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非权力性影响力在高校后勤管理中的运用(论文文献综述)
黄生燃[1](2019)在《军队院校学员队干部非权力性领导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军院校普遍实行学员队管理模式,学员在队干部的全面领导下完成大学所有的学习、训练与其它相关工作。除了传统的权力性领导力以外,队干部的非权力性领导力也变得日趋重要,甚至在很多方面超过了权力性领导力对学员的影响。因此,队干部的非权力性领导力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本文针对队干部非权力性领导力的特点,结合前人对此问题的相关研究,通过理论分析概括出一系列可用于评价非权力性领导力的指标要素;使用向不同年级学员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得到各项指标要素的重要性打分;接着按照不同年级,分别计算出各指标的相应权重,并分析不同年级间指标权重差异的原因;最后通过应用案例来检验本方法,并据此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队干部非权力性领导力的意见建议。本文的主要工作成果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学员队干部非权力性领导力进行研究分析,确定了相对合理的评价指标集;2、运用统计计算的方法,针对不同年级,分别统计评价指标的平均得分,从而在归一化处理后得出相应的权重,并对权重的差异进行讨论分析;3、根据统计结果提出一个评价队干部非权力性领导力的方法,通过对实际案例进行测试来验证方法的合理性,为队干部提高非权力性领导力提供一些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贺光明[2](2019)在《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文中认为努力提高和深入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是高校全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和顺利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加强的关键工作和探讨的重要课题。进行心理学视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深化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可为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供实践指导,因而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是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遵循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和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正确设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科学选择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适切与灵活选用教育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地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体体现为:教育目标设立由成为社会公民转向成为社会公民与全面发展,教育内容构建由注重社会需要转向重视身心发展和个体需求,教育方式方法选用由注重灌输说教转向适切和灵活。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特征是合规律性、知情意行统一性、民主平等性、情感互动性和自我内化性。心理学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供了依据,体现为:依据积极心理学和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设立教育目标,依据人本主义心理学、最近发展区理论和认知发展理论选择教育内容,依据建构主义心理学选用教育方式方法,依据态度心理学优化教育过程,依据道德心理学以更好协调教育要素,依据差异心理学以更好把握教育对象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构成要素包括教育目标有效性、教育内容有效性、教育方式方法有效性、课堂教学有效性、教育环境有效性、教育者有效性、保障体系有效性、党团组织有效性、教育结果有效性9个维度。鉴于教师和学生的认知差异,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调查问卷》分为教师卷和学生卷,其中教师卷包括教育目标有效性、教育内容有效性、教育方式方法有效性、课堂教学有效性、教育环境有效性、教育者有效性、保障体系有效性、教育结果有效性8个维度,学生卷包括教育内容有效性、教育方式方法有效性、课堂教学有效性、教育环境有效性、教育者有效性、党团组织有效性、教育结果有效性7个维度。调研显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体较有效,但未达到有效和非常有效水平。教师对其8个维度的评估从高到低依次为:教育目标有效性,教育内容有效性,保障体系有效性,教育环境有效性,教育者有效性,教育结果有效性,课堂教学有效性,教育方式方法有效性。学生对其7个维度的评估从高到低依次为:教育内容有效性,教育者有效性,党团组织有效性,教育环境有效性,课堂教学有效性,教育结果有效性,教育方式方法有效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教育目标有效性、教育环境有效性、教育内容有效性、教育者有效性、教育结果有效性、课堂教学有效性、党团组织有效性、教育方式方法有效性、保障体系有效性等9个自变量对因变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影响显着,从大到小依次排列为:教育目标有效性、教育环境有效性、教育内容有效性、教育者有效性、教育结果有效性、课堂教学有效性、党团组织有效性、教育方式方法有效性、保障体系有效性。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教育者的知识、能力、素质、教学投入,也包括大学生的认同、配合、支持和投入;既包括环境因素中的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网络文化环境和心理环境,又包括学校组织领导体系、学校管理运行机制等。基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调研结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心理学视域下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有效性的对策包括:在教育目标设立上,要正确设立教育目标,完善教育目标体系;在教育内容选择上,要满足大学生心理需要,要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在教育方式方法选用上,要兼顾大学生个体差异、重视自我教育、注重社会实践;在教育过程上,要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注重学生内化、重视师生合作;在教育环境构建上,要营造心理环境、净化网络环境、利用群体心理效应。
张微[3](2018)在《高校学生工作的社会工作参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6年12月8日,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中强调,高校思政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然而,通过对国内多所高校的实证研究发现,高校学生工作面临主体困顿、客体倒逼压力和环境挑战等诸多方面现实问题,这成为了本文探讨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的现实动因。接着,本文通过对高校学生工作与社会工作两者在历史沿革与特点的梳理阐析中发现,在学理层面,社会工作与高校学生工作两者存在着耦合性与弥补性统一的内在关联性,这成为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在应然层面的逻辑基础。然而,在实然层面,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的作用为何,是在逻辑上需予以进一步回答的问题。本文基于对多所高校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行动实践的实证研究,发现了社会工作在参与高校学生工作实践中的多种功能实现,这些功能可借助显功能与潜功能的概念工具予以区分。区分后可知,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的显功能是行动者事先预见、非隐蔽性的功能实现,表现为具有服务性质作用于高校学生工作服务领域的实践后果,主要包括大学生成长发展指导的有效提供、弱势大学生的全面关注与帮扶、学生组织内源性的建设与引导等方面。而潜功能则是行动者事先未预见或具有隐蔽性的功能实现,是其在高校学生工作除服务领域外,在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等领域的实践后果,具体显现在促进“全员育人”的操作化、学生管理三级预防体系的建构和高校学生工作者核心素质的优化等方面。研究进一步发现,每种功能实现背后均有其发生的必然内在逻辑。在研究逻辑的延续上,高校学生工作的社会工作参与如何实现的问题需予以进一步澄清。对此问题,本文通过提出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的实践模式予以回应。通过对影响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微观、中观和宏观因素的分析,借助模式划分类型变量,本文尝试提出了原发融入附着型、内驱诱导协助型和外驱嵌入合作型三种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的实践模式,并基于特征分析变量对每种模式的特征予以了明晰,在此基础上,本文还进一步从适用范围与结构生长探讨了实践模式建构的适用性意义。
徐悦伟,马国顺[4](2016)在《深化改革背景下高校机关工作人员的非权力性影响力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背景下,高校去行政化改革不断深入,如何摆脱"行政指令"的处事方式从而转向建设"服务型机关"成为当前高校机关建设的重中之重。非权力性影响力主要包括价值观念、道德品质、工作作风、工作能力四个方面。当前高校机关工作人员的非权力性影响力还非常薄弱,如价值观念跟不上高等教育改革的新要求、道德品质不足以发挥机关工作的育人功能、工作作风难以发挥高校机关的服务职能、工作能力不适应变革中的高校管理工作需要等。而在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背景下,高校机关工作人员的非权力性影响力的作用将日益凸显。因此,塑造价值引领的高校机关工作人员队伍、提升高校机关工作人员的道德影响力、塑造具有人格魅力的高校机关工作人员、提高高校机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以提升高校机关工作人员的非权力性影响力,对创新驱动高校机关转型升级、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朱孟光[5](2016)在《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研究—主要基于城市基层党建的考察》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亟需解决的实践问题。基层党组织作为政党与社会的联系纽带,是政党动员社会的组织基础。政党基层组织体系的有效运作直接决定了政党力量的大小。而在很大程度上,基层党组织的有效性与影响力又取决于其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及活动方式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内在耦合度。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有的社会结构体系和社会组织形式被打破。这导致中国共产党原有的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功能定位以及活动方式与变化了的社会结构之间内在耦合度降低。其作用发挥的传统空间被挤压,其有效性和影响力也在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只有实现其活动方式的社会化,才能破解当前基层党组织被“弱化”甚至被“边缘化”的困境,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社会、凝聚社会和影响社会的能力,并进而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全文包括绪论、正文和结束语三大部分。绪论主要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思路方法,以及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等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章从对本文的相关概念界定入手,提出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是指基层党组织根据社会发展的变化,以开放型的理念面向社会,通过组织结构与功能定位调适、社会资源整合利用,社会化的方法、手段和技术运用,以及体制机制创新,实现政党基层组织与社会的良性互动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对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进行了多学科理论视角的梳理和审视。这包括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以及从社会资本理论、资源依赖理论、非权力性影响力理论等多学科理论的视角下对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这一问题进行分析。第二章主要是分时段对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历史进程进行考察,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这段时期的四点历史经验,即要以灵活多样的组织方式构建覆盖社会的组织网络;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功能;要积极培育并善于利用各种社会群众组织;基层党组织要努力获得“非权力性影响力”。第三章主要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实践探索与创新进行研究。在对其背景原因以及探索历程研究的基础上,以北京市朝阳区和武汉市硚口区为实践案例,对其实践中的典型模式——区域化党建活动方式进行了重点剖析,并指出其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基层党组织存在角色功能错置,且服务能力与水平有待提升;二是基层党组织与党员融入社会的动力不足、水平不高。第四章主要考察了具有典型借鉴意义的国外政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实践经验。按照政党的类型划分,分别对以古巴、越南为代表的国外共产党,以英国工党和德国社会民主党为代表的欧洲社会党,以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为代表的民族民主政党,以及以绿党和“茶党”为代表的新兴政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进行了详细考察。在此基础上,将国外政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实践经验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要通过调整自身组织结构,采取灵活多样的组织设置方式与活动方式,增强政党组织对社会群众的吸引力;二是要通过支持、培育和利用社会组织来增强党在社会领域的影响力;三是要善于借助并利用网络媒体等新技术载体来加强与社会的沟通。第五章主要是提出面向未来实现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思路与对策。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要坚持“开放型”党建活动方式的理念,通过扁平网络化的组织体系和社会服务功能开发与拓展,实现党的组织结构与功能调适,采取社会化的方式方法整合利用社会资源,借助新媒体和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和评价、激励的动力机制,最终达到政党基层组织与社会良性互动制度化的目标。结束语主要提出要对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这一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把握,就要既从纵向将其放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变迁与整合重构的历史大背景之下进行考量,又从横向将其放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大背景之下进行考量。中国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新的社会环境下,通过社会与基层党组织传统“惯习”的反复博弈才能最终实现。
邵惟炜[6](2014)在《论当代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形成机制与作用发挥途径》文中认为大学阶段是大学生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发展并确立的重要时期,他们养成什么样的政治观念和道德素质,关系到我国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关系到能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直接的承载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肩负着培养、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使命。高校辅导员仅仅依靠其职务、地位等权力性影响力开展工作是不够的,要想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就必须加强其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发挥。目前,学术界对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已有研究,但现有研究大多集中在非权力性影响力的概念、作用、要求等表层的方面,从形成机制和作用发挥的角度进行研究相对较少,缺乏研究的深度,本文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提出了这一选题。本文围绕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形成机制及作用发挥途径进行了较为深入地研究,首先,对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内涵、确立依据及内在要素进行系统研究。在厘清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关于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确立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了解到这种影响力主要源于辅导员的自身因素,包括坚定正确的政治思想和立场、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健全的人格和积极的情感、踏实端正的工作作风。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结构要素构成了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核心内容,这些非权力性影响力的结构要素不是辅导员天生具有的,而是经过后天的培养、教化、锻炼形成的,并在形成之后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然后,集中展开了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形成机制和应然作用的研究。认为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形成机制主要有:素质选拔机制、目标引导机制、培养提高机制和自我修养机制。高校辅导员形成机制的运作使辅导员能够得到较好的非权力性影响力的提高和发展,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提高和发展能产生出它应有的教育影响作用,主要包括:教育示范的榜样作用、人格感染的认同作用、人际关系的亲和作用、潜移默化的持久作用。最后,提出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发挥的途径。高校辅导员非权力影响力在形成机制的作用下,生成、发展并转化出来的教育作用是一种应然的、理论上的存在状态,能否在教育实践中发挥出来,转变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际效果的现实教育力量,还需要着力研究将辅导员潜在的非权力性影响力作用在现实的教育工作中展现和发挥出来。因此,要增强高校辅导员发挥非权力性影响力的自觉意识、激励辅导员将非权力性影响力贯穿于工作全程以及密切辅导员与大学生的非正式人际沟通和交往。本文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较为全面的探讨了大学生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形成机制和应然作用,尤其是探讨了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将其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活动之中,使其转化为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力量的具体途径,希望能对有效提高辅导员培养工作质量,扩大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影响力,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王彬,赵丽清,郭启勇[7](2013)在《在医院科研管理中运用非权力性影响力的构想》文中研究指明重点阐述非权力性影响力与医院科研管理工作内在的、必然的因果关系与互不可分性,从更深的层次分析了非权力性影响力积极的、正面的对医院科研管理工作的决定作用,对提升医院科研管理工作领导者影响力水平,激发下属的工作能动性,提高医院科研管理工作水平将有着积极的作用。提出适时把握非权力性影响力作用于医院科研管理工作的介入点。
吴青峰,孙俊三[8](2013)在《现代大学非权力性影响力及其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是精神的,非物质的。大学主要是通过思想对思想的影响来培养人才,而非权力性影响力能潜移默化地作用于人的思想,因此,非权力性影响力与大学的工作性质具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它是大学力量生长的源泉。大学内部管理人员只有树立"人本"观念,坚持"学术自由、追求真理"的原则,充分发挥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的非权力性影响力,才能使"大学"这个"学"字越写越大。
柳小芳[9](2011)在《非权力因素对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的作用探析》文中研究说明面对在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的思想道德素质整体水平不高、自我定位较低、文化基础薄弱、心理素质水平较低等问题,传统的单纯依靠校纪班规等权力性因素的管理模式已越来越显示出其弊端,因此学者们将目光转移至非权力因素对班级管理的影响作用,发现班主任非权力性因素影响的作用比权力性因素影响的作用更大,效果也更显着。因此,班主任要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就必须提升自身的非权力影响力。本文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分析非权力因素对班主任工作的影响作用,并提出加强非权力因素在高职班主任工作中的几点建议。
孙娟娟[10](2012)在《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现代教育理念加速传播,国际国内形势正经历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高校辅导员仅依靠其职务、地位等权力性影响力开展工作是不够的,要想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就必须加强其非权力性影响力。因此,对辅导员的非权力性影响力进行深入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对这一课题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讨,除导论外,全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内涵及特点。本文认为,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由其本人的品德、才能、知识、情感等素质和行为对大学生所产生的影响力;其构成要素包括:坚定的政治立场、良好的品德素养、广博的知识、较强的工作能力、科学的艺术方法、健康的身心素质;其突出的特征有:自然性、内在性、长效性、发展性等。第二部分,论述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作用。本文认为,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发挥得好,有助于发挥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有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和谐的校园文化;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更好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第三部分,分析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发挥欠佳的表现和原因。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发挥欠佳主要表现在:部分辅导员敬业意识淡薄,运用非权力性影响力的自觉性不够;威信不高,非权力性影响力发挥不够;工作热情不高,致使其非权力性影响力下降;示范作用欠佳,教育效能偏低。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部分辅导员对自身职业角色认识模糊;部分辅导员自身素质不高;辅导员队伍建设不力;复杂的社会环境制约了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发挥。第四部分,提出提高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对策。这些对策主要有:辅导员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自身角色定位;加强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大力优化社会环境。
二、浅谈非权力性影响力在高校后勤管理中的运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非权力性影响力在高校后勤管理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军队院校学员队干部非权力性领导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本课题军内外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目标及组织安排 |
第二章 军队院校学员队干部非权力性领导力理论分析 |
2.1 非权力性领导力概述 |
2.1.1 非权力性领导力的概念 |
2.1.2 非权力性领导力的特点 |
2.2 非权力性领导力与权力性领导力的关系 |
2.2.1 相同之处 |
2.2.2 不同之处 |
2.2.3 两者联系 |
2.3 军队干部非权力性领导力的重要作用 |
2.3.1 能体现我党我军的优良品质 |
2.3.2 能强化连队学员的管理 |
2.3.3 能和谐官兵之间的关系 |
2.4 军校学员队干部非权力性领导力的构成要素 |
2.4.1 政治品格要素 |
2.4.2 军事管理要素 |
2.4.3 科学文化要素 |
2.4.4 心理情感要素 |
2.5 非权力性领导力构成要素下的细分指标 |
2.5.1 政治品格要素分指标 |
2.5.2 军事管理要素分指标 |
2.5.3 科学文化要素分指标 |
2.5.4 心理情感要素分指标 |
第三章 非权力性领导力指标权重数据的获得与整理 |
3.1 调查问卷设计原则 |
3.2 组织问卷调查 |
3.3 调查问卷数据处理 |
第四章 非权力性领导力指标权重的讨论分析 |
4.1 非权力性领导力指标总体权重的横向对比 |
4.1.1 一级指标权重分析 |
4.1.2 政治品格所属二级指标权重分析 |
4.1.3 军事管理所属二级指标权重分析 |
4.1.4 科学文化所属二级指标权重分析 |
4.1.5 心理情感所属二级指标权重分析 |
4.2 不同年级非权力性领导力指标的权重分析 |
4.2.1 大一年级 |
4.2.2 大二年级 |
4.2.3 大三年级 |
4.3 单个指标权重在不同年级间的纵向对比 |
4.3.1 四个一级指标的权重趋势分析 |
4.3.2 二级指标的权重趋势分析 |
第五章 学员队干部非权力性领导力评价的应用 |
5.1 非权力性领导力评价方法及实例演示 |
5.2 提高学员队干部非权力性领导力的建议 |
5.2.1 初识军校,大一年级侧重提升政治品格 |
5.2.2 活动丰富,大二年级侧重提升科学文化 |
5.2.3 联考压力,大三年级侧重提升军事管理 |
5.2.4 军校四年,心理情感的重要作用都贯穿始终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1 《学员队干部非权力性领导力》调查问卷 |
附录2 部分二级指标的权重趋势图 |
(2)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2.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理论 |
2.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基础理论 |
2.1.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内涵 |
2.1.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要素 |
2.2 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内涵 |
2.2.1 教育目标设立:由成为社会公民转向成为社会公民和全面发展 |
2.2.2 教育内容选择:由注重社会需要转向重视身心发展和个体需求 |
2.2.3 教育方式方法选用:由注重灌输说教转向适切和灵活 |
2.3 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特征 |
2.3.1 合规律性 |
2.3.2 知情意行统一性 |
2.3.3 民主平等性 |
2.3.4 情感互动性 |
2.3.5 自我内化性 |
2.4 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依据 |
2.4.1 教育目标设立的依据 |
2.4.2 教育内容选择的依据 |
2.4.3 方式方法选用的依据 |
2.4.4 教育过程优化的依据 |
2.4.5 教育要素协调的依据 |
2.4.6 教育对象把握的依据 |
第3章 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现状 |
3.1 调查目的、对象、信度与效度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对象 |
3.1.3 调查问卷信度与效度 |
3.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分析 |
3.2.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描述性分析 |
3.2.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回归分析 |
3.2.3 结果与讨论 |
第4章 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
4.1 心理学视域下教育者因素 |
4.1.1 教育者知识有缺陷 |
4.1.2 教育者能力不很强 |
4.1.3 教育者素质不太高 |
4.1.4 教育者教学投入不足 |
4.2 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自身因素 |
4.2.1 大学生认同不高 |
4.2.2 大学生配合不好 |
4.2.3 大学生支持不够 |
4.2.4 大学生投入不足 |
4.3 心理学视域下教育环境因素 |
4.3.1 复杂国际国内环境增加思想政治教育难度 |
4.3.2 学校及周边环境教育合力还没有真正形成 |
4.3.3 家庭教育环境负面因素制约学校教育效能 |
4.3.4 网络文化环境消极效应削弱课堂教学效果 |
4.3.5 心理环境渗透隐性教育功能尚未高度重视 |
4.4 心理学视域下学校组织因素 |
4.4.1 学校组织领导体系不够健全 |
4.4.2 学校管理机制运行不很顺畅 |
第5章 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提升对策 |
5.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有效性的提升对策 |
5.1.1 正确设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
5.1.2 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 |
5.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效性的提升对策 |
5.2.1 教育内容选择满足学生心理需要 |
5.2.2 教育内容选择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
5.2.3 教育内容选择根据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 |
5.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有效性的提升对策 |
5.3.1 教育方式方法选用兼顾个体差异 |
5.3.2 教育方式方法选用重视自我教育 |
5.3.3 教育方式方法选用注重社会实践 |
5.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有效性的提升对策 |
5.4.1 教育过程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 |
5.4.2 教育过程注重学生内化 |
5.4.3 教育过程重视师生合作 |
5.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有效性的提升对策 |
5.5.1 营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环境 |
5.5.2 净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环境 |
5.5.3 利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体心理效应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调查问卷(教师卷) |
附录C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调查问卷(学生卷) |
致谢 |
(3)高校学生工作的社会工作参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与创新之处 |
1.2.1 研究综述 |
1.2.2 本文创新之处 |
1.3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1.3.1 理论基础:马克思有关“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1.3.2 概念界定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与对象的选取 |
第2章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问题 |
2.1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主体的困顿 |
2.1.1 学生工作价值理念的异化 |
2.1.2 学生工作内容偏离、泛化与悬浮 |
2.1.3 学生工作者的职业化与专业性困境 |
2.2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客体的倒逼压力 |
2.2.1 常规工作路径实效性下降 |
2.2.2 传统组织形式的整合度下降 |
2.2.3 学生与学生工作者的关系疏远 |
2.3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环境挑战 |
2.3.1 社会转型给高校学生工作带来的挑战 |
2.3.2 信息化给高校学生工作带来的挑战 |
2.3.3 高等教育改革给高校学生工作带来的挑战 |
第3章 社会工作与高校学生工作的特点及内在关联 |
3.1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历史沿革与特点 |
3.1.1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历史沿革 |
3.1.2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特点 |
3.2 社会工作的历史沿革与特点 |
3.2.1 社会工作的历史沿革 |
3.2.2 社会工作的特点 |
3.3 社会工作与高校学生工作的内在关联性 |
3.3.1 社会工作与高校学生工作的耦合性 |
3.3.2 社会工作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弥补性 |
第4章 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的显功能 |
4.1 成长发展指导的有效提供 |
4.1.1 助人自助:社会工作参与大学生成长发展指导的价值基础 |
4.1.2 社会工作参与提供各种成长发展指导的行动实践 |
4.1.3 理念耦合与方法专业:社会工作促进成长发展指导的内在逻辑 |
4.2 弱势大学生的全面关注与帮扶 |
4.2.1 对弱势大学生关注与帮扶的全面性:社会工作的专业特质 |
4.2.2 社会工作参与弱势大学生全面关注与帮扶的行动实践 |
4.2.3 去标签化、关注情绪、聚焦优势:社会工作促进弱势大学生关注与帮扶的内在逻辑 |
4.3 学生组织的内源性建设与引导 |
4.3.1 自组织化:社会工作参与学生组织建设与引导的行动策略 |
4.3.2 社会工作参与学生组织建设与引导的行动实践 |
4.3.3 学生组织的内源性建设:社会工作促进学生组织建设与引导的内在逻辑 |
第5章 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的潜功能 |
5.1 “全员育人”的操作化 |
5.1.1 社会工作的“人在环境中”:全员育人操作化的行动选择 |
5.1.2 “人在环境中”指导下全员育人操作化的行动实践 |
5.1.3 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论的具体化、明确化:社会工作促进“全员育人”操作化的内在逻辑 |
5.2 学生管理三级预防体系的构建 |
5.2.1 预防性:社会工作的本质特征与基本功能 |
5.2.2 社会工作预防性行动框架参与高校学生管理的行动实践 |
5.2.3 三级预防体系的构建:社会工作提升高校学生管理预防功能的发生逻辑 |
5.3 高校学生工作者核心素质的优化 |
5.3.1 核心素质结构与内容要素的耦合:社会工作促进高校学生工作者核心素质优化的逻辑基础 |
5.3.2 理念、能力、思维的优化: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者核心素质优化的实践后果 |
5.3.3 社会工作促进高校学生工作者核心素质优化的内在逻辑 |
第6章 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的实践模式 |
6.1 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因素 |
6.1.1 微观因素 |
6.1.2 中观因素 |
6.1.3 宏观因素 |
6.2 实践模式类型变量与分析变量的建构 |
6.2.1 变量建构的基本思路 |
6.2.2 实践模式划分的类型变量 |
6.2.3 实践模式特征的分析变量 |
6.3 实践模式的类型、特征与适用性 |
6.3.1 原发融入附着型模式 |
6.3.2 内驱诱导协助型模式 |
6.3.3 外驱嵌入合作型模式 |
6.3.4 三种实践模式划分的适用性意义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附录 A 高校学生工作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 B 高校学生工作现状访谈提纲 |
(4)深化改革背景下高校机关工作人员的非权力性影响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机关工作人员的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内涵与要素 |
二、高校机关工作人员非权力性影响力薄弱的主要表现及原因 |
(一)价值观念跟不上高等教育改革的新要求 |
(二)道德品质不足以发挥机关工作的育人功能 |
(三)工作作风难以发挥高校机关的服务职能 |
(四)工作能力不适应变革中的高校管理工作的需要 |
三、高校机关工作人员提升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对策 |
(一)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念,塑造价值引领的高校机关工作人员队伍 |
1. 培养机关工作人员的大局观。 |
2. 培养机关工作人员的创新观。 |
3. 培养机关工作人员的服务观。 |
(二)加强道德引导和规范,提升高校机关工作人员的道德影响力 |
1. 以目标导向为依托,实现道德引导。 |
2. 以制度完善为保障,实现道德规范。 |
(三)转变工作作风,塑造具有人格魅力的高校机关工作人员 |
1. 在思想上牢固树立以师生为本的观念。 |
2. 在工作中不断创新为师生服务的方法。 |
(四)加强学习,提高高校机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
1. 以深化改革为契机,解决“为什么学”的问题。 |
2. 以问题导向为切入,解决“学什么”的问题。 |
3. 以提升本领为目标,解决“怎么学”的问题。 |
(5)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研究—主要基于城市基层党建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关于政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研究 |
(二)国外关于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相关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的难点和可能的创新点 |
(一)研究的难点 |
(二)可能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相关概念辨析与界定 |
一、社会化、活动方式与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 |
二、社会化工作方式与社会化活动方式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相关论述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思想理论 |
二、列宁的相关思想及论述 |
三、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相关思想及论述 |
第三节 多学科理论视角下的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 |
一、社会资本理论 |
二、资源依赖理论 |
三、非权力性影响力理论 |
第二章 历史实践与经验:改革开放前中共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 |
第一节 1921—1927年:中共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历史实践 |
一、通过支部和党团实现对非党组织及社会的领导 |
二、创立并利用工会、工人俱乐部等组织开展活动 |
三、破除“工学界限”,融入帮会等传统社会联系纽带之中 |
四、以维护工人群众切身利益为中心开展斗争,扩大政治影响 |
第二节 1927—1937年:中共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历史实践 |
一、规定白区党的恢复与建立方式、支部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 |
二、探索建立党与群众组织的正确关系,以实现党对其有效领导 |
三、充分利用“黄色工会”“外表的掩护”作用联系与组织群众 |
第三节 1937—1949年:中共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历史实践 |
一、明确党支部设置原则及主要任务,改变其组织形式与领导方式 |
二、创立并利用各种形式开展组织和团结群众的工作 |
三、以共产党员的“三勤”、“三化”融入社会并在社会扎根 |
第四节 1949—1978年:中共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历史实践 |
一、采取适应灵活多样的组织策略,构建城市基层党组织体系 |
二、探索城市基层党组织功能定位,在“运动”中发挥其政治功能 |
三、充分发挥工会等群团组织的作用来开展活动 |
第五节 改革开放之前中共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经验启示 |
一、要以灵活多样的组织方式构建覆盖社会的组织网络 |
二、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功能 |
三、要积极培育并善于利用各种社会群众组织 |
四、基层党组织要努力获得“非权力性影响力” |
第三章 转型与探索: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的社会化 |
第一节 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向“社会化”转型的历史逻辑分析 |
一、经济社会转型带来城市基层社会的新变化 |
二、城市基层社会的新变化导致“单位制党建”活动方式面临挑战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推动城市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历程 |
一、“街居党建”下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1978年—1997年)76 |
二、“社区党建”下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1997年—2007年) |
三、“区域化党建”下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2007年至今) |
第三节 城市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实践探索的典型模式剖析 |
一、城市基层党组织区域化党建活动方式的内涵与特点 |
二、案例研究:“区域化党建”活动方式的主要做法与经验总结 |
三、城市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四章 国外经验与镜鉴:世界政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实践 |
第一节 执政的共产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实践 |
一、古巴共产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实践 |
二、越南共产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实践 |
第二节 欧洲社会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实践 |
一、英国工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实践 |
二、德国社会民主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实践 |
第三节 民族民主政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实践 |
第四节 新兴政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实践 |
一、绿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实践 |
二、“茶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实践 |
第五章 调适与重构:中共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未来面向 |
第一节 “开放型”活动方式: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理念转变 |
第二节 组织结构与功能调适:社会化基层党组织的结构与功能 |
一、社会化基层党组织的组织结构:扁平网络化组织体系 |
二、社会化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社会服务功能的开发与拓展 |
第三节 社会资源的整合利用与社会化的方式方法 |
一、改进党对社会组织的领导方式,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 |
二、改进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方式,创新行动策略方法 |
第四节 新技术媒介: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技术支撑 |
一、新媒体与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 |
二、大数据与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 |
第五节 评价与激励: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动力机制 |
一、构建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评价机制 |
二、构建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激励机制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一、文献资料类 |
二、中文着作和外文译着类 |
三、论文报纸类 |
四、英文文献类 |
五、电子文献 |
后记 |
(6)论当代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形成机制与作用发挥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前言 |
第一章 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内涵、确立依据及要素结构分析 |
一、非权力性影响力与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内涵 |
(一) 非权力性影响力概念的由来与涵义 |
(二) 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内涵的分析 |
二、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确立的理论依据 |
(一) 列宁关于无产阶级领导能力的论述 |
(二)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中干部以身作则的思想 |
(三)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教育者身教示范的要求 |
三、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确立的现实依据 |
(一) 当代大学生接受心理变化的要求 |
(二)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 |
(三)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必然要求 |
四、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要素分析 |
(一) 坚定正确的政治思想和立场 |
(二) 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
(三) 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科学思维方式 |
(四) 胜任教学与管理工作的能力 |
(五) 健全的人格和积极的情感 |
(六) 踏实端正的工作作风 |
第二章 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形成机制和应然作用 |
一、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形成机制 |
(一) 素质选拔机制:挑选具备全面发展素养的辅导员 |
(二) 目标引导机制:明示非权力性影响力的重要教育价值 |
(三) 培养提高机制:强化思想政治道德和情感智力的培训 |
(四) 自我修养机制:辅导员在工作实践中提高品德修养 |
二、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应然作用 |
(一) 教育示范的榜样作用 |
(二) 人格感染的认同作用 |
(三) 人际关系的亲和作用 |
(四) 潜移默化的持久作用 |
第三章 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作用发挥的途径 |
一、增强高校辅导员发挥非权力性影响力的自觉意识 |
(一) 树立依靠非权力性影响力增强教育效果的理念 |
(二) 树立关爱和尊重学生、做学生知心朋友的理念 |
(三) 强化以身作则、示范感化的教育理念 |
二、将非权力性影响力贯穿于工作全程 |
(一) 在主渠道教学中发挥知识和科学思维的影响力 |
(二) 在主阵地日常教育管理中发挥优良作风的影响力 |
(三) 在关心和指导学生中发挥亲和力与人格感染力 |
三、在与大学生的非正式人际沟通中发挥非权力性影响力 |
(一) 积极参与大学生自主性聚会发挥非权力性影响力 |
(二) 充分利用个别谈心等形式发挥非权力性影响力 |
(三) 有效运用网络平台发挥非权力性影响力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7)在医院科研管理中运用非权力性影响力的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思路 |
1.1 非权力性影响力与医院科研管理者工作成效的关系 |
1.2 运用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必要性 |
2 非权力性影响力在医院科研管理中运用的障碍 |
2.1 少数管理者使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 |
2.2 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导致滥用权力 |
2.3 选任用人出现了“有才便是德”的低标准 |
2.4 学术功利化倾向,导致科学研究不能健康发展 |
3 非权力性影响力应作用于科研管理工作的介入点 |
3.1 在科研管理工作者的遴选上介入 |
3.2 在科研管理决策上介入 |
3.3 在团队管理上介入 |
3.4 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介入 |
3.5 在完善科研管理机制及加强科研诚信制度建设中介入非权力性影响力 |
(8)现代大学非权力性影响力及其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一、非权力性影响力与大学的工作性质具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 |
二、非权力性影响力是大学力量生长的源泉 |
三、现代大学非权力性影响力发挥的途径 |
1. 大学管理人员非权力性影响力及其发挥 |
2. 大学教师的非权力性影响力及其发挥 |
3. 大学生的非权力性影响力及其发挥 |
(10)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问题的缘起及选题的意义 |
1、问题的缘起 |
2、选题的意义 |
(二) 相关研究综述 |
1、关于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内涵 |
2、关于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作用 |
3、关于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构成 |
4、关于提高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对策 |
(三) 本文的思路及研究方法 |
一、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内涵及特点 |
(一) 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内涵 |
1、权力性影响力与非权力性影响力 |
2、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内涵及构成 |
(二) 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特点 |
1、自然性 |
2、内在性 |
3、长效性 |
4、发展性 |
5、示范性 |
二、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作用 |
(一) 有助于发挥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
(二) 有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
(三) 有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和谐的校园文化 |
(四) 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更好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
三、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发挥欠佳的表现及原因 |
(一) 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发挥欠佳的表现 |
1、部分辅导员敬业意识淡薄,运用非权力性影响力的自觉性不够 |
2、部分辅导员威信不高,非权力性影响力发挥不够 |
3、部分辅导员工作热情不高,致使其非权力性影响力下降 |
4、部分辅导员示范作用欠佳,教育效能偏低 |
(二) 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发挥欠佳的原因 |
1、部分辅导员对自身职业角色认识模糊 |
2、部分辅导员自身素质不高 |
3、辅导员队伍建设不力 |
4、复杂的社会环境制约了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发挥 |
四、提高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对策 |
(一) 辅导员要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自身角色定位 |
(二) 加强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增强非权力性影响力 |
1、提高政治理论素养,以崇高的理想信念引导大学生 |
2、提高道德素养,以高尚的品格影响大学生 |
3、提高理论知识素养,以广博的知识引领大学生 |
4、提高工作能力,以出色的工作吸引大学生 |
5、提高心理素质,以真挚的情感感染大学生 |
6、更新教育理念,注意工作方法 |
(三)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
1、高校应高度重视辅导员工作 |
2、构建完善的辅导员选拔和培训机制 |
3、提高辅导员待遇,改善其工作及生活条件 |
(四) 大力优化社会环境,为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发挥营造良好氛围 |
1、优化经济环境,为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发挥奠定物质基础 |
2、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为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发挥提供政治保证 |
3、优化文化环境,为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发挥提供无形动力 |
4、优化舆论环境,为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发挥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浅谈非权力性影响力在高校后勤管理中的运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军队院校学员队干部非权力性领导力评价研究[D]. 黄生燃. 国防科技大学, 2019
- [2]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D]. 贺光明. 湖南大学, 2019(08)
- [3]高校学生工作的社会工作参与研究[D]. 张微.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4]深化改革背景下高校机关工作人员的非权力性影响力提升研究[J]. 徐悦伟,马国顺.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 [5]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研究—主要基于城市基层党建的考察[D]. 朱孟光. 中共中央党校, 2016(08)
- [6]论当代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形成机制与作用发挥途径[D]. 邵惟炜. 西南大学, 2014(10)
- [7]在医院科研管理中运用非权力性影响力的构想[J]. 王彬,赵丽清,郭启勇. 现代医院管理, 2013(05)
- [8]现代大学非权力性影响力及其实现[J]. 吴青峰,孙俊三.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3(10)
- [9]非权力因素对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的作用探析[J]. 柳小芳. 高等职业教育党建与思政工作研究, 2011(00)
- [10]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研究[D]. 孙娟娟. 华中师范大学,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