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要从心理上成为奴隶(论文文献综述)
刘尧[1](2021)在《波伏娃“他者”思想的伦理研究》文中提出西蒙娜·德·波伏娃是一名杰出的存在主义哲学家,她一生致力于为女性寻求真正的自由和解放。波伏娃通过用存在主义的思想来分析女性主义,她的理论对全社会的女性主义运动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波伏娃学识渊博、博古通今、善于思考,在当时对于女性还存在强烈偏见的法国就通过自己的努力深入研究黑格尔等人的思想并运用到女性主义理论当中,她的成功更是标志着女性的思想的崛起。而《第二性》一书更加稳固了波伏娃的地位,书中通过对先天、历史、神话以及女性成长教育和处境进行梳理,剖析了女性地位低下的原因及形成过程,同时对女性获得真正的自由和解放之路提供了建议。《第二性》一书中提到了着名的“女人是他者”思想,在书中波伏娃用自己独特的观察视角剖析了女性所处的地位,她觉得女性长久以来一直处在一种依附于他人的客体地位,这种地位是他者的,乃至绝对他者的状态。本文主要针对于波伏娃《第二性》中的“女人是他者”思想进行分析。第一部分首先通过分析波伏娃所处时代的社会状况以及波伏娃本人成长经历,可以发现波伏娃之所以认为女性处于相对低下的地位正是由于社会和自身经历的影响导致。她所处的法国社会在当时各个领域都限制女性的权利以及排斥女性参与社会劳动,波伏娃家庭也坚守女性理所当然照顾家庭的思想,在这种传统思想的影响下,当波伏娃受到了好友扎扎死亡的打击和萨特新思想的冲击时开始思考女性为何受到和男性不平等的待遇,为何女性这个名词总是带有贬义色彩,由此波伏娃提出了着名的女人是他者。第二部分是对于波伏娃在《第二性》一书中的他者思想所运用的其他哲学思想进行梳理,其中包括了黑格尔的主奴辩证法理论、海德格尔本真与非本真状态、萨特存在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唯物史观和实践生成论的研究,她把这些思想结合女性地位进行研究,进而提出了针对于女性的他者思想。第三部分阐述了波伏娃他者思想的具体内涵以及她提出他者思想的目的,波伏娃在提出女人是他者基础上又提出了绝对他者,如果女性甘愿沦为他者状态不寻求解放,将会彻底沦为绝对他者的状态。因此波伏娃希望通过提出女人是他者的思想,警醒世人,让女性树立起主体型人格、突破父权制的压迫、寻求经济独立,同时社会也可以制定合理的社会制度来帮助女性摆脱他者地位。第四部分则是系统的梳理了《第二性》一书的主要内容,波伏娃分别从先天因素、历史因素、神话影响因素、成长教育因素以及处境因素五个方面来分析女性是怎样成为他者地位,通过深入分析女性是他者的原因提出了关于女性获得解放的建议。第五部分是对于波伏娃他者思想的评析,波伏娃的《第二性》一书在发表之后就一直被一些学者批判,我们也需要用辩证的眼光去评判她的他者思想,波伏娃的他者思想中存在着否定女性自身价值、缺少具体实施途径以及过度强调绝对平等的局限性,对此我们需要运用更科学、更先进的思想去思考。同时我们不能否定波伏娃他者思想对于女性主义伦理学的价值,她的思想构建了女性主义新视角、有利于女性主体性人格的养成以及道德责任感的培养,并且对于和谐性别伦理的构建也具有重大意义。
张哲[2](2020)在《汤姆·雷根动物权利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美国哲学家汤姆·雷根的动物权利论是从哲学角度论述动物权利问题的当代生态伦理前沿理论,回答了“人应该怎样对待动物”这一经典哲学命题。本文以雷根的动物权利思想为研究对象,为人们提供一种基于权利观点的动物伦理视野,试图较为深入和系统地探究雷根动物权利论独特的的理论价值。研究雷根的动物权利思想,不仅对我们认清动物的道德地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还对我们重新反思与处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文章除绪论外共分为四大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第一章和第二章,论述雷根动物权利论形成的原因。第一章通过介绍雷根生活的时代背景和雷根的生平经历,探讨雷根动物权利论产生与发展的现实基础。第二章分析雷根动物权利论形成的思想渊源,探究雷根动物权利思想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为第三章和第四章,重点研究雷根动物权利论的主要内容。第三章依据雷根动物权利理论的基本思想,分析提炼雷根的动物观、权利观、动物福利观。第四章在批判间接义务观和直接义务观的基础上,阐释雷根动物权利论的两个核心观点和五大基本原则。第三部分为第五章,对人类使用动物的现实状况进行道德判断,提出尊重动物权利的具体实践诉求。第四部分为第六章和第七章,分析雷根动物权利论的理论价值。第六章把雷根的动物权利论与当代其它代表性的动物伦理思想进行综合比较研究,分析雷根动物权利思想独有的特点、内容和意义。第七章总结雷根动物权利论的理论贡献和局限,阐明雷根动物权利论对当代动物伦理理论发展和社会实践的启示意义。文章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通过对雷根动物权利论理论基础的深入分析,文章从哲学史的角度论述西方动物伦理观、生态伦理学和素食主义思想对雷根动物权利思想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影响。(2)通过对雷根动物权利思想理论体系的探究,文章系统地提炼和阐述了雷根的动物观、权利观、动物福利观。(3)通过对雷根动物权利论与其它动物伦理思想的比较研究,文章审慎和客观地评价雷根动物权利论独有的理论特点和意义。(4)文章从生命哲学的视角研究雷根的动物权利论:一方面通过寻找生命哲学与雷根动物权利思想的共同之处来丰富雷根动物权利论的哲学基础;一方面通过在生命哲学视域中对雷根动物权利论的评判,试图提供一种更为宽广的研究路径。
李庭[3](2020)在《从“两性平等”到“两性和谐” ——人类解放视野下的女性主义研究》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认为,权利平等作为人与人之间外在冰冷的连接,导致人与人之间相互疏离。与此相一致,近现代女性解放以“两性平等”为内容,反而使性别关系逐渐走向对立——“两性平等”是“启蒙运动”反对男权社会所造成的“现代性”,然而只有将女性主义研究纳入到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的视野中,才能真正实现两性和谐。人类文明史就是以男权控制为标志的社会史。男性把持着性别的至高点奴役着女性,使女性长期处于性别的“边缘”状态。这种严重不对等的两性关系,使女性的社会地位仅高于奴隶,她们在思想意识、性别身份和社会角色各方面依附于男性。无论社会形态如何更替,女性的这种“第二性”身份都实行严格的代际传递——两性之间的不平等是人类社会不平等的一个缩影,男权企图在思想意识、性别身份和社会角色各方面,以虚假的“存在即合理”理论依据压制女性的觉醒。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现实中来看,不平等的两性关系不仅是对女性的压抑,也是对男性的异化。近代“启蒙运动”的勃兴,使女性主义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追求两性平等。然而,女性主义呈现出“女性”看齐“男性”,以为获得与男性同等的权利、地位等就会实现“两性平等”,这是“两性平等”的幻像。更为激进的女权主义者试图建立起“女权”推翻“男权”、“性别”取代“人性”的女权自信以获得解放,这不仅割裂了性别统一性,还将异化的男性群体排除在女性解放范畴之外。马克思对一个群体的自由以另一个群体不自由作为代价的现象进行了揭露,“由于这种共同体是一个阶级反对另一个阶级的联合,因此对于被统治阶级来说,它不仅是完全虚幻的共同体,而是新的桎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19页)以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分析不同时期的女性主义理论与实践发现:女性的本质、身体行为、心理等方面在异化的女性主义指导下均呈现异化状态,直接导致女性对“两性平等”内涵的理解以及进行的女性解放也是异化的。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研究女性解放的根本目标、基本内容和现实要求应当是以人类解放为视野,实现两性和谐,即:消解性别差异、实现两性自由全面发展和两性共同生命理想。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阐明了选题原因以及选题意义。基于对当代社会的女性问题以及两性之间矛盾冲突的关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分析女性解放的工具,发现女性解放呈现异化态势,女性主义研究必须进行变革。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论述要求,女性解放纳入到人类解放之中,女性解放的异化才会被扬弃,而且实现的是一种真的人的解放,以及实现两性之间的和谐。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女性主义研究的结合,不仅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具有当代意义,同样对两性和谐的复归具有科学性的指导作用。第二章,两性不平等的产生与演变。男权社会从根本上否定了女性拥有天然自由平等的权利,从而剥夺了女性在世俗社会中的公民平等权利。女性长期受阶级社会以及父权制社会的双重压迫,直到“启蒙运动”与法国大革命,对人类天然平等权利,即“人生而平等”的重新讨论使女权意识觉醒。第三章,两性不平等到两性平等的追求,即女性解放。女性开始从世俗中的公民平等权利以及伦理道德意识上的“人生而平等”为出发点,进行女性自由平等的复归。推翻父权制只是女性解放中的一部分,但是女性解放本末倒置,进行了一系列的激进解放运动以及一些激进的女权思想宣传,使整体的女性解放呈现为片面性的发展趋势,解放内容也多为权利解放。两性关系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女权激进的举措使两性关系矛盾冲突升级,取得限定胜利的同时伴随着许多新生女性问题的出现,例如,女性贫困化、女性就业歧视等。第四章,运用异化理论对女性解放进行分析。异化理论视阈下,女性的“类本质”、思想意识以及身体、行为等均被异化,这将直接导致女性对“两性平等”的认知具有偏差,以异化的意识去定义的“两性平等”内涵以及以异化的姿态去进行的女性解放必将是异化的“解放”以及失败的“解放”。女性对异化男性问题的忽视,对自身个体发展的漠视都将导致女性进行的解放是片面性的“解放”。所以,女性的解放思维必须进行变革,而马克思在异化理论中以及关于人的本质论述中都强调了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类才能实现异化的扬弃,实现最根本的人类解放,所以,女性解放必须纳入到人类解放之中,将两性平等解放目标上升至人类解放。第五章,人类解放视野下的两性和谐。马克思认为实现自由,就必需扬弃异化劳动,使人的类活动不再受到异己力量的支配,复归到自由的、有意识的类活动。所以,将女性解放置于人类解放之中,不仅会扬弃人的异化,同时也将片面的权利平等复归到人类解放,这将消除性别之间的对立矛盾,性别之间从相互否定到相互认同,从相互蔑视到相互欣赏,从相互对立到相互支撑。这样,两性之间拥有共同的生命理想,这就是人类解放视野下女性解放最终目标——两性和谐。
宋强[4](2020)在《机器人道德受体地位研究》文中指出道德受体似乎是我们接触不到的概念,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总是遇到道德受体的难题。历史上每一次道德受体范围的扩大总会引起轩然大波,不一样的道德受体观念会增加社会的矛盾。机器人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产物,在人类社会中的参与度越来越高,它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应不应该道德地对待机器人已然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机器人道德受体地位问题不仅关乎我们现在的生活,而且对未来的生活也有重大的影响。机器人作为一种世界非本有的人造物,对于其道德受体地位的探讨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以往道德受体标准和机器人道德受体地位的研究概况。其次对文中的核心概念“机器人”和“道德受体”进行了界定,确定本文研究的主体。本文从以往机器人道德受体地位的研究出发,分别分析了奴隶观和非人类中心主义观点的主要思想和弊端。将机器人视为奴隶和工具不符合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非人类中心主义观点不具有实践意义。基于未来的视角,处理人与机器人的关系时需要解决人机共存问题和类似电车难题的人机选择问题。在共存问题方面,本文从人类情感的需求以及义务论两个角度指出我们应当道德地对待机器人。在选择问题方面,本文提出机器人的道德受体地位与人的道德受体地位有所不同,机器人的道德受体地位相对较低,机器人仅具有弱道德受体地位。本文从机器人不具有感觉和意识两种属性、机器人不能与人达成道德契约以及人对机器人的移情作用具有局限性三个方面来论证机器人仅具有弱道德受体地位。
刘慧鸿[5](2020)在《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精神养生被认为是中医养生方法之一,并贯穿于养生始终,是养生活动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人民在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等诸多方面的健康需求如何实现,是一个在宏观层面涉及社会文化,在微观层面涉及精神调摄的多层面问题。中医药学凝聚着的深邃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对于创造性的解决如此宏大的健康需求提供了可能性。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精神养生的文献、理论、案例和策略研究,对此种实际上涉及面甚广的健康需求提出精神养生的理解和主张,探索精神养生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状态和价值实现。方法:研究方法也属于人的精神心理活动或观念认知方面的事物。如有中医学者所认为的“由于时代性的遮蔽”,养生缺少精神独立的系统研究。解除时代性的遮蔽是社会文化层面的宏大的精神需求。所以在研究方法上,立足传统文化、体现文化自觉,从而其根本方法就是传统文化话语体系中的“道学的”“观照的”方法。同时研究内容,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根本上也是传统文化和文化自觉。所以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是相应、相融、相生的,在传统文化的“共冶一炉”中,这也是文化自觉的一个重要面向。个体、群体就是在文化的抱持中健康成长的,放眼古今中外,没有比文化自觉更能提升人民精神境界、鼓舞人心和促进个体健康的事物。“道学的”“观照的”方法的特征,首先是境界取向。境界立意高远,就能“整全”“顾及全面”。借鉴整体论、内省法、创造性诠释等已有的思想方法,这些思想方法无论是历史渊源还是思想内核,都承继了传统文化。同时,论文也使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问卷调查、比较研究等方法,由此呈现“整全的顾及全面的多层远近观”。具体步骤为,首先对精神养生与道学的关系进行探讨,然后以精神养生、心理养生、情志养生、心性修养等为检索关键词在中英文数据库对文献检索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对精神养生的传统智慧进行阐释。借鉴于阐释得到的洞见,先在宏观层面、社会层面进行考察以完成理论探索,并明确理想和主张;最后通过精神养生相关的实践进行体验和考察,对如何实现理想和主张提供策略建议。成果:在文化层面,立足传统文化,以“道学”的阐释能力,展示精神养生的内在体系,阐明精神养生的“道”与“术”、“知”与“行”,使得对精神养生之本来面目有一个意会。并将道学这个研究方法与精神养生这个研究对象交融在一起,呈现为文化自觉的一种形式。在个体层面,通过道学的观照使得个体对精神养生的面貌有一个俯瞰,心中对如何精神养生有一个总览而不失细节的心智地图,协助个体在有限的生命和急迫的生活节奏的两难中找到可行、必行、乐行的实践道路。结论:本研究开启精神养生的新的自觉,在最大的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主的基础上阐释精神养生,在体现精神养生所追求的“精神内守”“独立守神”的境界中观照精神养生。论文主要有以下创新:一、在研究方法上,论文创造性的在养生学研究中运用整体论的、自本体诠释的方法、内省的方法等体现道学观照的方法;由分析式、还原式的研究范式,转向道学、整体论的、内省的方法;由以西诠中的解释转向自身解释,转向文化自觉的解释。论文将相关的现代健康理论、方法和技术纳入道学的观照之中,也就等于纳入了精神养生的理论和实践,这种纳入也是一种“与新科技相结合,多学科交叉”,是“超世界水平的发展方向”的一种可能形式,是文化自觉的呈现。二、论文以问道的精神把精神养生作为生命过程始终存在的一种本质。创造性的提出了“入道-养生-疗疾”的健康实践连续谱,鲜活的呈现了精神养生贯穿于养生始终,同时强调养生贯穿生活始终。三、论文阐释了精神养生“道”与“术”的知识体系结构,“施”与“受”的实践体系结构,“知识体系结构”与“实践体系结构”形成的真知真行结构,构成了精神养生的三重太极结构。论文清晰了精神养生知识丛林的观感,拓展实践视野,有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选择自己的健康道路。四、论文从精神养生内生的理论视角初步提出发挥精神养生社会价值的建议。
张惟喻[6](2020)在《尤金·奥尼尔悲剧的酒神精神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尤金·奥尼尔的悲剧开创美国严肃戏剧之先河,他全方位地接受了古希腊悲剧和尼采“酒神精神”学说的影响,为这个推崇科学理性的乐观国家重新注入了悲剧精神。综观中国近二十年从“酒神精神”角度开展的奥尼尔研究,整体上侧重影响研究,欠缺文本细读;论点相对分散,总体把握不足。这就为本选题立足“情感第一性”和“原始趣味”两个原则,针对酒神精神、奥尼尔、悲剧三者间的内在关联进行深入探讨提供了学术空间。西方社会过分迷信“苏格拉底主义”,用理性压抑自我;“日神精神”导致现实中“个体化原则”横行,人人以经济利益为重,拒绝正视内在冲动,现代人的生命意志因此变得孱弱。后果是物质异化人性,摧毁了人类的精神家园,导致人际关系恶化,社会道德滑坡。奥尼尔继承希腊悲剧传统,借日神形式阐释“酒神精神”;同时结合时代需要,用普通人的经历模仿酒神受难、复活的过程,以现代心理悲剧驱逐盛行于美国社会的“肤浅乐观主义”。最终为现代人树立起审美层面的“新上帝”,实现了创作初衷,即酒神艺术对人生处境的关怀,生命意志对现实苦难的超越,神话思维对精神世界的救赎。包括绪论和结语,论文共由六部分构成。主要内容有四章,分别从奥尼尔悲剧的酒神精神探源、人物形象塑造、表现方法选取、审美与文化价值的角度,结合文学人类学理论、心理学理论、舞台叙事学理论和悲剧诗学,探讨奥尼尔别具一格的悲剧艺术。第一章阐述尼采的酒神精神学说与奥尼尔悲剧精神的深层契合。西方悲剧起源于古希腊时期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的仪式。尼采用希腊神话中的“日神”和“酒神”代指艺术冲动中两种不同的心理经验,围绕二者产生了两种对立的艺术类型。早期希腊人从作为“酒神艺术”的悲剧中汲取“形而上的慰藉”,抵御现实中的痛苦体验。奥尼尔具有很强的悲剧意识,他从古希腊悲剧中传承了“酒神精神”,倡导内在冲动的自由宣泄,用艺术观照人的生命体验。奥尼尔的悲剧排斥理性戒律,向往“醉”的境界,肯定生命本体,呈现出显着的“非理性”价值取向,是“酒神状态的客观化”。第二章分析奥尼尔笔下具有酒神气质的悲剧人物。奥尼尔塑造的人物形象普遍带有自传性质,他让社会底层人士和女性群体登上了曾经由神和英雄支配的舞台。这些反传统的悲剧人物天性敏感、情感充沛,行动随心所欲、放浪不羁,具有原始悲剧主人公的特质。在现代社会,由于“苏格拉底主义”大行其道,他们被迫与自然和自我疏离,陷入“异化”的境地;为重返“乐园”,他们不惜以身犯禁,鱼死网破。很多时候,人们无力独自与异己力量对抗,只能依靠“迷狂”向总体生命寻求解脱。奥尼尔一般不直接批判社会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而把思考结果寄托在悲剧人物身上,让他们代自己去言说、去行动。第三章论证酒神精神与奥尼尔悲剧艺术方法的深度关联。奥尼尔被认为是表现主义戏剧的代表作家,表现主义反映“内在(心理)真实”的要求与酒神精神“非理性”的审美原则高度契合,奠定了奥尼尔悲剧的整体风格。他选择人的精神世界作为表现对象,“内观”指向对戏剧的表现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奥尼尔在“酒神精神”引领下博采众长,创造出多种具有“内倾”倾向的语言手段和非语言手段,成功刻画了人的生命意志受“理性”挤压所致的精神痛苦和心灵异变,其作品也因此被称为“现代人的精神悲剧”。第四章论述酒神精神赋予奥尼尔悲剧的审美与文化价值。尼采的美学体系以“生命意志”为根本前提,“酒神精神”是其最高表现形态。尼采认为悲剧的基本功能是引导个体生命意志充分宣泄,从而突破表象回归本体,肯定生命的价值。奥尼尔采纳了这一观点,他有意引入“酒神狂欢”概念,描写悲剧人物为追求崇高的目标陷入迷狂、走向毁灭,借此粉碎“个体化原则”,在审美层面实现人类精神的净化;或是将冲突转移到内部世界,唤醒“人”的感情,实现对“物”的超越。奥尼尔的一切努力都指向通过艺术找寻“灵魂得救”的途径,为现代人重建一种基于“生命本体”的信仰模式。尼采以“酒神哲学家”自居,奥尼尔则堪称“酒神戏剧家”,其一生创作的近五十部戏剧,既是为后上帝时代的西方人寻找出路的探索,也是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关怀。他让现代人得以跳出思维惯性,从生命本身探求实现精神自由和人生幸福的路径。其悲剧艺术极富启发性和指向性。
徐雪莲[7](2020)在《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研究 ——以晏阳初、俞庆棠、邰爽秋为代表的考察》文中指出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滥觞于清朝末期,勃兴于民国前期和中期,此后趋于式微并走向转型。在教育救国思潮的影响下,一些有识之士意识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欲挽救濒于亡国灭种边缘之国家,必先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之民众。于是,各种旨在改善民生的教育思潮风起云涌,如:实用主义教育思潮、三民主义教育思潮、职业教育思潮、生活教育思潮、平民教育思潮、民众教育思潮、生产教育思潮、工读主义教育思潮、乡村教育思潮、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潮等,其中皆包含教育救民、济民、惠民的思想追求。晏阳初的平民教育、俞庆棠的民众教育、邰爽秋的民生本位教育等思想,都有大量关于教育功能、受教育权、教育对象、教学内容的见解以及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创造性运用等,体现出教育民生思想。本研究聚焦于清末至民国时期的教育民生思想,运用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以晏阳初、俞庆棠、邰爽秋三位教育家为代表,对其产生的社会背景、目标内涵、演化历程及其实践影响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理清其逻辑理路和思想特征,并分析其局限性及现实启示。论文共包括六个部分:导论部分述及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研究缘起、界定教育民生的相关概念、论述相关研究现状和本研究的意义、目标、内容、方法等。第一章阐述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中国近代政治的沉沦、经济的衰微、文化的鸿沟、教育的维艰和民生的凋弊,是其产生的社会背景;西方科学与民主思想、平民主义教育思想是其产生的外部渊源。以此发现,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和西方平民主义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创新,是中国近代教育家对教育的民生功能的重新认识与期求。第二章考察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形成和演进的历程。从1905年到1949年,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经历了一个初潮形成期、高潮勃发期以及由三民主义教育民生思想向新民主主义或国际主义教育民生思想转轨的发展历程。第三章以晏阳初的平民教育、俞庆棠的民众教育、邰爽秋的民生本位教育等思想为代表,分析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内涵并考察教育民生实践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与手段。无论是教育家们教育宗旨的树立、教育对象的划定、教育路径的选择和教育实践的内容都体现出对民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在其推行的教育活动中,不分男女老幼、贫富贵贱,人人都可以成为教育对象;凡是能够改善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文字、生计、卫生、健康、休闲等,都成为他们的教育内容;他们的教育路径始终与民众的生活紧密联系。在此基础上,聚焦晏阳初、俞庆棠、邰爽秋三位教育家的教育民生思想并进行比较。三人的教育民生思想不仅有很多相同之处,也存在着不同之处,体现了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丰富性和实践的灵活性。第四章对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理路进行梳理,并尽可能全面、客观地对其作出评价。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而且以民为本,在教育内容的选择和教学组织形式的采用上均以生活为本位;由于产生于特殊的时代,知识分子急于找到一条救国救民之路,加之教育家们自身的局限,导致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陷:误解国弱民穷的根源;过于抬高教育的民生功能;对现存腐败、独裁政府抱有幻想;具有一定的唯心主义色彩;无力弥补理想与现实间的断裂地带。第五章论述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社会影响,探讨其对当下教育民生建设的启示。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是晏阳初、俞庆棠、邰爽秋等一大批教育家殚精竭虑,对国家、对民众的热爱与自身教育智慧相结合的产物。尽管存在某些历史局限,但瑕不掩瑜,其对教育与人的关系的深刻认识,对教育民生功能的独特见解和创造性发挥,在国内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教育本身,都产生了诸多影响,其不仅更新了民众的教育观念,丰富了教育理论,促进了教育变革,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众的生活;在国外,不仅受到了关注与盛赞,也成为指导许多国家教育民生工作的蓝本;在目前我国的教育民生事业建设中,要踏实推进新时代全民教育,完善并切实执行教育民生政策,要更加关注教育的精神向度,努力消弭民间反智主义对教育民生的阻障,教育家办学应具有民生情怀。
宋瑶[8](2020)在《鲁迅小说中的“底层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底层叙事”是新世纪逐渐兴起的文学潮流,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革,很多作家学者纷纷将目光投放到底层这个群体,他们书写底层的苦难,为底层发声。学界也在不断探讨知识分子是否有为底层代言的权利以及应该如何去书写底层。作为“底层叙事”传统的代表作家,鲁迅与当代“底层叙事”所不同的是他更注重于对整体国民性的批判以及通过文学表达人的复杂性。虽然两者的历史语境有所不同,但是以“底层叙事”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鲁迅小说所要传达的精神内涵以及进行叙事的创作技巧,为当代的“底层叙事”的文学创作提供借鉴和参考。论文的第一章对鲁迅创作的出发点进行分析,即以“为人生”为目的对底层社会进行书写。在小说中鲁迅塑造了一系列有血有肉的底层人物形象,他们分属于各色各样的群体,例如知识分子、妇女、农民等等。他们存在着生活和精神上的双重困境,被传统的宗法制度所束缚,在泥淖中挣扎求生,在群体中找不到自己的归属感。那些社会中的“零余者”、“边缘人”、“局外人”都被排除在社会群体之外,“零余者”们为了反抗、革命被群体所镇压,“边缘人”们因为成为了“不洁不详”之人被漠视,“局外人”则因为受过挫折和磨难用疏离的面具武装自己。而那些存活在群体内的人们则产生了两种极端的特点,作为个体来讲,他们缺乏主体性,生活的困境、教育的缺失、统治者的压迫让他们变得麻木、沉默、怯懦。而作为群体的他们,因为群体力量的增强变得专横、残忍,容不得一丝反抗的声音。第二章主要对鲁迅进行“底层叙事”的叙事姿态与叙事视角进行分析。鲁迅属于精英阶层,会不自觉地对站在知识分子的立场上对底层群众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并对其作出否定性的建构。但是鲁迅是一个善于反思和自省的人,他有着辩证的思维系统,所以在他笔下所书写的底层是复杂的、矛盾的,而不止是属于知识分子对底层的刻板印象。第二节则对鲁迅的叙事角度进行分析,他在不同作品中运用了不同的叙事视角来对故事进行讲述,无论是内部聚焦还是零度聚焦都有利于阐述小说本身的叙事主题以及推进相应的情节发展。第三章内容着重探讨鲁迅小说的底层叙事策略,分别从象征主义叙事、对话性、叙事结构、语言风格四个方面对小说的内容进行分析。不同的叙事策略为鲁迅的小说增添了不同的色彩,也让读者可以更好地把握小说的主题脉络、诗意特征。第四章归纳了对鲁迅小说中“底层叙事”的反思与借鉴。鲁迅对底层的关注也就是对国民性的关注,启蒙者在进行启蒙的过程中会遭遇很多的困境,例如知识分子和底层之间存在的隔阂、知识分子的立场问题等等,但是鲁迅还是以坚定的姿态不断前行。第二部分则着重探讨鲁迅的“底层叙事”与新世纪的“底层叙事”之间的差别,鲁迅是着眼于对阶级压迫的表达,对国民性的批判。而新世纪的“底层叙事”更多的是对底层苦难的书写,关注阶层之间的差异。鲁迅小说中关于“底层叙事”的叙事技巧以及精神追求对当代的“底层叙事”文学创作也有着很大的参考意义,其准确朴实、简洁有力的文学风格与当今很多的空洞、套路化、谄媚化的文学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汪朝光,孟庆龙,金海,高国荣[9](2019)在《美国史研究的新进展与新趋向》文中认为大国史是上海师范大学世界史系的学科建设重点方向,目前在美国史、英国史和法国史等领域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特色的科研和教学团队。学科重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充分利用国内外学术资源,与国内外高校建立起密切的学术联系。世界史系于2019年4月22日举办讲座,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汪朝光研究员、美国史研究会副理事长孟庆龙研究员、英国史研究会副会长金海研究员和美国史研究会副秘书长高国荣研究员以"美国史研究的新进展与新趋向"为主题,分别就自己的研究领域与世界史系的师生展开交流。讲座涉及历史研究中的心理因素、跨大西洋奴隶贸易和美国环境史研究的文化转向等新话题与新领域。
薛冬梅[10](2019)在《霍克海默的文化批判理论》文中指出霍克海默的文化批判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结合的产物,即政治经济学基础上的文化批判。霍克海默认为文化的内涵,即包含了人类的物质文明也包含了人类的精神自由,表现为经济基础与文化制度之间的辩证关系。资本主义从自由向垄断过渡,以及国家资本主义的出现,个体对权力的依赖性不断增强的现实,使得文化批判具有必要性。文化批判的主旨是,保持思想与时代之间的张力,使个体成为真正的主体存在。本文围绕着以上主题,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语境上,分析文化批判“如何是”的问题,它们包括批判大众文化的商品化和启蒙理性的工具化。大众文化的伪文化性导致艺术变成商品,理性的主观化导致宗教成为资本主义的文化商品。文化批判通过分析权威与家庭,艺术与时代,宗教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主张保持思想与时代之间的张力。文章分为六个部分。导言可视为第一部分。它试图阐明三个问题,即霍克海默文化批判理论的缘起和研究的意义、国内外学界对霍克海默思想的研究状况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第一章“霍克海默批判理论的缘起”,主要介绍霍克海默文化批判理论的理论来源、创造经历和方法构造。任何哲学思想的提出,都是时代问题和哲学的传统思维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综合了叔本华和马克思思想的影响之后,面对个体遭受不断增强的控制和压抑,霍克海默希望社会哲学恢复它的批判功能,以心理学作为社会哲学的辅助学科,建立跨学科综合研究方法,即文化批判理论的形成。第二章“文化、权威与家庭”,主要论述霍克海默文化批判理论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说明文化批判的政治经济学基础。霍克海默关于文化的自在与自为的辩证关系的论述,揭示了文化批判何以可能的问题。此外,霍克海默具体考察了资本主义从自由向垄断的过渡,以及国家资本主义的出现,说明了文化批判的必要性。在权威和文化制度之间,家庭是文化批判的中介因素。第三章“大众文化批判”,通过艺术自身包含的反抗力量,表达思想与时代之间张力。大众文化的商品化,使得艺术的使用价值受到高度的重视,艺术创作沦为商品生产。文化工业以大众文化为名将自己合法化,实际上文化工业是技术的产物,它以标准化的生产模式颠覆艺术的个性和风格。文化工业总是把人们塑造为大众社会所需要的样子。第四章“启蒙理性批判”,通过论述宗教的世俗化以及后果,批判启蒙理性的控制原则。启蒙退为神话,人的觉醒变成了人对自然、以及人对自身的控制,理性成为自我持存的手段。工具理性的胜利,宗教离开了与真理的关系,变成资本主义的文化商品。宗教的批判功能在于揭示非正义的社会现实,并且抵抗它。第五章“文化批判理论的当代意义”,总结文化批判的现实意义。思考文化批判对于发展中国当代文化产业的启示,以及除了探索思想与时代的关系之外,跨学科综合研究方法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最后,结语对前面五章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反思,评价霍克海默文化批判的意义。霍克海默的文化批判是立足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内在批判,它坚持历史和心理学相结合的原则,其目标是保持思想与时代之间的张力。在当代重新肯定文化批判的现实意义,既离不开探索文化批判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关系,也离不开探讨叔本华和马克思对霍克海默的影响。
二、不要从心理上成为奴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要从心理上成为奴隶(论文提纲范文)
(1)波伏娃“他者”思想的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现状 |
1.2.2 国外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创新点 |
2 波伏娃“他者”思想提出的背景和原因 |
2.1 时代背景 |
2.2 波伏娃的人生经历 |
2.2.1 少年与成长 |
2.2.2 友情与爱情 |
2.3 波伏娃“他者”思想提出的原因 |
3 波伏娃“他者”思想的理论渊源 |
3.1 黑格尔主奴辩证法 |
3.1.1 自我意识的独立和依赖 |
3.1.2 自我意识的承认和超越 |
3.2 海德格尔“本真”与“非本真”状态 |
3.3 萨特存在主义 |
3.3.1 存在先于本质 |
3.3.2 他人即地狱 |
3.4 马克思主义理论 |
3.4.1 实践生成论 |
3.4.2 唯物主义历史观 |
4 波伏娃“他者”思想的涵义和目的 |
4.1 “女人是他者”思想的涵义 |
4.1.1 波伏娃“他者”的内涵 |
4.1.2 “他者”与“绝对他者” |
4.1.3 女性与“绝对他者” |
4.2 波伏娃提出“他者”思想的目的 |
4.2.1 树立女性主体意识 |
4.2.2 突破父权制压迫 |
4.2.3 女性自身经济的独立 |
4.2.4 合理社会制度的安排 |
5 波伏娃“他者”思想主要内容 |
5.1 “他者”形成的先天因素 |
5.1.1 生物学因素 |
5.1.2 精神思想因素 |
5.1.3 唯物史观因素 |
5.2 “他者”形成的历史因素 |
5.2.1 游牧与早期农耕时期 |
5.2.2 父权制时期 |
5.3 “他者”形成的神话影响因素 |
5.3.1 创世神话 |
5.3.2 文学作品 |
5.4 “他者”形成的成长教育因素 |
5.4.1 幼儿时期 |
5.4.2 青春期时期 |
5.5 “他者”形成的处境因素 |
5.5.1 婚姻要求 |
5.5.2 繁衍需求 |
6 对波伏娃“他者”思想的评析 |
6.1 波伏娃“他者”思想的局限性 |
6.1.1 否定女性自身优势 |
6.1.2 缺少具体实施途径 |
6.1.3 过于强调绝对的平等 |
6.2 波伏娃“他者”思想对女性主义伦理学的价值 |
6.2.1 构建女性主义的新视角 |
6.2.2 道德责任感的培养 |
6.2.3 主体性人格的养成 |
6.3 和谐性别伦理的构建 |
6.3.1 合理法律制度的建立 |
6.3.2 平等的教育权利 |
6.3.3 尊重两性的相异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2)汤姆·雷根动物权利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汤姆·雷根动物权利论的产生与发展 |
第一节 雷根动物权利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
一、生态危机产生与环境运动发展 |
二、越南战争爆发与反战运动兴起 |
三、西方动物保护的发展与实践 |
第二节 雷根的生平与成就 |
一、雷根的童年家园 |
二、雷根的教育经历 |
三、雷根的学术背景 |
四、雷根的社会实践 |
第二章 汤姆·雷根动物权利论的思想渊源 |
第一节 西方动物伦理观 |
一、西方动物伦理观的思想沿革 |
二、西方动物伦理观的主要观点 |
三、西方动物伦理观对雷根的启示 |
第二节 西方生态伦理学 |
一、西方生态伦理学的发展阶段与特点 |
二、西方生态伦理学的主要流派 |
三、西方生态伦理学对雷根的启示 |
第三节 素食主义 |
一、素食主义的历史沿革 |
二、素食主义的代表观点 |
三、素食主义对雷根的影响 |
第三章 汤姆·雷根动物权利论的主要内容(上) |
第一节 雷根的动物观 |
一、动物具有意识 |
二、动物的意识具有复杂性 |
第二节 雷根的权利观 |
一、道德权利 |
二、动物权利 |
第三节 雷根的动物福利观 |
一、利益 |
二、伤害 |
第四章 汤姆·雷根动物权利论的主要内容(下) |
第一节 雷根动物权利论的理论基础 |
一、理想的道德判断 |
二、伦理评价标准 |
三、非后果主义理论 |
四、道德主体与道德病人 |
五、批判间接义务观 |
六、批判直接义务观 |
第二节 雷根动物权利论的核心观点 |
一、生命主体标准与固有价值假定 |
二、生命主体的固有价值 |
第三节 雷根动物权利论的基本原则 |
一、尊重原则 |
二、伤害原则 |
三、最小压倒原则与恶化原则 |
四、自由原则 |
第五章 汤姆·雷根动物权利论的实践诉求 |
第一节 反对食用动物 提倡素食主义 |
一、食用动物的道德判断 |
二、做素食主义者 |
第二节 抵制商业饲养 提供动物庇护 |
一、农场动物的生存环境 |
二、农场动物的屠宰情形 |
三、建立农场动物庇护所 |
第三节 谴责动物狩猎 保护野生动物 |
一、狩猎动物的现实状况 |
二、捕猎行为的道德判断 |
三、保护野生动物 |
第四节 批判动物实验 维护动物权利 |
一、教育实践中的动物权利 |
二、毒理试验中的动物权利 |
三、科学研究中的动物权利 |
第六章 汤姆·雷根动物权利论的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动物福利思想与雷根的动物权利思想的比较 |
一、动物福利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
二、动物福利思想与雷根动物权利思想的联系 |
三、动物福利思想与雷根动物权利思想的区别 |
第二节 辛格动物解放论与雷根动物权利论的比较 |
一、辛格动物解放论的主要内容 |
二、辛格动物解放论与雷根动物权利论的共同点 |
三、辛格动物解放论与雷根动物权利论的不同点 |
第三节 沃伦和弗兰西恩的动物权利论与雷根动物权利论的比较 |
一、沃伦的动物权利论与雷根的动物权利论 |
二、弗兰西恩的动物权利论与雷根的动物权利论 |
第四节 科亨反对动物权利的思想与雷根的回应 |
一、科亨反对动物权利的主要观点 |
二、科亨对雷根动物权利论的批评 |
三、雷根对科亨批评的回应 |
第七章 汤姆·雷根动物权利论的贡献、局限与启示 |
第一节 雷根动物权利论的贡献 |
一、提出生命主体标准与固有价值理论 |
二、实现从人到动物的伦理关怀 |
三、提倡素食主义的生活方式 |
四、掀起动物权利运动的高潮 |
第二节 雷根动物权利论的局限 |
一、生命主体的模糊性 |
二、道德关怀的有限性 |
三、哲理论证的不充分性 |
四、付诸实践的困难性 |
第三节 雷根动物权利论的启示 |
一、重新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 |
二、给予动物自觉的道德关怀 |
三、建立健全动物保护法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附录:在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3)从“两性平等”到“两性和谐” ——人类解放视野下的女性主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原因及意义 |
1.1.1 选题原因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创新不足与方法 |
1.3.1 论文的研究思路 |
1.3.2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3.3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2章 两性不平等的产生与演变 |
2.1 两性原初平等状态 |
2.1.1 两性平等的宗教渊源 |
2.1.2 两性平等的进化论渊源 |
2.2 两性不平等的状态 |
2.2.1 母系崇拜 |
2.2.2 父权控制 |
2.2.3 性别歧视 |
2.3 女权运动兴起 |
2.3.1 女性平等意识的启蒙 |
2.3.2 女性权利意识的觉醒 |
2.3.3 性别对立的形成 |
第3章 两性平等的内容与实践 |
3.1 “男女平等”的诉求 |
3.1.1 政治平等 |
3.1.2 教育平等 |
3.1.3 文化平等 |
3.1.4 家庭地位平等 |
3.2 “两性差异”的认可 |
3.2.1 两性平等 |
3.2.2 两性差异 |
3.2.3 多元差异 |
3.3 两性的对象性解放 |
3.3.1 “女性”看齐“男性” |
3.3.2 “女权”推翻“男权” |
3.3.3 “性别”取代“人性” |
第4章 两性平等的异化与变革 |
4.1 异化理论 |
4.1.1 异化劳动理论背景 |
4.1.2 异化劳动的内容 |
4.1.3 异化理论发展 |
4.2 异化理论下的女性现状 |
4.2.1 女性“类本质”异化 |
4.2.2 女性身体行为异化 |
4.2.3 女性心理异化 |
4.3 女性解放思维方式变革 |
4.3.1 “两性平等”观念的异化 |
4.3.2 “女性解放”实践的异化 |
4.3.3 女性解放到人类解放 |
第5章 人类解放:两性平等的实现 |
5.1 人的解放 |
5.1.1 人自由意志的表达 |
5.1.2 人的独立性的实现 |
5.1.3 “类本质”的复归 |
5.2 女性解放 |
5.2.1 女性“思想意识”的解放 |
5.2.2 女性“性别身份”的解放 |
5.2.3 女性“社会角色”的解放 |
5.3 两性和谐 |
5.3.1 性别对立的消解 |
5.3.2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 |
5.3.3 两性共同生命理想的实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其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机器人道德受体地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道德受体标准研究综述 |
1.2.2 机器人道德受体地位研究综述 |
1.3 主要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阐释 |
2.1 机器人 |
2.2 道德受体 |
3 关于机器人道德受体地位的观点 |
3.1 机器人是奴隶 |
3.1.1 主要观点 |
3.1.2 奴隶观的局限性 |
3.2 非人类中心主义视角下的机器人 |
3.2.1 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主要观点 |
3.2.2 人类中心主义倾向 |
3.2.3 相对主义困境 |
3.2.4 缺乏实践意义 |
3.3 机器人具有道德受体地位 |
3.3.1 人类情感需求 |
3.3.2 间接义务 |
4 机器人是一种弱道德受体 |
4.1 机器人不具有感觉属性 |
4.1.1 感觉不仅是外在表现 |
4.1.2 感觉的认同 |
4.2 机器人不具有意识属性 |
4.2.1 生物学意义的不同 |
4.2.2 意识不能还原为信息加工 |
4.2.3 语音不代表语义 |
4.3 人与机器人无法达成道德契约 |
4.3.1 道德是一种非正式社会契约 |
4.3.2 道德契约需要自由意志 |
4.4 人对于机器人移情的弊端 |
4.4.1 移情的来源 |
4.4.2 移情的顺序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导论: 问道的精神 |
1.1 道学与养生 |
1.1.1 问“道” |
1.1.2 何谓道学? |
1.1.3 道学与养生 |
1.2 道学与精神养生的交融 |
1.2.1 精神养生及与道学 |
1.2.2 “入道-养生-疗疾”健康实践的连续谱 |
1.2.3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对象、意义与论文题目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意义 |
1.3.3 题解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精神养生的历史回望:超越时空的传统 |
2.1 历史回望的文献范畴 |
2.2 相关研究进展 |
2.2.1 精神养生与道学的交汇 |
2.2.2 精神养生、道学与“西学”的交汇 |
2.2.3 精神养生与疗疾的交汇 |
2.3 精神养生的知识结构——“道、法、术” |
2.4 儒家与精神养生 |
2.4.1 儒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4.2 儒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4.3 教化与师表 |
2.5 道家与精神养生 |
2.5.1 道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5.2 道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5.3 俗世即道场、临炉指点、道侣 |
2.6 佛家与精神养生 |
2.6.1 佛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6.2 佛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6.3 迷时师度与船子投江 |
2.7 古代医家与精神养生 |
2.7.1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7.2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7.3 主体的转换——医者与患者,养生家与养生之家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代反思: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与问道东方 |
3.1 西方文明范围中现代人的精神状况 |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研究 |
3.1.2 雅思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 |
3.1.3 加缪《鼠疫》 |
3.1.4 小结 |
3.2 精神养生与现代研究 |
3.2.1 精神境界的现代研究 |
3.2.2 精神养生“法术”的现代研究 |
3.2.3 精神养生与养生的社会人文研究 |
3.3 精神养生与身体——我们该如何意识我们的身体? |
3.3.1 立足于身体的精神养生 |
3.3.2 当代身体意象的分裂特征 |
3.3.3 当代身体实践的分裂特征 |
3.3.4 精神养生与身体实践的内在统一性 |
3.3.5 精神养生视野中的清醒与睡眠 |
3.3.6 小结 |
3.4 精神养生与语言——我们该如何言说健康? |
3.4.1 当下健康流行语言的荒诞与后现代主义的反抗 |
3.4.2 精神养生与诊治的语言 |
3.4.3 精神养生与食、药的语言 |
3.4.4 精神养生与疾病谱、预防医学的语言 |
3.5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的心性修养与人民的健康促进 |
3.5.1 健康面临的人性挑战 |
3.5.2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健康促进的理念与实践 |
3.5.3 生生之道与中医养生学心性修养的实践观 |
3.5.4 小结 |
3.6 以道莅天下——《黄帝内经》“独立守神”的意义发现 |
3.6.1 独立守神的渊源与探索路径 |
3.6.2 早期社会文化与“独立守神” |
3.6.3 “独立守神”在传统文化实践中的显现 |
3.6.4 “独立守神”在生物医学实践中的显现 |
3.6.5 “独立守神”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的显现 |
3.6.6 小结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则精神养生案例及其启示 |
4.1 案例1: 何以解忧——竹林七贤作为团体形式精神养生的滥觞 |
4.1.1 古代社会生活中团体的存在 |
4.1.2 竹林之游的精神养生属性 |
4.1.3 古代团体养生的存在状态及价值 |
4.1.4 小结 |
4.2 案例2: 某温泉度假村调训养生课程的精神心理效果考察 |
4.2.1 调训课程介绍 |
4.2.2 课程方案举例与纪实 |
4.2.3 问卷调查部分 |
4.2.4 调训课程组织者对课程的理解 |
4.2.5 解读 |
4.2.6 小结 |
4.3 案例3: 某瑜伽自然疗法静修营实践 |
4.3.1 背景 |
4.3.2 内容 |
4.3.3 讨论 |
4.3.4 小结 |
4.4 案例4: 某院慢性病辟谷实践的总结及比较研究 |
4.4.1 某医院利用辟谷治疗代谢综合征的当代实践 |
4.4.2 古今辟谷与正念饮食干预的比较研究 |
4.4.3 小结 |
4.5 启示 |
第五章 前行策略: 充分发挥精神养生力量的讨论 |
5.1 提出策略建议的方法 |
5.2 个体的内求为本 |
5.3 个体内求与中医院校教育内求的相融、相生 |
5.4 全民教育——全民的内求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题目作为核心论点之一 |
6.2 健康实践的连续谱与精神养生的道学内涵 |
6.3 文化自觉的一种呈现——方法与对象的同一 |
6.4 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施与受、知与行的三重太极结构 |
6.5 理论探索总结: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及精神养生 |
6.6 案例启发与策略建议总结 |
6.7 根本的结论 |
结语 |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特点与不足之处 |
特点 |
不足之处 |
自反性陈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6)尤金·奥尼尔悲剧的酒神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奥尼尔悲剧中的酒神精神探源 |
第一节 尼采悲剧观的核心——“酒神精神”学说 |
一、狄奥尼索斯是一切悲剧的主角:酒神仪式向悲剧艺术的位移 |
二、对立与统一:悲剧艺术中的酒神冲动与日神冲动 |
三、希腊悲剧的消亡:苏格拉底主义与酒神精神的根本对立 |
第二节 酒神精神与奥尼尔悲剧精神的深层契合 |
一、奥尼尔悲剧对古希腊悲剧文化的继承 |
二、奥尼尔悲剧内涵的“非理性”取向 |
三、奥尼尔的悲剧主题对“人”的关怀 |
第二章 酒神气质与奥尼尔悲剧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
第一节 奥尼尔悲剧中的社会底层人物群像 |
一、奥尼尔的“萨蒂尔”们 |
二、酒神气质在“水手”形象上的反映 |
三、酒神气质在“农夫”“工人”形象上的反映 |
四、酒神气质在“酒徒”形象上的反映 |
第二节 奥尼尔悲剧中的女性形象 |
一、奥尼尔的“酒神狂女”们 |
二、酒神气质在“地母”形象上的反映 |
三、酒神气质在“妓女”形象上的反映 |
四、酒神气质在“家庭主妇”形象上的反映 |
第三章 酒神倾向与奥尼尔悲剧的表现方法 |
第一节 酒神倾向与精神分析方法之互通 |
一、奥尼尔悲剧中隐含的恋父/恋母情结 |
二、奥尼尔悲剧中反复出现的人格分裂 |
三、奥尼尔悲剧中频繁穿插的白日梦 |
第二节 酒神倾向与表现主义方法之实践 |
一、情感第一:奥尼尔悲剧中的内心独白 |
二、逆向演化:酒神影响下扬克的变形表现 |
三、逃亡之路:《琼斯皇帝》具有酒神意味的布景 |
第三节 酒神倾向与象征主义方法之运用 |
一、从“海洋”意象分析酒神倾向 |
二、从“月光”意象分析酒神倾向 |
三、从“面具”意象分析酒神倾向 |
第四章 酒神精神影响下奥尼尔悲剧的审美价值与文化价值 |
第一节 从酒神艺术看奥尼尔悲剧对“生命”价值的审视 |
一、悲剧精神:个体毁灭后生存价值的实现 |
二、情感净化:郁结于胸的痛苦得以宣泄 |
三、艺术救赎:新信仰模式下精神人格的提升 |
第二节 从酒神狂欢看奥尼尔悲剧对“人”的价值的审视 |
一、回归“自然”后人类感情的复苏 |
二、呼唤“醉境”的现代家庭伦理文化 |
三、“迷狂”状态下人文主义对物质主义的超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研究 ——以晏阳初、俞庆棠、邰爽秋为代表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 中国古代教育民生思想源远流长 |
(二)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内涵丰富但缺少系统整理研究 |
(三) 中国当代教育民生建设及理论研究的现实需要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 民生 |
(二) 教育民生 |
(三) 教育民生思想 |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内容 |
四、研究意义 |
(一) 为教育民生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
(二) 为我国当前教育民生建设提供历史镜鉴 |
五、研究思路 |
六、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 相关研究成果评述 |
1. 已有研究的学术贡献 |
2. 已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3. 本研究的努力方向 |
七、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比较研究法 |
(三) 个案研究法 |
八、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一) 研究领域的开新 |
(二) 研究范式的创新 |
第一章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产生背景 |
第一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
一、政治的沉沦 |
二、经济的衰微 |
三、文化的下行 |
四、教育的维艰 |
(一) 教育政策朝令夕改,教育改革成效甚微 |
(二) 教育观念陈旧,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
(三) 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失学罢课现象频发 |
(四) 文盲人数众多,教育机会严重不平等 |
五、民生的凋敝 |
第二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外部渊源 |
一、科学与民主思想的引入 |
(一) “西学东渐”为近代中国点燃科学与民主思想的火种 |
(二) 科学与民主催发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 |
二、西方平民主义教育思想的引入与传播 |
(一) 西方平民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
(二) 西方平民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形成与演进 |
第一节 教育民生思想的萌芽潮起(1905-1912年) |
一、教育民生观点的提出 |
二、教育方针及规章制度中教育民生思想的出现 |
第二节 教育民生思想的高潮勃发(1913-1937年) |
一、教育民生论说层见叠出 |
二、教育家办学的兴起 |
(一) 社会对新式人才的需求 |
(二) 改良派教育舆论与实践的影响 |
(三) 政府政策的支持 |
(四) 教育家办学的涌现 |
(五) 教育家办学的社会影响 |
三、教育民生实践此行彼效 |
第三节 教育民生思想的式微与转轨(1937-1949年) |
一、抗战教育思潮云屯席卷 |
二、教育民生实践举步维艰 |
三、教育民生思想的转轨 |
(一) 三民主义教育民生思想向新民主主义教育民生思想的转轨 |
(二) 三民主义教育民生思想向国际主义教育民生思想的转轨 |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内涵及实践探索 |
第一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内涵 |
一、教育民生宗旨观 |
(一) 晏阳初的教育民生宗旨观 |
(二) 俞庆棠的教育民生宗旨观 |
(三) 邰爽秋的教育民生宗旨观 |
二、教育民生对象观 |
(一) 晏阳初的教育民生对象观 |
(二) 俞庆棠的教育民生对象观 |
(三) 邰爽秋的教育民生对象观 |
三、教育民生内容观 |
(一) 晏阳初的教育民生内容观 |
(二) 俞庆棠的教育民生内容观 |
(三) 邰爽秋的教育民生内容观 |
四、教育民生路径观 |
(一) 教育民生的方法选择 |
(二) 教学组织形式的运用 |
第二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实践探索 |
一、开展教育研究与实验 |
(一) 教育心理研究与实验——解决谁可以受教育的问题 |
(二) 文艺研究与实验——满足民众日常生活所需,提供民众接受教育的工具 |
(三) 生计教育研究与实验——改善民众物质生活 |
(四) 卫生教育研究与实验——增强民众体质,改善民众生活环境 |
(五) 公民教育研究与实验——改变民众的精神面貌 |
(六) 休闲教育研究与实验——丰富民众的精神生活,唤起农民“向上的意识” |
二、编写教材和民众读物 |
(一) 编写教材——编辑符合民情的教学内容 |
(二) 编辑民众读物——传播知识,提升道德品质,丰富精神生活 |
三、出版学术期刊 |
(一) 教育理论类学术期刊——传播教育民生思想与理论,交流教育民生工作经验 |
(二) 教学辅导类学术期刊——提高学习效果,传授民生知识 |
四、教育成果推广 |
(一) 实验区内各项教育的推广 |
(二) 实验区的拓展 |
第三节 晏阳初、俞庆棠、邰爽秋教育民生思想比较分析 |
一、教育民生宗旨观的异同 |
(一) 相同之处 |
(二) 相异之处 |
二、教育民生对象观的异同 |
(一) 相同之处 |
(二) 相异之处 |
三、教育民生内容观的异同 |
(一) 相同之处 |
(二) 相异之处 |
四、教育民生路径观的异同 |
(一) 相同之处 |
(二) 相异之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理路与价值澄明 |
第一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理路 |
一、实现救国济民是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起点 |
二、大教育观是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中枢 |
(一) 大教育的概念 |
(二) 中国近代教育家对大教育的追求 |
三、追求民主与科学是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主线 |
四、精神生活是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延展 |
第二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价值澄明 |
一、在继承与吸收中不断创新的历史价值 |
(一) 从新的视角解读中国传统民本思想 |
(二) 对古代教育民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三) 对西方平民主义教育思想的吸收与创新 |
二、以民为本、教育济民的社会价值 |
(一) 强调教育为民服务 |
(二) 重视民众的主体性 |
三、以民生为本位的教育价值 |
(一) 平民教育的民生本位取向 |
(二) 民众教育的民生本位取向 |
(三) 民生本位教育的民生取向 |
第三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历史局限 |
一、误解国弱民穷的根源 |
二、过于抬高教育的民生功能 |
三、对现存腐败、独裁政府抱有幻想 |
四、具有一定的唯心主义色彩 |
五、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的外在制约 |
(一) 政治因素的制约 |
(二) 经济因素的制约 |
(三) 文化因素的制约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历史影响与当代启示 |
第一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历史影响 |
一、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社会影响 |
(一) 更新了民众的教育观念 |
(二) 彰显了教育的民生功能 |
(三) 改善了民众的生活状况 |
二、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教育影响 |
(一) 促进教育民生政策的生成 |
(二) 丰富了教育理论和教育研究 |
三、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国际影响 |
第二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当代启示 |
一、扎实推进新时代全民教育 |
二、完善并推进实施教育民生政策 |
三、关照教育民生的精神向度 |
四、消弭民间反智主义对教育民生的阻障 |
五、倡导教育家办学的民生情怀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8)鲁迅小说中的“底层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与现状 |
1. 中外关于鲁迅的研究历史 |
2. 关于鲁迅小说和“底层叙事”的研究现状 |
(二) 研究问题 |
(三) 研究意义 |
一、 鲁迅小说中底层人物的众生相 |
(一) 鲁迅进行小说创作的出发点 |
1. 童年经历的影响 |
2. 日本留学后的思想变化 |
(二) 鲁迅笔下的底层人物形象 |
1. 底层中的农民、城市无产者 |
2. 底层中的妇女、儿童 |
3. 底层中的知识分子 |
(三) 鲁迅小说中群体与个人的关系 |
1. 鲁迅小说中的“零余者”——反抗的异类 |
2. 鲁迅小说中的“边缘人”——被排斥于集体之外的人 |
3. 鲁迅小说中的“局外人”——游离于群体之外的人 |
(四) 底层人物的精神特征 |
1. 无痛感——麻木的国民性 |
2. 沉默——面对绝望不挣扎、不反抗、不发声 |
3. 群体的专横、残暴 |
二、 “底层书写”的叙事姿态与叙事视角 |
(一) 鲁迅的“底层叙事”姿态 |
1. 无法逃离的精英意识 |
2. 对底层大众的感性认知 |
3. 辩证的观察方法 |
(二) 小说中的“底层叙事”视角 |
1. 主人公类型的内部聚焦视角 |
2. 目击者类型的内部聚焦视角 |
3. 零度聚焦的叙事视角 |
三、 鲁迅小说中的“底层叙事”策略 |
(一) 小说中的象征性叙事特征 |
1. 鲁迅小说中特有的意象体系 |
2. 封建旧秩序的象征意义 |
3. 国民性相关的意象群体 |
(二) 小说的对话性 |
1. 底层群众与启蒙者之间无法完成的对话 |
2. 自我意识的分裂与对话 |
3. 小说中的复调性 |
(三) 小说的叙事结构 |
1. 主角——顺从——死亡的叙事结构 |
2. 主角——反抗——被镇压的叙事结构 |
3. 平静——风波——平静的叙事结构 |
(四) 小说的叙事话语 |
1. 白描的艺术风格 |
2. 灰暗色调的运用 |
3. 幽默诙谐、冷静节制的叙事话语 |
四、 对鲁迅小说中“底层叙事”的反思与借鉴 |
(一) “底层叙事”的终极目的——启蒙 |
1. 对国民性的关注 |
2. 知识分子的启蒙困境 |
(二) 鲁迅的“底层叙事”与当代“底层叙事”之间的差异 |
1. 关于“底层”的概念 |
2. 不同的历史语境 |
3. 关注的重点——国民性批判与苦难叙事 |
(三) 鲁迅小说对当代“底层叙事”的借鉴意义 |
1. 文学性与主题性的结合 |
2. 准确朴实、简洁有力的文学风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美国史研究的新进展与新趋向(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中美关系变迁的心理透视 |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期英美废奴运动的交流和影响 |
美国环境史研究的文化转向 |
(10)霍克海默的文化批判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文化批判——霍克海默批判理论的核心 |
第一章 霍克海默文化批判理论的缘起 |
第一节 文化批判理论的理论来源 |
一、霍克海默的成长经历 |
二、叔本华对霍克海默的影响 |
三、马克思对霍克海默的影响 |
第二节 文化批判理论的创造经历 |
一、逃离德国法西斯主义的迫害 |
二、遭遇美国现代社会的冲击 |
三、对苏联从希望到绝望 |
第三节 文化批判理论的方法构造 |
一、社会研究所以及理论转向 |
二、社会哲学的任务 |
三、跨学科研究之心理分析法 |
第二章 文化、权威与家庭 |
第一节 文化的自在与自为 |
第二节 霍克海默的权威理论 |
一、权威的产生 |
二、权威的发展 |
三、权威的发生机制 |
第三节 家庭塑造权威人格 |
一、家庭的演变 |
二、家庭的功能 |
三、家庭与权威人格 |
第三章 大众文化批判 |
第一节 文学与现实的张力 |
一、现实世界的遭遇 |
二、早期批判理论的文学表达 |
三、论新的主体 |
第二节 艺术与大众文化的对立 |
一、大众文化 |
二、艺术与现代生活 |
第三节 闲暇与文化工业的对立 |
一、文化工业 |
二、闲暇 |
第四章 启蒙理性批判 |
第一节 启蒙与神话的辩证法 |
一、神话走向启蒙 |
二、启蒙退为神话 |
第二节 工具理性的起源及其后果 |
一、客观理性和主观理性 |
二、主体的兴起和衰弱 |
第三节 霍克海默的宗教批判理论 |
一、宗教的世俗化 |
二、宗教的批判功能 |
第五章 文化批判理论的当代意义 |
第一节 文化批判与中国大众文化 |
一、被“否定”的大众文化 |
二、大众文化与文化产业 |
第二节 文化批判理论的启示 |
一、探索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
二、运用跨学科综合研究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霍克海默文化批判理论研究综述 |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不要从心理上成为奴隶(论文参考文献)
- [1]波伏娃“他者”思想的伦理研究[D]. 刘尧. 河北经贸大学, 2021(12)
- [2]汤姆·雷根动物权利论研究[D]. 张哲. 湖北大学, 2020(02)
- [3]从“两性平等”到“两性和谐” ——人类解放视野下的女性主义研究[D]. 李庭. 吉林大学, 2020(01)
- [4]机器人道德受体地位研究[D]. 宋强.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7)
- [5]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D]. 刘慧鸿.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6]尤金·奥尼尔悲剧的酒神精神研究[D]. 张惟喻. 陕西理工大学, 2020(11)
- [7]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研究 ——以晏阳初、俞庆棠、邰爽秋为代表的考察[D]. 徐雪莲.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1)
- [8]鲁迅小说中的“底层叙事”研究[D]. 宋瑶.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9]美国史研究的新进展与新趋向[J]. 汪朝光,孟庆龙,金海,高国荣. 世界历史评论, 2019(04)
- [10]霍克海默的文化批判理论[D]. 薛冬梅. 武汉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