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层建筑钢结构的发展与展望

我国高层建筑钢结构的发展与展望

一、我国高层建筑钢结构的发展及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张鹏[1](2021)在《多高层钢结构案例基于性能目标的抗震分析与优化》文中指出地震作为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现有的抗震规范仅以保证人的生命安全为单一设防目标抗震设计理念存在一定的不足。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综合考虑生命安全和财产损失两方面的具体要求,是当前结构抗震设计理论的发展方向,并成为国内外结构抗震设计理论研究的热点。进入21世纪,多高层钢结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的快速发展起来,尤其是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以其绿色、环保和高效的特点,近年来受到了国家的大力推广和支持。因此,探究多高层钢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对既有的多高层钢结构案例进行基于性能目标的抗震分析与优化,对了解其抗震性能现状,提升其抗震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和结论如下:(1)简要介绍了多高层钢结构和基于性能的抗震理论的发展现状,揭示了对多高层钢结构进行抗震性能设计与分析的重要意义。(2)依据各国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规范,并总结前人对多高层钢结构抗震性能的研究,提出了较为完整的多高层钢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的内容,包括:地震作用水平、结构性能水平的划分、结构性能指标的量化,结构的性能目标等。(3)以山西省首个EPC装配式多高层钢结构公共建筑—山西基因诊断及药物研发基地凯尔科技中心项目西楼为背景,依据图纸建立了该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利用YJK-A软件对其进行了Pushover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在各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层间移角指标均符合Ⅱ类性能目标中的限值要求,但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其产生较重损伤或者破坏退出的结构构件数量较多。(4)基于原结构pushover的分析结果,以把原结构的抗震性能目标由Ⅱ类提升到Ⅲ类为目的,采用调整构件截面、设置隔震支座和设置防屈曲支撑的方法对原结构进行抗震性能优化,并对优化后结构进行Pushover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结构在各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层间移角指标均符Ⅲ类性能目标中的限值要求,并且使各水平地震作用下构件破坏程度超过Ⅲ类性能目标的数量减少了50%以上,综合考虑其基本能满足Ⅲ类性能目标要求,相较于原结构的抗震水平提升了一个等级。(5)对原结构及优化后的结构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并进行抗倒塌能力评价,结果表明:三种优化方案使原结构的层间位移角降低14%以上,满足Ⅲ类性能目标的限值要求。调整构件截面、设置隔震支座和设置防屈曲支撑分别使原结构抗倒塌能力系数由原结构的2.1分别增加到了2.2、3.9和2.5。(6)通过对比不同结构的抗震性能指标可以得出:减隔震结构提升抗震性能水平的能力要优于调整构件截面,其中设置隔震支座对原结构的抗震性能水平的提升效果最为显着。

韩云龙[2](2020)在《火灾下不锈钢-混凝土组合梁受力性能试验研究》文中提出新材料、新结构是推动土木工程发展的源动力。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建筑产业发展迅猛,高层、超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传统的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难以满足现代建筑结构复杂的功能需求,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迎来了发展的春天。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国家海洋战略的不断推进,建筑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而不锈钢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凭借自身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耐久性、全寿命周期成本低、环境适应性强等优势,受到越来越多建筑师和工程师的青睐。近些年,我国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城市人口密度逐年增加,导致建筑火灾频发,严重危害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给社会和人民的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损失,因此,工程结构抗火性能研究已迫在眉睫。与普通结构钢-混凝土组合梁相比,不锈钢-混凝土组合梁抗火性能研究几乎处于空白,国内外现行规范中尚无不锈钢-混凝土组合梁的相关抗火设计条文,已成为不锈钢-混凝土组合梁应用与发展的卡脖子问题。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对两端简支的矩形截面不锈钢-混凝土组合梁抗火性能开展了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揭示了其在火灾作用下的行为反应和破坏模式,并在大量参数化分析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不锈钢-混凝土组合梁抗火性能的计算理论。基于常温和高温下材料力学性能试验结果,对4根矩形截面不锈钢-混凝土组合梁抗火性能开展试验研究。试验考察了荷载比n对不锈钢-混凝土组合梁抗火性能的影响,揭示了火灾作用下不锈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受力性能和破坏机理;通过抗火性能试验获取了组合梁各试件的炉温-时间曲线、不锈钢梁表面和混凝土板温度-时间曲线、跨中竖向位移-时间曲线、临界温度、试验后试件残余变形、破坏形式等。试验结果表明:(1)荷载比n是影响不锈钢-混凝土组合梁抗火性能的重要参数,随着荷载比n的增大,试件的耐火时间和临界温度明显降低;(2)火灾下不锈钢-混凝土组合梁试件均呈现弯剪破坏形态,整个试验过程中不锈钢梁未发生平面外失稳和局部失稳现象,试验结束后所有试件均发生了较大的回弹变形。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首先建立了准确的圆柱头栓钉抗剪件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圆柱头栓钉抗剪性能开展模拟分析;并采用已有高温下普通结构钢圆柱头栓钉推出试验结果和常温下不锈钢圆柱头栓钉推出试验结果对此模型准确性进行验证。其次,采用已验证的圆柱头栓钉抗剪模型,建立高温下不锈钢圆柱头栓钉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对高温下栓钉抗剪性能开展分析,获取了高温下不锈钢圆柱头栓钉的荷载-滑移曲线。最后,基于上述研究成果,建立不锈钢-混凝土组合梁试验试件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对4根试验试件的抗火性能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准确性。采用已验证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对矩形截面不锈钢-混凝土组合梁抗火性能的多个影响因素(边界条件、荷载类型、荷载比n、混凝土板厚hc、板翼缘宽度bc、钢筋直径d、钢梁翼缘厚度tf、钢梁腹板厚度tw、钢梁高度hs、钢梁宽度bs、跨度L、抗剪连接程度η、不锈钢材料冷加工效应)开展参数化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荷载比n是影响不锈钢-混凝土组合梁抗火性能的关键外在因素,混凝土板厚hc、跨度L是影响不锈钢-混凝土组合梁抗火性能的关键内在因素;荷载比n越小、跨度L越小或混凝土板厚hc越大,火灾下不锈钢-混凝土组合梁的临界温度越高。(2)边界条件对不锈钢-混凝土组合梁抗火性能有较为显着的影响,对试件端部施加约束(尤其是轴向约束)能够提高组合梁的抗火性能。(3)荷载类型和不锈钢材料冷加工效应对火灾下不锈钢-混凝土组合梁受力性能有一定影响;在截面最大弯矩相同条件下,单点加载的组合梁抗火性能最优;在荷载比n相同条件下,不锈钢材料冷加工效应降低组合梁的抗火性能。(4)混凝土板翼缘宽度bc、不锈钢梁的翼缘厚度tf、腹板厚度tw、高度hs影响火灾下不锈钢-混凝土组合梁受力性能的程度有限;钢筋直径d、抗剪连接程度η、不锈钢梁宽度bs对火灾下不锈钢-混凝土组合梁受力性能影响较小。在此基础上,对荷载比n、混凝土板厚hc、跨度L三个关键因素进行两两耦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荷载比n与混凝土板厚hc、跨度L对不锈钢-混凝土组合梁抗火性能影响存在耦合作用。最后,采用上述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分别对相同条件下两端简支的矩形截面普通碳素钢-混凝土组合梁和矩形截面纯不锈钢梁建立了抗火性能分析模型,开展数值模拟分析,并将两者结果与不锈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对比结果表明:在荷载比n相同条件下,不锈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抗火性能优于不锈钢梁,且随着荷载比n增大,两者临界温度差值逐步增大;当荷载比较小时(n<0.7),两种组合梁的抗火性能较为接近,当荷载比较大时(n≥0.7),不锈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抗火性能不如普通碳素钢-混凝土组合梁。基于我国《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GB51249-2017)和《欧洲规范》(EN1994-1-2),通过构件传热分析与数值模拟,本文首先提出了适用于不锈钢梁和混凝土板的升温简化计算公式。其次,基于已有高温下普通碳素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开展参数化分析和数值拟合,获得了高温下不锈钢-混凝土组合梁极限承载力公式。在此基础上,考虑温度附加弯矩对组合梁抗火性能的影响,最终提出了适用于高温下不锈钢-混凝土组合梁临界温度的计算公式,并将计算公式结果与数值模拟分析结果和火灾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临界温度计算方法的准确性,为不锈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后续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韩佩[3](2020)在《基于BIM的超高层建筑复杂钢结构施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超高层建筑结构形式、体型的多样化,使得超高层建筑的钢构件、节点往异形化、复杂化、巨型化等方向发展,其加工和安装难度大,给施工带来重大挑战。解决超高层建筑中复杂钢结构的施工难题,对今后超高层建筑更快、更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工程作为背景,结合BIM技术,分别从该工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异形复杂钢结构加工、空间复杂曲面桁架施工、变跨度单层网壳钢天幕施工着手,分析研究复杂钢结构施工难题的解决方案。研发了基于BIM的异形复杂钢结构加工技术。首先使用了CAD+Solidworks+Tekla三款软件协同作用,实现各异形、复杂节点快速建模出图,保证深化设计精度;其次,采用Solidworks指导下料,提高了深化加工效率和精准度,利用BIM模型进行复杂构件焊接前的模拟放样安装,保证内部所有零件的可施焊性并有效控制焊接变形,确定最佳的组拼方案;最后,采用基于BIM的三维激光智能技术对异形复杂钢构件进行智能验收,保证节点符合要求。研发了基于BIM的空间复杂曲面桁架施工技术。利用BIM的虚拟建造技术对构件进行合理分段、设计构件连接工装、构件装配施工,提高安装效率、保证精度。该技术有效解决了超大异形复杂钢结构安装精度问题,降低了预拼装的成本投入,减少现场构件的安装偏差,加快了施工进度。研发了基于BIM的变跨度单层网壳钢天幕施工技术。基于BIM模型,对天幕模型进行精确的单元划分,确定最合理的单元拼装坐标;使用三维可调节拼装胎架技术及自动跟踪测量系统对节点三维坐标实时观测,保证网格单元构件的地面精确拼装;发明可调节的临时定位支撑胎架、自适应操作平台技术,确保了高空天幕单元结构和散件的顺利拼装;最后,采用基于BIM的三维激光扫描智能安装精度复核技术,确保了天幕整体进度及每一个细节的精准无误。从该工程的应用情况可以看出,基于BIM的复杂钢结构施工技术能有效解决超高层建筑中复杂钢结构制作、验收、安装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对其他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高思慧[4](2020)在《我国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要求不断提高、钢铁产能过剩矛盾依然突出的多重环境背景下,钢结构建筑作为结构体系天然装配式、钢材消耗量大、原材料可回收的建筑形式,充分满足绿色发展要求,有效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成为建筑行业未来发展方向。近几年,在超高层建筑、大跨度厂房、公共建筑以及桥梁领域经常能见到钢结构的身影。但是,钢结构住宅的推广进展却极为缓慢。为推动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健康高速发展,2019年初,住建部市场监管司首次提出开展“钢结构+住宅”试点工作。为加快补充政策出台速度,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研究我国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我国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为研究对象,剖析国内外发展现状,指出国内发展问题,挖掘深层影响因素,提出发展对策建议。首先,分析发达国家的发展现状并总结其发展经验,在相关政策标准和取得成效两个方面,对我国钢结构住宅产业化的发展现状进行剖析,在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其次,对影响我国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的因素进行系统地识别和分析。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确定影响因素清单,根据清单设计调查问卷并通过预调研优化问卷,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出9个公共因子并将其作为关键影响因素研究,通过观察发现,关键影响因素间可能蕴含潜在影响关系,因此采用DEMATEL/ISM集成建模方式,得到关键影响因素作用机理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解读,分析各个层级间关键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最后,挖掘关键影响因素作用机理模型中的深层影响因素,据此提出我国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建议。本文建立了我国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关键影响因素作用机理模型,并结合国内外发展现状,针对深层影响因素提出政府管控、产业组织、技术体系三方面的建议,为解决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问题提供切入点,有利于推动产业平稳有序发展。

蔡华耀[5](2020)在《澳门路氹城上葡京大型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澳门赌权开放政策实施,带动了很多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在多个澳门赌场相继落成后,相关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建设的需求也逐渐增加,其中,一大批大型钢结构建筑不断拔地而起。钢结构建筑在澳门得到很好的发展是由于其具有材料强度高、重量轻、抗震性能好、制作工厂化程度高、施工周期短和可回收利用等优点,钢结构工程在澳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在澳门,已落成的钢结构建筑物按结构体系划分有高层钢结构、大跨度钢结构、空间钢结构和轻钢结构等。截至目前,在澳门区,有超过13个大型钢结构已完工,具有代表性的有:澳门蛋、新葡京酒店、银河综合渡假城、新濠影汇、澳门科学馆、威尼斯人酒店、法国巴黎人酒店等。而在澳门路氹城即将落成的上葡京是澳门近年来最大的大型钢结构工程建筑,落成后将会成为澳门钢结构地标作品之一。随着建筑师对结构外形的设计的不断更新,使用者对建筑空间要求标准、业主对成本回报和施工工期的要求不断提高,相信钢结构建筑在澳门的市场份额会越来越大,前景会更加广阔。文章以澳门路氹城上葡京为例,对澳门大型钢结构工程的建筑施工质量进行探讨和研究。文章旨在对大型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进行相关的研究,以不断提高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保障其施工管理过程的质量控制和工程效率。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采用了文献研究法与个案研究法等形式开展了此次的研究,对钢结构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提出了一定的见解。首先文章就当下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现状以及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人为因素、机械因素、材料因素、测量因素、施工方法因素、环境因素等六类影响钢结构工程质量的常见诱因进行归类,分析各种因素影响下的钢结构工程在施工上存在的质量问题。其次文章就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以加强钢结构工程质量控制的效果。针对不同类型的质量影响因素,文章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以致力提高钢结构工程质量控制体系的完整性,进一步促进钢结构工程质量控制的技术提升。在此过程中文章以澳门路氹城上葡京钢结构工程作为案例对其工程质量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工程组织架构、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施工质量控制的对策、大型起重机操作、构件焊接质量控制、供应商生产质量控制等方面更紧贴地在实际操作层面上对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和施工人员监督机制作出研究。通过上一章节的理论研究以及现场施工实际操作的问题研究相互结合,进而更有效的对钢结构施工质量的风险问题进行规避和控制,最大限度保障和提升钢结构施工的高质量性。钢结构建筑工程已经成为当下建筑工程的主流形式,因此建筑人员需要对其建筑质量的提升进行不断的研究,以改善当下钢结构施工现状,促进钢结构工程质量的提升,保障质量控制体系的完善。通过对澳门地区人才的培养和支持,从而推进钢结构在澳门健康发展,促进并推广钢结构的设计、制作、安装、检查及验收等工作,为港澳地区钢结构企业提供更多有关结构用钢的信息、钢结构的进展和钢结构在港澳的发展策略。提升澳门钢结构工程技术水平,做好质量控制和管理的环节。

凤薇[6](2020)在《安徽FD钢构公司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钢结构以自重轻、跨度大、施工周期短、环境污染少等诸多优越性引起国内许多建筑工程企业关注,并在建筑工程领域中得到迅速应用。随着国家对环保领域工作日益重视,绿色节能建筑成为未来城市建设的重点,绿色钢结构建筑市场快速增长,钢结构企业面临巨大发展机会。FD钢构公司是安徽一家新兴钢结构民营公司,拥有钢结构专业承包叁级资质。面对市场机会,安徽FD钢构公司如何制定适合市场营销策略是实现公司经营绩效提升重要问题之一。文章以安徽FD钢构公司为研究对象,在介绍营销策略和工业品营销相关理论基础上,分析了公司营销环境,研究了安徽FD钢构公司营销策略问题。文章主要从五方面开展研究:一是介绍营销策略和工业品营销相关理论,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二是运用PEST和5力竞争模型方法,分析安徽FD钢构公司宏观营销环境和微观营销环境;三是分析公司STP营销、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运用鱼骨图方法重点分析了导致这些营销策略问题的原因;四是针对存在问题从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四个方面提出安徽FD钢构公司营销策略优化建议;五是从理念、制度和团队等方面出发提出安徽FD钢构公司营销策略优化保障措施。文章围绕安徽FD钢构公司营销策略问题进行研究,其研究结论对于提升公司经营绩效和营销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中小钢构公司抓住市场机会优化钢构产品营销策略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王紫瑜[7](2020)在《装配式钢框架建筑泡沬陶瓷内隔墙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文中研究表明绿色建筑是我国建筑未来发展的趋势,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作为绿色建筑的代表,易于实现工业化设计,标准化施工。然而,我国装配式钢结构的发展仍不完善,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原因是与钢结构建筑相配套的围护体系不完善。作为围护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内墙系统的革新对于整个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某厂家生产的泡沫陶瓷隔墙板作为一种新型的工业产品,在推广至实际工程使用前,需对其各项性能指标开展全面的研究工作,基于各类建筑规范及文献资料对内隔墙的系列要求,本文以密度为350kgm3的泡沫陶瓷墙板为对象,通过试验、标准化设计、协同工作分析等对其展开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针对泡沫陶瓷隔墙板的物理力学性能问题,采取了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的手段,利用电镜能谱一体机进行表观扫描分析;完成了抗压强度、导热系数、外观质量与尺寸偏差的检测、面密度、抗冻性、干燥收缩值等试验以及复合泡沫陶瓷墙板的抗弯试验;通过计算得到了传热系数和隔声量预测值;结果表明泡沫陶瓷隔墙板满足国家规范基本要求,可应用于内隔墙,提供了一定的试验与理论依据。(2)提出了泡沫陶瓷隔墙板的标准化设计原则。依据主体结构与围护结构之间的模数化协调理论,确定了泡沫陶瓷隔墙板基本模数和优先模数。结合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与规范,对隔墙板与钢框架、楼板、以及墙板之间的节点构造进行标准化设计,并分析了墙板的开裂原因及接缝处理,对泡沫陶瓷隔墙板的标准化形成提供了实际指导意义。在此研究基础上,结合BIM技术,展望了隔墙板设计的应用前景,并进行了内隔墙常见连接构造的可视化设计。(3)针对市面上不同隔墙板的技术、经济指标,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为泡沫陶瓷墙板在装配式钢框架建筑中的后续应用与改进提出了一些思路建议。(4)结合国家规范要求,针对隔墙板与主体结构的协同工作问题,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gen对太原市某钢结构工程进行建模,分析主体结构的侧向位移及挠度,作为隔墙板与主体结构连接构造的留缝依据。

李俊龙[8](2020)在《我国高层建筑钢结构发展的主要问题》文中认为在我国社会经济建设持续发展的现况下,人们对生活品质有了许多新的要求。人们对建筑结构提出的要求为我国高层建筑钢结构带来了一定的发展空间。虽然钢结构在应用过程中有房屋自重轻、可变性好、生产自动化和建设装备化水平高、抗震性好以及成本造价低等多种优势特性,但现如今的钢结构发展依旧不够完善,在其发展历程中依旧存有一些问题尚未解决。因此,必须对我国高层建筑钢结构发展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董芙蓉[9](2020)在《JNDC钢结构公司市场营销策略优化研究》文中认为营销战略是现代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如何对企业的营销策略进行优化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效果。近年来,钢结构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行业内近3万家年产量不足5万吨的中小型企业为求生存竞争激烈,上游产能过剩的大型钢铁企业纷纷向钢结构行业延伸,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蜂拥而上的结果导致钢结构企业利润增速不断缩窄,平均利润率已由2005年的5%左右降至3.5%左右。本文的研究对象JNDC钢结构公司作为山东省首家入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试点的企业,在推动钢结构行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奠定了一定的行业竞争基础,但目前也存在一些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而市场营销策略方面的问题尤其突出,导致2018年营业收入、净利润较17年大幅下降。如何对公司的市场营销策略进行优化、在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市场机会的同时,实现营业收入、净利润扭亏为盈是摆在JNDC钢结构公司经营管理面前的一个重要难题。本文以4Ps营销策略组合、STP战略等相关理论为基础,首先对公司现行的营销策略及经营现状进行分析,并采用实地调研和调查访谈的方法总结归纳出其目标市场选择不利、营销管理弱、销售净利润下降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综合运用PEST、波特五力模型等分析工具对JNDC公司营销所面临的宏观环境与行业环境进行分析,得出钢结构产品面临的外部政治、经济、技术、社会以及行业环境均有利于大型钢结构企业的发展;在对JNDC钢结构公司内部环境进行分析后得出其具有公司实力雄厚、技术水平高等优势和产品结构不合理、营销管理弱等劣势。继而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内、外部因素评价矩阵进行定量分析,得出公司在当前钢结构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国家政策大力扶持的背景下有利于其发挥规模大、技术水平高的优势来获得成功。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并结合SWOT分析模型和STP目标市场战略理论,本文提出JNDC公司当前应抓住“新冠疫情”带来的市场机遇发展医院隔离病房改扩建业务;长远来看则应重新定位目标市场、调整产品结构,围绕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四个维度实施JNDC公司的营销策略优化方案,并从制度、组织、人员等方面设计了保障措施。最后提出了在国家政策大力扶持装配式建筑的背景下,JNDC钢结构公司营销策略方案优化的核心是发展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业务、将营销重心由国际转向国内的结论,并对钢结构企业的市场营销前景做了展望。

曹石[10](2020)在《装配式异形束柱钢框架-支撑住宅结构体系抗震性能与设计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逐渐加快推进住宅产业化发展,装配式钢结构因其抗震性能优越以及轻质环保等诸多优点,从而得到大力推广和广泛应用。但是,当前我国应用的钢结构住宅体系尤其是应用的高层住宅钢结构体系存在着工厂制作程度较低、标准化应用较差以及围护体系落后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制约了国内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应用和推广。针对我国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体系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文基于标准化制作和设计理念提出一种新型装配式异形束柱钢框架-支撑住宅体系。该体系主要由钢异形束柱承重构件、上环下隔式梁柱节点、预制混凝土墙体大板以及叠合楼板等部件组成,其具有工厂制作化、现场焊接少、施工便捷高效以及集成化高等特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该体系的抗震性能和部分关键设计依据尚缺乏足够的研究和理论支撑,制约了该体系的推广。因此,本文将围绕装配式异形束柱钢框架-支撑住宅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及设计理论中的关键问题开展研究,旨在为其推广和应用奠定理论技术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梁柱节点在本文研究结构体系中为传递力的主要部位,对结构的承载力和抗震性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本文考虑柱壁厚度、梁截面高度、柱截面形式、外肋贴板、柱连接方式以及翼缘削弱(RBS)梁截面构造等因素,遵循“强节点、弱构件”的原则,共设计了9个足尺上环下隔式异形束柱梁柱节点,并对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来研究该节点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模式、传力机制、耗能能力以及承载力等性能。结果表明,除了RBS梁截面节点的试件,其塑性发展以及破坏区域主要集中梁端,破坏模式主要包括梁端焊缝断裂和环板断裂两种;而采用RBS梁截面构造的上环下隔式梁柱节点的塑性发展则集中在RBS区域,其破坏模式为在RBS区域内翼缘受拉断裂。试验中得到的试件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饱满,表明该节点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节点的承载力主要受到梁截面高度和柱壁厚度的影响,而外肋贴板构造、异形束柱截面形式等因素对承载力的影响很小;此外,除了试件T-6以外,试验中其余节点的转动能力均能够满足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抗震设计要求。(2)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新型上环下隔式异形束柱梁柱节点的数值模型,对试验节点进行模拟分析,并与试验结果对比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通过该模型对节点进行全过程和关键部位的应力分析可得,环板的应力主要集中与梁直接连接的腔体区域,表明该腔体主要承受梁端传递来的弯矩,其他腔体承受的弯矩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梁与环板连接截面、环板与柱壁连接截面以及RBS区域过焊孔都处存在的严重的应力集中现象,与试验中的破坏截面基本一致。为弥补试验的参数不足,基于上述有限元模型进行参数分析,结果表明,环板和隔板的厚度和悬挑长度以及柱壁厚度对节点的承载力和刚度有一定影响,而轴压比的影响很小。采用屈服线理论推导出此类节点的承载力计算公式,将该公式计算得到的承载力与试验、有限元模型以及《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2015)的结果进行对比,表明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和有限元结果比较接近,比规程取值更加合理和准确;最后依据试验、理论和有限元模型对新型节点的研究成果给出了该类节点的构造要求和设计方法。(3)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拟合的方法,建立了上环下隔类梁柱节点的初始刚度计算公式;基于前文研究成果,并通过有限元模型数据,建立该类节点弯矩-转角(M-θ)关系分别在单调荷载作用下的计算模型和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恢复力模型;将采用上述模型的计算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对比,两者结果吻合较好,表明上述模型可以用作结构的弹塑性分析。(4)针对预制混凝土墙体大板在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中应用时与主体结构连接的问题,分别提出外挂和内嵌两种连接形式的新型墙板连接节点;对其中受力复杂的外挂墙板连接节点进行研究,并给出该连接节点的设计方法和参数取值。为了研究预制混凝土墙体大板对装配式钢结构的动力特性的影响,分别对两栋采用预制混凝土墙体大板的装配式钢结构工程的动力特性进行现场实测;试验结果表明,预制混凝土墙体大板对主体钢结构的动力特性有较大的影响,我国《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2015)给出的自振周期折减系数取值较大;为避免采用预制混凝土墙体大板的主体结构在抗震设计时计算得到地震荷载偏小,通过分析研究建议当预制混凝土墙体大板与结构柔性连接时,结构自振周期折减系数可取0.7~0.8,当预制混凝土墙体大板与结构刚性连接时,需将墙板做为结构构件建模来进行结构分析计算。(5)选取不同结构高度建立考虑上环下隔式梁柱节点弯矩-转角关系的装配式异形束柱钢框架-支撑住宅结构体系地震反应分析模型,通过静力弹塑性分析法和能力谱法对装配式异形束柱钢框架-支撑住宅结构体系的强度折减系数R进行分析和讨论,建议该体系的强度折减系数R可取3.6,并依据建议的系数得到修正后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可供该新型体系抗震设计参考。(6)对某一工程案例应用装配式异形束柱钢框架-支撑住宅体系进行设计,分别从结构体系和围护体系两个方面出发,详细介绍了该体系的设计流程和装配化施工过程,表明该体系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二、我国高层建筑钢结构的发展及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高层建筑钢结构的发展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多高层钢结构案例基于性能目标的抗震分析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多高层钢结构的发展与现状
        1.2.1 国内外多高层钢结构的发展
        1.2.2 多高层钢结构的优点及问题
    1.3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的发展及现状
        1.3.1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产生背景
        1.3.2 基于性能抗震理论的发展及现状
    1.4 钢结构建筑的耗能减震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多高层钢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及分析方法
    2.1 引言
    2.2 多高层钢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内容
        2.2.1 地震作用水平
        2.2.2 结构性能水平
        2.2.3 结构性能指标及量化
        2.2.4 结构性能目标
    2.3 多高层钢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方法
        2.3.1 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
        2.3.2 基于变形核验的设计方法
        2.3.3 按延性系数设计法
    2.4 多高层钢结构基于性能抗震分析方法
        2.4.1 Pushover分析方法
        2.4.2 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多高层钢结构案例Pushover分析与抗震性能评价
    3.1 工程简介
        3.1.1 工程概况
        3.1.2 荷载情况
        3.1.3 结构施工图及构件统计
    3.2 反应谱分析结果与Pushover分析准备
        3.2.1 计算模型的建立
        3.2.2 反应谱计算结果
        3.2.3 塑性铰的定义
        3.2.4 荷载工况
    3.3 Pushover分析结果与抗震性能评价
        3.3.1 四种工况下的基底剪力-顶点位移曲线
        3.3.2 四种工况下性能点的确定
        3.3.3 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价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高层钢结构案例的抗震性能优化分析
    4.1 引言
    4.2 基于调整构件截面的抗震性能优化分析
        4.2.1 结构构件截面的调整
        4.2.2 调整截面后多高层钢结构 Pushover 分析结果与抗震性能评价
    4.3 基于设置隔震支座的抗震性能优化分析
        4.3.1 隔震支座的选型与布置
        4.3.2 设置隔震支座后多高层钢结构Pushover分析结果与抗震性能评价
    4.4 基于设置防屈曲支撑的抗震性能分析
        4.4.1 防屈曲支撑的布置
        4.4.2 设置防屈曲支撑后多高层钢结构Pushover分析结果与抗震性能评价
    4.5 基于性能目标的不同优化方案抗震性能对比
        4.5.1 层间位移角
        4.5.2 塑性铰发展
        4.5.3 层间剪力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罕遇地震下多高层钢结构案例弹塑性时程分析与抗倒塌能力评价
    5.1 引言
    5.2 地震波的选用
    5.3 多高层钢结构案例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与抗震性能对比评价
        5.3.1 层间位移角
        5.3.2 层间剪力
        5.3.3 楼层位移
    5.4 多高层钢结构案例抗倒塌能力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火灾下不锈钢-混凝土组合梁受力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火灾的危害
        1.1.2 不锈钢的应用与发展
        1.1.3 组合结构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引言
        1.2.2 常温下不锈钢材料力学性能
        1.2.3 高温下不锈钢材料力学性能
        1.2.4 高温下栓钉抗剪连接件受力性能
        1.2.5 不锈钢梁抗火性能
        1.2.6 钢-混凝土组合梁抗火性能
        1.2.7 钢-混凝土组合梁抗火计算方法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高温下不锈钢-混凝土组合梁材料力学性能
    2.1 引言
    2.2 不锈钢材料热工性能
        2.2.1 质量密度
        2.2.2 比热
        2.2.3 热膨胀系数
        2.2.4 导热系数
    2.3 钢筋材料热工性能
        2.3.1 质量密度
        2.3.2 比热
        2.3.3 热膨胀系数
        2.3.4 导热系数
    2.4 混凝土材料热工性能
        2.4.1 质量密度
        2.4.2 比热
        2.4.3 热膨胀系数
        2.4.4 导热系数
    2.5 高温下不锈钢的力学性能
        2.5.1 高温下不锈钢的屈服强度
        2.5.2 高温下不锈钢的弹性模量
        2.5.3 高温下不锈钢的极限抗拉强度
        2.5.4 高温下不锈钢的极限应变
        2.5.5 高温下不锈钢的应力-应变曲线
    2.6 高温下钢筋的力学性能
        2.6.1 高温下钢筋的屈服强度
        2.6.2 高温下钢筋的弹性模量
        2.6.3 高温下钢筋的应力-应变曲线
    2.7 高温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2.7.1 高温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2.7.2 高温下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2.7.3 高温下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
    2.8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不锈钢-混凝土组合梁火灾试验
    3.1 概述
    3.2 试验设备与测量仪器
    3.3 试验试件和试验装置的设计与制作
        3.3.1 不锈钢-混凝土组合梁试件设计
        3.3.2 试件测点布置
        3.3.3 试验试件加工
        3.3.4 试验装置设计与制作
    3.4 试验方法
        3.4.1 试验布置
        3.4.2 测量内容
        3.4.3 试验步骤
    3.5 试验现象
    3.6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3.7 试验结果
    3.8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火灾下不锈钢-混凝土组合梁受力性能有限元分析
    4.1 概述
    4.2 不锈钢-混凝土组合梁抗火性能数值分析方法
    4.3 高温下不锈钢圆柱头栓钉抗剪性能数值模拟分析
        4.3.1 不锈钢圆柱头栓钉模拟单元的选择
        4.3.2 常温下不锈钢圆柱头栓钉抗剪性能的荷载-滑移曲线
        4.3.3 高温下不锈钢圆柱头栓钉抗剪性能的荷载-滑移曲线
    4.4 常温下不锈钢-混凝土组合梁承载力分析
        4.4.1 单元选择与网格划分
        4.4.2 几何模型建立
        4.4.3 常温下材料力学性能
        4.4.4 相互作用设置
        4.4.5 边界条件与加载方式
        4.4.6 分析结果
    4.5 火灾下不锈钢-混凝土组合梁温度场分析
        4.5.1 材料热工性能参数
        4.5.2 单元类型
        4.5.3 相互作用设置
        4.5.4 温度场分析结果
        4.5.5 温度场分析模型的验证
    4.6 火灾下不锈钢-混凝土组合梁抗火性能分析
        4.6.1 高温下材料力学性能
        4.6.2 分析步设置
    4.7 不锈钢-混凝土组合梁抗火性能分析结果与对比
        4.7.1 试件跨中竖向位移-时间曲线
        4.7.2 试件破坏形态
        4.7.3 试件临界温度和最大跨中位移
    4.8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不锈钢-混凝土组合梁抗火性能参数化分析
    5.1 概述
    5.2 抗火性能单参数分析
        5.2.1 边界条件
        5.2.2 荷载类型
        5.2.3 荷载比n
        5.2.4 混凝土板厚h_c
        5.2.5 混凝土板翼缘宽度b_c
        5.2.6 钢筋直径d
        5.2.7 钢梁的截面特性
        5.2.8 跨度L
        5.2.9 抗剪连接程度η
        5.2.10 不锈钢材料的冷加工效应
    5.3 多参数耦合分析
        5.3.1 混凝土板厚h_c-荷载比n
        5.3.2 跨度L-荷载比n
        5.3.3 混凝土板厚h_c-跨度L
    5.4 不锈钢-混凝土组合梁与普通钢-混凝土组合梁抗火性能对比
    5.5 不锈钢-混凝土组合梁与不锈钢梁抗火性能对比
    5.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不锈钢-混凝土组合梁抗火计算理论
    6.1 概述
    6.2 不锈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温度计算
        6.2.1 不锈钢梁升温计算公式
        6.2.2 混凝土板升温计算公式
    6.3 高温下不锈钢-混凝土组合梁极限承载力
        6.3.1 高温下普通钢-混凝土组合梁承载力计算方法
        6.3.2 高温下不锈钢-混凝土组合梁承载力数值模拟分析
        6.3.3 高温下不锈钢-混凝土组合梁承载力计算公式拟合
    6.4 火灾作用下不锈钢-混凝土组合梁临界温度
        6.4.1 临界温度已有的计算方法
        6.4.2 温度附加弯矩系数K的已有计算方法
        6.4.3 温度附加弯矩系数K’的新计算公式
        6.4.4 不锈钢-混凝土组合梁临界温度的计算方法
    6.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3)基于BIM的超高层建筑复杂钢结构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BIM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1.2.2 超高层钢结构建筑在国内外发展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意义
    1.4 技术路线
2 BIM技术在复杂钢结构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2.1 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工程概况
        2.1.1 典型结构简介
        2.1.2 典型节点简介
    2.2 BIM在周大福复杂钢结构工程中的可行性分析
    2.3 天津周大福项目复杂钢结构施工技术研究分析
        2.3.1 钢结构深化研究分析
        2.3.2 智能放样下料技术
        2.3.3 虚拟组装技术
        2.3.4 虚拟仿真技术
        2.3.5 智能验收技术
3 基于BIM的异形复杂钢结构加工技术
    3.1 工程概况
        3.1.1 弯扭汇交组合节点
        3.1.2 CFT+SRC复杂截面组合柱[33]
    3.2 重难点分析
    3.3 解决思路
        3.3.1 基于BIM的复杂节点深化技术
        3.3.2 复杂钢结构加工技术
        3.3.3 基于BIM的三维激光智能验收技术
        3.3.4 基于BIM的复杂钢结构安装技术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BIM的空间复杂钢桁架施工技术
    4.1 工程概况
        4.1.1 跨多层空间曲面转换桁架
        4.1.2 空间锥台复合桁架
    4.2 重难点分析
    4.3 解决思路
        4.3.1 BIM软件合理分段分节
        4.3.2 桁架虚拟预拼装、建造技术应用
        4.3.3 桁架装配化施工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BIM的变跨度单层网壳钢天幕施工技术
    5.1 工程概况
    5.2 重难点分析
    5.3 解决思路
        5.3.1 基于BIM的天幕安装定位信息提取
        5.3.2 交叉网格单元地面拼装
        5.3.3 交叉网格单元胎架组对
        5.3.4 交叉网格单元整体吊装
        5.3.5 基于BIM的天幕整体安装精度复核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4)我国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内容及结构
        1.3.1 论文内容
        1.3.2 论文结构
2 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2.1 国内外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现状
        2.1.1 国外发展现状
        2.1.2 国内发展现状
    2.2 我国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2.2.1 宏观层面
        2.2.2 微观层面
    2.3 本章小结
3 我国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
    3.1 影响因素识别
        3.1.1 基于文献研究的初步识别
        3.1.2 基于专家访谈的清单调整
        3.1.3 影响因素最终清单
    3.2 影响因素探索性因子分析
        3.2.1 分析模型选取与主要步骤
        3.2.2 数据收集与检验
        3.2.3 公因子构造与提取
        3.2.4 公因子命名解释
    3.3 关键影响因素作用机理分析
        3.3.1 DEMATEL/ISM集成系统结构建模
        3.3.2 关键因素影响关系确定
        3.3.3 多级阶梯结构模型建立
        3.3.4 多级阶梯结构模型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我国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策略
    4.1 政府管控方面
        4.1.1 加强方向引导政策针对性
        4.1.2 拓宽开发激励政策覆盖面
        4.1.3 健全政府监管保障机制
    4.2 产业组织方面
        4.2.1 提升企业管理组织能力
        4.2.2 建立完整成熟的产业链
    4.3 技术体系方面
        4.3.1 提高设计与施工技术
        4.3.2 编制完备的标准规范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论
    5.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A 我国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影响因素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B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澳门路氹城上葡京大型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3.1 论文的研究思路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澳门大型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现状、问题及原因
    2.1 大型钢结构相关理论
        2.1.1 大型钢结构工程的定义
        2.1.2 大型钢结构工程的质量控制理论
    2.2 澳门大型钢结构工程现状
        2.2.1 工程概况
        2.2.2 项目布局
        2.2.3 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标准与方案
        2.2.4 项目现场安全责任制
        2.2.5 项目环境卫生管理措施
    2.3 澳门大型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2.3.1 人为因素
        2.3.2 机械因素
        2.3.3 材料因素
        2.3.4 施工方法因素
        2.3.5 测量因素
        2.3.6 环境因素
    2.4 原因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加强澳门大型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和效果
    3.1 5M1E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3.1.1 人为因素质量控制
        3.1.2 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
        3.1.3 材料的质量控制
        3.1.4 施工方法的质量控制
        3.1.5 测量质量控制
        3.1.6 环境因素的质量控制
    3.2 澳门大型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效果
        3.2.1 施工质量和环保成效
        3.2.2 效率、经济、风险等方面的优势
        3.2.3 持续推行项目技术标准化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工程实例
    4.1 工程概况
        4.1.1 工程组织结构
        4.1.2 质量岗位职责
    4.2 结构施工方案
        4.2.1 桁架制造总体工艺要点
        4.2.2 焊接工艺要点
    4.3 制作工艺
    4.4 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对策
        4.4.1 吊机施工质量控制
        4.4.2 构件制作精度控制
        4.4.3 构件焊接质量控制
        4.4.4 供应商生产质量控制
        4.4.5 柱头K-NODE节点制作质量控制
        4.4.6 钢结构防火材料应用
        4.4.7 钢结构构件保护措施
        4.4.8 楼承板制作质量控制
        4.4.9 剪力钉制作质量控制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安徽FD钢构公司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STP营销
        2.1.1 市场细分
        2.1.2 目标市场选择
        2.1.3 市场定位
    2.2 营销组合策略
    2.3 工业品营销
第3章 安徽FD钢构公司业务发展概况
    3.1 安徽FD钢构公司简介
        3.1.1 公司发展历程
        3.1.2 公司人力资源情况
    3.2 安徽FD钢构公司业务发展概况
        3.2.1 公司业务总体发展情况
        3.2.2 公司产品销售情况
第4章 FD钢构公司营销环境分析
    4.1 宏观营销环境分析
        4.1.1 政治环境分析
        4.1.2 经济环境分析
        4.1.3 社会环境分析
        4.1.4 技术环境分析
    4.2 微观营销环境分析
        4.2.1 竞争态势分析
        4.2.2 主要竞争对手
        4.2.3 客户购买行为分析
第5章 FD钢构公司营销策略现状分析
    5.1 公司STP营销分析
        5.1.1 市场细分
        5.1.2 目标市场选择
    5.2 公司产品策略分析
        5.2.1 产品组合策略分析
        5.2.2 产品定位策略分析
        5.2.3 产品结构策略分析
        5.2.4 产品服务分析
        5.2.5 产品策略问题及原因分析
    5.3 价格策略分析
        5.3.1 定价策略分析
        5.3.2 调价策略分析
        5.3.3 价格策略问题及原因分析
    5.4 渠道策略分析
        5.4.1 渠道选择策略分析
        5.4.2 渠道管理策略分析
        5.4.3 渠道策略问题及原因分析
    5.5 促销策略分析
        5.5.1 促销方式分析
        5.5.2 人员推销策略分析
        5.5.3 公共关系策略分析
        5.5.4 促销策略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6章 FD钢构公司营销策略优化建议
    6.1 STP营销优化建议
    6.2 产品策略优化建议
    6.3 价格策略优化建议
    6.4 渠道策略优化建议
    6.5 促销策略优化建议
第7章 FD钢构公司营销策略优化保障措施
    7.1 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营销理念
    7.2 加强公司营销管理制度建设
    7.3 强化营销管理信息化建设
    7.4 加强市场营销团队建设
第8章 结论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装配式钢框架建筑泡沬陶瓷内隔墙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钢结构建筑研究现状
        1.2.1 国外钢结构建筑研究现状
        1.2.2 国内钢结构建筑研究现状
    1.3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中内隔墙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1.3.1 发展现状
        1.3.2 问题
    1.4 研究意义及内容
第2章 泡沫陶瓷隔墙板基本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国家标准关于内隔墙的基本要求
        2.2.1 满足墙体的物理性能要求
        2.2.2 满足墙体的力学性能要求
    2.3 基本性能试验
        2.3.1 泡沫陶瓷电镜扫描分析
        2.3.2 外观质量与尺寸偏差的检测
        2.3.3 面密度测试
        2.3.4 抗冻性
        2.3.5 干燥收缩值
        2.3.6 导热系数
        2.3.7 泡沫陶瓷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2.3.8 传热系数分析
        2.3.9 隔声性能分析
        2.3.10 抗弯试验分析
    2.4 小结
第3章 泡沫陶瓷隔墙板的标准化设计
    3.1 引言
    3.2 泡沫陶瓷标准化设计
        3.2.1 墙板尺寸模数化
        3.2.2 节点连接构造通用化
        3.2.3 规范标准化
    3.3 BIM的应用
    3.4 不同墙板的技术经济指标分析
    3.5 小结
第4章 隔墙板与钢框架结构协同工作的有限元分析与工程应用
    4.1 结构的侧向位移允许值
    4.2 受弯构件的挠度允许值
    4.3 有限元软件介绍
    4.4 工程概况
    4.5 模型建立
        4.5.1 材料参数
        4.5.2 模型参数
        4.5.3 荷载及其组合
    4.6 层间位移角
    4.7 X、Y方向的侧向位移
        4.7.1 X方向的侧向位移
        4.7.2 Y方向的侧向位移
    4.8 Z方向的挠度
    4.9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我国高层建筑钢结构发展的主要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高层建筑钢结构的积极作用
    1.1 建设速度快
    1.2 建设质量优良
    1.3 优化便捷、污染性小
    1.4 增加有效应用面积
    1.5 工业化水平较高
2 我国高层建筑钢结构的发展近况
3 我国高层建筑钢结构的主要应用
4 对我国高层建筑钢结构未来发展的展望
5 结语

(9)JNDC钢结构公司市场营销策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STP目标市场战略理论
    2.2 4Ps营销策略组合
        2.2.1 产品策略
        2.2.2 价格策略
        2.2.3 分销策略
        2.2.4 促销策略
第三章 JNDC钢结构公司现行营销策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公司简介
    3.2 现行营销策略及经营现状分析
        3.2.1 现行营销策略
        3.2.2 经营现状分析
    3.3 JNDC公司现行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分析
        3.3.1 产品方面
        3.3.2 价格方面
        3.3.3 渠道方面
        3.3.4 促销方面
第四章 JNDC钢结构公司内外部营销环境分析
    4.1 外部环境分析
        4.1.1 宏观环境分析
        4.1.2 行业环境分析
        4.1.3 外部环境评价
    4.2 内部环境分析
        4.2.1 组织结构
        4.2.2 人力资源
        4.2.3 技术水平
        4.2.4 营销现状
        4.2.5 企业荣誉
        4.2.6 内部环境评价
    4.3 SWOT分析矩阵
第五章 JNDC钢结构公司市场营销策略优化方案设计
    5.1 JNDC钢结构公司STP分析
        5.1.1 市场细分
        5.1.2 目标市场选择
        5.1.3 市场定位
    5.2 产品策略
    5.3 价格策略
        5.3.1 招标定价
        5.3.2 降低价格
        5.3.3 撇脂定价
    5.4 渠道策略
        5.4.1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渠道策略
        5.4.2 高层及超高层建筑渠道策略
        5.4.3 海外业务渠道策略
    5.5 促销策略
第六章 JNDC钢结构公司市场营销策略优化的保障措施
    6.1 加大研发力度,打造新型绿色产业链
    6.2 加强成本控制,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6.3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美誉度
    6.4 培养专业营销人才,进行全方位促销
    6.5 加强售后服务,维护好客户关系
    6.6 优化营销激励机制,促进工程款回收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装配式异形束柱钢框架-支撑住宅结构体系抗震性能与设计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钢结构住宅结构体系发展
        1.2.1 低层钢结构住宅体系
        1.2.2 多高层钢结构住宅体系
        1.2.3 装配式异形束柱钢框架-支撑住宅体系
    1.3 本文研究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冷弯方钢管-H型钢梁柱节点研究现状
        1.3.2 异形柱梁柱节点研究现状
        1.3.3 钢结构强度折减系数国内外研究现状
        1.3.4 预制混凝土墙体大板对钢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现状
    1.4 当前研究不足
    1.5 论文研究方法和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上环下隔式异形束柱梁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2.1 引言
    2.2 节点试件设计及加工
    2.3 节点试件材性试验
    2.4 节点试验准备
        2.4.1 加载方案
        2.4.2 加载制度
        2.4.3 量测内容
    2.5 试验现象
        2.5.1 试件I-1
        2.5.2 试件I-2
        2.5.3 试件I-3
        2.5.4 试件T-1
        2.5.5 试件T-2
        2.5.6 试件T-3
        2.5.7 试件T-4
        2.5.8 试件T-5
        2.5.9 试件T-6
        2.5.10 试验现象及破坏模式分析讨论
    2.6 试验结果分析
        2.6.1 荷载-位移滞回曲线
        2.6.2 刚度退化
        2.6.3 骨架曲线
        2.6.4 延性系数
        2.6.5 耗能能力
        2.6.6 节点域剪切角分析
        2.6.7 梁翼缘应力分布
        2.6.8 环板与贯穿隔板应力分布
    2.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上环下隔式异形束柱梁柱节点数值分析及理论研究
    3.1 引言
    3.2 试验节点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2.1 模型中材料本构关系
        3.2.2 单元选取及边界条件
        3.2.3 有限元模型的求解
    3.3 试验与有限元模型结果对比
        3.3.1 试验过程现象对比
        3.3.2 滞回曲线对比
        3.3.3 骨架曲线对比
    3.4 关键部位应力分布
        3.4.1 梁截面应力分布
        3.4.2 环板与隔板应力分布
    3.5 节点域受力机理分析
        3.5.1 I型束柱的节点域受力分析
        3.5.2 T型束柱的节点域受力分析
    3.6 节点构造参数的影响
        3.6.1 柱壁厚度的影响
        3.6.2 环板与隔板悬挑长度影响
        3.6.3 环板与隔板厚度的影响
        3.6.4 轴压比的影响
    3.7 节点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
        3.7.1 标准梁截面节点承载力计算方法
        3.7.2 翼缘削弱式(RBS)节点承载力计算方法
    3.8 新型节点的设计方法
        3.8.1 环板和隔板构造要求
        3.8.2 强柱弱梁验算
        3.8.3 节点域验算
    3.9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上环下隔式梁柱节点的弯矩-转角关系及其恢复力模型研究
    4.1 引言
    4.2 梁柱节点分类
    4.3 上环下隔式梁柱节点的初始刚度
        4.3.1 节点初始刚度的参数分析
        4.3.2 节点初始刚度计算
    4.4 新型梁柱节点的形状系数
    4.5 理论模型与有限元结果对比
    4.6 上环下隔式梁柱弯矩-转角关系恢复力模型研究
        4.6.1 上环下隔式梁柱节点的弯矩-转角关系滞回曲线
        4.6.2 上环下隔式梁柱节点的弯矩-转角关系骨架模型
        4.6.3 理论和有限元结果对比
        4.6.4 节点弯矩-转角关系刚度退化规律
        4.6.5 节点弯矩转角关系滞回模型的建立
    4.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预制混凝土墙体大板设计及其对主体钢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
    5.1 引言
    5.2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体系常用的围护墙板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
    5.3 预制混凝土墙体大板设计方法
        5.3.1 预制混凝土墙体大板的设计
        5.3.2 预制混凝土墙体大板与主体钢结构连接的设计
        5.3.3 新型外挂墙板连接节点设计
        5.3.4 新型内嵌墙板连接节点设计
        5.3.5 工业化的预制混凝土墙体大板制作和装配
    5.4 带预制混凝土墙体大板的钢结构工程动力特性现场实测
        5.4.1 试点工程的动力特性实测
        5.4.2 实测结果分析
        5.4.3 有限元模型分析与试验结果对比
    5.5 当前各国规范基本自振周期的计算结果对比
    5.6 考虑预制混凝土墙体大板影响的结构抗震设计建议
    5.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装配式异形束柱钢框架-支撑住宅结构体系的强度折减系数研究
    6.1 引言
    6.2 异形束柱钢框架-支撑住宅结构体系地震反应分析模型
        6.2.1 上环下隔式梁柱节点在ETABS中模型模拟
        6.2.2 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over)加载模式
    6.3 新型体系的抗震强度折减系数取值
        6.3.1 强度折减系数的计算方法
        6.3.2 强度折减系数的求解
        6.3.3 结构分析分析模型
        6.3.4 确定结构目标位移
        6.3.5 结构影响系数和位移放大系数求解
        6.3.6 新体系抗震设计地震作用计算建议
        6.3.7 结构层间位移角分析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装配式异形束柱钢框架-支撑住宅体系设计及应用
    7.1 引言
    7.2 装配式异形束柱钢框架-支撑住宅结构体系设计
        7.2.1 工程案例基本概况
        7.2.2 荷载取值
        7.2.3 抗震地震力取值建议
        7.2.4 分析结果
    7.3 围护体系设计
        7.3.1 预制混凝土墙体大板设计
        7.3.2 外挂墙板连接节点设计
        7.3.3 内嵌墙板的连接节点设计
    7.4 工厂化制作和装配化施工
    7.5 装配式异形束柱钢框架-支撑住宅体系的适用范围
    7.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本文创新点
    8.3 建议与展望
附录 节点试件加工图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我国高层建筑钢结构的发展及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多高层钢结构案例基于性能目标的抗震分析与优化[D]. 张鹏.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2]火灾下不锈钢-混凝土组合梁受力性能试验研究[D]. 韩云龙. 东南大学, 2020(01)
  • [3]基于BIM的超高层建筑复杂钢结构施工技术研究[D]. 韩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我国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研究[D]. 高思慧.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5]澳门路氹城上葡京大型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研究[D]. 蔡华耀. 华侨大学, 2020(01)
  • [6]安徽FD钢构公司营销策略研究[D]. 凤薇.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2)
  • [7]装配式钢框架建筑泡沬陶瓷内隔墙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D]. 王紫瑜.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8]我国高层建筑钢结构发展的主要问题[J]. 李俊龙. 城市建筑, 2020(12)
  • [9]JNDC钢结构公司市场营销策略优化研究[D]. 董芙蓉. 山东理工大学, 2020(02)
  • [10]装配式异形束柱钢框架-支撑住宅结构体系抗震性能与设计理论研究[D]. 曹石. 东南大学, 2020

标签:;  ;  ;  ;  ;  

我国高层建筑钢结构的发展与展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