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静压桩在高层商住楼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璐[1](2021)在《大直径桩在CFG桩复合地基高层建筑止沉与纠倾过程中的受力分析》文中认为高层建筑物基底压力大、变形控制要求高,当地基承载力不足时,会导致地基产生较大变形,进而使建筑物发生倾斜,因此需要对地基进行加固;若建筑物倾斜影响其安全或正常使用,则还需对建筑物进行纠倾。目前,对倾斜建筑物的止沉加固常用的托换技术有锚杆静压桩和微型桩;但对高层建筑物,由于其整体荷载较大,若采用小直径桩托换,则会存在托换桩数量多、对地基扰动大等不利影响。因此,当高层建筑物倾斜且地基较为敏感时,可在建筑物沉降大的一侧采用大直径桩进行止沉托换,目前对倾斜高层建筑物采用大直径桩进行止沉托换时,桩与地基的相互作用、基础与上部结构的内力变化等研究较少,为进一步探究大直径桩在地基托换和建筑物止沉过程中的作用,本文依据岩溶地区某高层建筑物止沉纠倾实例,通过有限元分析,研究了岩溶场地CFG桩复合地基的变形和破坏机理,分析了大直径嵌岩桩止沉过程中大直径桩的受力变化和大直径桩的受力对CFG桩复合地基受力分布的影响;分析了大直径嵌岩桩止沉时外接承台和原有结构的内力变化;总结了在纠倾过程中不同倾斜率下,大直径桩、CFG桩的受力变化规律。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建筑物出现倾斜的原因是溶洞区的CFG桩复合地基出现较大范围的塑性区,地基出现塑性变形,从而产生较大沉降所致;在溶洞区与非溶洞区的交界处CFG桩复合地基存在受力集中的潜在危险点。(2)在止沉托换过程中,大直径嵌岩桩发挥托换作用有效分担了溶洞区CFG桩复合地基的受力。单侧大直径桩托换后,CFG桩复合地基发生受力重分布,溶洞区的CFG桩复合地基受力被大直径桩和非溶洞区的CFG桩复合地基所分担。距离大直径桩较近的CFG桩受力大幅度减小,几乎不再受力;CFG桩受力减小量随着与大直径桩距离的增加逐渐减小,距离大直径桩较远位置的CFG桩受力呈小幅度增加趋势。大直径桩承载力设计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上部荷载和建筑物的倾斜率综合确定。本文大直径桩共分担57828k N荷载,占CFG桩总受力的33%,CFG桩单桩受力最大减小80%。(3)在止沉过程中,外接结构形式的不同影响大直径嵌岩桩承载力的发挥。仅外扩筏板时,因外接筏板自身结构承载力的限制,主体结构荷载不能通过外接筏板有效传至大直径嵌岩桩,导致大直径桩受力较小;外接箱形结构时,箱形结构与主体结构受力均匀、变形小,主体结构荷载通过箱形结构有效传至大直径嵌岩桩,故大直径桩受力较大、承载力发挥程度高。本文仅外扩筏板与外接箱形结构大直径桩受力相差约67%。(4)在纠倾过程中,大直径桩的受力随倾斜率的减小而减小,CFG桩复合地基受力整体较稳定,因CFG桩复合地基的大部分受力在止沉阶段被大直径桩所分担,尽管纠倾时受力有所变化,但是变化幅度均较小,表现为距离大直径桩较近的CFG桩复合地基受力小幅度减小,距离大直径桩较远的回倾一侧CFG桩复合地基受力小幅度增加。本文在纠倾阶段的CFG桩受力最大仅减小28k N,最大仅增加47k N。(5)在纠倾过程中,由于采用的是在褥垫层范围取土纠倾,因此塑性区的发展仅出现在回倾一侧的基础边缘且范围较小,说明回倾一侧的地基破坏范围较小,相较于一般止沉方式,纠倾时需地基加固范围小,对地基的扰动小。
郭晓军[2](2019)在《顶升法在房屋纠偏加固中的实际应用》文中提出近年来,中国在工程建设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各种形式的建筑不断涌现,建设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然而在取得成就的同时,许多工程项目的质量问题也纷纷出现。受多种因素制约,部分建筑物必须选择地质条件较差的土地作为建设用地,给后期的工程建设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特别是一些采用砖混结构的多层房屋,抗剪强度低、抗震性能差,它们中的大部分采用天然地基,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可能出现诸如不均匀沉降、倾斜、开裂等问题。对现有倾斜建筑进行纠偏和加固,不仅可以使其恢复使用功能,还可以减少经济损失。因此,对现有建筑物的纠偏加固理论和关键技术的研究,仍然是岩土工程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以镇江市桃花坞12区19#楼房屋整体顶升纠偏和锚杆静压桩加固为背景,系统研究了整体顶升法在大跨度砖混结构建筑纠偏加固中的应用。主要成果如下:1、分析了国内外纠倾加固技术的发展现状和经典案例,列出了建筑物常用的纠倾加固方法,探讨并总结了各方法的适用范围,分析了导致建筑物产生倾斜的主要原因。2、以镇江市桃花坞12区19#楼这一典型的砖混结构老旧倾斜房屋为例,分析了该房屋发生倾斜的原因,并制定了合理的纠倾和加固方案:采用建筑物整体顶升纠偏工艺,通过加宽原有基础梁并使用锚杆静压桩来补强基础承载力,用托换梁置换原承重墙,实施大跨度砖混结构房屋顶升纠偏动态控制,以达到纠偏的目的。3、通过对锚杆静压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建筑物顶升点、顶升量等关键步骤的计算,为纠倾加固的顺利开展创造了条件。实践证明,建筑物整体顶升纠偏工艺结合锚杆静压桩补强是解决砖混结构倾斜房屋问题的有效方法。本文的分析和研究成果对现有建筑物的纠偏加固工作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安文强[3](2019)在《沈阳市桩基础选型的统计对比研究 ——以沈阳市ZHC项目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社会各方面都在不断进步前提下,桩基工程在设计软件、作业方法、桩基检测、生态影响等各个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推进。目前在我市市场上静压管桩、长螺旋钻孔灌注桩及旋挖钻孔灌注桩已成为主要趋势,相对来说,施工工艺成熟,应用广泛。本课题结合沈阳地区工程实际,从施工工艺、适用条件、经济技术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本文基于此背景,选取沈阳地区使用桩基础的工程实例,详细研究了静压管桩、长螺旋钻孔灌注桩和旋挖钻孔灌注桩的优缺点及分类,分析了桩基础设计进行各个方面比选的关键问题,并分析了比选的主要步骤。特别是从工程地质条件、桩基础承载力、工程造价、施工因素及工期、对环境的影响、桩基检测结果等各个方面,来分析进行基础设计方案技术经济比较的重要性和一般程序、桩型各自的优缺点以及施工工艺,能够明确在选择桩基础类型时需要考虑的相关因素。本文特别通过使用三种桩型的工程实例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分析了在施工过程中静压管桩、长螺旋钻孔灌注桩及旋挖钻孔灌注桩经常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对沈阳地区三种桩型的实际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牛文庆,张小兵,王逢睿,孙琪,胡明珠,吴冠仲[4](2018)在《西宁某高层商住楼纠倾加固工程分析与数值计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建筑物和构筑物各种病害层出不穷,建筑物和构筑物病害治理研究日益受到瞩目。本文主要以西宁某小区泥岩地基高层倾斜建筑纠倾加固工程为例,结合具体的施工技术和监测数据,探讨并比较了锚杆静压桩、人工挖孔混凝土桩的止倾效果,结合FLAC 3D研究了单排孔模型、"扩孔法"模型和"双排孔法"模型的土体竖向位移。研究结果表明锚杆静压桩配合螺旋千斤顶自锁对大楼暂时的止倾加固有利,人工挖孔混凝土桩可以实现大楼永久的止倾加固;"迫降纠偏法"中,土体最大沉降量的位置处于第一排取土孔的顶部土体。"扩孔法"和"双排孔法"可以成倍增加土体变形量,两种方法都可以作为迫降纠偏法中增加土体变形量的主要技术措施。该研究成果对其他类似倾斜建筑物或构筑物纠倾加固的设计和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杜涛,李亚亮[5](2018)在《锚杆静压桩和掏土组合法在高层建筑纠倾加固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建筑物纠倾加固技术难度较大,影响因素较多。因此要根据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建筑物结构构造特点、建筑物沉降情况、倾斜原因、荷载大小等进行分析,找到病害原因,同时重视纠倾方法的灵活运用和纠倾方案的优化,提出合理的处理措施。结合某纠倾工程,详细介绍了锚杆静压桩和掏土组合法在高层建筑纠倾加固中的应用。
胡玉定[6](2014)在《黄土地区桩基承载力可靠性分析及概率统计推断研究》文中提出传统桩基设计的总安全系数法属于“定值设计法”,用安全系数度量桩基的可靠性。这种以与结构失效概率相对应的可靠指标来定义和度量结构可靠度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更能反映工程可靠性的本质,因此以分项系数法为基本形式的近似概率极限状态设计与评定法被世界各国所采用。考虑与上部结构设计相匹配以及岩土工程学科自身发展的要求与趋势,通过概率统计方法统计分析黄土地区桩基的承载特性,利用可靠度方法来评价桩基的安全性,并努力建立桩基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模型,可以突破现行总安全系数设计法的局限性,对黄土地区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桩基历来是岩土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而有关桩基础可靠性理论,更是岩土工程可靠性理论的重点领域,且国内外研究时间不长,具有广阔应用前景。通过借鉴结构可靠性理论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在收集黄土地区14个场地60组打入桩、28个场地100组静压桩、24个场地69组灌注桩试桩资料的基础上,引入试计比,开展黄土地区桩基可靠性分析及单桩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并进行统计推断。主要研究和工作包括:⑴从岩土工程可靠性分析过程的研究出发,总结归纳桩基可靠性研究目的、思路方法,提出桩基可靠性分析应遵循的四个原则:考虑桩基固有特征、土性参数统计合理独立、借鉴上部结构研究成果、计算方法参考结构等;提出按高斯平稳齐次随机场进行土性参数统计分析,开展对方差折减系数特性、土性参数不确定性来源及相关性的系统研究,并归纳总结了相关范围计算方法。理论研究为开展黄土地区桩基可靠性分析及提出单桩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奠定基础。⑵在归纳桩基分类的基础上,对桩基承载性能及与桩周介质作用机理进行研究,详细论述了桩基检测和静载试验基本要点及相关规定;得到各种桩型承载力的计算值和实测值是桩基承载力可靠度分析和承载力试计比可靠性研究的先决条件,通过单桩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在评述单桩承载力载荷试验确定方法的基础上,选用符合现场实际的计算方法和确定方法对进行大量计算,得出各种桩型承载力的计算值和实测值。⑶系统的对黄土地区打入桩、静压桩、灌注桩三种桩型单桩承载力试计比进行可靠性分析,为黄土地区指导桩基施工、承载力检测评定提供参考性意见。针对桩基承载力Pu因素众多,引入无量纲随机变量试计比R对其归一化,减小分析差异水平,考虑三种荷载组合下,利用Matlab编程,采用JC法计算三种桩型承载力试计比可靠指标,并进行可靠性分析。⑷尝试推导出黄土地区单桩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在定义分项系数基础上,通过理论推导得出在利用JC法进行可靠性分析时分项系数计算式,并讨论相关参数使用取值;总结由试桩结果、用标准推荐公式、静力触探方法三种计算分项系数方法;详细计算了由试桩结果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总抗力分项系数,并利用最小二乘法确定其最佳值;通过研究单桩承载力可靠指标与安全系数相互关系,反演总安全系数K计算方法,并计算各种荷载效应比下的总安全系数值,论文研究可为黄土地区桩基规范修订提供基础数据和建设性意见。⑸尝试对单桩承载力进行统计推断,针对连续型随机变量贝叶斯公式,分变异系数未知、已知两种条件下,推导单桩承载力标准值推断公式,并对统计得到的黄土地区打入桩单桩承载力进行统计推断计算为黄土地区桩基检测评定提供一种新的分析方法。
姜世杰[7](2009)在《新型振动桩机耦合系统动力特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振动沉桩机是建筑及基础工程的重要施工设备,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效率。振动沉桩机凭借其构造简单、操作方便、施工效率高、应用范围广等独特的性能和优势,已逐渐成为各国研究和发展的重点。我国对振动沉桩机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开始,但研究的重点一直停留在桩机参数与桩机结构上,而对桩机沉桩动态工作过程却研究较少。沉桩要穿过几种不同的地层,而穿透每一种地层都需要振动沉桩机与之相适应的振动参数。因此,寻找能保证在工作过程中改变振动参数的新技术成为振动沉桩机的研究热点。而目前,我国在液压振动沉桩机的研发生产与使用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因此,深入研究液压振动沉桩技术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针对液压振动沉桩机主要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首先,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旋转阀式液压激振器装置,对液压激振器进行结构原理分析和研究。分析了旋转阀的结构、过流面积并推导出转阀的流量方程、连续性方程和力平衡方程,所得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新型液压振动桩机系统提供理论依据。其次,采用“三化”综合设计法对振动沉拔桩机进行了动态优化设计——桩土的动态优化设计和桩振系统的动态优化设计。结合土壤力学原理,以桩机土壤系统为对象,通过理论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的试验结果,说明土质条件对沉桩过程的影响,并根据动力学特性建立了阻力模型。通过分析可知振动桩机系统是一个机液耦合系统,建立系统的机液耦合模型,并对振动系统的参数进行分析,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再次,采用“三化”综合设计法并根据建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振动沉桩系统进行了优化——桩的振动幅值的优化和桩机质量的优化。为后续的仿真工作提出了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最后,在数学模型基础上,借助MATLAB/Simulink的强大功能对液压振动沉桩机系统进行仿真,绘制出关系曲线。根据建立的数学模型,借助MATLAB的Simulink工具箱搭建系统框图,根据设计样机的技术参数对系统进行了仿真。
贾光[8](2009)在《新型振动桩机耦合控制系统及仿真研究》文中指出振动沉桩机是建筑及基础工程的重要施工设备,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效率。振动沉桩机凭借其构造简单、操作方便、施工效率高、应用范围广等独特的性能和优势,已逐渐成为各国研究和发展的重点。目前国内外生产的桩机多以偏心块产生激振力为主,本文所讨论的振动沉拔桩机是通过液压装置来产生周期性激振力的“液压激振式”振动沉拔桩机。本文针对液压振动沉桩机主要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研究和探讨了沉桩阻力。沉桩阻力由桩端阻力和桩侧阻力两部分构成,通过阐述影响桩端阻力和桩侧阻力的因素以及对这些因素的分析,得出了桩端阻力模型和桩侧阻力模型,并给出了桩端和桩侧阻力的计算公式。在桩端阻力和桩侧阻力公式的基础了,归纳出了沉桩阻力的计算公式。(2)设计了新型的振动转阀。重新设计的耦合转阀改变了以前的垂直直通结构,解决了振动系统和液压系统的耦合问题。在此基础了,建立了液压耦合振动系统的二自由度力学模型,并对振动桩机的一些重要设计参数进行了计算。(3)运用“三化”综合设计法,对液压式振动桩机进行智能化设计。介绍了构成智能控制系统的主要硬件,设计了基于PLC的变频调速负反馈控制程序,通过PLC对变频调速器的负反馈控制,实现了对转阀转速、振动泵转速、沉桩泵转速的控制,从而实现了振动系统的调频控制、调幅控制和沉桩速度控制。振动沉拔桩机工作时,沉拔与夹紧动作交替执行,对沉桩工作过程进行控制,使其能按顺序工作,并对工作参数进行控制。(4)建立了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借助仿真软件MATLAB对控制系统进行仿真,模拟了调速过程,生成仿真曲线。通过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得出该控制系统系统满足沉桩系统调频要求。可见,振动桩机的设计是一个典型的应用综合设计法进行设计的课题,既包括动力学特性问题和优化设计问题,又涉及智能化设计和可视化设计。
商宇[9](2008)在《静压预制桩在南宁的应用研究与实践》文中认为随着建筑业的飞速发展、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桩基础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各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经济条件、建筑物要求及勘察设计人员经验的不同,因此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基础形式。静压桩施工技术的研究一直是近几年来基础应用方面的一个热门问题,国内外许多学者在静压桩的理论分析和施工技术方面都进行了有益探索,尽管由于静压桩施工受工程地质等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许多的不确定性,使这个问题的研究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复杂性,但随着绿色岩土工程的大力提倡,静压桩以其无污染、无噪音、质量可靠、造价适中等诸多优势,仍然得到了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普遍认可,也因此迅速成为南宁市多层、高层建筑选用的主要桩型之一。因此了解南宁地区的实际情况,结合南宁地区的特点,研究和总结适合南宁地区的工程实践经验,将会对该基础形式在南宁地区的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根据本文研究的主要背景和基本思路,作者主要对下述内容进行了研究与分析:①介绍了静压桩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并重点介绍了其在南宁的应用情况。②对静压预制桩不同的理论研究现状及施工方法、特点进行了分析、对比与总结。③对南宁工程地质及常见桩基类型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静压预制钢筋混凝土桩的桩基类型比较适合南宁地区地质情况的结论。④针对桩基施工中影响因素多、隐蔽性高等特点,作者对静压预制桩几个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探索,并提出了相应的地区性经验参数。⑤通过工程实例分析,提出了静压桩施工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作者根据南宁的工程地质特点以及对静压预制桩应用的研究,提出了对于南宁地区静压桩工程的安全、合理施工,提高和完善地方静压桩施工技术水平等方面的一些具有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的观点。
何国平[10](2008)在《上海软土地基建筑物纠倾加固方法及工程实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软土地基建筑物的倾斜一直是建筑工程中颇受关注的重大质量问题。由于勘察、设计、施工、使用、维护管理以及自然灾害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使软土地基上的既有建筑物或在建工程不均匀下沉,产生倾斜、挠曲及开裂等病害。我国岩土工程人员引进吸收了世界各国许多先进的纠倾扶正措施和手段,并因地制宜的提出不少适合我国国情特点的纠倾处理方法,使纠倾效果得到不断的改善。然而,每一种纠倾加固技术都不是万能的,皆有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盲目的套用,不仅难以取得预期的纠倾效果,造成大量浪费,甚至可能导致工程失败。因此,纠倾时应根据不同的工程地质状况、建筑结构及基础形式,灵活选择一种或几种合理的纠倾加固手段对倾斜建筑物进行纠倾加固。本文针对建筑物倾斜病害问题,结合工程实例详细分析了建筑物产生倾斜的原因;综述了已有治理建筑物倾斜的各种主要方法,重点介绍了上海软土地基倾斜建筑物纠倾加固常用的锚杆静压桩法;结合纠倾工程实例,通过现场检测评估,分析了建筑物倾斜现状及其产生的倾斜原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纠倾加固方案,并通过现场实测数据对加固效果进行分析,得出了重要的结论。
二、静压桩在高层商住楼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静压桩在高层商住楼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大直径桩在CFG桩复合地基高层建筑止沉与纠倾过程中的受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桩式托换地基加固研究现状 |
1.2.2 大直径桩的研究现状 |
1.2.3 迫降法纠倾方式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工程概况及建筑物倾斜原因分析 |
2.1 工程概况 |
2.1.1 工程简介 |
2.1.2 工程地质条件 |
2.2 建筑物倾斜情况及原因 |
2.2.1 建筑物倾斜与破坏情况 |
2.2.2 地基破坏原理 |
2.2.3 建筑物倾斜原因分析 |
2.3 建筑物止沉纠倾加固方案分析 |
2.4 建筑物止沉与施工方案设计 |
2.4.1 建筑物止沉方案设计 |
2.4.2 大直径桩施工方案设计 |
2.5 建筑物纠倾加固方案设计 |
2.5.1 建筑物纠倾方案设计 |
2.5.2 建筑物纠倾后加固方案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MIDAS工程实例模型的建立 |
3.1 Midas/GTS NX软件基本概述 |
3.2 Midas/GTS NX软件计算原理 |
3.2.1 本构模型 |
3.2.2 基本单元 |
3.2.3 建模步骤 |
3.3 建筑物止沉纠倾加固三维模型的建立 |
3.3.1 模型确定 |
3.3.2 网格划分 |
3.3.3 单元参数 |
3.3.4 荷载与边界条件 |
3.3.5 施工阶段分析 |
第4章 建筑物止沉与纠倾过程的模型结果分析 |
4.1 止沉前CFG桩复合地基的受力分析 |
4.1.1 CFG桩复合地基的沉降与塑性区 |
4.1.2 CFG桩复合地基受力变化分析 |
4.2 止沉过程中大直径桩的受力分析 |
4.3 止沉过程中CFG桩复合地基的受力分析 |
4.3.1 CFG桩受力变化分析 |
4.3.2 地基应力分布变化分析 |
4.4 止沉过程中不同外接结构对大直径桩受力的影响 |
4.5 纠倾过程中大直径桩的受力分析 |
4.5.1 CFG桩复合地基的沉降与塑性区变化 |
4.5.2 大直径桩的受力变化分析 |
4.6 纠倾过程中CFG桩复合地基的受力分析 |
4.6.1 CFG桩的受力变化分析 |
4.6.2 地基应力分布变化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2)顶升法在房屋纠偏加固中的实际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纠倾加固经典案例和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纠倾加固技术发展和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既有建筑倾斜的主要原因及常用纠倾方法 |
2.1 建筑物倾斜的主要原因分析 |
2.1.1 勘察设计方面的原因 |
2.1.2 施工方面的原因 |
2.1.3 管理和使用方面的原因 |
2.2 常用的纠倾加固方法 |
2.2.1 既有建筑迫降技术 |
2.2.2 既有建筑顶升技术 |
2.2.3 既有建筑综合纠倾技术 |
2.3 建筑物常用纠偏方法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整体顶升纠倾方案设计 |
3.1 工程概况 |
3.2 建筑物倾斜情况 |
3.3 工程地质概况 |
3.3.1 场地地形、地貌 |
3.3.2 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 |
3.3.3 地基土的构成与特征 |
3.3.4 水文地质条件 |
3.4 建筑物倾斜原因分析 |
3.5 地基基础状况分析 |
3.5.1 地基条件 |
3.5.2 基础形式 |
3.5.3 结构条件 |
3.5.4 周边环境条件 |
3.6 纠偏加固方案的选择 |
3.6.1 房屋承载力验算 |
3.6.2 纠偏加固方案的确定 |
3.7 锚杆静压桩地基加固 |
3.7.1 锚杆静压桩加固基本原理 |
3.7.2 锚杆静压桩加固方案设计 |
3.8 砌体结构托梁顶升法纠偏方案设计 |
3.8.1 设计方案构思 |
3.8.2 主要技术方案 |
3.9 顶升纠偏设计 |
3.9.1 托换梁设计 |
3.9.2 顶升量的计算 |
3.9.3 千斤顶种类和规格的选取 |
3.10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砌体结构托梁顶升纠倾信息化施工 |
4.1 顶升纠倾施工过程 |
4.1.1 土方开挖 |
4.1.2 锚杆静压桩施工 |
4.1.3 建筑物加固方案效果 |
4.1.4 托换梁施工 |
4.1.5 布设千斤顶 |
4.1.6 顶升作业 |
4.1.7 基础对接 |
4.1.8 上部结构加固 |
4.2 顶升过程中的实时监测 |
4.2.1 实时监测的目的 |
4.2.2 实时监测的内容 |
4.2.3 沉降观测 |
4.2.4 倾斜观测 |
4.2.5 裂缝观测 |
4.3 顶升纠倾效果分析 |
4.3.1 沉降观测情况 |
4.3.2 倾斜观测情况 |
4.3.3 裂缝观测情况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沈阳市桩基础选型的统计对比研究 ——以沈阳市ZHC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2 各类桩基概述 |
2.1 桩基础的分类及选型的基本原则 |
2.1.1 沈阳市常用桩型现状 |
2.1.2 桩基础的分类及选型的基本原则 |
2.2 各种桩基础类型的概念及施工工艺研究 |
2.2.1 各种桩基础类型的概念及分类 |
2.2.2 各类型桩基础的施工工艺研究 |
2.2.3 各类型桩基础的优缺点研究 |
2.3 桩基选型步骤及管理要求分析 |
2.3.1 桩基选型步骤 |
2.3.2 桩基选型管理要求分析 |
3 各类型桩基础实际应用的差异性对比研究 |
3.1 土层适用性的对比研究 |
3.2 桩身承载力对比分析 |
3.3 经济性对比分析 |
3.4 桩体质量控制对比分析 |
3.5 施工设备对比分析 |
3.6 施工效率比分析 |
3.7 对施工环境的影响程度对比分析 |
3.8 各类型桩基础的的施工难点 |
3.8.1 静压管桩的施工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
3.8.2 长螺旋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
3.8.3 旋挖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
4 沈阳地区ZHC项目桩基础选型分析 |
4.1 ZHC项目工程概况 |
4.1.1 工程概况 |
4.1.2 桩基础概况 |
4.1.3 桩基检测 |
4.2 各类型桩基础的对比分析 |
4.2.1 工程地质条件 |
4.2.2 荷载设计要求的条件 |
4.2.3 对比分析 |
4.2.4 分析结论 |
5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西宁某高层商住楼纠倾加固工程分析与数值计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工程概况 |
2 止倾加固及纠倾加固分析 |
2.1 商住楼倾斜原因分析 |
2.2 止倾加固与纠倾加固分析 |
3 数值计算研究 |
3.1 数值模型建立 |
3.2 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
4 结论 |
(6)黄土地区桩基承载力可靠性分析及概率统计推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概述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1 传统桩基设计理论评述 |
1.2.2 岩土工程可靠性分析的特点 |
1.2.3 桩基可靠性研究的必要性 |
1.3 国内外岩土工程可靠性研究概况 |
1.3.1 概述 |
1.3.2 相关国际机构、标准和大型会议 |
1.3.3 结构可靠性理论的应用情况 |
1.3.4 国外岩土工程可靠性理论的发展 |
1.3.5 我国岩土工程可靠性理论的发展 |
1.3.6 桩基可靠性理论研究概况 |
1.3.7 岩土工程可靠性研究的发展阶段 |
1.3.8 国外可靠性理论新近动态 |
1.4 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2 桩基可靠性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
2.1 概述 |
2.1.1 可靠性设计目的及分析过程 |
2.1.2 桩基可靠性研究思路 |
2.2 可靠性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2.2.1 结构的极限状态与功能函数 |
2.2.2 结构失效概率和可靠度 |
2.2.3 桩基可靠性的基本概念 |
2.2.4 桩基可靠指标的计算及其几何意义 |
2.3 可靠指标计算方法 |
2.3.1 一次二阶矩法 |
2.3.2 JC 法 |
2.3.3 蒙特卡罗法 |
2.3.4 高阶法 |
2.3.5 桩基可靠性新的分析方法 |
2.3.6 各方法的对比 |
2.4 土性随机场模型 |
2.4.1 高斯平稳齐次随机场 |
2.4.2 方差折减系数 |
2.4.3 土性参数不确定性及相关性 |
2.5 相关范围的计算方法 |
2.5.1 积分法 |
2.5.2 递推空间法 |
2.5.3 平均零跨法 |
2.5.4 统计模拟法 |
2.6 相关范围 |
2.6.1 相关范围与相关距离的关系 |
2.6.2 相关距离的初步分析 |
2.7 小结 |
参考文献 |
3 桩承载性能及竖向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
3.1 桩基类别 |
3.2 桩基承载性能及与桩周介质作用研究 |
3.2.1 单桩承载力 |
3.2.2 桩侧和桩端阻力的承载性状 |
3.3 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 |
3.3.1 静力法计算单桩承载力 |
3.3.2 原位测试法确定单桩承载力 |
3.3.3 规范方法 |
3.4 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的静载荷试验方法 |
3.4.1 静载荷试验概述 |
3.4.2 单桩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
3.4.3 试桩未破坏时的估算方法 |
3.5 小结 |
参考文献 |
4 黄土地区单桩竖向承载力可靠度分析 |
4.1 工程实测资料分析 |
4.2 静载荷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的可靠度分析方法 |
4.2.1 桩基可靠度分析 |
4.2.2 桩基极限状态方程 |
4.2.3 桩基承载力可靠指标计算公式推导 |
4.3 黄土地区打入桩单桩竖向承载力可靠度分析 |
4.3.1 载荷试验计算统计结果 |
4.3.2 可靠指标分析结果 |
4.4 黄土地区静压桩单桩竖向承载力可靠度分析 |
4.4.1 载荷试验计算统计结果 |
4.4.2 可靠指标分析结果 |
4.5 黄土地区灌注桩单桩竖向承载力可靠度分析 |
4.5.1 载荷试验计算统计结果 |
4.5.2 可靠指标分析结果 |
4.6 小结 |
参考文献 |
5 黄土地区桩基竖向承载力试计比可靠度分析 |
5.1 桩基竖向承载力试计比可靠度分析方法 |
5.1.1 桩基竖向承载力试计比理论公式推导 |
5.1.2 桩基竖向承载力可靠指标计算方法 |
5.2 黄土地区打入桩竖向承载力试计比可靠度分析 |
5.2.1 竖向承载力试计比统计分析 |
5.2.2 竖向承载力试计比可靠指标计算分析 |
5.3 黄土地区静压桩竖向承载力试计比可靠度分析 |
5.3.1 竖向承载力试计比统计分析 |
5.3.2 竖向承载力试计比可靠指标计算分析 |
5.4 黄土地区灌注桩竖向承载力试计比可靠性分析 |
5.4.1 竖向承载力试计比统计分析 |
5.4.2 灌注桩竖向承载力试计比可靠指标的计算 |
5.4.3 灌注桩竖向承载力试计比可靠性分析 |
5.5 小结 |
参考文献 |
6 黄土地区单桩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
6.1 桩的设计表达式 |
6.2 桩基分项系数 |
6.2.1 定义 |
6.2.2 桩基分项系数计算方法 |
6.3 确定单桩承载力抗力分项系数的新方法 |
6.3.1 概述 |
6.3.2 分项系数理论表达式 |
6.3.3 桩基总抗力分项系数 |
6.4 单桩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
6.5 小结 |
参考文献 |
7 黄土地区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统计推断 |
7.1 概述 |
7.2 贝叶斯统计推断方法 |
7.2.1 变异系数未知推断抗力标准值 |
7.2.2 变异系数已知推断抗力标准值 |
7.3 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统计推断 |
7.4 小结 |
参考文献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附录 |
附录A:基于 JC 法的可靠度计算编程 |
附录B :博士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及获奖情况 |
(7)新型振动桩机耦合系统动力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静力沉拔桩机机构 |
1.3 国内外静压桩机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
1.4 液压静力压桩机发展趋势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激振器的分析 |
2.1 激振器的工作原理 |
2.2 旋转阀 |
2.2.1 旋转阀的结构 |
2.2.2 过流面积 |
2.2.3 旋转阀的流量方程 |
2.2.4 旋转阀控液压缸的连续性方程和力平衡方程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振动沉拔桩机动态优化设计 |
3.1 综合设计法及其主要内容 |
3.1.1 面向产品综合质量的综合设计法 |
3.1.2 非线性动态优化设计的理论与方法 |
3.2 土壤力学及桩土力学特性分析 |
3.2.1 振动沉桩时土的应力—应变关系 |
3.2.2 桩土力学特性分析 |
3.2.3 土的振动液化 |
3.3 机液耦合模型分析 |
3.3.1 系统的沉桩力分析 |
3.3.2 振动沉桩阻力分析 |
3.4 桩振系统力学特性分析 |
3.4.1 振动沉桩机理 |
3.4.2 新型桩机系统的力学模型建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桩机系统优化 |
4.1 桩的振动幅值的优化 |
4.1.1 振动系统的简化 |
4.1.2 桩的运动方程的建立 |
4.1.3 桩的振幅的优化 |
4.2 桩机质量的优化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振动系统的仿真 |
5.1 应用软件 |
5.2 仿真系统主要参数的确定 |
5.3 仿真程序与流程框图 |
5.3.1 仿真程序 |
5.3.2 流程框图 |
5.4 数值仿真结果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新型振动桩机耦合控制系统及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意义及提出 |
1.2 振动沉桩机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 |
1.2.1 液压静力压桩机的发展概况 |
1.2.2 传统液压静力压桩机存在的问题 |
1.2.3 振动桩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4 新型振动桩机解决的问题 |
1.3 振动沉桩机的发展趋势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新型振动沉拔桩机阻力分析 |
2.1 振动沉桩过程分析 |
2.1.1 慢变系统 |
2.1.2 参数慢变的非线性振动系统的分析方法 |
2.1.3 振动沉拔桩机参数慢变的一般规律 |
2.1.4 振动沉桩过程 |
2.2 桩端阻力分析 |
2.2.1 桩端阻力的影响因素 |
2.2.2 桩端阻力的计算 |
2.3 桩侧阻力的分析 |
2.3.1 桩侧阻力的影响因素 |
2.3.2 桩侧摩阻力分析 |
2.3.3 桩动侧摩阻力分析 |
2.3.4 桩侧阻力计算公式 |
2.4 沉桩阻力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振动桩机设计 |
3.1 转阀激振器的设计 |
3.2 新型桩机系统的机液耦合模型建立 |
3.3 振动桩机的主要性能参数 |
3.3.1 桩机的激振力 |
3.3.2 桩机振幅 |
3.3.3 沉桩速度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型振动沉桩机的控制系统 |
4.1 智能化设计理论 |
4.2 变频调速器 |
4.3 PLC控制过程 |
4.4 PLC控制硬件条件 |
4.4.1 传感器 |
4.4.2 模拟量输入单元 |
4.4.3 输出单元 |
4.4.4 执行器 |
4.5 基于PLC的顺序控制技术 |
4.5.1 可编程控制器简介 |
4.5.2 可编程控制器工作原理 |
4.5.3 PLC控制系统设计 |
4.6 振动沉拔桩机控制工作原理 |
4.7 PLC软、硬件的设计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控制系统仿真 |
5.1 MATLAB/Simulink简介 |
5.2 控制系统模型 |
5.3 控制系统的仿真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静压预制桩在南宁的应用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概述 |
1.2 静压桩技术的应用情况 |
1.2.1 静压桩在国外的应用情况 |
1.2.2 静压桩在国内其他地区的应用情况 |
1.2.3 静压桩在南宁的应用情况 |
1.3 本文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2 静压预制桩的理论研究分析 |
2.1 圆孔扩张法 |
2.2 刚塑性理论 |
2.3 混合理论 |
2.4 应变路径法 |
2.5 有限元法 |
2.6 本章小结 |
3 南宁桩基类型及地质水文情况分析 |
3.1 预制桩基础施工技术发展概述 |
3.1.1 夯实打桩 |
3.1.2 振动沉桩 |
3.1.3 静力沉桩 |
3.2 南宁几种常见的桩基础类型及特点分析 |
3.2.1 沉管灌注桩 |
3.2.2 钻孔灌注桩 |
3.2.3 人工挖孔灌注桩 |
3.2.4 预制钢筋混凝土桩 |
3.3 南宁工程地质、水文情况 |
3.3.1 南宁工程地质情况 |
3.3.2 南宁工程水文情况 |
3.4 广西桂源大厦基础设计方案对比分析 |
3.4.1 工程地质概况 |
3.4.2 基础持力层及地基承载力 |
3.4.3 基础设计方案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4 静压预制桩几个关键技术的研究 |
4.1 桩基持力层 |
4.1.1 桩端持力层的选择 |
4.1.2 圆砾层中预制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的取值 |
4.2 静压桩机的选择 |
4.2.1 土层结构与压桩力 |
4.2.2 大吨位静力压桩机的选择 |
4.3 终压力和终压条件 |
4.3.1 终压力的选择 |
4.3.2 终压的控制条件 |
4.4 静压桩的挤土效应 |
4.4.1 挤土效应分析 |
4.4.2 南宁土层结构与挤土效应防护措施 |
4.5 本章小结 |
5 工程实例 |
5.1 工程概况 |
5.2 桩基概况 |
5.3 压桩施工技术概况 |
5.3.1 施工准备 |
5.3.2 压桩顺序 |
5.3.3 施工工艺流程 |
5.3.4 压桩技术要求 |
5.4 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分析 |
5.4.1 浮桩和地面隆起问题 |
5.4.2 穿越夹层问题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上海软土地基建筑物纠倾加固方法及工程实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几个典型的结构物倾斜实例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既有建筑物倾斜原因分析 |
2.1 建筑物倾斜产生的原因 |
2.2 工程实例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倾斜建筑物纠倾加固方法综述 |
3.1 建筑物纠倾加固原则 |
3.2 加固工程特点 |
3.3 建筑物纠倾加固方法分类 |
3.4 建筑物纠倾方法基本原理 |
3.5 锚杆静压桩加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倾斜建筑物纠倾实例分析 |
4.1 工程实例1 |
4.2 工程实例2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静压桩在高层商住楼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大直径桩在CFG桩复合地基高层建筑止沉与纠倾过程中的受力分析[D]. 王璐. 山东建筑大学, 2021
- [2]顶升法在房屋纠偏加固中的实际应用[D]. 郭晓军. 东南大学, 2019(05)
- [3]沈阳市桩基础选型的统计对比研究 ——以沈阳市ZHC项目为例[D]. 安文强.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4]西宁某高层商住楼纠倾加固工程分析与数值计算研究[J]. 牛文庆,张小兵,王逢睿,孙琪,胡明珠,吴冠仲. 建筑结构, 2018(S2)
- [5]锚杆静压桩和掏土组合法在高层建筑纠倾加固中的应用[A]. 杜涛,李亚亮. 第十二届建筑物建设改造与病害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 2018
- [6]黄土地区桩基承载力可靠性分析及概率统计推断研究[D]. 胡玉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08)
- [7]新型振动桩机耦合系统动力特性分析[D]. 姜世杰. 东北大学, 2009(06)
- [8]新型振动桩机耦合控制系统及仿真研究[D]. 贾光. 东北大学, 2009(06)
- [9]静压预制桩在南宁的应用研究与实践[D]. 商宇. 重庆大学, 2008(06)
- [10]上海软土地基建筑物纠倾加固方法及工程实例分析[D]. 何国平. 上海交通大学, 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