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经营集约度林场对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新要求(论文文献综述)
李思勤[1](2019)在《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着社会可持续发展,并基于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国有林场作为木材储备和产业资源发展的主要领导者,同时是保障生态系统稳定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载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效的可持续发展可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和保障生态系统稳定。就现阶段,对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展开研究,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以下简称国有三门江林场)产业资源可持续发展情况数据作为基础,从生态、经济、社会的视角动静分析林场各产业经营现状,经系统分析并找到问题切入点,构建林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进行合理性选择,形成了包含3个结构层次及27个评价指标组成的林场森林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依据层次分析方法和相关技术规范,采用经验赋值法取得各层指标基本评分值,通过构建判断矩阵测算各指标权重值,进而计算各结构层次综合评价指数,从而评定林场森林可持续发展的状态。总结国有三门江林场可持续发展策略,为监测和分析林场产业发展趋势提供依据,为林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正确发展方向。(1)基于国有三门江林场森林经营的现状,国有三门江林场产业指标:生态效益(0.5247)>经济效益(0.3338)>社会效益(0.1415)。林场产业资源经营的障碍因素在于:经营树种和林种结构简单,生态公益林面积比例较低,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稳定,土地生产力低;多种经营方式和规模不足,可采资源相对匮乏,经营效益较差等。(2)论文对国有三门江林场产业多元化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相关分析,在林场多个产业发展中,按可持续发展大小排序为:油茶产业>森林经营>花卉苗木>林下经济>生态旅游。提出今后林场发展可偏向加大油茶产业发展比例,促进经营效益提升;注意加大其它产业投资促进均衡发展,使森林经营的多功能价值得到更好体现,可持续发展效果更加明显。(3)针对产业经营现状,提出实现国有三门江林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即提高森林经营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深化林种结构指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生态经济圈,促进林场多元化发展;锐意改革创新,深化内部管理升级;加强科技和人才支撑体系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
马菁,张学俭[2](2018)在《遥感技术在森林资源监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提高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率,应用遥感技术对森林资源进行实时动态变化监测。以北京八达岭林场为例,阐述了遥感技术原理及森林资源遥感监测具体方法和步骤,探讨了当今遥感技术仍然存在的问题,并对遥感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对森林资源监测和林业经营管理提供技术参考。
黄椿[3](2017)在《广西派阳山林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评价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又与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国有林场是我国木材生产和林业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我国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战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载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林业良性的可持续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同时也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研究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广西国有派阳山林场(以下简称派阳山林场)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基础上,评价派阳山林场的森林资源经营状况,通过借鉴刘代汉提出的森林经营单位级可持续经营指标体系,并对指标及权重进行科学的调整,从而对派阳山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现状进行评价并提出了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对策。主要结论如下:(1)2011年以来,林场累计更新造林面积不断增大,全场森林蓄积量持续大幅度增加,乔木林主要树种单位面积蓄积量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全场森林以健康为主,病虫害发生较少。但也还存在森林经营水平仍需提高、林区基础设施依旧薄弱、被占林地依法回收任务艰巨、经营管理水平仍待提高等问题。(2)通过采用森林经营单位级可持续经营指标体系可以看出,2015年林场森林经营状态总体上属可持续,2011年属弱可持续,2015年森林可持续经营状态要好于2011年。林场的生态和社会可持续经营状态向好的方面发展。(3)针对如何实现派阳山林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提出对策,即:科学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科学调整森林经营类型规划,加大森林资源培育,强化森林培育技术保障,改善林区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完善森林资源保护和监管机制,稳妥推进国有林场改革、高效利用非木质资源,优化产业结构。
魏年锋[4](2017)在《提高人工林科学经营水平的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简要分析目前我国人工林经营现状,并针对我国人工林经营存在的管理粗放、生物多样性低、病虫害频发、生产力低下、地力衰退严重等问题提出人工林科学经营的途径及发展对策。
梁廷杰[5](2017)在《精细化管理在国有林区的应用与实践》文中指出管理科学分3个层次,即规范化、精细化、个性化。根据林业的特点阐明了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赋予了精细化管理新的概念和内涵。以山西省太行山国有林管理局为例,在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对森林资源管护、育苗、造林、流域治理等方面就精细化管理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以此促进国有林区的改革创新,促进林区各项事业的发展。
温小荣[6](2017)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关键技术与方法的研究》文中认为论文主要针对南方集体林区的森林资源调查与监测的关键技术与方法问题开展研究,选取了试验区1(浙江省建德市)、试验区2(江西省吉水白沙林场)、试验区3(江苏省东台林场)作为试验区。这些区域都处于南方集体林区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经营区,南方集体林区具有较好的森林生长自然条件,森林资源集约化监测与管理对提升森林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是指导和规范科学经营森林的重要依据,是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的基础。森林资源监测的高新技术不断涌现,无人机遥感技术、地基激光雷达、机载激光雷达技术开始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应用。现代化森林调查监测技术广泛应用了航天遥感、航空遥感、全球定位系统、数据库技术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由此引发新形势下对高时效、高精度、多层次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新要求。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构建了一个提取有林地小班地类变化的综合相似度指数FSi计算公式综合相似度指数FSi描述发生变化小班与入样有林地小班对象因子特征值之间的相似程度,FSi值越大表示该小班地类有极大的可能性发生变化。综合相似度指数计算公式如下:FSi=(?),Fzi=bzi-m1/σi式中,bzi为特征波段i中第z个小班波段值,m1、δ i分别为特征波段i中入样有林地小班对象波段均值和标准差,N为特征波段个数,FZi为构建的相似度指数统计量,FSi为综合相似度指数。试验区(建德市)2013-2014年landsat8 OLI遥感影像分析结果表明:2014年的各入样有林地小班对象的Band2影像特征值、Band3影像特征值、2013-2014的NDVI差值和其主成分分析第一主成分PC1差值的FZi,其趋势均呈现近似正态分布规律。利用该特征构建综合相似度指数FSi,实现试验区2013-2014年变化小班的提取,在不区分小班类型时正确率、漏检率、错检率分别为86.79%、13.21%、84.91%,区分小班不同的坡度和坡向类型时,其正确率都达到90%以上。该方法应用于同一地区2014-2015年小班变化信息的提取得到较好的效果,其正确率都达到80%以上。该方法为小班地类变化信息提取提供了一种改进的方法,为森林资源年度变更调查、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复查、小班空间数据获取提供支撑,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2、研究了基于无人机遥感数据的森林蓄积量双重回归估计方法采用基于无人机遥感样地的模型预估蓄积量值作为双重回归估计中辅助因子,地面实测样地的蓄积量值作为双重回归估计中主因子(目标变量),论文提出了双重回归估计中辅助因子的几种估测方案。结果表明:五种辅助因子获取方案其估计精度都在90%以上,方案一、方案三、方案五其R2都在0.68以上,有利于提高估计精度,5种方案其估计区间也较为一致,说明基于无人机遥感数据获取辅助因子并进行双重回归估计是可行的,方法的研究为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区域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和监测开辟了新的途径。由方案一双重回归估计得到试验区(东台林场)杨树人工林公顷平均蓄积量为142.6m3,公顷平均蓄积量其估计区间为133.8~151.4m3,其蓄积量总量估计区间为94265.1m3~106628.1 m3。该方案的估计精度为93.85%。由方案五双重回归估计得到东台林场杨树人工林公顷平均蓄积量为143.0m3,该方案的估计精度为93.26%,试验区杨树人工林蓄积量总量估计区间为94031.8m3~107371.0 m3。3、探讨了基于无人机遥感数据的森林生物量双重回归估计方法根据论文研建的冠幅和树高模型W = 0.0039Cw1.1153h2.8713,对样地生物量进行测算,作为其辅助因子。该方案基于无人机遥感影像获取的样地平均冠幅和林分平均高,本次试验用模型预估值代替林分平均高。应用样地平均冠幅和林分平均高推算无人机遥感样地单株平均生物量,根据无人机遥感样地获取的株数乘以单株平均生物量,得到样地的生物量。根据双重回归估计得到试验区平均单位面积的公顷生物量为73098.5247 kg。试验区杨树人工林地上部分生物量其总量估计为5.1486×107kg,估计区间为(4.7985×107~5.4987×107kg),估计精度为93.2%。4、提出了小班ΠPS抽样和分层ΠPS抽样的估计方法本文提出了小班ΠPS抽样总体总量的估计,并给出了小班ΠPS抽样的近似方差的估计量计算公式,并对试验区杨树人工林的蓄积量进行估计。论文研究结果可知,小班ΠPS抽样不分层的情况下,试验区杨树人工林总体总量的估计为98114.40 m3,估计区间为86348.08 m3~109880.72 m3,精度达到88.00%。对小班组合类型的分层ΠPS抽样估计得到较好的效果。小班分层ΠPS抽样对杨树人工林总体蓄积量的估计为99327.15 m3,其估计精度达到92.24%。在相同样本量的情况下,小班分层ΠPS抽样比不分层的小班Π PS抽样的精度要高。5、研究了小班Π PS抽样的森林生物量抽样估计方法对于试验区杨树人工林总体而言,小班分层Π PS抽样估计森林生物量其总量的估计为 51945846.68 Kg,估计区间为 47916655.21~55975038.16Kg。精度达到 92.24%。在相同样本量的情况下,小班分层Π PS抽样比不分层小班Π PS抽样估计森林生物量的精度要高。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各小班单元大小不等,应用不等概抽样效率高的优点进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小班不等概抽样达到对调查总体提供可靠的估计,使得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自成体系并有一定精度保证,是森林资源调查小班抽样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之一。本文研究的无放回小班不等概抽样(小班ΠPS抽样)在试验区杨树人工林蓄积量、生物量、林木总株数的估计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能达到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规程规定的精度。论文研究有利于补充和完善小班不等概抽样理论与方法,形成小班ΠPS抽样的森林资源监测体系。总之,深入研究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关键技术与方法,将有助于推动地方森林资源监测技术进展。无论从森林资源监测的实际需要和该理论方法的解决等方面,该项研究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申津羽[7](2014)在《三明市集体林主要经营形式的差异性及绩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林业经营作为可持续林业发展的主题,对于森林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的稳定和谐发展尤为重要。我国新时期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以“兴林富民”为目标,使林农经营权责利益相统一的一项具体改革,林改后逐步形成了林业经营主体多元化、林业经营形式多样的格局。因此,本研究选取中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较为成功、集体林经济发展较为良好的福建省三明市作为研究区域,分析三明市不同的林业经营形式的差异性及综合绩效问题,以期为三明市集体林经营水平的提高,构建林业经营创新体系,推动全国集体林的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重要依据。本研究从三明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变迁历程出发,基于三明市不同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特征、自然资源禀赋特征及林改政策发展情况,分析不同林业经营形式的现状及特征;基于制度经济学和林业经营理论,对不同林业经营形式之间在形成过程、权属、经营管理、资产使用及应对风险及经营主体方面差异性进行分析;再使用SPSS17.0软件,运用主成分分析与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林农进行林业经营活动、选择不同经营形式的主要因素;利用MAXDEA6.0及Frontier4.1软件,运用三阶段DEA方法,剔除外部环境及随机误差对经营效率的影响,客观测量不同经营形式的经营效率、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构建林业经营形式综合绩效评价体系,通过AHP-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评价单户经营、联户经营、股份合作经营的综合绩效;采用一般描述统计的方法,分析不同林业经营形式的农户对现行政策存在问题的认知及不同经营形式适宜范围。结果表明,第一,影响农户投入林业经营活动的因素中,打工收入是否为主要收入对林农的经营意愿影响最大且成反比关系;另外,预感林业收入是否会增加、林农健康状况、受教育程度、是否为村干部与林农林业投入意愿成正比关系。对不同林业经营形式的选择意愿,选择单户经营的农户最高,联户经营次之,股份合作经营最低。进一步分析,农户受教育水平、家庭劳动力数量、林地分散程度、林业生产经营情况、林业收入贡献、政策制度等因素在不同统计显着性水平下影响农户的选择意愿。其中,农户的家庭劳动力数量越多、林业生产经营水平越好,选择单户经营的意愿就越强烈。第二,对不同林业经营形式的经营效率,联户经营最高,股份合作经营次之,单户经营最低。通过第二阶段的SFA回归分析发现环境因素中,农户家庭人均收入、立地条件是单户经营效率提高的有利因素;外出打工人数、林业财政补贴是单户和联户经营效率提高的不利因素,农户受教育水平有助于提高联户和股户经营效率;经营技术水平有助于单户和股户经营效率提高,同时三种形式均存在劳动力和资金投入冗余现象。第三,在AHP-模糊综合评价结果中,综合绩效良好的比例中股份合作经营最高,绩效一般的比例中联户经营最高,绩效较低的比例中单户经营最高。基于以上分析,提出进一步完善林权管理制度,逐步加强合作经营,改进采伐制度、建立和完善林改配套措施等相关建议。
赵静[8](2014)在《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产业发展及其对区域林业及林农收入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在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随着人们对森林多功能,特别是生态服务功能认识的逐步加深,面临森林资源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下降,实施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及管理已成为全球人类的共同目标。目前,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和人们对各类自然资源认识的逐步深入,在森林资源中占有极为重要地位的非木质林产品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如中药材、山野菜、油茶、竹类、食用菌类和野生动物蛋白等。非木质林产品在维持农户生计、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出口贸易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开发利用不但为贫困地区的居民提供多种渠道的经济来源、就业机会以及食物和药材保障,同时,随着近几年非木质林产品产业产值的增加,其在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增加林业产值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选取江西省作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非木质开发开发利用对区域林业经济及林区农民收入的影响,以期构建非木质林产品产值增加及林农增收的利益驱动机制,并对当前江西省的非木质林产品利用的发展潜力展开综合评价,最后对目前的非木质林产品利用的政策制度体系进行分析,从中发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主要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江西省可利用的非木材林产品几乎涵盖所有的产品类型,非木质林产品产业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但是存在着诸如产业化发展水平较低、市场不健全等问题;第二,非木质林产品产业的发展,使得人们对森林资源的砍伐等初级利用明显下降,逐渐向非木质林产品的采集、种植、养殖的开发利用方式和发展生态旅游的森林资源高级利用方式转变,在带动林业第三产业发展的同时,又影响了当地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使得第一产业在林业总产值中所占比例降低,逐渐调整了林业三大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比重,通过改变原来相对单一的林业产业结构,促进了区域林业产值的增长及经济的发展。从整体来看,非木质林产品产业增加了林业产值,优化了林业产业结构,将有利于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第三,非木质林产品开发利用对农民收入有显着影响,增加了农民收入,扩大了区域间及区域内农民收入差距;第四,非木质林产品开发利用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有良好的发展基础,采取ST战略,辅助SO战略。本次研究不仅可以提高政府对非木质林产品开发利用的重视,而且将对发展林区经济、稳定农民收入、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起到积极的作用,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林国忠[9](2010)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方法的改进及监测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森林是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在国家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在我国森林资源调查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国营林业局、林场、县级单位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和林业规划的基础工作,是我国森林资源调查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主要采用角规辅助的小班调查与县级加密样地控制调查结果的方法,由于县级森林连清抽样体系的资金往往得不到保证,许多县市放弃了以县为总体的森林连续清查样地加密系统,这又为以县为总体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带来不可回避的精度控制问题。同时,森林生态监测的进展也为以山头地块乃至流域(小班的组合)为基本单位的森林资源调查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针对我国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现状及建立县级监测体系要求,提出了一种二类调查方法进行改进,即以县为总体、小班为基本单元(或小班的组合)的不等概抽样,抽中的小班建立角规固定样地,采用角规测树动态监测的理论与方法建立县级小班总体的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对其余未抽中的小班,仍采用常规角规辅助调查的方法;对森林生态监测要求的监测区域可结合典型小班抽样的方法进行调查。论文提出了小班不等抽样计算方法和总体林分断面积生长量、蓄积生长量的计算方法。小班不等概抽样应尽量选择与调查因子相关性紧密的辅助因子来确定单元的抽取概率,提高不等概抽样的抽样效率和估计精度。本文以广东省博罗县2005年小班二类调查数据及同期的ETM+遥感数据为例,对主要树种(桉树、马尾松、南洋楹、其它软阔)进行按树种、龄组,以及树种与龄组组合划分类型(分层),选取了小班面积、郁闭度、小班面积与郁闭度积(小班郁闭度与小班面积积可看为小班林冠投影面积和)、以及用遥感影像技术提取的小班平均NDVI与小班面积积(小班平均NDVI值×小班面积可以表示为小班像元NDVI值和)作为辅助因子,对小班蓄积进行相关性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按树种与龄组组合划分类型后,辅助因子与小班蓄积相关性有明显提高,其中小班面积与郁闭度积的测度与小班蓄积的相关关系可达到0.90;小班平均NDVI与小班面积积与小班蓄积的相关关系可达到0.84。从现势性考虑,小班平均NDVI与小班面积积作为小班不等概抽样的辅助因子。论文采用张角法对县级总体林分断面积生长量和蓄积生长量进行估算。张角法测树生蓄积量、断面积等会出现跳跃现象或零增长现象。论文从理论上论证了张角法测林分生长量是无偏的。论文对张角法与传统保留木法、变角规系数法估算林分生长量方法进行了比较。通过理论和实例验证了张角法和传统保留木法在保留木前后期胸高断面积比不大时是一致的,传统保留木法中常用的普列斯勒式与张角法的非常接近;变角规系数法和张角法计算公式可以推导出相似的表达形式,在机理上也是一致的。论文对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方法的改进及动态监测体系的主要方案做了全面的阐述,分析和总结了小班区划的方法,对小班测度进行了完善,提出了森林资源测度和林林生态状况两类测度(森林资源测度分为单株木指标、林分指标和大林林指标共计48个指标;森林生态状况指标分为6类38个指标)。为验证角规抽样动态监测体系的可行性,本文以广西西南部分一类调查角规样点及角规样点落在小班组合而成的部分总体的为例,对2000年和2005年两期二类调查数据进行了抽样实验和生长量估计。用不等概抽样估计方法得到2000年、2005年小班总体蓄积估计量分别为3785.580m3、4162.119m3,估计精度分别为69%、78%;用张角法计算得出小班总体蓄积生长量为530.020m3,该值与2000年期的蓄积估计量3785.580m3累加得到2005年的蓄积估计量为4315.600m3,落在2005年总体蓄积估计区间(3786.340575,4537.897487)内,结果表明论文提出的二类调查方法的改进和动态监测方法是有效的。本文仅对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改方法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及试验的计算与总结。该方法进一步的推广应用还需与抽样控制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与分析。论文对后续的研究和试验工作提出了建议。
谭世明[10](2009)在《制度变迁视角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现代林业发展研究 ——以湖北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80年代之初,中国农村广泛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替代生产队体制的改革,带来了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巨大变化。受农村改革政策的影响,国家对集体林的改革也采取了与农业改革基本相同的思路。然而,在南方集体林区广泛推行的“分林到户”改革,并没有出现象农地制度变迁那样令人鼓舞的现象,相反,在许多地方还出现了大面积的乱砍滥伐。是什么原因使得同样思路的改革在农业和林业内出现这么大的反差呢?这除了林业行业有自身的特殊性外,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就是集体林业的产权制度安排不能很好适应林业发展的需要,仍然存在产权主体不明晰、经营主体不落实、林权流转不规范、配套政策不完备、发展道路不清晰等重要问题,这些问题长期存在,并交叉作用,使得林权流动性大大降低,严重影响了集体林资源的配置效率。因此,进一步探索解决集体林业发展问题的制度化方案和政策体系,就成为本研究选题的基本初衷和学理背景。本研究在综合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社会人类学、林业经济学等理论和方法,选择制度变迁的分析视角,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研究总结”的思路来整体设计研究框架。论文安排4个部分10个章节,通过剖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历史进程和现状问题,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对影响集体林业发展的产权制度结构、经营组织选择、社区管理制度、配套政策改革、发展道路模式等五个重要方面予以深入的分析和客观的判断,并就此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策略。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力图贯穿一种批判的视野和创新的精神。这项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尽可能为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政策体系和促进现代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较为系统的理论支持和制度化分析手段。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我国集体林权制度变迁经历了五个重要历史阶段,均呈现出以政府为主导的强制性变迁特点。研究提出,集体林权制度变迁的历史进程,按照林地和林木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程度,以时间为序,可以划分为五个重要的历史阶段。研究认为,我国集体林权调整多变,使得本来就不够清晰的林业权属变得更加模糊,林农经营林业的积极性不断受挫,而且每一次林权制度的重大变革,主要是由各级政府通过命令、指示、决定、法规等强制性手段来主导,林农的经营决策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政府的政策指向。第二,从理论层面上较为完整地提出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变迁的一般路径和总体思路。研究认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一个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的过程,它遵循制度变迁的一般路径。即整个改革由第一行动集团—政府—为主导,以第二行动集团—农户—为主体,通过明晰产权、落实经营主体、规范林权流转、完善配套改革等重要环节,共同努力,以实现林权制度改革与现代林业的发展目标。第三,以湖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践为例,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对湖北林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估计。湖北林权制度改革的实践证明,林业家庭经营积极性、林农收入有显着增长。林业生产结构变动的实证结果表明,营林、加工和采伐对林业经济发展均有显着影响,但目前营林和采伐的贡献率较高,而林产加工的贡献率较低,这说明湖北林业经济的增长仍然属于粗放型增长,同时也表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可以通过优化林业生产结构来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第四,建立了集体林权制度结构的理论分析框架和数理分析模型,揭示了影响集体林权制度变迁路径和效率的主要因素。借助制度功能的分析方法,把现代林业产权制度结构分为外在制度和内在制度。外在制度完成林业产权的初始配置,以公平、稳定为目标,以政府为主导,实行强制性制度变迁。论文引入强制性制度因子“θ”,得到了一个描述集体林权外在制度强制性变迁的指数函数方程。内在制度实现林业产权的次生配置,以效率、激励为目标,以林农为主导,实行诱致性制度变迁。论文引入诱致性制度因子“φ”,推导出集体林权内在制度变迁是当地村组或社区人均社会资本变化的幂函数方程。二者有机结合共同建构集体林权制度结构的理论分析框架和数理模型,从而找到了影响集体林权制度变迁路径和效率的主要因素。这一研究结论,对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政策体系提供了重要的制度化分析手段,因而具有重要的决策价值和理论创新意义。第五,把社会资本变量纳入林农确权决策的因素分析之中,建构了林农确权决策的数理分析模型,得到了林农最优确权决策的约束条件。研究认为,“确权”的过程是林农自主决策的过程,但不同村组或社区的社会经济条件和社会资本存在差异,其决策的影响变量及其影响程度也是有差异的。论文引入社会资本变量,建立了林农确权决策的数理模型,得到了人均社会资本的变化率与强制性制度因子“θ”和诱致性制度因子“φ”的数理关系,从而拓展了制度分析模型的解释边界,进一步阐释了社会资本变动与集体林权制度变迁路径的关系。这一分析方法和研究视角,在目前国内同类研究中较为少见,因而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和学术价值。第六,社区林业是集体林资源经营管理的有效组织管理制度。研究认为,社区林业作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一种制度安排,能够把生物科学技术措施与社会经济手段在社区层面上实现很好结合,以降低技术实施的制度成本,提高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村民参与社区林业的方式,因受到自身经济条件、参与成本等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第七,林业配套政策的改革与完善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功的必要条件。研究发现,由于配套政策不完备,新的林权制度安排会与其他制度发生摩擦,降低了制度创新的效率。论文提出了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密切相关的森林采伐限额制度、林业税费制度、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林地管理制度、林业经营管理的服务体系建设等重要配套政策改革和完善的建议措施。这些措施对于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政策体系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第八,生态林业发展模式是现代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道路。研究认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要促进现代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其实现的基本途径就是生态林业发展模式,推动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林业生态经济生产力。论文从林业生态经济生产力各要素组合的角度,描述了林业生态经济生产力的作用机理和生态林业的生态经济工程运行模式,提出了实现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四大政策路径”,这是对现行林业“三大体系”政策框架的有益拓展。
二、高经营集约度林场对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新要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经营集约度林场对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新要求(论文提纲范文)
(1)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林业产业资源研究综述 |
1.3.2 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研究 |
1.3.3 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创新性 |
1.6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1.7 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 |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1 国有林场论述 |
2.1.2 林业可持续发展 |
2.1.3 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 |
2.2 层次分析评价方法 |
2.3 层次分析评价法应用 |
3 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可持续发展现状分析 |
3.1 各类土地面积变化 |
3.2 森林蓄积量变化 |
3.3 主要林种面积变化 |
3.4 主要树种面积、蓄积变化 |
3.4.1 主要树种面积变化 |
3.4.2 主要树种蓄积量变化 |
3.5 国有三门江林场产业发展现状 |
3.5.1 森林经营产业发展状况 |
3.5.2 油茶产业发展状况 |
3.5.3 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状况 |
3.5.4 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状况 |
3.5.5 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状况 |
3.6 小结 |
4 构建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4.1 国有三门江林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意义 |
4.2 数据来源依据 |
4.2.1 数据采集方法 |
4.2.2 变量层指标参照值确定方法 |
4.3 国有三门江林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4.4 国有三门江林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
4.4.1 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
4.4.2 权重的计算结果 |
4.5 指标分析 |
4.5.1 经济效益分析 |
4.5.2 生态效益评价 |
4.5.3 社会效益分析 |
4.6 国有三门江林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主成分分析 |
4.7 国有三门江林场可持续发展主成分综合评价 |
4.8 评价结果问题分析 |
4.8.1 积极造林,加大林业生态建设投入,促进森林资源大幅增长 |
4.8.2 搞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综合利用,提高森林资源质量 |
4.8.3 森林资源保护措施加强,促进资源稳步增长 |
4.8.4 国土资源结构向生态改善转化,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初具规模 |
4.8.5 技术标准调整对资源统计结果产生的影响 |
4.8.6 商品林经营树种变化显着 |
5 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
5.1 经济可持续发展依然薄弱 |
5.2 经济结构仍不够完善 |
5.3 生态与经济发展过于失衡 |
5.4 管理及服务体制有待完善 |
5.5 科技创新能力仍不足 |
6 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可持续发展对策 |
6.1 提高森林经营质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
6.2 深化林种结构指数,促进产业经济结构升级 |
6.3 优化生态经济圈,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 |
6.4 锐意改革创新,深化内部管理升级 |
6.5 加强科技和人才支撑体系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遥感技术在森林资源监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遥感技术概述 |
2 森林资源遥感监测 |
3 遥感技术应用实例———以北京八达岭林场为例 |
3.1 遥感信息源选择及其他辅助数据准备 |
3.2 数字图像处理 |
3.3 数据调查 |
3.4 图面整饰及各类土地面积计算 |
3.5 林相图及调查资料建库 |
3.6 个别地物实地调查 |
4 结论与展望 |
(3)广西派阳山林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评价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历史沿革 |
2.2 自然地理概况 |
2.2.1 地理位置 |
2.2.2 地形地貌 |
2.2.3 气候水文 |
2.2.4 林地土壤与植被 |
2.3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2.3.1 资源概况 |
2.3.2 机构人员 |
2.3.3 基础设施 |
2.3.4 林业科技研究与成果推广应用 |
2.3.5 经营概况 |
3 派阳山林场森林资源经营情况 |
3.1 派阳山林场森林资源主要构成 |
3.2 派阳山林场森林资源动态变化 |
3.3 派阳山林场森林资源特点 |
4 派阳山林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 构建原则 |
4.1.1 生态优先的原则 |
4.1.2 科学性原则 |
4.1.3 可行性原则 |
4.1.4 系统性原则 |
4.2 派阳山林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指标体系 |
4.2.1 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
4.2.2 指标体系构建 |
4.2.3 权重的确定 |
4.2.4 指标值计算方法 |
5 派阳山林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评价 |
5.1 数据采集方法 |
5.2 变量层指标参照值确定方法 |
5.3 结果分析 |
5.3.1 评价指标测度 |
5.3.2 评价结果 |
5.3.3 评价结果措施分析 |
5.3.4 评价结果问题分析 |
6 派阳山林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对策研究 |
6.1 科学编制森林经营方案 |
6.1.1 坚持科学的经营原则 |
6.1.2 科学调整森林经营类型规划 |
6.2 加大森林资源培育 |
6.2.1 努力提高森林蓄积量 |
6.2.2 强化森林培育技术保障 |
6.3 改善林区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 |
6.4 完善森林资源保护和监管机制 |
6.4.1 防范森林火灾 |
6.4.2 防治森林有害生物 |
6.4.3 继续巩固和完善森林资源管护承包新模式 |
6.4.4 创新对被占国有林地和纠纷国有林地回收新模式 |
6.4.5 完善国有森林资源监管职责 |
6.4.6 建立和完善森林资源保护措施 |
6.5 稳妥推进国有林场改革 |
6.5.1 推动事企分开 |
6.5.2 妥善处置林场债务和防范财务风险 |
6.5.3 完善职工社会保障机制 |
6.5.4 推进林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
6.6 高效利用非木质资源,优化产业结构 |
6.6.1 打造林下经济品牌 |
6.6.2 发展生态旅游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提高人工林科学经营水平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人工林经营现状 |
1.1 我国人工林概况 |
1.2 我国人工林经营存在的问题 |
1.2.1 经营管理粗放 |
1.2.2 生物多样性低 |
1.2.3 病虫害频发 |
1.2.4 生产力低下 |
1.2.5 地力衰退严重 |
2 完善人工林科学经营的途径 |
2.1 森林近自然经营 |
2.2 森林分类经营 |
2.3 森林生态系统经营 |
3 人工林科学经营的发展对策 |
3.1 分山顶—中坡—下坡推行“戴帽”式分格造林模式 |
3.2 林业部门要加强对人工林的科学指导 |
3.3 加大科技投入, 加强人工林建设的科学管理和技术指导 |
3.4 实施人工林精准质量提升工程 |
3.5 完善人工林经营模式, 逐步推广不炼山及块状整地造林 |
(5)精细化管理在国有林区的应用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开展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
二、精细化管理的概念内涵 |
三、精细化管理在太行林局的应用实践 |
(一) 建章立制, 规范管理, 夯实林局发展基础 |
(二) 精准管理, 创新举措, 提升林局发展水平 |
(三) 系统经营, 流域综治, 增强林局发展能力 |
(6)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关键技术与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与我国的森林资源监测体系 |
1.3 国外森林资源调查与监测的发展概况 |
1.4 我国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发展历程 |
1.5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主要关键技术与方法进展概述 |
1.6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原理与方法 |
2.1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2.2 基于无人机遥感数据的双重回归估计方法 |
2.2.1 总体平均数的估计量及其方差 |
2.2.2 方差的估计量 |
2.3 小班πPS抽样估计原理与方法 |
2.3.1 总体总量Y的估计 |
2.3.2 估计量的方差 |
2.3.3 方差的估计量 |
2.3.4 小班πPS抽样估计量的近似方差 |
2.3.5 Hajek近似方差的估计量 |
2.4 小班分层πPS抽样估计方法 |
2.4.1 总体总量Y的估计 |
2.4.2 Hájek近似方差 |
2.4.3 近似方差估计量 |
2.5 森林小班变化信息的提取方法 |
2.5.1 入样有林地小班的选取 |
2.5.2 基于综合相似度指数有林地小班变化信息的提取方法 |
2.5.3 目视解译法提取有林地小班变化信息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数据来源 |
第四章 数据处理 |
4.1 高分卫星数据(GF-1)的融合处理 |
4.1.1 数据准备 |
4.1.2 数据处理关键技术方法 |
4.1.3 融合影像在森林小班变化信息提取中的应用 |
4.1.4 小结 |
4.2 Landsat80LI数据预处理 |
4.3 无人机数据处理 |
4.4 基于无人机高分影像的小班边界区划 |
4.5 地基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处理 |
第五章 县级森林小班变化信息提取的研究 |
5.1 建德市森林资源现状 |
5.2 基于综合相似指数统计特征的有林地小班变化信息提取 |
5.2.1 数据准备与技术路线 |
5.2.2 基于伪不变特征的相对辐射校正 |
5.2.3 算法关键技术 |
5.2.4 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小班组合类型的森林生物量遥感估测方法 |
6.1 基于小班组合类型的森林生物量遥感估测 |
6.1.1 数据准备 |
6.1.2 蓄积量与生物量转换方法 |
6.1.3 立地质量评价方法 |
6.1.4 特征变量选取 |
6.1.5 结果与分析 |
6.1.6 小结 |
6.2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小班组合类型的森林蓄积量估测方法及其应用 |
7.1 基于县级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的地位级表编制 |
7.1.1 数据筛选与数据整理 |
7.1.2 地位级表的编制 |
7.1.3 其他树种组地位级表编制 |
7.2 基于小班组合类型的林场经营单位级森林蓄积量的估测模型 |
7.2.1 数据准备及预处理 |
7.2.2 关键技术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基于多源数据的测树因子相关性分析 |
8.1 数据准备与技术路线 |
8.2 树高胸径模型分析 |
8.2.1 数据整理及模型优选 |
8.2.2 模型检验 |
8.2.3 树高胸径改进模型 |
8.2.4 改进的树高胸径模型检验 |
8.3 平均高优势高模型分析 |
8.3.1 数据整理及建模样本的组织 |
8.3.2 模型建立 |
8.3.3 模型检验 |
8.4 单木冠幅胸径模型分析 |
8.4.1 数据整理及建模样本的组织 |
8.4.2 模型检验 |
8.5 基于样地平均冠幅的胸径回归模型 |
8.5.1 数据整理及建模样本的组织 |
8.5.2 模型检验 |
8.5.3 基于无人机遥感数据的平均胸径预测值和实测值相关分析 |
8.5.4 基于无人机遥感数据的平均冠幅与样地平均胸径相关分析 |
8.6 基于冠幅和年龄的胸径二元回归模型 |
8.6.1 数据整理及建模样本组织 |
8.6.2 模型检验 |
8.6.3 基于冠幅和年龄的平均胸径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关性分析 |
8.7 年龄胸径预估模型分析 |
8.7.1 数据整理及建模样本的组织 |
8.7.2 模型检验 |
8.8 基于林分优势高与株数的直径预估模型 |
8.8.1 数据整理及样本组织 |
8.8.2 优势高模型的优选 |
8.8.3 优势高模型检验 |
8.8.4 杨树林分平均胸径预估模型 |
8.9 材积相关模型分析 |
8.9.1 数据准备及整理 |
8.9.2 基于冠幅树高的材积模型分析 |
8.9.3 模型检验 |
8.10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基于无人机遥感影像的森林蓄积量生物量抽样估计 |
9.1 数据准备 |
9.2 蓄积量的双重回归估计 |
9.2.1 辅助因子估算模型的选择 |
9.2.2 双重回归估计结果 |
9.3 森林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双重回归估计 |
9.3.1 与材积兼容的生物量模型 |
9.3.2 数据来源与建模分析 |
9.3.3 模型检验 |
9.3.4 森林生物量的双重回归估计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小班πPS抽样估计及应用 |
10.1 小班πPS抽样的样本数量的确定和抽取方法 |
10.2 小班πPS抽样的森林蓄积量抽样估计 |
1、总量的估计 |
2、方差估计量 |
10.3 小班分层πPS抽样估计蓄积量 |
10.3.1 层的划分 |
10.3.2 各层的总量估计 |
10.3.3 其方差估计量 |
10.4 小班分层πPS抽样估计森林生物量 |
10.4.1 层的划分 |
10.4.2 各层的生物量总量估计 |
10.5 小班分层πPS抽样估计林木株数 |
10.5.1 层的划分 |
10.5.2 总体株数的估计及其方差估计量 |
10.6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结论与讨论 |
11.1 主要结论 |
11.2 本文创新点、展望与不足之处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主要参考文献 |
(7)三明市集体林主要经营形式的差异性及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林业经营 |
2.1.2 林业经营理论 |
2.1.3 林业经营形式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制度变迁理论 |
2.2.2 有限理性理论 |
2.2.3 产权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
2.3.1 国外林业经营形式的研究 |
2.3.2 国内林业经营形式的研究 |
2.3.3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相关研究 |
2.3.4 林业经营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2.3.5 林业经营效率的相关研究 |
2.3.6 林业经营绩效评价的相关研究 |
2.4 研究评述 |
3 福建省三明市林业经营发展现状及特点分析 |
3.1 三明市集体林区林权制度的历史 |
3.1.1 林业“三定”前 |
3.1.2 林业“三定”时期 |
3.1.3 集体林经营体制改革 |
3.1.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时期 |
3.2 三明市区域分布及社会经济发展特点 |
3.2.1 经济发展特征 |
3.2.2 自然资源禀赋特征 |
3.2.3 林改政策发展特征 |
3.3 三明市林业经营形式现状分析 |
3.3.1 三明市不同林业经营形式的相关发展政策 |
3.3.2 三明市的主要林业经营形式 |
3.4 三明市不同林业经营形式的变化情况及原因分析 |
3.5 目前存在的问题 |
3.6 本章小结 |
4 不同林业经营形式的差异性分析 |
4.1 林业经营体系的构成 |
4.2 不同经营形式的转换机制 |
4.2.1 转换的内生动力 |
4.2.2 转换的外生动力 |
4.3 不同林业经营形式的形成差异 |
4.3.1 我国集体林权制度变迁的历史 |
4.3.2 单户经营的形成历史 |
4.3.3 联户经营的形成历史 |
4.3.4 股份合作经营的形成历史 |
4.4 不同林业经营形式的差异性 |
4.4.1 权属差异 |
4.4.2 经营管理差异性 |
4.4.3 资产使用的差异性 |
4.4.4 应对风险的差异性 |
4.5 基于农户样本特征的差异性分析 |
4.5.1 数据来源 |
4.5.2 不同林业经营形式样本农户的差异性 |
4.6 不同林业经营形式的适宜范围 |
4.7 本章小结 |
5. 影响林农对不同林业经营形式选择的因素分析 |
5.1 农户林业投入意愿 |
5.1.1 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 |
5.1.2 结果分析 |
5.2 影响林农不同林业经营形式选择的因素 |
5.3 计量方法 |
5.3.1 主成分分析法 |
5.3.2 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 |
5.4 计量结果与分析 |
5.4.1 自变量描述 |
5.4.2 主成分分析结果 |
5.4.3 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不同林业经营形式效率分析 |
6.1 林业经营的指导思想及规则 |
6.2 不同经营形式的三阶段经营效率分析 |
6.2.1 林业经营的经营效率 |
6.2.2 调查区域主要经营树种情况 |
6.3 研究方法 |
6.3.1 单因素分析 |
6.3.2 数据包络分析 |
6.4 数据来源 |
6.4.1 经营投入指标 |
6.4.2 经营产出指标 |
6.5 结果分析 |
6.5.1 第一阶段传统DEA实证结果 |
6.5.2 第二阶段SFA回归结果 |
6.5.3 第三阶段DEA实证结果 |
6.6 本章小结 |
7 不同林业经营形式综合绩效评价 |
7.1 不同林业经营形式综合绩效的内涵及意义 |
7.2 不同林业经营形式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7.2.1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及指标选择 |
7.2.2 绩效指标体系评价的方法 |
7.3 不同林业经营形式绩效的综合评价 |
7.3.1 指标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
7.3.2 指标权重值的确定 |
7.3.3 模糊综合评价 |
7.3.4 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 |
7.3.5 各指标值的计算 |
7.4 本章小结 |
8 不同林业经营形式农户对林改现行政策问题的认知分析 |
8.1 不同林业经营形式农户的林改主体内容的认知 |
8.2 不同林业经营形式农户对林改配套政策的认知 |
8.2.1 林地流转 |
8.2.2 林权抵押贷款 |
8.2.3 森林保险 |
8.2.4 合作经营组织 |
8.2.5 采伐限额 |
8.3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及林业经营形式发展的对策建议 |
9.1 主要结论 |
9.2 多元化林业经营形式发展的对策建议 |
9.2.1 进一步完善林权管理制度 |
9.2.2 逐步加强合作经营的相关政策和制度 |
9.2.3 改进森林资源采伐制度 |
9.2.4 建立和完善林改相关配套政策制度 |
9.3 全文展望 |
9.3.1 研究创新点 |
9.3.2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附录 |
(8)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产业发展及其对区域林业及林农收入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林产品 |
1.3.2 非木质林产品 |
1.3.3 非木质林产品产业 |
1.3.4 森林资源 |
1.3.5 森林可持续经营 |
1.3.6 林业产业 |
1.3.7 收入 |
1.4 研究内容的构成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
1.6.1 数据来源 |
1.6.2 样本获取 |
1.6.3 样本县市基本情况 |
1.7 可能有的创新及不足 |
1.7.1 研究创新点 |
1.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2 相关研究进展 |
2.1 国内外非木质林产品研究进展 |
2.1.1 非木材林产品分类研究 |
2.1.2 非木质林产品产业研究 |
2.1.3 非木质林产品开发利用方式研究 |
2.1.4 非木质林产品利用的效益研究 |
2.1.5 非木质林产品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 |
2.1.6 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研究 |
2.2 相关理论综述 |
2.2.1 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 |
2.2.2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
2.2.3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理论 |
2.3 文献研究评述 |
3 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我国非木质林产品发展现状分析 |
3.2 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发展的资源基础 |
3.2.1 森林资源禀赋 |
3.2.2 植物资源禀赋 |
3.2.3 动物资源禀赋 |
3.3 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发展的社会及生态环境分析 |
3.3.1 经济发展水平 |
3.3.2 人口状况 |
3.3.3 生态系统及自然环境状况 |
3.4 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发展情况分析 |
3.4.1 非木质资源利用种类及产量分析 |
3.4.2 非木质林产品重点发展项目分析 |
3.5 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3.5.1 产业发展水平低 |
3.5.2 市场机制不健全 |
3.5.3 制度缺位导致资源的无序利用 |
3.5.4 非木质林产品资源的利用发展不充分 |
3.6 本章小结 |
4 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产业竞争力分析 |
4.1 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优势产业分析 |
4.1.1 方法选择 |
4.1.2 计算过程及结果分析 |
4.2 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产业布局分析 |
4.2.1 各区域的特色非木质林产品分析 |
4.2.2 非木质林产品产业布局分析 |
4.3 非木质林产品产业的区域竞争力差异分析 |
4.3.1 主成分分析原理 |
4.3.2 指标选择 |
4.3.3 计算过程及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发展对林地及区域林业的贡献度分析 |
5.1 非木质林产品开发利用对林地生产力增长的分析 |
5.1.1 林地生产力定义 |
5.1.2 林地生产力计算过程 |
5.1.3 结果分析 |
5.2 非木质林产品产业对区域林业产值的贡献值分析 |
5.2.1 林业总产值分析 |
5.2.2 林业第一产业 |
5.2.3 林业第二产业 |
5.2.4 林业第三产业 |
5.3 非木质林产品产业与林业产业结构关联度分析 |
5.3.1 灰色系统理论 |
5.3.2 林业产业关联度分析 |
5.3.3 第一产业内部关联度分析 |
5.3.4 第二产业内部关联度分析 |
5.3.5 第三产业内部关联度分析 |
5.3.6 非木质林产品产业内部关联度分析 |
5.3.7 林业产业与非木质林产品产业关联度分析 |
5.4 非木质林产品产业与林业产业发展的典型相关分析 |
5.4.1 影响因素选取及确定 |
5.4.2 方法选择与模型构建 |
5.4.3 模型结果分析 |
5.4.4 主要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6 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产业的综合发展潜力分析 |
6.1 宏观视角:非木质林产品利用的发展动力及制约因素分析 |
6.1.1 非木质林产品利用产业的发展动力 |
6.1.2 非木质林产品利用产业的制约因素 |
6.2 微观视角:非木质林产品利用的发展动力及制约因素分析 |
6.2.1 非木质林产品利用的发展动力分析 |
6.2.2 非木质林产品利用的制约因素分析 |
6.3 江西省发展非木质林产品利用的SWOT-AHP分析 |
6.3.1 优势 |
6.3.2 劣势 |
6.3.3 机遇 |
6.3.4 威胁 |
6.3.5 非木质林产品利用的SWOT-AHP分析 |
6.3.6 江西省发展非木质林产品的战略选择 |
6.4 本章小结 |
7 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开发利用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 |
7.1 江西省农民收入现状及差异分析 |
7.1.1 农村居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对比分析 |
7.1.2 农村居民收入变动情况分析 |
7.1.3 区域收入差距分析 |
7.2 江西省农民收入存在的问题分析 |
7.2.1 农民收入结构不够合理 |
7.2.2 不同地区之间农民收入差距扩大 |
7.3 非木质林产品开发利用对区域间农民收入差距的影响 |
7.3.1 计量方法的选择 |
7.3.2 指标的选取 |
7.3.3 结果分析 |
7.4 非木材林产品利用与被调查农户收入水平的关系分析 |
7.4.1 被调查农户收入结构对比 |
7.4.2 弋阳县拥有非木质林产品利用收入的被调查农户收入结构 |
7.4.3 弋阳县非木材林产品利用与农户收入的关系分析 |
7.5 非木质林产品利用对区域内农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 |
7.5.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
7.5.2 模型结果分析 |
7.5.3 收入差距变化分析 |
7.6 非木质林产品利用对农户林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分析 |
7.6.1 非木质林产品利用对农户林地转入行为的影响分析 |
7.6.2 非木质林产品利用对农户林地流出行为的影响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8 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开发利用的相关政策分析 |
8.1 江西省的非木质林产品发展的相关政策分析 |
8.1.1 资源培育及利用的相关政策 |
8.1.2 资源管理的相关政策 |
8.1.3 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
8.1.4 科技扶持的相关政策 |
8.1.5 市场信息的相关政策 |
8.1.6 财税优惠的相关政策 |
8.2 现有政策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8.2.1 政策实施部门方面 |
8.2.2 产业发展和市场贸易政策方面 |
8.2.3 资金扶持方面 |
8.2.4 品牌化产品管理方面 |
8.3 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发展的政策满意度评价研究 |
8.3.1 调查设计与研究方法 |
8.3.2 农民对政策的满意度指标构建 |
8.3.3 农民对增收政策满意度及重要度分析 |
8.3.4 满意度及重要度的IPA象限图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9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
9.1 主要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2.1 产业保障体系 |
9.2.2 制度保障体系 |
9.2.3 风险保障体系 |
9.2.4 社会化服务保障体系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致谢 |
(9)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方法的改进及监测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课题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的内容和思路 |
第二章 我国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现状与发展 |
2.1 二类调查现状 |
2.1.1 调查体系的形成 |
2.1.2 二类调查的内容 |
2.2 二类调查的发展 |
2.2.1 调查内容的发展 |
2.2.2 3S技术在二类调查中的应用 |
2.3 二类调查的改进 |
2.3.1 二类调查存在的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角规测树生长的基础理论 |
3.1 角规测定林分每公顷断面积方法 |
3.1.1 角规绕测计数木株数法 |
3.1.2 角规控制检尺法 |
3.1.3 断面积系数F_g及角规定数的确定 |
3.2 角规测定每公顷蓄积量方法 |
3.2.1 角规绕测法 |
3.2.2 角规控制检尺法 |
3.3 角规测定林分生长量的传统方法 |
3.4 角规测树中的误差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张角法角规测树生长的理论方法 |
4.1 张角法原理与方法 |
4.2 张角法测树生长量的无偏性证明 |
4.3 张角法与其它角规理论的比较 |
4.3.1 固定角规系数法 |
4.3.2 变角规系数数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角规抽样动态监测体系的建立 |
5.1 小班区划 |
5.1.1 小班区划的目的 |
5.1.2 小班区划的条件 |
5.1.3 小班区划方法 |
5.1.4 细班区划方法 |
5.2 小班测度 |
5.2.1 森林资源测度 |
5.2.2 森林生态状况 |
5.3 小班的抽样及精度 |
5.3.1 不等概抽样的理论与分析 |
5.3.2 小班样本组织与估计 |
5.3.3 森林资源动态估计 |
5.4 小班复位与调查 |
5.4.1 样地复位 |
5.4.2 样木复位 |
5.4.3 样木(竹)检尺 |
5.4.4 其它因子调查 |
5.5 森林资源的分析与评价 |
5.5.1 森林资源质量的评价 |
5.5.2 森林生态状况评价 |
5.5.3 综合评价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小班不等概抽样辅助因子选择与分析 |
6.1 数据与方法 |
6.1.1 技术路线 |
6.1.2 数据源 |
6.1.3 数据处理 |
6.1.4 小班类型的划分 |
6.2 辅助因子筛选 |
6.2.1 小班面积 |
6.2.2 小班郁闭度×小班面积 |
6.2.3 小班平均NDVI×小班面积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按树种分类型后辅助因子相关性分析 |
6.3.2 按龄组分类型后辅助因子相关性分析 |
6.3.3 按龄组与树种组合分类型后辅助因子相关性分析 |
6.3.4 结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角规抽样动态监测体系的验证分析 |
7.1 研究区与技术路线 |
7.1.1 研究区概况 |
7.1.2 技术路线 |
7.1.3 数据处理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小班PPS抽样估计 |
7.2.2 角规样点树生长量估计 |
7.2.3 结果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1.1 主要创新点 |
8.1.2 存在的问题 |
8.2 讨论 |
8.3 应用前景 |
8.4 建议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10)制度变迁视角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现代林业发展研究 ——以湖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现实问题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1 现实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2.3 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森林产权及其制度演进研究 |
1.3.2 林业产权及其制度研究 |
1.3.3 集体林地经营制度研究 |
1.3.4 现代林业发展研究 |
1.3.5 文献总体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1 基本概念诠释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现代林业发展问题研究的制度视角 |
2.1.1 对现代林业发展问题的再认识 |
2.1.2 解决现代林业发展问题的制度视角 |
2.2 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发展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 |
2.2.1 现代产权理论 |
2.2.2 制度变迁理论 |
2.2.3 交易费用理论 |
2.2.4 现代林业理论 |
2.3 现代林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
2.3.1 现代科技革命与农林业现代化 |
2.3.2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主要趋势 |
2.3.3 现代林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
2.4 小结 |
第3章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变迁分析 |
3.1 引言 |
3.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变迁的动因分析 |
3.2.1 制度变迁的供求分析 |
3.2.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变迁的内在动因 |
3.2.3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变迁的现实动因 |
3.3 集体林权制度变迁的历史进程 |
3.3.1 土地改革时期,山林以个人所有为主 |
3.3.2 合作化及人民公社时期,山林由个人所有逐渐过渡到集体所有 |
3.3.3 林业“三定”时期,山林由集体所有转变为集体和个人混合所有 |
3.3.4 林权改革初步探索时期,山林权属开始走向市场化 |
3.3.5 林权改革深化时期,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 |
3.4 集体林权制度变迁的主要特点 |
3.4.1 集体林权制度变迁过程以强制性变迁为主 |
3.4.2 集体林权调整多变导致产权激励不足 |
3.4.3 林业“三定”政策奠定了林权制度的基本框架 |
3.4.4 林权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 |
3.5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变迁的一般路径 |
3.5.1 集体林权制度变迁的一般路径 |
3.5.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环节 |
3.6 小结 |
第4章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湖北林业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引言 |
4.2 湖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
4.2.1 促进山区农民脱贫致富 |
4.2.2 解决湖北林业供需矛盾 |
4.2.3 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
4.3 湖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践 |
4.3.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范围 |
4.3.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目标和原则 |
4.3.3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
4.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湖北林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4.4.1 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经营林业的影响分析 |
4.4.2 林业生产结构对林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4.5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促进林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
4.5.1 明确林改思路,制定科学合理的林权改革方案 |
4.5.2 明确林权主体,构建现代林业产权制度 |
4.5.3 发展非公有制林业,促进林业经营形式的多样化 |
4.5.4 实施社区林业管理,推进集体林资源管理体制创新 |
4.5.5 完善配套政策改革,优化林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
4.5.6 调整林业产业结构,促进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 |
4.6 小结 |
第5章 现代集体林权制度结构的理论框架 |
5.1 引言 |
5.2 林业产权特性分析 |
5.2.1 林业产权结构的复杂性 |
5.2.2 林业产权计量的困难性 |
5.2.3 林业产权交易的不完全性 |
5.2.4 林业产权损益的不确定性 |
5.3 制度及其结构与功能 |
5.3.1 制度的内涵 |
5.3.2 制度的结构 |
5.3.3 制度的功能 |
5.4 集体林权制度结构及其演化分析 |
5.4.1 现代集体林权制度结构的理论分析框架 |
5.4.2 集体林权外在制度结构与强制性变迁 |
5.4.3 集体林权内在制度结构与诱致性变迁 |
5.4.4 集体林权外在制度与内在制度的适应性 |
5.5 小结 |
第6章 林农确权决策与集体林经营组织体制的选择 |
6.1 引言 |
6.2 林农确权决策分析 |
6.2.1 集体林确权到户的实地观察 |
6.2.2 集体林确权到户的公平与效率 |
6.2.3 林农自主确权决策的分析模型 |
6.3 集体林权流转中的政府参与行为分析 |
6.3.1 国家、集体和林农三方利益分析 |
6.3.2 林权交易中的政府参与行为 |
6.4 集体林经营组织体制的选择 |
6.4.1 几种主要的集体林经营组织形式分析 |
6.4.2 交易成本视角下组织体制的理性选择 |
6.5 小结 |
第7章 集体林资源社区管理的实践模式 |
7.1 引言 |
7.2 社区林业的产生与发展 |
7.2.1 社区林业思想的形成 |
7.2.2 社区林业的基本内涵 |
7.2.3 社区林业的主要特征 |
7.2.4 社区林业的研究趋势 |
7.3 社区林业在集体林资源管理中的制度实践 |
7.3.1 社区林业管理制度的优势分析 |
7.3.2 社区农户参与社区林业的行为分析 |
7.3.3 社区林业管理制度的实践模式 |
7.4 小结 |
第8章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配套政策探讨 |
8.1 引言 |
8.2 完善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 |
8.2.1 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的合理性 |
8.2.2 现行采伐限额管理制度的缺陷 |
8.2.3 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的完善 |
8.3 改革林业税费制度 |
8.3.1 林业税费负担沉重 |
8.3.2 林业税费制度改革的思路 |
8.4 创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
8.4.1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
8.4.2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
8.4.3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创新的基本思路 |
8.5 完善林地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 |
8.5.1 完善林地保护与管理的立法 |
8.5.2 规范林地征用占用管理 |
8.5.3 强化林地执法管理 |
8.6 健全林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服务体系 |
8.6.1 增加财政投入,提供金融保险扶持 |
8.6.2 营造市场环境,培育林业龙头企业 |
8.6.3 重视科学经营,完善科技推广体系 |
8.6.4 转变机构职能,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
8.7 小结 |
第9章 现代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道路:生态林业 |
9.1 引言 |
9.2 生态林业的产生背景 |
9.3 生态林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与动力系统 |
9.3.1 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及其物质基础 |
9.3.2 林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行及其动力机制 |
9.3.3 林业生态经济生产力的耦合矩阵 |
9.4 生态林业的空间布局模式 |
9.4.1 生态林业的生态经济工程分类 |
9.4.2 生态林业的空间布局及其运行 |
9.5 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路径 |
9.5.1 建立以自然保护区为主的林业生态体系 |
9.5.2 发展以循环经济为主的林业产业体系 |
9.5.3 建设以生态文明为主的林业生态文化体系 |
9.5.4 完善以森林分类经营为主的林业经营管理体系 |
9.6 小结 |
第10章 总结与展望 |
10.1 主要研究结论 |
10.2 讨论与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高经营集约度林场对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新要求(论文参考文献)
- [1]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 李思勤.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2)
- [2]遥感技术在森林资源监测中的应用[J]. 马菁,张学俭. 宁夏农林科技, 2018(08)
- [3]广西派阳山林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评价及对策研究[D]. 黄椿.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7(12)
- [4]提高人工林科学经营水平的探索[J]. 魏年锋. 福建林业科技, 2017(03)
- [5]精细化管理在国有林区的应用与实践[J]. 梁廷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 [6]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关键技术与方法的研究[D]. 温小荣. 南京林业大学, 2017(05)
- [7]三明市集体林主要经营形式的差异性及绩效研究[D]. 申津羽. 北京林业大学, 2014(03)
- [8]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产业发展及其对区域林业及林农收入的影响研究[D]. 赵静. 北京林业大学, 2014(12)
- [9]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方法的改进及监测体系研究[D]. 林国忠. 南京林业大学, 2010(03)
- [10]制度变迁视角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现代林业发展研究 ——以湖北为例[D]. 谭世明. 华中农业大学, 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