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访谈:假唱该不该(论文文献综述)
谭春艳[1](2022)在《清音情缘:田临平访谈》文中指出田临平,四川清音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第三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获得者、一级演员、四川清音大师李月秋的关门弟子。本文以口述访谈的形式,围绕田临平从艺经历、清音唱腔、人才培养、传承等几个方面进行访谈。
陈慧娴[2](2021)在《偶像“反迷”群体的亚文化研究 ——以蔡徐坤“反迷”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张嘉诚[3](2020)在《侗族琵琶歌传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侗族琵琶歌作为第一批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音乐文化,长久以来一直是侗族人民的精神依托和情感支撑。侗族琵琶歌的社会功能决定了他作为一种文化形式被传承至今,经过了六百多年的发展演变,各地侗族琵琶歌呈现出百花齐放,各具风格的局面,因而具有十分宝贵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为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侗族琵琶歌的传承方式、传承主体和传承场所都相继发生了改变,具体表现在旧时“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正逐渐被现代乐谱所替代;传承人群因民俗活动空间萎缩而减少;传统以月堂进行传歌的形式已不复存在。近年来,政府、民间、商界等相关机构合力对侗族琵琶歌给予了一定关照,为侗族琵琶歌传承开创了多元化的传承发展之路。在这种条件下,侗族琵琶歌传承依然面临着缺失原真性、学校传承对侗族琵琶歌重视度不够高、政府部门与民间机构协调度低等一系列问题。对此,笔者提供了三个方面的传承策略。一是管理对策,以培育人才为导向,增强民族自信心。二是技术对策,以数字媒介技术为手段,推动变革创新。三是文化对策,以文旅融创为契机,助推产业升级。
梁惠婷[4](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偶像崇拜及其引导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偶像文化的兴起和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偶像崇拜己成为当今社会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从2007年苦追刘德华13年的兰州女子杨丽娟逼父亲跳海身亡,到2009年12名粉丝听到迈克尔·杰克逊去世的消息选择自杀,再到2019年“周杰伦VS蔡徐坤流量之战”、2020年“肖战粉丝举报风波”等因偶像崇拜而引发的舆情事件备受人们的关注及2020年在抗击新型冠状肺炎疫情中李兰娟院士关于“青年一代偶像崇拜”的一席话引人深思,青年大学生作为肩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他们的人生导向和人生价值观与祖国未来发展息息相关。偶像崇拜是一把双刃剑,积极理性的偶像崇拜引导大学生向上向善,消极非理性的偶像崇拜对偶像崇拜者和偶像都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引导大学生选择导向正确偶像和理性崇拜偶像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当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风尚的重要内容。如何引导大学生理性偶像崇拜,一直是学界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目前已形成较多的研究成果,但关于大学生偶像崇拜的引导教育成果较少。如何引导大学生理性偶像崇拜关系到高校立德树人工作是否落实和时代新人的培育工作。在新时代下加强大学生偶像崇拜的研究,探索引导大学生理性偶像崇拜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在梳理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引导大学生理性偶像崇拜的引导教育路径加以探讨。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围绕以下四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研究偶像崇拜概念界定与偶像崇拜变迁。本部分主要先对偶像崇拜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对偶像崇拜的类型和功能进行分析,进而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偶像崇拜的历史演变,为下文相关论述打下基础。第二部分:大学生偶像崇拜现状的调查分析。本部分主要通过对广西高校大学生偶像崇拜现状进行数据分析和访谈内容整理,从中分析广西高校大学生偶像崇拜呈现出的特点及存在问题,以更好地为下文进行偶像崇拜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提供数据前提。第三部分:大学生偶像崇拜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本部分主要以第二部分对广西大学生偶像崇拜的现状调查分析为基点,对大学生偶像崇拜所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理论与实际的分析。第四部分:大学生偶像崇拜引导教育对策探析。本部分从大学生偶像崇拜问题出发,围绕强化监督管理、注重理性引导、开展榜样+偶像教育、强化自我教育等方面探析大学生偶像崇拜引导教育的对策。
秦丽娜[5](2020)在《大学生宽恕与躯体化的关系及干预研究》文中认为宽恕是个体对侵犯者、侵犯事件及其引起的不良后果的反应,包括认知、情感、动机和行为,从消极向积极转变的心理过程。其中侵犯事件的来源和宽恕对象可以是自己、他人或一种无法控制的情境。个体宽恕水平会受到年龄、性别、人格、人际关系、侵犯后果等因素的影响。躯体化是指个体将自己面临的情绪或心理问题通过躯体不适表现出来。已有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宽恕水平与其心理健康水平成正比,而躯体化是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负性指标。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宽恕与躯体化之间的关系,并考查针对性团体心理辅导对宽恕以及躯体化的影响。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研究一,对大学生的宽恕与躯体化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研究大学生宽恕与躯体化的关系,该研究选取800名大学生作为被试,有效被试756人,进行问卷调查。研究二,设计并验证针对性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对提高大学生宽恕水平、进而降低其躯体化水平是有效的,选取26名大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8次针对性的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研究结果如下:研究一表明:大学生的宽恕受到年级这一变量的显着影响;躯体化受到专业、生源地的显着影响;宽恕及其各维度与躯体化均呈显着负相关,且宽恕对躯体化有一定的负向预测作用。研究二表明:针对性团体心理辅导能够显着提高大学生的宽恕水平,从而降低其躯体化水平。
周雅琦[6](2020)在《崔健摇滚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崔健是中国现当代集演唱、词曲创作于一身的着名摇滚乐歌手,1986年以一首《一无所有》“震惊”乐坛,开启了中国摇滚时代,在中国摇滚乐坛中被誉为“中国摇滚之父”、“摇滚诗人”、“发扬真唱运动的领袖人物”等。本文以崔健摇滚乐作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音乐史学以及音乐社会学、音乐文学、音乐民族审美心理学几个层面的研究方法,对20世纪80年代崔健摇滚乐的发展历程、其音乐创作的主题性、艺术特征及研究启示进行历史的叙述、分析和研究。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崔健摇滚乐的发展历程”主要对崔健摇滚乐20年(1986年-2006年)的发展情况,根据其重要的事件、现象等阶段性特点作概要性的梳理和叙述,研究崔健及其摇滚乐在当下对社会、文化、群众产生的影响。第二章“崔健摇滚乐创作的主题性”本章主要对崔健摇滚乐的题材进行分析,在第一章研究的基础上,探索作品中所反映的具体内容、社会精神和时代特色。第三章“崔健摇滚乐创作的艺术特征”从音乐本体的角度,对崔健摇滚乐的创作特征、结构特征和表现手法进行分析和研究,探索崔健为突出中国摇滚乐的“民族化”特色所做的尝试和努力。第四章“历史评价与反思”以前三章研究为基础,从音乐社会学、音乐审美心理学的角度,对崔健的成功因素进行梳理与总结;通过回顾崔健对中国摇滚乐所做的贡献探求其在中国流行音乐发展中的影响和启示。主要观点:一,其成功虽然有客观的社会因素,但更重要的是他的努力;二,作品主题鲜明的时代性与创作手法上突出的民族化特征——开创了独树一帜的“中国摇滚乐”道路;三,其创作方法是可以继承的,而如何延续和创新也是值得我们去探索与思考的。
石书麒[7](2019)在《合法性的建构与消解 ——台湾蓝绿媒体北京奥运会报道传播偏向研究》文中指出体育与奥运的政治功能向来会被媒体突出与放大。媒体在报道奥运会时通常会采取特定的新闻框架以及话语策略来向公众“呈现”新闻事实,即“意念的再现”,而政治意识形态则是这一再现意念的重要构成。台湾蓝绿两派政治力量竭力争取媒体的支持,或对媒体进行政治意识形态置入,对社会认知进行权力渗透和利益划分。本文借用“合法性”这一政治学概念,从内容与形式两个角度对台湾媒体《中国时报》《自由时报》北京奥运会涉陆报道进行话语分析,旨在分析蓝绿两派媒体报道在建构与消解政党的执政合法性、获取认同的问题上采取的不同话语策略。研究发现,《中国时报》的北京奥运会涉陆报道主要以建构中国大陆执政合法性为主,建构自身在台湾的执政合法性及消解民进党执政合法性为辅,而《自由时报》的北京奥运会涉陆报道则以消解中国大陆执政合法性为主,建构自身在台湾的执政合法性及消解国民党执政合法性为辅的报道方式。具体来说,内容方面,主要通过意识形态、制度与政绩三个方面置入合法性偏向。形式方面,文本视角下,两报通过新闻标题刻画各自想要突出的媒介形象,通过名词化、隐喻等隐性手法进行意识形态的运作;在新闻主要事件建构上,两报存在相似性,但具体叙事策略则具有差异性;语境视角下,两报通过不同的话语策略,如口头反应与互文性来实现传播偏向的置入,达到建构己方执政合法性的目的。
李冰瑶[8](2019)在《让·皮埃尔·热内电影“戏谑狂想式”美学风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法国新电影的代表人物,让·皮埃尔·热内(Jean-Pierre Jeunet,1955-)既受到观众的欢迎又伴随着学界的质疑,学者们认为他是一个只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的导演,然而热内在注重电影外在表现形式的同时,同样对自己的实质性内容严格要求,并且有独到的见解,不断完善,形成自己独立的风格,本文研究对象是让·皮埃尔·热内至今为止完成的七部影片。让·皮埃尔·热内的电影向来颇具风格,无论是镜头语言的运用还是色彩的调节,从影像美学的多义性到与法国电影的同构性均彰显出热内戏谑狂想的构想。文章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文章的研究背景及创作意义,认真梳理了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作思路。让·皮埃尔·热内的电影创作历程及风格概述并且解释“戏谑狂想式”的来由。第二部分主要从影像美学入手,热内影片惯用高饱和的色彩与可怖阴郁的暗色调,通过明暗对比,塑造画面的冲击感,丰富夸张的镜头语言打造戏谑的影像奇观,人物出场勾勒模式的素描化使得观众能以最有效的方式辨识出人物的典型特征,影片中动画特效的巧妙运用也为影片戏谑式的风格增加了又一丝色彩,人物直视镜头打破第四堵墙与家庭录像般的吸引感构成影像吸引与疏离的悖论。第三部分主要从文本出发,从情节的戏谑性来分析热内独特的狂想式风格,从人物塑造的多义性到“多米诺骨牌效应”宿命式循环的戏谑狂想性,以及超现实主义中的心理蒙太奇建构,完成电影文本狂想式的表达。第四部分主要从父母意象的缺失,儿童意象的重组,陌生化且压抑化的自我出发,表达内心的焦虑与狂想,体现热内的创伤主题,对自我身份的质疑与不安,谱写出历史与残缺记忆的狂想曲。第五部分主要从热内电影与法国电影的同构关系着手,从代的更替与瓦解,对历史的回顾与启发,对跨国身份的认同与自我身份的肢解着手分析,从点出发抛向面,从电影艺术上升到文化层面来完成热内电影中的历史文化意义建构。
吴少峰[9](2019)在《迷笛音乐节中文化表征过程的研究》文中指出节事活动是地方文化活动的集中缩影。近年,随着全球化和国内经济实力的提升,传统文化和新兴创意产业都备受重视,节事活动逐渐在公众面前展露视角,成为吸引游客、创造利润的重要工具。目前,我国旅游类节事活动近万个,然而真正形成品牌效应,组织生产中的经验技术被共享与传承,有良好口碑的节事活动并不多见。因此,如何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既坚守文化传统又符合时代精神,使节事活动不陷入“快餐化”的困境,思考节事活动可持续性发展的思路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国内音乐的日益开放和多元化,年轻人对现代音乐艺术的接受,大型户外音乐节自90年代末20世纪初在国内拉开序幕。近二十年音乐节的探索与壮大,为节事活动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理解空间,也为我们对节事活动文化创新与持续的思考也带来充分观察视角。国内音乐节事的萌芽与发展过程中所呈现转型社会的困惑与反叛情绪,地下与地上空间的市场转变,都让音乐节事活动无法独立于转型社会中困惑、冲突与摸索的宏观语境之外,伯明翰学派在音乐文化研究中的讨论和应用中所呈现出的表征理论正好能对此现象的理解带来新的认知和解释。其次,非持续的音乐节乱象中文化内涵挖掘、创意和传承的忽视也使得我们对节事活动产业的发展需要寻求更多的理论指导。此外,从国内音乐节近年的发展来看,真正有影响力的音乐节仍极少,多数音乐节同样缺乏延续性,那么是什么导致了它的发生?是隐藏在节事的市场供求关系下文化的传递产生了脱节,还是技术、管理层面的原因导致的节事活动的文化未能得到更好的传播?进入节事活动的消费者又有怎样的感知和创造?表征理论作为一种“选择、表达、构建和塑造”创造过程的探讨,都将为节事活动中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研究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导。以往旅游研究中对表征,以及表征和身份的讨论,主要关注的是表征过程中的某个方面,较少系统的讨论到表征的过程。与身份相关的旅游研究中,较少研究者尝试从群体的角度去探讨参与者在体验中所构建的身份感知与认同。而涉及表征和身份的研究中,讨论的身份主要是当地居民,较少将游客身份引入表征的研究。此外,以往音乐节相关研究较少以质性研究的方法从文化的角度切入,节事中与表征相关的研究鲜少出现,音乐节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文化如何被表征和传递,以及参与者的体验情况都还未得到深刻阐述。因此,本研究在对文化表征理论以及相关研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引入了身份对表征过程的参与和体验,对音乐节事活动中的文化表征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探讨。迷笛音乐节是本研究的案例地,作为国内标杆性的户外摇滚音乐节,迷笛音乐节的历时长度、举办地的跨度、丰富的节日内容以及规模程度,都为我们对节事活动文化的思考提供了典型的案例地。研究结合了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问卷调查和网络民族志的资料收集方法,文章使用的田野资料来源于在迷笛音乐节连续三年共七届的现场观察和该时期中音乐节前后全过程跟踪观察的网络资料搜查,以及2015年3月至6月持续三个月在北京迷笛学校的田野调查。最终获得的资料包括访谈样本共102个,问卷总样本共1600份,以及网络组织中的文本资料;音乐节历年的媒体报道、宣传册及创办人的访谈资料,另有公司项目总结报告,调研报告以及部分与音乐节的举办相关的会议现场记录等。音乐节相关记录片、照片,以及研究者田野观察记录也作为补充数据为研究带来更完整的理解。网络资料的收集则来源于乐迷及乐迷组织的微信群和QQ群在迷笛音乐节期间的状态跟踪、观察记录和每届音乐节前后组织内的所有聊天导出所形成的文本资料。此外,网络资料还包括近年网络、报纸的媒体数据资料以及BBS乐迷帖等。在分析过程中,研究采用了内容分析法中的类属分析和情境分析,并以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了辅助分析。研究的主要结论:第一,音乐节事活动通过文化的表征、技术的表征和相关的变化完成了第一表征的过程,最终呈现出相关的概念。正如霍尔认为第一表征是从物到概念的建构,节事的表征也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它建立在与之相对应的社会基础上,是现实文化中的颠覆、补偿或延长,通过节的形式将文化放大、凝聚,集中的再现出来。对音乐节事活动来说,摇滚文化中的批判和反思,是现实生活中年轻人话语权缺失的精神补偿。被摇滚文化打动进京寻梦的年轻人,在底层对抗中成长为以迷笛音乐学校为中心的摇滚群落,在互帮互助中完成了音乐节的诞生和新体系的建立,是现实的延长。迷笛音乐节作为青年亚文化的一种,也集中再现了青年人对时代现实中存在问题不断反思和批判的真诚态度。然而仅是文化的诞生并不能将音乐节变成可感知,参与和体验的活动,只有通过技术的形式以物化的手段将其构建成一个具体感知的概念,经由准备阶段、入场阶段、现场阶段、结束阶段以及贯穿全部阶段过程中一系列的运作等技术的方式将其转化为可感知的概念,才可能把这种文化通过节日进行表征。此外,节事活动文化的表征不同于物的生产,其生产是非固态的,变化的。在迷笛音乐节中,它通过原生文化的生长与传递,以及技术的摸索和发展,在变化中寻求发展。最终,在前期资料和分析的基础上,获得了音乐节事活动中第一表征中所对应呈现的概念。由此,音乐节事的第一表征通过文化、技术和变化完成了从物到具体可感知概念的表征过程,使音乐节事的文化生产在这个过程中最终被建构,得以呈现、继承和发展。第二,本研究从“迷笛音乐节中文化身份的进入、创造和发展”,“参与者在体验过程中对概念的接收情况和所形成的身份认同”和“参与者在体验中所形成的意义”三个方面探讨了音乐节事活动第二表征中从概念到意义生成的过程。音乐节文化的号召力,吸引了拥有相似兴趣的核心参与者欢聚。他们作为同类人的聚集,暂时逃离确定的规范和主流社会准则的束缚,批判世俗社会中的不合理,释放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形成了与日常状态相区别的阈限空间,并创造和发展了一系列可分享的符号,成为乐迷相聚时默认的规则和遵从的文化。当音乐节开始举行,参与者进入音乐节中,第一表征中准备就绪的概念才变成第二表征中真正的概念呈现出来,研究结合田野和问卷数据的认知,发现乐迷参与者在对音乐节事活动整体的感受中,对所表征出的概念获得了较高的传递和接收。而音乐节的参与者不仅是被动接收了表征过程中呈现的概念,他们也主动创造了音乐节中新的概念且在参与者中具有高接受度。音乐节阈限中的超越体验和概念的高接收度感知,让参与者形成了自生性共睦态、意识形态的共睦态和规范性共睦态三种群体体验感知,在共睦态的共鸣中获得了身份的认同。当节事中所呈现的这些文化的概念被参与者所接收时,意义也在此时产生。通过对访谈中乐迷在音乐节的体验中所获得的感受进行意义的解读,发现对乐迷参与者来说,在音乐节的体验生成了让乐迷参与者感受到沉醉和分享的“乌托邦”,承载了参与者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这个乌托邦也许并未实现,却由年轻人在世俗之外的节日片刻的自我实践中所创造和构建,成为在世俗社会中自我融洽与释放的场所,是世俗社会冲突中的缓和剂,是在路上的乌托邦。第三,迷笛音乐节在多年循环演进的举办过程中,形成了表征的循环。由于音乐节事活动的时期性、一次性和周期性,在不断循环互动过程中,每当进入下一轮举行时,均能通过上一轮举办中的反馈,得到及时的调整,让音乐节的生命力变得可持续,走向专业化和规模化。不仅是作为组织方的音乐节在不断的自我精进,身份方的乐迷参与者也在音乐节历时中所发生的种种不确定事件时进行陆续反馈,在理解、接纳和期待的态度中促进音乐节的改进和完善。最后,研究提出了节事活动文化表征过程的概念性模型,进一步解释了节事活动中第一表征,节事活动中的第二表征以及表征的循环过程。这一概念性模型的提出,不仅拓展了表征理论研究在节事学科的实践,也从节事研究的角度对表征理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深化。可以看到,本研究通过文化表征理论为音乐节事活动的生产和消费过程进行解释,以经验性研究对理论做出进一步探索,将表征研究扩展到节事活动中动态体验和感知的传递视角,提出了节事节事活动文化表征过程的概念性模型,拓展了表征理论研究的边界,深化了表征理论的研究。该实践的尝试,跳出了符号传递中的指涉中意义丢失的可能性,为表征理论的研究在动态的节事活动研究提供了新的操作和理解方式,表明了该理论运用于实践中的可行性。研究从表征的角度来阐释和理解节事活动的呈现过程,让音乐节事活动的实践回归到文化本身,更新了现实中节事活动生产的理解,弥补了以往节事活动研究中文化的缺位,以及商业运营中对文化内涵的不透彻理解。节事参与者在节事活动表征过程中的引入,也实证了参与者不再作为“被动的观众”,而是为节事活动增添了主动创造的过程。此外,本研究所提供的田野数据为后续相关研究的进入提供了一些田野数据,同时在如何数据获取的方法论的思考方面也带来一定的参考。
李纯[10](2018)在《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传播策略研究 ——以爱奇艺《偶滴歌神啊》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下,随着网络技术以及视频网站的快速成长,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开始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并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2015年开始,视频网站自制综艺节目在质和量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显出逐鹿中原之势。而爱奇艺在2015年出品的自制节目《偶滴歌神啊》别开生面,节目凭借火爆的收视率、深远的影响力,领行业发展的潮流,成为互联网现象级纯网综艺。本文将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偶滴歌神啊》作为研究对象,从传播学“5W”理论出发分析其传播策略。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对比研究法对《偶滴歌神啊》的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以及传播效果展开系统性的分析,总结归纳出可供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借鉴的经验策略。网络自制综艺节目要坚持内容为王,坚持用户思维,综合运用多种剪辑技巧,并打造多样化的播放和推广渠道。文章总体共分为五个部分。开篇为前言部分,主要叙述本文的选题依据、研究对象及意义、研究方法及研究重难点、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第二章重点论述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整体发展情况,梳理了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内涵与类型、产生的原因与发展现状等。第三章是文章的核心部分,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众、传播效果等五个环节系统分析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偶滴歌神啊》。第四章则为上一章的延伸,在对《偶滴歌神啊》进行详细分析论证后,总结归纳该节目对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发展的启示。第五章则总结归纳全文。
二、访谈:假唱该不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访谈:假唱该不该(论文提纲范文)
(3)侗族琵琶歌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选题缘起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研究目标 |
2.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1.田野调查法 |
2.音乐分析法 |
3.文本分析法 |
4.综合研究法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相关研究 |
一、侗族琵琶歌的价值与功能 |
(一)历史价值 |
(二)艺术价值 |
(三)社会功能 |
二、从江县侗族琵琶歌的传承现状 |
(一)侗族琵琶歌传承形态与传播方式 |
(二)侗族琵琶歌的传承危机 |
三、侗族琵琶歌传承的对策 |
(一)管理对策:以培育人才为导向,增强民族自信心 |
(二)技术对策:以数字媒介技术为手段,推动变革创新 |
(三)文化对策:以文旅融创为契机,助推产业升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学位音乐会策划书 |
附录B:侗族琵琶歌音乐会调查问卷表(现场观众) |
附录C:音乐会图片节选 |
附录D:采风调研图片节选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新时代大学生偶像崇拜及其引导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的相关文献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3.研究述评 |
(三)基本思路及方法 |
1.基本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点 |
1.选题重难点 |
2.选题创新点 |
一、偶像崇拜的相关概述 |
(一)偶像崇拜的相关概念界定 |
1.偶像与榜样 |
2.偶像崇拜的内涵、类型及功能 |
3.大学生偶像崇拜内涵与特点 |
(二)偶像崇拜的时代变迁 |
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榜样学习阶段 |
2.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末:多元化偶像崇拜阶段 |
3.21世纪以来至今:榜样与偶像并存阶段 |
(三)大学生偶像崇拜研究的理论依据 |
1.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理论 |
2.中国共产党关于榜样教育的重要论述 |
3.西方关于偶像崇拜及引导教育的相关理论 |
二、新时代大学生偶像崇拜的实证分析 |
(一)大学生偶像崇拜现状调查的基本情况 |
1.调查问卷设计 |
2.调查对象选取与统计 |
3.访谈情况说明 |
(二)大学生偶像崇拜调查结果分析 |
1.大学生偶像崇拜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 |
2.大学生偶像崇拜呈现广泛性 |
3.大学生偶像崇拜的途径与方式具有多样性 |
4.多数大学生偶像崇拜行为起始年龄较小且持续性较短 |
5.偶像崇拜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个体差异性 |
(三)大学生偶像崇拜的积极影响及存在问题 |
1.偶像崇拜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
2.大学偶像崇拜存在的问题 |
三、大学生偶像崇拜问题归因分析 |
(一)社会环境为非理性偶像崇拜提供滋生土壤 |
1.偶像的生产与消费 |
2.融媒体时代下的媒介运作 |
(二)家校引导教育不足为非理性偶像崇拜提供发展空间 |
1.家庭引导教育工作有待提升 |
2.学校偶像教育有待提升 |
(三)偶像自身魅力符合大学生心理需求 |
1.理想我的情感投射 |
2.粉丝群体中的群体互动 |
四、大学生偶像崇拜引导教育对策探析 |
(一)强化监督管理,降低失范行为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
1.加强公众偶像和粉丝崇拜行为的监管与引导 |
2.引导文娱行业有序发展 |
3.发挥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 |
(二)注重理性引导,发挥家校的协同引导教育作用 |
1.理性对待大学生偶像崇拜行为 |
2.加强与大学生的情感沟通与关怀 |
3.注重引导大学生理性偶像崇拜 |
(三)开展榜样+偶像教育,借助榜样激发价值情感 |
1.明确开展榜样+偶像教育的原则 |
2.健全榜样教育工作机制 |
3.优化榜样偶像育人环境,丰富育人载体和宣传渠道 |
(四)强化自我教育,发挥主体自我建构的主导性作用 |
1.强化媒介素养,抵制非理性偶像崇拜 |
2.发挥主体意识,理性审视偶像 |
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大学生宽恕与躯体化的关系及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宽恕 |
1.1.1 宽恕的概念 |
1.1.2 宽恕的影响因素 |
1.1.3 宽恕的测量 |
1.2 躯体化 |
1.2.1 躯体化的概念 |
1.2.2 躯体化的成因 |
1.2.3 躯体化的危害 |
1.2.4 躯体化的测量 |
1.3 宽恕与躯体化的相关研究 |
1.4 宽恕的干预研究 |
1.4.1 团体心理辅导 |
1.4.1.1 团体心理辅导定义 |
1.4.1.2 团体心理辅导的主要理论 |
1.4.2 宽恕的干预研究 |
1.5 问题提出 |
1.6 研究意义 |
1.6.1 理论意义 |
1.6.2 现实意义 |
1.7 研究假设 |
1.8 研究创新点 |
2 研究一 大学生宽恕和躯体化水平现状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 |
2.3.1 研究对象 |
2.3.2 研究工具 |
2.3.3 研究过程 |
2.3.4 数据统计分析 |
2.4 研究结果及分析 |
2.4.1 大学生宽恕的现状 |
2.4.2 大学生躯体化的现状 |
2.4.3 大学生宽恕和躯体化之间的关系 |
2.4.4 大学生宽恕与躯体化的回归分析 |
2.5 讨论 |
2.5.1 大学生宽恕的人口学特征分析 |
2.5.2 大学生躯体化的人口学特征分析 |
2.5.3 大学生宽恕与躯体化的关系分析 |
3 研究二 大学生宽恕的干预研究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方法 |
3.2.1 研究对象 |
3.2.2 主试 |
3.2.3 实验设计 |
3.2.4 研究工具 |
3.3 研究过程 |
3.3.1 准备阶段 |
3.3.2 实验组干预过程 |
3.3.3 后测 |
3.4 团体干预结果分析 |
3.4.1 实验组、对照组宽恕水平的变化 |
3.4.2 实验组、对照组躯体化的变化 |
3.5 讨论 |
3.5.1 针对性团体心理辅导的效果分析 |
3.5.2 针对性团体心理辅导有效的原因分析 |
4 讨论 |
4.1 大学生宽恕与躯体化的现状 |
4.2 大学生宽恕与躯体化的相关与回归分析 |
4.3 大学生宽恕干预的结果分析 |
4.4 对策建议 |
4.4.1 学校方面 |
4.4.2 家庭方面 |
4.4.3 大学生自身 |
4.5 不足与展望 |
5 结论 |
5.1 大学生宽恕水平的调查研究结论 |
5.2 大学生躯体化水平的调查研究结论 |
5.3 大学生宽恕水平与躯体化的关系研究结论 |
5.4 干预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崔健摇滚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三、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崔健摇滚乐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崔健与中国摇滚乐的诞生 |
一、崔健及其ADO乐队 |
二、地下“派对”时期 |
第二节 崔健与中国摇滚乐的形成 |
一、因《一无所有》而成名 |
二、1987-1993《新长征路上》-《解决》时期 |
三、1993-2006《红旗下的蛋》-《给你一点颜色》时期 |
小结 |
第二章 崔健摇滚乐创作的主题性 |
第一节 对生活的反思和批判 |
一、对传统与过去的反思 |
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
第二节 对“爱情”“自由”“性”主题的表达 |
一、“爱情”与“自由”的冲突 |
二、“性”主题的表达 |
第三节 对自我追求与个人存在旳思考 |
一、对自我追求的思考 |
二、对个人存在的思考 |
小结 |
第三章 崔健摇滚乐创作的艺术特征 |
第一节 音乐创作特征 |
一、富有动感的旋律 |
二、个性化的编曲方式 |
三、多元化的音乐风格 |
第二节 音乐结构特征 |
一、最早采用说唱这一音乐形式 |
二、摇滚音乐节奏性的突出 |
第三节 中西结合的表现手法 |
一、加入民族乐器 |
二、运用民族调式 |
三、“红色”歌曲摇滚化 |
小结 |
第四章 历史评价与反思 |
第一节 崔健摇滚乐的历史定位 |
一、崔健摇滚乐是时代的产物 |
二、崔健摇滚乐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的产物 |
三、崔健摇滚乐是民族审美心理需求下的产物 |
第二节 崔健摇滚乐的价值 |
一、对摇滚乐手的影响 |
二、对“真唱运动”的影响 |
三、对摇滚音乐节和3D音乐电影的影响 |
第三节 崔健摇滚乐研究启示 |
一、理论启示 |
二、实践启示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合法性的建构与消解 ——台湾蓝绿媒体北京奥运会报道传播偏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的目的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2.3 选题的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1.1 关于台湾媒体奥运会报道的研究 |
2.1.2 关于台湾媒体与政党意识形态的关系研究 |
2.1.3 关于合法性建构 |
2.1.4 关于媒介话语分析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2.3 文献综述述评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方法和技术路线 |
3.1.1 研究对象 |
3.1.2 研究方法 |
3.1.3 技术路线 |
3.2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3.2.1 研究重点 |
3.2.2 研究难点 |
3.2.3 研究创新点 |
4 研究过程与分析 |
4.1 理论阐释 |
4.1.1 合法性及其传播偏向 |
4.1.2 新闻报道中的合法性传播问题 |
4.1.3 台湾蓝绿媒体北京奥运会报道中的合法性偏向 |
4.2 《中国时报》《自由时报》北京奥运会报道传播偏向的话语内容分析 |
4.2.1 奥运报道中的意识形态合法性偏向 |
4.2.2 奥运报道中的制度合法性偏向 |
4.2.3 奥运报道中的政绩合法性偏向 |
4.3 《中国时报》《自由时报》北京奥运会报道传播偏向的话语形式分析 |
4.3.1 文本:话语选择与新闻事件的建构 |
4.3.2 语境:话语实践与社会实践的互动 |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1.1 不同政党偏向的媒体在合法性的建构与消解策略组合上存在差异 |
5.1.2 政党对意识形态的控制力度与媒体报道的传播偏向程度呈正相关 |
5.1.3 蓝绿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建构了不同的身份认同 |
5.2 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让·皮埃尔·热内电影“戏谑狂想式”美学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让·皮埃尔·热内电影创作概况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研究方法及创新价值。 |
第二章 “戏谑狂想式”影像美学建构 |
第一节 色彩营造“戏谑狂想式”梦境 |
一、高饱和色彩营造视觉情感 |
二、暗色调营造阴郁氛围 |
第二节 反常规的镜语因子 |
一、短焦距镜头的影像表达 |
二、运动镜头的巧妙运用 |
第三节 “吸引”与“疏离”的悖论 |
第四节 “人物速写”的勾勒模式 |
第五节 动画与特效的持续性结合 |
第三章 “戏谑狂想式”叙事美学表征 |
第一节 “畸零人”的承载者:身份困境与自我消解 |
一、特殊癖好的承载者 |
二、身体缺陷的边缘人 |
三、颠倒的成人孩童印象 |
四、病态人物群像化设置 |
第二节 “多米诺骨牌”效应:宿命式往复循环 |
一、《童梦失魂夜》:一滴眼泪的自我救赎 |
二、《尽情游戏》:连锁式复仇行动 |
三、《黑店狂想曲》:自杀式回环 |
第三节 超现实主义狂想:心理机能结构 |
第四节 反现实主义美学:模糊性与探索性 |
第四章 谱写历史与残缺记忆的戏谑狂想曲 |
第一节 父母意象缺失与孤儿意象重组 |
第二节 残缺主题与创伤根源 |
第三节 俄狄浦斯情结的戏谑性隐喻 |
一、“弑父娶母” |
二、父权隐喻的狂想 |
第五章 让皮埃尔热内电影与法国文化的同构关系 |
第一节 法式幽默的暧昧性 |
第二节 代的崩溃瓦解与废墟巴黎意象 |
第三节 跨国身份与陌生化自我 |
第四节 法国记忆的彰显与压抑的回归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 |
(9)迷笛音乐节中文化表征过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快餐化”节事旅游的乱象 |
1.1.2 音乐节的壮大与新生 |
1.1.3 文化表征在音乐节事研究中的延伸 |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路线 |
1.3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
1.3.1 研究重点 |
1.3.2 研究难点 |
1.3.3 创新之处 |
1.4 研究意义 |
1.4.1 现实意义 |
1.4.2 理论意义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
2.1 文化表征的理论基础及在旅游中的相关研究 |
2.1.1 表征的界定 |
2.1.2 什么是文化表征 |
2.1.3 旅游中文化表征的研究 |
2.2 消费者的身份研究 |
2.2.1 身份的界定 |
2.2.2 身份的思辨之路 |
2.2.3 旅游中身份的研究 |
2.3 旅游中“表征”与“身份”关系的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音乐节的研究综述 |
3.1 音乐节概念的定义 |
3.2 西方音乐节相关的研究 |
3.2.1 医学角度的人文关怀 |
3.2.2 管理和经济相关的研究 |
3.2.3 文化方面及心理学的角度 |
3.3 迷笛音乐节及相关文献 |
3.3.1 迷笛音乐节:媒体报道和参与方记忆 |
3.3.2 迷笛音乐节:学术观点与言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方法 |
4.1 质的研究:方法论的指导 |
4.2 研究方法 |
4.2.1 个案研究 |
4.2.2 资料收集 |
4.2.3 资料分析 |
4.3 研究伦理 |
4.3.1 研究现场的可进入性 |
4.3.2 研究者的主体间性 |
4.3.3 研究者的取舍 |
第五章 迷笛音乐节的概况 |
5.1 迷笛音乐节的介绍 |
5.1.1 迷笛音乐节是什么 |
5.1.2 迷笛音乐节的音乐类型 |
5.2 迷笛音乐节所属的时代回溯 |
5.2.1 英美摇滚音乐发源的时代背景及其发展历程 |
5.2.2 摇滚音乐在国内传播及音乐节发源的时代背景 |
5.3 迷笛音乐节的发展历程简介 |
5.3.1 音乐节的开始,班子的源头 |
5.3.2 初试牛刀,走出校园的迷笛音乐节 |
5.3.3 商业扩张,一路南下的五年 |
5.3.4 无序到有序:团队相对标准化的音乐节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迷笛音乐节中第一表征的解构与建构 |
6.1 田野中第一表征的观察建构 |
6.2 音乐节中表征的迷笛文化 |
6.2.1 迷笛音乐节中的音乐文化的源头 |
6.2.2 文化和情结的来源:共同的根 |
6.3 迷笛音乐节管理运营中的技术表征 |
6.3.1 迷笛音乐节运作的技术架构 |
6.3.2 迷笛音乐节中运作过程的技术解构 |
6.4 迷笛音乐节的发展与变化 |
6.4.1 原生文化的生长与传递 |
6.4.2 技术的摸索与发展 |
6.5 迷笛音乐节中第一表征的概念呈现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迷笛音乐节中第二表征的传递与延展 |
7.1 迷笛音乐节中文化身份的进入、创造与发展 |
7.1.1 核心受众的聚集:参与者的进入 |
7.1.2 音乐节现场集体符号的创造与共享 |
7.1.3 日常之外的阈限空间 |
7.1.4 参与者文化身份的发展变化 |
7.2 第二表征概念的完成,迷笛音乐节中的身份认同 |
7.2.1 音乐节中第二表征概念的接收与延展 |
7.2.2 共睦态,音乐节空间中的身份认同 |
7.3 意义的生成:构建中的“乌托邦”,分享与沉醉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迷笛音乐节中文化表征的循环 |
8.1 “不确定”事件发生在循环中的态度呼应 |
8.2 主办方在表征中的自我精进 |
8.3 并未解决的困扰:报批与安全的标准化 |
8.4 循环中的理解、接纳与期待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迷笛音乐节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访谈者基本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传播策略研究 ——以爱奇艺《偶滴歌神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视频成为传播的主要竞争力 |
1.1.2 网络自制节目类型逐渐多样化 |
1.1.3 网络自制节目质量良莠不齐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和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和重难点 |
1.4.1 主要创新点 |
1.4.2 研究重难点 |
1.5 国内外研究成果 |
1.5.1 国外研究成果 |
1.5.2 国内研究成果 |
2 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发展现状 |
2.1 网络自制综艺节目 |
2.1.1 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内涵 |
2.1.2 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类型 |
2.2 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兴起的原因 |
2.2.1 国外自制网站的成功经验 |
2.2.2 版权购买成本日渐攀升 |
2.2.3 国家政策的变动 |
2.2.4 资金涌入、人才云集 |
2.3 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基本特征 |
2.3.1 节目类型多样化 |
2.3.2 节目风格互联网化 |
2.3.3 盈利模式多渠道化 |
2.3.4 网综反输传统电视台 |
2.4 代表性节目《偶滴歌神啊》概况 |
3 《偶滴歌神啊》传播策略分析 |
3.1 传播主体分析 |
3.1.1 主持人 |
3.1.2 鉴音团 |
3.1.3 嘉宾 |
3.1.4 幕后制作团队 |
3.2 传播内容 |
3.2.1 节目形态稳中求变 |
3.2.2 节目内容凸显互联网特色 |
3.2.3 后期创作融入多种元素 |
3.3 传播渠道分析 |
3.3.1 爱奇艺的崛起 |
3.3.2 播放渠道:跨终端、多屏化传播 |
3.3.3 推广渠道:以微博营销为主 |
3.4 传播受众分析 |
3.4.1 《偶滴歌神啊》受众定位 |
3.4.2 《偶滴歌神啊》受众信息 |
3.4.3 《偶滴歌神啊》与受众的互动 |
3.5 传播效果分析 |
3.5.1 影响受众:正确价值观的传递 |
3.5.2 营销效果:定制化广告 |
4 《偶滴歌神啊》对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启示 |
4.1 打造自制节目的高品质内容 |
4.1.1 注重节目类型的创新,走差异化道路 |
4.1.2 增强冲突性,打造具有戏剧效果的纯网综艺 |
4.1.3 融入互联网特色,利用网络热点创作节目 |
4.1.4 增强节目语言的幽默性,满足受众娱乐需求 |
4.2 坚持自制节目的“用户思维” |
4.2.1 以受众为本,增强节目的互动 |
4.2.2 利用大数据技术,精准定位受众 |
4.3 综合运用多种剪辑技巧,保持节目吸引力 |
4.3.1 特效字幕增强信息量,渲染节目氛围 |
4.3.2 爆笑镜头,突出娱乐性、戏剧性 |
4.3.3 音乐、音效的合理运用,增强节目感染力 |
4.4 打造多样化的播放、推广渠道 |
4.4.1 播放渠道全覆盖,深化网台联动 |
4.4.2 利用微博平台,打造粉丝社交空间 |
4.5 优化广告植入,打造“共赢”局面 |
5 结语 |
6 致谢 |
7 参考文献 |
四、访谈:假唱该不该(论文参考文献)
- [1]清音情缘:田临平访谈[J]. 谭春艳. 四川戏剧, 2022(02)
- [2]偶像“反迷”群体的亚文化研究 ——以蔡徐坤“反迷”为例[D]. 陈慧娴.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侗族琵琶歌传承研究[D]. 张嘉诚.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7)
- [4]新时代大学生偶像崇拜及其引导教育研究[D]. 梁惠婷.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7)
- [5]大学生宽恕与躯体化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 秦丽娜.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6]崔健摇滚乐研究[D]. 周雅琦.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7]合法性的建构与消解 ——台湾蓝绿媒体北京奥运会报道传播偏向研究[D]. 石书麒. 北京体育大学, 2019(08)
- [8]让·皮埃尔·热内电影“戏谑狂想式”美学风格研究[D]. 李冰瑶. 上海戏剧学院, 2019(02)
- [9]迷笛音乐节中文化表征过程的研究[D]. 吴少峰.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7)
- [10]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传播策略研究 ——以爱奇艺《偶滴歌神啊》为例[D]. 李纯. 广州体育学院,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