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苦竹叶中总黄酮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苦竹叶中总黄酮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苦竹叶中总黄酮(论文文献综述)

惠西珂[1](2021)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原料药资源评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由蒲公英、苦地丁、板蓝根、黄芩4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抗菌的作用,临床对治疗手足口病、支气管炎、咽炎、腮腺炎、扁桃腺炎等疾病具有显着疗效,是2020年版《中国药典》收录的成方制剂。因为组成该制剂的单味药材产地众多,存在质量差异大、良莠不齐的现象,原药材质量的好坏对该方制剂的疗效影响很大,而许多研究人员对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药理药效以及制剂中的某些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研究较多,但综合多种指标评价一味药材质量的优劣相对较少,对中药资源进行评估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对该制剂的原料药进行资源评估,从而制订一套稳定、可行、全面的质量标准体系,为企业筛选出质优、供应稳定的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原料药种植基地,建立原药材的质量标准,制订各药材《企业质控标准》至关重要。本文以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原料药蒲公英、苦地丁、板蓝根、黄芩4味中药材为研究对象,以现行药典为基础增加多种质控指标对各药材进行质量分析与评价,并建立各药材企业质控标准体系,对各药材进行全面评估,从而保证药材质量的均一性、优质性与稳定性。此外,针对苦地丁基原植物混杂及采收标准不一的状况,本研究分别建立ITS2序列的DNA分子鉴定方法和HPLC指纹图谱方法用于鉴别地丁草及其同属植物,并研究了苦地丁不同部位生物碱类成分在不同采收期的差异性。课题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原料药资源评估研究通过对蒲公英、苦地丁、板蓝根和黄芩四味药进行系统的本草考证并结合现代研究筛选出的道地产区以及合作企业的种植基地进行走访调研,完成了包括原料药的预计消耗量、预计可获得量、潜在风险、质量分析与评价、可持续利用和稳定质量措施六个方面的药材评估。质量分析与评价部分主要是以2020版《中国药典》为基准,对收集的不同产地不同批次的药材进行质量评价并根据实测数据建立各药材企业质控标准。综合考虑各药材质量与产量关系,评估结论如下:1、蒲公英:将陕西省渭南市的3个蒲公英种植基地作为优质基地为企业提供蒲公英原料药,考虑到不可控因素,将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的蒲公英种植基地作为储备基地以备不时之需。2、苦地丁:将河北安国的苦地丁种植基地作为优质基地为企业提供苦地丁原料药,将江苏新北的苦地丁种植基地作为储备基地。3、板蓝根:将甘肃张掖市民乐县的板蓝根种植基地作为优质基地为企业提供板蓝根原料药,将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的板蓝根种植基地作为储备基地。4、黄芩:将内蒙古赤峰市牛家营子镇的黄芩种植基地作为优质基地为企业提供黄芩原料药,将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的黄芩种植基地作为储备基地。四味药材的可持续利用措施能够有效防范潜在风险,预计消耗量接近预计可获得量,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带来的风险较低。二、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原料药质量评价与分析通过对各产地采集的样品进行质量分析与评价,筛选出质优、稳定性好的种植基地,并建立各药材企业质控标准。蒲公英:薄层鉴别研究中,在2020版《中国药典》基础上增加了咖啡酸指标,建立了供试品色谱中,与对照品咖啡酸、菊苣酸以及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斑点的薄层鉴别方法。增加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浸出物以及醇溶性浸出物的检测项目并在所得数据基础上建立企业质控标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了蒲公英指纹图谱,以菊苣酸为参照峰,确定了 14个共有峰,并建立了同时测定绿原酸、咖啡酸、菊苣酸和异绿原酸A的含量测定方法以及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其建立企业质控标准。苦地丁:在2020版《中国药典》基础上增加了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检测项目并制定企业质控标准,并将药典浸出物含量标准提升20%。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了苦地丁指纹图谱,以紫堇灵为参照峰,确定了 15个共有峰,并建立了同时测定紫堇灵、乙酰紫堇灵和二氢血根碱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其建立企业质控标准。板蓝根:在2020版《中国药典》基础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了板蓝根指纹图谱,以(R,S)-告依春为参照峰,确定了 10个共有峰,并建立了同时测定尿苷、鸟苷、(R,S)-告依春和腺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其建立企业质控标准。黄芩:在2020版《中国药典》基础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了黄芩指纹图谱,以黄芩苷为参照峰,确定了 14个共有峰,并建立了同时测定黄芩苷、千层纸素A苷、汉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其建立企业质控标准。三、苦地丁基原植物地丁草的鉴别研究基于ITS2序列的地丁草及其同属植物DNA分子鉴定:通过对苦地丁基原植物地丁草和其同属植物的ITS2序列鉴定与分析,总DNA提取、PCR扩增、测序成功率为100%,说明ITS2对于地丁草与其同属植物的鉴别完成率好,适用性强。基于对地丁草及其同属植物ITS2序列的序列长度、GC含量、K2P遗传距离以及种间变异位点分析,可有效地鉴别出地丁草及其同属植物。基于HPLC指纹图谱的地丁草及其同属植物化学成分差异性研究:通过对地丁草及其同属植物进行特征图谱的建立,夏天无、黄堇、珠果黄堇和巴东黄堇与地丁草的相似度较高,共有峰较多,化学成分较相似。泾源紫堇中紫堇灵和乙酰紫堇灵的含量远远高于地丁草。四、苦地丁不同部位生物碱类成分在不同采收期的差异性研究在对苦地丁不同部位生物碱在不同采收期的差异性研究中可以得出,紫堇灵成分在任一产地的地上部位含量均明显高于地下部位的含量;乙酰紫堇灵在苦地丁地上、地下部位差异性没有紫堇灵大,但地上部位普遍比地下部位含量高;二氢血根碱在苦地丁中的含量相对于紫堇灵、乙酰紫堇灵低,但在地下部位的含量远远高出地上部位,邳州产地的二氢血根碱在地下部位的含量最高,甚至高于其含有的紫堇灵含量。苦地丁中的3种生物碱类成分无论在地上部位还是地下部位,在5月中下旬达到峰值,考虑到量-效比的关系,认为苦地丁的最佳采收期为5月中下旬。

周慧[2](2020)在《微波辅助提取毛竹叶黄酮及其在坚果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毛竹为单子叶禾本科竹亚科植物,在我国特别是长江以南均有分布,是我国现有竹类资源中经济价值最高的竹种。毛竹资源广,在我国其种植面积占全国竹林总面积的70%以上。目前我国对毛竹的开发利用主要集中应用在家具制作、建筑、造纸、工艺美术品和日常食用如竹笋美食等方面,而对毛竹叶的开发利用相对滞后,人们往往将毛竹叶当作废弃物处理或者直接燃烧做肥料,从而整体影响了毛竹的综合开发利用。本文以毛竹叶为原材料,研究并优化了微波辅助提取毛竹叶黄酮的工艺条件;并以抗坏血酸为参照对象,探讨了毛竹叶黄酮的体外抗氧化能力;以没食子酸(以下简称PG)和BHT为对照,研究了毛竹叶黄酮对大豆油、菜籽油和芝麻油的过氧化抑制能力;最后将毛竹叶黄酮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应用于核桃、碧根果、夏威夷果中,以期为坚果的抗氧化、延长保质期提供新的发展思路。经过试验研究,得到下列结论:(1)利用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毛竹叶黄酮,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了影响毛竹叶黄酮提取得率的四个因素:乙醇浓度、料液比、微波功率、微波辐照时间,通过响应面软件优化分析,并经适当调整,得到微波辅助毛竹叶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乙醇浓度70%、液料比29:1、微波时的功率303W、微波持续时间300S。经过试验,毛竹叶黄酮的提取得率为1.93%。(2)毛竹叶黄酮对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和过氧化氢均具有清除能力,其中,毛竹叶黄酮对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的清除力比VC弱,而对过氧化氢的清除能力比VC要强。(3)毛竹叶黄酮对大豆油、菜籽油和芝麻油均具有抗氧化能力,其抗氧化效果比VC强,与PG和BHT接近;毛竹叶黄酮对这三种植物油抗氧化能力的大小排列为:大豆油﹥菜籽油﹥芝麻油。(4)将毛竹叶黄酮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应用于核桃、碧根果、夏威夷果的熟果制作过程中,通过对酸价和过氧化值的测定,表明毛竹叶黄酮对这三种坚果的抑制其酸败和抗氧化的能力大小为:碧根果﹥核桃﹥夏威夷果。

郭静[3](2019)在《不同品种竹叶主要化学成分分析及竹叶牙膏的制备》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课题对竹叶及其易混淆品种淡竹叶、苦竹叶开展主要化学成分分析和抗氧化活性成分研究,从而优选竹叶为主要原料,考察竹叶最佳提取工艺、蜂胶前处理方法和牙膏成型工艺,制备一款竹叶蜂胶牙膏,并为其初步建立质量标准,为竹叶健康产品的开发奠定基础。方法:首先,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竹叶及其易混淆品种淡竹叶、苦竹叶中绿原酸、异荭草苷、荭草苷、异牡荆素等7种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并进行方法学考察。其次,通过比较三种常用的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优选DPPH自由基清除法对其活性成分和提取物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再者,利用多元相关与回归的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其成分含量与提取物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探讨其主要的抗氧化活性成分,并优选出成分含量较高、活性较好的品种。通过单因素考察、正交试验设计和多指标综合评分法确定该品种的最佳提取工艺,再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蜂胶项下方法对蜂胶进行了质量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蜂胶的前处理方法,并以感官性状为主要指标优选牙膏最佳配方,合理制备了一款竹叶蜂胶牙膏。结果:1.确定了竹叶及其易混淆品种淡竹叶、苦竹叶的含量控制方法。借助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其进行了成分分析,建立了以绿原酸、异荭草苷、荭草苷、异牡荆素、木犀草苷、木犀草素和芹菜素为指标成分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RSD<3%)。成分分析结果发现,淡竹叶中含日当药黄素,而苦竹叶和竹叶中均不含日当药黄素。淡竹叶各指标成分整体含量较低,而竹叶中活性成分整体含量较高,多数成分含量均明显高于淡竹叶和苦竹叶,其中异荭草苷含量约为淡竹叶的14倍,异牡荆素含量约为淡竹叶的29倍。2.通过抗氧化活性成分研究确定了优质品种。预试验中分别采用了ABTS法、FRAP法和DPPH法对竹叶及其易混淆品种淡竹叶、苦竹叶的指标成分和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DPPH法稳定性好,可重复性强,数据准确、可靠,被选作本研究中抗氧化活性的评价方法,并以抗坏血酸VC、维生素E类似物Trolox等作为阳性药对照。结果表明,7个指标成分中有4个成分的抗氧化活性强于阳性对照VC(IC50=0.926 m M)和Trolox(IC50=0.973 m M),以木犀草素(IC50=0.422 m M)和木犀草苷(IC50=0.427 m M)抗氧化活性最强。7批淡竹叶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为5.07±2.67 mg/m L,10批苦竹叶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为3.24±1.15 mg/m L,9批竹叶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为1.98±0.42 mg/m L,三者中以竹叶活性最强,且不同产地间差异最小,质量更稳定,为较优品种。多元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芹菜素含量与淡竹叶抗氧化活性呈显着性正相关(P<0.01),异荭草苷含量与苦竹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呈显着性正相关(P<0.01),荭草苷含量与竹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呈显着性正相关(P<0.01)。因此进一步优选产地为浙江衢州(风干)的竹叶为后续产品制备的最佳原料药材。3.通过竹叶提取工艺研究确定了竹叶的最佳提取方法。以指标成分含量、总黄酮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参考指标,并采用正交试验法、单因素考察法、综合评分法对竹叶进行了提取工艺的优化,确定了竹叶最佳提取工艺:竹叶药材中加入40倍量80%乙醇,浸泡30 min,加热回流提取两次,每次1 h,合并两次提取液,滤过,即得。该工艺条件下得到的提取液总黄酮转移率高达88.08%,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73.16%,结果稳定(RSD<3%),工艺合理可行。4.通过对蜂胶的质量研究及前处理方法考察,选择了经检验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的合格蜂胶药材,并以适量80%乙醇充分浸提蜂胶得到蜂胶醇溶液,再以适当比例加入竹叶蜂胶牙膏的制备。单因素试验考察结果表明,以80%乙醇处理蜂胶,较药典方法而言,其提取液中各指标成分转移充分,且未见其余成分的明显缺失,结果稳定,方法合理、可行。5.确定了竹叶蜂胶牙膏的制备工艺。本课题选用了湿法溶胶制膏法进行竹叶蜂胶牙膏的制备,优化得到配方工艺为:非离子瓜尔胶0.75 g,羧甲基纤维素钠0.25 g,山梨醇40 g,甘油20 g,尼泊金乙酯0.1 g,尼泊金丙酯0.05 g,糖精钠0.35 g,二氧化硅18 g,十二烷基硫酸钠2 g,薄荷油1 g,水适量,竹叶提取液2 g,蜂胶提取液0.5 g。其制备工艺为:首先取配方量非离子瓜尔胶和羧甲基纤维素钠分散于甘油、山梨醇中,另取尼泊金乙酯、尼泊金丙酯、糖精钠、提取物预溶于适量水中加入,搅拌、陈化,再依次加入二氧化硅、十二烷基硫酸钠、薄荷油,搅拌、陈化,即得。6.通过质量标准研究确定了竹叶蜂胶牙膏的质量标准(草案)。成品牙膏每支装100 g,外观呈细腻光亮的浅黄色膏体,气芳香,具清凉口感。试验表明,单一成分在牙膏中含量过低无法被准确检测,而黄酮类物质是竹叶和蜂胶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且含量较单一成分高,可实现定量研究,故选择以有效组分总黄酮的含量作为竹叶蜂胶牙膏的含测指标,并初步建立了竹叶蜂胶牙膏质量标准。本品每支含有效成分以总黄酮计算,不得少于400 mg。结论:本课题经实验研究,建立了可用于淡竹叶、苦竹叶和竹叶含量控制的方法,初步探索了其抗氧化活性物质基础,优化考察了竹叶的提取工艺、蜂胶的前处理方法和竹叶蜂胶牙膏成型工艺,合理制备了一款竹叶蜂胶牙膏,为竹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竹叶系列健康产品的后续开发打下了坚实基础。

郑楠[4](2017)在《广西甜茶中三叶苷的提取纯化及其中试放大研究》文中提出三叶苷是甜茶中重要的甜味成分。此外,大量研究表明三叶苷还具有抑制糖尿病关键酶活性的功效,可供糖尿病患者食用,是一种药、食两用的物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首次提出了一条能够高效纯化三叶苷的工艺路线,优化确定了最优提取纯化工艺参数,并在小试基础上进行了中试放大研究。主要结论如下:三叶苷提取工艺条件优化:以三叶苷提取率为指标,确定最佳单因素提取条件为:提取溶剂75%乙醇溶液,反应时间2h,提取次数2次,液料比10:1,提取温度80℃。在此条件下,三叶苷的提取率达到17.6%左右。三叶苷分离纯化工艺条件优化:以三叶苷得率及纯度为指标,氯仿萃取步骤的最佳条件:V氯仿层:V水层=1.5:1;萃取时间30分钟;萃取次数2次。茶多酚去除步骤的最佳条件:茶多酚络合剂Ca(OH)2粉末的用量约为原料甜茶质量1/8;碱沉pH=8;碱沉时间30分钟,碱沉温度25℃。乙酸乙酯萃取步骤的最佳条件:V乙酸乙酯层:V水层=1:1;萃取时间45分钟;萃取次数3次。在以上条件下进行分离纯化,所得三叶苷的纯度为97.8%,得率为15.8%。中试放大研究:研究了反应环节、试剂种类与规格等因素对三叶苷提取率、纯度、得率的影响,按小试最优条件进行中试放大100倍后,对出现的问题逐一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最终,所得三叶苷的提取率为16.4%;得率为14.4%;纯度为95.2%。经过重复性实验论证,该中试放大工艺稳定可行。

张盛[5](2016)在《竹叶黄酮的抗炎作用及物质基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竹叶是我国传统中药,黄酮是其主要化学成分。研究表明竹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有良好的抗炎功效,但其抗炎机制和物质基础并不清楚,本文将在前期竹叶抗炎作用的研究基础上,对竹叶黄酮的抗炎作用做深入研究并阐明其物质基础。为优化竹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通过正交试验优选竹叶的浸提工艺条件。运用L9(34)正交试验对竹叶黄酮浸提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以总黄酮的含量为检测指标,选取芦丁作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竹叶提取液中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以70%甲醇溶液作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10,每次提取24小时,共提取3次为竹叶黄酮的最佳浸提工艺。为纯化竹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以MCI-GEL CHP20P填料洗脱竹叶黄酮提取物,湿法上样,上样浓度0.66g/ml,吸附流速为1BV/h,以80%甲醇溶液洗脱,洗脱流速为3BV/h,洗脱4柱体积,最后得到106g竹叶黄酮提取物干膏粉末;为分离竹叶黄酮的不同部位,以聚酰胺树脂分离竹叶黄酮提取物,湿法上样,吸附流速为1BV/h,依次用蒸馏水、10%甲醇、30%甲醇、50%甲醇、75%甲醇和100%甲醇洗脱,洗脱速度为2BV/h,每次洗脱3-5柱体积不等,最后得到蒸馏水洗脱部位34.5g、10%甲醇洗脱部位26.3g、30%甲醇洗脱部位7.7、50%甲醇洗脱部位8.6、75%甲醇洗脱部位5.1和100%甲醇洗脱部位1.1g。为测定竹叶不同部位洗脱流份中总黄酮的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测量,选取芦丁作为对照溶液,在507nm处测定竹叶不同位洗脱流份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芦丁对照品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17.71X+0.0225,r=0.9989,线性范围为0.01mg-0.20mg,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1%,RSD=1.3%(n=6)。此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竹叶不同部位洗脱流份中总黄酮的含量差异较大,流份1、流份2、流份3、流份4、流份5和流份6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为76.16mg/g、138.35mg/g、467.77mg/g、604.46mg/g、797.26mg/g和300.95mg/g,为竹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试验观察竹叶各提取部位抗炎作用。结果表明,地塞米松(dxm)组、流份2至流份5组均对小鼠耳廓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极显着差异(p<0.01),其对小鼠耳廓肿胀抑制率依次为:61.88、64.57%、77.13%、62.33%和83.41%,流份1组对小鼠耳廓肿胀有抑制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对小鼠耳廓肿胀抑制率为43.50%,流份6组对小鼠耳廓肿胀无明显的抑制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通过醋酸致小鼠腹腔血管通透性增加试验观察竹叶各提取部位抗炎作用。结果表明,流份5组对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极显着差异(p<0.01),其对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抑制率为66.73%,dxm组对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有抑制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对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抑制率为53.62%,其余组分均对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无明显的抑制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通过小鼠气囊滑膜炎试验观察竹叶各提取部位抗炎作用。结果表明,dxm组、流份5组均对小鼠气囊滑膜炎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极显着差异(p<0.01),其对小鼠气囊滑膜炎抑制率依次为16.40%和19.55%,其余组分均对小鼠气囊滑膜炎无明显的抑制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通过小鼠肉芽肿试验观察竹叶各提取部位抗炎作用。结果表明,dxm组、流份5组均对小鼠棉球肉芽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极显着差异(p<0.01),对小鼠棉球肉芽肿抑制率依次为36.98%和38.52%,流份4组对小鼠棉球肉芽肿有抑制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对小鼠棉球肉芽肿抑制率为29.12%,其余组分均对小鼠棉球肉芽肿无明显的抑制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最后,选取流份5为竹叶抗炎有效部位。采用高效液相-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hplc-hr-tof/ms)技术,对流份5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采用ultimatexb-c18(5μm,3.0×150mm)色谱柱,以乙腈和水(含体积比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ESI-TOF-MS正负离子Auto MSn采集模式。通过HPLC-TOF-MS所得到的化合物分子量以及MS/MS CID碰撞解离碎片,结合文献报道,对流份5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本试验通过对炎症反应小鼠动物实验,优选了竹叶最佳抗炎有效部位。通过对抗炎有效部位的物质基础的研究,分析了竹叶中的抗炎活性成分的化学结构,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魏琦[6](2013)在《苦竹属竹叶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竹类资源丰富,竹叶含有多种具有生物活性及药理作用的化学成分,是我国传统中医药典籍中记载的药用植物资源,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本文从竹叶化学成分基础研究的角度,重点研究了苦竹叶化学成分,并对部分化学成分进行抑菌及抗肿瘤生物活性测定;分析比较了苦竹属10种常见竹种竹叶黄酮类化合物、香豆素类化合物、挥发油、多糖等化学成分,为推进竹叶化学成分基础研究和促进竹叶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苦竹(P. amarus (Keng) Keng f.)竹叶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相中共分离得到了16种化合物,包括3种酚酸类化合物、1种萜类化合物、1种香豆素类化合物、1种苯丙素类化合物及10种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4-羟甲基-苯甲醛(1)、对羟基苯甲醛(2)、去氢催吐萝芙木醇(3)、7-羟基-香豆素(4)、反式香豆酸(5)、对羟基苯甲酸(6)、苜蓿素(7)、7-甲氧基-苜蓿素(8)、Demethyltorosaflavone(9)、6-反式-(2’’-O-α-鼠李糖基)乙烯基-5,7,3’,4’-四羟基黄酮(10)、木犀草素-6-C-洋地黄毒糖苷-4’-O-葡萄糖苷(11)、苜蓿素-7-O-葡萄糖苷(12)、芹菜素-6-C-阿拉伯糖苷(13)、苜蓿素-4’-O-葡萄糖苷(14)、牡荆苷(15)和异荭草苷-2’’-O-鼠李糖苷(16)。分离得到的16种化合物中,除化合物4,7及12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苦竹叶中分离得到。通过HPLC与标准品对照,确定了7种化合物,均为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17)、木犀草素(18)、异牡荆苷(19)、荭草苷(20)、异荭草苷(21)、异牡荆苷-2’’-O-鼠李糖苷(22)及木犀草素-6-C-阿拉伯糖苷(23)。2.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枯草芽孢杆菌为研究对象,采用滤纸片法,测定了苦竹叶乙醇提取物的各组分及分离得到的部分化合物的离体抑菌活性,并对未见活性报道的木犀草素-6-C-洋地黄毒糖苷-4’-O-葡萄糖苷进行了体内体外抗肿瘤活性测定。24h后25mg mL-1浓度下,反式香豆酸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离体抑菌作用最强,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0.23mm及18.35mm,乙酸乙酯相Fr.3对枯草芽孢杆菌的离体抑菌作用最强,抑菌圈直径为21.05mm。乙酸乙酯相的离体抑菌作用整体强于石油醚相和正丁醇相,水相抑菌作用不明显。Fr.3的离体抑菌作用在乙酸乙酯相8个组分中最强。木犀草素-6-C-洋地黄毒糖苷-4’-O-葡萄糖苷对子宫颈癌HeLa细胞、肝癌HepG2细胞及结肠癌HT-29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的IC50值分别为592mg/L、2058mg/L和1712mg/L。5mg/kg和10mg/kg中低剂量木犀草素-6-C-洋地黄毒糖苷-4’-O-葡萄糖苷对H22荷瘤鼠肝肿瘤有体内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2.9%和20.0%。3.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13种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其精密度、稳定性及准确性良好,各黄酮标准品在线性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采用HPLC法分析比较了苦竹属(Pleioblastus Nakai)竹种苦竹(P. amarus (Keng)Keng f.)、川竹(P. simonii (Carr.) Nakai)、斑苦竹(P. maculatus (McClure) C. D. Chu et C.S. Chao)、高舌苦竹(P. altiligulatus S. L. Chen et S.Y. Chen)、宜兴苦竹(P. yixingensis S. L.Chen et S. Y. Chen)、垂枝苦竹(P. amarus (Keng) Keng f. var. pendulifolius S. Y. Chen)、实心苦竹(P. solidus S. Y. Chen)、衢县苦竹(P. juxianensis Wen, C. Y. Yao et S. Y. Chen)、丽水苦竹(P. maculosoides Wen)及杭州苦竹(P. amarus (Keng) Keng f. var. hangzhouensis S.L. Chen et S. Y. Chen)竹叶中13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苦竹属10种竹叶中共检测出12种黄酮类化合物,10种竹叶中均含有异荭草苷、荭草苷、牡荆苷、异牡荆苷、苜蓿素-7-O-葡萄糖苷、苜蓿素、7-甲氧基-苜蓿素,其中异荭草苷、荭草苷、牡荆苷、异牡荆苷及苜蓿素-7-O-葡萄糖苷含量普遍较高,丽水苦竹异牡荆苷含量突出,斑苦竹苜蓿素-7-O-葡萄糖苷含量突出,均在1300mg/kg以上。4.对10种苦竹属竹种竹叶中香豆素类化合物及挥发油进行了分析测定。(1)共检测出6种香豆素类化合物,斑苦竹叶茵芋苷含量最高且与其它竹种差异显着(P<0.05),为40.66mg/kg。川竹叶东莨菪内酯和6,7-二甲氧基香豆素含量最高且与其它竹种差异显着(P<0.05),为82.20mg/kg和39.68mg/kg。伞形酮在杭州苦竹中含量最高,为3.01mg/kg。高舌苦竹叶香豆素含量最高且与其它竹种差异显着(P<0.05),为15.75mg/kg。垂枝苦竹叶茴芹内酯含量最高,为4.46mg/kg。(2)从10种竹叶挥发油中共鉴定出挥发性成分195种,其化合物类型基本一致,但含量在竹种间有一定差异,醛类化合物相对含量最高。10种苦竹属竹叶挥发油共有成分有15种,分别为苯甲醛、2-正戊基呋喃、反式-2,4-庚二烯醛、壬醛、2,3-二氢-2,2,6-三甲基苯甲醛、β-环柠檬醛、2,6,6-三甲基-1-环己烯基乙醛、对乙烯基愈疮木酚、1,1,6-Trimethyl-1,2-dihydronaphthalene、香叶基丙酮、4-[2,2,6-三甲基-7-氧杂二环[4.1.0]庚-1-基]-3-丁烯-2-酮、十五烷、植酮、异植物醇和叶绿醇。5.对10种苦竹属竹种竹叶多糖、蛋白质、叶绿素及矿质元素进行了分析测定。(1)10种竹种竹叶多糖含量均在600mg/kg以上,苦竹竹叶多糖含量最高,为843.29mg/kg。(2)10种竹种竹叶蛋白质含量在127547.50182244.02mg/kg之间。苦竹竹叶蛋白质含量最高,为182244.02mg/kg。(3)10种竹种竹叶叶绿素a的含量大于叶绿素b的含量。川竹竹叶叶绿素总含量和叶绿素a含量最高且与其它竹种差异显着(P<0.05),分别为3339.24mg/kg和2390.97mg/kg。实心苦竹竹叶叶绿素b含量最高,为949.54mg/kg。(4)检测的19种矿质元素中含量较高元素的总体趋势为:K>Ca>Mg>Mn>Fe>Al>Na>Zn。K元素含量在814312695mg/kg之间,Ca元素含量在567116080mg/kg之间,Mg、Mn元素含量均在1000mg/kg以上,Fe元素含量在300mg/kg左右,Al元素含量在160mg/kg以上。对于重金属元素,Ag元素在10种竹种竹叶中均未检测出,Cd元素只在少数竹叶中检出且含量很少,在0.010.14mg/kg之间。竹叶中As、Hg、Pb等重金属元素含量较低。

王淑英[7](2013)在《牡竹属竹叶化学成分研究》文中指出植物资源的化学利用是当前的研究热点。竹子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分布广泛。竹子具有丰富的次生代谢产物,对竹类资源化学成分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牡竹属是我国重要的丛生竹属,为了全面研究牡竹属竹叶化学成分,揭示竹叶化学成分的生物活性,本文以牡竹属中具有药用价值的麻竹为研究对象,对其竹叶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建立了竹叶中香豆素类化合物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并对牡竹属10种竹叶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研究,探讨同属的竹类植物化学成分的差异,为更好的利用牡竹属竹叶资源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集麻竹竹叶,用95%乙醇浸提,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乙酸乙酯相经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高压制备色谱及重结晶,得到17种单体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波谱数据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方法,分别鉴定为牡荆苷、异牡荆苷、木犀草素、苜蓿素、7-甲氧基-苜蓿素、苜蓿素-4’-O-葡萄糖苷、苜蓿素-7-O-葡萄糖苷、芹菜素、芹菜素-7-O-葡萄糖苷、芹菜素-6-C-阿拉伯糖苷、芹菜素-7-O-葡萄糖-6’’-O-鼠李糖苷、对羟基苯甲醛、5-羟基-2-甲氧基-苯甲醛、黑麦草内酯、去氢催吐萝芙木醇、催吐萝芙木醇-9-O-葡萄糖苷和4,4’,9,9’-四羟基-3,3’,5,5’-四甲氧基-7,7’-单环氧木脂素,其中有11个黄酮、2个酚酸、3个萜类及1个木脂素类化合物。除牡荆苷外,其它16种化合物均首次在麻竹中分离得到。对获得的质量相对较大化合物15即4,4’,9,9’-四羟基-3,3’,5,5’-四甲氧基-7,7’-单环氧木脂素进行了体外抗肿瘤细胞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其对HeLa细胞增殖没有抑制作用。(2)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同时测定13种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表明,异荭草苷、荭草苷、牡荆苷、异牡荆苷、木犀草素、芹菜素-7-O-葡萄糖-6’’-O-鼠李糖苷、芹菜素-7-O-葡萄糖苷、苜蓿素-7-O-葡萄糖苷、6-反式-(2’’-O-α-鼠李糖基)乙烯基-5,7,3’,4’-四羟基黄酮、芹菜素、苜蓿素、Demethyltorosaflavone和7-甲氧基-苜蓿素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各标准品的LOD值在0.010.03mg/kg之间,LOQ值在0.020.34mg/kg之间。本试验仪器的精密度良好,且13种标准品较稳定。采用建立的方法对牡竹属10种竹种包括麻竹、龙竹、牡竹、黄竹、梁山慈竹、花吊丝竹、云南龙竹、福贡龙竹、勃氏甜龙竹和版纳甜龙竹竹叶黄酮含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各竹种竹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存在差异。异荭草苷、荭草苷、牡荆苷、异牡荆苷和芹菜素-7-O-葡萄糖-6’-O-鼠李糖苷在10种竹叶中含量普遍较高,其次是芹菜素-7-O-葡萄糖苷和苜蓿素-7-O-葡萄糖苷,木犀草素、6-反式-(2’-O-α-鼠李糖基)乙烯基-5,7,3’,4’-四羟基黄酮、芹菜素、苜蓿素、Demethyltorosaflavone和7-甲氧基-苜蓿素含量较小。(3)以70%乙醇为提取溶剂,超声波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首次建立了竹叶中12种香豆素类化合物同时检测方法。竹叶样品经70%乙醇超声提取3次,每次30min;Florisil SPE柱净化,5mL甲醇洗脱。结果表明,茵芋苷、东莨菪苷、东莨菪内酯、伞形酮、6,7-二甲氧基香豆素、香豆素、补骨脂素、花椒毒素、5,7-二甲氧基香豆素、茴芹内酯、欧前胡素和蛇床子素等12种香豆素的LOD值在0.190.85mg/kg之间,LOQ值在0.642.82mg/kg之间。在545mg/kg的添加浓度内,添加回收率在47.41112.25%之间,RSD≤19.69%。采用建立的方法分析了牡竹属10种竹叶中香豆素类化合物含量,共检测到东莨菪苷、东莨菪内酯、伞形酮、香豆素和茴芹内酯5种香豆素,其中,东莨菪内酯为其共有成分,含量在5.2637.84mg/kg之间。10种竹叶香豆素总含量在20.39152.96mg/kg之间,福贡龙竹竹叶中的香豆素类化合物总含量最高,梁山慈竹竹叶中所含香豆素总含量最低。(4)对牡竹属10种竹种竹叶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比较,发现10种竹叶挥发油中醛类、酮类和醇类化合物在各竹叶挥发油中相对含量较高,其次是烷烯烃类、酚类和酯类化合物,醚类、酸类、萘类、呋喃类及其它类化合物在各竹叶挥发油中相对含量较低。10种竹叶挥发油化学成分中含有18种共有成分,其中,反式-2-己烯醛是各竹种挥发油中的重要成分。(5)对牡竹属10种竹种竹叶中的蛋白质、多糖、叶绿素及矿质元素等化学成分含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在12.9022.12%之间,梁山慈竹含量最高,麻竹含量最低,黄竹和云南龙竹、花吊丝竹和版纳甜龙竹之间蛋白质含量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其它几种竹种蛋白质含量存在显着性差异。10种竹叶多糖含量在0.380.82mg/g之间,含量最高的竹种为龙竹,含量最低的为牡竹。10种竹叶叶绿素a的含量在1.693.82mg/g之间,叶绿素b的含量在0.791.60mg/g之间,叶绿素总含量在2.485.37mg/g之间,其中勃氏甜龙竹竹叶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含量均较大。10种竹叶中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其中K、Ca、Mg元素含量较高,其次是Mn、Fe、Al、Na、Zn元素,Co、As、Se、Mo、Hg和Pb在竹叶中含量很低。本文研究结果为麻竹药理活性研究奠定基础,为竹叶香豆素类化学成分的药用、食用等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对牡竹属竹叶资源的化学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Chinese Journal of Spectroscopy Laboratory (35-204,No.13 Gaoliangqiao Xiejie,Haidia,Beijing 100081)[8](2013)在《《光谱实验室》2012年第29卷分类索引》文中指出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Chinese Journal of Spectroscopy Laboratory (35-204,No.13 Gaoliangqiao Xiejie Haidian,Beijing 100081)[9](2013)在《《光谱实验室》2012年第29卷总目次》文中提出

方菊[10](2012)在《竹叶黄酮的提取分离及抑菌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竹叶中的黄酮类物质是一种天然生理活性成分,具有抑菌、抗自由基、抗氧化、杀虫、抗肿瘤、抗衰老、降血脂和血胆固醇美白等诸多生物活性。本文采用溶剂浸提、大孔树脂吸附分离等技术提取分离竹叶黄酮,并将其应用于豆浆的防腐保鲜,为天然食品保鲜剂的制备和豆制品的保鲜提供依据。以溶剂热回流法提取竹叶黄酮,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考察了提取方式、原料粒度、溶剂种类及浓度、固液比、提取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竹叶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溶剂热回流提取法所得黄酮提取率高于超声波、渗漉及冷浸法,而原料粒度对提取率影响不大。溶剂热回流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60%(体积浓度,下同)乙醇水溶液按固液比1:16(g:ml,下同)、于70℃下提取三次,时间分别是2.5h、1.5h、1.0h,此时竹叶黄酮的提取率为98.06%,产品中竹叶黄酮的含量达14.87%。大孔树脂静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AB-8型大孔树脂对竹叶黄酮具有较高的吸附选择性和良好的脱附性能,树脂对竹叶黄酮的吸附量达20.64mg/g;Freundlich方程可较好地描述竹叶黄酮在AB-8树脂上的吸附平衡;吸附自由能变G<0,熵变S>0,吸附为自发的熵增过程,升高温度有利于吸附分离。焓变H为13.45kJ/mol,在氢键键能范围内,说明AB-8树脂对竹叶黄酮分子的吸附是以氢键形式发生的物理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颗粒外的液膜扩散是决定吸附速率的主要步骤。大孔树脂动态吸附-解吸实验结果表明:AB-8型大孔树脂对竹叶黄酮的动态吸附效果最好,黄酮浓度为1.0mg/ml的竹叶水提液直接上柱,流速为1BV/h,高径比为3.3:1,树脂对竹叶黄酮的吸附量达19.56mg/g;采用10%、20%、30%、40%的乙醇水溶液对吸附后的树脂柱进行梯度洗脱,产品的收率为22.11%,纯度达34.35%;以3.27BV的30%乙醇水溶液在1BV/h下对吸附后的树脂柱洗脱时,洗脱率为71.42%,产品纯度达到35.16%、收率为24.88%。将洗脱液烘干,醇溶得竹叶黄酮溶液,经HPLC-MS检测出分离得到的产物中含有四种黄酮类物质,分别为荭草苷或异荭草苷、芦丁、异鼠李素-3-O-β-D-芸香糖苷和槲皮素-3-O-β-D-glu(1-2)-α-L-鼠李糖苷。最后采用平板计数法研究了竹叶黄酮(BLF)对几种常见食源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酵母菌和β-嗜碱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确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和对豆浆的防腐保鲜效果。结果表明,竹叶黄酮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β-嗜碱芽孢杆菌有显着抑制作用,其MIC分别为0.029mg/ml、0.0180mg/ml、0.0700mg/ml,而对酵母菌无明显的抑制作用;4℃时添加0.01%BLF对豆浆的保鲜效果较好,而30℃时BLF的最佳用量为0.015%;感官评定结果显示,添加0.01%-0.015%的BLF对豆浆的色泽和风味均无不良影响,且可使保质期延长6h;香兰素与BLF对豆浆的保鲜效果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30℃时添加0.015%的BLF与香兰素质量比为4:1的复合保鲜剂,可使豆浆的保质期延长8h。

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苦竹叶中总黄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苦竹叶中总黄酮(论文提纲范文)

(1)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原料药资源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蒲公英资源研究进展
        1 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2 质量控制研究
        3 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第二节 苦地丁资源研究进展
        1 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2 质量控制研究
        3 苦地丁的鉴别研究
        4 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第三节 板蓝根资源研究进展
        1 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2 质量控制研究
        3 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第四节 黄芩资源研究进展
        1 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2 质量控制研究
        3 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第五节 中药资源评估研究进展
        1 思路与方法
        2 中药资源评估现状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蒲公英资源评估研究
    第一节 蒲公英药材质量分析与评价
        1 理化鉴别
        2 水分、灰分及浸出物含量测定
        3 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4 指纹图谱、多组分定量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蒲公英质量评价
        5 小结与讨论
    第二节 蒲公英资源评估报告
        1 本草考证
        2 资源调查
        3 质量评价
        4 评估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蒲公英药材企业质控标准(草案)
第三章 苦地丁资源评估研究
    第一节 苦地丁药材质量分析与评价
        1 理化鉴别
        2 杂质、水分、灰分及浸出物含量测定
        3 指纹图谱、多组分定量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苦地丁药材质量评价
        4 小结与讨论
    第二节 苦地丁基原植物地丁草的鉴别研究
        1 基于ITS2序列的地丁草及其同属植物DNA分子鉴定
        2 基于HPLC指纹图谱的地丁草及其同属植物化学成分差异性研究
        3 小结与讨论
    第三节 苦地丁不同部位生物碱类成分在不同采收期的差异性研究
        1 仪器、试剂与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3 结果分析
        4 讨论
    第四节 苦地丁资源评估报告
        1 本草考证
        2 资源调查
        3 质量评价
        4 评估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苦地丁药材企业质控标准(草案)
第四章 板蓝根资源评估研究
    第一节 板蓝根药材质量分析与评价
        1 理化鉴别
        2 水分、灰分及浸出物含量测定
        3 指纹图谱、多组分定量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板蓝根药材质量评价
        4 小结与讨论
    第二节 板蓝根资源评估报告
        1 本草考证
        2 资源调查
        3 质量评价
        4 评估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板蓝根药材企业质控标准(草案)
第五章 黄芩资源评估研究
    第一节 黄芩药材质量分析与评价
        1 理化鉴别
        2 水分、总灰分及浸出物含量测定
        3 指纹图谱、多组分定量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黄芩药材质量评价
        4 小结与讨论
    第二节 黄芩资源评估报告
        1 本草考证
        2 资源调查
        3 质量评价
        4 评估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黄芩药材企业质控标准(草案)
结语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2)微波辅助提取毛竹叶黄酮及其在坚果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前言
        1.1.1 竹类综述
        1.1.2 黄酮类化合物的介绍
    1.2 竹叶中的生物化学活性成分
        1.2.1 竹叶中的多糖物质
        1.2.2 竹叶中的黄酮类物质
        1.2.3 竹叶特种氨基酸
        1.2.4 竹叶萜类内酯
        1.2.5 竹叶叶绿素
        1.2.6 竹叶芳香成分
        1.2.7 竹叶矿物质元素
        1.2.8 毛竹叶及其活性成分的研究概况
    1.3 竹叶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
        1.3.1 分光光度法
        1.3.2 高效液相色谱法
    1.4 竹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介绍
        1.4.1 直接溶剂提取法
        1.4.2 生物酶辅助提取法
        1.4.3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
        1.4.4 微波辅助提取法
        1.4.5 超临界CO_2提取法
        1.4.6 机械提取法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6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毛竹叶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
    2.1 引言
    2.2 材料试剂及仪器
        2.2.1 实验原料
        2.2.2 试剂
        2.2.3 主要仪器及型号
    2.3 实验方法
        2.3.1 毛竹叶黄酮提取工艺流程
        2.3.2 毛竹叶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2.3.3 毛竹叶黄酮提取单因素实验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2.4.1 芦丁标准曲线的绘制与回归方程
        2.4.2 竹叶总黄酮提取单因素实验结果分析
        2.4.3 毛竹叶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
    2.5 本章结论
第3章 毛竹叶黄酮的体外抗氧化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设备
        3.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3.2.2 试验仪器设备
    3.3 试验方法
        3.3.1 毛竹叶黄酮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试验
        3.3.2 毛竹叶黄酮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试验
        3.3.3 毛竹叶黄酮对过氧化氢的清除试验
    3.4 试验结果及分析
        3.4.1 毛竹叶黄酮和VC对超氧阴离子O_2~-的清除效果
        3.4.2 毛竹叶黄酮和VC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效果
        3.4.3 毛竹叶黄酮和VC对过氧化氢H_2O_2的清除效果
    3.5 本章结论
第4章 毛竹叶黄酮对植物油脂的过氧化抑制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原材料
        4.2.2 试验仪器
    4.3 试验方法
        4.3.1 油脂的处理及抗氧化试验
        4.3.2 油脂的过氧化值测定
    4.4 试验结果与分析
        4.4.1 毛竹叶黄酮对大豆油脂的抗氧化作用
        4.4.2 毛竹叶黄酮对菜籽油的抗氧化作用
        4.4.3 毛竹叶黄酮对芝麻油的抗氧化作用
        4.4.4 毛竹叶黄酮对大豆油、菜籽油和芝麻油的抗氧化作用比较
    4.5 本章结论
第5章 毛竹叶黄酮在坚果中的应用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原料
        5.2.2 试验仪器
    5.3 试验方法
        5.3.1 毛竹叶黄酮在坚果中的应用方案
        5.3.2 核桃、碧根果和夏威夷果的酸价、过氧化值的测定
    5.4 试验结果
        5.4.1 毛竹叶黄酮对核桃的酸败和过氧化抑制效果
        5.4.2 毛竹叶黄酮对碧根果的酸败和过氧化抑制效果
        5.4.3 毛竹叶黄酮对夏威夷果的酸败和过氧化抑制效果
        5.4.4 毛竹叶黄酮对三种坚果的酸败和过氧化抑制效果比较
    5.5 本章结论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3)不同品种竹叶主要化学成分分析及竹叶牙膏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背景
    2 立题依据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4 主要技术路线图
第一章 不同品种竹叶化学成分分析
    1 仪器与试药
        1.1 主要仪器
        1.2 材料与试剂
    2 指标成分
    3 色谱条件
    4 方法学考察
        4.1 线性关系考察
        4.2 重复性试验
        4.3 检测限、定量限考察
        4.4 精密度试验
        4.5 稳定性试验
        4.6 加样回收率试验
    5 竹叶含量测定
    6 小结与讨论
第二章 不同品种竹叶抗氧化成分分析
    1 仪器与试药
        1.1 主要仪器
        1.2 材料与试剂
    2 竹叶的抗氧化活性
    3 竹叶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的筛选
    4 竹叶成分及提取物抗氧化活性测定
        4.1 指标成分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4.2 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5 抗氧化活性成分分析
        5.1 双变量相关性分析
        5.2 逐步回归分析
    6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竹叶蜂胶牙膏的制备
    1 仪器与试药
        1.1 主要仪器
        1.2 材料与试剂
    2 竹叶提取工艺研究
        2.1 竹叶总黄酮含量测定(国标法)
        2.2 提取溶剂种类考察
        2.3 提取溶剂浓度考察
        2.4 提取次数考察
        2.5 正交试验设计
        2.6 验证试验
        2.7 小结与讨论
    3 蜂胶前处理方法研究
        3.1 蜂胶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3.2 蜂胶的质量研究
        3.3 蜂胶前处理方法考察
        3.4 小结与讨论
    4 竹叶蜂胶牙膏成型工艺研究
        4.1 辅料种类考察
        4.2 辅料用量考察
        4.3 湿法溶胶制膏工艺研究
        4.4 小结与讨论
    5 竹叶蜂胶牙膏质量标准研究
        5.1 竹叶蜂胶牙膏的常规检查
        5.2 竹叶蜂胶牙膏的总黄酮含量测定
        5.3 竹叶蜂胶牙膏质量标准(草案)
        5.4 小结与讨论
全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文献综述 3种竹叶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二 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4)广西甜茶中三叶苷的提取纯化及其中试放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甜茶
        1.1.1 甜茶概述
        1.1.2 甜茶的主要成分
        1.1.3 甜茶的药理作用
        1.1.4 甜茶的应用
    1.2 黄酮
        1.2.1 黄酮概述
        1.2.2 黄酮生物活性
        1.2.3 黄酮提取方法
        1.2.4 黄酮分离纯化方法
        1.2.5 黄酮分析检测方法
    1.3 三叶苷
        1.3.1 三叶苷概述
        1.3.2 三叶苷分布
        1.3.3 三叶苷的生物活性
        1.3.4 三叶苷的市场前景
        1.3.5 三叶苷的提取工艺
        1.3.6 三叶苷的分离纯化方法
        1.3.7 三叶苷的分析测定方法
    1.4 总结
第2章 三叶苷的提取与工艺条件优化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案
        2.3.1 提取溶剂的选择
        2.3.2 甜茶的预处理
        2.3.3 三叶苷的提取操作
    2.4 检测方法
        2.4.1 色谱条件
        2.4.2 三叶苷标准溶液的配制
        2.4.3 样品溶液的配置
        2.4.4 三叶苷提取率计算
    2.5 结果分析
        2.5.1 水醇比对三叶苷提取率的影响
        2.5.2 提取时间对三叶苷提取率的影响
        2.5.3 提取次数对三叶苷提取率的影响
        2.5.4 提取温度对三叶苷提取率的影响
        2.5.5 液料比对三叶苷提取率的影响
    2.6 提取工艺参数的确定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三叶苷的分离纯化与工艺条件优化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案
        3.3.1 提取液预处理
        3.3.2 氯仿萃取
        3.3.3 茶多酚的除去
        3.3.4 乙酸乙酯萃取
        3.3.5 结晶
    3.4 检测方法
    3.5 结果分析
        3.5.1 氯仿萃取步骤优化
        3.5.2 茶多酚的除去步骤优化
        3.5.3 乙酸乙酯萃取步骤优化
    3.6 纯化工艺参数的确定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三叶苷中试放大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3 检测方法
    4.4 中试实验方案确定
    4.5 前期试验
    4.6 中试试验
    4.7 放大后出现的问题及解决
        4.7.1 提取率下降问题及解决
        4.7.2 纯度下降问题及解决
        4.7.3 得率下降问题及解决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1.1 三叶苷提取条件的优化
        5.1.2 三叶苷分离纯化工艺设计及优化
        5.1.3 三叶苷中试放大研究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竹叶黄酮的抗炎作用及物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技术路线
第一章 竹叶黄酮的提取与分离
    一、竹叶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1.材料与仪器
        2.方法与结果
        3.讨论
    二、竹叶黄酮的纯化及柱层析分离
        1.材料与仪器
        2.方法与结果
        3.讨论
    三、竹叶柱层析各部位的总黄酮含量测定
        1.材料与仪器
        2.方法与结果
        3.讨论
第二章 竹叶黄酮抗炎有效部位的筛选
    1.材料与仪器
    2.动物分组与药液制备
    3.竹叶黄酮抗炎有效部位的筛选试验
    4.竹叶黄酮抗炎有效部位的筛选结果
    5.讨论
第三章 竹叶黄酮抗炎有效部位的飞行时间质谱分析
    1.材料与仪器
    2.方法与结果
    3.讨论
文献综述 竹叶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一、竹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二、竹叶黄酮的提取、纯化与测定研究
    三、竹叶黄酮的药理活性研究
    四、展望
结语与创新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图
致谢

(6)苦竹属竹叶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2.1 关键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1.2.2 主要研究内容
    1.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苦竹(PLEIOBLASTUS AMARUS ( KENG ) KENG F.)竹叶化学成分研究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仪器
        2.1.2 试验材料
        2.1.3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化合物 1
        2.2.2 化合物 2
        2.2.3 化合物 3
        2.2.4 化合物 4
        2.2.5 化合物 5
        2.2.6 化合物 6
        2.2.7 化合物 7
        2.2.8 化合物 8
        2.2.9 化合物 9
        2.2.10 化合物 10
        2.2.11 化合物 11
        2.2.12 化合物 12
        2.2.13 化合物 13
        2.2.14 化合物 14
        2.2.15 化合物 15
        2.2.16 化合物 16
        2.2.17 化合物 17-23
    2.3 小结
第三章 苦竹竹叶主要化学成分生物活性研究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仪器
        3.1.3 试验试剂
        3.1.4 苦竹叶提取物各组分及化合物制备
        3.1.5 抑菌活性测定方法
        3.1.6 抗肿瘤活性测定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苦竹叶主要化学成分的抑菌作用
        3.2.2 木犀草素-6-C-洋地黄毒糖苷-4’-O-葡萄糖苷的抗肿瘤作用
    3.3 小结
第四章 苦竹属竹叶黄酮类化合物比较研究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仪器、药品与试剂
        4.1.3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HPLC 色谱结果
        4.2.2 方法的确证
        4.2.3 样品测定结果
    4.3 小结
第五章 苦竹属竹叶香豆素类化合物及挥发油比较研究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仪器
        5.1.3 试验试剂与药品
        5.1.4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香豆素类化合物含量测定结果
        5.2.2 竹叶挥发油检测结果
    5.3 小结
第六章 苦竹属竹叶多糖、蛋白质、叶绿素及矿质元素比较研究
    6.1 试验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试验仪器与试剂
        6.1.3 试验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多糖含量测定结果
        6.2.2 蛋白质含量测定结果
        6.2.3 叶绿素含量测定结果
        6.2.4 矿质元素测定结果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7)牡竹属竹叶化学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2.1 关键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1.2.2 主要研究内容
    1.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麻竹 DENDROCALAMUS LATIFLORUS MUNRO 竹叶化学成分研究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1 仪器
        2.1.2 材料与试剂
        2.1.3 提取与分离
        2.1.4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
        2.1.5 样品体外抗肿瘤细胞活性研究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化合物 1
        2.2.2 化合物 2
        2.2.3 化合物 3
        2.2.4 化合物 4
        2.2.5 化合物 5
        2.2.6 化合物 6
        2.2.7 化合物 7
        2.2.8 化合物 8
        2.2.9 化合物 9
        2.2.10 化合物 10
        2.2.11 化合物 11
        2.2.12 化合物 12
        2.2.13 化合物 13
        2.2.14 化合物 14
        2.2.15 化合物 15
        2.2.16 化合物 16
        2.2.17 化合物 17
        2.2.18 化合物 15 的体外抗肿瘤细胞活性研究
    2.3 小结
第三章 牡竹属竹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仪器
        3.1.2 材料与试剂
        3.1.3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竹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分析方法的建立
        3.2.2 牡竹属竹叶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
    3.3 小结
第四章 牡竹属竹叶中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研究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1.1 仪器
        4.1.2 材料与试剂
        4.1.3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竹叶中香豆素类化合物分析方法的建立
        4.2.2 牡竹属竹叶的香豆素类化合物含量
    4.3 小结
第五章 牡竹属竹叶挥发油的比较研究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5.1.1 仪器
        5.1.2 材料与试剂
        5.1.3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牡竹属竹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5.2.2 牡竹属竹叶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的比较
    5.3 小结
第六章 牡竹属竹叶蛋白质、多糖、叶绿素和矿质元素的比较研究
    6.1 试验材料与方法
        6.1.1 仪器
        6.1.2 材料与试剂
        6.1.3 试验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牡竹属竹叶的蛋白质含量
        6.2.2 牡竹属竹叶的多糖含量
        6.2.3 牡竹属竹叶的叶绿素含量
        6.2.4 牡竹属竹叶的矿质元素含量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7.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10)竹叶黄酮的提取分离及抑菌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黄酮类化合物概述
    1.2 竹叶黄酮概述
        1.2.1 竹叶黄酮的结构与成分
        1.2.2 竹叶黄酮的提取
        1.2.3 竹叶黄酮的分离纯化
        1.2.4 竹叶黄酮的抑菌作用
        1.2.5 竹叶黄酮的应用
        1.2.6 竹叶黄酮的分析方法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竹叶黄酮的提取和分离纯化研究
    2.1 材料与试剂
    2.2 仪器和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竹叶黄酮提取分离的工艺流程
        2.3.2 竹叶的预处理
        2.3.3 竹叶黄酮的测定方法
        2.3.4 竹叶黄酮的提取
        2.3.5 大孔树脂吸附法
        2.3.6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2.4 竹叶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2.4.1 竹叶黄酮总含量的测定
        2.4.2 竹叶黄酮的稳定性考察
        2.4.3 提取方式的选择
        2.4.4 溶剂的选择
        2.4.5 竹叶粒度的影响
        2.4.6 乙醇浓度的影响
        2.4.7 提取温度的影响
        2.4.8 提取次数的影响
        2.4.9 提取时间的影响
        2.4.10 固液比的影响
        2.4.11 pH 值的影响
        2.4.12 正交试验
    2.5 大孔树脂吸附分离竹叶黄酮
        2.5.1 大孔吸附树脂静态吸附竹叶黄酮
        2.5.2 大孔吸附树脂动态吸附竹叶黄酮
    2.6 竹叶黄酮的组分鉴定
        2.6.1 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2.6.2 HPLC-MS 联用技术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竹叶黄酮的抑菌和保鲜效果评价
    3.1 材料与试剂
    3.2 仪器和设备
    3.3 微生物和来源
    3.4 实验方法
        3.4.1 培养基制备
        3.4.2 供试菌悬液制备
        3.4.3 竹叶黄酮溶液制备
        3.4.4 豆浆制备
        3.4.5 平板计数法测定抑菌作用
        3.4.6 竹叶黄酮对豆浆的保鲜实验
        3.4.7 评价指标
    3.5 竹叶黄酮的抑菌作用
        3.5.1 竹叶黄酮对大肠杆菌抑菌效果
        3.5.2 竹叶黄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
        3.5.3 竹叶黄酮对β-嗜碱芽孢杆菌抑菌效果
        3.5.4 最小抑菌浓度确定
    3.6 竹叶黄酮在豆浆保鲜中的应用
        3.6.1 竹叶黄酮对豆浆中菌落抑菌率分析
        3.6.2 竹叶黄酮与香兰素复配液对抑菌率分析
        3.6.3 豆浆的感官评价
        3.6.4 竹叶黄酮抑菌机理的探讨
    3.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四、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苦竹叶中总黄酮(论文参考文献)

  • [1]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原料药资源评估研究[D]. 惠西珂.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微波辅助提取毛竹叶黄酮及其在坚果中的应用研究[D]. 周慧. 南昌大学, 2020(02)
  • [3]不同品种竹叶主要化学成分分析及竹叶牙膏的制备[D]. 郭静.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4]广西甜茶中三叶苷的提取纯化及其中试放大研究[D]. 郑楠. 南昌大学, 2017(06)
  • [5]竹叶黄酮的抗炎作用及物质基础研究[D]. 张盛.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6(04)
  • [6]苦竹属竹叶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 魏琦.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3(03)
  • [7]牡竹属竹叶化学成分研究[D]. 王淑英.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3(03)
  • [8]《光谱实验室》2012年第29卷分类索引[J].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Chinese Journal of Spectroscopy Laboratory (35-204,No.13 Gaoliangqiao Xiejie,Haidia,Beijing 100081). 光谱实验室, 2013(01)
  • [9]《光谱实验室》2012年第29卷总目次[J].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Chinese Journal of Spectroscopy Laboratory (35-204,No.13 Gaoliangqiao Xiejie Haidian,Beijing 100081). 光谱实验室, 2013(01)
  • [10]竹叶黄酮的提取分离及抑菌效果研究[D]. 方菊. 合肥工业大学, 2012(06)

标签:;  ;  ;  ;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苦竹叶中总黄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