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细碳酸钙颗粒形态控制研究进展

超细碳酸钙颗粒形态控制研究进展

一、超细碳酸钙粒子形态控制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陈李洁[1](2021)在《碳酸钙改性红黏土工程地质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桂林红黏土与一般红黏土相似,具有较高的界限含水率、较强的收缩性等不良工程地质特性。由于碳酸钙是广西重点打造的千亿元产业之一,结合地区特点及发展趋势考虑,使用超细碳酸钙对红黏土进行改性。本文主要以桂林红黏土为研究对象,探讨轻、重质两种碳酸钙对红黏土基本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及机理;比对两种碳酸钙对红黏土改性效果并确定最优掺入率,分析最优掺入率下的碳酸钙改性红黏土在三轴剪切过程中的孔隙损伤规律及其本构关系,主要的工作如下:(1)对不同掺入率下的超细碳酸钙改性红黏土进行X射线衍射(XRD)、p H值、比表面积、界限含水率及粒度分布测试得出:碳酸钙的掺入使红黏土的p H值、矿物成分及比表面积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导致界限含水率显着降低;通过收缩试验发现,掺入碳酸钙能有效降低红黏土的收缩系数;进行堆积密度测试和击实试验发现,掺入5%的超细碳酸钙可以改善红黏土粒的径级配,能有效提高红黏土的最大干密度。(2)采用核磁共振技术(NMR)分析碳酸钙改性红黏土的微观结构特性发现,土样的孔径主要集中分布在5-50 nm之间。碳酸钙的掺入主要对红黏土的颗粒间孔隙及颗粒间接触面产生影响,轻质碳酸钙对红黏土的孔隙影响大于重质碳酸钙;干密度增大使碳酸钙改性红黏土的孔隙度呈线性降低,主要引起粒径大于50 nm的孔隙(粒内大孔和粒间孔隙)数量显着减少;在95%压实度时,土体中大于10μm孔隙被极大程度地压缩。(3)对同一压实度下的碳酸钙改性红黏土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UCS)试验发现,5%的重质碳酸钙及2.5%轻质钙能显着降低红黏土的大孔隙含量,有效提高无侧限抗压强度;对碳酸钙改性红黏土进行固结不排水(CU)三轴剪切试验发现,碳酸钙的掺入会破坏红黏土颗粒间的胶结作用使黏聚力减弱最终导致强度降低;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微观孔隙对宏观力学的影响得出,孔隙尺寸的变化与红黏土的黏聚力相关性较强,其中微孔及大孔的孔隙含量与黏聚力呈正相关,介孔的含量与黏聚力呈负相关。(4)利用NMR分析最优掺入率下的重质碳酸钙改性红黏土在CU三轴荷载作用下的孔隙分布变化规律,发现增大围压可以使土体的大孔隙在较大程度上被压缩;在轴向应变增大的过程中,土样中的大孔隙含量被压缩到极少后,小孔隙才开始被压缩;当轴向应变达到16%时,土体内部颗粒排列基本重新调整完成,当轴向应变大于16%时,土体结构基本处于稳定状态。(5)对最优掺入率下的重质碳酸钙改性红黏土进行CD(固结排水)三轴剪切试验,建立重质碳酸钙改性红黏土的邓肯-张模型,分析模型计算结果对实际测得数据的拟合度,并引入密度系数k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修正,获得拟合效果更好的修正邓肯-张模型。

杨萍[2](2020)在《纳米碳酸钙的改性及其在聚乙烯膜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纳米CaCO3作为重要的增强增韧、增容增重无机填料,广泛应用于各种有机高分子基体材料中,但未改性的纳米CaCO3直接填充于聚乙烯薄膜中会导致薄膜界面缺陷多、结构致密性差、强度低、韧性低以及阻水性差等问题,因此需要对纳米CaCO3粒子进行表面改性,使其表面由亲水疏油特性转变为亲油疏水,提高纳米CaCO3粒子的分散性以及与聚乙烯基体的相容性。为此,本文通过对纳米CaCO3浆液进行湿法改性,探讨了不同工艺条件对纳米CaCO3粒子的包覆程度和改性效果的影响,同时研究了改性后的纳米碳酸钙的填充量对聚乙烯薄膜力学、阻水性、致密性等性能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1通过湿法改性对纳米碳酸钙浆液进性表面活性剂改性。实验结果表明:CaCO3/棕榈仁油/硬脂酸复合粒子的吸油值为28 g DOP/100g,活化度为100%,p H为6.90,白度为96.46,接触角为86°,复合粒子表面由亲水疏油转变为亲油疏水,与聚乙烯基体材料相容性最好。2分析棕榈仁油/硬脂酸配比组成、改性时间、改性温度等工艺条件对纳米碳酸钙粒子改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料浆浓度为98.4835 g/L,改性时间为60 min,改性温度为100℃,PNO/硬脂酸复合改性剂组成分别为纳米碳酸钙质量的2.0%、2.5%,搅拌速度为2750 r/min时,吸油值最小,改性效果好,粒径分布范围缩小。3改性后的纳米碳酸钙粉末颗粒填充量范围为6%~8%时,能提高聚乙烯薄膜材料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及透光率等性能。在填充量为8%时,改性纳米CaCO3/聚乙烯复合薄膜的力学性能达到最好的状态,成膜结构致密性最高。此时,薄膜材料的拉伸强度为33.6 MPa,断裂伸长率为536%,冲击强度为42 k J/m2,96 h后的老化率为12.5%,水蒸气透过率为1.9%,透光率达到41.69±0.23。

苏慧[3](2020)在《基于细胞表面壳化的药物载体的制备研究》文中提出药物载体是一种媒介,主要用来装载药物,但它所具有的某些特殊的性质会改变药物进入人体的方式,在体内的分布以及在病灶部位的具体作用情况。药物控制释放体系可以控制药物在到达病灶部位后再进行释放,进一步提高药物的利用率和有效性,大幅度减少给药的频率,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作为控制释放体系的药物载体材料大多是高分子材料,但是还存在着生物相容性差、合成复杂、粒径分布不均匀以及在人体内的降解速率比较慢等缺点。近年来,纳米无机材料在药物控释体系中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例如磷酸钙、氧化硅、氧化锌等都被用作药物载体,但可能会因为制备工艺复杂而应用受限。本文基于细胞表面壳化和层层自主装技术,探索了一种具有中空多孔结构的新型药物载体的制备方法。在第二章中,报道了一种简易的自组装方法,以酵母菌作为生物模板,利用聚二烯二甲基氯化铵(PDDA)/聚(苯乙烯磺酸)(PSS)为聚电解质,成功制备出了碳酸钙混合微球(Ca CO3-HNPs)。同时利用FT-IR、XRD、SEM等测试手段对微粒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出来的Ca CO3-HNPs粒径均匀较小,分散性良好,为结晶度高的方解石型球形碳酸钙。随后以典型的亲水性抗癌药物盐酸阿霉素(DOX)为模型药物,考察了药物的载药量,不同p H条件下DOX的释放机制,以及Ca CO3-HNPs在不同p H条件下的降解情况,结果表明,Ca CO3-HNPs具有不错的载药率,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p H敏感性。总体来说,Ca CO3-HNPs有作为p H敏感性缓释药物载体良好的应用前景。在第三章中,为了赋予药物载体更多的功能,探索了用层层自组装方法进行表面修饰可行性。以表面具有阳离子电荷的磁性四氧化三铁为探索对象,使用共沉淀的方法制备出Fe3O4纳米粒子,然后用层层自组装的方法,以PDDA/PSS为聚阳离子/聚阴离子,将Fe3O4修饰到酵母细胞表面。结果表明,在制备磁性Fe3O4的过程中,用机械搅拌方式,以PEG4000作为活性剂制得的Fe3O4最佳。另外,在以PDDA/PSS为聚电解质将Fe3O4修饰到酵母细胞表面时,随着包裹的聚电解质层数的增加,所吸附的Fe3O4颗粒也随之增加,但包裹层数越多,酵母细胞形状越不规则,因此在酵母细胞表面包裹三层聚电解质是最佳选择。总结来说用层层自组装的方法,利用聚电解质可以将功能性的无机材料修饰到酵母细胞的表面,成功赋予酵母细胞相对应的功能,这可以与第二章中的碳酸钙药物载体相结合,有望实现制备出多功能药物载体。在第四章中,尝试用相同的原理,在酵母菌表面沉积无机材料壳层,通过高温煅烧制备磷酸钙微球与二氧化硅微球。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并未成功地制备出磷酸钙微球,可能是由于反应过程中某些因素导致生成的是磷酸氢二钙或焦磷酸钙,且制备的样品并不具有中空多孔结构,因此不能用做药物载体进行研究。但是这种方法可以成功地制备出二氧化硅微球,制备出来的二氧化硅微球纯度高,分散性良好,粒径较小,表面有孔隙,可以作为药物载体进行进一步研究。综上所述,这种基于细胞表面壳化和层层自组装技术来制备药物载体的方法,操作简单易行,制备的载体具有中空多孔结构,载药率可观且无需昂贵的设备与材料。此外还可以多种功能材料结合起来,制备多功能药物载体,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杨珊珊[4](2020)在《粉末丁苯橡胶凝聚成粉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丁苯橡胶产能持续增加,市场容量饱和,产品同质化严重,加剧企业竞争。粉末丁苯橡胶相对块状丁苯橡胶而言,无论生产方式、加工应用还是满足环保要求等方面,均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其生产工艺研究成为合成橡胶领域重要研究方向。凝聚法代表着粉末丁苯橡胶的技术发展方向,它以胶乳为主要原料,但不同品种的胶乳由于各种特征值及合成条件的不同,粉末化过程也各不相同。本文以凝聚法制备粉末丁苯橡胶PSBR1502E,通过小试及中试研究,考察了隔离剂、凝聚剂、凝聚体系、防老剂、凝聚温度、搅拌转速以及熟化条件等因素对粉末丁苯橡胶PSBR1502E粉末化的影响。小试过程中,根据需要选用几种隔离剂复配,其用量过多或过少均对产品性能造成不良影响;选用低价离子无机盐作为凝聚剂,并控制其硬度及用量;凝聚体系pH>7时PSBR1502E的成粉率较高,且水胶比较小时凝聚釜利用率更高;防老剂加入量相对较小,对成粉效果的影响不大;温度作为凝聚过程重要变量,对粒径影响很大;搅拌速度对胶乳粒径有影响;熟化温度过高或时间过久对颗粒大小、产品性能都不利。本文最终筛选出PSBR1502E的最佳小试凝聚条件为:隔离剂ADE配合使用,用量为5.5份左右,凝聚剂用量约为12份,防老剂用量约为0.3份,控制体系pH值呈碱性,搅拌转速为500700 r/min,凝聚温度为4060℃,熟化温度一般在7585℃,熟化时间以1530分钟为宜。中试过程对配方和工艺进行微调,选用A型预处理剂,隔离剂使用AB+D+E,综合性能最佳;当隔离剂用量为5.5份时,PSBR1502E产品收率较高;调整放大试验凝聚温度为4550℃,絮凝明显,凝聚完全,淤浆脱水容易;采用弱碱调整回收母液硬度,提高了优级品率,碱用量下降,处理时间缩短;多批放大试验所得PSBR1502E成粉率达97%以上。

刘杏念[5](2019)在《碳酸钙稳定的Pickering乳液的制备、优化及应用》文中提出Pickering乳液即固体颗粒稳定的乳液,具有易于制备、高稳定性、多功能性、可调控的颗粒浸润性和环境友好等特点,进行系统的研究对Pickering乳液在食品工业、化妆品工业及生物制药领域的应用具有重大的意义。食品领域常用于稳定Pickering乳液的颗粒主要有碳水化合物,如改性淀粉、纤维素等;蛋白质,如玉米醇溶蛋白、大豆蛋白等;无机粒子如二氧化硅、黏土等。而对于碳酸钙这种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无机粒子在Pickering乳液中的作用却少有研究,因此本文首先使用重质碳酸钙为原料构建Pickering乳液体系;随后在碳酸钙稳定的Pickering乳液中加入海藻酸钠进行优化;最后将优化到的乳液应用于脂溶性生物活性物质姜黄素的包载和递送中,探究该乳液性质对姜黄素释放的影响。本研究为脂溶性生物活性物质递送体系的设计和构建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碳酸钙稳定的O/W型Pickering乳液及粒度效应的研究以重质碳酸钙作为颗粒稳定剂制备O/W型Pickering乳液,利用球磨法获得不同尺寸的碳酸钙,研究了碳酸钙颗粒粒度颗粒浓度、油相比例对乳液类型、稳定性、微观形貌及流变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球磨后不同粒度的碳酸钙均能稳定Pickering乳液,乳液粒径随碳酸钙颗粒粒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碳酸钙颗粒浓度的增大,乳液的乳析指数、乳液粒径以及乳液粘度均减小,但当碳酸钙颗粒浓度达到9%以上时,增加颗粒浓度对乳液粒径影响不大;增大油相比例会使乳液的乳析指数减小,乳液粒径和粘度增大。2、碳酸钙与海藻酸钠共同稳定的乳液的制备及特性研究利用两步法制备了由碳酸钙和海藻酸钠共同稳定的Pickering乳液,与由碳酸钙单独稳定的乳液相比,CaCO3/Alg稳定的乳液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且在一个月的储存期内,海藻酸钠添加量不同的乳液显示出不同的流动行为。研究中,利用激光粒度仪来监测储存期间乳液液滴的体积平均粒径(D[4,3])的变化情况,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观察碳酸钙粒子和海藻酸钠在乳液油水界面的吸附情况。利用TA流变仪以及Rholaser微流变仪分析乳液的流变学行为,结果表明,在储存期间乳液体系中有凝胶网状结构的形成,当乳液中海藻酸钠浓度低(0.1%0.3%)时,乳液储藏17 d后即形成强的凝胶网状结构,乳液变得不可流动;当乳液中海藻酸钠浓度高(>0.5%)时,碳酸钙粒子表面几乎被海藻酸钠覆盖,极少部分钙阳离子被释放到连续相中与海藻酸钠交联,在油水界面形成弱的凝胶网状结构,乳液在一个月的储藏期内依旧保留其流动性。3、姜黄素的包载与递送研究选取姜黄素作为模式药物,研究CaCO3/Alg稳定的Pickering乳液体系对脂溶性活性生物体外释放的影响。在pH为1.5的盐酸溶出液中,碳酸钙单独稳定的载姜黄素乳液具有突释现象,仅30 min姜黄素的释放率即达到80%以上;而碳酸钙和海藻酸钠共同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在2 h内姜黄素的释放率仅在30%左右,说明相较于碳酸钙单独稳定的乳液,该CaCO3/Alg乳液在模拟胃液环境中对脂溶性药物有具保护作用;在pH为6.8的缓冲液中,所有乳液姜黄素的最终释放率均能达到85%以上。以上结果表明,CaCO3/Alg稳定的Pickering乳液体系具有pH响应性,可应用于生物活性物质肠溶制剂的设计与构建。

徐祯泽[6](2018)在《中等宽度裂缝提高承压能力封堵实验研究》文中指出裂缝性储层是钻井过程中经常钻遇的地层之一,在该类地层进行钻井过程中常常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钻井液漏失,损失了大量的钻井液,增加了钻井成本,延长了建井周期。按照漏失通道的尺寸划分,缝宽为1~10mm的裂缝为中等宽度裂缝。当裂缝宽度达到毫米级别后井漏呈现出漏速快、漏失量大、封堵材料在裂缝入口处沉积困难、封堵层结构不稳定等特点,非常不利于封堵工作的开展。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封堵方法是桥接封堵,但由于桥接封堵施工依赖于现场经验,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封堵成功率较低,且中等宽度裂缝封堵层承压能力很弱,封堵层结构稳定性较差。因此,开展针对中等宽度裂缝提高承压能力封堵实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论文以材料力学、岩石力学及储层保护等理论为指导,针对裂缝性储层中等宽度裂缝,综合运用室内实验、数据对比、理论分析等多种研究手段,提出了封堵材料优化指标,以优选封堵材料为基础,通过正交试验和改性复配的方式开展了中等宽度裂缝室内封堵实验,分析了不同类型材料组合的封堵机理,明确了不同类型封堵材料在封堵层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了封堵材料的选择原则,形成了中等宽度裂缝封堵配方优化策略。描述了裂缝封堵层的多尺度结构。单个封堵材料粒子构成了封堵层的微观尺度,封堵材料粒子因传导外部载荷而形成的具有一定抗压强度的力链构成了封堵层的细观尺度,裂缝封堵层则属于宏观尺度。其中裂缝封堵层结构破坏主要有摩擦失稳以及剪切失稳两种模式。封堵材料的力学参数和几何参数是影响裂缝封堵层结构稳定性的重要因素。设计并开展了中等宽度裂缝室内封堵实验。实验选用封堵材料粒径范围0.8W≤d≤W,W为裂缝断面处宽度,当裂缝处于1~5mm较小宽度范围时,充分发挥刚性粒状材料、片状材料和纤维材料协同作用,可实现有效封堵。针对2mm宽度裂缝的最优堵漏配方为:基浆+5%刚性粒状材料+2%片状材料+1.5%纤维材料。采用该堵漏浆形成的封堵层承压能力达13MPa,累积漏失量90mL;当裂缝处于5~10mm较大宽度范围时,3种材料组合所形成的封堵层承压能力有明显下降,封堵效果减弱,而加入适量弹性材料之后,可以有效提高封堵层的承压能力,改善封堵效果。针对5mm宽度裂缝,三种封堵材料最优组合为:基浆+8%刚性粒状材料+7%片状材料+1.5%纤维材料,可以使封堵层的承压能力达到7MPa,成封时间为15s,累积漏失量为550mL。而采用基浆+8%刚性粒状材料+7%片状材料+1.5%纤维材料+5%超细碳酸钙+2%SQD-98+1%棉籽壳+2%橡胶颗粒形成的封堵层承压能力可达8MPa,成封时间7s,累积漏失量300mL,较三种封堵材料组合封堵层承压能力得到提高,封堵效果得到很大改善。分析了不同材料组合的封堵机理,明确了各种类型封堵材料在封堵层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刚性片状材料主要起到翻转架桥和锲入承压的作用,刚性粒状材料主要起到封堵层承压骨架的作用;纤维材料主要起到捕获粒子以及提高封堵层整体性和致密性的作用;弹性材料主要起到增加封堵层弹性变形率、降低刚性粒子D90降级率,提高封堵层致密性和承压能力的作用。总结凝练了中等宽度裂缝提高承压能力封堵材料的选择原则。以承压能力、累积漏失量和成封时间作为优化指标,通过优选封堵材料的几何和力学参数、优化封堵材料浓度匹配,构建了中等宽度裂缝封堵配方优化路线图,形成了中等宽度裂缝封堵配方优化策略。

张敬逸[7](2018)在《粗糙缝面裂缝内固相颗粒运移与滞留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然裂缝是油气的重要渗流通道,对裂缝性油气藏的高效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天然裂缝的存在还会引发工作液漏失,进而诱发严重储层损害。利用固相材料对裂缝漏失通道进行封堵,是漏失控制的主要方式。研究粗糙缝面裂缝内固相粒子运移与滞留行为,对裂缝性油气藏工作液漏失控制和储层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针对“粗糙缝面裂缝内固相颗粒运移与滞留机理”这一核心科学问题,利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室内实验手段,引入CFD-DEM耦合方法开展颗粒在裂缝中运移与滞留的流-固耦合数值模拟,进行了粗糙缝面裂缝内固相颗粒运移/滞留实验,明确了堵漏材料在裂缝中滞留概率的影响因素,形成了裂缝性储层堵漏材料选择方法。明确了典型裂缝性储层岩样裂缝表面和不同几何形态堵漏材料参数特征。利用非接触式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裂缝面微凸体三维数据,通过逆向工程等软件进行处理,进行裂缝面三围参数的精细刻画;利用ImageJ图像处理软件对堵漏材料进行粒度分析与形态描述,形成了基于几何参数的堵漏材料分类方法。明确了颗粒浓度、裂缝表面粗糙度对固相颗粒运移与滞留行为的影响。运用CFD-DEM耦合方法开展颗粒在裂缝中运移与滞留的流-固耦合数值模拟。颗粒直径与裂缝宽度比Ro=0.4,摩擦系数f=0.5时,自发产生封堵的临界浓度是8%~10%,浓度低于8%时不能形成封堵。控制颗粒为浓度10%,选取不同摩擦系数f=0,f=0.5,f=0.8。颗粒与裂缝表面摩擦系数越大,裂缝表面越粗糙,颗粒在裂缝中运移时的阻力越大,提高了颗粒的滞留概率,进而提高了封堵可能性及封堵效率。设计并开展了裂缝中固相材料运移/滞留评价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粒级对球状和片状材料在裂缝中滞留行为均有影响,球状材料滞留行为受影响更为显着。对于球状颗粒,当D90值与裂缝水力学宽度相当时,D90/wf比值为0.95~1,材料在裂缝中滞留概率最高,裂缝封堵效果最好。片状颗粒D90/wf最适比值为1.1~1.3,裂缝封堵效果最好。明确了不同几何形态堵漏材料在裂缝中滞留机理。固相颗粒粒级与裂缝宽度匹配时,会迅速发生滞留,对裂缝形成封堵,球状堵漏材料封堵效果受粒级影响显着,适应性较差;片状材料的优点是适应性强、滞留概率高。当片状材料直径大于裂缝宽度时,可水平进入裂缝内部,与裂缝内微凸体相互作用后翻转,在狭窄处形成滞留。提出了基于几何参数的裂缝性储层堵漏材料选择方法。根据数值模拟与室内实验结果,从堵漏材料几何性质出发,提出了堵漏材料选择方法。结合现场实例,验证不同形态堵漏材料在裂缝中滞留机理,证实了堵漏材料选择方法的可靠性。本文研究进一步丰富了钻井完井液漏失控制理论体系,更加明确了堵漏材料关键性能参数,为现有防漏堵漏材料选择提供了依据。

李学涯[8](2018)在《泥页岩微裂缝实验室模拟及封堵评价》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常规天然气资源的不断衰竭,页岩气在我国能源格局中的地位愈发重要。页岩气开发中,保证井壁稳定是其关键技术之一,钻井液良好的封堵能力是井壁稳定的基础,而封堵剂则是钻井液良好封堵能力的基本保障。泥页岩地层微裂缝微孔隙发育多,通常处于微纳米级,渗透率极低,普通封堵剂固相颗粒粒径较大,难以进入泥页岩地层形成有效的封堵。纳米级封堵剂对于泥页岩地层能够表现出良好的封堵性能。而对于微纳米级裂缝的封堵评价,暂时还没有统一有效的方法和标准,因此我们需要一种高效可行的泥页岩裂缝模拟方法,以满足对泥页岩微纳米级封堵剂的封堵性能评价。本文在充分调研国内外封堵剂评价方法的基础上,优化泥浆配方制作低渗且具有一定厚度的泥饼,并使用0.18mm~0.40mm银针对泥饼进行造缝,研究了影响裂缝成型的因素。制得低渗基础泥饼渗透率最低可以达到4.235×10-4mD。通过对造缝方法的研究和控制,泥饼裂缝单裂缝等效缝宽可以稳定控制在50μm左右。同时研究了不同形态裂缝大小,倾角以及排列方式对泥饼总体渗透率影响。本文使用ITASCA公司研发的PFC2D软件对刚性颗粒封堵剂封堵泥页岩微裂缝的过程进行了仿真模拟。以威远地区龙马溪组页岩井段地质资料为基础,搭建基础地层环境包括模拟井壁岩体的建立,井壁岩体裂缝生成,封堵剂颗粒生成,运动接触规则的设定,颗粒载体钻井液流体的设定以及模拟结果输出反馈。研究了单封堵剂颗粒对封堵效果的影响,不同封堵剂颗粒级配对封堵效果的影响,以及不同裂缝倾角对封堵效果的影响,得到了符合与该裂缝宽度的封堵剂颗粒级配最佳比例。并通过观察封堵模拟过程中颗粒运动状态,分析封堵剂颗粒在微裂缝中的封堵机理。本文对计算机模拟封堵结果进行了实物验证,对模拟验证结果进行了进一步的对比分析处理。分析了纳米封堵剂对于泥页岩微裂缝地层封堵的优势,并选取了市面上常见的四种纳米封堵剂,包括纳米Fe3O4分散液,纳米LAT分散液,纳米氧化硅分散液,纳米NR-1分散液,对他们在水的分散效果进行了优化,之后对其封堵性能进行了简单评价,并对其封堵作用机理进行简要分析,得出了各纳米封堵剂的最佳加量。基于水基钻井液对井壁水化效果的影响分析,从井壁坍塌应力方面考虑,设计使用三轴应力实验测试对比各类处理剂浸泡后的岩芯最大差应力值,来研究各类封堵剂以及其他钻井液处理剂对页岩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纳米封堵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井壁坍塌应力。

王立民[9](2017)在《超深层致密砂岩气藏油基钻开液防漏堵漏性能研究》文中指出超深层致密砂岩气藏具有高温高压、低孔特低渗、裂缝发育、地层压力异常、高损害潜力等工程地质特征。钻完井过程中裂缝发育导致工作液漏失,是储层首要的潜在损害因素。因此,在钻开储层前,先期加入与储层漏失通道匹配的固相粒子,钻进储层段时防漏堵漏有机结合,降低工作液漏失损害,有效保护储层,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塔里木盆地J、W区块超深层致密砂岩气藏为研究对象,描述了工区地质特征、明确了储层裂缝动态宽度范围;评价了原用油基钻开液防漏堵漏性能、开展了超深井钻井用堵漏材料评价实验、优选出适合工区条件的堵漏材料;设计并评价了油基钻开液优化配方,优化后配方应用于2 口试验井,防漏堵漏效果良好;丰富了超深井堵漏材料优选指标,完善了超深井堵漏材料优选策略。取得的主要成果与认识如下:明确了储层裂缝的静、动态宽度范围。综合运用有限元模拟法和漏失动态数据反演法,获得裂缝静、动态宽度范围。J区块原地裂缝宽度0.5mm以下,W区块原地裂缝宽度1.0mm以下。在钻开液液柱正压差和激动压力波动影响下,J区块致漏裂缝宽度普遍在0.2~2mm之间;W区块致漏裂缝宽度普遍普遍在0.3mm~3mm之间。评价了原用油基钻开液防漏堵漏能力。开展了油基钻开液静态损害评价实验,结果显示原用油基钻开液对裂缝岩样平均渗透率损害率高达62.77%。动态损害评价实验显示,油基钻开液在小返排压差下对50μm以下的裂缝,平均渗透率返排恢复率仅有37.87%。滤饼承压能力评价实验显示,原用油基钻开液仅能对100μm以下裂缝有效封堵、对150μm以上裂缝几乎无封堵能力。综合评价,原油基钻开液保护防漏堵漏、储层保护效果较差。完善了超深井钻井用堵漏材料优选方法。在评价了颗粒粒度、酸溶性等常规指标后,以KGD-3和核桃壳为代表,开展了材料高温老化、老化后承压、磨蚀性和摩擦性实验。结果显示核桃壳的酸溶率低、高温老化后老化严重、承压能力大幅降低。而KGD-3以其高酸溶率,高温老化后承压能力不变等优良性能更适合超深井防漏堵漏。形成了具有暂堵性堵漏功能的油基钻开液配方。基于暂堵性堵漏技术思想,开展油基钻开液配方优化:据正交实验法设计配方,开展防漏堵漏效果评价。结果显示优化配方J-7(基浆+1%超细碳酸钙+5%KGD-2+3%KGD-3)在压差10MPa下能有效封堵500μm及以下裂缝;优化配方W-3(基浆+1%KGD-1+5%KGD-2+3%KGD-3)在压差10MPa下能有效封堵1000μm及以下裂缝,满足现场要求。优化配方性能稳定,累计滤失量降低,平均返排恢复率高达69.2%。经2 口井试验,漏失量大幅下降,防漏堵漏效果良好。丰富了超深裂缝性储层堵漏材料优指标。针对超深裂缝性储层高温高压油基环境中堵漏材料的高温老化性、摩擦性和磨蚀性评价实验结果,丰富了超深裂缝性储层堵漏材料优选指标,依据重要性对指标分三级,并绘制了超深裂缝性储层堵漏材料优选策略表。

贺鑫[10](2016)在《超重力反应结晶法制备不同形貌碳酸钙及其模板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碳酸钙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作为填充剂和补强剂,被广泛用于油墨、造纸、涂料等领域。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碳酸钙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特定形貌的轻质碳酸钙方面。已知碳酸钙粒子的形貌与粒度,对其功能与应用领域有着重要影响。因而针对不同形貌碳酸钙制备工艺的研究,已成为各国相关科学工作者的研究重点。本文采用超重力反应结晶法,选取不同晶型控制剂和模板剂,制备了晶须、球状以及花瓣片状三种不同形貌的碳酸钙;在普通重力场中,利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与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形成的有机聚合物为软模板,制备了中空球形的碳酸钙。对制备过程中的反应温度、超重力水平、反应物浓度等因素进行探究,得到了最佳的制备工艺条件。研究发现,以Ca(OH)2悬浮液和CO2为原料,磷酸为晶型控制剂,采用超重力反应结晶法制备碳酸钙晶须的实验中,碳化温度70℃,旋转床转速1400 r·min-1,Ca(OH)2初始悬浮液浓度80 g·L-1,干燥时长70 h为本实验体系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可制得平均短径为144 nm,长径比19.4,文石型含量为97.5%且形貌完整的碳酸钙晶须。其次,以CaCl2与CO2为原料,可溶性淀粉为模板剂,氨水为pH调节剂,采用超重力反应结晶法制备出平均粒径为14.01 μm,且形貌单一的球形碳酸钙;以CaCl2与CO2为原料,氨水为pH调节剂,采用超重力反应结晶法制备出平均粒径为510nm,且形貌单一的花瓣片状碳酸钙。以CaCl2与Na2CO3为原料,自制有机聚合物为软模板,采用复分解法制备出平均粒径为4 μm,且形貌单一的中空球形碳酸钙;上述研究结果对不同形貌碳酸钙的工业化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由于碳酸钙颗粒具有廉价易得、形貌多样、无毒、易消除等诸多优点,作为模板剂被广泛用于特定形貌碳材料的制备。在制备的四种形貌碳酸钙中选取晶须状和中空球形两种形貌碳酸钙为模板剂,分别负载聚多巴胺薄膜(PDA),经过高温碳化、水洗等处理后,制备出晶须状和中空球形两种形貌的多孔碳材料。在不同碳化温度下,制得了形貌规整的一系列多孔碳材料。在高温碳化过程中,碳酸钙不仅起到形貌支撑作用,其分解释放的CO2还具有高效扩孔功效。在700℃碳化温度下制备的晶须状多孔碳,BET与Langmuir比表面积分别为 819.9m2·g-1,1193.0 m2.g-1,产率为 46.0%;在750℃碳化温度下制备的中空球形多孔碳,BET与Langmuir比表面积分别为 742.2 m2·g-1,1082.2 m2·g-1,产率为 50.48%。与纯 PDA 高温碳化的 BET 20.6 m2·g-1,相比有了极大的提升,为新型多孔碳材料的简易制备提供了新思路。

二、超细碳酸钙粒子形态控制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细碳酸钙粒子形态控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碳酸钙改性红黏土工程地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红黏土基本研究现状
        1.2.1 红黏土成分及成因研究现状
        1.2.2 红黏土工程地质特性研究现状
        1.2.3 土的微观结构研究现状
        1.2.4 红黏土的改良与应用研究现状
        1.2.5 土的本构理论研究现状
        1.2.6 碳酸钙作为改性材料的研究现状
    1.3 主要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测试方法
    2.1 试验材料的性质
        2.1.1 红黏土的基本性质
        2.1.2 改性材料的选择及基本性质
    2.2 试样的制备
        2.2.1 微观试样制备
        2.2.2 力学试样制备
    2.3 试验测试
        2.3.1 化学性质试验
        2.3.2 物理性质试验
        2.3.3 微观结构性质试验
        2.3.4 力学性质试验
    2.4 孔隙分布测定及分析方法
        2.4.1 孔隙含量及分布计算方法
        2.4.2 孔隙分布定量化分析
    2.5 试验研究方案
        2.5.1 碳酸钙改性红黏土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试验方案
        2.5.2 碳酸钙改性红黏土的微观孔隙试验方案
        2.5.3 碳酸钙改性红黏土力学特性试验方案
        2.5.4 碳酸钙改性红黏土剪切损伤试验方案
        2.5.5 碳酸钙改性红黏土邓肯-张本构试验方案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碳酸钙改性红黏土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微观结构研究
    3.1 碳酸钙对红黏土化学性质的影响
        3.1.1 掺入率对p H值的影响
        3.1.2 掺入率对矿物成分、含量的影响
    3.2 碳酸钙对红黏土物理性质的影响
        3.2.1 掺入率对比重的影响
        3.2.2 掺入率对粒度分布的影响
        3.2.3 掺入率对密度的影响
        3.2.4 掺入率对含水率的影响
        3.2.5 掺入率对收缩特性的影响
    3.3 碳酸钙对红黏土微观结构影响
        3.3.1 红黏土的微观结构特征
        3.3.2 CW对红黏土的微观结构的影响
        3.3.3 PCC对红黏土的微观结构的影响
    3.4 碳酸钙对红黏土微观孔隙分布的影响
        3.4.1 CW掺入率对红黏土T_2曲线的影响
        3.4.2 PCC掺入率对红黏土T_2曲线的影响
        3.4.3 干密度对碳酸钙改性红黏土T_2曲线的影响
        3.4.4 碳酸钙掺入率对红黏土孔隙度的影响
        3.4.5 碳酸钙掺入率对红黏土孔隙尺寸分布的影响
        3.4.6 碳酸钙对红黏土孔隙的影响显着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碳酸钙改性红黏土力学特性研究
    4.1 碳酸钙掺入率对红黏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
        4.1.1 碳酸钙改性红黏土的无侧限应力-应变关系
        4.1.2 碳酸钙对红黏土峰值应变的影响
        4.1.3 碳酸钙掺入率对红黏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
        4.1.4 碳酸钙掺入率对红黏土无侧限破坏模式的影响
    4.2 碳酸钙掺入率对红黏土的三轴剪切特性的影响
        4.2.1 碳酸钙改性红黏土三轴应力-应变关系
        4.2.2 碳酸钙掺入率对红黏土三轴抗剪强度的影响
    4.3 干密度对碳酸钙改性红黏土的三轴剪切特性的影响
        4.3.1 干密度对红黏土的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
        4.3.2 干密度对CW改性红黏土应力峰值的影响
    4.4 干密度、碳酸钙类型及掺入率对红黏土强度参数的影响
    4.5 微观孔隙参数对宏观力学的反应
        4.5.1 孔隙参数的选择与提取
        4.5.2 分析模型的选择与建立
        4.5.3 孔隙大小及含量对碳酸钙改性红黏土黏聚力的影响
        4.5.4 孔隙大小及含量对碳酸钙改性红黏土内摩擦角的影响
    4.6 小结
第5章 碳酸钙改性红黏土三轴荷载作用下的损伤规律
    5.1 三轴荷载作用下碳酸钙改性红黏土孔隙演化规律
        5.1.1 不同围压对碳酸钙改性红黏土孔隙大小分布的影响
        5.1.2 轴向应变对碳酸钙改性红黏土孔隙大小分布的影响
    5.2 三轴荷载作用下碳酸钙改性红黏土损伤演化规律
        5.2.1 损伤变量
        5.2.2 损伤度
        5.2.3 孔隙含量与轴向应变的关系
        5.2.4 CW改性红黏土在不同轴向应变下的孔隙损伤规律
    5.3 小结
第6章 碳酸钙改性红黏土邓肯-张本构模型
    6.1 邓肯-张模型
    6.2 CW改性红黏土的邓肯-张模型的拟合
    6.3 CW改性红黏土修正邓肯-张模型
        6.3.1 修正的邓肯-张模型
        6.3.2 密度系数k
        6.3.3 修正的邓肯-张模型参数
        6.3.4 碳酸钙改性红黏土修正邓肯-张模型拟合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一、在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1、发表论文
        2、授权专利
    二、在读博士期间参与的项目
致谢

(2)纳米碳酸钙的改性及其在聚乙烯膜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意义
    1.2 纳米碳酸钙制备方法
        1.2.1 碳化法
        1.2.2 复分解法
        1.2.3 微乳法
        1.2.4 凝胶法
        1.2.5 机械破碎法
    1.3 纳米碳酸钙表面改性研究进展
        1.3.1 改性原因
        1.3.2 改性机制
        1.3.3 纳米碳酸钙改性的方法
    1.4 纳米碳酸钙的应用现状
        1.4.1 在塑料行业的应用
        1.4.2 在造纸领域的应用
        1.4.3 在涂料行业的应用
        1.4.4 在橡胶行业的应用
        1.4.5 在其他行业的应用
    1.5 本文思路
第2章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2.1 材料的制备
        2.1.1 仪器部分
        2.1.2 原材料和试剂部分
    2.2 纳米碳酸钙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改性过程
        2.2.1 在不同改性剂条件下的改性过程
        2.2.2 在不同改性剂用量条件下的改性过程
        2.2.3 在不同改性时间条件下的改性过程
        2.2.4 在不同浓度的浆液条件下的改性过程
        2.2.5 在不同改性温度条件下的改性过程
        2.2.6 在不同搅拌速率条件下的改性过程
    2.3 改性纳米碳酸钙的表征
        2.3.1 改性纳米碳酸钙吸油值的测定
        2.3.2 改性纳米碳酸钙BET测试
        2.3.3 改性纳米碳酸钙活化度的测定
        2.3.4 改性纳米碳酸钙酸碱度测试
        2.3.5 改性纳米碳酸钙粒度测试
        2.3.6 改性纳米碳酸钙润湿性测试
        2.3.7 改性纳米碳酸钙白度测试
        2.3.8 改性纳米碳酸钙形貌测试
    2.4 纳米碳酸钙/聚乙烯薄复合膜性能测试
        2.4.1 拉伸强度测试
        2.4.2 老化性能测试
        2.4.3 断后伸长率测试
        2.4.4 冲击强度测试
        2.4.5 水蒸气透过率测试
        2.4.6 透光率测试
第3章 纳米碳酸钙改性工艺条件的确定
    3.1 引言
    3.2 影响改性工艺参数因素及其结果分析
        3.2.1 改性剂种类影响
        3.2.2 改性剂用量影响
        3.2.3 改性时间影响
        3.2.4 料浆浓度影响
        3.2.5 改性温度影响
        3.2.6 搅拌速度影响
    3.3 改性工艺条件优化
        3.3.1 复合粒子在最优条件下的制备过程
        3.3.2 最优条件下的复合粒子改性结果及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改性纳米碳酸钙在聚乙烯膜中的应用
    4.1 引言
    4.2 纳米碳酸钙/聚乙烯薄复合膜的制备
        4.2.1 制备基料
        4.2.2 真空脱泡
        4.2.3 制作纳米碳酸钙/聚乙烯薄复合膜
    4.3 碳酸钙/聚乙烯复合膜性能测试结果及其分析
        4.3.1 拉伸强度变化及分析
        4.3.2 断后伸长率变化及分析
        4.3.3 冲击强度变化及分析
        4.3.4 老化性能变化及分析
        4.3.5 水蒸气透过率变化及分析
        4.3.6 透光率变化及分析
        4.3.7 复合薄膜形貌分析
    4.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3)基于细胞表面壳化的药物载体的制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药物载体
        1.2.1 药物释放系统的概述
        1.2.2 药物载体材料的分类
    1.3 碳酸钙的研究
        1.3.1 碳酸钙的制备方法
        1.3.3 碳酸钙的应用
    1.4 本文拟开展的研究
第二章 基于酵母细胞模板的多孔中空碳酸钙药物载体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2.2.2 实验试剂的配置
        2.2.3 酵母细胞培养
        2.2.4 中空碳酸钙药物载体的制备
        2.2.5 药物的装载以及释放实验
        2.2.6 细胞实验
        2.2.7 降解实验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碳酸钙药物载体制备机理
        2.3.2 不同烧结温度对碳酸钙微球的影响
        2.3.3 碳酸钙微球的形貌和晶型分析
        2.3.4 碳酸钙微球载药跟释药分析
        2.3.5 细胞毒性试验分析
        2.3.6 降解实验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聚电解质多层膜和磁性Fe_3O_4的酵母细胞表面壳化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3.2.2 实验试剂的配置
        3.2.3 磁性四氧化三铁的制备
        3.2.4 酵母细胞的培养
        3.2.5 基于四氧化三铁的酵母细胞表面壳化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不同搅拌方式对四氧化三铁的影响
        3.3.2 不同分子量PEG对四氧化三铁的影响
        3.3.3 基于四氧化三铁的酵母细胞表面壳化的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聚电解质和无机材料的酵母细胞表面壳化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4.2.2 实验试剂的配置
        4.2.3 酵母细胞的培养
        4.2.4 中空磷酸钙微球的制备
        4.2.5 中空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磷酸钙微球的形貌和晶型分析
        4.3.2 二氧化硅微球的形貌和晶型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粉末丁苯橡胶凝聚成粉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粉末橡胶发展概况及生产应用
        1.1.1 粉末橡胶发展概况
        1.1.2 粉末橡胶的基本概念
        1.1.3 粉末橡胶生产方法
        1.1.4 粉末丁苯橡胶及其应用
    1.2 粉末丁苯橡胶中国专利分析
        1.2.1 检索条件及分析基础
        1.2.2 粉末丁苯橡胶技术发展历程
        1.2.3 小结
    1.3 论文研究意义及内容
第2章 粉末丁苯橡胶小试技术研究
    2.1 试验部分
        2.1.1 试验方法
        2.1.2 试验原料
        2.1.3 分析表征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隔离剂对粉末橡胶成粉效果的影响
        2.2.2 凝聚剂对粉末橡胶成粉效果的影响
        2.2.3 凝聚体系对成粉效果的影响
        2.2.4 环保型防老剂对成粉效果的影响
        2.2.5 搅拌转速对成粉效果的影响
        2.2.6 凝聚温度对成粉效果的影响
        2.2.7 熟化条件对成粉效果的影响
    2.3 小结
第3章 粉末丁苯橡胶中试技术研究
    3.1 试验部分
        3.1.1 主要原料及其规格
        3.1.2 主要设备及其规格
        3.1.3 成粉工艺路线
        3.1.4 产品技术指标及分析测试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凝聚技术路线的确定
        3.2.2 影响粉末橡胶粉末化的因素
        3.2.3离心干燥实验
        3.2.4 中试后处理
        3.2.5 产品的性能及应用
    3.3 小结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碳酸钙稳定的Pickering乳液的制备、优化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绪论
    1 问题的由来
    2 Pickering乳液研究现状
        2.1 乳液概述
        2.2 Pickering乳液的形成及其稳定机理
        2.3 影响Pickering乳液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2.3.1 固体颗粒的影响
        2.3.2 油相的影响
        2.3.3 pH值的影响
        2.4 Pickering乳液的应用
    3 碳酸钙概述
    4 海藻酸钠概述
    5 无机粒子与高分子复合在乳液制备中的应用
    6 课题研究内容、意义及创新性
        6.1 研究意义
        6.2 研究内容
        6.3 研究特色
第二章 碳酸钙稳定的O/W型 Pickering乳液及粒度效应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不同粒径碳酸钙的制备及粒径分析
        2.2.2 碳酸钙稳定的Pickering乳液的制备
        2.2.3 碳酸钙粒粒度对其稳定的Pickering乳液的影响
        2.2.4 不同碳酸钙浓度及加油量对乳液的影响
        2.2.5 粒径分析
        2.2.6 乳析指数的测定
        2.2.7 微观结构观察
        2.2.8 乳液粘度特性的测定
        2.2.9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碳酸钙微粒的表征
        3.2 碳酸钙粒度对乳液的影响
        3.3 碳酸钙浓度及油相比例对乳液宏观稳定性的影响
        3.4 碳酸钙浓度及油相比例对乳液粒径分布的影响
        3.5 碳酸钙浓度及油相比例对乳液微观形貌的影响
        3.6 碳酸钙浓度及油相比例对乳液黏度的影响
    4 结论
第三章 碳酸钙与海藻酸钠共同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CaCO_3/Alg稳定的Pickering乳液的制备
        2.2.2 乳液的粒径分析
        2.2.3 乳析指数(CI%)的测定
        2.2.4 微观结构分析
        2.2.5 流变学研究
        2.2.6 微流变学性质的测定
        2.2.9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CaCO_3/Alg稳定的Pickering乳液的粒径分析
        3.2 CaCO_3/Alg稳定的乳液的微观结构
        3.3 乳液的宏观图片分析
        3.4 CaCO_3/Alg共同稳定的乳液的流变学特性
        3.4.1 动态频率扫描
        3.4.2 稳态剪切扫描
        3.5 CaCO_3/Alg乳液的微流变学性能
        3.5.1 均方根位移
        3.5.2 固液平衡值(SLB)曲线
        3.6 CaCO_3/Alg乳液的稳定机理
    4 结论
第四章 CaCO_3/Alg乳液对姜黄素的包载和递送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载姜黄素的CaCO_3/Alg乳液的制备
        2.2.2 乳液的粒径分析
        2.2.3 乳液微观结构分析
        2.2.4 载姜黄素CaCO_3/Alg乳液的流变学分析
        2.2.5 载姜黄素CaCO_3/Alg乳液的微流变学分析
        2.2.6 姜黄素包载量的测定
        2.2.7 乳液溶出介质的制备
        2.2.8 姜黄素在溶出介质中的标准曲线
        2.2.9 在姜黄素乳液的体外释放实验
        2.2.10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载姜黄素CaCO_3/Alg乳液的粒径分析
        3.2 乳液储藏稳定性分析
        3.3 载姜黄素的CaCO_3/Alg乳液的微观结构
        3.4 载姜黄素CaCO_3/Alg乳液的流变学特征
        3.5 载姜黄素CaCO_3/Alg乳液的微流变学特征
        3.5.1 载姜黄素CaCO_3/Alg乳液的均方根位移曲线
        3.5.2 载姜黄素CaCO_3/Alg乳液的固液平衡值(SLB)曲线
        3.5.3 载姜黄素CaCO_3/Alg乳液的弹性指数(EI)曲线
        3.6 CaCO_3/Alg乳液中姜黄素含量的测定
        3.6.1 姜黄素在无水乙醇中的标准曲线
        3.6.1 载姜黄素CaCO_3/Alg乳液的包封率
        3.7 载姜黄素CaCO_3/Alg乳液的体外释放
        3.7.1 姜黄素在pH=1.5 的溶出液中的标准曲线
        3.7.2 姜黄素在pH=6.8的PBS缓冲液中的标准曲线
        3.7.3 载姜黄素CaCO_3/Alg乳液的体外释放曲线
    4 结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6)中等宽度裂缝提高承压能力封堵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裂缝性储层特征及分类
        1.2.2 裂缝宽度探测技术
        1.2.3 裂缝性储层漏失控制
        1.2.4 封堵材料
    1.3 存在的科学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思路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思路
    1.5 创新点
第2章 中等宽度裂缝特征及裂缝封堵层稳定性分析
    2.1 中等宽度裂缝特征
        2.1.1 地质特征
        2.1.2 漏失情况
    2.2 裂缝封堵层失稳模式
        2.2.1 裂缝封堵层多尺度结构
        2.2.2 裂缝封堵层失稳模式
    2.3 裂缝封堵层结构稳定性影响因素
        2.3.1 封堵材料力学参数的影响
        2.3.2 封堵材料几何参数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封堵材料性能评价及中等宽度裂缝封堵实验设计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基浆
        3.1.2 刚性粒状材料
        3.1.3 刚性片状材料
        3.1.4 纤维材料
    3.2 封堵材料性能评价
        3.2.1 酸溶性测试
        3.2.2 抗温性测试
        3.2.3 分散性测试
        3.2.4 悬浮性测试
        3.2.5 封堵材料对基浆性能影响测试
    3.3 实验仪器设备
        3.3.1 高温高压全直径岩心裂缝堵漏仪
        3.3.2 MFC-I高温高压多功能水平井损害评价仪
    3.4 封堵实验设计
        3.4.1 2mm宽度裂缝室内封堵实验
        3.4.2 5mm宽度裂缝室内封堵实验
        3.4.3 刚性粒子D90降级率测试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等宽度裂缝室内封堵实验结果
    4.1 2mm宽度裂缝室内封堵实验结果
        4.1.1 刚性粒状材料与刚性片状材料组合
        4.1.2 刚性粒状材料与纤维材料组合
        4.1.3 刚性片状材料与纤维材料组合
        4.1.4 刚性粒状材料、刚性片状材料与纤维材料组合
    4.2 5mm宽度裂缝室内封堵实验结果
        4.2.1 刚性粒状材料、刚性片状材料与纤维材料组合
        4.2.2 刚性粒状材料、刚性片状材料、纤维材料与弹性材料组合
    4.3 不同类型材料组合刚性粒子D90降级率测量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等宽度裂缝封堵机理分析及配方优化策略
    5.1 封堵材料沉积行为及封堵机理分析
        5.1.1 刚性粒状材料与刚性片状材料组合
        5.1.2 刚性片状材料与纤维材料组合
        5.1.3 刚性粒状材料与纤维材料组合
        5.1.4 刚性粒状材料、刚性片状材料与纤维材料组合
        5.1.5 刚性粒状材料、刚性片状材料、纤维材料与弹性材料组合
    5.2 配方优化策略
        5.2.1 封堵材料选择原则
        5.2.2 裂缝宽度计算
        5.2.3 优化指标及路线
    5.3 现场实例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及科研情况

(7)粗糙缝面裂缝内固相颗粒运移与滞留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裂缝几何特性参数
        1.2.2 裂缝面几何形态
        1.2.3 粗糙裂缝面构建方法
        1.2.4 钻井液漏失机理研究现状
        1.2.5 单一裂缝中固液两相模拟
        1.2.6 单一裂缝中悬浮液固相颗粒运移与滞留实验研究
    1.3 关键科学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粗糙裂缝面及堵漏材料形态描述
    2.1 裂缝表面形态测量及重构
        2.1.1 非接触式三维激光扫描测量裂缝表面参数
        2.1.2 裂缝表面数值重构
    2.2 裂缝表面数学描述
        2.2.1 裂缝面粗糙度系数
        2.2.2 三维平均倾角
        2.2.3 裂缝面参数计算
    2.3 堵漏材料几何参数评价
        2.3.1 堵漏材料分类
        2.3.2 堵漏材料几何参数评价
    2.4 粗糙裂缝面-堵漏材料摩擦系数
        2.4.1 摩擦系数评价实验
        2.4.2 裂缝面粗糙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CFD-DEM耦合方法的颗粒架桥模拟
    3.1 固液两相流数学模型
        3.1.1 颗粒运动控制方程
        3.1.2 液相动量方程
    3.2 CFD-DEM耦合过程
    3.3 裂缝内颗粒架桥模拟
        3.3.1 问题简述
        3.3.2 模型建立
    3.4 结果分析
        3.4.1 颗粒浓度影响
        3.4.2 裂缝面粗糙度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粗糙裂缝中固相颗粒运移与滞留实验研究
    4.1 裂缝中固相颗粒运移/滞留评价实验
        4.1.1 实验样品
        4.1.2 实验方法
    4.2 粒级对固相颗粒在裂缝中滞留行为的影响
        4.2.1 粒级对球状碳酸钙在裂缝中滞留行为的影响
        4.2.2 形状对固相颗粒在裂缝中滞留行为的影响
        4.2.3 粗糙裂缝表面对固相颗粒裂缝中滞留行为的影响
        4.2.4 颗粒架桥临界浓度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裂缝内固相颗粒运移与滞留机理及实例分析
    5.1 粗糙缝面裂缝内固相颗粒运移与滞留机理
    5.2 裂缝性储层堵漏材料选择方法
    5.3 现场应用实例
        5.3.1 固相颗粒与裂缝宽度匹配降低钻井液漏失量
        5.3.2 特殊几何形态堵漏材料提升施工效率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及科研情况

(8)泥页岩微裂缝实验室模拟及封堵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封堵实验室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1.2.2 微裂缝封堵模拟方法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标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模拟泥页岩微裂缝的人造泥饼研究
    2.1 微裂缝实验室模拟分析
    2.2 泥页岩“岩芯模拟”低渗泥饼的制备研究
        2.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2.2.2 基础泥饼渗透率的计算方式
        2.2.3 泥饼渗透率影响因素
        2.2.4 人造泥饼与天然页岩岩心对比
    2.3 泥页岩微裂缝实验室模拟研究
        2.3.1 微裂缝实验室模拟方法研究
        2.3.2 微裂缝宽度的计算方法
        2.3.3 微裂缝对泥饼渗透率影响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泥页岩微裂缝封堵计算机仿真模拟研究
    3.1 软件设计思路及模拟步骤
        3.1.1 模拟井壁岩体的建立
        3.1.2 井壁岩体裂缝生成
        3.1.3 封堵剂颗粒生成
        3.1.4 运动接触规则的设定
        3.1.5 颗粒载体钻井液流体设定
        3.1.6 模拟程序运行与终止
        3.1.7 模拟结果与反馈
    3.2 泥页岩封堵计算机模拟研究
        3.2.1 模拟区块井壁岩体建立
        3.2.2 封堵剂颗粒粒径对封堵效果的影响研究
        3.2.3 不同封堵剂颗粒级配对封堵效果的影响研究
        3.2.4 不同缝宽下的封堵颗粒级配
        3.2.5 不同裂缝倾角对封堵效果的影响研究
    3.3 封堵剂颗粒在微裂缝中的封堵机理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泥页岩微裂缝封堵评价研究
    4.1 计算机仿真模拟结果实物验证研究
    4.2 纳米封堵剂在水中的分散
        4.2.1 纳米封堵剂的粒度分析
        4.2.2 纳米封堵剂的分散处理
    4.3 纳米封堵剂微裂缝封堵评价与优选
        4.3.1 微裂缝封堵效果评价方法步骤
        4.3.2 纳米封堵剂封堵评价结果
        4.3.3 纳米封堵剂作用机理分析
    4.4 纳米封堵剂对泥页岩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
        4.4.1 实验步骤微裂缝封堵效果评价方法步骤
        4.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9)超深层致密砂岩气藏油基钻开液防漏堵漏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致密砂岩气藏储层保护
        1.2.2 裂缝性储层漏失控制技术
        1.2.3 裂缝性储层井筒强化理论
    1.3 存在的科学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实物工作量
    1.5 创新点
第2章 超深层致密砂岩气藏地质特征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储层物性与孔隙结构
        2.2.1 储层温度压力及流体特征
        2.2.2 储层物性
        2.2.3 储层孔隙结构
    2.3 储层天然裂缝
        2.3.1 储层裂缝发育特征
        2.3.2 储层裂缝垂向分布
    2.4 储层裂缝动态宽度分析
        2.4.1 有限元力学模型
        2.4.2 应力扰动下单裂缝动态宽度
        2.4.3 应力扰动下成组裂缝动态宽度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原用油基钻开液防漏堵漏性能评价
    3.1 油基钻开液基本性能评价
    3.2 油基钻开液静态损害评价
    3.3 油基钻开液动态损害评价
    3.4 油基钻开液滤饼承压能力评价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超深井钻井用堵漏材料性能评价
    4.1 堵漏材料酸溶性评价
    4.2 堵漏材料粒度分析
    4.3 堵漏材料高温老化评价
        4.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4.3.2 老化质量损失率
        4.3.3 老化材料承压强度测试
    4.4 堵漏材料摩擦性评价
        4.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4.4.2 摩擦实验结果
    4.5 堵漏材料磨蚀性评价
        4.5.1 实验材料与方法
        4.5.2 磨蚀实验结果
        4.5.3 磨蚀仪器研制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油基钻开液防漏堵漏配方优化
    5.1 暂堵性堵漏技术介绍
    5.2 油基钻开液配方优化设计
        5.2.1 储层裂缝宽度综合表征
        5.2.2 油基钻开液配方优化设计
    5.3 油基钻开液优化配方评价
        5.3.1 优化油基钻开液滤饼承压能力评价
        5.3.2 优化油基钻开液动态损害评价
        5.3.3 优化油基钻开液基本性能评价
    5.4 现场应用实例
        5.4.1 现场施工过程
        5.4.2 优化配方防漏堵漏效果矿场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封堵层失稳机理与堵漏材料优选策略
    6.1 超深裂缝性储层封堵层失稳机理
        6.1.1 核桃壳材料形成封堵层失稳机理
        6.1.2 KGD材料形成封堵层失稳机理
    6.2 超深裂缝性储层堵漏材料优选
        6.2.1 超深裂缝性储层堵漏材料优选指标
        6.2.2 超深裂缝性储层堵漏材料优选策略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10)超重力反应结晶法制备不同形貌碳酸钙及其模板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碳酸钙的理化性质
        1.1.2 碳酸钙分类
    1.2 碳酸钙制备技术
        1.2.1 碳酸钙制备方法
        1.2.2 碳化法简述
    1.3 超重力技术简介
        1.3.1 超重力技术发展简介
        1.3.2 旋转填充床结构及机理
        1.3.3 旋转填充床特点
    1.4 不同形貌碳酸钙的性质及应用
        1.4.1 碳酸钙晶须
        1.4.2 球形碳酸钙
        1.4.3 片状碳酸钙
        1.4.4 中空球形碳酸钙
    1.5 碳酸钙形貌控制技术
        1.5.1 模板法
        1.5.2 晶型控制剂法
    1.6 多孔碳材料
        1.6.1 多孔碳材料概述
        1.6.2 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1.6.3 特定形貌多孔碳材料的制备
    1.7 实验内容及研究意义
        1.7.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7.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不同形貌碳酸钙的制备
    2.1 碳酸钙晶须的制备
        2.1.1 实验部分
        2.1.2 结果与讨论
        2.1.3 小结
    2.2 球形碳酸钙的制备
        2.2.1 实验部分
        2.2.2 结果与讨论
        2.2.3 小结
    2.3 花瓣片状碳酸钙的制备
        2.3.1 实验部分
        2.3.2 结果与讨论
        2.3.3 小结
    2.4 中空球形碳酸钙的制备
        2.4.1 实验部分
        2.4.2 结果与讨论
        2.4.3 小结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型多孔碳材料的制备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设备
        3.2.3 新型多孔碳材料的制备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超细碳酸钙粒子形态控制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碳酸钙改性红黏土工程地质特性研究[D]. 陈李洁.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2]纳米碳酸钙的改性及其在聚乙烯膜中的应用研究[D]. 杨萍. 湖南大学, 2020(12)
  • [3]基于细胞表面壳化的药物载体的制备研究[D]. 苏慧.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4]粉末丁苯橡胶凝聚成粉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D]. 杨珊珊. 兰州理工大学, 2020(12)
  • [5]碳酸钙稳定的Pickering乳液的制备、优化及应用[D]. 刘杏念.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 [6]中等宽度裂缝提高承压能力封堵实验研究[D]. 徐祯泽.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6)
  • [7]粗糙缝面裂缝内固相颗粒运移与滞留行为研究[D]. 张敬逸.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2)
  • [8]泥页岩微裂缝实验室模拟及封堵评价[D]. 李学涯.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2)
  • [9]超深层致密砂岩气藏油基钻开液防漏堵漏性能研究[D]. 王立民. 西南石油大学, 2017(06)
  • [10]超重力反应结晶法制备不同形貌碳酸钙及其模板应用[D]. 贺鑫. 广西大学, 2016(05)

标签:;  ;  ;  

超细碳酸钙颗粒形态控制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