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化旅游与文化产业互动的研究——以佛山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张旭娟,李翠林[1](2021)在《国内文旅融合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说明文章通过对国内文化与旅游互动融合相关的文献进行回顾与梳理,系统总结了文旅融合的概念、二者的关系、动力机制、模式、路径、融合发展障碍及策略等方面的研究。总的来看,目前对于文旅融合研究还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主要有:融合的概念界定模糊、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关系辨析不够明确、融合机制不畅、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等。笔者认为未来文旅融合必将走向多元化、复杂化的深层次融合,应更多关注对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趋势的研究。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学者们应提炼出适用于不同形式文旅融合发展的普遍性规律。做此综述,希望能对我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提供一点参考和借鉴价值。
周迪[2](2021)在《碌曲县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40多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强盛,居民精神层次也发生了重大转变,从追求温饱刚需到寻求精神享受,而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正好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旅游者对旅游过程中的文化体验和审美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民族地区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以其独特性、多样性、异域性等特点迎合了人们的好奇心理。甘肃省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大省,其民族文化资源包罗万象,近年来甘肃省出台了很多政策来整合文化旅游资源,以此促进文旅深度融合。碌曲县作为以藏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县,其在甘肃省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的不可或缺性,经过多年旅游业的发展碌曲县已拥有自己的文化旅游品牌,但是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还未得到充分开发,资源融合效应还很浅显;再加上民族文化资源的脆弱性和易逝性,亟需探索一条适合碌曲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笔者结合田野调查法、文献分析法、跨学科综合研究、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及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首先对碌曲县文旅融合的基础进行整体解读;其次分析碌曲县目前文旅融合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然后以数据分析的形式来获取居民、商家和旅游者对碌曲县文化旅游的感知;最后旨在通过文化元素与旅游相结合的方式,挖掘民族文化内涵,推出实景演艺、民族文化村、“前台、帷幕、后台”、文创纪念品四种模式产品,为碌曲县民族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文旅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增强文化自信、促进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实现文化和旅游两者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以上便是碌曲县文旅融合的意义所在。
鲁志琴[3](2021)在《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提出产业融合发展作为国内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培育的重要方向,对小镇持久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立足我国国情与特色小镇特点探索产业融合发展机制,提高产业融合发展效果,是当前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亟需研究与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产业融合理论、产业链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创新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研究主要从国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历程、类型及经验,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历史进程、动力机制及需求特征,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影响因素评价体系,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及对策等几个方面展开。研究认为:1、国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萌芽形成期,产业融合程度低、配套设施滞后、产业链不完善;快速成长期,核心业态较为凸显、配套设施日趋完善、产业链相对健全;成熟稳定期,挑战与机遇并存、主题特色分化显着、利益联结机制完善。国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主要包括体育健身休闲业引领型、体育用品制造业引领型、康体产业引领型以及体育竞赛表演业引领型四种不同产业融合发展类型。2、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包含三个阶段:转型培育阶段,体育元素占比较低、民俗体育项目为主、产业融合程度较低;探索成型阶段,政府高度重视,产业链类型多样,利益联结机制缺乏;全面发展阶段,基础设施逐渐完善,融合产业逐渐增加,利益联结机制逐渐形成。推动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的动力主要来自技术的创新推动、政府的政策引导、市场的需求拉动以及企业间的竞合驱动,四者相互影响,缺一不可。3、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消费市场需求特征表现为消费者以中青年男性为主,学历普遍较高,脑力劳动者居多,家庭人均月收入较高;多数消费者运动休闲意识较强,且认可运动休闲的作用,但对运动休闲项目了解不深;消费者期望通过运动休闲增进健康、放松身心以及增加交流,消费者热衷项目为山地运动、水上运动、航空运动等,大多消费者停留时间较短,消费数额较低,以周末短距离个人或家庭出行为主。4、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影响因素评价体系主要包括政府支持、技术创新、市场需求等5类一级指标,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政府支持条款等18项二级指标。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政府支持条款、企业数量与投资总额、人才引进数量是政府支持的重要因素,体育产业从业人数、旅游产业从业人数、体育产业劳动生产率及旅游产业劳动生产率是企业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因素,体育产业收入、旅游产业收入、消费者总人数、消费者人均消费是市场需求的重要因素,研发经费投入与研发人员数量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小镇景区等级、交通便利程度、体育场地资金投入、wifi网络覆盖率是产业融合环境的重要因素。5、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主要存在三种最具代表性的融合模式。其中,纵向延伸型模式指体育产业链的纵向延长,是体育产业上下游之间的链接融合,主要涉及体育产业自身各行业之间的融合;横向拓展型模式主要是指体育产业链的横向拓宽,即在体育产业生产过程中加入了其他产业功能,主要是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共生共荣,创新体育产品和拓展体育市场,满足体育市场对个性化产品的需求;混合交叉型模式是指体育产业链同时存在纵向延长与横向拓宽,既包括体育产业自身各产业的互补延伸,也包括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功能整合。6、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应加强规划引领,树立融合理念;要注重科技创新,不断拓宽融合发展渠道;要强化政府引导监督,创新融合发展机制;要坚持市场需求导向,培育特色消费市场;要加强企业交流与合作,培育融合型龙头企业;要不断地优化产业融合发展环境,提高产品品牌价值;强化风险预警,注重评价管理。
侯家心[4](2021)在《协同发展视角下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以佛山醒狮为例》文中提出舞狮作为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典型符号之一,承担着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作用,肩负着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文化昌盛的重要历史使命。佛山醒狮作为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着深厚的地域人文风情,能够与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协同发展、融合共生,对繁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挥着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协同发展理论是社会关系中一种基本形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协同发展、资源互换、信息共享是体育文化旅游共生、共荣、共享、共存的目标使命。深入调查旅游参与者与从业者视角下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协同发展概况,呼吁国家、社会、学校等利益主体协同共筑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和社会展示平台,是打造独具特色的体育文化旅游品牌,扩容文化旅游经济消费,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方位、多元化、多层次生活需要的应有之义。本研究以“协同发展论”为理论基础,以传统体育文化佛山醒狮为载体,以佛山体育文化旅游资源为研究基础,把传统体育文化佛山醒狮的源起和发展历程作为切入点,运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实地调查、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结合逻辑分析与数据统计整理,对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协同发展的客源市场现状、从业者概况、佛山醒狮的特性与价值功能等深入进行数据分析和理论探讨,研究发现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协同发展的动因有根本动因:政策支持体育文化传承与弘扬;内在动力:体育旅游资源开发需要;外部推力:自媒体传播途径多元化。提出协同发展视角下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方式:广泛宣传,拓宽保障;资源互换,强化纽带;政策引导,明确重点;完善管理,人才培养。得出以下结论:1.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仍需多元主体协同共筑。2.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协同发展助推文化与旅游跨域创新。3.协同发展为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奠定坚实基础。4.优化管理制度有效提高体育文化旅游从业者身份认同。提出建议:明确发展重点,加快协同联动共享;完善基础设施,创新特色旅游产品;借鉴成功经验,强化体育文化软实力。
林玲[5](2021)在《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桂北民族地区作为我国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因此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发展的重点区域。如何在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示范、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等各项事业多赢,是个新命题。因此,加强对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在经济、文化、生态、社会治理等各方面建设成就的总结,对其他民族地区具有一定示范效应和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现状和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现状分析发现,桂北地区旅游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对于区域发展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同时发现当前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存在产业支撑不足、产城协调发展不足、生态保护任务重、民族文化内涵未得到充分彰显,以及融资问题难以解决,城镇设施薄弱的发展问题。如何应对上述问题,已成为推动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为此,本文依据桂北民族地区实际,按照“现状评价—问题分析—政策模拟—对策提出”的思路,结合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系统协调发展、系统障碍因子诊断、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特点和思想,构建了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发展度模型—协调度模型—障碍度模型—系统动力学模型,“四位一体”的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途径模型框架。同时构建相适应的“质量-协调-障碍-仿真-对策”路径,“五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途径的方法体系。最终形成了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途径分析的范式。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除了考虑常规的经济、社会、环境、旅游产业规模、接待能力的维度之外,还根据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的独特性,重点突出了少数民族文化原真性保护维度,为评价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探索因子。利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案例地—龙脊镇的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客观数据来源于案例地的统计年鉴,主观数据来源于对案例地居民和管理者对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原真性保护程度的深入式问卷访谈。指标数据的分类量化获取,使得评价结果更接近客观实际,真实的反映旅游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并且,文章通过考虑系统的动态复杂性,建立了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在对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现状评价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具体的可持续发展障碍因子,进行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政策的仿真分析,模拟不同政策对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干预效果,形成促进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得到以下几点成果:第一,通过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现状分析发现:我国旅游小城镇的空间分布和社会发展现状存在显着的地域差异。同时,样本中的大部分区域的旅游小城镇产城协调发展不足和产业支撑不足。广西旅游小城镇“桂北集聚”的分布特征,以及桂北地区旅游小城镇产城协调发展不足的社会发展现状,表明桂北地区旅游小城镇的发展优势和劣势明显,不管对于我国旅游小城镇还是广西旅游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具有典型性。第二,通过对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的特性、发展机遇、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发现: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存在产业支撑不足、产城协调发展不足、生态保护任务重、民族文化内涵未得到充分彰显,以及融资问题难以解决,城镇设施薄弱的发展问题。但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拥有明显的资源和区位发展优势,如何应对以上发展现状,是文章旨在解决的关键问题。第三,可持续发展是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本质。基于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内涵和目标、作用机理,以及耦合机理分析,构建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途径模型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相适应的研究方法体系。途径模型是三个部分的有机整体: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系统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其中协调度、障碍度、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评价指标体系彼此衔接。协调度模型是综合评价模型。协调度在可持续发展度的研究基础上,从系统协调的角度,加入对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耦合协调性的考核。从系统内部的耦合程度和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两个角度,科学评价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水平。障碍度模型是建立在综合评价基础上的数学统计模型。运用障碍度模型对指标进行障碍量化,有利于找出影响研究目标发展的关键因素。运用障碍度模型对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进行障碍度量化,找出影响区域发展的关键因素来调整管理政策。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是政策仿真模型,通过构建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基本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定量关系,描述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演化的内在机制,模拟计算统计指标值得分。在此基础上,对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政策的有效性和干预效果进行模拟分析,并以此作为提出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的重要依据。第四,在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和可持续发展途径模型框架的基础上,基于“质量-协调-障碍-仿真-对策”路径,构建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体系。首先,构建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可持续发展质量评价研究;紧接着,基于评价结果查明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状态;第三,厘清制约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子。最后,基于以上结果构建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政策仿真模拟。该方法体系能够对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开展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可以为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路径。第五,以桂北龙脊镇为例,依托上文构建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途径模型框架和方法体系,对龙脊镇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对性的对策。1)近年来龙脊镇旅游小城的可持续发展质量指数增长明显,政府对龙脊镇的旅游小城镇发展调控的成效逐渐显现。龙脊镇可持续发展系统间的相互促进作用正在愈发加强,协调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旅游业发展对小城镇建设的引导作用存在较大波动,作用不够显着等问题。2)龙脊镇可持续发展系统的一级障碍因子诊断结构表明:研究期间,龙脊镇的利益相关者对于其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在不断的调整,但并未寻求到最佳的调控策略。龙脊镇可持续发展系统的二级指标障碍度因子诊断:在整个研究期间二级指标的平均障碍度中,龙脊镇的旅游产业规模和接待能力,以及龙脊镇的资源环境是二级指标的主要障碍因子。二级指标历年的障碍因子障碍度也发生变化。从2013年,障碍度排名从高到低依次是接待能力、产业规模、经济要素、社会要素、资源环境。2018年该排名发生了较大变化,从高到低依次是产业规模、资源环境、社会要素、接待能力、经济要素。三级指标障碍度因子。旅游饭店数、旅游接待总人次增长率、网络搜索指数、经济收入多样化指数、旅游从业人员数占从业人员的比重、旅行社数、出行便捷率是历年出现频率最高的障碍度因子。3)龙脊镇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政策模拟仿真实验,仿真步长为1年,仿真时间为2013-2033年,共20年。根据龙脊镇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度因子,以及系统动力模型指标,确定民族文化保护程度、游客数量、收入多样性指数、旅游产业系数、社会服务建设系数作为输出变量,反映龙脊镇发展的调控效果。通过改变模型参数:政府监管系数、旅游节庆拉动系数、旅游宣传系数、旅游产品开发系数,分析模型参数的变动,分析这些变量对输出变量的影响。通过不断模拟、讨论、优化,最后形成促进龙脊镇可持续发展质量和系统间协调水平提升的对策建议。结果显示:增强监管投入和市场推广投入,控制旅游产品开发广度,深挖旅游产品开发深度,能够有效推进龙脊镇可持续发展质量的提升,推进龙脊镇旅游小城镇的“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以及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同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第六,推动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根据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案例分析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推动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包括:规划引领和顶层设计;创建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机制;创新旅游产品,促进产业融合;强化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支撑工作的建;构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利益驱动机制;以及完善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体系。
王翠[6](2021)在《淄博市齐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已不能满足人们个性化的精神需求,而是更多地追求具有较高文化价值和强烈体验感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正是在这种需求的驱动下,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越来越多元化,出现了与其他产业融合的现象。其中,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因为呈现出其他产业所无法比拟的高品味与高质量,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形成了具有生机与活力的新业态。山东省淄博市作为齐文化的发祥地,拥有得天独厚、不可复制的齐文化资源,通过发挥这一独特的资源优势推动齐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打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是淄博市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式。而如何具体地实现这两大产业的融合,使之能够满足消费需求和文化需求,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思考和研究。因此,对淄博市齐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进行研究便有了理论意义与社会价值。文章从五大部分共七个章节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及方法;第二部分是第二章,分析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理论,重点阐述了产业融合理论及其与产业边界的关系,阐明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边界及互动发展机制,总结了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因和效应,提出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前者分析了齐文化适宜旅游产业发展的价值精髓,总结了淄博市齐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及其融合发展的基本情况,第四章在梳理齐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对齐文化特色资源进行整合与提炼,为后续融合路径的选择提供支撑;第四部分是本文的核心内容,与第五、六章相对应,第五章是最核心的一章,以产业融合理论为基础,从资源融合、技术融合、产品融合、业务融合、市场融合五个方面分析了适合淄博市齐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第六章则从政府、企业和市场三个角度提出保障措施,确保产业融合路径有效推进;最后一部分是第七章,从整体上总结本文的研究,分析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并对后续研究提出展望,以期更好地促进两大产业的融合。本文以产业融合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文化资源学、文化产业学、旅游学、产业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探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因、效应与路径,以齐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为核心,提出适合淄博市齐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以促进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二者的共赢发展。
刘晓[7](2020)在《山东省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在我国资源供给趋紧、人口红利逐步消失的背景下,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地位在经济发展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不仅与其符合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有关,还在于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关乎国计和民生,可以更好的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山东省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整体上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稳步发展,但仍存在旅游资源分布不均、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产业融合发展为文化和旅游产业突破瓶颈提供了良好的方向和有效途径。文化和旅游部的组建、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文化和旅游产业的深度有机融合提供了现实契机。从目前来看,山东省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尚处于探索阶段,未形成系统的研究,因此,开展深入的探索性研究迫在眉睫。鉴于此,文章以山东省为例,在参考和吸收其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山东省的实际状况和可获得的指标数据,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2010-2017年之间,山东省及各地市、三大地域板块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和产业耦合协调度以及等级与类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固定效应模型,运用面板回归数据得出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的影响因素,并结合当前山东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为实现山东省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更深层次的融合提出相应建议。研究结论如下:(1)2010-2017年山东省及各地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综合指数整体上呈显着地上升态势,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市际差异;2010-2017年山东省及各地市的旅游产业发展越来越好,市际差异逐渐缩小,2017年各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明显高于旅游产业发展水平。(2)2010-2017年山东省文化和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呈不断上升的态势。2010年山东省耦合协调度为0.193,2017年达0.622,2010-2011年山东省耦合协调度增长速度最快,2011-2013年增长速度逐渐放缓。期间日照市耦合协调度提升程度最高,青岛市提升程度最低,威海市、临沂市、滨州市与菏泽市耦合协调度的波动较为剧烈。从各地域板块来看,2010年鲁西地域板块的耦合协调度最高,鲁东地域板块的耦合协调度最低;2017年则演变为鲁东地域板块的耦合协调度最高、鲁西地域板块的耦合协调度最低。(3)2010年山东省17地市耦合协调等级集中于严重失调、中度失调与轻度失调;2017年则集中在初级协调与中级协调;2010-2013年山东省耦合协调度类型呈现为文化滞后状态,2014-2017年表现为旅游滞后状态。(4)通过对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程度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发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0.007)、人均GDP(0.022)、专利授权量(0.014)和等级公路里程数(0.000)均通过了p<0.05显着性检验,说明市场需求、经济环境、技术水平、交通区位会对山东省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产生正向显着影响。最后,根据所得结论,为促进山东省及其他省域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提供相应对策建议。
郑奇洋[8](2020)在《苏州文旅融合发展的评价与优化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不负“诗和远方”的文旅融合不仅是大势所趋,也是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选择。关于文旅融合发展的评价与对策研究成为当前文旅融合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论文在对文旅融合发展的内涵与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产业链融合与空间格局两个维度构建文旅融合发展评价模型,并通过该模型对苏州进行实证评价,最后结合评价结果分析其内在制约因素与提出加快文旅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基于文旅融合发展的内涵与特征,论文认为文旅融合发展既是一个产业链解构、重组与融合的过程,又是一个产业空间不断集聚的过程。因此,论文分别建立了“物元-耦合协调”模型与局域空间相关性模型进行文旅产业链融合评价和文旅融合空间格局分析。其中,“物元-耦合协调”模型基于产业链理论与社会再生产理论从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四个方面进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并整合物元分析模型与耦合协调分析模型用于数学分析。该模型既能反映文旅产业链融合的整体情况,又能刻画具体链环的融合程度,具有全面性。而局域空间相关性模型则是结合产业集聚理论与相关性理论对空间相关性模型进行拓展而提出的。该模型采用POI数据与数据网格化处理、空间计量等大数据分析方法,通过刻画空间集聚程度来反映不同空间上的文旅融合程度,具有准确性。基于构建的评价模型,论文选取长三角地区10个主要城市共同参与苏州市文旅融合发展的实证评价以反映苏州的区域文旅融合水平。主要结果如下:苏州文旅产业链融合水平在长三角城市11个样本城市中列第5位,文旅融合发展水平不高。其中,主要是生产环节和分配环节融合程度不高;文旅融合的空间格局则表现为以低度集聚为主,各地区集聚程度不一,差异化明显的特点。基于评价结果,论文将苏州文旅产业链融合存在的问题总结为文化资源旅游产品化程度低、旅游文化化渠道建设不足、文旅要素配置方式有待优化三个方面。将文旅融合空间格局存在的问题总结为区域文旅要素流通不畅和文旅融合空间格局缺乏引导两个方面。并针存在的问题分别提出推进文化资源旅游产品化内容创新、促进旅游文化化的流通渠道建设、优化文旅要素配置和优化文旅融合的空间格局四个策略。
李敏[9](2020)在《大化美食文化与旅游扶贫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产业融合作为世界范围内产业发展的趋势发展,也成为产业扶贫的新发展方向。旅游产业和美食文化产业的融合,是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实现旅游产业扶贫的重要方向。文中,先对美食文化、旅游扶贫产业和产业融合概念进行界定。介绍产业融合存在的主动、交叉、互动融合模式,进一步对文化与产业的融合动力进行阐述,并基于产业链视角对延伸融合进行分析。通过对大化美食文化与旅游扶贫产业现状的分析,介绍大化美食文化的现状特色及大化美食产业形成的产业,叙述大化美食产销与旅游结合所形成的产业,大化美食文化与旅游结合的产业延伸以及大化美食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扶贫效应。再通过对影响大化美食文化与旅游扶贫产业融合发展的因素体系研究,分析大化美食文化及旅游扶贫产业融合的产业链模型,对影响供应端、转换端、需求端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对产业链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探索。研究结果显示:供给端中,绿色有机、壮瑶民族特色、长寿特色、投资数额因素产生影响效应最大;转换端中,精准营销、规模化标准化、绿色特色品牌营销、长期储存技术因素产生影响效应最大;需求端中,文化、情感型顾客、创造力、养生养老需求因素产生影响效应最大。在基于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下,探究大化美食文化与旅游扶贫产业的融合方案及政策建议。
黄恺扬[10](2020)在《文化旅游视角下的特色小镇规划研究 ——以龙井市东盛涌镇为例》文中指出目前,特色小镇已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部分贫困、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型特色小镇,缺少主导产业的带动,经济增长缓慢,但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和特色人文风情。因此,依托地域资源优势,开展文化旅游产业,塑造文旅空间,完成特色小镇规划,使其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是当前城乡规划专业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围绕文化旅游展开研究,提出文化旅游视角下特色小镇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以期为该类型城镇规划提供参考。论文从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两方面入手,分析研究文化旅游的概念、内涵,总结少数民族型特色小镇发展特征,提出了文化旅游视角下特色小镇规划路径和实证方法。第一部分,研究综述。从我国特色小镇发展实际出发,提出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确定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分析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的进程及内容,提出研究方向。第二部分,理论基础与实践总结。梳理了文化、旅游、文化旅游、特色小镇的概念释义及内涵;通过国内案例总结我国文化旅游型特色小镇发展经验。第三部分,现状梳理。从宏、中、微三个层次分析东盛涌镇的基础情况和文化旅游资源现状;总结东盛涌镇进行文化旅游开发的优势与困境。第四部分,规划路径与项目实证。结合东盛涌镇的实际情况,确定城镇规划原则;从文化特色营造与传承、旅游功能打造与提升、旅游体系构建与发展,文化旅游空间协同四个方面提出规划的方式方法;以实际规划项目为例,提出了文化旅游视角下东盛涌镇的规划策略。通过以上研究内容,得出以下创新性结论:第一,运用层次分析的方法,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对东盛涌镇的现状基础情况进行了系统化的分析研究;第二,从文化传承和旅游开发视角,提出东盛涌镇文化旅游空间协同规划的开发路径;第三,结合文化、旅游的发展方向,提出文化旅游视角下东盛涌特色小镇的规划设计策略。
二、文化旅游与文化产业互动的研究——以佛山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化旅游与文化产业互动的研究——以佛山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国内文旅融合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文献基本情况概述 |
三、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相关研究 |
(一)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关系 |
(二)文旅融合的动力机制 |
(三)文旅融合的模式 |
(四)文旅融合路径 |
(五)文旅融合发展的障碍及应对策略 |
四、研究评述与展望 |
(一)研究评述 |
(二)研究展望 |
(2)碌曲县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一)国内研究述评 |
(二)国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四、相关理论基础 |
(一)三大理论 |
(二)文化与旅游融合机制 |
五、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碌曲县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基础 |
第一节 碌曲县文化旅游发展基础条件 |
一、县域概况 |
二、旅游产业发展状况 |
第二节 碌曲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状况 |
一、碌曲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分类 |
二、碌曲民族文化旅游资源SWOT评价 |
第二章 碌曲县文化与旅游融合现状 |
第一节 碌曲县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态势分析 |
一、碌曲县文旅融合的重点举措 |
二、碌曲县文旅融合的成效 |
第二节 碌曲县文化与旅游融合的问题 |
一、民族文化与旅游资源融合形式单一,产品类型单调 |
二、民族地区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 |
三、村民自身素质亟待提高 |
四、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冲突 |
五、文旅融合发展人才缺乏 |
第三章 碌曲县文化旅游的感知分析 |
第一节 碌曲县文化旅游居民、商家感知调查 |
一、被调查居民、商家人口特征分析 |
二、家庭收入和旅游的关系 |
三、文化旅游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 |
四、碌曲居民、商家对文化旅游的感知分析 |
第二节 碌曲县文化旅游中旅游者的感知调查 |
一、被调查旅游者人口特征分析 |
二、旅游者市场定位分析 |
三、旅游者对碌曲印象感知分析 |
四、旅游者对碌曲文旅融合的感知分析 |
第四章 碌曲县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路径建构 |
第一节 区域形象策划TDIS |
一、理念基础(MI) |
二、行为准则(BI) |
三、视觉形象(VI) |
第二节 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产品构建 |
一、做实做大实景演艺——《最忆是碌曲》 |
二、培植民族文化村 |
三、统筹“前台、帷幕、后台”产品(其他产品融合) |
四、开发推广文创纪念品 |
第五章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一)结论 |
(二)文旅融合发展的当代意义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与科研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3)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关于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研究 |
1.2.2 关于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发展的相关研究 |
1.2.3 关于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研究 |
1.2.4 简要述评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1.5.1 研究创新点 |
1.5.2 研究不足 |
2 主要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主要概念界定 |
2.1.1 特色小镇 |
2.1.2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
2.1.3 产业融合 |
2.1.4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融合理论 |
2.2.2 产业链理论 |
2.2.3 产业集群理论 |
2.2.4 创新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国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历程、类型与经验 |
3.1 国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的历程 |
3.1.1 萌芽形成期(20 世纪60 年代以前) |
3.1.2 快速成长期(20 世纪60 年代—90 年代) |
3.1.3 成熟稳定期(21 世纪初—至今) |
3.2 国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类型 |
3.2.1 健身休闲产业引领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
3.2.2 体育用品制造业引领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
3.2.3 康体产业引领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
3.2.4 体育竞赛表演业引领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
3.3 国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借鉴 |
3.3.1 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
3.3.2 围绕主题项目和资源禀赋,培育和完善体育产业链 |
3.3.3 注重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夯实产业融合发展平台 |
3.3.4 发挥政府支持保障作用,优化产业融合生态系统 |
3.3.5 举办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提高产业融合发展深度 |
3.3.6 扎根文化创造与再传承,增强产业融合发展影响力 |
3.4 本章小结 |
4 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的演进动力与需求特征 |
4.1 演进历程分析 |
4.1.1 转型培育阶段(2004 年-2013 年) |
4.1.2 探索成型阶段(2014 年-2016 年) |
4.1.3 全面试点阶段(2017 年-至今) |
4.2 动力机制分析 |
4.2.1 技术创新推动力 |
4.2.2 政策导向支持力 |
4.2.3 消费需求拉动力 |
4.2.4 企业竞合驱动力 |
4.3 市场需求特征分析 |
4.3.1 消费者基本情况分析 |
4.3.2 消费者对运动休闲的认知分析 |
4.3.3 消费者对运动休闲的需求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影响因素评价体系 |
5.1 影响因素评价体系指标的选择 |
5.1.1 指标的初步选择 |
5.1.2 指标的最终确定 |
5.2 影响因素评价体系指标权重的确定 |
5.2.1 一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
5.2.2 二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
5.3 影响因素评价体系指标的分析 |
5.3.1 政府支持因素 |
5.3.2 企业竞争与合作因素 |
5.3.3 市场需求因素 |
5.3.4 技术创新因素 |
5.3.5 产业融合环境因素 |
5.4 本章小结 |
6 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
6.1 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划分 |
6.1.1 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的分类依据 |
6.1.2 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的主要类型 |
6.2 纵向延伸型融合发展模式 |
6.2.1 主要特征 |
6.2.2 融合的契合点 |
6.2.3 适用条件 |
6.2.4 案例分析 |
6.2.5 影响因素评价 |
6.3 横向拓展型融合发展模式 |
6.3.1 主要特征 |
6.3.2 融合的契合点 |
6.3.3 适用条件 |
6.3.4 案例分析 |
6.3.5 影响因素评价 |
6.4 混合交叉型融合发展模式 |
6.4.1 主要特征 |
6.4.2 融合的契合点 |
6.4.3 适用条件 |
6.4.4 案例分析 |
6.4.5 影响因素评价 |
6.5 本章小结 |
7 促进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 |
7.1 加强规划引领,树立融合发展理念 |
7.1.1 科学编制产业融合发展规划 |
7.1.2 增强融合发展理念 |
7.2 加强科技创新,拓宽产业融合渠道 |
7.2.1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
7.2.2 开辟多渠道商业模式 |
7.3 加强政府引导监督,创新融合发展机制 |
7.3.1 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机制 |
7.3.2 优化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 |
7.3.3 建立对外交流常态化机制 |
7.4 坚持市场需求导向,培育特色消费市场 |
7.4.1 激发市场消费新需求 |
7.4.2 创新体育产业业态 |
7.4.3 夯实“特色”消费内涵 |
7.5 加强企业交流与合作,培育融合型龙头企业 |
7.5.1 确立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 |
7.5.2 促进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 |
7.5.3 培育当地龙头型企业 |
7.6 优化产业融合环境,提高产品品牌价值 |
7.6.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7.6.2 强化文化融合意识 |
7.6.3 塑造特色文化品牌 |
7.7 强化风险预警,注重评价管理 |
7.7.1 加强融合风险控制 |
7.7.2 完善融合评价体系 |
7.8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致谢 |
(4)协同发展视角下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以佛山醒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佛山醒狮非物质文化遗产迎来政策支持与发展机遇 |
1.1.2 体育旅游助推佛山醒狮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 |
1.1.3 协同发展是体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体育文化旅游 |
2.1.2 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 |
2.1.3 非物质文化遗产 |
2.1.4 佛山醒狮 |
2.1.5 协同发展理论 |
2.1.6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的相关研究 |
2.2.2 醒狮传统体育文化的相关研究 |
2.2.3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体育文化旅游关系的相关研究 |
2.3 国外研究现状 |
2.3.1 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相关研究 |
2.3.2 非物质文化遗产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相关研究 |
2.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实地调查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专家访谈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佛山体育文化旅游资源概述 |
4.1.1 佛山体育文化旅游自然资源 |
4.1.2 佛山体育文化旅游人文资源 |
4.2 佛山醒狮历史溯源和发展历程 |
4.2.1 佛山醒狮历史溯源 |
4.2.2 佛山醒狮发展历程 |
4.3 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协同发展的客源市场概况 |
4.3.1 游客社会属性 |
4.3.2 游客行为分析 |
4.3.3 游客视角下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协同发展概况 |
4.4 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协同发展的从业者概况 |
4.4.1 从业者社会属性 |
4.4.2 从业者行为分析 |
4.4.3 从业者视角下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协同发展概况 |
5 讨论 |
5.1 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佛山醒狮的特性 |
5.1.1 民族性 |
5.1.2 发展性 |
5.1.3 文化性 |
5.1.4 传承性 |
5.1.5 地域性 |
5.2 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佛山醒狮的价值功能 |
5.2.1 体育价值 |
5.2.2 经济价值 |
5.2.3 社会价值 |
5.2.4 文化价值 |
5.2.5 教育价值 |
5.3 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协同发展的动因分析 |
5.3.1 根本动因——政策支持体育文化传承与弘扬 |
5.3.2 内在动力——体育旅游资源开发需要 |
5.3.3 外部推力——自媒体传播途径多元化 |
5.4 协同发展视角下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方式 |
5.4.1 广泛宣传,拓宽保障 |
5.4.2 资源互换,强化纽带 |
5.4.3 政策引导,明确重点 |
5.4.4 完善管理,人才培养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1.1 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仍需多元主体协同共筑 |
6.1.2 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协同发展助推文化与旅游跨域创新 |
6.1.3 协同发展为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奠定坚实基础 |
6.1.4 优化管理制度有效提高体育文化旅游从业者身份认同 |
6.2 建议 |
6.2.1 明确发展重点,加快协同联动共享 |
6.2.2 完善基础设施,创新特色旅游产品 |
6.2.3 借鉴成功经验,强化体育文化软实力 |
7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7.1 研究不足 |
7.2 未来展望 |
8 致谢 |
9 参考文献 |
10 附件 |
附件1 游客问卷 |
附件2 从业者问卷调查 |
附件3访谈提纲 |
附件4访谈纪要 |
(5)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旅游城镇化研究 |
1.3.2 旅游小城镇研究 |
1.3.3 桂北民族地区城镇化研究 |
1.3.4 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 |
1.3.5 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研究 |
1.3.6 总体评述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4.4 创新点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桂北民族地区 |
2.1.2 民族旅游 |
2.1.3 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
2.1.4 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新型城镇化理念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协调发展理论 |
2.2.5 旅游真实性理论 |
2.2.6 系统动力学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现状分析 |
3.1 我国旅游小城镇分布特征 |
3.1.1 数据资料情况 |
3.1.2 我国旅游小城镇空间分布特征 |
3.1.3 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分布特征 |
3.2 我国旅游小城镇社会发展现状分析 |
3.2.1 数据资料情况 |
3.2.2 我国旅游小城镇社会发展现状分析 |
3.3 广西旅游小城镇分布特征和社会发展现状分析 |
3.3.1 广西旅游小城镇分布特征 |
3.3.2 广西旅游小城镇社会发展现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现状分析 |
4.1 桂北民族地区小城镇特性 |
4.1.1 桂北民族地区区位和民族聚落分布特点 |
4.1.2 桂北民族地区地理环境 |
4.1.3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资源 |
4.2 桂北民族地区发展的机遇分析 |
4.2.1 国家和地方政策支持 |
4.2.2 旅游业发展宏观背景 |
4.2.3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基础良好 |
4.3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现状 |
4.3.1 桂北民族地区当代小城镇主要类型和数量 |
4.3.2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
4.3.3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业综合效益分析 |
4.4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存在问题 |
4.4.1 小城镇空间组织的离散性 |
4.4.2 产业支撑不足 |
4.4.3 产城协调发展不足 |
4.4.4 生态保护任务重 |
4.4.5 民族文化内涵未得到充分彰显 |
4.4.6 融资问题难以解决,城镇设施薄弱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析 |
5.1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结构描述 |
5.2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目标 |
5.2.1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5.2.2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目标分析 |
5.3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作用机理 |
5.3.1 小城镇建设对民族旅游发展的作用机理 |
5.3.2 民族旅游发展对小城镇建设的作用机理 |
5.4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耦合机理 |
5.4.1 经济耦合协调 |
5.4.2 社会耦合协调 |
5.4.3 资源环境协调 |
5.5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途径模型框架构建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体系构建 |
6.1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质量评价研究 |
6.1.1 桂北面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2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质量评价指标内涵辨析 |
6.1.3 指标权重赋值 |
6.1.4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质量评价方法 |
6.2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协调性 |
6.3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障碍因子诊断与识别 |
6.3.1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子层级构建 |
6.3.2 障碍度诊断模型构建 |
6.4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建模 |
6.4.1 系统动力学建模仿真的原理和步骤 |
6.4.2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系统反馈结构分析 |
6.4.3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6.4.4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参数、检验和策略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案例分析—以龙脊镇为例 |
7.1 研究区域概况和数据来源 |
7.1.1 研究区概况 |
7.1.2 数据来源和处理 |
7.2 龙脊镇可持续发展质量、系统协调性、障碍因子诊断和识别 |
7.2.1 龙脊镇可持续发展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结果 |
7.2.2 龙脊镇可持续发展系统整体发展质量分析 |
7.2.3 龙脊镇可持续发展系统协调性分析 |
7.2.4 龙脊镇可持续发展系统障碍因子识别和诊断 |
7.3 龙脊镇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验证与仿真分析 |
7.3.1 模型参数选取 |
7.3.2 模型的仿真分析 |
7.3.3 模型的策略分析 |
7.3.4 龙脊镇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推动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 |
8.1 规划引领,顶层设计 |
8.2 创建民族特色文化传承保护机制 |
8.3 创新升级旅游产品 |
8.4 强化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工作 |
8.5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利益驱动机制 |
8.6 完善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体系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9.1 总结 |
9.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淄博市齐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产业融合的研究现状 |
1.3.2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研究现状 |
1.3.3 淄博市齐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2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及界定 |
2.1.1 文化资源 |
2.1.2 文化产业 |
2.1.3 旅游产业 |
2.1.4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关系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产业融合理论 |
2.2.2 产业融合与产业边界 |
2.2.3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产业边界 |
2.2.4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 |
2.3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因与效应 |
2.3.1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因 |
2.3.2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效应 |
2.4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路径 |
3 淄博市齐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分析 |
3.1 淄博市概况 |
3.1.1 自然地理环境 |
3.1.2 社会人文环境 |
3.2 齐文化的界定及价值 |
3.2.1 齐文化的界定 |
3.2.2 齐文化宜于旅游开发的价值精髓 |
3.2.3 齐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价值 |
3.3 淄博市齐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现状分析 |
3.3.1 淄博市齐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
3.3.2 淄博市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 |
3.4 淄博市齐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现状 |
4 淄博市齐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的整合与提炼 |
4.1 淄博市齐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 |
4.1.1 淄博市齐文化资源 |
4.1.2 淄博市齐旅游资源 |
4.2 问卷调查与结果分析 |
4.2.1 调查目的 |
4.2.2 问卷信度及效度检验 |
4.2.3 调查结果与数据分析 |
4.3 淄博市齐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的整合 |
4.4 淄博市齐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的分析与提炼 |
5 淄博市齐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 |
5.1 资源融合路径 |
5.1.1 根植齐文化资源,实现源头融合 |
5.1.2 加强资源整合共享,实现协同发展 |
5.2 技术融合路径 |
5.2.1 两大产业技术融合,实现创新性发展 |
5.2.2 借助数字化技术,增强游客体验感 |
5.3 产品融合路径 |
5.3.1 齐都文化观光体验产品融合 |
5.3.2 足球文化与体育旅游产品融合 |
5.3.3 稷下学宫研学旅游产品融合 |
5.3.4 乡村文化休闲旅游产品融合 |
5.4 业务融合路径 |
5.4.1 打造齐文化IP,扩大业务融合程度 |
5.4.2 重视文旅服务体验,加深业务融合质量 |
5.5 市场融合路径 |
5.5.1 找准市场定位,实现品牌构建 |
5.5.2 细分文旅市场,实现精准营销 |
6 淄博市齐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保障措施 |
6.1 强化政府主导,创新体制机制 |
6.2 优化企业战略,构建发展共同体 |
6.3 培育消费市场,提倡全民参与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关于对淄博市齐文化认知度与影响旅游体验度要素的调查 |
附录B: 关于对淄博市齐文化认知度与影响旅游体验度要素的调查结果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山东省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经济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变化 |
二、山东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需要新的机遇 |
三、理论聚焦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现实意义 |
二、理论意义 |
第三节 相关文献综述 |
一、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机理研究 |
二、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路径与融合模式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文化产业 |
二、旅游产业 |
三、产业融合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耦合协调理论 |
二、产业融合理论 |
第三章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的耦合协调度测度模型构建 |
第一节 指标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
一、指标选取 |
二、数据的来源 |
第二节 评价体系与模型构建 |
一、数据标准化处理 |
二、指标权重确定 |
三、产业综合发展水平的确定 |
四、耦合协调度模型的设立 |
五、耦合协调度的评价标准 |
第四章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现状分析 |
一、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
二、山东省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
三、山东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
第二节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测算与分析 |
一、山东省文化产业综合发展水平测算与分析 |
二、山东省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测算与分析 |
第三节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测算与分析 |
一、山东省文化和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测算 |
二、山东省文化和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趋势分析 |
三、山东省文化和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等级分析 |
四、山东省文化和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类型分析 |
第五章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
一、模型建构 |
二、指标选取 |
第二节 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对策建议 |
第二节 研究创新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苏州文旅融合发展的评价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文旅融合发展研究 |
1.3.2 文旅融合评价研究 |
1.3.3 文旅融合空间格局分析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旅融合发展的内涵与特征分析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文化、旅游与文化旅游概念内涵 |
2.1.2 文化产业、旅游业与文旅产业概念内涵 |
2.1.3 产业融合与文旅产业融合概念内涵 |
2.2 文旅产业链融合的内涵与特征分析 |
2.2.1 文旅产业链融合内涵 |
2.2.2 文旅产业链融合演进过程 |
2.3 文旅融合空间格局的发展规律与特征分析 |
2.3.1 文旅融合的空间集聚特征 |
2.3.2 文旅融合的空间格局演进过程 |
第三章 苏州文旅融合发展的现实基础分析 |
3.1 基本概况与背景 |
3.1.1 苏州市基本概况 |
3.1.2 苏州文旅融合背景 |
3.2 优势条件分析 |
3.2.1 文化与旅游资源丰富 |
3.2.2 文旅产品市场需求庞大 |
3.2.3 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基础坚实 |
3.2.4 文旅融合发展政策环境优越 |
3.3 文旅融合现有成效 |
3.3.1 文旅产业链融合程度不断加深 |
3.3.2 文旅产业空间集聚水平不断提高 |
3.3.3 全域旅游文化化新格局初步形成 |
第四章 苏州文旅产业链融合评价与分析 |
4.1 文旅产业链融合的“物元-耦合协调”分析模型构建 |
4.1.1 文旅产业链融合评价方法 |
4.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3 评价因子的选取 |
4.1.4 物元分析法 |
4.1.5 耦合协调分析法 |
4.2 文旅产业链融合的“物元-耦合协调”评价 |
4.2.1 样本城市的选择及数据来源 |
4.2.2 文旅产业链融合的物元分析与耦合协调度计算 |
4.2.3 文旅产业链融合评价结果与特征 |
4.3 文旅产业链融合问题分析 |
4.3.1 文化资源旅游产品化程度低 |
4.3.2 旅游文化化渠道建设不足 |
4.3.3 文旅要素配置方式有待优化 |
第五章 苏州文旅融合的空间格局特征分析 |
5.1 文旅融合的局域空间相关性评价模型构建 |
5.1.1 文旅融合空间格局分析方法 |
5.1.2 数据提取与前期处理 |
5.1.3 局域空间相关性分析法 |
5.2 文旅融合的局域空间相关性分析 |
5.2.1 研究区与数据采集 |
5.2.2 文旅产业局域空间空间相关性计算 |
5.2.3 文旅产业空间融合评价结果与特征 |
5.3 文旅融合的空间格局问题分析 |
5.3.1 区域文旅要素流动不畅 |
5.3.2 文旅融合空间格局缺乏引导 |
第六章 苏州文旅融合发展的优化策略 |
6.1 推动文化资源旅游产品化内容创新 |
6.1.1 充分挖掘苏州传统文化内涵 |
6.1.2 结合新型载体进行文化资源旅游产品化创新 |
6.1.3 探索文化资源旅游化新模式 |
6.2 促进旅游文化化的流通渠道建设 |
6.2.1 推动传统文化场所旅游化 |
6.2.2 进行文旅数字化流通渠道建设 |
6.3 优化文旅要素配置 |
6.3.1 破除文旅要素配置机制障碍 |
6.3.2 引导要素向文旅产业配置 |
6.3.3 扩大文旅要素市场化配置范围 |
6.3.4 健全文旅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 |
6.4 优化文旅融合的空间格局 |
6.4.1 优化区域文旅要素流动环境 |
6.4.2 进行系统性产业空间引导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主要结论 |
7.2 不足之处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大化美食文化与旅游扶贫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美食文化在旅游产业的位置作用研究综述 |
1.2.2 美食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相关研究综述 |
1.2.3 产业融合的一般方法和模式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创新之处 |
1.4.1 问题选择的创新 |
1.4.2 学术观点的创新 |
1.4.3 研究方法的特色 |
第二章 美食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融合模式研究 |
2.1 概念界定 |
2.1.1 美食文化 |
2.1.2 旅游扶贫产业 |
2.1.3 产业融合 |
2.1.4 文化与产业融合 |
2.2 大化美食文化与旅游扶贫产业的融合分析 |
2.2.1 主动融合 |
2.2.2 交叉融合 |
2.2.3 互动融合 |
2.2.4 文化与产业融合的融合动力 |
2.3 基于产业链视角对延伸融合过程的分析 |
2.3.1 对产业链影响因素体系的建立 |
2.3.2 策略的组合和形成 |
第三章 大化美食文化与旅游扶贫产业的现状分析 |
3.1 大化美食文化的现状及特色 |
3.1.1 大化及其以达吽小镇为代表的美食文化 |
3.1.2 大化美食文化的自然条件和资源 |
3.1.3 大化美食文化的种类、规模 |
3.1.4 大化美食文化和文化产品 |
3.2 大化美食产品所形成的产业 |
3.2.1 美食生产种养环节的相关产业 |
3.2.2 美食转换环节的相关产业 |
3.2.3 美食营销环节的相关产业 |
3.3 大化美食产销与旅游结合所形成的产业 |
3.3.1 以“吃”为核心的大化美食旅游概况 |
3.3.2 以“5要素”为核心的大化美食旅游概况 |
3.4 大化美食文化与旅游结合的产业延伸 |
3.4.1 大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
3.4.2 大化美食文化与旅游结合的现状 |
3.4.3 大化美食文化与旅游结合的潜在前景 |
3.5 大化美食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扶贫效应 |
3.5.1 大化县旅游及美食文化对旅游扶贫的促进作用 |
3.5.2 大化达吽小镇美食文化建设的扶贫效应 |
第四章 影响大化美食文化与旅游扶贫产业链的因素体系 |
4.1 大化美食文化及旅游扶贫产业融合的产业链模型 |
4.1.1 以美食文化为特色的产业链结构 |
4.1.2 以“吃”为核心的美食产业链与旅游产业融合模式 |
4.1.3 影响美食产业链三环节的主要文化及产业的一般维度 |
4.2 影响供给端文化与产业融合的因素分析 |
4.2.1 供给端文化与产业维度的选择 |
4.2.2 供给端文化与产业评价指标体系 |
4.3 影响转换端文化与产业融合的因素分析 |
4.3.1 转换端文化与产业维度的选择 |
4.3.2 转换端文化与产业评价指标体系 |
4.4 影响需求端文化与产业融合的因素分析 |
4.4.1 需求端文化与产业维度的选择 |
4.4.2 需求端文化与产业评价指标体系 |
4.5 各环节影响因素的运用设想 |
4.5.1 层次结构模型 |
4.5.2 构建判断模型 |
第五章 大化美食文化与旅游扶贫产业融合的策略组合 |
5.1 供给端的主要影响因素及产业融合策略组合 |
5.1.1 供给端准则层与指标层的权重分析 |
5.1.2 供给端目标层与准则层相关因素的判断矩阵分析 |
5.1.3 供给端准则层与对应指标层相关因素的判断矩阵分析 |
5.2 转换端的主要影响因素及产业融合策略组合 |
5.2.1 转换端准则层与指标层的权重分析 |
5.2.2 转换端目标层与准则层相关因素的判断矩阵分析 |
5.2.3 转换端准则层与对应指标层相关因素的判断矩阵分析 |
5.3 需求端的主要影响因素及产业融合策略组合 |
5.3.1 需求端准则层与指标层的权重分析 |
5.3.2 需求端目标层与准则层相关因素的判断矩阵分析 |
5.3.3 需求端准则层与对应指标层相关因素的判断矩阵分析 |
第六章 大化美食文化与旅游扶贫产业融合的方案与建议 |
6.1 三类不同产业融合方案 |
6.1.1 供应端与转换端融合方案 |
6.1.2 转换端与需求端融合方案 |
6.1.3 供应端与需求端融合方案 |
6.2 文化与产业融合的建议 |
6.2.1 建议一:因地制宜发展美食文化旅游产业主动融合 |
6.2.2 建议二:建立美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品牌赋能文旅产业融合 |
6.2.3 建议三:健全康养美食产业体系,文化引领上中下游产业链和新业态创新发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10)文化旅游视角下的特色小镇规划研究 ——以龙井市东盛涌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特色小镇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
1.1.2 边远、贫困地区特色小镇缺乏主导产业 |
1.1.3 文化旅游产业成为城镇经济新的增长点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文化旅游的研究 |
1.3.2 文化旅游城镇的研究 |
1.3.3 研究综述总结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文化旅游视角下特色小镇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实践 |
2.1 基础理论 |
2.1.1 多元文化理论 |
2.1.2 产业融合理论 |
2.2 相关概念解析 |
2.2.1 文化 |
2.2.2 旅游 |
2.2.3 文化旅游 |
2.2.4 特色小镇 |
2.3 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实例研究 |
2.3.1 云南大理喜洲白族特色小镇 |
2.3.2 贵州雷山西江苗寨特色小镇 |
2.3.3 规划案例经验总结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东盛涌镇现状与文化旅游开发的优劣势研究 |
3.1 宏观发展背景分析 |
3.1.1 上位规划 |
3.1.2 空间区位 |
3.2 中观经济社会分析 |
3.2.1 自然地理 |
3.2.2 产业发展 |
3.2.3 旅游资源 |
3.3 微观建设情况分析 |
3.3.1 道路交通 |
3.3.2 土地利用 |
3.3.3 建筑质量 |
3.3.4 公共基础设施 |
3.3.5 市政设施 |
3.4 东盛涌镇文化旅游开发的优势与困境 |
3.4.1 文化旅游开发的优势条件 |
3.4.2 文化旅游开发的问题与困境 |
3.5 城镇文化旅游特色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文化旅游视角下东盛涌镇特色资源规划发展路径 |
4.1 文化旅游视角下东盛涌镇规划原则 |
4.1.1 传统文化保护与更新 |
4.1.2 旅游功能升级与拓展 |
4.1.3 文化与旅游共生发展 |
4.2 东盛涌镇文化特色的营造与传承 |
4.2.1 文化特色的挖掘 |
4.2.2 文化传承的方式 |
4.2.3 文化发展的模式 |
4.3 东盛涌镇旅游功能的打造与提升 |
4.3.1 旅游功能的鉴别 |
4.3.2 旅游功能提升影响因素 |
4.3.3 旅游功能的提升路径 |
4.4 东盛涌镇旅游体系的构建与发展 |
4.4.1 旅游游赏体系 |
4.4.2 旅游服务体系 |
4.4.3 旅游路径体系 |
4.5 东盛涌镇文化旅游的空间协同规划 |
4.5.1 空间承载文化 |
4.5.2 旅游要素培育旅游产品 |
4.5.3 旅游产品整合文化空间 |
4.5.4 旅游体系组织空间结构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文化旅游视角下东盛涌特色小镇规划实践 |
5.1 发展定位与策略 |
5.1.1 发展定位 |
5.1.2 发展策略 |
5.2 功能空间组织策略 |
5.2.1 构建全域空间发展格局 |
5.2.2 营造空间共享的镇区空间结构 |
5.3 特色产业布局策略 |
5.3.1 村镇功能打造产业布局 |
5.3.2 服务体系完善产业功能规划 |
5.4 道路交通构建策略 |
5.4.1 构建全域路径体系 |
5.4.2 建设绿色交通体系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文化旅游与文化产业互动的研究——以佛山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内文旅融合研究综述[J]. 张旭娟,李翠林.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21(03)
- [2]碌曲县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研究[D]. 周迪.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3]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鲁志琴. 武汉体育学院, 2021(12)
- [4]协同发展视角下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以佛山醒狮为例[D]. 侯家心.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1)
- [5]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研究[D]. 林玲.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6]淄博市齐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王翠.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9)
- [7]山东省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D]. 刘晓. 青岛大学, 2020(02)
- [8]苏州文旅融合发展的评价与优化研究[D]. 郑奇洋. 苏州科技大学, 2020(08)
- [9]大化美食文化与旅游扶贫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李敏. 广西大学, 2020(07)
- [10]文化旅游视角下的特色小镇规划研究 ——以龙井市东盛涌镇为例[D]. 黄恺扬. 吉林建筑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