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肌酶监测在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丛维红[1](2020)在《不同进食时间对急性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预后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不同进食时间的干预,探讨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早期进食的最佳时间,为该病患者的合理进食时间提供理论依据,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提升救治成功率。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1月山东省某三甲医院收治的128例急性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按照入院时中毒时间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B、C、D四组,A组为中毒后<6h进食的患者;B组为中毒后≥6h且<12h进食的患者;C组为中毒后≥12h且<24h进食的患者;D组为中毒后≥24h进食的患者。A组32例,B组30例,C组34例,D组32例,其中男62例,女66例。四组患者均在入院时即可进食,进食方法一致。对于同一病情的患者,治疗方法一致。所有患者均遵循以复能剂为主,抗胆碱能药为辅,早期、联合、足量、重复的治疗原则。比较四组患者中毒后24h、48h、72h、120h的胆碱酯酶活性、肝损伤、肾损伤、心肌损伤、中毒后反跳发生率、临床中毒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的不同。结果:1.四组急性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在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有机磷农药的种类、病情分级、血液灌流例数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四组急性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不同时间点(中毒后24h、48h、72h、120h)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33,P<0.05;F=7.439,P<0.001;F=13.716,P<0.001;F=13.135,P<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结果显示:①中毒后24h:A组胆碱酯酶活性高于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②中毒后48h:A组胆碱酯酶活性高于B、C、D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③中毒后72h:A组胆碱酯酶活性高于B、C、D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④中毒后120h:A组胆碱酯酶活性高于B、C、D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中毒后24h、48h、72h、120h,B、C、D三组患者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情况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毒24h,A组胆碱酯酶活性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四组患者临床中毒症状消失时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361,P<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结果显示:A组临床中毒症状消失时间短于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临床中毒症状消失时间短于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C组与D组临床中毒症状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四组患者进食后肝损伤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487,P>0.05);四组患者进食后胃肠道反应、中毒后反跳、肾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四组患者心肌损伤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09,P<0.05)。A组心肌损伤发生率低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四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41,P<0.05)。结果显示:A组住院时间短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急性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毒后6h内早期进食,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最快。2.急性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早期进食,可减轻临床中毒症状;进食时间越早,临床中毒症状消失越早,且不增加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可缩短住院时间。3.急性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早期进食不增加中毒后反跳、肝损伤、肾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4.急性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早期进食有利于心肌损伤的修复。5.急性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早期进食的最佳时间为中毒后6h内。
牛军,安小峰,胡守芹,强浩[2](2019)在《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对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肝肾功能及心肌酶的指标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将120例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分析两组患者肝肾功能及心肌酶指标的变化。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呼吸支持时间、昏迷时间、体内乙酰胆碱脂酶(AchE)恢复时间和阿托品用量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及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总胆红素均明显降低(P<0.05),尿素氮、血肌酐、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乳酸脱氢酶(LDH)均明显降低(P<0.05)而尿酸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变化更显着(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但两组间的治疗成本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对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肝肾功能及心肌酶指标的异常有明显的恢复作用。
黄芝芹,谢勇,赵丽[3](2019)在《血液灌流联合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的临床效果》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6月2019年4月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戊乙奎醚治疗,观察组用盐酸戊乙奎醚联合血液灌流,分别对两组的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8、昏迷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时间和住院费用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高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18的浓度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昏迷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平均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总体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盐酸戊乙奎醚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可以有效降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18炎症介质的浓度;缩短昏迷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时间,提升急性有机磷中毒疗效,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应用。
王嫣[4](2019)在《乌司他丁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联合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cute severe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poisoning,ASOP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0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兖州院区收治的62例ASOPP患者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符合ASOPP诊断标准,随机分为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立即给予常规治疗+HP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服毒至开始救治时间、治疗前APACHEⅡ评分、胆碱酯酶活力、机械通气时间、住院天数、出现并发症情况和死亡率等。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d、5d生化指标(胆碱酯酶、超敏C反应蛋白)的动态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炎症介质肿瘤坏死因子-a(tumor necmsis factor,TNF-a)、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的变化,并初步分析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中毒量、服毒至开始救治时间和中毒药物种类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治疗前胆碱酯酶活力、血淀粉酶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3d、5d胆碱酯酶活力均显着高于治疗前,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体内的TNF-a、IL-6、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呼吸衰竭和MODS的发生率、病死率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显着小于对照组(P<0.05)。死亡患者年龄、服毒剂量、服毒至开始救治时间、APACHEⅡ评分显着高于存活患者(P<0.05),死亡患者治疗前胆碱酯酶活力显着低于存活患者(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UTI联合HP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不仅能快速清除有毒物质,而且能明显减轻患者的全身炎症反应,从而保护脏器功能,减少MODS的发生,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者死亡率。患者年龄、服毒剂量、服毒至开始救治时间、APACHEⅡ评分、治疗前胆碱酯酶活力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在临床抢救中应给予重视。
肖康[5](2019)在《466例急性农药中毒病人流行病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近5年466例急性农药中毒病人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研究急性农药中毒提供依据,为本地区急性农药中毒的诊治工作提供科学指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收集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1月-2018年12月诊断为急性农药中毒的466例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描述分析其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病人来源、居住地、毒物种类、中毒时间、中毒原因、中毒途径、住院时间和转归。结果共收集了近5年466名急性农药中毒住院病人。其中,2014年105例,2015年115例,2016年97例,2017年74例,2018年75例。急性农药中毒住院人数总体呈下降趋势。纳入的466例急性农药中毒病人中,男性有211人(45.28%),女性有255人(54.72%),男女比例为1∶1.21。病人年龄分布在50-69岁者居多,占35.62%。中毒病人主要来自农村地区(90.99%)。中毒病人中农民人数超过一半(56.87%)。文化程度主要为小学及以下学历者(61.16%)。急性农药中毒的原因分为自杀和意外,自杀是急性农药中毒的主要原因(73.39%)。口服是最常见的中毒方式(94.64%)。急性农药中毒的主要毒物为抗凝血类杀鼠剂(29.40%),其次为有机磷杀虫剂(25.75%)。急性农药中毒以夏季多发。病人平均住院时间为(6.04±5.30)天。有150人接受了血液净化治疗(32.19%)。466例急性农药中毒病人治疗有效率达92.27%。治愈率为47.85%,好转率为42.27%,死亡率为2.36%,拒绝治疗率为6.44%,转诊率为1.07%。死亡的病人主要是有机磷杀虫剂中毒6人(5.00%)和百草枯中毒4人(33.33%)。结论急性农药中毒病人以老年人为主,女性多于男性。农村地区多发,夏季多发,中毒病人多为农民、文化程度较低者。自杀是急性农药中毒的主要原因。中毒方式主要为口服中毒。最常见的毒物为抗凝血类杀鼠剂,其次为有机磷杀虫剂。可根据这些特征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
崔继祯[6](2017)在《观察不同血液灌流模式联合持续肾脏替代治疗在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不同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模式联合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在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cute severe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poisoning,ASOPP)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7年02月期间在泰山医学院附属青州医院收治的63例ASOPP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加强组(30例)和常规组(33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立即给予一般治疗,包括洗胃、应用常规药物,均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不同模式的HP+CRRT治疗。根据患者意识情况和血气分析情况,决定是否给于经口气管插管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病人,即刻行心肺复苏术。常规组应用HP每天1次,每次2h,连续3 d。加强组应用HP第1天每8h进行1次,每次2h,第2天每12h进行1次,每次2h,第3天只进行1次,持续2h。采用SPSS 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治疗不同时期胆碱酯酶活力数据分析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数据采用X2检验,以P<0.05为有显着性。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中毒至治疗开始时间、治疗前APACHEII评分、常规药物用量,生化指标、胆碱酯酶活力、出现呼吸衰竭例数、通气时间、住院天数、出现并发症情况和死亡率等。并对死亡患者和存活患者服毒剂量、APACHEII评分、中毒至治疗时间、胆碱酯酶活力进行比较,初步分析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中毒药物、中毒量和中毒至抢救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加强组患者常规药物的用量均显着小于常规组(P<0.05),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着小于常规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胆碱酯酶活力无统计学差异(P>0.05),加强组治疗3d和治疗5d的胆碱酯酶活力显着高于常规组(P<0.01)。加强组患者除呼吸衰竭外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均显着低于常规组(P<0.05)。死亡患者服毒剂量、APACHEII评分、中毒致洗胃时间死亡患者显着高于存活患者(P<0.05)。结论:加强HP+CRRT模式治疗ASOPP患者,有利于减少常规药物用量,缩短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加快胆碱酯酶活力恢复速度,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服毒剂量、APACHEⅡ评分、救治时间、胆碱酯酶活力可能是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治疗时应给予重视。意义:血液净化目前是治疗中毒患者的一种有效措施,在治疗ASOPP患者中HP+CRRT的次数对最终的临床结局的影响研究很少,日常临床工作中多数以经验性治疗为主,本研究结果显示加强HP+CRRT模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且简便易行,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管重严[7](2017)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早期临床指标与预后相关性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cute severe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poisoning,ASOPP)患者的早期临床指标与预后的相关性,为ASOPP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二部急救医学科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cute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poisoning,AOPP)患者213例。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得到符合研究标准的ASOPP患者130例,收集患者的预后、性别、年龄、服药剂量、服药种类、服药至洗胃时间、是否血液灌流治疗(HP),入院即刻的血常规、胆碱酯酶、血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肌酐(CRE)、尿素氮(BUN)、肌酸激酶同工酶、血淀粉酶、动脉血酸碱度(PH)、动脉血乳酸(Lac)、动脉血氧分压(Pa 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动脉血碳酸氢根(HCO3-)、血钙检测结果,记录脏器损害的种类和数目、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II(APACHE II)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n=107)与死亡组(n=23),应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经单因素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与预后的相关程度,将与预后相关程度强的指标绘制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用以评估各指标对ASOPP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1)130例ASOPP患者中,存活107例,死亡23例,病死率17.69%,男性61例(46.9%),女性69例(53.1%),男:女=0.88:1;存活组男性47例(43.9%),女性60例(56.1%),死亡组男性14例(60.9%),女性9例(39.1%),两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在1484岁之间,平均年龄47.21±16.50岁,中毒人群中以青年人居多58例(44.62%),中毒死亡人群中以老年人居多13例(56.52%);死亡组平均年龄58±18.638岁,存活组平均年龄44.89±15.121岁,两组年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2)130例ASOPP患者,服药剂量在10500ml之间,平均服药剂量102.19±88.388ml;存活组的服药剂量为50(50,100)ml,死亡组的服药剂量为100(100,250)ml,死亡组的服药剂量多于存活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3)死亡组的服药至洗胃时间长于存活组,HP所占比例低于存活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均P<0.01);(4)入院即刻的实验室检查中,死亡组的胆碱酯酶、血钙、PH、Pa O2、HCO3-水平均低于存活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均P<0.01);死亡组的血糖、ALT、CRE、血淀粉酶、肌酸激酶同工酶、Lac、Pa CO2水平均高于存活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死亡组的GCS评分明显低于存活组,APACHE II评分高于存活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均P<0.01);(6)ASOPP时,损害的主要脏器种类包括脑、肺、心脏、循环、肝脏、肾、胰腺、胃肠道,以脑、肺、心脏最常受累,其次为胰腺;存活组脏器损害发生率由高到低的脏器种类为:脑、肺、胰腺、心脏、肝脏、循环、肾,死亡组脏器损害发生率由高到低的脏器种类为:脑、心脏、肺、胃肠道、循环、胰腺、肝脏、肾;两组胰腺损害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脏器损害发生率死亡组均高于存活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均P<0.01);死亡组早期同时出现脏器损害的个数为4(4,5)个,明显高于存活组的脏器损害数目1(0,1)个,两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7)Spearman相关分析提示与预后相关性强(相关系数r的绝对值>0.4)的指标为血糖(r=0.417)、血钙(r=-0.415)、PH(r=-0.469)、Lac(r=0.469)、Pa O2(r=-0.409)、GCS评分(r=-0.649)、APACHE II评分(r=0.592)、脏器损害数目(r=0.661),差异均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血糖、Lac、APACHE II评分、脏器损害数目均与预后呈正相关,血钙、PH、Pa O2、GCS评分均与预后呈负相关;(8)用于评估各指标对ASOPP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的ROC曲线下面积(AUC)由大到小依次为:脏器损害数目[AUC=0.981,可信区间(95%CI)=0.9591.0,P<0.01]、GCS评分[AUC=0.951,可信区间(95%CI)=0.9130.989,P<0.01]、APACHE II评分[AUC=0.947,可信区间(95%CI)=0.9060.988,P<0.01]、Lac[AUC=0.855,可信区间(95%CI)=0.7810.928,P<0.01]、PH[AUC=0.855,可信区间(95%CI)=0.7520.958,P<0.01]、血糖[AUC=0.815,可信区间(95%CI)=0.7200.911,P<0.01]、血钙[AUC=0.813,可信区间(95%CI)=0.7340.893,P<0.01]、Pa O2[AUC=0.810,可信区间(95%CI)=0.7210.898,P<0.01]。结论:(1)ASOPP时,年龄、服药剂量、服药至洗胃时间、入院即刻的胆碱酯酶、血糖、ALT、CRE、血钙、血淀粉酶、肌酸激酶同工酶、PH、Lac、Pa O2、Pa CO2、HCO3-、GCS评分、APACHE II评分、脏器损害数目为评估预后的早期预警指标;(2)经ROC曲线分析,对预后有较高预测价值的指标为脏器损害数目、GCS评分、APACHE II评分,其次为PH、Lac、血糖、血钙、Pa O2;(3)HP可降低ASOPP的病死率;(4)ASOPP时,脏器损害以脑、肺、心脏最常受累,死亡组脏器损害的发生率较高。
蒋丽[8](2016)在《急性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的抢救与护理》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患者的抢救与护理对策。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16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整理中间综合征患者7例的病历资料及有关检查报告,回顾分析7例急性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结果 7例中间综合征患者均有呼吸肌麻痹及抽搐等并发症发生,在抢救治疗和综合护理后,所有患者呼吸肌麻痹及抽搐现象基本消失;7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并发感染,通过抢救治疗和综合护理后均痊愈。结论对于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及时发现其是否并发中间综合征,同时及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应用呼吸机人工辅助呼吸,维持患者呼吸功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通过积极的抢救措施及综合护理干预,可较好地改善急性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具有临床借鉴意义。
甄妮[9](2016)在《急性有机磷中毒中心脏损伤相关指标的临床观察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急性有机磷中毒为我国急诊科高发的中毒性疾病,其可通过多种途径吸收入血对机体造成损害,病情凶险,疗程长,治疗费用高,给予及时、系统的治疗后死亡率仍较高。呼吸衰竭及心脏损伤为导致死亡的常见原因,随着近年来,呼吸机辅助治疗的深入及普及,因呼吸衰竭而死亡的比例逐渐减小,相对的由心脏损伤导致死亡的比例正在逐渐增加,尽早发现因急性有机磷中毒所致的心肌损伤,对于积极的给予针对性保护心肌的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抢救成功率至关重要。同时也可以有效地缩短住院时间,从多方面减轻患者的负担。因此充分的认识心肌酶、肌钙蛋白I、心电图等经济、有效、可行性高的检查,在急性有机磷中毒病程中的意义,可以更好的选择有效的检测,来反映心脏损伤的情况,对于预防并发症、制定系统、有效、完善的治疗方案十分重要。目的:通过观察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入院时的基础资料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对其进行回顾性的研究分析,探讨在急性有机磷中毒中早期监测心脏损伤的相关指标及其是否对预后评估具有指导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2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急诊内科所有收住院的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共120例。经过排出条件筛选后入组82例,为治疗组,选取20例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成年人,为对照组。记录治疗组患者的服毒量、服毒至入我院的时间及服毒至洗胃的时间等一般入院资料。行不同时间的心肌酶、肌钙蛋白I、心电图的动态监测,检测对照组入院4h该时间点的以上指标。对所搜集的数据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处理后,与对照组比较其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明确其是否对预测不良预后具有指导意义。结果:(1)治疗组各时间点与对照组4h血清心肌酶浓度的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各时间点c Tn I浓度与对照组4hc Tn I浓度的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轻度中毒组c Tn I浓度与对照组c Tn I浓度比较:c Tn I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K及CK-MB的浓度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度中毒组的c Tn I浓度与对照组相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CK和CK-MB的浓度升高较对照组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中毒两组之间的各项指标相互比较,可见中度组c Tn I浓度较重度组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K-MB浓度也同样低于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的血清浓度在两组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Q-T间期延长在各类心律失常中所占比重最大,约58.5%。结论:(1)心肌酶、肌钙蛋白I可反映AOPP引起的心脏损伤情况,与中毒程度呈正相关,对于评价预后具有指导意义。(2)肌钙蛋白I较心肌酶在AOPP引起的心脏损伤方面,灵敏性、特异性更高,临床上可用使用该指标作为评价损伤情况及预后的标准。(3)Q-T间期延长在各类心律失常中所占比重最大,急性有机磷中毒心电图改变最常见的类型为Q-T间期延长,考虑与不良预后具有间接的关系,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心肌损伤的情况,对于预测预后情况同样具有一定的影响。
马丽[10](2014)在《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 HP)技术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01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4例ASOPP患者,男35例,女49例,年龄16-75岁,分为血液灌流组(HP组,44例)和常规治疗组(非HP组,40例)。常规治疗组患者在送入院后均给予洗胃、导泻、补液、利尿,应用阿托品、长托宁及氯磷定,同时给予保肝护胃、对症支持等治疗措施。HP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入院后2小时内行一次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并按照病例治疗观察表详细记录病情的演变过程直至出院。记录内容:患者的一般情况、中毒药物类型、服毒药物剂量、开始治疗时间、长托宁用量、阿托品用量、氯磷定用量、昏迷时间、呼吸衰竭例数、呼吸机应用时间、胆碱酯酶活力、血常规、生化指标、APACHEII评分、住院天数及并发症。以住院死亡为观察终点,以患者预后为因变量,以临床观察指标为白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同时观察血液灌流组患者与HP相关的并发症。结果:常规治疗组和HP组比较,性别、服毒药物的剂量、中毒农药类型无差异(P>0.05)。两组之间长托宁用量、阿托品用量、氯磷定用量、昏迷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开始治疗时间、住院天数、胆碱酯酶活力、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服毒药物剂量、开始治疗时间、胆碱酯酶活力、并发症、APACHEII评分及是否行血液灌流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P<0.05)。HP组未见明显由血液灌流引起的并发症出现,仅有2例出现轻微血压下降,1例出现血小板减少,1例出现白细胞数目下降。结论:1.HP治疗ASOPP可缩短昏迷时间、缩短胆碱酯酶恢复时间、缩短病程,减少患者呼吸衰竭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提高临床疗效,副作用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抢救治疗措施。2.HP可明显减少ASOPP患者IMS的发生率。3.HP可明显减少ASOPP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是影响ASOPP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二、心肌酶监测在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心肌酶监测在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进食时间对急性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预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1.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1.1.2 纳入标准 |
1.1.3 排除标准 |
1.1.4 样本量的确定 |
1.1.5 研究对象分组 |
1.2 研究方法 |
1.2.1 进食方法 |
1.2.2 治疗方法 |
1.2.3 标本采集 |
1.2.4 检测方法 |
1.2.5 预试验 |
1.2.6 观察指标 |
1.2.7 资料收集与质量控制 |
1.2.8 统计学分析 |
1.2.9 伦理问题 |
1.2.10 技术路线 |
2 结果 |
2.1 四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
2.2 四组患者进食后不同时间点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情况的比较 |
2.3 四组患者临床中毒症状消失时间的比较 |
2.4 四组患者中毒后反跳发生率的比较 |
2.5 四组患者进食后胃肠道反应的比较 |
2.6 四组患者中毒后肝损伤发生率的比较 |
2.7 四组患者中毒后肾损伤发生率的比较 |
2.8 四组患者中毒后心肌损伤发生率的比较 |
2.9 四组患者住院时间的比较 |
3 讨论 |
3.1 早期进食对胆碱酯酶活性恢复和临床中毒症状消失时间的影响 |
3.2 观察早期进食对中毒后反跳的影响 |
3.3 早期进食对急性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胃肠道反应的影响 |
3.4 早期进食对急性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肝损伤发生率的影响 |
3.5 早期进食对急性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肾损伤发生率的影响 |
3.6 早期进食对急性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心肌损伤发生率的影响 |
3.7 早期进食可缩短急性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住院时间 |
4 结论 |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本研究的局限性 |
对今后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口服有机鳞农药中毒后进食时间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 |
附录一 患者知情同意书 |
附录二 急性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不同进食时间的观察记录表 |
(2)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对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肝肾功能及心肌酶的指标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治疗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分析 |
2 结 果 |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APACHEII评分及ALT、AST和总胆红素变化 |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肾功能指标变化 |
2.4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肌酶变化 |
2.5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
2.6 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本比较 |
3 讨 论 |
(3)血液灌流联合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的临床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s-CRP和IL-18水平比较 |
2.2 两组患者昏迷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时间和住院费用比较 |
2.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
2.4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结果 |
3 讨论 |
(4)乌司他丁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主要仪器试剂和实验室检测指标 |
2.3 研究方法 |
2.4 治疗方法 |
2.5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
3.2 两组患者胆碱酯酶活力比较 |
3.3 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炎症介质比较 |
3.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病死率比较 |
3.5 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天数比较 |
3.6 死亡患者和存活患者危险因素比较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语词表 |
致谢 |
(5)466例急性农药中毒病人流行病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资料收集 |
2.3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急性农药中毒病人的社会人口学特征 |
3.2 急性农药中毒的中毒原因、中毒方式 |
3.3 急性农药中毒的毒物种类分析 |
3.4 急性农药中毒的季节分布 |
3.5 急性农药中毒病人的住院时间 |
3.6 急性农药中毒病人的治疗后转归 |
第4章 讨论 |
4.1 急性农药中毒的社会人口学特征 |
4.2 中毒原因与中毒方式 |
4.3 急性农药中毒的毒物种类 |
4.4 急性农药中毒的季节分布 |
4.5 病人的住院时间 |
4.6 病人的治疗后转归 |
4.7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观察不同血液灌流模式联合持续肾脏替代治疗在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1 一般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治疗方法 |
4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2 两组患者常规药物用量比较 |
3 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
4 两组患者胆碱酯酶活力比较 |
5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病死率比较 |
6 死亡患者和存活患者影响因素分析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附录) |
致谢 |
(7)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早期临床指标与预后相关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综述 |
2.1 常规治疗 |
2.1.1 一般处理 |
2.1.2 催吐 |
2.1.3 洗胃 |
2.1.4 导泻 |
2.2 特效解毒剂 |
2.2.1 胆碱受体拮抗药 |
2.2.2 胆碱酯酶复能药 |
2.3 血液净化治疗 |
2.3.1 血液灌流 |
2.3.2 血浆置换 |
2.4 对症支持治疗 |
2.4.1 机械通气治疗 |
2.4.2 高压氧治疗 |
2.4.3 新鲜冰冻血浆 |
2.4.4 其他 |
2.5 其他药物 |
2.5.1 苯二氮卓类药物 |
2.5.2 碳酸氢钠 |
2.5.3 脂肪乳 |
2.5.4 硫酸镁 |
2.6 新方法 |
2.6.1 对氧磷酶 |
2.6.2 烟碱受体拮抗剂 |
第3章 临床资料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纳入标准 |
3.1.2 排除标准 |
3.1.3 相关诊断标准 |
3.2 治疗方法 |
3.3 预后标准 |
3.4 研究方法 |
3.5 统计学处理 |
第4章 结果 |
4.1 ASOPP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 |
4.1.1 两组性别的比较 |
4.1.2 两组年龄的比较 |
4.1.3 两组服药相关情况的比较 |
4.2 两组实验室检查的比较 |
4.2.1 两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胆碱酯酶、血糖水平的比较 |
4.2.2 两组肝功、生化水平的比较 |
4.2.3 两组血淀粉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的比较 |
4.2.4 两组动脉血气分析的比较 |
4.3 两组GCS评分、APACHE II评分的比较 |
4.4 两组脏器损害情况的比较 |
4.5 相关性分析 |
4.6 ROC曲线分析 |
第5章 讨论 |
5.1 年龄、性别与ASOPP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
5.2 服药剂量、农药毒性与ASOPP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
5.3 服药至洗胃时间、HP与ASOPP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
5.4 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ASOPP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
5.5 胆碱酯酶与 ASOPP 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
5.6 血糖与ASOPP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
5.7 ALT、TBIL与ASOPP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
5.8 CRE、BUN与ASOPP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
5.9 血淀粉酶与ASOPP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
5.10 肌酸激酶同工酶与ASOPP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
5.11 血钙与ASOPP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
5.12 动脉血气与ASOPP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
5.13 GCS评分、APACHE II评分与ASOPP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
5.14 脏器损害数目与ASOPP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校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急性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的抢救与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中间综合征临床特点。 |
1.2.3 中间综合征的护理。 |
1.3 观察指标 |
2 结果 |
3 讨论 |
(9)急性有机磷中毒中心脏损伤相关指标的临床观察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综述 |
2.1 急性有机磷中毒的临床表现及特点: |
2.1.1 急性中毒的表现 |
2.1.2 中间期综合征 |
2.1.3 有机磷中毒“反跳”现象 |
2.1.4 迟发性周围神经病变 |
2.2 AOPP心脏损害的临床表现 |
2.2.1 心律失常 |
2.2.2 心肌损伤和心力衰竭 |
2.3 AOPP心脏损害的机制 |
2.3.1 胆碱能的损害作用 |
2.3.2 自由基的作用 |
2.3.3 心肌细胞的凋亡 |
2.3.4 细胞因子的作用 |
2.3.5 跨膜信号的转导异常 |
2.4 AOPP的其他临床症状 |
2.4.1 消化系统的表现 |
2.4.2 肾脏损害的表现 |
2.4.3 横纹肌溶解症 |
2.4.4 急性胰腺炎 |
2.5 AOPP的治疗进展 |
2.5.1 清除毒物(洗胃、吸附、导泄) |
2.5.2 胆碱能复活剂的使用 |
2.5.3 胆碱能阻滞剂的使用 |
2.5.4 血液净化治疗(血浆置换、血液滤过、血液灌流) |
2.5.5 缺氧的治疗 |
2.5.6 AOPP其他的治疗方式 |
第3章 临床资料与方法 |
3.1 临床资料 |
3.2 入组标准 |
3.3 排除标准 |
3.4 实验方法 |
3.5 数据处理 |
第4章 结果 |
4.1 常规临床资料的统计分析 |
4.1.1 不同程度中毒人数的统计 |
4.1.2 一般入院资料的统计分析 |
4.2 各时间点心肌酶浓度的统计分析 |
4.3 各时间点cTnI浓度的统计分析 |
4.4 不同中毒程度c TnI及CK、CK-MB同一时间点上的血清浓度的统计分析 |
4.5 治疗组患者心电图改变类型的统计分析 |
第5章 讨论 |
5.1 cTnI及心肌酶浓度改变的相关分析 |
5.2 心电图改变的相关分析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1.1 资料和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综述 急性有机磷中毒救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心肌酶监测在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进食时间对急性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预后的影响[D]. 丛维红. 滨州医学院, 2020
- [2]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对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肝肾功能及心肌酶的指标影响[J]. 牛军,安小峰,胡守芹,强浩.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2019(06)
- [3]血液灌流联合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的临床效果[J]. 黄芝芹,谢勇,赵丽. 中国医药科学, 2019(15)
- [4]乌司他丁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疗效观察[D]. 王嫣. 青岛大学, 2019(02)
- [5]466例急性农药中毒病人流行病学分析[D]. 肖康. 南华大学, 2019(01)
- [6]观察不同血液灌流模式联合持续肾脏替代治疗在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的临床疗效[D]. 崔继祯. 青岛大学, 2017(01)
- [7]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早期临床指标与预后相关性的研究[D]. 管重严. 吉林大学, 2017(01)
- [8]急性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的抢救与护理[J]. 蒋丽.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08)
- [9]急性有机磷中毒中心脏损伤相关指标的临床观察与分析[D]. 甄妮. 吉林大学, 2016(09)
- [10]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的临床研究[D]. 马丽. 天津医科大学,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