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二指肠球部胃粘膜异位症的诊断(论文文献综述)
李艳乐[1](2020)在《消化道异位胰腺的临床特点分析、胃异位胰腺与胃间质瘤的临床特点比较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消化道异位胰腺的临床特点分析背景与目的目前,异位胰腺(ectopic pancreas,EP)的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症状无明显特异性,多数患者无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腹痛、腹胀、消化道出血等,目前依赖于病理学确诊,但既往文献多为个案报道或小样本研究,国内相关大样本研究极少,有关该病的临床特点分析数据欠缺,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以单中心相对较大样本的研究来探索消化道异位胰腺的相关临床特点。资料与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回顾性收集和分析了 2011年1月-2018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收治的209例消化道异位胰腺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病理明确诊断,收集的资料包括有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变的部位组成、内镜及超声内镜表现特点、治疗方式及结局随访等资料。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或者百分数表示,呈偏态分布的连续性变量采用中位数(全距)的方式表示,统计学分析采用的是 SPSS 19.0(SPSS Inc.,Chicago,IL,USA)软件。结果消化道异位胰腺患者呈逐年上升趋势,209例消化道异位胰腺患者中,男性为106例(50.72%),女性为103例(49.28%),男女患者的性别比例为1.03:1;年龄为40(6-77)岁。常见的症状有腹痛(41例,19.62%)、腹胀(43例,20.57%)、纳差(16例,7.66%)等,多数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30例,14.35%)。209例病例确诊的消化道异位胰腺病例中,有1例(0.48%)位于食管,159例(76.08%)位于胃部,13例(6.22%)位于十二指肠,24例(11.48%)位于空肠,12例(5.74%)位于回肠。159例胃部异位胰腺患者中,位于胃窦者128例(80.50%),胃体15例(9.43%),胃角6例(3.77%),胃底10例(6.29%)。普通内镜检查中:158例隆起性病变中,仅45例(26.95%)可在病变顶端见脐样凹陷或病变开口,病灶表面多光滑,色泽同正常粘膜,仅8例(4.79%)病变表面可见充血、水肿,3例(1.80%)病变表面可见溃疡形成,5例(2.99%)病变表面略粗糙。超声内镜显示:病变多起源于粘膜下层(85例,62.96%)和固有肌层(35例,25.93%),以低回声(77例,57.04%)和中等回声(51例,37.78%)多见。病灶边界多清楚(130例,96.3%),仅5例(3.7%)边界欠清。172例胃十二指肠异位胰腺中,153例行内镜下治疗。小肠异位胰腺患者共36例,分别为男19例,女17例,男:女=1.12:1,年龄45岁(25-72岁),其中空肠24例,回肠12例,均行外科手术治疗。结论1.消化道异位胰腺好发于胃、十二指肠、小肠,胃部以胃窦大弯多见;异位胰腺无明显特征性内镜表现,顶端有脐样凹陷患者比例低;2.超声内镜示上消化道异位胰腺多起源于粘膜下层,混合回声多见;3.上消化道异位胰腺可行内镜下治疗,小肠病变多行外科手术切除。第二部分胃异位胰腺与胃间质瘤的临床特点比较分析背景与目的消化道异位胰腺最常见于胃部,虽内镜下可见病变顶端有脐样凹陷,但仅少部分患者可观察到此特征,与胃间质瘤鉴别困难。而胃间质瘤亦是常见的一种胃粘膜下肿物,因具有潜在恶性,需要尽早诊断并给予治疗,因此两者的鉴别诊断至关重要,既往文献报道为小样本研究,所得结论并不可靠。因此本研究旨在采用较大样本对两种疾病的临床特点及内镜下相关表现进行比较分析,以探索两者的差别,从而为临床中两种疾病的鉴别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资料与方法本研究共纳入了 2011年1月-2018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6例胃异位胰腺患者和248例胃间质瘤患者。回顾性分析两者的临床表现、所在部位、内镜及超声内镜表现特点、治疗方式及结局随访等资料。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分析;分类变量以n(%)表示,比较分析采用χ2检验。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SPSS Inc.,Chicago,IL,USA)软件。P<0.05 被认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临床症状均不特异,常表现为腹痛、腹胀、纳差等不适,无症状者亦不少见。两组患者的病变均表现为粘膜下隆起,并可发生于胃的各个位置,但胃异位胰腺多发生于胃窦,而胃间质瘤多发生于胃体和胃底(P均<0.05);胃异位胰腺表面可见脐样凹陷或粘膜光滑,而胃间质瘤病变表面多粘膜光滑或糜烂(P均<0.05)。共130例胃异位胰腺患者行超声内镜检查,225例胃间质瘤患者行超声内镜检查,分析结果显示,胃异位胰腺主要来源于胃粘膜下层(85例,65.38%),其次为粘膜层和固有肌层;胃间质瘤主要来源于固有肌层(175例,77.78%)(P<0.05)。胃异位胰腺生长方式以肌壁内为主(102例,78.46%),而胃间质瘤以肌壁内、腔内和腔外为主(P<0.05)。胃异位胰腺的长径/短径比值高于胃间质瘤(1.86±0.24 vs 1.12±0.18,P<0.05)。胃异位胰腺以内镜下治疗为主(147例,94.23%),而胃间质瘤以外科手术和内镜下治疗为主(P<0.05)。结论1.胃异位胰腺和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无明显差异;胃异位胰腺多位于胃窦,胃间质瘤多位于胃体、胃底;2.胃异位胰腺多为肌壁内生长模式、混合低回声,多起源于粘膜下层;胃间质瘤多为腔内生长模式、均匀低回声,多起源于粘膜肌层及固有肌层;超声内镜下测量的胃异位胰腺长径/短径比值多高于胃间质瘤;3.胃异位胰腺以内镜下治疗为主,而胃间质瘤以外科手术和内镜下治疗为主。第三部分 空肠异位胰腺的临床病例特点及病理与CT表现相关性分析背景与目的异位胰腺术前诊断存在困难,但其放射学和内镜下表现特点可有助于诊断。钡剂造影检查显示为中央凹陷的圆形缺损,但发生比例较低;增强CT并无明确诊断价值,仅显示肠壁或粘膜层增厚。尤其是空肠异位胰腺的诊断更为困难,小肠镜检查在临床并未普及,因此该病的诊断仍需要影像学检查的辅助。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空肠异位胰腺病例特点,以及病理与CT表现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诊断空肠异位胰腺提供理论支持。资料与方法本研究收集2011年1月-2018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诊治的20例空肠异位胰腺的患者资料。收集和分析了其临床特点、病理诊断、CT表现等资料。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分析;分类变量计算相关分类的比例,分析比例时用χ2检验。统计学分析应用软件 SPSS19.0(SPSS Inc.,Chicago,IL,USA)。P<0.05提示数据分析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0例空肠异位胰腺患者中,所有病例均行CT检查,并发现相应的占位性病变,主要症状为腹痛、腹胀和黑便等,其中有6例患者无症状。空肠异位胰腺多位于空肠近段(15例,75%),直径为2.32±0.63cm(0.8cm-3.5cm),常见的形状为圆形(8例,40%)。多数病灶边界清楚(18例,90%),病灶本身呈小叶状(17例,85%),生长方式各异。仅在5例病变中观察到导管样结构,本研究中的病变表面未见凹陷性表现。空肠异位胰腺的强化模式,与正常位置胰腺相比,在动脉期有13例(65%)患者出现相同强化,在门脉期多数患者出现明显强化(8例,40%)或相同强化(8例,40%)。与空肠相比,多数病变在动脉期(16例,80%)和门脉期(18例,90%)均出现明显强化。空肠异位胰腺患者病变肉眼和镜下特点有:多呈淡黄色,有或无白色病灶,可见多个小叶,未见出血或囊性病灶,15例(75%)患者出现了异位胰腺和空肠之间的微导管相通。微观组成,其中导管优势者5例(25%),腺泡优势者15例(75%)。与正常胰腺强化模式相同或明显强化或强化均匀,病变多以腺泡为主;若表现为弱强化或不均匀强化,则病变多以导管为主。结论1.空肠近端异位胰腺直径多<3cm,呈卵圆形或扁平状,CT上可见多个小叶状结构;2.空肠异位胰腺生长方式不尽相同,病变导管结构少见;3.CT强化模式与正常胰腺类似,但与病变的结构组成有关。
谢杰[2](2019)在《食管胃黏膜异位症检出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及症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食管胃黏膜异位症与反酸、烧心、咽部异物感、吞咽不适、咳嗽、哮喘这些症状是否具有相关性。了解症状与内镜下病灶的特点有无关联性。研究该病的检出率,探索检出率的影响因素。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统计2016年11月至2018年9月来我院就诊行电子胃镜检查的患者数量,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病例的筛选。在胃镜检查前对患者进行详细问诊,使用电子胃镜仔细观察食管,精确记录食管内病灶的数量、位置、大小、形状、色泽,在病灶处活检,进行病理学检查。参加本次研究的胃镜操作由两名操作医师执行,本次研究的胃镜检查采用普通白光和内镜窄带成像两种方式,部分患者在退镜时使用NBI模式观察食管。计算食管胃黏膜异位症的检出率。结果:经过统计,2016年11月至2018年9月来我院就诊行电子胃镜检查的病例中,符合入选标准并进入本次研究的共有17090例。共检查出165例确诊为食管胃黏膜异位症,检出率为0.97%。在所有食管胃黏膜异位症患者中,自诉有反酸症状的患者达78例,自诉有烧心症状的患者共120例,出现咽部异物感的病例数为95例,有吞咽不适症状的例数有132例,反复咳嗽症状的患者58例,出现哮喘症状的患者共10例。HGM(Heterotopic Gastric Mucosa Patch of the Esophagus,食管胃黏膜异位症)组与非HGM组出现烧心症状的比例分别为72.72%与35.39%,P值0.0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吞咽不适症状的分析中,HGM组与非HGM组患者比例分别为80.00%与61.90%,P值0.0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GM组同非HGM组进行对比,在性别比、平均年龄、反酸、咽部异物感、咳嗽、哮喘症状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胃镜下可见异位的胃黏膜病灶区分布在距离门齿的距离为15厘米到20厘米之间;距门齿15~17cm的病灶数量为50例,比例为30.30%。食管距门齿18~20cm的病灶数量为115例,比例为69.70%。单病灶的分析过程中,食管右壁的病灶区占据了绝对比例,占42.35%。双病灶数量为12例,三病灶的患者为1例。单病灶组、多病灶组在出现烧心、吞咽不适症状方面,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距门齿15cm~17cm组、距门齿18cm~20cm组出现烧心、吞咽不适症状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病灶长径>1cm组、病灶长径≤1cm组在出现烧心、吞咽不适症状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病灶长径>1cm组出现吞咽不适症状的病例数为24例,所占比例为96.0%,病灶长径≤1cm组出现吞咽不适症状的病例数为108例,所占比例为77.14%,P值为0.0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顾性分析发现,食管胃黏膜异位症的发生与患者吞咽不适、咳嗽、哮喘以及岛状Barrett食管等均具有一定的关联性。胃镜方式、胃镜操作医师是影响食管胃黏膜异位症检出率的主要因素。NBI(Narrow Band Imaging,内镜窄带成像技术)组对食管胃黏膜异位的检出率高于普通白光胃镜组,P值<0.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65例患者均经过病理学检查证实,食管内橘红色病灶可见到胃柱状上皮。结论:食管胃黏膜异位症与烧心、吞咽不适症状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单病灶区分布以食管右壁居多。异位胃黏膜病灶长径大于1cm更容易引起吞咽不适感的发生。胃镜方式、操作医师是食管胃黏膜异位症检出率的主要影响因素。NBI胃镜对食管胃黏膜异位症检出明显高于普通白光胃镜。
孟莹,周艳华,李鹏[3](2018)在《十二指肠胃黏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及内镜诊断》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65例十二指肠胃黏膜异位症的分析,探讨十二指肠胃黏膜异位(heterotopic gastric mucosa,HGM)内镜下表现及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经病理确诊为十二指肠胃黏膜异位的65例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及内镜诊断分析。结果内镜下十二指肠HGM多发生于十二指肠球部前壁(44.6%)。白光内镜下表现主要有3型:单发或多发息肉样增生型47例(72.3%);簇状小结节样隆起型11例(16.9%);扁平隆起型6例(9.2%);此外,有1例(1.5%)呈散在充血红斑,似球炎样表现。息肉样增生型多容易误诊为十二指肠息肉;而扁平隆起型则不易与黏膜下肿瘤及十二指肠肿瘤相鉴别,超声内镜和放大内镜对两者的鉴别诊断有很大价值。临床治疗仍以内镜下息肉电切为主。结论十二指肠HGM内镜表现多种多样,应结合组织学检查,减少误诊和漏诊。放大内镜可作为新的辅助诊断方法。
彭辉[4](2018)在《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十二指肠球部胃黏膜异位症的效果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探究用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十二指肠球部胃黏膜异位症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在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32例十二指肠胃黏膜异位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这32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为研究组16例患者采用氩离子凝固术进行治疗,为对照组16例患者采用药物疗法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中治疗效果为治愈者有10例(占62.5%),为好转者有5例(占31.25%),为无效者有1例(占6.25%)。对照组患者中治疗效果为治愈者有5例(占31.25%),为好转者有4例(占25%),为无效者有7例(占43.75%)。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3.75%(15/16)]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56.25%(9/16)],P <0.05。结论 :用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十二指肠球部胃黏膜异位症的效果显着。
吴会芳,胡桂明,赵建波,陈琛,张敏,顾斌,冯怡锟,任景丽[5](2018)在《十二指肠球部胃黏膜异位临床病理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十二指肠球部胃黏膜异位的内镜及病理特点。方法对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行胃镜检查并经病理确诊的70例十二指肠球部胃黏膜异位患者,进行内镜、病理及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结果胃黏膜异位占同期十二指肠球部病理检查的17.7%,其中85.7%内镜诊断为息肉或小隆起。结论十二指肠球部胃黏膜异位在有症状患者中并不少见,与临床症状可能有一定相关性,应引起临床、内镜及病理医师的重视,做到早诊早治。
刘芳[6](2018)在《窄带成像技术在上消化道表浅型粘膜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是诊断上消化道病变的重要检查手段,随着内镜窄带成像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推广,尤其是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检查,使表浅型、微小病变的检出率越来越高,在上消化道病变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上消化道病变筛查需求量大,且以非镇静镇痛的常规内镜检查为主;而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检查,需要较长的检查时间并配备较为昂贵的内镜设备使患者可能无法耐受或充分配合,影响检查质量,且大部分基层医院无法实现放大内镜全覆盖式检查,进而限制了其应用的推广。而非放大窄带成像内镜进行上消化道粘膜病变筛查时,因其窄带光模式切换便捷迅速,不受内镜型号影响,无传统染色内镜并发症风险等优点,使得临床推广应用成本更低、筛查效率更高、患者更易接受;但单独使用窄带成像技术进行筛查时,其检查效力仍需进一步研究,以评估该方法在上消化道表浅型粘膜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第一部分窄带成像技术在上消化道表浅型粘膜病变中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目的比较上消化道表浅型粘膜病变筛查中窄带成像模式与传统白光成像模式下的病变检出率是否存在差异,评估窄带成像技术的易用性与可重复性。方法收集2014年7月至2017年4月接受内镜检查,诊断为上消化道表浅型粘膜病变,且病变传统白光图像、窄带成像图像以及病理资料完整的病例,低年资及高年资医师各一名分别对上消化道表浅型粘膜病变传统白光图像、窄带成像图像进行阅片诊断,评估两名医师病变识别的一致性,比较白光模式下与窄带成像模式下全部病变总识别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共175例上消化道粘膜表浅型病变纳入研究,食管病变43例(24.57%),胃病变60例(34.29%),十二指肠球部病变72例(41.14%),低年资医师在传统白光成像模式下食管、胃、十二指肠球部粘膜表浅型病变检出率分别为55.81%、68.33%和91.67%,窄带成像(narrow-band imaging,NBI)模式下食管、胃、十二指肠球部病变检出率分别为93.02%、95.00%和95.83%,两种模式下食管与胃的病变检出率存在差异显着性,p<0.05,十二指肠球部病变的检出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高年资医师在传统白光成像模式下食管、胃、十二指肠球部粘膜表浅型病变检出率分别为58.14%、73.33%和91.67%,NBI模式下食管、胃、十二指肠球部病变检出率分别为97.67%、95.00%和97.22%,两种模式下食管与胃的病变检出率存在差异显着性,p<0.05,十二指肠球部病变的检出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全部上消化道表浅型粘膜病变中,低年资医师与高年资医师在传统白光模式和窄带成像模式下对相同病变检出无显着性差异,kappa系数分别为0.88与0.79。结论窄带成像技术可提高上消化道内镜筛查中食管及胃部粘膜表浅型病变检出率,具有良好的易用性和可重复性。第二部分窄带成像技术在十二指肠球部表浅型粘膜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目的初步分析窄带成像内镜在十二指肠球部表浅型粘膜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门诊及住院患者接受胃镜检查后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表浅型病变的病例纳入本研究,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每例患者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分组,同时调取每例患者进行窄带成像模式观察时拍摄的内镜图片,分别记录病变分布为单发或多发、多发病变是否发生融合、病变大小、病变的血管结构和表面结构是否规则等指标,继而统计比较不同组间病变的上述研究指标是否存在差异显着性。结果本研究共搜集符合标准的十二指肠球部表浅型病变72例,其中炎症性病变为35例(48.61%),胃黏膜异位为17例(23.61%),胃上皮化生12例(16.67%),其余8例(11.11%)为腺瘤型病变。分析四种表浅型病变的图像特征后发现,腺瘤型病变多呈单发性分布、病变大小往往较其他三种病变更大,炎症性病变的表面结构特征与周边背景黏膜无显着性差异,病变表面血管结构特征及多发型病变发生融合现象时,对鉴别这四种十二指肠球部表浅型病变的性质具有一定参考提示作用。结论上消化道内镜筛查过程中发现十二指肠球部表浅型病变时,应用窄带成像技术可对病变的性质进行初步鉴别分析,进一步提高镜下诊断的准确性,避免遗漏需要治疗或随访监测的病变,也可防止因过度评估病变性质所导致的过度治疗和医疗资源浪费。
王铁汉,徐杰,刘燕妮[7](2017)在《食管上段胃粘膜异位症32例临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食管上段胃粘膜异位症的检出率、病理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观察分析32例食管上段胃粘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病理及治疗、随访情况。结果主要表现有上腹不适、反酸、咽部不适、进食哽噎感等症状。内镜下表现为橘红色或红色的岛状、圆形或椭圆形斑块。病理检查显示病变由含有主细胞和壁细胞为主的胃上皮组织组成,部分为鳞状上皮与胃上皮组织共存。经过抑酸治疗后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结论食管上段胃粘膜异位症患者中无痛胃镜中的检出率为8.57%,在普通胃镜中的检出率为1.79%。大部分患者无相应的临床症状。诊断主要依据内镜下特征性的表现及病理活检。抑酸和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可治愈或改善酸分泌所产生的症状。无异型增生者预后良好。
张东海,祁晓莉,王珺,商晓青,刘洪波[8](2016)在《十二指肠球部隆起病变97例内镜与病理学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病理组织学诊断探讨十二指肠球部隆起性病变内镜检查的意义。方法收集2009年7月20日至2011年5月20日共20个月期间检查的十二指肠球部隆起性病变97例,比较内镜下诊断与病理学检查的关系。结果 (1)内镜下表现可分为息肉样隆起与颗粒样增生改变两类。(2)病理学对十二指肠球部病变的诊断包括:胃黏膜异位25例(25.8%),十二指肠慢性炎症62例(63.9%),布氏腺增生9例(9.3%),管状腺瘤1例(1.0%)。(3)本组病例十二指肠球部隆起性病变的检出率为1.05%(97/9 186),与整体病例比较无性别间差异(P>0.1);患者年龄范围在1985岁之间。"布氏腺增生"组患者年龄与其余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0.001),管状腺瘤组因仅1例而未做比较。(4)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在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χ2=5.12,P>0.05);内镜其他诊断结果与病理学诊断结果之间也无统计学差异(χ2=23.63,P>0.05)。(5)在十二指肠球部病变内镜观察与病理学诊断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χ2=9.68,P<0.05),内镜下观察到的息肉样增生及颗粒样增生改变在病理学诊断的各组之间比率不同。(6)十二指肠球部胃黏膜异位的25例患者中有3例发生食管癌。结论十二指肠球部隆起病变在内镜下表现为息肉样改变或颗粒样增生改变,但明确诊断需要取黏膜组织做病理学明确诊断。病理组织学可表现为胃黏膜异位、十二指肠慢性炎、布氏腺增生及腺瘤样改变。
许愈强,李红灵[9](2016)在《十二指肠胃黏膜异位内镜特点及诊断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普遍认为胃黏膜异位(HGM)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胚胎残余病变,可发生在整个消化道,甚至有报道发生在胆囊及胰腺。十二指肠HGM内镜下不易与息肉、隆起性病变及溃疡等鉴别。现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探讨十二指肠HGM的内镜表现及预后等,以增强内镜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于贵州省人民医院内镜科经内镜及病理确诊为HGM患者37例。
温静,卢忠生,杨竞,杨云生,梁浩[10](2013)在《十二指肠球部胃黏膜异位的内镜与病理特点》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十二指肠球部胃黏膜异位的内镜与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院经病理证实的102例十二指肠球部胃黏膜异位的患者临床、内镜资料。结果异位病灶位于球腔前壁较多见,根据内镜下表现可分为三型,颗粒样增生35例,平坦隆起型20例,息肉样增生47例。病理提示固有层可见胃体腺,部分可见胃底腺及幽门腺。结论内镜下分型以息肉样增生最多见,单纯内镜诊断符合率低,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确诊本病的主要手段。
二、十二指肠球部胃粘膜异位症的诊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十二指肠球部胃粘膜异位症的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消化道异位胰腺的临床特点分析、胃异位胰腺与胃间质瘤的临床特点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消化道异位胰腺的临床病例特点 |
1 引言 |
2 资料收集与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胃异位胰腺与间质瘤的临床特点比较分析 |
1 引言 |
2 资料收集与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空肠异位胰腺的临床病例特点及病理与CT表现相关性分析 |
1 引言 |
2 资料收集与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异位胰腺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2)食管胃黏膜异位症检出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及症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录 |
中英文缩略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方法 |
2.1 问卷调查 |
2.2 胃镜检查 |
2.3 病理学检查 |
2.4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基本情况分析 |
2.内镜下表现分析 |
3.病灶与主要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
3.1 病灶数目与主要症状的相关分析 |
3.2 病灶位置与主要症状的相关分析 |
3.3 病灶长径与主要症状的相关分析 |
4.食管胃黏膜异位症的检出率相关分析 |
5.病理特点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十二指肠胃黏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及内镜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病灶分布 |
2.2 形态特征 |
2.3 超声内镜下表现 |
2.4 放大内镜下表现 |
2.5 内镜下诊断 |
2.6 病理诊断 |
2.7 内镜下治疗 |
3 讨论 |
(4)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十二指肠球部胃黏膜异位症的效果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5)十二指肠球部胃黏膜异位临床病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病理与内镜结果 |
2.2 结果判定 |
3 讨论 |
(6)窄带成像技术在上消化道表浅型粘膜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第一部分 窄带成像技术在上消化道表浅型粘膜病变中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 |
2.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纳入及排除标准 |
2.2 研究方法及观察指标 |
2.3 统计方法 |
3.结果 |
3.1 研究对象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
3.2 不同观察模式下病变检出率比较分析 |
3.3 不同观察模式下病变检出一致性评估 |
4.讨论 |
5.结论 |
第二部分 窄带成像技术在十二指肠球部表浅型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6.资料与方法 |
6.1 研究对象及分组 |
6.2 观察指标 |
6.3 统计学处理 |
7.结果 |
7.1 十二指肠球部表浅型病变分组情况及各指标统计结果 |
7.2 不同指标分别进行多重比较后同质子集分组情况 |
8.讨论 |
9.结论 |
10.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7)食管上段胃粘膜异位症32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临床表现 |
1.3 胃镜表现及病理检查 |
1.4 治疗 |
2 结果 |
2.1 食管上段胃粘膜异位症检出率 |
2.2 食管上段胃粘膜异位症病理特点 |
2.3 食管上段胃粘膜异位症的治疗随访 |
3 讨论 |
(8)十二指肠球部隆起病变97例内镜与病理学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一般资料与病理学诊断标准 |
1.1 一般资料 |
1.2 病理特征 |
1.2.1 十二指肠胃黏膜异位 |
1.2.2 十二指肠慢性炎症 |
1.2.3 十二指肠布氏腺增生 |
1.2.4 十二指肠腺管状腺瘤 |
1.3 统计学处理 |
2 内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 |
2.1 一般资料及内镜其他诊断与病理学诊断结果 |
2.2 十二指肠球部病变内镜观察与病理学诊断的关系 |
3 讨论 |
3.1 十二指肠球部隆起性病变的检出率 |
3.2 十二指肠球部隆起性病变镜下表现与病理学诊断的关系 |
3.3 十二指肠球部胃黏膜异位 |
3.4 十二指肠慢性炎症及布氏腺增生 |
3.5 十二指肠球部腺瘤 |
4 结论 |
(9)十二指肠胃黏膜异位内镜特点及诊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
1. 1临床资料选取2013年1月- 2014年12月于贵州省人民医院内镜科经内镜及病理确诊为HGM患者37例。 |
2结果 |
2. 2内镜下表现十二指肠HGM发生于十二指肠球部36例 (97.3%) , 发生于十二指肠乳头1例 (2.7%) 。内镜下主要表现如下: (1) 息肉样改变, 多为亚蒂或广基, 大小在0.1~0. 5 cm, 球部四壁均可分布, 部分表面充血, 常误诊为息肉而钳处 (见图1) ; (2) 散在颗粒样增生, 颗粒大小在0.2~0.3cm, 成簇及散在分布于球部四壁, 部份靠近幽门管, 部分表面可见出血点 (见图2) ; (3) 表现为呈簇结节状隆起或平坦型隆起, 部分平坦型隆起约占据球腔的1/2, 镜下有时易误诊为肿瘤或黏膜下隆起 (见图3) ; (4) 表现为斑片状充血斑或局限性黏膜粗糙区。表现为斑片状充血斑者内镜下多诊断为十二指肠炎;表现为黏膜粗糙区者, 范围约0. 5~0.7cm (以病变最长横向直径计算) (见图4) ; (5) 本组有2例表现为球部近幽门厚苔溃疡, 大小分别约0. 5 cm×0. 5 cm、1.2cm×1.2cm, 周围黏膜充血肿胀, 边界清 (见图5) 。本组各型分布及例数见表1。 |
3讨论 |
(10)十二指肠球部胃黏膜异位的内镜与病理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和方法 |
1资料 |
2方法 |
结果 |
1内镜下诊断 |
2病灶分布 |
3形态特征 |
4病理特征 |
讨论 |
四、十二指肠球部胃粘膜异位症的诊断(论文参考文献)
- [1]消化道异位胰腺的临床特点分析、胃异位胰腺与胃间质瘤的临床特点比较分析[D]. 李艳乐. 郑州大学, 2020(02)
- [2]食管胃黏膜异位症检出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及症状研究[D]. 谢杰.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
- [3]十二指肠胃黏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及内镜诊断[J]. 孟莹,周艳华,李鹏.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8(05)
- [4]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十二指肠球部胃黏膜异位症的效果探讨[J]. 彭辉. 当代医药论丛, 2018(17)
- [5]十二指肠球部胃黏膜异位临床病理分析[J]. 吴会芳,胡桂明,赵建波,陈琛,张敏,顾斌,冯怡锟,任景丽.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8(05)
- [6]窄带成像技术在上消化道表浅型粘膜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研究[D]. 刘芳. 安徽医科大学, 2018(01)
- [7]食管上段胃粘膜异位症32例临床分析[J]. 王铁汉,徐杰,刘燕妮.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7(S1)
- [8]十二指肠球部隆起病变97例内镜与病理学观察[J]. 张东海,祁晓莉,王珺,商晓青,刘洪波.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19)
- [9]十二指肠胃黏膜异位内镜特点及诊断分析[J]. 许愈强,李红灵.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13)
- [10]十二指肠球部胃黏膜异位的内镜与病理特点[J]. 温静,卢忠生,杨竞,杨云生,梁浩.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13(08)
标签:十二指肠论文; 胃粘膜论文; 十二指肠炎的症状论文; 病理检查论文; 胰腺肿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