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关海底石油勘探的海洋地质学研究要点(论文文献综述)
黄紫燕[1](2019)在《海底地貌单元边界搜索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海底地貌为研究大陆板块的运动以及海底自然灾害的发生提供重要的参考,为油气资源勘探提供重要的基础海底地形信息,对海上平台和海底管线的安装铺设有指导性意义。海底地貌单元及其边界识别是海洋科学研究与海洋工程实施的基础和前提。目前,海底地貌单元边界提取主要依靠技术人员手动完成,易受主观判断影响,耗时较长,劳动强度大。为了克服手动提取存在的缺陷,本文研究了海底地貌单元边界搜索算法,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基于海底地貌特征参数定义地貌单元边界。根据网格化的多波束测深数据,计算研究区域各测量点的坡度、坡度变化率、剖面曲率、水平曲率这四种地貌特征参数,分析比较了海底地貌的边界与非边界区域的特征参数差异,据此定义海底地貌单元的边界。(2)基于区域生长算法提取海底地貌单元边界。首先,依据海底地貌的剖面曲率直方图局部极小处以及地貌单元边界点在研究区域观测点中占比小的特点,确定区域生长算法的初始种子点;然后,针对初始种子点中包含的不同非边界点,采用离散度指标和改进K-means聚类方法剔除航线噪声点和边界点邻域斜坡上的非边界点,并利用邻域范围对种子点位置进行精确定位;最后,根据复杂程度不同的海底地貌单元边界的连续性设计生长准则,利用单连接区域生长和中心连接区域生长算法搜索地貌单元边界。(3)基于改进的蚁群算法提取海底地貌单元边界。针对传统蚁群算法搜索得到的地貌单元边界不准确、运行时间长、处理效率低等问题改进算法。首先,将初始蚂蚁置于区域生长算法中的种子点位置;然后,根据初始种子点邻域各测量点的剖面曲率值确定初始信息素矩阵,采用局部更新和全局更新相结合的方式更新信息素,依据信息素矩阵估计地貌边界点位置划分的阈值;最后,对较宽边界区域进行边界细化处理。此外,讨论分析了算法各参数与地貌单元边界连续性的关系。实验表明,本文设计的海底地貌单元边界搜索方法,可以较准确的追踪海底地貌边界,缓解人工识别存在的问题,提高地貌分析效率。
郭婧[2](2018)在《基于图像分析与处理的海底地貌单元边界提取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社会对海洋的研究开发已成为热点,其中海底地貌的构成为研究大陆板块的运动以及海底自然灾害的发生提供了依据,并对海上平台和海底管线的安装铺设有着指导性的意义。如何准确而全面的认识海底地貌是一项重大的基础性课题。本文依据多波束测深数据绘制深度图和曲率图,分析海底地貌图像特征,并基于图像处理算法,研究和改进了海底地貌边界提取方法。主要包括图像预处理、图像分割、边界提取三部分,使其能够得到更加准确的海底地貌边界。首先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灰度化、图像滤波、图像增强三步,其中在图像增强算法中对比研究了同态滤波算法、直方图均衡化算法、基于Logistic阻滞增长模型的图像增强算法。重点研究了固定阈值分割和自适应阈值分割两类图像分割算法。对深度图采用了基于像素差值的全局阈值分割算法,对曲率图则基于像素统计计算全局阈值。分别基于图像投影和直方图局部极小值确定多个阈值,对图像进行分割处理。比较分析了Niblack算法、Sauvola算法、引入积分图像的T.Romen Singh三种自适应阈值算法,之后对T.Romen Singh算法中的局部偏差计算方法进行改进,采用像素与邻域内灰度均值差的二次方根替代,在提高分割效果的同时节省了运行时间。本文最后研究了边界提取算法,包括边界细化、非极大值抑制、单个断点补充、基于8-邻域边界跟踪的边界长度计算、短边界滤除几个部分。该算法精确定位了边界线的位置,实现了边界线的细化和提取,进一步提高了边界提取的准确度,并且能够保留主要边界,滤除较短边界和测量产生的航线噪声。本文经多次实验讨论了自适应分割算法中邻域窗口大小w,修正系数k的合适取值。同时通过对不同分割参数θ取值下的实验结果分析,明确了在全局单阈值图像分割算法中,为得到更加完整的典型地貌单元边界,随着所选择图像区域的缩小,分割参数θ可以适当减小。此外,实验结果表明,在图像分割部分,以曲率图作为处理对象,基于像素统计的全局阈值分割算法和改进的自适应阈值分割算法能够较为准确的提取地貌单元边界,同时大大抑制了航线噪声。边界提取过程运行时间小于3小时。
刘敏[3](2016)在《复杂环境下海底斜坡稳定性解析》文中提出海底滑坡是近海三角洲与大陆架区域常见的一种海洋地质灾害,其对海洋工程基础设施以及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因此,海底斜坡稳定性与滑坡机制的研究已经成为当前海洋工程地质灾害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目前,在海底斜坡的稳定性评价中,常采用极限平衡法,但该法只能给出问题的近似解答。为此,本文引入解析解答的极限分析上限方法,考虑波浪荷载作用,分别对线性波与二阶Stokes波作用下的海底斜坡稳定性开展了上限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虑施工扰动、土体强度分布的非均质性和海底土层分布的多样性等因素的影响,对复杂环境下的海底斜坡稳定性进行了深入解析。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以对数螺旋面作为海底斜坡的滑动破坏模式,基于上限定理推导了斜坡海床的重力功率与内能耗散率的解析表达式;利用最优化方法,结合强度折减技术,获得了静水条件下海底斜坡稳定性的安全系数及临界滑动面,并通过典型算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2.考虑波浪荷载作用,基于极限分析上限方法与线性波压力理论,推导了波压力对斜坡海床的做功功率,同斜坡海床重力做功功率一起引入到虚功率方程中,建立了波浪作用下斜坡海床稳定性的极限状态方程;引入数值积分技术,结合最优化方法,求解了不同时刻海底斜坡的安全系数,并深入探讨了不同波浪参数(波高、波长、水深)与坡长小于一个波长等条件下的海底斜坡稳定性。3.采用二阶Stokes波浪理论求解波压力,运用极限分析上限定理,建立了考虑非线性波荷载作用的海底斜坡稳定性上限解法。在此基础上,针对一黏土质海底斜坡算例,探讨了波长、波高、水深等因素对两种波(线性波、二阶Stokes波)作用下海底斜坡安全系数的影响。参数分析表明,水深越小、波长与波高越大,波浪的非线性效应越显着。4.考虑工程施工扰动影响,从不排水强度与灵敏度两个方面对扰动度进行了定义;利用极限分析上限方法对扰动环境下不同灵敏度的软黏土斜坡海床稳定性进行了上限分析。结果表明,斜坡海床土体的灵敏度越高,施工扰动对其稳定性的影响就越显着。5.考虑土体强度分布的非均质性,基于上限定理建立了非均质海底斜坡临界状态方程,引入强度折减技术,求解得到了安全系数的解析表达式。通过对已有的算例进行计算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6.将极限分析上限方法拓展到波浪荷载下多土层海底斜坡稳定性解析,并开展了初步工程应用研究。基于上限定理,构造一组合对数螺旋线破坏机构,推导了多土层海底斜坡的外力总功率与内能耗散功率,结合强度折减技术实现了多土层海底斜坡稳定性的上限分析。在此基础上,考虑波浪荷载,分别对线性波与二阶Stokes波作用下的多土层海底斜坡稳定进行了上限分析。通过对典型算例计算分析,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一实例海底斜坡。
张裕东[4](2013)在《海洋矿产资源性资产产权效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海洋是蕴含着丰富资源的天然宝库,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伴随着人口的增长、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类对海洋认识能力的提高,人类不断增加的资源开发需求与海洋资源有限性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国拥有管辖权的海洋面积达到300万平方千米,但是能够在现有条件下被有效利用的海洋矿产资源却十分有限。作为国有资源性资产,我国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长期存在低效率和破坏性开发的现象,究其根源在于现行海洋矿产资源产权制度效率较低。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海洋矿产资源性资产产权效率的了解、分析、研究,为建立我国高效率的海洋矿产资源性资产产权制度提供理论支持,实现我国海洋矿产资源性资产高效率和环境友好的开发利用,为推动我国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本文在综合国内外海洋矿产产权效率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针对海洋矿产资源性资产产权效率的具体界定、影响因素、测度和优化方法进行重点研究,基于产权理论、效率测度及优化等一系列的理论与方法,构建了海洋矿产资源产权效率的测度模型和产权效率优化的数学模型,并探讨如何设计高效率的海洋矿产资源性资产产权制度,提出我国海洋矿产资源性资产产权效率的两个提升路径,分析可能出现的改革障碍,最后为我国现行海洋矿产资源性资产产权制度的改革提出五点实施对策。本文首先阐述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回顾并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明确本文的研究范围、研究内容以及所用的研究方法,对研究中的创新点进行提炼总结。在相关理论研究中,主要研究了产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制度理论,为海洋矿产资源性资产产权效率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在海洋矿产资源及其资产性产权研究部分,本文首先对海洋资源的定义与分类进行阐述,分析了海洋矿产资源的分类并总结了其特性,其后研究了海洋矿产资源性资产产权的内涵和特点,并从所有权、收益权、使用权和处分权四方面对海洋矿产资源性资产产权进行界定。在海洋矿产资源性资产的产权效率及其测度部分,本文分别针对海洋矿产资源性资产产权效率及其衡量方法展开研究,汇总提炼了影响产权效率的四个因素:产权的清晰和可流转、制度运行成本、制度实施和社会进步,并对其分别进行研究探讨,然后对海洋矿产资源性资产产权效率测度中的原理理论、实施依据、测度方法进行研究,最后按照是否考虑社会折现率和物价上涨率,分两种情况构建海洋矿产资源产权制度的效率测度模型。在海洋矿产资源性资产产权效率优化部分中,本文首先阐述了海洋矿产资源性资产产权优化的意义,并提出了产权效率优化的四个要求:国有为前提,处理好产权制度成本和效益的关系,处理好产权制度各实施成本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产权制度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关系。在此基础上,对海洋矿产资源性资产产权效率优化的方法展开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按照效益与成本设定不同的权重,构建的双目标的产权效率优化数学模型。在海洋矿产资源性资产产权效率的分析部分,本文首先探讨我国海洋矿产资源性资产产权制度变迁历程,并研究了我国海洋矿产资源性资产产权制度的发展现状,从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的效益对我国现行海洋矿产资源性资产产权制度效率进行分析。在海洋矿产资源性资产高效率产权制度的设计与运行的研究中,本文首先提出了我国海洋矿产资源性资产产权效率提升的两个路径,即:提升制度效益,降低制度成本;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研究了我国高效率海洋矿产资源性资产产权制度的设计目标和设计要求,并提出我国海洋矿产资源性资产高效率产权制度的设计内容:在提升制度效益、降低制度成本方面,主要从明晰产权、增加投入和降低制度成本三方面入手;在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主要从保护涉海其它行业的利益和保护生态环境两方面进行制度设计。分析我国海洋矿产资源性资产高效率产权制度运行的四个难点: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的局限;监督管理水平限制;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和传统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社会习俗限制。最后提出我国海洋矿产资源性资产高效率产权制度的五大实施对策:建立海洋矿业权与海域使用权协调管理模式;建立健全海洋矿产资源开发法律法规;制定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增强管理水平;增加投入,提高矿产资源开发效率;风险资本政策支持。最后,对本文的基本研究结果和结论进行总结,分析研究不足之处,并提出尚需继续研究解决的问题,为后续研究提供建议。
倪国江[5](2010)在《基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地球陆地资源的渐趋减少,拥有丰富资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海洋,在承载和促进人类社会持续发展中的主角地位日益彰显。作为海洋开发的基本手段和支撑力量,海洋科技也因而成为最具创新活力的重要领域之一和国家竞争的焦点。但传统的仅追求经济发展的海洋科技创新模式在促进海洋资源开发,为人类社会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使得海洋资源过度消耗,海洋生态恶化,海洋环境污染急剧,海洋面临沉重的压力和危机。海洋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价值及其资源、生态环境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使得海洋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海洋开发最为耀眼的主题。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海洋,要求人们在发展和应用海洋科技谋求海洋利益的同时,必须对海洋科技创新进行生态和伦理视角的系统思考,通过海洋科技政策的创新和变革,激励和引导海洋科技创新范式的生态化转向,以充分强化海洋科技的积极作用,弱化或规避其负面效应,支撑和推动海洋资源、生态、环境、经济及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当前,中国正处于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期,随着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步伐的加快,资源和能源的“瓶颈”约束越来越明显和突出。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可持续发展的海洋对于破解沉重的资源和能源危机,奠定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石具有重大意义,关系到能否建成“海洋强国”以及最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要实现中国海洋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根本途径是大力提升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适应海洋开发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大潮流,论文以中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为基点,将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可持续发展紧密的关联在一起,目的在于通过明确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为基础,从服务和引领海洋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研究提出中国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的战略目标、重点以及优化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的基本策略,以引导催生特色鲜明、优势显着的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体系,支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海洋事业。论文的基本思路是试图勾勒形成以海洋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为支撑、以生态化为方向的海洋科技战略创新模式。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首先,在辨析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可持续发展内在关联的基础上,针对海洋科技创新双重性特征,提出了生态化创新的观点,尝试建立了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的基础支撑——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的概念、结构及功能进行了分析。其次,围绕物理海洋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化学等海洋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领域及海洋观测、海洋资源开发、海洋能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等技术开发领域,对国际海洋科技创新进展与发展前景进行了翔实客观的总结分析,研究提出了主要沿海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建设可供借鉴的经验。第三,总结分析了中国物理海洋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化学等海洋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领域及海洋观测、海洋资源开发、海洋能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等技术开发领域的创新进展及问题,研究分析了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建设现状与不足。第四,以推动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满足“海洋强国”建设及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国家需要为目标,以培育和建立生态化海洋科技体系、提升可持续发展支撑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主线,研究提出了中国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未来10年的战略目标、任务和重点。第五,围绕构建完善的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并充分发挥其功能,基于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并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在科技体制、法规政策、创新平台、科技合作、人才队伍、社会创新意识、战略评估机制等方面,研究提出了一系列优化对策。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论文的创新成果可能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通过辨析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在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框架下,提出了海洋科技创新范式生态化转向的观点,初步构建了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评价指标体系;二是在整理分析大量文献材料及广泛征询意见的基础上,对国际海洋科技领域创新进展与发展前景及中国海洋科技创新进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翔实客观的比较分析研究;三是研究提出了涉及科技体制、法制环境、创新平台、科技合作、知识产权、人才建设、社会科技意识等方面的优化建议,以期对构建完善的中国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有所裨益。
周华[6](2008)在《海洋地质学成就与发展前景》文中研究表明一、引言海洋地质学是研究海底的物质组成、地质构造和演化规律的学科。研究内容涉及海岸与海底的地形、海洋沉积物、海底构造、海洋地质历史和海底矿产资源等。它是地质学的一部分,又与海洋学有密切联系,是地质学与海洋学的边缘科学。海洋地质学又包含有许多分支学科。
袁术林[7](2006)在《南海问题与中国国家安全利益》文中研究说明南海问题主要是指南海周边各国在南海岛礁归属与海域划分上存在分歧与争端。在亚太地区,南海问题被公认为是最具有潜在爆发冲突的几大热点问题之一,它也是目前影响亚太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南海争端逐步国际化,南海海域被分割,资源被掠夺,我国在南海的合法权益遭到破坏,这也损害了我国的国家安全利益。本文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南海问题对我国国家安全利益四个方面的重要影响,即南沙岛礁的主权之争挑战我国领土安全利益;南海问题是影响我国外部安全环境的重要因素;南海问题事关我国经济安全利益;南海对我国南部军事安全利益有重要的地缘战略价值。文章提出我国应毫不动摇的坚持对南海拥有主权的立场,以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为依据,通过双边谈判的方式和平解决争端。南海问题也不应成为我国与东盟国家发展关系的障碍。对于美国等区外大国有可能更加直接的介入南海事务我们应该提高警惕。我国应该加快对南海资源的开发,同时我国还应加强在南海的存在,进一步的提升我国的海军、空军的实力为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利益提供坚实的后盾。
石家铸[8](2006)在《海权与中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研究中国海权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海权是一个古老的名词,但同时也是一个具有现代内涵的战略概念。在经典的意义上,海权指的是对海洋的利用和控制,也就是由本国和本民族利用和控制海洋,而剥夺对手利用海洋的机会和权利。1890年美国人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提出“海权论”,认为海权是决定世界强国兴衰的根本原因,也是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因素。“海权论”主张国家要建立和拥有强大的占优势的远洋舰队以保护国家的海外贸易、海外市场、海上航行、海外利益,同时把国家的政治意志和外交影响投射到世界,并借以影响陆上事态和进程。作者认为,中国海权是中国的海上力量和影响,也就是利用、开发、管辖和控制海洋,有效地维护海洋利益及整个国家利益进而实现国家强大的能力。中国海权包含运用军事和非军事手段维护海洋权利、收回海洋权益和拓展海洋权力的三个互相联系的方面和进程,包括了海洋国土的维护、海洋通道的保障、海洋经济的发展和海洋防卫力量的构建等四个重要内容。中国海权主要是解决三个方面的根本问题:一是解决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的问题,使中国能够顺利地利用世界的资源加快中国的工业化和信息化;二是解决全球化时代中国海洋方向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问题,使中国具备扞卫全球性国家利益的全球性军事自卫手段;三是解决中国未来国家战略发展方向路径选择和国家大战略的转型问题,使中国由传统的依赖陆地资源、陆上力量的“大陆型”国家转变为主要依托海洋(外)资源和海上力量的“海洋型”国家,从而使中国进入通向世界强国的最佳战略轨道。中国海权具有与世界各国海权相同的共性,但是中国海权更有不同于他国海权的鲜明的个性。尤其是中国海权具有非强权性、非霸权性和非扩张性的特色,使它与西方海权具有本质上的区别。中国海权发展是中国和平崛起的一部分,它的发展符合中国和平崛起的要求,并与中国和平崛起的历史进程相一致。
吕彩霞[9](2003)在《论我国海域使用管理及其法律制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域使用管理是我国近期建立的一项海洋管理制度。该制度既有其强烈的实践需要基础,也有其较为广泛的、综合的理论领域。目前虽然已完成了行政制度的确立及其全国人大的立法,但其理论和实践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是作者根据多年来从事海域使用管理实践,力争完成的初步的理论总结。 一、海洋综合管理是海洋开发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 沿岸海域是全球海洋邻接陆地的浅海部分,其面积虽然仅占全球海洋面积的7.5%,但是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影响也最大。沿岸海域是沿海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可扩展和延伸的区域,具有显着的边境优势,也是沟通地区和世界的枢纽地带,因此,沿岸海域是海洋中经济与社会价值极高的海区。沿岸海域从古至今都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主要海域。也正由于这一原因,该区域资源与环境损害、破坏也最为严重,有些海区呈现生态失衡。我国拥有32000多公里大陆与海岛岸线,所以沿海海域比较广阔,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区位优势明显。加之,我国大陆沿海地区经济与社会高度发展,人口密度大等因素,所以近岸海域资源损害、环境破坏,相对更为突出。基于我国沿岸海域的情况及其今后的发展趋势预测,必须大力加强沿岸海域的管理,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海域管理制度,尽快使环境恶化的问题得以遏制,逐步恢复和改善海域生态条件。 近二、三十年,为了适应海洋开发事业的发展,大多数国家认识到必须加强海洋管理,并逐步建立海洋综合管理与海洋行业管理相结合的海洋管理体系,海域使用管理是海洋综合管理的核心内容。2002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以下简称《海域法》),开创了海域使用管理的新时期,是海洋综合管理走向法制化管理的重要标志。为了深入贯彻《海域法》,不断完善海域使用管理制度,促进海洋开发事业和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的步伐,对海域使用管理及其法律制度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是十分必要的。作者根据多年来从事海洋管理实践,以及海域使用管理法律制定过程中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对我国海域使用管理及其法律制度进行分析总结和探讨。 二、建立海域使用管理制度是实施海洋综合管理的核心 为加强对近岸海域管理,在对各种对策措施反复调研论证的基础上,选择了建立海域使用管理制度,以其控制各类开发与保护活动。为了明确海域使用管理的概念,需要先行研究探讨给出海域、海域使用、海域使用管理等含义:海域:即指一定界限范围的边缘海区域,包括该区域的海表层、水体、海床与底土的立体区域;海域使用:按《海域法》第2条第h款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领海持续使用特定海域3个月以上的排他性用海活动,即为制度中海域使用的含义;海域使用管理:系国家行政机关为实现国家管辖海域的合理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而对海域各类使用活动进行的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控制等行政行为;海域使用管理制度:系指管理海域使用的配套的行动准则和工作方式规范的成文规定;海域使用管理法律制度:系为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域)可待续利用和海域使用者的利益等,而由国家制定和认定,并由国家强制、保证其实施的、调整适用范围内海域(包括海详开发、利用、保护及利益维护等)各类关系的规范与准则。研究认为海域使用管理的基本仟务主要有:建立海域使用管理的科学基础;海域所有制关系管理;制定法律制度和业务技术制度;海域使用的监督管理等。 在对国外海域使用管理概况的分析认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全面地规定了各类海域的法律地位,各国在不同海域航行、资源开发和保护活动的制度。其他沿海国家,本文列举了韩国、日本、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国的沿岸海域的管理,虽然各有其方式与侧重,但均没有以海域使用关系调整为对象的法律制度和行政管理制度。我国所建立的海域使用管理及其俯域法》,应是一项新的海洋管理制度,是一项创新和开拓。 三、我国海域使用管理制度的目标、基本任务和实施方式 我国海域使用管理及其法律制度的建立,既有海域的客观自然环境条件恶化的原因,也有发展完善海洋管理的社会要求。正是这些原因抉定了海域使用管理制度及其《海域法》的宗旨目标、基本任务和实施方式方法。海域使用管理及法律的主要制度内容有五个方面:海域使用申请审批制度;海域使用权管理制度;海域功能区划制度;海域使用金制度;海域使用监督检查制度等。 一11 一 四、海洋功能区划是实施海域使用管理制度的科学基础 在对海洋功能区划研究方面,为了给出海洋功能区划的概念,首先对海洋功能、海洋功能和区划的基本含义进行了讨论研究,并对影响海洋功能区划的地域分异性规律、地表自然带等问题进行了必要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将海洋功能区划的基本概念归纳为:“指根据海域及相邻陆域的自然资源条件、环境状况和地理区位,并考虑到海洋开发利用现状和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而划定
王鸿祯,翟裕生,游振东,石宝珩,籍传茂,杨巍然,杨光荣[10](2002)在《20世纪中国地质科学发展的回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21世纪之初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全面大发展的现阶段,中国地质科学也步入了兴盛发达的新时期,因为它具备了社会需求、科学问题和社会支撑基础3个科学发展的基本条件。回顾20世纪之初,由于中国地质学奠基者的远见卓识,中国地质学在20世纪20~30年代已建立了世界声誉。新中国建立后的50~70年代,中国地质科学取得了迅速的进展。自70年代末至今的20余年开放时期,更取得了全面的发展。随着世纪之交地球系统科学的新概念为广大地质学者所接受,地质学各分支学科必将互相交叉融合,开展综合的和协调的研究道路。中国地质科学在新的世纪必将迎来蓬勃发展的全新阶段。
二、有关海底石油勘探的海洋地质学研究要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有关海底石油勘探的海洋地质学研究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1)海底地貌单元边界搜索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海底地貌研究样本 |
2.1 多波束测深技术 |
2.2 海底地貌研究样本概述 |
2.3 多波束测深数据预处理 |
2.3.1 多波束测深数据网格化 |
2.3.2 网格数据的邻域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海底地貌单元边界定义 |
3.1 海底地貌边界定义的目的 |
3.2 区分海底地貌单元的表示 |
3.3 海底地貌单元边界描述方法 |
3.3.1 传统的海底地貌单元边界描述方法 |
3.3.2 基于特征参数的海底地貌单元边界描述方法 |
3.3.3 海底地貌单元边界定义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区域生长算法提取海底地貌单元边界 |
4.1 区域生长算法 |
4.2 种子点粗定位 |
4.3 初始种子点中非边界点剔除 |
4.3.1 航线噪声点剔除 |
4.3.1.1 初始种子点聚类 |
4.3.1.2 航线噪声点剔除 |
4.3.2 斜坡非边界点剔除 |
4.4 种子点精确定位 |
4.5 生长准则设计 |
4.5.1 单连接区域生长 |
4.5.2 单连接区域生长结果及分析 |
4.5.3 中心连接区域生长 |
4.5.4 中心连接区域生长结果及分析 |
4.6 区域生长算法评价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提取海底地貌单元边界 |
5.1 蚁群算法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
5.1.1 蚁群算法的基本原理 |
5.1.2 蚁群算法的特点 |
5.2 传统蚁群算法搜索海底地貌单元边界 |
5.3.1 蚁群算法用于海底地貌单元边界搜索的思路 |
5.3.2 初始化过程 |
5.3.3 执行过程 |
5.3.4 信息素更新及决策过程 |
5.3 蚁群算法的改进 |
5.3.1 初始化 |
5.3.2 蚂蚁数量及位置 |
5.3.3 信息素更新 |
5.3.4 阈值确定 |
5.3.5 海底地貌单元边界的细化 |
5.4 参数分析 |
5.4.1 影响因子分析 |
5.4.2 信息素挥发因子分析 |
5.4.3 迭代次数分析 |
5.5 改进蚁群算法评价 |
5.7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基于图像分析与处理的海底地貌单元边界提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海洋研究的意义及海底地貌复杂度 |
1.1.2 海洋测绘与海底测量 |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海底地貌及图像分割算法概述 |
2.1 海洋地貌概述 |
2.1.1 海洋地貌及成因概述 |
2.1.2 海底地形概述 |
2.2 图像分割算法概述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海底地形图预处理 |
3.1 海底地形图绘制及分析 |
3.2 图像灰度化 |
3.3 图像滤波 |
3.4 图像增强 |
3.4.1 基于同态滤波的图像增强 |
3.4.2 直方图均衡化 |
3.4.3 基于Logistic阻滞增长模型的图像增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固定阈值图像分割 |
4.1 全局单阈值分割 |
4.1.1 基于像素差值的全局阈值图像分割 |
4.1.2 基于像素统计的全局阈值图像分割 |
4.2 局部多阈值分割 |
4.2.1 基于分区域局部多阈值图像分割 |
4.2.2 基于直方图局部极小值的图像分割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积分图像的自适应阈值图像分割 |
5.1 Niblack算法 |
5.1.1 Niblack算法原理 |
5.1.2 参数确定 |
5.2 Sauvola算法 |
5.2.1 Sauvola算法原理 |
5.2.2 参数确定 |
5.3 T.Romen Singh算法及改进 |
5.3.1 积分图像概念 |
5.3.2 T.Romen Singh算法及改进 |
5.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海底地貌单元边界提取 |
6.1 边界提取 |
6.1.1 边界细化 |
6.1.2 非极大值抑制 |
6.1.3 结果分析 |
6.3 基于8-邻域短边界滤除 |
6.4 算法对比分析 |
6.4.1 海底地貌单元边界提取方法流程 |
6.4.2 尺度比较 |
6.4.3 海底地貌单元边界提取结果验证 |
6.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复杂环境下海底斜坡稳定性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海底滑坡研究现状 |
1.2.1 破坏类型 |
1.2.2 诱发因素 |
1.2.3 海底斜坡稳定性评价方法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采用的技术路线 |
2 静水条件下海底斜坡稳定性上限分析 |
2.1 强度折减技术 |
2.2 边坡稳定性上限分析理论 |
2.2.1 上限定理 |
2.2.2 上限方法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
2.2.3 算例验证 |
2.3 静水条件下海底斜坡稳定性上限分析 |
2.3.1 概述 |
2.3.2 静水条件下海底斜坡稳定性上限解法 |
2.3.3 算例验证 |
2.4 小结 |
3 线性波加载下海底斜坡稳定性上限分析 |
3.1 概述 |
3.2 波浪诱发的海底波压力 |
3.3 线性波加载下海底斜坡稳定性的上限解法 |
3.3.1 波压力做功功率 |
3.3.2 数值积分技术 |
3.3.3 安全系数求解 |
3.3.4 算例验证 |
3.4 参数讨论 |
3.4.1 波浪影响分析 |
3.4.2 坡长小于一个波长工况分析 |
3.5 小结 |
4 非线性波加载下海底斜坡稳定性上限分析 |
4.1 概述 |
4.2 Stokes波压力 |
4.2.1 二阶Stokes波理论 |
4.2.2 二阶Stokes波压力求解 |
4.3 二阶Stokes波加载下海底斜坡稳定性上限解法 |
4.3.1 二阶Stokes波压力做功功率 |
4.3.2 虚功率方程 |
4.3.3 算例验证 |
4.4 参数分析 |
4.4.1 波高、波长影响分析 |
4.4.2 水深影响分析 |
4.4.3 波长与水深的相关性分析 |
4.5 小结 |
5 复杂环境下海底斜坡稳定性解析 |
5.1 扰动环境下海底斜坡稳定性解析 |
5.1.1 概述 |
5.1.2 扰动评价指标 |
5.1.3 考虑扰动效应的海底斜坡稳定性上限解法 |
5.1.4 算例分析 |
5.2 考虑非均质效应的海底斜坡稳定性解析 |
5.2.1 非均质性 |
5.2.2 内能耗散功率 |
5.2.3 基于优化技术的安全系数求解 |
5.2.4 算例验证 |
5.3 多土层海底斜坡稳定性上限分析 |
5.3.1 破坏机构 |
5.3.2 坐标转换 |
5.3.3 虚功率方程 |
5.3.4 安全系数求解 |
5.3.5 算例验证 |
5.4 线性波加载下多土层海底斜坡稳定性解析 |
5.4.1 线性波压力与重力共同作用下的外力功率 |
5.4.2 功能平衡方程及优化求解 |
5.4.3 算例验证 |
5.5 非线性波加载下多土层海底斜坡稳定性解析 |
5.5.1 二阶Stokes波压力做功功率 |
5.5.2 安全系数优化求解 |
5.5.3 算例验证 |
5.6 工程实例分析 |
5.6.1 工程背景 |
5.6.2 实例分析 |
5.7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工作情况 |
致谢 |
(4)海洋矿产资源性资产产权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导论 |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0.2.1 产权研究 |
0.2.2 产权效率研究 |
0.2.3 海洋资源性资产产权研究 |
0.2.4 海洋矿产资源产权研究 |
0.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0.4 研究内容与结构 |
0.4.1 研究内容 |
0.4.2 结构框架 |
0.5 创新点 |
1 相关理论概述 |
1.1 产权理论 |
1.2 交易成本理论 |
1.3 制度理论 |
2 海洋矿产资源及其资产性产权 |
2.1 海洋资源的定义与分类 |
2.2 海洋矿产资源的分类与特性 |
2.2.1 海洋矿产资源的分类 |
2.2.2 海洋矿产资源的特性 |
2.3 海洋矿产资源性资产产权的内涵与特点 |
2.4 海洋矿产资源性资产产权的界定 |
2.5 海洋矿产资源性资产产权的性质与转让 |
2.5.1 海洋矿产资源性资产产权的性质 |
2.5.2 海洋矿产资源性资产产权的转让 |
3 海洋矿产资源性资产的产权效率及其测度 |
3.1 海洋矿产资源性资产产权效率分析 |
3.1.1 海洋矿产资源性资产产权效率及其衡量方法 |
3.1.2 海洋矿产资源性资产产权效率的界定 |
3.1.3 产权效率的影响因素 |
3.2 海洋矿产资源性资产产权效率的测度 |
3.2.1 海洋矿产资源性资产产权效率的测度原理和依据 |
3.2.2 海洋矿产资源性资产产权效率的测度方法与内容 |
3.3 海洋矿产资源性资产产权成本的计算 |
3.4 海洋矿产资源性资产产权效益的计算 |
3.5 海洋矿产资源性资产产权效率的测度模型 |
4 海洋矿产资源性资产产权效率的优化 |
4.1 海洋矿产资源性资产产权效率优化的意义 |
4.2 海洋矿产资源性资产产权效率优化的要求 |
4.2.1 坚持海洋矿产资源性资产国家所有制的前提 |
4.2.2 处理好产权制度成本和产权制度收益的关系 |
4.2.3 处理好产权制度中各项成本之间的关系 |
4.2.4 处理好产权制度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关系 |
4.3 海洋矿产资源性资产产权效率优化的方法 |
4.4 海洋矿产资源性资产产权效率优化的模型 |
5 中国海洋矿产资源性资产产权效率的分析 |
5.1 中国海洋矿产资源性资产产权制度的变迁历程 |
5.2 中国海洋矿产资源性资产产权制度的发展现状 |
5.3 中国海洋矿产资源性资产产权制度的效率分析 |
5.3.1 经济效率分析 |
5.3.2 社会效率分析 |
5.3.3 生态效率分析 |
6 中国高效率海洋矿产资源性资产产权制度的设计与运行 |
6.1 中国海洋矿产资源性资产高效率产权制度的设计目标 |
6.1.1 中国海洋矿产资源性资产产权效率的提升路径 |
6.1.2 中国高效率海洋矿产资源性资产产权制度的设计要求 |
6.2 中国海洋矿产资源性资产高效率产权制度的设计方法 |
6.3 中国海洋矿产资源性资产高效率产权产权制度的设计内容 |
6.3.1 提升制度效益,降低制度成本 |
6.3.2 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
6.4 中国海洋矿产资源性资产高效率产权制度的运行难点 |
6.4.1 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局限 |
6.4.2 监督管理水平限制 |
6.4.3 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
6.4.4 传统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社会习俗限制 |
6.5 中国海洋矿产资源性资产高效率产权制度的实施对策 |
6.5.1 建立海洋矿业权与海域使用权协调管理模式 |
6.5.2 建立健全海洋矿产资源开发法律法规 |
6.5.3 制定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增强管理水平 |
6.5.4 增加投入,提高矿产资源开发效率 |
6.5.5 风险资本政策支持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基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主要研究成果 |
1.2.2 国内主要研究成果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际应用价值 |
1.4 论文的研究框架 |
1.5 论文的贡献与不足 |
1.5.1 论文的贡献 |
1.5.2 论文的不足 |
2 海洋科技创新战略的理论基础 |
2.1 基础理论综述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
2.1.3 技术创新生态化理论 |
2.2 海洋科技学科体系的基本构成 |
2.2.1 海洋科学 |
2.2.2 海洋技术 |
2.3 海洋科技创新的概念、方式及特点 |
2.3.1 海洋科技创新的概念 |
2.3.2 海洋科技创新的基本方式 |
2.3.3 海洋科技创新的特点 |
2.4 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 |
2.4.1 海洋可持续发展理念 |
2.4.2 海洋可持续发展实践行动及制约因素 |
2.4.3 海洋科技创新是支撑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力量 |
2.4.4 海洋可持续发展为海洋科技创新营造了广阔空间 |
2.5 海洋可持续发展要求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 |
2.5.1 海洋科技创新的双重作用 |
2.5.2 海洋科技创新范式的生态化转向 |
2.5.3 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对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
2.5.4 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2.6 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的基础保障 |
2.6.1 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的概念 |
2.6.2 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的基本结构 |
2.6.3 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的基本功能 |
3 国际海洋科技创新进展与前景展望 |
3.1 主要国家海洋科技战略规划的发展演变 |
3.2 国际海洋科技创新进展状况 |
3.2.1 海洋科学 |
3.2.2 海洋技术 |
3.3 国际海洋科技创新前景展望 |
3.3.1 海洋科学 |
3.3.2 海洋技术 |
3.4 创新系统:国际海洋科技加速创新的动力源 |
3.4.1 重视海洋科学技术创新战略规划 |
3.4.2 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
3.4.3 海洋科技创新投入巨大渠道广泛 |
3.4.4 国家科技创新法规保障体系完善 |
3.4.5 大力扶持中小企业的创新与发展 |
3.4.6 海洋科技国际合作深入全面 |
4 中国海洋科技创新进展及问题分析 |
4.1 中国海洋科技战略规划的发展演变 |
4.2 中国海洋科技创新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
4.2.1 海洋科学 |
4.2.2 海洋技术 |
4.3 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建设状况及问题 |
4.3.1 建设状况 |
4.3.2 存在的问题 |
5 中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设想 |
5.1 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 |
5.1.1 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 |
5.1.2 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5.1.3 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 |
5.2 中国海洋科技创新的指导思想 |
5.2.1 切实践行科学发展观,以生态化科技创新引领海洋可持续发展 |
5.2.2 紧密衔接"海洋强国"和"全面小康社会"战略目标 |
5.2.3 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 |
5.3 中国海洋科技创新的战略目标 |
5.3.1 总体目标 |
5.3.2 阶段目标 |
5.4 中国海洋科技创新的战略任务 |
5.4.1 成为"海洋强国"建设的核心支撑 |
5.4.2 凸显"创新型"国家中海洋科技的重要地位 |
5.4.3 突破"纲要"确立的海洋科技发展重点领域 |
5.5 中国海洋科技创新的战略重点 |
5.5.1 海洋科学 |
5.5.2 海洋技术 |
6 对策建议 |
6.1 构建高效海洋科技创新体制 |
6.1.1 成立"海洋强国"建设科技创新委员会,加强组织领导和宏观统筹 |
6.1.2 调整全国海洋科技研究力量布局 |
6.2 加快完善科技创新法规政策体系 |
6.3 加速推进海洋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平台建设 |
6.3.1 推进国家海洋科学创新平台建设 |
6.3.2 强化建设以海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海洋技术创新平台 |
6.3.3 强力提升科技创新中介平台服务能力 |
6.4 深入实施"人才强海"战略 |
6.4.1 塑造海洋科学创新领军人才和优秀团队 |
6.4.2 强化建设海洋高技术创新人才队伍 |
6.4.3 大力培养海洋产业高技能人才 |
6.4.4 培育优秀涉海企业家和海洋科技管理人才 |
6.5 完善多元化融投资体系,加大海洋科技创新投入 |
6.5.1 不断加大海洋科技创新的国家投入 |
6.5.2 鼓励地方政府加大海洋科技创新投入 |
6.5.3 激励引导海洋企业加大自主创新投入 |
6.5.4 拓展海洋科技创新投入的社会化渠道 |
6.6 广泛开展海洋科技创新国内外合作与交流 |
6.6.1 积极拓展海洋科技创新国际合作空间 |
6.6.2 加强海洋科技创新国内合作与交流 |
6.7 重视发展海洋人文社科研究 |
6.8 塑造海洋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科技创新社会人文氛围 |
6.8.1 重视对青少年群体的海洋科普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教育 |
6.8.2 提高社会公众海洋科技素养和海洋可持续发展意识 |
6.8.3 培育良好的海洋科技创新学术风气 |
6.9 建立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战略实施效果动态评价机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南海问题与中国国家安全利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目的及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框架、理论与方法 |
第一章 南海问题的现状及主要发展趋势 |
第一节 南海问题的现状 |
第二节 南海问题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
第二章 南海问题影响中国国家安全利益 |
第一节 南沙岛礁争端挑战我国领土安全利益 |
第二节 南海问题影响我国国家外部安全环境 |
第三节 南海问题影响我国经济安全利益 |
第四节 南海问题影响我国南部军事安全利益 |
第三章 和平解决南海争端维护中国国家安全利益 |
第一节 坚持“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积极推动南海争端的和平解决 |
第二节 从战略高度处理好与东盟国家关系 |
第三节 重视美日等区外大国影响 |
第四节 大力开发南海资源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海权与中国(论文提纲范文)
指导小组成员名单 |
中文提要 |
英文提要 |
引言: 研究综述 |
一 研究中国海权的意义 |
二、该问题的研究现状 |
三、本文各章内容及要点 |
绪论:海权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 |
一、海权历史的简短回顾 |
二、马汉“海权论”:确立新的“世界中心” |
三、“后马汉时代”的海权学说 |
四、海权发展的一般规律 |
第一章 中国海权论 |
第一节 “中国海权”的提出 |
一、“中国海权”的提出 |
二、“中国海权”与传统海权分野 |
第二节 中国海权论 |
一、中国海洋利益论 |
二、中国海洋力量论 |
三、中国海洋战略论 |
四、中国海权特色论 |
第二章 中国海权之一:海洋国土的维护 |
第一节 中日海洋国土争端 |
一、主要问题:钓鱼岛归属和东海划界 |
二、影响中日海洋争端的主要因素 |
三、合作与斗争:维护中国东海海洋国土 |
第二节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海洋国土争端 |
一、主要问题:南沙群岛争端 |
二、影响南沙群岛争端的主要因素 |
三、“三管齐下”:维护中国南沙海洋国土 |
第三节 海权视角中的台湾问题 |
一、主要问题:台湾问题与国家统 |
二、影响台湾问题的主要因素:大国海权的汇集 |
三、“双重威慑”:台湾问题的战略选择 |
第三章 中国海权之二:海洋通道的保障 |
第一节 海洋通道对中国的意义 |
一、海洋通道对中国的意义 |
二、对中国至关重要的海洋通道 |
第二节 影响中国海洋通道安全的主要因素 |
一、国际法因素 |
二、地区冲突因素 |
三、大国因素 |
四、海上恐怖主义因素 |
第三节 维护海洋通道安全的“扇形战略” |
一、太平洋海洋通道的防卫 |
二、印度洋海洋通道的防卫 |
第四章 中国海权之三:海洋经济的发展 |
第一节 海洋经济:强国的支点 |
一、海洋经济理论探要 |
二、实力与差距:中国海洋经济的现状 |
第二节 建设海洋经济强国 |
一、建设航海强国 |
二、建设海洋开发强国 |
第五章 中国海权之四:海洋防卫的力量构建 |
第一节 “近海防御”的战略与实力 |
一、“近海防御”战略的形成 |
二、“近海防御”的海军实力 |
第二节 中国海军的攻防平衡 |
一、世界海军远洋化趋势及关于未来中国海军战略的提法 |
二、中国海军的远洋化:攻防平衡分析 |
三、构建远洋海军的一种理论:建设三支航母战斗群 |
第三节 中国海军功能的战略拓展 |
一、军事功能的发挥 |
二、警察功能的发挥 |
三、外交功能的发挥 |
第六章 中国海权与中国的和平崛起 |
第一节 西方有关中国海权的评论 |
一、中国在和平崛起中是否会走向海权 |
二、中国海权会产生何种国际影响 |
第二节 海权振兴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必然 |
一、海权振兴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基本内容 |
二、和平崛起的中国必定拥有海权 |
第三节 中国海权是中国和平崛起的保证 |
一、中国海权遏止周边海洋冲突 |
二、中国海权促进和平国际环境 |
第四节 中国和平崛起进程中的海权关系 |
一、中美海权关系:克制与合作 |
二、中俄海权关系:配合与协作 |
三、中日海权关系:转型与合作 |
四、中印海权关系:和解与合作 |
五、中国与东盟海权关系:互信与合作 |
结语:海权与中国未来 |
一、重新认识海权 |
二、海权与中国未来发展的“路径依赖” |
三、中国海权不同于西方海权 |
参考文献 |
外国人名译表 |
后记 |
(9)论我国海域使用管理及其法律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全球沿岸海域的失衡和对人类的威胁 |
1.1 沿岸海域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
1.1.1 优越的地理区位 |
1.1.2 资源与经济价值最高的海洋区域 |
1.1.3 缓和与平衡环境质量 |
1.1.4 沿岸海域对于国家安全的意义和作用 |
1.2 沿岸海域正在发生发展的灾害及其危害 |
1.2.1 全球变化下的海平面上升 |
1.2.2 近海环境质量下降 |
1.2.3 海洋资源破坏 |
1.3 我国毗邻海域的地理条件和评价 |
1.3.1 地理概况 |
1.3.2 自然环境条件评价 |
1.2.3 海洋资源条件评价 |
1.3.4 近岸海域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2 海域使用管理的概念、任务和重要性及国外概况 |
2.1 海域使用管理的基本概念 |
2.1.1 海域、海域使用、海域使用管理 |
2.1.2 海域使用管理制度 |
2.1.3 海域使用管理的法律制度 |
2.2 海域使用管理的基本任务 |
2.2.1 建立海域使用管理的科学基础 |
2.2.2 海域所有制关系的管理 |
2.2.3 建立海域使用的法律制度和业务技术制度 |
2.2.4 海域使用的监督管理 |
2.3 海域使用管理的重要性 |
2.3.1 遏制近岸海域自然条件恶化的紧迫性 |
2.3.2 海洋活动统一管理的客观性 |
2.4 国外海域使用管理概况 |
2.4.1 《联合国海洋会公约》 |
2.4.2 国外沿海国家海域使用管理概况和问题 |
3 海域使用管理与海域使用管理法律制度 |
3.1 海域使用管理制度 |
3.1.1 海域使用管理制度的产生 |
3.1.2 海域使用管理制度的性质和宗旨 |
3.2 海域使用管理法律制度 |
3.2.1 概念 |
3.2.2 海域使用管理法律制度与海域使用管理制度的关系 |
3.2.3 海域使用管理法律法规的基本宗旨 |
3.2.4 海域使用管理法的基本法律关系 |
3.2.5 海域使用管理法确立的基本制度 |
4 海洋功能区划 |
4.1 海洋功能区划的概念 |
4.1.1 区域和区划 |
4.1.2 海洋功能区划的概念 |
4.2 海洋功能区划的目的和原则 |
4.2.1 海洋功能区划的目的 |
4.2.2 海洋功能区划的原则 |
4.3 海洋功能区划的分类分级系统和功能区的指标体系 |
4.3.1 海洋功能区分类分级系统 |
4.3.2 我国海洋功能区划分类分级系统 |
4.3.3 海洋功能区的指标体系 |
5 海域使用管理制度实施中相关关系分析及其处理 |
5.1 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协调 |
5.2 《海域法》与现行法律在实施中的协调和问题的处理 |
5.2.1 与《土地法》的关系及其处理 |
5.2.2 与渔业相关法律的关系及处理 |
5.2.3 与《矿产资源法》的关系及处理 |
5.2.4 与海洋环境保护相关法律的关系处理 |
5.2.5 与《海上交通安全法》的关系及处理 |
5.2.6 与《测绘法》的关系处理 |
6 海域使用管理制度的继续开拓和发展 |
6.1 海域使用管理法律制度的法理研究 |
6.1.1 《海域法》在海洋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
6.1.2 《海域法》法律要素研究 |
6.2 改革、健全海域使用管理的监督管理体制 |
6.2.1 行政主体在执法中的作用 |
6.2.2 《海域法》监督管理主体存在的主要问题 |
6.2.3 现行海洋行政管理体制不健全,影响海域使用管理法律实施 |
6.3 加强海洋资源资产化管理研究和海洋资源性资产的评估工作 |
6.3.1 海洋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基本内容 |
6.3.2 海洋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基本任务 |
6.3.3 海域及其资源的资产评估方法研究 |
6.4 海域使用权转让制度改革的研究 |
6.4.1 《海域法》对使用权转让已建立的制度和问题 |
6.4.2 海域有偿使用制度研究 |
7 结论 |
后记 |
参考文献 |
四、有关海底石油勘探的海洋地质学研究要点(论文参考文献)
- [1]海底地貌单元边界搜索方法研究[D]. 黄紫燕.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2]基于图像分析与处理的海底地貌单元边界提取方法研究[D]. 郭婧.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3]复杂环境下海底斜坡稳定性解析[D]. 刘敏. 大连理工大学, 2016(03)
- [4]海洋矿产资源性资产产权效率研究[D]. 张裕东. 中国海洋大学, 2013(12)
- [5]基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D]. 倪国江.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6)
- [6]海洋地质学成就与发展前景[A]. 周华. 2008—2009地质学学科发展报告, 2008
- [7]南海问题与中国国家安全利益[D]. 袁术林. 暨南大学, 2006(06)
- [8]海权与中国[D]. 石家铸. 复旦大学, 2006(02)
- [9]论我国海域使用管理及其法律制度[D]. 吕彩霞. 中国海洋大学, 2003(03)
- [10]20世纪中国地质科学发展的回顾[A]. 王鸿祯,翟裕生,游振东,石宝珩,籍传茂,杨巍然,杨光荣. 地质学史论丛(4),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