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教育背景资料(论文文献综述)
姚溪溪[1](2021)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研究 ——以S省J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的发布,对于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其中在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一章中明确了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地位,强调“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教育是实现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百姓幸福的千秋伟业,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全面推进农村教育振兴工程,可以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基础。推动农村教育振兴,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是其关键之举,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尤为重要。交城县是山西省吕梁市的下辖县。通过近几年教育改革发展,农村教育水平得到改善,但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职业认同感低、教育理念落后、专业学科知识薄弱、信息化利用水平低、科研素养较差等问题,为了提高交城县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学生的知识文化素养,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推动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迫在眉睫。本论文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介绍了选题的背景与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的创新之处以及研究的基本框架;第二章在查阅和整理了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小学教师和教师专业发展相关概念和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冰山模型理论以及学习型组织理论相关理论,为本论文的写作提供理论支撑;第三章介绍了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相互促进关系;第四章以山西省交城县农村小学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的形式对交城县各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教师基本情况、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以及乡村情怀四个维度、教师专业发展开展情况三部分内容;第五章剖析了交城县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第六章根据问题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第七章从政府、学校、教师与家长层面对促进交城县各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
甯顺莉[2](2021)在《新中国70年来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的变迁研究 ——以四川省p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校布局调整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新中国成立70年来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变化不断。2001年国家提出并实施了新一轮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政策。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取得了一定成效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受到社会以及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如何调整学校布局成为时下热点问题。对新中国70年学校布局调整历史演变的分析是有必要的。本文以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演变为研究内容,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定量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三种研究工具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其中本文主要利用文献研究法采集、整理了研究所需的资料与数据,特别是通过该方法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学校布局政策文本的收集与整理;本文主要通过定量研究法分析研究了学校布局变迁的数量,并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个案研究法是通过对P县资料的分析以及结合口述资料的分析,为探明学校布局的缘由及效果提供真实史料。本文主要通过五章内容对建国后我国农村学校布局变迁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论述。第一章为新中国成立到文革爆发前,这一时期农村基础教育主要服务于政治,在全国各地农村地区全面布点建校;第二章是整个文化大革命时期,教育也是受制于政治,整个教育重心极端下移;第三章为文革结束到20世纪九十年代末,这一时期学校布局主要是对文革的遗留问题进行调整,以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下的城镇学校规模扩展;第四章为新世纪以来,在城镇化、税费改革和适龄入学儿童的减少背景下,国家开始大规模的“撤点并校”;第五章为十八大以来,国家提倡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进入调整规范阶段。纵观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变迁,总体上形成了以从面向农村的“乡村分散型”到城镇的“城镇集中型”这样的总体特征,在时间上大致划分为两段,从1949到2000年和从2000到2019年,表现为从“文字下乡”到“文字上移”的转变过程。
姚慧[3](2020)在《教育进城:城镇化背景下县域农村家庭子女教育选择的社会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城镇化速度加快,县城作为我国城市层级的最低一级,由于基础设施齐全,离乡村近、生活成本低等特点成为农村人口实现城镇化的理想选择,而将子女送去县城接受义务教育即“教育进城”逐渐成为农村家庭教育的主要选择,也成为了农村家庭城镇化的主要动因,但是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仍然不够深入。本研究将布迪厄场域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以农村家庭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来自江苏DF县、安徽SS县、浙江CA县、河南Y县、辽宁CH县等13县的农民家庭、县城学校、政府部门相关人员的访谈和调查资料,对农村家庭的教育惯习、资本策略、持续保障等方面进行仔细分析。具体而言,本文从农村家庭出发,探讨县城教育场域中的地方政府、县城学校等其他行动主体及其惯习系统和资本运作,剖析教育进城的形成、运作与达成以及教育进城的盛行对城乡教育造成的意外后果。该项研究一方面可以反映目前我国城镇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以及教育吸纳下的城乡互动新趋势;另一方面,教育进城也放大了县城教育拥堵、质量下滑等问题。因此,本项研究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发现,农村家庭是否选择教育进城受到城镇化逻辑和农村家庭教育惯习的双重影响。第一,农村家庭子女进城读书合乎城镇化的建设逻辑,受到城市建设、城镇化率指标提升的需求以及教育产业化的红利推动,义务教育的办学主体—县级政府将教育进城作为城镇化的重要路径大力推行。第二,农村家庭教育进城的教育选择不仅要整合家庭资本采取不同资本策略进行进城博弈,还需要以经济资本、父母情感与精力为多重保障。第三,县域教育场域凭借国家办学规则和排斥农村边缘家庭而确立场域的边界,并且城乡教育差距在县域教育场域中得到再生产。第四,教育进城的教育选择将再生产的城乡教育差距传递到更大范围的城乡场域中,城乡关系出现了“彻底剥夺”的新互动形式。总得来说,在广大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城镇化率已经高于人口城镇化率,县城教育蓬勃发展而乡村教育日益凋敝。教育进城不仅作为跨越城乡的教育行动对当下城乡教育关系以及城乡关系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印证了“县城为中心”的城镇化道路探索的可行性与适用性。此外,增加县城教育投入,保障提高县城教学质量的同时,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应当是未来基础教育的发展指向。受到教育进城影响而不断加深的城乡不对等关系,应该得到纠正和改善,继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加快城乡融合发展。
张静静[4](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中西部农村教育现代化研究 ——以贵州镇宁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写入党章,这是我们党在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全面深刻认知和研判我国现阶段发展特点的基础上,从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大局出发所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加快推进农村教育现代化进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①我国主要以农业为主,解决农业的转型升级、农民问题的突破口就是要大力推动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农村教育现代化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构成部分,不仅是国家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可以大大改变我国农村教育落后的状况,有效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为建设美丽乡村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社会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现实国情,而这一特征在中西部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中西部地区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教育的发展水平上,因而加强中西部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对于缩小中西部农村地区与东部农村的发展差距有着促进作用,对于改善我国教育发展不均衡有着重要影响,对于实现全面小康也将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最重要的一点,没有中西部地区的广大农村的振兴,那么全国的乡村振兴就无从谈起。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哲学、历史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时代背景,立足中西部农村教育的现实状况,在大量收集、研读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深刻阐述了农村教育现代化的思想理论基础、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内在联系,认为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工程,为新时代农村教育现代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以贵州镇宁县农村教育现代化发展历程为例,通过实地田野调查,实事求是地剖析了中西部地区推进农村教育现代化的现实困境和主要原因,并在充分利用掌握的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提出了有效推进中西部农村教育现代化的逻辑进路和自身的实践思考,以为进一步推动农村农业发展,助力早日实现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於琦[5](2020)在《21世纪美国联邦政府农村教师支持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师数量不足、高素质教师缺乏、教师流动率高一直是制约美国农村地区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村教育发展滞后为美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长久以来,美国联邦政府对地区发展均衡与弱势群体等教育公平问题的关注使农村教师队伍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从1965年《中小学教育法》开始,美国联邦政府正式开启了对农村教师支持的干预。进入21世纪,美国联邦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用以支持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本文以21世纪美国联邦政府出台的农村教师支持政策为研究对象,以克林顿、小布什、奥巴马和特朗普四届联邦政府的任期作为时间节点,选取各届政府的最有影响力的政策具体分析美国联邦政府农村教师支持政策的目标、内容与成效,这些政策从奖励与资助在职的高质量农村教师、支持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鼓励多方合作、创建竞争性薪酬体制、采用选择性路径扩大农村教师准入范围等方面着手,给美国农村教师队伍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它多途径补充了农村教师的数量、改善了农村教师的质量并缩小了农村学生与全国范围学生的成绩差距。同时这些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着障碍:地区间的差异性凸显;政策成效与既定目标之间存在差距以及政策的实施为继艰难等问题。通过对支持政策内容与成效的研究可以发现美国联邦政府农村教师支持政策具有重视财政激励的作用、运用多元化的支持策略、制定法案法规保障政策的实施、重视政策的连贯性以及形成各方支持的合力的特点。美国联邦政府农村支持政策发展、完善的历程已经走过将近六十年的历史,研究美国联邦政府的农村教师支持政策并从中总结其发展经验,对建立适合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状况的农村教师政策体系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贺利芳[6](2020)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学校衰落研究 ——以山西省临县Y初中为例》文中认为“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而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人才振兴,人才培养靠教育,因而乡村教育是乡村振兴的重点。然而,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学校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落现象。农村学校的衰落不仅影响了农村青少年的人生命运,还会给农村社会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而新时代下政府的政策支持、丰富的乡土文化以及自身特色又是农村学校发展所拥有的机遇和动力。本研究将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学校的衰落作为研究问题,以山西省临县农村Y初中作为研究个案,运用质性研究的相关理论,通过文献法和调查法收集数据和访谈资料,对其衰落现状进行研究,剖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研究从Y初中初建、繁荣以及逐渐衰落三个阶段概述了城镇化进程中Y初中的发展历程。通过调查发现,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农村学校Y初中出现了衰落,其衰落主要表现在:生源流失严重、师资力量薄弱、学生生活条件保障较差。导致农村学校衰落的主要原因有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两大方面,外部原因主要有:城镇化进程中人口向城镇的流动与聚集、城乡教师机会成本的悬殊、农民对优质教育的渴求;内部原因主要有:农村学校领导效能低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农村学校现状、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对策建议:政府部门大力支持是农村学校发展的保障;农村学校要转变教育发展思想,树立内生发展理念。将农村学校自身的努力与外力的支持有效结合起来,重振农村学校,使农村学生在家门口就能有学上,上好学,享受优质的现代化教育资源。
魏海潮[7](2020)在《农村小学教师培训动力生成机制研究 ——以H省Y县8位农村教师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教师质量是制约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村教师培训是国家提高农村教师专业水平、发展农村教育的有力措施。农村教师培训的效果却尚存争议,农村小学教师作为参加培训的主体之一,其参加培训的动力是取得良好培训效果的前提。但受限农村教师个体和场域规则多种因素制约,农村小学教师参加培训的动力较低甚至较难生成。因此深入了解农村教师参与培训的态度、探究培训动力生成机制十分重要。本研究以场动力理论和成人学习理论为基点,选择华北平原的八位农村小学教师,采用叙事探究的方式深入了解农村小学教师参与培训的动力表现,通过访谈和观察等研究方法,从培训动力生成的条件、诱发动力生成的关键以及培训动力变化的情况等维度进行探究。研究获得农村教师参与培训动力的语料后,进一步探究农村小学教师参加培训的深层动力源,厘清不同动力源的关系以及内在的逻辑,尝试构建农村小学教师培训动力生成的解释框架。研究得出农村小学教师培训动力的生成是由情感、需要、目标以及与规则互动的结果,并构建了动力系统解释框架;农村小学教师培训动力的生成是场域通过惯习、规则、文化影响下的行为选择过程;农村小学教师培训动力生成随教师职业成熟度的提升由外在规则逐渐转为内在需求。研究提出了培养机构与农村学校联动增强农村教师职业体验;农村教师个体依托所处场域明晰发展需求,合理规划发展目标;教育行政机构与农村学校应确保教师享有同等培训权利,促进身份认同等反思建议。研究最后从样本选择和方法运用等方面反思研究局限和后续改进设想。
辛蕾[8](2020)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问题研究 ——以南充市为例》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最关键是促进我国农村的全面发展,农村的全面发展必然将依靠教育实现,然而,教育是作用于人的活动,同时,社会变革的转型必将引发人们对教育价值观念的再思考。因此,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教育价值观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基础教育的国民性和基础性确立了农村基础教育在农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开展对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深入研究,不仅能够丰富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理论,而且有助于树立正确的农村基础教育价值观,促进农村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了更好地对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做深入地研究,本文以四川省南充市为例,选择农村家长、农村教师和农村学生三种不同的群体对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进行考察和分析,然后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以求比较确切、真实地把握当前农村在基础教育价值取向方面的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普遍呈现“离农”和“向农”两极分化态势,“离农”色彩浓厚。同时,农村基础教育的价值认知和价值行为呈现出一定矛盾性。这意味着农村基础教育在价值定位上出现了明显的偏颇。分析发现,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存在问题的成因,包括外部环境和人的内在因素相互作用的影响、功利主义的驱使和文化发展落后这三个维度。因此,需要结合农村发展实际和农民对基础教育的真正需求,从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对影响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各种因素作科学具体地分析,借助政府力量,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系统理论,富有成效地解决当前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问题,不断优化农村基础教育的价值取向。基于对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问题的研究,深刻感受到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在乡村振兴战略任务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优化农村基础教育价值观,树立积极正确的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不是一步到位的工程,而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和循序渐进的任务。
贾颖娴[9](2019)在《乐亭县农村小学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农村小学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重视农村小学教育,改善农村小学教育资源配置现状,是我国教育事业顺利发展的关键。本文从研究乐亭县农村小学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出发,建立了基于农村小学教育资源配置现状的系统分析框架,通过问题分析,找出关键因素,结合实际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从而实现农村小学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本文通过对乐亭县教育资源配置方面存在问题的分析,用教育公平与教育资源理论、教育均衡与教育资源配置理论、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理论,结合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阐述了乐亭县农村小学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根据实际情况,对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进一步厘清了教育资源,即物力、人力、财力资源之间的关系。结合相关理论从教学设施配备不足、优秀教师资源短缺、财力资源配置匮乏三个方面对乐亭县农村小学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概括。最后,笔者从完善农村小学教学设施配备、加强农村小学师资力量和稳定农村小学教育经费投入等三个方面提出解决乐亭县农村小学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的方法,以期实现乐亭县农村小学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我国的农村小学教育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在乡村振兴、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热潮之下,对乐亭县农村小学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行研究,也将有利于当地农村小学的发展。
王红[10](2019)在《乡村教育在地化研究》文中认为在履责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时代,如何提高质量是乡村教育进入“下一个一百年”亟需解决的时代课题。相较于以“资源倾斜论”“仿城发展论”“撤并进城论”等为改善乡村教育质量的主流议题,当前实践中兴起的将地方资源引入乡村学校的在地化质量提升路径尚待研究者关注。立足于提升乡村教育在地化作为一项实践方法论的理论解释力和实践空间,为何以及以何乡村教育在地化能够发挥作用构成了本研究的理论命题。相较于既有研究将“在地化”理解为一种“由外而内的转化机制”,本研究对在地化的理解是围绕“基于互动的联结机制”展开的,研究视域下的“乡村”被定义为“地方”,以学校作为分析单位和研究逻辑起点考察乡村教育在地化的理论合理性、实践智慧以及运转机理的研究架构弥补了既有研究中对学校维度上在地化实践的合理性、实践做法的碎片化表达以及变革效用机理的忽视。基于“理论的实践化”与“实践的理论化”相结合的研究进路,“纵向历史分析与横向理论融合下的乡村教育在地化合理性阐释”与“跨案例对比分析下的乡村教育在地化运转机理模型构建”两大部分研究内容构成了研究作为“理论研究与跨案例研究综合体”的类型规定。理论层面对乡村教育在地化实践空间的阐释融合了历史和理论两个维度。一方面从历史进路的角度回溯了现代化进程中学校知识构成的泛科学理性、教育管理中的威权关系、基于效率主义的教育生产逻辑所构成的“城市偏向的普遍叙事”形成了乡村由“在场”到“退场”的历史进路,以阐释乡村沦为“空间物理场”在乡村学校教育中空间价值被遮蔽的客观事实。另一方面,转向一个融合视域,从人文地理学等理论视角论证了乡村作为“地方”的教育正当性,回归“地方”意义的维度,学校教育中“乡村的在场”带来了一个融入地方文化特质和个体亲切经验、抽象与具体兼容的辩证的学校文化空间,一个打破知识既定结论、丰富知识解释框架的知识创新的生长空间,一个弥补学校教育中个体纵向经验断裂和具身实践情境缺位的经验补充及知识转介空间,一个联结家、校、社互动交往、拓展学校社会资本的关系空间。转向“地方”的认识思路将乡村变成了一方具有多维意义的教育空间,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价值意义场”。实践层面对乡村教育在地化实践智慧及运转机理的论述是基于多案例与扎根理论译码法相结合的跨案例对比分析的研究设计展开的,在详细阐述“生活化课程素材驱动下的在地化变革”“地方文化性资源驱动下的在地化变革”“地方产业性资源驱动下的在地化变革”三个本土典型案例的实践智慧后,通过对案例资料的三级编码,抽象出以“前置变项”“过程变项”“结果变项”为过程维度,以“背景性认识”“行动中的主体角色”“过程性策略”“关联性约束条件”“效应反馈”为类属轴,以“对农村学校的正向认知”等19个关键要素为基本框架的乡村教育在地化运转过程模型,概括出内置于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过程中以构建学校、乡村、儿童三者间联结的“空间资源化—资源知识化—知识资本化”的作用路径,提炼出在地化变革过程中“地方资源知识化”以“知识齐性的聚合效应”和“舞台化学校的审美效应”赋予乡村学校“乡村社会半公共空间”“附着乡村特质的教育审美空间”二重身份的效应机理。并从实践范式的视域总结提炼出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本质即为一次以承认乡村作为地方的教育正当性为前提挖掘乡村资源教育能产性的过程,遵循的是以学校比较优势形成学校发展优势的实践逻辑,因而,实践范式视域下的乡村教育在地化表现为一种“基于地方赋权挖潜的优势治理”的教育变革实践方法论。综上,通过对乡村教育基层实践小趋势的理论抽象为处于迷茫期的乡村教育提供方法论指导是研究初衷所在。
二、农村教育背景资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村教育背景资料(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研究 ——以S省J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5 研究的基本框架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乡村振兴战略 |
2.1.2 农村小学教师 |
2.1.3 教师专业发展 |
2.2 理论基础 |
2.2.1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 |
2.2.2 冰山模型理论 |
2.2.3 学习型组织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乡村振兴战略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相互促进关系 |
3.1 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了振兴农村教育的目标 |
3.2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对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
3.3 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对乡村振兴的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
4.1 问卷的设计与分析 |
4.1.1 问卷对象 |
4.1.2 访谈对象 |
4.1.3 问卷编制与试测 |
4.1.4 问卷回收 |
4.2 基本情况分析 |
4.3 教师专业发展的各维度分析 |
4.3.1 专业理念与师德 |
4.3.2 专业知识 |
4.3.3 专业能力 |
4.3.4 乡村情怀 |
4.4 教师专业发展开展情况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分析 |
5.1 专业理念与师德松懈 |
5.1.1 职业认同感低 |
5.1.2 教育理念陈旧 |
5.2 专业知识薄弱 |
5.2.1 对保护小学生的法律法规知识掌握不足 |
5.2.2 对全面和系统的学科知识掌握不足 |
5.2.3 对教育学、心理学等教学的理论知识掌握不足 |
5.2.4 对农村自然、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的挖掘不足 |
5.3 专业能力不足 |
5.3.1 缺乏系统和科学的教学方法 |
5.3.2 教育技术能力薄弱 |
5.3.3 与学生家长沟通不畅 |
5.3.4 教研和科研能力薄弱 |
5.4 乡村情怀缺失 |
5.4.1 奉献农村教育事业的信念感不强 |
5.4.2 服务乡村发展和传承乡风文化的自觉性不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 政府层面 |
6.1.1 城乡经济发展悬殊,农村现代化水平低 |
6.1.2 教育财政分配不均,教师薪资待遇低 |
6.1.3 农村教师资源紧缺,农村教师队伍羸弱 |
6.2 学校层面 |
6.2.1 领导管理不足,专业发展受限 |
6.2.2 培训效果不佳,形式化现象严重 |
6.2.3 信息设备不足,认识利用不清 |
6.2.4 科研意识不强,学术研究受阻 |
6.2.5 乡村文化淡薄,特色课程欠佳 |
6.3 教师层面 |
6.3.1 发展意识不强,自我提升受限 |
6.3.2 文化素养较低,综合能力薄弱 |
6.3.3 离农思想严重,乡村情怀淡薄 |
6.4 家长层面 |
6.4.1 家庭教育缺失,教育合力不足 |
6.4.2 家校沟通不畅,教师负担增大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政府层面 |
7.1.1 立足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现代化建设 |
7.1.2 增加农村教育拨款,提高教师薪资待遇 |
7.1.3 稳固农村教师队伍,增强教师整体素养 |
7.2 学校层面 |
7.2.1 强化管理,提高管理效能 |
7.2.2 调整供需,变革培训方式 |
7.2.3 利用网络,提高信息化水平 |
7.2.4 依托课题,提升科研素养 |
7.2.5 立足乡村,开发特色课程 |
7.3 教师层面 |
7.3.1 重视师德师风,转变教育理念 |
7.3.2 补充专业知识,夯实教学基础 |
7.3.3 提升专业能力,强化理论运用 |
7.3.4 培养乡村情怀,服务乡村振兴 |
7.4 家长层面 |
7.4.1 承担教育责任,形成教育合力 |
7.4.2 疏通沟通障碍,缓解教师压力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附录 |
附录1 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调查问卷 |
附录2 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2)新中国70年来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的变迁研究 ——以四川省p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一)自2001 年以来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背景 |
(二)当前社会对布局调整走向存在的争议 |
(三)农村学校布局进程中的现实问题 |
二、概念界定 |
(一)新中国成立70 年 |
(二)义务教育 |
(三)农村学校 |
(四)学校布局 |
三、P县的选择与基本情况 |
四、文献综述 |
(一)对新中国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的研究 |
(二)对新世纪以来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研究 |
(三)对百年来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研究 |
(四)相关研究成果评述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定量研究法 |
(三)个案研究法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前农村学校布局的全面铺展阶段(1949-1965) |
一、教育“为工农开门”背景下的农村学校快速布点(1949-1956) |
(一)小学教育的发展 |
(二)发展初级中学 |
(三)小结 |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学校布局的迅速扩张(1956-1965) |
(一)小学教育的迅速扩展 |
(二)农村中学的适当发展 |
(三)小结 |
第二章 “文革”时期农村学校布局重心“极端下移”阶段(1966-1977) |
一、小学教育稳步发展:“队办小学” |
二、普通中学急剧膨胀:“社办中学” |
(一)“戴帽中学”的发展 |
(二)农业中学的衰退 |
三、小结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后农村学校布局的“调整、发展与稳定”阶段(1978-2000) |
一、农村学校布局的调整过渡期(1978-1985) |
(一)重新普及小学五年教育 |
(二)改革中等教育结构 |
(三)小结 |
二、“普九”背景下的城镇学校规模扩张(1985-1994) |
(一)小学教育规模扩张 |
(二)初中教育规模扩张 |
(三)小结 |
三、“两基”目标背景下学校布局的平稳发展(1994-2000) |
(一)大力发展民办教育 |
(二)加强薄弱初中学校建设 |
(三)“撤点并校”的局部初显 |
(四)小结 |
第四章 新世纪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的“撤点并校”阶段(2001-2011) |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大量撤并 |
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 |
三、小结 |
第五章 十八大以来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规范阶段(2012-至今) |
一、大力发展乡村小规模学校与完善寄宿制学校建设 |
二、解决县镇学校“大班额”问题 |
三、鼓励特色学校发展 |
四、小结 |
第六章 新中国成立70 年来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变迁的特征与价值取向变化 |
一、新中国成立70 年来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变迁的特征 |
(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的下移 |
(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的上移 |
二、新中国成立70 年来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变迁的价值取向变化 |
(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的政治价值取向(1949-1977) |
(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的经济价值取向(1978-2011) |
(三)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的人文价值取向(2012 至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教育进城:城镇化背景下县域农村家庭子女教育选择的社会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乡村教育研究 |
1.2.2 城镇化研究 |
1.2.3 教育选择研究 |
1.2.4 既有文献述评 |
1.3 概念界定 |
1.3.1 城镇化 |
1.3.2 教育选择 |
1.4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1.4.1 理论基础 |
1.4.2 分析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方法论 |
1.5.2 资料收集方法 |
1.5.3 资料分析方法 |
第2章 县城义务教育场域的时空结构 |
2.1 两极分化:县级义务教育场域的城乡空间 |
2.1.1 县城教育规模集中 |
2.1.2 农村教育萎缩孱弱 |
2.2 变迁:县级教育场域的时间流程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教育进城的惯习系统 |
3.1 农村家庭:教育进城的社会行动者 |
3.1.1 家庭代际间的教育惯习 |
3.1.2 家庭教育的自发责任 |
3.1.3 村庄中的隐形压力 |
3.2 理性策略:教育进城的实践 |
3.2.1 进城读书 |
3.2.2 乡镇读书 |
3.2.3 辍学:读书无用论的蔓延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教育进城的规则和资本 |
4.1 撤点并校:教育进城的国家规则 |
4.1.1 办学责任转移 |
4.1.2 教育经费 |
4.2 圈地扩城:教育进城的地方逻辑 |
4.2.1 城镇化率指标的推动 |
4.2.2 城市建设的需求 |
4.2.3 教育产业化的红利 |
4.3 教育进城的行动策略 |
4.3.1 户籍:教育进城的准入门槛 |
4.3.2 关系:教育进城的非正式通行证 |
4.3.3 收入:教育进城的持续保障 |
4.3.4 精力与情感:教育进城的无尽付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县城义务教育场域的整合与再生产 |
5.1 城乡教育一体化 |
5.1.1 “以县为主”的办学模式与农村教育城镇化的对等 |
5.1.2 被牺牲的农村边缘家庭 |
5.2 难以平衡的城乡教育质量 |
5.2.1 “超级班级”:县城教育的拥堵 |
5.2.2 “画点建校”:县城教育的稀释 |
5.2.3 教育“内卷化”:农民投入与收益不成正比 |
5.3 彻底剥夺:县城与农村间的新型互动 |
5.3.1 县城的单向吸纳 |
5.3.2 城市文化的排斥 |
5.3.3 教育进城对乡村振兴的阻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与启示 |
6.1.1 结论 |
6.1.2 本项研究的启示 |
6.2 政策建议 |
6.2.1 增加县城教育投入,保障县城教育质量 |
6.2.2 缩小差距,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
6.2.3 改善城乡关系,加快乡村振兴 |
6.3 创新与不足 |
6.3.1 创新之处 |
6.3.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
第一轮调研访谈提纲 |
第二轮调研访谈提纲 |
附录2 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
(4)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中西部农村教育现代化研究 ——以贵州镇宁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依据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一) 主要创新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农村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农村教育现代化的理论阐释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业科技思想的论述 |
(二) 列宁关于农村文化建设思想的论述 |
二、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农村教育现代化的理论探索 |
(一) 毛泽东: 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 |
(二) 邓小平: 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 |
(三) 江泽民: 将农民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
(四) 胡锦涛: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五) 习近平: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
第二章 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内在联系 |
一、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
(一) 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工程 |
(二) 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选择 |
(三) 乡村振兴战略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必要条件 |
(四) 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基本路径 |
二、农村教育现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
(一) 农村教育现代化是阻断农村贫困现象代际传递的重要手段 |
(二) 农村教育现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农村的必然要求 |
(三) 农村教育现代化是助力个体参与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途径 |
(四) 农村教育现代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现实需要 |
三、农村教育现代化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内在联系 |
(一) 理解和领会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发挥农村教育的传播力 |
(二) 培养乡村振兴的主力军需要发挥农村教育的引领力 |
(三) 推动农村产业兴旺和经济发展需要发挥农村教育的支撑力 |
(四) 建设乡风文明的美丽富裕农村需要发挥农村教育的感召力 |
第三章 中西部农村教育现代化概况——以贵州镇宁县为例 |
一、镇宁县农村教育现代化的主要成绩 |
(一) 教育普及化水平逐步提高 |
(二) 城乡教育差距不断缩小 |
(三) 教育保障条件大为改善 |
(四) 教育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
(五) 教育服务能力日益增强 |
二、镇宁县农村教育现代化的现实境遇 |
(一) 教育观念滞后现象较为严重 |
(二) 教育资源配置与运营有效性欠佳 |
(三) 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突出 |
(四) 教育管理者现代管理意识不强 |
(五) 农村公共基础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 |
第四章 中西部农村教育现代化的逻辑进路 |
一、加强乡村振兴战略理论学习,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 |
二、加快教育现代化战略部署,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
三、大力发展生产力,加强中西部农村教育现代化物质保障 |
四、扎根西部大地办教育,缔造一支素质优良敢于奉献的教师队伍 |
五、加强中西部农村公共基础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优美育人环境 |
结语 |
主要参考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21世纪美国联邦政府农村教师支持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 |
1.我国对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 |
2.农村教师队伍存在问题 |
3.美国联邦政府制定农村教师支持政策的借鉴意义 |
(二)研究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1.农村 |
2.教师支持政策 |
(四)文献综述 |
1.美国农村教师支持政策发展历史的研究 |
2.农村教师支持政策实施背景的研究 |
3.美国农村教师支持政策内容与实施的研究 |
4.美国农村教师支持政策实施成效与问题的研究 |
5.对已有研究的思考 |
(五)研究设计 |
1.研究目的 |
2.研究内容 |
3.研究思路 |
4.研究方法 |
一、21世纪美国联邦政府农村教师支持政策出台的背景 |
(一)美国联邦政府支持农村教师队伍的历史回顾 |
1.联邦政府支持农村教师的探索时期 |
2.联邦政府对农村教师支持的正式干预时期 |
(二)21世纪美国联邦政府农村教师支持政策的现实背景 |
1.美国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 |
2.美国农村教育发展滞后的影响 |
3.美国联邦政府对教育公平的关注 |
二、21世纪美国联邦政府农村教师支持政策的内容分析 |
(一)克林顿政府的农村教师支持政策 |
1.“农村教育成就项目”的目标 |
2.“农村教育成就项目”的内容 |
3.“农村教育成就项目”的实施 |
(二)小布什政府的农村教师支持政策 |
1.《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的目标 |
2.《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的内容 |
3.《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的实施过程 |
(三)奥巴马政府的农村教师支持政策 |
1.《美国恢复与再投资法案》 |
2.《改革蓝图:重新修订初等和中等教育法》 |
3.《我们的未来,我们的教师》 |
4.《每个学生都成功法案》 |
(四)特朗普政府的农村教师支持政策 |
1.《成功指南:农村学校个性化学习实施策略》 |
2.《制定成功路线:美国的STEM教育战略》 |
三、21世纪美国联邦政府农村教师支持政策的成效、问题与特点 |
(一)政策取得的成效 |
1.多途径补充了农村教师的数量 |
2.改善了农村教师的质量 |
3.缩小了农村学生与全国范围学生的成绩差距 |
(二)政策存在的问题 |
1.地区间的差异性凸显 |
2.政策成效与既定目标之间存在差距 |
3.政策的实施为继艰难 |
(三)美国联邦政府农村教师支持政策的特点 |
1.重视财政激励的作用 |
2.运用多元化的支持策略 |
3.制定法案法规保障政策的实施 |
4.重视政策的连贯性 |
5.形成各方支持的合力 |
四、21世纪美国联邦政府农村教师支持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
(一)我国农村教师支持政策的发展历程 |
(二)我国农村教师支持政策存在的问题 |
1.政策的执行存在偏差 |
2.政策未形成支持农村教师的长效机制 |
3.政策忽视对农村教师职业情感的培养与考察 |
(三)美国联邦政府农村教师支持政策对我国政府制定农村教师支持政策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英文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学校衰落研究 ——以山西省临县Y初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问题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城镇化的研究 |
1.2.2 农村学校衰落表现的研究 |
1.2.3 农村学校衰落原因的研究 |
1.2.4 解决农村学校衰落的策略的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农村 |
1.4.2 城镇化 |
1.4.3 学校衰落 |
2 城镇化进程中Y初中发展的现状分析 |
2.1 临县Q镇前Q村概况 |
2.1.1 区域概况 |
2.1.2 发展概况 |
2.2 Y初中的发展历程 |
2.2.1 概况 |
2.2.2 初建 |
2.2.3 繁荣 |
2.2.4 衰落 |
3 Y初中的衰落表现 |
3.1 生源流失严重 |
3.2 教师队伍质量下降 |
3.2.1 教师素质低 |
3.2.2 教师工资待遇和福利保障差 |
3.3 学生生活条件保障较差 |
3.3.1 住宿条件差 |
3.3.2 餐饮质量差 |
4 农村学校衰落的原因 |
4.1 人口向城镇的流动与聚集 |
4.2 城镇化对农村学校的负面效应 |
4.3 城乡教师机会成本的悬殊 |
4.3.1 收入少 |
4.3.2 视野格局受限 |
4.3.3 工作氛围差 |
4.4 农民对优质教育的渴求 |
4.5 农村家庭文化素养缺失 |
4.5.1 落后的生育观:“多子多福”与重男轻女 |
4.5.2 家中无书:家庭文化教育氛围缺乏 |
4.5.3 超然的态度:家长的默许与纵容 |
4.6 管理的漏洞 |
4.6.1 领导效能低下 |
4.6.2 农村教师教育观念滞后 |
4.6.3 农村教师职业身份认同弱化 |
4.6.4 学生不被尊重和重视 |
5 重振农村学校的策略建议 |
5.1 外力支持 |
5.1.1 提高农村教师待遇 |
5.1.2 重视教师招聘 |
5.1.3 加强校长管理,提升校长领导效能 |
5.1.4 推进中考改革,加强美育教育 |
5.2 转变教育发展思想,树立内生发展理念 |
5.2.1 充分发挥小班化教学的优势,构建教学特色 |
5.2.2 开辟空余教室新用途,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
5.2.3 振兴小微学校 |
5.2.4 激发农村教师内生发展动力,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
5.2.5 校长领导策略要以师生为本 |
5.2.6 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 |
5.2.7 重振农村学校教师文化 |
5.2.8 立德树人,五育并举,阅读滋养 |
5.2.9 创建学习型农民家庭,建立家校共育模式 |
5.2.10 提高服务意识,规范后勤管理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农村小学教师培训动力生成机制研究 ——以H省Y县8位农村教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问题 |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相关文献综述 |
(一) 核心概念界定 |
(二) 文献综述 |
四、 研究理论基础 |
(一) 场动力学理论 |
(二) 成人学习理论 |
(三) 教师职业生涯理论 |
第一章 研究设计 |
一、 研究方法 |
(一) 访谈研究法 |
(二) 参与式观察法 |
(三) 实物分析法 |
二、 研究过程 |
(一) 确定选题及准备阶段 |
(二) 确定调研地点及研究对象 |
(三) 研究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三、 研究者身份的反思 |
(一) 研究者的自然身份 |
(二) 研究者的专业身份 |
四、 质化研究的相关问题 |
(一) 研究的效度问题 |
(二) 研究的信度问题 |
(三) 研究的推广度问题 |
(四) 研究的伦理性问题 |
第二章 环境土壤:农村小学教师生活、工作场景的速写 |
一、 学校所在地Y县的历史与社会:一个地处华北平原“悠闲”的乡村 |
(一) Y县概况 |
(二) Z村简描 |
二、 学校的渊源与发展:一个处于逐渐开放下“自强”的农村学校 |
(一) Z校的渊源 |
(二) Z校的发展 |
三、 八名农村教师的初印象 |
(一) 培训动力较强的代课老师:薛兰老师 |
(二) 培训学习积极的新入编教师:魏宇老师 |
(三) 积极参加培训学习的转岗教师:沈敏老师 |
(四) 培训挣脱现实的专家型教师:杨艳老师 |
(五) 抵制培训学习的新入编教师:马争老师 |
(六) 恪守传统就是经典的成熟老师:沈慧老师 |
(七) 培训受现实制约的成熟教师:郭红老师 |
(八) 培训意愿较低的被调离主科队伍的教师:魏礼老师 |
小结 |
第三章 情感积淀:农村小学教师培训动力生成的基础 |
一、 职业身份的情感烙印 |
(一) 职前身份选择的好奇与兴趣内化培训付出 |
(二) 职后身份认知的热爱促进教师积极参训 |
二、 培训机会的情感展现 |
(一) 培训动机与结果匹配一致的情感 |
(二) 培训动机与结果匹配不一致的情感 |
三、 培训结果的情感预期 |
(一) 自我效能的情感预期 |
(二) 培训结果的情感强化 |
小结 |
第四章 需要源泉:农村小学教师培训动力生成的核心 |
一、 农村小学教师专业知识的需要 |
(一) 专业知识胜任的需要 |
(二) 专业知识自主的需要 |
二、 农村小学教师专业能力的需要 |
(一) 多学科教学能力的需要 |
(二) 心理辅导能力的需要 |
三、 农村小学教师群体关系的需要 |
(一) 农村教师合作的需要:老带新—新带老 |
(二) 农村教师竞争的需要:调岗后的“反抗” |
小结 |
第五章 目标牵引:农村小学教师培训动力生成的方向 |
一、 培训目标的类别 |
(一) 个人目标的达成—直接动力 |
(二) 组织目标的达成—间接动力 |
二、 培训目标的作用方式 |
(一) 目标—动力的来源组合 |
(二) 目标—动力的设置距离 |
三、 培训目标的作用特点 |
(一) 分化与泛化—动力的牵引 |
(二) 反馈—动力的明确 |
小结 |
第六章 规则刺激:农村小学教师培训动力生成的条件 |
一、 农村学校培训时间规则的使动 |
(一) 政策规定下的培训时间 |
(二) 学校规章下的培训时间 |
二、 农村学校空间规则的使动 |
(一) 对政策的不同取向影响培训意愿 |
(二) 空间关系的平衡影响培训动力生成 |
三、 农村小学教师与时空规则的冲突 |
(一) 培训时间的冲突阻碍培训动力的生成 |
(二) 空间规则的冲突阻碍培训动力的生成 |
小结 |
第七章 农村小学教师培训动力生成机制的反思 |
一、 研究发现 |
(一) 情感、需要、目标、规则的互动促进培训动力的生成 |
(二) 场域通过惯习、规则、文化影响教师培训的行为选择 |
(三) 培训动力随职业成熟度提升由外在规约转为内在需求 |
二、 促进教师培训动力生成的研究建议 |
(一) 培养机构与农村学校联动,增强农村教师职业体验 |
(二) 农村小学教师依托不同场域,明晰培训需求与目标 |
(三) 教育行政机构确保教师享有同等培训权利,促进身份认同 |
三、 研究局限及改进 |
(一) 主体样本选择的局限及改进 |
(二) 方法运用的不纯熟及改进 |
(三) 理论基础选择的宽泛及改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访谈提纲 |
(一) 教师的基本信息 |
(二) 教师的基本情况 |
(三) 主体访谈 |
附录 B 调研照片 |
后记 |
(8)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问题研究 ——以南充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提出了新的要求 |
(二)优化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可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相关研究 |
(二)国外相关研究 |
(三)研究述评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乡村振兴战略 |
(二)农村教育 |
(三)基础教育 |
(四)价值取向 |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五、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 |
三、乡村振兴战略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
第三章 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现状调查——以南充市为例 |
一、调查方法与内容 |
(一)调查方法 |
(二)调查内容 |
二、调查设计与实施 |
(一)调查设计 |
(二)调查实施 |
三、南充市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状况考察 |
(一)关于农村基础教育目的的认识 |
(二)关于接受教育的态度 |
(三)关于农村基础教育“应试”与否的认识 |
(四)关于农村学生全面发展的认识 |
(五)关于农村基础教育价值的看法 |
第四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存在的问题 |
(一)“离农”与“为农”各执一端 |
(二)“工具性”价值观的根深蒂固 |
(三)理想与现实取向的左右为难 |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问题的成因 |
(一)环境压力和个体意识的综合作用 |
(二)功利主义的强劲驱动 |
(三)农村文化教育的显着滞后 |
第五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优化策略 |
一、铸就农村基础教育价值的坚实根基 |
(一)夯实农村教育的物质基础 |
(二)切实推进农村教育现代化 |
(三)积极增进农村教育公平性 |
二、改良农村基础教育价值的文化土壤 |
(一)增强乡土文化认同 |
(二)促进农村生态文化繁荣 |
三、强化农村基础教育价值的家庭影响 |
(一)提高家长的文化水平 |
(二)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 |
(三)注重家长的榜样示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一)专着类 |
(二)期刊类 |
(三)学位论文类 |
(四)报刊类 |
二、外文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情况 |
(9)乐亭县农村小学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教育公平与教育资源 |
2.1.2 教育资源配置与教育均衡 |
2.1.3 农村小学教育资源配置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2.2.2 教育资源配置理论 |
2.2.3 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理论 |
2.2.4 教育公平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乐亭县农村小学教育资源配置现状 |
3.1 乐亭县农村小学发展概况 |
3.1.1 乐亭县农村小学教育发展概况 |
3.1.2 乐亭县农村小学发展情况 |
3.2 乐亭县农村小学教育资源配置现状 |
3.2.1 农村小学生源分布现状 |
3.2.2 教学设施配置现状 |
3.2.3 教师资源配置现状 |
3.2.4 财力资源配置现状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乐亭县农村小学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
4.1.1 教学设施的配置不足 |
4.1.2 优秀教师的资源短缺 |
4.1.3 农村教育经费的匮乏 |
4.2 原因分析 |
4.2.1 乐亭县经济发展现状的限制 |
4.2.2 农村教育经费投入的限制 |
4.2.3 农村教师待遇问题的限制 |
4.2.4 教师职业倦怠情况的产生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改善乐亭县农村小学教育资源配置的对策 |
5.1 完善农村小学教育设施配置 |
5.1.1 改善农村小学教学设施的配置 |
5.1.2 提高已有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
5.1.3 注重教学设施的安全检查 |
5.2 加强农村小学师资力量建设 |
5.2.1 提高农村小学教师待遇 |
5.2.2 缓解教师职业倦怠 |
5.2.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
5.2.4 建立音体美教师轮岗机制 |
5.3 稳定农村小学教育经费投入 |
5.3.1 教育经费向农村倾斜 |
5.3.2 加强对农村小学教育经费的监管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10)乡村教育在地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二、研究价值与意义 |
(一)学术价值 |
(二)现实意义 |
三、文献回顾与评论 |
(一)国内外研究概述 |
(二)对已有研究的评论 |
四、核心概念辨析 |
(一)地方、社区与乡村 |
(二)在地化与乡村教育在地化释义 |
(三)乡村教育在地化的实践指涉辨析 |
五、研究内容与思路 |
六、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的类型:理论研究与跨案例研究的综合体 |
(二)资料收集的方法 |
(三)资料分析的方法 |
七、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乡村的退场: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教育之觞 |
一、现代化进程中的标准化崇拜 |
二、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教育的历史进路 |
三、城市偏向的普遍叙事:乡村教育标准化之路的实践特质 |
四、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迈向对学校教育中“地方”价值的综合性理解:重构“地方”在场的乡村教育 |
一、人文地理学视域下的“地方”:个体成长的原初价值空间 |
二、知识创新视域下的“地方”:拓展知识叙事结构的知识生长空间 |
三、经验哲学视域下的“地方”:适宜有机体思维逻辑的经验补充空间 |
四、大教育视域下的“地方”:作为培植学校社会资本的关系空间 |
五、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深山里的网红村小——范家小学在地化变革的单案例分析 |
一、走进范家小学 |
(一)山村里的“小”小学:范家小学整体面貌素描 |
(二)范家小学的孩子们 |
(三)“教育的桃花源”:一人一校一世界 |
二、范家小学在地化教育的实践图谱 |
(一)范家小学在地化教育变革的推进路线 |
(二)范家小学在地化教育变革的嵌入环境 |
(三)范家小学在地化教育实践的行动框架 |
三、范家小学在地化变革的理论译码 |
(一)范家小学案例资料的开放性译码 |
(二)范家小学案例资料的主轴译码 |
(三)范家小学案例资料的选择性译码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朵不凋零的山花——长坑小学在地化变革的单案例分析 |
一、走进长坑小学 |
(一)教育山花格外香:长坑小学整体面貌素描 |
(二)长坑小学的孩子们 |
(三)“毛竹筒”精神的深耕:三任校长,一群教师,同一使命 |
二、长坑小学在地化变革的实践图谱 |
(一)长坑小学在地化艺术教育的推进路线 |
(二)长坑小学在地化艺术教育的嵌入环境 |
(三)长坑小学在地化艺术教育的行动框架 |
三、长坑小学在地化变革的理论译码 |
(一)长坑小学案例资料的开放性译码 |
(二)长坑小学案例资料的主轴译码 |
(三)长坑小学案例资料的选择性译码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代田园教育的佳范——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单案例分析 |
一、走进成佳学校 |
(一)嵌入茶乡的学校:成佳学校整体面貌概览 |
(二)成佳学校的孩子们 |
(三)身体力行的校长与勤勉的教师 |
二、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实践图谱 |
(一)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推进路线 |
(二)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嵌入环境 |
(三)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行动框架 |
三、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理论译码 |
(一)成佳学校案例资料的开放性译码 |
(二)成佳学校案例资料的主轴译码 |
(三)成佳学校案例资料的选择性译码 |
四、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理论译码的跨案例比较及在地化运转机理分析 |
一、基于理论译码的跨案例比较分析 |
(一)关键要素提炼:基于基本范畴的跨案例比较分析 |
(二)基于范畴关系的跨案例比较分析 |
(三)基于跨案例比较的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故事线梳理 |
二、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运转机理 |
(一)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过程模型 |
(二)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作用路径 |
(三)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效应机理 |
三、作为一种实践范式的乡村教育在地化再审视 |
(一)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作为方法论的实践优势 |
(二)行动表征下乡村教育在地化的实践空间分析 |
(三)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型本质下的实践要求 |
四、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农村教育背景资料(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研究 ——以S省J县为例[D]. 姚溪溪.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2]新中国70年来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的变迁研究 ——以四川省p县为例[D]. 甯顺莉.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教育进城:城镇化背景下县域农村家庭子女教育选择的社会学分析[D]. 姚慧.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8)
- [4]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中西部农村教育现代化研究 ——以贵州镇宁县为例[D]. 张静静. 扬州大学, 2020(05)
- [5]21世纪美国联邦政府农村教师支持政策研究[D]. 於琦.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6]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学校衰落研究 ——以山西省临县Y初中为例[D]. 贺利芳.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7]农村小学教师培训动力生成机制研究 ——以H省Y县8位农村教师为例[D]. 魏海潮.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8]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问题研究 ——以南充市为例[D]. 辛蕾.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9]乐亭县农村小学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研究[D]. 贾颖娴. 燕山大学, 2019(06)
- [10]乡村教育在地化研究[D]. 王红.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标签:美国联邦政府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农村教师论文; 农村论文; 城乡差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