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化新辩证观念”的历史思考——对古希腊文化形成发展的“新辩证”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李新潮[1](2021)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思想研究》文中提出近代以来,对“中国向何处去”的历史回答往往首先聚焦于对“中华传统文化何去何从”的时代拷问。党的十八大以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提出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下简称“两创”)的重要思想,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文化传承问题的政治高度和科学态度,为新的历史阶段全面继承和发展中华文化指明了方向。然而,以“政治话语”面貌首先出场的“两创”,常常被认定为是不证自明的,似乎可以被随意运用于关涉文化传承的所有语境之中。因此,有必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承观为理论视域,在批判性反思中厘清其理论定位,在学理性阐释中澄明其思想内涵,在历史性审视中彰显其思想史意义。“两创”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两创”与“二为”“双百”一起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重要内容;狭义的“两创”与“两相”“两有”一起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承观的核心内涵。在狭义层面,“创造性转化”是指要根据时代发展状况将古老的文化内涵和形式转化为符合现代人需要的新内涵和新样式;“创新性发展”是指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在保留“旧文化”之中合理因素的基础上发展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文化”,进而“新文化”又不断发展为“更新的文化”的过程。“创造性转化”重在“继往”,即在整理、筛选中华传统文化母体的基础上,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解读和当代转化;“创新性发展”重在“开来”,即在创造性转化的基础上,对富有当代价值的内涵和形式在实践中进行淬炼和发展。就哲学基础而言,“两创”思想之中蕴含着唯物史观的哲学底色、辩证否定的哲学内涵和辩证发展的哲学要求;就运行机理而言,“两创”思想之中内蕴着“思想再现—语境再植”“辩证分析—逐级抽象”“时空交融—综合创新”“纵横结合—循环往进”的内在机理。正是这些哲学基础和运行机理规范着“两创”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承观的基本属性,规范着“两创”思想作为传承理念与传承方法统一体的展开模式。经过一系列的界定、辨析、分析和解读,希冀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范畴的特定概念,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具体到中华传统文化的转化发展而言,有必要以近现代中国思想文化思潮谱系为历史底色,以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境遇为时代背景,对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动因、对象、方向和路径进行系统考察,从而推动中华传统文化转化发展的实现。“两创”思想的思想史意义需要在近代以来的文化思潮格局之中进行谱系定位和历史审视:就纵向而言,“两创”文化观是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承观的理论逻辑在当代中国的思想延续和理论表征,它不仅全方位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传承的核心观点,而且明确了评判传统文化的价值标准、丰富了传统文化传承的基本依据、融入了“综合创新”等思想成果、发展了“批判继承”的传承理念、明确了文化转化创新的基本限度,从而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承观新境界;就横向而言,“两创”文化观中蕴含的辩证统一的思维方式、从容自信的文化心态、可解析性的文化认知、实践取向的文化标准分别替代了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或自卑或自负的文化心态、整体主义的文化认知、或内或外的文化标准,从而超越了“激进—保守”的文化困境,开辟了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新境界。总之,“两创”思想的理论出场和实践运用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近代以来“中华传统文化何去何从”的马克思主义回答,但并不代表是对这一时代之问的最终解答,而只是适应新的时代语境所产生的阶段性理论呈现。只要“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没有得到彻底解答,只要其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古今中西”之争尚未得到彻底平息,关于中华传统文化转化发展的文化使命就仍然驱使着我们继续前行。
黄元军[2](2020)在《整体翻译论视阈下的袁可嘉翻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跨越近半个世纪的翻译实践中,袁可嘉始终将翻译、创作、治学统摄于一体,强调译文语言、形式、内容的整体协调及正、副文本的整体关联,凝结了兼顾宏观与微观的整体翻译思想,推出了对社会、文化、创作有整体效用的译作,因而有必要以“整体性”为线索开展袁可嘉翻译的系统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以及卢卡奇、毛泽东、詹姆逊、泰特勒、卡特福德、费道罗夫、阿皮亚的思想理论,本文尝试建构了整体翻译论,含以下五个要义:翻译与其他行为、与社会语境的融合,译文语言、形式、内容的有机统一,译文正、副文本的整体关联,译者翻译思想与实践的切合,翻译对其他行为、对社会的整体价值。在整体翻译论的视阈下,本文运用描写性研究、共时与历时研究相结合、归纳与演绎相结合、对比研究的方法,探究袁可嘉翻译、创作、治学的三位一体特征,描写其诗歌翻译文本的整体特性,提炼其兼顾宏观与微观的翻译思想,考察其翻译的社会文化价值。在宏观层面要义“翻译与其他行为、与社会语境的融合”的框架内,本文将文本、社会语境、译者主体相结合,发现了袁可嘉在文学生涯的三个阶段都坚持将翻译、创作、治学凝聚为互动共生的整体,在社会语境的感召下,以三者的整体追寻特定文化命题。第一阶段,三者的整体在追求现代主义的社会语境里追寻现代主义的命题。第二阶段,三者的整体在追求进步文艺的社会语境里追寻进步文艺的命题。第三阶段,三者的整体在文艺追求自由与现代主义涌入的社会语境里重返现代主义命题的追寻。袁可嘉翻译、创作、治学的三位一体特征因此得以揭示。在微观层面要义“译文语言、形式、内容的有机统一”及“译文正、副文本的整体关联”的框架内,本文对语言、形式、内容、译序、译注等微观层面要素进行剖析,发现了袁可嘉以“诗人译诗”与“深度翻译”模式推出具有整体优越性的诗歌翻译文本。“诗人译诗”模式使得译者对原文整体有鞭辟入里的理解,为译文语言、形式的识变从宜与内容的整体呈现奠定了基础。“深度翻译”模式促使译者运用译序与后记的副文本预设正文本的价值、廓清翻译过程中各类相关问题,运用译注副文本提升读者对正文本的理解。如此一来,具有整体优越性的译诗得以生成,并逐步演化为翻译文学经典。袁可嘉翻译的整体特性及经典性得以揭示。在要义“译者翻译思想与实践的切合”的框架内,本文沿袁可嘉整体翻译实践的路径,结合其翻译论的文章,发现了其兼顾宏观与微观的整体翻译思想。首先,坚持翻译、创作、治学的融合,尤其重视翻译和治学的密切结合。其次,主张从多维角度审视宏观翻译,包括联系社会“实际需要”的翻译动机、不译“靡靡之音”和平庸之作的文本选用策略、“发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的译者伦理。最后,提出微观翻译策略性调控方案,包括译诗的“整体观念”、诗歌风格翻译方法、习语翻译四情形及翻译加注六原则。袁可嘉兼顾宏观与微观的翻译思想得以揭示。在要义“翻译对其他行为、对社会的整体价值”的框架内,本文深入袁可嘉翻译文本,发现了其翻译的整体价值:促进诗歌创作多元化、助推文学思潮演进、引入西方文化。首先,译诗灵活多变的语言文字与丰富多彩的格律形态间接促动创作在语言文字、格律层面的丰富与变革,从而促进了诗歌创作的多元化发展。其次,在翻译活动的三个时间段,第一、三时间段的活动推动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社会的发展,第二时间段的活动推动进步文学思潮的发展,第二时间段的部分活动助推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社会的发展。最后,袁可嘉通过翻译引入了宗教文化、习俗文化、古希腊文化、工业文明表现出的西方文化。袁可嘉翻译在社会、文化层面的整体价值得以揭示。袁可嘉的翻译在宏观与微观层面皆有整体性的特质,其翻译思想与翻译价值也以整体性为特点,可见,“整体性”是审视袁可嘉翻译的关键之所在。整体翻译论视阈下的袁可嘉翻译研究,还原了袁可嘉在翻译层面的立体形象,透视了袁可嘉在中国文化革新进程中的独特地位,同时论证了创作型、学者型翻译家研究的整体性进路的重要性。
吴暇[3](2020)在《黑格尔“承认理论”视域下的公民教育思想研究》文中指出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其哲学思想以“意识哲学”闻名于世,虽曾遭到过很多思想家的批判,?但对哲学多少有点兴趣的人,差不多都会碰到过诘屈聱牙的黑格尔。他从关注宗教问题出发,进而探讨人的精神意识和伦理社会生活,试图重新建立分裂世界的统一性,他认为个体通过伦理生活的教化和异化能使主体意识发展为绝对精神,摆脱特殊性的束缚,走向普遍性,实现统一性,真正实现个体的自由和解放。而当我们深入其思想“丛林”中,隐约在不同的“山区”感受到相同的“气候”,正是这相同的“气候”影响着整个“丛林”的“气候”,并保障“丛林”植被的健康生长,这一“气候”特征就是黑格尔的“承认理论”,笔者在黑格尔晦涩的着作中深深地被这种“气候”特色所吸引,并发现“承认理论”几乎贯穿于黑格尔从青年到老年的所有思想体系中,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宗教哲学、意识哲学、教育哲学、社会哲学、政治哲学和国家哲学,构成了其公民教育思想的一种隐性思维方式。本文正是以这条“隐线”为视角,从黑格尔的“承认理论”、黑格尔公民教育的承认逻辑、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内容、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对当代公民教育的启示四个方面论述了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体系。从结构上来看,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对“承认理论”视域下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研究这一选题确定的背景、意义进行针对性阐述,并对当前国内外关于这一主题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对文章的研究思路、方法、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进行阐述。第二章全面地介绍和分析了黑格尔“承认理论”的产生、体系和内容。法国大革命及启蒙思想后的个人自由主义张扬并未解决德国乃至欧洲的社会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黑格尔批判、继承并发展了古典国家观、启蒙思想、社会契约论、霍布斯“为生命持存而斗争”思想、康德哲学难题中的“承认理论”、费希特主体间性概念中的“承认理论”,最终形成了无中介的、守在自己身边的、以个体自由为目标的、具有普遍性伦理意义和宗教“爱”之涵义的承认思想。具体来讲,个体经过家庭、市民社会及国家伦理生活的教化和异化,形成了对法权的承认,对道德的承认,对家庭的承认,对市民社会的承认和对国家的承认;个体意识也经历了“意识”、“自我意识”、“理性”、“精神”、“绝对精神”的发展历程,最终形成了意识升华后的承认思想,承认思想虽然未被黑格尔主题化,但却作为一个对主题性概念进行解释说明的有效运作性概念贯穿于黑格尔的整个哲学体系。第三章主要论述了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自由—伦理—教育—自由”的承认逻辑。首先,自由是人的“类存在”本质,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正是因为人是精神性的存在,才使个体有可能从自由的第一个阶段走到第三个阶段(即真正自由实现的阶段),而承认思维是使人能够走到自由第三个阶段的重要条件。其次,伦理精神和伦理实体是使个体真正实现自由的必要思维和必经场域。经历了家庭、市民社会、国家等伦理生活的磨砺和教化,个体实现了抽象自由和主观自由的统一、个体对个体的承认、个体对国家的承认,个体向自由又迈进一大步。再次,教育是使人符合伦理的一门艺术。公民教育通过培养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知识、意志和情感,培养人的承认意识,培养伦理精神,使个体摆脱无教养的冲动和自然性,消除任意性和特殊性,使任性上升为理性,从而培养个体的伦理性格和伦理能力。此时,个体自由实现的条件均已具备,自由自然呈现。第四章全面系统地梳理了黑格尔公民教育的教育起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原则、教育路径和教育方法,是教育思想承认逻辑的现实表达,也为我国当代公民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实践指南。第五章讨论了承认思想指导下的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笔者一方面评述了黑格尔教育观的唯心主义、教育目的性的保守主义、教育方法论上的矛盾性等局限之处,另一方面也肯定了其独有建树的自由伦理观念及伦理教育思想,并具体阐述了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同时,通过对马克思思想的研究,总结了马克思对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批判和继承内容,进一步论证了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和承认理论对马克思劳动理论、承认思想、劳动教育思想、生活实践教育思想形成的重要意义。最后,笔者重点论述了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一方面对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关系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问题进行了讨论,另一方面从完善公民教育内容、公民教育方法、公民教育环境三个方面讨论了对当代公民教育的启示。最后,指出了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对解决当代“现代性问题”的指导作用。
胡光茜[4](2020)在《马克思与阿伦特劳动概念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阿伦特和马克思在对各自所处的时代现状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同时,都积极探索改变世界的道路。阿伦特对马克思劳动概念的理解,体现了二者不同哲学实现路径,但是也体现了二者同样寻求人的最本真的生存方式、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的哲学旨趣。本文对阿伦特和马克思劳动概念的比较,是为了通过评析阿伦特对马克思劳动概念中产生的质疑,来拓宽理解马克思劳动概念的视野:阿伦特对马克思思想的分析体现了马克思理论在不断地前行,可以体会马克思劳动概念的历久弥新。阿伦特离开劳动的政治行动并不能真正地让现代性危机得以解决,并不能达到改变世界的目标,马克思以劳动构建的解放之路,在政治中实现哲学的道路,才能真正使人走向更好的未来。
王琦[5](2020)在《新世纪以来拉康主体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研究》文中提出拉康理论涵盖了精神分析、哲学、文学理论等诸多内容,其中对人类主体的思考是其主干;同时也一直是国内学界研究接受的重点。尤其是在新世纪的时代背景之下,拉康主体理论在中国的接受表征为参与研究者众多、研究成果涵盖全面的态势,并由此呈现出新的发展轨迹与新的接受特征。论文立基于此,以新世纪以来近二十年的接受成果为依托,从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这两个主要的接受维度来进行研究,共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绪论部分首先阐明了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解释了为什么选择新世纪作为时间节点。接着是对已有研究的介绍,梳理了新世纪之前的拉康理论接受情况和国外的拉康理论发展概况。绪论的最后阐述了这一接受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一章首先分析了新世纪的拉康主体理论接受背景,对新世纪的时代背景以及其与主体理论接受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其次,根据不同时期的接受特征,将新世纪以来的接受历程分为了2000——2004的积累与先声,2005——2011的接受的深入以及2012——2019的多元化发展趋势这三个阶段,以时间为线索对接受历程进行了梳理。第二章对文艺理论维度的接受情况进行了分类研究。首先是精神分析领域中对自我主体的探索,围绕拉康对弗洛伊德的回归,镜像理论中的主体概念,以及自恋与侵凌的主体结构这三点进行了接受层面上的阐释。第二是拉康的主体理论的哲学阐发,主要围绕他者和欲望这两个核心概念来进行接受研究。第三是拉康的主体理论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体理论的一大特点就是将语言学与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引入其中,这也是理论接受的一个重点。第三章对文艺批评维度的接受情况进行了论述。第一,拉康自身进行过大量的文学批评实践,其中对《哈姆雷特》和《失窃的信》的分析具有典范意义。第二,国内学者在文艺批评研究中对主体理论进行了阐发。第三,文学批评和影视批评是主体理论批评实践的两个代表。在文学批评中,主体理论与文学文本之间存在主题思想上的契合,这不仅体现在对近现代文学作品的人物研究当中,也存在于对中国古代经典的重读里面。在影视批评中,拉康主体理论成为了研究影像内涵的分析视角,镜像理论是其中的代表。第四章中对新世纪以来主体理论的接受特征和接受启示进行了总结。作为新世纪西方文论接受的一个代表,主体理论的接受呈现出综合化、差异化以及多元化的发展特征;同时为如何有效利用西方文学理论资源提供了参考,而这些无疑会助推中国文论的未来发展。结语部分指出了新世纪主体理论接受中存在的不足,在总结主体理论的接受研究意义的基础上,期待在中国文论的未来发展中激活这一研究的参考价值。
康高磊[6](2019)在《审美生存理论及教化研究》文中指出审美生存不但是解决人类生存困境、消除人类生存异化的不可或缺的利器,也是提升人类生存境界、挖掘人类发展潜能的重要通途。审美生存理论及其实践研究是关系到未来人类生存质量与人类素质的重要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审美生存理论及其实践有其深厚的思想资源积淀,梳理审美生存思想的源流就成为审美生存理论及实践研究的首要问题。任何文化都要立足自身的民族文化,中华文化是儒、释、道三家汇流,中国传统审美生存思想就是儒、释、道三家的审美生存思想。西方文化对现代社会发展影响极为深远,为当下建构审美生存及理论研究不可忽视的文化资源,古希腊关怀自身的审美生存思想、中世纪重视灵魂拯救的审美生存思想、近现代人文启蒙主义的审美生存思想以及后现代注重此在与身体的审美生存思想,构成了西方文化审美思想的主体。马克思主义在现代社会文明建构中影响深远,认真梳理马克思审美思想的根基、生成、实践、教化以及马克思审美生存思想的中国化,也成为建构现代审美生存必须完成的准备工作。解析审美生存的根本问题是认知审美生存源流之后的关键工作。借助于审美思想的源流解析审美生存的根本问题,可以理解审美生存的遮蔽、澄明以及审美生存的重建与教化提供支撑。审美生存的根本要素即审美、生存、审美与生存的关系及其审美生存的内在逻辑,故此,从生存是审美的前提、生存是审美的基础、生存是审美的归宿三个方面阐述了生存之于审美的关系,从审美是生存的目标、审美是生存的标准、审美是生存的意义三个方面阐述了审美之于审美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从生存是审美的根源、审美是生存的升华、个体是践行审美生存的载体三个方面阐述了审美生存的逻各斯。探析审美生存遮蔽是促成人审美生存的基本条件。故此,从审美生存的本源异化、审美生存的现实困境、审美生存的教化缺失三个方面分析了审美生存遮蔽的原因。审美生存的本源异化由来已久,主要是由理性情感的分离、精神危机的产生、虚无主义的形成密切相关。审美生存的现实困境可切身感触,主要包含时空性质的转变、大众传播的异化、审美文化的转型三个方面所造成。审美生存教化的缺失对于建构审美生存意义重大,具体是从功利化导致信仰维度的缺失、齐一化导致差异维度的缺失、规训化导致自由维度的缺失、碎片化导致整体维度的缺失四个维度展开。审美生存的澄明是审美生存研究的目的,也是审美教化与实践的衡量尺度。审美生存的澄明应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审美生存的世界要得以奠基,包括自然环境的优化、文化环境的提升、审美生态的改变三个方面。其次,审美生存的主体要得以建构,包括审美愉悦的重视、移情潜质的发挥、审美心胸的拓展、审美层次的提升四个方面。审美生存的技艺要得以锻炼,包括生存的艺术化、审美的实践化、超越的整体性、死亡的生成性四个方面。审美生存的教化是践行审美生存的必然要求,也是达成理想生存状态的重要途径。首先要对人类的审美文化进行重构,结合我们自身的传统与现实,应着重从三个方面入手,即重建崇高审美、接受悲剧审美、肯认有限审美三个方面展开。其次,应注重加强审美生存的教育,从六个方面入手,即解放人的感性、重视审美直觉、培育审美心胸、培养审美能力、提升审美趣味、学会诗意栖居。再次,应重视提升审美生存的能力,从四个方面入手,即审美生存的语言能力、审美生存的思考能力、审美生存的节日效用、审美生存的日常践行。最后,应重视身体审美的落实,从三个方面入手,即身体审美的亲在维度、身体审美的超越维度、身体审美的实践通途。人之终极理想,是虽然要面对充满艰辛的生活,但是依旧能够充满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人在此审美生存中,不但能够在实践活动与现实境域中实现日新又新、勇猛精进之生活状态,亦可以在精神生活与灵性建构中实现逍遥自在、豁达超越之理想自由。审美生存永无终点,正是在日复一日的前行不止中不断超越当下、升华生命。
曹晋彰[7](2019)在《二十世纪西方文化生产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的文化产业研究已经完成了概念启蒙和边界探索,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然而,对基本问题的追索和基础理论的构建却仍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文化产业研究在学术合法性上仍然潜伏着深刻的危机。除了实践与操作层面的“怎么做”,文化产业研究还应更加关注历史与逻辑层面的“是什么”问题,以及价值与合法性层面的“为什么”问题。文化生产理论构成了文化产业研究的基础理论。首先,文化产业是人类文化生产的一个历史阶段和一种特殊形态,因此对于文化生产的探究更具普遍性和基础性;其次,二十世纪西方对于文化生产问题的诸多理论探索,为文化产业研究提供了基础性的学术资源。对二十世纪西方文化生产理论的系统研究,可以为中国文化产业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也可以为建立文化产业研究与其它人文社会学科之间的联系提供一个契入点,将有助于强化文化产业研究的学术合法性、推动文化产业学科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所谓“二十世纪西方文化生产理论”是指,那些主要产生或流行于西欧和北美的有关文化生产问题的各种理论资源和话语形式。其外延在时间贯穿整个二十世纪、在空间上则涉及德法英美等多个理论传统,因此很难确定一条清晰的边界。即便如此仍然可以通过几个标志性事件把握其轮廓,第一是二三十年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法兰克福学派的诞生,第二是五六十年代英国文化研究的兴起与“文化主义”的兴盛,第三是七八十年代以来后结构主义的兴起与“后现代”的到来。在内涵方面,“文化生产”既可以指“文化的生产”,也可以指“文化性的生产”。传统人文社会学科多将“文化”当作一个“实体”,因而所谓文化生产就指“文化的生产”;二十世纪中后期以来的文化理论则将“文化”当成一个观念,因而文化生产主要指“文化性的生产”,包含所有产生“意义”的行为和过程。严格来说,“文化的生产”是“文化性的生产”的一个特例。另外,文化生产还代表了一种与传统人文主义文化观念相对立的文化观察方式,即“从生产视角来看文化”。“文化生产”或“以生产视角看文化”,通常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传统论题和重要标志。虽然马克思恩格斯对文化问题的讨论多具有“碎片”性质,并没有形成一种“文化理论”,但是他们对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的研究,却开启了对于文化之“生产性”问题的严肃经济学讨论。虽然马克思恩格斯并未将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成熟起来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贯彻到文化问题上,但是历史唯物主义却是二十世纪西方诸多文化生产理论的共同方法源头,如何将历史唯物主义应用于文化问题仍然是一个极具张力的课题。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化生产理论仍然处于探索之中。历史唯物主义的首要任务便是对文化之自主性的反驳。有必要通过对文化的观念史反思,去揭示文化自主性神话的历史性,从而为文化祛魅,为构建文化生产理论扫清障碍。然而,文化的自主性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艺术自律性”观念,艺术是现代文化概念的核心对象和重要原型,“艺术”的历史实际上构成了文化的“史前史”。主流艺术史和艺术理论仍将艺术当成一个自然之物,对艺术概念不加反思、不加批判地使用,已经成为理解艺术的最大障碍。因此,有必要先对艺术展开一番观念史反思,从而把握艺术自律性的历史形成原理及其影响。现代“艺术”概念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在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取得了独立,其次在启蒙运动背景下诞生了古典美学,最后随着浪漫主义运动和唯美主义运动艺术逐渐走向神话,从而奠定了我们当前的艺术观念。当然,艺术的神话在二十世纪也不断遭到攻击和破坏,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艺术实践上的先锋派和艺术理论上的分析美学。文化的观念史远比艺术更为复杂。现代文化概念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抽象的观念复合体,具有很强的批判性和自反性。现代文化概念从十九世纪中后期至二十世纪前期逐渐形成,并发展为人文社会学科领域里的一个重要理论工具。现代文化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一空间框架之中形成的,尤其与现代性和民族主义密切相关。文化还是为了应对宗教衰落而发起的各种现代神话制造运动的产物,文化是一种现代神话,体现了人类深处对于神话的需求和依赖。以卡西尔为代表的对于人类神话的哲学反思,为理解文化提供了一个极佳视角;阿多尔诺的“启蒙辩证法”、罗兰·巴特的“神话修辞术”以及麦克卢汉的“媒介环境学”等,则将这种神话思维转化为了一种文化观察方法,为破解文化神话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工具。文化概念本身即是对个人生存和社会发展之理论反思的结果。文化观念的历史,也是一部“关于文化的理论”以及“文化理论”的历史。总体来看,二十世纪的文化理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分别为萌芽期(1900-1950)、发展期(1950-1980)和拓展期(1980-2000)。1950年前后开始的有意识的文化理论系统构建,包含三股重要的思想潮流,分别是来源于德国哲学和美学传统的批判理论、脱胎于英国文化主义文学批评传统的文化研究以及混合了中欧语言学、俄国形式主义、法国符号学和法国人类学的结构主义及后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是联系三股潮流的重要纽带,也是贯穿文化理论发展始终一种主线。三股潮流在1980年代之后趋于融合,共同消解于“后现代主义”的新情境之中。文化理论开始被运用于诸多人文社会学科,并引发了广泛的“文化转向”,“文化”开始逐渐占据人文社会学科领域的中心位置。在此过程中,“生产”也逐渐从文化理论的一种边缘视角,转变成为了一种具有颠覆性的理论方法取向。文化生产理论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伴随着整个文化理论的发展而逐渐凸显出来。当前对于文化生产的研究或者说以生产视角进行的文化研究,包含了四个学科传统或四条主要路径,即社会学路径、历史学路径、传播学路径以及经济学路径。像哲学—美学、文学批评—艺术理论、语言学—符号学以及历史学、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传播学等人文社会学科,至二十世纪都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学术传统;虽然它们都对文化问题有所讨论、也为文化理论的生长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但是文化却几乎总是处于边缘和从属地位;文化要么被纯化为代表古老神圣价值的抽象标签,要么被泛化为囊括所有“人造物”的巨大口袋,要么被简化为经济基础或政治基础之上无足轻重的附属物。直至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文化理论的拓展为传统人文社会学科提供了新视角、新方法和新工具,并引发了广泛的“文化转向”、涌现出了诸多以文化为中心的新研究。不同于各种人文主义或经济主义式的传统文化研究,新的文化研究以“生产视角”和“历史视角”来严肃地看待文化。1900年前后的大约一百年是人类文化生产急剧产业化的阶段,文化生产在技术形态、传播媒介、市场受众、产业组织以及权力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关键性变革。二十世纪的西方文化生产理论某种程度上正是对这个剧烈变革转型的回应。在二十世纪的诸多西方文化生产理论家之中,尤以瓦尔特·本雅明、雷蒙德·威廉斯、埃德加·莫兰和皮埃尔·布尔迪厄四位最为重要,他们分别代表了文化生产研究的四重视角,即技术视角、大众视角、组织视角和权力视角。其中,本雅明的切入点是生产技术,可实现高效生产的机械复制技术成为主导,这是文化生产转向文化产业最为重要的条件,构成了现代文化生产的重要基础;威廉斯的切入点是逐渐主导人们日常生活的新文化形态——大众文化,这是由文化生产方式变革所引起的重要文化变革,是现代文化生产的主要呈现形式;莫兰的切入点则是产业组织,伴随着市场框架内日益加强的专业化、资本化和组织化,生产与创造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生产创造的辩证法成为现代文化生产的核心矛盾;布尔迪厄关注的是人类文化—象征实践背后的权力关系,通过文化生产场模型的构建以及对象征炼金术的揭露,布尔迪厄致力于构建一种关于文化生产的政治经济学。通过对二十世纪西方文化生产理论的方法源头、观念前提、理论语境以及文化生产研究的四种路径和四重视角的系统梳理,可以得出:第一,历史唯物主义是文化生产理论的重要方法基础,也应是人们观察文化的基本视角;第二,文化生产理论的核心原理,在于文化生产与文化神话的矛盾关系;第三,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视角,可以对文化之历史进行重述,并为西方文化生产的历史演进制定一个基本分析框架;第四,现代文化产业既是文化生产的一种特殊组织形态,也是一种高效的神话制造机制;最后,二十世纪西方文化生产理论可为当前的文化产业研究打开更加广阔的空间。
贺路平[8](2019)在《1978-1993年中国古希腊罗马史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作为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对古希腊罗马史研究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本课题主要对1978年——1993年间中国古希腊罗马史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进而分析其时代特色和未来发展趋势,为今后中国古希腊罗马史研究提供借鉴。整篇文章主要划分为两大部分,即前言和正文。在第一部分前言中,主要论述其研究价值,并对我国学者的研究动态进行梳理。第一章简要概述了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古希腊罗马史研究的发展状况。主要涉及明清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以及文化大革命这三个主要历史阶段,期间我国对古希腊罗马史先后经历了初步认识、发展奠基时期以及相对停滞阶段的过程。第二章则主要介绍自1978年改革开放至1993年间中国古希腊罗马史研究概况。该时期,我国学科建设得到恢复和发展,重视资料数据建设,引进了大量古典着述和外文资料,国内学者也发表了许多研究成果。从整体上看,该时期中国古希腊罗马史研究步入初步繁荣阶段,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之处。第三章是对二十世纪中后期中国国古希腊罗马史研究状况进行总体概述。通过分析改革开放后其实现初步繁荣的原因,比较中外史学界发展的差距,进而了解影响中国古希腊罗马史研究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概括,以期为今后古希腊罗马史研究的发展提供借鉴。
刘荣荣[9](2018)在《古希腊戏剧在中国的接受研究 ——以罗锦鳞执导移植的古希腊戏剧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古希腊戏剧是欧洲戏剧发展史上一座高峰。古希腊戏剧在对后世欧洲戏剧产生影响的同时,也为中国的现代戏剧家们提供了精神食粮,罗锦鳞就是其中之一。罗锦鳞(1937)是我国着名的导演艺术家,国内首屈一指的古希腊戏剧研究专家。自1986年至今30年的导演生涯中,罗锦鳞共执导过11部古希腊剧作,对希腊戏剧在中国的接受和传播做出卓越贡献。本文主要采用比较文学中“接受研究”理论和方法,以罗锦鳞执导的古希腊戏剧为研究个案,对古希腊戏剧在中国的接受进行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对罗锦鳞执导的古希腊戏剧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研究价值作简单介绍。第二部分探究古希腊戏剧在中国的接受语境。从文化政策、精神文化需求以及戏剧本体发展三个角度出发,分析古希腊戏剧在中国进行演出的条件。第三部分重点讨论罗锦鳞在执导古希腊戏剧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以罗氏家族两代人对古希腊的戏剧研究为关照对象,分章阐述罗念生翻译古希腊戏剧和罗锦鳞执导古希腊戏剧演出的成就。最后三个部分分别对《俄狄浦斯王》、《美狄亚》、《忒拜城》以及《城邦恩仇》的导演构思和舞台演出进行评论,对各个不同的剧种进行系统性的梳理。通过对罗锦鳞执导的四部古希腊戏剧的分析,探索出罗锦鳞在导演构思和舞台演出上的创新之处,分析得出古希腊戏剧在中国舞台演出的共性特征。古希腊戏剧与中国现代戏剧相结合所形成的精神特质,是研究未来戏剧发展的关键。
蔡后奇[10](2017)在《哲学视域下的“文化自觉”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着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不仅提出了 "文化自觉"思想,而且将其发展历程概括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为我们研究"文化自觉"思想奠定了基础。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张力关系中,对"文化自觉"思想的研究,有助于打破"文明冲突论"的狭隘格局,在更为宏大的视域中倡导多元文化之间的"互鉴"与"和合共生"。由于费老的"文化自觉"概念作为一种"号召性的词汇",其诗性叙事所生成的朦胧语境需要理性的澄明,其内在逻辑和时代意蕴也需展开,尤其是在当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背景下其新的理论内涵也亟待深度挖掘。本文以费老的"文化自觉"思想为基础,从哲学的视域追问"文化自觉" "是什么"、"何以可能"、"何以发生"、"何以实现",赋予其本体论、方法论、认识论和价值论的规定,从而希冀实现"文化自觉"思想的科学化、理论化、系统化。从唯物史观分析"文化自觉"的内在逻辑,是为了追问当代中国的"文化自觉""是什么"。"文化自觉"的本质是一种实践自觉,文化自觉是在文化传承和跨文化对话中,出于"文化生命"和"实践理性"的"自知"而形成的与时俱进、兼容并蓄、综合创新的文化实践观。不同社会形态的不同实践方式,决定了不同形式的"文化自觉"。和以往社会形态的精英层的"文化自觉"不同,当代中国的"文化自觉"是一种人民大众的、综合创新的"文化自觉","马魂、中体、西用"是其主要表现形式。从诠释学的视角分析"文化自觉"的发展历程,是为了追问"文化自觉""何以可能"。首先,"各美其美"倡导当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创造性结合,"时间距离"却横隔在当代和传统之间,施莱尔马赫的"时间距离"观是一种变相的"文化回归",而非"各美其美"。伽达默尔认为"时间距离"是文化糟粕的"过滤器"和传统文化精华的"生长域",使"各美其美"得以可能。在马克思的时间观中,时间即为人的生命尺度和发展空间,使"各美其美"得以实现。其次,"美人之美"倡导多元文化之间的学习和借鉴,"文化距离"横隔在不同文化之间,在跨文化诠释学的视域中,"文化距离"是"他者"文化精华的"生长域"和文化糟粕的"过滤器","美人之美"因此得以可能。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凸显出的人的本质力量,使得"美人之美"得以实现。再次,"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表达的是文化和谐的愿景,"马魂、中体、西用"作为"美美与共"的中国文化表达,在"看、听、说"的视域融合作用之下,使中国文化呈现为马克思主义主导的文化"三螺旋"的和谐结构。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视角来分析"文化自觉"的"坐标轴",是为了追问"文化自觉" "何以发生"。首先,"文化自觉"的"时间轴"表征出文化主体性的维度,在实践的基础上,先后形成了主体性的觉醒、文化精英的"文化自觉"、文化启蒙得以完成和"文化自觉"对于主体的反作用力,它们共同构成了"文化自觉"的历史源起。"文化自觉"的现世图景表现为资本逻辑压抑了大众的"文化自觉",所以在未来的维度中,"文化自觉"的创造性、超越性和价值引导性亟需内化为文化主体的精神引擎。其次,"文化自觉"的"空间轴"表征出文化的主体间性维度,在考察中西文化空间中的主体间性之后,分析出二者对话的新形态,并以此做为哲学根据,在开放性的语境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从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视角分析"文化自觉",是为了追问"文化自觉" "何以实现"。"马魂、中体、西用"作为一种"社会主义文化自觉",其内在的张力结构需要阐明,目的是建构一种精神实体化的"文化自觉"。文化因"自觉"而"自信",自实践诠释学的视域来看,从"社会主义文化自觉"到"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在从文化的"效果历史意识"到"世界历史"视野形成开放性的文化新视野、从"读者视域"到"作者视域"形成创造性的新视域、从"诠释循环"的主体内化到主体外化的文化实践过程中实现的。在从"文化自信"到文化强国的实践空间中,形成了五种文化力。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是作为"社会主义文化自觉"的"马魂、中体、西用"彰显出的文化向心力,全民素质的能动力是在道德教化、道德物化和道德内化三维度中实现的,文化对发展方式转型的带动力表现为"经济的文化化",文化产业的创新力表现为"文化的经济化",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是国家文化硬实力、软实力、巧实力以及和实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五种文化力相互作用,形成"五力互动"的文化实践景观。
二、“文化新辩证观念”的历史思考——对古希腊文化形成发展的“新辩证”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化新辩证观念”的历史思考——对古希腊文化形成发展的“新辩证”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学理基础: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承观 |
一、相关概念界定与辨析 |
(一)“文化”与“传统文化” |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承观” |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承观的主要内容 |
(一)基本立场:文化的最终根源在于现实的社会生活 |
(二)认识前提:“使死人复生”的同时“死人也使我们受苦” |
(三)基本依据: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决不是“永恒价值” |
(四)基本态度:同传统观念的最彻底决裂决不是文化虚无 |
(五)传承方式:“剥取”与“扬弃” |
第二章 近代文化思潮谱系中“两创”的时代出场 |
一、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发展的“双重路向” |
(一)“以中化西”与文化保守主义者的文化传承观 |
(二)“以西化中”与自由主义西化派的文化传承观 |
二、“第三重路向”与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传承观 |
(一)“以马化中”与“三元格局”的形成 |
(二)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文化传承问题的探索历程 |
三、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生成脉络 |
(一)中华传统文化“两创”提出的前奏曲 |
(二)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正式出场 |
(三)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文献确认 |
第三章 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理论阐释 |
一、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多维界定 |
(一)作为政治话语的“两创”与作为学术话语的“两创” |
(二)作为文化观的“两创”与作为工作方针的“两创” |
(三)广义的“两创”与狭义的“两创” |
二、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哲学基础 |
(一)就文化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而言:唯物史观 |
(二)就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的关系而言:辩证否定观 |
(三)就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而言:辩证发展观 |
三、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内涵解析 |
(一)“创造性转化”:激活传统 |
(二)“创新性发展”:弘扬传统 |
(三)“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关系 |
四、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运行机理 |
(一)思想再现,语境再植 |
(二)辩证批判,逐级抽象 |
(三)时空交融,综合创新 |
(四)纵横结合,循环往进 |
第四章 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实现 |
一、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动因考察 |
(一)顺应中国社会现实发展的实践需求 |
(二)重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时代需求 |
(三)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需要 |
二、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对象分析 |
(一)全方位理解“中华传统文化” |
(二)准确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三、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方向选择 |
(一)社会指向:反思和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 |
(二)文化指向: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 |
四、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实现路径 |
(一)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原则路径 |
(二)推动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原则路径 |
第五章 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思想史意义 |
一、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承观新境界 |
(一)明确了评判传统文化的价值标准 |
(二)确立了传统文化传承的基本依据 |
(三)融入了“综合创新”的思想成果 |
(四)发展了“批判继承”的传承理念 |
(五)明确了文化转化发展的基本限度 |
二、超越了近代以来“激进—保守”的文化困境 |
(一)近代以来“激进—保守”的两级困境 |
(二)思维方式:从二元对立到辩证思维 |
(三)文化心态:从自卑自负到从容自信 |
(四)文化认知:从绝对整体主义到可解析性 |
(五)文化标准:从“或内或外”到实践指向 |
参考文献 |
一、经典着作 |
二、中文着作 |
三、中文译着 |
四、英文文献 |
五、期刊论文 |
六、学位论文 |
七、报纸网络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一、发表论文 |
二、参与课题 |
三、参加会议 |
致谢 |
(2)整体翻译论视阈下的袁可嘉翻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评析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析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 |
第二章 整体翻译论的建构 |
2.1 翻译与其他行为、与社会语境的融合 |
2.2 译文语言、形式、内容的有机统一 |
2.3 译文正、副文本的整体关联 |
2.4 译者翻译思想及实践的切合 |
2.5 翻译对其他行为、对社会的整体价值 |
第三章 袁可嘉翻译、创作、治学的三位一体 |
3.1 翻译、创作、治学的遇合(20世纪40年代) |
3.1.1 追求现代主义的社会语境 |
3.1.2 中国式现代主义诗写与新诗现代化诗论 |
3.1.3 现代主义诗论与诗篇的翻译 |
3.1.4 翻译、创作、治学遇合的现代主义命题 |
3.2 翻译、创作、治学的互动共生(20世纪50至60年代) |
3.2.1 追求进步文艺的社会语境 |
3.2.2 新民歌诗写的阶段性尝试 |
3.2.3 外国进步文学研究与文论编纂 |
3.2.4 进步文学与西方文论的翻译 |
3.2.5 翻译、创作、治学互动共生的追求进步尺度 |
3.3 翻译、创作、治学的回归(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 |
3.3.1 文艺追求自由与现代主义涌入的社会语境 |
3.3.2 现代诗写的情绪复萌 |
3.3.3 现代主义文学的系统研究 |
3.3.4 现代主义文学与西方文论的协同翻译实践 |
3.3.5 翻译、创作、治学回归的现代主义向度 |
第四章 袁可嘉诗歌翻译文本的整体特性 |
4.1 诗人译诗:语言、形式、内容的有机统一 |
4.1.1 原文整体理解的鞭辟入里 |
4.1.2 译文语言、形式的识变从宜与内容的整体呈现 |
4.2 深度翻译:正、副文本的整体关联 |
4.2.1 译序与后记——正文本价值的预设及翻译理念的廓清 |
4.2.2 译注——正文本可理解性的提升 |
4.3 整体特性到经典性的升华 |
4.3.1 翻译文学经典辨识 |
4.3.2 彭斯诗歌翻译集的五次再版 |
4.3.3 译诗《当你老了》的广泛流传 |
第五章 袁可嘉兼顾宏观与微观的翻译思想 |
5.1 翻译、创作、治学的融合 |
5.2 宏观翻译的多维审视 |
5.2.1 翻译动机:联系社会“实际需要” |
5.2.2 文本选用:不译“靡靡之音”和平庸之作 |
5.2.3 译者伦理:“发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
5.3 微观翻译的策略性调控 |
5.3.1 译诗的“整体观念” |
5.3.2 诗歌风格的可译性及译者的任务 |
5.3.3 习语翻译四情形及翻译加注六原则 |
第六章 袁可嘉翻译的社会文化价值 |
6.1 丰富与革新:诗歌创作多元化的促进 |
6.1.1 语言文字层面 |
6.1.2 格律层面 |
6.2 翻译之力:文学思潮演进的助推 |
6.2.1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助推 |
6.2.2 进步文学思潮的助推 |
6.3 文化搬运:西方文化的引入 |
6.3.1 宗教文化 |
6.3.2 习俗文化 |
6.3.3 古希腊文化 |
6.3.4 工业文明 |
第七章 结语 |
7.1 主要发现及结论 |
7.2 研究启示——创作型、学者型翻译家研究的整体性进路 |
7.3 研究不足及后续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袁可嘉主要着译成果 |
附录二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黑格尔“承认理论”视域下的公民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和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 |
第二章 黑格尔“承认理论”分析 |
2.1 黑格尔“承认理论”的产生 |
2.1.1 黑格尔“承认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
2.1.2 黑格尔“承认理论”的思想来源 |
2.2 黑格尔“承认理论”的内容 |
2.2.1 “承认”是基督教神学中“爱”对“分离”的扬弃 |
2.2.2 “承认”是意识“经验”的结果 |
2.2.3 “承认”是伦理生活中人的自然选择和自由方案 |
2.3 “承认理论”是贯穿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逻辑主线 |
2.3.1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相互承认的伦理公民 |
2.3.2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内容是主客体的相互承认 |
2.3.3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途径是伦理公民的相互承认 |
第三章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逻辑理路自由—伦理—教育—自由 |
3.1 人之自由本质的绝对承认 |
3.1.1 自由是人的属性和本质 |
3.1.2 自由实现的三个阶段 |
3.1.3 自由是自我意识经验的结果 |
3.1.4 自由是对“自由主义”的扬弃 |
3.1.5 自由实现于主客体相互承认 |
3.2 伦理是自在自为的自由 |
3.2.1 走向伦理是人的必然 |
3.2.2 伦理实现了主客观精神的统一 |
3.2.3 自由在伦理精神中得到复归 |
3.2.4 个体在伦理异化中形成承认关系 |
3.3 公民教育使人符合伦理:教育是使人符合伦理的一门艺术 |
3.3.1 教育打磨人的任性 |
3.3.2 教育培养人的普遍性 |
3.3.3 教育培养人的伦理性 |
3.3.4 教育培养人的承认思维 |
3.4 自由是伦理教育的结果 |
3.4.1 伦理教育使主体认识自由 |
3.4.2 伦理教育培养主体自由能力 |
3.4.3 伦理教育实现个体自由 |
第四章 “承认理论”视域下黑格尔公民教育体系 |
4.1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起点与目标 |
4.1.1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起点 |
4.1.2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目标 |
4.2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原则与内容 |
4.2.1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原则 |
4.2.2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内容 |
4.3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路径与方法 |
4.3.1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途径 |
4.3.2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方式 |
4.3.3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教化过程 |
一、 教育是使人驱向普遍性的教化过程 |
二、 教育是螺旋上升的辩证教化过程 |
三、 教育是主动地充满激情地教化的过程 |
四、 教育是逐步“控制”世界的教化过程 |
第五章 “承认理论”视域下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评析与启示 |
5.1 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评述 |
5.1.1 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 |
5.1.2 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
5.1.3 对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局限性的澄清 |
5.2 马克思对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批判和继承 |
5.2.1 马克思对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批判 |
5.2.2 马克思对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继承 |
5.3 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
5.3.1 对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的借鉴意义 |
5.3.2 对当代公民教育的借鉴意义 |
5.3.3 对解决当代“现代性”问题的借鉴意义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马克思与阿伦特劳动概念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阿伦特对马克思劳动概念的理解和批判 |
第一节 马克思对阿伦特行动理论产生的影响 |
一、引发了阿伦特对“改造世界”的思考 |
二、引发阿伦特对劳动概念的重新审视 |
三、激发阿伦特对革命问题的深层思考 |
第二节 阿伦特行动理论中对劳动的理解 |
一、阿伦特对劳动活动的考察 |
二、阿伦特对马克思劳动概念的批判 |
三阿伦特对马克思劳动概念的误解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对阿伦特误读的回应--马克思劳动概念的真实含义 |
第一节 马克思劳动概念的理论来源 |
一、古希腊文化时期的劳动思想 |
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劳动观 |
三、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劳动观 |
第二节 马克思劳动概念的基本内容 |
一、劳动是人的本质 |
二、劳动与人类历史的关系 |
三、劳动的自由向度 |
四、劳动与人类解放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阿伦特与马克思的思想差异和共同追求 |
第一节 对劳动概念的理解体现的思想差异 |
一、理论立场的差异 |
二、思想路径的差异 |
第二节 马克思与阿伦特的共同追求 |
一、解决资本时代的异化问题 |
二、以实践精神建构自由的共同体 |
第三节 人类解放的超越性与政治自由的局限性 |
一、阿伦特以政治行动实现自由的局限性 |
二、马克思劳动解放的超越性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新世纪以来拉康主体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及目的 |
第二节 新世纪之前对拉康主体理论的接受概况 |
第三节 西方理论界中的拉康主体理论发展概述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新世纪以来拉康主体理论在中国的接受背景和接受历程 |
第一节 新世纪以来拉康主体理论在中国的接受背景 |
一 西方文论引入大潮的余波 |
二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发展 |
三 大众文化的盛行 |
第二节 新世纪以来拉康主体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历程 |
一 2000——2004:积累与先声 |
二 2005——2011:接受的深入 |
三 2011——2019:多元化趋势 |
第二章 文艺理论中对拉康主体理论的接受 |
第一节 精神分析领域中对自我主体的探索 |
一 接受的立场:“回到弗洛伊德”的拉康 |
二 概念的争论:镜像理论中的主体 |
三 研究的螺旋:自恋与侵凌的主体 |
第二节 他者与欲望:拉康主体理论中的哲学阐发 |
一 解释的差异:对他者概念的辨析 |
二 阐释的深入:对主体欲望的分析 |
第三节 语言学与结构主义:对拉康主体理论中研究方法的探索 |
一 接受的同轨:主体无意识的语言结构 |
二 理论的联系:结构主义影响下的三元秩序界域 |
第三章 文艺批评中对拉康主体理论的接受 |
第一节 拉康自身的文艺批评实践代表 |
一 《哈姆雷特》中的欲望哲学 |
二 由《失窃的信》而引发的结构主义探讨 |
第二节 文艺批评中对拉康主体理论的理论阐发 |
一 主体理论在文学批评领域中的理论阐发 |
二 主体理论在影视批评领域中的理论阐发 |
第三节 文艺批评中对拉康主体理论的实践运用 |
一 文学领域的批评实践 |
二 影视领域的批评实践 |
第四章 新世纪以来拉康主体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特征和接受启示 |
第一节 新世纪以来拉康主体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特征 |
一 文本阐释中的综合化研究 |
二 概念接受中的差异化表达 |
三 批评实践的兴起及多元化发展 |
第二节 新世纪以来拉康主体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启示 |
一 理论引入与话语转述的可能性 |
二 理论接受与批评运用的交互性 |
三 西方文论资源的可利用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6)审美生存理论及教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创新及重点难点 |
1.3.1 创新之处 |
1.3.2 重点与难点 |
1.4 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审美生存思想的源与流 |
2.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生存思想 |
2.1.1 中国儒家审美生存思想 |
2.1.2 中国道家审美生存思想 |
2.1.3 中国佛家审美生存思想 |
2.1.4 中国文化审美教化思想 |
2.2 西方传统文化中的审美生存思想 |
2.2.1 古希腊的审美生存思想 |
2.2.2 中世纪的审美生存思想 |
2.2.3 近现代的审美生存思想 |
2.2.4 后现代的审美生存思想 |
2.2.5 西方文化审美教化思想 |
2.3 马克思主义的审美生存思想 |
2.3.1 马克思审美生存思想的根基 |
2.3.2 马克思审美生存思想的生成 |
2.3.3 马克思审美生存思想的实践与教化 |
2.3.4 马克思审美生存思想的中国化 |
3 审美生存的根本问题 |
3.1 生存之于审美 |
3.1.1 生存是审美的前提 |
3.1.2 生存是审美的基础 |
3.1.3 生存是审美的归宿 |
3.2 审美之于生存 |
3.2.1 审美是生存的目标 |
3.2.2 审美是生存的标准 |
3.2.3 审美是生存的意义 |
3.3 审美生存的逻各斯 |
3.3.1 生存是审美的根源 |
3.3.2 审美是生存的升华 |
3.3.3 个体是践行审美生存的载体 |
4 审美生存的遮蔽 |
4.1 审美生存的本源异化 |
4.1.1 理性情感之分离 |
4.1.2 精神危机之产生 |
4.1.3 虚无主义之形成 |
4.2 审美生存的现实困境 |
4.2.1 时空性质之转变 |
4.2.2 大众传播之异化 |
4.2.3 审美文化之转型 |
4.3 审美生存的教化缺失 |
4.3.1 功利化导致信仰维度之缺失 |
4.3.2 齐一化导致差异维度之缺失 |
4.3.3 规训化导致自由维度之缺失 |
4.3.4 碎片化导致整体维度之缺失 |
5 审美生存的澄明 |
5.1 审美生存的世界奠基 |
5.1.1 自然环境的优化 |
5.1.2 文化环境的提升 |
5.1.3 审美生态的改变 |
5.2 审美生存的主体建构 |
5.2.1 重视审美愉悦 |
5.2.2 发挥移情潜质 |
5.2.3 拓展审美心胸 |
5.2.4 提升审美层次 |
5.3 审美生存的技艺锻炼 |
5.3.1 生存的艺术化 |
5.3.2 审美的实践化 |
5.3.3 超越的整体性 |
5.3.4 死亡的生成性 |
6 审美生存的教化 |
6.1 重构审美生存文化 |
6.1.1 重建崇高之美 |
6.1.2 接受悲剧之美 |
6.1.3 肯认有限之美 |
6.2 加强审美生存教育 |
6.2.1 解放人的感性 |
6.2.2 重视审美直觉 |
6.2.3 培育审美心胸 |
6.2.4 培养审美能力 |
6.2.5 提升审美趣味 |
6.2.6 学会诗意栖居 |
6.3 提升审美生存的能力 |
6.3.1 审美生存的语言能力 |
6.3.2 审美生存的思考能力 |
6.3.3 审美生存的节日效用 |
6.3.4 审美生存的日常践行 |
6.4 重视身体审美的落实 |
6.4.1 身体审美的亲在维度 |
6.4.2 身体审美的超越维度 |
6.4.3 身体审美的实践通途 |
结论:充满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 |
跋:仰望审美生存的“乌托邦” |
参考文献 |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 |
近当代中国学者着作 |
中国古代文献 |
国外译着 |
中文学术论文 |
外文着述 |
读博期间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二十世纪西方文化生产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写作缘起 |
第二节 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方法源头: 马克思的思想遗产 |
第一节 否定性的“文化生产” |
第二节 神话化的“文化生产” |
第三节 经济学的“文化生产” |
第四节 历史唯物主义与文化 |
小结 |
第二章 观念前提: 艺术的观念史反思 |
第一节 作为概念的艺术 |
第二节 文艺复兴与艺术家的独立 |
第三节 启蒙运动与美学的诞生 |
第四节 浪漫—唯美—先锋: 艺术的神话 |
小结 |
第三章 观念前提: 文化的观念史反思 |
第一节 现代文化概念的形成 |
第二节 时空框架中的文化 |
第三节 现代神话与神话观念 |
第四节 文化的神话透视 |
小结 |
第四章 理论语境: 文化理论与文化转向 |
第一节 文化理论的兴起 |
第二节 文化理论的脉络 |
第三节 后现代与文化转向 |
小结 |
第五章 文化生产研究的四条路径 |
第一节 社会学路径 |
第二节 历史学路径 |
第三节 传播学路径 |
第四节 经济学路径 |
小结 |
第六章 文化生产研究的四重视角 |
第一节 技术视角: 本雅明的机械复制理论 |
第二节 大众视角: 威廉斯的文化唯物主义 |
第三节 组织视角: 莫兰的生产—创造辩证法 |
第四节 权力视角: 布尔迪厄的文化生产场 |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已公开发表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1978-1993年中国古希腊罗马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和动态 |
第一章 改革开放前中国古希腊罗马史研究概述 |
第一节 文革前的古希腊罗马史研究概述 |
第二节 文革时期的古希腊罗马史研究 |
第三节 顾准与古希腊罗马史研究 |
第二章 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3):古希腊罗马史研究的初步繁荣 |
第一节 世界古代史学科的重建与发展 |
第二节 古典着作和外文资料的引介及翻译 |
第三节 我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及发展局限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后中国古希腊罗马史研究总体评价与发展趋势 |
第一节 古希腊罗马史研究初步繁荣原因分析 |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古希腊罗马重大问题的研究对比 |
第三节 古希腊罗马史研究未来发展趋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1966-1976 年古希腊罗马史专着译着索引 |
附录2 :1978—1993 年古希腊罗马史专着译着索引 |
附录3 :2010—2017 年《世界历史》有关古希腊史罗马史的期刊论文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古希腊戏剧在中国的接受研究 ——以罗锦鳞执导移植的古希腊戏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价值 |
2 古希腊戏剧在中国的接受语境 |
2.1 文化政策促进古希腊戏剧交流 |
2.1.1 文艺领域的拨乱反正 |
2.1.2 文艺思想的现代化 |
2.1.3 文化政策的市场导向 |
2.2 大众精神文化需求推进古希腊戏剧改编 |
2.2.1 精神文化生活的贫瘠 |
2.2.2 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冲突 |
2.2.3 雅俗文化的碰撞 |
2.3 戏剧发展推动中国戏剧艺术的变革 |
2.3.1 中国戏剧的传承 |
2.3.2 外来戏剧的借鉴 |
2.3.3 从姊妹艺术借鉴表现形式 |
3 罗锦鳞执导古希腊戏剧的演出成就 |
3.1 罗念生翻译古希腊戏剧 |
3.2 罗锦鳞执导古希腊戏剧演出 |
3.2.1 导演理论 |
3.2.2 罗锦鳞执导古希腊戏剧的演出成就 |
4 话剧的当下阐释:《俄狄浦斯王》的改编和演出 |
4.1 缘起 |
4.2 演出概况 |
4.3 导演构思 |
4.3.1 作品主题 |
4.3.2 情节与结构 |
4.3.3 作品语言 |
4.4 舞台呈现 |
4.4.1 舞台布景的虚实风格 |
4.4.2 刺目行为的写意呈现 |
4.5 小结 |
5 河北梆子形式的新探索:从《美狄亚》到《七雄攻忒拜》 |
5.1 缘起 |
5.2 河北梆子《美狄亚》 |
5.2.1 演出概况 |
5.2.2 导演构思 |
5.2.3 舞台呈现 |
5.2.4 小结 |
5.3 河北梆子《忒拜城》 |
5.3.1 演出概况 |
5.3.2 导演构思 |
5.3.3 舞台呈现 |
5.3.4 小结 |
6 评剧移植的现代表达:《俄瑞斯特亚》改编和演出 |
6.1 缘起 |
6.2 演出概况 |
6.3 导演构思 |
6.3.1 作品主题 |
6.3.2 人物分析 |
6.4 舞台呈现 |
6.4.1 舞台布景的写意风格 |
6.4.2 唱腔伴奏的现代化特征 |
6.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哲学视域下的“文化自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相关问题研究概况 |
1.2.2 国内学界研究概况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文化自觉"是什么"的语境澄明 |
2.1 文化自觉思想的生成脉络 |
2.1.1 文化传统的进退维谷期 |
2.1.2 中国现代化语境中的文化主体确认期 |
2.1.3 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自觉期 |
2.2 文化自觉思想的本质规定 |
2.2.1 文化自觉的本质是文化实践的"自觉" |
2.2.2 文化自觉是"文化生命"的自觉涌现 |
2.2.3 文化自觉是对实践理性"自知"的澄明 |
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觉的特殊表现 |
2.3.1 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时空坐标 |
2.3.2 社会主义文化自觉的历史进路 |
2.3.3 社会主义文化自觉的表现形式 |
3 文化自觉"何以可能"的诠释学反思 |
3.1 "各美其美"的"时间距离"问题 |
3.1.1 "各美其美"不是"文化回归" |
3.1.2 "各美其美"在时间距离中传承创新 |
3.1.3 "各美其美"在唯物史观的实践旨趣 |
3.2 "美人之美"的"文化距离"问题 |
3.2.1 "美"的文化诠释 |
3.2.2 "距离"的文化诠释 |
3.2.3 "世界历史"的文化诠释 |
3.3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视域融合"问题 |
3.3.1 "美美与共"在"视域融合"中得以可能 |
3.3.2 "美美与共"的内在结构:"看、听、说" |
3.3.3 "美美与共"的"马中西""三螺旋"互动 |
4 文化自觉"何以发生"的认识论分析 |
4.1 文化自觉的主体性维度 |
4.1.1 文化自觉的历史源起 |
4.1.2 文化自觉的现世图景 |
4.1.3 文化自觉的"应是"景观 |
4.2 文化自觉的主体间性维度 |
4.2.1 主体间性是文化自觉的另一维度 |
4.2.2 西方文化空间中文化自觉和主体间性 |
4.2.3 中国文化空间中文化自觉和主体间性 |
4.2.4 在中西文化对话中建立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5 文化自觉"何以实现"的实践诠释 |
5.1 社会主义文化自觉的内在张力结构 |
5.1.1 "马魂"的"肯定性——批判性" |
5.1.2 "中体"的"至善——伪善" |
5.1.3 "西用"的"理性经验——理性诡计" |
5.2 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的"综合创新"观 |
5.2.1 从文化的"效果历史"到综合的"世界历史" |
5.2.2 从文化的"读者视域"到创新的"作者视域" |
5.2.3 从文化"诠释循环"的精神内化到实践外化 |
5.3 文化自信到文化强国的"五力互动"论 |
5.3.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 |
5.3.2 全民素质的能动力 |
5.3.3 文化对发展方式转型的带动力 |
5.3.4 文化产业的创新力 |
5.3.5 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
6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文化新辩证观念”的历史思考——对古希腊文化形成发展的“新辩证”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思想研究[D]. 李新潮. 兰州大学, 2021(09)
- [2]整体翻译论视阈下的袁可嘉翻译研究[D]. 黄元军.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3]黑格尔“承认理论”视域下的公民教育思想研究[D]. 吴暇. 吉林大学, 2020(01)
- [4]马克思与阿伦特劳动概念比较研究[D]. 胡光茜.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5]新世纪以来拉康主体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研究[D]. 王琦. 郑州大学, 2020(02)
- [6]审美生存理论及教化研究[D]. 康高磊.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3)
- [7]二十世纪西方文化生产理论研究[D]. 曹晋彰. 山东大学, 2019(02)
- [8]1978-1993年中国古希腊罗马史研究[D]. 贺路平. 聊城大学, 2019(01)
- [9]古希腊戏剧在中国的接受研究 ——以罗锦鳞执导移植的古希腊戏剧为例[D]. 刘荣荣. 山西师范大学, 2018(04)
- [10]哲学视域下的“文化自觉”思想研究[D]. 蔡后奇. 大连理工大学, 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