4.4 木材物流中心选址 |
4.4.1 物流中心备选地的选择 |
4.4.2 基于遗传算法的木材物流中心选址 |
4.5 基于WebGIS的永林木材物流信息查询系统 |
5 结论与讨论 |
5.1 论文总结 |
5.2 存在的问题与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山地林道网合理密度与配置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道路干扰指数在十三陵林场森林功能区的应用[D]. 孙乡楠.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2]杭州市萧山区林区道路规划方法应用探讨[J]. 陈伟,朱磊,李国志,沈伟东. 森林工程, 2016(05)
- [3]山地森林生态采运研究进展[J]. 周新年,赖阿红,周成军,巫志龙,刘富万,苏春敏. 森林与环境学报, 2015(02)
- [4]生态公益林限制性利用研究[D]. 杨子清. 福建农林大学, 2012(10)
- [5]东南沿海木麻黄防护林优化配置研究 ——以福建省平潭县为例[D]. 岳新建. 福建农林大学, 2010(04)
- [6]森林地面防火资源调控技术研究[D]. 王国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9(02)
- [7]环境友好型的木材物流系统研究进展[J]. 周新年,邱荣祖,张正雄,林雅惠,巫志龙,郑丽凤. 林业科学, 2008(04)
- [8]森林生态采运研究进展[J]. 周新年,张正雄,巫志龙,邓盛梅,郑丽凤.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7(02)
- [9]木材物流系统优化与信息平台研究[D]. 林雅惠. 福建农林大学, 2007(05)
- [10]浅谈东北林区道路规划思想转变的必要性[J]. 赵海青,王海明.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