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泊网栏养殖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H.Milne-Edwards)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世会,成永旭,贾智英,李池陶,张旭彬,石连玉[1](2021)在《两种肝胰腺色泽中华绒螯蟹营养品质比较》文中认为将辽河水系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扣蟹饲养在10.4 m×7.6 m×1.2 m、前期为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后期搭配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和苦草Vallisneria natans的3口池塘中,密度约为1.2只/m2。经7个月左右的常规养殖后,雌、雄体平均体质量分别为(97.03±6.91)g和(153.79±6.98)g,采集肝胰腺偏黑色泽(河蟹Ⅰ)和正常色泽(河蟹Ⅱ)的河蟹样品共24只(雌雄各半),活体解剖,测定总可食率(TEY)、常规营养成分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河蟹Ⅰ和河蟹Ⅱ雌体TEY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雄体出肉率(MY)和TEY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其余指标无显着性差异(P>0.05)。除雌体肥满度(CF)相同外,河蟹Ⅱ各项数值均要高于河蟹Ⅰ。雌体肝胰腺中总脂、肌肉中粗蛋白和总脂含量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肝胰腺中水分,性腺中粗蛋白含量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雄体肌肉中粗蛋白含量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肝胰腺中水分、粗蛋白、总脂,性腺中粗蛋白含量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肝胰腺中脂肪酸差异项占总参数的比例为23/52,超过40%参数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而在性腺和肌肉中此比例仅为10%和15%左右。综上所述,两组河蟹总可食率、可食组织中总脂和蛋白含量、肝胰腺中超过40%的脂肪酸参数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而肥满度、肌肉和性腺中脂肪酸差异不显着(P>0.05),两组河蟹营养价值均较高。
储兰璐[2](2021)在《EM菌对中华绒螯蟹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脂多糖毒性的研究》文中指出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是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经济动物之一。然而,在集约化人工饲养模式发展的过程中,多次爆发由细菌、病毒、立克次体等引起的多种疾病,导致惨重的经济损失,制约着我国中华绒螯蟹养殖业的良性发展。因此如何在保护和胁迫产业生态健康养殖的基础上防止应激和减轻应激的危害是当前研究的热点。EM菌是一种以乳酸菌、酵母菌、光合细菌、放线菌等通过发酵工艺培养的复合菌剂,能够利用有益微生物之间的协同作用,通过竞争排斥使得有益菌占优势,改善养殖环境,降低中华绒螯蟹的发病率。目前,尽管EM菌在水产养殖中已有较多的应用,但是鲜有关于EM菌对中华绒螯蟹养殖影响效果的报道,而EM菌对中华绒螯蟹免疫力影响的研究仍是空白。因此本研究以中华绒螯蟹为试验对象,在养殖过程中定期使用EM菌,从酶活和基因表达层面评估EM菌对中华绒螯蟹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检验“EM菌的使用可以提高中华绒螯蟹的免疫力”的假说,分析EM菌调控中华绒螯蟹免疫力潜在的作用机制,以期为EM菌在中华绒螯蟹生态养殖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EM菌对中华绒鳌蟹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功能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本实验旨在分析EM菌对中华绒螯蟹各类血细胞数量、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系统及免疫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半颗粒细胞(SGC)是中华绒螯蟹血细胞的主要类群,具有吞噬、包囊病原微生物的作用;EM菌诱导下,中华绒螯蟹SGC细胞略有升高,增强了其细胞免疫防御能力。EM菌能提高特定发育阶段中华绒螯蟹血清中过氧化氢酶(CAT)活力,降低丙二醛(MDA)的含量,增强中华绒螯蟹抵抗氧化应激的能力。EM菌组较低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的水平,表明较低的器官损伤;同时较高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意味着免疫解毒能力的提升。综上所述,水体中添加EM菌有助于提高中华绒螯蟹抵抗氧化应激的能力,并能通过改变血细胞的数目和相关酶活性,增强中华绒螯蟹的非特异性免疫力。2.EM菌对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本研究以中华绒螯蟹为研究对象,在成蟹养殖过程中定期使用EM菌,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中华绒螯蟹肝胰腺Toll样受体基因及HSP90 m RNA表达量,分析了水体中添加EM菌对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EM菌对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免疫相关基因表达有一定的影响,EM菌能够诱导上调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免疫相关基因Toll2、Tube、Dorsal的表达,表明EM菌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机体对异物的识别能力,进而实现免疫机能的提高。此外,雄蟹肝胰腺中Toll2、Tube、HSP90的表达量均高于雌蟹,并且雄蟹和雌蟹对于EM菌的敏感度不同,雄蟹对EM菌的添加做出更为积极的响应,这表明EM菌对雄蟹的免疫力的激活作用高于雌蟹。EM菌组雄蟹HSP90的表达量显着上升,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显着,这与溶菌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变化趋势一致,说明HSP90基因表达的变化可能是由于高温导致的氧化应激引起的,HSP90表达的上调进一步促进了中华绒螯蟹体内各种酶活发生变化,调节防御应激损伤的能力,进而实现免疫机能的提高。3.EM菌对中华绒螯蟹抗脂多糖毒性的影响为研究水体中添加EM菌对中华绒螯蟹抗脂多糖毒性的影响,在水体中添加0、1g/L EM菌,用浓度为500μg/kg的脂多糖进行攻毒,于3、6、12、24、48h进行采样,检测中华绒螯蟹肝胰腺的抗氧化酶活、免疫酶活和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在注射脂多糖后,EM菌能够提高中华绒螯蟹肝胰腺CAT、GPX活性,一定程度上提高机体抗氧化和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起到抗脂多糖毒性的作用。EM菌能够提高AKP、ACP活性,对注射的脂多糖具有解毒作用,保护中华绒螯蟹的肝胰腺组织,降低中华绒螯蟹患病的风险。在注射脂多糖后,中华绒螯蟹的免疫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通过上调中华绒螯蟹免疫识别基因、免疫传导基因、免疫效应基因的表达,EM菌的添加对Toll通路和酚氧化酶原系统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中华绒螯蟹的肝胰腺组织。综上,本研究发现EM菌对中华绒螯蟹的先天免疫功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此过程中,通过提高CAT、GPX等抗氧化酶,ALP、ACP等免疫酶活性,以及上调Toll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提高中华绒螯蟹抗应激抗氧化等非特异性免疫力。因此,本研究建议推广EM菌作为一种有益复合菌剂用于中华绒螯蟹养殖,以促进中华绒螯蟹养殖业的健康绿色发展。
宋黎黎[3](2021)在《越冬暂养对中华绒螯蟹生长、生理及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sensis H.,以下简称河蟹),又称大闸蟹、河蟹或螃蟹,营养丰富、肉味鲜美,经济价值较高,是我国特有的淡水名优品种和出口创汇水产品,历来就是百姓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深受消费者青睐。近年来,河蟹的养殖区域不断扩大,北至黑龙江省、南至两广地区,养殖模式不断创新且产量日益增大,但由于其上市时间集中、供应期较短,不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如何延长河蟹的上市周期,成为众多养殖户关注的焦点。目前,关于河蟹越冬暂养的研究较少,如何提升河蟹越冬暂养的成活率与品质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养殖密度是影响甲壳类动物生长、生存、产量等生产参数的主要因素。在河蟹的越冬暂养技术中,暂养密度一直是广大养殖户最为关心的问题。所以,为了探究越冬养殖河蟹的最佳暂养密度和时间,本研究在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利用网箱暂养河蟹,分析了不同暂养密度下河蟹的生长性能、死亡率、生理状况并检测了暂养后河蟹可食组织营养组成和风味品质的变化。试验结果如下:1.越冬暂养密度、时间对河蟹存活率的影响单从河蟹暂养密度因素的影响来分析,中密度组的死亡率均低于其他两个密度组,比低密度组降低0.90%,比高密度组降低1.17%,但差异不显着(P>0.05)。相反,越冬暂养时间对河蟹死亡率的影响达到了显着水平(P<0.05)。结果显示暂养前2个月死亡率低于5%,而暂养90 d后死亡率显着上升,105 d和120 d后死亡率分别达到21.37%和33.04%。暂养90 d时,三个暂养密度组河蟹的累积存活率仍高于85%;而暂养至105 d时,中、低密度组累积存活率下降到约70%,高密度组下降到62.44%;暂养120 d后,除了中密度组外,累积生存率均低于50%。以上结果表明中密度河蟹暂养的成活率优于其他密度。2.越冬暂养密度、时间对河蟹生长性能的影响越冬暂养期间,河蟹体重未发生显着变化(P>0.05)。整体来看,高密度组河蟹的出肉率和总可食指数显着高于低密度组。不同暂养时间的分析发现:在暂养的前105 d,总可食指数和性腺指数(GSI)随着时间的延长呈增加趋势,而肝胰腺指数(HSI)却呈下降趋势;在暂养105 d之后,TEY、GSI及HSI均显着下降。另外,越冬暂养时间对河蟹的甲壳长、甲壳宽等其他生长参数无显着影响。3.越冬暂养密度、时间对河蟹抗氧化能力及HSP70基因表达的影响随暂养时间的延长,河蟹肝胰腺中丙二醛(MDA)含量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波动变化并有下降趋势。中、高密度的河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暂养时间的延长呈明显的波动变化;暂养30 d后,三个密度组河蟹谷胱甘肽还原酶(GSH-Px)活性均显着下降;而随时间的延长,只有中密度组GSH-Px活性呈上升趋势。整体而言,三种密度暂养的河蟹肝胰腺抗氧化系统在暂养期间表现良好,尤其是中密度组。河蟹HSP70水平随暂养时间的延长先升高(2月中旬前)后下降,这与其卵子发生的特征相一致,提示HSP70在中华绒螯蟹卵子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不同暂养密度组的肝胰腺中HSP70水平随暂养时间呈现波动变化,提示河蟹在越冬暂养期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应激。4.越冬暂养对河蟹品质的影响河蟹在越冬暂养期间处于稳定的生长状态,肝胰腺指数下降,同时性腺指数升高,未出现明显的“掉膏”现象。暂养后河蟹可食组织总含量和卵巢粗脂肪含量相比暂养前显着下降(P<0.05),而其他营养成分无显着变化;表明暂养后河蟹可食部位存在一定程度的营养流失。河蟹暂养105 d后,游离氨基酸总含量(T)下降,必需氨基酸与游离氨基酸总含量比值(E/T)显着上升,非必需氨基酸与游离氨基酸总含量比值(N/T)显着下降,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比值(E/N)显着上升;腺苷酸(AMP)和肌苷酸(IMP)显着增加,而次黄嘌呤(Hx)和肌苷(Hx R)显着下降。这些结果表明暂养后河蟹的品质得到了改善。可食部位中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值(PUFA/SFA)显着增大,同时可食部位中C20:2(二十碳二烯酸)、C20:4(花生四烯酸)和C20:5(EPA;二十碳五烯酸)脂肪酸的含量也有显着升高,表明暂养后河蟹的营养价值和食用品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暂养后的河蟹主要挥发性物质为1-辛烯-3-醇,壬醛,己醛和2-戊基呋喃,其可食组织挥发性风味相对较好,整体上优于暂养前的河蟹。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越冬暂养对河蟹的存活率、生长、抗氧化酶活性及营养风味品质等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从死亡率和经济效益综合考虑,当越冬暂养不足90 d时,最佳暂养密度为每网箱70 kg的密度(21.88 kg/m2);越冬暂养超过90 d以上时,最佳暂养密度为每网箱50 kg左右(15.63 kg/m2);对于长期越冬暂养,我们认为河蟹越冬暂养的时间段不超过4月上旬为宜。暂养后河蟹营养虽有一定的流失,但其食用品质和风味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宋黎黎,高建操,邵乃麟,储兰璐,邰小飞,庄红根,胡佳雯,聂志娟,王裕玉,徐跑,徐钢春[4](2021)在《越冬暂养对雌性中华绒螯蟹的营养品质及风味的影响》文中认为为探究越冬暂养后雌性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是否存在营养流失或风味品质下降现象,利用嵌入在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网箱对雌性中华绒螯蟹进行105 d暂养,分析暂养前后中华绒螯蟹一般生物学指数、营养成分、脂肪酸、游离氨基酸、呈味核苷酸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差异。结果显示,中华绒螯蟹在越冬暂养期间处于稳定的生长状态,未出现"掉膏";暂养后的中华绒螯蟹,肌肉中必需氨基酸含量(E)显着上升(P<0.05),必需氨基酸与游离氨基酸总含量比值(E/T)显着上升(P<0.05);可食组织中腺苷酸(AMP)和肌苷酸(IMP)显着增加(P<0.05),次黄嘌呤(Hx)和肌苷(HxR)显着下降(P<0.05);虽然可食组织及卵巢中粗脂肪、C22∶1和C22∶4含量显着下降,但C20∶2、C20∶4和C20∶5等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着升高(P<0.05),同时PUFA/SFA显着上升;中华绒螯蟹暂养105 d后,1-辛烯-3-醇,己醛,壬醛和2-戊基呋喃为主要的挥发性物质,这些具有良好气味的物质占主导地位,表明中华绒螯蟹的风味整体优于暂养前。以上结果表明,越冬暂养后中华绒螯蟹的营养有一定的流失,品质和食用风味有所改善。
王世会[5](2020)在《中国沿海绒螯蟹种质资源挖掘、养殖性能和品质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绒螯蟹(Eriocheir sensu stricto),又称河蟹或大闸蟹,是东亚地区土着且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蟹类之一。尚不清楚不同水系野生绒螯蟹种质遗传特性,人工养殖条件下的养殖性能和品质特性。因此本文比较了不同水系野生绒螯蟹的遗传多样性,在相同/相似的养殖条件下比较了不同水系绒螯蟹的养殖性能、营养品质和风味品质差异,以期为中国沿海绒螯蟹种质资源挖掘和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 长江、瓯江、闽江和南流江水系野生绒螯蟹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分析采用分子标记和线粒体COI标记分析了长江、瓯江、闽江和南流江水系野生绒螯蟹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群结构。结果表明:四水系野生群体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介于0.7827~0.8580之间,香农信息指数I介于2.0722~2.4088之间;单倍型多样性h介于0.52101~0.87097之间,核苷酸多样性π介于0.00139~0.02796之间,四水系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均较高。不论是微卫星还是线粒体标记分析,南流江种群与长江、瓯江和闽江种群均存在中等程度的遗传分化;瓶颈效应分析表明在符号检测和Wilcoxon符号检验的SMM模型下,四水系绒螯蟹种群均经历了瓶颈效应;遗传结构分析表明南流江种群独立于长江、瓯江和闽江种群。综上,通过微卫星和线粒体COI标记分析,四水系野生绒螯蟹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程度与地理距离相一致,瓯江和闽江种群更接近长江种群,而与南流江种群遗传距离较远。本研究为绒螯蟹种质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资料。2. 辽河、长江、瓯江和闽江水系绒螯蟹F1养殖性能比较通过养殖实验和解剖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评估了辽河、长江、瓯江和闽江水系绒螯蟹F1在扣蟹阶段生长性能、早熟率、成活率、产量和饲料系数,成蟹阶段生长性能、生殖蜕壳、性腺发育、成活率、产量和饲料系数。结果表明:(1)在扣蟹养殖阶段,四水系扣蟹的平均体重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终体重以长江扣蟹最高。8-10月和10-11月四水系扣蟹的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辽河扣蟹无早熟个体,其余三水系扣蟹存在一定早熟率,且差异显着(P<0.05)。辽河扣蟹成活率和产量最高,饲料系数最低,而闽江扣蟹成活率和产量最低,饲料系数最高。(2)在成蟹养殖阶段,生长前期(3-7月)辽河蟹平均体重最高,生长后期(9-11月)长江蟹平均体重最高。3-5月和7-9月闽江蟹的WGR和SGR略高于辽河蟹和长江蟹。9月末雌体全部完成生殖蜕壳,而雄体则持续到10月。9-11月闽江蟹性腺指数GSI增量最高,但11月长江蟹GSI最高。长江蟹成活率和产量均最高,饲料系数最低。就终体重分布而言,长江雌体大规格(≥150.00 g/只)比例最高,辽河雄体大规格(≥200.00 g/只)比例最高,但不同水系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综合判断,在长江流域长江蟹养殖性能最优,闽江蟹性腺发育最晚,但性腺发育速度较快。这些研究结果将为绒螯蟹种质资源开发和保护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3. 中华绒螯蟹1龄性早熟自交和1龄性早熟与2龄正常成熟杂交F1养殖性能及可食率比较本研究构建了1龄性早熟自交家系(PI)和1龄性早熟与2龄正常成熟杂交家系(PHN),综合评估其养殖性能和可食率。结果表明:(1)在扣蟹养殖阶段,PI组F1扣蟹平均体重始终大于PHN组;PI组F1雌体的WGR、SGR和早熟率均高于PHN组,雄体则较低,但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PI组F1雌体成活率显着低于PHN组(P<0.05),雄体略低于PHN组;PHN组总产量较高,但无显着差异(P>0.05)。扣蟹终体重呈正态分布,3.00~8.99 g终体重扣蟹比例较高。(2)在成蟹养殖阶段,生长前期(3-5月)PI组平均体重低于PHN组,生长后期(7-9月)则以PI组为高;3-5月和7-9月PHN组F1WGR和SGR均高于PI组,而5-7月则以PI组为高;PI组F1生殖蜕壳和性腺发育略早于PHN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总体来看,PI组F1成活率和产量均高于PHN组,但饲料系数显着低于PHN组(P<0.05);PHN组F1体重<125.00 g和≥250.00 g的成蟹百分比较高,两组体重<125.00g的成蟹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3)就总可食率TEY而言,PI组F1TEY高于PHN组;就肥满度CF而言,PI组F1雌体高于PHN组,雄体则较低,但两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综上,1龄早熟自交组F1具有扣蟹平均体重大、早熟率略高,成蟹生殖蜕壳较早、成活率和产量高的特点;而1龄早熟与2龄正常成熟杂交组F1则具有扣蟹成活率和产量高,成蟹生殖蜕壳略晚、饲料系数低的特点。4. 辽河、长江和闽江水系人工养殖绒螯蟹成蟹品质比较采用养殖实验、解剖、生化组成分析、脂肪酸分析和游离氨基酸分析等方法,系统地比较了辽河、长江和闽江水系人工养殖绒螯蟹成蟹的肥满度、总可食率、可食组织脂肪酸和游离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1)除三水系雌体GSI和雄体CF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外,HSI和MY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2)三水系绒螯蟹成蟹常规营养组成较为相近,除雌体肝胰腺中粗蛋白,雄体性腺中水分和总脂,肝胰腺中总脂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外,其余指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3)在相同/相似的养殖条件下,辽河种群雌体肝胰腺和性腺中C22:6n3(DHA)、C20:5n3(EPA)、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和n-3/n-6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均显着高于长江和闽江种群(P<0.05);长江种群雌体肌肉中C18:2n6、C20:2n6以及则要显着高于辽河和闽江种群(P<0.05);闽江种群雌体肌肉中DHA、雄体EPA和HUFA显着高于辽河和长江种群(P<0.05)。(4)辽河种群雄体性腺中牛磺酸Tau、色氨酸Trp和雌体肌肉中苏氨酸Thr显着高于长江和闽江种群(P<0.05);长江种群雌体肌肉中丙氨酸Ala显着高于辽河和闽江种群(P<0.05);闽江种群雌体性腺中天冬酰胺Asn、丝氨酸Ser、异亮氨酸Ile和雄体肌肉中谷氨酰胺Gln均显着高于辽河和长江种群(P<0.05)。性腺中主要呈味氨基酸为谷氨酸Glu和精氨酸Arg,肌肉主要呈味氨基酸为Glu、甘氨酸Gly、Ala和Arg。综上,三水系成蟹可食组织中脂肪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较为接近,但不同水系间DHA、EPA等脂肪酸和Tau、Trp、Thr等游离氨基酸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这可能与种质遗传特性有关。
沈玺钦[6](2020)在《银川大型稻蟹共生和水产养殖耦合系统水质和稻蟹生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稻渔综合种养在新的时代有了新的要求。水稻方面种植既要求产量品质,又要求节省减肥,去除养殖尾水的氮、磷等营养;渔业方面养殖既要求高品高产,又要求减少投喂。本文从大型稻蟹共生和水产养殖耦合系统养殖鱼塘水质、大型稻蟹共生和水产养殖耦合系统稻蟹共生水质、大型稻蟹共生和水产养殖耦合系统水稻生长研究和大型稻蟹共生和水产养殖耦合系统中华绒螯蟹成熟群体生殖特征与条件状况等多个方面阐述新时代稻渔综合种养的基本方法,本质要求。一、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水质研究。面对现代渔业绿色发展的新格局,在银川市贺兰县光明渔村应用陆基生态渔场技术开展了稻蟹共生和水产养殖耦合系统生态应用。应用水质分析仪对系统内的部分水质指标进行检测,系统阐述了光明渔村养殖鱼塘系统、稻蟹共生系统和循环沟渠净化系统(稻田-池塘复合统)的水质变化规律。精养鱼塘系统:平均氨氮浓度从总进水口的0.793mg/L上升到总出水口的1.553mg/L,亚硝酸盐平均浓度从总进水口的0.094mg/L上升到总出水口的0.226mg/L。稻蟹共生系统:氨氮浓度从进水口的0.42mg/L降低到出水口的0.13mg/L,净化效率达到69.05%,磷酸盐含量进水口浓度低,出水浓度高,边沟中由于扰动,磷酸盐浓度相对较高,而氨氮浓度相对较低,田中间的氨氮、磷酸盐浓度相对中等。沟渠循环净化系统:平均氨氮含量从1.247mg/L降低到0.363mg/L,磷酸盐平均含量从0.203mg/L降低到0.01mg/L。8月生产旺季稻蟹共生系统稻田环沟的悬浮有机物浓度:8月2日各个稻田环沟悬浮有机物的平均浓度为127.45mg/L,8月6日各个稻田环沟悬浮有机物的平均浓度为20.36mg/L,8月30日稻田退水前各个稻田环沟悬浮有机物的平均浓度为85mg/L。8月生产旺季稻蟹共生系统稻田环沟水质:亚硝酸盐浓度始终保持较低水平,多次测得0mg/L,各田块环沟平均氨氮浓度为0.105mg/L,平均磷酸盐浓度为0.04mg/L。清水输入鱼塘,鱼塘排出了大量肥水通过沟渠进入稻田中,经沟渠和稻田净化后的清水再次注入鱼塘,使得整个系统水质得到改善,生产效率以及产量因此大大提高。表明该模式有助于实现水稻种植和水产养殖两种产业的协调发展,减少养殖尾水排放,实现养殖污染资源化。二、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水稻生长研究。在不同情况下稻田的灌溉模式影响了水稻的生长以及产量。实验分为每隔5d灌溉一次鱼塘水,每隔7d灌溉一次鱼塘水以及不灌溉鱼塘水。水稻种植品种为“吉宏6号”,水稻平均亩产1089.93斤,总体旱田亩产高于水田,不同灌溉周期亩产5d灌溉一次>7d灌溉一次>不灌溉鱼塘水。地上部分生物量旱田大于水田,旱田水稻生物量到成熟期平均达到115.86g/穴,而水田水稻生物量在成熟期平均值只有55.04g/穴。7号田和11号田为每隔5d灌溉一次,生物量在同比于其它水田较高,平均值达到68.9g/穴。各田块秆长在抽穗期过后便不再增长,相对于其它指标,秆长在抽穗期过后还算比较稳定。各个田块株高在抽穗期达到峰值,抽穗期之后略有减少。水稻秆基部外径在抽穗期达到峰值,抽穗期到成熟期略有减少。灰色关联度分布在0.576-0.907之间,各水稻根茎秆构成因子与水稻产量关联度由强到弱排序依次为:根长(0.907)>秆基部外径(0.863)=穗基部外径(0.863)>秆长(0.846)>株高(0.829)>穗长(0.776),根长是与水稻产量关联度最大的根茎秆构成因子,穗长是与水稻产量关联度最小的根茎秆构成因子;水稻产量构成因子与水稻产量关联度由强到弱排序依次为:有效穗数(0.869)>穗粒数(0.847)>生物量(0.813)>结实率(0.806)>千粒重(0.759)>每公顷穴数(0.715)>根干重(0.625)>成穗率(0.576),有效穗数是与水稻产量关联度最大的产量构成因子,成穗率是与水稻产量关联度最小的产量构成因子。三、为了探求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成熟阶段的生殖特征,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贺兰县光明渔村采用了统计学、资源生物学等相关研究方法分析了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贺兰县光明渔村中稻田养蟹基地稻田中华绒螯蟹性腺、肝胰腺、条件指数,以了解目前银川地区中华绒螯蟹养殖成熟群体的生长生殖特征。结果表明,2019年基地稻田产量大但规格偏小,这主要受当年气温偏低且采用不投料的粗放养殖模式所致。头胸甲宽主要分布在32-61mm之间,头胸甲长分布在37-59mm之间,体重在22-101g之间。10月24日中华绒螯蟹头胸甲宽主要分布在35-50mm,而11月20日主要分布在35-55mm。中华绒螯蟹头胸甲长10月24日主要分布在40-50mm,而11月20日则各区间都有一定分布。10月24日中华绒螯蟹体重主要分布在20-50g,而11月20日在20-65g各个组里相对更平均的分布。整体上有趋于平均的趋势。中华绒螯蟹体重与头胸甲宽呈幂函数关系,雄性y=0.001x2.8875,R2=0.8877,雌性y=0.0016x2.7204,R2=0.9315。中华绒螯蟹头胸甲长与头胸甲宽呈线性关系,雄性CW=0.9017CL+0.5638,R2=0.9759,雌性CW=0.9466CL-1.1013,R2=0.9377。中华绒螯蟹头胸甲长与体重呈幂函数关系,雄性W=0.0006CL2.9316,R2=0.233,雌性W=0.0007CL2.8717,R2=0.9363。中华绒螯蟹头胸甲宽与肝胰腺重呈线性关系,雄性:HW=0.2351CW-7.5852,R2=0.8117,雌性HW=0.0904CW-1.9197,R2=0.2305。肝体指数与头胸甲宽呈线性关系,雄性为正相关,雌性为负相关。雄性HIS=0.1064CW-0.3422,R2=0.3102,雌性HIS=-0.0993CW+8.6023,R2=0.0538。输精管重和肝胰腺重呈指数函数关系,HW=0.8129e0.8991VW,R2=0.602。肝胰腺重与卵巢湿重呈二次函数关系HW=0.0581OW2-0.2266OW+1.835,R2=0.1075。四、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产量分析。水稻亩产量总体上旱田高于水田,这是由于种植模式不同的原因。有的水田水稻产量不高但是因为放养中华绒螯蟹,故亩产值较高,养殖中华绒螯蟹是让农民增加收入的较好的办法,3号田的亩产值可以达到1号旱田的两倍,达到8294.71元/667m2。将2019年全场各个品种产量归总,总计鱼产量为44.78万kg;水稻总产量286552kg,中华绒螯蟹总产量5078.5kg。水产品产量和水稻产量的比值为1:1.43。俗称“1斤鱼:1.5斤稻”模式。也就是亩产1430斤稻,耦合集约水产养殖系统产鱼亩产1000斤。鱼塘面积和稻田面积比是290:776,即养殖面积占27%左右。本研究的创新点是将传统的稻渔综合种养进行突破提升,在水循环、精养鱼塘系统营养物质去除、稻蟹共生系统营养物质吸收、稻渔综合种养水稻生长规律、稻蟹共生模式下中华绒螯蟹成熟群体生殖特征与条件状况方面进行了研究总结,归纳出宁夏地区的生产规律,从而对来年的生产科研进行指导,对宁夏地区的稻渔综合种养推广做出一定的贡献。精养鱼塘中营养物质的排出能够减缓水体老化和富营养化,养殖尾水灌溉进稻田使得秧苗更加粗壮同时又净化了水体,循环用的生态沟渠缓冲了养殖尾水营养物质的高浓度,中华绒螯蟹在西北地区特殊的养殖气候与养殖地位对于中华绒螯蟹的生殖特征条件影响。在夯实基础的条件下我们对精养鱼塘水质调控、稻田生态功能、水稻减少施肥、中华绒螯蟹较少投喂进行了创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这个西北地区做一个先行者、开拓者。在创新的基础上我们加大科学研究,将基础研究做踏实,在基础水化学的测定、水稻基本生长指标的测定、中华绒螯蟹基础生物学指标的测定,水循环效率等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初步揭示该复合系统的耦合和循环机制。
贾延[7](2020)在《中华绒螯蟹幼蟹蜕壳期间池塘水环境及浮游生物群落的变化特征》文中指出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又名河蟹,其养殖已成为我国水产行业中一大支柱。河蟹生活周期分为溞状幼体—大眼幼体—仔蟹—幼蟹—成蟹,幼蟹培育是河蟹养殖的中间环节,即大眼幼体养殖成为幼蟹,这一阶段尤为重要,在整个养殖阶段处于纽带地位,而幼蟹生长的关键点之一在于蜕壳。为探究中华绒螯蟹幼蟹蜕壳期间池塘水环境及浮游生物群落的变化特征,于2018年5月—10月对上海松江泖港地区幼蟹生态养殖区水温(T)、溶解氧(DO)、酸碱度(p H)、电导率(EC)、高锰酸盐指数(CODMn)、氨氮(NH4+-N)、亚硝酸态氮(NO2--N)、硝酸态氮(NO3--N)、磷酸盐(PO43--P)、总氮(TN)、总磷(TP)、叶绿素a(Chl-a)这12项水质因子进行监测与检测,并对浮游动物、浮游植物进行采样调查,探究幼蟹蜕壳期间池塘水环境的变化特征及浮游动物、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密度、生物量和多样性变化。通过实验总结,科学评估河蟹幼蟹生态养殖池塘水环境健康状况,在幼蟹生态培育的同时兼顾水体生态环境调查,为完善和推广河蟹生态养殖模式提供实际指导。1.中华绒螯蟹幼蟹蜕壳期间池塘水环境的变化特征实验期间,大眼幼体经160 d养殖,蜕壳11次成长为幼蟹,T均值为27.0±2.9℃,总有效积温为3085.3℃·d;随蜕壳次数增加,有效积温增长趋势贴近指数函数y=42.166e0.2644x,R2=0.9629;累计有效积温增长趋势贴近二次函数y=33.059x2-98.244x+160.05,R2=0.9992。幼蟹池DO在养殖前期优于水源,NH4+-N、NO2--N、NO3--N总体优于水源,PO43--P在高温季节优于水源,CODMn总体劣于水源。除TN、TP、CODMn有不同程度超标外,幼蟹池和水源其它水质因子基本符合渔业水质标准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Ⅲ级标准。2.中华绒螯蟹幼蟹蜕壳期间池塘浮游动物群落的变化特征实验期间,共鉴定出浮游动物13科31属60种:轮虫25种,枝角类20种,桡足类15种;其中优势种15种。幼蟹池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平均密度变化范围分别为68—975 ind·L-1、30—353.5 ind·L-1和58.5—413 ind·L-1;水源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密度变化范围分别为45—627 ind·L-1、18—261 ind·L-1和39—333ind·L-1。幼蟹池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平均生物量变化范围分别为0.012—0.781mg·L-1、2.055—24.190 mg·L-1和3.549—17.871 mg·L-1;水源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生物量变化范围分别为0.007—0.535 mg·L-1、0.870—19.140 mg·L-1和2.643—13.869 mg·L-1。幼蟹池浮游动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平均变化范围分别为3.040—4.100、0.708—0.859和2.615—5.192;水源浮游动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变化范围分别为3.149—4.154、0.729—0.927和2.963—4.771。RDA分析表明,排序轴1和2分别与EC和NO2--N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分别为0.8196、-0.3555,DO、CODMn和NH4+-N也为重要影响因素。综合水质理化指标和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污染程度指标,可将幼蟹池和水源水质归于轻污染阶段。3.中华绒螯蟹幼蟹蜕壳期间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的变化特征实验期间,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48属92种:绿藻门41种,硅藻门16种,蓝藻门14种,裸藻门12种,甲藻门4种,隐藻门3种,金藻门1种,黄藻门1种;其中优势种13种。依据浮游植物功能类群分类法,可将优势种分为10个功能群:Lo、TC、H1、C、D、MP、W2、Wo、X1、J。幼蟹池浮游植物平均密度和平均生物量变化范围分别为14.659×106—40.221×106 cell·L-1和15.639—35.463mg·L-1;水源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变化范围分别为11.528×106—29.976×106cell·L-1和11.744—24.097 mg·L-1。幼蟹池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平均变化范围分别为3.674—4.851、0.644—0.799和2.879—3.970;水源浮游动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变化范围分别为3.647—4.822、0.654—0.810和2.395—3.566。RDA分析表明,排序轴1和2分别与T和DO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分别为-0.6014、0.2407,NH4+-N、NO2--N和PO43--P也为重要影响因素。综合水质理化指标和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污染程度指标,可将幼蟹池和水源水质归于轻污染—中污染阶段。上述研究表明,幼蟹生态养殖区各项水质指标基本正常,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复杂,喜旱莲子草长势良好、密度合理,生态系统较为稳定,以目前的池塘水环境条件,能够满足幼蟹正常蜕壳生长所需。
朱筛成[8](2020)在《饲料蛋白水平和蛋白源替代鱼粉对中华绒螯蟹生长性能、生理代谢和体组成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蛋白质是水生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至关重要的营养因素,鱼粉一直以来都是水产饲料中不可缺少的优质蛋白源,随着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池塘养殖模式和全程配合饲料技术推广,对蛋白质总量和鱼粉的需求量逐渐增大,而目前对中华绒螯蟹饲料蛋白质含量和鱼粉替代的研究集中在幼蟹阶段,且鱼粉替代物主要是单一的蛋白源或混合植物蛋白源,缺乏对育肥阶段饲料中蛋白质和蛋白源的研究。因此,本实验研究了河蟹育肥饲料中适宜的蛋白质含量和新型复合动植物蛋白源在中华绒螯蟹幼蟹阶段以及育肥阶段饲料中的应用,以期为河蟹系列配合饲料的开发和优化提供了一定的依据。1.复合蛋白源替代鱼粉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生理代谢和生化组成的影响本实验研究了复合蛋白源(发酵豆粕、猪肉粉、鸡肉粉、血粉和虾粉)替代饲料中不同水平(0%、16.67%、33.33%、50%和66.67%,记为饲料1#~5#)的鱼粉对中华绒螯蟹幼蟹成活、生长、生理代谢和生化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1)随着鱼粉替代水平增加,幼蟹终末体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肝胰腺指数均呈先升后降趋势,在饲料2#组最高(P<0.05);(2)肝胰腺中的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均在饲料4#最高,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在饲料1#最高;血清中的GPT活力在5#组最高,甘油三酯(TG)含量和SOD活力则以4#组最高,而MDA含量在2#组最高。(3)饲料1#幼蟹躯体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均显着高于其他组,而总碳水化合物含量在2#最高。躯体半胱氨酸含量在4#组最高,而其他氨基酸与总氨基酸含量均在2#组最高。综上,饲料中过高的鱼粉替代水平(33%~67%)会降低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和躯体营养物质的积累,对生理代谢产生不良影响,建议河蟹幼蟹饲料中复合蛋白源替代鱼粉的比例为16.67%。2.复合蛋白源替代鱼粉对雌、雄亚成体中华绒螯蟹生长性能、生理代谢和生化组成的影响本实验在室外土池养殖条件下,研究了复合蛋白源(发酵豆粕、猪肉粉、鸡肉粉、血粉和虾粉)替代饲料中不同水平(0%、16.67%、33.33%、50%和66.67%,分别记为饲料1#~5#)的鱼粉对育肥阶段雌、雄河蟹生长性能、生理代谢和生化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鱼粉替代后,各组河蟹最终的成活率和生长性能无显着差异;(2)随鱼粉替代水平增加,雄蟹的肝胰腺指数和肝胰腺总脂含量显着上升,粗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而雄蟹和雌蟹的性腺指数、出肉率和总可食率以及各自可食组织的常规营养成分基本不受鱼粉替代的影响;(3)饲料5#组雌、雄蟹血清的GOT和GPT活力显着升高,且饲料4#组的雄蟹肝胰腺中MDA含量最高;(4)从经济性能而言,饲料4#的单位总产值和部分总利润显着高于其他组;综上,在本研究条件下,复合蛋白源替代雄蟹和雌蟹育肥饲料中鱼粉的适宜比例分别为33.33%和50%。3.饲料蛋白质水平对雌、雄亚成体中华绒螯蟹生长性能、性腺发育、生理代谢和生化组成的影响本实验在室外土池条件下,研究了5种不同蛋白水平(278、323、351、390和420 g·kg-1,记为饲料1#~5#)饲料对雌、雄亚成体河蟹生长性能、性腺发育、生理代谢和生化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整体而言,随着饲料蛋白水平增加,河蟹存活和生长性能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蛋白水平为384 g·kg-1时,雌蟹生长性能最佳,而雄蟹则为420 g·kg-1。(2)在实验结束时,雌蟹的GSI与95d时HSI均随饲料蛋白水平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饲料2#最高,而各组雄蟹GSI无显着差异。(3)随着蛋白水平增加,雄蟹的肝胰腺总脂和性腺碳水化物含量呈下降趋势,而肝胰腺灰分含量显着上升;雌蟹的肝胰腺粗蛋白和灰分含量呈先降后升的趋势,而总脂含量变化趋势与之相反的,在饲料2#最高;(4)雄性血清中GOT和GPT活力随饲料蛋白水平升高呈下降趋势,在饲料2#最高,而雌蟹血清GOT和GPT活力呈先降后升的趋势,以饲料4#最低。雌、雄蟹肝胰腺中TG含量分别在饲料2#和3#最高。(5)雄蟹血清T-AOC活力和MDA含量随饲料蛋白水平增加而降低,而雌蟹血清T-AOC、GR活力和肝胰腺中MDA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且均在饲料3#组最低。综上,在本研究条件下,饲料适宜的蛋白质水平能够促进河蟹生长、降低肝脂沉积、肝损害和氧化应激,建议育肥阶段雌蟹和雄蟹饲料中适宜的蛋白水平为384 g·kg-1和420 g·kg-1。
龙晓文[9](2019)在《盐度对中华绒螯蟹性腺发育、渗透压调节和生理代谢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研究》文中认为中华绒螯蟹(Ericcheir sinensis)是我国重要的养殖蟹类之一,属降河产卵物种,生殖蜕壳后通常洄游到河口区低盐度海水中进行繁殖。盐度可以促进中华绒螯蟹的性腺发育,尚不清楚盐度对其性腺发育、渗透压调节和生理代谢的调控机制。本文首先系统评价了四种水体盐度(0、6、12和18)对中华绒螯蟹成体性腺发育、渗透压调节、生理代谢和脂类组成的影响,筛选性腺发育期间的适宜盐度。其次,采用基于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GC-TOF/MS)代谢组学探讨雌蟹卵巢发育过程中,主要营养物质的代谢规律。最后,设计0和6盐度,对生殖蜕壳后的雌蟹进行盐度适应实验,采用实验生态、生理生化和代谢组学等方法初探盐度调控雌蟹卵巢发育、渗透压调节和生理代谢的可能机制。主要的研究成果总结如下:1)盐度(0-18)升高可提高雄蟹的性腺指数,血清渗透压及主要离子浓度。血清苏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β-丙氨酸、色氨酸、鸟氨酸和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在0盐度组最高。后鳃Na+/K+-ATP酶活及其mRNA表达量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随盐度升高而下降,而∑n-6PUFA含量随盐度升高而上升。血清葡萄糖和尿酸含量随盐度的升高而下降,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尿素含量呈上升趋势。结果表明,盐度升高可加快雄蟹性腺发育,降低机体代谢水平。2)盐度12和18可提高雌蟹的性腺指数,导致其在未交配的情况下发生抱卵。盐度12和18可提高血清主要离子浓度,而血清中大部分游离氨基酸和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在6盐度组最高。后鳃中的∑n-3PUFA含量在0盐度组最高,而∑n-6PUFA含量随盐度升高而上升。血清葡萄糖含量随盐度的升高而降低,血清Y-谷氨酰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力及肝胰腺葡萄糖、尿素含量和酸性磷酸酶活力均在1 8盐度组最高。结果表明,盐度12和18可加快雌蟹卵巢发育,导致其在未交配的情况发生抱卵和降低机体代谢水平。3)经过40 d盐度适应后,12盐度组中华绒螯蟹肝胰腺中的总脂和中性脂及肌肉总脂含量最高。肝胰腺脂肪酸组成受盐度变化的影响较大。雄蟹肝胰腺中性脂和极性脂中的∑n-6PUFA含量在18盐度组最高,而肝胰腺中性脂和极性脂∑n-3PUFA含量随盐度的升高而显着降低。对雌蟹而言,肝胰腺中性脂和极性脂中的饱和脂肪酸总含量在0盐度组最高,而肝胰腺中性脂和极性脂中的∑n-3PUFA及∑n-6PUFA含量均在12盐度组最高。结果表明,盐度升高可促进中华绒螯蟹肝胰腺中总脂和中性脂的积累,显着影响肝胰腺的脂肪酸组成。4)代谢组学研究显示,从Ⅰ~Ⅴ期,雌蟹肝胰腺中的氨基酸分解代谢较为旺盛,且在Ⅲ~Ⅴ期代谢强度进一步增加;Ⅰ~Ⅲ期,肝胰腺中糖类分解和能量代谢水平较低,亚油酸合成代谢水平较高,但Ⅲ~Ⅴ期,肝胰腺中的糖类分解和能量代谢水平逐渐加强。从Ⅰ~Ⅳ期,河蟹血清中的游离氨基酸及糖类分解代谢产物不断升高;从Ⅳ~Ⅴ期,血清中的游离氨基酸、亚油酸含量下降,糖类分解代谢加强。从Ⅰ~Ⅳ期,卵巢中蛋白质和糖类合成代谢大于分解代谢,Ⅳ期与Ⅴ期卵巢中的物质代谢水平接近。5)在盐度6中适应60 d后,雌蟹卵巢快速发育;生理生化研究显示,血清和肝胰腺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类的分解代谢水平降低。代谢组学研究显示,血清和肝胰腺中涉及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大部分中间代谢物或终产物显着下调。结果表明,盐度6有利于雌蟹肝胰腺积累营养物质,从而促进卵巢发育。
曹萌[10](2019)在《中华绒螯蟹不同盐度下血淋巴内主要生化成分、生理指标与打斗行为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盐度是影响海洋生物生理、行为和分布的最重要环境因素之一。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是一种广盐性的高渗透调节物种,可以适应广泛的盐度范围,在许多的生理学研究中已被用作模式物种。本研究将行为与血淋巴的主要生化成分、生理指标相结合,研究不同盐度下中华绒螯蟹的行为变化以及血淋巴内主要生化成分、生理指标的变化,旨在揭示血淋巴、生理变化在行为变化中发挥的作用。初步探索不同盐度下中华绒螯蟹的打斗行为。利用视频记录在不同盐度条件:淡水(S0)对照组、低盐度(S8)、中盐度(S12)、高盐度(S20)四种盐度72小时。观察、比较中华绒螯蟹扣蟹和成蟹的打斗情况。扣蟹组的打斗次数、打斗时长和打斗总分数随着盐度的升高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在中盐度组打斗最激烈。成蟹的打斗情况与扣蟹一致。分析不同盐度下中华绒螯蟹的血淋巴指标。以淡水组(S0)为对照组,分别设置S4、S8、S12、S16和S20组,分别监测在0、6、12、24、48以及72小时的中华绒螯蟹雄蟹总蛋白、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甘油三酯、葡萄糖以及渗透压6项血液淋巴指标的变化。研究盐度对血液淋巴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2小时内,淡水组以及S4盐度组的总蛋白的水平未发现明显波动,S8、S12、S16以及S20盐度组中的总蛋白6小时达到最高。各组的乳酸脱氢酶水平随着时间呈现下降的趋势。碱性磷酸酶随着时间延长先升高后降低。而甘油三脂随着时间上下波动。淡水打斗胜利组的总蛋白水平高于失败组,碱性磷酸酶水平、葡萄糖以及渗透压水平低于失败组,乳酸脱氢酶和甘油三脂水平没有显着性差异;在高盐打斗胜利组的总蛋白水平低于失败组,碱性磷酸酶水平、葡萄糖以及渗透压水平高于失败组,乳酸脱氢酶和甘油三脂水平没有显着性差异。中华绒螯蟹在不同盐度下血淋巴中各项指标呈现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与其适应环境变化相关。探索中华绒螯蟹在不同盐度下生理指标的变化。以淡水组(S0)为对照组,设置低盐组(S8)和高盐组(S20)。分别监测中华绒螯蟹雌蟹以及雄蟹中性腺、肌肉以及肝胰腺水分、17种氨基酸、脂肪酸含量,并计算氨基酸质量分数、评分。同一盐度下,雌蟹与雄蟹性腺中的水分具有明显差异,但是肌肉与肝胰腺未发现差异。性腺和肝胰腺中,雌蟹与雄蟹的17种氨基酸的含量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在低盐组中达到最高,肌肉中的含量变化却不同。雌蟹与雄蟹的同一组织的氨基酸评分随着盐度的升高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质量分数并未发现明显波动。雄蟹与雌蟹不同组织中,检测到的脂肪酸种类不同,其中肌肉中能检测到13种脂肪酸,而性腺和肝胰腺中检测到12种脂肪酸;不同组织的低、中、高含量的脂肪酸种类不同,脂肪酸在不同的盐度中呈现波动趋势。
二、湖泊网栏养殖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H.Milne-Edwards)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泊网栏养殖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H.Milne-Edwards)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两种肝胰腺色泽中华绒螯蟹营养品质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蟹及样品采集 |
1.2 总可食率及肥满度测定 |
1.3 常规营养成分及脂肪酸测定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总可食率和肥满度比较 |
2.2 常规营养成分比较 |
2.3 脂肪酸组成比较 |
3 讨论 |
3.1 两组成蟹可食率、肥满度及常规营养成分比较 |
3.2 两组成蟹脂肪酸组成比较 |
(2)EM菌对中华绒螯蟹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脂多糖毒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1 中华绒螯蟹的概况 |
1.1.1 生物学特征 |
1.1.2 我国河蟹养殖现状 |
1.1.3 影响中华绒螯蟹生长的主要因素 |
1.1.4 养殖中存在的问题 |
1.2 中华绒螯蟹的免疫系统研究进展 |
1.2.1 免疫防御系统 |
1.2.2 免疫系统的分子机制 |
1.3 微生态制剂研究进展 |
1.3.1 微生态制剂定义与分类 |
1.3.2 常见微生态制剂的功能 |
1.3.3 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制 |
1.3.4 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
1.4 EM菌的研究进展 |
1.4.1 定义 |
1.4.2 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
1.5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EM菌对中华绒鳌蟹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功能及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分组 |
2.1.3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1.4 指标检测 |
2.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2 结果 |
2.2.1 EM菌对中华绒螯蟹血细胞组成的影响 |
2.2.2 EM菌对中华绒螯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2.2.3 EM菌对中华绒螯蟹血清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2.2.4 EM菌对中华绒螯蟹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EM菌对中华绒螯蟹血细胞组成的影响 |
2.3.2 EM菌对中华绒螯蟹生化指标的影响 |
2.3.3 EM菌对中华绒螯蟹血清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2.3.4 EM菌对中华绒螯蟹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3章 水体中添加EM菌对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分组 |
3.1.3 样品采集与处理 |
3.1.4 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分析 |
3.1.5 数据处理 |
3.2 实验结果 |
3.2.1 EM菌对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EM菌对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4章 水体中添加EM菌对中华绒螯蟹抗脂多糖毒性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用蟹 |
4.1.2 实验设计及样品采集 |
4.1.3 酶活测定 |
4.1.4 肝胰腺基因表达分析 |
4.1.5 数据分析 |
4.2 结果 |
4.2.1 EM菌对脂多糖注射后中华绒螯蟹抗氧化酶活的影响 |
4.2.2 EM菌对脂多糖注射后中华绒螯蟹免疫酶活的影响 |
4.2.3 EM菌对脂多糖注射后中华绒螯蟹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EM菌对脂多糖注射后中华绒螯蟹抗氧化酶活的影响 |
4.3.2 EM菌对脂多糖注射后中华绒螯蟹免疫酶活的影响 |
4.3.3 EM菌对脂多糖注射后中华绒螯蟹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4.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越冬暂养对中华绒螯蟹生长、生理及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中华绒螯蟹概述 |
1.1.1 简介 |
1.1.2 生物学特性 |
1.1.3 养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1.4 中华绒螯蟹暂养的研究进展 |
1.2 水产养殖密度研究概况 |
1.2.1 水产养殖密度研究进展 |
1.2.2 密度对蟹类生长的影响 |
1.2.3 密度对蟹类抗氧化能力及应激基因的影响 |
1.2.4 密度对蟹类营养品质及风味的影响 |
1.3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越冬暂养对中华绒螯蟹存活率和生长性能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条件 |
2.1.2 试验设计与管理 |
2.1.3 样本采集 |
2.1.4 指标测定 |
2.1.5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暂养密度和时间对中华绒螯蟹死亡率及累积存活率的影响 |
2.2.2 暂养密度和时间对中华绒螯蟹生长参数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暂养密度、时间对中华绒螯蟹死亡率及累积存活率的影响 |
2.3.2 暂养密度、时间对中华绒螯蟹生长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越冬暂养密度和时间对中华绒螯蟹抗氧化能力及HSP70基因表达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条件 |
3.1.2 试验设计与管理 |
3.1.3 样本采集 |
3.1.4 抗氧化酶测定 |
3.1.5 HSP70基因表达的测定 |
3.1.6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暂养密度和时间对中华绒螯蟹肝胰腺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3.2.2 暂养密度和时间对中华绒螯蟹肝胰腺HSP70基因表达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暂养密度和时间对中华绒螯蟹肝胰腺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3.3.2 暂养密度和时间对中华绒螯蟹肝胰腺HSP70基因表达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越冬暂养对中华绒螯蟹风味品质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条件 |
4.1.2 试验设计与管理 |
4.1.3 样本采集 |
4.1.4 可食组织中常规生化成分测定 |
4.1.5 可食组织和卵巢脂肪酸测定 |
4.1.6 肌肉中水解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
4.1.7 可食组织中呈味核苷酸测定 |
4.1.8 可食组织中挥发性风味物质测定 |
4.1.9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暂养前后中华绒螯蟹可食组织和卵巢中常规营养成分比较分析 |
4.2.2 暂养前后中华绒螯蟹肌肉水解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比较分析 |
4.2.3 暂养前后中华绒螯蟹可食组织和卵巢中脂肪酸组成比较分析 |
4.2.4 暂养前后中华绒螯蟹可食组织呈味核苷酸含量比较分析 |
4.2.5 暂养前后中华绒螯蟹可食组织挥发性风味物质比较分析 |
4.3 讨论 |
4.3.1 暂养前后河蟹可食组织和卵巢中常规营养成分的变化 |
4.3.2 暂养前后河蟹肌肉水解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
4.3.3 暂养前后河蟹可食组织和卵巢中脂肪酸含量变化 |
4.3.4 暂养前后河蟹可食组织呈味核苷酸含量变化 |
4.3.5 暂养前后河蟹可食组织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 |
4.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4)越冬暂养对雌性中华绒螯蟹的营养品质及风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与养殖管理 |
1.3 样品采集 |
1.4 试验方法 |
1.4.1 基本营养成分测定 |
1.4.2 游离氨基酸测定 |
1.4.3 脂肪酸测定 |
1.4.4 呈味核苷酸测定 |
1.4.5 挥发性风味物质测定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1 暂养前后中华绒螯蟹一般生物学指数比较分析 |
2.2 暂养前后中华绒螯蟹可食组织中基本营养成分比较分析 |
2.2.1 卵巢中基本营养成分比较分析 |
2.3 暂养前后中华绒螯蟹肌肉游离氨基酸含量比较分析 |
2.4 暂养前后中华绒螯蟹可食组织脂肪酸组成比较分析 |
2.5 暂养前后中华绒螯蟹可食组织呈味核苷酸含量比较分析 |
2.6 暂养前后中华绒螯蟹可食组织挥发性风味物质比较分析 |
3 讨论 |
3.1 暂养前后中华绒螯蟹一般生物学指数及基本营养成分的变化 |
3.2 暂养前后中华绒螯蟹肌肉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
3.3 暂养前后中华绒螯蟹可食组织脂肪酸含量的变化 |
3.4 暂养前后中华绒螯蟹可食组织呈味核苷酸含量变化 |
3.5 暂养前后中华绒螯蟹可食组织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 |
(5)中国沿海绒螯蟹种质资源挖掘、养殖性能和品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中国沿海绒螯蟹种质资源评价研究进展 |
1.1 形态学评价 |
1.2 遗传多样性评价 |
1.2.1 细胞核基因组DNA标记 |
1.2.2 线粒体基因组DNA标记 |
1.3 养殖性能评价 |
1.4 品质评价 |
1.4.1 营养品质评价 |
1.4.2 风味品质评价 |
1.4.3 色泽品质评价 |
第二章 长江、瓯江、闽江和南流江水系野生绒螯蟹遗传多样性比较 |
2.1 材料 |
2.1.1 实验材料 |
2.1.2 主要试剂耗材和仪器 |
2.2 方法 |
2.2.1 基因组DNA提取 |
2.2.2 总DNA质量检测 |
2.2.3 聚合酶链式反应 |
2.2.4 数据处理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微卫星位点多态性及群体遗传多样性 |
2.3.2 线粒体COI基因标记群体遗传多样性 |
2.3.3 微卫星标记群体遗传分化 |
2.3.4 线粒体COI标记群体遗传分化 |
2.3.5 瓶颈效应分析 |
2.3.6 遗传结构分析 |
2.4 讨论 |
2.4.1 遗传多样性 |
2.4.2 遗传分化 |
2.4.3 瓶颈效应与遗传结构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辽河、长江、瓯江和闽江水系绒螯蟹F1养殖性能比较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2.1 扣蟹阶段养殖管理 |
3.2.2 成蟹阶段养殖管理 |
3.2.3 扣蟹养殖性能测定 |
3.2.4 成蟹养殖性能测定 |
3.2.5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扣蟹阶段养殖性能 |
3.3.2 成蟹阶段养殖性能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华绒螯蟹1龄性早熟自交和1龄性早熟与2龄正常成熟杂交F1养殖性能及可食率比较 |
4.1 材料 |
4.2 方法 |
4.2.1 扣蟹阶段养殖管理 |
4.2.2 成蟹阶段养殖管理 |
4.2.3 扣蟹养殖性能测定 |
4.2.4 成蟹养殖性能测定 |
4.2.5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扣蟹阶段养殖性能 |
4.3.2 成蟹阶段养殖性能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辽河、长江和闽江水系人工养殖绒螯蟹成蟹品质比较 |
5.1 材料 |
5.1.1 实验材料 |
5.1.2 主要试剂耗材和仪器 |
5.2 方法 |
5.2.1 肥满度和总可食率测定 |
5.2.2 常规营养成分测定 |
5.2.3 脂肪酸组成测定 |
5.2.4 游离氨基酸组成测定 |
5.2.5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总可食率和肥满度比较 |
5.3.2 可食组织常规营养成分比较 |
5.3.3 可食组织脂肪酸组成比较 |
5.3.4 可食组织游离氨基酸组成及呈味强度比较 |
5.4 讨论 |
5.4.1 肥满度、总可食率和常规营养成分比较 |
5.4.2 可食组织中脂肪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银川大型稻蟹共生和水产养殖耦合系统水质和稻蟹生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稻渔综合种养研究背景 |
1.2 稻渔共作系统研究 |
1.2.1 稻鱼共生进展研究 |
1.2.2 稻蟹共生进展研究 |
1.2.3 稻虾共作进展研究 |
1.3 精养鱼塘水质研究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鱼塘水质变化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条件 |
2.1.2 精养鱼塘系统 |
2.1.3 养殖鱼塘系统水质检测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精养鱼塘氨氮、磷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变化规律 |
2.2.2 养殖鱼塘系统总进出水口氨氮变化规律 |
2.2.3 流水槽氨氮、磷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变化规律 |
2.2.4 精养鱼塘系统中典型鱼塘进出水口悬浮有机物含量变化 |
2.3 讨论 |
第三章 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稻蟹共生系统水质变化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稻蟹共生系统 |
3.1.2 循环沟渠系统 |
3.1.3 稻蟹共生系统水质检测 |
3.1.4 循环沟渠系统水质检测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稻蟹共生系统水质变化规律 |
3.2.2 循环沟渠系统水质变化规律 |
3.2.3 稻蟹共生稻田环沟悬浮有机物浓度 |
3.2.4 稻蟹共生8月生产旺季稻田环沟水质 |
3.3 讨论 |
第四章 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中水稻生长的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条件 |
4.1.2 实验设计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各稻田地面上部生物量、秆长、株高、秆基部外径动态变化 |
4.2.2 水稻产量与水稻根茎秆构成因子、产量构成因素关系 |
4.3 .讨论 |
4.3.1 稻蟹共生水稻生长指标的探讨 |
4.3.2 .灌溉鱼塘水对水稻的影响 |
4.3.3 稻蟹共生中水稻根茎秆、产量构成因子分析 |
第五章 大型稻蟹共作—水产养殖耦合系统中华绒螯蟹成熟阶段生长生殖特征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中华绒螯蟹体长的分布变化 |
5.2.2 中华绒螯蟹体重的分布变化 |
5.2.3 中华绒螯蟹体长和体重的关系 |
5.2.4 成熟阶段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变化 |
5.2.5 成熟阶段中华绒螯蟹条件指数变化 |
5.3 讨论 |
第六章 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产量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3 讨论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7.1 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养殖鱼塘水质研究 |
7.2 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稻蟹共生水质研究 |
7.3 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中水稻生长的研究 |
7.4 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中华绒螯蟹成熟阶段生长生殖特征研究 |
7.5 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产量分析研究 |
7.6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中华绒螯蟹幼蟹蜕壳期间池塘水环境及浮游生物群落的变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中华绒螯蟹养殖中水环境影响及浮游生物作用的综述 |
1.1 河蟹养殖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 |
1.2 浮游动物在河蟹养殖中的作用 |
1.3 浮游植物在河蟹养殖中的作用 |
1.4 研究展望 |
第二章 中华绒螯蟹幼蟹蜕壳期间池塘水环境的变化特征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地点与材料 |
2.1.2 实验设计 |
2.1.3 采样方法与分析 |
2.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养殖产量 |
2.2.2 蜕壳间期、有效积温和累计有效积温的变化特征分析 |
2.2.3 幼蟹生态养殖区T、DO、p H、EC的变化特征分析 |
2.2.4 幼蟹生态养殖区COD_(Mn)的变化特征分析 |
2.2.5 幼蟹生态养殖区“三氮”和TN的变化特征分析 |
2.2.6 幼蟹生态养殖区PO_4~(3-)-P和TP的变化特征分析 |
2.2.7 幼蟹生态养殖区Chl-a的变化特征分析 |
2.3 讨论 |
2.3.1 幼蟹蜕壳与T及有效积温的规律 |
2.3.2 幼蟹生态养殖区水质因子综合评价 |
第三章 中华绒螯蟹幼蟹蜕壳期间池塘浮游动物群落的变化特征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地点与材料 |
3.1.2 实验设计 |
3.1.3 采样方法与分析 |
3.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幼蟹生态养殖区水质因子监测 |
3.2.2 幼蟹生态养殖区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和优势种 |
3.2.3 幼蟹生态养殖区浮游动物密度的变化特征分析 |
3.2.4 幼蟹生态养殖区浮游动物生物量的变化特征分析 |
3.2.5 幼蟹生态养殖区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的变化特征分析 |
3.2.6 幼蟹生态养殖区浮游动物与水质因子的RDA分析 |
3.3 讨论 |
3.3.1 幼蟹生态养殖区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变化 |
3.3.2 幼蟹生态养殖区浮游动物群落与水质因子的关系 |
3.3.3 幼蟹生态养殖区水质综合评价 |
第四章 中华绒螯蟹幼蟹蜕壳期间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的变化特征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地点与材料 |
4.1.2 实验设计 |
4.1.3 采样方法与分析 |
4.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幼蟹生态养殖区水质因子监测 |
4.2.2 幼蟹生态养殖区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优势种 |
4.2.3 幼蟹生态养殖区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的变化特征分析 |
4.2.4 幼蟹生态养殖区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的变化特征分析 |
4.2.5 幼蟹生态养殖区浮游植物与水质因子的RDA分析 |
4.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相关论文 |
致谢 |
(8)饲料蛋白水平和蛋白源替代鱼粉对中华绒螯蟹生长性能、生理代谢和体组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综述水产动物饲料蛋白质需求及饲料鱼粉替代的研究进展 |
1.1 蛋白质对水产动物的影响研究 |
1.1.1 蛋白质对水产动物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
1.1.2 蛋白质对水产动物非特异性免疫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1.1.3 影响水产动物蛋白质需求量的因素 |
1.2 水产动物饲料中蛋白源及鱼粉替代的应用与研究 |
1.2.1 动物蛋白源替代鱼粉 |
1.2.2 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 |
1.2.3 其他蛋白源替代鱼粉 |
1.2.4 改善蛋白源替代鱼粉比例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复合蛋白源替代鱼粉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生理代谢和生化组成的影响 |
2.1 研究背景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实验设计与饲料 |
2.2.2 实验用蟹及养殖管理 |
2.2.3 样品和数据采集 |
2.2.4 样品前处理和生理代谢指标测定 |
2.2.5 生化组成分析 |
2.2.6 数据分析及统计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复合蛋白源替代鱼粉对幼蟹成活率和生长性能的影响 |
2.3.2 复合蛋白源替代鱼粉对幼蟹肝胰腺和血清生理代谢指标的影响 |
2.3.3 复合蛋白源替代鱼粉对幼蟹躯体常规生化成分和氨基酸的影响 |
2.4 讨论 |
2.4.1 复合蛋白源替代鱼粉对幼蟹成活和生长的影响 |
2.4.2 复合蛋白源替代鱼粉对幼蟹生理代谢的影响 |
2.4.3 复合蛋白源替代鱼粉对幼蟹常规生化成分和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
2.5 小结 |
第三章 复合蛋白源替代鱼粉对雌、雄亚成体中华绒螯蟹生长性能、生理代谢和生化组成的影响 |
3.1 研究背景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实验饲料 |
3.2.2 实验用蟹及养殖管理 |
3.2.3 样品采集 |
3.2.4 生化组成分析 |
3.2.5 生理代谢指标分析 |
3.2.6 经济性能分析 |
3.2.7 数据分析及统计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复合蛋白源替代鱼粉对亚成体河蟹成活、生长和养殖性能的影响 |
3.3.2 复合蛋白源替代鱼粉对亚成体河蟹可食组织比例和常规生化组成的影响 |
3.3.3 复合蛋白源替代鱼粉对亚成体河蟹血清生理代谢指标的影响 |
3.3.4 复合蛋白源替代鱼粉对亚成体河蟹肝胰腺生理代谢指标的影响 |
3.3.5 复合蛋白源替代鱼粉对亚成体河蟹最终经济性能的影响 |
3.4 讨论 |
3.4.1 复合蛋白源替代鱼粉对亚成体河蟹成活、生长和养殖性能的影响 |
3.4.2 复合蛋白源替代鱼粉对亚成体河蟹可食组织比例和常规生化组成的影响 |
3.4.3 复合蛋白源替代鱼粉对亚成体河蟹生理代谢的影响 |
3.4.4 复合蛋白源替代鱼粉对亚成体河蟹经济性能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四章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雌、雄亚成体中华绒螯蟹生长性能、性腺发育、生理代谢和生化组成的影响 |
4.1 研究背景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实验饲料 |
4.2.2 实验用蟹及养殖管理 |
4.2.3 样品采集 |
4.2.4 生化组成分析 |
4.2.5 生理代谢指标分析 |
4.2.6 数据分析及统计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亚成体河蟹成活、生长性能的影响 |
4.3.2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亚成体河蟹性腺发育的影响 |
4.3.3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亚成体河蟹肝胰腺和性腺常规生化组成的影响 |
4.3.4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雌、雄亚成体河蟹血清中营养物质代谢指标的影响 |
4.3.5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雌、雄亚成体河蟹肝胰腺中营养物质代谢指标的影响 |
4.3.6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雌、雄亚成体河蟹血清中抗氧化和非特异免疫指标的影响 |
4.3.7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雌、雄亚成体河蟹肝胰腺中抗氧化和非特异免疫指标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亚成体河蟹成活、生长性能的影响 |
4.4.2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亚成体河蟹性腺发育的影响 |
4.4.3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亚成体河蟹性腺和肝胰腺指数及其常规生化组成的影响 |
4.4.4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亚成体河蟹营养物质代谢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4.4.5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亚成体河蟹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
4.5 小结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硕士期间发表及录用文章 |
(9)盐度对中华绒螯蟹性腺发育、渗透压调节和生理代谢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甲壳动物的渗透压调节 |
1.1.1 甲壳动物的渗透压调节类型 |
1.1.2 甲壳动物的渗透压调节器官 |
1.1.3 甲壳动物渗透压调节途径和作用机制 |
1.1.4 甲壳动物渗透压调节与物质代谢 |
1.2 盐度对甲壳动物卵巢发育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
1.2.1 盐度对甲壳动物卵巢发育和激素分泌的影响 |
1.2.2 盐度对甲壳动物卵巢发育的影响可能与脂质代谢密切相关 |
1.2.3 盐度对甲壳动物卵巢发育的可能调控机制 |
1.3 代谢组学在甲壳动物盐度适应和卵巢发育研究中的应用 |
1.3.1 代谢组学的概念及其主要分析技术 |
1.3.2 代谢组学在甲壳动物盐度适应和在性腺发育研究中的应用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盐度对中华绒螯蟹成体雄蟹性腺发育、渗透压调节和生理代谢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用蟹及实验设计 |
2.2.2 养殖管理 |
2.2.3 样品采集 |
2.2.4 血清渗透压、离子浓度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 |
2.2.5 鳃Na~+/K~+-ATP酶活力及其mRNA表达水平和脂肪酸测定 |
2.2.6 肝胰腺和血清生理代谢指标测定 |
2.2.7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雄蟹的成活率、性腺指数和肝胰腺指数 |
2.3.2 雄蟹血清的渗透压、离子浓度和游离氨基酸含量 |
2.3.3 雄蟹的鳃Na~+/K~+-ATP酶活及其mRNA表达水平和脂肪酸组成 |
2.3.4 雄蟹的血清生理代谢指标 |
2.3.5 雄蟹的肝胰腺生理代谢指标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盐度对中华绒螯蟹成体雌蟹卵巢发育、渗透压调节和生理代谢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用蟹及实验设计 |
3.2.2 养殖管理 |
3.2.3 样品采集 |
3.2.4 血清渗透压、离子浓度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 |
3.2.5 鳃Na~+/K~+-ATP酶活及其mRNA表达水平和脂肪酸测定 |
3.2.6 肝胰腺和血清生理代谢指标测定 |
3.2.7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雌蟹的成活率、性腺指数、肝胰腺指数和抱卵 |
3.3.2 雌蟹的血清渗透压、离子浓度和游离氨基酸含量 |
3.3.3 雌蟹鳃Na~+/K~+-ATP酶及其mRNA表达水平和脂肪酸组成 |
3.3.4 雌蟹的血清生理代谢指标 |
3.3.5 雌蟹的肝胰腺生理代谢指标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盐度对中华绒螯蟹成体脂类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用蟹及实验设计 |
4.2.2 养殖管理 |
4.2.3 样品采集 |
4.2.4 总脂提取和分离 |
4.2.5 脂肪酸组成分析 |
4.2.6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总脂、中性脂和极性脂含量 |
4.3.2 性腺中的脂肪酸组成 |
4.3.3 肝胰腺中的脂肪酸组成 |
4.3.4 肌肉中的脂肪酸组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中华绒螯蟹雌体不同卵巢发育时期的比较代谢组学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用蟹和养殖管理 |
5.2.2 样品采集 |
5.2.3 血清、肝胰腺和卵巢的代谢组学分析 |
5.2.4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雌蟹血清、肝胰腺和卵巢的代谢谱分析 |
5.3.2 雌蟹血清、肝胰腺和卵巢中的差异代谢物筛选 |
5.3.3 雌蟹血清、肝胰腺和卵巢中的代谢通路分析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代谢组学初探盐度调控中华绒螯蟹卵巢发育和生理代谢的机制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实验用蟹与实验设计 |
6.2.2 样品采集 |
6.2.3 渗透压、离子浓度和生理代谢指标测定 |
6.2.4 血清、肝胰腺和卵巢中的代谢组分析 |
6.2.5 数据处理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雌蟹的性腺指数和肝胰腺指数 |
6.3.2 雌蟹的血清渗透压和离子浓度 |
6.3.3 雌蟹的生理代谢指标 |
6.3.4 血清、肝胰腺和卵巢的代谢组学分析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本文主要结论 |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的不足之处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成果 |
致谢 |
(10)中华绒螯蟹不同盐度下血淋巴内主要生化成分、生理指标与打斗行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中华绒螯蟹简介 |
1.2 盐度中华绒螯蟹行为的影响 |
1.2.1 盐度对摄食行为的影响 |
1.2.2 盐度对打斗行为的影响 |
1.2.3 盐度对交配行为的影响 |
1.3 盐度对中华绒螯蟹生理的影响 |
1.3.1 盐度对中华绒螯蟹脂肪酸与氨基酸的影响 |
1.3.2 盐度对中华绒螯蟹4种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
1.3.3 盐度对基因表达的影响 |
1.3.4 盐度对渗透压调节的影响 |
1.4 中华绒螯蟹代谢与盐度相关的研究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不同盐度条件下中华绒螯蟹打斗行为规律探究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1.3 数据分析 |
2.2 结果 |
2.2.1 不同盐度下中华绒螯蟹扣蟹的打斗行为变化 |
2.2.2 不同盐度下中华绒螯蟹成蟹的打斗行为变化 |
2.3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盐度条件下中华绒螯蟹的血液淋巴变化规律探究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生理指标检测 |
3.1.2 打斗胜负实验 |
3.1.3 数据分析 |
3.2 结果 |
3.2.1 盐度对中华绒螯蟹渗透压的影响 |
3.2.2 盐度对中华绒螯蟹总蛋白的影响 |
3.2.3 盐度对中华绒螯蟹碱性磷酸酶的影响 |
3.2.4 盐度对中华绒螯蟹乳酸脱氢酶的影响 |
3.2.5 盐度对中华绒螯蟹甘油三脂的影响 |
3.2.6 盐度对中华绒螯蟹葡萄糖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盐度对中华绒螯蟹生理指标的影响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3 数据分析 |
4.2 实验结果 |
4.2.1 不同性别不同盐度下不同组织中水分的变化 |
4.2.2 不同盐度下性腺和肝胰腺发育 |
4.2.3 中华绒螯蟹在不同盐度下氨基酸含量的性别和身体组织差异 |
4.2.4 不同性别的中华绒螯蟹在不同盐度中不同组织中的氨基酸评分和质量分数 |
4.2.5 不同性别的中华绒螯蟹在不同盐度中不同组织中的脂肪酸含量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四、湖泊网栏养殖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H.Milne-Edwards)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两种肝胰腺色泽中华绒螯蟹营养品质比较[J]. 王世会,成永旭,贾智英,李池陶,张旭彬,石连玉. 水产学杂志, 2021(04)
- [2]EM菌对中华绒螯蟹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脂多糖毒性的研究[D]. 储兰璐. 上海海洋大学, 2021(01)
- [3]越冬暂养对中华绒螯蟹生长、生理及品质的影响[D]. 宋黎黎. 上海海洋大学, 2021
- [4]越冬暂养对雌性中华绒螯蟹的营养品质及风味的影响[J]. 宋黎黎,高建操,邵乃麟,储兰璐,邰小飞,庄红根,胡佳雯,聂志娟,王裕玉,徐跑,徐钢春.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21(05)
- [5]中国沿海绒螯蟹种质资源挖掘、养殖性能和品质评价[D]. 王世会.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1)
- [6]银川大型稻蟹共生和水产养殖耦合系统水质和稻蟹生长研究[D]. 沈玺钦.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2)
- [7]中华绒螯蟹幼蟹蜕壳期间池塘水环境及浮游生物群落的变化特征[D]. 贾延.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3)
- [8]饲料蛋白水平和蛋白源替代鱼粉对中华绒螯蟹生长性能、生理代谢和体组成的影响[D]. 朱筛成.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3)
- [9]盐度对中华绒螯蟹性腺发育、渗透压调节和生理代谢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研究[D]. 龙晓文. 厦门大学, 2019(01)
- [10]中华绒螯蟹不同盐度下血淋巴内主要生化成分、生理指标与打斗行为的研究[D]. 曹萌. 大连海洋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