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Q无限(15)问题答案(论文文献综述)
贾欣瑞[1](2021)在《《阿内特青少年心理学》(第六版)(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薛立德[2](2021)在《区块链共识算法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自从2008年化名为“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的学者发表的奠基性论文《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1]开始,比特币(Bitcoin)本身及其底层框架——区块链(Blockchain)技术都获得了学术界及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近年来,区块链相关的技术和产业都得到了爆发式的增长,其应用范围已扩展至金融、物联网、公共服务、数字版权、医疗、车联网等领域。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它本质上是一个共享的、容错的去中心化分布式数据库。在去中心分布式的场景中,区块链几乎要达到最高的容错等级——拜占庭容错。因此,很多区块链算法不得不牺牲一定的安全性或效率或去中心化来达到特定的目标性能。但即便如此,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仍面临着诸多困难,包括但不限于:高昂的通信成本及存储成本造成的低吞吐量;网络环境的差异及迭代造成不公平竞争(例如,挖矿)和高度的中心化;量子计算未来会带来的对于区块链所需的密码学基础的毁灭性冲击。具体地说:首先,为了完成高容错性,区块链系统中的所有(全)节点必须备份所有必要的信息以达成共识,这必然导致复杂的通信任务,尤其在网络带宽拥塞时,系统的性能和效率将会大幅度下降,而且过多冗余的备份也对节点造成了巨大的存储压力,更糟糕的是大部分区块链系统的上述表现会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而越来越差;其次,引起网络带宽不均衡的网络迭代升级(例如,4G到5G时代的过渡)会造成工作量证明(Proof-of-Work,PoW)型区块链系统的公平性失衡及中心化加剧,除非所有节点均放弃更大的带宽带来的更高的效率;最后,随着量子计算机的不断发展,区块链的经典密码学基础(例如:非对称密钥、哈希函数等)将被摧毁,根据Shor的算法[2],任何RSA安全系统完成的加密都将在短时间内解密,而传统的哈希操作也可以通过Grover搜索算法来加速[3]。因此,为了应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解决方案:两个基于量子纠缠的量子拜占庭共识协议,一个自适应的区块链分片扩展协议和一个针对PoW型区块链系统公平性的解决方案,此外,针对应用层设计了一个基于区块链的频谱管理系统和一个去中心化价格歧视解决方案。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在量子拜占庭共识协议的研究上,Fitzi等人和Gaertner等人提出的3方量子可检测拜占庭共识协议(Detectable Byzantine Agreement,DBA)[4-5]存在着无法扩展至多方情况、实用性较差以及效率较低等问题。因此,基于先前的工作,本文提出了一个更实用的协议,其可以扩展至包含任意t(t<n/2)个错误节点的n节点网络,并且只需要一些非常简单的纠缠状态和少量的数字签名。本文的协议与激励机制相匹配,以实现最佳效率:只需要一轮的协议执行和O(mn)消息复杂度,其中m是常数参数。(在最坏的情况下,整个网络需要t+1轮和O(n2t)消息复杂度,但是奖励机制将有效地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然后,为了突破经典拜占庭问题的限制,本文重新设计了共识的量子纠缠态,并提出了新的量子可检测弱拜占庭共识协议(Detectable Weak Byzantine Agreement,DWBA),DWBA协议不需要任何非对称加密的经典密码学基础,并且其实现了用有限的量子资源完成对无限经典信息量的共识(这是之前的协议没有达到的),此外它还可以容忍任意数量的错误节点,即,最优的容忍界。在效率方面,DWBA仅需要O(1)的通信轮次和O((n-t)2)的消息复杂性,这比之前的协议降低了一个数量级。·针对5G网络不断覆盖的场景,本文研究了底层网络(例如:网络带宽)的升级对于PoW型区块链突破当前的性能瓶颈(效率,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的效用及节点公平性、去中心化之间的制约关系。结论表明,除非所有节点都具有相同的优质网络资源,否则系统只能在公平性(或去中心化)和效率之间选择其一。这意味着PoW型区块链无法享受网络升级带来的突破,或者必须浪费某些节点的计算能力。无论如何,这将浪费大量资源。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解决方案,可确保不浪费系统中的所有计算能力,同时通过节点之间的协作来实现对当前带宽资源的利用达到较高水平。此外,相关的原型实验表明,此解决方案在效率,安全性和去中心化性之间实现了出色的平衡。·目前,许多分片区块链协议牺牲了一些重要性能以提高可扩展性,这使它们复杂且不安全。此外,要实现恒定的(而不是线性的)交易通信成本(Communication Cost Per Transaction,CCPT)是许多分片协议面临的挑战。因此,本文提出了 EZchain,这是一种基于“被动分片”的可扩展的区块链协议,其可以达到比传统分片协议更高的安全性。使用固定的初始化参数,EZchain的CCPT期望值是一个常数,与网络的大小无关。此外,不需要信标链的EZchain节点的存储成本也接近恒定,并且不会随网络规模和交易的增加而变化。自适应分片也不需要交叉分片交易、网络分片算法和反Sybil攻击验证,因此EZchain非常简洁高效。此外,多达100,000个节点的原型实验也验证了 EZchain的性能,结果表明EZchain的设计满足了先前的预期目标。·在区块链应用层,本文提出了两个基于区块链的应用协议:首先,不断发展的5G和物联网(IoT)技术引起了人们对频谱的使用和管理的更多关注。区块链是一个很好的潜在解决方案,但是基于中本共识的方案具有较低的频谱利用率和高交易延迟。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新型区块链的频谱交易协议—STBC(Spectrum Trading Blockchain),其旨在提高效率,简洁性和安全性。STBC使用一种新的共识机制来快速确认交易,同时最多容忍n/3个恶意节点(n是节点总数),并且其实现代码非常简洁。并且此协议采用类分片思想来提高系统的效率和扩展性。由于频谱交易的特殊性,需要保护交易节点的隐私。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临时的匿名交易方案,可以有效地防止DDoS(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攻击。此外,理论分析表明,STBC还可抵御双花攻击。本文的协议的原型评估表明,与最新的区块链频谱交易方案相比,该协议将频谱利用率提高了约30%,同时将交易确认延迟减少了约12.5倍。其次,随着大数据和移动网络的发展,出现了严重的价格歧视,这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价格歧视解决方案。首先给出了价格歧视的数学定义,这需要系统满足一致性和及时性。分布式区块链可以使商家的不同定价对消费者透明,从而满足一致性。本文的协议的aging窗口和验证机制可确保在固定时间内,任何节点之间在价格共识或价格歧视方面都不会存在分歧,这符合及时性。此外,本文也通过原型实现和多达100个用户节点的实验来评估其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协议可以实现所有预期目标,并且可以以较高的概率保证最优价格的共识。
术宏博[3](2021)在《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提问的等待时间个案研究 ——基于16节课堂录像的分析》文中提出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不但能有效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而且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引发和促进学生思考。课堂提问相关研究往往聚焦教师有效提问的类型和策略,忽视了提问过程中教师等待对学生回答的重要影响。课堂教学中常见的提问过程一般包含教师发问-学生回答-教师追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等几个环节。每两个环节之间都有等待行为的发生,合理的等待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提高学生回答的质量,因而被认为是高效提问的必要因素。因此,研究课堂提问中教师等待行为,对理解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提高教师提问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课堂教学的录像分析研究,逐渐由研究一名教师的一节课转变为研究一名教师的多节课,这是因为短期观察得到的教学质量的结论不能充分地描述教师实践。本研究基于两位初中数学教师共计16节课的课堂教学实录,对教师在一个单元数学教学中等待行为及策略进行研究。本研究使用IRF框架(Initiation-Response-Follow-up,即教师发问-学生回答-教师理答),并根据教师发问后有无追问,将教师提问的情境分为两类,即IRF(multiple)、IRF(single)&Q-A两种提问情境,IRF(multiple)情境下教师发问后会继续追问,而在IRF(single)&Q-A情境下,只有教师发问的情况。然后进一步对教师提问类型进行编码,教师发问分为7个类型,教师追问分为6个类型。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分析一个单元的教学中不同提问类型以及不同提问情境下教师提问的等待时间的变化,进而考察和分析教师在提问过程中的等待策略。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简单介绍本研究的背景以及研究意义;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与梳理部分,将对等待时间的定义以及有关研究进行梳理和评述;第三部分是研究设计,详细说明研究对象、数据收集、等待时间的操作性定义,编码框架和数据分析过程;第四部分是研究得到结果以及得到的启示;最后讨论等待策略的研究启示,并针对如何提高课堂提问质量给出建议。本研究发现:教师的等待时间1浮动较大,等待时间2的浮动较小;提问序列越复杂,等待时间的平均时长越长;相比追问,教师在发问后平均等待时间更久;相比发问,教师在追问过程中面对学生回答时的平均等待时间更久;发问时,教师在开放类提问和反思类提问后的等待时间更长;就追问而言,教师A再次请求类提问后等待更久,教师B重复类提问后等待更久。
冯梦凯[4](2021)在《自驱动粒子系统中若干非平衡统计问题的理论研究》文中指出自驱动粒子或者活性粒子是一类具有将化学能、光能等自身或者外界能量转化为自身运动的能力的粒子,近些年在物理学、化学、工程科学,生命科学等各研究领域中都获得了广泛的关注。自驱动粒子所构成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体系永远处于非平衡的状态,往往表现出非常新颖的动力学行为,不仅体现在单个粒子多样的运动模式,更有丰富的集体自组织行为,这与对应的处于平衡态的粒子系统有很大不同。目前领域内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实验和计算机模拟等方面,而理论研究工作相对较少,难度和挑战较大。本文主要从非平衡统计理论出发讨论两类自驱动粒子群体动力学的重要问题:(1)模耦合理论研究自驱动粒子的玻璃化转变动力学我们从非平衡态统计物理的基本理论出发,得到了一个适用于自驱动粒子系统的模耦合理论框架。理论推导显示,玻璃化转变行为依赖于两个同粒子活性密切相关的重要参数:平均的瞬时扩散系数D和一个有效的结构因子S2(k)。模耦合方程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玻璃化转变临界密度ρc随着自驱动粒子活性v0的增大而增大;在固定有效温度Teff的条件下,ρc随着自驱动粒子持续时间τp的增大而减小,这些结论同之前的模拟结果定性一致。我们还将这个模耦合理论框架推广到活性粒子和非活性粒子组成的二元混合系统。结果表明,玻璃化转变临界体积分数ηC随着活性粒子组分xA非线性的增长;且而当两种类型粒子大小不同时,出现了非单调的混合效应。我们还研究了惯性对自驱动粒子玻璃化转变的影响。首先我们建立了在非平衡稳态下基于欠阻尼布朗粒子的模耦合理论框架。结果显示自驱动粒子的质量确实会显着影响系统的玻璃化转变行为,这和平衡态下布朗粒子的行为有着本质的不同。(2)活性粒子构成的热库的统计性质我们使用平均场理论得到了活性粒子热库的密度涨落方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描述示踪粒子等效运动的广义Langevin方程。由此进一步推导出了示踪粒子的等效扩散系数Deff、等效迁移率μeff所满足的自洽方程。结果发现等效扩散Deff随着自驱动粒子的活性Db的增大而非线性的增长,等效迁移率μeff也随着Db的增大而小幅增大,由此进一步给出了示踪粒子的等效温度Teff,这些理论预言的结果同我们的模拟都符合的较好。这一结果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自驱动粒子热库的统计性质。
王一[5](2020)在《基于弗林效应对碘缺乏地区不同补碘策略下儿童智力的30年追踪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需微量元素,对脑神经发育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缺碘会导致儿童神经发育迟滞,对智力发展造成损伤。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环境缺碘极为严重,历史上一直是重度缺碘病区,早在二十世纪60年代就开始普查,并实施以碘盐为基础的综合防治措施。由于当地居民习惯于食用随处可得的土盐,碘盐覆盖率长期低于国家标准,为此,当地采用替代方法,注射或口服碘油,但这种方法存在注射感染或碘过量的风险。而曾推广使用的加碘缓释器,虽能适应居民食用土盐的习惯,但需要监测含碘量、不能及时替换,导致防治效果起伏不定。儿童甲状腺肿大率长期超过5%的国家控制标准。直到2008年后,随着更严格的强制碘盐政策,包括政府给予贫困家庭免费碘盐,结合孕妇、育龄妇女和哺乳妇女等特殊人群口服碘油丸,才逐渐开始有效控制碘缺乏危害。自2010年以后,碘盐覆盖率和家庭合格碘盐食用率开始持续达到国家消除标准,2011年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开始实现国家消除标准,自此拜城步入持续消除碘缺乏危害阶段。我们团队对拜城当地历史重度缺碘的察尔齐、大桥、米吉克、温巴什四个乡的同一年龄组在校儿童,自1989年以来,在30年间,用同一种智力测验(联合型瑞文测验,CRT)连续做过5次智力观察。由于长期纵向观察智力发展,需要考虑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因素的影响,而弗林效应(Flynn Effect,FE)可以概括这种影响。我们利用已有的CRT的1989年、1996年和2007年常模样本,计算弗林效应,将拜城县儿童的智力水平经过弗林效应的校正后,并以2008年为拐点,分析前后儿童智力发展差异,以评估不同补碘策略对防治碘缺乏对保护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从而为科学补碘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1.计算弗林效应。利用联合型瑞文测验中国农村版(CRT-RC)在1987年、1996年和2006年3次标准化常模取样时的7-14岁的全国农村儿童常模样本,分别计算农村儿童各年龄组和8-10岁组在不同年代的FE。2.计算儿童5次CRT结果。利用1989年到2018年间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所做5次CRT测验,重新建立特定年龄组8-10岁的维吾尔族在校儿童CRT测试结果的数据库。最终共获得660名儿童,其中1989年72例,2002年94例,2006年167例,2012年60例,2018年267例。儿童智商(IQ)一律采用CRT-RC的1987年版、同年龄的农村常模转化计算。3.评估儿童缺碘程度。儿童碘营养状况采用儿童生长期碘缺乏暴露程度(IDG)来评估,IDG的计算年限从备孕到10岁间。计算当地所做多次碘盐覆盖率(C-IS)、儿童甲状腺肿大率(GR)的平均值,以及多次儿童尿碘结果的中位数(MUIC),根据《碘缺乏病消除标准》(GB 16006-2008)和WHO、UNICEF、ICCIDD/IGN推荐的标准,将IDG定义为碘缺乏暴露、未暴露、半暴露三类。4.统计分析使用SPSS 24.0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T检验(方差齐)/Welch方差分析(方差不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方差齐)/Games-Howell检验(方差不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校正显着性水平进行比较。率的差异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以P<0.05来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弗林效应。7-14岁儿童FE在1987-1996年间为0.90点/年,在1996-2006年间为0.56点/年,没有性别差异(P>0.05)。2.5次儿童CRT结果。1989年、2002年、2006年、2012年和2018年拜城地区儿童智力测验的IQ平均值分别为81.67、83.26、89.68、98.50和103.23点,除1989年与2002年及2012年与2018年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智力低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显示1989年与2006、2012、2018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02年与2012、2018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6年与2018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发现IQ与C-IS呈正相关,与MUIC及GR无关。3.1989-2006年间,采用非持续补碘措施的儿童,儿童的智力发展增长缓慢,去除弗林效应的增益后,智商没有提升,反而下降。在1989-2006年间的IQ结果,与1989年IQ结果相比较,2次测试结果在使用FE校正后,IQ差值分别为-9.57和-6.11点。2006-2018年间,强化碘盐进行补碘的儿童,去除弗林效应的增益后,智商有所提升。与2006年结果相比较,2次测试结果差值为4.38和4.67点。结论1.生活于碘营养适宜地区的中国农村儿童,7-14岁儿童FE在1987-1996年间为0.90点/年,在1996-2006年间为0.56点/年,较早年代的FE高于较晚年代。2、碘缺乏病区的儿童,在全生命期接受间断补碘时的智力发展并不稳定,去除弗林效应的增益后智力没有提升。而全生长期大部分时间接受持续补碘的儿童智力有明显提升,补碘对病区儿童智商有4.67点的收益。3、本研究认为整个生命期的充足补碘可能对保护儿童智力正常发展非常重要,方便、安全、有效、经济的碘盐是持续消除碘缺乏的核心。
许一明[6](2020)在《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生成内容声誉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大量的用户生成内容(user-generated content,UGC)所带来的信息超载,现在社区内的内容流行度往往是由用户通过投票机制来决定的,尤其是在社会化问答社区中,如美国的Quora.com和中国的知乎。这些问答网站通过根据投票数量对答案进行排序,实现了有效的信息过滤。这些投票反映了群体对质量的评价,影响着读者的注意力分配。对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UGC声誉特征进行研究研究,是深入分析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特征形成机理、提前识别高声誉UGC信息的基础,有助于增强社区和政府在舆情演化中的主动地位,改善网络信息生态环境治理水平。本文的主要研究目标在于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社会化问答社区中UGC声誉特征的来源、内涵、形成机理、影响作用以及分析方法;(2)社会化问答社区中UGC声誉特征的影响因素,及这些影响因素与声誉特征之间的关系;(3)利用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可观测的相关变量来对其声誉特征进行预测;(4)发掘不同话题不同声誉区间UGC,尤其是异常声誉UGC的相关特征;(5)基于社会化问答社区中UGC声誉特征的相关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与实践建议。围绕上述问题,本研究以社会化问答社区中UGC的声誉特征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实证研究与数据挖掘的方法,从UGC声誉特征的形成机理入手,构建了UGC声誉特征研究模型和UGC声誉特征预测模型,发掘不同话题不同声誉区间UGC的相关特点,分别分析了基于信息质量和信源可信度对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特征,以及出现异常声誉特征的UGC,然后提出了相应的管理策略。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有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对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的进行理论研究。首先介绍了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特征的来源与内涵,及分析、分类方法。然后使用扎根理论方法,结合信息接受模型,探索性地研究了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形成的影响因素。最后结合了SOR理论,对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特征的形成机理进行研究。接着引出了UGC声誉特征的影响作用,从UGC声誉特征对活跃用户、“潜水者”、社会化问答社区、互联网环境的影响,构建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特征形成机理模型和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特征影响作用模型。第二,基于信息接受模型构建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特征影响因素模型,提出社会化问答社区UGC文本特征、非文本特征和信源可信度作为UGC声誉特征的影响因素,并受到信息涉入度的调节作用的研究思想,进而以知乎社区中健康、时尚、娱乐三个话题共190990条回答数据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所有话题来说,文本质量越好的回答声誉越高,文本特征、非文本特征均与信源可信度均对声誉特征的大小存在正向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对于娱乐话题下的回答来说非常小;(2)对在大数情况下(包括总体情况和健康、时尚话题情况),信源可信度越高的回答声誉特征越不容易为零,但是娱乐话题是个例外;(3)话题涉入度各因素对于声誉特征的影响中不存在调节作用;(4)在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特征中,存在着“结构零”的现象,信源可信度在声誉特征的“结构零”部分与离散分布部分起到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第三,通过文献调研,从社会化问答社区回答信息的相关属性构建影响回答信息质量和信源可信度的指标属性。其中信息质量包括文本特征和非文本特征两个方面,文本特征包括回答长度、情感极性、关键词密度和问答长度比4个指标,非文本特征包括回答及时性、反馈及时性、回答评论数、回答者互动性、引用外部链接数量和图片数量6个指标。信源可信度的指标则包括回答者获赞数、回答者被收藏数、回答者最佳回答数量、回答者个人认证情况、回答者官方认证情况、回答者粉丝数、回答者关注数、回答者回答数量、回答者文章数量、回答者专业度共10个。然后提出了信息质量文本特征、非文本特征和信源可信度三个变量相关指标的获取和量化方法。构建了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预测模型。将信息质量文本特征、非文本特征和信源可信度三个变量对信息声誉特征的影响系数作为权重,通过信息质量和信源可信度对UGC声誉特征进行预测。该模型的预测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预测已有声誉回答可能获得的声誉特征;二是预测回答零声誉回答的零声誉状态是否会一直持续。第四,选取了知乎社区内的回答数据来进行实例验证,在验证了模型的预测效果后,本章又探究了不同声誉区间内UGC信息质量、信源可信度的分布,并对样本中的声誉特征异常的UGC进行了分析。(1)文本特征的主要影响维度是文本长度和问答长度比;对于非文本特征维度来说,反馈及时性的影响权重相对不高;回答者通过发布UGC所获得的奖励情况远比回答者发布的UGC数量更能影响回答者的可信度,回答者文章数也比回答者回答数的影响更大;(2)不同话题中词汇的属性存在着较大差别。健康话题中高声誉和极高声誉区间回答的高频特征词中情感词的比例和相对位置都更小,而时尚和娱乐话题中的主观词汇更接近中心;(3)在社会化问答社区中,UGC的信源可信度决定了该回答声誉特征的下限,却无法决定其上限。合理的表层语言特征与非文本特征是回答获得极高声誉的必要条件;(4)回答者的认证情况仅能够提升当前回答信息的声誉特征,但是无法提升话题内所有回答的整体声誉特征。第五,从用户、社会化问答社区管理和政府网络信息治理三个层面出发,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在用户层面,在指引用户发布或与他人协作产生更高质量、更具影响力的UGC的同时,倡导用户的规范声誉赋予行为并提出了具体建议;在社会化问答社区管理层面,为社区鼓励优质UGC和优质用户的实践措施中提出了可行策略,同时又为社区中UGC的排序机制优化提供了参考;在政府信息治理层面,帮助政府“激浊扬清”,让优质的意见领袖和UGC更早、更广、更深地发挥他们在互联网信息治理中的作用,而让有可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谣言、垃圾信息等在其造成严重后果之前得到应有的处理。本文的研究工作从理论层面对用户生成内容研究的理论体系做出了丰富与完善,对用户生成内容信息特征的理论框架进行了拓展与深化,为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生成内容排名优化提供科学方法和理论依据;在实践层面,通过分析与研究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特征的相关规律,为筛选和识别高声誉用户生成内容提供了系统的实践方法,有助于加强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贡献知识的涌现,也有利于推动社会化问答社区的良性发展。
徐禄[7](2020)在《帕特里克·苏佩斯的科学哲学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帕特里克·苏佩斯是美国着名的逻辑学家、心理学家,二十世纪后半叶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哲学家之一,他涉猎多个领域,如物理学、逻辑学、测量理论、概率论、语言学、心理学与神经科学、计算机教育技术等,并对一般性科学哲学问题作出探讨。本文依据内在逻辑对苏佩斯的科学哲学思想进行实证性考察和系统性研究,主要涉及四个核心问题:科学理论观、测量理论的表征与不变性、概率形而上学以及脑实验与非经验性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方法论层面对其研究的基础性路径做出探析,即形式化方法和经验性实践相结合。第一章为科学理论的逻辑重建——苏佩斯的科学理论观。基于对逻辑经验主义科学理论“语法观”的重新审视,苏佩斯将现代集合论运用于科学结构问题的探讨,提出了集合论公理化的研究进路,认为元理论分析的基本单元不是陈述而是模型,进而将科学理论视为模型的集合,通过对集合论谓词下定义的方法实现科学理论的公理化。这种通过严格定义各项函项和关系并用谓词表达出来的形式化方法,不仅为科学结构的表征和不变性研究提供正确的分析路径,同时还避免了其在形式计算上的语义学缺失,它使科学理论在一阶逻辑范围内得以明确阐述成为可能,真正反映出经验科学理论的复杂特性。第二章为测量理论的表征与不变性——苏佩斯的测量哲学。基于对经典测量理论两种研究进路,即注重经验数值的可表征性以及研究测量尺度类型及其转换的批判,苏佩斯将数值解释和经验解释予以整合,提出了表征性测量理论,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经验认识与数学表达的内在联结。他采用集合论公理化方法而非语言学进路,将测量定义为一种关系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对测量理论的两个基本问题——“表征问题”和“不变性问题”以及测量尺度的分类展开了研究。苏佩斯关于测量理论的研究完成了关系系统与数值系统之间的结合,既涉及到经验定性系统在数值表征所满足的条件,又涵盖了尺度类型和表征尺度变换等关系系统的数学性质,实现了经典测量理论的理论整合,促进了测量理论的发展。第三章为概率形而上学——苏佩斯的概率思想。基于新传统形而上学”的决定论、确定性、完整性以及科学知识统一性等信条的质疑和批判,苏佩斯建立了“概率形而上学”来处理认识论问题,所形成的广泛的概念框架得到科学和经验证据的支持。他分别从概率与随机性、概率与因果关系以及概率与不确定性三个方面展开论证了“世界本质是概率”的基本命题,并进一步对“统计决策理论”做出探讨。在指出贝叶斯理性理论存在的三方面问题:公理化问题、不精确测量问题以及概念框架扩展问题后,苏佩斯并进一步阐述了理性决策理论的经验性方法。第四章为脑实验与非经验性问题——苏佩斯的心灵(脑)哲学思想。以三个扩展性问题:脑认知活动的计算与表征、“先验知识”的心理机制以及基于理论选择的“习惯”问题为例,基于自然方式对非经验性问题的神经心理学基础展开研究。对于脑认知活动,苏佩斯采用现代成像技术进行了一系列的模拟实验,对刺激在大脑中的表征以及语言成分的不变性问题做出了探讨。针对“先验知识”心理学基础薄弱的问题,苏佩斯将其转换为经验性陈述的真值计算,再由真值计算转为概率估算,以对先验知识形成的心理机制问题给予回答。在“习惯”理论研究上,苏佩斯基于神经科学和认知科学的最新发展对其加以重解和新探,强调了习惯至于理性选择的基础性意义,即在习惯的限制下可最大化我们的理性选择。第五章为形式化方法与实验性实践——苏佩斯的方法论体系。基于一个全新的科学观和科学哲学观的语境中,对苏佩斯提出和使用的概念及其方法论相关性进行评估。苏佩斯的形式方法统一科学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使科学哲学更接近科学学科的严格标准,同时避免了新实证主义观点的僵化。对于实验性实践,苏佩斯强调了实验理论在科学中的显着作用,认为哲学家必须全面学习实验程序,才可将基础理论和相应的原始实验数据联系起来以构建正确的理论体系。结语部分对苏佩斯的科学哲学思想研究进行整体性的评价。苏佩斯始终以“经验”为中心、坚持实用主义、概率主义和反还原主义,这些不同要素完美地融入苏佩斯的科学哲学研究之中。作为一位真正的多元主义哲学家,苏佩斯为我们深入理解科学打开了新的理论视域,同时也为科学哲学的多元发展提供了方法论的启迪。
周鑫盈[8](2020)在《关于《苦恼也是思考》的韩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译者的硕士学位论文为翻译项目,以《苦恼也是思考》一书为文本,进行了韩汉翻译实践工作。该书由韩国心理学教授河智贤所着,由韩国influential出版社于2019年2月出版。全文分为5个章节,韩文字数约为11万字,目前尚无中文译本。其中译者翻译了前3个章节,韩文字数约为5.2万字,译成中文后约3.5万字。本书主要讲述了在当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在面对无数的压力和苦恼时,该如何保持心态,如何学会更好的思考,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从而不被情绪所左右,把握自己的人生。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有烦恼。作者运用专业的理论知识,用轻松自然的话语,以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案例为佐证,引导读者正视生活中面临的苦恼和逆境,用科学的方式打破固有观念,重视心理健康问题,为日常生活的诸多苦恼提供适当的思维空间。从而放松大脑,解决烦恼。恢复充实的日常生活,成为掌握生活主导权的力量。本书是从脑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大脑与内心,能够更好的思考和生活。无论是对心理学感兴趣、希望了解心理学的学者们,还是生活中遇到烦恼,想要寻找答案的读者们,此书都有丰富而深刻的内容,十分值得品读。译者完成译文文本翻译后撰写了本篇翻译实践报告。本翻译实践报告主要分为五个章节。第1章为引言部分,主要阐明了译者的选题目的及意义;第2章为翻译项目的描述,分别介绍了作者与作品的基本信息;第3章为译者译前的分析和准备,主要阐述了译者通过几个月时间对作品进行细致研读,同时通过查找和阅读大量的平行文本以及相关理论书籍、报刊、网络资料等,掌握作品的核心思想内容以及作者整体的文笔风格,为译文的通畅度和贴合度做好十足的准备;第4章为本作品的翻译案例分析,译者对译作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分析,根据平时所学的翻译理论知识,结合作品中出现的具体案例,运用增译法、概括译法、语序调整、分译法等翻译方法,阐明译者的解决方案;第5章为结语部分,主要总结了译者在此次翻译实践中存在的不足以及获得的收获与成长。第6部分为附录,分别附有原文及译文。通过本次翻译实践,译者更加全面的审视了自身的能力.深切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也深刻体会到了作为一名翻译人员的辛苦和不易。翻译人员需要的不仅是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有大量的翻译实践经验,熟能生巧,只有不断的练习才能不断的进步。日后一定吸取经验教训不断的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翻译实力,不断成长为更加优秀的翻译人员。
崔家源[9](2020)在《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答案选择排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搜索引擎的使用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其查询结果仍需要人工筛选。给定一个问题,如何精准地获取正确答案显得至关重要。答案选择排序是解决该问题的一个切入点,其关键就是问题答案句子之间的语义相似度计算。在语义相似度计算方法一定的条件下,问题答案句子之间的语义相似度主要取决于问题答案句子内部的语法语义信息以及问题答案句子之间的语义信息。本课题基于语义相关度距离概念假设,构建新的答案选择排序模型,并且从以上两个方面提升模型性能。本课题研究的主要贡献如下:1.提出了问题答案句子语义相关度距离的概念假设,详细诠释了如何将候选答案集合中的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区分开,从而把正确答案选择出来。然后,依据该理论构建了新的答案选择排序模型。2.针对答案选择排序任务,使用统计和深度学习相结合的方法提取句子词性特征。先使用深度学习模型进行句子上下文语义捕获,再使用统计模型进行标注并解决未登录词的标注问题。然后通过集成两种模型的优势进行高效地词性特征提取,并进行实验性能验证。最后将问题答案句子词性特征与排序模型融合,增强问题答案句子内部语法语义信息。3.通过词性与原始语料融合后的语义引入注意力机制。区别于针对原始语料或者问题答案句子某一特征进行的注意力矩阵构造等已有的注意力使用方法,本文先将词性与原始语料进行融合,再运用融合后的向量构造注意力矩阵,进而融合到排序模型之中,增强问题答案句子之间的语义信息。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排序模型在NLPCC 2017 DBQA问答数据集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基线排序模型融合词性和注意力之后,其MAP、MRR和ACC@1三个性能指标分别达到79.34%、79.42%和70.13%,明显高于其他排序模型的性能,从而验证了本课题排序模型理论假设的正确性及模型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先进性。
吕萍丽[10](2019)在《基于值函数估计偏差修正的强化学习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强化学习是求解马尔科夫决策过程问题的重要方法。强化学习的研究已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特别是自深度强化学习出现以来,强化学习在诸多领域都获得了相当成功的应用。基于值函数的强化学习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出现了以深度Q网络为代表的一大批经典算法。在迭代求解动作值函数的过程中,都会涉及到最大期望动作值函数的估计问题,与此相伴的是存在其中的估计偏差问题。这个问题同样也存在于机器学习的其它领域中。因此,对最大期望值的准确估计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围绕值函数估计偏差修正问题展开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针对Q类学习算法高估、DQ类学习算法低估的问题,研究了最大期望值估计偏差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偏差修正思路。首先,提出了次序估计量,并对次序估计量的估计偏差进行了分析,使得现有的最大期望值估计方法均可视为次序估计量的组合形式。其次,分析了现有估计方法存在高估低估的原因,重点对最大估计量和双估计量的优势与不足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单纯用某一个次序估计量参与值函数更新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估计偏差,有控制地随机组合多个次序估计量能有效修正估计偏差。本部分内容为后续研究工作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指导。(2)以构造无偏估计量为目标,从随机并可控这个角度入手,提出一种基于集成双估计的偏差修正强化学习方法。首先,设计了一个集成双估计量,并从理论上证明存在合适的参数使该估计量无偏。其次,将集成双估计量用于强化学习值函数更新算法,分别提出了集成双Q学习算法和集成双深度Q网络算法,并从理论上证明了集成双Q学习算法的无偏性和收敛性。所提算法基于有随机特点的双估计框架,在使用最大化估计操作去评估动作的同时可控地加入双估计操作,避免了单独使用一个估计量时存在的高估或低估现象。(3)针对由于确定性选择值函数进行估计所导致的估计偏差问题,从随机选择的角度入手,将最大期望动作值的估计问题视为估计量的“选择”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随机选择估计策略的偏差修正强化学习方法。首先,设计了随机选择估计量,并从理论上证明了该估计量的无偏性。其次,将该估计量应用于强化学习算法设计,分别提出了基于随机选择估计策略的双Q学习和随机双深度Q网络。然后,对所提算法中的关键参数进行了研究,分别针对期望可求和期望不可求两种情况设计了参数的计算公式。最后,从幕随机选择估计的角度提出了幕随机双深度Q网络。(4)动作的探索和利用一直是强化学习的关键问题。智能体既要充分利用最大值动作,又要探索潜在的最优动作。通过分析,值函数估计也存在类似于动作选择的不确定性,既要利用已有的最优值函数,也要探索未知的值函数,以达到修正估计偏差的目的。因此,受动作的探索和利用启发,把对最大期望值的估计问题转化为对值函数的有效探索问题。从值函数有效探索这一全新的角度展开研究,提出了基于值函数探索奖励的贝叶斯深度Q网络。首先,以捕获值函数的不确定性为目的,在深度Q网络最后一层使用贝叶斯线性回归,构造一个值函数探索奖励项。然后,将该探索奖励项加入原值函数,构造出具有探索特点的新值函数。最后,在估计最大期望值时,用新值函数进行动作选择,用原来的值函数作为最大期望的估计。所提算法兼具了动作探索和值函数探索,有效平衡了估计偏差。(5)在贝叶斯深度Q网络中,用于计算目标值的动作来自后验分布的随机抽样,导致目标值的计算具有较大的波动性。为了增加贝叶斯深度Q网络的稳定性,将集成双估计方法及随机选择策略方法分别用于贝叶斯深度Q网络中目标值的计算,将后验分布均值用于目标值的计算以提高目标值的稳定性。基于此,分别提出了基于集成双估计的贝叶斯深度Q网络和基于随机选择估计策略的贝叶斯深度Q网络。在格子世界和雅达利游戏上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新算法能有效消除值函数估计偏差,提高学习性能,稳定学习进程。该论文有图28幅,表5个,参考文献114篇。
二、IQ无限(15)问题答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Q无限(15)问题答案(论文提纲范文)
(2)区块链共识算法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量子拜占庭共识算法 |
1.2.2 区块链共识及分片算法 |
1.2.3 比特币及区块链的安全性研究 |
1.2.4 区块链的应用研究 |
1.3 论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背景知识 |
2.1 量子计算及量子信息理论基础 |
2.2 拜占庭共识协议基础 |
2.2.1 拜占庭将军问题 |
2.2.2 拜占庭共识问题 |
2.3 区块链协议基础 |
2.3.1 从拜占庭共识问题到比特币 |
2.3.2 比特币及其工作量证明(PoW)算法 |
2.3.3 区块链框架模型 |
2.4 区块链安全性基础 |
2.4.1 比特币骨干网络的安全性分析 |
2.4.2 链的分叉及双花攻击(51%攻击) |
2.4.3 主流的区块链攻击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量子纠缠的高效拜占庭共识协议——DBA和DWBA |
3.1 引言 |
3.2 基本概念及相关工作 |
3.2.1 拜占庭共识的变种版本 |
3.2.2 三方量子纠缠拜占庭共识协议 |
3.2.3 现有协议的漏洞及缺陷 |
3.3 模型定义 |
3.4 新型N方可检测拜占庭共识协议 |
3.4.1 算法主体 |
3.4.2 安全性及性能分析 |
3.5 最优容忍界的高效可检测弱拜占庭共识(DWBA)协议 |
3.5.1 算法概述 |
3.5.2 算法模块介绍 |
3.5.3 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
3.5.4 性能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PoW型区块链的“两难”问题研究 |
4.1 引言 |
4.2 模型定义 |
4.2.1 系统模型 |
4.2.2 网络模型 |
4.2.3 威胁模型 |
4.3 比特币及PoW型区块链的困境 |
4.3.1 网络升级和区块链 |
4.3.2 比特币困境的具体分析 |
4.4 比特币困境的解决方案 |
4.5 解决方案的激励机制分析 |
4.6 实验与结果分析 |
4.6.1 在不同模型下的比特币的带宽利用率 |
4.6.2 在不同模型下的比特币的去中心化程度 |
4.6.3 在不同模型下的比特币的容错上界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被动”分片的可扩展区块链协议—EZchain |
5.1 引言 |
5.2 基本概念及相关工作 |
5.2.1 当前各区块链协议的交易通讯成本 |
5.2.2 以价值为中心的区块链 |
5.3 模型定义及目标 |
5.3.1 模型定义 |
5.3.2 协议目标 |
5.4 EZchain协议设计 |
5.4.1 算法框架 |
5.4.2 摘要共识(Abstract Consensus,AC)算法 |
5.4.3 完全共识(Complete Consensus,CC)算法 |
5.4.4 快速共识(Fast Consensus,FC)算法 |
5.5 协议分析 |
5.5.1 协议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
5.5.2 协议性能分析 |
5.5.3 优化 |
5.6 实验与结果分析 |
5.6.1 实验设置 |
5.6.2 EZchain的可扩展性 |
5.6.3 EZchain的存储消耗 |
5.6.4 EZchain协议的安全性与可扩展性的关系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新型区块链的频谱交易解决方案——STBC |
6.1 引言 |
6.2 基本概念 |
6.2.1 认知无线电和频谱共享 |
6.2.2 虚拟光网络之间的频谱交易 |
6.3 模型及问题定义 |
6.3.1 模型定义 |
6.3.2 问题定义 |
6.4 新型频谱交易协议STBC的设计 |
6.4.1 Strawman设计(简单版STBC) |
6.4.2 FS委员会模块设计 |
6.4.3 “倒计时预售”模块设计 |
6.4.4 临时匿名交易(抗DDoS攻击)模块设计 |
6.4.5 激励机制模块设计 |
6.5 STBC协议的不可篡改性与交易的确认 |
6.5.1 协议的不可篡改性 |
6.5.2 交易的确认机制 |
6.6 STBC协议安全性及性能分析 |
6.6.1 协议对主流攻击的抵御 |
6.6.2 协议的性能分析 |
6.7 实验与结果分析 |
6.7.1 实验设置 |
6.7.2 STBC协议的参数设置及性能 |
6.7.3 恶意节点对于STBC协议的影响 |
6.7.4 STBC协议与最新技术的比较 |
6.8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区块链的价格歧视解决方案 |
7.1 引言 |
7.2 模型、定义及目标 |
7.2.1 模型 |
7.2.2 价格歧视的数学定义 |
7.2.3 系统目标 |
7.2.4 模型分析 |
7.3 协议设计 |
7.3.1 数据结构设计 |
7.3.2 完美假设下的简易版协议(strawman protocol) |
7.3.3 初始化模块设计 |
7.3.4 重设计函数TEST |
7.3.5 补充插件模块 |
7.4 协议分析 |
7.5 实验与结果分析 |
7.5.1 实验设置 |
7.5.2 动态同步的延迟 |
7.5.3 最低价格测试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3)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提问的等待时间个案研究 ——基于16节课堂录像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创新性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教师提问的编码研究 |
第二节 等待时间定义 |
第三节 课堂提问中等待时间的相关研究 |
第四节 录像研究中分析单元的转变 |
第五节 研究问题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对象及数据 |
第二节 编码框架 |
一、提问情境的编码 |
二、提问类型的编码 |
三、等待时间的编码 |
第三节 数据分析 |
一、等待时间的分析过程 |
二、编码一致性检验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第一节 等待时间定义的举例 |
第二节 提问的等待次数 |
一、教师A |
二、教师B |
第三节 等待时间的变化情况 |
一、一个单元的不同课中,教师提问的等待时间变化情况 |
二、不同的提问情境中,教师的等待时间变化情况 |
三、不同的提问类型中,教师等待时间的变化情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启示 |
第一节 结论 |
一、教师的等待时间1浮动较大,等待时间2的浮动较小 |
二、提问序列越复杂,等待时间的平均时长越长 |
三、相比追问,教师在发问后平均等待时间更久 |
四、相比发问,教师在追问过程中面对学生回答时的平均等待时间更久 |
五、发问时,教师在开放类提问和反思类提问后的等待时间更长 |
六、追问时,教师A再次请求类提问后等待更久,教师B重复类提问后等待更久 |
第二节 启示 |
第三节 研究的局限性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致谢) |
(4)自驱动粒子系统中若干非平衡统计问题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自驱动粒子简介 |
1.2 自驱动粒子的理论建模 |
1.3 活性粒子集体行为 |
1.3.1 活性诱导相分离 |
1.3.2 活性粒子库 |
1.3.3 活性粒子系统的玻璃化转变 |
1.4 多粒子系统的理论 |
1.4.1 活性粒子的场论模型 |
1.4.2 非平衡线性响应 |
1.5 玻璃化转变 |
1.5.1 玻璃和玻璃化转变简介 |
1.5.2 玻璃化转变的热力学性质 |
1.6 本章小节 |
第2章 模耦合理论介绍 |
2.1 投影算子方法 |
2.2 关联函数计算 |
2.2.1 密度涨落 |
2.3 模耦合近似 |
2.4 中间自散射函数 |
2.5 非遍历因子 |
2.6 过阻尼布朗粒子系统 |
2.7 欠阻尼布朗粒子系统 |
2.8 多组分系统 |
2.9 Schematic模型 |
2.10 无热自驱粒子的玻璃化转变 |
2.11 本章小节 |
第3章 自驱动粒子系统玻璃化转变理论 |
3.1 引言 |
3.2 单组分体系的模耦合理论 |
3.2.1 模型设定 |
3.2.2 理论推导 |
3.2.3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 |
3.3 多组分混合系统的理论框架 |
3.3.1 模型设定 |
3.3.2 理论推导 |
3.3.3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 |
3.4 自驱动粒子玻璃化转变的惯性效应 |
3.4.1 欠阻尼活性布朗粒子 |
3.4.2 有效Fokker-Planck方程 |
3.4.3 欠阻尼活性系统模耦合理论 |
3.4.4 活性OU粒子的情况 |
3.5 本章小结和讨论 |
第4章 活性粒子热库的平均场理论 |
4.1 引言 |
4.2 模型和理论 |
4.2.1 平均场近似 |
4.2.2 广义Langevin方程 |
4.3 理论的应用 |
4.3.1 有效扩散 |
4.3.2 有效迁移率 |
4.4 本章小结和讨论 |
第5章 总结和展望 |
5.1 研究内容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数学推导 |
A.1 推导中几个恒等分解的证明 |
A.1.1 Dyson分解 |
A.1.2 附录C.2节中恒等分解的证明 |
A.2 常用积分变换 |
A.2.1 中心对称体系Fourier变换 |
A.2.2 Laplace变换 |
A.2.3 Laplace变换和逆变换的数值算法 |
附录B 随机系统的统计物理 |
B.1 随机系统的关联函数 |
B.2 有效Smoluchowski方程的推导 |
B.3 Dean方程的推导 |
B.4 关联函数计算 |
B.4.1 Ornstein-Uhlenbeck噪声 |
B.4.2 ABP角度扩散 |
B.4.3 活性布朗粒子的平均动能 |
附录C 模耦合理论 |
C.1 基本性质 |
C.2 模耦合近似 |
C.3 不动点定理 |
C.4 级数收敛性质 |
C.5 不可约记忆函数 |
C.6 数值计算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基于弗林效应对碘缺乏地区不同补碘策略下儿童智力的30年追踪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中国农村儿童的弗林效应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研究方法 |
1.1.3 统计学方法 |
1.2 结果 |
1.2.1 3个年代常模原始分水平 |
1.2.2 弗林效应结果 |
1.3 讨论 |
1.3.1 中国农村儿童的弗林效应 |
1.3.2 弗林效应的影响因素 |
1.3.3 关于弗林效应的争议 |
1.4 小结 |
二、拜城儿童30年的碘盐防治策略与智力追踪观察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研究对象与分组 |
2.1.2 研究方法 |
2.2 结果 |
2.2.1 智力测验结果 |
2.2.2 IDG结果 |
2.2.3 弗林效应校正结果 |
2.3 讨论 |
2.3.1 IDD防治策略与儿童IQ |
2.3.2 不同补碘方式的比较 |
2.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由拜城的 IDD 防治经验探讨防治策略的选择与效果:拜城县消除 IDD 的回顾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生成内容声誉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用户生成内容研究现状 |
1.3.2 网络UGC信息质量研究现状 |
1.3.3 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1.6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 |
2.1 社会化问答社区 |
2.1.1 社会化问答社区的概念 |
2.1.2 社会化问答社区的特点 |
2.1.3 社会化问答社区的类型 |
2.2 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生成内容 |
2.2.1 用户生成内容的内涵 |
2.2.2 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生成内容的内涵 |
2.2.3 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生成内容的特征 |
2.3 声誉特征 |
2.4 自我涉入理论 |
2.5 信息接受模型 |
2.5.1 技术接受模型 |
2.5.2 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 |
2.5.3 信息接受模型 |
2.6 SOR理论 |
2.7 相关技术方法 |
2.7.1 扎根理论 |
2.7.2 情感分析 |
2.7.3 零膨胀负二项回归模型 |
2.7.4 熵权法 |
2.7.5 TOPSIS方法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理论研究 |
3.1 UGC声誉特征的来源与内涵 |
3.1.1 社会化问答社区的声誉系统 |
3.1.2 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UGC声誉赋予行为 |
3.1.3 社会化问答社区内UGC声誉特征 |
3.2 社会化问答社区中UGC声誉特征研究 |
3.2.1 帕累托法则与UGC声誉特征分析 |
3.2.2 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特征分析方法 |
3.2.3 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特征分类方法 |
3.3 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形成影响因素研究 |
3.3.1 基于扎根理论的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形成影响因素分析 |
3.3.2 数据收集 |
3.3.3 范畴提炼和影响因素提取 |
3.4 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特征形成机理研究 |
3.4.1 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形成的影响因素 |
3.4.2 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形成路径探求 |
3.4.3 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特征形成机理模型构建 |
3.5 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特征影响作用分析 |
3.5.1 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特征对活跃用户的影响 |
3.5.2 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特征对“潜水者”的影响 |
3.5.3 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特征对社会化问答社区的影响 |
3.5.4 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特征对互联网环境的影响 |
3.5.5 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特征影响作用模型构建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特征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4.1 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特征影响问题分析 |
4.2 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特征影响因素模型 |
4.2.1 理论基础 |
4.2.2 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特征影响指标分析 |
4.2.3 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特征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4.3 UGC声誉特征因素分析 |
4.3.1 样本选择与数据获取 |
4.3.2 相关变量说明及测定 |
4.3.3 数据描述性统计 |
4.3.4 数学建模方法 |
4.4 分析结果 |
4.4.1 数学模型构建 |
4.4.2 变量间相关性分析 |
4.4.3 回归分析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特征预测模型研究 |
5.1 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特征预测问题分析 |
5.2 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特征预测指标构建 |
5.2.1 研究框架 |
5.2.2 指标选取 |
5.2.3 评价指标的获取方式和量化 |
5.2.4 指标权重计算 |
5.2.5 排序算法 |
5.3 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特征预测模型构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特征预测模型应用分析 |
6.1 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特征预测 |
6.1.1 数据采集与处理 |
6.1.2 描述性统计 |
6.1.3 特征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
6.1.4 声誉特征预测变量权重与排序计算 |
6.1.5 声誉特征预测变量排序结果查看与分析 |
6.1.6 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特征预测 |
6.2 基于信息质量的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特征分析 |
6.2.1 声誉特征区间划分 |
6.2.2 基于信息质量的UGC声誉特征分析 |
6.3 基于信源可信度的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特征分析 |
6.4 异常声誉UGC特征分析 |
6.4.1 优质低声誉UGC特征分析 |
6.4.2 低质量高声誉UGC特征分析 |
6.4.3 信源可信度与声誉不匹配UGC特征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特征的应用策略研究 |
7.1 用户层面 |
7.1.1 挑选问题,及时作答 |
7.1.2 多种形式,引用权威 |
7.1.3 积极评论,欢迎探讨 |
7.1.4 拒绝从众,投票负责 |
7.2 社会化问答社区管理层面 |
7.2.1 优化社区中回答的排序机制 |
7.2.2 鼓励用户积极申请个人认证 |
7.2.3 注重优秀回答与用户的审核 |
7.2.4 鼓励新用户的知识贡献行为 |
7.3 政府网络信息治理层面 |
7.3.1 规范信息治理相关法律法规 |
7.3.2 关注意见领袖最新发布内容 |
7.3.3 提前发掘潜在高声誉UGC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7)帕特里克·苏佩斯的科学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主要内容与写作思路 |
四、应用价值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科学理论的逻辑重建—苏佩斯的科学理论观 |
1.1 科学理论“语法观”的重审 |
1.1.1 科学理论“语法观”的理论形式化 |
1.1.2 科学理论“语法观”的理论困境 |
1.2 科学理论公理化方法的选择 |
1.2.1 理论公理化的合理性 |
1.2.2 理论公理化的步骤 |
1.3 科学理论集合论进路的确立 |
1.3.1 集合论进路的优势 |
1.3.2 集合论模型的建构 |
1.4 科学理论的层级结构划分 |
1.4.1 科学理论结构的层级性 |
1.4.2 从数据模型到理论模型 |
1.5 科学理论“集合论-语义观”的意义及发展 |
1.5.1 “集合论-语义观”的意义 |
1.5.2 “集合论-语义观”的发展 |
1.6 小结 |
第二章 测量理论的表征与不变性—苏佩斯的测量哲学 |
2.1 经典测量理论的研究进路 |
2.1.1 定性条件进路 |
2.1.2 尺度形式进路 |
2.2 测量的形式化定义 |
2.3 测量理论的表征问题 |
2.3.1 表征的含义 |
2.3.2 同构的含义 |
2.3.3 表征定理的形式化 |
2.4 测量理论的不变性问题 |
2.4.1 不变性的含义 |
2.4.2 不变性定理 |
2.5 测量尺度的分类 |
2.5.1 尺度的定义 |
2.5.2 尺度的类型 |
2.6 小结 |
第三章 概率形而上学—苏佩斯的概率思想 |
3.1 “概率形而上学”的内涵 |
3.2 概率与随机性 |
3.3 概率与因果关系 |
3.3.1 赖欣巴哈的概率论解释 |
3.3.2 表面原因 |
3.3.3 虚假原因 |
3.4 概率与不确定性 |
3.5 概率与决策理论 |
3.5.1 贝叶斯主义的决策理论 |
3.5.2 贝叶斯主义的问题及其解决 |
3.5.3 决策理论的经验方法 |
3.6 小结 |
第四章 脑实验与非经验性问题—苏佩斯的心灵(脑)哲学思想 |
4.1 脑认知活动的计算与表征 |
4.1.1 单词的脑电波识别 |
4.1.2 句子的脑电波识别 |
4.1.3 对象间语言脑电波表征的不变性 |
4.1.4 视觉图像的脑电波表征 |
4.2 “先验经验”的心理学基础 |
4.2.1 拉姆齐等人的观点 |
4.2.2 经验性陈述的真值计算 |
4.2.3 从真值到概率估算 |
4.3 基于理性选择的“习惯”理论 |
4.3.1 习惯及其自动性特征 |
4.3.2 习惯与思维的无意识本性 |
4.3.3 理性选择的习惯基础 |
4.4 小结 |
第五章 形式化方法与实验性实践—苏佩斯的方法论体系 |
5.1 形式化方法的追求 |
5.1.1 形式化的类型及其特征 |
5.1.2 形式化与公理化 |
5.1.3 形式化的中心性 |
5.1.4 形式化方法的适用性及限制 |
5.2 实验实践的贯彻 |
5.2.1 实验实践存在的问题 |
5.2.2 实验设计理论 |
5.2.3 错误理论的处理 |
5.3 小结 |
结语 苏佩斯—一位真正的多元主义哲学家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8)关于《苦恼也是思考》的韩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翻译项目简介 |
2.1 作者简介 |
2.2 作品简介 |
第三章 译前分析和译前准备 |
3.1 译前分析 |
3.2 译前准备 |
第四章 翻译案例分析 |
4.1 书名及标题翻译 |
4.1.1 书名翻译 |
4.1.2 标题翻译 |
4.2 词汇翻译 |
4.2.1 引申译法 |
4.2.2 概括化译法 |
4.3 句子翻译 |
4.3.1 增译法 |
4.3.2 语序调整 |
4.3.3 定语处理 |
4.3.4 分译法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谢辞 |
附录 |
(9)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答案选择排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词性特征提取 |
1.2.2 注意力机制 |
1.2.3 答案选择排序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案 |
1.5 文章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概述 |
2.1 词性标注 |
2.1.1 基于词典查找的词性标注 |
2.1.2 基于规则和统计的词性标注 |
2.1.3 基于深度学习的词性标注 |
2.2 注意力机制 |
2.2.1 硬注意力机制和软注意力机制 |
2.2.2 全局注意力机制和局部注意力机制 |
2.2.3 自注意力机制 |
2.3 答案选择排序 |
2.3.1 Pointwise |
2.3.2 Pairwise |
2.3.3 Listwise |
2.4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基于统计和深度学习的词性标注模型 |
3.1 引言 |
3.2 模型 |
3.2.1 标注模型架构 |
3.2.2 条件随机场处理层 |
3.2.3 维特比算法解码标注序列 |
3.3 实验 |
3.3.1 实验数据 |
3.3.2 实验设置 |
3.3.3 评估指标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模型实验结果 |
3.4.2 不同模型对比 |
3.5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融合词性与注意力的答案选择排序模型 |
4.1 引言 |
4.2 模型 |
4.2.1 排序模型架构 |
4.2.2 词性特征融合 |
4.2.3 注意力矩阵构造 |
4.3 实验 |
4.3.1 实验数据 |
4.3.2 实验设置 |
4.3.3 评估指标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词性和注意力对模型的改进 |
4.4.2 相似任务模型对比 |
4.5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基于值函数估计偏差修正的强化学习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强化学习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论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2 强化学习基本理论 |
2.1 马尔可夫决策过程 |
2.2 强化学习算法 |
2.3 贝叶斯有关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估计偏差问题分析 |
3.1 最大期望值估计问题 |
3.2 次序估计方法 |
3.3 仿真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集成双估计的偏差修正强化学习 |
4.1 引言 |
4.2 集成双估计量 |
4.3 集成双Q强化学习算法 |
4.4 收敛性和无偏性分析 |
4.5 仿真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随机选择估计策略的偏差修正强化学习 |
5.1 引言 |
5.2 最大期望值的随机选择估计方法 |
5.3 基于随机选择估计策略的双Q强化学习算法 |
5.4 基于幕随机选择估计策略的双Q强化学习算法 |
5.5 仿真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6 基于值函数探索奖励的贝叶斯深度强化学习 |
6.1 最大期望值估计中的值函数探索问题 |
6.2 常用的动作选择策略 |
6.3 基于值函数探索奖励的贝叶斯深度Q网络 |
6.4 基于集成双估计的贝叶斯深度Q网络 |
6.5 基于随机选择估计策略的贝叶斯深度Q网络 |
6.6 仿真研究 |
6.7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IQ无限(15)问题答案(论文参考文献)
- [1]《阿内特青少年心理学》(第六版)(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贾欣瑞. 河北大学, 2021
- [2]区块链共识算法及其应用研究[D]. 薛立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3]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提问的等待时间个案研究 ——基于16节课堂录像的分析[D]. 术宏博.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2)
- [4]自驱动粒子系统中若干非平衡统计问题的理论研究[D]. 冯梦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5]基于弗林效应对碘缺乏地区不同补碘策略下儿童智力的30年追踪观察[D]. 王一.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6]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生成内容声誉特征研究[D]. 许一明. 吉林大学, 2020(08)
- [7]帕特里克·苏佩斯的科学哲学思想研究[D]. 徐禄. 山西大学, 2020(10)
- [8]关于《苦恼也是思考》的韩汉翻译实践报告[D]. 周鑫盈. 延边大学, 2020(05)
- [9]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答案选择排序研究[D]. 崔家源. 北方工业大学, 2020(02)
- [10]基于值函数估计偏差修正的强化学习方法研究[D]. 吕萍丽.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