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产业经济分析

高等教育产业经济分析

一、高等教育产业的经济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孟庆蛟[1](2020)在《影子教育产品的经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当代影子教育现象开始形成;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影子教育开始引起国际学术界关注;当前,影子教育作为一种市场行为已经具有了较大的经济规模和社会影响,家庭购买影子教育产品的比重和支出都在不断提升。中国教育学会调研发现:2016年,中国影子教育市场规模超8000亿元,学生规模超1.37亿人次。因此,对作为市场行为的影子教育进行经济分析存在必要性。当前鲜有基于经济学范式的影子教育分析,学术界对影子教育的讨论主要集中于教育学和社会学视角:前者多集中于分析教育效果,后者多集中于分析教育公平,且双方均关注影子教育规范。但是,宏观层面的影子教育规范需要对等的宏观层面的影子教育产生条件,但既有的从家庭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等角度研究影子教育产生条件的理论却集中于微观层面,而根据微观条件分析提出宏观政策规范会产生视角上的错配。分析影子教育产生的宏观条件需要基于经济学范式的影子教育概念界定。人们接受教育的目的包括两类:一是提高人力资本,二是获得受教育证明以降低市场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以此为基础,构建影子教育的私有性、补充性和证明性特征,并据此构建三组分析维度:①公共性和营利性,②主体性和补充性,③同质性证明性、异质性证明性和无证明性。进而将教育内容分为四个二级分类十二个三级分类,将影子教育归于一个二级分类,分成三个三级分类。此外,根据形式的不同,将影子教育产品划分为线上影子教育产品和线下影子教育产品两类。在界定影子教育边界的前提下,根据补充性和证明性特征发现:影子教育产生的宏观条件包括主流教育赠与性和通过考核的不确定性两类。这不仅为影子教育政策制定提供了对等的宏观视角,而且为影子教育产品的经济分析构建了根本前提。据此,分别从四个角度对影子教育产品进行经济分析:第一,影子教育产品消费者选择的一般分析。研究发现,家庭对主流教育的预期收入越高、接受即期主流教育的成本越低、所处教育环境的均衡度越高,消费者在即期购买影子教育产品的概率会越高,从而在理论上发展了MMI理论和EMI理论;第二,影子教育产品生产者选择的一般分析。影子教育企业天然具有轻资产性和服务滞后性的特征,构建信任度模型后发现,这种特征会使消费者产生企业会“跑路”的担忧,也会使生产者对自身企业中的教师产生“自立门户”的担忧。于是,生产者开始选择企业上市以发出“正规”的信号。对新三板上市影子教育企业分析后发现,上市作为品牌可以促进影子教育企业的财务绩效提升,且轻资产性特征越明显,这一作用越强。而排除掉这一作用后发现,上市行为仍然会导致业绩“变脸”,从而发展了基于盈余管理的IPO效应理论。第三,影子教育产品消费者选择的异质性分析。将影子教育产品分为形式异质而内容同质的线上和线下影子教育产品,分析消费者选择成本更高的线下影子教育产品的条件。将社交影响消费区分为消费者内部和外部视角,提出了社交指数的概念。构建社交强度和社交距离两个一级指标,前者包括被认同和炫耀,后者包括权威度和亲密度。研究发现:社交指数及下属指标对消费者购买线下影子教育产品在统计上显着,而对线上影子教育产品的购买在统计上不显着。表明在消费者面对异质性选择时,线下影子教育通过社交显着影响了消费者的选择。第四,影子教育产品生产者生产的异质性分析。线上影子教育企业促成了线下影子教育企业的转型:从“大班+名师”到“小班+普通教师”。线上影子教育提升了新兴线下影子教育的劳动力数量和教育经验。因此,由于高资本产出弹性和正的人力资本外部性,新兴线下影子教育企业相比于传统线下影子教育企业对潜在劳动力和行业内劳动力更具吸引力。四个角度的分析分别阐明了在什么条件下消费者选择购买影子教育产品、什么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让消费者选择购买自己的影子教育产品、消费者在什么条件下会购买相对于线上影子教育产品质同价高的线下影子教育产品、生产者在线上影子教育的影响下如何转型才能让消费者选择购买自己的影子教育产品。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王迪[2](2020)在《基于经济福利视角的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制造业是涉及国民经济多个门类的一个复合产业群体,产业链条长、产品种类繁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物质基础,是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安康的重要保障,也是我国实现创新驱动战略的主战场,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中国经过70年的发展,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制造业)门类的国家,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制造业)产品中,有220多种产品中国的产量占居全球第一(苗圩2019)。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0年中国制造业总体规模(增加值)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制造业大国,2018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世界的份额达28%以上,并培育出了一批大型企业集团,实现了“制造大国”的目标。德勤有限公司和美国竞争力委员会于2016年、2013年和2010年分别发布了《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中国均超过美国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制造业国家。世界经济论坛、瑞士洛桑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等组织在对国家的总体评价中对中国制造业也有类似的推理结论,但另一方面,世界银行统计指标显示,我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约为美国的10%,单位制造业增加值能源消耗占全球水平的19.3%,出口产品质量召回事件每年均有发生。2017年以来的中美贸易摩擦,美国对我国中兴和华为等高技术制造产业的钳制行为,对我国信息通信产业、产业安全和就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中美乃至全球的股市均大幅下跌,反映了对未来制造业和市场的悲观预期。中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全球排名名列前茅,在新的国际政经环境下,却为何如此“易受攻击”?尽管不少微观分析指出中国在某些产业上存在短板现象,但应如何客观、冷静和全面的评估中国制造业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水平,目前已有的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已不能解释新的现象,如何评价、解释和修正已有的制造业竞争力评价,为政府决策和企业运营提高有效支撑,进而保障国家安全和产业安全,优化国内和跨国制造业企业的经营策略,是急迫的任务。传统的基于国际贸易理论的产业竞争力研究,过度侧重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的应用,通常在微观层面上,论证在国际贸易中,各竞争对手的实力及其在优胜劣汰的生存搏斗中的现实,各国产业的此消彼长,有限市场份额的激烈争夺,弱肉强食的策略效应等,产业竞争力理论的“色彩”是十分“冷峻”的(金碚1996)。但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应考虑政府管理立场,注重产业对提高本国人民整体生活水平,服务和应用于社会和经济进步的作用,因此,有学者认为,产业竞争力评价应包含更强的福利经济分析乃至价值判断因素(金碚1997),以斯密为代表的富国裕民之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可应用于新时期的产业竞争力研究,不仅要关注各经济体国家(或地区)如何促进国际分工、产业互补,更要注重本国(或地区)人民的人均收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增进法律法制的完善、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价值、环境得到更好的保护、减少服务型政府的经济腐败等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制造业对福利经济(不仅仅是对本国)的贡献应纳入产业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中。近年来,各主要工业化发达国家纷纷制定了促进本国制造业发展和提高竞争力水平的战略措施,如德国的“工业4.0”,美国的“制造业再回归战略”,英国的“英国工业2050战略”,日本的“日本制造业白皮书2018”等,2015年5月,我国政府颁布了“中国制造2025”,这些政策措施中带有经济福利的成分,但从学术研究观察,总体上缺少理论论证和逻辑依据的支持,目前,国内和国外学术界很少有关于经济福利与制造业产业竞争力之间改善错位、协同发展的理论研究。福利经济是涉及到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的交叉概念,福利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以Arthur Cecil Pigou(1877-1959)1920年《福利经济学》一书的发表为标志,福利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是研究经济活动对一国(或地区)人民生活福利的影响,说明如何能实现一国人民短期和长期、直接和间接福利的增长和最大化。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对于提高本国人民的整体福利水平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有学者认为,一国(或地区)产业竞争力的提高,不必然使得别国的民族产业失去生存和发展空间,进而使得该国的福利受到根本性损害。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可能推动(区域)经济朝着普惠、包容、平衡和共赢的方向发展。福利经济学视角下的产业竞争力理论与侧重零和博弈的传统产业竞争力理论存在较大差异。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在梳理西方福利经济学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经济福利思想及其新进展等成果的基础上,综述归纳了产业发展应重点关注的经济福利视角的具体内容,结合与波特钻石理论模型(Michael Porter diamond Model)的一致性分析,本文提出了福利经济和制造业产业竞争力之间三个方面的支撑和替代要素:产业现状实力表征要素、产业发展潜力表征要素、产业环境优势表征要素。即:制造业产业实力为社会福利提供了现实基础,制造业产业的发展潜力为社会福利提供了未来保障,制造业产业环境优势与社会福利经济互相促进和成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水平反映机理模型的研究假设,本文提出了九个反映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假设(维度指标)。(第二章和第三章)为了能够更好的对“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这个概念(复合变量)进行测量,并验证理论假设,本文结合管理学专家马庆国教授(2008)提出和验证的基于构想效度(Construct Validity)的探索性因子分析法(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EFA),通过收集调查问卷和统计分析,来验证理论假设的正确性,收集辅助证据淘汰与假设相反的问卷问题,分别建立了“9-306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指标池”,“5-101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指标”,“4-21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指标”,三轮次问卷调查以及信度、效度检验后,顺利通过统计检验,建立了“4-19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即净化后得到目标层含有4个维度指标和19个具体测量指标。(第四章)基于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为了能够真实反映基于经济福利视角下的国际比较,结合可获得的、权威机构的统计数据构造了复杂面板数据,即从2012-2018年中国、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韩国、巴西和印度等9个国家,包含4个维度指标共19个测量指标的连续8年统计数据,采用标准化的指数加权法和回归分析的数学模型进行综合评价,本文向我国制造业产业理论、产业运行和产业管理等方面57位专家发出定向调查问卷,采用利克特量表(Likert scale)进行权重量化,测量结果显示:近8年来,中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水平处于美国、德国和日本之后,位列第四位,排名在英国、法国等其他国家之前,印度和巴西处在较弱地位。中国在产业规模上较其他国家有竞争优势,解释了对于具有庞大人口基数的国家,产业规模是具有优势竞争力的基础;在质量效益上,中国虽有小幅提高,但到目前为止,与美国、德国等工业化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上,这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中国产业战略提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显示,产业结构不合理是中美贸易摩擦中中国比较被动的根源之一,中国与美国、德国、日本在产业结构上差距明显,我国应注重基础研究、共性技术研发,而不应妄自菲薄;在可持续发展能力上,中国保持小幅上升,同美、德、日相比也存在差距。根据4个维度指标和19个测量指标的分析,本文提出了若干针对中国制造业竞争力水平提升的政策建议和实现路径。(第五章、第六章)最后在第七章提出了本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包括评价体系、指标优化方面的改进建议。本文所用的研究方法、章节安排说明、技术路线和创新点统一编排在本文第一章的第三节和第四节。

冯斐[3](2020)在《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是现代服务业中极具发展潜力的产业部门,两者既具有内在差异,又具有不可分割的天然联系。“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化属性是旅游业更具魅力的产业属性,其文化比重及其价值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影响效用不断扩大,是一种必然的积极的产业发展趋势。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发布的信息,全世界旅游活动中约有37%涉及文化因素,文化旅游者以每年15%的幅度增长。“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蓬勃发展的旅游产业,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为文化事业繁荣拓展了传播途径。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经历了40年起飞、赶超和跨越式发展,旅游业通过“涓滴效应”和“溢出效应”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2017年,我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9.13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4%。旅游直接就业2825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90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28%1,可以说,旅游业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但是,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各产业部门亟待通过模式创新与产业融合,打造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增长新引擎。因此,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既是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也是向国际社会积极倡议“一带一路”愿景,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必由之路。长江经济带作为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纽带,在地理区位上横跨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覆盖全国21%的国土面积,GDP和人口占比均超过全国的40%,域内拥有以长江流域文化为载体,丰富多元、底蕴深厚的文旅资源。伴随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以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为主的文旅经济也从单一扩张转向融合发展,开始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占据越来越突出的地位。然而,“实践之树常青,但理论却是灰色的”,相比于如火如荼的区域文旅融合发展实践,对于文旅融合产业的理论研究却相对滞后,尤其是将长江经济带作为研究区域,对其文旅融合产业的体系性研究仍然较为匮乏。因此,本研究以资源创新理论为基础,采用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特征分析—能力评价—区域差异—效率测度—影响因素—对策建议”为研究框架,对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包括:(1)通过详实的文献梳理与概念辨析,对文旅产业的资源系统和融合发展的协调性进行了阐释;(2)借助历史分析法与知识图谱可视化,对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发展脉络进行了系统分析,对该区域文旅融合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行了识别;(3)基于专家访谈与统计分析,构建了系统而全面的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体系;(4)并对长江经济带区域内部各要素维度的资源能级进行了有效评价,从而挖掘区域内的空间性与时间性特征;(5)基于时空特征,对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6)基于研究结果对未来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的协调发展提出政策建议。通过对以上问题进行深入和系统地研究,本文研究发现:(1)我国区域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在资源端存在阶段性特征,包括2007年以前的项目带动阶段、2008至2010年的要素驱动阶段;2011至2013年的融合发展阶段以及2014年之后的创新驱动阶段;(2)区域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体系具有多层级结构,由基底层、中间层、潜力层三个层级以及条件性资源、主体性资源、发展性资源3大体系构成;(3)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能级的区域特征呈固化态势,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下游区域“多极均衡发展”、中游地区的“两翼互补拉动”、上游地区的“四川单极突进”总体发展态势;在时间序列上呈现稳态提升趋势,尤其是2011年进入融合发展阶段以来,文旅融合资源总体水平快速增长。(4)文旅融合产业资源利用效率时变性特征明显,且投入冗余情况较严重,具体表现为:1)总体层面及三大区域都表现出阶梯上升状的资源利用效率特征;2)主体性资源系统中的文旅企业规模、文旅人资规模以及发展性系统维度中的文旅生态资源、区域创新资源的投入冗余率较高;3)从区域来看,与上游和下游相比,中游地区的投入冗余情况相对较好,各项投入要素的冗余水平基本平衡。(5)资源要素对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影响程度及作用方向不尽相同。其中,文旅市场规模HB与文旅生态资源ML对于区域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具有显着的带动作用;相反,区域交通条件FCD、对外依存度FTD、文旅品质资源QRS对现阶段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则具有一定的消极阻碍作用。最后,提出了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协调发展5个方面的建议:(1)建立全域视角的要素协调平台,探索文旅融合产业新形象与新品牌;(2)注重区域资源开发与产品创新,促进文旅市场主体内新业态的形成;(3)协同旅游、经济与生态间关系,提升区域文旅产业耦合度与融合性;(4)正视沿线省区的空间差异特征,通过跨区合作实现优势资源的互补;(5)降低文旅融合过程的投入冗余,实现长江经济带文旅产业高效发展。

侯睿婕[4](2020)在《中国研发资本存量估算及其经济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正处于向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转变的阶段,政策制定需要统计支撑,另一方面,我国R&D投入产出率和经济转化率过低,创新引领发展路径不明,这两大问题对科学测算以R&D为代表的知识存量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提出了迫切的现实需求。随着R&D资产属性日益凸显,SNA-2008建议对R&D进行资本化处理,多个发达国家据此改革本国的R&D核算方法,为我国开展R&D资本化核算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在此背景下,在SNA-2008框架下探讨适合我国的R&D资本化核算方法、估算R&D资本存量并分析其经济效应成为必然之举,亦具有深远意义。为刻画中国R&D全貌,须对不同地区、不同技术水平、不同活动类型R&D资本存量进行估算并分析其经济效应。首先,利用辅助指标和统计检验补全R&D支出及其构成并调整行业分类和统计口径;其次,采用总成本法和完全资本化模式进行“R&D支出→R&D产出→R&D投资”调整;再次,详细讨论R&D投资价格指数、R&D资产折旧率、初始R&D资本存量等参数的设定方法并采用BEA方法估算R&D资本存量;然后,按照不同核算规则将企业、非企业部门的R&D计入GDP;最后,在增长核算框架下测算R&D资本产出弹性并对规模报酬不变性质进行检验。R&D资本化核算引起GDP上调,但各省份上调的幅度不一,可能导致排名变化。此外,R&D资本化核算对各生产要素产出弹性的测算结果产生影响,如果不进行R&D资本化,R&D的产出弹性会被低估,其他生产要素的产出弹性也会出现较大误差,反之则可以提高生产函数的拟合优度,相对准确地测算各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真实贡献。地区层面结果显示:首先,就资本存量而言,全国R&D资本存量呈快速增长趋势但增速放缓;各省份R&D资本存量基本呈增长趋势但地区差距显着,地区间差距是主要来源且有扩大趋势;空间分布从以北京为主导的单极格局转变为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三足鼎立的多极格局;全国科学研究资本存量约占试验发展资本存量的1/4,各省份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资本存量呈增长趋势但地区间差异明显。其次,就产出弹性而言,1998-2017年期间,我国经济具有规模报酬递增性质,R&D资本产出弹性平均为0.09,呈逐年递增趋势,近年来在0.15-0.16之间;除中部外的其他地区均呈规模报酬递增,东部、中部R&D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西部、东北R&D的促进作用近年来开始显现;规模报酬不变假设下,2009-2017年期间,R&D资本产出弹性为0.27,其中,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资本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04、0.23。总体而言,我国R&D资本具有相当可观的规模且空间关联日益显着,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但是,地区间R&D资本存在明显的“马太效应”,由于东部地区和试验发展的R&D产出弹性相对较高且具有规模报酬递增性质,因此,R&D资源不断流向经济水平高的东部地区和获益速度快的试验发展,导致地区创新能力、R&D内部结构的不平衡进一步加剧,进而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目标的实现。行业层面结果显示:首先,就资本存量而言,制造业R&D资本存量总体上呈快速增长趋势;以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是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但在基础研究领域没有明显优势且对传统制造业的引领作用尚显不足;传统制造业对科技创新的贡献相对减少但地位仍然重要,部分传统制造业已经成为R&D资本存量新的增长点。其次,就产出弹性而言,1990-2017年期间,我国制造业主要依靠物质资本驱动且具有规模报酬递减性质,R&D资本产出弹性平均为0.08-0.09,呈倒U型变化;高技术制造业主要依靠R&D资本驱动且具有规模报酬递增性质,R&D资本产出弹性平均为0.38-0.40,呈陡峭的倒U型变化;低技术制造业主要依靠物质资本驱动且具有规模报酬递减性质,R&D资本产出弹性平均为0.03-0.10,但未能产生持续显着的驱动作用。总体而言,制造业R&D资本存量不断累积,对行业发展产生显着促进作用,但产出弹性不高,且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报酬递减性质;高技术制造业是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其发展依靠R&D资本驱动,同时具有规模报酬递增性质,但其对低技术制造业的带动作用非常有限,且由于缺乏基础研究导致发展动力不足;低技术制造业对科技创新的贡献相对减少但地位仍然重要,虽然不断加大R&D投入以促进其转型升级,但目前来看这种促进作用只是短期的、并不持续,说明R&D成果在转化环节还存在问题。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补充R&D资本化核算理论与方法,多层面核算R&D资本并测算效应,有效解决基础数据缺失不可比问题,同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相关政策建议:完善我国R&D统计分类指标、统一我国R&D统计核算口径、优化R&D结构及地区间配置、促进R&D成果的转移和吸收、鼓励高技术制造业进入基础研究领域、促进新技术与低技术制造业有效融合。

刘思源[5](2019)在《技术革命推动的劳动关系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信息和智能技术革命对劳动关系的影响越发受到学界关注。作为世界工业体系最完整的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应深入探究技术革命对劳动关系的影响。只有弄清技术革命影响劳动关系的机理,才能在推动科技进步的同时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进而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贯彻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事业之中。根据马克思主义,对事物发展趋势的科学判断必然要建立在对理论、历史和现实的深入研究之上。但是,目前对新技术如何影响劳动关系的研究大多没能将理论逻辑同历史脉络结合起来。在可资借鉴的劳动关系演化理论中,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劳动关系演化理论强调价格机制的作用,忽视劳动关系演化的社会历史因素;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关系演化理论关注制度因素对劳动关系的影响,对科技创新的分析不足;佩蕾丝等演化经济学家提出了分析技术、金融、制度协同演化的“技术-经济范式”(Techno-Economic Paradigms,TEP)理论,虽然技术-经济范式涵盖了部分劳动关系内涵,但技术-经济范式理论并未专门探讨技术革命推动的劳动关系演化问题。鉴于上述不足,本文构建了一种技术革命(工业革命、电气革命和信息革命)推动的劳动关系演化理论框架,进而分析了劳动关系的演化趋势,并探讨了劳动关系的政府规制措施。本文可视为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原理的具体化研究:技术革命即是对生产力的具体化,劳动关系则是对生产关系的具体化。在理论研究层面,本文采用历史研究、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方法对劳动关系进行了长期的结构化研究,并分析了技术革命推动劳动关系演化的动力机制和一般规律。首先,本文借鉴佩蕾丝的“技术-经济范式”理论,提出了“劳动关系范式”(Labor Relations Paradigms,LRP)的概念。劳动关系范式是在较长时期内劳资双方普遍认同并共同遵守的共识性的行为模式,它具有促进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的作用。劳动关系范式的内涵包括能够体现劳资双方雇佣关系、分配关系、管理关系的一系列范畴,如就业的稳定性、劳动收入、劳动条件、管理方式、教育和技能培训、社会福利等。每次技术革命都会催生一种劳动关系范式,并推动新、旧劳动关系范式的更迭。随着技术革命的演化,劳动关系范式会经历“探索-巩固-衰退”的生命周期,这会推动劳动关系“紧张-缓和-紧张”的演化过程。本文结合英、美等国的历史资料,归纳了工业革命的劳动关系范式和电气革命的劳动关系范式,并结合信息和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对信息革命的劳动关系范式作出了展望。其次,本文探究了技术革命推动劳动关系(范式)演化的动力机制和一般规律。技术革命主要通过“机器-劳工替代”机制、“劳工-雇主博弈”机制和“国内-国外投资”机制推动劳动关系(范式)的演化。“机器-劳工替代”机制是随着技术条件的改变及其导致的经济环境变化,生产关系以及劳动和机器两种要素的相对价格相应地发生变化,进而造成劳工替代机器或者机器替代劳工,从而影响劳动关系(范式)的机制。“劳工-雇主博弈”机制是随着技术条件的改变及其导致的经济环境变化,劳动者和雇主之间的谈判能力会发生此消彼长的变化,进而造成雇主或工会在集体谈判中相对占据优势、改变劳资双方的利益分配关系,从而影响劳动关系(范式)的机制。“国内-国外投资”机制是跨国公司依据技术条件以及东道国的经济环境灵活调整其产业布局,进而使东道国成为资本净流入国或资本净流出国,从而影响东道国劳动关系(范式)的机制。在技术革命演化的不同阶段,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会影响上述动力机制,进而推动劳动关系范式“探索-巩固-衰退”的演化过程和劳动关系“紧张-缓和-紧张”的演化过程。政府要促进劳资和谐、为长期的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创造条件,就要以上述三条机制为抓手制定相关政策。在应用研究层面,本文结合上述理论框架,采用历史研究、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方法,分析了中国技术追赶进程中的劳动关系(范式)演化历程、动力机制及政府规制效果,并结合智能技术对劳动关系(范式)演化机制的影响和挑战,提出了智能时代政府劳动关系调节政策的转型建议。首先,中国劳动关系(范式)的演化带有明显的政府主导特征,这使得中国得以在技术追赶进程中维持相对和谐的劳动关系。其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机器-劳工替代”机制、“劳工-雇主博弈”机制和“国内-国外投资”机制都总体上促进了中国劳动关系(范式)的平稳发展,这得益于中国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政府扶持工会发展、国内投资和引进外资的快速增加等。再次,中国政府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协调发展、以财政支出带动就业、扩大公共部门就业、在劳动立法和司法中保护劳工等,这些都促进了中国劳动关系(范式)的平稳发展。最后,智能技术将可能替代更多劳工、加强雇主对生产活动的控制、削弱工会力量、促进全球产业转移等,给劳动关系(范式)的转型升级带来挑战。政府应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支持工会发展、健全劳动法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等,进而规制劳动关系(范式)、促进劳资和谐,为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创造条件。

韩俊英[6](2019)在《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方集体林区作为我国传统的三大林区之一,同时作为我国集体林区制度改革推行的试点区域,在全国率先基本完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我国森林资源与林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后,南方集体林区经过多年的经济发展,经济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各种新的社会矛盾不断凸显,特别是行政主体与经营主体在追求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平衡上的矛盾日渐成为影响南方集体林区林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的耦合发展为研究对象,在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的耦合系统中,依法行政子系统与经济转型子系统以政府职能的有效转变为媒介促进要素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厘清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对于有效辨识南方集体林区行政主体与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诉求与内生关系,有效解决行政主体与经营主体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法经济学理论、依法行政理论、经济转型理论、系统耦合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主要理论支撑,借助极差方法、距离协调度模型以及灰色系统理论等方法的综合运用,实现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的研究范式,系统分析了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的运行机理,关键影响因素与耦合度测量方法等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对涉及本文的研究文献进行全面梳理,对依法行政、经济转型以及二者关系的研究进行了全面阐述;做了相关的理论贮备,分析了法经济学理论、依法行政理论、经济转型理论、系统耦合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2)以南方集体林区10省区典型经济指标特征确定划分标准,将其划分为第一类地区、第二类地区和第三类地区,分别对三个区域的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发展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三区域的实际发展状况分别总结共性问题与个性问题,为论文后续研究奠定现实基础;(3)辨识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在文献分析与专家调查的基础上,构建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的初始影响因子集,运用灰色系统理论构建白化函数,对初始指标集合进行客观筛选,最终共得到7大类46项关键影响因素,作为构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依据。(4)对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的耦合机理进行深入分析。在对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耦合的目标、功能以及结构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对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主分量各序参量之间、主分量与子系统之间以及各子系统之间的耦合机理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理论分析,为二者耦合发展的评价与耦合度表征奠定基础。(5)构建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耦合度评测方法体系。结合研究对象实际特点,在对关键影响因素进行有效整合的基础上,设计了包括行政经济主分量和资源条件子系统、科技创新子系统、社会环境子系统以及市场环境子系统等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行政经济主分量主要包括经济环境、产业环境与行政环境影响因素指标,三者的指标要素能够很好地表征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的具体效应,而关键影响因素中资源条件、科技创新水平、人文与地理环境以及资金与市场环境则分别对应设计为资源条件子系统、科技创新子系统、社会环境子系统和市场环境子系统等要素指标,作为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的辅助子系统来表征子系统间以及主分量与子系统间的耦合度。结合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度测量的实际需要,分别用极差方法、距离协调度模型以及灰色关联度模型构建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耦合度测量方法体系,其中运用极差方法确定指标与序参量权重系数,运用协调度与灰色关联度模型测量耦合度。(6)以广东省为例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的评价进行了实证研究,以进一步检验前述研究结论,特别是耦合度测量指标体系与耦合度测量方法体系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7)针对南方集体林区10省区的共性与个性问题,结合实证研究结论,给出适用于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的保障对策。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的耦合发展是一个全新的理论命题,但是二者的耦合具有广泛的现实与理论基础。南方集体林区10省区之间无论是在依法行政还是经济转型发展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林业经济相对发达的省区,表现出法治政府建设相对规范,政府行政效率和依法行政水平较高,直接反映了林区经济转型发展与依法行政存在一定的内生关系。正确处理好依法行政、政府职能转变与经济转型发展之间的关系,是解决南方集体林区林权改革后新生矛盾的有效路径。

高媛柯[7](2018)在《财政教育支出政策的经济分析 ——基于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比较》文中认为近年来,通过教育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开始释放新一轮人力资本红利,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同的教育类型,人才培养的方式和目标不一样。当前,高校扩招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频出,201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就业形势愈发严峻。而相比之下,职业教育形势显得较为缓和。随着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创新驱动等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备受市场欢迎,职业教育就业率稳步上升并在2017年首次超过本科生。并且,伴随国家提高技术工人待遇政策的推出,职业教育毕业生的收入也越来越可观,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教育回报差距在逐渐缩小。劳动力市场结构问题的日益凸显,引发了人们对是否存在过度教育以及应该优先发展普通教育还是职业教育的问题的思考。教育产品具有准公共产品属性,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无论是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还是对缩小收入差距、改善弱势群体的地位都有显着作用,政府对二者的发展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必须承担起两种教育的规划、管理及发展的责任,这就涉及到财政教育支出政策,包含政府出资多少、出资方式是什么、哪级政府出、财政资金使用效果等多个问题。此外,仅靠政府有限的财力来维持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并不现实也缺乏合理性,因此如何合理、有效地分担普职教育发展成本,也是财政政策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所以,本文将在公共政策的框架下,尝试对我国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财政支出政策进行全面的对比分析,以期更好地探索促进两种教育协调发展的路径。具体讲,本文共包括以下七个部分:第一章为导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分析了在公共财政支出政策框架内如何研究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写作过程中使用的研究方法,总结前人已有成果,为本文的研究提供方向。第二章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一般分析。首先从两种教育的相关概念入手,具体涉及各自的含义、特征以及内部体系;然后梳理了财政支持两种教育发展的基本理论,包括人力资本理论、内生增长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公共产品理论;之后进一步分析了普职教育财政支出所产生的经济社会效应。第三章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现实考察。具体包含五个方面,分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两种教育体系的发展脉络、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比较、财政支出方式比较、财政支出效应比较以及两种教育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从以上分析中可以对当前我国普职教育财政支出现状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同时通过两者的对比可以得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财政支出在规模、结构、方式等各个方面均呈现出不合理的状态,职业教育仍然是当前教育事业发展中的短板,从而为本文政策建议章节创建基础。第四章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成本分担机制。首先介绍了教育成本分担的理论依据和现实需要;然后对两种教育财政成本进行了相应的测算,发现职业教育财政成本低于同阶段普通教育财政成本;接着对我国教育成本分担体系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出现行两种教育的成本分担体系看似多元化实则单一化的格局;最后指出当前两种教育成本在政府、个人、企业之间划分存在的问题。第五章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财政支出体制。首先介绍了因教育公共产品属性难以确定所引起的财政教育支出的多方博弈机制。然后分析了各方博弈行为可能带来的效率损失。最后,指出当前我国普职教育财政支出在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匹配度、转移支付制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第六章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在本章中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选择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高等本科和高职高专、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为评价对象,基于规模报酬可变的BCC模型,从政府财政投入角度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校建设这三个产出角度对普职教育财政支出效率进行了评价。发现我国普职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整体较高,但不同教育类型之间存在一定差距,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绩效好于普通教育。第七章为完善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政策选择。本章基于前述分析,提出了一系列优化我国普职教育财政支出的政策建议,包括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力度、调整财政教育支出结构、改进财政教育支出方式、促进教育成本合理分担与补偿、理顺教育财政支出体制、提高财政教育支出效率。本文综合了多种研究方法,对我国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教育财政支出政策问题进行了分析,包括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文献研究与资料归纳相结合、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本文的创新之处。一是研究视角有新意。不同于以往教育领域的研究仅限定在某一种单一的教育类型,本文从对比的角度对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两种教育模式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对比,为我国优化财政教育支出总量与结构,促进普职教育协调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二是采用计量分析方法,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两个方面对普职教育财政支出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借助软件(EViews8.0),建立了面板模型(Panel-Data Model)和VAR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结果显示职业教育支出效应更为显着,从而为我国制定职业教育发展政策提供依据。三是本文使用了比较前沿的效率测算方法(数据包络DEA),对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高等本科和高职高专、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的财政支出效率进行了测算与评价,以结果导向发现问题,从而为普职教育领域绩效评价的开展提供现实支撑。

陈红梅[8](2014)在《相邻环境权益的私法保护》文中研究指明环境权益的保护需要环境法与众多传统法律部门的协同与配合。相邻环境权益就是发生在相邻关系领域中由相邻主体所享有的环境权益。在私法中,相邻关系制度是最能凸显民法与环境法内在联系的法律制度,因为环境污染和破坏首先影响到的就是“邻居”。自罗马法开始,民法相邻关系制度就有对环境权益保护的内容。早期的相邻关系制度主要是通过对相邻环境财产权益的调整来达到实现环境保护的功能,调整相邻关系的法律一般不调整人身伤害或是人格权侵害。随着现代社会环境的急剧恶化,相邻关系中通风、采光、眺望、生活安宁等环境人格权益的保护逐渐得到了重视。本文主要从相邻环境人格权益的视角来谈相邻环境权益的私法保护。与传统相邻关系制度的法律调整不同,相邻环境权益既具有相邻权的属性,又具有环境权和人格权的属性。因此,如何在相邻关系的制度框架内,通过借鉴国外优秀的理论和制度,规定我国环境权益侵害的理论构成,增加环境权益的私法救济内容,具体化规定责任承担的方式,以方便法律实践操作就是本文思考的起点。相邻环境权益常与人们最基本的生存利益密切相关。它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基本人权,也关系到个人的人格尊严。为了协调相邻不动产利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权益冲突,各国学说和立法纷纷提出禁止权利滥用、容忍限度、强制牺牲等各种利益衡量理论,并通过法律经济分析的路径来衡量双方利益冲突,以谋求正义和效率价值的实现。在衡量对策方面,各国立法及判例则充分通过相邻双方权利义务的平衡来调整纷繁复杂的相邻环境权益冲突。相邻环境权益的私法救济包括物权法救济和侵权法救济。在物权法救济方面,随着传统相邻关系理论的不断拓展,对具有人格利益属性的相邻环境权益予以物权法的救济不再具有理论上的障碍。相邻环境权益妨害的物权法救济有两种方式:当行为同时导致环境权益和相邻不动产物权受妨害时,相邻环境权益可通过物权请求权的行使达到间接救济的目的;当行为仅导致相邻环境权益受到妨害,却并未导致不动产物权妨害的情形,则可以通过类推物权请求权,以准物权请求权的方式来实现对相邻环境权益的法律救济。同作为绝对权请求权,物权请求权与准物权请求权具有相同的原理。在大陆法系相邻环境权益妨害构成要件中,容忍义务是判断相邻环境权益妨害违法的标准。容忍义务的判断需要通过各种因素加以衡量。对于符合构成要件的相邻境权益妨害,权利人享有排除妨害请求权、防止妨害请求权和补偿请求权对其权益予以救济。在侵权法救济方面,相邻环境权益侵害的侵权责任无论是在归责原则方面,还是在责任构成要件方面都与环境侵权有所区别。在归责原则方面,两大法系均采取了介于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原则之间的“客观过错理论”或是“过错推定原则”作为相邻环境权益侵害归责原则。由此导致在相邻环境权益侵害的责任构成要件上,各国主要集中在对侵害行为“过度性”与损害后果“实质性”的认定上加以判断。为了平衡两个相邻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法院通常需要综合考量案件中的各种因素,最终判断该侵害行为是否符合过度性及损害后果是否具有实质性进而得出是否承担责任的结论。通过考察,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关于相邻环境权益侵害的救济方式虽有不同,但难以区分孰优孰劣。最后,本论文通过审视我国有关相邻环境权益私法保护的立法、司法实务及理论见解的现实情况,分析其内在原因,检讨存在的问题,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并基于上述研究所得,针对现行立法提出对策,主张对我国现行立法进行生态化扩展,使现行的法律权利救济制度能够更加适合相邻环境权益的私法救济;针对未来发展提出立法建议,主张将这些环境权益作为独立的具体的人格权——环境人格权,在立法中具体体现出来,为相邻环境权益提供更为完善的私法保护和救济。

朱江丽[9](2014)在《异质性视角下中国空间集聚效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以来,以“造城模式”和“工业园模式”共同推进经济增长是中国政府参与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手段,也形成了中国特有的集聚发展模式。尽管这一模式在短期内促进了经济GDP增长,但是政府凭借行政力量大操大办,严重妨害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其结果是部分欠发达地区人口集聚与产业集聚程度远远跟不上空间扩张,集聚经济陷入低效化粗放型的发展瓶颈。这一现实问题暴露出理论与实践对空间集聚的认识不足,忽略了空间集聚的基本规律与属性,尤其是效率属性。因此,本文以异质性企业与劳动力空间选择为线索,解释具有不同效率属性的空间集聚的形成机理以及制度约束对其的影响,并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不仅进行数值模拟验证,而且从中国企业和人口空间集聚以及协调发展的角度提供中国空间集聚效率的实证分析。这一研究对于认识中国空间集聚发展的基本特征、把握空间集聚发展的基本规律、合理促进城镇化与产业经济发展以及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政策参考价值。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通过构建异质性企业与劳动力空间集聚模型分析不同效率属性的空间集聚形成与演变机制,发现:(1)异质性企业与劳动力空间集聚模型同样具有新经济地理模型的一般特征,即存在本地市场效应、循环因果关系、内生的非对称性、突发性集聚以及区位黏性。(2)高、低技术企业在价格指数效应、本地市场需求效应以及竞争效应的影响下在地区之间流动,而且高、低技术企业具有不同的流动选择,高技术企业对技术竞争更加敏感,低技术企业更加依赖劳动力资源;普通劳动力在自身异质性偏好以及高、低技术企业的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下流动。(3)贸易自由度的变化会影响异质性企业与劳动力空间集聚。随着贸易自由度改变会出现决定企业集聚与分散的突破点和持续点,突破点和持续点受到工业品效用权重、普通劳动力对地区异质性的偏好、工业产品差异化程度以及经济体普通劳动力比重等经济条件的影响;贸易自由度变动对普通劳动力影响取决于贸易自由度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的合力。(4)企业与劳动力的空间选择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不仅劳动力的流动依赖于高、低技术企业的空间分布,而且高、低技术企业的流动与集聚受到普通劳动力的异质性偏好以及普通劳动力与企业家占比的影响。第二,通过异质性企业与劳动力空间集聚的拓展模型,指出地区政策和户籍制度对企业与劳动力集聚具有重要的政策效应。(1)鼓励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对促进地区集聚具有积极意义,但限制普通劳动力流入的管理政策对经济集聚发展具有消极效应。(2)户籍制度改革总体上促进人口城镇化以减速度递增的趋势,有助于缩小阶级收入差距;同时户籍制度改革效应对空间经济格局的影响效果受到了农村劳动力迁移成本以及贸易自由度的制约。第三,基于异质性企业空间集聚的层面考察中国空间集聚效率,主要统计与实证结论如下:(1)中国产业空间集聚度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中国产业经济呈现出由东向西阶梯型递减的非均衡分布特征,而且传统工业和流通部门的规模与分布范围都远远超过了现代生产型服务业。二是虽然传统产业集聚测算指标显示绝大多数产业的产业集聚度呈现上升趋势,但考虑到产业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后发现,多数产业地区聚类集聚程度没有变化或下降了。三是制造业次级产业中,以资源开采或加工类产业为代表的低技术或中低技术产业集聚度提高,但中高技术产业出现了扩散的趋势。(2)通过分析2003-2011年行业数据,验证了异质性企业集聚是造成中国集聚规模提高但集聚效率低下的原因。具体来说一是从产业专业化集聚的角度验证了越是技术水平低的产业越容易受到优惠政策刺激而集聚发展,集聚效率与集聚规模呈现正U型曲线特征;二是从地区制造业多样化集聚的角度,证明了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虽满足倒U型曲线特点但是位于集聚效率随规模增长下滑的一端;水平中等的中部地区集聚效率与集聚规模呈现正U型曲线并位于拐点右侧,崛起势头良好;西部地区集聚规模不足导致集聚效率提升潜力较好。(3)进一步在异质性企业集聚理论指导下,分别利用2008-2012年全国上市企业微观数据和2005-2007年通讯电子设备制造业微观数据分析了异质性企业集聚的影响因素,指出市场需求、市场竞争、财税政策与户籍政策是影响异质性企业空间选择、进而影响空间集聚效率的重要因素。第四,基于人口集聚的层面考察中国空间集聚效率,主要发现如下:(1)中国人口分布、流动与集聚特征是:一是中国呈现出人口密度自东向西阶梯性递减的“带状”格局以及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块状”集聚特征。二是中西部地区人口不断向东部人口集聚地区流动。三是全国范围内,尤其是劳务输出大省和劳务输入大省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四是东部发达地区城市人口分布相对集中形成了水平较高的城市群,但是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分别面临着人口集聚不足和经济集聚不足的客观困难。(2)按照理论模型所提供的结论,利用2000-2011年长三角城市数据验证了企业空间分布与城市公共投资、城市旅游发展水平、城市绿化水平等影响人口异质性偏好的因素,都是影响城市人口集聚的重要因素,同时深化出口开放将放大企业对人口的吸纳能力。(3)在人口空间集聚中人力资本越多,人口空间集聚效率越高,因而以人力资本为被解释变量,进一步分析人口空间集聚效率的影响因素:财政对教育的人均投入、中高等院校规模、第三产业占比、工业化和城镇化都对地区人力资本培育规模增长具有显着的积极影响,包括市场潜能、人口密度等经济地理条件以及工业化与城镇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地区人力资本就业规模。这折射出人才不仅在于培育,更在于“吸引与利用”。另外,从对外开放的角度,制造业FDI空间集聚促进人力资本就业规模增加,服务业FDI空间集聚有助于改善人力资本结构,进而促进中国空间集聚效率提升。第五,基于中国产业-人口-空间协调发展程度分析中国空间集聚效率,具有以下三点特征:一是中国经济发展具有以产业发展为主要驱动力,人口与空间系统开发相对滞后的特征。二是中国产业-人口-空间综合协调水平不高,尤其是产业与空间两两协调度偏低,直接拉低了空间经济协调度与集聚效率,这也反映出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不当。三是东部地区各省市产业-人口-空间系统协调度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但是这一差距表现出逐步缩小的趋势。本研究的启示是,尊重市场规律,转变政府职能,促进资本与人口自由流动,提高空间集聚效率,同时合理引导经济要素向更广的内陆地区转移,还要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发展,推进经济、人口与空间协调发展,真正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这一启示会在对产业集群发展战略、人力资本开发战略、新城镇化战略以及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方面产生较强的政策指引与参考价值。

董玉明[10](2013)在《中国产业法的经济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目前产业法经济学分析研究不足及产业政策与法律制定和实施实践的需求,本文研究工作的目的是:以中国产业法的实践为背景,以中国产业规制和促进法规范分析为视角,运用范畴分析、历史分析、经济学的规范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分析产业和产业法的基本范畴、合理性与正当性基础,并在对产业法予以产业规制法和产业促进法基本分类的基础上,分别对各类规范进行经济学分析,推导出相应的原理或规律,以便为中国产业法制的完善提供参考。全文包括六章内容。除导论和结论外,各章主要内容包括:产业法的经济属性分析、产业法的经济基础及经济学分析方法、产业规制法的经济学分析和产业促进法的经济学分析。本文首先从厘清产业与产业法的基本概念入手,通过对产业法调整对象对产业发展的影响、产业法的经济政策法属性、产业法的资源法属性的分析,力图证明产业法的经济属性,并得出产业法是法学和产业经济学共同研究对象的结论。其次,主要根据既有的研究成果,对中国产业政策和法律制度安排所依托的经济基础和基本的经济分析理念和方法进行了阐述,并重点探讨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所依托的特殊的经济基础及形成政府失灵的一些特别的原因。最后,在本文的重点创新部分,分两章内容分别对产业规制法和产业促进法及其规则形态、基本问题进行经济学分析基础上,结合实例分别对定义与范畴规范、职权与职责规范、禁业与限业规范、宣示性规范、提倡性规范和激励性规范进行了基本的经济分析,提出了产业法对这些规范进行设计时所应遵循的基本经济原理或规律。通过研究,本文认为,作为中国典型的经济法,产业法具有明显的经济属性,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划分及运行的经济原理以及中国的改革实践,是中国产业法制度安排的经济基础,而运用法律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理念和方法对产业法进行经济学分析,对于完善产业法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此同时,本文针对目前产业经济学界和法学界在产业和产业法的范畴与地位定位上的模糊、不准确或缺位问题,提出质疑,补充完善,并通过论证,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其主要涉及的问题包括:关于产业、行业、企业及消费者范畴及其关系问题;关于产业组织关系的界定问题;关于产业法所依托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问题;关于社会能否作为产业规制主体的问题;以及产业规制法和促进法之间的经济关系问题。

二、高等教育产业的经济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等教育产业的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影子教育产品的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经济行为分析的研究方法
        1.3.2 品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1.5 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影子教育实践的沿革
    2.2 教育学视阈下的影子教育
        2.2.1 影子教育的作用对象
        2.2.2 影子教育对成绩的影响
    2.3 社会学视阈下的影子教育
        2.3.1 主流教育和影子教育之间的关系
        2.3.2 影子教育与教育公平
        2.3.3 影子教育的规范
    2.4 文献评述
第3章 影子教育的概念界定和分类
    3.1 引言
    3.2 教育和影子教育的概念界定
        3.2.1 教育的概念和目的
        3.2.2 影子教育的概念
    3.3 教育和影子教育的分类
        3.3.1 基于私有性和补充性特征的教育分类
        3.3.2 基于私有性、补充性和证明性特征的教育和影子教育分类
        3.3.3 影子教育产品的分类
第4章 影子教育产生的条件分析
    4.1 引言
    4.2 影子教育的产生条件:微观家庭视角和其他因素
        4.2.1 微观家庭视角: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
        4.2.2 微观家庭视角:社会资本
        4.2.3 儒家文化传统和其他因素
        4.2.4 既有理论对现实解释的不足
    4.3 主流教育的产生条件
    4.4 影子教育产生的宏观条件:主流教育赠与
        4.4.1 主流教育赠与和影子教育的产生
        4.4.2 代际内影子教育的选择机制
        4.4.3 代际间影子教育的选择机制
    4.5 影子教育产生的宏观条件:通过考核的不确定性
        4.5.1 理论假设
        4.5.2 主流教育即期投入和远期产出分析
        4.5.3 主流教育投入的期望效用
        4.5.4 影子教育投入的期望效用
        4.5.5 影子教育投入的数量
第5章 影子教育产品消费者选择的一般分析
    5.1 引言
    5.2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5.2.1 预期教育收入与影子教育产品选择
        5.2.2 即期教育成本与影子教育产品选择
        5.2.3 所处教育环境的均衡化与影子教育产品选择
    5.3 研究设计
        5.3.1 研究对象和模型设定
        5.3.2 描述性统计
    5.4 实证结果分析
        5.4.1 预期教育收入与影子教育产品选择的实证检验
        5.4.2 即期教育成本与影子教育产品选择的实证检验
        5.4.3 教育的均衡化与影子教育产品选择的实证检验
    5.5 稳健性检验
    5.6 小结
第6章 影子教育产品生产者生产的一般分析
    6.1 引言
    6.2 理论分析
        6.2.1 一般的生产者的违约利润模型
        6.2.2 信任度模型
        6.2.3 信任度视角下个别影子教育生产者的违约利润模型
        6.2.4 信任度视角下影子教育企业的违约利润模型
        6.2.5 IPO效应视角下影子教育企业上市动机分析
    6.3 研究假设
    6.4 研究设计
        6.4.1 模型设定
        6.4.2 研究对象和描述性统计
    6.5 实证结果分析
        6.5.1 上市行为和财务绩效的实证检验
        6.5.2 作为广告的上市行为宣传与财务绩效的实证检验
        6.5.3 影子教育企业的特质强度与财务绩效的实证检验
    6.6 稳健性检验
    6.7 小结
第7章 影子教育产品消费者选择的异质性分析
    7.1 引言
    7.2 互联网背景下消费者选择影子教育产品的矛盾
        7.2.1 线上和线下影子教育
        7.2.2 线上和线下影子教育产品的选择
    7.3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7.3.1 社交强度:消费者自身视角
        7.3.2 社交距离:消费者外部视角
        7.3.3 社交指数
    7.4 研究设计
        7.4.1 研究对象设定
        7.4.2 模型设定
        7.4.3 描述性统计
    7.5 实证结果分析
        7.5.1 社交强度对影子教育产品选择的实证检验
        7.5.2 社交距离对影子教育产品选择的实证检验
        7.5.3 社交指数对影子教育产品选择的实证检验
    7.6 小结
第8章 影子教育产品生产者生产的异质性分析
    8.1 引言
    8.2 理论分析
        8.2.1 线上影子教育企业的发展和线下影子教育企业的转型
        8.2.2 线下影子教育企业转型中劳动力发展的矛盾
    8.3 研究假设
        8.3.1 产值视角下线下影子教育企业的转型
        8.3.2 新兴线下影子教育企业的人力资本深化机制
        8.3.3 潜在劳动力的选择:有效劳动视角的转型机制
        8.3.4 劳动力的内部流动:人力资源外部性视角的转型机制
    8.4 研究设计
        8.4.1 研究对象设定
        8.4.2 模型设定
        8.4.3 描述性统计
    8.5 实证结果分析
        8.5.1 新兴线下影子教育企业人力资本深化机制的实证检验
        8.5.2 有效劳动视角下线下影子教育企业转型机制的实证检验
        8.5.3 人力资源外部性视角下线下影子教育企业转型机制的实证检验
    8.6 稳健性检验
    8.7 小结
第9章 结论、建议和展望
    9.1 结论
    9.2 建议
        9.2.1 正视影子教育存在的宏观条件
        9.2.2 高中入学增加跨区域招生比重
        9.2.3 影子教育生产者应加强自身品牌建设
        9.2.4 杜绝主流教育师资参与影子教育
        9.2.5 传统线下影子教育企业应加快结构转型
    9.3 展望
        9.3.1 家庭教育和影子教育的关系
        9.3.2 线上影子教育
参考文献
附录1: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备考情况调查:本科三年级学生问卷
附录2: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备考情况调查:线下考研辅导机构问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基于经济福利视角的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及意义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章节安排
        1.3.1 研究方法
        1.3.2 章节安排
        1.3.3 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产业竞争力的概念与内涵
        2.1.2 产业竞争力研究的渊源和理论解释
        2.1.3 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础
    2.2 经济福利视角与制造业产业竞争力
    2.3 经济福利视角下制造业产业发展现状综述
        2.3.1 制造业在经济福利中的表现
        2.3.2 制造业创造的经济福利综述
        2.3.3 主要工业化国家制造业产业策略综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水平反映机理模型的构建与假设
    3.1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反映机理模型的理论背景
    3.2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反映机理模型
    3.3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反映机理的研究假设
        3.3.1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与产业实力要素
        3.3.2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与产业潜力要素
        3.3.3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与产业环境要素
    3.4 反映机理模型与波特钻石模型的一致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和假设验证
    4.1 指标体系建构和验证的理论基础
        4.1.1 信度、效度理论及变量测量
        4.1.2 调查问卷的可靠性
    4.2 变量定义及初级量表的建立
    4.3 效度检查和量表净化
        4.3.1 测量指标的整理和检查
        4.3.2 维度指标的整理和检查
        4.3.3 问项净化和信度检验
    4.4 变量检验与构建效度
    4.5 因子分析与指标体系的假设验证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复杂面板数据的模型构建及测量
    5.1 评价模型的理论基础
    5.2 产业数据统计口径的可比性
    5.3 评价指标数据的收集和获取
        5.3.1 逻辑指标向测量指标的转换
        5.3.2 测量指标的数据来源
    5.4 判断矩阵与权向量的计算
    5.5 综合评价的计算过程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指标体系的制造业竞争力测量及政策意义
    6.1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指数总体情况
    6.2 基于维度指标的中国产业竞争力分析
        6.2.1 产业规模维度
        6.2.2 质量效益维度
        6.2.3 产业结构维度
        6.2.4 产业可持续发展维度
    6.3 政策建议
        6.3.1 基于综合指数分析的政策建议
        6.3.2 基于四个维度指标的政策建议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3)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第四节 创新之处
        一、研究视角创新
        二、研究思路创新
        三、研究内容创新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一、产业融合相关研究
        二、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概念研究
        三、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研究
        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机制研究
        五、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量化研究
        六、区域层面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实证研究
        七、长江经济带文化及旅游相关研究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研究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一、研究方法
        二、数据来源
        三、长江经济带相关研究趋势
        四、文旅融合产业相关研究趋势
    第三节 研究评述与启示
        一、现有研究的进展与评述
        二、对本研究的启示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规模经济理论
        二、新资源理论
        三、资源基础理论
        四、发生学理论
        五、嵌入式理论
        六、区域增长极理论
    第二节 文旅融合产业资源体系
        一、概念界定
        二、文旅融合产业主体类型及动力机制
        三、文旅融合产业资源体系定义及属性
        四、文旅融合产业资源体系的特征
    第三节 文旅融合产业资源体系理论分析框架
        一、基于资源系统视角的分析框架搭建依据
        二、基于资源系统视角的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分析框架
第四章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发展特征分析
    第一节 长江经济带发展脉络及历史变迁
        一、总体发展脉络
        二、发展历史变迁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现状分析
        一、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及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二、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开发现状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演化特征
        一、空间功能演化特征
        二、区域政策演化特征
        三、文旅资源演化特征
    第四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系统特征
        一、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特征分析
        二、基于资源要素维度的长江经济带文旅产业发展阶段分析
第五章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体系构建
    第一节 指标体系构建的内涵依据
        一、研究设计与技术路径
        二、现有研究中文旅融合产业评价体系的描述性统计
        三、基于扎根理论对现有文献指标的三阶段编码分析
    第二节 区域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体系构建
        一、评价维度分析
        二、“嵌入式”区域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的要素系统结构
        三、评价体系的建立原则
    第三节 指标选择和评价赋权
        一、指标甄别与筛选
        二、指标评价模型
        三、指标赋权处理
第六章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综合评价
    第一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水平评价
        一、数据选取与处理
        二、长江经济带各发展阶段资源水平评价
        三、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整体水平评价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的耦合协调模型构建
        一、资源要素维度的耦合机理分析
        二、数据来源和处理
        三、评价模型和计算方法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耦合协调分析
        一、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要素各子系统发展分析
        二、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要素耦合协调度的时空特征分析
        三、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系统要素耦合协调度的类型分析
第七章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利用效率测度
    第一节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利用效率测度
        一、长江经济带总体及三大区域效率分析
        二、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发展效率分析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投入冗余分析
        一、长江经济带总体及三大区域投入冗余分析
        二、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投入冗余分析
第八章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计量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一、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分析
        二、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第二节 实证结果分析
        一、长江经济带总体层面的实证结果分析
        二、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三大区域实证结果分析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第三节 研究展望
附录一
附录二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4)中国研发资本存量估算及其经济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第三节 研究难点、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难点
        二、创新之处
        三、不足之处
第二章 R&D资本化核算文献综述
    第一节 R&D的定义及其资产属性
        一、R&D的定义及分类
        二、R&D的资产属性及相关概念
        三、R&D易混概念辨析
    第二节 R&D资本化进程及核算内容
        一、R&D资本化进程
        二、R&D资本化核算研究现状
        三、R&D资本化核算主要内容
    第三节 估算R&D资本存量的方法与现状
        一、R&D资本存量估算方法比较分析
        二、R&D资本化核算之前的存量估算
        三、R&D资本化核算之后的存量估算
    第四节 R&D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一、R&D与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
        二、R&D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宏观分析视角
        三、R&D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统计核算视角
    本章小结
第三章 SNA框架下中国R&D资本存量的估算方法
    第一节 SNA中的资本核算理论
        一、资本核算相关概念
        二、资本存量核算框架
        三、R&D资本的特殊性
    第二节 R&D资本存量估算思路
        一、R&D支出及其构成
        二、“R&D支出→R&D产出→R&D投资”调整
        三、R&D资本存量估算模型
    第三节 相关参数的估算方法
        一、R&D投资价格指数
        二、R&D资产折旧率
        三、初始R&D资本存量
    第四节 我国科技统计现状及数据处理思路
        一、我国科技统计发展历程
        二、我国现有科技统计数据
        三、R&D基础数据处理思路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省际R&D资本存量估算及其经济效应分析
    第一节 省际R&D资本存量的估算
        一、省际R&D支出构成的估算
        二、估算方法及关键参数
        三、估算结果分析及比较
        四、R&D资本存量的地区差距及分解
    第二节 我国R&D资本存量的经济效应分析
        一、R&D资本化对地区生产总值的影响
        二、我国R&D资本产出弹性的测算
        三、分地区R&D资本产出弹性的测算
    第三节 不同活动类型R&D的经济效应分析
        一、省际不同活动类型R&D资本存量的估算
        二、不同活动类型R&D资本产出弹性的测算
        三、分地区不同活动类型R&D资本产出弹性的测算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制造业分行业R&D资本存量估算及其经济效应分析
    第一节 制造业分行业R&D资本存量的估算
        一、制造业分行业R&D支出的估算与调整
        二、估算方法及关键参数
        三、估算结果及典型行业分析
    第二节 制造业R&D资本存量的经济效应分析
        一、基础数据的准备与调整
        二、制造业R&D资本产出弹性的测算
        三、不同技术水平制造业的R&D资本产出弹性的测算
    第三节 典型行业R&D的经济效应分析
        一、技术领先型制造业R&D的经济效应分析
        二、技术兴起型制造业R&D的经济效应分析
        三、装备制造业R&D的经济效应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5)技术革命推动的劳动关系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核心概念解释
        1.2.1 技术革命与技术-经济范式
        1.2.2 劳动关系与劳动关系范式
        1.2.3 演化与演进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篇章结构与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图
    1.4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本文的创新点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2章 主要劳动关系演化理论评述
    2.1 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劳动关系演化理论
        2.1.1 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劳动关系演化理论框架
        2.1.2 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劳动关系演化理论评述
    2.2 马克思主义的劳资关系演化理论
        2.2.1 马克思对劳资矛盾变化趋势的辩证分析
        2.2.2 马克思主义的劳资关系演化理论框架
        2.2.3 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关系演化理论评述
    2.3 西方非正统经济学的劳动关系演化理论
        2.3.1 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劳动关系演化理论
        2.3.2 新熊彼特学派的劳动关系演化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技术革命演进中的劳动关系变迁
    3.1 技术革命、劳动关系与劳动关系范式
        3.1.1 三次技术革命浪潮
        3.1.2 劳动关系及其衡量方式评述
        3.1.3 劳动关系范式及其特征
    3.2 从工业革命爆发至今的劳动关系变迁
        3.2.1 劳动关系变迁概述
        3.2.2 工业革命的劳动关系概述
        3.2.3 电气革命的劳动关系概述
        3.2.4 信息革命爆发以来的劳动关系演化
    3.3 技术革命演进中的劳动关系变迁特征
        3.3.1 劳动关系随着技术革命的演进而跨越式进步
        3.3.2 劳动关系的发展在特定时期可能停滞或倒退
        3.3.3 政府干预劳动关系发展愈发重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技术革命推动劳动关系演化的动力机制
    4.1 技术革命的演化阶段与演化规律
        4.1.1 康德拉季耶夫长波与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4.1.2 对技术革命浪潮的阶段划分
    4.2 技术革命推动劳动关系演化的动力机制及制约因素
        4.2.1 技术革命推动劳动关系演化的动力机制
        4.2.2 动力机制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制约因素
    4.3 技术革命推动劳动关系演化的一般规律
        4.3.1 技术革命爆发阶段的劳动关系演化规律
        4.3.2 技术革命成长阶段的劳动关系演化规律
        4.3.3 技术革命扩张阶段的劳动关系演化规律
        4.3.4 技术革命成熟阶段的劳动关系演化规律
        4.3.5 劳动关系演化规律的普遍性与差异性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技术革命推动劳动关系演化的历史证据
    5.1 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劳动关系演化
        5.1.1 工业革命爆发前夕英国的劳动关系概述
        5.1.2 工业革命爆发阶段英国的劳动关系演化
        5.1.3 工业革命成长阶段英国的劳动关系演化
        5.1.4 工业革命扩张阶段英国的劳动关系演化
        5.1.5 工业革命成熟阶段英国的劳动关系演化
    5.2 电气革命时期美国的劳动关系演化
        5.2.1 电气革命爆发前夕美国的劳动关系概述
        5.2.2 电气革命爆发阶段美国的劳动关系演化
        5.2.3 电气革命成长阶段美国的劳动关系演化
        5.2.4 电气革命扩张阶段美国的劳动关系演化
        5.2.5 电气革命成熟阶段美国的劳动关系演化
    5.3 信息革命中劳动关系不平衡发展的原因
        5.3.1 “机器-劳工替代”机制方面的原因
        5.3.2 “劳工-雇主博弈”机制方面的原因
        5.3.3 “国内-国外投资”机制方面的原因
        5.3.4 意识形态和政府调控方面的原因
        5.3.5 劳动关系不平衡发展原因的小结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劳动关系演化机制的实证检验
    6.1 基于主成分模型的劳动关系量化研究
        6.1.1 量化劳动关系的方法选择
        6.1.2 主成分模型原理概述
        6.1.3 指标选取、描述性统计与模型检验
        6.1.4 主成分模型的结果
    6.2 劳动关系同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检验
        6.2.1 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6.2.2 变量描述、平稳性与协整关系检验
        6.2.3 实证结果与分析
        6.2.4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6.3 技术革命推动的劳动关系演化机制检验
        6.3.1 理论框架回顾与实证研究假设
        6.3.2 变量说明与实证模型设计
        6.3.3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与平稳性检验
        6.3.4 回归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技术追赶进程中的劳动关系演化研究
    7.1 中国的技术-经济范式追赶历程及其阶段
        7.1.1 技术-经济范式与技术-经济范式追赶
        7.1.2 中国对电气革命的技术-经济范式追赶:1949-2001年
        7.1.3 中国对信息革命的技术-经济范式追赶:2002年至今
    7.2 中国技术追赶进程中的劳动关系变迁
        7.2.1 追赶电气革命进程中我国劳动关系的发展
        7.2.2 追赶信息革命进程中我国劳动关系的分化
        7.2.3 中西方劳动关系演化的比较
    7.3 中国劳动关系演化的动力机制及政府调节
        7.3.1 中国的“机器-劳工替代”机制及其政府调节
        7.3.2 中国的“劳工-雇主博弈”机制及其政府调节
        7.3.3 中国的“国内-国外投资”机制及其政府调节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中国劳动关系演化机制的实证检验
    8.1 基于主成分模型的中国劳动关系量化研究
        8.1.1 变量选取、描述性统计与模型检验
        8.1.2 主成分分析过程与结果
    8.2 研究假设、实证模型设计与变量说明
        8.2.1 理论回顾与研究假设
        8.2.2 实证模型设计
        8.2.3 变量说明
    8.3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平稳性与协整关系检验
        8.3.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8.3.2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8.3.3 变量的协整关系检验
    8.4 调节效应模型的回归结果及分析
    8.5 中国政府劳动关系干预政策的效果检验
    8.6 本章小结
第9章 智能时代劳动关系的演化方向及转型政策
    9.1 智能时代的劳动关系演化趋势展望
        9.1.1 灵活就业、线上工作、多份兼职和自主创业逐渐普及
        9.1.2 劳动者收入多元化,普遍由工资收入和资产收益组成
        9.1.3 劳动条件进一步改善,更加人性化并且更加富有弹性
        9.1.4 管理方式将向扁平化、虚拟化、民主化、弹性化转变
        9.1.5 教育更加个性化、差异化,线上教育将得到广泛认可
        9.1.6 在政府推动下,社会福利制度更完善、福利水平提高
        9.1.7 智能时代的劳动关系稳定性分析
    9.2 智能技术对劳动关系演化机制的影响及挑战
        9.2.1 智能技术对“机器-劳工替代”机制的影响及挑战
        9.2.2 智能技术对“劳工-雇主博弈”机制的影响及挑战
        9.2.3 智能技术对“国内-国外投资”机制的影响及挑战
    9.3 智能时代政府促进劳动关系平稳转型的政策建议
        9.3.1 政府调节“机器-劳工替代”机制的政策建议
        9.3.2 政府调节“劳工-雇主博弈”机制的政策建议
        9.3.3 政府调节“国内-国外投资”机制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6)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综合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2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2.1 法经济学理论
        2.1.1 法治与经济的关系
        2.1.2 法与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
        2.1.3 法律制度与预期行为刺激
        2.1.4 法治政府的经济理性
    2.2 依法行政理论
        2.2.1 依法行政与法治政府的关系
        2.2.2 政府职能与权力清单
        2.2.3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的界定
    2.3 转型经济学理论
        2.3.1 经济转型的基本内涵
        2.3.2 中国的经济转型
        2.3.3 南方集体林区经济转型的界定
    2.4 系统耦合理论
        2.4.1 耦合与耦合发展
        2.4.2 系统与系统耦合
        2.4.3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的耦合
    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5.1 南方集体林区的可持续发展
        2.5.2 依法行政与可持续发展
        2.5.3 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2.6 本章小结
3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3.1 南方集体林区特征区域划分标准
    3.2 南方集体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现状
        3.2.1 第一类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现状
        3.2.2 第二类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现状
        3.2.3 第三类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现状
    3.3 南方集体林区经济转型发展存在的问题
        3.3.1 共性问题
        3.3.2 个性问题
    3.4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现状
        3.4.1 第一类地区依法行政现状
        3.4.2 第二类地区依法行政现状
        3.4.3 第三类地区依法行政现状
    3.5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
        3.5.1 共性问题
        3.5.2 个性问题
    3.6 本章小结
4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的关键影响因子
    4.1 辨识关键影响因子应遵循的原则
    4.2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的初始因子集
    4.3 重要影响因子的确定方法
        4.3.1 专家群体问卷调查表的设计及调查
        4.3.2 专家群体意见汇集方法
        4.3.3 调查结果专家群体意见汇集
    4.4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筛选关键影响因子
        4.4.1 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4.4.2 模型运算与结果
    4.5 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关键影响因子调查结果分析
        4.5.1 实际工作中缺乏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共生发展的评价机制
        4.5.2 学界缺乏针对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内生关系的研究
        4.5.3 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的耦合具有复杂性和动态性
    4.6 本章小结
5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的耦合机理
    5.1 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互动发展的现实基础
        5.1.1 我国宏观决策层面的思想转变与法治实践
        5.1.2 世界典型国家经济改革与法治实践的经验例证
        5.1.3 国内外学界的理论共识
        5.1.4 耦合理论与技术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多元化发展与运用
    5.2 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耦合的理论基础
        5.2.1 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系统的耗散结构特性
        5.2.2 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系统的协同特性
        5.2.3 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系统的系统动力学特性
    5.3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耦合设计
        5.3.1 系统耦合的目标
        5.3.2 系统耦合的原则
        5.3.3 系统耦合的结构
        5.3.4 系统耦合的功能
        5.3.5 系统的耦合效应
    5.4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系统的框架
        5.4.1 行政经济主分量
        5.4.2 资源条件子系统
        5.4.3 科技创新子系统
        5.4.4 社会环境子系统
        5.4.5 市场环境子系统
        5.4.6 系统总体框架
    5.5 行政经济主分量各序参量间的耦合机理
        5.5.1 经济发展状况与依法行政状况的耦合
        5.5.2 经济发展状况与产业发展状况的耦合
        5.5.3 产业发展状况与依法行政状况的耦合
        5.5.4 行政经济主分量各序参量的总体耦合
    5.6 行政经济主分量与子系统间的耦合机理
        5.6.1 行政经济主分量与资源条件子系统的耦合
        5.6.2 行政经济主分量与科技创新子系统的耦合
        5.6.3 行政经济主分量与社会环境子系统的耦合
        5.6.4 行政经济主分量与市场环境子系统的耦合
        5.6.5 行政经济主分量与子系统间的总体耦合
    5.7 子系统间的耦合机理
        5.7.1 资源条件子系统与科技创新子系统间的耦合
        5.7.2 资源条件子系统与社会环境子系统间的耦合
        5.7.3 资源条件子系统与市场环境子系统间的耦合
        5.7.4 科技创新子系统与社会环境子系统间的耦合
        5.7.5 科技创新子系统与市场环境子系统间的耦合
        5.7.6 市场环境子系统与社会环境子系统间的耦合
        5.7.7 子系统间的总体耦合
    5.8 本章小结
6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思路
        6.1.1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6.1.2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6.2 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行政经济主分量指标
        6.2.1 经济发展状况
        6.2.2 依法行政状况
        6.2.3 产业发展状况
    6.3 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资源条件子系统指标
        6.3.1 森林资源分布状况
        6.3.2 森林生产力
        6.3.3 林业资源再利用
    6.4 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科技创新子系统指标
    6.5 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社会环境子系统指标
        6.5.1 示范促进培训与推广
        6.5.2 林区居民整体素质
        6.5.3 林区民俗特色文化
        6.5.4 林区特色旅游资源
        6.5.5 林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6.6 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市场环境子系统指标
        6.6.1 金融机构林业授信
        6.6.2 林业产品市场竞争力
    6.7 本章小结
7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耦合度测量
    7.1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耦合度分析
        7.1.1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耦合度界定
        7.1.2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的耦合函数
        7.1.3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的耦合标准分析
    7.2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耦合测度模型的构建
        7.2.1 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
        7.2.2 灰色关联度耦合模型
    7.3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耦合度测量方法
        7.3.1 确定耦合系统分析序列
        7.3.2 耦合系数数据的无量钢化处理
        7.3.3 确立各子系统间的关联系数
        7.3.4 计算系数间的耦合关联度
        7.3.5 计算子系统间的耦合关联度
        7.3.6 计算系数整体耦合关联度
    7.4 本章小结
8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的实证研究—一以广东省为例
    8.1 广东省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耦合度计算
        8.1.1 行政经济主分量指标
        8.1.2 资源条件子系统指标
        8.1.3 科技创新子系统指标
        8.1.4 社会环境子系统指标
        8.1.5 市场环境子系统指标
        8.1.6 广东省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耦合评价指标体系
    8.2 广东省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耦合度测量
        8.2.1 行政经济主分量序参量及其要素间耦合度
        8.2.2 行政经济主分量与子系统间耦合度
        8.2.3 各子系统间的耦合度
    8.3 广东省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耦合结果分析
        8.3.1 行政经济主分量各序参量间的耦合分析
        8.3.2 行政经济主分量与各子系统间耦合分析
        8.3.3 各子系统间的耦合分析
    8.4 本章小结
9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的保障对策
    9.1 依法行政保障对策
        9.1.1 建立行政人员法治思维意识长期培育和有限录用制度
        9.1.2 健全并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倒查与责任终身追究制度
        9.1.3 建立和完善全方位与多渠道的权力监督制约制度
        9.1.4 建立健全林区依法行政的激励诱导制度
    9.2 经济转型发展的保障对策
        9.2.1 持续推进动态产业优化
        9.2.2 加强完善生态抚育制度
        9.2.3 强化科教兴林互促发展
        9.2.4 加快完善社会服务保障制度
    9.3 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的保障对策
        9.3.1 合理制定与严格执行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9.3.2 鼓励与推动林业生产经营创新
        9.3.3 加快建立林业金融支撑保障制度
        9.3.4 加快建立林业风险保障制度
    9.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7)财政教育支出政策的经济分析 ——基于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成果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逻辑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逻辑框架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
        1.4.1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
        1.4.2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1.4.3 文献研究与资料归纳相结合
        1.4.4 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相结合
    1.5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2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财政支出的一般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教育类型及其特征
        2.1.2 现代教育体系: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
        2.1.3 普职教育财政支出及其相关内容
    2.2 财政教育支出政策的相关理论
        2.2.1 人力资本理论
        2.2.2 公共产品理论
        2.2.3 内生增长理论
        2.2.4 新公共管理理论
    2.3 普职教育财政支出的政策效应
        2.3.1 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
        2.3.2 引领技术进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3.3 促进教育公平,改善收入分配
        2.3.4 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促进就业
3 我国财政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支出的现实考察
    3.1 改革开放以来两种教育体系发展脉络
        3.1.1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恢复期:1978~1984年
        3.1.2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结构调整期:1985~1999年
        3.1.3 普通教育规模扩展,中等职业教育停滞期:2000~2004年
        3.1.4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期:2005年~至今
    3.2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比较
        3.2.1 财政支出规模
        3.2.2 预算内经费支出结构
    3.3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财政支出方式比较
        3.3.1 学校的财政拨款
        3.3.2 学费减免和助学金制度
        3.3.3 税式支出和财政补贴
    3.4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财政支出效应比较
        3.4.1 两种财政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经验实证
        3.4.2 两种财政教育支出对产业升级影响的经验实证
        3.4.3 实证结论
    3.5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
        3.5.1 支出规模与结构不合理
        3.5.2 支出方式不科学
4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财政成本的分担与补偿
    4.1 教育成本分担的理论依据和现实需要
        4.1.1 教育成本分担的理论依据
        4.1.2 教育成本分担的现实需要
    4.2 两种教育财政成本的分类及测算
        4.2.1 教育财政成本的分类
        4.2.2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财政成本的测算
    4.3 两种教育财政成本的负担、补偿与分担
        4.3.1 教育成本的负担:政府公共收入
        4.3.2 教育成本补偿:教育经费的其他政府筹集方式
        4.3.3 教育成本的分担:非政府方式对教育资源的提供
        4.3.4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现行成本分担体系
    4.4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财政成本存在的问题
        4.4.1 政府承担比例不足
        4.4.2 个人分担比例过重
        4.4.3 社会分担比例较低
5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财政支出体制
    5.1 财政分权理论
        5.1.1 第一代财政分权理论:政府间责任划分
        5.1.2 第二代财政分权理论:机制设计与激励
    5.2 两种教育支出在多级财政体制中的博弈行为分析
        5.2.1 财政教育支出博弈的可能性
        5.2.2 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教育支出博弈
        5.2.3 政府间博弈引致的财政教育支出效率损失
    5.3 两种教育的财政支出体制存在的问题
        5.3.1 政府间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难以匹配
        5.3.2 缺乏有效的转移支付制度
        5.3.3 高校办学自主权没有完全落实
6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6.1 财政教育支出绩效评价依据
        6.1.1 委托代理的理论
        6.1.2 公共受托责任
    6.2 财政教育支出效率评价方法:基于超效率DEA模型
        6.2.1 DEA模型
        6.2.2 SE-DEA模型简介
        6.2.3 DEA有效的经济含义
    6.3 我国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财政支出效率比较
        6.3.1 评价指标的选取与样本说明
        6.3.2 2015年我国普职教育财政支出效率测算
        6.3.3 2007~2015年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财政支出效率测算
        6.3.4 2007~2015年高职高专和高等本科财政支出效率测算
    6.4 本章实证结论
7 完善我国普职教育财政支出的政策选择
    7.1 调整财政教育支出结构
        7.1.1 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力度
        7.1.2 设立职教领域科研专项经费,提升职业教育科研保障水平
        7.1.3 增加职业教育基建拨款,改善办学条件
    7.2 改进财政教育支出方式
        7.2.1 建立新型有效的财政拨款模式
        7.2.2 创新资助方式,健全资助体系
        7.2.3 优化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财政政策环境
    7.3 促进教育成本合理分担与补偿
        7.3.1 坚持政府在教育投入中的主导地位
        7.3.2 制定弹性学费制度,实现个人合理分担
        7.3.3 拓宽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健全多渠道筹资机制
    7.4 理顺教育财政支出体制
        7.4.1 明晰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强化中央政府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责任
        7.4.2 完善教育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央财专项对高职的扶持
        7.4.3 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突出职业教育办学特色
    7.5 提高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财政支出效率
        7.5.1 强化财政教育支出预算绩效管理
        7.5.2 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7.5.3 引入第三方教育投入评估模式
参考文献
后记

(8)相邻环境权益的私法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问题意识
    四、研究进路及研究方法
        (一) 研究进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环境权、环境权益与相邻关系
    一、环境权与环境权
        (一) 环境权的提出及保护困境
        (二) 环境权益的正当性分析
        (三) 环境权益的内涵
    二、环境权益的法律保护
        (一) 环境法对环境权益的保护
        (二) 其他部门法对环境权益的保护
    三、相邻环境权益的私法保护
        (一) 相邻关系法对环境权益保护的意义
        (二) 相邻环境权益私法保护的特点
        (三) 相邻环境权益的涵义、类型及法律性质
    四、小结
第二章 相邻环境权益私法保护的历史流变
    一、农牧业时期对相邻环境权益的法律调整
    二、工业化时期对相邻环境权益的法律调整
        (一) 对大陆法系国家的考察
        (二) 对英美法系国家的考察
        (三) 特点
    三、环境危机时代对相邻环境权益的法律调整
        (一) 对大陆法系国家的考察
        (二) 对英美法系国家的考察
        (三) 特点
    四、小结
第三章 相邻环境权益冲突与衡量
    一、利益冲突与衡量的基础理论
        (一) 对利益概念的认知
        (二) 利益与法的关系
        (三) 利益冲突的本质
        (四) 利益衡量的途径及原则
    二、相邻环境权益冲突与衡量的价值取向
        (一) 相邻环境权益冲突与衡量的必要性
        (二) 相邻环境权益冲突与衡量对正义价值的实现
        (三) 相邻环境权益冲突与衡量对效率价值的实现
    三、相邻环境权益冲突与衡量的法律应对
        (一) 设定权利边界
        (二) 进行权利限制
        (三) 实行权利消灭
        (四) 开展权利通约
    四、小结
第四章 相邻环境权益的物权法保护
    一、相邻关系制度对环境权益保护的理论依据
        (一) 相邻权的本质: 从所有权限制与扩张到利益冲突与衡量
        (二) 相邻权的功能: 从注重物权效率到注重精神利益和生活环境
        (三) 相邻权的理论基础: 从所有权社会化到物权的生态化
    二、相邻环境权益的物权法保护方式
        (一) 从物权请求权到准物权请求权
        (二) 准物权请求权与相邻权的关系
    三、相邻环境权益妨害的构成及救济方式
        (一) 相邻环境权益妨害的基本含义
        (二) 相邻环境权益妨害的违法性判断: 容忍义务
        (三) 相邻环境权益妨害的法律救济方式
    四、小结
第五章 相邻环境权益的侵权法保护
    一、相邻环境权益侵害与环境侵权的比较
        (一) 环境侵权的概念与特点
        (二) 相邻环境权益侵害的特点
    二、相邻环境权益侵害的归责原则
        (一) 侵权法归责原则的历史演变
        (二) 环境侵权责任归责原则: 无过错责任原则
        (三) 相邻环境权益侵害归责原则的选择
    三、相邻环境权益侵害的构成及救济方式
        (一) 相邻环境权益侵害的构成
        (二) 相邻环境权益侵害的救济方式
    四、小结
第六章 我国相邻环境权益私法保护的立法构建
    一、我国相邻环境权益私法保护的现状
        (一) 现行立法评析
        (二) 理论上的主张
        (三) 司法实务上的做法
    二、关于我国现行立法的对策: 环境利益的纳入
        (一) 私法方面的完善
        (二) 公法与私法的协调
    三、我国未来立法的建议: 环境人格权的设定
        (一) 建立环境人格权的意义
        (二) 设定环境人格权的可能性
        (三) 环境人格权的民法保护
    四、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异质性视角下中国空间集聚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思路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空间经济学之前区位理论的发展综述
    第二节 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脉络与研究进展
    第三节 异质性理论与空间集聚研究的新方向
第三章 空间集聚效率: 基于异质性企业与劳动力集聚的理论模型
    第一节 理论模型的基本假设与一般均衡性分析
    第二节 不同效率属性的空间集聚形成机理
    第三节 不同效率属性的空间集聚演变机理
    第四节 模型对新经济地理模型的继承与发展
第四章 制度约束与空间集聚效率:基于异质性企业与劳动力集聚的拓展模型
    第一节 政府宏观调控与中国空间经济发展
    第二节 地区政策对异质性企业与劳动力空间集聚的影响
    第三节 户籍改革对异质性企业与劳动力空间集聚的影响
    第四节 拓展模型的主要发展与应用价值
第五章 基于异质性企业集聚的中国空间集聚效率
    第一节 中国空间经济的格局与集聚特征
    第二节 中国集聚经济高规模与低效率并存之谜
    第三节 中国上市企业空间集聚效率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中国通信制造业企业空间集聚效率的影响因素
第六章 基于人口集聚的中国空间集聚效率
    第一节 中国人口分布与城市人口空间集聚特征
    第二节 城市人口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以长三角为例
    第三节 中国人口空间集聚效率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FDI对人口空间集聚效率的提升效应
    第五节 小结
第七章 基于产业-人口-空间协调发展的中国空间集聚效率
    第一节 中国产业-人口-空间协调发展的评估与方法
    第二节 中国产业-人口-空间协调发展水平的评估
    第三节 中国产业-人口-空间协调发展的地区差距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已发表科研成果
后记

(10)中国产业法的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工作的目的和范围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2.1 对产业法研究的简要综述
        1.2.2 对法律经济分析研究的简要综述
        1.2.3 研究本选题之必要
    1.3 研究设想和研究方法
    1.4 预期结果和研究意义
第2章 产业法的经济属性分析
    2.1 对产业及产业法的基本认识
        2.1.1 关于产业
        2.1.2 关于产业法
        2.1.3 产业与产业法的结合及其经济属性
    2.2 产业法的调整对象及其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2.2.1 产业经济组织关系
        2.2.2 产业经济管理关系
        2.2.2.1 产业规制关系
        2.2.2.2 产业调控关系
        2.2.3 产业竞争与协作关系
    2.3 产业法的经济政策法属性
        2.3.1 传统理念下对产业法和产业政策的定位
        2.3.2 法律的政策化
        2.3.3 政策的法律化
    2.4 产业法的资源属性
        2.4.1 产业法的资源属性来自于社会的科学分工
        2.4.2 产业法资源的稀缺性问题
        2.4.3 产业法资源供给的成本与效益问题
    2.5 产业法是法学和产业经济学共同研究的对象
        2.5.1 范畴共用问题
        2.5.2 遵循规律的一致性问题
        2.5.3 研究目标的一致性问题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产业法的经济基础和经济学方法
    3.1 市场经济的理论假设及其实践
        3.1.1 以市场和市场机制配置经济资源
        3.1.2 理性经济人假设
        3.1.3 “市场失灵”与宏观调控的介入
        3.1.4 “政府失灵”问题
        3.1.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定位
        3.1.6 市场经济的法制基础
    3.2 生产要素的分析
        3.2.1 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要素分析
        3.2.2 资本要素分析
        3.2.3 技术要素分析
        3.2.4 信息要素分析
    3.3 法律经济学分析的基本理念和方法
        3.3.1 总体上的市场自由主义的价值取向
        3.3.2 法律成本与收益分析
        3.3.3 法律的均衡分析
        3.3.4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
    3.4 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念和分析方法
        3.4.1 以社会整体主义取代市场自由主义
        3.4.2 自组织理论方法
        3.4.3 博弈论方法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产业规制法的经济学分析
    4.1 产业规制法的定位
        4.1.1 产业规制法确定的产业规制主体是政府
        4.1.2 产业规制法是法律对市场主体行为规制的再规制
    4.2 产业规制法中的规则形态
        4.2.1 定义与范畴规范
        4.2.2 职权与职责性规范
        4.2.3 禁止性规范
        4.2.4 限制性规范
    4.3 产业规制法规范法例与事例的实证分析
        4.3.1 定义与范畴规范分析:以教育产业为例
        4.3.2 职权职责规范分析——以反垄断法管理机构与职责配置为例
        4.3.3 产业规制禁止与限制性规范分析:以山西煤炭资源整合为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产业促进法的经济学分析
    5.1 产业促进法的定位
        5.1.1 对产业促进法是产业规制法补充观点的质疑
        5.1.2 产业促进法的目的和产业选择
        5.1.3 产业促进法的经济政策工具分析
    5.2 产业促进法规范的经济分析
        5.2.1 产业促进法规范的类别分析
        5.2.2 产业促进法规范的非均衡性
        5.2.3 产业促进法主体规范的经济分析
    5.3 中国产业促进法的需求和供给分析
        5.3.1 产业促进法的需求分析
        5.3.2 产业促进法的供给分析
        5.3.3 产业促进法需求与供给的均衡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三点结论
    6.2 三点主要创新之处
    6.3 不足之处与展望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四、高等教育产业的经济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影子教育产品的经济分析[D]. 孟庆蛟. 山东大学, 2020(08)
  • [2]基于经济福利视角的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 王迪.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4)
  • [3]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D]. 冯斐.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4]中国研发资本存量估算及其经济效应研究[D]. 侯睿婕. 浙江工商大学, 2020(02)
  • [5]技术革命推动的劳动关系演化研究[D]. 刘思源. 天津财经大学, 2019(06)
  • [6]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研究[D]. 韩俊英.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7]财政教育支出政策的经济分析 ——基于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比较[D]. 高媛柯. 东北财经大学, 2018(06)
  • [8]相邻环境权益的私法保护[D]. 陈红梅. 南京大学, 2014(05)
  • [9]异质性视角下中国空间集聚效率研究[D]. 朱江丽. 南京大学, 2014(05)
  • [10]中国产业法的经济学分析[D]. 董玉明. 武汉理工大学, 2013(06)

标签:;  ;  ;  ;  ;  

高等教育产业经济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