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理学中的类比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杨净灵[1](2021)在《高中数学人教A版新旧教材的比较研究 ——以“平面向量”部分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数学教材作为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载体,是教师与学生开展数学教学的有力依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强调“高中数学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在学科核心素养背景导向下,教育工作者如何解读数学教材,如何科学规范地使用数学教材等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平面向量”部分为研究对象,对人教社先后于2004年和2019年出版的两套A版高中数学教材进行比较分析,并在深入解读对应课标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内容分析、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新旧教材的章节设计特征、章节内容编排顺序等进行定性比较,以对平面向量部分有整体的把握,达成对教材内容结构和编排方式的总体认识,再深入比较两版教材的内容呈现方式、例习题配置、教材难度特征及数学文化特征,以更透彻地领悟平面向量内容,更全面地挖掘新教材的特点及价值,由此得出了以下结论:新教材展现了“以生为本”的“学材观”,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学习机会;新教材重视整体与层次的关系,使学生深化对知识群的整体理解;新教材注重展现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新教材突出向量内容中数学文化的渗透,凸显了数学建模过程。在对新教材特点做出思考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对平面向量内容教与学的策略和建议,首先应从物理、代数、几何等多个角度理解向量内容,充分展现向量的“形”与“数”融合的特点,以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其次应重视挖掘向量运算的本质,注重通过类比的方式探析向量运算与数的运算的异同,以促进数学思维发展;最后应让学生经历各项内容的形成发展过程,以感悟数学研究方法。
柏航[2](2021)在《统计物理的起源(1798-1860)》文中指出麦克斯韦在1859年的报告中首次将统计学的方法应用于气体动理论的研究,随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物理学的定律都是统计的”这一伟大思想。该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在物理学上促成了统计物理的诞生,在哲学上让机械自然观发生了动摇,促使一些科学家重新思考我们这个世界的基本构成法则。事实上,统计力学的诞生不仅由于杰出人才,也与当时科学的背景紧密相关。热力学与统计力学的起源关系甚密,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也是统计力学诞生的重要知识基础。研究热力学发展和统计思想发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统计力学的诞生。本文基于热力学发展中的几位关键人物的论文、着作等原始文献、一些围绕这些伟大科学家的研究,以及其他与这些问题相关的着作,对数理统计学的发展做出了简要描述,分析了热力学发展中的几个关键概念的变化,澄清了一些长期以来的误解,并在此基础上就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具体内容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探究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发展历程。作为统计力学的主要数学背景,概率论和统计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可以认为,基于概率论的发展,统计物理学拥有了数学工具。第二,分析人类对热本质概念的理解的变化,尤其是热质说是如何变为热运动说的,又是如何与能量概念相结合的。针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与讨论有助于思考人类认识自然事物的历程。通过研究发现,学界长期以来未将伦福德的热理论中“相对的”特点表现出来,因而对其理论的意义产生了误解。第三,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建立,分析力、活力、功、能量、能率、功率等概念是如何建立起联系的,以及热力学定律的提出与热力学建制的紧密联系。可以认为,技术实践中的工人为热力学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针对能量的讨论,是“同时发现”的典型例证,亦是抛弃旧的热本质概念的必要因素。第四,就气体动理论的发展进行总结,回溯麦克斯韦伟大的历史成就,思考科学共同体对一个新观点的接纳需要哪些条件。从这一历史事件可以看出,科学共同体的评判标准很大程度上伴随着精英科学家的观念转变而变化。第五,回顾整篇文章,对一些埋藏在其中的问题进行再次讨论。另外,就自己关于科技史研究的方法的观点进行阐述和论证。从中可以发现,相比于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是可有可无的。
沈中宇[3](2021)在《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研究 ——以S市高中数学教研员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培养的关键是教师教育,要改善教师教育的效果,教师教育者的作用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数学教师教育者在数学教师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数学教育研究者开始关注数学教师教育者的研究,其中,“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Mathematical Knowledge for Teaching Teachers,简称MKTT)理论为研究一般数学教师教育者所需要的数学知识提供了借鉴。但已有的研究中对于“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仍然缺乏清晰准确的刻画,同时,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构建,相关的实证研究较少。基于以上原因,本文以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为研究主题,选取高中数学教研员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构成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的要素有哪些?(2)高中数学教研员具备哪些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3)在数学教研活动中,高中数学教研员反映出哪些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针对本研究的三个研究问题,将研究设计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文献分析与框架确立、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以及现场观察与案例分析。文献分析与框架确立阶段采用了专家论证法。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梳理已有的数学教师教育者专业知识框架,接着通过对相关的成分和子类别的反复比较,构建初始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框架,最后通过三轮专家论证得到最终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框架。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阶段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其中选取了高中数学中重要的数学主题编制了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通过编码分析高中数学教研员的问卷回答和访谈实录,从而了解高中数学教研员具备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现场观察与案例分析采用了案例研究法。其中观察了不同的高中数学教研员的多次教研活动,在观察过程中对教研活动进行录音并在观测后对高中数学教研员进行访谈,对录音和访谈材料进行编码和统计,从而剖析高中数学教研员在教研活动中反映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本研究的基本结论是:1.构成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的要素包括4个成分与12个子类别。构成成分为学科内容知识、教学内容知识、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和数学哲学知识。学科内容知识包含的子类别为一般内容知识、专门内容知识和关联内容知识,教学内容知识包含的子类别为内容与学生知识、内容与教学知识和内容与课程知识,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包含的子类别为学科高等知识、学科结构知识和学科应用知识,数学哲学知识包含的子类别为本体论知识、认识论知识和方法论知识。2.高中数学教研员具备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情况如下。(1)高中数学教研员在学科内容知识、教学内容知识、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和数学哲学知识4个成分中并不存在明显的短板;(2)高中数学教研员对不同知识成分的掌握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在学科内容知识和教学内容知识2个方面掌握较好,而在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和数学哲学知识2个方面还有所欠缺;(3)高中数学教研员在各个知识成分中有以下具体理解:在学科内容知识方面,对于基本的概念、定理和公式的合理性以及不同概念、定理和公式之间的联系较为熟悉;在教学内容知识方面,对于学生有关特定数学内容学习的困难,不同数学内容的教授方式和相关数学内容在教科书中的编排理解较深;在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方面,能够对中学数学知识作出一定程度的推广、涉猎不同学科中数学知识的应用;在数学哲学知识方面,能够大致解释数学定义的基本作用和标准、数学研究的动力、数学证明的作用和价值以及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4)高中数学教研员在各个知识成分中有以下欠缺之处:在学科内容知识方面,对于定义的多元性、解释的多样性和联系的普遍性方面还有进步的空间;在教学内容知识方面,对于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细致理解、不同数学内容的深入教授和教学内容编排意图的全面考虑还有提升的余地;在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方面,从高观点理解中学数学知识、分析不同知识的联系和在不同学科中应用数学知识方面还有较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在数学哲学知识方面,还不能形成系统的理解。3.在数学教研活动中,高中数学教研员反映出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情况如下。(1)高中数学教研员反映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大部分属于教学内容知识和学科内容知识,小部分属于数学哲学知识和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2)高中数学教研员在数学教研活动中的主要知识来源为一般内容知识、内容与教学知识、学科高等知识和方法论知识。(3)高中数学教研员在数学教研活动中反映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主要有:在学科内容知识方面有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定理、公式和性质及其由来、表征、证明及解释;不同数学概念、定理、公式之间的联系。在教学内容知识方面有学生对特定数学内容理解存在的困难;不同数学内容的引入、辨析、应用和小结的教学方法;特定数学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和在教科书中的编排。在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方面有中学数学课程中的数学概念在高等数学中的推广;高观点下不同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数学知识在现代科学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数学哲学知识方面有对数学定义的认识;对数学认识过程的理解;推理论证在数学中的作用;数学研究的思想方法。本研究对于教师教育者专业标准的制订、数学教师教育者专业培训的设计和数学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的规划有一定启示,后续可以在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知识、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和数学教师教育者的工作实践等方面进一步开展研究。
金则仙[4](2021)在《科学方法在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以高中物理教材(教科版)选修3-1《静电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义务教育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提出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的内容,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是培养科技人才和创新人才的关键。因此,高中物理教育应重视物理概念的学习和内化,重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的训练,重视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熏陶,努力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物理概念是物理学习的基础和核心,是其它物理规律理解和运用的前提,但是很多高中教师在概念教学时简单随意,不注重科学方法的应用和指导,较大一部分学生对许多抽象概念的理解模棱两可。本文主要研究科学方法在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的应用,首先对科学方法教育理论内容进行梳理,其中包括科学方法和科学方法教育的概念界定、科学方法的分类、科学方法存在的基本形式、高中物理教育中的主要科学方法及特征,该环节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紧接着,一方面以高中物理教师和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高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现状,收集整理调查数据得出结果并进行原因分析。另一方面以高中学生为调查对象了解学生对物理概念的重视、理解和熟知程度。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有:1.学生对高中物理科学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不够。2.教师的科学方法教育研究总结不够,科学方法教育的技能技巧有待提升,科学素养有待加强3.学生的物理概念学习目的不明确,对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透彻。4.教师在教学中未能把概念教学和物理科学方法教育进行有机整合,教学缺少章法,教学效果不容乐观。以该调查结果为事实依据,以高中物理(教科版)选修3-1《静电场》内容为例,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提出科学方法在高中物理《静电场》中概念教学的具体教学设计案例,总结出可供一线教师参考的建议和方法:1.挖掘教材科学方法,细化科学方法教学目标,引领概念教学课堂;2.重视科学方法的“显性”教育,不忽视“隐性”渗透;3.寓科学方法教育于概念教学,重视科学方法和概念教学的有机融合;4.强化科学方法和概念理解的针对性训练和考查。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法和归纳法总结了高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和概念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完善了科学方法教育和概念教学理论体系。同时,本研究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了科学方法在高中物理《静电场》中概念教学中的具体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并总结科学方法在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的教学建议,为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提供了一定参考。
唐璐[5](2021)在《论彭加勒的科学哲学思想 ——以偶然性为核心》文中研究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正在从近代向现代急速过渡,直到迎来相对论与量子力学,从而使偶然性越来越成为科学哲学的前沿问题。除此之外,处于上世纪之交的彭加勒不仅是狭义相对论的先驱与量子力学的倡导者,也是发现混沌现象的第一人。与此同时,其科学哲学着作在科学哲学史上也备受赞誉。因此本文首先从以偶然性为中心范畴的科学本体论与以不确定性为中心问题的科学认识论这两个方面,论述偶然性与近现代物理学理论之间的关系,以期较为深入地理解彭加勒的科学哲学思想;其次以偶然性为核心,主要论述彭加勒科学哲学思想中的概率演算、偶然性与约定论,不仅包括实在论,也包括数学归纳法与物理归纳法、数学中的直觉与逻辑、实验与概括、统一性与简单性、假设以及规律的演化等,进而认为偶然性与规律性同为其科学哲学思想的基底。具体而言,在其科学哲学思想中:从科学本体论的方面来看,规律性与偶然性并存;从科学认识论的方面来看,确定性是不确定性的补充。总而言之,彭加勒的科学哲学思想具有科学本体论与科学认识论的统一性。
白艳红[6](2021)在《社交网络中基于引力场的群体行为生成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微博,微信,Twitter等一些社交网络工具的普及,为人们提供了信息获取、交互、传播的有效平台。因这些在线社交网络平台具有实时性,匿名性等特点,一些由极端观点演化引起的群体事件对网络甚至社会环境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使用科学的手段去探究因观点交互引起的群体行为形成机制,从而尽可能地减少因不实话题造成的损失,这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目前在社交网络群体行为研究领域,大多数研究从社会心理学或观点动力学角度出发,通过对个体心理特征建模探究对其行为的影响进行定性分析或者建立或改进经典观点动力学模型对群体观点演化进行定量分析来研究社交网络中的群体行为形成机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着以下问题:1)目前有界信任模型大多研究观点相近的个体之间进行观点交互,而现实生活中,如果两个人的观点差异较大但关系较为亲密的话,也会考虑彼此的观点。因此,考虑个体间的亲疏关系对观点演化产生的非均匀影响是需要研究的问题;2)目前大多数工作在研究群体观点演化过程时,将社交网络中的所有个体简化成在同一个群体中。但是在现实社交网络中,一般由于个体特征属性不同,群体内部通常会形成不同的集群结构,但目前对群体内部不同集群的影响力对整个群体观点演化影响的研究鲜有涉足。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受到物理学引力场的启发,提出了基于引力场的群体行为生成模型,以及相关的理论与计算方法:分别从微观上分析集群内部不同个体间的引力在个体观点交互过程中的影响以及从宏观上分析群体内部不同集群间的影响力在群体观点演化过程中的影响,通过相关参数数值模拟,在不同的现实网络结构上进行实验,研究在线社交网络中集群/个体间的观点交互以及群体行为形成规律,探讨社交网络群体行为聚集现象以及相关影响机制。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1)提出一种基于个体间引力的集群内部观点演化模型。根据现实生活中个体间的观点交互方式对有界信任模型进行拓展,完成对社交网络中的集群内部个体观点演化过程的建模。首先,设置集群内部的个体初始观点以及信任阈值,根据个体的信任阈值和其网络拓扑结构信息,拓展个体的观点交互集合;然后,利用Adamic-Adar算法计算个体间的相似度来计算个体间的影响力,构建出个体间引力矩阵;最后,在所提模型上进行集群内部个体的观点演化。2)提出一种基于引力场的集群间影响力的算法。首先,根据网络拓扑信息和节点属性,对各个集群的源影响力进行计算。然后,对各集群的源影响力进行降序排序,根据影响力大小将集群划分为观点领袖集群和普通集群两种类型,类比引力场库仑定律计算观点领袖集群与普通观点集群之间的影响力,构建出集群间的引力矩阵。3)综合以上所提算法及模型,提出一种基于集群间影响力的群体观点演化模型。以集群为基本研究对象,研究集群在两种不同的影响环境(场内力,场外力)下群体内部各个集群观点演化情况,最终得到在不同影响环境下群体的观点演化情况。最后,在不同的真实拓扑结构上模型进行实验,验证本文所提模型的可行性。
孙晓慧[7](2020)在《中德初中物理教科书“能量”比较研究 ——以北师版和KPK为例》文中认为教科书既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获得知识和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之一。“能量”作为课程内容的三个主题之一,在物理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不同版本不同国家的教科书内容各有千秋,德国卡尔斯鲁厄物理课程(简称KPK)中以能量、信息和它们的携带者这些实物型物理量为中心概念,以它们在相应的“势差”的作用下的流为课程结构。本文以建构主义理论、学习迁移机制和布鲁纳的螺旋式课程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采用文献法、比较法和内容分析法,以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对北师版和德国KPK的初中物理教科书的“能量”主题进行比较研究。首先对KPK教科书形成整体认识,然后依据课标中教科书编写原则从“内容选择、内容组织、内容呈现和例题、习题”四个方面对两版本教科书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比较。两版本教科书在“能量”部分内容的选择、组织、呈现方式、例题和习题上均存在差异。内容选择上,北师版教科书知识内容浅显易懂同时涉及的范围小;KPK教科书所包含的内容更全面,也更深入。内容组织上,北师版教科书多注重概念介绍,少原理讲解;而KPK教科书注重引导学生用原理来理解生活现象,或是通过实例解释物理规律。呈现方式上,版式不同,北师版教科书非常重视配色,栏目之间有很强的层次感;而KPK教科书幽默性词语和过渡性语言的使用更出色。对于插图,北师版教科书更注重通过实物图和人物肖像图来呈现物理情境;KPK教科书更看重示意图和坐标图表类。例题和习题上,两版本教科书的例题都很基础,功能相似,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公式的应用。习题数目一样,但种类不尽相同,北师版教科书由易到难,层次分明,由易到难;KPK教科书习题开放性更强。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对教科书的编写者和使用者提出以下建议:增加章节栏目设置,增强“能量”知识与日常生活和当代科学技术的关联性;增加教科书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适当拓展初中物理“能量”知识点;加强“能量”部分各章节之间的关联性;针对“能量”部分的内容,建议加强科学史的介绍、职业导向、热爱家乡及种族平等方面的人文素质教育,增加图表坐标类插图的比例,增加幽默性词语和过渡性语言的使用,习题中加入开放性题目。为了降低学生对“能量”知识的理解难度,建议在例题中适当加深规律或公式的难度。
朱兴梅[8](2020)在《类比法在高中物理中的教学实践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变化,社会对人才能力的要求有了变化,新时期国家对理科人才有了新的评价标准,为培养能满足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国家教育部曾多次进行教育改革并实施新高考,新课程改革和新高考都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自主学习能力等,为了培养新时期理科人才,高中物理教学必定要注重对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然而,高中物理具有现象复杂、概念抽象、规律复杂、思维逻辑强、系统性强等特点,加大了学生学习物理的难度。类比法是高中物理物理教学中非常常见的物理思想方法之一,巧妙的利用类比法能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对学生形成概念、理解规律、构建知识框架、迁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物理问题等有极大的帮助,学生的发散、类比推理、概括等科学思维得以激发,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理念的养成,提高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对于教师方面有助于教师对教材的进一步了解掌握和把控,有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顺应时代的发展,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本文将以文献研究作为理论基础,查阅大量的资料,分析了研究背景,提出研究问题,确定类比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意义与价值,并对类比法及其相关的概念进行界定,梳理于类比法有关的理论知识,学习类比法应用于高中物理教学的相关文献,总结他人研究的优缺点。将类比法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对高中常见的概念类比和规律类比进行了汇总,并精选出一些知识,进行实践教学,通过课堂反思栏目的问题反馈和同组老师听评课意见,以及学生考试成绩、问卷调查等手段进行分析,提出应用类比法解决物理问题的优劣以及注意事项,正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结论:类比法是建立在事物间的统一联系性和差异性的基础上的推理,结论具有或然性,需要对结论进行实验探究或科学论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适当的运用类比法对学生学习物理是有效的、可行的,对中等层次的学生学习物理有较大作用,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应当慎用过多的类比法,以免导致学生知识混淆,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减少类比法在物理概念的理解上,多注重构建知识体系和迁移应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类比法能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陌生的知识熟悉化、杂乱的知识点具有条理性,能够帮助学生探索新知识、理解抽象概念、掌握规律、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物理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有助于学生终生学习理念的形成;运用类比法教学时要注意学生的层次以及类比是否恰当等问题,机械类比、错误类比、过度类比都会适得其反。由于笔者教学年限不足,教学实践对象是自己的学生,试题分析和问卷调查的对象受到局限,结论具有局限性,不一定有推广意义,期望本文的研究过程和研究资料为自己和其他老师提供一些教学参考。
宋丹[9](2020)在《证券市场信息对投资者情绪影响的社会物理学机理研究》文中认为我国证券投资市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其在发展中不断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投资者的投资动机不端正、市场操作不规范等,这些问题暴露出市场非理性的特征,并因此使得股价长期偏离其实际价值。这些现实事实都对传统金融学的有效市场假说中的理性人假设提出质疑,并且,学者们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投资者是非理性的,其主观情绪会使得资本定价长期偏离其内在价值。行为金融学结合心理学、行为学和社会学等学科领域的知识,试图寻找投资者情绪的规律,以期实现对投资者情绪的量化研究。然而,纵观其相关的现有研究可以发现,这些都是从投资者情绪本身出发,而投资者情绪是极其主观的一种情绪,会因为个体的变动而变动,因此,如何站在第三方的角度摒弃掉个体主观因素而寻找投资者情绪的客观规律成为一个难题。所以,本文将从社会物理学这个全新的角度,尝试利用物理学归纳客观自然规律的能力来探寻投资者情绪的客观规律,以期实现对投资者理性投资行为的指导。虽然,大量的研究证明投资者情绪会左右资本定价,进而影响证券市场,但是证券市场信息是如何影响投资者情绪的,投资者的情绪是如何产生聚集的,而投资者的情绪又是如何遭到破坏的,这些问题又摆在研究者的面前。特别是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并日趋成熟,使得大量的互联网媒体平台和社交平台不断涌现,投资者所获得的信息源更加开放和冗杂,这种便捷的信息获取方式所带来的数据量也超出了投资者的搜集和处理能力,针对这种现状,协同过滤技术满足了投资者的需求,但是这也使得市场更容易形成趋势一致性情绪。所以,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从社会物理学的角度来探索证券市场信息对投资者情绪产生影响的逻辑和作用机理,因此,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爬取互联网信息数据并进行筛选。本文针对所需要的信息、公告以及相关的指标等数据进行爬取,并对所获得的信息结合可用性、信息质量以及目的性等因素进行筛选和处理。2.实现社会物理学对投资者情绪问题的解释。社会物理学是对社会性问题运用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的思想逻辑进行解释的学科,而投资者情绪问题也是社会性问题,因此,将投资者情绪与物理学相关理论进行类比,对社会物理学理论应用的合理性进行解释,进而利用物理学能量模型和物质破坏模型分别对投资者情绪能量以及情绪破坏进行模型构建。3.证券市场信息量化以及投资者情绪能量的量化。对所挖掘的文本信息通过统计的分析原理和方法转化为量化数据,并通过网站提供的参与人数和评论人数形成的投资者关注度构建投资者情绪能量指标。这三个部分的工作形成一个系统性的分析研究过程,基本实现本文的研究目标,并对投资者、券商以及监管部门提出相应的指导性建议,以期提高整个证券市场的理性水平。
邓子君[10](2020)在《高中物理统一性观念的研究初探》文中认为《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首次提出物理观念,将物理观念置于核心素养首位,观念教学日益受到重视。本文明确了统一性观念的定义和内涵,梳理出了高中物理中与统一性观念有关的教学内容,具体包括了万有引力的统一、电与磁的统一、相互作用的统一以及场概念的统一性、守恒定律的统一性、惯性的统一性等。总结出统一性观念有助于学生建构知识框架、进行知识迁移、认识物理本质和发展科学思维。通过调查发现教师在教学中难以展开统一性观念的培养,相较于概念和规律,观念的培养结果水平层次较难显性化,仅有37%的教师重视培养统一性观念,统一性观念培养的水平层次较低。76%的教师侧重通过物理学史培养物理观念。教师认为最能体现统一性观念的内容是场概念、电磁学、万有引力与航天。教师认为统一性观念培养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有利于学生建立知识框架、有利于学生宏观把握高中物理、有利于认识物理本质、有利于发展科学思维、有利于发现事物之间普遍的联系。综合文献和调查结论,提出了关于统一性观念培养的两层次五水平划分理论,包括现象-规律、规律-观念两个层次及事实-概念、概念-规律、规律-核心概念、核心概念-观念、观念-实践五个水平。提出了统一性观念培养的三种途径:搭建统一的学科知识框架,形成统一性观念的知识基础;还原真实的科学历史情境,促进统一性观念的自然产生;重视核心思维方法的引导,强化统一性观念的实践指导。梳理了统一性观念培养的长期性、启发性、科学性和迁移性原则。提出统一性观念培养的教学设计模型,结合统一性观念的内容梳理结果,设计了场概念的统一性复习课,通过搭建学科知识框架和物理学史的教育,采用思维导图策略促进高中物理统一性观念的产生。
二、物理学中的类比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物理学中的类比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数学人教A版新旧教材的比较研究 ——以“平面向量”部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一)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数学教材变革 |
(二)平面向量内容在新教材中的调整 |
二、研究的主要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二章 高中数学教材比较研究的理论认识 |
一、理论基础 |
(一)教材评价 |
(二)教材难度模型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数学教材的比较研究 |
(二)国内数学教材的比较研究 |
(三)关于平面向量教材比较的相关研究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内容分析法 |
(三)比较分析法 |
(四)统计分析法 |
三、研究框架 |
第四章 课程标准中平面向量内容的比较 |
一、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比较 |
二、课标中平面向量内容要求的比较 |
第五章 新旧教材平面向量部分的比较 |
一、章节设计特征的比较 |
(一)版面设计的比较 |
(二)体例结构的比较 |
二、章节内容编排的比较 |
三、内容呈现方式的比较 |
(一)概念呈现方式的比较 |
(二)原理呈现方式的比较 |
四、例习题配置的比较 |
(一)例习题数量的比较 |
(二)例习题类型的比较 |
五、教材难度比较 |
(一)教材难度模型 |
(二)知识团广度的比较 |
(三)知识团深度的比较 |
(四)知识团习题综合难度的比较 |
(五)课时安排的比较 |
(六)教材难度的比较 |
六、数学文化的比较 |
(一)数学文化栏目分布的比较 |
(二)数学文化内容分布的比较 |
(三)数学文化运用方式的比较 |
第六章 比较研究的结论与思考 |
一、比较研究的结论 |
(一)平面向量部分课标要求的比较结论 |
(二)平面向量部分整体信息的比较结论 |
(三)平面向量部分深层特征的比较结论 |
二、对新教材编写特点的思考 |
第七章 比较思考下的教与学的建议 |
一、教与学的策略及建议 |
(一)多角度理解向量内容,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
(二)重视挖掘向量运算本质,促进数学思维发展 |
(三)经历向量内容的形成发展过程,感悟数学研究方法 |
二、对数学课例的分析 |
(一)课例展示 |
(二)对课例的分析与思考 |
第八章 研究成果与展望 |
一、研究成果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新旧教材“平面向量”部分知识团深度赋值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统计物理的起源(1798-186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统计思想 |
1.1 统计的起源及其局限 |
1.2 概率论如何到数理统计? |
1.3 传统物理学研究中的统计行为 |
第二章 热质说的建立和毁灭 |
2.1 近代早期对热的研究 |
2.2 伦福德和他的热理论 |
2.3 伦福德之后的热质说 |
第三章 技术看上去引导了科学 |
3.1 瓦特于蒸汽机发明的意义 |
3.2 卡诺于蒸汽机发展的意义 |
3.3 科学与技术的相互扶持 |
第四章 能量与功——热力学第一定律 |
4.1 “活力”之争是语义之争还是事实之争? |
4.2 什么是“功”? |
4.3 能量转化——不同形式有着同一本质 |
4.4 转化的能量是守恒的 |
第五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
5.1 卡诺定理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矛盾 |
5.2 两个汤姆逊 |
5.3 “第三个”热力学第二定律 |
5.4 “反常”的科技——热力学建立过程的反思 |
第六章 气体动理论研究 |
6.1 早期气体动理论 |
6.2 气体动理论的复兴 |
6.3 《气体动理论的图景》 |
第七章 早期热力学研究的深层意义 |
7.1 经典热力学与气体动理论的关系 |
7.2 热究竟应当被怎么看待? |
7.3 统计与统计力学关系的哲学思考 |
7.4 科学家贡献的判定标准初探 |
7.5 科学研究的方法刍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研究 ——以S市高中数学教研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需要关注 |
1.1.2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研究值得重视 |
1.1.3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知识有待探索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述评 |
2.1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知识 |
2.1.1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知识框架 |
2.1.2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知识测评 |
2.1.3 文献小结 |
2.2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 |
2.2.1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框架 |
2.2.2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调查 |
2.2.3 文献小结 |
2.3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工作实践 |
2.3.1 数学教师教育课堂的学习任务框架 |
2.3.2 数学教师教育课堂的学习任务实践 |
2.3.3 文献小结 |
2.4 文献述评总结 |
第3章 研究方法 |
3.1 研究设计 |
3.1.1 文献分析与框架确立 |
3.1.2 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 |
3.1.3 现场观察与案例分析 |
3.2 研究对象 |
3.2.1 专家论证对象 |
3.2.2 问卷调查对象 |
3.2.3 深度访谈对象 |
3.2.4 案例研究对象 |
3.3 研究工具 |
3.3.1 论证手册 |
3.3.2 调查问卷 |
3.3.3 访谈提纲 |
3.3.4 观察方案 |
3.4 数据收集 |
3.4.1 专家论证 |
3.4.2 问卷调查 |
3.4.3 深度访谈 |
3.4.4 现场观察 |
3.5 数据分析 |
3.5.1 专家论证 |
3.5.2 问卷与访谈 |
3.5.3 现场观察 |
第4章 研究结果(一):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框架 |
4.1 文献分析 |
4.1.1 已有框架选取 |
4.1.2 相关成分析取 |
4.1.3 相关类别编码 |
4.2 框架构建 |
4.2.1 相关类别合并 |
4.2.2 相应成分生成 |
4.2.3 初步框架构建 |
4.3 框架论证 |
4.3.1 第一轮论证 |
4.3.2 第二轮论证 |
4.3.3 第三轮论证 |
第5章 研究结果(二):高中数学教研员具备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 |
5.1 学科内容知识 |
5.1.1 一般内容知识 |
5.1.2 专门内容知识 |
5.1.3 关联内容知识 |
5.2 教学内容知识 |
5.2.1 内容与学生知识 |
5.2.2 内容与教学知识 |
5.2.3 内容与课程知识 |
5.3 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 |
5.3.1 学科高等知识 |
5.3.2 学科结构知识 |
5.3.3 学科应用知识 |
5.4 数学哲学知识 |
5.4.1 本体论知识 |
5.4.2 认识论知识 |
5.4.3 方法论知识 |
5.5 总体分析 |
5.5.1 学科内容知识 |
5.5.2 教学内容知识 |
5.5.3 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 |
5.5.4 数学哲学知识 |
第6章 研究结果(三):数学教研活动中反映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 |
6.1 案例1 |
6.1.1 第一轮观察:平均值不等式 |
6.1.2 第二轮观察:对数的概念 |
6.1.3 案例1 总体分析 |
6.2 案例2 |
6.2.1 第一轮观察:幂函数的概念 |
6.2.2 第二轮观察:函数的基本性质 |
6.2.3 案例2 总体分析 |
6.3 案例3 |
6.3.1 第一轮观察:幂函数的概念 |
6.3.2 第二轮观察:出租车运价问题 |
6.3.3 案例3 总体分析 |
6.4 案例4 |
6.4.1 第一轮观察:反函数的概念 |
6.4.2 第二轮观察:反函数的图像 |
6.4.3 案例4 总体分析 |
6.5 跨案例分析 |
6.5.1 学科内容知识 |
6.5.2 教学内容知识 |
6.5.3 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 |
6.5.4 数学哲学知识 |
6.5.5 案例总体分析 |
第7章 研究结论及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1.1 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框架 |
7.1.2 高中数学教研员具备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 |
7.1.3 高中数学教研活动中反映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 |
7.2 研究启示 |
7.2.1 教师教育者的专业标准制订需要关注学科性 |
7.2.2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培训需要提升针对性 |
7.2.3 数学教师专业发展项目规划需要增加多元性 |
7.3 研究局限 |
7.4 研究展望 |
7.4.1 拓展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知识研究 |
7.4.2 深入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研究 |
7.4.3 延伸数学教师教育者的工作实践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论证手册(第一轮) |
附录2 论证手册(第二轮) |
附录3 论证手册(第三轮) |
附录4 调查问卷(第一版) |
附录5 调查问卷(第二版) |
附录6 调查问卷(第三版) |
附录7 调查问卷(第四版) |
附录8 调查问卷(第五版) |
附录9 访谈提纲 |
附录10 观察方案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科学方法在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以高中物理教材(教科版)选修3-1《静电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第2章 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物理科学方法的分类 |
2.3 高中物理教育主要科学方法及特征 |
第3章 调查问卷分析 |
3.1 问卷的编制与实施 |
3.2 结果统计与分析 |
3.3 问卷调查的结论与启示 |
第4章 科学方法在《静电场》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
4.1 高中物理教科版选修3-1《静电场》内容分析 |
4.2 概念教学设计示例 |
4.3 优化科学方法在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
第5章 研究总结 |
5.1 研究成果 |
5.2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高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调查问卷(学生卷) |
附录二 高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现状调查(教师卷) |
附录三 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
致谢 |
(5)论彭加勒的科学哲学思想 ——以偶然性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及其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1.2.1 彭加勒的科学哲学着作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1.2.3 国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难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难点及相应的解决思路 |
第二章 偶然性与近现代物理学理论 |
2.1 科学本体论:偶然性 |
2.1.1 规律性与偶然性 |
2.1.2 决定论与非决定论 |
2.2 科学认识论:不确定性 |
2.2.1 经典物理学:经验论与唯理论 |
2.2.2 现代物理学:间接经验与主观经验 |
第三章 彭加勒科学哲学思想中的概率演算 |
3.1 概率演算的背景 |
3.1.1 数学归纳法与物理归纳法 |
3.1.2 实验与概括 |
3.1.3 统一性与简单性 |
3.1.4 假设 |
3.2 概率问题的分类 |
3.2.1 主观概率与客观概率 |
3.2.2 普遍性与无知 |
3.2.3 结果概率 |
3.2.4 原因概率 |
第四章 彭加勒科学哲学思想中的偶然性 |
4.1 规律性与偶然性 |
4.1.1 规律性 |
4.1.2 偶然性 |
4.2 偶然性的分类 |
4.2.1 微小的原因与巨大的结果 |
4.2.2 复杂的原因与简单的结果 |
4.2.3 不相关的原因与其结果 |
第五章 彭加勒科学哲学思想中的约定论 |
5.1 约定论 |
5.1.1 几何学约定论 |
5.1.2 物理学约定论 |
5.2 实在论与约定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社交网络中基于引力场的群体行为生成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观点动力学的研究现状 |
1.2.2 群体现象的研究现状 |
1.2.3 基于群体影响力的观点动力学研究现状 |
1.2.4 物理场在社交网络上的应用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组织架构 |
第2章 相关背景知识介绍 |
2.1 本文核心问题的形式化建模及相关定义 |
2.2 复杂网络的相关知识 |
2.2.1 复杂网络概念 |
2.2.2 复杂网络模型 |
2.3 社会比较理论 |
2.4 观点动力学模型 |
2.4.1 Deffuant模型 |
2.4.2 Hegselmann-Krause模型 |
2.5 本文研究思路及框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节点间引力的集群观点演化模型 |
3.1 基于节点间引力的观点演化模型概述 |
3.2 本章核心问题的形式化建模及相关定义 |
3.3 观点交互集合的拓展 |
3.4 个体间引力矩阵的计算 |
3.5 集群内部观点更新 |
3.6 实验结果和分析 |
3.6.1 集群内部观点演化仿真实验 |
3.6.2 在不同网络结构下的模型对比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引力场的集群间影响力的算法 |
4.1 社交网络引力场模型 |
4.2 本章核心问题的形式化建模 |
4.3 基于引力场的集群间影响力的算法概述 |
4.4 单个集群源影响力的计算 |
4.5 集群类型的划分 |
4.5.1 相关定义 |
4.5.2 集群划分 |
4.6 构建集群间引力矩阵 |
4.7 实验结果和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集群间影响力的群体观点演化模型 |
5.1 本章核心问题的形式化建模及定义 |
5.2 模型计算过程 |
5.3 实验环境介绍 |
5.3.1 实验数据集介绍 |
5.3.2 基准算法介绍 |
5.4 实验结果和分析 |
5.4.1 在Power grid网络上实验 |
5.4.2 在Email-Eu-core和Networkscience网络上实验 |
5.4.3 对比实验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中德初中物理教科书“能量”比较研究 ——以北师版和KPK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二、文献综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教科书 |
2.能量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 |
1.德国KPK教科书的相关研究 |
2.中德初中物理教科书的比较研究 |
3.初中“能量”有关的相关研究 |
三、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二)学习迁移机制 |
(三)布鲁纳的螺旋式课程论 |
四、德国KPK教科书简介 |
(一)立足于物理学自身发展的逻辑规律 |
(二)用实物型量的流构建课程 |
(三)追求知识处理上的统一性 |
五、两版本初中物理教科书“能量”部分比较 |
(一)内容选择的比较 |
1.机械能 |
2.内能 |
3.电磁能 |
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
(二)内容组织的比较 |
1.章节编排结构的比较 |
2.“能量”整体编排结构的比较 |
3.“能量”具体章节编排结构的比较 |
(三)内容呈现的比较 |
1.版式比较 |
2.阐述知识的语言风格比较 |
3.插图的比较 |
(四)例题、习题比较 |
1、例题 |
2、习题 |
六、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1.内容选择 |
2.内容组织 |
3.呈现方式 |
4.例题和习题 |
(二)研究建议 |
1.对我国教科书编写的建议 |
2.对教师教学的建议 |
(三)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类比法在高中物理中的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研究的理论依据和文献综述 |
2.1 类比法及其相关的概念界定 |
2.2 类比法的特点 |
2.3 类比法的分类 |
2.4 类比法应用于物理教学中的研究现状综述 |
3.高中物理的概念类比法教学 |
3.1 高中物理中常见的概念类比汇总 |
3.2 概念类比的教学实践实例 |
4.高中物理的规律类比法教学 |
4.1 高中物理中常见的规律类比汇总 |
4.2 规律类比的教学实践实例 |
5.高中物理的知识结构类比法教学 |
5.1 高中物理的知识结构类比教学 |
5.2 类比法的教学实践反思 |
6.研究结果与试题问卷分析 |
6.1 高三物理试题测试结果与分析 |
6.2 关于类比法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
7.研究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类比法的建议 |
7.3 研究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
(9)证券市场信息对投资者情绪影响的社会物理学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2 研究的实践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关键问题及可能创新点 |
1.5.1 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
1.5.2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证券信息的概念与内涵界定 |
2.1.2 投资者情绪的概念与内涵界定 |
2.1.3 投资者情绪能量的概念与内涵界定 |
2.1.4 社会物理学的概念与内涵界定 |
2.2 投资者情绪变动的理论基础 |
2.2.1 行为金融学相关理论 |
2.2.2 社会物理学相关理论 |
2.3 投资者情绪的度量 |
2.4 证券信息对投资者情绪的影响研究综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证券信息对投资者情绪变化影响的社会物理学解释 |
3.1 引言 |
3.2 社会燃烧理论的引入及其合理性 |
3.2.1 社会燃烧理论的基本逻辑 |
3.2.2 证券市场引入社会燃烧理论的合理性 |
3.3 证券市场信息对投资者情绪影响的演化机理分析 |
3.3.1 投资者套利诉求与证券市场高风险间的矛盾是燃烧物质 |
3.3.2 证券市场情绪是助燃剂 |
3.3.3 证券市场信息是点火温度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证券信息影响的投资者情绪能量模型 |
4.1 引言 |
4.2 投资者“情绪能量”与物理学“能量”的类比与模型构建 |
4.2.1 投资者“情绪能量”与物理学“能量”类比 |
4.2.2 投资者“情绪能量”模型构建 |
4.2.3 研究假设 |
4.3 实证研究 |
4.3.1 数据获取 |
4.3.2 主要变量说明 |
4.3.3 实证模型 |
4.3.4 实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证券信息影响的投资者“情绪破坏”模型 |
5.1 引言 |
5.2 投资者“情绪破坏”与物理学“物质破坏”的类比与模型构建 |
5.2.1 投资者“情绪破坏”与物理学“物质破坏”的类比 |
5.2.2 投资者“情绪破坏”模型构建 |
5.2.3 投资者“情绪破坏”假设提出 |
5.3 实证研究 |
5.3.1 样本获取与数据来源 |
5.3.2 主要变量说明 |
5.3.3 实证模型 |
5.3.4 实证分析 |
5.3.5 实证小结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投资者情绪管理启示与建议 |
6.1 引言 |
6.2 个体投资者情绪的自我管理建议 |
6.2.1 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 |
6.2.2 提升理性投资水平 |
6.3 券商对客户情绪管理的服务建议 |
6.3.1 发挥信息媒介的客观性作用 |
6.3.2 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 |
6.4 监管部门对市场情绪正确引导的建议 |
6.4.1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
6.4.2 建立健全的市场监管制度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高中物理统一性观念的研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2 高中物理统一性观念培养的理论探讨 |
2.1 概念界定 |
2.1.1 观念 |
2.1.2 科学观念 |
2.1.3 物理观念 |
2.1.4 物理统一性观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HPS教育理念 |
2.3 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统一性观念的必要性分析 |
2.3.1 统一性观念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建立知识框架 |
2.3.2 统一性观念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进行学习迁移 |
2.3.3 统一性观念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认识物理本质 |
2.3.4 统一性观念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发展科学思维 |
3 高中物理涉及统一性观念的教学内容梳理 |
3.1 高中物理有关统一性观念的物理学史内容梳理 |
3.1.1 重力和万有引力的统一 |
3.1.2 电和磁的统一 |
3.1.3 相互作用的统一 |
3.2 高中物理中涉及统一性观念的知识框架梳理 |
3.2.1 场概念的统一性 |
3.2.2 守恒定律的统一性 |
3.2.3 惯性的统一性 |
4 高中物理统一性观念的调查研究 |
4.1 问卷调查 |
4.1.1 调查目的 |
4.1.2 调查对象 |
4.1.3 问卷的设计与编制 |
4.1.4 调查数据与结论 |
4.2 课堂观察调查 |
4.2.1 观察对象 |
4.2.2 观察记录和结果 |
4.3 教师访谈调查 |
4.3.1 访谈目的 |
4.3.2 访谈对象和访谈提纲 |
4.3.3 访谈结论 |
5 高中物理统一性观念培养途径初探 |
5.1 高中物理统一性观念培养的原则探讨 |
5.1.1 长期性原则 |
5.1.2 启发性原则 |
5.1.3 科学性原则 |
5.1.4 迁移性原则 |
5.2 高中物理统一性观念培养的水平划分 |
5.2.1 高中物理统一性观念培养的水平划分理论依据 |
5.2.2 高中物理统一性观念培养的水平划分——两层五水平 |
5.3 高中物理统一性观念培养的方法途径 |
5.3.1 搭建统一的学科知识框架结构,形成统一性观念的知识基础 |
5.3.2 还原真实的科学研究历史情境,促进统一性观念的自然产生 |
5.3.3 重视核心思想方法的点拨引导,强化统一性观念的实践指导 |
5.4 高中物理统一性观念培养的教学设计案例——以场概念的统一性为例 |
5.4.1 以统一性建构为核心的场概念的复习课设计理念 |
5.4.2 以统一性观念建构为核心的教学设计模型 |
5.4.3 以统一性观念建构为核心的场概念的内容分析 |
5.4.4 以统一性观念建构为核心的学生特征分析 |
5.4.5 以统一性观念建构为核心的教学分析 |
5.4.6 以统一性观念建构为核心的教学流程设计 |
6 结论与反思 |
6.1 研究结论 |
6.1.1 文献研究结论 |
6.1.2 调查研究结论 |
6.1.3 统一性观念的培养途径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物理观念相关调查问卷 |
附录2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物理学中的类比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数学人教A版新旧教材的比较研究 ——以“平面向量”部分为例[D]. 杨净灵.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8)
- [2]统计物理的起源(1798-1860)[D]. 柏航. 山西大学, 2021(12)
- [3]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研究 ——以S市高中数学教研员为例[D]. 沈中宇.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8)
- [4]科学方法在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以高中物理教材(教科版)选修3-1《静电场》为例[D]. 金则仙. 西南大学, 2021(01)
- [5]论彭加勒的科学哲学思想 ——以偶然性为核心[D]. 唐璐. 兰州大学, 2021(02)
- [6]社交网络中基于引力场的群体行为生成模型研究[D]. 白艳红.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7]中德初中物理教科书“能量”比较研究 ——以北师版和KPK为例[D]. 孙晓慧.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8]类比法在高中物理中的教学实践研究[D]. 朱兴梅. 西南大学, 2020(01)
- [9]证券市场信息对投资者情绪影响的社会物理学机理研究[D]. 宋丹. 兰州理工大学, 2020(01)
- [10]高中物理统一性观念的研究初探[D]. 邓子君.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