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浆工程在地表陷落治理上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云[1](2021)在《9102工作面采前防治水安全性评价》文中提出昌恒煤矿主采煤层厚9.2m,采用综放开采,煤层上覆有4煤采空区水、顶板砂岩裂隙水,下有奥灰强含水层,矿井前期采掘过程中曾发生突水淹面、淹巷事故。9102工作面走向长1687m,断层、隐伏地质异常体等构造较为发育,水害防治工程量大,为确保9102综放面绿色高效开采,避免突水事故的再次发生,进行采前防治水安全性评价是十分必要的。论文在查阅国内外强承压含水层、断层、陷落柱、地质异常体灾害治理前沿技术与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工作面开采可能的出水水源,针对物探异常区、断层破碎带、隐伏地质异常体设计井上、下探查注浆治理与检查验证孔,依据《“三下”采煤规范》《煤矿防治水细则》等规程规范,计算了奥灰水采动突水系数、预计了顶板采动垮落带和导水裂隙发育高度,评价了底板岩体抗变形能力和阻隔水性;构建了数学分析模型,揭示了断层破碎带、陷落柱和地质异常体等地质异常体在采动影响下活化导水的可能性。获得如下成果:(1)9102工作面机巷长度约为1684m,风巷长度约为1680m,切眼宽度约为200m,采厚9.2m。影响该面的安全开采水害因素为:上覆4103综采面和南翼9101综放面采空区积水、F1断层水、XI地质异常体与底板奥灰强含水层水。(2)对9102工作面采用无线电波坑透、音频电透视和瞬变电磁等多种物探方式进行了探测与信息收集解析,发现地质异常区34个,其中底板富水异常区13处,针对异常区,设计井下探查钻孔135个,工程量13568.6m,共注入水泥4247.9吨;经验证工作面异常区断层和陷落柱等地质异常体(含)导水性较差,各孔注浆的终孔压力及检验验证孔的出水量均小于1m3/h,满足设计要求。(3)工作面的底板顶板的主要岩层构成为砂岩和粉质泥岩其力学特性测试结果表明其强度较低,隔水类矿物微观成份含量高,大部分属于软岩至中硬类,顶板底板的砂岩层中均存在粉砂岩和泥质砂岩的互层现象,与奥灰接触的岩石特性据井下探查钻孔揭露均为铝质泥岩,其厚度不小于9.5m,阻水性能优越,对工作面的安全绿色开采有着良好的隔断作用。(4)采取了岩样,测试了物理力学性质,将实际的地质情况通过软件数据化,结合实验数据量化模型参数,建立采动演化规律的计算机分析模型,对断层和地质异常体影响工矿下,获得了顶板导水裂隙带高度和底板破坏带深度。(5)依据分析成果,设计井下疏放4煤采空区积水仰上钻孔和底板灰岩注浆加固改造孔;疏干4煤和南翼9煤采空区积水,增加底板隔水层的有效厚度,经计算奥灰含水层突水系数最小值为0.0319Mpa/m,最大值为0.0464Mpa/m,小于0.06 Mpa/m,满足《煤矿防治水细则》要求,具备安全开采的条件。(6)论文采用“大井法”和“水文地质类比法”对工作面进行涌水量预估,对正常工作条件下和工作面极端条件下的涌水量进行评估,得出了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并根据相关结果和《煤矿防治水细则》对煤矿的排水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且结合9102工作面实际特征,编制相关应急处置方案。综上所述:从预防水害和安全开采的角度出发,在将开采时的安全监控和排水工作做到位的情况下,工作面的开采工作安全隐患极低。截至论文撰写完成时,工作面的前1086m已开采完成,涌水量小于15m3/h,未发生水害安全事故。说明论文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所采取的物探预测、钻探验证、采空区水超前疏放、断层破碎带与陷落柱注浆改造治理的方法与手段切实可行,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图[36]表[28]参[68]
张红梅[2](2020)在《淮北煤田岩溶陷落柱发育模式及预测研究》文中提出岩溶陷落柱突水是华北煤田主要的水害类型之一,一旦突水造成的后果十分严重。充水条件不同的陷落柱,将影响煤矿开采工作面涌突水威胁程度及其防治工程的设计。淮北煤田揭露的岩溶陷落柱多为干燥无水或弱淋水,但也发生过陷落柱特大突水事故,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随着淮北煤田进入深部勘探与开采,岩溶陷落柱水害威胁程度将增大。淮北煤田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均较复杂,不同构造单元岩溶发育规律、陷落柱的揭露特征、分布规律、充水性特征等差异较大。因此,系统地开展淮北煤田岩溶陷落柱发育特征、发育模式、充水性及其控制机理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本文以淮北煤田岩溶陷落柱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勘查、现场测试、室内试验、模型预测等方法和手段,全面地研究了淮北煤田岩溶陷落柱的揭露方式、发育规律、充水性特征,分析了陷落柱与灰岩地层组合、煤田地质构造、地质(水文地质)单元、古径流场、现今地温场、现代径流场、岩溶发育、构造演化等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陷落柱的发育模式,揭示了陷落柱充水性的主要控制因素,并对淮北煤田典型发育模式陷落柱进行了预测研究。取得主要成果如下:1)依据淮北煤田地质构造、基岩面和松散层沉积特征、含水层水化学特征等,将淮北煤田地质(水文地质)单元划分为2个一级水文地质单元和5个二级水文地质亚单元。淮北煤田受徐-宿弧形构造中段和南段影响明显,具有南北分区、东西分段的特点,推覆构造西部外缘地带或锋带位置上的濉肖-闸河矿区和宿县矿区,揭露的陷落柱数量相对较多。2)综合研究了淮北煤田灰岩地层沉积组合类型、岩性特征,灰岩组成成分、灰岩地层测井特征等,确定了中奥陶统灰岩地层为岩溶陷落柱发育的基底地层。系统地研究了淮北煤田岩溶发育特征,总结了灰岩含水层岩溶发育规律。中奥陶统灰岩地层经历了沉积岩溶期、风化壳岩溶期、埋藏岩溶期、构造(半埋藏)岩溶期、二次埋藏岩溶期等5个岩溶作用期次,半埋藏岩溶期为淮北煤田岩溶发育和陷落柱形成的主要期次。3)系统地整理分析了淮北煤田陷落柱的揭露资料,从几何学特征、空间位置和分布规律、充填特征、充水性特征等方面,结合物探探查和放水试验等成果,构建了陷落柱特征分类体系。淮北煤田陷落柱揭露方式主要包括采掘直接揭露、突水显现和综合判定三种类型。揭露的陷落柱平面截面多为椭圆形,剖面为圆锥体,几何学特征差异较大;柱顶层位发育于太原组灰岩第2层段至松散层地层。根据陷落柱柱体充填特征,将其划分为压实和未压实两类。根据充水性将陷落柱分为不充水型、柱缘裂隙弱充水型和强充水型;结合陷落柱发育构造位置特征,厘定了陷落柱发育的四个期次。4)基于淮北煤田构造系统、灰岩地层沉积特征、岩溶发育规律、现代径流条件、古径流场恢复、地温分布规律、陷落柱发育特征及其充水性特征等研究基础上,建立了淮北煤田岩溶陷落柱的岩溶接触带型、向斜构造控制型、断裂构造控制型、内循环控制型、灰岩地层半裸露外循环控制型和灰岩地层隐伏外循环控制型6种典型发育模式。5)通过研究陷落柱与构造特征、灰岩含水层富水性、含水层间水力联系、边界断层性质、补径排条件、煤田构造演化、水质水位异常和地温场规律性之间的关系,论证了不充水型、柱缘裂隙弱充水型和强充水型三类陷落柱充水性的主要控制因素。不充水或弱充水型均为古陷落柱,分别是印支~早燕山期、早燕山期和晚燕山期岩溶作用的产物;强充水型陷落柱包括外循环控制发育型和内循环控制发育型,为现代岩溶作用的结果。灰岩地层岩溶发育程度高和含水层富水性强的位置,多揭露强充水型陷落柱。6)依据陷落柱空间位置特征和充水性控制因素研究结果,针对典型陷落柱发育模式的煤矿,基于GIS空间数据多源信息复合技术,定量地统计了内循环控制型、外循环控制型和向斜构造控制型发育模式下陷落柱发育特征参数,分别采用决策树分级归类法、多源信息复合预测法,对深部岩溶陷落柱空间位置及其充水性进行了预测,通过对比预测结果和已揭露陷落柱实际情况,验证了陷落柱发育模式和充水性控制机理结论的准确性,为深部岩溶陷落柱防治工作提供了空间靶区。图[121]表[45]参[205]
卜朦朦[3](2020)在《基于GIS的采空塌陷区稳定性及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煤炭生产大国,在数十年的煤炭开采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塌陷区,不仅严重破坏了煤矿区的生态环境,还容易引发地质灾害。为研究采空塌陷区稳定性及塌陷引起的地质灾害风险,本文以徐州某矿区为例,通过遥感技术和实地调查,获取矿区自然地理条件和水文、地质工程现状,对矿区采煤沉陷区的分布特点进行分析;然后,基于GIS技术,选用层次分析-信息量法评估矿区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并与易损性评价相结合评估煤矿区工程建设的风险;最后,根据评估结果划分了矿区土地复垦单元,并制定了针对性的治理措施。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1)综合地质、采矿、时间三方面因素,建立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含开采方式、开采深度、开采厚度、终采时间、开采煤层、地质构造和顶板岩性7个评价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因子的权重。(2)危险性评价分区图依据危险性将地区分为三部分,分别为高危险区、中等危险区和低危险期。高危险区主要分布在采煤活动较为频繁的矿区,中等危险区一般分布在高风险区外围,或者也发生在地质构造相对发育的区域。根据遥感技术,确定承灾体发生的种类和布置,经计算得出结果并绘出易损性分区图。在高易损区内,每个单元格内承灾体总价值较高,发生地质灾害时产生的损失较大,一般集中在重要道路、村庄和工厂厂房周围。(3)评价分析地面塌陷情况的各类情况,借助软件Arc GIS进行分析,绘制塌陷分区图。部分高危险度区域出现风险较低的情况,是因为这些区域的承灾体价值较低,导致易损性较低,即发生地质灾害带来的社会影响和经济影响均较小,因此在后期治理上可以仅投入适量资源进行景观处理。而对于高危险区内承载价值又较高的区域,风险性较大,因此需要将大部分的治理资源倾斜在这个区域,并且在采煤过程中需要加大监测力度,密切关注地质地层变化。(4)基于徐州张双楼矿区土地资源损毁现状和塌陷区易损性、风险性分区,根据矿区实际情况对塌陷区进行土地复垦治理。通过灾害程度,将矿区划为分36个评价单元,对每个单元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复垦方向为以耕地为主,园地次之,最后结合景观修复需求适当发展林地和水域。其中复垦责任范围耕地部分的损毁程度为中度和轻度部分适合复垦为耕地;对于复垦责任范围的土地损毁严重区适合复垦为坑塘水面或用于渔业养殖。将矿区复垦责任范围共计划分七个复垦单元,并针对复垦单元设计不同复垦工程,涉及对各复垦单元的治理如土壤剥覆工程等8个工程。
丁波[4](2020)在《昌恒煤矿9102工作面中段带压开采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论文以山西岚县昌恒煤焦公司9102综放工作面中段为研究背景。该区间奥灰水压高,断层裂隙发育,且工作面外侧发育有隐伏陷落柱,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水患威胁严重,因此对9102综放工作面中段带压开采进行可行性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在查阅国内外承压水上、断层破碎带加固与陷落柱水害防治前沿技术的基础上,收集了开采工作面地质采矿条件和物探资料,分析了影响工作面安全开采的主要充水因素,针对断层破碎带与陷落柱异常区设计井下探查孔和地面注浆孔,预计了顶板导水裂隙的破坏高度并计算了采动底板突水系数,评价了底板岩体抗变形能力和阻隔水性;揭示了断层破碎带和陷落柱等地质异常体在采动影响下活化导水的可能性。获得如下成果:(1)9102工作面中段的主要充水因素为:4煤、9煤采空区积水、9煤顶底板砂岩裂隙水、底板奥灰水、F风5等断层水、X1陷落柱突水。(2)井下瞬变电磁、音频电透视和无线电波坑透探测发现9102工作面中段存在异常区8个。对异常区共施工探查验证孔42个,注入水泥量515.15t;施工F风5断层探查注浆孔12个,注入水泥量110.5t;对X1地质异常体共施工井下探查验证孔3个,注入水泥量36.1t。钻孔验证测出8处异常体,断层以及X1地质异常体的含水性与导水性较差。(3)物探异常区范围内顶底板砂岩的裂隙含水层并不富水,且在之前的开采过程中已对其进行了超前安全疏放;奥灰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但与9煤间距较大,正常情况下,对工作面中段的安全开采的影响较小;煤层顶底板具有较好的阻隔水能力,在9102工作面开采的过程中,可以起到防护和隔水的作用。对9102工作面断层带工程地质特征进行测定,经过岩石全应力应变过程的渗透性试验,结合现场工作面断层未见活化特征且断层带含水量较少,在采动过程中不会对工作面产生威胁。(4)工作面中段机巷外侧发育长轴约47m,短轴约19 m的隐伏陷落柱,根据探测基本查清了陷落柱的形态、含导水性;且在地面设计了一组注浆长钻孔进行充填注浆加固,共计注入水泥3468t,切断了与奥灰含水层的水力联系。运用FLAC3D数值模拟煤层采动对陷落柱扰动影响,当煤层掘进接近陷落柱围岩压力趋近于2.0Mpa,下沉0.25cm左右,塑型变化区域为陷落柱顶部至煤层下方40m,尚未发生贯通现场,因此陷落柱在实际开采过程中并不会发生突水。(5)运用理论分析对9102工作面中段开采时会产生的涌水量进行了计算,得出其最大涌水量为120m3/h,在此基础上,依据该计算结果结合工作面现场环境,设计出合理且符合规范的排水系统,设计排水量为180m3/h。运用突水系数法与安全隔水层厚度比值法两种方法结合地面长观孔水位资料和9煤层至奥灰之间的隔水层厚度具体数值,对奥灰的突水危险性进行了评价,得出以下结论:最大突水系数为0.0300.045MPa/m,小于临界突水系数值0.06 MPa/m,最大安全隔水层厚度比值Tas为0.45280.5558,具体数值小于1,表明工作面煤层底板隔水层厚度均大于临界厚度,符合安全开采要求。综上所述,将9102工作面的所有水患因素考虑在内,并对其逐一分析,最终对开采工程中防治水提出可行的方案与措施,得出最终评价结果:昌恒煤矿9102工作面中段500920m从防治水角度来看具备了安全回采的条件。图[46]表[14]参[54]
王慧涛[5](2020)在《煤矿底板突水机制与新型注浆材料加固机理及工程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据统计,我国60%左右的矿井事故与地下水相关,煤矿重特大事故中,水害造成的伤亡人数位居第2位,仅次于瓦斯事故。随着煤炭资源的开采,浅部煤矿越来越少,深部煤矿越来越多,导致高承压水、高地应力威胁日趋严重,导致深部煤矿开采中底板突水灾害控制成为重要研究课题。目前关于煤矿底板突水灾变机理、底板改造加固材料研发以及注浆材料的研发尚有诸多不足,成为了保证采煤安全进行的关键科学难题之一。本文从突水影响因素和灾变条件的角度切入,系统探讨了煤矿底板突水灾变特征;分析了不同阶段底板裂隙受力状态,并建立了裂隙抗剪强度模型,进而依据底板整体受力状态,提出煤层底板起劈判据;以COMSOL为模拟平台,获得煤层回采中多场信息演化规律,并以此提出煤层底板改造要求;基于过火煤矸石可有效提高胶凝活性的特点,结合底板改造要求,研发以过火煤矸石为主、少量水泥及粘土为辅的新型注浆加固材料,并分析其各项物理力学性能,最终提出新型奥灰含水层注浆材料工业试生产技术和工艺实施方案,验证新型材料的工程适用性,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1)从含水层性质、天然隔水层状态、底板岩性、采动矿压、开采方法等多角度展开分析,阐述了突水通道的发展过程;分析了煤矿底板突水灾变特征,包括复杂性特征、时空特征、采动破坏特征以及强危害性特征,建立了底板突水地质模型,为非构造型底板突水机理提供基础。(2)在分析煤矿底板弱化损伤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未突阶段(第一阶段)、突水阶段(第二阶段)、稳定阶段(第三阶段)的裂隙抗剪强度模型,得出节理裂隙的特征参数(起伏程度、粗糙度等)变化时,水流参数(流速、渗压)将相应改变;建立了承压水条件下,底板岩体的强度模型,当围岩应力状态超过岩石强度破坏准则时,裂隙会发生起劈,进而形成劈裂通道,得出裂隙起劈方向、劈裂通道扩展方向均与大主应力方向一致。(3)岩体裂隙网络对奥灰底板岩层的透水性具有显着影响,地下水压力场呈现明显各向异性特征,地下水压力等势线由平滑曲线变为折线;不同的渗流压力等势面逐渐从奥灰底板区域向采空区底边界靠拢并包裹,最终对采空区底边界形成包围,在采空区附近渗流压力等势面相比其他区域更为密集;注浆改造厚度的增加对于减小底板最大位移的影响不显着,但是可显着减小采空区涌水量;注浆改造对于采空区涌水量的限制效果很突出,但是对控制采空区底板位移的效果不显着。(4)基于过火煤矸石可有效提高胶凝活性的特点,研发以过火煤矸石为主、少量水泥及粘土为辅的新型注浆加固材料:得出随着过火煤矸石含量的增加,新型材料流动性大于普通硅酸盐水泥,浆液具有优异的长距离泵送性及操作性能;新型材料的胶凝时间可通过调节速凝剂、早强剂等外加剂含量而实现相应调整,可保证浆液具有良好的扩散性能;与传统材料相比,当水泥含量一定时,新型材料的中后期强度存在较为明显的提升;新型材料体系中的过火煤矸石可有效提高结石体的致密度和抗渗性,削弱大含量粘土导致结石体抗渗性较差的缺陷。(5)基于室内材料研发试验和工业生产标准,提出了新型奥灰含水层注浆材料工业试生产技术和工艺实施方案;通过布设位移计、孔应力计、渗压计和锚杆测力计实时记录注浆过程中和加固后底板围岩的稳定性和涌水压力变化,对比分析了新型注浆材料在奥灰底板治理工程中的性能优势,验证了自主研发的新型绿色奥灰含水层注浆材料具有良好的工程适用性,对类似工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张朋[6](2020)在《煤层地下气化开采技术风险综合评价及应对策略研究》文中指出煤炭资源的开采与利用对社会的繁荣和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但长期过度和粗放的开采利用方式引发了一系列的安全、环境和社会问题。煤炭资源产能过剩,大气污染、地表沉陷、水土流失问题严重,职业病频发,死亡率居高不下,煤炭开采方式亟待改进。煤层地下气化开采技术是集煤炭安全绿色开采与清洁高效利用一体的绿色化学开采技术,具有适应性广、安全、清洁、高效、低碳等特点。开展煤层地下气化开采技术风险评估研究可以帮助企业或决策者掌控煤层地下气化开采技术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及风险来源,通过合理的手段和措施,规避或降低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项,对项目的顺利实施起一定的指导意义。论文采用变权-模糊层次综合评价的方法,基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指导思想,旨在形成一套基于多因素、多层次的适用于普通煤层地下气化开采技术的风险综合评价体系和应对策略。论文的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了煤层地下气化开采技术风险特征及分类,在文献调研、专家访谈和现场试验的基础上,从政策法规、资源条件、技术工艺条件、投资与收益、外部建设条件、组织管理、安全因素、环境污染8个方面对项目关键因素进行风险辨识,通过问卷调查、信度和效度检验、专家咨询的方式得出项目风险项,其中包含8个关键因子,28个二级指标项。(2)研究了基于煤层地下气化开采技术全生命周期的风险评价指标,界定了项目生命全周期阶段的划分及关键影响因素,介绍了各类评价方法的特性及优缺点,提出了采用变权-模糊层次评价法评价项目风险的7个步骤,确定了指标因子初始值、风险等级界定值、隶属函数和隶属度的计算方法。(3)简介了山脚树矿煤层地下气化开采项目的情况,根据山矿气化项目的实际情形和项目主要参与人员打分的形式确定了项目65个指标因素的初始数值和风险界定的具体数值,计算了权重值并进行了一致性检验。根据风险评价模型,采用变权和常权比较的形式得出风险隶属向量(0.5250 0.3602 0.1148),表明项目处于低风险等级,并对数据特点加以分析。(4)简述了煤层地下气化开采技术风险防控方法及不足,建立了项目风险防控方法框架。给出了煤层地下气化项目风险防范的一般措施,结合山矿煤层地下气化项目,从条带开采气化炉布置工艺选择、注气工艺方法的选择、燃空区污质固结包埋方法、气化炉安全隔离密闭设计4个方面,研究了煤层地下气化开采技术典型风险应对策略。该论文有图59幅,表66个,参考文献199篇。
魏本亮[7](2020)在《霄云煤矿奥灰突水机理及快速治理研究》文中认为华北地区作为我国开采历史较长的煤田,经过长时间回采地质条件较好的部分已逐步回采完毕,转向地质条件更加复杂的深部和边缘地区寻找煤炭资源。随之而来的溃砂溃水、底板岩溶水害的威胁日益突出。目前对奥灰大型突水事故,如陷落柱、断层等常规通道已经有了较为有利的治理手段,大型突水事故逐渐减少,而事故的发生正在逐步转向隐蔽。济宁矿区是华北型煤田非典型大水矿区,历史上发生奥灰水突水事故较少。在该区域奥灰水害远距3煤层200m,正常条件下不受水害威胁,若简单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防治水细则》提供的公式或方法,则有可能会给现场防治水工作带来错误的指导,导致事故的发生。论文以霄云煤矿2018年“9.10”奥灰突水事故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现场访谈调查、煤矿井上下实测施工、效果验证等研究方法,对奥灰突水机理、评价方法、治理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通过霄云煤矿地质条件分析,探究解读突水过程的各类细节现象,认为霄云煤矿开采3煤主要受奥灰水的威胁。提出下一步防治水重点管控对象为大断层附近的隐伏地质导通奥灰水,重点关注区域为地质构造复杂及隐伏构造区域。(2)通过分析“9.10”霄云煤矿奥灰突水事故发生过程中的水文地质情况,对隐伏地质构造突水前预兆进行全面综合分析,为正确判断突水及治理提供基础依据。(3)通过分析霄云煤矿1313工作面突水特征,研究治理方案设计为盖冒堵源相结合的方案,达到了经济迅速治理水害的效果;针对封堵过程中奥灰水位等动态资料分析,判断通道封堵情况,为注浆工程提供了扎实的基础工作,在实际水文地质情况测量收集过程中进一步计算了奥灰含水层的相关信息。(4)本次堵水工程共施工4个注浆钻孔,累计注浆盖帽浆液26622.6m3,注入通道36394.2m3,形成了直径约30m,长度150m的封堵柱。终孔及注浆终压标准均通过验收,堵水效率达到98%以上。经计算,帽体、通道防隔水能力达到《煤矿防治水细则》要求,奥灰水已被有效封堵,目前井下已恢复安全生产近1年。霄云煤矿奥灰突水治理工程用时短、用料省、封堵效果好,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其他矿井具有参考和推广价值。该论文有图20幅,表17个,参考文献65篇。
刘杨晋[8](2020)在《阳煤集团三矿矸石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研究》文中认为煤矸石是煤矿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和煤炭共生一种黑灰色固体废弃物。据统计,我国煤矿企业每年排放煤矸石量约3.8亿t。煤矸石堆场不仅占用大量土地,且容易自燃,产生的有害气体以及风化后形成的粉尘颗粒,严重影响着周边大气环境及生态环境,造成土壤酸化、农作物和树木植被枯萎衰退。同时,矸石山堆体有可能形成泥石流及滑坡等地质灾害,对周边居民带来生命安全隐患。本文以阳煤集团三矿矸石山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实验、勘测等手段查明了矸石山场区的工程地质条件、矸石成分、温度、及自燃原因,分析研究了矸石山对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在进行温度分区的基础上,研究对比并设计了不同温度区的灭火方法、灭火材料的应用,同时分别针对存在的问题的系统设计了边坡、道路、排水及绿化的治理措施,彻底消除了矸石山存在的各种地质及生态环境的危害,方案实施后治理效果显着。为老旧矸石山,尤其是尤其是自燃矸石山的地质环境治理提供了案例和参考。本次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有:(1)通过收集资料、室内试验等方法,分析研究查明了矸石山场区的工程地质条件、矸石成分及自燃原因,得出了矸石成分与矸石自燃之间的关系;(2)通过对矸石山现状的研究,查明了矸石山对地质及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矸石山泥石流、爆炸崩塌等地质灾害以及矸石山对空气、土地、水体、景观的破坏等几个方面;(3)通过现场对矸石山密实度、温度以及气体的勘测,划分了矸石山温度分区,针对不同的温度分区,研究对比了灭火方法、灭火材料在本次地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4)通过软件计算分析,系统设计了矸石山边坡应采用逐级放坡错台的方法,以及排水、绿化、道路等治理措施措施,彻底解决了矸石山目前存在的各种地质及生态环境的危害。
尹尚先,连会青,刘德民,尹慧超[9](2019)在《华北型煤田岩溶陷落柱研究70年:成因·机理·防治》文中研究说明系统阐述了华北型煤田陷落柱及其突水的研究历程和取得的成就。20世纪30年代煤田岩溶陷落柱偶然发现于煤炭开采中,因其带来开采及安全影响,研究不断深化。新中国成立伊始,百业待兴,能源先行,陷落柱对煤炭开发的影响逐渐显现,在解决现场技术问题的同时,基础理论得到蓬勃发展,至1984年开滦范各庄矿陷落柱特大突水事故震惊世界,其成功封堵复矿标志着我国治理技术基本成熟,该事件得以成功处理成为划时代的里程碑;其后能源行业从萧条到黄金10年,煤炭开发向深部、西部转移,陷落柱突水威胁日趋严重,新理论新技术的应用,促进相关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到目前为止,基本理论及治理技术日臻完善。由于其局域性和特殊性,国外仅有岩溶塌陷和采矿垮落的理论可作为研究借鉴。从基本特征、分布规律、成因机制、导水性、突水模式及机理、预测探查和治理等方面全方位进行了总结,归纳了岩溶陷落柱空间形态特征、充填物特点、揭露特征、结构构造特征等,系统梳理了岩溶陷落柱分类及类型;探讨了岩溶陷落柱导水性,建立了岩溶陷落柱预测指标体系及预测模型,分类提出了陷落柱突水模式和机理及力学判据,研讨了陷落柱突水量预测的可行性,规范了陷落柱预测探查及治理的程序,总结了陷落柱治理技术。作者指出了目前陷落柱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凝练了岩溶陷落柱成因、导水性、预测、突水机理及突水量预测等方面的待解科学命题,列举了陷落柱精细化探查、突水监测预警、治理装备技术等方面技术难题,指明了未来探索及发展方向。应当指出,尽管现有成果基本成型,但距离技术理论体系的完善、满足保障矿井安全生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胡克杨[10](2017)在《郑州市某高速公路下方采空区稳定性分析与评价》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焦铜高速至小訾殿穿越南官庄煤矿采空区的稳定性为研究背景,通过对该煤矿工程地质条件分析,采取经验公式计算评价路基稳定性,并利用GTS数值模拟对煤层采空区及地表的应力与变形规律进行研究。在以上基础上,分析煤矿采空区对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影响以及采空区处理措施问题,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该煤矿开采方式为走向长臂后退式开采,全部陷落法顶板管理,木质支护,回采率较低。该矿自2005年底一直处于停采状态。研究区内煤矿及老煤窑主采区的采煤深度在70m~127m之间,煤层平均厚度为5m。煤层采空区为单层采空区,平均倾角为20°。根据实地调查,地面发现沉降裂缝、以及采空区塌陷坑,采空变形还没有完成。(2)研究区煤层采深采厚比为23~42,采空区地表极易产生突发性的塌陷坑和沉降盆地。通过经验公式就算得出,该采空区最大剩余地表沉降量为0.48m,最大剩余地表水平位移量为0.14m,最大剩余水平变形值为2.7~6.8 mm/m,剩余倾斜值为6.1~10.9mm/m,剩余曲率值为±0.04~±0.38mm/m2,研究区属于路基不稳定区,建议采取措施对其进行治理。(3)利用GTS软件进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煤层采出后地表最大沉降量达到-1.43~-3.1m,最大水平位移量达到-0.64m~0.77 m。改建高速公路修筑以后,在长期附加荷载作用下,路基下方最大剩余地表沉降量为-0.32~-0.45m,最大剩余地表水平位移量为-0.1~-0.13 m,采空区区域附近煤柱在荷载作用下会产生破坏失稳,剩余水平和沉降变形量严重威胁拟建公路安全。(4)通过采空区治理方案比较,建议采取注浆法对采空区进行治理。利用GTS数值模拟方法对注浆后采空区的应力和变形特征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注浆法对煤层采空区治理加固后,最大剩余地表沉降量和最大水平位移量都大幅度降低,能够达到治理预期的效果。
二、注浆工程在地表陷落治理上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注浆工程在地表陷落治理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9102工作面采前防治水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的目的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煤层底板突水机理研究 |
1.2.2 底板注浆技术研究 |
1.2.3 物探技术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工程背景 |
2.1 工作面现状 |
2.2 含水层富水特性及异常区分布 |
2.2.1 井上、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探查 |
2.2.2 音频电透视探测 |
2.2.3 井下无线电透视物探 |
2.2.4 瞬变电磁勘探 |
2.3 勘探异常与断层的钻探 |
2.4 工作面水患防治工程概况 |
2.5 地质构造 |
2.6 顶板底板的结构参数与影响 |
2.6.1 煤层距奥灰顶界面距离 |
2.6.2 顶板与底板岩体结构特征 |
2.6.3 岩样的微观成分的实验与分析 |
2.7 工作面顶板底板的岩石性能参数 |
2.7.1 物理及力学参数 |
2.8 顶板底板的岩石质量参数 |
2.9 小结 |
第三章 工作面水害分析 |
3.1 含水层水 |
3.1.1 采空区积水影响 |
3.1.2 顶板的砂岩含水 |
3.1.3 底板的奥灰水 |
3.2 地质异常体对工作面的影响 |
3.2.1 地质异常体形成机理与形态对突水的影响 |
3.2.2 地质异常体的地质情况 |
3.2.3 地质异常体的注浆情况 |
3.3 断层突水对工作面的影响 |
3.3.1 断层的富水性与导水性 |
3.3.2 岩样的水渗透实验 |
3.4 小结 |
第四章 工作面回采技术条件评价 |
4.1 采空区积水水患安全性评估 |
4.1.1 9101 采空区积水现状 |
4.1.2 四煤工作面的采空区积水水害评估 |
4.2 顶板底板的含水层突水分析 |
4.3 奥灰突水安全性评价 |
4.4 工作面的采动影响分析 |
4.4.1 断层的突水活化 |
4.4.2 断层突水活化的影响因素 |
4.4.3 断层的工程地质信息 |
4.4.4 断层处工作面的数值模拟 |
4.4.5 地质异常体对底板突水影响的数值模拟 |
4.5 小结 |
第五章 工作面涌水量计算 |
5.1 工作面涌水量计算流程 |
5.2 工作面涌水量来源分析 |
5.3 数学模型的建立与涌水量计算 |
5.4 涌水量计算结果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工作面排水设计 |
6.1 防治水设计的要点与规范 |
6.1.1 设计要点 |
6.1.2 设计规范 |
6.2 防治水设计的主要问题 |
6.3 防治水设计思路 |
6.4 排水方案设计 |
6.4.1 排水系统现状 |
6.4.2 系统设计 |
第七章 开采的可行性评价与对策 |
7.1 可行性评价依据与技术标准 |
7.2 安全开采的可行性分析 |
7.3 回采对策分析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淮北煤田岩溶陷落柱发育模式及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研究工作过程与工作量 |
2 淮北煤田地质与水文地质特征 |
2.1 地层特征 |
2.1.1 区域地层 |
2.1.2 煤系地层 |
2.2 地质构造特征 |
2.2.1 淮北煤田构造特征 |
2.2.2 淮北煤田区域构造史 |
2.3 水文地质特征 |
2.3.1 含隔水层 |
2.3.2 淮北煤田水文地质单元划分 |
2.4 本章小结 |
3 淮北煤田岩溶发育规律 |
3.1 淮北煤田灰岩地层 |
3.1.1 太原组灰岩地层 |
3.1.2 中奥陶统灰岩地层 |
3.1.3 中奥陶统和太原组灰岩地层沉积特征 |
3.2 淮北煤田中奥陶统灰岩地层岩溶期次 |
3.3 淮北煤田灰岩地层岩溶特征与发育规律 |
3.3.1 太原组灰岩地层岩溶特征与发育规律 |
3.3.2 中奥陶统灰岩地层岩溶特征与发育规律 |
3.3.3 淮北煤田灰岩含水层富水性 |
3.4 本章小结 |
4 淮北煤田岩溶陷落柱发育特征 |
4.1 淮北煤田现有陷落柱揭露方式 |
4.1.1 采掘直接揭露型 |
4.1.2 突水显现型 |
4.1.3 综合判断型 |
4.2 淮北煤田陷落柱发育特征 |
4.2.1 几何学特征 |
4.2.2 平面分布特征 |
4.2.3 柱体充填特征 |
4.2.4 充水性特征 |
4.3 淮北煤田岩溶陷落柱发育期次 |
4.3.1 淮北煤田半埋藏期岩溶期次与陷落柱形成 |
4.3.2 淮北煤田岩溶陷落柱发育期次 |
4.4 淮北煤田陷落柱特征分类 |
4.5 本章小结 |
5 淮北煤田岩溶陷落柱发育模式与充水性控制机理 |
5.1 岩溶陷落柱的发育条件 |
5.2 淮北煤田岩溶陷落柱发育模式 |
5.2.1 岩溶接触带型陷落柱发育模式 |
5.2.2 向斜构造控制型陷落柱发育模式 |
5.2.3 断裂构造控制型陷落柱发育模式 |
5.2.4 内循环控制型陷落柱发育模式 |
5.2.5 灰岩地层半裸露外循环控制型陷落柱发育模式 |
5.2.6 灰岩地层隐伏外循环控制型陷落柱发育模式 |
5.3 淮北煤田岩溶陷落柱充水性控制机理 |
5.3.1 不充水型陷落柱控制机理 |
5.3.2 柱缘裂隙弱充水型陷落柱控制机理 |
5.3.3 外循环强充水型陷落柱控制机理 |
5.3.4 内循环强充水型陷落柱控制机理 |
5.4 本章小结 |
6 淮北煤田岩溶陷落柱空间位置与充水性预测 |
6.1 淮北煤田陷落柱发育控制特征 |
6.1.1 陷落柱发育古河道控制特征 |
6.1.2 陷落柱发育现代地表水补给特征 |
6.1.3 陷落柱发育断裂构造控制特征 |
6.1.4 陷落柱发育向斜构造控制特征 |
6.1.5 陷落柱发育地温场控制特征 |
6.2 内循环控制型陷落柱预测 |
6.2.1 预测指标单因子分级依据 |
6.2.2 单因子决策树分级分类法 |
6.2.3 任楼煤矿陷落柱空间位置与充水性预测结果 |
6.3 外循环控制型陷落柱预测 |
6.3.1 预测指标单因子分级依据 |
6.3.2 AHP-独立性系数耦合权重法 |
6.3.3 单因子指标数据归—化处理 |
6.3.4 朱庄煤矿岩溶陷落柱发育预测结果 |
6.4 向斜构造控制型陷落柱预测 |
6.4.1 预测指标单因子分级依据 |
6.4.2 AHP-独立性系数耦合权重法 |
6.4.3 刘桥矿区深部陷落柱空间位置与充水性预测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后期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3)基于GIS的采空塌陷区稳定性及地质灾害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矿山基本情况和矿区基础信息 |
2.1 矿区简介 |
2.2 矿区自然地理 |
2.3 矿区地质环境 |
2.4 本章小结 |
3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基础信息及其评估 |
3.1 调查范围和评估级别 |
3.2 矿山地质灾害分析 |
3.3 矿区含水层破坏分析 |
3.4 矿区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分析 |
3.5 矿区土地资源损毁现状 |
3.6 本章小结 |
4 采空塌陷区稳定性评价及地质灾害风险评估 |
4.1 塌陷区影响因素分析 |
4.2 层次分析法计算 |
4.3 单因素信息量值计算 |
4.4 层次分析-信息量法组合赋值评价模型 |
4.5 塌陷区易损性评价 |
4.6 塌陷区风险评估 |
4.7 本章小结 |
5 塌陷区土地复垦治理措施 |
5.1 复垦目标和原则 |
5.2 土地复垦规划步骤 |
5.3 土地复垦评价体系和方法 |
5.4 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的建立 |
5.5 适宜性等级的评定分析 |
5.6 确定最终复垦方向和划分复垦单元 |
5.7 工程设计 |
5.8 技术措施 |
5.9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昌恒煤矿9102工作面中段带压开采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的目的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9102工作面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
2.1 9102 工作面开采概况 |
2.2 9102 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探查 |
2.2.1 地面探查 |
2.2.2 井下瞬变电磁探测 |
2.2.3 音频电透视探测成果分析 |
2.2.4 工作面无线电波坑透探测 |
2.3 井下物探异常区和断层富水性的钻孔探查验证 |
2.4 防治水工程概述 |
2.5 地质构造 |
2.6 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 |
2.6.1 煤顶底砂岩裂隙含水层(段) |
2.6.2 断层富水 |
2.6.3 钻孔封孔 |
2.6.4 老空水 |
2.6.5 奥灰水 |
2.7 小结 |
第三章 9102工作面工程地质条件 |
3.1 煤层顶底板岩性组成与厚度变化特征 |
3.1.1 顶底板岩性特征 |
3.1.2 9 煤层距奥灰顶界面间距 |
3.2 顶、底板岩石物理力学特征 |
3.2.1 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
3.2.2 岩石质量指标 |
3.3 工程地质岩组特征 |
3.4 顶底板岩体结构特征 |
3.4.1 顶板岩体结构特征 |
3.4.2 底板岩体结构特征 |
3.5 微观成分特征测试与阻隔水特征分析 |
3.6 小结 |
第四章 9102工作面水患因素分析 |
4.1 含水层水 |
4.1.1 9101 和4103工作面采空区积水 |
4.1.2 9 煤顶板砂岩裂隙水 |
4.1.3 9 煤底板奥灰水 |
4.2 断层对工作面开采影响研究 |
4.2.1 工作面采动断层活化特征 |
4.2.2 断层带工程地质特征 |
4.2.3 岩石全应力应变过程的渗透性试验 |
4.3 工作面内及周边地质异常体对开采影响研究 |
4.3.1 结构、沉积特征有利于异常体周边煤层的安全开采 |
4.3.2 垮落物成分及压实胶结程度 |
4.3.3 古地形特征及基岩风化带深度 |
4.3.4 陷落柱注浆加固成果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采动对陷落柱影响的数值模拟 |
5.1 研究方法 |
5.2 建立几何模型 |
5.3 模拟设计 |
5.4 结果分析 |
5.4.1 初始状态分析 |
5.4.2 煤层采动对垂直应力的影响 |
5.4.3 煤层采动对竖向位移的影响 |
5.4.4 煤层开采对陷落柱周边塑性区影响 |
5.5 小结 |
第六章 工作面涌水量预计与排水系统设计 |
6.1 9102 工作面开采涌水量预计 |
6.1.1 9102 工作面涌水组成 |
6.1.2 工作面涌水量预计 |
6.1.3 涌水量计算结果评述 |
6.2 9102 工作面排水系统设计 |
6.2.1 排水系统设计原则及设计依据 |
6.2.2 机巷排水系统设计方案 |
6.2.3 风巷排水系统设计方案 |
6.2.4 工作面仰采期间排水 |
第七章 工作面中段开采防治水安全性评价及对策 |
7.1 工作面开采安全性评价依据 |
7.2 工作面开采安全条件评价 |
7.3 评价结果 |
7.4 9102 工作面中段安全开采对策研究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5)煤矿底板突水机制与新型注浆材料加固机理及工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2 选题目的与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底板突水机理研究现状 |
1.2.2 底板注浆加固材料研发现状 |
1.2.3 底板突水加固机理研究现状 |
1.2.4 底板突水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3.1 底板突水机理 |
1.3.2 岩体弱化裂隙扩展 |
1.3.3 奥灰底板注浆堵水加固材料 |
1.4 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创新点 |
第二章 煤矿底板突水灾变特征及地质模型 |
2.1 底板突水影响因素分析 |
2.1.1 地下水因素 |
2.1.2 地质因素 |
2.1.3 工程因素 |
2.2 底板突水灾变条件 |
2.2.1 底板下承压含水层 |
2.2.2 地层渗透弱化 |
2.2.3 工作面采动影响 |
2.2.4 导水通道扩展 |
2.3 底板突水灾变特征 |
2.3.1 底板突水复杂性特征 |
2.3.2 底板突水时空特征 |
2.3.3 底板突水采动破坏特征 |
2.3.4 底板突水强危害性特征 |
2.4 底板突水地质模型 |
2.4.1 水文地质情况 |
2.4.2 地质模型力学简化 |
2.4.3 地质力学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底板裂隙抗剪强度及突水机理 |
3.1 底板损伤弱化因素 |
3.1.1 裂隙粗糙度 |
3.1.2 承压水作用 |
3.1.3 界面力学参数分析 |
3.1.4 裂隙细观特征 |
3.2 底板裂隙受力分析 |
3.2.1 未突阶段受力分析 |
3.2.2 突水阶段受力分析 |
3.2.3 稳定阶段受力分析 |
3.2.4 底板裂隙稳定性分析 |
3.3 底板裂隙抗剪强度 |
3.3.1 节理裂隙突水过程 |
3.3.2 未突阶段抗剪强度模型 |
3.3.3 突水阶段抗剪强度模型 |
3.3.4 稳定阶段抗剪强度模型 |
3.4 底板整体受力分析 |
3.5 煤层底板起劈判据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煤矿奥灰底板含水层注浆改造效果数值分析 |
4.1 考虑裂隙网络的底板改造二维模型 |
4.1.1 岩体裂隙渗流控制方程 |
4.1.2 岩体离散裂隙网络生成 |
4.1.3 计算结果分析 |
4.2 奥灰底板含水层注浆改造三维模型 |
4.2.1 渗流与应力变形控制方程 |
4.2.2 三维有限元模型创建 |
4.3 煤层回采多场信息演化规律 |
4.3.1 渗流场演化规律 |
4.3.2 应力场演化规律 |
4.3.3 位移演化规律 |
4.3.4 塑性区演化规律 |
4.4 开挖稳定性及涌水量影响因素分析 |
4.4.1 注浆改造厚度的影响 |
4.4.2 注浆改造区参数的影响 |
4.4.3 奥灰岩层参数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煤矿底板加固材料研发与性能分析 |
5.1 材料组分可行性分析 |
5.1.1 普通硅酸盐水泥(PO 42.5) |
5.1.2 煤矸石 |
5.1.3 粘土 |
5.2 粒度级配 |
5.3 流动度 |
5.4 初凝及终凝时间 |
5.5 结石体抗折及抗压强度 |
5.6 结石体抗渗性 |
5.7 不同龄期结石体XRD及SEM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型绿色奥灰含水层注浆材料工业生产与现场试验 |
6.1 新型奥灰含水层注浆材料生产工艺 |
6.1.1 煤矸石破碎工艺 |
6.1.2 材料粉磨工艺 |
6.1.3 原料混合工艺 |
6.2 试验现场概况 |
6.2.1 工程概况 |
6.2.2 水文地质分析 |
6.2.3 工作面物探勘察 |
6.3 注浆治理及现场监测方案设计 |
6.3.1 注浆治理方案设计 |
6.3.2 现场监测方案设计 |
6.4 注浆治理现场试验及结果分析 |
6.4.1 现场注浆治理与监测 |
6.4.2 实验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项目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博士期间获得/申请的专利 |
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博士期间获得奖励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煤层地下气化开采技术风险综合评价及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煤层地下气化开采技术风险相关理论 |
2.1 煤层地下气化开采的基本理论 |
2.2 煤层地下气化开采技术风险相关概念特征 |
2.3 本章小结 |
3 煤层地下气化开采技术风险因素的辨识与分析 |
3.1 煤层地下气化开采技术风险因素辨识的原则 |
3.2 煤层地下气化开采技术风险因素辨识 |
3.3 煤层地下气化开采技术风险因素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4 煤层地下气化开采技术风险评价模型研究 |
4.1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煤层地下气化开采风险评价指标 |
4.2 煤层地下气化开采技术风险评价相关理论 |
4.3 煤层地下气化开采技术的风险评价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5 山矿煤层地下气化开采项目风险综合评价 |
5.1 项目概况 |
5.2 项目风险评价分析 |
5.3 本章小节 |
6 项目风险防控及应对策略 |
6.1 煤层地下气化开采技术风险防控方法及不足 |
6.2 煤层地下气化开采技术风险防控措施 |
6.3 煤层地下气化项目典型风险应对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霄云煤矿奥灰突水机理及快速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2 霄云煤矿水文地质条件 |
2.1 矿井概况 |
2.2 霄云煤矿地层及构造 |
2.3 地质构造 |
2.4 矿井水文地质概况 |
2.5 霄云煤矿1313工作面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 |
3 工作面采前水文地质勘查及突水情况初步分析 |
3.1 工作面采前水文地质勘查 |
3.2 突水情况及初步原因分析 |
4 奥灰突水快速治理研究 |
4.1 快速治理方案的论证 |
4.2 治理方案设计 |
4.3 注浆工艺 |
4.4 注浆堵水成果及相关水文地质参数分析 |
4.5 强排水方案设计及成果 |
4.6 水文曲线拟合及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防治水工作的思路和方法 |
5.2 主要成果 |
5.3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阳煤集团三矿矸石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项目提出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工程概况 |
2.1 自然环境概况 |
2.2 矸石山地质背景 |
2.3 矸石成分分析 |
2.4 矸石山的自燃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矸石山对环境的影响 |
3.1 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
3.2 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4 矸石山勘测 |
4.1 矸石山温度勘测 |
4.2 矸石山密实度勘测 |
4.3 矸石山气体勘测 |
4.4 本章小结 |
5 矸石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设计 |
5.1 矸石山不同温度分区降温治理设计 |
5.2 矸石山边坡设计 |
5.3 矸石山绿化设计 |
5.4 矸石山排水系统设计 |
5.5 矸石山排矸道路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6 治理效果评价 |
6.1 检测标准 |
6.2 检测结果 |
6.3 治理效果展示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华北型煤田岩溶陷落柱研究70年:成因·机理·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华北煤田岩溶陷落柱危害及其研究历程 |
1.1 岩溶陷落柱危害 |
1.2 研究历程 |
1.3 国外研究情况 |
2 岩溶陷落柱研究进展 |
2.1 岩溶陷落柱特征 |
2.1.1 岩溶陷落柱形态特征 |
2.1.2 岩溶陷落柱内部充填物特征 |
2.1.3 岩溶陷落柱出露特征 |
2.1.4 岩溶陷落柱结构构造特征 |
2.2 岩溶陷落柱发育分布规律 |
2.2.1 区域构造控制岩溶陷落柱区域分布规律 |
2.2.2 区域岩溶陷落柱分布规律 |
2.2.3 煤田内岩溶陷落柱发育分布规律 |
2.3 岩溶陷落柱分类 |
2.3.1 陷落柱单项指标分类 |
2.3.2 陷落柱综合指标分类 |
2.4 岩溶陷落柱成因 |
2.4.1 陷落柱形成基本条件及控制因素 |
2.4.2 岩溶陷落柱成因 |
2.4.3 岩溶陷落柱形成时间 |
2.5 岩溶陷落柱导水性 |
2.5.1 岩溶陷落柱导水性影响因素及条件 |
2.5.2 岩溶陷落柱导水性宏观定性辨识 |
2.5.3 岩溶陷落柱导水性微观定量半定量辨识 |
2.6 岩溶陷落柱预测及探查 |
2.6.1 岩溶陷落柱预测 |
2.6.2 岩溶陷落柱探查 |
3 岩溶陷落柱突水机理分析 |
3.1 岩溶陷落柱突水机理 |
3.2 岩溶陷落柱突水模式及判据 |
3.3 岩溶陷落柱突水危险性评价 |
3.4 岩溶陷落柱突水量预测 |
3.5 岩溶陷落柱治理 |
3.5.1 岩溶陷落柱综合治理原则 |
3.5.2 岩溶陷落柱突水治理 |
3.5.3 岩溶陷落柱超前治理 |
4 岩溶陷落柱及其突水机理研究展望 |
4.1 待解科学问题 |
4.2 工程技术解决措施 |
4.2.1 岩溶陷落柱精细探测精准定位精致堵水 |
4.2.2 陷落柱突水监测预警系统 |
4.3 建议 |
5 结论 |
(10)郑州市某高速公路下方采空区稳定性分析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工程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位置 |
2.2 自然地理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气象 |
2.2.3 水文 |
2.3 区域地质构造 |
2.3.1 地层岩性 |
2.3.2 煤系地层 |
2.3.3 地质构造 |
2.4 水文地质条件 |
2.5 工程地质岩组特征 |
2.6 研究区煤矿采空区特征 |
2.7 本章小结 |
3 煤矿采空区塌陷及变形基本特征 |
3.1 煤矿采空区覆岩塌陷及冒落特征分析 |
3.2 煤矿采空区地表移动和变形规律分析 |
3.3 煤矿采空区的地表破坏表现形式及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4 煤矿采空区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
4.1 依据煤矿采深采厚比进行稳定性评价 |
4.2 依据地表剩余移动变形值进行稳定性评价 |
4.2.1 煤矿采空区最大下沉值 |
4.2.2 煤矿采空区地表最大倾斜值 |
4.2.3 煤矿采空区地表最大曲率值 |
4.2.4 煤矿采空区地表最大水平位移值 |
4.2.5 煤矿采空区地表最大水平变形值 |
4.3 研究区路基桥梁的稳定性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5 煤矿采空区稳定性数值模拟与分析 |
5.1 Midas/GTS基本原理 |
5.2 模型的建立 |
5.2.1 计算模型 |
5.2.2 岩土物理力学参数的选取 |
5.3 煤矿采空区数值模拟开挖过程数值模拟分析 |
5.3.1 煤矿开采形成采空区过程应力分析 |
5.3.2 煤矿开采形成采空区过程位移分析 |
5.4 公路荷载长期作用下煤矿采空区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 |
5.4.1 采空区对拟建公路应力影响分析 |
5.4.2 采空区对拟建公路位移影响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煤矿采空区对公路工程的影响及治理方案研究 |
6.1 煤矿采空塌陷区对公路工程影响的分析 |
6.2 煤矿采空区治理方案研究 |
6.2.1 采空区治理原则及目的 |
6.2.2 煤矿采空区治理方法选取 |
6.2.3 煤矿采空区注浆工程数值模拟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注浆工程在地表陷落治理上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9102工作面采前防治水安全性评价[D]. 王云.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2)
- [2]淮北煤田岩溶陷落柱发育模式及预测研究[D]. 张红梅.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7)
- [3]基于GIS的采空塌陷区稳定性及地质灾害风险评价[D]. 卜朦朦.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8)
- [4]昌恒煤矿9102工作面中段带压开采可行性研究[D]. 丁波. 安徽建筑大学, 2020(01)
- [5]煤矿底板突水机制与新型注浆材料加固机理及工程应用研究[D]. 王慧涛. 山东大学, 2020(11)
- [6]煤层地下气化开采技术风险综合评价及应对策略研究[D]. 张朋.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7]霄云煤矿奥灰突水机理及快速治理研究[D]. 魏本亮.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8]阳煤集团三矿矸石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研究[D]. 刘杨晋.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9]华北型煤田岩溶陷落柱研究70年:成因·机理·防治[J]. 尹尚先,连会青,刘德民,尹慧超. 煤炭科学技术, 2019(11)
- [10]郑州市某高速公路下方采空区稳定性分析与评价[D]. 胡克杨. 西安科技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