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竞争新思维:超越“顾客导向”——来自微软、英特尔的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周笑[1](2017)在《从PC转向云计算和物联网:英特尔基于战略转型的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提出物联网的发展前途光明,但道路较为曲折。英特尔公司,为占据物联网时代风口,正从一家PC公司转型为一家驱动云计算和数以亿计的智能、互联计算设备的公司。英特尔在战略转型下的营销策略对于我们探索物联网浪潮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探讨英特尔基于战略转型的营销策略及其给物联网下企业营销策略带来的启示。
张群祥[2](2012)在《质量管理实践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创新心智模式的中介效应》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网络化不断推进,质量对维系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亦为诸多质量管理实践的导入与推行提供了新契机。与此同时,在复杂动态的环境下,创新愈加成为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通用赢家准则。如此,在以卓越绩效模式为代表的质量管理实践盛行的当下,此两种异质性管理实践是否存在冲突?即质量管理实践是有利促进或抑制创新?其作用的过程机制如何?这是一个亟待破解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遗憾的是,现有的研究结论仍存分歧,这种分歧性结论易于引起实践者的迷惑。由此,厘清质量管理实践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揭示其影响的过程机理,形成逻辑一贯的有效解释就显得尤为迫切。本文围绕质量管理实践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绩效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研究,藉借并融合质量管理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创新理论与情境理论等,依照“输入—加工—输出”研究范式,沿循“实践—认知—绩效”的分析逻辑,建立“质量管理实践—创新心智模式—创新绩效”的理论框架,逐层深入地探究以下四个逻辑紧密相关的子问题:(1)中国情境下质量管理实践对企业创新绩效有何影响?(2)创新心智模式构念内涵及其维度如何表征?(3)其作用于质量管理实践与创新绩效的内在机制是什么?(4)不同情境下质量管理实践对创新绩效影响有何变异性表现?为了解答上述研究问题,本文综合应用文献研究、实地访谈、扎根研究与实证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通过四个子研究逐层深入地进行论述。子研究一基于相关研究成果的系统梳理,在辨析质量管理实践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基础上,探索识别中国情境下质量管理实践的结构表征,以此为基础,提出研究的理论假设与概念模型,并应用结构方程建模技术对质量管理实践与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土质量管理基础实践包括领导承诺、顾客导向和员工参与对产品及过程创新绩效具有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并且持续改进与过程管理核心实践子维度对产品及过程创新绩效也具有显着的提升作用,但供应商关系对产品与过程创新绩效的积极影响没有得到支持。此外,基础实践与核心实践的交互作用对产品及过程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也得到证实。子研究二应用扎根研究的方法,以15家导入质量管理实践的企业原型为样本,通过对24位企业相关人员的深度访谈获取充分的现场数据信息,采用三级编码方法(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提取,深入发掘出创新心智模式的概念内涵与维度结构。扎根研究结果表明,创新心智模式是一个多维构念,包含风险认知、自主行动和共存包容三个子维度。基于扎根研究结论并结合以往研究成果,论文进一步开发了创新心智模式的测量工具,探索性因子分析(EFA)与验证性因子分析(CFA)结果表明,创新心智模式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实证结果进一步支持了创新心智模式的三维结构模型,也为后续中介机制的探寻奠定了基础。在扎根研究基础上,子研究三深入探讨并检验了质量管理实践作用创新绩效的过程机制。通过对源自9个省(市)的大样本数据结构方程分析发现,基础实践能够促进形成风险认知、自主行动和共存包容的心智模式,进而正向影响产品和过程创新绩效。而风险认知和自主行动在核心实践与产品及过程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也得到证实,但共存包容的中介作用在本研究中没有得到证实。总体上,质量管理实践对产品与过程创新绩效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这种促进作用正是通过创新心智模式为中介来实现的。子研究四引入市场动态性和技术战略导向两类调节变量,细致考察了不同情境下质量管理实践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变异表现。多元层级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市场动态性对基础实践与产品创新绩效具有显着的调节作用,但对过程创新绩效的调节不显着,而核心实践对过程创新绩效的影响也受市场动态性的负向调节,但其对产品创新绩效的调节影响不显着;技术战略导向能够显着促进基础实践对产品与过程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并对核心实践与过程创新绩效关系也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但其对核心实践与产品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影响不显着。与已有研究相比,本文构建了“实践—认知—绩效”的研究框架,论文的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推进并丰富了本土质量管理实践对创新绩效影响的相关研究。本文基于中国实践情境,较系统地考察了本土质量管理实践(基础实践、核心实践及其两者的交互作用)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并融入权变管理的思想,深入发掘了不同情境下其影响的变异表现。论文的研究不仅有益于澄清西方学界的研究争议,深化对质量管理实践作用情境和边界的理解,而且也积极推进并丰富了本土质量管理实践与创新的相关研究。(2)探索并检验了创新心智模式的概念构思。以心智模式构念为切入点,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挖掘出创新心智模式的构思内涵与维度结构,并开发了中国情景下创新心智模式的测量量表。扎根于多个实践原型基础上抽取的创新心智模式结构表征及其测量工具的开发,不仅拓展了一般心智模式构念的内涵,深化了我们对心智模式概念的认识与理解,也为探索企业创新本源过程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和研究思路。(3)厘清并揭示了质量管理实践影响创新绩效的过程机制。本文从社会认知视角(心智模式)进行切入,在扎根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揭示了质量管理实践通过创新心智模式的中介传导影响创新绩效的过程机制。论文的研究初步实现了在过程机制的探寻中从行为表象的分析转向认知机理的构建,从而为全面透视质量管理实践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崭新的研究视角,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质量管理实践研究的实质性进展。
段艳玲[3](2012)在《我国制造型企业市场导向战略的实施路径和绩效结果研究》文中指出市场导向的概念被认为是战略营销的基石,是企业实现竞争优势和提供独特顾客价值的首要前提。随着我国政治和经济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市场导向已成为诸多转型经济背景下中国企业尤其是成功企业的实践准则。然而,文献主要集中于市场导向的定义、测量、模型等问题,市场导向的执行问题始终没能受到足够重视。实际上,市场导向的绩效结果很大程度上正是取决于企业实施过程中的具体路径和方法。目前,我国企业营销职能仍处发展初期,企业市场导向在发展程度和模式上与西方企业还有较大差距。鉴此,本文提出了转型经济背景下我国制造型企业的市场导向战略实施路径,即“市场导向前因—市场导向组织变革—绩效结果”框架。首先,基于组织变革理论,通过跨案例研究探讨了驱动我国制造型企业实施市场导向战略的动力,并构建了企业实施市场导向组织变革的动力机制框架。提出当前我国制造型企业进行市场导向组织变革的动力主要来自组织外部和内部:强制性、规范性和模仿性制度压力构成企业发展市场导向的外部情境动力;领导认知和行为构成企业发展市场导向的触发动力,提供了企业进行市场导向组织变革的愿意;人力资源管理、组织架构和信息技术使用等内部支持系统构成发展市场导向的使能动力,提供了企业进行市场导向组织变革的内部能力。其次,通过对来自全国的235个制造型企业的问卷调查,实证检验了我国制造型企业实施市场导向战略的前因。基于制度理论,本文首次把企业面临的三种制度性压力纳入市场导向前因模型,发现组织内因和制度外因都对企业市场导向有显着影响。从影响程度来看,驱动企业实施市场导向战略的外部情境动力因素依次为:战略联盟、标准认证、标杆管理、市场竞争,而政府政策、人员流动和管理咨询的影响并不显着;驱动企业发展市场导向的内部动力因素依次为:领导者示范作用、部门间联系、领导者危机变革意识、基于市场的薪酬和培训、正式化以及信息技术使用,而领导者风险规避倾向和分权化的影响并不明显。同时,基于235份问卷,本文还对企业市场导向的内因和外因进行了整合分析,提出并检验了我国制造型企业实施市场导向组织变革的动力机制模型。发现外部情境动力对企业市场导向不能产生直接效应,须通过内部动力即触发动力和使能动力对企业市场导向产生间接影响。而触发动力和使能动力对企业市场导向均有显着的直接促进作用。可见,在我国转型经济环境下,企业须对组织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进行整合管理,才能有效促进企业市场导向水平的提高。最后,基于资源基础观,本文提出了市场导向对对我国制造型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模型,并通过对全国476家制造型企业的问卷调查对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市场导向对我国制造型企业的绩效不仅有直接影响,还通过学习导向和企业创新性产生间接影响。同时,企业规模对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有显着的调节效应,中小企业实施市场导向战略的绩效结果比大企业更显着,大企业需要努力提高组织的创新性,以便更有效地发挥市场导向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
王家宝[4](2011)在《关系嵌入性对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间竞争的焦点已由实体产品转向了服务,服务在企业竞争优势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服务创新已经成为企业构建、维系与提高竞争优势的有效方法。由于创新所需知识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企业必须跨越组织边界,整合伙伴知识与资源,方能获得服务创新所需的资源。因此,建立与维系组织间关系,并对其进行管理就成为服务创新的关键。本文围绕关系嵌入性如何影响服务创新绩效这一基本问题,从学习能力的视角,对三者关系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在文献综述和基础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开展了三个方面的研究。子研究一对来自不同行业的6家中国企业的服务创新实践进行了探索性分析,运用内容分析法,归纳出了关系嵌入性与服务创新绩效关系的十个初始命题。子研究二提出了进一步的细化研究假设,构建了基于学习能力中介作用的概念模型,通过对上海227家企业的问卷调查,在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建模的方法对所提出的概念模型进行了验证与修正,验证了关系嵌入性通过促进组织学习能力,进而正向作用于服务创新绩效的机制。考虑到企业与伙伴关系的异质性,子研究三对关系嵌入构型与服务创新绩效的关系,以及关系嵌入构型与学习能力的交互作用进行了研究。根据企业与顾客、供应商、竞争对手以及第三方机构的关系嵌入性的不同,区分出三种不同的关系嵌入构型,包括顾客导向者、交易导向者及关系导向者。根据学习能力的构成不同,将企业学习能力分为高度学习能力、低度学习能力、高度整合能力与高度吸收能力四种类型。通过对205上海企业问卷数据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关系导向者绩效最佳,高度学习能力的企业服务创新绩效最佳,此外,关系嵌入构型与学习能力的交互作用对服务创新的内部绩效有显着影响。本文的贡献在于将网络理论引入服务创新研究,并从学习能力的视角探讨关系嵌入性对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这是过去研究者较少探讨的议题,因此,本研究丰富了组织学习理论、企业网络理论以及服务创新领域的研究,所得结论可为企业的服务创新实践提供参考。
王敏[5](2009)在《基于二元组织的企业颠覆性和维持性创新研究》文中提出在新经济时代,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国家和企业保持持续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当前,市场需求变化加快、技术创新加速、竞争激化和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企业经营环境的动态性和竞争性不断增强,成功的组织需要既能够有效运作当前的事业,又能够主动适应明天需要的特征(Duncan,1976)。Christensen(1997)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路径创新。首先是维持性创新,在现有市场上使得现有产品或服务更好、更快或者更便宜。虽然这些提升可能是困难或者是昂贵的,他们是在已知路径中应用现有的一系列能力和流程。第二种创新路径是通过不连续的变化,可能是通过技术上能力颠覆或者商业模式的颠覆。这些提高需要不同于企业现有的能力或技能,这种创新通常是颠覆现有市场,这种创新路径我们称之为颠覆性创新。如今战略管理、组织变化和组织学习等领域都逐渐开始探讨企业在颠覆性创新和维持性创新活动之间平衡的必要。企业应该寻求同时实施颠覆性创新和维持性创新的二元创新管理方式。而正确的颠覆性创新探索和维持性创新开发组合是复杂,且难以去说清。企业是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去发展自己的组织二元性,以及二元性是如何影响组织的颠覆性创新和维持性创新绩效?企业如何同时开展颠覆性和维持性创新?二元性组织是如何管理的?现有的研究没有对这些问题给予明确解答,也很少有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的研究。从而这些问题成为了本文研究的目的。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研究结论如下:1、对现有的理论进行了总结和梳理。主要对当前国内外颠覆性创新理论和二元组织理论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评述。其中颠覆新性创新理论的综述按照当前理论界研究的主要问题,从颠覆性创新的内涵、颠覆性创新和维持性创新的特征、颠覆性创新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企业开展颠覆性创新和维持性创新的管理研究等方面分析比较了不同学者的观点及其异同。二元组织理论综述主要包括:二元组织的理论背景、概念和定义、以及二元组织如何解决创新的悖论。同时本文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2、研究二元组织和创新绩效的相关性,以及企业内外部中组织二元性的动因。从案例和现有理论出发,研究企业能力陷阱产生的原因和类型。归纳总结影响组织二元性的动因,并把组织二元性作为中间变量,研究二元性如何影响企业颠覆性创新和维持性创新的绩效,并提出相应的假设。认为外部环境动态性和企业跨部门协调是影响组织二元性的两个因素,而企业经理感知的机会和威胁调节了影响程度的大小。3、对二元组织和创新绩效的相关性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基于理论研究和假设,实证过程分为问卷设计、样本选择、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探讨以及辨析几个经典过程,其中问卷设计主要参考以往文献的相关指标量,样本选择的是基于上海和北京两家培训公司的企业数据库,并经过相应的信效度分析,对于收集回来的数据采用的是多元回归分析,然后对产生的结果结合本文的研究目的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结果显示外部环境的动态性和跨部门协调都影响了组织的探索能力和开发能力,但是对于探索能力的影响更为明显;而在经理感知机会的情况下,影响程度就会加强,企业会更加投入加强探索能力的建设;最后企业开发能力和探索能力的交互对于颠覆性创新绩效和维持性创新绩效的提高程度超过单一发展探索能力或者开发能力。4、分别从技术和商业模式角度,研究企业颠覆性创新和维持性创新的开展路径。从技术发展曲线出发,研究不同阶段的创新管理,以及技术颠覆点的搜索和技术扫描的管理,特别探讨了颠覆点的确定和搜索。接着从价值链出发,研究企业颠覆性和维持性创新商业模式的管理,通过对企业全部价值活动进行优化选择,并对某些核心价值活动进行创新,再重新排列、优化整合而成的,重点结合具体案例研究了商业颠覆性创新模式的选择。最后总结了二元组织创新的路径,以及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点。5、结合动态能力和本文实证研究的结果,提出了二元组织的创新管理框架。本文在动态能力理论综述的基础上,探讨了环境的压力作用,领导者的战略导向作用,以及动态能力如何在二元创新中发挥作用。学习是动态能力和创新的基础,所以本文重点研究了二元组织动态学习机制。并以三星电子DRAM为了说明二元组织是如何通过学习提升自己,加强企业探索能力和开发能力,获取长期竞争优势。最后提出扩展性的二元组织结构,研究了企业如何通过部门协同管理颠覆性创新和维持性创新部门。6、以我国电气行业作为背景,本章研究了国际性大企业ABB和新兴的民营企业正泰的创新成长案例。结合本文研究的结论,从在位者角度研究ABB如何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增强自己的灵活性,加强自己的探索能力,以获取持续的成长。相对的,从颠覆者的角度,研究正泰集团通过颠覆性和维持性创新的有效结合,探索能力和开发能力的有机建立,动态学习机制的建立,逐渐从弱变强的发展历程。从实践的角度为企业的二元创新提供了新的实证和启示。通过对企业二元创新的理论和实证,本文认为企业可以直接从开展颠覆性创新和维持性创新的流程中受益无穷。企业必须思考要通过怎样的方式,才可以创造一个能够进行相异性思考、破坏性创造的“地方”,以及它们应该如何接受并容许企业中新旧观念之间产生竞争。此外,企业必须决定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让颠覆的力量开始发生作用。对企业和管理者而言,他们的挑战包括:对新的观念保持开放的态度,并且决不过早排斥现有的观念;保持对于改变的偏倚,而非倾向保持现状;以他们周遭环境的速度及规模来从事改变。本文的成果有利于企业从更深层的视角去理解创新与企业成长的关系,并为企业的实践提供了理论的依据和实证的基础。与现有的颠覆性创新和二元组织理论的研究相比,本文的贡献和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构建了一个企业颠覆性创新和维持性创新完整的管理框架。首次将二元组织和颠覆性创新管理综合在一起,将二元组织创新作为一种战略工具引入企业理论之中,并将博弈论、统计分析、资源观、价值链等理论和方法引入到具体研究中,丰富了颠覆性创新和维持性创新理论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当前对二元组织创新的研究分散在技术管理、企业战略、产业发展等各个学科领域,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研究框架,造成进一步研究的不便。本文首先对现有文献进行了整理,在前人基础上,对颠覆性创新、维持性创新、二元组织等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在此基础上,本文深入分析了二元组织创新的动因、创新路经、管理等。此外,现有的颠覆性创新和二元组织研究偏重于经验的归纳总结,定性较多,定量较少,缺乏系统的刻画与分析。本文将数理统计、田野调查、多元回归等定量研究方法引入二元组织创新研究之中,深化了研究层次,丰富了理论工具。2、首次提出动因——二元组织能力——创新绩效的研究框架,把二元组织的建立作为中间变量,研究了二元组织和创新绩效的因果关系。并且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寻求二元组织和绩效的相关性,以及组织内外寻求二元组织的动因。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组织二元性促进了企业颠覆性和维持性创新的绩效,外部环境的动态性和企业跨部门协调是组织探索能力和开发能力提升的主要动因,而管理者的感知的机会或者威胁调节了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3、首次从技术和商业模式两个角度同时探讨颠覆性和维持性创新路径的管理。现有的颠覆性创新管理都是偏重于技术路径的探讨,而忽略了商业模式的研究。本文分别从技术S-曲线和价值链角度探讨,企业对于技术上颠覆点的搜寻和颠覆性创新商业模式的选择。创新性的提出了二元组织创新的路径,以及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点。4、多角度研究二元组织的创新管理。动态能力理论将焦点放在创新的开拓性动力上,强调以开拓性动力克服企业的刚性,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开拓性动力通过促进创新和创造新的规则与能力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提供了长期基础。本文就结合动态能力理论研究二元组织创新的综合管理框架。并重点研究二元组织的学习机制,组织机构的模式,以及二元组织中的部门协同战略,并结合具体案例说明。为理论研究提供了实证基础,为企业提供了具体的理论和实践操作的工具。
徐蓓[6](2009)在《论“顾客导向”观念的运用与超越》文中研究说明"顾客导向"观念的出现对买方市场条件下的企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但是,在不断运用的过程中其局限性也逐渐显现,特别是在新经济时代,顾客的需求结构和购买动机以及公司竞争的条件和方式都在不断变化,其局限性越发明显。"顾客导向"观念的局限性可能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所以企业必须超越"顾客导向"。超越"顾客导向",就是企业从自身的核心能力、发展战略和竞争状况等约束条件出发,不仅满足顾客需求,而且创造顾客需求,使企业得以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陈海涛[7](2007)在《创业机会开发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新创企业成长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机会开发方式的选择,正确的选择方式能够促进新创企业的迅速成长,而机会开发方式的确定则主要根据创业机会的具体特征,并受企业战略导向的影响。本文以创业机会的特征、企业战略导向(创业导向和市场导向)、机会的开发方式和新创企业绩效为基本研究要素,构建了四个要素间的理论模型,对要素本身及要素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研究与论述,通过规范的实证分析验证理论模型及所提出的假设,并对假设结果进行了充分的讨论,揭示其理论价值及对实践的指导意义。首先对机会特征、战略导向、机会开发方式和新创企业的绩效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归纳本文的研究要素,明确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其次,对研究要素进行界定,提出要素的研究维度。第三,在理论推导的基础上,构建机会特征、战略导向、机会开发方式、新创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模型,并提出了12条假设;主要对长春高新区、长春市经济开发区、长春市汽车产业区共计108家软件企业的有效问卷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检验结果表明12条假设中有11条通过。最后,对检验结果进行讨论,进一步明确本文研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意义。
吴雪梅[8](2007)在《企业核心能力论》文中指出本文对企业核心能力理论进行全面深入研究。论文前半部分从理论的角度,重点探讨了核心能力理论的形成与演进,核心能力的内涵、特征、形成机理、影响核心能力的主要因素理论问题。在此基础上,论文后半部分从实际运用的角度,主要研究了核心能力的识别与评价、培育、保护与提升核心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并总结了核心能力的应用,最后结合我国国有企业的核心能力现状,提出了构建与提升国有企业核心能力的相关建议。全文共分为8章:第1章为核心能力理论文献述评。企业核心能力理论从企业内部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来研究企业的基本问题,把企业视为一个能力的集合,并认为企业所拥有的独特的、难以被竞争对手仿制的资源和能力是其竞争优势源泉。论文主要回顾了核心能力理论的形成及演进。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和彭罗斯的企业成长理论可谓是核心能力理论的思想渊源,而企业能力理论尤其是企业资源基础论则促使了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提出和发展。不同的学者对核心能力有不同的理解,因此,论文对有代表性的核心能力理论流派进行了总结和评述,包括资源流派、技术创新流派、知识流派、文化流派、组织流派5种有代表性的核心能力理论流派。最后总结了核心能力理论的理论贡献和目前研究中存在的缺陷。第2章是对企业核心能力的涵义、特征、本质及表现的研究。论文分析了对核心能力涵义的不同理解,在此基础上界定了核心能力的涵义和特征,即核心能力是企业在获取、配置资源过程中,一系列彼此互补的专业技能与知识累积形成的有机整合力,是能够使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维持持续竞争优势的动态平衡系统,它决定了企业的性质和边界,具有异质性、价值性、延展性、难以模仿性、路径依赖性、动态性的特征。从核心能力不同发展阶段将其划分为基础态、亚状态和成熟态的核心能力三种表现类型;核心能力的本质是企业特有的知识和资源,并存在于企业的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之中。第3章是对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机理研究。论文从企业知识学习和积累的角度,指出:企业知识的吸收、转化、转移与共享是核心能力形成的必经阶段,管理整合是核心能力形成的关键环节,而优化的组织结构、完善的管理体系、有力的技术体系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则是核心能力成长的必要条件。第4章是对核心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综合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影响核心能力因素的分析,并结合本文第二部分对核心能力载体的分析,论文将影响核心能力的主要因素归纳为企业资源(包括人力资本与专利技术、商誉等无形资产)、企业创新能力、技术能力、管理整合能力、企业学习能力、企业文化因素等6大类。其中,人力资本是构筑核心能力的基础,企业家是核心能力的关键因素,无形资产是培育核心能力的重要条件;企业创新能力是培育核心能力的先决条件,核心技术是获得核心能力的必要条件,管理整合能力是核心能力形成的必经途径,企业学习能力是核心能力更新的根本保证,企业文化在核心能力形成过程中对其他能力因素一方面起着统帅作用,另一方面又渗透进其它各种能力中,并影响着这些能力的形成及作用的发挥。第5章构筑了核心能力的识别和评价体系,设计了一系列指标对核心能力进行量化。企业核心能力的评价是核心能力理论研究从理论推向实践的重要环节,而识别核心能力又是对其评价的首要步骤。本章根据指标设计的层次性和系统性、数据可获性、合理有效性原则,兼顾企业的实际情况,本文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从技术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市场能力和企业文化出发,设计了包含五个层面的评价指标体系,把评价最终目标设定为财会绩效和非财会绩效,通过判断能力对绩效的影响,并根据评价分值的大小,以明确企业的核心能力究竟是基础态的核心能力还是亚状态的或是成熟态的核心能力,并以此确定企业培育核心能力的战略。第6章是对核心能力培育、保护和提升途径的研究,这是将核心能力运用于实践的重要环节。企业既可以通过创新、整合来进行内部核心能力的培育,也可以通过并购、战略联盟等从外部获得核心能力。由于核心能力缺失和核心刚性的存在,需要对核心能力进行保护和更新,运用成本领先优势战略和建立学习型企业对核心能力起到提升的作用。第7章研究了核心能力在实践中应用的基本方式。企业确定、培育核心能力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应用核心能力,最大程度地发挥核心能力的价值,为企业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因此,本章从核心能力的内涵和外延出发,将核心能力的应用分为打造核心产品、相关多元化经营、企业并购和虚拟经营等几种方式。从深层次核心能力构建的战略高度来指导企业的多元化经营和并购行为,才能使企业稳定、持续、协调发展,为企业赢得更好的竞争优势和发展空间。作为建立在核心能力基础之上的企业间资源优化合作配置新方式的虚拟经营,能集中企业主要资源于优势环节,有助于发挥核心能力的最大效用,从而实现核心能力效用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第8章在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现实核心能力的现状后,提出了构建和提升我国国有企业核心能力的多条对策建议。论文首先指出了我国国有企业的核心能力培育起步较晚,有的企业构建起了核心能力,但水平低下,多数在基础态和亚状态的核心能力间徘徊,真正拥有成熟态核心能力的国有企业并不多见的现实表现;然后从体制方面和企业技术、知识、管理等内外部因素出发,分析了阻碍国企核心能力形成的原因;最后从转变政府职能,培育有利的外部环境和加强企业内部自身修炼两方面入手,提出了加快我国国有企业建立核心能力的对策建议。
周晓东[9](2006)在《基于企业高管认知的企业战略变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竞争的日益激烈,顾客需求的不断变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所处的环境不再是稳定和可预测的环境,而是复杂动态的环境。企业在复杂动态的环境中如何进行战略选择,是理论上和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但不论企业以何种战略思想为主导,战略变革始终是战略管理的常态,因而战略变革研究应当成为战略管理的重要内容。同时,战略变革研究对处于大变革时期的我国企业来说也有十分现实的指导意义。 无论战略变革本质是什么,但企业战略首先是作为管理者,特别是高层管理者头脑中的思维而存在的。高层管理者的战略思维是战略的基本雏型,战略思维的冲突是战略变革的基本源泉。因此,从认知的角度研究高层管理者的战略及其变革思维,就是从根本上研究战略及其变革的源头,因而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 全文共分八章。 第1章主要从传统战略理论隐含的环境稳定可预测假设出发,质疑传统战略理论在复杂动态环境中的有效性,提出企业战略变革的研究课题,并在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启发下进一步从高层管理者对战略及其变革的认知上提出本研究的视角。本章就认知及其模式、战略变革两个基本概念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介绍了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框架。 第2章从传统战略理论、组织理论、经济学理论、复杂系统理论等多学科视角广泛地对战略变革理论进行了回顾;介绍了前期研究在实证方面所作的工作及其局限性;重点考察了基于认知视角的战略及其变革研究;并简要回顾了与战略变革相近的战略柔性、动态战略及战略创新理论。 第3章从一般角度分析企业战略变革的影响因素、过程与动力学机制,作为认知视角战略变革研究的前奏。从企业层面看,企业战略变革的基本动机是生存和赢得竞争优势的需要,影响战略变革的基本因素来自环境和组织两个方面,从认知视角上看战略变革存在三个层面的影响因素,即高层管理者、高层管理团队及组织本身。战略变革如同战略本身一样存在需求、规划、实施与评价等基本过程。战略变革动力学机制揭示了战略稳定与战略变革的矛盾运动关系,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企业战略的本质。 第4章首先根据组织认知研究的分析框架,提出战略变革认知视角研究的基本问题,即从认知结构、过程、风格三个方面研究个体、团体和组织三个层面上的战略变革问题。从个体即高层管理者的认知结构上,研究了高层管理者战略变革的信念构架,重点分析了影响战略变革的个体认知结构要素,即高层管理者的信念、价值观、潜在假设对战略及其变革的影响,不仅厘清了这些概念之间的逻
王德胜,王文基[10](2006)在《“顾客导向”下的“技术领先”—以微软、英特尔等高新技术企业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从“顾客导向”理念和“技术领先”战略两个层面分析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践,证明其成功是因为“顾客导向”理念下的“技术领先”战略,而非所谓的“超越顾客导向”新思维。
二、企业竞争新思维:超越“顾客导向”——来自微软、英特尔的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竞争新思维:超越“顾客导向”——来自微软、英特尔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从PC转向云计算和物联网:英特尔基于战略转型的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英特尔公司战略转型 |
(一) 由存储芯片制造商向微处理器制造商转型 |
(二) 由微处理器制造商向互联网经济的构件供应商转型 |
(三) 由互联网经济的构件供应商向平台技术供应商转型 |
(四) 由平台技术供应商向驱动云计算和智能互联的公司转型 |
三、英特尔营销策略 |
(一) 英特尔产品策略 |
(二) 英特尔价格策略 |
(三) 英特尔渠道策略 |
(四) 英特尔促销策略 |
1、品牌营销。 |
2、跨界营销。 |
3、体验式营销。 |
四、结论 |
(2)质量管理实践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创新心智模式的中介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1.3 问题提出 |
1.2 基本概念界定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内容安排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资料来源 |
1.5 主要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2 文献述评 |
2.1 质量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
2.1.1 质量管理内涵及其理论嬗变 |
2.1.2 质量管理前沿研究主题及趋势 |
2.1.3 质量管理研究方法演进与趋势 |
2.1.4 质量管理实践与创新 |
2.1.5 质量管理研究文献总结 |
2.2 心智模式研究文献综述 |
2.2.1 心智模式的内涵与结构 |
2.2.2 心智模式的维度与测量 |
2.2.3 心智模式的影响因素 |
2.2.4 心智模式对创新的影响 |
2.2.5 心智模式研究文献小结 |
2.3 创新研究文献综述 |
2.3.1 创新的内涵 |
2.3.2 创新的影响因素 |
2.3.3 创新的类型 |
2.3.4 创新绩效的测量 |
2.3.5 创新研究文献小结 |
2.4 本章小结 |
3 中国情境下质量管理实践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
3.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3.2 概念模型构建与假设提出 |
3.2.1 基础实践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
3.2.2 核心实践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
3.2.3 基础实践与核心实践交互作用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
3.3 研究方法 |
3.3.1 问卷设计 |
3.3.2 被解释变量测量 |
3.3.3 控制变量 |
3.3.4 研究样本 |
3.3.5 回答者偏差预防与不同渠道数据差异检验 |
3.3.6 分析方法 |
3.4 分析结果 |
3.4.1 信度分析 |
3.4.2 效度分析 |
3.4.3 假设检验 |
3.5 研究结果讨论 |
3.5.1 基础实践对创新绩效影响的讨论 |
3.5.2 核心实践对创新绩效影响的讨论 |
3.5.3 基础实践与核心实践交互作用对创新绩效影响的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4 创新心智模式的构思开发与验证 |
4.1 研究目的 |
4.2 子研究一:创新心智模式的扎根理论研究 |
4.2.1 研究方法 |
4.2.2 理论取样 |
4.2.3 资料收集 |
4.2.4 资料分析 |
4.2.5 研究结果讨论 |
4.3 子研究二:创新心智模式的验证研究 |
4.3.1 研究目的 |
4.3.2 研究方法 |
4.3.3 数据统计分析 |
4.3.4 创新心智模式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4.3.5 创新心智模式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4.3.6 研究讨论与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5 质量管理实践对创新绩效作用机制研究 |
5.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5.2 基础实践、创新心智模式与创新绩效 |
5.2.1 创新心智模式与创新绩效 |
5.2.2 基础实践与创新心智模式 |
5.3 核心实践、创新心智模式与创新绩效 |
5.4 研究方法 |
5.4.1 测量工具 |
5.4.2 控制变量 |
5.4.3 共同方法变异的预防与检验 |
5.4.4 研究流程与研究方法 |
5.4.5 测量工具的效度检验 |
5.4.6 控制变量影响分析 |
5.5 分析结果 |
5.6 研究结果讨论 |
5.6.1 创新心智模式与创新绩效关系分析 |
5.6.2 基础实践对创新绩效作用机制分析 |
5.6.3 核心实践对创新绩效作用机制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权变视角下质量管理实践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 |
6.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6.2 调节变量的识别与引入 |
6.3 研究假设 |
6.3.1 市场动态性对基础实践与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假设 |
6.3.2 市场动态性对核心实践与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假设 |
6.3.3 技术战略导向对基础实践与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假设 |
6.3.4 技术战略导向对核心实践与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假设 |
6.4 研究方法 |
6.4.1 变量测量 |
6.4.2 研究流程与研究方法 |
6.5 数据分析 |
6.5.1 信度与效度检验 |
6.5.2 相关分析 |
6.5.3 多元回归三大问题检验 |
6.5.4 回归分析结果 |
6.6 研究结果讨论 |
6.6.1 市场动态性的调节讨论 |
6.6.2 技术战略导向的调节讨论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理论贡献 |
7.3 实践启示 |
7.4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创新心智模式研究的访谈提纲(节选) |
附录2 编码材料节选 |
附录3 调查问卷(负责人版) |
附录4 调查问卷(员工版)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3)我国制造型企业市场导向战略的实施路径和绩效结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
绪论 1.1 |
研究背景 1.2 |
研究问题和目的 1.3 |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 |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 |
论文结构安排 2 |
文献综述 2.1 |
市场导向的定义 2.2 |
市场导向的测量 2.3 |
市场导向的前因 2.4 |
市场导向的结果 2.5 |
市场导向的执行 2.6 |
市场导向实施研究的缺口 3 |
我国制造型企业市场导向战略实施的动力机制:跨案例研究 3.1 |
问题提出 3.2 |
理论基础与概念框架 3.3 |
研究方法 3.4 |
研究发现 3.5 |
结论和讨论 4 |
我国制造型企业市场导向的前因:实证分析 4.1 |
问题提出 4.2 |
市场导向前因研究 4.3 |
概念框架和研究假设 4.4 |
研究方法 4.5 |
假设检验 4.6 |
本研究与国外研究的结果对比 4.7 |
结论和启示 5 |
市场导向的前因整合:动力机制实证研究 5.1 |
问题提出 5.2 |
概念框架和研究假设 5.3 |
研究方法 5.4 |
研究结果 5.5 |
结论和讨论 6 |
市场导向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 6.1 |
问题提出 6.2 |
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基于资源基础观 6.3 |
研究假设 6.4 |
研究方法 6.5 |
研究结果 6.6 |
结论 7 |
研究结论和展望 7.1 |
研究的创新点 7.2 |
研究结论 7.3 |
研究启示 7.4 |
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与资助情况 附录3 |
访谈提纲 附录4 |
我国制造型企业市场导向前因问卷 附录5 |
我国制造型企业市场导向的绩效结果问卷 |
(4)关系嵌入性对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表目录 |
图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问题、目的与方法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方法 |
1.3 技术路线与结构安排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结构安排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述评 |
2.1 服务创新的相关研究 |
2.1.1 服务创新理论研究进展 |
2.1.2 服务创新概念的研究 |
2.1.3 服务创新与制造业创新差异的研究 |
2.1.4 服务创新类型的研究 |
2.1.5 不同服务行业的创新研究 |
2.1.6 服务创新绩效评估的研究 |
2.1.7 服务创新的网络观 |
2.2 关系嵌入性与服务创新关系的相关研究 |
2.2.1 嵌入的概念与分类 |
2.2.2 关系嵌入与结构嵌入的理论研究 |
2.2.3 网络构型的研究 |
2.2.4 关系嵌入性与服务创新相关研究 |
2.3 组织学习理论的相关研究 |
2.3.1 组织学习的定义 |
2.3.2 组织学习能力的概念与类型研究 |
2.3.3 组织学习能力与创新的关系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系嵌入性与服务创新的基本理论 |
3.1 服务创新的内涵与绩效评估 |
3.1.1 服务创新的内涵及特性 |
3.1.2 服务创新的类型 |
3.1.3 服务创新的组织模式 |
3.1.4 服务创新绩效的评估指标 |
3.2 基于关系嵌入的服务创新 |
3.2.1 服务创新网络概述 |
3.2.2 嵌入性与关系嵌入性 |
3.2.3 关系嵌入性与服务创新 |
3.3 关系嵌入中的组织学习 |
3.3.1 关系嵌入性与组织知识建构 |
3.3.2 基于知识构建的Lotka-Volterra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系嵌入性对服务创新绩效影响的探索性案例分析 |
4.1 案例研究方法论 |
4.1.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
4.1.2 探索性案例对象选择 |
4.1.3 资料分析方法 |
4.2 案例企业简介 |
4.2.1 A家电企业 |
4.2.2 B电子商务企业 |
4.2.3 C管理咨询企业 |
4.2.4 D饭店企业 |
4.2.5 E物流企业 |
4.2.6 F零售企业 |
4.3 案例初步分析 |
4.3.1 关系嵌入性 |
4.3.2 学习能力 |
4.3.3 服务创新类型与绩效 |
4.4 进一步的讨论与初始命题的提出 |
4.4.1 案例分析信度 |
4.4.2 关系嵌入性与服务创新绩效 |
4.4.3 关系嵌入性与学习能力 |
4.4.4 学习能力与服务创新绩效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关系嵌入性对服务创新绩效影响的模型 |
5.1 研究假设 |
5.1.1 关系嵌入性与学习能力的关系 |
5.1.2 关系嵌入性与服务创新绩效的关系 |
5.1.3 学习能力与服务创新绩效的关系 |
5.1.4 学习能力的中介作用 |
5.2 研究方法 |
5.2.1 变量度量 |
5.2.2 抽样方法与样本分析 |
5.2.3 资料分析方法 |
5.3 数据分析 |
5.3.1 抽样误差检验 |
5.3.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5.3.3 验证性因子分析 |
5.3.4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
5.3.5 假设检验与模型解释力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关系嵌入构型、组织学习能力与服务创新绩效 |
6.1 交互作用模型的提出 |
6.1.1 关系嵌入构型与服务创新绩效 |
6.1.2 学习能力的不同构成与服务创新绩效 |
6.1.3 学习能力、关系嵌入构型与服务创新绩效 |
6.2 研究方法 |
6.2.1 变量度量 |
6.2.2 抽样方法与样本分析 |
6.2.3 统计分析方法 |
6.2.4 测量模型评估 |
6.2.5 假设检验方法 |
6.3 资料分析 |
6.3.1 抽样误差检定 |
6.3.2 研究构面的确认 |
6.3.3 信度与效度检验 |
6.3.4 假设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研究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管理启示 |
7.3 研究局限性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关系嵌入性、组织学习能力与服务创新绩效问卷 |
附录2:关系嵌入构型、学习能力与服务创新绩效问卷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5)基于二元组织的企业颠覆性和维持性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1 环境的动态性使企业面临新的挑战 |
1.1.2 企业创新战略的改变 |
1.1.3 中国企业需要实现跨越发展 |
1.2 研究的问题和意义 |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论文主要的内容结构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主要的内容结构 |
1.3.3 论文的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颠覆性创新理论研究综述 |
2.1.1 颠覆性创新的内涵 |
2.1.2 颠覆性创新和维持性创新的特征 |
2.1.3 颠覆性创新的最新研究进展 |
2.1.4 颠覆性和维持性创新的管理:相关文献的见解 |
2.2 二元组织研究综述 |
2.2.1 二元组织的理论背景 |
2.2.2 二元组织的概念和定义 |
2.2.3 二元组织创新的悖论解决 |
2.3 现有研究的评述 |
2.3.1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有待扩展和深化 |
2.3.2 国内研究的不足 |
2.3.3 颠覆性创新的开展和管理尚不明晰 |
2.4 本研究的概念定义和研究对象 |
第三章 二元组织动因及与创新绩效的相关性研究 |
3.1 创新失衡的两个症状 |
3.1.1 从通用的衰落看——成功综合症 |
3.1.2 过度的颠覆 |
3.2 组织能力陷阱的成因 |
3.2.1 组织能力陷阱的概念 |
3.2.2 能力陷阱的类型和产生原因 |
3.3 动因——二元组织能力——颠覆性和维持性创新绩效研究模型 |
3.3.1 颠覆性和维持性创新动因的现有研究 |
3.3.2 动因——二元组织能力——创新绩效范式的研究范式 |
3.4 组织二元性的动因 |
3.4.1 创新动因的研究 |
3.4.2 外部环境的竞争性和动态性 |
3.4.3 跨职能部门协调 |
3.4.4 管理者的调节作用——感知的机会和威胁 |
3.5 能力开发和探索对于二元创新绩效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二元组织的动因以及与创新绩效的相关性实证研究 |
4.1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4.1.1 变量定义与指标选择 |
4.1.2 问卷设计 |
4.1.3 数据收集程序 |
4.1.4 数据分析方法 |
4.2 数据整理与样本描述 |
4.2.1 样本与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4.3 变量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
4.3.1 探索性因子分析 |
4.3.2 信度分析 |
4.4 多元回归模型结果与分析 |
4.4.1 环境动态性和市场导向对开发能力和探索能力的影响 |
4.4.2 探索能力和开发能力对于颠覆性和维持性创新绩效 |
4.4.3 假设的验证和结果解释 |
4.5 实证研究的理论和实践贡献 |
4.5.1 理论贡献 |
4.5.2 对企业管理者的启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二元组织创新开展路径选择研究 |
5.1 技术层面的颠覆性和维持性创新路径选择 |
5.1.1 基于技术生命曲线的三阶段二元创新管理 |
5.1.2 二元组织创新中技术扫描的管理 |
5.1.3 技术突破点和颠覆性创新技术的识别 |
5.2 基于价值链的商业模式创新 |
5.2.1 商业模式创新的概念 |
5.2.2 基于价值链的颠覆性商业模式创新 |
5.2.3 二元组织商业模式创新的管理 |
5.2.4 基于案例的三种商业颠覆性创新模式研究 |
5.3 二元创新路径选择 |
5.3.1 差异化和一致性的思维 |
5.3.2 二元组织创新的开展路径 |
5.3.3 二元创新的实施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二元组织创新的管理研究 |
6.1 动态能力理论研究进展 |
6.1.1 动态能力出现背景 |
6.1.2 动态能力的概念和构成 |
6.1.3 动态能力对绩效的影响及演化研究 |
6.2 基于企业动态能力的二元性创新管理框架 |
6.2.1 外部环境的压力作用 |
6.2.2 领导者的作用和战略 |
6.2.3 动态能力和创新二元性 |
6.3 二元组织动态学习机制研究 |
6.3.1 组织间和组织内的动态学习机制 |
6.3.2 企业跨层次学习动态性 |
6.3.3 以三星电子 DRAM 组织学习为例 |
6.4 二元组织的结构 |
6.4.1 组织结构的二元性 |
6.4.2 二元组织模式的表现形式 |
6.4.3 扩展型二元组织结构 |
6.5 颠覆新创新和维持性创新的部门协同管理研究 |
6.5.1 颠覆性部门和维持性部门的特性和比较 |
6.5.2 颠覆性和维持性部门的协同管理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案例研究——我国电气行业的在位者和颠覆者 |
7.1 我国电气行业的演变和发展 |
7.1.1 我国电气行业的颠覆路程 |
7.1.2 电气行业市场现况:中国电气化进程提速 |
7.1.3 我国电气行业企业现况 |
7.2 在位者ABB 的蜕变和发展 |
7.2.1 ABB 的背景 |
7.2.2 ABB 的变革——探索能力的加强 |
7.2.3 产品线的优化和维持性创新 |
7.2.4 ABB 的中长期颠覆性成长规划 |
7.3 正泰集团的创新发展之路 |
7.3.1 正泰集团二元创新的管理 |
7.3.2 正泰集团不同发展阶段开发能力和探索能力的建立 |
7.3.3 正泰集团动态学习机制的建立 |
7.3.4 正泰的启示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 |
8.2 本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6)论“顾客导向”观念的运用与超越(论文提纲范文)
一、“顾客导向”观念的运用价值 |
(一) 使企业明确其经营目的 |
(二) 改变企业经营模式, 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 |
(三) 正确引导企业进行市场细分, 锁定目标顾客 |
(四) 建立并维系顾客关系 |
二、“顾客导向”观念发展的局限性 |
(一) 因运用不当而损害消费者利益 |
(二) 不能全面兼顾社会利益 |
(三) 容易使企业被动营销, 丧失产业洞察力 |
(四) 导致“同质化竞争”, 难以形成企业的核心能力 |
(五) 使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对相互之间的关系缺乏正确、全面的认识 |
三、“顾客导向”观念的理性超越 |
(一) 通过教育、培训和引导顾客来推动营销 |
(二) 开发新产品, 挑战和超越顾客期望 |
(三) 树立3C导向观 |
(四) 创新营销手段 |
1.注重知识传播, 实施知识营销 |
2.运用信息技术手段, 发展网络营销 |
四、结论 |
(7)创业机会开发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
1.2 本文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际意义 |
1.3 研究内容结构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综述 |
2.1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创业的基本概念和模型 |
2.1.2 创新理论 |
2.1.3 资源基础理论 |
2.2 新创企业及绩效相关研究 |
2.2.1 新创企业研究 |
2.2.2 企业绩效研究 |
2.2.3 新创企业绩效 |
2.2.4 新创企业绩效的研究评述 |
2.3 创业机会开发相关研究 |
2.3.1 创业机会的来源 |
2.3.2 创业机会识别与开发的研究现状 |
2.3.3 机会评价的研究现状 |
2.3.4 创业机会的研究评述 |
2.4 企业战略导向相关研究 |
2.4.1 两种视角下的战略导向 |
2.4.2 战略导向与绩效关系 |
2.4.3 战略导向的研究评述 |
2.5 综合评述 |
2.6 小结 |
第三章 概念界定 |
3.1 创业机会特征 |
3.1.1 创业机会特征的内涵 |
3.1.2 维度划分 |
3.2 战略导向 |
3.2.1 战略导向内涵 |
3.2.2 维度划分 |
3.3 创业机会开发方式 |
3.3.1 机会开发方式内涵 |
3.3.2 维度划分 |
3.4 新创企业绩效的度量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理论模型与假设 |
4.1 理论模型 |
4.1.1 理论分析 |
4.1.2 模型的提出 |
4.2 假设的提出 |
4.2.1 创业机会特征对战略导向的影响 |
4.2.2 战略导向对机会开发类型选择的影响 |
4.2.3 创业机会开发方式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 |
4.2.4 战略导向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 |
4.3 小结 |
第五章 实证分析 |
5.1 样本与数据收集 |
5.1.1 问卷设计 |
5.1.2 研究样本选取 |
5.1.3 调研活动的开展 |
5.2 研究方法的确定 |
5.2.1 结构化方程简介 |
5.2.2 应用结构化方程步骤 |
5.3 变量度量与因子分析 |
5.3.1 变量度量 |
5.3.2 因子分析 |
5.4 数据分析与检验 |
5.5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讨论 |
6.1 机会特征对战略导向影响的讨论 |
6.1.1 机会的赢利性对战略导向的影响研究 |
6.1.2 机会的可行性对战略导向的影响研究 |
6.2 战略导向对机会开发的方式影响的讨论 |
6.2.1 市场导向对机会开发方式的影响研究 |
6.2.2 创业导向对机会开发方式的影响研究 |
6.3 机会开发的方式对新创企业绩效影响的讨论 |
6.3.1 机会的均衡型开发方式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
6.3.2 机会的创新型开发方式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
6.4 战略导向对新创企业绩效影响的讨论 |
6.4.1 市场导向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
6.4.2 创业导向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
6.5 启示 |
6.5.1 选择合适的创业机会提高新创企业绩效 |
6.5.2 选择合适的机会开发方式提高新创企业绩效 |
6.6 本章小节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的基本结论 |
7.2 本文的创新点 |
7.3 局限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摘要 |
ABSTRACT |
(8)企业核心能力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0 导论 |
0.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0.2 研究的思路、方法与结构 |
0.3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1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文献述评 |
1.1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形成与演进 |
1.1.1 起源阶段:劳动分工理论和专业化分工 |
1.1.2 发展阶段:企业成长理论和特殊能力论 |
1.1.3 深入阶段:企业能力理论和企业资源基础论 |
1.1.4 创新阶段:企业核心能力理论 |
1.2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研究述评 |
1.2.1 核心能力理论研究流派的总结 |
1.2.2 国内学者对核心能力的主要研究述评 |
1.2.3 核心能力理论对经济学的贡献 |
1.2.4 核心能力理论对管理学的贡献 |
1.2.5 国内外核心能力理论研究的缺陷 |
2 核心能力的内涵、特征、本质及作用 |
2.1 核心能力的内涵 |
2.1.1 几组相关概念的辨析 |
2.1.2 国内外学者对核心能力内涵的不同理解 |
2.1.3 本文对核心能力内涵的界定 |
2.2 核心能力的特征 |
2.3 核心能力的本质及载体 |
2.3.1 知识是核心能力的本质 |
2.3.2 核心能力的载体 |
2.4 核心能力的表现 |
2.5 核心能力的作用 |
2.5.1 创造更多的顾客价值,使企业获得超额收益 |
2.5.2 提高企业市场竞争的位势 |
2.5.3 企业制定成功战略的基础 |
3 核心能力的形成机理 |
3.1 对企业知识活动的分析 |
3.1.1 企业的边际搜寻倾向与路径依赖 |
3.1.2 企业知识的吸收、转化与共享 |
3.2 核心能力的形成过程 |
3.2.1 核心能力的形成阶段 |
3.2.2 核心能力的成长轨迹 |
3.3 管理整合:核心能力形成的关键环节 |
3.3.1 管理整合的实质 |
3.3.2 管理整合的形式 |
3.4 核心能力成长的条件分析 |
3.4.1 优化的组织结构 |
3.4.2 完善的管理体系 |
3.4.3 有力的技术体系建设 |
3.4.4 有效的激励机制 |
4 企业核心能力的影响因素 |
4.1 有关文献对核心能力影响因素的认识 |
4.1.1 国外学者的认识 |
4.1.2 我国学者对核心能力影响因素的归纳 |
4.2 本文对核心能力影响因素的界定 |
4.3 影响核心能力的因素具体分析 |
4.3.1 企业资源 |
4.3.2 企业创新能力 |
4.3.3 企业技术能力 |
4.3.4 企业管理整合能力 |
4.3.5 企业学习能力 |
4.3.6 企业文化 |
5 核心能力的识别与评价 |
5.1 核心能力的识别 |
5.1.1 核心能力识别的意义 |
5.1.2 核心能力识别的标准 |
5.1.3 核心能力的识别方法 |
5.2 核心能力的评价 |
5.2.1 构建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5.2.2 核心能力指标体系建立步骤 |
5.2.3 构建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不同研究观点评述 |
5.2.4 本文对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6 核心能力的培育、保护与提升 |
6.1 核心能力的培育 |
6.1.1 培育核心能力的四个阶段 |
6.1.2 培育核心能力的途径 |
6.1.3 企业培育核心能力应重视的问题 |
6.2 核心能力的保护 |
6.2.1 核心能力的缺失 |
6.2.2 核心能力的保护措施 |
6.3 核心能力的提升 |
6.3.1 用成本领先战略提升核心能力 |
6.3.2 建立学习型企业 |
7 核心能力的应用 |
7.1 核心能力的应用类型 |
7.2 内涵式应用:打造核心产品 |
7.2.1 企业要成为每个竞争层次的赢家 |
7.2.2 以核心能力为基础开发核心产品 |
7.2.3 通过核心产品获得市场竞争优势 |
7.3 外延式应用 |
7.3.1 多元化经营 |
7.3.2 企业并购 |
7.3.3 虚拟经营 |
8 构建和提升我国国有企业核心能力的对策建议 |
8.1 我国国有企业核心能力的现状 |
8.1.1 企业赢利能力差,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 |
8.1.2 技术开发能力薄弱,企业自主创新机制尚未形成 |
8.1.3 核心产品开发不力 |
8.1.4 战略管理能力不高 |
8.1.5 企业市场营销能力低下 |
8.2 阻碍国企核心能力形成的原因分析 |
8.2.1 现代企业制度不健全 |
8.2.2 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僵化 |
8.2.3 企业内部尚未形成创新的良性循环 |
8.2.4 企业知识技能的储备与积累不足 |
8.2.5 企业文化建设匮乏 |
8.3 构建和提升我国国有企业核心能力的对策建议 |
8.3.1 转变政府职能,培育有利于建立核心能力的外部环境 |
8.3.2 加强企业内部自身修炼,构建和提升核心能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9)基于企业高管认知的企业战略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
1.1.1 研究动机 |
1.1.2 基于认知视角研究的意义 |
1.2 基本概念 |
1.2.1 认知及其模式 |
1.2.2 战略变革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2 战略变革研究综述 |
2.1 战略变革的多学科研究视角 |
2.1.1 从十大战略学派看战略变革思想 |
2.1.2 战略变革的组织理论分析 |
2.1.3 战略变革的经济学视角 |
2.1.4 战略决策理论视角 |
2.1.5 战略的复杂系统视角 |
2.2 战略变革实证研究 |
2.2.1 环境因素对战略变革影响的实证研究 |
2.2.2 组织因素对战略变革影响的实证研究 |
2.2.3 战略变革对组织业绩影响的实证研究 |
2.3 组织情景、管理者认知与战略变革的关系 |
2.3.1 环境情景和管理者认知 |
2.3.2 组织情景和管理者认知 |
2.3.3 管理者认知、管理行为与战略内容变化 |
2.3.4 战略变革、组织绩效与组织学习 |
2.4 战略变革相关理论问题 |
2.4.1 战略柔性 |
2.4.2 动态战略 |
2.4.3 战略创新 |
2.5 本章小结 |
3 企业战略变革的影响因素、过程与动力学机制 |
3.1 战略变革的基本动机 |
3.1.1 生存和发展的要求 |
3.1.2 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基本要求 |
3.2 战略变革影响因素分析 |
3.2.1 影响战略变革的因素 |
3.2.2 影响战略变革的认知要素三层面 |
3.3 战略变革过程的认知分析 |
3.3.1 战略变革需求 |
3.3.2 战略变革规划 |
3.3.3 战略变革实施 |
3.3.4 战略变革评价 |
3.4 战略变革的动力学分析:战略的动态本质 |
3.4.1 战略稳定及其决定力量 |
3.4.2 战略变革的动力 |
3.4.3 战略的矛盾运动本质 |
3.5 本章小结 |
4 企业高层管理战略变革的信念构架研究 |
4.1 组织认知研究的分析框架 |
4.2 影响战略变革的认知结构要素 |
4.2.1 高层管理者的信念、价值观、潜在假设及其逻辑关系 |
4.2.2 描述管理者潜在假设的工具:图式、脚本与认知图 |
4.2.3 信念的层次关系:分类结构 |
4.2.4 其它认知结构要素 |
4.3 个体认知结构理论及其对战略变革的启示 |
5 高层管理战略变革认知过程影响因素研究 |
5.1 战略问题识别与方案构建的认知过程分析模型 |
5.2 影响高层管理者战略变革问题解释的认知过程要素 |
5.2.1 有限能力模型 |
5.2.2 认知简化模型 |
5.2.3 决策过程偏向:表现形式及其原因 |
5.2.4 承诺及其承诺扩大 |
5.2.5 归因理论及其对战略变革认知过程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6 企业高层管理战略变革的认知行为特征研究 |
6.1 认知风格理论:模型及其度量 |
6.1.1 认知风格概念、理论起源及其发展 |
6.1.2 认知风格一般模型 |
6.1.3 基于信息加工的认知风格维度 |
6.1.4 认知风格度量 |
6.2 高层管理者的决策风格 |
6.2.1 决策风格 |
6.2.2 意会知识及其在战略变革决策中的作用和地位 |
6.3 本章小结 |
7 企业高层管理战略变革思维与选择模型 |
7.1 团队认知与冲突 |
7.1.1 团队认知及其演化 |
7.1.2 高层管理团队冲突动态分析模型 |
7.2 企业高层管理战略变革思维模型 |
7.2.1 高层管理者战略变革认知分析框架 |
7.2.2 基于团队认知冲突与演化的高层管理战略变革模型 |
7.2.3 企业高层管理战略变革思维框架 |
7.3 企业高层管理战略变革选择模型 |
7.3.1 企业高层管理战略变革选择分析模型 |
7.3.2 企业战略变革目标的选择 |
7.3.3 企业战略变革方式的选择 |
7.3.4 企业战略变革路径的选择 |
7.4 案例分析: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的战略变革 |
8 问题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存在的问题 |
8.3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10)“顾客导向”下的“技术领先”—以微软、英特尔等高新技术企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顾客导向”观念的认知 |
1.1“顾客导向”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
1.2“顾客导向”观念的意义和作用 |
2 微软、英特尔等高新技术企业的成功模式分析 |
3“顾客导向”下的“技术领先” |
3.1 企业要更好地理解“顾客导向”观念 |
3.2 采取“技术领先”战略, 掌握竞争主导权 |
四、企业竞争新思维:超越“顾客导向”——来自微软、英特尔的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从PC转向云计算和物联网:英特尔基于战略转型的营销策略研究[J]. 周笑. 现代商业, 2017(09)
- [2]质量管理实践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创新心智模式的中介效应[D]. 张群祥. 浙江大学, 2012(02)
- [3]我国制造型企业市场导向战略的实施路径和绩效结果研究[D]. 段艳玲. 华中科技大学, 2012(10)
- [4]关系嵌入性对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研究[D]. 王家宝. 上海交通大学, 2011(01)
- [5]基于二元组织的企业颠覆性和维持性创新研究[D]. 王敏. 上海交通大学, 2009(04)
- [6]论“顾客导向”观念的运用与超越[J]. 徐蓓.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 [7]创业机会开发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 陈海涛. 吉林大学, 2007(05)
- [8]企业核心能力论[D]. 吴雪梅. 四川大学, 2007(06)
- [9]基于企业高管认知的企业战略变革研究[D]. 周晓东. 浙江大学, 2006(03)
- [10]“顾客导向”下的“技术领先”—以微软、英特尔等高新技术企业为例[J]. 王德胜,王文基. 科技管理研究, 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