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配和温度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雌蛾性信息素产生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张玉静[1](2021)在《绿翅绢野螟的繁殖及其对寄主的行为反应研究》文中提出绿翅绢野螟Diaphania angustalis(Snellen)是我国重要园林绿化树种、药用植物糖胶树Alastonia schalaris(L.)的主要食叶害虫。该虫以幼虫卷叶为害,具有隐蔽性强、食量大、发生代数多和为害时间长等特点。近年来,该虫在我国南方地区的发生为害日趋严重,但仍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由于糖胶树的种植和管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所处环境不宜采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利用信息素来诱控成虫是最理想的治理策略之一。鉴于此,本文对绿翅绢野螟繁殖行为节律、繁殖适度及其对寄主的行为反应进行系统研究,采用扫描(SEM)和透射电镜技术(TEM)、气相色谱技术(GC)、气象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气相色谱-触角电位技术(GC-EAD)和室内风洞试验等技术与设备,对绿翅绢野螟触角的超微结构、成虫性信息素和寄主植物挥发物成份进行研究,并测定了成虫对寄主植物挥发物活性成份的行为反应,旨在明确绿翅绢野螟交配干扰机制及寄主植物对其行为反应的影响,为探索该虫的绿色防控新技术提供基础性资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绿翅绢野螟在南宁地区一年发生6~7代;成虫需要补充营养后才进行交配和产卵,补充营养后成虫寿命显着延长(雌:19.63±0.54 d,P<0.000;雄:20.63±0.43d;P<0.000)。成虫羽化、求偶、交配和产卵行为均发生在暗期。雌雄成虫羽化高峰均发生在暗期前5 h,雌虫羽化高峰期较雄虫提前1 d;处女雌虫从2日龄起逐渐开始出现求偶行为,4日龄求偶率达到高峰并持续至6日龄,随后下降;5日龄以后,每天的求偶高峰提前至暗期前2~3 h,同时求偶能力降低。雌雄虫的交配前期分别为4.61 d和3.99 d,交配高峰在暗期第4~6 h,交配时长多为60~120 min。已交配的雌虫只在暗期产卵,平均产卵期为5.2±1.41 d,其66.4%的卵会在交配后2 d内产下,平均单雌产卵量为592.5±25.3粒。(2)绿翅绢野螟雄虫一生多数只交配1次,少数可交配2次,但多次交配会降低其繁殖适度;雌虫一生只交配1次,与已交配过的雄虫交配会影响子代的孵化率,但对雌虫产卵量和寿命无显着影响。在18~32℃范围内,温度对绿翅绢野螟的性比无显着影响,雌雄性比为1:1.05至1:0.78不等;在25℃条件下雌虫的交配率、产卵量、子代卵的孵化率以及生殖期望值最高,在18℃时,雌虫交配率和孵化率显着下降,相对生殖期望下降66%。该虫的繁殖适度受雌雄成虫交配日龄影响,但对雌雄影响的程度不同;雄虫延迟交配会导致其交配率显着降低,且影响强度大于雌虫延迟;雌雄成虫延迟交配会显着缩短雌虫的产卵期,雌雄间有交互作用;雌虫延迟交配会显着降低雌虫的产卵量;随着雌虫交配日龄的增加,子代卵的孵化率会显着降低。(3)相比于提供寄主,在没有提供寄主的情况下,绿翅绢野螟成虫的交配率下降20%、平均产卵量减少174.5粒/雌,产卵期均缩短1.21 d,且交配前期延长1.14 d,但对子代卵的孵化率无显着影响。通过对性信息素的研究发现,寄主植物对绿翅绢野螟雌虫性信息素释放节律具有调节的作用,在缺少寄主植物的情况下,6~8日龄的处女雌虫性腺中性信息素的含量要显着高于有寄主植物的条件的处女雌虫,表明如无寄主植物的刺激,处女雌虫会暂缓释放性信息素,也因此导致雌虫延迟交配。(4)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绿翅绢野螟成果触角上的感器种类及数量分布,结果表明,雌雄虫都具有8种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腔锥形感器、耳形感器、栓锥形感器、鳞形感器、乳突状感器和B(?)hm氏鬃毛,大多数感器分布在触角腹面,雌雄之间感器的形态和数量不同,雄虫的腔锥形感器的尺寸显着大于雌虫,雄虫毛形感器的数量显着多于雌虫,而雌虫的刺形感器I型和耳形感器的数量则显着多于雄虫。采用透射电镜观察了5种感器的横截面,其中毛形感器、刺形感器和耳形感器为有孔的嗅觉感器。通过对比7种草螟科昆虫触角感器类型发现,绿翅绢野螟与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的触角感器类型最为相似,而与豆野螟Maruca testulalis的差别最大。(5)结合GC-MS和GC-EAD技术对绿翅绢野螟的性信息素成份进行研究后发现,在广西发生的绿翅绢野螟种群性信息素的活性物质成份单一,为一种具有两个双键的不饱和醛E10E12-16CHO,这表明该虫的性信息素成份在地域之间出现了分化。绿翅绢野螟性信息素的分泌具有明显的动态节律,雌虫在3日龄时性信息素的积累量达到最高值,随后开始下降,雌虫的求偶和交配高峰期均在4日龄,表明该虫性信息素释放与其繁殖行为间具有同步性。(6)在室内风洞实验中,绿翅绢野螟雌雄成虫均能够被糖胶树叶挥发物的提取物所吸引,雌虫被提取物所吸引的数量要多于雄虫。通过GC-MS和GC-EAD技术分析,明确了糖胶树叶挥发物中有8种成份对绿翅绢野螟成虫具有生物活性,分别是对二甲苯、环己酮、苯甲醛、苯乙酮、壬醛、4-乙基苯甲醛、癸醛和4-乙基苯乙酮。不同浓度梯度挥发物的EAG以及单物质的风洞测定结果表明,成虫对壬醛、4-乙基苯甲醛、癸醛和4-乙基苯乙酮的响应相对其他物质要强。在植物挥发物多元混合配方的室内风洞实验中,雌虫被A1(8种糖胶树挥发物活性成份)、A2(苯甲醛、苯乙酮、4-乙基苯甲醛和4-乙基苯乙酮)、A3(环己酮、壬醛、癸醛和4-乙基苯甲醛)和A5(癸醛、4-乙基苯甲醛和4-乙基苯乙酮)4种配方吸引至诱芯附近15 cm处的数量要显着多于其他配方,而雄虫在该阶段对各配方表现无显着差异。“植物挥发物+性信息素”配方与单纯的植物挥发物配方相比,对成虫的吸引效果更好,特别是对雄虫的吸引作用更显着,其中M2(8种植物挥发物+性信息素)对雄虫吸引至诱芯15 cm附近的数量最多,且显着多于单独性信息素配方和其他配方的诱芯。野外验证结果表明,仅含性信息素的M5配方能够诱到大量雄虫;而M2和三元组份(癸醛、4-乙基苯甲醛、4-乙基苯乙酮)加性信息素的配方M4则分别在宾阳和上思诱捕到了处女雌虫,虽然诱集效果不佳,但很值得作为一个新思路开展深入研究。综上研究结果,本研究明确了绿翅绢野螟的繁殖行为特征,以及交配次数、延迟交配和寄主对其繁殖行为以及繁殖适度的影响,表明通过迷向干扰交配可显着降低该虫的交配率和繁殖力,达到控制子代种群密度的目的;明确绿翅绢野螟广西种群的性信息素成份出现分化,在开展利用性信息素防控绿翅绢野螟时,需考虑地区间种群的差异性。本研究结果可为开发绿翅绢野螟安全、高效防治技术提供决策参考,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徐继伟[2](2021)在《斜纹夜蛾生物钟基因的表达特征及Period基因的突变检测》文中研究表明夜蛾科昆虫大多数能够对农业经济作物产生严重危害,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是夜蛾科的典型代表之一,其作为一种杂食性农业害虫,常危害多种经济作物和一些观赏植物,给农业经济生产和绿化生态建设带来重大危害。当前主要采用化学杀虫剂抑制斜纹夜蛾的种群,但由于不规则使用导致环境污染、害虫抗药性增加等弊端日益突出,因此亟需开发绿色高效的防控技术。已有研究发现该虫两性求偶、交配等通讯行为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特征,这是否与生物钟基因的调控有关?有哪些生物钟基因可能参与其中?回答这些问题,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昆虫两性通讯的节律机制,而且可为设计和开发基于行为调控的害虫防治新技术提供依据和靶标基因。本研究综合利用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斜纹夜蛾生物钟基因的鉴定和序列特征分析对斜纹夜蛾基因组数据进行挖掘共获得8个与节律行为相关的生物钟基因:周期蛋白基因(Period,Per)、永恒蛋白基因(Timless,Tim1和Tim2)、隐花色素基因(Cryptochrome,Cry1和Cry2)、循环蛋白基因(Cycle,Cyc)、时钟基因(Clock,Clk)以及b Zip转录因子基因(Vrille,Vri),种类和数目与已报道的其他目昆虫相似。同源比对分析发现8个生物钟基因都具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编码417-1284个氨基酸,并与其他夜蛾科害虫具有较高的一致性(86%-99%)。序列特征分析表明,生物钟基因的分子结构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主要体现在外显子和内含子数量、位置以及长度,其中Per外显子和内含子数量最多。基于不同昆虫生物钟基因氨基酸序列构建的进化树发现,斜纹夜蛾生物钟基因均能与鳞翅目昆虫聚集于同一进化枝上。以上表明本研究基于组学数据从斜纹夜蛾中挖掘到的8个基因属于昆虫生物钟基因家族。2.斜纹夜蛾生物钟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和雌雄不同组织的表达差异通过对生物钟基因在斜纹夜蛾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分析发现,多数基因在成虫中有显着高表达的特征,且有些基因的表达量会随斜纹夜蛾的生长发育而有所下降,但在蛹期时又有所升高,到成虫羽化后表达量会达到最高,如Cry2、Cyc、Clk和Tim1。成虫期的Per和Cry2表达量显着高于其他发育时期,暗示很有可能主要参与调控成虫节律活动。进一步对生物钟基因在成虫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发现,所有基因在雌雄虫各个组织中都有明显的表达差异,且同一基因在雌雄昆虫相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均不相同。这些结果表明生物钟基因对斜纹夜蛾不同时期生理行为的正常运转存在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在成虫化感和生殖组织中高表达的基因很有可能参与调控两性的通讯行为。3.斜纹夜蛾性信息素相关基因及生物钟基因的日动态特征斜纹夜蛾性信息素通讯相关基因的日动态表达结果发现,性信息素合成关键基因Des5和Des11在羽化后第3d的雌虫性信息素腺体(性信息素合成关键组织)中达到表达高峰,性信息素感受相关基因PBP和OR在羽化3-4d雄虫触角(性信息素感受关键组织)中的表达量迅速上升,并在4-5d达到高峰,该现象与斜纹夜蛾两性求偶、交配活动主要发生在成虫羽化后2-4d吻合。对生物钟基因的日动态分析发现,Per、Cry2与Des5、Des11在性信息素腺体中有相似的动态表达式模式。此外,所有生物钟基因均在2-3d的雄虫触角中达到表达峰值,这与性信息素受体OR6的日动态表达模式相似。这表明斜纹夜蛾性信息素通讯过程中关键基因的日动态表达很可能受生物钟基因的调控。4.斜纹夜蛾性信息素相关基因与生物钟基因的时动态特征进一步对2-3d成虫在不同时间点的动态表达分析发现,性信息素合成基因Des11、Des5在雌虫进入暗期分别2、6h时达到表达高峰,且这2个基因的表达模式与Per、Cry2和Cyc较为一致;性信息素感受基因PBP1、PBP2、OR6和OR13在光期内的表达随时间增加逐渐下降,在进入暗期1-2h时出现峰值。而OR11、OR16和PBP3在暗期未出现表达高峰。4个基因(Per、Tim2、Clk和Cry2)分别在光期(1:00)和暗期(14:00)出现表达峰值,这与OR6、OR13和PBP1的表达具有一致性。5.斜纹夜蛾生物钟基因Period的突变检测生物钟基因Period极有可能参与调控信息素合成和感受。因而利用当前在昆虫基因研究过程中常使用的CRISPR/Cas9系统对斜纹夜蛾该生物钟基因进行敲除,突变检测结果发现在该基因的第4个外显子上有可以构建出突变斜纹夜蛾的靶标位点,为探索该基因在斜纹夜蛾体内功能提供依据。综上所述,生物钟基因Per、Cry2和Cyc很有可能调控雌虫性信息素的合成与释放节律行为;Per、Cry2、Tim2和Clk可能参与调控雄虫对对性信息素的感受的节律过程;利用CRISPR/Cas9系统初步筛选出导致Per突变的2个靶标位点。本研究为解释昆虫两性通讯这一节律行为的内在调控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基于节律调控的新型害虫防控技术的开发提供潜在新的靶标基因。
刘帅[3](2021)在《棉铃虫性信息素识别及交配后行为的调控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交配是昆虫保证种群延续的一种重要的先天性行为。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灵敏嗅觉是保证昆虫能从复杂的外界环境中准确寻找配偶的主要感觉模式。在大多数蛾类昆虫中,雌蛾通过释放种内特异的性信息素吸引雄蛾完成交配。感觉神经元膜蛋白(sensory neuron membrane proteins,SNMPs)作为一类主要表达在毛形感器中的跨膜蛋白参与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性信息素cis-vaccenyl acetate(cVA)的识别过程,但其在蛾类昆虫体内的功能研究相对较少。昆虫生境中存在大量的植物挥发物,有研究表明植物挥发物也可能调控性信息素的识别过程。本文以重要农业害虫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为研究对象,结合生物信息学、CRISPR/Cas9基因编辑、昆虫行为学、电生理学等技术,研究棉铃虫识别性信息素的神经和分子机制以及交配后雌虫行为变化的调控机制,为棉铃虫的绿色防控提供分子靶标和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SNMP1参与棉铃虫识别长碳链性信息素组分,对短碳链性信息素组分的识别没有影响。本研究利用半定量RT-PCR发现SNMP1主要在棉铃虫触角中高表达,在下唇须和足中有少量表达。为了研究SNMP1在棉铃虫体内的功能,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Harm SNMP1并筛选得到纯合突变体品系。利用风洞实验发现,SNMP1突变体雄虫对棉铃虫主要性信息素(Z11-16:Ald/Z9-16:Ald=97/3)的靠近和着陆的概率为0。利用交配行为实验发现,突变体雄虫对野生型雌虫的求偶行为反应时间增长(3.73±2.38h;6.75±1.63h),交配率显着下降(55.55%±3.85%;11.11%±3.85%)。昆虫触角电位(Electroantennography,EAG)记录结果表明SNMP1突变体对主要性信息素Z11-16:Ald和Z9-16:Ald的反应显着下降,但是对Z9-14:Ald和普通植物挥发物的反应没有影响。进一步通过单感器记录技术(single sensillum recording,SSR)研究发现,SNMP1只参与识别长碳链(C:16)性信息素Z11-16:Ald、Z9-16:Ald、Z11-16:OH和Z11-16:OAc,不参与识别短碳链(C:14)的性信息素Z9-14:Ald及性信息素类似物Z9-14:OFor。2.SNMP2不参与棉铃虫识别性信息素的过程,可能在棉铃虫化蛹变态过程中发挥作用。SNMP2在棉铃虫成虫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触角中高表达,且在雄虫触角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雌虫,本研究通过在SNMP2第6个外显子上设计靶位点,利用CRISPR/Cas9敲除Harm SNMP2并筛选得到纯合突变品系。通过单感器记录技术SSR,证明了SNMP2并不参与雄虫识别性信息素Z11-16:Ald、Z9-16:Ald、Z9-14:Ald和Z11-16:OH的过程。利用EAG技术,证明了SNMP2也不参与雌虫识别常见普通植物挥发物的过程。通过观察SNMP2突变体生长发育过程,发现突变体化蛹畸形率为63.8%,显着高于野生型化蛹畸形率23.3%,此结果表明SNMP2可能在棉铃虫化蛹变态过程中发挥作用。3.芳樟醇对棉铃虫性信息素具有增效作用。芳樟醇作为一种常见的植物挥发物,大量存在于棉铃虫的生境中。风洞行为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单独使用性信息素(Z11-16:Ald/Z9-16:Ald=97/3)诱发的棉铃虫各行为:起飞、逆飞、靠近气味源的概率分别为62.4%、62.4%和35.3%,单独使用芳樟醇诱发棉铃虫各行为的概率分别为32%、32%和0,当性信息素和芳樟醇混合使用时诱发各行为的概率为83.1%、80.0%和49.2%,芳樟醇和性信息素的混合气味可以明显增强棉铃虫雄虫的起飞(χ2=12.968,P<0.001),逆飞(χ2=10.390,P=0.01)和靠近气味源(χ2=5.318,P=0.021)的行为,以上结果证明了芳樟醇对棉铃虫性信息素具有增效作用。通过统计棉铃虫完成各行为的时间发现,芳樟醇并不影响棉铃虫识别性信息素并完成相应行为所需时间。通过SSR技术,发现不同总量1μg、10μg和100μg的芳樟醇均不能激活棉铃虫性信息素感受神经元,10μg性信息素Z11-16:Ald激发相应的感受神经元的反应值为65.9±20.7,当10μg Z11-16:Ald和100μg芳樟醇混合后刺激性信息素感受神经元的反应值为97.6±21.4;10μg性信息素Z9-16:Ald激活相应性信息素感受神经元的反应值为26.4±10.3,当10μg Z9-16:Ald和100μg芳樟醇混合后刺激性信息素感受神经元的反应值为23.3±13.1,以上实验结果在外周嗅觉水平上证明了芳樟醇对棉铃虫主要性信息素Z11-16:Ald具有增效作用,而对Z9-16:Ald没有增效作用。通过细胞内记录技术,发现芳樟醇和性信息素的混合物引发触角叶MGC区(macroglomerular complex,MGC)投射神经元(projection neurons,PNs)的反应显着高于单独性信息素诱发的反应,此结果在嗅觉中枢投射神经元水平证明了芳樟醇对棉铃虫性信息素的增效作用。4.SPR调控雌性棉铃虫交配后长期的性接受度、产卵行为以及生命周期。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棉铃虫体内的性肽受体(Sex Peptide Receptor,SPR)。通过比较野生型和突变体交配后2h、24h和48h的再次交配率发现,交配后2h野生型和突变体的交配率都显着下降,并且野生型和突变体的交配率没有显着差异;交配后24h和48h,突变体的再次交配率明显提高,且显着高于野生型;通过分析交配持续的时间发现突变体和野生型交配的时长无明显差异。通过分析交配后雌虫性腺中性信息素的含量发现,交配后2h,野生型和突变体的性信息素产量都显着下降且没有差异;交配后24h,突变体性信息素的含量开始回升,但野生型棉铃虫的性信息素含量持续下降;交配后48h,突变体和野生型的性信息素含量都显着回升到未交配的状态。通过分析野生型和突变体雌虫交配后的求偶率发现,交配后2h,野生型和突变体雌虫的求偶率显着下降且没有差异;交配后24h和48h,相比于野生型,突变体雌虫的求偶率显着提高。通过统计产卵量发现,野生型未交配雌虫的产卵量很少(24h,21.3±5.7;48h,61.3±23.8),完成交配后其产卵量显着提高(24h,278.1±29.8;48h,478.6±29.7)。相比于野生型雌虫交配后的产卵量,突变体雌虫交配后的产卵量显着下降大约70%(24h,73%,75±31.4;48h,69.3%,147.1±51.9)。通过统计怀卵量发现,突变体的怀卵量显着高于野生型(462.1±155.6;288.3±102.1)。通过统计雌性棉铃虫成虫的生命周期发现,交配后的突变体雌虫的生命周期显着高于交配后野生型雌虫的生命周期。综合以上研究结果,SPR调控棉铃虫雌虫交配后的产卵行为、生命周期以及交配后长期(24h,48h)的性接受度,但不影响交配后短期(2h)的性接受度和交配持续时间。
姜策,孟威,郭前爽,张素丽,王兴亚,杜永均[4](2021)在《生理和环境因子对甜菜夜蛾性信息素释放及其雄蛾嗅觉反应的影响》文中认为为了探索甜菜夜蛾雌蛾生理状态和环境因子对性诱的影响,更好地分析和利用性诱测报数据,通过甜菜夜蛾雌蛾的卵巢解剖、单头雌蛾的性信息素全组成分析、精巢解剖和不同地域的诱捕昼夜节律数据采集,分析雌蛾发育和雄蛾的反应,环境因子对性诱的影响及其中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日龄雌性成虫卵巢已经发育至卵黄沉积期(II),3日龄到达成熟待产期(III),6日龄为产卵盛期(IV)。性信息素主要成分Z9-14:Ac,Z9-14:OH,Z9E12-14:Ac和Z11-16:Ac在甜菜夜蛾雌性成虫第4日龄产生达高峰值。雄蛾精巢的体积随着日龄的增长而缩减,但交配前后则无明显的差异。田间诱捕结果表明:雄蛾对性信息素的反应也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但受地域和季节的影响显着。6~9月上旬的诱捕量比较集中,之后则比较分散。温度和湿度组合与性诱蛾量存在统计分析上显着相关。研究结果对于甜菜夜蛾的精准测报和防控实施具有指导意义。
张亚玲[5](2020)在《补充营养对粘虫性信息素生物合成的影响》文中提出粘虫由于其聚集性、迁飞性、暴食性,严重威胁着我国粮食生产安全。碳水化合物、脂类、氨基酸类是昆虫迁飞过程中主要的能量来源,在大部分昆虫中短期飞翔或起飞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源于碳水化合物。在粘虫迁飞过程中对飞行能力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营养及环境条件。因此,我们主要从补充营养的角度解析了其对性信息素生物合成的影响。1.补充营养是性信息素生物合成必须的成虫补充营养(糖饲喂)促使性信息素腺体(Pheromone Glands,PGs)中海藻糖、丙酮酸和乙酰辅酶A的浓度显着增加。从而导致了性信息素的生物合成量的增加,最终导致雌性吸引雄性的能力、交配频率及产卵量的显着增加。此外,饥饿的雌蛾再进食也导致PGs中海藻糖、丙酮酸和酰基辅酶A浓度的显着增加,并最终促进性信息素产量的显着增加。总之,补充营养有助于PGs中海藻糖的利用,通过增加丙酮酸和酰基辅酶A的浓度促进性信息素前体的显着增加,并最终促进性信息素的生物合成和交配的成功。2.补充营养对PGs基因表达的影响对饲喂糖和水的PGs进行转录测序,共得到了48797129条unigene序列,在NR数据库、Swiss Prot数据库、KOG数据库中分别比对到20511条、15880条、13226条序列;Go蛋白功能注释出12667条序列,KEGG通路图分析出6185条序列。有5147条在5个功能性数据库中共有,有6081条在GO和KEGG数据库中共有,其余数据库交叉的数据较少。而单独只在NR数据库比对到的有4649条。与水饲喂的对照相比,5%糖饲喂48h时有744个基因上调,699个基因下调。72h时有844个基因上调756个基因下调。对这些显着表达的基因进行聚类分析,发现一系列信号基因的表达受补充营养的影响,包括性信息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糖代谢相关基因、蜕皮激素信号相关基因及免疫相关基因等。3.酰基辅酶A还原酶(Fatty acyl-Co A reductase,FAR)的筛选及功能分析从粘虫转录组数据中拼接得到8个FAR系列基因序列,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了FAR基因在成虫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FAR9基因的转录水平的表达趋势与性信息素生物合成的变化趋势一致,且FAR9基因的在PGs中的相对表达水平显着高于其他FAR基因。暗示着FAR9基因可能在粘虫性信息素生物合成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利用氨基酸多重联配和进化树分析研究了虫FAR基因与其他昆虫FAR基因的一致性,结果显示粘虫FAR9基因氨基酸序列与Spodoptera frugiperda的FAR基因相似性较高,为83.27%。,进一步利用RNAi技术检测了FAR9基因干涉成功后雌成虫性信息素主要成分(Z11-16Ald)的变化及对雄虫的引诱效率,结果发现:FAR9表达量下降导致性信息素生物合成量及对雄虫的引诱率均下调。4.海藻糖转运蛋白(Trehalose transporter,Tre)基因的筛选及功能分析从粘虫性信息素腺体转录组数据中拼接得到8个与海藻糖转运蛋白相关的基因序列。利用实时荧光定量技术检测了这8个基因在饥饿处理后的转录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以5%糖饲喂的粘虫为对照,饲喂水导致2个Tre基因(Tre1-D和Tre1-E)的表达量极显着升高。说明这两个基因响应饥饿信号。进一步的发育表达模式和组织表达模式分析发现,发现Tre1-E的相对表达趋势与生殖阶段对海藻糖的需求一致。用氨基酸多重联配和进化树分析了粘虫Tre1-E基因与其他昆虫海藻糖转运蛋白基因的一致性,结果显示粘虫海藻糖转运蛋白基因氨基酸序列与Heliothis virescens海藻糖转运蛋白基因一致性较高,为75%。在此基础上对该基因进行了功能验证。结果发现,与注射ds EGFP相比,注射ds Tre1-E后,tre1-E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降低了36.2%,同时,tre1-E基因表达水平的下降导致了PG中海藻糖的含量的显着下降。这些数据证明,在粘虫PGs,血淋巴中海藻糖进入性信息素腺体时,主要是由tre1-E基因起作用。5.海藻糖酶基因的功能分析海藻糖酶是催化海藻糖水解成两种葡萄糖分子的关键酶。当海藻糖酶基因的表达水平下降时,海藻糖不能正常的转化成葡糖糖而进入三羧酸循环。利用RNAi降低海藻糖酶基因的表达水平后发现:干涉成功后海藻糖酶基因表达水平的下降导致PG中海藻糖含量的上升,而丙酮酸和乙酰辅酶A含量显着下降;海藻糖尽管被大量转运至PG,但不能被有效的转化为葡萄糖,从而导致海藻糖在PG中积累,进而造成了下游丙酮酸及乙酰辅酶A含量显着下降,最终导致雌虫性信息素合成量、召唤雄性能力及交配频率的显着下降。6.蜕皮激素对PG免疫基因表达的调控我们发现饥饿后性信息素腺体中20E的滴度先降低后升高,用20E对性信息素腺体进行体外培养,发现体外培养2 h时20E响应基因及抗菌肽基因m RNA水平均出现显着升高。ECR-B基因干涉成功后,与对照相比attactin、defensin、cecropin-2、glover 4个基因显着降低。Broad基因干涉成功后,与对照相比cecropin-3基因显着降低。这些结果表明20E响应饥饿信号调控PG抗菌肽的表达,从而调控了PG对外界的免疫。7.温度是影响性信息素生物合成的关键非生物因子粘虫性信息素生物合成受PBAN调控,PBAN与性信息素腺体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后激活了钙调磷酸酶的活性,后在Ca N的作用下发生一系列生化反应最终促进Z11-16Ald的产生。我们检测了不同温度下饲养的雌虫性信息素腺体中海藻糖、乙酰辅酶A及Z11-16Ald的含量、性信息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及其酶活等。结果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海藻糖、乙酰辅酶A含量显上升,ACC、FAR、△11去饱和酶几个基因在性信息素生产高峰期其表达量随温度的升高而显着增加;72h时Z11-16Ald的产量随温度的升高而显着增加,在96h时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Z11-16Ald的生成无显着差异,且均显着高于31℃的产量;总产卵量19℃与25℃无显着差异,同时均显着高于31℃,但开始产卵的高峰期随温度的升高而提前。卵巢的发育速度同样随温度的升高而提高。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适当的高温有利于卵巢的发育;同时通过增加PG中海藻糖来增加性信息素合成前体物乙酰辅酶A的含量,并通过提高ACC酶的酶活及性信息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最终促进性信息的生物合成及交配成功率。
杨宇超[6](2020)在《小线角木蠹蛾性信息素通讯的分子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线角木蠹蛾Streltzoviella insularis(Staudinger)是我国园林绿化上重要的蛀干害虫。由于该虫具有分布广、寄主多、虫口密度大和繁殖力强的特点,一旦为害,往往会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和城市面貌,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小线角木蠹蛾雌蛾释放的性信息素成分已被成功鉴定,分别为顺-3-十四碳乙酸酯((Z)-3-tetradecenyl acetate,Z3-14:Ac)、反-3-十四碳乙酸酯((E)-3-tetradecenyl acetate,E3-14:Ac)和顺-5-十二碳乙酸酯((Z)-5-dodecenyl acetate,Z5-12:Ac),按照一定的比例配置成诱芯,在林间能够有效地诱捕雄蛾。然而,有关小线角木蠹蛾性信息素通讯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利用Illumina HiseqTM 4000平台分别对小线角木蠹蛾的雌蛾性腺和雌雄蛾触角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筛选和鉴定了性信息素合成基因与嗅觉蛋白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明确了关键基因的组织表达谱;采用荧光竞争结合实验探究了性信息素结合蛋白(Pheromone binding proteins,PBPs)与性信息素成分的结合特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小线角木蠹蛾的雌蛾性腺转录组,共筛选和鉴定了50个参与性信息素合成的基因,包括1个信息素生物合成激活神经肽受体(Pheromone biosynthesis-activating neuropeptide receptor,PBANR)、2个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 A carboxylases,ACCs)、5个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etases,FASs)、17个去饱和酶(Desaturases,DESs)、13个脂肪酰辅酶A还原酶(Fatty acyl-Co A reductases,FARs)、5个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s,ADs)、5个醛还原酶(Aldehyde reductases,ARs)和2个乙酰基转移酶(Acetyltransferases,ATFs)基因。其中,Sins DES8、Sins DES17、Sins FAR6和Sins AR5基因在雌蛾性腺转录组中表达量较高。同时,明确了小线角木蠹蛾3种性信息素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2)基于小线角木蠹蛾的雌雄蛾触角转录组,共筛选和鉴定了210个嗅觉蛋白基因,包括28个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 binding proteins,OBPs)、12个化学感受蛋白(Chemosensory proteins,CSPs)、2个感觉神经元膜蛋白(Sensory neuron membrane proteins,SNMPs)、11个离子型受体(Ionotropic receptors,IRs)、56个气味受体(Odorant receptors,ORs)和101个气味降解酶(Odorant degrading enzymes,ODEs)基因。其中,Sins OBP4、Sins OBP15、Sins PBP1-3、Sins GOBP1-2、Sins CSP2、Sins CSP6、Sins CSP8、Sins Orco、Sins SNMP1-2、Sins CEX3、Sins CYP20和Sins CYP36基因在雌雄蛾触角转录组中表达量均较高。(3)明确了与小线角木蠹蛾性信息素合成相关的2个ACCs和10个DESs基因在雌蛾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谱。其中,Sins ACC2、Sins DES6和Sins DES8基因在性腺中特异性表达,而Sins ACC1、Sins DES1、Sins DES3、Sins DES4和Sins DES7基因则主要在触角中表达。(4)明确了与小线角木蠹蛾嗅觉识别相关的28个OBPs、12个CSPs和2个SNMPs基因在雌雄蛾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谱。28个基因在触角中特异性表达,其中,15个基因(Sins OBP2、Sins OBP4、Sins OBP6-7、Sins OBP9-10、Sins OBP12、Sins OBP14-15、Sins OBP22-23、Sins PBP1-2、Sins GOBP2和Sins CSP10)在雄蛾触角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雌蛾触角,2个基因(Sins OBP13和Sins OBP20)在雌蛾触角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雄蛾触角,11个基因(Sins OBP5、Sins OBP18、Sins PBP3、Sins GOBP1、Sins CSP2-4、Sins CSP6、Sins CSP8和Sins SNMP1-2)在雌雄蛾触角中的表达量无显着性差异;Sins OBP17基因在雄蛾足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其它组织;而Sins OBP8、Sins OBP16和Sins OBP19基因则主要在雄蛾交配器中表达。(5)明确了小线角木蠹蛾3个性信息素结合蛋白(Sins PBP1-3)及其与性信息素成分的结合特性。其中,Sins PBP1-3与Z3-14:Ac均有很好的结合能力,结合常数分别为2.49μM、6.33μM和3.12μM;Sins PBP2和Sins PBP3与E3-14:Ac有较强的结合能力,结合常数分别为5.54μM和4.10μM;而Sins PBP1和Sins PBP3则与Z5-12:Ac的结合能力很高,结合常数分别为3.03μM和1.95μM。综上,本文鉴定了一系列参与小线角木蠹蛾性信息素合成的基因及嗅觉蛋白基因,明确了其中关键基因的组织表达谱,揭示了性信息素的生物合成途径,以及验证了Sins PBP1-3的功能。研究结果有助于阐明小线角木蠹蛾性信息素通讯的分子机制,同时,可以为开发防治新技术提供理论指导。
万霞[7](2020)在《美国白蛾林间诱捕的应用基础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是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灯蛾科Arctiidae白蛾属Hyphantria(Drury)的检疫性害虫。1979年由朝鲜半岛传入我国辽宁丹东后在我国大面积传播,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针对美国白蛾的性信息素诱捕技术,试验了不同种类诱捕器对性信息素引诱效果的影响;灯光诱捕中不同波段的光对美国白蛾的诱捕效果和日节律;以及美国白蛾寄主植物挥发性物质对性信息素诱捕效果的增效作用,最终得出结论如下:1.在美国白蛾性信息素诱捕中,诱捕器对性信息素的诱捕效果有显着影响。在试验所选择的六种诱捕器中桶形诱捕器对美国白蛾的诱捕效果最好,夜蛾类诱捕器对其诱捕效果稍逊于桶形诱捕器,三角形诱捕器的诱捕效果与夜蛾类诱捕器的诱捕效果较接近,在这六种诱捕器中新型蛾类诱捕器对美国白蛾的诱捕效果最差。2.在研究不同波段的光对美国白蛾的诱捕效果中,结果表明:LED灯管中不同波段的灯光对美国白蛾的诱捕效果有显着差异。试验得出在所选四个波段的LED灯管中诱捕效果最好的波段为360~365 nm的LED灯管,与试验中其他三种波段的诱蛾率差异达显着水平;且装有性信息素的桶形诱捕器协同360~365 nm LED灯管对美国白蛾的诱捕效果比单独使用性信息素或者单独使用360~365nm LED灯管的诱捕效果显着。3.在美国白蛾日节律试验中,结果表明美国白蛾昼伏夜出的特点明显,其中美国白蛾最活跃的时间点为凌晨02:00-04:00和晚上18:00-20:00。4.在美国白蛾寄主植物挥发性物质对性信息素诱捕效果的增效作用的诱捕实验中,研究发现:美国白蛾寄主植物桑树产生的挥发性物质b-罗勒烯(b-ocimene)和6-甲基-5-庚烯-2-酮(6-Methyl-5-hepten-2-one)对美国白蛾性信息素的诱捕有显着的增效作用,两种化合物混合增效作用比单一化合物的增效作用更加明显;且不同混合比例的增效作用不同,6-甲基-5-庚烯-2-酮和b-罗勒烯以7:3的比例混合对美国白蛾性信息素诱捕的增效效果最佳。
宋筱倩[8](2020)在《促前胸腺肽PTTH在斜纹夜蛾雌性生殖行为调控中的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属鳞翅目夜蛾科,因其寄主范围广、食量大、繁殖力强而极易爆发成灾,往往给农林业造成重大损失。昆虫激素控制着昆虫发育和繁殖的基本方面,研究昆虫激素既能了解生长发育及繁殖的信号通路,进一步增加我们对生命运行机制的了解,又能在此过程中筛选基因作为病虫害防治的备选。促胸腺激素(PTTH)是一种能够刺激家蚕幼虫前胸腺分泌蜕皮激素的脑神经肽,在多种昆虫中均有报道发现。本课题组前期转录组数据表明,在交配前后,PTTH mRNA表达差异显着,且PTTH mRNA在鳞翅目成虫脑内存在高表达,说明了PTTH可能参与调控斜纹夜蛾的生殖行为,目前其在生殖上的功能研究仍处于空白状态。基于以上原因,本研究扩增了斜纹夜蛾PTTH mRNA,使用荧光定量方法分析PTTH在整个生命周期和成虫期的不同组织的表达情况,并用细菌介导的RNAi沉默PTTH基因,观察干扰后对成虫的召唤、求偶、交配及产卵行为的影响以研究PTTH在生殖过程中可能的调控作用。斜纹夜蛾PTTH mRNA编码227个氨基酸,其中前28个氨基酸为信号肽,与同属灰翅夜蛾属的甜菜夜蛾的相似度为84.5%,与同属鳞翅目的家蚕的相似度为58.7%。用18个物种的PTTH mRNA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与传统分类学一致。实时荧光定量分析结果表明PTTH在斜纹夜蛾整个生命周期均有表达,在卵期的表达量最高,四、五龄幼虫表达量较低,从末龄幼虫至蛹期的表达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与过去的实验结果一致,说明PTTH与昆虫的蜕皮变态相关,但卵期与低龄幼虫的高表达应该使PTTH的功能进行重新评估。成虫头、卵巢、翅、足、肠、胸等组织均能检测到PTTH mRNA,头部和卵巢表达量最高,其余组织表达量较低,这也暗示了PTTH在成虫期参与或调控着昆虫的生殖行为。本研究构建了以PTTH为靶基因的细菌介导的RNAi体系。通过饲喂表达PTTH dsRNA的大肠杆菌显着干扰了PTTH基因的表达,干扰效率达到了75%。喂食后蛹期与成虫期的体重没有明显变化,但化蛹与羽化时间提前。在所观察的四个人工夜间,PTTH基因被干扰后的斜纹夜蛾的交配率显着下降。且雌蛾PTTH基因被干扰后,与之配对的雄蛾的行为受到影响,发生求偶行为的雄蛾比例达到100%,且显着增加了第一个人工夜间的求偶次数,被干扰的雌蛾召唤率与召唤次数也有所下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平均寿命均为7 d左右,干扰PTTH基因并没有影响斜纹夜蛾的寿命。同时经非参数检验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每雌平均产卵数没有显着改变,所观察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后代孵化率均为98%以上,说明PTTH基因并没有影响斜纹夜蛾的后代孵化率。本研究首次通过RNAi及行为观察发现PTTH在生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加深了对该脑神经肽在功能多样性方面的认识,并为害虫防治新方法探索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分子靶标。
马涛[9](2019)在《基于虫生真菌和性信息素对灰茶尺蠖的控制与应用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隶属于鳞翅目尺蛾科,是一种严重危害茶树的食叶害虫,广泛分布于我国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由于外部形态特征与茶尺蠖E.obliqua极为相似,很长时间内一直被错误的认为是茶尺蠖。灰茶尺蠖幼虫主要取食茶树叶芽和叶片的叶肉组织,造成茶树秃顶,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如今,灰茶尺蠖的防控主要依靠化学农药,但茶农的滥用、乱用农药,导致灰茶尺蠖的抗药性显着增强,常用的化学农药效果不佳,更为重要的是,传统化学农药的使用容易导致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此外,灰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g NPV)也用于灰茶尺蠖的田间防控,但是Eg NPV主要处理灰茶尺蠖的低龄幼虫,且最大瓶颈是病毒的大量繁殖技术仍在探索阶段,因此,迫切需要其他的生物防控技术来防控灰茶尺蠖,进而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鉴于此,本文研究了虫生真菌(真菌杀虫剂:白僵菌和绿僵菌)对灰茶尺蠖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而通过观察灰茶尺蠖求偶行为、交配和产卵行为,分析灰茶尺蠖雌蛾性信息素活性组分,结合不同性信息素组分的野外诱捕试验,探讨了利用昆虫性信息素监测和防控灰茶尺蠖成虫的可行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真菌杀虫剂处理土壤对灰茶尺蠖化蛹及羽化行为的影响在土壤中加入白僵菌和绿僵菌,配置为不同浓度的含菌土壤,将灰茶尺蠖放入含有不同浓度病原真菌土壤的容器中,观察灰茶尺蠖的死亡数量。结果表明:绿僵菌和白僵菌对灰茶尺蠖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LC50=1.6×107个孢子/克,2.9×106个孢子/克;选择实验表明:高浓度的绿僵菌(1×108孢子/克土壤)和白僵菌(1×109孢子/克土壤)对灰茶尺蠖的化蛹行为产生驱避效果。采用人工覆盖经绿僵菌和白僵菌处理的土壤研究病原微生物对灰茶尺蠖羽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高浓度的菌土(1×108孢子/克土壤和1×109孢子/克土壤)后,显着降低了灰茶尺蠖的羽化率。较低致死浓度(LC25和LC50)的绿僵菌和白僵菌处理均不会显着影响灰茶尺蠖成虫的羽化行为。我们的结果表明:高浓度的绿僵菌和白僵菌处理过的土壤,可以引起灰茶尺蠖成虫和蛹的死亡,并且降低羽化率。但是在低浓度下,并不抑制灰茶尺蠖雌虫产卵量、幼虫孵化量和寿命,对于真菌剂量的野外应用试验还需进一步研究。2、灰茶尺蠖生殖行为及雌蛾性信息素腺体粗提物的生物活性在温度为25±1℃,光暗周期L//D=14 h//10 h,相对湿度为70~75%的室内条件下,观察了灰茶尺蠖成虫的羽化行为、求偶行为、交配和产卵行为以及测定了雌蛾性信息素腺体粗提物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灰茶尺蠖成虫羽化和求偶行为均发生在暗期,雌雄成虫的时羽化高峰存在差异,雄蛾在暗期处理2 h达到羽化高峰,雌蛾羽化高峰在暗期处理3 h;雌蛾求偶行为发生在羽化后1~4 d,随着日龄的增加,求偶率逐日递减,其中1 d雌蛾在暗期处理4 h开始求偶,2 d和3 d雌蛾在暗期处理2h开始求偶,4 d雌蛾在暗期处理1 h开始求偶,1-3 d雌蛾的求偶高峰均集中在6~8h(各日龄求偶高峰为93.67%,83.33%,52.00%),而4 d雌蛾的求偶高峰仅仅在暗期3 h(15.67%)。灰茶尺蠖交配行为首次发生在暗期处理2 h,单对处理和多对处理的成虫交配高峰一致,均在暗期处理6~8 h,交配完成后3天,雌蛾产卵量最大;在风洞实验中,雌蛾性信息素腺体粗提物的引诱活性显着高于活雌蛾和空白对照。这些技术参数可为灰茶尺蠖性信息素活性组分的提取和鉴定提供依据。3、灰茶尺蠖触角感器超微结构观察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对灰茶尺蠖成虫雌雄触角感器的种类、形态、分布及内部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灰茶尺蠖触角上主要存在3种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sensilla trichodea,ST)、刺形感器(sensilla chaetica,SC)、栓锥形感器(sensilla styloconica,SS);感器的种类和分布在雌雄成虫触角上没有差异;同时对灰茶尺蠖触角与其相近种昆虫触角间的差异及部分感器可能具有的生理功能进行了分析,其中毛形感器具有接受化学信号的作用,刺形感器的作用被认为是感觉机械刺激,而栓锥形感器则具有味觉感受功能;研究灰茶尺蠖触角感器的种类、形态及功能可为其形态学、行为学和电生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4、灰茶尺蠖性信息素活性组分的GC-EAD和GC×GC/TOFMS分析运用气相色谱-触角电位联用仪(GC-EAD)测定灰茶尺蠖雄蛾触角对雌蛾性信息素腺体提取物的活性反应,运用全二位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GC×GC/TOFMS)鉴定性信息素化学结构,并与标准化合物的相对保留时间及离子碎片进行比对,共鉴定出2种性信息素组分:Z3,Z6,Z9-十八碳三烯(Z3,Z6,Z9-18:Hy)和Z3,Z9-6,7-环氧-十八碳二烯(Z3,Z9-6,7-epo-18:Hy),这2种性信息素组分的电生理活性及行为活性被进一步评估;在室内,Z3,Z6,Z9-18:Hy和Z3,Z9-6,7-epo-18:Hy都可以引起显着的EAG反应,但是Z3,Z9-6,7-epo-18:Hy引起的活性强度高于Z3,Z6,Z9-18:Hy;在野外,单一组分Z3,Z9-6,7-epo-18:Hy可以诱捕灰茶尺蠖雄蛾,而单独使用Z3,Z6,Z9-18:Hy却无法诱捕到雄蛾,但是二元组分Z3,Z9-6,7-epo-18:Hy和Z3,Z6,Z9-18:Hy(比例=4:1)的诱捕活性显着高于单一组分或者其他比例的混合物,且比例4:1几乎等同于灰茶尺蠖雌蛾释放性信息素的比例(峰面积之比)。因此,我们证明Z3,Z6,Z9-18:Hy和Z3,Z9-6,7-epo-18:Hy为灰茶尺蠖的性信息素组分。5、灰茶尺蠖性信息素野外诱捕试验为了进一步探索性信息素组分在灰茶尺蠖种群预测预报上的应用技术,明确性信息素剂量、诱捕器类型和高度对野外诱捕效果的影响,利用灰茶尺蠖的2种性信息素化合物Z3,Z6,Z9-18:Hy和Z3,Z9-6,7-epo-18:Hy,按照Z3,Z9-6,7-epo-18:Hy和Z3,Z6,Z9-18:Hy=4:1的比例,配制成0μg,50μg,100μg,200μg,400μg,800μg,1000μg的混合物,在浙江新昌、四川蒲江、湖北谷城和安徽郎溪4个地方进行野外诱捕试验比较其引诱活性,并研究诱捕器类型和高度对其诱捕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诱芯剂量为800μg时,桶型诱捕器悬挂至低于茶树冠层40 cm处,引诱效果最佳,这些为灰茶尺蠖性信息素野外诱捕技术提供参考。
顾天滋[10](2019)在《仁扇舟蛾嗅觉相关基因鉴定及GOBP2蛋白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仁扇舟蛾(Clostera restitura)是重大杨树食叶害虫之一,具有产卵量大、孵化率高和繁殖快等特点,再加上研究背景较为薄弱,没有针对性的防治策略,一旦爆发成灾,很难有效防控,因此,开发新型防治方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开展仁扇舟蛾昆虫嗅觉识别系统的研究,揭示昆虫生存策略,可为利用化学生态调控手段有效防治仁扇舟蛾奠定坚实的基础。本研究利用Illumina Hiseq TM 2000高通量测序平台对仁扇舟蛾雌、雄虫触角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同源比对等方法获得了仁扇舟蛾嗅觉相关蛋白候选基因;通过实时荧光定量方法对气味结合蛋白、化学感受蛋白基因进行了表达模式分析和RACE(Rapid applification of c DNA ends)克隆,筛选出关键基因进行原核表达和蛋白功能分析,采用同源建模和分子对接方法预测气味结合蛋白与气味配体结合情况,进一步明确其结合特性,最后对雌、雄虫进行触角电位分析,探寻对仁扇舟蛾具有刺激作用的植物挥发物成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Illumina Hiseq TM 2000高通量测序平台对仁扇舟蛾雌、雄虫触角进行转录组测序,共鉴定出165个嗅觉相关基因,其中包括43个气味结合蛋白(Odrant binding proteins,OBPs),13个化学感受蛋白(Chemosensory proteins,CSPs),78个气味受体(Odorant receptors,OR),15个离子受体(Ionotropic receptor,IRs),13个味觉受体(Gustatory receptor,GRs),3个感受神经元膜蛋白((Sensory neuron membrane proteins,SNMP));对43个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发现,其中27个OBP基因具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和15~30不等的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通过Blastx比对、系统发育分析和motif图谱构建,鉴定出仁扇舟蛾普通气味结合蛋白(General odorant binding proteins,GOBPs)和信息素结合蛋白Pheromone binding proteins,PBPs)基因。对13条CSP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可知,所有基因均符合C1-X6-8-C2-X18-19-C3-X2-C4结构通式;序列比对结果显示,Cres CSP与其它鳞翅目昆虫CSP基因序列相似度不低于55%;motif图谱分析发现,各图谱之间只存在motif数量的区别,位置相对OBP motif图谱更加保守,说明CSP基因在进化过程中的保守性。挖掘出的78个OR基因中,28个有较为完整的编码区,包含5~8个跨膜域,结合Blastx比对和系统发育树分析,鉴定出Cres102169为非典型气味受体Orco,Cres102537、Cres106862和Cres98888为PRs。2.对仁扇舟蛾OBP雌、雄差异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获得8个OBP基因全长序列,分析结果表明8个OBPs N-端均包含17~23个氨基酸构成的信号肽序列,其中Cres OBP10为Minuc-C OBP,其它7个均有6个保守的半胱氨酸位点,满足Classic OBP结构通式,8个OBP基因在雌、雄虫不同日龄和组织中表现出多样的表达模式,均在触角中高表达,说明触角作为主要的嗅觉器官在其嗅觉识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Cres OBP10在雌、雄成虫足中有较高表达量,暗示Cres OBP10参与非挥发性或者低挥发性化学信息的探测,不仅如此,Cres OBP10和Cres PBP1在雌虫头部表达量显着高于雄虫,推测其参与雌虫寻找产卵寄主。Cres PBPs在雄虫触角中的表达量极显着高于雌虫,而GOBP尤其是CresGOBP2表现出显着的雌虫触角高表达特征,暗示了PBPs主要参与雄虫识别雌虫释放的信息素,GOBP2不仅参与植物挥发物识别,也可能参与雌虫产卵过程中信息素识别。3.对仁扇舟蛾6个CSP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6个CSP基因完整序列均含有4个保守的半胱氨酸位点,符合C1-X6-8-C2-X18-19-C3-X2-C4通式,是典型的化学感受蛋白家族;利用q RT-PCR对仁扇舟蛾6个CSP基因进行各虫态表达谱分析,发现CSP4和CSP5在1龄时期高表达,CSP1和CSP2在1~3龄期间高表达,CSP3在3~4龄期间高表达,此阶段仁扇舟蛾开始分散取食且食量突增,因此推测这一阶段高表达的基因参与昆虫的寄主识别;CSP6在卵期显着高表达,推测其参与生长发育等非嗅觉行为;在成虫阶段,除了CSP6以外,其它CSP基因均在羽化后3~4天达到表达量高峰,与交配高峰期相吻合,暗示CSP基因参与求偶或交配过程中的性信息素识别;组织表达谱分析,发现CSP基因主要在触角中大量表达,部分CSP基因在头、翅、足中表达,CSP1、CSP4、CSP5和CSP6在雌虫触角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雄虫,CSP2和CSP4在雄虫翅中表达量较高,CSP3则在雄虫足上的表达量高于雌虫,进一步说明了CSP功能多样性。4.原核表达获得重组蛋白CresGOBP2,Western Blot分析表明组织提取总蛋白在15~18 k Da出现清晰的单一条带,说明蛋白纯化质量较高;荧光竞争结合实验发现,CresGOBP2与供试的29种气味物质结合谱很窄,仅与(E)-2-庚烯醛、反式-2,4-癸二烯醛、苯甲酸、β-紫罗酮、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6种气味物质具有结合能力,与邻苯二甲酸二丁酯(Ki=10.92μM)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Ki=9.75μM)结合能力最强。5.通过同源建模和分子对接手段对仁扇舟蛾气味结合蛋白和包含1-NPN在内的6个配体进行互作分析,结果表明2个CresGOBP均与家蚕(Bombyx mori)GOBP2蛋白结构相似度最高(48.57%和79.43%),对所得模型综合评估发现,2个CresGOBP蛋白结构均合理,对CresGOBP与5种气味物质和荧光探针进行蛋白-配体互作分析,结果显示CresGOBP1和GOBP2都与1-NPN具有一定结合能力(Total score>4.0),与2个CresGOBP docking得分最高的配体均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Total score>6.5),CresGOBP1与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E)-2-庚烯醛CScore得分最高(Cscore=5),CresGOBP2与β-紫罗酮CScores得分最高(Cscore=5)。CresGOBP1和CresGOBP2CresGOBP1在与各配体对接过程中,均由第9位苏氨酸(THR 9)和第37位色氨酸(TRP 37)以及第56位丝氨酸(SER 56)于配体形成氢键,初步判断以上三个氨基残基是CresGOBP与气味分子互作的关键氨基酸位点。6.对14种挥发性化学物质进行雌、雄虫触角电位实验,结果表明仁扇舟蛾成虫对(E)-2-庚烯醛、顺-3-己烯醇、己醛、顺-3-己烯酯、2-羟基苯甲醛、反式-2,4-癸二烯醛反应较强;雌、雄虫触角对大多数小分子量的醛、醇和酯类有生理活性,推测这类物质在仁扇舟蛾的寄主定位中起重要作用;雌虫对0.2μg/μL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和(E)-2-庚烯醛的触角反应显着高于雄虫,这与荧光竞争结合及分子对接实验结果一致,从电生理水平进一步验证CresGOBP2的结合特性。
二、交配和温度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雌蛾性信息素产生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交配和温度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雌蛾性信息素产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绿翅绢野螟的繁殖及其对寄主的行为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鳞翅目昆虫繁殖行为的研究 |
1.1.1 羽化行为 |
1.1.2 求偶行为 |
1.1.3 交配行为 |
1.1.4 产卵行为 |
1.2 鳞翅目昆虫的繁殖适度研究 |
1.2.1 交配次数对鳞翅目昆虫繁殖适度的影响 |
1.2.2 延迟交配对鳞翅目昆虫繁殖适度的影响 |
1.3 鳞翅目昆虫性信息素及释放节律研究进展 |
1.4 植物挥发物对昆虫行为的影响 |
1.4.1 植物挥发物对取食行为的影响 |
1.4.2 植物挥发物对求偶和交配行为的影响 |
1.4.3 植物挥发物对产卵行为的影响 |
1.5 绿翅绢野螟研究现状 |
1.5.1 绿翅绢野螟的寄主植物 |
1.5.2 绿翅绢野螟的研究现状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绿翅绢野螟生物学特性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虫源 |
2.1.2 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 |
2.1.3 方法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绿翅绢野螟年生活史 |
2.2.2 各虫态生活习性 |
2.2.3 幼虫的取食特性 |
2.2.4 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 |
2.3 讨论与小结 |
2.3.1 讨论 |
2.3.2 小结 |
第三章 绿翅绢野螟成虫繁殖行为及节律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虫源 |
3.1.2 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 |
3.1.3 方法 |
3.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绿翅绢野螟成虫寿命 |
3.2.2 成虫的羽化行为及节律 |
3.2.3 雌虫对雄虫的求偶行为及节律 |
3.2.4 成虫的交配行为及节律 |
3.2.5 成虫的产卵行为及节律 |
3.3 讨论与小结 |
3.3.1 讨论 |
3.3.2 小结 |
第四章 绿翅绢野螟成虫的繁殖适度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昆虫 |
4.1.2 主要设备仪器及材料 |
4.1.3 方法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交配次数对绿翅绢野螟成虫繁殖适度的影响 |
4.2.2 温度对绿翅绢野螟成虫繁殖适度的影响 |
4.2.3 成虫日龄对绿翅绢野螟繁殖适度的影响 |
4.2.4 寄主植物对绿翅绢野螟繁殖适度的影响 |
4.3 讨论与小结 |
4.3.1 讨论 |
4.3.2 小结 |
第五章 绿翅绢野螟成虫触角感器及其分布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虫源 |
5.1.2 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 |
5.1.3 方法 |
5.1.4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绿翅绢野螟成虫触角基本结构 |
5.2.2 绿翅绢野螟成虫触角感器的类型及其超微结构 |
5.2.3 绿翅绢野螟成虫触角基本结构 |
5.2.4 绿翅绢野螟与草螟科6种昆虫的触角感器类型的比较 |
5.3 讨论和小结 |
5.3.1 讨论 |
5.3.2 小结 |
第六章 绿翅绢野螟雌成虫性信息素组分及释放节律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供试昆虫 |
6.1.2 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 |
6.1.3 方法 |
6.1.4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绿翅绢野螟雌成虫性信息素的提取及鉴定 |
6.2.2 绿翅绢野螟雌成虫性信息素产生的动态节律 |
6.2.3 寄主植物对绿翅绢野螟雌成虫性信息素产生的影响 |
6.3 讨论和小结 |
6.3.1 讨论 |
6.3.2 小结 |
第七章 糖胶树叶挥发物组份及其对绿翅绢野螟成虫电生理及行为反应的影响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供试昆虫 |
7.1.2 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 |
7.1.3 方法 |
7.1.4 数据处理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绿翅绢野成虫对糖胶树叶挥发物的行为反应 |
7.2.2 糖胶树叶挥发物活性成份及鉴定 |
7.2.3 绿翅绢野螟成虫对糖胶树叶挥发物活性成份的电生理及行为反应 |
7.2.4 绿翅绢野螟成虫对植物多元组分配方的风洞行为反应 |
7.2.5 绿翅绢野螟成虫对植物挥发物与性信息素复配配方的风洞行为反应 |
7.2.6 不同引诱剂配方在野外对绿翅绢野螟成虫的诱集效果验证 |
7.3 讨论与小结 |
7.3.1 讨论 |
7.3.2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一.攻读博士期间学术论文 |
二.发明专利 |
三.科研项目 |
四.学术活动 |
五.留学经历 |
(2)斜纹夜蛾生物钟基因的表达特征及Period基因的突变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生物节律的发现历程 |
1.2 不同生物生物钟基因及其作用机理 |
1.2.1 微生物生物钟调节机理研究进展 |
1.2.2 植物生物钟调控研究进展 |
1.2.3 动物生物钟基因调控机理简介 |
1.3 生物钟的研究意义 |
1.4 斜纹夜蛾 |
1.4.1 斜纹夜蛾的危害与防治策略 |
1.4.2 斜纹夜蛾性信息素通讯特征 |
1.5 CRISPR/Cas系统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斜纹夜蛾生物钟基因的鉴定和组织表达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1.3 RNA提取和cDNA的合成 |
2.1.4 序列与系统进化树分析 |
2.1.5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
2.1.6 统计分析 |
2.1.7 斜纹夜蛾人工饲料的配制 |
2.2 实验结果 |
2.2.1 斜纹夜蛾生物钟基因的序列和进化树分析 |
2.2.2 斜纹夜蛾生物钟基因的发育谱和组织表达谱分析 |
2.3 讨论 |
第三章 斜纹夜蛾生物钟基因的动态表达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提取总RNA和合成cDNA |
3.1.3 实时荧光定量检测 |
3.2 实验结果 |
3.2.1 斜纹夜蛾性生物钟和信息素通讯相关基因的日动态表达 |
3.2.2 斜纹夜蛾生物钟和性信息素通讯相关基因的时动态表达 |
3.3 讨论 |
第四章 斜纹夜蛾生物钟基因Period的突变检测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主要仪器设备和实验试剂 |
4.2 实验方法 |
4.2.1 sgRNA模板的合成和体外转录 |
4.2.2 显微注射和突变检测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靶标位点的选择和sgRNA的合成 |
4.3.2 显微注射后G0 代突变检测 |
4.4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棉铃虫性信息素识别及交配后行为的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蛾类昆虫性信息素概述 |
1.2 蛾类昆虫识别性信息素的分子和神经机制 |
1.3 植物挥发物调控蛾类昆虫性信息素的识别 |
1.4 蛾类昆虫交配后行为的调控作用研究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感觉神经元膜蛋白SNMP1调控棉铃虫识别性信息素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棉铃虫SNMP1基因序列、结构、系统发育树分析 |
2.2.2 棉铃虫SNMP1基因的组织表达谱分析 |
2.2.3 CRISPR/Cas9敲除HarmSNMP1并筛选出纯合突变品系 |
2.2.4 HarmSNMP1~(-/-)突变体的行为反应 |
2.2.5 EAG分析HarmSNMP1突变体对不同气味的反应 |
2.2.6 SSR分析HarmSNMP1突变体对不同碳链长度的性信息素及性信息素类似物的反应 |
2.3 讨论 |
第三章 感觉神经元膜蛋白SNMP2的嗅觉功能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HarmSNMP2序列分析 |
3.2.2 半定量RT-PCR分析HarmSNMP2在棉铃虫雌雄虫各组织的表达量 |
3.2.3 qRT-PCR分析SNMP2的表达水平 |
3.2.4 CRISPR/Cas9敲除HarmSNMP2并筛选出纯合品系 |
3.2.5 SSR检测SNMP2突变体对棉铃虫性信息素的反应 |
3.2.6 EAG检测SNMP2突变体对普通植物挥发物的反应 |
3.2.7 SNMP2突变体蛹期畸形率统计 |
3.3 讨论 |
第四章 芳樟醇对棉铃虫性信息素的增效作用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风洞实验发现芳樟醇对棉铃虫识别性信息素具有增效作用 |
4.2.2 芳樟醇对棉铃虫性信息素在嗅觉外周水平的增效作用 |
4.2.3 芳樟醇对棉铃虫性信息素在中枢神经水平的增效作用 |
4.3 讨论 |
第五章 SPR调控雌性棉铃虫交配后的行为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HarmSPR序列分析 |
5.2.2 HarmSPR突变体检测 |
5.2.3 筛选HarmSPR纯合突变品系 |
5.2.4 HarmSPR调控棉铃虫雌虫交配后的性接受力 |
5.2.5 HarmSPR调控棉铃虫交配后的产卵行为 |
5.2.6 SPR影响雌蛾的生命周期 |
5.3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英文缩略表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4)生理和环境因子对甜菜夜蛾性信息素释放及其雄蛾嗅觉反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精巢和卵巢解剖及精巢体积测定方法 |
1.2.2 性信息素提取和鉴定、定量方法 |
1.2.3 田间诱蛾昼夜节律记录方法 |
1.3 数据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甜菜夜蛾卵巢的发育 |
2.2 甜菜夜蛾性信息素主要成分的日龄变化 |
2.3 甜菜夜蛾性信息素主要成分的昼夜节律 |
2.4 甜菜夜蛾雄蛾的精巢与日龄的关系 |
2.5 田间雄蛾对性信息素嗅觉反应的昼夜节律 |
2.6 温湿度与田间雄蛾对性信息素反应的关系 |
3 讨论与结论 |
(5)补充营养对粘虫性信息素生物合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章综述 |
1.1 蛾类信息素生物合成的调控 |
1.1.1 PBAN的功能 |
1.1.2 PBAN受体 |
1.1.3 信号转导 |
1.2 温度对昆虫的影响 |
1.2.1 温度对行为的影响 |
1.2.2 磷脂 |
1.2.3 温度对昆虫抗性的影响 |
1.2.4 温度对淋巴细胞的影响 |
1.2.5 温度对热相关蛋白的影响 |
1.3 饥饿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
1.3.1 饥饿对食物气味敏感的影响 |
1.3.2 饥饿对动物体温的影响 |
1.3.3 饥饿对昆虫行为的影响 |
1.3.4 饥饿对昆虫能量的生理调节 |
1.4 20-羟基蜕皮激素 |
1.4.1 20-羟基蜕皮激素的生物合成 |
1.4.2 20-羟基蜕皮激素的的作用方式 |
1.4.3 20-羟基蜕皮激素对昆虫免疫的影响 |
1.4.4 20E调控的USP表达和磷酸化 |
1.4.5 对Ca~(2+)的影响 |
1.5 实验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补充营养对性信息素生物合成的影响 |
2.1 供试昆虫和材料 |
2.1.1 供试昆虫 |
2.1.2 供试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粘虫性信息素腺体中海藻糖、丙酮酸、乙酰辅酶A含量的测定 |
2.2.2 GC/MS分析 |
2.2.3 交配率 |
2.2.4 引诱实验 |
2.3 实验结果 |
2.3.1 补充营养对粘虫性信息素腺体海藻糖、丙酮酸、乙酰辅酶A的含量的影响 |
2.3.2 补充营养对粘虫产卵情况及卵巢发育的影响 |
2.3.3 补充营养对粘虫性信息素生物合成、交配率及引诱率的影响 |
2.3.4 饥饿处理后补充糖对海藻糖、丙酮酸及乙酰辅酶A的影响 |
2.3.5 再摄入糖对Z11-16Ald生产的 |
2.4 讨论 |
第三章 补充营养对粘性信息素腺体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主要耗材 |
3.1.4 仪器设备 |
3.1.5 实验方法 |
3.2 实验结果 |
3.2.1 转录组实验结果 |
3.2.2 与实验相关基因的筛选结果 |
3.2.3 补充营养对性信息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粘虫性信息腺体FAR基因功能 |
4.1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2 实验结果 |
4.2.1 粘虫性信息素腺体中FAR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
4.2.2 粘虫性信息素腺体中FAR的时空表达模式 |
4.2.3 粘虫性信息素腺体中不同FAR的相对表达量 |
4.2.4 粘虫性信息素腺体中FAR9氨基酸的多重联配及进化树分析。 |
4.2.5 FAR9基因的在性信息素生物合成中的作用分析 |
4.3 讨论 |
第五章 海藻糖转运蛋白基因的基因功能 |
5.1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5.1.1 供试虫体 |
5.1.2 主要试剂 |
5.1.3 主要耗材 |
5.1.4 仪器设备 |
5.1.5 LB培养基 |
5.1.6 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 |
5.1.7 实验方法 |
5.2 实验结果 |
5.2.1 PG中不同海藻糖转运蛋白的表达量 |
5.2.2 成虫不同组织中海藻糖转蛋白的表达量 |
5.2.3 粘虫海藻糖转运蛋白在性信息素腺体中的表达模式 |
5.2.4 粘虫性信息腺体中海藻糖转运蛋白的理化性质 |
5.2.5 粘虫海藻糖转运蛋白氨基酸序列多重比较与进化树分析 |
5.2.6 Tre1-E干涉效果及干涉后对性信息素腺体中海藻糖含量的影响 |
5.3 讨论 |
第六章 粘虫海藻糖酶(Trehalase)的基因功能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实验材料 |
6.1.2 实验方法 |
6.2 结果 |
6.2.1 粘虫海藻糖酶的理化性质 |
6.2.2 粘虫海藻糖酶的多重联配与进化树分析 |
6.2.3 海藻糖酶基因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
6.2.4 降低海藻糖酶基因的表达对PG内海藻糖含量、丙酮酸含量和乙酰辅酶A的含量的影响 |
6.2.5 海藻糖酶干涉后对性信息生物合成的影响 |
6.3 .讨论 |
第七章 20E对免疫的影响 |
7.1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7.1.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7.1.2 主要试剂 |
7.1.3 主要耗材 |
7.1.4 仪器设备 |
7.1.5 LB培养基 |
7.1.6 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 |
7.2 实验方法 |
7.2.1 粘虫性信息素合成相关基因及20E下游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分析 |
7.2.2 粘虫性信息素合成相关基因及20E下游基因不同组织的样本提取 |
7.2.3 蜕皮激素滴度的测定 |
7.2.4 蜕皮激素滴度的计算 |
7.2.5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7.2.6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基因的转录水平 |
7.2.7 粘虫性信息腺体在20E溶液中的体外培养 |
7.2.8 20E下游基因对免疫的影响 |
7.3 实验结果 |
7.3.1 粘虫血淋巴中20E的含量的测定 |
7.3.2 粘虫信息素腺体中20E下游基因的时空表达情况 |
7.3.3 粘虫性信息素腺体中20E下游相关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
7.3.4 20E体外处理后20E下游基因的变化 |
7.3.5 20E体外处理后抗菌肽的变化 |
7.3.6 ECR-B的干涉情况 |
7.3.7 ECR_B干涉后抗菌肽的变化 |
7.3.8 粘虫性信息素腺体中ECR_B干涉后在用20E体外培养对抗菌肽基因的影响 |
7.3.9 Broad的干涉情况 |
7.3.10 Broad干涉后抗菌肽的变化 |
7.3.11 粘虫性信息素腺体中Broad干涉后在用20E体外培养对抗菌肽基因的影响 |
7.3.12 E75干涉情况 |
7.2.13 E75干涉后抗菌肽基因的变化 |
7.2.14 粘虫性信息素腺体中E75干涉后在用20E体外培养对抗菌肽基因的影响 |
7.4 讨论 |
第八章 温度对粘虫性信息素生物合成的影响 |
8.1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8.1.1 供试虫体 |
8.1.2 实验方法 |
8.2 实验结果 |
8.2.1 温度变化对粘虫性信息素腺体中海藻糖含量的影响 |
8.2.2 不同温度对性信息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8.2.3 不同温度对性信息素生成相关酶酶活及其表达量的影响 |
8.2.4 不同温度条件对粘虫产卵量及卵巢发育的影响 |
8.2.5 不同温度条件对粘虫Z11-16Ald生产的影响 |
8.3 讨论 |
第九章 全文总结 |
一、补充营养对性信息素生物合成的影响 |
二、补充营养对性信息素腺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
三、FAR基因的筛选 |
四、海藻糖转运蛋白的筛选 |
五、海藻糖酶基因功能研究 |
六、蜕皮激素对抗菌肽基因的影响 |
七、温度对性信息素生物合成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小线角木蠹蛾性信息素通讯的分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小线角木蠹蛾的研究现状 |
1.1.1 分布及危害 |
1.1.2 生物学特性 |
1.1.3 不同虫态的感受器 |
1.1.4 幼虫消化道 |
1.1.5 防治方法 |
1.2 鳞翅目昆虫性信息素的生物学研究 |
1.2.1 性信息素的类型 |
1.2.2 性信息素的生物合成通路 |
1.3 昆虫嗅觉系统的研究进展 |
1.3.1 嗅觉系统的简介 |
1.3.2 气味结合蛋白 |
1.3.3 化学感受蛋白 |
1.3.4 气味受体 |
1.3.5 离子型受体 |
1.3.6 感觉神经元膜蛋白 |
1.3.7 气味降解酶 |
1.4 研究思路 |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小线角木蠹蛾性腺和触角转录组测序及相关基因的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昆虫 |
2.1.2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
2.1.3 总RNA的提取及检测 |
2.1.4 cDNA文库的构建与Illumina测序 |
2.1.5 转录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1.6 性信息素合成基因的鉴定 |
2.1.7 嗅觉蛋白基因的鉴定 |
2.1.8 序列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RNA质检结果 |
2.2.2 测序产量统计 |
2.2.3 Unigene功能注释 |
2.2.4 性信息素合成基因的鉴定及序列分析 |
2.2.5 小线角木蠹蛾性信息素生物合成途径的建立 |
2.2.6 嗅觉蛋白基因的鉴定及序列分析 |
2.3 结论与讨论 |
2.3.1 结论 |
2.3.2 讨论 |
3 性信息素合成基因及嗅觉蛋白基因的组织表达谱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昆虫 |
3.1.2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
3.1.3 总RNA的提取及检测 |
3.1.4 第一链cDNA的合成 |
3.1.5 引物设计 |
3.1.6 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 |
3.1.7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性信息素合成基因的表达谱 |
3.2.2 嗅觉蛋白基因的表达谱 |
3.3 结论与讨论 |
3.3.1 结论 |
3.3.2 讨论 |
4 小线角木蠹蛾性信息素结合蛋白的克隆、原核表达及功能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供试昆虫 |
4.1.2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
4.1.3 总RNA的提取及检测 |
4.1.4 cDNA第一链的合成 |
4.1.5 性信息素结合蛋白基因的克隆 |
4.1.6 质粒的提取 |
4.1.7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4.1.8 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 |
4.1.9 重组蛋白的纯化与复性 |
4.1.10 荧光竞争结合实验 |
4.2 结果和分析 |
4.2.1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鉴定 |
4.2.2 重组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
4.2.3 Sins PBPs与荧光探针1-NPN的结合常数 |
4.2.4 Sins PBPs与性信息素成分结合能力的测定 |
4.3 结论与讨论 |
4.3.1 结论 |
4.3.2 讨论 |
5 主要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7)美国白蛾林间诱捕的应用基础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文献综述 |
1.1 美国白蛾的研究 |
1.1.1 美国白蛾的形态及生物学特性 |
1.1.2 美国白蛾的分布与危害 |
1.1.3 美国白蛾的防治措施 |
1.2 性信息素诱芯与诱捕器的研究历程 |
1.2.1 性信息素 |
1.2.2 性信息素的主要种类及成分 |
1.2.3 性信息素诱捕中诱捕器的种类 |
1.2.4 性信息素诱捕器诱捕技术的机理及优势 |
1.3 灯光诱捕的研究概述 |
1.4 昆虫昼夜节律的研究概述 |
1.5 植物挥发物的研究历程 |
1.5.1 植物挥发物 |
1.5.2 植物挥发物对昆虫的影响 |
1.5.3 美国白蛾植物引诱剂的研究现状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寄主植物挥发物对美国白蛾的监测诱捕效果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标准化合物 |
2.1.2 实验设备 |
2.1.3 野外实验 |
2.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植物挥发物对美国白蛾性信息素增效作用的结果与分析 |
2.2.2 6 -甲基-5-庚烯-2-酮和b-罗勒烯不同比例混合物对美国白蛾性信息素的增效作用的结果与分析 |
2.3 小结 |
3 不同波段LED灯对美国白蛾的诱捕效果及其日节律观测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LED波段的选择 |
3.1.2 野外实验 |
3.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波段LED灯对美国白蛾的诱捕效果试验结果与分析 |
3.2.2 美国白蛾昼夜节律观测与结果分析 |
3.3 小结 |
4 不同诱捕器对美国白蛾诱捕效果的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诱芯与诱捕器 |
4.1.2 野外实验 |
4.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创新性结论 |
5.3 本研究不足之处 |
5.4 后期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8)促前胸腺肽PTTH在斜纹夜蛾雌性生殖行为调控中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斜纹夜蛾简介 |
1.1.1 斜纹夜蛾形态学特征 |
1.1.2 斜纹夜蛾生物学特性 |
1.1.3 斜纹夜蛾危害特征及控制 |
1.2 昆虫生殖行为介绍 |
1.2.1 昆虫的生殖行为 |
1.3 RNA干扰技术简介及在昆虫上的应用 |
1.3.1 RNA干扰技术简介 |
1.3.2 RNAi作用机制 |
1.3.3 RNAi技术的特点与方法 |
1.4 促前胸腺肽(PTTH)基因介绍 |
1.4.1 PTTH的来源与认识 |
1.4.2 PTTH的表达、合成、分泌与功能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主要器具与仪器设备 |
2.1.2 主要溶液配制 |
2.2 斜纹夜蛾的饲养与收集 |
2.2.1 卵的收集与幼虫的饲养 |
2.2.2 蛹的收集与成虫的饲养 |
2.3 PTTH基因的mRNA序列的获取与分析 |
2.3.1 RNA提取及c DNA的合成 |
2.3.2 PTTH基因的克隆 |
2.4 荧光定量检测PTTH基因在斜纹夜蛾中的表达 |
2.4.1 斜纹夜蛾样品收集 |
2.4.2 不同样品的RNA提取与c DNA制备 |
2.4.3 荧光定量检测表达情况 |
2.5 RNAi体系的构建和干扰 |
2.5.1 RNAi体系的构建 |
2.5.2 诱导大肠杆菌表达dsRNA |
2.5.3 喂食表达dsRNA的大肠杆菌 |
2.5.4 交配活动与生殖行为的观察与记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促前胸腺肽基因的序列分析与蛋白预测 |
3.2 PTTH基因的时空表达 |
3.2.1 PTTH在斜纹夜蛾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表达 |
3.2.2 PTTH在成虫不同组织间的表达 |
3.2.3 PTTH在未交配与交配雌蛾间的差异表达 |
3.3 PTTH基因对斜纹夜蛾生殖行为的影响 |
3.3.1 RNAi体系的构建与干扰效率分析 |
3.3.2 PTTH基因对斜纹夜蛾体重、寿命的影响 |
3.3.3 PTTH基因对斜纹夜蛾化蛹、羽化时间的影响 |
3.3.4 PTTH基因对生殖活动的影响 |
4 讨论 |
4.1 PTTH基因的分子特征与蛋白结构 |
4.2 PTTH基因的时空表达 |
4.3 PTTH基因的功能研究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附录 缩略词表 |
参考文献 |
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9)基于虫生真菌和性信息素对灰茶尺蠖的控制与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昆虫入土化蛹行为及其相关影响因子 |
1.1.1 昆虫化蛹 |
1.1.2 昆虫在土壤中化蛹 |
1.1.3 影响昆虫在土壤中化蛹的因素 |
1.1.3.1 土壤温度 |
1.1.3.2 土壤湿度和降雨 |
1.1.3.3 土壤基质类型 |
1.1.4 虫生真菌 |
1.2 昆虫性信息素 |
1.2.1 昆虫性信息素通讯系统的差异 |
1.2.2 昆虫性信息素的化学研究 |
1.2.3 昆虫性信息素的迷向干扰作用 |
1.2.4 国内外迷向法防控害虫的应用情况 |
1.2.5 性信息素迷向防控害虫的影响因素 |
1.2.6 性信息素迷向防控害虫的缓释载体类型 |
1.2.6.1 毛细管迷向丝 |
1.2.6.2 微胶囊包埋技术 |
1.2.6.3 Puffer~(?)装置 |
1.2.6.4 SPLAT~(?) |
1.2.6.5 蜡滴和空气纤维 |
1.2.6.6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 |
1.2.7 展望 |
1.3 尺蛾类昆虫性信息素组分特征及应用进展 |
1.3.1 鳞翅目昆虫性信息素的最新分类 |
1.3.2 尺蛾科昆虫性信息素的鉴定及结构特征 |
1.3.2.1 性信息素活性组分的鉴定 |
1.3.2.2 性信息素活性组分的结构特征 |
1.3.3 尺蛾科昆虫性信息素的协同与拮抗行为 |
1.3.4 尺蛾科昆虫性信息素的分布特征 |
1.3.5 尺蛾科昆虫性信息素的生物合成途径 |
1.3.6 我国尺蛾性信息素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
1.3.6.1 茶尺蠖和灰茶尺蠖 |
1.3.6.2 春尺蠖 |
1.3.7 展望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白僵菌和绿僵菌对灰茶尺蠖化蛹及羽化行为的影响 |
2.1 介绍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虫源的采集和饲养 |
2.2.2 供试土壤基质的采集及理化性质的测定 |
2.2.3 供试土壤基质的准备 |
2.2.4 生物农药 |
2.2.5 土壤处理不同浓度的绿僵菌和白僵菌对灰茶尺蠖化蛹和羽化行为的影响 |
2.2.5.1 非选择实验 |
2.2.5.2 选择实验 |
2.2.5.3 覆土实验 |
2.2.6 绿僵菌和白僵菌对灰茶尺蠖蛹的亚致死效应 |
2.2.7 绿僵菌和白僵菌对灰茶尺蠖成虫的亚致死效应 |
2.2.7.1 产卵量 |
2.2.7.2 孵化量和成虫寿命 |
2.2.8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土壤处理不同浓度的绿僵菌和白僵菌对灰茶尺蠖化蛹和羽化行为的影响 |
2.3.1.1 非选择实验 |
2.3.1.2 选择实验 |
2.3.1.3 覆土实验 |
2.3.2 绿僵菌和白僵菌对灰茶尺蠖蛹的亚致死效应 |
2.3.3 绿僵菌和白僵菌对灰茶尺蠖成虫的亚致死效应 |
2.4 小结与讨论 |
3 灰茶尺蠖成虫行为学特性及性信息素腺体粗提物生物活性 |
3.1 介绍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供试虫源 |
3.2.2 灰茶尺蠖羽化节律实验 |
3.2.3 灰茶尺蠖求偶节律实验 |
3.2.4 灰茶尺蠖交配节律实验 |
3.2.5 灰茶尺蠖成虫寿命和雌虫产卵实验 |
3.2.6 灰茶尺蠖性信息素腺体粗提物的制备 |
3.2.7 风洞实验 |
3.2.8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灰茶尺蠖羽化节律 |
3.3.2 灰茶尺蠖求偶节律 |
3.3.3 灰茶尺蠖交配节律 |
3.3.4 灰茶尺蠖成虫寿命和雌虫产卵 |
3.3.5 灰茶尺蠖雄蛾在风洞中对处女雌蛾、性信息素粗提物和对照组的行为反应 |
3.4 小结与讨论 |
4 灰茶尺蠖触角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
4.1 介绍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供试虫源 |
4.2.2 供试仪器 |
4.2.3 灰茶尺蠖触角扫描电镜制样方法 |
4.2.4 灰茶尺蠖触角透射电镜制样方法 |
4.2.5 感器鉴定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灰茶尺蠖触角感器种类及超微结构 |
4.3.1.1 毛形感器 |
4.3.1.2 刺形感器 |
4.3.1.3 栓锥形感器 |
4.3.1.4 棘刺 |
4.3.2 灰茶尺蠖触角感器透射电镜观察 |
4.3.2.1 灰茶尺蠖触角毛形感器横切面 |
4.3.2.2 灰茶尺蠖触角刺形感器横切面 |
4.3.2.3 灰茶尺蠖触角栓锥形感器横切面观察 |
4.4 小结与讨论 |
5 灰茶尺蠖性信息素的GC-EAD和 GC×GC/TOFMS分析 |
5.1 介绍 |
5.2 材料和方法 |
5.2.1 供试虫源 |
5.2.2 灰茶尺蠖性信息素腺体粗提物的提取 |
5.2.3 灰茶尺蠖性信息素标准化化合物 |
5.2.4 灰茶尺蠖性信息素腺体粗提物的GC-EAD分析 |
5.2.5 灰茶尺蠖性信息素腺体粗提物的GC×GC/TOFMS分析 |
5.2.6 灰茶尺蠖性信息素野外生物活性 |
5.2.7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灰茶尺蠖性信息素腺体粗提物的GC-EAD反应 |
5.3.2 灰茶尺蠖性信息素腺体粗提物的GC×GC/TOFMS分析 |
5.3.3 灰茶尺蠖性信息素标准化合物的GC×GC/TOFMS和 GC-EAD分析 |
5.3.4 灰茶尺蠖性信息素野外生物活性 |
5.4 小结与讨论 |
6 灰茶尺蠖性信息素野外诱捕技术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地点 |
6.2.2 诱芯和诱捕器 |
6.2.3 诱芯剂量筛选试验 |
6.2.4 诱捕器高度试验 |
6.2.5 不同诱捕器比较试验 |
6.2.6 数据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诱芯剂量筛选试验 |
6.3.2 诱捕器高度筛选试验 |
6.3.3 诱捕器类型筛选试验 |
6.4 小结与讨论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7.3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获奖励及主持项目 |
(10)仁扇舟蛾嗅觉相关基因鉴定及GOBP2蛋白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章 前言 |
1.1 仁扇舟蛾简介 |
1.1.1 仁扇舟蛾的形态特征 |
1.1.2 仁扇舟蛾的生物学特性及危害状 |
1.1.3 仁扇舟蛾的防治方法 |
1.2 昆虫化学通讯中的信息物质 |
1.2.1 植物挥发物 |
1.2.2 昆虫信息素 |
1.3 昆虫嗅觉感受机制 |
1.3.1 气味结合蛋白 |
1.3.2 化学感受蛋白 |
1.3.3 气味受体 |
1.3.4 其他蛋白 |
1.3.5 嗅觉信号的胞内传导 |
1.4 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仁扇舟蛾触角转录组测序和嗅觉相关基因挖掘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仁扇舟蛾触角RNA提取 |
2.1.3 c DNA文库构建与Illumina测序 |
2.1.4 序列拼接、组装与功能注释 |
2.1.5 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
2.1.6 仁扇舟蛾嗅觉相关基因的鉴定 |
2.1.7 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树构建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转录组测序数据基本情况 |
2.2.2 转录组基因功能注释 |
2.2.3 气味结合蛋白基因鉴定和序列分析 |
2.2.4 化学感受蛋白基因鉴定和序列分析 |
2.2.5 气味受体基因鉴定和序列分析 |
2.2.6 其他化学感受相关基因鉴定和序列分析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仁扇舟蛾OBP基因克隆和表达模式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总RNA提取和c DNA合成 |
3.1.3 利用RACE技术克隆基因全长 |
3.1.4 仁扇舟蛾OBP基因克隆 |
3.1.5 荧光定量PCR实验 |
3.1.6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仁扇舟蛾OBP基因的序列分析 |
3.2.2 仁扇舟蛾内参基因筛选和扩增效率测定 |
3.2.3 仁扇舟蛾OBP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仁扇舟蛾CSP基因克隆和表达模式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总RNA提取和c DNA合成 |
4.1.3 利用RACE技术克隆CSP基因全长 |
4.1.4 仁扇舟蛾CSP基因克隆 |
4.1.5 荧光定量PCR实验 |
4.1.6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仁扇舟蛾CSP基因的序列分析 |
4.2.2 仁扇舟蛾CSP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仁扇舟蛾GOBP2功能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表达载体构建 |
5.1.3 重组质粒诱导表达 |
5.1.4 蛋白纯化 |
5.1.5 抗体制备 |
5.1.6 蛋白免疫印迹 |
5.1.7 荧光竞争结合实验 |
5.1.8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CresGOBP2 蛋白的原核表达与纯化 |
5.2.2 Western Blot分析 |
5.2.3 CresGOBP2 结合特性分析 |
5.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仁扇舟蛾气味结合蛋白同源建模与分子对接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同源建模 |
6.1.2 分子对接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仁扇舟蛾GOBP三维结构同源模拟 |
6.2.2 CresGOBP与杨树叶片挥发物分子对接 |
6.3 结论与讨论 |
第七章 仁扇舟蛾对寄主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反应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实验材料 |
7.1.2 实验方法 |
7.1.3 数据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仁扇舟蛾成虫对不同类型挥发物触角电位反应 |
7.2.2 仁扇舟蛾雌、雄成虫对杨树挥发物触角电位反应差异 |
7.3 结论与讨论 |
全文总结 |
创新点 |
展望 |
附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四、交配和温度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雌蛾性信息素产生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绿翅绢野螟的繁殖及其对寄主的行为反应研究[D]. 张玉静. 广西大学, 2021(01)
- [2]斜纹夜蛾生物钟基因的表达特征及Period基因的突变检测[D]. 徐继伟. 淮北师范大学, 2021(12)
- [3]棉铃虫性信息素识别及交配后行为的调控机制研究[D]. 刘帅.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生理和环境因子对甜菜夜蛾性信息素释放及其雄蛾嗅觉反应的影响[J]. 姜策,孟威,郭前爽,张素丽,王兴亚,杜永均.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21(02)
- [5]补充营养对粘虫性信息素生物合成的影响[D]. 张亚玲.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4)
- [6]小线角木蠹蛾性信息素通讯的分子机制[D]. 杨宇超.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7]美国白蛾林间诱捕的应用基础技术研究[D]. 万霞.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2)
- [8]促前胸腺肽PTTH在斜纹夜蛾雌性生殖行为调控中的功能研究[D]. 宋筱倩. 云南大学, 2020(08)
- [9]基于虫生真菌和性信息素对灰茶尺蠖的控制与应用技术研究[D]. 马涛. 华南农业大学, 2019(02)
- [10]仁扇舟蛾嗅觉相关基因鉴定及GOBP2蛋白功能研究[D]. 顾天滋. 南京林业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