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兰尖铁矿确保高陡边坡安全(论文文献综述)
何金城[1](2020)在《某露天矿高陡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文中提出矿山安全一直是采矿行业永恒的主题,绿色矿山建设也将成为矿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矿山安全是前提,绿色矿山是目的,本文将矿山安全中高陡边坡稳定性问题与绿色矿山建设中土地复垦适宜性问题结合研究,对实际矿山工程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和指导意义。本文以国内某大型露天石灰岩矿山为依托,借助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平台,对所选取矿山的两个典型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1-1’高陡顺层岩质边坡在自然工况下能够长时间保持稳定;含软弱夹层的2-2’高陡顺层岩质边坡在自然工况下,稳定性极差,易发生滑移弯曲型滑坡,岩体发生溃屈破坏。同时对含软弱夹层的不稳定高陡边坡采用锚索和抗滑桩加固,探究两者最佳的支护形式,结果表明:锚索最佳的支护位置位于坡中偏下(xL/L=5/12),最优入射角度为14°;抗滑桩最佳的支护位置位于坡中偏上(xL/L=2/3),且抗滑桩的支护效果更加显着。最后提出较为完善的复垦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FAHP-Entropy复垦评价模型,对露天矿山各评价单元进行不同复垦方向的适宜性评价,结合评价结果给出最终复垦方案的建议:底部平台复垦为旱地或水田;各级台阶平台复垦为有林地和灌木林地;各级台阶坡面以草地和灌木林地相结合的方式复垦;顶部平台复垦为果园。全文研究成果可为类似矿山的边坡稳定性分析和复垦适宜性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
王玉凯[2](2020)在《露天矿软弱基底排土场变形机理及控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露天矿产持续开采,排土场垮塌、滑坡等事故时有发生,给国家财产和人民安全造成了重大损失。本文以鞍钢大孤山露天矿外排土场为背景,通过现场调查、室内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手段,对软弱基底排土场变形机理及控制方法开展系统研究。通过现场调研研究了排土场堆积散体的粒径分布规律和分区特征;运用室内三轴试验和数值模拟试验研究了颗粒级配对排土场散体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通过底摩擦试验和数字散斑技术,研究了软弱基底排土场变形机理和破坏模式;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研究了排土、振动、基底软化等复杂工况下大孤山排土场的稳定性以及关键参数的影响规律;研究提出了优化排土工艺和基底注浆加固等排土场变形的控制方法,并通过底摩擦试验进行了效果对比分析。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排土场散体粒径呈现明显的“上小下大”的水平分层现象,中间粒径D50和平均粒径(?)均随排土场高度(h/H)的增加而线性减小(h为测点位置至排土场坡底的垂直距离;H为排土场总高度)。细粒散体的质量百分含量P<5mm随排土场高度(h/H)的增加而增大,且呈现二次函数关系。排土场各台阶堆积散体没有出现粒径段缺失的现象,级配良好。(2)排土场散体三轴试验的峰值应力、峰值应力比均随细粒含量P<5mm的增大而线性增大;峰值应力随围压的增大而增大,峰值应力比随围压的增大而减小;散体试样变形特征呈现出低压剪胀高压剪缩的变形规律。排土场散体的抗剪强度符合指数模型:τ=A·(σ)B,其中参数A、B均随细粒含量(P<5mm)的增加而线性增大,其中 A=3.7142·P<5mm+0.3489,B=0.6808·P<5mm+0.0894;A、B的拟合系数R2均大于0.95。(3)软弱基底排土场稳定性明显低于坚硬基底排土场。坚硬基底排土场变形破坏形态呈现滑塌—牵引—推移态势。首先坡脚滑塌牵引高级边坡滑移,高级边坡由于前缘支撑力减小而卸荷松弛,在更高级边坡的推移作用下继续向坡脚滑移;由此形成排土场由低级向高级边坡依次滑移的变形破坏形态。软弱基底排土场变形破坏主要受软弱基底控制。由于排土场在重力作用下产生不均匀沉降,使边坡坡脚首先发生开裂,开裂后坡体沿基底向坡脚滑移,然后逐步向后部坡体发展,从而循环出现下沉—开裂—滑移过程,直至软弱基底上覆边坡全部失稳滑移。(4)坚硬基底与软弱基底排土场的裂隙形成机制不同:坚硬基底排土场裂隙由不均匀水平变形产生且前部坡体水平位移大于后部坡体,裂隙类型为张拉裂隙;软弱基底排土场裂隙由不均匀竖向沉降产生且前部坡体竖向位移大于后部坡体,裂隙类型为错动裂隙。(5)大孤山排土场坡顶由+150m水平堆载至+201m水平使安全系数由1.343降低至1.238;接着粉质粘土基底软化使安全系数由1.238降低至1.129;然后坡脚开挖使使安全系数由1.129降低至1.029;最后坡脚处混凝土搅拌站机械振动使排土场安全系数以6s为一周期进行周期性改变,坡脚振动工况下排土场最小安全系数为0.747,最终导致滑坡发生。(6)排土场稳定性对三级边坡堆载角度、基底粘聚力、排弃渣土粘聚力和机械振动强度的敏感程度中等,对三级边坡堆载高度、基底内摩擦角、基底粉质粘土含水量、渣土内摩擦角和一级边坡开挖角度的敏感程度高。排土场稳定性随三级边坡堆载高度和角度、基底粉质粘土含水量、一级边坡开挖角度、机械振动强度的增大而降低,随基底粉质粘土粘聚力和内摩擦角、排弃渣土粘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增大而增大。(7)正向覆盖式排土场滑坡模式为二、三级边坡的圆弧形滑坡。反向覆盖式排土场滑坡模式为滑塌—牵引—推移式滑坡。正向压坡脚式排土场破坏模式为重力作用下三级边坡局部的圆弧形滑坡。反向压坡脚式排土场破坏模式为沿不同级配散体分界面的基底型滑坡。正向压坡脚式排土场滑坡范围最小,滑体体积最小,稳定性高,综合效果优于其他三类排土方式对应的排土场。(8)软弱基底排土场变形防控方法主要包括软弱基底加固和选取合理的排土方式:可采用动力固结、钻孔注浆、完善排水的措施加固软弱基底;同时可采用滑坡范围小,滑体体积小,排土场稳定性高的正向压坡脚式排土方式进一步减小排土场变形。
包一丁[3](2020)在《排土场边坡稳定性评价及潜在滑坡灾害范围预测 ——以朱家包包排土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世界各地,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的排土场被投入使用。但是排土场作为巨型人造地质体,常发生毁灭性的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给人民生命物质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排土场的地质灾害防治与减灾,成为了一个必须要克服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攀枝花朱家包包钒钛磁铁矿排土场为例,以现场调查及室内实验为基础,以数值分析为主要手段,对朱家包包排土场各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对相关潜在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归纳出各影响因素与边坡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另外对朱矿排土场潜在的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进行了危害范围的预测。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获取的成果如下:首先,以现场调查及实验为基础,对朱家包包钒钛磁铁矿的当前的地质构造背景及工程地质概况进行了叙述。着重介绍了朱矿排土场的地形地貌,岩性组成,材料物理力学性质,以及现场调查所发现的不良地质现象,包括小型滑坡及拉张裂隙组合,从而对朱矿排土场当前的稳定性有一个宏观定性的认识。其次,在对排土场地质定性认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定量的稳定性分析,稳定性分析的方法采用基于强度折减技术的有限元法。在此之前,首先结合遥感影像、DTM数据、地形分析、GIS技术处理、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创建可用于数值计算三维的排土场实体模型,并在模型建立完成的基础上,赋予各土层参数。然后分析各种荷载工况下的边坡稳定性,工况包括天然工况(即无额外荷载)、地震工况、降雨工况、坡脚开挖工况及附加荷载工况,得到各种工况下边坡的稳定性的认识。再次,使用有限元模型对可能影响边坡稳定性且前人研究较少的重要因素(裂隙深度、位置,降雨强度,土体渗透系数,地震荷载)进行了敏感性的讨论,探讨各影响因子变化下,边坡的稳定性变化情况,分析它们与边坡稳定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根据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计算边坡稳定性的结果,结合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自主开发的浅水流软件SFLOW,模拟了道沟第I台阶边坡失稳后可能的灾害范围。同时还模拟了滑坡产生松散物源而发生泥石流的潜在危害范围,及谷坊建立之后对泥石流阻挡的模拟,为滑坡-泥石流灾害,或灾害链潜在范围的预测及防治提供了一个案例模板。
翟雷[4](2019)在《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排土场边坡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矿山排土场占地面积广,增加速度快,且区域分散,对人类生存环境和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甲玛铜多金属矿地处青藏高原中部,具有青藏高原典型的地质特征,区域气候恶劣,地貌切割强烈,沟谷较发育、且纵坡大,地质构造活动强烈,山坡岩体寒冻风化与冰劈作用十分强烈,坡面岩体极为破碎,植被稀疏且脆弱,形成了大量残坡积物和寒冻风化形成的倒石堆,坡体稳定性差,由于独特的环境因素,自然灾害频发,也导致该地区排土场更容易发生地质灾害。通过对甲玛铜多金属矿南坑与角岩露天排土场高陡边坡治理与边坡稳定性的研究,折射出高寒高海拔地区类似工程及松散体边坡的稳定要素,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保护区域下游村镇、道路、河流的安全,改善当地水土流失状况及环境效益。本文紧密结合实际工程案例,采用散体岩土的现场试验与室内直剪试验、排土场边坡自然安息角的测量等手段,确定排土场边坡岩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并通过极限平衡分析、可靠性分析和弹塑性有限元分析等方法,对排土场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并分析是否可增大排土场最终边坡角及台阶边坡角;最后对甲玛矿现有排土场的危险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现有排土场高陡边坡的治理方案。所得排土场边坡稳定性数据及排土场高陡边坡综合治理方案可作为该地区类似工程设计、施工的参考。本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研究分析,设计的角岩与南坑排土场边坡(最终边坡角分别为22°和20°)是稳定的,具备挖潜力的可能,可适当提高边坡角。2、通过分析计算,对角岩与南坑排土场合理边坡参数推荐如下:角岩排土场:2628°;南坑排土场:2729°;两排土场台阶坡面角均为35°,并按此参数,优化排土场设计。3、根据现有排土场基本情况,制定高陡边坡综合治理方案,削坡卸载及压坡脚联合治理,并提出相应施工方案。根据边坡监测技术的发展,提出了针对该矿的边坡雷达监测系统,边坡加固及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等边坡监控技术措施。
杨朝云[5](2019)在《不同降雨条件下银山矿百岭湾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分析》文中认为排土场作为露天矿山的必要设施之一,其堆积的大量散体物质是地质灾害的重要物源。矿山排土场一旦遇上强降雨,极易形成滑坡或泥石流等严重的地质灾害,将会对下游或周边的矿区、农田与居民区带来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本文以银山矿百岭湾排土场为工程实例,采用室内试验、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开展了不同降雨条件下排土场边坡稳定性研究。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根据现场颗粒分析试验的结果,利用修正的Rosin-Ramuler模型得到了排土场堆积散体的粒径在不同高度下的分布规律。对现场采集的散体物质分别进行剪切和三轴压缩试验。结果表明:排土场散体物质试样饱和后其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开展了大雨、暴雨、大暴雨三种降雨条件下排土场两个典型危险边坡剖面的渗流及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降雨初期,由于雨水渗入排土场坡体,边坡孔隙水压力迅速上升,边坡安全系数立即下降。然而,在不同降雨条件下排土场稳定性良好,安全系数最小值为1.42。在降雨强度一定时,随降雨的持续,边坡安全系数稳定下降,但II号边坡剖面,安全系数下降后有小幅度回升。而在降雨时间一定时,降雨强度越大,边坡的体积含水率上升速率及幅度越大,对边坡的影响范围也随之加大,安全系数下降速率及幅度亦随之加大。(3)以排土场最终设计堆排高度下的最终边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预留平台宽度为30 m、35 m、40 m、45 m、50 m、55 m、60 m时在自然状态及上述三种降雨条件下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预留平台宽度与边坡安全系数呈正比。在自然状态下边坡稳定性较好,安全系数最小值为1.533。而在大暴雨情况下边坡安全系数满足1.15要求的平台宽度要≥45 m,为了保证安全系数留有一定富余,预留平台宽度宜取55 m。
赵睿鸣[6](2019)在《基于强度折减法的露天矿高陡边坡稳定性及治理研究》文中认为露天矿开采是现代社会主要开采方式之一,露天矿高陡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及治理已经成为露天矿相关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河南三道庄露天矿为我国特大型露天矿山,近年来年采剥总量达4000万吨。2016年末,其南帮边坡发生滑坡,严重威胁矿山生产作业安全。因此,治理该处滑坡及进行相关的稳定性分析研究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本文在现场实际勘察、采集整理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极限平衡法和强度折减法分析治理前边坡稳定性及判定破坏形式。再加入支护结构,分析治理后边坡稳定性,验证治理工程效果,并分析支护结构的受力情况及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治理前边坡水平位移及塑性应变主要集中于边坡上部松散堆积体内,松散堆积体内水平位移及塑性应变远大于边坡下部片岩层。沿松散堆积体交界面的滑移带安全系数远小于边坡整体滑移带安全系数。边坡的主要破坏形式为上部松散堆积体引起的边坡局部破坏。2.降雨工况下,边坡上部松散堆积体内的水平位移及塑性应变值大幅上升,边坡安全系数由天然工况下1.175降低至1.078。证明在降雨工况下,边坡较为不稳定,可能发生破坏。3.治理后,边坡位移区及塑性应变区不再集中于松散堆积体内,而沿边坡整体分布。整体水平位移较为均匀,松散堆积体内水平位移及塑性应变值有所降低。证明边坡于上部松散堆积体处发生局部破坏的可能性趋于消失,边坡整体性显着提升。边坡安全系数在天然工况下由1.175提升至1.478,在降雨工况下由1.078提升至1.350,均处于稳定状态,边坡稳定性得到实质性改善。4.模拟结果显示,预应力锚索和抗滑桩在松散堆积体交界面处受力较大,证明能有效抵挡松散堆积体沿交界面的下滑力,发挥支护作用。同时,通过灰色关联法可知,在预应力锚索各组成因素中,锚索数量对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大。
林哲[7](2018)在《临近边坡的控制爆破技术理论与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提出预裂爆破是临近边坡的控制爆破技术常采用的技术措施,现已运用在深凹露天矿山以及水利水电站等靠近高陡边坡中,在为了得到光滑的岩壁以及避免出现超挖、欠挖现象,达到了理想的爆破效果。特别在一次爆破岩石量和使用的炸药量多的露天矿山控制爆破领域,预裂爆破技术的使用不仅减弱了爆破对边坡的振动,还减少了后期边坡的维护费用,而且还降低了对附近周边建筑物振动的危害。利用ANSYS/LS-DYNA建立了二维双孔不同的不耦合介质以及不同不耦合系数下装药爆破数值模型,再现了不耦合装药爆破的应力发展过程,得出了爆破应力云图、应力时程曲线图;分析了空气和水介质不耦合装药在不同的不耦合系数,比较了水和空气对应力的衰减速度差异,并分析了两炮孔连线的中点单元作为破坏分析对象。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其孔间距250cm,水介质径向不耦合系数2.5时,其预裂爆破达到最佳的爆破效果,并通过对不耦合装药两炮孔连线中点地表单元振速时程曲线分析得出,水介质不耦合装药预裂爆破技术具有更好的减震作用,这对维护高陡边坡的安全稳定性具有很好的效果。根据武钢大冶铁矿的实际生产情况,对两种不同的不耦合介质装药方式进行预裂爆破,整体上均得到了理想的爆破效果。不过从电铲开挖后的边坡发现,水介质不耦合装药预裂爆破后平整度以及半壁孔率都比空气介质不耦合预裂爆破效果好,同时发现边坡没有出现超挖、欠挖现象,这种装药方式大大的降低了后期边坡的维护费用,对矿山的经济效益产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另外,发现用水作为不耦合介质也具有降低地面峰值速度的优势,其降低幅度比空气介质不耦合装药还大,还有它在降尘降震方面也具有更好的效果。故将水介质不耦合装药预裂爆破方式技术成果提倡运用到此类矿山中。
陈思帆[8](2015)在《尖山铁矿西部边坡稳定性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露天矿山的不断增多,露天矿山的边坡稳定性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露天矿边坡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矿山企业的安全问题以及经济利益。因此,露天矿山边坡的稳定性问题一直是岩土和采矿工程领域研究的重点。针对不同的边坡问题,应采取最适合的方法进行系统的研究,以保证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本文以尖山铁矿西部边坡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角度,详细的对矿山边坡的稳定性展开了系统的研究,具体内容如下:通过对矿区地质概况、矿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等条件的分析以及对矿山边坡的实地勘察情况,主要研究了影响尖山铁矿西部边坡稳定性的几个主要因素,即:地下水、大气降水、地层结构、地震、爆破震动、开采深度,得出各个因素对边坡稳定性的大致影响;同时依据矿山的实际生产情况,结合对西部矿山边坡破坏模式的实地调查,总结出了矿区边坡可能发生的破坏模式。基于极限平衡法对尖山铁矿西部的典型边坡剖面计算了其安全系数,与允许安全系数进行比较,得出现行条件下边坡稳定性的状态。利用Midas GTS软件对尖山铁矿西部边坡建立了三维数值模型,之后将模型导入FLAC 3D软件,对尖山铁矿西部边坡的位移场,应力场,塑性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得出有可能导致矿山边坡失稳的区域及其原因。综合前文对尖山铁矿西部边坡影响因素研究、破坏模式研究、安全系数计算、数值模拟分析等研究的结果,并结合在尖山铁矿西部的实际勘探以及矿山实际生产情况等,根据边坡防护的原则,以及常用的边坡防护措施,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边坡防护措施的建议,确保在矿山生产过程中边坡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闫大洋[9](2014)在《露天矿台阶预裂爆破参数优化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矿山开采是为国民经济提供原料和能源的工业,大部分露天金属矿山在边坡处理中均采用预裂爆破技术。预裂爆破技术能够有效控制围岩的超控和破裂,从而在露天矿边坡处理上得到广泛应用。因此,有必要在矿山生产中对预裂爆破参数进行优化,以加快矿山生产建设速度,维护边坡稳定,降低爆破成本,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以大孤山铁矿在边坡处理中如何在靠帮情况下形成平整和稳定的预裂面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主要爆破岩种的孔网参数和微差间隔时间,采用ANSYS/LS-DYNA软件并根据生产试验进行优化,得出主要爆破岩种的最优爆破参数。在现场进行预裂爆破试验,观测半壁孔出现率、预裂面的平整性以及破坏范围,并采用爆破振动测试观测降震效果,通过预裂爆破综合评价模型评测优化前后预裂爆破设计方案的爆破效果。通过理论分析、实验室测试和现场试验,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根据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三角形布孔方式,可以形成等值抵抗线和较均匀的应力场,其最不利破坏区域明显减小,爆炸能量分配更均匀,保证爆破破碎的效果。(2)通过ANSYS/LS-DYNA有限元程序软件,得出大孤山铁矿主要爆破岩种的最优爆破参数。磁铁矿、花岗岩的孔网参数均调整为7m×6.5m,孔间微差时间为25ms,排间微差时间为65ms。片麻岩的孔网参数调整为8m×7.5m,孔间微差时间为25ms,排间微差时间为65ms。几种主要爆破岩种参数优化后,半壁孔率显着提高,振动降低,不平整度减小,破坏范围也明显降低。(3)实现了精细爆破理念在大型露天矿山的具体实践,突破了传统以现有雷管段别确定微差时间的局限,使微差时间设计合理化。(4)利用模糊数学原理,在总结和分析预裂爆破效果特点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评价预裂爆破效果的新方法,建立了露天矿山边坡预裂爆破综合评价模型,证明了模糊数学评价预裂爆破效果的可行性。
郝红兵[10](2011)在《四川省攀枝花市典型矿区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及治理措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攀枝花市是我国重要的矿业城市和重要的钒钛磁铁矿基地,矿产资源丰富,矿种齐全,资源配套较好。由于大规模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导致矿山地质灾害、环境污染、资源破坏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较突出,而攀枝花铁矿区、巴关河石灰石矿区和宝鼎煤矿区为其中最为突出、最具代表性的典型矿区。本文结合攀枝花市矿山地质环境的控制和影响因素以及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和表现形式、危害性等,确定了矿山基本情况、矿区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问题、环境污染问题、资源破坏问题等五类共20项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的方法确定其指标权重,建立了攀枝花市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以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3个典型矿区矿山地质环境进行了评价。据评价结果,3个矿区均属矿山地质环境较差的类型,根据隶属度的差异,其中又以宝鼎煤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条件较差,巴关河石灰石矿区次之,攀枝花铁矿区相对较好。采用所建立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取得的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在矿山地质环境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各典型矿区存在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提出了各典型矿区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建议。在完善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法规政策和保证金制度等基础上,攀枝花铁矿区应重点加强各采场、排土场地质灾害的治理,巴关河石灰石矿区则应重点加强西采场滑坡的治理,宝鼎煤矿区则应在重点做好采煤沉陷区和地下水疏干区搬迁安置和综合治理基础上,进一步改良采选工艺,进一步加强弃碴综合利用和矸石山综合治理。
二、兰尖铁矿确保高陡边坡安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兰尖铁矿确保高陡边坡安全(论文提纲范文)
(1)某露天矿高陡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露天矿高陡边坡稳定性研究进展 |
1.2.2 露天矿高陡边坡防护治理研究进展 |
1.2.3 矿山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2 边坡失稳及复垦评价的理论研究 |
2.1 边坡失稳主要的破坏模式 |
2.1.1 岩质边坡破坏的一般形式 |
2.1.2 顺层岩质边坡变形破坏机理 |
2.2 基于FLAC3D的边坡计算理论 |
2.2.1 FLAC3D求解的基本思路 |
2.2.2 强度折减理论 |
2.3 边坡稳定的允许安全系数 |
2.4 基于FAHP-Entropy耦合定权法的复垦评价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3 分层开挖下高陡边坡稳定性研究 |
3.1 工程背景 |
3.1.1 矿区概况 |
3.1.2 计算剖面及参数的选取 |
3.2 高陡顺层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 |
3.2.1 计算模型的建立 |
3.2.2 数值模拟计算与分析 |
3.2.3 边坡稳定性综合分析 |
3.3 含软弱夹层的高陡顺层边坡稳定性分析 |
3.3.1 计算模型的建立 |
3.3.2 数值模拟计算与分析 |
3.3.3 边坡稳定性综合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含软弱夹层的多台阶高陡边坡支护形式探究 |
4.1 概述 |
4.2 锚索支护形式的探究 |
4.2.1 预应力锚索参数的选择 |
4.2.2 锚索单元的模拟 |
4.2.3 高陡边坡锚索最佳支护位置分析 |
4.2.4 锚索最优入射角度分析 |
4.2.5 支护前后对比分析 |
4.3 抗滑桩支护形式的探究 |
4.3.1 抗滑桩参数的选取 |
4.3.2 桩单元的模拟 |
4.3.3 高陡边坡抗滑桩最佳支护位置分析 |
4.3.4 支护前后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露天矿山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
5.1 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5.1.1 概述 |
5.1.2 评价原则 |
5.1.3 指标体系的建立 |
5.2 基于FAHP-Entropy复垦评价模型的计算 |
5.2.1 FAHP主观赋权法的指标权重 |
5.2.2 Entropy客观赋权法的指标权重 |
5.2.3 综合权重与适宜性指数 |
5.3 复垦方向的初步确定 |
5.4 最终复垦方案的设计 |
5.4.1 总体复垦方案 |
5.4.2 复垦工程措施设计 |
5.4.3 露天矿山复垦效果图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露天矿软弱基底排土场变形机理及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排土场粒径分布特征研究 |
1.2.2 粗粒土强度特性研究 |
1.2.3 边坡相似模型试验研究 |
1.2.4 边坡稳定性研究 |
1.2.5 排土场破坏模式研究 |
1.2.6 排土场边坡控制技术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排土场散体分区及力学特性研究 |
2.1 依托工程概况 |
2.2 大孤山排土场散体粒径分布特征 |
2.2.1 排土场散体粒径分布概况 |
2.2.2 排土场散体粒径分布规律 |
2.2.3 排土场散体粒径与排土场高度的关系 |
2.3 排土场散体大三轴试验 |
2.3.1 试验仪器 |
2.3.2 试验设计 |
2.3.3 试验结果 |
2.4 PFC三轴数值模拟试验 |
2.4.1 数值模型建立 |
2.4.2 试样固结及墙体加载 |
2.4.3 试验方案及参数标定 |
2.4.4 试验结果 |
2.5 粒径对排土场散体力学特性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3 软弱基底排土场变形机理研究 |
3.1 试验目的 |
3.2 试验原理 |
3.2.1 相似条件 |
3.2.2 底摩擦模型 |
3.3 试验设备及量测系统 |
3.3.1 试验设备 |
3.3.2 量测系统 |
3.4 底摩擦实验设计 |
3.4.1 原型选取 |
3.4.2 相似关系及相似材料 |
3.4.3 模型制作 |
3.5 试验结果分析 |
3.5.1 坚硬基底排土场位移场分析 |
3.5.2 软弱基底排土场位移场分析 |
3.5.3 变形机制与破坏模式分析 |
3.6 软弱基底排土场沉降变形计算 |
3.6.1 计算方法 |
3.6.2 计算模型及工矿 |
3.6.3 计算结果及变形机理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复杂工况下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分析 |
4.1 计算方法 |
4.2 模型及参数 |
4.3 复杂工况下排土场边坡稳定性 |
4.4 影响因素参数敏感性分析 |
4.4.1 三级边坡高度 |
4.4.2 三级边坡角度 |
4.4.3 基底强度 |
4.4.4 排弃渣土强度 |
4.4.5 一级边坡角度 |
4.4.6 机械振动强度 |
4.4.7 影响因素敏感度 |
4.5 本章小结 |
5 排土场变形控制方法研究 |
5.1 排土场变形控制方法的提出 |
5.1.1 软弱基底加固 |
5.1.2 排土方式优化 |
5.2 试验目的 |
5.3 试验设计 |
5.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4.1 正向覆盖式排土 |
5.4.2 反向覆盖式排土 |
5.4.3 正向压坡脚式排土 |
5.4.4 反向压坡脚式排土 |
5.4.5 最优排土方式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排土场边坡稳定性评价及潜在滑坡灾害范围预测 ——以朱家包包排土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排土场边坡破坏机制 |
1.2.2 排土场边坡破坏模式 |
1.2.3 排土场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
1.2.4 排土场边坡潜在滑坡灾害范围预测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3 地质构造特征 |
2.4 地层岩性 |
2.5 地震 |
2.6 气象 |
2.7 植被 |
2.8 物理地质现象 |
第3章 朱矿排土场工程地质特征 |
3.1 排土场地形地貌特征 |
3.2 排土场台阶崩滑特征 |
3.3 排土场区域内裂隙特征 |
3.3.1 1#裂隙组合 |
3.3.2 2#裂隙组合 |
3.3.3 3#裂隙组合 |
3.4 排土场材料物理力学参数 |
3.4.1 弃渣体物理力学参数 |
3.4.2 残坡积层物理力学参数 |
3.4.3 基岩性质 |
3.5 小结 |
第4章 边坡稳定性评价 |
4.1 模型建立及预设置 |
4.1.1 三维排土场边坡模型的建立 |
4.1.2 基于强度折减技术的有限单元法 |
4.1.3 排土场裂隙模拟 |
4.1.4 其他设置 |
4.2 边坡稳定性计算 |
4.2.1 天然工况下边坡稳定性计算 |
4.2.2 地震工况边坡稳定性计算 |
4.2.3 降雨工况下边坡稳定性计算 |
4.2.4 开挖坡脚边坡稳定性计算 |
4.2.5 附加荷载边坡稳定性计算 |
4.3 小结 |
第5章 边坡稳定性敏感性分析 |
5.1 拉张裂隙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5.2 降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5.3 地震动荷载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6章 滑坡的潜在灾害范围预测 |
6.1 SFLOW基本理论 |
6.2 排土场滑坡-泥石流灾害链模拟 |
6.2.1 滑坡灾害模拟 |
6.2.2 泥石流灾害模拟 |
6.3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排土场边坡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排土场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排土场所处地质环境及设计情况 |
2.1 交通位置 |
2.2 当地气象、水文条件 |
2.3 当地地形地貌特征 |
2.4 区域工程地质条件 |
2.5 南坑排土场设计 |
2.5.1 场址选择 |
2.5.2 运输方式的选择 |
2.5.3 堆置要素 |
2.6 角岩排土场设计 |
2.6.1 排土场选址 |
2.6.2 运输方式的选择 |
2.6.3 堆置要素 |
3 排土场散体岩土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及参数的确定 |
3.1 排土场散体岩土现场试验 |
3.1.1 样坑挖掘 |
3.1.2 岩土块度筛分与测量 |
3.1.3 样坑体积测量 |
3.1.4 含水量测试 |
3.1.5 自然安息角测量 |
3.1.6 散体岩体现场测试数据统计分析 |
3.2 散体岩土室内的大尺寸直剪试验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方案及结果 |
3.2.3 试验数据处理 |
3.3 排土场边坡岩土体力学参数确定 |
4 设计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分析 |
4.1 边坡稳定性的极限平衡分析 |
4.1.1 边坡稳定性极限平衡分析方法及有关参数 |
4.1.2 设计排土场边坡稳定性的极限平衡分析 |
4.2 甲玛矿露天排土场稳定性的FLAC3D三维数值模拟分析 |
4.2.1 角岩排土场三维数值分析模型 |
4.2.2 角岩排土场三维数值分析结果 |
4.3 设计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分析结果 |
4.3.1 边坡稳定性极限平衡分析结果角岩排土场: |
4.3.2 排土场稳定性的FLAC3D三维数值模拟分析结果 |
5 甲玛矿露天排土场合理边坡参数的确定 |
5.1 合理边坡参数的边坡稳定性的极限平衡与可靠性分析 |
5.1.1 合理边坡参数的边坡稳定性极限平衡分析 |
5.1.2 边坡的可靠性分析 |
5.1.3 排土场堆置高度分析 |
5.2 基于强度折减的边坡稳定性二维有限元模拟分析 |
5.2.1 二维弹塑性有限元分析结果 |
5.3 国内实例排土场的边坡角 |
5.4 排土场合理边坡角的确定 |
5.4.1 极限平衡分析结果 |
5.4.2 可靠性分析结果 |
5.4.3 有限元分析结果 |
5.4.4 合理边坡角的确定 |
5.5 特定条件下排土场堆置高度的确定 |
5.5.1 最大单台阶堆置高度 |
5.5.2 多台阶堆置高度 |
5.5.3 不同基底极限堆置高度 |
5.6 优化边坡参数对实际生产的意义 |
5.6.1 优化后排土场设计 |
5.6.2 对实际生产的意义 |
6 甲玛矿露天排土场高陡边坡综合治理 |
6.1 南坑与角岩露天排土场基本情况 |
6.2 综合治理总体方案的选择 |
6.3 削坡卸载及压坡脚联合治理方法的可行性方案 |
6.3.1 卸荷爆破方案 |
6.3.2 电耙卸载方案 |
6.3.3 自上而下逐台阶倒排溜放(重力搬运)卸载方案 |
6.3.4 自上而下逐台阶挖掘机铲装—自卸汽车运输卸载方案 |
6.4 排土场高陡边坡综合治理 |
6.4.1 南坑、角岩排土场卸荷爆破 |
6.4.2 南坑排土场综合治理 |
6.4.3 角岩排土场综合治理 |
6.5 甲玛排土场边坡稳定性控制技术 |
6.5.1 排土场稳定性控制技术措施 |
6.5.2 甲玛铜矿的排土场边坡监控技术措施 |
6.5.3 排土场边坡的稳定性控制措施建议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不同降雨条件下银山矿百岭湾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降雨入渗理论研究 |
1.2.2 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分析 |
1.2.3 降雨工况条件下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分析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排土场散体物质物理力学性质研究 |
2.1 排土场概况及地质调查 |
2.1.1 排土场概况 |
2.1.2 地质调查 |
2.2 现场渗透试验 |
2.3 散体物质粒径组成与分布 |
2.3.1 散体物质粒径测量方法 |
2.3.2 散体物质粒径测量结果 |
2.3.3 散体物质粒度分布统计 |
2.3.4 散体物质粒度特性分析 |
2.4 室内试验 |
2.4.1 地表土物理力学性质 |
2.4.2 大型直接剪切试验 |
2.4.3 大型三轴压缩试验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不同降雨条件下排土场边坡渗流及稳定性分析 |
3.1 排土场渗流及稳定性分析理论 |
3.1.1 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 |
3.1.2 降雨入渗理论 |
3.1.3 有限元计算原理 |
3.1.4 极限平衡法理论 |
3.2 数值分析模型建立 |
3.2.1 数值分析流程 |
3.2.2 剖面选取及模型网格划分 |
3.2.3 设置边界条件 |
3.2.4 计算参数选取 |
3.3 降雨工况设定 |
3.4 不同降雨条件下排土场边坡渗流分析 |
3.4.1 Ⅰ号典型剖面边坡渗流分析 |
3.4.2 Ⅱ号典型剖面边坡渗流分析 |
3.4.3 边坡渗流对比分析 |
3.5 不同降雨条件下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分析 |
3.5.1 Ⅰ号典型剖面边坡稳定性分析 |
3.5.2 Ⅱ号典型剖面边坡稳定性分析 |
3.5.3 边坡稳定性对比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预留平台宽度对降雨条件下排土场稳定性的影响 |
4.1 工程概述 |
4.2 数值分析模型建立 |
4.3 不同预留平台宽度稳定性分析 |
4.4 排土场安全运行防范措施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参与科研项目 |
致谢 |
(6)基于强度折减法的露天矿高陡边坡稳定性及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露天矿边坡研究发展历程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工程背景及地质概况 |
2.1 工程背景 |
2.2 项目所处地理位置 |
2.3 气象水文条件 |
2.4 滑坡现场概况 |
2.4.1 现状和类型 |
2.4.2 滑坡组成 |
2.4.3 边坡原始结构特征 |
2.4.4 滑坡成因分析 |
第三章 基于极限平衡法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
3.1 极限平衡法概述 |
3.1.1 传递系数法 |
3.1.2 简化毕绍普法 |
3.1.3 摩根斯坦法 |
3.2 稳定性分析 |
3.2.1 计算工况 |
3.2.2 计算参数的选取 |
3.2.3 计算滑移带的选取 |
3.2.4 计算结果及稳定性评价 |
3.3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强度折减法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
4.1 分析原理概述及软件介绍 |
4.1.1 强度折减法 |
4.1.2 莫尔—库伦强度准则 |
4.1.3 弹塑性有限元基本原理 |
4.1.4 分析软件介绍 |
4.2 治理前边坡模拟结果分析 |
4.2.1 建立模型及参数选取 |
4.2.2 开挖工况模拟结果分析 |
4.2.3 天然工况模拟结果分析 |
4.2.4 降雨工况模拟结果分析 |
4.2.5 稳定性分析及评价 |
4.3 小结 |
第五章 治理工程及模拟结果分析 |
5.1 滑坡治理原则 |
5.2 滑坡治理工程 |
5.2.1 治理工程特点 |
5.2.2 常用边坡支护技术 |
5.2.3 三道庄露天矿南帮滑坡治理工程 |
5.3 治理工程数值模拟 |
5.3.1 建立模型及参数选取 |
5.3.2 天然工况模拟结果分析 |
5.3.3 降雨工况模拟结果分析 |
5.3.4 稳定性分析及评价 |
5.4 预应力锚索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分析 |
5.4.1 灰色关联法概述 |
5.4.2 分析过程及结果评价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临近边坡的控制爆破技术理论与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介质不耦合装药研究发展 |
1.2.2 预裂爆破试验研究发展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不同介质不耦合装药预裂爆破原理 |
2.1 不同介质不耦合装药预裂爆破时爆炸冲击波的初始参数 |
2.1.1 空气不耦合装药预裂爆破时爆炸冲击波的初始参数 |
2.1.2 水不耦合装药预裂爆破时爆炸冲击波的初始参数 |
2.2 不同耦合介质爆炸冲击波衰减规律 |
2.2.1 空气中爆炸冲击波衰减规律 |
2.2.2 水中爆炸冲击波衰减规律 |
2.3 不同耦合介质预裂爆破爆破孔壁初始压力与药量计算 |
2.3.1 空气介质不耦合装药时的孔壁初始压力 |
2.3.2 水介质不耦合装药爆破时的孔壁初始冲击波压力 |
2.3.3 水介质不耦合装药预裂爆破的药量计算 |
2.4 不同介质不耦合装药预裂爆破时的准静态应力场 |
2.4.1 空气介质不耦合装药预裂爆破准静态应力场 |
2.4.2 水介质不耦合装药预裂爆破准静态应力场 |
2.5 不同耦合介质的爆炸能量传输 |
2.5.1 空气不耦合装药的能量传输 |
2.5.2 水不耦合装药的能量传输 |
2.6 预裂爆破炮孔间距 |
2.7 预裂爆破成缝机理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预裂爆破双孔数值模拟 |
3.1 ANSYS/LS-DYNA简介 |
3.2 材料模型和状态方程的构建 |
3.3 求解步骤 |
3.4 不同耦合介质装药预裂爆破双孔三维模型的建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临近边坡控制爆破技术工程应用 |
4.1 试验目的 |
4.1.1 爆破振动测试系统与测试原理 |
4.2 现场试验方案与试验结果分析 |
4.2.1 水介质不耦合装药预裂爆破的参数确定 |
4.3 试验结果和分析 |
4.4 综合评价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尖山铁矿西部边坡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边坡稳定性研究方法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尖山铁矿工程概况 |
2.1 矿区概述 |
2.1.1 地理位置与交通 |
2.1.2 地形及水文地质条件 |
2.1.3 气候条件 |
2.1.4 地震资料 |
2.2 矿区工程地质条件 |
2.2.1 地层 |
2.2.2 岩浆若 |
2.2.3 地址构造 |
2.3 矿区现状 |
2.3.1 矿区边坡现状 |
第三章 尖山铁矿西部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 |
3.1 概述 |
3.2 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 |
3.2.1 地下水的影响 |
3.2.2 大气降水的影响 |
3.2.3 地层结构的影响 |
3.2.4 地震的影响 |
3.2.5 爆破震动的影响 |
3.2.6 开采深度的影响 |
3.3 边坡的破坏模式研究 |
3.3.1 常见的边坡破坏模式 |
3.3.2 尖山铁矿西部破坏特征调查 |
3.3.3 尖山铁矿西部边坡破坏模式分析 |
3.4 边坡安全系数计算分析 |
3.4.1 研究范围的选取 |
3.4.2 允许安全系数的选取 |
3.4.3 计算分析方法 |
3.4.4 计算参数选取 |
3.4.5 计算结果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尖山铁矿西部边坡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 |
4.1 Midas GTS和FLAC 3D联合建模 |
4.1.1 Midas GTS简介 |
4.1.2 FLAC 3D简介 |
4.1.3 建模思路 |
4.1.4 Midas GTS几何模型 |
4.1.5 FLAC 3D几何模型 |
4.2 基本力学模型 |
4.2.1 Mohr-Coulomb本构模型 |
4.2.2 基本假定 |
4.2.3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
4.2.4 模型材料参数 |
4.2.5 模拟评价方法与原则 |
4.2.6 符号说明 |
4.3 边坡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结果 |
4.3.1 位移场分析 |
4.3.2 应力场分析 |
4.3.3 塑性区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尖山铁矿西部边坡防护措施 |
5.1 边坡防护原则 |
5.2 常用边坡防护措施 |
5.2.1 排水工程 |
5.2.2 锚固技术 |
5.2.3 钢筋混凝土支挡 |
5.2.4 削坡减载 |
5.2.5 控制爆破技术 |
5.2.6 采动防护 |
5.3 尖山铁矿西部边坡防护措施 |
5.3.1 排水工程 |
5.3.2 锚固技术 |
5.3.3 覆盖层技术 |
5.3.4 边坡的监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露天矿台阶预裂爆破参数优化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和意义 |
1.3.1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2 研究意义 |
2 预裂爆破基本理论与分析 |
2.1 岩石破碎机理 |
2.1.1 爆炸应力波破坏理论 |
2.1.2 爆轰气体膨胀破坏理论 |
2.1.3 爆炸应力波和爆轰气体联合作用理论 |
2.2 预裂爆破原理 |
2.2.1 保护孔壁机理 |
2.2.2 预裂缝成缝机理 |
2.3 预裂成缝因素分析 |
2.3.1 炸药性质 |
2.3.2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 |
2.3.3 岩体的结构和构造 |
2.3.4 钻孔直径及孔深 |
2.3.5 预裂孔内水隙状况 |
2.3.6 预裂孔现场施工质量 |
3 合理孔网参数和微差间隔时间数值模拟 |
3.1 有限元分析软件概述 |
3.2 数值模拟的准备工作 |
3.2.1 材料模型和模型建立 |
3.2.2 数值模型计算时间的控制 |
3.3 数值模拟计算和结果分析 |
3.3.1 数值模拟计算 |
3.3.2 结果分析 |
4 预裂爆破效果分析模型 |
4.1 预裂爆破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1 降震效果 |
4.1.2 半壁孔出现率 |
4.1.3 预裂面的平整性以及破坏范围 |
4.2 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 |
4.3 预裂爆破效果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 |
4.3.1 爆破效果的评价等级区间 |
4.3.2 爆破效果隶属度的确定 |
4.3.3 爆破效果因素权重的确定 |
4.4 爆破效果综合评价模型的确定 |
5 预裂爆破现场试验与结果分析 |
5.1 大孤山铁矿预裂爆破设计方案 |
5.1.1 工程概况 |
5.1.2 预裂爆破设计方案 |
5.2 采场生产爆破振动现场监测和数据处理 |
5.2.1 爆破振动概述 |
5.2.2 爆破振动监测与评价标准 |
5.2.3 现场爆破振动测试 |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1 预裂爆破效果数据处理 |
5.3.2 预裂爆破效果的综合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10)四川省攀枝花市典型矿区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及治理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自然地理及地质环境条件 |
2.1 位置与交通 |
2.2 社会经济条件 |
2.3 地质环境条件 |
2.3.1 地形地貌条件 |
2.3.2 气象水文条件 |
2.3.3 地质环境条件 |
第3章 矿产开发现状和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
3.1 矿产资源种类和储量 |
3.1.1 矿产资源种类 |
3.1.2 矿产储量 |
3.2 矿产资源分布及开发利用状况 |
3.2.1 主要矿种的分布及开发利用现状 |
3.2.2 矿山企业概况 |
3.3 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类型 |
3.3.1 基本概念 |
3.3.2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类型的划分 |
3.4 攀枝花市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分布 |
3.4.1 攀枝花市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类型 |
3.4.2 攀枝花市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分布 |
3.4.3 攀枝花市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危害 |
3.4.4 本次研究的主要矿山环境问题 |
第4章 攀枝花铁矿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
4.1 矿区概况 |
4.1.1 矿区地质概况 |
4.1.2 矿山开采情况 |
4.2 矿山主要地质环境问题 |
4.2.1 地面变形问题 |
4.2.2 矿山“三废”污染问题 |
4.2.3 水土流失问题 |
4.2.4 地下水均衡破坏问题 |
4.3 典型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分析 |
4.3.1 兰营徐采场高边坡特征及稳定性分析 |
4.3.2 尖山排土场滑坡特征及稳定性分析 |
第5章 巴关河石灰石矿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
5.1 矿区概况 |
5.1.1 矿区地质概况 |
5.1.2 矿山开采情况 |
5.2 矿山主要地质环境问题 |
5.2.1 地面变形问题 |
5.2.2 矿山“三废”污染问题 |
5.2.3 水土流失问题 |
5.2.4 地下水均衡破坏问题 |
5.3 西采场滑坡地质环境问题分析 |
5.3.1 滑坡基本情况 |
5.3.2 滑坡成因机制分析 |
5.3.3 滑坡稳定性分析 |
5.3.4 滑坡整治措施和效果 |
第6章 宝鼎煤矿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
6.1 矿区概况 |
6.1.1 矿区地质概况 |
6.1.2 矿山开采情况 |
6.1.3 工程地质条件 |
6.1.4 水文地质条件 |
6.2 矿山主要地质环境问题 |
6.2.1 地面变形问题 |
6.2.2 矿山“三废”污染问题 |
6.2.3 矿山水土流失问题 |
6.2.4 矿山地下水均衡破坏问题 |
6.2.5 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现状 |
6.3 矿区地面塌陷地质环境问题分析 |
6.3.1 矿区地面塌陷概况 |
6.3.2 地面塌陷的理论计算和评价 |
6.3.3 地面塌陷的防治措施 |
第7章 矿山地质环境评价 |
7.1 评价原则和方法 |
7.1.1 评价原则 |
7.1.2 评价方法 |
7.2 评价指标的选取 |
7.3 评价指标因素分析 |
7.3.1 矿山基本情况 |
7.3.2 矿区地质环境条件 |
7.3.3 地质灾害问题 |
7.3.4 环境污染问题 |
7.3.5 资源破坏问题 |
7.4 矿山地质环境评价 |
7.4.1 评价因素集和评语集 |
7.4.2 评价因素的评定标准 |
7.4.3 指标权重的层次分析计算 |
7.4.4 典型矿区矿山环境评价 |
7.4.5 评价结果合理性分析 |
第8章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
8.1 保护与治理主要措施 |
8.2 各典型矿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
8.2.1 攀枝花铁矿区 |
8.2.2 巴关河石灰石矿区 |
8.2.3 宝鼎煤矿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兰尖铁矿确保高陡边坡安全(论文参考文献)
- [1]某露天矿高陡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D]. 何金城.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2]露天矿软弱基底排土场变形机理及控制方法研究[D]. 王玉凯.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1)
- [3]排土场边坡稳定性评价及潜在滑坡灾害范围预测 ——以朱家包包排土场为例[D]. 包一丁. 吉林大学, 2020(08)
- [4]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排土场边坡稳定性研究[D]. 翟雷. 西南科技大学, 2019(10)
- [5]不同降雨条件下银山矿百岭湾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分析[D]. 杨朝云. 南华大学, 2019(01)
- [6]基于强度折减法的露天矿高陡边坡稳定性及治理研究[D]. 赵睿鸣. 厦门大学, 2019(08)
- [7]临近边坡的控制爆破技术理论与数值模拟研究[D]. 林哲. 太原理工大学, 2018(10)
- [8]尖山铁矿西部边坡稳定性研究[D]. 陈思帆. 昆明理工大学, 2015(01)
- [9]露天矿台阶预裂爆破参数优化的研究与应用[D]. 闫大洋. 安徽理工大学, 2014(03)
- [10]四川省攀枝花市典型矿区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及治理措施研究[D]. 郝红兵. 成都理工大学,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