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几种沼气配件的简易质检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韩玮[1](2018)在《沼气工程项目管理研究 ——以新津县沼气工程项目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论文采用文献分析和实际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主要研究沼气发电、沼气集中供气以及养殖场沼气工程,并结合“新津县秸秆沼气发电示范工程”、“新津县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新津乐旺生猪养殖场沼气工程”、“新津县花源欣欣生猪养殖场沼气工程”几个沼气工程实例,实际探讨这几个沼气工程在工程修建过程中存在的管理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将工程项目管理中成熟的质量、进度、成本等管理运用到沼气工程项目的管理上。提升不同类型沼气工程的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和成本管理,推动沼气工程建设,提升沼气工程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沼气工程产业化发展。以期提高沼气工程管理水平、推动沼气工程发展。
张凤[2](2018)在《宝鸡市固体废物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各种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的种类和数量也急剧增长,而我国固体废物管理相关的工作起步较晚,现行的固体废物管理制度尚不规范和完善,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方式单一且水平较低,在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也使固体废物成为影响环境的一个重要污染源。因此,固体废物管理是我国乃至国外许多国家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研究课题。本文通过对宝鸡市2009年-2016年固体废物产生量、处置量、利用量等数据进行综合类比分析,结合对部分企业固体废物管理现状的实际调查,列出了宝鸡市当前主要固体废物的类别,分析了宝鸡市各县区、各行业危险废物产生、处置和利用情况,列出了产生固体废物的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分析结果表明,宝鸡市产生量最多的一般工业废物是尾矿、粉煤灰和炉渣等;产生量最多的危险废物是HW11精(蒸)馏残渣、HW48有色金属冶炼废物和HW34废酸等。受地理环境和工业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各地区固体废物产生量、处置量和利用水平明显不相同。宝鸡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最多的县区是凤县、太白县和凤翔县,但利用量最大的县区是凤翔县、陈仓区、凤县;处置量最多的县区是凤县、太白县和麟游县。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最大的3个行业是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利用量最大的行业是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处置量最大的行业为有色金属采选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宝鸡市危险废物产生量、综合利用量最多的县区均是凤县、凤翔县和渭滨区;处置量最大的县区是金台区、渭滨区和岐山县。危险废物产生量、利用量最大的3个行业均是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处置量最大的行业为环境治理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根据分析论证结果,对宝鸡市环保工作提出建议:加强环保工作的宣传和培训;强化重点固体废物的监管力度;加大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管理与政策支持;根据不同地区的工业结构、工业发展水平和资源结构针对性提升固体废物处置、利用技术水平,提升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等建议,以期为宝鸡市环境保护工作更好的开展提供科学的参考和依据。
王宁[3](2017)在《生态理念下关于楚雄民居的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我国以及行业中的不断推行,“美丽乡村”建设的大力展开,建立一个关于乡村民居的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能有效的推动乡村与民居的生态发展。本论文通过对楚雄民居以及相关评价体系的研究,从建筑学专业角度出发,初步探索并创建一个最大程度适用于楚雄民居的评价体系,由此对乡村、民居建设等活动提供指导性建议与生态设计适用方法。本论文结合楚雄地区的自然条件、生产生活方式、文化背景、社会因素等方面来探讨楚雄地区民居的发展现状,综合生态理念的考量,形成关于楚雄地区民居的生态评价目标,即以居住质量优先,保证生产生活等因素的前提下,探寻与乡村民居的生态发展相关的诸多因素的平衡。评价体系以居住质量优先考量,并结合楚雄民居发展现状、相关评价内容的比对与分析,形成“居住质量”、“能源”、“土地资源”、“材料资源”、“水资源”、“废弃物管理”、“人文关怀”七类主要评价项目。根据楚雄民居生态化发展的要求,结合层次分析法(AHP)与德尔菲法(Delphi),对指标权重进行基础排序,提出生态理念下关于楚雄乡村地区民居的适应性评价方法。楚雄民居的生态评价体系的确立,能够丰富生态设计理念,补充地域性生态建筑评价体系,对传统乡村民居的生态发展和延续有所指导。评价体系的研究,能够将一些设计与建设目标转化为可以参考或比较的内容,发现并解决乡村建筑设计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杨萍[4](2016)在《现代农业园区土地高效利用研究:理论、评价、路径》文中研究说明现代农业园区是一种先进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土地高效利用是突破园区资源瓶颈,实现园区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研究现代农业园区土地高效利用的内涵、理论框架、评价体系和可行路径,不仅可以有效地指导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建设,也是“新常态”下现代农业持续、高效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明确了现代农业园区土地高效利用的概念内涵,分析了园区土地高效利用与集约利用、可持续利用的区别与联系。以人地协调理论支撑空问维的优化,以可持续发展理论支撑时间维的延长,以循环经济理论和农业多功能理论支撑价值维的增值,以系统工程理论支撑“三维一体”的整体观,建构了现代农业园区土地高效利用空间维、时间维、价值维“三维一体”的理论解释模型,并分别从三个维度对园区土地高效利用理论进行了阐释,提出了园区土地高效利用的目标和准则。基于此,笔者对山东省部分现代农业园区土地利用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发现存在缺乏统筹规划、用养失调、配置失衡、撂荒浪费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依据现代农业园区土地高效利用的内在要求和目标,根据“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水平监测评价系统”中上报的山东省51个现代农业示范区2010-2015年数据,结合实地调研情况,选用三阶段DEA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现代农业园区土地高效利用进行了量化评价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山东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土地利用整体效益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土地利用投入要素间的配置有待优化。技术效率偏低是影响园区土地整体利用效益的主要因素,规模效率拉低了整体技术效率。第二,根据量化分析结果可将现代农业园区按土地利用效益高低分为四类,即:“生产前沿面”、“高效区”、“中效区”和“低效区”。处于“中效区”和“低效区”的园区数量占所分析园区总数的47.06%,需要有针对性地提升园区土地利用效益。第三,通过环境因素分析发现,城镇化水平、劳动力素质、农民人均收入、财政支持等因素是制约园区土地高效利用的主要因素。城镇化水平、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影响并改变着土地规模经营和土地利用方式,进而影响着园区的土地利用效益;农民人均收入和财政投入对于园区土地高效利用的影响具有两面性,适度规模的农民人均收入和财政投入可有效地促进土地高效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的整体效益;但过度投入则会降低土地利用的效益。基于上述评价结果和“三维一体”理论体系,本文提出了实现现代农业园区土地高效利用的可行路径,即:综合层面以实现土地高效利用为核心进行总体设计;空间维以减少土地浪费,实现人地协调发展为目标,进行空间优化;时间维以突破土地资源局限,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进行模式创新(如立体利用、循环利用等);价值维以产业链不断增值的同时实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为目标,设计项目支撑。最后,以东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为案例,说明了这一路径在实践中的应用,并运用协调度模型和多目标函数法,构建了由对应空间维、时间维、价值维“三维”的土地利用空间配置指标、产出水平指标、可持续发展指标三大类14项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对该园区土地利用情况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园区建园后比建园前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取得了显着的提高,本文提出的现代农业园区土地高效利用理论、评价与路径,在实践中具有指导意义。
王成[5](2014)在《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文中认为安徽淮河流域(以下简称“本区”)工业发展与变迁的历史是我国相对落后地区尤其是中部地区工业化的缩影,反映了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领导下的当代安徽淮河流域人民群众奋发图强建设家乡的光辉历程。研究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本区工业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并总结出经验,将之发扬光大。通过发现其中的问题与不足,我们又可以从中汲取教训,从而更好地加快本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本区具备发展工业的资源基础,然而由于起步晚,发展缓慢,其历史起点较低。新中国成立以前,本区工业始终处于“开而未发”的状态,主要以传统手工业为主,以机器生产为标志的现代工业严重滞后并发展速度缓慢。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中央及安徽地方政府在本区创建了一批现代工矿企业,为本区工业建设奠定了基础。通过三年经济恢复以及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本区基本建立。50年代初,沿海工业企业内迁以及苏联对华工业援建使本区工业发展获益匪浅。1965年开始的“小三线”建设使本区六安、金寨、霍山等地落后的工业面貌有所改变。“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期间,安徽淮域工业在曲折中艰难前行甚至遭受重创。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成为国有工业企业发展的主要内容。与全国一样,本区的国有企业改革大致经历了放权让利、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等几个阶段。改革开放以后,本区非公有制工业企业有所发展,个私经济及乡镇企业的发展使本区工业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本区工业发展具备一定的自身优势,比如自然资源丰富、交通条件便利,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历史上本区工业基础薄弱,自然灾害频仍,社会长期动乱。虽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本区工业得到了一定发展。然而由于很长一段时期内,本区都不是国家和安徽省工业发展的重点区域,所得到的政策支持非常有限,因而即使与本省非淮地区相比也处于落后状态,遑论与江浙沿海等发达地区。从纵向来看,60多年来本区在煤炭、电力、建材、食品加工、酿酒等工业较之新中国成立以前有大幅度的提升。然而从横向来看,由于缺少工业发展极和长期稳定的政策支撑等多重历史和现实因素,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本区总体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沿海及本省非淮地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并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工业化水平参差不齐,总体偏低。本区整体处于工业化实现阶段的前期。其中淮南高于整体标准,部分地区如亳州、阜阳等甚至处于前工业化阶段。从安徽省整体来看,安徽省和皖中工业水平已处于工业化前期的后半阶段,皖南则整体处于整体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本区与全省其他地区相比,工业化进程滞后。2.工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和安徽地方政府在本区工业建设投资十分有限。本区实行改革开放和引进外资的进程远远落后于沿海地区及本省非淮地区。最近几年来,本区加强引进外资力度,加强与中央企业的合作,但效果均不如人意。3.民营工业经济薄弱。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鼓励发展个私经济以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需要。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本区个私经济基本消失。改革开放以后,本区个私经济出现了短暂的繁荣。阜阳模式曾一度与温州模式、苏州模式并称为全国乡镇企业发展的三大模式,但由于主客观原因最终走向衰落。4.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结构。1949年以来,国家在本区投资主要集中于水利建设和农田改造,具体到工业建设仅有两淮煤矿的开发,因而本区工业方面除煤炭、电力、食品加工等工业相对发展较好以外,其余如钢铁、机械等工业均比较落后。5.与长三角经济区联系紧密。近代以来,上海经济圈对本区工业的发展带动作用尤为明显。新中国成立初期,沿海工业企业内迁使本区工业经济发展获益匪浅。此后,在省委省政府的推动下,安徽省积极融入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经济圈。同时,安徽及本区地方政府也积极参与长三角经济区建设,提出“远学闽粤,近学江浙”、“开发皖江,呼应浦东”等口号,拉近安徽及其淮域地区与江浙沪等地的距离。21世纪以来,本区和全省其他地区一样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工业发展分工。工业的发展绝不是孤立的,必然与社会其他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本区工业建设总体上取得了一定成就,本区落后的经济与社会面貌初步得以改变。随着工业的发展,本区各市的工业经济结构各具自身特色。淮南和淮北已发展成煤、电、化类型的工业基地,蚌埠是以建材、机械、轻纺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和交通枢纽,阜阳和宿州的工业则以农产品加工为主,亳州的药材加工和酿酒等工业初具规模,其余如滁州、宿州、六安等地工业发展也颇具自身特色。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本区农业经济、城镇化以及教育等方面的进步与发展,但是工业发展也使经济与社会付出了较为沉重的代价,其中最为突出的即是工业发展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当代安徽淮域工业经济存在停滞、爱慢的发展现象,但总趋势仍然是上升的、向上发展的。
霍生平[6](2011)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的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发展要求农民从依赖石化农资农技的“石化农民”向运用两型农业生产技术的“生态农民”嬗变。农民素质形态的演进可归纳三个阶段,即传统自然农业中的“自然农民”、石化农业中的“石化农民”、两型农业中的“生态农民”。生态农民素质因子可解析为两型农业的生态知识、生态意识及生态行为,由此可建立生态农民素质结构模型。通过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回归分析方法,可研究影响生态农民素质因子水平的各种因素,从中发现生态农民因子生成规律及其育化特点。生态农民素质育化的方式有:第一,生态知识的学习。即环境自适应和“干中学”,教育宣传和信息传播,农技培训,农技推广服务;第二,生态意识的引导。通过激活环境福利需求提高生态敏感性,通过生态伦理教育唤起生态责任感,通过生态市场需求、生态补偿机制诱导生态价值观;第三,生态行为的塑就。政府生态监管塑造浅层生态行为,生态政策和生态服务支持深层生态行为。农民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现存以下问题:违背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常规现象较普遍;两型农业生产体系配套技术运用欠缺;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系统构建面临困难。为此,促进农民实践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的措施涵盖三个层面:第一,通过编码性知识教育培训传递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常规知识,通过政府生态监督塑造浅层行为;第二,提供教育培训、技术推广、生态补偿政策等促使应用两型农业生产体系配套技术;第三,通过提供情境嵌入性知识的教育培训、技术服务、生态补偿政策等支持构建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系统。政府、农户、农民自治组织、涉农社会机构、涉农企业等共同形成生态农民培育主体的多元合作体系,应明确各主体的角色定位,选择恰当组织结构形式和运行模式,基于生态链、价值链、供应链、知识流的思路,并借助合作契约、重复博弈、学习和实践共同体等机制对合作体系进行优化和维系。可建立有关指标体系、设计调查问卷收集数据评价生态农民素质的因子及其综合水平;绘制二维曲线图、三维动态图描述生态农民素质群体分布特点;设置一系列指标评价生态农民培育绩效。未来生态农民队伍将分化为生态农业工、生态农业主。生态农业工应按两栖农业工与全职农业工、短期农业工与长期农业工、本地农业工与外地农业工采取分类雇佣策略;生态农业主的“生态经济人”经营品质开发,需要政府培养和扶持机制、生态农业主自我生成和自我甄别机制、生态经营激励和约束机制。生态农民队伍将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分三个阶段逐步形成。
张晟义[7](2010)在《涉农供应链管理理论体系构建 ——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供应链实践》文中提出进入21世纪以来,供应链管理理念(SCM)在全球的传播和运用呈日益深化之势。在我国,以伊利、蒙牛、光明乳业、雨润、双汇等为代表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通过导入供应链理念并运用供应链方法,从而打破了中国涉农产业长期以来传统竞争和管理模式一统天下的局面。并且,随着买方经济的强化、IT技术向涉农领域的进一步扩散以及农业高新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提供的战略性契机,这一实践步伐明显提速。“管理学缺少了管理实践就成了空中楼阁;管理实践缺少了管理学的理论阐释,只不过是一个个故事而已”(罗珉,2007)。2004年以来,国内涉农供应链研究不断升温,文献数量激增。但总体上,这一领域存在着突出的问题:基础研究薄弱,个案剖析不足,理论体系散乱;特别是缺乏对管理实际的深入了解和全面把握,同时又忽视对相关经验总结和提炼。我们认为,对于有着特殊性的涉农产业寻求竞争力的实践而言,涉农供应链理论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意味着实践宝藏的发掘整理与管理理论阐释之间的有效互动。为此,本文基于强烈的现实立场和问题导向,通过实地调查、实证分析和理论演绎,探索构建涉农供应链管理的基础理论体系。全文共分八章。第1章为导论,内容涉及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等。第2章和第3章涉及涉农供应链(ARSC)基础理论体系,以及涉农供应链管理(ARSCM)基本框架的构建。第2章的工作重点在于梳理ARSC研究领域“灌木丛生”的杂乱局面。在重建供应链基本划分准则的基础上,进而定义和提出涉农供应链的概念与结构模型,并进行基础分类、管理分类及基本特征总结。第2章的研究为第3章及后续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分析基础和理论支点。第3章重点构建了涉农供应链管理(ARSCM)基本框架。着重分析了基于涉农供应链的企业物流系统、“速度陷区”和“箱鼠”效应,以及ARSC设计与构架的目标与准则。第4章是本文的调研和实践发掘部分。重点从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和逆向物流,详细分析了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SCM的实现及特征。第5章、第6章和第7章,注重不稳定态涉农供应链治理和改善的机理分析。其中,第5章基于强烈的现实立场和问题导向,围绕着实践中突出的自然风险、资金流和(质量/安全)信息流等问题,具体从农业高新技术、金融创新、可追溯体系构架等方面,分析了不稳定态涉农供应链的治理机制。第6章主要从企农合作、农地流转制度变革、供应商发展及上游集成供应、物流一体化等方面,分析改善不稳定态涉农供应链的方法与方向。而第7章的内容涉及第3章的理论分析和第4章的实践发掘,阐释了涉农环境下发展推拉结合型供应链动因,策略与风险。第8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文在研究中,采取了基于个案的多重案例设计,将单一或成组的典型个案,大量应用于分析这样一些方面:龙头企业信息追溯、农业高新技术与ARSC的战略性再造、食品质量/安全、电子商务竞价增值、涉农期货、农产品集成供应、基于生物技术的物流一体化、CODP建立等。这样做的原因在于,除了并不满足单一个案研究的使用情况(例外或少见,关键,揭露性的个案)外,主要是希望能透过多重个案达到“复现”的目的,以增加研究的准确性,并对现象的解析提供强而有力的比较分析及归纳。总体上,本文紧密联系实际,深入挖掘管理实践的精髓,并综合运用演绎分析、对比、多重案例、统计实证等多种方法,尝试着在以下一些方面进行创新:1、构建了涉农供应链的基础理论体系结合历史的和逻辑分析的方法,追本溯源,循着Lisa M.Ellram, James R.Stock, Douglas M.Lambert, Robert B. Handfield和Ernest L.Nichds, Jr;以及M.泰雷兹·弗莱厄蒂(M.Therese FLaherty),唐纳德J·鲍尔索克斯(Bowersox,D·J)和戴维J.克劳斯(David J.Closs)等物流和供应链学者(开创者)的足迹,从整个SCM理论的源头,揭示供应链源物质划分、定义等方面存在的缺憾和不足。然后正本清源,提出了基于源物质生物属性的供应链基本划分准则,阐述了ARSC范畴的核心是其自然在生产与社会再生产相结合的“系统”属性;进而将涉农供应链划分为:实体型、服务型和结合型三种基础类型。这些工作将有利于改变目前ARSC领域根基不稳,大量概念/范畴之间的关系杂乱,缺乏梳理和规范的研究局面;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清晰的分析基础。2、剖析了涉农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特征和特殊性状涉农供应链管理(ARSCM)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大量借鉴了泛工业型供应链研究的成果。但是,除了共性的一面,ARSCM显然要处理一些“个性”问题---作为一个被William C. Bailey, Lidia Norina以及Kenneth Cassavant定义为“生产调整+客户驱动”(production-adjusted, customer-driven)的ARSC系统,其正常运营即面临随机性的自然风险,也面临常态性的“速度陷区”。而且,受“速度陷区”影响且存在产业分离点时,涉农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bullwhip)与蛛网效应(spider web),可能叠加形成“箱鼠”效应(Mib-Pfbe).这意味着在涉农链中段产能较为刚性的情况下,原材料与产成品库存的双重过量堆集的加剧,以及相关主体违约动机的强诱致力生成。3、揭示了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供应链整合的基本机理结构方程模型(SEM)实证分析表明:①龙头企业通过“供应链整合”,可以促进其“物流能力”的提高;②而龙头企业的“物流能力”对其“企业绩效”存在着正向影响;③龙头企业的“内部整合”与其“外部整合”对企业的绩效均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其中,内部整合的影响大于外部整合。这一实证也为我国涉农企业的供应链实践提供了重要思路。4、全面梳理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供应链实践的特征“回到管理实践,可以(使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学术文本迷雾的限制,感受组织及其管理史发生瞬间的震惊体验”(罗珉,2007)。当然,对涉农供应链管理这一新兴的、复杂的实践领域进行挖掘,是本文的重要工作,也是取得理论联系实际的必由之路。结合理论演绎、实地调研、实践发掘和实证分析,可以认为:总体上,我国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简称国农重企)的供应链实践,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或者说,还处于以职能集成阶段为主,并逐步向内部供应链集成阶段发展的状态。并且,龙头企业内部供应链集成使用的主要工具是ERP系统。虽然,涉农供应链整体上仍处于“强落差”局面和“弱集成”状态,无法企及泛工业型供应链所能达到的管理精确度和集成高度。但相对于传统涉农链而言,集成和协调局面已有所改观,而在总体上呈改善加强型模式:即“涉农制度创新(即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技术进步稳定涉农供应链上游+ERP为主的涉农链中游及分销集成+涉农链下游的协同双赢及终端突进策略”。5、深入分析了涉农供应链优化和治理的机理与对策除了一些令人鼓舞的方面,对国家级龙头企业供应链管理实践的发掘,也揭示出自然风险、资金流困难、(质量/安全)信息流障碍、运营系统失衡等突出的问题。本文尝试从农业高新技术运用、金融创新、可追溯性体系构架等有限方面探讨不稳定态涉农供应链的治理机制。①本文超越于停留一般经济社会层面讨论的藩篱,从基本竞争战略、柔性、时间竞争、一体化物流,高度集成等微观管理层面深入剖析了农业高新技术对21世纪涉农供应链的战略性再造的机理。②在从资金流、质量/安全信息流方面,探析涉农供应链治理机理时,本文采用多重案例法分析了了利用电子商务、农产品期货、供应链金融等解决资金流问题,避免ARSC运营的“沙地效应”的机理。并指出“订单+合作社/基地+期货”模式的创新之处,在于它即有助于规避市场风险,提高订单履约率,还有助于降低银行放贷风险的优势---从而有利于在将信贷工具与期货手段融合的基础上,系统性的降低涉农供应链的价格和契约风险。③值得注意的是,多重案例分析显示,一些绩优国农重企的质量管理进步经历了一个“被供应链”化的过程---也即在压力传导、模式灌输下出现涉农供应链的诱致性变革。具体而言,在非对称的迂回过程中,跨国公司拥有的获取雄厚经济租金的能力,通过组织间的学习效应、接力扶持、信任感染、相互解套等形式,向整个ARSC贯穿。6、建立推拉结合型的涉农供应链供应链设计是供应链管理理论的中心内容之一。迄今为止,ARSC设计是一个鲜有人研究的领域。早期Fisher等提出了面向产品设计供应链的理念后,一个一般化的假设是将“食品”作为“功能性产品”,整体性地视为效率敏感型供应链的工作对象。但是,无论是进一步的理论推演,还是对实践现状的发掘,都显示出这一假设是有问题的。为此,需要进一步推进和完善Fisher, Martin Christopher, David Simchi-levi, Douglas.M.Lambert、马士华等供应链学者“面向产品设计供应链”理论在涉农领域的运用。本文从运营角度(生产计划和库存控制)深化了对涉农供应链的认识,较为全面的剖析了涉农领域“推式策略”向推拉结合型供应链转变的决定性因素,探讨了涉农环境下延迟策略运用的空间与CODP的定位,并建立了涉农环境下推拉结合型供应链运作的风险分析框架。最后,结合黑龙江北大荒米业的案例,进一步诠释了推拉结合型涉农供应链的运作特征与条件。涉农供应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基础理论体系建设、基本管理框架,实践现状挖掘、优化机理等几个方面展开研究。限于作者的能力与时间及其他研究条件的限制,还有一些有着广阔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前景的研究范畴,如服务型涉农链、结合型涉农链、分散农户的组织化问题等没有涉及;并且,即使对基础理论体系建设、国农重企的实证、生物质物流等一些已经开展的工作也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丁亚琴[8](2009)在《上海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21世纪面临的最大中心问题之一,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上海行动计划》中,政府已将“实施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内容列入专题研究项目,把生活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作为发展上海循环经济的一个重要环节。城市生活垃圾来源于城市经济活动和居民生活过程的废弃物。随着上海城市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生活垃圾的数量以5%-8%的速度增长,高峰季节最高日产达18000吨左右,对城市的经济和环境产生巨大压力。因此,如何有效地治理城市生活垃圾,把对生活垃圾从以往单纯的无害化消纳处理,转向作为资源加以积极利用,把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纳入城市循环经济的轨道,这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实践证明,垃圾中蕴藏着丰富的可利用资源,利用垃圾中有用成份作为再生原料有着一系列优点。生活垃圾资源化可以节约自然资源,是保护环境、减轻污染的根本手段,它能够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共赢。本文从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的相关研究综述入手,详细分析了上海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的现状,包括垃圾处理方法、处理设施、垃圾回收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客观分析了上海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运用现代公共事务管理方面的城市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政府治理等相关理论,在研究分析了大量文献综述、信息资料、调研报告等基础上,采用实证分析、理论分析、实地调查和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同时借鉴国内外生活垃圾资源化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努力尝试解决上海这样一个特大型城市生活垃圾的最终出路问题——资源化利用并形成产业,并从法制、行政、技术、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层面对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上海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希望在解决垃圾问题的同时减轻垃圾对环境的压力,形成环境、资源、经济、社会的良性循环。
李惠斌[9](2007)在《“四位一体”能源生态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四位一体”能源生态模式是我国北方地区将农村能源建设和生态农业发展相结合的最为典型的模式。该模式是指将沼气池、太阳能畜禽舍、厕所及太阳能日光温室建成一体,人畜禽粪便入沼气池厌氧发酵,解决农村几千年遗留的旱厕所、连茅圈卫生死角问题,产生的优质清洁的沼气能源,用作农村生活能源及为日光温室增加光照,补充二氧化碳气肥,沼渣沼液用作种植的肥料。本文以农村地区能源问题为研究对象,同时又不仅局限于能源问题,而是研究解决农村清洁能源供应、农业面源污染和发展生态农业三者有机结合的问题,研究提出农村养殖——沼气——种植良性循环的适用模式。针对“四位一体”能源生态模式目前存在的建设不规范、形式多杂乱和缺少相应技术标准等多种问题,深入分析研究了厌氧发酵的基本原理,“四位一体”能源生态模式的结构及技术工艺;进行了新型单循环分流布料沼气池、太阳能日光温室、畜禽舍及厕所的设计,建设了基于“四位一体”能源生态模式的示范试验系统;研究了模式的启动管理及使用、沼气的能源利用及相关产品设备等问题;对沼肥应用于太阳能日光温室的西红柿种植进行了实验测定;提出了沼气气动自动搅拌破壳装置、沼气管道自动排水阀、沼气池单向阀等产品和设备,有效解决了沼气池产气和使用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对“四位一体”能源生态模式的理论基础、结构设计、建造技术、综合利用于农业生产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总结出了一套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的技术规范,为同类模式的建设提供了技术参考和设计依据。
高春雨[10](2005)在《西北地区生态家园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西北地区生态家园模式为核心,在分析其生态家园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对该地区生态家园模式进行系统归纳总结;在判断其生态家园模式建设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该地区进行生态家园适应性分析;通过与普通果园的对比评价,论述了”五配套”模式的经济效益,运用环境经济学的方法,求出了果园“五配套”模式的生态效益;分析找出了西北地区生态家园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本文应用了财务评价和环境经济学等基本方法,得出了以下重要结论: (一)自2000年国家推进生态家园富民计划以来,生态家园建设在西北地区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形成了“五配套”、“四位一体”、“猪-沼-果”、“双棚双池”、“家庭生物经济圈”等技术成熟、效益好、适合当地发展的生态家园模式。 (二)温度是西北地区生态家园建设的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以国家气象局近5年平均年积温数据为基础,对西北地区生态家园建设的区域适宜性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得出结论:陕西省南部、甘肃省东南部,南疆105个县属于适宜区域,陕西中北部、宁夏、甘肃大部、内蒙古中西部、东疆共计220个县属于较适宜区域,其余地区属于次适宜区。 (三)通过洛川县果园“五配套”生态家园模式整个寿命周期的现金流量分析,得出经济评价指标NPV=50027.78元,IRR=66%,动态全部投资回收期=1.5年,这说明“五配套”生态家园模式有良好的获利性、可行性和合理性。从果园“五配套”生态家园模式与普通果园的对比评价中看出:果园“五配套”年均净现值为6100元,普通果园年均净现值为4443元。因此,典型“五配套”模式明显优于普通果园。 (四)果园“五配套”模式总体年均节约成本353元,五亩果园年均投入节约464元,农药化肥节约共计552元。由于施用沼肥,和普通果园相比,“五配套”模式果园商品果率提高了10个百分点,商品果价多出0.06元/公斤,年均果园收入9628元,比普通果园增加了23%。“五配套”模式尸年均总收入和年均纯收入分别比养猪果园模式产增加1849元、2198元,分别增长了10.7%和30.75%。果园“五配套”模式的系统产投比为1.67,养猪果园的系统产投比为1.47。 (五)根据环境经济学方法,计算得出“五配套”生态家园模式户的年均生态效益337.06元。 (六)西北地区在生态家园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个别地方政府对生态家园的建设及综合效益重视不够;国家和地方对生态家园建设投入不足;社会化服务不到位;缺乏深层次开发,等等。
二、几种沼气配件的简易质检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几种沼气配件的简易质检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沼气工程项目管理研究 ——以新津县沼气工程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的创新 |
1.4.2 研究的不足 |
2 沼气工程项目管理概述 |
2.1 沼气工程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概述 |
2.2 沼气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 |
2.3 沼气工程建设项目进度管理 |
2.3.1 施工项目进度管理组织管理措施 |
2.3.2 施工项目进度管理组织技术措施 |
2.4 沼气工程建设项目成本管理 |
3 新津县沼气工程项目概况 |
3.1 新津县区域基本状况 |
3.1.1 区域自然状况 |
3.1.2 水功能区划 |
3.1.3 生态功能区划 |
3.2 新津县沼气工程基本状况 |
3.2.1 新津县沼气工程概况 |
3.2.2 新津县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 |
3.2.3 新津县秸秆沼气发电示范工程 |
3.2.4 新津县花源欣欣生猪养殖场沼气工程 |
3.2.5 新津乐旺生猪养殖场沼气工程 |
4 新津县沼气工程建设项目问题及对策研究 |
4.1 新津县沼气工程建设模式研究 |
4.2 新津县沼气工程建设质量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
4.2.1 新津县沼气工程建设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4.2.2 新津县沼气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对策分析 |
4.2.3 新津县沼气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实施效果 |
4.3 新津县沼气工程建设进度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
4.3.1 新津县沼气工程建设进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4.3.2 新津县沼气工程建设进度管理的对策分析 |
4.3.3 新津县沼气工程建设进度管理实施效果 |
4.4 新津县沼气工程建设成本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
4.4.1 新津县沼气工程建设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
4.4.2 沼气工程建设成本管理的对策分析 |
4.4.3 新津县沼气工程建设成本管理实施效果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宝鸡市固体废物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固体废物分类 |
1.2.1 固体废物分类 |
1.2.2 固体废物对环境和人的影响 |
1.3 固体废物管理现状 |
1.3.1 国外固体废物管理现状 |
1.3.2 我国固体废物管理现状 |
1.4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
1.5 我国固体废物管理存在的问题 |
1.5.1 固体废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1.5.2 固体废物处置中存在的问题 |
1.6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二章 宝鸡市固体废物产生情况 |
2.1 宝鸡市固体废物总体情况 |
2.1.1 自然经济状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1.3 固体废物管理情况 |
2.2 固体废物产生情况 |
2.2.1 一般工业固废产生情况 |
2.2.2 危险废物产生情况分析 |
2.2.3 医疗废物产生情况分析 |
2.2.4 生活垃圾产生情况分析 |
2.3 固体废物地区分布情况 |
2.3.1 一般工业固废地区分布情况 |
2.3.2 危险废物地区分布情况 |
2.4 固体废物行业分布情况 |
2.4.1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行业分布情况 |
2.4.2 危险废物行业分布情况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宝鸡市固体废物处置利用情况 |
3.1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情况 |
3.1.1 各年度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情况 |
3.1.2 各地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情况 |
3.1.3 各行业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情况 |
3.2 危险废物处置利用情况 |
3.2.1 各年度危险废物处置利用情况 |
3.2.2 各地区危险废物处置利用情况 |
3.2.3 各行业危险废物处置利用情况 |
3.3 医疗废物处置情况 |
3.4 生活垃圾处置情况 |
3.5 宝鸡市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发展现状 |
3.6 存在问题与建议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生态理念下关于楚雄民居的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可持续理念发展 |
1.1.2 民居发展中的普遍问题 |
1.1.3 评价“标准”的科学性 |
1.1.4 存在的问题 |
1.2 国内外相关评价体系发展 |
1.2.1 国外相关评价体系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相关评价体系研究概况 |
1.2.3 评价体系对比研究 |
1.2.4 论文研究创新点 |
1.3 楚雄民居评价工作的适应性研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楚雄民居 |
2.1 民居 |
2.1.1 民居概念辨析 |
2.1.2 评价对象概念界定 |
2.1.3 评价对象类别属性 |
2.2 楚雄民居发展环境 |
2.2.1 自然条件 |
2.2.2 社会经济 |
2.2.3 民族文化 |
2.2.4 生产生活 |
2.3 楚雄民居发展现状 |
2.3.1 调研工作 |
2.3.2 民居现存主要问题 |
2.3.3 生态设计表现 |
2.4 楚雄民居的生态化发展 |
2.4.1 居住质量优先的环境平衡要求 |
2.4.2 民居生态化发展的必要性 |
2.5 小结 |
第三章 楚雄民居评价指标体系内容 |
3.1 评价指标 |
3.1.1 评价指标概念 |
3.1.2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3.1.3 指标体系初步建立方法 |
3.2 楚雄民居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3.2.1 指标初选 |
3.2.2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3.2.3 评价指标定级与量化 |
3.3 楚雄民居评价项目建立 |
3.3.1 评价内容选择 |
3.3.2 评价体系框架建立 |
3.4 楚雄民居评价内容 |
3.4.1 居住质量 |
3.4.2 能源 |
3.4.3 土地资源 |
3.4.4 材料资源 |
3.4.5 水资源 |
3.4.6 废弃物管理 |
3.4.7 人文关怀 |
3.4.8 关于评价内容的补充说明 |
3.5 小结 |
第四章 楚雄民居评价指标体系赋权研究 |
4.1 赋权原则 |
4.1.1 指标权重 |
4.1.2 赋权方法研究 |
4.1.3 指标权重排序原则 |
4.2 评价指标赋权程序 |
4.2.1 基本信息处理 |
4.2.2 指标权重计算 |
4.2.3 单层次指标权重计算 |
4.2.4 各层次指标权重分析 |
4.3 楚雄民居评价体系各层次权重分布情况 |
4.3.1 一级指标权重分布 |
4.3.2 二级指标权重分布 |
4.3.3 三级指标权重分布 |
4.4 楚雄民居评价体系工作方式 |
4.5 小结 |
第五章 楚雄民居生态评价实例—“紫溪彝村”民居评价 |
5.1 评价对象介绍 |
5.2 各分项指标评价过程解析 |
5.2.1 居住质量评价 |
5.2.2 能源评价 |
5.2.3 土地资源评价 |
5.2.4 材料资源评价 |
5.2.5 水资源评价 |
5.2.6 废弃物管理评价 |
5.2.7 人文关怀评价 |
5.3 综合评价得分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工作成果 |
6.2 研究总结 |
6.3 后续研究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 图片索引 |
附录C: 楚雄民居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调查问卷 |
附录D: 住户满意度调查问卷 |
附录E: 评价对象测绘、测试资料 |
(4)现代农业园区土地高效利用研究:理论、评价、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概念辨析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2 概念辨析 |
2.3 现代农业园区土地高效利用的理论基础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代农业园区土地高效利用理论分析 |
3.1 现代农业园区土地高效利用的理论解析 |
3.2 现代农业园区土地高效利用的目标 |
3.3 现代农业园区土地高效利用的准则 |
3.4 现代农业园区土地高效利用理论建构的意义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代农业园区土地利用现状 |
4.1 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现状 |
4.2 现代农业园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
4.3 调查结果与发现 |
4.4 调查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代农业园区土地利用评价 |
5.1 现代农业园区土地利用评价的依据 |
5.2 现代农业园区土地高效利用评价的方法选择 |
5.3 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
5.4 现代农业园区土地利用效率测算与分析 |
5.5 现代农业园区土地利用效率评价结果与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现代农业园区土地高效利用实现路径 |
6.1 现代农业园区土地高效利用的总体设计 |
6.2 现代农业园区土地高效利用的空间优化 |
6.3 现代农业园区土地高效利用的模式设计 |
6.4 现代农业园区土地高效利用的项目支撑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现代农业园区土地高效利用案例研究 |
7.1 园区概况 |
7.2 园区土地高效利用的实现 |
7.3 园区土地高效利用评价与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5)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相关界定 |
三、文献资料与理论方法 |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危中有机: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条件 |
第一节 地理环境 |
一、地理与地貌特征 |
二、区位特点 |
三、交通状况 |
第二节 资源基础 |
一、农牧业资源 |
二、矿能资源 |
三、旅游及土特产品资源 |
第三节 历史渊源 |
一、行政区划演变与城市经济沿革 |
二、手工业的嬗变 |
三、现代工业的萌芽 |
四、根据地与解放区的工业建设 |
第二章 艰难困苦: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安徽淮河流域的工业 |
一、现代工业的奠基与初步发展 |
二、手工业的恢复与社会主义改造 |
三、“大跃进”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曲折前行 |
四、“三线”建设时期工业建设的异质化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安徽淮河流域工业 |
一、国有工业企业的变革与发展 |
二、非公有制工业经济的崛起与快速发展 |
三、乡镇工业的勃兴与低落 |
第三章 新陈代谢: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的发展状况 |
第一节 国家战略选择与当代淮河流域工业发展 |
一、区域均衡发展战略背景下的淮河流域工业 |
二、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背景下的淮河流域工业 |
第二节 轻重工业与手工业的新发展 |
一、轻工业的多样化发展 |
二、重工业的不均衡发展 |
三、手工业的再恢复与再发展 |
第三节 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基本态势 |
一、工业化水平的初步判定 |
二、工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 |
三、民营工业经济力量薄弱 |
四、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结构 |
五、与长三角经济区联系紧密 |
第四章 管中窥豹:当代安徽淮河流域煤炭工业的个案研究 |
第一节 煤炭工业的发展进程 |
一、民国以前的煤炭开发 |
二、民国时期煤炭工业的起步 |
三、新中国成立后煤炭工业的飞跃 |
第二节 煤炭工业的成就 |
一、煤炭产量 |
二、煤矿基本建设 |
第三节 煤炭工业发展的原因 |
一、华东经济建设的需要 |
二、政策支持 |
三、骨干企业的高效经营 |
第五章 任重道远: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工业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
一、农村工业的发展改变了农村产业结构 |
二、涉农工业有效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 |
三、乡镇工业加快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
第二节 工业发展使区域生态环境恶化 |
一、高污染工业加重了水污染 |
二、煤炭工业加剧了土地塌陷 |
第三节 工业发展对城镇化的深远影响 |
一、工业发展为城镇化提供了社会保障 |
二、小城镇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城镇化 |
三、工业布局对城镇布局的影响 |
四、工业发展对城镇教育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的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1 研究背景 |
1.1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体系存在的生态危害性 |
1.2 农业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挑战 |
2 研究意义 |
2.1 为两型农业生产体系提供适用人力资源支持 |
2.2 为农村社会发展提供绿色的能动力量 |
2.3 为新型农民培养提供核心内容导向 |
3 研究内容和框架 |
3.1 主要内容 |
3.2 研究框架 |
4 研究方法 |
4.1 文献检索法与实地调研法相结合 |
4.2 分析研究法与综合研究法相结合 |
4.3 比较法与归纳法相结合 |
4.4 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
4.5 理论阐述与模型描述相结合 |
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5.1 生态农民概念的创新 |
5.2 生态农民培育方法的创新 |
5.3 生态农民素质评价的创新 |
5.4 生态农民培育主体关系的创新 |
5.5 生态农民队伍开发的创新 |
6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介 |
6.1 国外研究 |
6.2 国内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内涵及素质结构模型 |
1 生态农民概念的提出 |
1.1 自然农业中的"自然农民" |
1.2 石化农业中的"石化农民" |
1.3 两型农业中的"生态农民" |
2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内涵及其素质内容构成 |
2.1 生态农民的内涵 |
2.2 生态农民素质的内容构成 |
3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素质结构模型构建 |
3.1 相关模型介评 |
3.2 生态农民素质结构模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素质的生成机理 |
1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素质影响因素相关文献整理 |
1.1 教育学习因素 |
1.2 农业(兼业)比重因素 |
1.3 家庭生产规模因素 |
1.4 农资技术经济因素 |
1.5 生态临管因素 |
2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素质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及策略启示 |
2.1 研究方案 |
2.2 研究结论 |
3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培育的主要特点 |
3.1 人与环境互动中的自适应性 |
3.2 生态知识转移模式选择的权变性 |
3.3 生态学习迁移的情境性 |
3.4 生态知识-生态意识-生态行为三位一体的认知协调性 |
3.5 生态素质因子育化的分层渐进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素质的育化方式 |
1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农民生态知识的学习方式 |
1.1 人与环境互动中习得经验性生态知识 |
1.2 生态农业教育和信息传播向农民传递编码知识 |
1.3 生态农技培训使农民将技术知识转化为操作技能 |
1.4 生态农技推广帮助农民导入两型农业的生产技术范式 |
2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农民生态意识的引导方式 |
2.1 生态敏感性的激活 |
2.2 生态责任感的唤起 |
2.3 生态价值观的诱导 |
3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农民生态行为的塑就方式 |
3.1 浅层生态行为的塑造 |
3.2 深层生态行为的支持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现存生态问题及成因 |
1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常规违背现象比较普遍 |
1.1 土地资源非充分利用 |
1.2 农业废弃物处置失当 |
1.3 使用过量、高毒农药 |
1.4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 |
2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配套技术应用欠缺 |
2.1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尚未大面积推广 |
2.2 化肥农资替代技术难以普及推广 |
2.3 农产品绿色有机生产技术应用缺乏积极性 |
3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系统构建面临较多困难 |
3.1 生态农业现存问题及原因 |
3.2 多功能农业现存问题及原因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助力农民实践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的措施 |
1 促进农民遵循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常规 |
1.1 遵循农业自然资源利用保护常规 |
1.2 遵循农业废弃物收集处理常规 |
1.3 遵循农资绿色安全使用常规 |
1.4 遵循农产品安全生产常规 |
2 引导农民应用两型农业生产体系配套技术 |
2.1 应用农资集约生态化使用技术 |
2.2 应用农产品绿色有机生产技术 |
2.3 应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
3 扶持农民构建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系统 |
3.1 构建生态农业生产体系系统 |
3.2 构建多功能农业生产体系系统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培育主体的多元合作体系 |
1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培育主体的角色分工 |
1.1 生态农民培育主体的分工边界 |
1.2 生态农民培育主体的职能定位 |
1.3 两型农业生产过程中生态农民培育主体的任务划分 |
2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培育主体多元合作体系的建立 |
2.1 生态农民培育主体多元合作体系的组织结构 |
2.2 生态农民培育主体多元合作体系的运行模式 |
2.3 生态农民培育主体多元合作体系的优化思路 |
2.4 生态农民培育主体多元合作体系的维持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素质及培育绩效的评价 |
1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素质的评价 |
1.1 生态农民素质因子结构和综合水平的评价 |
1.2 生态农民素质群体分布特点的评价 |
2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培育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 |
2.1 生态农民培育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2.2 生态农民培育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案例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队伍的建设 |
1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队伍的构成 |
1.1 生态农业工的素质分析 |
1.2 生态农业主的素质分析 |
2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业工的分类雇佣 |
2.1 两栖农业工与全职农业工 |
2.2 短期农业工与长期农业工 |
2.3 本地农业工与外地农业工 |
3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业主的生态经营品质开发 |
3.1 生态农业主的生态经营品质 |
3.2 生态农业主经营品质的开发机制 |
4 二元经济结构中生态农民队伍的形成来源 |
4.1 留守农民 |
4.2 返乡农民工 |
4.3 农业后继者 |
5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生态农民队伍形成进程的预测 |
5.1 农村劳动力临时转移中自然农民与石化农民并存阶段 |
5.2 农村劳动力半永久转移中的石化农民阶段 |
5.3 农村劳动力永久转移中的生态农民阶段 |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语 |
1 基本结论 |
1.1 农业生态化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背景下生态农民的生成是必然趋势 |
1.2 根据两型农业生产体系技术要求解析生态农民素质的内容构成 |
1.3 基于生态农民素质的生成机理探索其育化方式 |
1.4 生态农民素质育化方式与两型农业生产体系转成措施相互融合 |
1.5 针对农业生产实践中生态问题及成因选择两型农业生产体系转成措施 |
1.6 厘清生态农民培育主体角色分工并构建培育主体多元合作体系 |
1.7 联系生态农民素质育化及两型农业生产体系转成建立培育评价体系 |
2 研究展望 |
2.1 生态农民调查统计需要改进拓宽 |
2.2 生态农民素质生成机理的规范研究期待不断深化 |
2.3 生态农民素质育化方式和两型农业转成措施应当持续创新 |
2.4 新情况衍生新的研究课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培育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历 |
攻读博士期间的利研学术成果 |
(7)涉农供应链管理理论体系构建 ——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供应链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的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涉农供应链研究的进展 |
1.1.3 国内涉农供应链研究的关注点、连续性与质量 |
1.1.4 国内在涉农链研究上存在的基本问题 |
1.1.5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
1.2.1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2.2 论文的研究框架 |
1.2.3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3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1.3.1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1.3.2 论文可能的不足之处 |
2. 涉农供应链(ARSC)基础理论体系 |
2.1 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理念 |
2.1.1 物流概念 |
2.1.2 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 |
2.2 基于源物质生物属性的供应链基本划分 |
2.2.1 供应链基础定义和分类上存在的混乱 |
2.2.2 以源物质定义和分类供应链 |
2.2.3 农产品、工业品与农源工业品 |
2.3 涉农供应链的概念与结构模型 |
2.3.1 涉农链的一般简化模型 |
2.3.2 考虑到技术进步对涉农供应链简化模型的扩展 |
2.3.3 涉农供应链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 |
2.3.4 基于农业中心视点的农业物流定义体系 |
2.4 农业多功能性与涉农供应链的基础分类 |
2.4.1 农业的多功能性及大农业概念 |
2.4.2 农业多功能性与涉农供应链的大范畴划分 |
2.4.3 实体型涉农供应链 |
2.4.4 服务型涉农供应链 |
2.4.5 结合型涉农供应链 |
2.5 涉农供应链的管理分类 |
2.5.1 基于具体实践领域(农产品类别/行业)的基本划分 |
2.5.2 依据生物特性/物流特性的划分 |
2.5.3 基于供应链运作重点差异的划分 |
2.5.4 基于供应链动力机制(驱动方式)的划分 |
2.5.5 按照行使不同功能的核心企业分类 |
2.5.6 基于政策与管制角度的划分 |
2.6 涉农供应链的特征分析 |
2.6.1 两种性质的生产并存 |
2.6.2 物流约束性及路径复杂性 |
2.6.3 时间竞争的双向性和局限性 |
2.6.4 供应商构成的特殊性 |
2.6.5 需求不确定性,敏感性和个性化趋势 |
2.6.6 联接随机性与结构不稳定性 |
2.7 本章小结 |
3. 涉农供应链管理(ARSCM)基本框架构建 |
3.1 涉农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内容和原则 |
3.1.1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内容与原则 |
3.1.2 涉农供应链管理的收益与成本 |
3.1.3 涉农供应链集成的动因 |
3.1.4 涉农供应链集成过程的发展 |
3.1.5 涉农供应链的集成结果 |
3.2 基于涉农供应链的企业物流系统 |
3.2.1 基于涉农供应链的企业物流系统 |
3.2.2 涉农供应链的供应物流 |
3.2.3 涉农供应链的生产物流 |
3.2.4 涉农供应链的销售物流 |
3.2.5 涉农供应链的逆向物流 |
3.3 涉农供应链"速度陷区"形成的技术经济原因 |
3.3.1 自然再生产系统(或农业生产)的超长的前置期 |
3.3.2 自然再生产系统的"刚性点阵"及"弱刹车机制" |
3.3.3 产业落差 |
3.4 ARSC供应端与需求端双重作用下的"箱鼠"效应 |
3.4.1 涉农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 |
3.4.2 农产品供需的蛛网效应 |
3.4.3 涉农供应链中的"箱鼠"效应 |
3.5 涉农供应链的设计与构架:目标导向与决策准则 |
3.5.1 涉农供应链设计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
3.5.2 涉农供应链设计的目标导向 |
3.5.3 基于产品的涉农供应链设计策略 |
3.5.4 涉农供应链设计与构建的过程 |
3.6 本章小结 |
4. 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供应链实践的现状 |
4.1 国农重企的基本概况及调研和实证的总体安排 |
4.1.1 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认定标准 |
4.1.2 本课题主要实证对象(国农重企)的范围 |
4.1.3 研究信息获取的主要方式 |
4.1.4 调研内容-和实证问卷设计 |
4.2 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供应链实践的基本情况 |
4.3 国农重企-供应物流的现状及其供应链协同 |
4.4 国农重企-生产物流的现状及其供应链协同 |
4.5 国农重企-销售物流的现状及其供应链协同 |
4.6 国农重企-逆向物流在涉农供应链的实现 |
4.7 物流能力、ARSC整合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
4.7.1 关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 |
4.7.2 数据正态性性检验 |
4.7.3 数据的内部一致性分析 |
4.7.4 效度分析 |
4.7.5 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 |
4.7.6 SEM总体结论分析 |
4.8 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供应链实践的基本特征 |
4.8.1 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供应链实践的总体特征 |
4.8.2 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供应链整合 |
4.8.3 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企业物流" |
5. 涉农供应链的治理 |
5.1 实践视角下的不稳定态涉农供应链及其治理 |
5.1.1 国农重企涉农供应链实践中出现的突出问题 |
5.1.2 涉农供应链治理和改善的基本框架 |
5.1.3 "上报"问题及治理失衡下供应链布局无效率 |
5.2 农业高新技术与涉农供应链的战略性再造 |
5.2.1 TOC理论与涉农供应链 |
5.2.2 农业高新技术与21世纪涉农供应链的战略性再造 |
5.2.3 展望 |
5.3 涉农金融创新与涉农供应链的稳定 |
5.3.1 资金流问题与涉农供应链 |
5.3.2 利用电子商务系统来竞价增值 |
5.3.3 农产品期货与涉农供应链 |
5.3.4 将物流金融、供应链融资引入涉农供应链 |
5.4 涉农(食品)供应链:安全可追溯性与诱致性变革 |
5.4.1 可追溯性的定义及建立可追溯体系的价值 |
5.4.2 涉农(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的信息本质 |
5.4.3 涉农(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的构架 |
5.4.4 动态过程中的涉农供应链追溯模式的转换 |
5.4.5 压力传导、模式灌输下的涉农供应链诱致性变革 |
5.5 本章小结 |
6. 企农合作、供应集成及基于生物技术的ARSC物流一体化 |
6.1 涉农供应链企业与农户间的合作对策与委托实现机制 |
6.1.1 信息通信技术、协调成本和合作伙伴的最佳数量 |
6.1.2 对非和约投资的激励与协调成本的综合考虑 |
6.1.3 龙头企业与农户合作模式的转换及机理分析 |
6.1.4 结论及龙头企业的基本对策 |
6.2 农地流转制度变革与涉农供应链集成供应的实现 |
6.2.1 农地流转制度变革与涉农供应链上游的集成供应 |
6.2.2 涉农供应链供应商发展基本政策选择 |
6.2.3 涉农供应链供应商发展的基本途径 |
6.3 实施战略性采购 |
6.3.1 农产品采购的重要关注要素 |
6.3.2 农产品的战略性采购 |
6.4 生物技术、产业集群与涉农供应链的物流一体化 |
6.4.1 基于涉农供应链的物流一体化 |
6.4.2 从局部优化到全局优化:条件与策略 |
6.5 本章小结 |
7. 发展推拉结合型的涉农供应链 |
7.1 推拉结合的供应链模式及CODP的界定 |
7.1.1 推动式与拉动式供应链 |
7.1.2 推拉结合的供应链 |
7.1.3 CODP的界定 |
7.2 涉农环境下发展推拉结合型供应链的动因 |
7.3 涉农环境下CODP与延迟策略的关系 |
7.3.1 涉农供应链框架下的供应延迟 |
7.3.2 涉农供应链框架下的制造延迟(农产品加工延迟) |
7.3.3 涉农供应链框架下的交付延迟 |
7.3.4 涉农供应链框架下的服务延迟 |
7.4 涉农供应链延迟策略的CODP定位的步骤 |
7.5 涉农环境下推拉结合型供应链运作的高度风险 |
7.6 案例分析:黑龙江北大荒米业的推拉结合型供应链 |
7.6.1 CODP建立的有效权衡:价值与成本 |
7.6.2 基于面向客户要求建立的集成IT系统 |
7.6.3 销售网络建设与物流支持 |
7.6.4 按订单制造的经营模式的重要前提 |
7.6.5 涉农龙头企业"不能承受之重" |
7.7 本章小结 |
8. 论文总结与展望 |
8.1 论文总结 |
8.2 论文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8)上海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关于废弃物处置的文献 |
二、关于生活垃圾资源化的文献 |
三、关于循环经济的文献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二节 循环经济理论 |
第三节 政府治理理论 |
第三章 上海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现状与问题 |
第一节 上海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现状 |
一、上海城市生活垃圾现状 |
二、上海城市生活垃圾主要处理方法 |
1、焚烧 |
2、堆肥 |
3、填埋 |
三、上海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现状 |
四、上海城市生活垃圾回收状况 |
第二节 上海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特点 |
一、资源化程度低 |
二、资源化方法少 |
三、资源化物质种类少 |
四、资源化经济效益差 |
第三节上海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存在问题 |
一、资源化法制不健全、管理不善 |
二、混合回收方式和资源化、环保意识淡薄加大了垃圾资源化难度 |
三、垃圾资源化技术比较落后 |
四、为数不多的资源化利用企业生存艰难 |
五、大量资源的浪费造成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
第四章 上海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发展前景 |
第一节 生活垃圾资源化的潜力 |
第二节 生活垃圾资源化的经济分析 |
第三节 生活垃圾资源化的途径和目标 |
一、途径 |
二、目标 |
第五章 国内外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国外生活垃圾资源化经验借鉴 |
一、美国 |
二、德国 |
三、日本 |
四、欧盟 |
第二节 国内大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经验借鉴 |
第六章 推动上海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制定上海市废弃物回收管理方面相应法律规范 加强管理 |
第二节 促进垃圾分类收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市民资源观环保观 |
第三节 大力发展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技术提高综合利用水平 |
第四节 制定一整套行业扶持政策 |
第五节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四位一体”能源生态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小结 |
第二章“四位一体”能源生态模式的理论基础 |
§2-1 总体结构及技术工艺路线 |
2.1.1 总体结构 |
2.1.2 技术工艺路线 |
§2-2 厌氧发酵原理 |
2.2.1 厌氧环境 |
2.2.2 发酵原料 |
2.2.3 接种物 |
2.2.4 温度 |
2.2.5 pH值 |
2.2.6 搅拌 |
2.2.7 沼气发酵添加剂和抑制剂 |
§2-3 小结 |
第三章“四位一体”能源生态模式的设计与建造技术 |
§3-1 总体结构设计 |
3.1.1 设计原则 |
3.1.2 场地的选择 |
3.1.3 建设方位 |
3.1.4 面积的确定 |
3.1.5 场地定位与放线 |
3.1.6 施工顺序 |
§3-2 沼气池的结构设计与施工 |
3.2.1 单循环分流布料沼气池的结构设计与工作原理 |
3.2.2 沼气池施工 |
§3-3 太阳能日光温室、畜禽舍、厕所的设计建造 |
3.3.1 太阳能温室的设计建造 |
3.3.2 畜禽舍、厕所的设计建造 |
§3-4 小结 |
第四章“四位一体”能源生态模式的管理和沼气能源使用 |
§4-1 管理和维护 |
4.1.1 启动管理 |
4.1.2 日常管理维护 |
4.1.3 安全注意事项 |
§4-2 沼气能源的利用 |
4.2.1 沼气的成分 |
4.2.2 沼气的性质 |
4.2.3 沼气燃烧方法及燃烧器 |
4.2.4 沼气灶具 |
4.2.5 沼气灯 |
4.2.6 脱硫器 |
§4-3 小结 |
第五章“四位一体”能源生态模式的综合利用及指标测定分析 |
§5-1 节能减排相关指标的测定与分析 |
§5-2 日光温室西红柿种植试验及数据测定 |
5.2.1 西红柿种植试验 |
5.2.2 有关数据测定与分析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西北地区生态家园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生态家园概述 |
1.3.2 国外研究进展 |
1.3.3 国内研究进展 |
1.3.4 生态农业项目财务分析与评价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我国生态家园发展综述 |
2.1 生态家园概念及基本原理 |
2.1.1 生态家园概念 |
2.1.2 生态家园基本原理 |
2.2 生态家园富民工程 |
2.2.1 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由来 |
2.2.2 生态家园富民工程主要内容 |
2.3 生态家园模式简介 |
2.3.1 生态家园模式综合系统结构 |
2.3.2 我国生态家园主要模式类型 |
2.4 我国生态家园发展综合分析 |
第三章 西北地区生态家园适应性分析及发展状况 |
3.1 西北地区生态家园建设的重要作用 |
3.1.1 改善传统能源结构,促进生态环境建设 |
3.1.2 增加农民收入 |
3.1.3 发挥特色农产品比较优势 |
3.2 生态家园适应性分析 |
3.2.1 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 |
3.2.2 结果分析 |
3.3 西北地区生态家园发展状况 |
第四章 西北地区生态家园模式体系 |
4.1 西北地区基本生态家园模式分析 |
4.1.1 “五配套”模式 |
4.1.2 “四位一体”模式 |
4.1.3 “五位一体”模式 |
4.1.4 “猪-沼-果(菜、药、花、鱼等)”模式 |
4.1.5 “双棚双池”模式 |
4.1.6 家庭生物经济圈模式 |
4.2 西北地区生态家园模式分类 |
4.2.1 按畜禽养殖分类 |
4.2.2 按主导产业分类 |
4.2.3 按沼气池位置分类 |
4.2.4 按气候条件分类 |
4.3 西北地区生态家园发展重点区域评述 |
4.3.1 黄土高原生态家园建设 |
4.3.2 西北风沙区生态家园建设 |
4.3.3 新疆绿洲农业区生态家园建设 |
第五章 生态家园模式综合效益分析 |
5.1 洛川县基本情况及典型生态家园模式调查 |
5.1.1 洛川县资源环境特点 |
5.1.2 洛川县生态家园发展现状 |
5.1.3 典型调查户基本情况 |
5.2 “五配套”模式与普通果园经济效益对比分析 |
5.2.1 调查户基本情况 |
5.2.2 计算依据与参数选择 |
5.2.3 评价指标选择计算方法 |
5.2.4 “五配套”模式户经济效益分析 |
5.2.5 普通果园经济效益分析 |
5.2.6 果园“五配套”模式与普通果园对比分析 |
5.3 “五配套”模式生态效益分析 |
5.3.1 环境经济保护效果与环境经济评价 |
5.3.2 环境价值评估方法 |
5.3.3 洛川县“五配套”模式户沼气池的生态效益评价 |
5.4 “五配套”模式社会效益分析 |
第六章 西北生态家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6.1 个别地方政府对生态家园建设引导不力 |
6.2 资金投入不足 |
6.3 社会化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
6.4 缺乏对生态家园的深层开发 |
6.4.1 缺乏与生态旅游的结合 |
6.4.2 缺乏与农村产业化经营及农村工业化进程结合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7.2.1 进一步完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管理体制 |
7.2.2 因地制宜,切实做好配套建设 |
7.2.3 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支持生态家园建设 |
7.2.4 加强对西北地区生态家园的深层开发 |
7.2.5 提高农村生态家园建设的社会化服务水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几种沼气配件的简易质检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沼气工程项目管理研究 ——以新津县沼气工程项目为例[D]. 韩玮. 西华大学, 2018(01)
- [2]宝鸡市固体废物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研究[D]. 张凤. 长安大学, 2018(01)
- [3]生态理念下关于楚雄民居的评价研究[D]. 王宁. 昆明理工大学, 2017(01)
- [4]现代农业园区土地高效利用研究:理论、评价、路径[D]. 杨萍. 中国农业大学, 2016(02)
- [5]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D]. 王成. 安徽大学, 2014(08)
- [6]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的培育研究[D]. 霍生平. 湖南农业大学, 2011(12)
- [7]涉农供应链管理理论体系构建 ——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供应链实践[D]. 张晟义.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7)
- [8]上海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研究[D]. 丁亚琴. 上海交通大学, 2009(S2)
- [9]“四位一体”能源生态模式研究[D]. 李惠斌. 河北工业大学, 2007(01)
- [10]西北地区生态家园模式研究[D]. 高春雨.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