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办世博会 挺好(论文文献综述)
董爽[1](2021)在《中国电视舞蹈综艺的他鉴与本土化(2006-202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研究对象是中国电视舞蹈综艺,聚焦于2006——2020年间的他鉴与本土化过程。本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对国外电视舞蹈综艺进行了简要的历史梳理,以英、美两国的电视舞蹈综艺为例,归纳出其由公共教育至商业化的转向特征,并具体叙述了早期的商业化文娱节目与之后领潮的电视舞蹈节目;第二章论述中国电视舞蹈综艺的历程,并将其归纳为四个发展阶段,比对分析它与英美电视舞蹈综艺的发展路径。并在中国电视生态变革的背景下,分析舞蹈综艺节目的商业化驱动、“模式”效仿与创新的难题。第三章将《舞蹈风暴》作为田野个案研究对象,以技术迭代为支撑背景,分析电视舞蹈综艺他鉴中的本土体现、本土化中的调适、本土化后的结果。第四章承接前两章中的内容,以国内电视舞蹈综艺他鉴和本土化中的媒介、舞蹈和人为落脚点,指出本土化中的共性特征,共有四个方面:舞蹈综艺制作的本土意识和创新、舞蹈的行业市场和公共空间的变化、舞蹈综艺公共领域中的特性以及舞蹈从业者的选择和态度,勾勒出国内外传媒影响下中国舞蹈文化传播的变化。
赵世峰[2](2021)在《基于行动者网络的博物馆无障碍交互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当今时代,需要人们解决、优化的社会或环境问题日益复杂。在无障碍设计方面,由于国家已经在建筑规划、建筑建设标准、残疾人保护等相关条例当中明确规定了无障碍建设的要求与规范,公共建筑无障碍环境得到了良好地实施与建造。随着残疾用户的马斯诺需求层次不断上升,目前残疾人在博物馆这种公共区域的出行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不再是建筑环境无障碍建设问题,而是残疾用户在博物馆环境当中与其他行动者之间的交流与互动障碍问题——无障碍交互问题。残疾人在访问博物馆期间所面临的不只是展品的眼神交流,还有更多的人与非人的对象。因此,行动者网络理论的介入可以将博物馆观展体验中所涉及到的的利益相关者网络化,有利于观察并描述残障观展用户核心行动者与其他行动者在博物馆观展场景中的实践关系,在一个动态变化的网络当中,观察残疾人与人、与环境的关系,并解决他们之间的互动问题,最终提高残疾人在信息交流、在环境获取信息的便利性,以一个更丰富的展览体验满足他们心理需求。方法:1.通过分析博物馆无障碍设计现状及博物馆数字化在国内外的研究趋势,对博物馆观展互动体验做出了趋势性总结。对博物馆各类互动设备的案例调研、残障用户博物馆观展过程的调研,分析残障用户观展行为,挖掘用户潜在需求。2.在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转译将解决问题、构建产品的过程描述为一个利益相关者互相促进的动态的网络建构过程,提出博物馆交互无障碍的强制通行点,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博物馆无障碍交互设计方法论。3.以博物知行导览服务的设计实践为案例,利用强制通行点导出博物馆交互无障碍产品的产品定位、产品策略以及交互设计策略,说明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博物馆无障碍交互研究方法在设计领域的转译方式。设计一款通用性的博物馆交互无障碍观展服务,对残障人士的观展体验额外进行体验优化,提升产品内容丰富度、增强产品内容可及性,最大程度上的提升产品的用户满意度。从而保障残疾人平等地获取知识的权利、平等受教育权利,提高残疾人在信息交流、在环境获取信息的便利性。结论:1.我国博物馆在无障碍设施建设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研究关注点基本停留在满足残疾人博物馆文化体验的基本需求层面,残疾用户在博物馆环境当中与其他行动者之间的交流与互动障碍问题——无障碍交互问题的研究目前处于比较空缺的状态。针对残障人群的博物馆导览产品数量较少,少部分博物馆导览产品拥有针对残障用户的特殊功能,但产品平均质量较差,难以提升用户的博物馆观展体验。总结了博物馆观展互动体验设计的五大趋势:新技术趋势、强互动趋势、情感化趋势、共创化趋势、个性化趋势。2.总结出了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博物馆交互无障碍设计四步解法,第一步明确博物馆交互障碍的问题、第二步定义与博物馆交互障碍问题相关的行动者、第三步展开调研并获得各行动者的障碍或问题、第四步阐明网络中的强制性通行点,提出无障碍交互产品的产品策略以及交互设计策略。3.利用设计实践验证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博物馆交互无障碍设计四步解法,开发了适合残疾用户使用的“博物知行”博物馆无障碍交互系统,其提供的“导览”、“观展”、“博物库”、“商店”功能模块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无障碍交互导览服务,多感官无障碍模式及知行小架产品满足了残障用户的特殊观展需求。解决了目标用户公共文化教育途径少、在博物馆中有较高互动门槛的问题。
何风洋[3](2020)在《体育博物馆观众行为与满意度研究 ——以国际乒联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面体育强国建设的不断推进,体育博物馆作为体育文化积淀与传播的新阵地,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体育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从文化传播的角度为体育强国战略的实施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原址位于瑞士的国际乒联博物馆迁移至上海市黄浦区,与中国乒乓球博物馆二馆合一,作为第一个引入中国的国际级体育专业博物馆、第一个在异地建设发展的国际体育组织所属博物馆项目,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对观众群体的人口学特征、行为特征和满意度情况进行分析,有助于馆方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观众,直观的反映出当前服务管理工作中的优势与不足,有真针对性的进行自我完善,提高服务管理水平,增加顾客满意度,进而充分发挥体育博物馆的社会功能,体现其价值。本文以国际乒联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简称乒博馆)为例,以乒博馆观众行为与满意度为研究对象,采用IPA模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文献资料法与数理统计法,对乒博馆观众群体人口学特征、行为特征进行调查分析,提高对观众群体的认识;运用IPA分析法,从重要性和满意度两方面对各项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反映观众群对各项评价指标在重要性感知和满意度评价之间的差异,明确服务与管理中的优势项目、重点改进项目以及机会发展项目和继续维持的项目,并据此提出可行性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从人口学特征上看:乒博馆观众群体主要来源于上海市,在职业特征上以脑力劳动者为主;青壮年群体占调查总人数的六成以上;大部分观众学历在大专本科以上;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2)在观众行为特征部分,围绕八个方面展开:超八成的观众都是第一次参观乒博馆;以1小时左右的参观时长为主;倾向于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在参观方式上,主要以自己随意参观为主;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和休闲娱乐为主要参观目的;路过偶然发现和乒博馆的微博和微信公众号是观众最主要的信息来源;国际乒联名人堂展区和燃情奥运展区最受观众欢迎,不同年龄层次的观众在以上八个行为特征上呈现差异化。(3)在满意度部分,观众总体满意度较高,个别评价指标需要细节性拔高,根据IPA模型分析可知:分布在第一象限(优势区)的是乒博馆的“环境质量”大部分评价指标和“场馆展品”的全部评价指标,说明乒博馆的“环境质量”和“场馆展品”得到了观众群体的高度认可,是乒博馆的优势项目,应当继续保持;“服务人员”与“管理工作”这两个维度的大部分评价指标皆位于第二象限(维持区),已达到甚至超过观众期望,维持现状即可;处于第三象限(机会区)的是“文创商品”的所有二级指标和“场馆建筑”的大部分二级指标,“文创商品”与“场馆建筑”的改进对于观众满意的提高十分重要,但迫切程度相对较低;“场馆的灯光效果”、“场馆的休息设施”、“多媒体互动设施”和“场馆的3D影院”这四项二级评价指标位于第四象限(改进区),严重影响了观众群体的参观体验感,是急需完善的评价指标,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另外通过实地考察和访谈可知:观众高度重视体验互动设施,希望有真实的运动实践场所,体育博物馆中的“体育成分”受到观众群体高度重视,这也是体育博物馆的本质所在。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建议:(1)重视观众差异,进行针对性服务(2)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参观者(3)改善场馆设备,提高设备体验感(4)加强职业培训,提高专业性素养(5)重人性化服务,增加观众满意度(6)彰显体育特色,促进体博馆发展
吴宁宁[4](2020)在《国家-社会良性互动下的居民自治研究 ——以上海市H区四牌楼路路管会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的居民自治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被赋予新的含义,建国初期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确立了居民自治的基层社会治理理念,90年代到21世纪初轰轰烈烈的社区建设运动中居民自治的基本制度被确立下来,新世纪的今天由居民需求引发的内生性居民自治在全国各地都有出现,为居民自治增添了新内涵。居民自治中有两大参与力量一类是国家力量,一类是社会力量,国家与社会不同互动方式左右了居民自治的形态与发展,本文提出国家—社会互动分析框架,探讨国家—社会协同自治下国家与社会的行动逻辑对居民自治的影响。本文以上海市H街道G社区、S社区、X社区为田野调查地,通过对三个社区联合展开的居民自治活动——四牌楼路路管会的深入研究,探讨其“居民区党总支-路管会自治小组-例会”的三重组织架构,条块配合的闭环问题处理机制,在该案例中街道和社区作为国家力量为路管会提供了权威支撑、资源整合以及适宜的激励机制,社会力量利用社区内生的精英和社会资本优势支撑了路管会的运作,在两大系统的相互协调下,这一居民自治项目实现了社区的内生性减压,居民的自治意识得到提升,社区社会资本被激活,条块协调的治理机制初步成型。在取得成效的同时,还要看到隐藏的问题依然存在,由于社区工作者工作观念的僵化,居民的自治权依然被居民区党总支束缚着得不到完全释放,居民公共精神缺失造成了社区居民尤其是外来人口的社区参与度依然不高,同时,社区缺乏对职能部门的约束机制导致,职能部门的选择性配合。因此想要社区居民自治的长效运转还需要完善居民自治体系,优化制度设计,赋予居民自治组织高度自治权,并以制度形式规范居民自治运作,与此同时重整社区资源,提高居民自治的独立性。还需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引导居民自治方向正确、路径正确,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居民参与。
宋祖康[5](2020)在《基于文本分析的产品改进模型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这个产品丰富,人们选择多样的时代,企业要想生产出受大众欢迎的产品,就必须要了解大众的喜好。而在互联网时代,随着人们越来越多的网上购物,网络上产生了大量的在线评论数据,通过分析这些数据,企业可直接获得大众的喜好信息。因此,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文本分析的产品改进模型,研究如何从大量文本数据中找到消费者对产品具体特征的评价,帮助产品设计者针对性地改进产品设计,实现文本分析技术在挖掘产品评论领域的商业价值。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构建一个文本分类模型对评论语料进行分类,分类为正向情感语料与负向情感语料。本文采用了三种分类器,通过scikit-learn学习库调用了朴素贝叶斯模型与支持向量机模型,通过keras深度学习框架搭建了BIGRU模型。通过实验证明,BIGRU模型在本文的情感分类任务上表现最好。(2)提出一种新的特征词对抽取算法。首先通过TF-IDF算法计算每一个词语在文档中的重要程度,并从中提取特征词组成本体库。接着结合词向量算法与文本相似度算法,提取本体词的相似词,构建特征词库。然后通过八条新的语法规则,抽取产品特征观点对,并对特征观点对进行统计分布,力求精准分析产品的具体特征。(3)以华为平板产品为例,首先应用本文提出的产品改进模型,针对具体产品的具体特征提取消费者的真实用户需求。然后对华为平板产品提出具体改进方案,并提出企业在改进产品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对产品作出全方位的改进。最后对本文的研究进行总结并指出本文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应用本文的文本分类模型以及特征词对提取算法在测试集上进行测试,通过与对比实验的结果进行比较,本文模型将情感评价单元抽取的准确率提高了2个百分点,整体覆盖率提高了4个百分点,有效提高了情感单元抽取算法的精准度。本文据此提出了一个产品改进模型,该模型通过文本分析技术,对产品制定了有效的改进方案。
张释心[6](2020)在《央视短视频《主播说联播》内容生产调研报告》文中指出在新媒体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体的转型融合刻不容缓。在媒体融合的路径选择上,充分利用传统媒体自身资源优势,同时努力遵循新媒体平台和表现形式的特性,力求实现更深层次与完全意义的变革,是很多传统媒体的共识。近年来,短视频在新媒体领域异军突起,其巨大流量,尤其是对年轻人的广泛覆盖,吸引传统媒体纷纷将其视为媒体融合的一个重要方向。各大主流媒体纷纷进驻短视频平台,一方面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母体的强烈基因特征,一方面又努力通过形式创新博得流量,其中诞生的一些公号和产品,比较典型地反映出媒体融合的特征和趋势,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中央电视台(以下简称央视)作为传统主流媒体的典型代表之一,其媒体融合举措一直备受关注。央视金牌节目《新闻联播》从1978年1月1日正式开播至今,已经走过了整整42个年头。从黑白录播到高清直播,从传统电视台到社交媒体,从电视新闻到短视频,时代的巨大变化都一一在这档电视新闻节目中得到印证。诞生于2019年7月的短视频节目《主播说联播》,是《新闻联播》节目的新媒体延伸产品。它通过《新闻联播》主持人的个性化视角来解读当日《新闻联播》节目中播报的内容,以短视频的形式向新媒体平台投放,既承载了央视的价值判断、品牌属性,又充分利用与传统电视节目不同的传播途径与传播方法,其创新尝试和传播效果对于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本文选择央视短视频节目《主播说联播》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调研报告的形式来探讨央视作为主流媒体,是如何利用其品牌效应及优质内容来加速媒体融合的。本文在整理、研读相关文献以及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央视短视频《主播说联播》节目组进行了深度调研,并对1位节目主播、2位主要编辑、2位新浪微博编辑、2位摄影及后期制作人、1位抖音工作人员进行深度访谈,全面了解了目前《主播说联播》作为一款短视频节目的创作理念、工作流程和内容生产机制。同时选取《主播说联播》自2019年7月29日上线至2019年12月31日之间的视频样本,将该时间段内抖音、快手、新浪微博、微信平台上线的短视频资料加以量化编码与统计分析,从媒体融合现状及发展、短视频发展现状、《主播说联播》短视频节目内容生产等方面进行分析,形成本文的以下章节:第一章绪论,从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与调研方法进行开篇阐述。第二章是对央视媒体融合的现状分析,分别从央视媒体融合的发力平台与产品策略两个方面进行陈述。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采用内容分析法与深度访谈法,对《主播说联播》的数据进行了解构,在此基础上从内容生产机制、主题类型、文案特征、主持人风格等方面对《主播说联播》进行了内容分析,进而对该节目的融合形态进行解读。第四章则是基于对《主播说联播》现状的分析,从主题内容、文案特征、主持人品牌、传播渠道等方面,站在传统主流媒体融合的角度,通过将《主播说联播》的经验进行总结延伸,以期为其他主流媒体的媒体融合提供可供借鉴性思路。
牛爽[7](2019)在《志愿服务何以持续:过程视角下J社区老年志愿服务实践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势头强劲,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尤其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汶川地震涌现了大批志愿者之后,国内的志愿服务事业更是掀起了一阵热潮。截至目前,全国实名注册志愿者已有12041万名,志愿团体数量达62余万。不可否认的是,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志愿服务取得了傲人的发展成就,但志愿者组织人才流失率高、组织结构不稳定等问题却往往易被忽视。对于志愿者组织的长期发展以及其服务效果而言,志愿者的稳定性、持续性才是促进志愿服务事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内在不竭动力。此外,在J社区调研期间笔者发现,该社区注册志愿者人数高达284人,而实际长期稳定参与志愿服务的仅有21位,且均为老年志愿者。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调研实际情况,发现国内志愿服务普遍存在“注册者众,持续者寡”的问题。基于对该现象的反思,本文计划以上海市奉贤区J社区为例,深入社区志愿者组织中展开实证研究,并对其中10位老年志愿者以及2位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进行深度访谈,以期对老年志愿者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持续性问题进行进一步分析和讨论。基于Omoto和Snyder的志愿服务过程模型,本文从过程视角出发建立了符合实际调研情况的研究框架,并认为志愿服务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可分为前期、经历、结果三个阶段,持续志愿服务处于志愿服务过程中的结果阶段,在三个阶段各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老年志愿者最终将选择持续志愿服务。在前期阶段,参与动机、资源基础及行动空间是老年志愿者选择参与志愿服务的行动基础,动机能否被满足、客观资源基础及行动空间是否持续存在都将影响其服务的持续性。在经历阶段,动机实现、角色互动关系、志愿者角色认同以及来自社区的重要支持都将对老年志愿者形成正向的激励和自我反馈机制,老年志愿者会预测持续志愿服务将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利益收获以及更丰富的情感体验,进而驱使其持续志愿行为的产生。在结果阶段,老年志愿者将会收获一些非预期利益以及自我改变,再加之其志愿精神的内化和志愿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对困难的自我调适,都将促使其继续留在志愿者组织并持续参与志愿服务。笔者希望通过本次研究,探寻促进老年志愿者持续志愿服务的影响因素,以便更好地将社区低龄老人资源转换为社区服务力量,推动社区志愿服务的长效发展。
李艳[8](2019)在《符号互动论下文化遗产旅游体验价值生成研究 ——以西安城墙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遗产景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象征,文化遗产地因为所具有的符号意义以及旅游符号消费意义,受到越来越多旅游者的关注。本质上,文化遗产地的空间表征是在国家权利话语基础上展开的经由规划师、专家、旅游开发商以及旅游经营者等多种力量博弈的结果,是权利、资本、技术的融合统一。一旦“遗产地空间”和“旅游”结合,遗产地的建构和表征成为一个重大议题。当旅游者涉入到此空间中,开始通过人的感官对文化遗产空间进行感知和体验,旅游者主体开始对空间进行解构性分析,遗产地空间的建构与解构成为一对生动的主客关系。而这一对生动的主客关系,正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在以往有关文化遗产旅游的研究中,其视角大多基于文化遗产地的客体视角,后来也有学者开始关注文化遗产旅游者主体的感知,但鲜有研究能够结合主客两种视角来进行文化遗产旅游研究,而在一个系统中研究文化遗产地的表征与解构这一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正是推动构建理想的文化遗产旅游体验价值的重要力量。基于此,本研究关注主客双方对于旅游体验价值影响及生成作用。本研究将按照三个相互递进的研究进程对该问题展开研究:1)文化遗产地空间有关旅游吸引物的建构表征与游客感知与解构之间的互动,意在探讨旅游体验的生成及影响因素;2)游客旅游体验感知要素与旅游体验价值生成影响关系。意在基于游客主体层面探讨旅游体验价值的维度是如何生成以及相关体验要素对各个体验价值维度的影响;3)依据技术属性、功能属性、体验属性对管理者表征的旅游吸引物系统进行分类,借由游客感知这一中间媒介,关联起管理者设计表征的旅游吸引物对游客旅游体验价值的影响及作用,最终结合以上研究结论构建出符号互动下主客之于旅游体验价值的生成模型。针对以上研究问题,结合不同研究范式有关本体论、认识论及方法论的论述,鉴于本研究关注具体旅游情境下游客动态性、主观性的心理特征,在本体论中存在“多重事实”以及在认识论中的“主观的”视角,更符合“解释学社会学范式”,本研究更适宜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因为定量研究的前提,按照本体论和认识论,是缺乏对经验的理解。因此,本研究以单案例嵌入式研究为策略,采用扎根理论与内容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选取西安城墙为案例地,基于主客两方面的视角,以立意抽样和滚雪球抽样的抽样方法结合半结构化访谈法分别访谈客体——西安城墙景区管理者,主体——游客,借助Nvivo11软件结合扎根理论三级编码处理一手访谈数据,得到初始范畴与主范畴。为了保证研究的可信赖性,选取大众点评、猫途鹰以及马蜂窝三大网络平台上针对西安城墙旅游体验感知点评的网络文本数据,利用内容分析法对网络文本进行高词频统计,并对词频进行编码并与扎根理论三级编码进行匹配校验,实现了初始范畴与主范畴的覆盖与重叠。最终以初始范畴,主范畴,归纳出核心范畴,构建了西安城墙文化遗产旅游体验价值的生成模型。研究发现:客体层面:1)文化遗产旅游空间建构主体为国家、政府、旅游开发商、规划师、学者以及旅游经营者,他们分别代表着空间生产的权利、资本、技术以及市场,在他们的共同作用下,西安城墙的非现场标识以“大众传媒”、“节事活动”以及“媒介事件”等形式出现,它们作为非现场符号生产的过程联合促成了文化遗产地西安城墙的“意象”;2)进入到现场的符号生产本质是旅游吸引物的现场表征阶段。主题、对应文化要素、活动以及配套设施是这一个系统的核心,系统要素可以分为技术属性、功能属性以及体验属性,它们分别代表着非文化主题商品、服务;融入了文化主题的商品、服务以及与文化相关的一切体验属性;主体层面:3)文化遗产旅游体验主体是旅游者,他们通过由管理者客体构建的一切有关西安城墙的非现场标识信息加上口碑传播构建了对于西安城墙的幻想和期待,这一阶段是符号想象的预体验阶段,催生了旅游需求及旅游动机。经由实地探访,旅游者开始对文化遗产空间中的“景观”、“标识”和“人”进行符号阅读,旅游吸引物感知最终表现为主题感知、氛围感知、节事感知、真实性感知以及服务感知。这些感知要素影响了游客旅游体验中的认知价值、情感价值、休闲娱乐价值以及功能价值的生成。主客互动层面:4)基于主题、对应要素、主题活动以及服务设施的旅游吸引物表征生成的技术属性、功能属性以及体验属性直接影响着游客主题感知、氛围感知、节事感知、真实性感知以及服务感知。而这五大属性组的体验感知又生成了旅游体验价值。管理者立意对旅游体验的塑造借助游客感知最终影响了旅游体验价值;5)只有主客双方在以上层面实现了良好的积极互动,才能构建值得回忆的旅游体验,并影响游客的认知价值、情感价值、休闲娱乐价值以及功能价值。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首先,本研究的视角以符号互动论为基础,首次在实证领域揭示文化遗产地旅游空间中,由管理者设计表征的体验属性与游客感知属性之间符号互动过程,这是在实证领域校验主客双方互动过程及结果,深化旅游符号学的研究。其次,在微观层面关注旅游者动态性、情境性的旅游体验心理活动并衍深至旅游体验价值研究,目前有关旅游体验价值研究依旧借鉴的是市场营销领域的顾客价值理论,该研究丰富了旅游体验价值理论研究中的社会学、心理学理论体系。最后,本研究焦点是遗产地旅游吸引物表征、遗产地旅游体验感知和旅游体验价值三者的关系,研究这样的关联互动,可追本溯源,找到影响旅游体验价值的旅游吸引物要素,并发掘旅游体验价值实现过程。这不仅对于遗产地旅游空间管理方更好地设计表征体验产品有启发,也可使得其他文化遗产地体验设计者受益,从而最终提升旅游者旅游体验价值。这既有理论意义,也有现实意义。
陈仓[9](2019)在《上海反光》文中研究说明1父亲从春天开始,就把那个消息隐瞒了起来,直到元旦之后,他终于打了一个电话给我,说他想来上海转转。我说,什么时候?他说,就这几天。我听到消息,感觉非常意外,在上海晃荡十几年,年年都劝他来看看,但是他总有一堆的理由,一会儿要收庄稼呀,一会儿要杀猪呀。我说,你怎么突然想开了,不会出什么事情了吧?父亲说,眼看着都到年末了,村子里连一片雪花也不下,真是太无聊了。
袁丹龙[10](2018)在《基于文化创意节事的城市微更新的短期效应实证研究 ——以深圳南头古城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城市化率超过50%,我国城市发展开始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优化。大拆大建式的城市更新给城市造成诸多不良的社会影响,一种更加人性化、小尺度、关注日常生活的城市微更新逐渐成为新的趋势。在我国产业升级的驱动下,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全球范围内非常具有活力的新兴经济体正越来越受到地方政府重视,在经济放缓的背景下为我国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创意节事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展示和营销平台,成功的文化创意节事还提升了城市形象,已经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主动策划举办。城市微更新和文化创意节事都是当前城市发展的重点工作,国内一些具有创新意识的地方政府和组织机构将二者进行结合开展城市更新实践,并取得一定成效,比如北京国际设计周对北京大栅栏地区有机更新的促进。目前基于文化创意节事的城市微更新是一个处于发展中的概念,相关文献多为组织者基于个人经验的描述与记录,缺乏实证研究,对其优缺点、实施策略等也缺乏系统的梳理。本文选取2017年深双的主展场南头古城作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长期的现场调研,以观察、访谈、行为记录、问卷等方式检验2017年深双对南头古城城市微更新的推动作用。为此,本文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论文的第1、2、3章,主要进行了背景分析和理论研究。第1章对本文的写作背景、目的、方法等内容进行了概括式的简介。第2章主要介绍了文化创意节事和城市微更新的发展背景,并对二者的关联逻辑进行了阐述。第3章介绍了基于文化创意节事的城市微更新的机制、模式,以及文化创意节事对城市微更新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第二部分为论文的第4、5、6章,是本文的实证研究部分。第4章回顾了历届深双对其场地的微更新背景和效果,指出并非所有的场地都实现了良好的激活效果,其中较为成功的华侨城创意文化园也并非是深双这一节事单独促成的。第5章对本文重点研究的个案——深圳南头古城在双年展期间完成的城市微更新进行了批判性的描述分析,将南头古城借助2017年深双完成的改造分为展场改造、介入型参展作品、政府介入、企业介入和自发性介入5个部分,对其完成质量进行了评述,对南头古城节点空间进行了行为核查表和行为地图的更新效果校测,结果表明这些改造对人具有较强的吸引力,特别是开放性较强的街道空间,并且这些开放空间在展览结束之后仍然在持续服务周边社区。第6章研究了南头古城的两类主要使用者——游客和原住民对南头古城微更新的主观评价,结果表明游客对于南头古城微更新的整体评价较高,其中最为满意的集中在空间改造、设计品质、文化艺术氛围等方面,较不满意的集中在休憩设施配置、厕所配置、街道清洁、室内空气质量、答疑等相关的后勤配套方面,原住民对南头古城微更新的态度整体较为平淡,但多数人仍表达了展览对街道环境的提升、给当地小孩创造了更多的游玩空间。第三部分为论文第7章,是论文实证研究的结论以及对未来的启示。通过南头古城的案例研究,本文认为文化创意节事具有促进城市微更新的能力,并且在公共开放空间、文化艺术氛围等方面有较为明显的提升作用。对于想要借助文化创意节事来实现城市微更新的项目应该(1)在节事中融入对场地的长远规划,(2)塑造文化创意节事的独特文化内涵,(3)注重空间设计品质,(4)鼓励当地居民的合作参与,(5)完善节事基础配套及后勤服务。
二、上海办世博会 挺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办世博会 挺好(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电视舞蹈综艺的他鉴与本土化(2006-202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国外电视舞蹈综艺概略 |
第一节 主流媒体的公共责任 |
一、英国BBC |
二、美国CBS |
第二节 商业化转向 |
一、早期的商业化文娱节目 |
二、领潮的电视舞蹈节目 |
(一)《来跳舞吧》与《舞动奇迹》 |
(二)《舞魅天下》与《与星共舞》 |
第二章 中国电视舞蹈综艺的历程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一、2000——2005 年电视舞蹈综艺“初创期” |
二、2006——2014 年电视舞蹈综艺“勃发期” |
三、2015——2016 年电视舞蹈综艺“停滞期” |
四、2017——2020 年电视舞蹈综艺“黄金期” |
第二节 变革和效仿 |
一、生态变革 |
二、模式效仿 |
第三节 创新难题 |
第三章 个案研究:《舞蹈风暴》的他鉴和本土化 |
第一节 他鉴模式的本土体现 |
一、舞蹈之外的角色设定 |
二、受众参与 |
第二节 本土化中的调适 |
一、节目的重新定位 |
二、素材与人才的选择 |
三、大众化的适应调整 |
四、新媒体中的营销与大众传播 |
(一)多屏营销 |
(二)粉丝社群 |
第三节 本土化后的结果 |
一、技术创新 |
二、赛制中真正的幕后“推手”——编导 |
三、对舞蹈创编的催化 |
第四章 他鉴和本土化中的媒介、舞蹈和人 |
第一节 舞蹈综艺制作的本土意识和创新 |
第二节 舞蹈的行业市场和公共空间 |
一、“全球舞蹈超市” |
二、舞蹈空间的拓展 |
第三节 舞蹈综艺公共领域中的特性 |
一、综艺内容对社会文化的反映 |
二、受众参与和民主权利的体现 |
三、媒体助推大众审美 |
第四节 舞蹈从业者的选择和态度 |
一、体制内演员对市场的接纳 |
二、舞蹈专业群体的“抵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1999——2020 年电视舞蹈、舞蹈综艺节目一览表 |
附录二 《舞蹈风暴》个案田野调查相关人员采访名单 |
附录三 田野个人采访记录(部分) |
一、采访冯双白记录 |
二、采访夏小虎记录 |
三、采访《舞蹈风暴》编导胡岩记录 |
四、采访《舞蹈风暴》编导池咚咚记录 |
五、采访郑子豪记录 |
附录四 《舞蹈风暴》第一、二季作品名单(部分)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基于行动者网络的博物馆无障碍交互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1 物联网融入智能生活并促进智慧博物馆的发展 |
1.1.2 博物馆在城市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 |
1.1.3 我国残疾人口呈现老龄化趋势 |
1.1.4 残疾人精神文化建设仍面临困难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无障碍博物馆研究现状 |
1.2.2 博物馆数字化设计领域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无障碍视角下的博物馆交互体验 |
2.1 博物馆无障碍研究综述 |
2.1.1 无障碍设计的研究范畴与现状 |
2.1.2 博物馆无障碍研究综述 |
2.2 博物馆无障碍交互设计趋势分析 |
2.2.1 博物馆无障碍相关研究现存的问题 |
2.2.2 博物馆观展互动体验发展趋势分析 |
第三章 残疾人博物馆观展体验研究与分析 |
3.1 调研策略 |
3.1.1 调研的目的 |
3.1.2 调研的方法与计划 |
3.2 博物馆导览产品调研及分析 |
3.2.1 博物馆导览产品分类及特性分析 |
3.2.2 博物馆导览产品案例对比分析 |
3.3 用户调研及行为分析 |
3.3.1 残疾人博物馆观展体验田野调研 |
3.3.2 残疾人博物馆观展行为分析 |
3.3.3 残疾人观展体验访谈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行动者网络视角下的无障碍交互设计策略 |
4.1 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引入 |
4.1.1 行动者网络理论引入无障碍交互研究的价值 |
4.1.2 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概念 |
4.1.3 行动者网络理论应用研究案例 |
4.2 无障碍交互系统中的行动者转译 |
4.2.1 问题呈现 |
4.2.2 利益赋予 |
4.2.3 招募 |
4.2.4 动员 |
4.3 博物馆交互无障碍设计策略 |
4.3.1 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博物馆无障碍设计解法 |
4.3.2 典型用户模型建立 |
4.3.3 用户体验地图梳理 |
4.3.4 博物馆无障碍交互产品定位与产品策略 |
4.3.5 博物馆无障碍产品的交互设计策略 |
4.3.6 无障碍交互博物馆的技术实现策略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博物馆交互无障碍导览应用设计与实践 |
5.1 博物馆交互无障碍导览系统的行动者网络模型 |
5.2 博物馆交互无障碍产品“博物知行”服务系统构建 |
5.2.1 产品及主要价值概述 |
5.2.2 五类行动者服务网络概述 |
5.2.3 “博物知行”导览软件需求功能转化 |
5.2.4 “博物知行”服务系统核心任务链路梳理 |
5.3 博物馆导览软件交互系统设计 |
5.3.1 产品信息架构设计 |
5.3.2 主要功能交互框架设计 |
5.3.3 主要功能交互原型及交互说明 |
5.3.4 无障碍模式交互原型设计 |
5.3.5 博物知行Web端及H5 端交互设计 |
5.4 博物知行两端界面视觉设计及博物知行品牌设计 |
5.4.1 两端界面视觉风格与品牌形象设计 |
5.4.2 博物馆导览软件模块化组件库 |
5.4.3 应用中的无障碍设计及辅助产品 |
5.5 博物馆无障碍交互导览软件服务系统后续的服务拓展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有观展体验的下肢残疾用户访谈提纲 |
附录 B 下肢残疾用户的亲人或伴侣访谈提纲 |
附录 C 访谈记录 |
附录 D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3)体育博物馆观众行为与满意度研究 ——以国际乒联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体育博物馆的建设是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 |
1.1.2 体育博物馆已经成为体育文化积淀与传播的新阵地 |
1.1.3 丰富的体育文化藏品是发挥乒博馆功能的基本条件 |
1.1.4 提高观众满意度是发挥乒博馆社会功能的必要环节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满意度基础理论概述 |
2.1.1 顾客满意和顾客满意度 |
2.1.2 顾客满意度的模型 |
2.2 观众行为 |
2.3 IPA模型概述 |
2.4 博物馆、体育博物馆和乒博馆 |
2.5 博物馆观众 |
2.6 国内外体育博物馆研究概述 |
2.6.1 国内体育博物馆研究概述 |
2.6.2 国外体育博物馆研究概述 |
2.7 综述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模型分析法 |
3.2.6 实地考察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乒博馆观众基本情况描述性统计分析 |
4.1.1 乒博馆观众性别分布情况 |
4.1.2 乒博馆观众年龄分布情况 |
4.1.3 乒博馆观众学历分布情况 |
4.1.4 乒博馆观众职业分布情况 |
4.1.5 乒博馆观众地域分布情况 |
4.2 乒博馆观众行为特征分析 |
4.2.1 乒博馆观众参观次数特征分析 |
4.2.2 乒博馆观众参观时长特征分析 |
4.2.3 乒博馆观众交通方式特征分析 |
4.2.4 乒博馆观众组织形式特征分析 |
4.2.5 乒博馆观众参观方式特征分析 |
4.2.6 乒博馆观众参观目的特征分析 |
4.2.7 观众信息获取途径的特征分析 |
4.2.8 乒博馆观众个人偏好特征分析 |
4.3 乒博馆观众满意度IPA模型分析 |
4.3.1 重要性与满意度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2 重要性与满意度配对样本T检验 |
4.3.3 乒博馆观众满意度IPA模型 |
4.3.4 IPA模型第I象限(优势区)指标分析 |
4.3.5 IPA模型第II象限(维持区)指标分析 |
4.3.6 IPA模型第III象限(机会区)指标分析 |
4.3.7 IPA模型第IV象限(改进区)指标分析 |
4.4 乒博馆观众总体满意度 |
4.4.1 乒博馆观众总体满意度分析 |
4.4.2 乒博馆观众再次参观意愿分析 |
4.4.3 乒博馆观众向他人推荐意愿分析 |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建议 |
5.2.1 重视观众差异,进行针对性服务 |
5.2.2 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参观者 |
5.2.3 改善场馆设备,提高设备体验感 |
5.2.4 加强职业培训,提高专业素养 |
5.2.5 重人性化服务,增加观众满意度 |
5.2.6 彰显体育特色,促进体博馆发展 |
6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1 调查问卷 |
附件2 访谈提纲 |
附件3 实地调研 |
(4)国家-社会良性互动下的居民自治研究 ——以上海市H区四牌楼路路管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问题 |
1.2 理论与实践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1 国内文献综述 |
1.3.2 国外文献综述 |
1.3.3 国内外文献述评 |
1.4 理论基础 |
1.4.1 “国家在社会中”与“国家与社会共治” |
1.4.2 社会资本理论 |
1.5 核心概念 |
1.5.1 居民自治 |
1.6 研究方案设计 |
1.6.1 研究目标 |
1.6.2 研究内容 |
1.7 研究方法、实施方案 |
1.7.1 研究方法 |
1.7.2 实施方案 |
第二章 城市居民自治的演变与分析框架的提出 |
2.1 城市居民自治的演变 |
2.1.1 单位制时代的吸纳性居民自治 |
2.1.2 社区建设时期的有限居民自治 |
2.1.3 需求导向的内生性居民自治 |
2.2 居民自治中国家—社会互动关系分析框架 |
2.2.1 国家—社会低水平互动下的居民自治:国家主导与居民主导 |
2.2.2 国家—社会良性互动下的居民自治:国家—社会协同自治 |
第三章 居民自治探索:四牌楼路路管会 |
3.1 自治片区基本概况 |
3.2 居民自治的实践——四牌楼路路管会 |
3.2.1 四牌楼路路管会的历史 |
3.2.2 四牌楼路路管会的架构 |
3.2.3 四牌楼路路管会的运行机制 |
第四章 基于框架的案例分析 |
4.1 国家—社会良性互动下的四牌楼路路管会 |
4.1.1 路管会中的国家力量的有效介入 |
4.1.2 路管会中的社会力量的有效发挥 |
4.2 国家—社会良性互动下路管会取得的成效 |
4.2.1 国家宏观参与居民的微观自治下,国家基层社会治理压力减弱 |
4.2.2 居民自治活动的开展盘活社区社会资本 |
4.2.3 居民全面参与自治活动提升社区居民参与意愿与自治能力 |
4.2.4 条块联动实现居民自治硬性整治与柔性管理的双重保障 |
第五章 国家—社会良性互动下居民自治的展望 |
5.1 国家—社会协同自治的再思考 |
5.1.1 政府工作观念未完全转变,居民自治权未完全释放 |
5.1.2 社区社会资本未充分释放,居民参与不足 |
5.1.3 社区缺乏对条线的约束机制,条线部门配合有限 |
5.2 国家—社会协同自治的展望 |
5.2.1 完善自治体系,优化制度设计 |
5.2.2 挖掘社区资源,实现自治良性发展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四牌楼路路管会访谈提纲 |
附录 B 四牌楼路路管会自治项目访谈提纲 |
附录 C 部分访谈摘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基于文本分析的产品改进模型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文本分类的研究现状 |
1.2.2 特征观点对提取的研究现状 |
1.2.3 产品改进的研究现状 |
1.2.4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 |
1.5 技术路线图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技术 |
2.1 情感分析技术 |
2.1.1 情感分析基本概念 |
2.1.2 中文文本预处理 |
2.1.3 文本情感分类的常用分类器 |
2.2 TF-IDF算法以及文本相似度算法 |
2.3 依存句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词向量的产品评论情感分类模型研究 |
3.1 词向量技术 |
3.2 文本情感分类模型 |
3.2.1 朴素贝叶斯算法 |
3.2.2 支持向量机 |
3.2.3 神经网络模型 |
3.3 实验 |
3.3.1 数据的预处理 |
3.3.2 模型的训练与评估 |
3.3.3 模型的测试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特征观点对的产品特征研究 |
4.1 产品特征词集构建算法 |
4.2 基于词向量技术的产品特征词库构建 |
4.3 特征观点对抽取 |
4.4 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文本分析的产品改进模型 |
5.1 产品改进所面临的问题 |
5.2 基于文本分析的产品改进模型框架 |
5.3 产品改进模型具体步骤 |
5.3.1 获取用户对产品特征的评价 |
5.3.2 用户需求的转化与改进方案的制定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文本分析的华为平板产品改进模型案例分析 |
6.1 获取用户对华为平板的改进需求 |
6.1.1 数据预处理 |
6.1.2 在线评论的情感分类 |
6.1.3 特征词集获取 |
6.1.4 产品特征词库的构建 |
6.1.5 特征观点对抽取与评价对情感分类 |
6.2 制定产品改进的具体方案 |
6.2.1 针对产品“硬实力”的质量改进方案 |
6.2.2 针对产品“软实力”的质量改进方案 |
6.3 后续运营 |
6.3.1 收集用户反响,并做评估分析 |
6.3.2 分析全部需求,部署产品的“再改进”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工作总结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6)央视短视频《主播说联播》内容生产调研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一、媒体融合相关文献 |
二、传统媒体短视频新闻相关文献 |
第四节 调研对象及研究方法 |
一、调研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央视媒体融合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央视媒体融合的发力平台与产品策略 |
一、央视媒体融合的发力平台 |
二、央视媒体融合的产品策略 |
第二节 短视频在央视媒体融合中的战略意义 |
一、开启主流媒体的新“打开方式” |
二、增强在新媒体阵地的用户黏度 |
三、弥补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缺口 |
第三章 《主播说联播》的内容生产分析 |
第一节 《主播说联播》的数据分析 |
一、《主播说联播》样本概况 |
二、《主播说联播》高点击量条目样本 |
第二节 《主播说联播》的内容分析 |
一、《主播说联播》的主题类型分析 |
二、《主播说联播》的内容生产机制 |
三、《主播说联播》的主持人风格分析 |
第三节 《主播说联播》的融合形态分析 |
一、从“长视频”到“短视频”的转变 |
二、从“大屏”到“小屏”的切换 |
第四章 《主播说联播》对于主流媒体融合发展的启发 |
第一节 抓住热点选题,突出网络化表达 |
第二节 扩展受众结构,拓宽传播的渠道 |
第三节 强化个性化表达,打造个人IP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致谢) |
(7)志愿服务何以持续:过程视角下J社区老年志愿服务实践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1.3 概念界定及研究框架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研究内容 |
1.4 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视角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
1.5.1 研究创新 |
1.5.2 研究不足 |
第2章 注册者众、持续者寡:志愿服务参与中的“持续性”困境 |
2.1 志愿服务蓬勃发展 |
2.2 志愿服务缺乏持续性 |
2.3 J社区志愿服务概况 |
2.3.1 J社区基本情况 |
2.3.2 J社区老年志愿服务实践 |
第3章 动机、资源与结构:结缘志愿服务的行动基础 |
3.1 动机:参与志愿服务的初始动力 |
3.1.1 利他型 |
3.1.2 利己型 |
3.1.3 混合型 |
3.2 资源:参与志愿服务的基础条件 |
3.2.1 个体的客观优势 |
3.2.2 亲密关系的重要支持 |
3.2.3 个人社会资本 |
3.3 结构:志愿服务的行动空间 |
3.3.1 政治结构因素 |
3.3.2 经济结构因素 |
3.3.3 社会文化结构因素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体验志愿服务:服务过程中的正向激励与自我反馈 |
4.1 动机的匹配与实现 |
4.1.1 动机实现:刺激持续志愿行为 |
4.1.2 动机未实现:发现与预期落差较大 |
4.2 互动中的情感体验 |
4.2.1 和服务对象:依赖与责任 |
4.2.2 和其他志愿者:互惠与归属 |
4.2.3 和居委会工作人员:代际互动与情感支持 |
4.3 角色认同的力量 |
4.3.1 内隐认同机制 |
4.3.2 外显认同机制 |
4.4 社区的重要支持 |
4.4.1 权益保障 |
4.4.2 培训机制 |
4.4.3 激励机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非预期收获、内化习惯与自我调适:志愿服务得以延续 |
5.1 非预期收获:自我成长与改变 |
5.1.1 社会资本的积累 |
5.1.2 自我能力的提升 |
5.1.3 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
5.2 志愿精神与志愿习惯的协调统一 |
5.2.1 志愿精神内化 |
5.2.2 当志愿成为习惯 |
5.3 对于困难的自我调适 |
5.3.1 外界的质疑:不理会 |
5.3.2 他人的不配合:包容 |
5.3.3 身体的不适:克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语与讨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关于志愿服务持续性的再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8)符号互动论下文化遗产旅游体验价值生成研究 ——以西安城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意义和价值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论文框架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
2.1 旅游体验研究 |
2.1.1 体验的定义 |
2.1.2 旅游体验内涵 |
2.1.3 旅游体验的内容研究 |
2.1.4 .旅游体验的影响因素 |
2.1.5 旅游体验的策划与管理 |
2.2 旅游符号学研究 |
2.2.1 符号学的概念及内涵 |
2.2.2 旅游吸引物系统的符号化表征 |
2.2.3 旅游吸引物表征的符号学解析 |
2.3 旅游体验价值研究 |
2.3.1 顾客价值 |
2.3.2 顾客体验价值 |
2.3.3 旅游体验价值概念 |
2.3.4 旅游体验价值的影响因素 |
2.3.5 旅游体验价值的维度 |
2.4 文化遗产旅游研究 |
2.4.1 文化遗产旅游者研究 |
2.4.2 文化遗产旅游原真性研究 |
2.4.3 文化遗产地解说系统研究 |
2.5 总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研究概念界定 |
3.1.1 文化遗产旅游 |
3.1.2 旅游体验价值 |
3.2 研究理论基础 |
3.2.1 符号论与旅游吸引物理论 |
3.2.2 符号互动论与旅游吸引物的解构 |
3.2.3 真实性理论 |
3.2.4 空间三元论 |
3.3 本文理论体系 |
第四章 研究方法 |
4.1 研究方法 |
4.1.1 解释社学会研究范式 |
4.1.2 定性研究—扎根理论 |
4.1.3 定量研究—内容分析法 |
4.2 研究设计 |
4.2.1 单案例嵌入式研究 |
4.2.2 案例地选择—西安城墙 |
4.2.3 抽样选择 |
4.2.4 半结构化访谈 |
4.3 数据采集 |
4.3.1 预调研 |
4.3.2 正式的数据收集 |
4.3.3 网络数据收集 |
4.4 数据分析 |
4.4.1 分析原则 |
4.4.2 三级编码 |
4.5 数据呈现 |
4.6 可信赖性(确实性)检验 |
4.7 研究伦理 |
第五章 符号生产——西安城墙空间生产与旅游吸引物表征 |
5.1 旅游空间生产 |
5.1.1 文化主题 |
5.1.2 文化要素 |
5.1.3 支撑系统 |
5.2 旅游吸引物表征 |
5.2.1 军事文化表征 |
5.2.2 历史文化表征 |
5.2.3 现代文化表征 |
5.3 旅游吸引物符号学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符号阅读——西安城墙旅游吸引物游客感知解构 |
6.1 数据分析过程——初始范畴与主范畴提炼 |
6.2 数据呈现与研究分析 |
6.2.1 主题感知 |
6.2.2 氛围感知 |
6.2.3 节事感知 |
6.2.4 真实性感知 |
6.2.5 服务感知 |
6.2.6 五大属性组间的互动 |
6.3 .内容分析法 |
6.3.1 样本选取 |
6.3.2 样本处理 |
6.3.3 词频分析与扎根理论编码比对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符号互动下西安城墙主客双方与旅游体验价值生成 |
7.1 游客体验感知属性与旅游体验价值 |
7.1.1 数据分析过程与呈现 |
7.1.2 认知价值 |
7.1.3 情感价值 |
7.1.4 休闲娱乐价值 |
7.1.5 功能价值 |
7.2 管理者表征的旅游吸引物属性与旅游体检价值 |
7.2.1 技术属性、功能属性与体验属性 |
7.2.2 技术属性、功能属性、体验属性与旅游体验价值 |
7.3 主客互动旅游体验价值生成模型构建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1.1 主客双方文化符号互动的关联及差异 |
8.1.2 游客主体符号阅读与旅游体验价值的互动 |
8.1.3 文化遗产地客体符号表征与旅游体验价值的互动 |
8.1.4 主客双方旅游体验价值共创 |
8.2 研究不足 |
8.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管理者访谈提纲 |
附录 B 管理者访谈内容 |
附录 C 旅游者访谈提纲 |
附录 D 部分游客访谈内容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9)上海反光(论文提纲范文)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10)基于文化创意节事的城市微更新的短期效应实证研究 ——以深圳南头古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
1.1.1 文化创意节事在全球范围的活跃 |
1.1.2 我国对文化创意节事的积极探索 |
1.1.3 文化创意节事对城市微更新的积极推动 |
1.2 研究对象界定与概念阐释 |
1.2.1 文化创意节事 |
1.2.2 城市微更新 |
1.2.3 短期效应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实证研究个案的选取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6.1 研究假设 |
1.6.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6.3 研究方法 |
1.6.4 研究框架 |
2 文化创意节事与城市微更新发展背景 |
2.1 存量优化背景下的城市微更新 |
2.1.1 我国城市发展进入存量优化时代 |
2.1.2 城市微更新的发展历程 |
2.1.3 我国的城市微更新实践 |
2.2 文化创意节事的发展 |
2.2.1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兴经济体的崛起 |
2.2.2 文化创意节事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展示和营销平台 |
2.3 文化创意节事与城市微更新的关联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文化创意节事的城市微更新 |
3.1 基于文化创意节事的城市微更新的机制 |
3.2 文化创意节事对城市微更新的积极影响 |
3.2.1 规划战略机遇 |
3.2.2 改善物质环境 |
3.2.3 营造文化创意氛围 |
3.2.4 媒体宣传推广 |
3.2.5 推动经济发展 |
3.2.6 塑造地方形象 |
3.3 文化创意节事对城市微更新的消极影响 |
3.3.1 节事带来的士绅化 |
3.3.2 外来干预不符合当地需求 |
3.3.3 更新效果缺乏可持续性 |
3.4 基于文化创意节事的城市微更新模式 |
3.4.1 固定节事固定地点 |
3.4.2 固定节事不固定地点 |
3.4.3 固定地点不固定节事 |
3.4.4 不固定节事不固定地点 |
3.5 本章小结 |
4 深双及其展场微更新回顾 |
4.1 深圳城市更新背景 |
4.2 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
4.3 深双来由及其发展 |
4.4 往届深双对展场的空间干预 |
4.4.1 华侨城创意文化园 |
4.4.2 市民中心广场 |
4.4.3 蛇口工业区 |
4.5 本章小结 |
5 2017深双与南头古城的空间微更新 |
5.1 2017深双与南头古城概要 |
5.1.1 2017年第7届深双 |
5.1.2 南头古城 |
5.1.3 2017深双与南头古城的结合 |
5.2 对南头古城空间微更新批判性分析的技术路线 |
5.3 2017深双对南头古城的空间微更新 |
5.3.1 展场改造 |
5.3.2 介入型参展作品 |
5.3.3 政府介入 |
5.3.4 企业介入 |
5.3.5 自发性介入 |
5.4 对南头古城空间更新效果的节点检测 |
5.4.1 两个广场的行为核查表 |
5.4.2 南头古城十字街行为地图 |
5.5 本章小结 |
6 对南头古城空间微更新的主观评价 |
6.1 主观评价的技术路线 |
6.1.1 主观评价的内容 |
6.1.2 主观评价的方法 |
6.2 2017深双观众问卷调查 |
6.2.1 问卷设计及实施 |
6.2.2 样本的基础信息 |
6.2.3 主观评价表分析 |
6.2.4 问卷的开放问题分析 |
6.3 南头古城原住民访谈 |
6.3.1 与2017深双改造相关的居民 |
6.3.2 与2017深双没有直接关系的居民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讨论与启示 |
7.1 实证研究的结论 |
7.1.1 “能否促进”的问题 |
7.1.2 “促进效果”的问题 |
7.1.3 “积极影响”的问题 |
7.1.4 “消极影响”的问题 |
7.2 讨论:建筑师的角色与职责转变 |
7.2.1 协调项目利益 |
7.2.2 发起社会动员 |
7.2.3 保障公共空间 |
7.3 本研究的局限和展望 |
7.4 对未来的启示 |
7.4.1 在节事中融入对场地的长远规划 |
7.4.2 塑造文化创意节事的独特内涵 |
7.4.3 注重空间设计品质 |
7.4.4 鼓励当地居民的合作参与 |
7.4.5 完善节事基础配套及后勤服务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对深双相关访谈的观点提炼 |
B.作者对深双相关组织人士的访谈对话记录 |
C.作者对南头古城店铺改造的访谈对话记录 |
D.作者对南头古城普通居民的访谈对话记录 |
E.作者对2017深双公开论坛的发言纪要 |
F.针对2017深双观众的问卷调查表 |
G.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上海办世博会 挺好(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电视舞蹈综艺的他鉴与本土化(2006-2020)[D]. 董爽.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2]基于行动者网络的博物馆无障碍交互设计策略研究[D]. 赵世峰. 江南大学, 2021(01)
- [3]体育博物馆观众行为与满意度研究 ——以国际乒联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为例[D]. 何风洋. 上海体育学院, 2020(01)
- [4]国家-社会良性互动下的居民自治研究 ——以上海市H区四牌楼路路管会为例[D]. 吴宁宁.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5]基于文本分析的产品改进模型及应用研究[D]. 宋祖康.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5)
- [6]央视短视频《主播说联播》内容生产调研报告[D]. 张释心.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7]志愿服务何以持续:过程视角下J社区老年志愿服务实践的实证研究[D]. 牛爽. 华东理工大学, 2019(01)
- [8]符号互动论下文化遗产旅游体验价值生成研究 ——以西安城墙为例[D]. 李艳. 西北大学, 2019(04)
- [9]上海反光[J]. 陈仓. 长江文艺, 2019(21)
- [10]基于文化创意节事的城市微更新的短期效应实证研究 ——以深圳南头古城为例[D]. 袁丹龙. 重庆大学, 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