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螺旋输送机的整体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刘昱彤[1](2021)在《高纯镁砂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文中研究说明高纯镁砂是众多镁质耐火材料中需求量最大、用途最广泛的品种之一,然而,高纯镁砂生产行业也同样带来了严重的资源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阻碍了镁砂生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分别选择传统工艺、清洁生产工艺以及浮选工艺三种不同的生产工艺作为研究对象,对高纯镁砂生产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及对比分析,为高纯镁砂生产工艺改进提供参考。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评估传统工艺生产高纯镁砂的环境影响,从生命周期的角度量化分析各生产阶段的环境影响。结果表明,传统工艺生产高纯镁砂的总环境影响为4.23E-12。其中,全球变暖效应潜值(GWP)是高纯镁砂生产过程中最大的环境影响类型,可吸入无机物(RI)、富营养化效应潜值(EP)、酸化潜值(AP)、固体废弃物(WS)的环境影响也较大。从生产阶段的角度分析,轻烧阶段是高纯镁砂生产过程中环境影响最大的阶段,其环境影响为2.29E-12,其中GWP、EP、RI、AP对轻烧阶段环境影响的贡献较大。重烧阶段的环境影响为1.74E-12,是污染第二大的生产阶段,尤其是WS、RI、GWP、AP的影响较大,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生产环节。而其余四个生产阶段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相较轻烧、重烧环节比较小。(2)基于传统工艺生命周期评价结果进一步提出了两种改进工艺,即清洁生产工艺与浮选工艺,使用生命周期评价法对两种改进工艺生产高纯镁砂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并与传统工艺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清洁生产工艺的环境影响为1.97E-12,浮选工艺的环境影响为2.96E-12,与传统工艺相比,清洁生产工艺的环境影响削减了53.43%,浮选工艺的环境影响削减了30.02%,由此可见,两种改进工艺中,清洁生产工艺优于浮选工艺。对于清洁生产工艺,轻烧阶段环境影响削减最大,其次是重烧阶段,主要是因为除尘、脱硫、脱硝工艺效果显着,细磨、压球、开采、运输阶段的环境影响与传统工艺大体相当;对于浮选工艺,其环境影响降低主要是减少一步煅烧工艺所带来的环境效益,另外,矿石破碎、浮选两个新增环节的环境影响也不容忽视。(3)在清洁生产工艺与浮选工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基于浮选工艺增加清洁生产技术实施的浮选清洁生产工艺,并使用生命周期评价法对该工艺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浮选清洁生产工艺的环境影响为1.86E-12,与传统工艺相比削减了56.03%,与浮选工艺相比削减了37.16%,与清洁生产工艺相比削减了5.60%,是生产高纯镁砂一种更清洁的生产工艺。
郝铎[2](2018)在《生物质燃料燃烧机的设计与试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阶段烟叶烘烤工作多在密集型烤房中进行,而目前推广的烤房烘烤设备仍多以煤为主要燃料,热能的利用率不到35%,而热损失却达到惊人的65%。另外以传统化石能源的燃烧来提供烟叶烘烤工作所需热量也给周围环境带来较大的污染。因此研究针对密集型烤房的配套供热设备,寻找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减少污染,降低烤烟成本成为烟叶烘烤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已有生物质燃烧机研究,根据燃烧学原理,按照产品的热学性能要求及标准烤烟房要求,计算出烟叶烘烤最大需热为1.3×105KJ/h,燃料量7.27kg/h,空气量5.02m3/min,排烟量4.72Nm3/kg,理论燃烧温度为1170℃。根据计算出的数据,进行合理优化分析,为燃烧机的各部分装置及结构的理论设计提供依据。(2)根据以上计算的数据对设备的尺寸、功率、转数、进风量等参数进行合理设计,使燃烧机的各部分参数基本满足计算出的理论数据,之后按照方案设计出燃烧机的结构原理图,为燃烧机的实际生产提供依据。(3)将设计的燃烧机进行实际生产,并对燃烧机进行实地试验,经过对燃烧机的进料、除渣、点火、燃烧等试验,得出试验数据并加以分析。按照试验数据,优化并改进燃烧机的结构及各部分装置的工作时长,使燃烧机满足对烟叶烘烤工作的供热需求。通过试验得出燃烧机的各部分优化参数为:当进料螺旋转数为65r/min,每3分钟进料1.7kg时,燃烧机的点火时间最短;除渣装置转数为45r/min,起始时间为12分钟,间隔为10分钟时的除渣效果最好。且燃料经过除渣螺旋的翻动,与空气接触的机会增加,燃烧效果最好;进风口截面积为0.15×0.22m,炉膛内壁开孔数为16×18,通风量为4.22m3/min,燃烧机升温速度最快,实际最高燃烧温度为831℃。通过本文优化设计出的燃烧机,在送料时间、除渣间隔及时长、燃烧、配风等方面得到改善。使得燃烧机的送料及燃烧均匀,除渣效果好,燃烧充分。
李金花[3](2017)在《重污染行业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以镁质耐火材料生产企业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深入,工业污染作为工业发展的附属产物逐渐成为制约工业企业乃至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在众多工业企业中,以重污染行业企业的污染排放最为严重,几乎占据了工业总污染负荷的50%-90%,因此重污染行业企业必须改变原有的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和谐统一发展。基于以上问题,对重污染行业企业进行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论文在汇总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和研究了重污染行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方法,从环境、能源、技术、经济和社会等层面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得出重污染行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和潜力,并以镁质耐火材料行业的不同产品生产企业作为案例进行了指标体系的实践应用,为促进该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提出了基于生命周期评价(LCA)的重污染行业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环境影响评价指标。将LCA方法及其指标引入到了重污染行业企业环境影响评价和可持续发展评价中,采用LCA方法中的非生物资源耗竭潜值、全球变暖潜值、酸化潜值、富营养化潜值、臭氧损耗潜值、光化学臭氧合成潜值、人体毒性潜值、海洋水生生态毒性潜值、淡水水生生态毒性潜值、陆地生态毒性潜值等指标进行重污染行业企业环境影响评价,并以镁质耐火材料行业中的电熔镁砂生产的四种不同工艺对比作为案例进行了佐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已有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的环境层面的单一资源能源利用和污染物排放等指标相比,采用LCA方法及其指标可以更加科学、全面的分析出重污染行业企业整个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并有效避免环境影响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中的转移问题,比传统的环境指标更具有优势。(2)构建了重污染行业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影响重污染行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将重污染行业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扩展到环境、能源、技术、经济和社会五个层面,并构建出了综合评价—影响系统—驱动力因素—对应指标的指标体系模型框架。指标筛选方面,在采用专家调查法进行初步筛选的基础上引入了霍尔三维结构,从逻辑维、时间维、知识维三个维度进行了指标的科学筛选,最终确定了重污染行业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37项指标,其中环境层面包括LCA指标及资源利用率、废物回收利用率等16项指标,能源层面包括能源消耗量/种类、清洁能源比例等3项指标,技术层面包括技术装备水平、科研人员比例等6项指标、经济层面包括绿色成本、净收益等7项指标,社会层面包括年事故数量、居民投诉个数等5项指标。该指标体系综合全面的考虑了重污染行业企业的各项影响因素,而且采用霍尔三维结构进行指标的二次筛选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专家调查法的主观因素影响,使得指标体系更加科学完整。(3)建立了重污染行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方法。在指标标准化方面,采用极值处理法进行标准化处理,实现指标之间的可比分析。在指标权重计算方面,提出了采用主观赋权重法和客观赋权重法相结合确定权重的方法,首先采用主观赋权重法中的层次分析法(AHP)初步确定出各指标的权重,然后采用客观赋权重法中的熵值法(EVM)进行权重的修订,从而最终确定出各指标的权重值。案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确定的指标权重排序基本一致,而且采用EVM修订之后的指标权重比单独用AHP更加有层次性,有效降低了采用AHP的单一权重的主观因素的影响,而且实现了根据不同案例进行指标权重的灵活调整,使得最终确定的指标权重更加科学合理。在指标合成方面,选择加权总和法确定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得分,最终得分为0~1之间的数值,得分越高,说明被评价企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相对越高;得分越低,则说明企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越低。(4)以镁质耐火材料生产企业为例进行了重污染行业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方法的实践应用研究。案例分别选取了该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三类产品生产企业,包括轻烧镁粉企业、高纯镁砂企业和电熔镁砂企业进行可持续发展评价,分别开展了不同企业间的横向对比和同一企业不同时间段的纵向对比。案例研究表明不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评价结果与企业实际情况较为一致,且进行指标数据获取和评价时较易获得,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在进行综合评价时采用AHP和EVM确定的指标权重科学合理,指标合成能够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及不同层面水平的对比和原因分析,有效地验证了本研究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方法的可行性,能够满足不同企业间的横向对比或同一企业的趋势变化分析,具有良好的普适性和实用性。(5)提出了基于清洁生产的镁质耐火材料行业可持续发展方案。针对镁质耐火材料案例企业的评价结果,从清洁生产的角度提出了镁质耐火材料行业可持续发展方案措施和改进建议,从原辅材料和能源、技术工艺、设备、过程控制、产品、废弃物、管理和员工八个方面研制和筛选出了 28项可行的清洁生产方案,包括17项无/低费方案和11项中/高费方案,并对中/高费方案进行了效益分析和可行性分析。通过清洁生产方案的实施,能够为企业带来显着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包括每年节煤达到300吨,节电38.4万kwh,消化粉矿28.1万吨并节省菱镁矿石2.5万吨,废水利用率由原来的70%提高到100%,减少烟粉尘排放140吨,节省成本约969.5万元等。本案例研究可以为促进镁质耐火材料行业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王宗领[4](2016)在《混凝土搅拌站粉尘运动规律及其治理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城镇化进程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各大城市都建有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楼)。但由于早期粗放型设计和管理,混凝土搅拌站(楼)生产现场排放不达标等环保问题比较严重;另一方面,中国的雾霾天气越来越严重,各大城市都开始加强大气污染的治理工作。在此背景下,近年来搅拌站停产整顿、搬迁改造、搬离市区的现象屡屡发生,很多城市工业园区也开始禁止混凝土搅拌站(楼)企业进驻。为此,攻克混凝土搅拌站(楼)粉尘、污水、废渣、噪音等关键技术难题,具有非常重要的工程实用价值。本文针对混凝土搅拌站在除尘方面出现的技术瓶颈,在研究混凝土搅拌站除尘系统结构的基础上,运用流体力学的相关知识,基于Fluent软件模拟粉尘运动规律及袋式除尘器内部流场分布,提出了一种混凝土搅拌站(楼)除尘系统的改进方案。所做的主要工作有:首先,混凝土搅拌站粉尘的运动是由粉尘颗粒和气体组成的典型的气固两相流动,本文从气固两相流动及计算流体力学控制方程入手,在欧拉坐标系下应用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建立气体的运动方程,在拉格朗日坐标系下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建立单颗粉尘颗粒的运动方程,并论述了运动方程的离散解法;再者,基于Fluent软件研究了混凝土搅拌站粉尘的运动规律,并针对混凝土搅拌站除尘系统的袋式除尘器运行阻力大、清灰效果不佳、滤袋磨损严重等问题,运用Fluent软件分别模拟了袋式除尘器内部流场规律、清灰喷吹管喷嘴的气流分配状况,获得了袋式除尘器内部的流场分布及喷嘴气流分配规律;最后,根据混凝土搅拌站的工况特点以及模拟仿真取得的结果,改进了袋式除尘器的进风口结构、喷吹管喷嘴结构,并针对混凝土搅拌站粉料仓易出现爆仓的问题设计了一套安全门带有除尘装置的除尘系统。
孙军强[5](2014)在《混凝土搅拌楼粉料储存输送系统节能分析与研究》文中指出混凝土搅拌在工程建设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产环节,我国正在加快城镇化建设,混凝土行业得到了飞速发展,混凝土搅拌楼的需求数量也在增加。随着世界人口增加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出现,能源浪费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更多的人呼吁节能。混凝土搅拌楼作为大型的工程机械设备,能量浪费非常严重,为此,研究混凝土搅拌楼的节能是非常必要的。论文首先以HLS120混凝土搅拌楼为基础,分析了混凝土搅拌楼粉料储存输送系统的结构和工作过程,推导和研究了气力输送系统和螺旋输送机的功率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以机械设计节能基本原理为依据,对混凝土搅拌楼粉料储存输送系统所消耗的能量和功率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增加粉料储存仓进料口、出料口以及设计椭圆形粉料储存仓的办法以降低能量消耗,并对相关结构重新设计,提出了“粉料输送系统(气力输送系统、螺旋输送机)节能改进方案”、“粉料储存仓优化设计方案”、“粉料储存输送系统整体节能改进方案”;进而通过在MATLAB软件数值模拟,对“三种方案”进行分析,绘制气力输送系统和螺旋输送机消耗能量随新增进料口和出料口位置的变化曲线,确定了节能改进后新增进料和出料口的较佳位置,分析了混凝土搅拌楼粉料储存输送系统节能改进后的节能效率。理论计算及分析表明:混凝土搅拌楼粉料储存输送系统节能改进方案设计基本合理,结构符合设计要求,整体改进后的HLS120混凝土搅拌楼粉料储存输送系统节能效率达到了18%以上。若“粉料储存仓优化设计方案”应用实施,不仅能减低混凝土搅拌楼消耗的能量,而且方便了混凝土搅拌楼在山区狭小地段的安装和生产,有效的解决施工中这一难题。混凝土搅拌楼粉料储存输送系统的节能研究为其节能型产品的研发提供可靠的理论根据、可行的方案、具体的结构等比较详实的数据资料;该研究还可应用于日常粮食储存输送、港口的杂粮、石油等其它物料储存输送系统中,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
胡继云,孙庆春,李盟[6](2013)在《水平螺旋输送机性能的研究》文中认为螺旋输送机俗称"绞龙",是一种不具有挠性牵引构件的连续输送机械,用途广泛,是现代化生产和物流运输不可缺少的重要机械设备之一。简要综述了国内外螺旋输送机的性能研究现状,介绍了国内与国外关于螺旋输送机的研究差距,并指出了螺旋输送机的发展方向。
王东霞[7](2012)在《螺旋输送机的数值分析及优化设计的研究 ——输送小麦的卧式螺旋输送机》文中研究指明螺旋输送机是一种不具有挠性牵引构件的连续输送机械,其利用螺旋的旋转使得物料与螺旋轴间产生相对运动来达到输送、提升和装卸的目的,并且可以根据需求,在输送过程中完成混合、压缩、揉搓以及实现高温物料的输送等,故而,螺旋输送机应用广泛,是现代化生产和物流运输不可缺少的重要机械设备之一。螺旋输送机由于其特殊性和专业性,已经成为现代化粮食搬运系统机械化和自动化不可缺少的重要机械设备之一。目前,我国粮食年流通量约7000万吨,流动的品种主要为原粮稻谷、小麦、玉米和大豆,而小麦是我国原粮流通中仅次于水稻的主要粮食作物,其年流通量是非常大的,故而,本文主要是针对输送小麦物料的卧式螺旋输送机进行的研究,其对于现代化粮食搬运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输送小麦物料的卧式螺旋输送机工作机理的研究,细致研究作用在小麦颗粒上的力分量和小麦颗粒的运动分量,分析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在保证安全输送、减少输送过程中小麦物料附加物料流产生以及降低小麦破碎率的前提下,对卧式螺旋输送机中各主要设计参数对输送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做了总结,同时,给出了各主要设计参数的确定原则,依据该确定原则可模拟设计出卧式螺旋输送机。但该设计方法比较落后,无法提高卧式螺旋输送机的性能,因而在本文第三章中利用现代设计方法中的优化设计分别给出了优化其机械效率和优化其螺旋主体质量的优化问题,根据具体优化问题,确定优化设计变量、目标函数、约束条件,建立出具体的数学模型,然后,相应在MATLAB中进行优化计算分析,得出优化结果,通过对优化结果的分析,得出分别实现优化目标的结论。本文在第四章中,通过在ANSYS软件中对螺旋主体进行了静态结构的有限元分析,得出应力应变云图,得出螺旋叶片的危险截面在根部的结论;通过对不同工况下的螺旋主体的有限元分析的研究,总结了螺旋叶片厚度、螺距、螺旋叶片公称直径、填充系数等对螺旋主体应力场的影响;此外,还对第三章中螺旋主体优化前后的应力场做了对比分析,通过分析结果更加验证了优化方案的可行性。故而,本文的研究为螺旋主体的设计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对卧式螺旋输送机的设计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
毛兴中[8](2007)在《道路水泥混凝土的再生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概述了再生混凝土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其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提出“道路水泥混凝土的再生试验研究”课题,并分析了道路水泥混凝土再生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认为综合考虑混凝土再生的成本、社会和环保效益,混凝土的再生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较大的发展潜力。理论上分析了再生集料的特性和再生混凝土的特性及影响新拌再生混凝土特性的因素。与天然集料相比,再生集料含水率较高、吸水率较快、压碎指标稍低;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再生混凝土粘聚性和保水性较好、流动性较差、抗压强度稍低、耐磨性基本相同。在分析再生混凝土原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的基础上,探讨了混凝土的再生设备和再生工艺。通过试验研究,对再生集料路用性能、新拌再生混凝土的性能和硬化再生混凝土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除吸水率偏大外,再生集料的各项指标符合路用性能的要求;新拌再生混凝土和硬化再生混凝土的性能均符合路用要求。
姚光,包永刚[9](2004)在《螺旋输送机的整体改进》文中研究说明
二、螺旋输送机的整体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螺旋输送机的整体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高纯镁砂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高纯镁砂生产工艺研究进展 |
1.2.1 高纯镁砂制备工艺的发展 |
1.2.2 传统工艺流程 |
1.2.3 清洁生产工艺流程 |
1.2.4 浮选工艺流程 |
1.3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及相关领域研究进展 |
1.3.1 生命周期评价的概念 |
1.3.2 生命周期评价的步骤 |
1.3.3 生命周期评价软件 |
1.3.4 生命周期评价应用研究进展 |
1.4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选题意义 |
1.5 论文框架及技术路线 |
1.5.1 论文框架 |
1.5.2 技术路线 |
2 高纯镁砂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
2.1 目标与范围的确定 |
2.2 清单分析 |
2.3 影响评估 |
2.3.1 分类 |
2.3.2 特征化结果 |
2.3.3 归一化结果 |
2.4 讨论 |
2.5 结果解释 |
2.6 贡献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3 改进工艺生产高纯镁砂的生命周期评价研究 |
3.1 清洁生产工艺生产高纯镁砂的生命周期评价研究 |
3.1.1 目标与范围的确定 |
3.1.2 清单分析 |
3.1.3 影响评价 |
3.1.4 结果解释 |
3.2 浮选工艺生产高纯镁砂的生命周期评价研究 |
3.2.1 目标与范围的确定 |
3.2.2 清单分析 |
3.2.3 影响评价 |
3.2.4 结果解释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创新点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生物质燃料燃烧机的设计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生物质能源研究进展 |
1.2.2 我国生物质能在烟叶烘烤上的应用情况 |
1.2.3 国内外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
1.2.4 国内外生物质燃烧机技术发展现状 |
1.3 课题的来源与研究内容 |
1.3.1 课题来源 |
1.3.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生物质燃烧机的理论计算 |
2.1 引言 |
2.2 烤房工作原理及生物质燃料的热值分析 |
2.2.1 烤房的工作原理 |
2.2.2 生物质燃料的成分及热值 |
2.3 理论所需燃烧热量计算 |
2.4 空气量计算 |
2.4.1 理论所需空气量计算 |
2.4.2 实际空气量计算 |
2.5 烟气量计算 |
2.5.1 理论排放烟气量计算 |
2.5.2 实际排放烟气量计算 |
2.6 燃烧反应的热平衡 |
2.6.1 燃料的燃烧温度 |
2.6.2 燃烧温度的计算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机的设计 |
3.1 生物质燃烧机炉具的设计要求 |
3.2 生物质燃烧机的原理与结构 |
3.2.1 生物质燃烧机的原理 |
3.2.2 生物质燃烧机炉具结构 |
3.3 生物质颗粒燃料燃烧机炉具的设计 |
3.3.1 燃烧机料斗的设计 |
3.3.2 进料螺旋尺寸及转速的计算 |
3.3.3 除渣螺旋尺寸及转速的计算 |
3.3.4 燃烧机炉膛设计 |
3.3.5 燃烧机出风孔的设计 |
3.3.6 炉体壁、保温层和炉体外壳设计 |
3.3.7 燃烧机的电路系统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生物质燃烧机炉具的性能试验、分析及优化 |
4.1 试验概述 |
4.1.1 试验目的 |
4.1.2 试验装置、仪器及条件 |
4.1.3 试验条件 |
4.1.4 试验步骤及内容 |
4.2 试验结果及优化 |
4.2.1 进料装置试验及优化 |
4.2.2 除渣装置试验及优化 |
4.2.3 燃烧机进风和燃烧温度的关系及配风装置的优化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3)重污染行业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以镁质耐火材料生产企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1.2.2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
1.2.3 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 |
1.2.4 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
1.2.5 工业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
1.2.6 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2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重污染行业企业环境影响评价 |
2.1 传统的环境层面指标 |
2.2 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 |
2.2.1 LCA的概念 |
2.2.2 LCA在工业企业环境影响评价及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应用 |
2.2.3 LCA方法步骤 |
2.3 LCA方法中的环境指标 |
2.4 案例验证 |
2.4.1 目的与范围确定 |
2.4.2 清单分析 |
2.4.3 影响评价 |
2.4.4 结果解释 |
2.5 本章小结 |
3 重污染行业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重污染行业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目标 |
3.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3 指标体系的构建 |
3.3.1 重污染行业企业可持续发展驱动力因素分析 |
3.3.2 指标体系框架 |
3.3.3 指标筛选 |
3.3.4 指标解释 |
3.3.5 指标处理 |
3.4 本章小结 |
4 重污染行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
4.1 指标标准化 |
4.2 指标权重计算 |
4.2.1 层次分析法 |
4.2.2 熵值法 |
4.2.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体系权重计算 |
4.2.4 基于熵值法的指标体系权重修正 |
4.3 指标合成 |
4.4 本章小结 |
5 案例研究——镁质耐火材料生产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 |
5.1 镁质耐火材料行业概况 |
5.2 数据收集及处理 |
5.2.1 轻烧镁粉企业数据收集及处理 |
5.2.2 高纯镁砂企业数据收集及处理 |
5.2.3 电熔镁砂企业数据收集及处理 |
5.3 案例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 |
5.3.1 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计算 |
5.3.2 指标体系综合评价 |
5.4 镁质耐火材料行业可持续发展方案研究 |
5.4.1 案例企业背景 |
5.4.2 清洁生产方案 |
5.4.3 可行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重污染行业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调查问卷 |
附录B 重污染行业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霍尔三维结构筛选表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4)混凝土搅拌站粉尘运动规律及其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外混凝土搅拌站及袋式除尘技术研究进展 |
1.2.2 国内混凝土搅拌站及袋式除尘技术研究进展 |
1.2.3 国内外气固两相流理论研究进展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意义 |
1.5 本章小结 |
2 混凝土搅拌站及基本理论研究 |
2.1 混凝土搅拌站基础研究 |
2.1.1 混凝土搅拌站的分类 |
2.1.2 混凝土搅拌站的结构 |
2.1.3 混凝土搅拌站的工艺流程 |
2.2 混凝土搅拌站除尘系统研究 |
2.2.1 搅拌站粉尘来源 |
2.2.2 混凝土搅拌站粉尘性质分析 |
2.2.3 搅拌站的除尘系统 |
2.3 气固两相流的理论研究 |
2.3.1 气固两相流的理论基础 |
2.3.2 基础理论分析应用 |
2.4 Fluent软件平台及其在除尘技术方面的应用 |
2.4.1 Fluent软件平台 |
2.4.2 Fluent软件在除尘技术方面的应用 |
2.5 本章小结 |
3 气固两相流的求解研究 |
3.1 建立混合气体的数学物理模型 |
3.1.1 连续相物理数学模型 |
3.1.2 离散相物理数学模型 |
3.2 控制方程的处理及边界条件的设置 |
3.2.1 连续相控制方程的离散化处理 |
3.2.2 离散相控制方程的离散化处理 |
3.2.3 设置软件求解边界条件 |
3.3 建立研究对象的几何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4 模拟结果及分析研究 |
4.1 粉尘颗粒运动轨迹的模拟 |
4.2 袋式除尘器进风时内部流场的数值模拟 |
4.2.1 袋式除尘器内部流场迭代计算 |
4.2.2 计算结果 |
4.2.3 计算结果与工况对比分析 |
4.3 袋式除尘器脉冲管气流分配模拟 |
4.3.1 模拟过程 |
4.3.2 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混凝土搅拌站除尘系统优化 |
5.1 工程概况分析 |
5.1.1 工程存在问题分析 |
5.1.2 工程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5.2 除尘装置改进设计 |
5.2.1 除尘系统整体改进 |
5.2.2 袋式除尘器的改进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混凝土搅拌楼粉料储存输送系统节能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混凝土搅拌楼简介 |
1.1.1 混凝土搅拌楼的组成及工作流程 |
1.1.2 混凝土搅拌楼的分类 |
1.2 混凝土搅拌楼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混凝土搅拌楼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混凝土搅拌楼的研究现状 |
1.3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4 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混凝土搅拌楼粉料储存输送系统 |
2.1 气力输送系统 |
2.1.1 气力输送系统简介 |
2.1.2 气力输送系统分类 |
2.1.3 气力输送系统主要设计参数 |
2.1.4 气力输送系统功率计算公式推导 |
2.2 螺旋输送机 |
2.2.1 螺旋输送机简介 |
2.2.2 螺旋输送机分类 |
2.2.3 LSY 螺旋输送机参数及型号 |
2.2.4 螺旋输送机功率计算公式推导 |
2.3 粉料储存仓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混凝土搅拌楼粉料储存输送系统能耗分析 |
3.1 HLS120 混凝土搅拌楼简介 |
3.2 混凝土搅拌楼粉料储存输送系统结构及工作过程 |
3.2.1 混凝土搅拌楼粉料储存输送系统结构 |
3.2.2 混凝土搅拌楼粉料储存输送系统工作过程 |
3.3 混凝土搅拌楼粉料储存输送系统消耗能量 |
3.3.1 气力输送系统消耗能量 |
3.3.2 螺旋输送机消耗能量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混凝土搅拌楼粉料储存输送系统节能改进 |
4.1 机械设计节能基本原理 |
4.2 混凝土搅拌楼粉料储存输送系统节能分析 |
4.3 混凝土搅拌楼粉料输送系统节能改进方案 |
4.3.1 节能原理在气力输送系统中的应用 |
4.3.2 节能原理在螺旋输送机中的应用 |
4.3.3 粉料输送系统节能改进方案主要部件设计 |
4.4 混凝土搅拌楼粉料储存仓优化设计方案 |
4.4.1 节能原理在粉料储存仓设计中的应用 |
4.4.2 椭圆形粉料储存仓的提出 |
4.5 混凝土搅拌楼粉料储存输送系统整体节能改进方案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椭圆形粉料储存仓及其钢支架结构设计 |
5.1 钢筒仓设计概述 |
5.2 椭圆形粉料储存仓结构设计 |
5.2.1 初步设计 |
5.2.2 材料参数 |
5.2.3 应力分析 |
5.2.4 仓壁钢板厚度确定 |
5.3 椭圆形粉料储存仓钢支架结构设计 |
5.3.1 钢支架初步设计 |
5.3.2 钢支架荷载分析 |
5.3.3 钢支架强度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混凝土搅拌楼粉料储存输送系统节能改进效果分析 |
6.1 软件介绍 |
6.1.1 仿真介绍 |
6.1.2 MATLAB 软件介绍 |
6.1.3 MATLAB 的数值运算和绘图功能 |
6.2 混凝土搅拌楼粉料输送系统节能改进方案节能效率分析 |
6.2.1 消耗能量计算公式 |
6.2.2 参数准备 |
6.2.3 MATLAB 程序编辑 |
6.2.4 节能效率分析 |
6.3 混凝土搅拌楼粉料储存仓优化设计方案节能效率分析 |
6.4 混凝土搅拌楼粉料储存输送系统整体节能改进方案节能效率分析 |
6.4.1 消耗能量计算公式 |
6.4.2 MATLAB 程序编辑 |
6.4.3 节能效率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
致谢 |
(6)水平螺旋输送机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研究现状 |
2 国外研究现状 |
3 国内产品存在的问题与差距 |
3.1 国内粮食螺旋输送机存在的问题 |
3.2 我国产品与国外产品间的差距 |
3.2.1 大型螺旋输送机的关键核心技术上的差距 |
3.2.2 技术性能上差距 |
3.2.3 可靠性、寿命上的差距 |
4 螺旋输送机的发展趋势 |
(7)螺旋输送机的数值分析及优化设计的研究 ——输送小麦的卧式螺旋输送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螺旋输送机的概述 |
1.2.1 螺旋输送机特点 |
1.2.2 螺旋输送机基本机型 |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螺旋输送机的发展历程 |
1.3.2 国外的研究现状 |
1.3.3 国内的研究现状 |
1.3.4 国内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差距 |
1.3.5 螺旋输送机的发展趋势 |
1.4 课题提出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4.1 课题提出的意义 |
1.4.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螺旋输送机参数 |
2.1 引言 |
2.2 螺旋主体结构的分析 |
2.2.1 螺旋叶片 |
2.2.2 螺旋轴 |
2.2.3 卧式螺旋输送机的结构布置 |
2.3 小麦颗粒的力学和运动学分析 |
2.3.1 小麦颗粒的力学分析 |
2.3.2 小麦颗粒的运动学分析 |
2.4 卧式螺旋输送机主要参数的确定 |
2.4.1 填充系数 |
2.4.2 输送量 |
2.4.3 螺旋轴临界转速 |
2.4.4 螺旋叶片公称直径 |
2.4.5 螺旋轴转速 |
2.4.6 螺距 |
2.4.7 螺旋轴外径 |
2.4.8 驱动功率 |
2.4.9 螺旋公称直径与机槽间的间隙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螺旋输送机的优化研究 |
3.1 引言 |
3.2 优化设计原理 |
3.2.1 优化设计的概念 |
3.2.2 优化设计数学模型 |
3.2.3 优化设计问题的求解方法 |
3.3 卧式螺旋输送机机械效率的优化研究 |
3.3.1 叶片任意直径小麦颗粒的轴向移动速度 |
3.3.2 螺旋叶片的轴向负荷 |
3.3.3 机械效率公式的推导 |
3.3.4 不同规格的卧式螺旋输送机的优化结果 |
3.4 螺旋主体的优化研究 |
3.4.1 设计变量 |
3.4.2 目标函数 |
3.4.3 约束条件函数 |
3.4.4 优化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螺旋主体的有限元分析 |
4.1 引言 |
4.2 ANSYS简述 |
4.3 螺旋主体受力分析 |
4.3.1 物料堆积角的计算 |
4.3.2 螺旋叶片受力分析 |
4.4 螺旋体有限元分析 |
4.4.1 有限元几何模型建立 |
4.4.2 有限元模型建立与载荷添加 |
4.4.3 有限元计算和分析 |
4.5 不同工况下螺旋叶片应力状况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道路水泥混凝土的再生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提出的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再生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再生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1.3 道路水泥混凝土再生的可行性 |
1.3.1 技术可行性 |
1.3.2 经济可行性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二章 理论分析 |
2.1 基本概念 |
2.1.1 再生集料的定义 |
2.1.2 再生混凝土的定义 |
2.2 再生集料的基本性能 |
2.2.1 再生集料的形状和级配 |
2.2.2 再生集料的基本特性 |
2.3 再生混凝土的基本性能 |
2.3.1 新拌再生混凝土的特性 |
2.3.2 影响新拌再生混凝土性能的主要因素 |
第三章 再生混凝土质量控制 |
3.1 原材料的制备 |
3.1.1 原材料的制备方法 |
3.1.2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
3.2 再生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
3.2.1 配合比设计的原则 |
3.2.2 再生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
3.3 再生设备及工艺的探讨 |
3.3.1 再生设备的探讨 |
3.3.2 再生工艺的探讨 |
第四章 再生混凝土试验研究 |
4.1 试验内容及目的 |
4.1.1 试验内容 |
4.1.2 试验目的 |
4.2 再生集料路用性能测试 |
4.2.1 再生粗集料性能测试 |
4.2.2 再生细集料性能测试 |
4.3 新拌再生混凝土的性能测试 |
4.3.1 试验用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
4.3.2 测试方法 |
4.3.3 测试结果 |
4.4 硬化再生混凝土的性能测试 |
4.4.1 测试方法 |
4.4.2 测试结果 |
第五章 试验结果分析 |
5.1 再生混凝土试验研究的结果分析 |
5.1.1 再生集料的路用性能测试结果分析 |
5.1.2 再生混凝土性能试验结果分析 |
5.2 混凝土再生关键技术的探讨 |
5.2.1 再生混凝土路用性能的探讨 |
5.2.2 废弃混凝土循环压研破碎技术的探讨 |
5.2.3 道路混凝土振动拌和技术的探讨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建议及发展前景 |
6.2.1 建议 |
6.2.2 发展前景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螺旋输送机的整体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高纯镁砂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D]. 刘昱彤.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生物质燃料燃烧机的设计与试验[D]. 郝铎.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1)
- [3]重污染行业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以镁质耐火材料生产企业为例[D]. 李金花. 大连理工大学, 2017(01)
- [4]混凝土搅拌站粉尘运动规律及其治理研究[D]. 王宗领.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6(05)
- [5]混凝土搅拌楼粉料储存输送系统节能分析与研究[D]. 孙军强. 长安大学, 2014(03)
- [6]水平螺旋输送机性能的研究[J]. 胡继云,孙庆春,李盟. 粮食加工, 2013(06)
- [7]螺旋输送机的数值分析及优化设计的研究 ——输送小麦的卧式螺旋输送机[D]. 王东霞. 河南工业大学, 2012(03)
- [8]道路水泥混凝土的再生试验研究[D]. 毛兴中. 长安大学, 2007(07)
- [9]螺旋输送机的整体改进[J]. 姚光,包永刚. 山东建材, 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