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另辟中国城市养老体制的替代转轨方案(论文文献综述)
李艳菲[1](2021)在《H中心团体养老保障管理产品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加剧,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养老保障的需求日益旺盛,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完善越发重要,但是,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尚在建设完善中,还不能很好的满足社会及市场的巨大需求。如何能够建成常态化运行、覆盖全体社会成员的“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还在进一步的探讨和逐渐实施的构建中,作为我国养老保障体系三支柱中的养老保障管理产品的发展已成当务之急,培育和抢占这一市场意义重大。中国的养老保障管理业务始于2009年,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逐渐走入了规范化发展的快车道。在此背景下,同业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如何能抓住机遇迎接未来的挑战,是养老金公司需要面临的重大课题。因此,本论文着眼于研究国家养老保障第三支柱的产品配置等情况就显得及其迫切。本文以养老金公司H中心为研究对象,首先概述了团体养老保障管理产品及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理论;随后,通过有效的机构类客户的重点人员访谈分析和PEST分析法、SWOT分析法,系统分析了市场营销环境情况;接着,通过STP市场定位、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分析得出H中心团体养老保障管理产品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即在产品策略方面,针对六类细分市场制定三大类产品策略,在渠道策略方面,通过线上和线下驱动同时开展,加强渠道中间商的管理,在促销策略方面,加大促销力度,在价格策略方面,维持市场价格;最后,从组织保障、人才保障、资金保障、业务流程保障、技术保障、风险管理保障等方面提出具体的保障措施。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从H中心角度来说,在其所面临的H区域的重大发展机遇面前,面对激烈的同业竞争,提供有益的营销策略参考;从客户的角度来说,又对客户未来的养老保障提供有效补充,使老年人老有所养,对老年人和整个家庭都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从养老产业角度来说,为养老产业中三支柱产品丰富与发展进行有益探索,将公益性的养老保障产品与市场化的养老保障产品融合起来,在全面服务老年人需求的基础上,推动养老事业的发展;从社会角度来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增长,有关养老行业制度的研究和相关产品的推广,能更大程度解决国家养老保障问题,从源头制度设计层面解决老百姓和国家未来将面临的社会矛盾,直至不稳定因素,助力于国家社会的稳定发展。
朱艳婷[2](2020)在《城乡对比视角下养老保障、子女特征对中国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期以来,我国的退休制度与户籍制度紧密结合,城乡居民面临不同的制度环境,出现部分城市老年人人力资源利用不足和缺乏制度保障的农村老年人“无休止劳动”并存的现象。对老年劳动参与的研究不仅关系到老年人力资源开发以及如何避免老年贫困,更是保障老年公平、提升老年人福祉题中应有之义。本研究试图回答的问题是:家庭外的养老保障制度如何影响老年人劳动参与行为?家庭内部的子女特征是否会影响老年人劳动参与?子女特征通过哪些机制发挥作用?这些家庭内外因素对劳动参与的影响是否存在城乡差异?文章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6年数据,从城乡二元分割视角切入,通过logistic模型、CEM匹配方法、中介分析方法、因果中介方法分析养老保障和子女特征对老年人整体、城市老年人、农村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主要发现如下:首先,从养老保障类型来看,有离退休金的老年人比没有养老保障的老年人更不可能参与劳动,而领取养老保险金的老年人劳动参与几率和无养老保障者没有显着差别。从养老金水平来看,养老金水平越高的老年人越不可能参与劳动,养老金双轨制下养老金对体制内、外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有显着不同,对于拥有离退休金的体制内老年人而言,养老金的增加并不会显着降低其劳动参与几率,但会显着降低体制外老年人的劳动参与。随着养老金的增加,体制内、外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差距会逐渐缩小。分样本结果显示,城市老年人中,相比没有养老保障的人,有离退休金的人劳动参与几率显着更低,而拥有养老保险金的人和无保障者在劳动参与上没有显着差异。农村老年人中,与无保障者相比,拥有体制内养老保障并不能显着降低农村老年人劳动参与,而拥有体制外养老保障的农村老年人劳动参与几率反而更高,这可能反映出农村老年人中参与养老保险者和未参与者对晚年生活预期的差异。户籍和养老保障类型交互结果表明,有离退休金在减少城乡老年人劳动参与上无显着差异,而有养老保险金对减少城市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要大于农村老年人。另外,养老金水平对城乡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较为一致,养老金水平越高,城市、农村老年人劳动参与几率均显着下降。其次,在子女因素中,子女数量、子女性别、子女学历和子女婚姻状况对老年人劳动参与均有显着影响。相比有多个孩子的老年人,只有一个孩子的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可能性更低;相比只有女儿的老年人,有儿子的老年人劳动参与几率更高;相比没有高学历子女的老年人,有高学历子女的老年人劳动参与几率更低;相比没有未婚子女的老年人,有未婚子女的老年人劳动参与几率更高。从城乡差异来看,有儿子对增加城市老年人劳动参与的作用大于农村老年人。从代际差异来看,相比中高龄老年人,只有一个孩子的低龄老年人劳动参与几率更低。第三,将子女赡养费、见面频率、父代给予子女经济援助、父代帮助子女料理家务看孩子等四个维度的代际支持作为子女特征和劳动参与的中介变量,研究发现,有高学历子女的老年人劳动参与几率更低的原因在于父母给予子女经济援助更少、责任负担较轻,而有未婚子女的老年人劳动参与几率更高,原因在于需要给予子女经济援助。分样本结果显示,子女特征通过代际支持对城市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并不存在显着的中介效应,而对于农村老年人而言,中介分析结果显示有高学历子女的农村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几率更低是因为子女给予的赡养费更多;子女未婚提高农村老年人劳动参与几率是由于老人会给予子女更多的经济援助。本文以养老保障制度和家庭为核心研究老年劳动参与行为,在城乡二元分割的背景下展开探讨,丰富了已有研究成果。对子女特征影响机制的分析不仅有利于厘清子女影响老年人劳动参与的作用机理,弥补了国内在机制研究方面的不足,更为相关保障、家庭政策出台提供实证依据。
于天鲲[3](2019)在《我国养老保险缺口现状及弥补方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养老保险是为老年人提供养老保障及稳定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2005年《关于完善企业职工个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养老保险开始向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转变。伴随着养老保险转轨与我国老龄化的加重,养老保险缺口问题逐渐突出。因此,对养老金缺口进行研究及探寻其弥补方式就显得格外重要。文章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综述了国内外对于养老保险及其缺口的研究论述,以及相关经验,总结出国内研究以养老金缺口的测算,收益率测算及养老金缺口原因为主;国外对于养老保险制度研究广泛,主要为养老保险入市、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及养老保险缺口研究。本文分析总结了养老金缺口现状,主要表现在缺口较大且持续时间长,而造成这种状态的主要原因是原有制度不适应养金发展及老龄化加重,养老金缺口会出现短期风险与长期风险。对养老金缺口进行测算,本文运用人口预测模型、养老金收支模型与养老金缺口预测模型测算我国2010-2060五十年间缺口。预测数据表明在未来我国养老金缺口呈现不断扩大的状态,2060年达到2.75万亿。在养老金缺口弥补方式上,提出了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延迟职工退休及领取养老金年龄、提高养老金投资收益率及提高政府补贴四种。认识到养老金缺口的弥补需要多方面共同作用。本论文正文图8幅,表6个,参考文献54篇。
陈熹[4](2018)在《养老金缺口与财政体制:理论分析、现实路径和改革方向》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需求和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之间的突出矛盾及其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其中,社会养老金日益形成和出现巨大缺口这一现实问题,无论在影响范围、涉及领域还是社会关注方面都引发各界的高度重视和热烈讨论。本文所关注的是,养老金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它的资金筹措、收支关系与财政之间尤其是政府等层级事权关系和支出责任划分必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故养老金缺口的形成也必然存在其背后深层次的财政诱因。因此,探究养老金缺口形成的财政体制尤其是政府等层次事权关系和支出责任划分方面的成因,进而找寻养老金缺口的财政体制成因,对解决养老金缺口现实问题、缓解我国财政压力、维持社会基本稳定、规范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等方面均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对养老金缺口相关概念的阐述和梳理,从人口老龄化、改革转轨成本、人口代际公平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四个角度对养老金缺口财政体制成因存在的可能性进行理论分析,并得出养老金缺口的形成与我国财政体制改革间存在一定因果关系的结论。而财政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重构,政府间财政关系包括财权、事权、支出责任和转移支付四个主要方面,其中事权又是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核心和基础。再结合我国目前财税体制改革的三大任务,本文对养老金缺口财政体制成因的分析最终落脚在事权划分、支出责任、现行制度和统筹层次四个方面。随后本文通过对我国养老金制度历史沿革和现状的分析,发现我国养老金缺口从全国层面看存在收支情况不合理、过于依赖财政补贴和缺口持续时间长且有扩大趋势三个特点。基于我国幅员辽阔和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的现实,本文对养老金缺口的地域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并根据各省养老金累计结余数额和未来可支付养老金月数进行分类。简单来说,将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大致分为五类和一个特例,其中第一类和第五类省份短期内(一年以内)支付压力不大,区别在于第一类省份养老金累计结余额较高;其余三类为养老金短期内存在支付压力,但压力大小不一;一个特例是黑龙江省,己出现养老金当期缺口,面临严峻的社会养老问题。基于前文的理论分析和对养老金缺口的现状梳理,本文结合我国各级政府财政相关数据从养老金相关事权划分、支出责任、现行制度和统筹层次四个角度对养老金缺口的财政体制成因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养老金相关财政数据存在养老金事权划分不彻底不清晰、支出责任划分不合理、事权和支出责任不相匹配、转移支付制度主观随意性较大、对财政补贴依赖过重、预决算波动较大、投资收益能力较差和制度赡养率过高的问题,导致养老金缺口的形成。综合本文对养老金缺口相关理论基础和现实路径的分析,本文得出养老金事权划分不彻底不清晰、事权和支出责任不相适应、转移支付制度不够规范、预算管理效率不高和统筹层次较低五个主要结论。并针对上述结论提出五点政策建议,包括建立《政府间财政关系法》以保障清晰的事权划分、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财政制度、规范各级政府养老金转移支付、完善养老金预决算管理体制和提高养老金统筹层次五个主要方面。
唐双捷[5](2017)在《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社会建设总体上已完成由公权力主体“一家独大”的社会管理向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会治理的转变。随着“供给侧结构改革”经济建设战略与“社会治理精细化”社会建设目标的提出,伴随着“互联网+”、“分享经济”等新型经济业态的兴起,多元主体对于多元化、精细化、高质化社会产品(公共服务)需求日益增加,对于多路径、跨领域参与社会事务(公共事务)的需求也日趋强烈。这突出表现为政府单一供给的社会产品质量与更多元高质社会产品需求间的非均衡,更多元的社会参与需求与现有社会参与机会供给不足间的非均衡。这种社会供需间的非均衡是社会治理供给侧改革的原动力。“精细化”是供给侧改革与社会治理创新能够实现交叉研究的逻辑起点,并在理论、政策与现实上引发出三条线索:(1)精细化是社会治理与供给侧改革共享的理论逻辑;(2)精细化是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共同遵循的政策逻辑;(3)精细化是社会个体化与经济新常态演进的现实逻辑。“分享经济”引发的社会组织模式变化与大众劳动方式变革为社会治理供给侧改革提供了经济基础,社会剩余资源的激活与交换则是社会治理供给侧改革实践的前提。分享经济的兴起与繁荣有利于实现社会治理供给侧改革“三降一去一补一改”的任务目标与提升作用:(1)“三降”:降低社会产品的边际成本与交易成本,降低无效社会产能;(2)“一去”:推动社会供给的去中心化;(3)“一补”:弥补正式制度供给不足的短板;(4)“一改”:改善多元主体间的社会关系弹性。在供需视角下,“社会管理——社会治理——社会治理精细化”的演变过程可以视作为一场开展于社会建设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即“社会治理供给侧改革”。在供需视角下,社会治理也存在需求侧与供给侧。在需求侧,社会治理可以抽象为“宏观、中观与微观”三大层次的社会需求;在供给侧,社会治理则可以抽象为“主体、产品、制度、资本、技术”五大要素的社会供给。社会治理供给侧改革以“五大供给要素”为基本分析框架,其中制度居于核心地位,主体起主导作用,产品是基本载体,资本提供经济支撑,技术提供现代化保障。社会治理供给侧结构改革旨在促进“五大供给要素”充分参与社会供给,优化供给主体结构,更好满足“三大层次”社会需求,提升社会产品(服务)供给数量与质量,扩大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参与机会供给,最终改善社会权力分配结构与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实现社会供需均衡。在供需视角下,我国城市社会建设经历的“社会管控——社会管理——社会治理”的历史进程也可以理解为“实施社会供需一体管控”——“注重单侧社会需求管理”——“兼顾社会供需双侧治理”的变迁过程。这种变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随着社会权力逐步分散,“全能控制型政府”开始向“有限服务型政府”转型;(2)随着社会需求层次产生分化,“街居制”管理开始向“社区制”治理转型;(3)随着社会供给要素日趋充分,“同质性单位人”开始向“异质性社会人”转变。当前,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现状如下:(1)治理结构呈现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显着特点,主体供给日益丰富;(2)治理体制表现为基层民主自治的基本遵循,基层个体自治日趋明显;(3)治理基础依靠于基层党组织的绝对引领,基层威权主体供给稳定;(4)治理方式体现出合作协商与多向互动的基本模式。社会治理研究热潮滥觞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各地在积极推进社会治理与基层治理创新过程中收获了不少宝贵经验与教训。“锦江样本”与“社会参与委员会改革试点”作为正反个案,可以说是两种完全不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产物。“锦江样本”是成都市锦江区2007年以来在建设“社会协调发展创新区”过程中,对社会治理综合改革实践与探索经验的总结。“锦江样本”以“三大体制改革”(街道管理体制、社区治理体制、社会组织管理体制)为主要内容,“四大工程”(基层党组织建设、社区民生服务、小区院落自治、社工队伍建设)为重点。在供需视角下,锦江区社会治理综合改革是在权威力量的主导下,以制度创新供给为突破口,以街道管理体制为核心,驱动基层社会治理体制进行全面、系统、持续性的整体改革,形成了“一核多元”的基层治理基本格局。“社会参与委员会改革试点”是上海自贸区2014年以来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探索中进行的一项机制试验,也是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市场监督的重要制度创新。其实质是在自贸区现有治理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引导社会力量再造的一个治理平台,旨在承接政府的转移职能,促进非公权力主体参与市场监督。上海自贸区社会参与委员会改革试点是在高度自治理念的引导下,对现有治理格局进行的理想化、片面化改革。但是由于治理场域不完全、威权主体供给不稳定等理论缺陷与现实约束,改革最终陷入困境。在推进社会治理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对治理理论与实践进行适时反思是极有必要的。实现社会治理精细化与基层治理善治良序应该注意以下四个方面:(1)在治理理论供给上,本土化的社会治理理论、局部基层治理理论的现实调试应该有所增加;(2)在实践模式与样本供给上,基于政绩需求、运动治理等动因的无效供给必须减少;(3)在制度创新供给上,要处理好改革的制度成本与预期收益间的关系,确保威权核心在从“0到1”与“从1到N”创新过程中的持续在场;(4)在社会主体供给上,要更加重视原子化个体对基层治理带来的“极化挑战”以及新兴主体对传统社会治理力量造成的替代性冲击。总体来看,随着社会治理供给侧改革的进行,五大供给要素参与社会治理越发充分,社会个体对于传统社会供给模式的依赖度将大幅降低,由于社会个体获取社会资源更为便利,自决度与流动性也将因此得到极大提升。伴随着以新社会阶层为主体的新兴社会主体的崛起,以生产型消费者、产品型社群为典型的社会主体进行社会供给,实现社会参与的广度与深度进一步提升。传统意义上个体参与社会,社会组织个体的方式将遭遇巨大挑战,社会治理与基层社会治理力量的基本格局也将迎来巨变。
刘帆[6](2017)在《延退背景下发挥商业养老保险保障作用的方案设计》文中提出老有所养一直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主要经历了三种转变:从保障主体来看,从家庭保障转变为社会保障;从养老金模式来看,从现收现付制模式转变为部分积累制模式;从整个养老保障体系来看,从单一支柱的养老保险制度转变为多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一直以来,人们对商业养老保险在养老保障体系中的补充作用有着不同甚至不科学的认识,导致商业养老保险在健全和完善我国养老保障体系时无法发挥应有的保障作用。尤其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加重,养老金的缺口也随之扩大,导致政府主导的基本养老保险在保障广大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方面面临沉重的压力。基于这样的现实情况,国家提出实行延迟退休的制度,希望通过延迟退休来缓解基本养老保险以及养老基金的支付压力。但是,从全球范围来看,不论是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的“福利国家”,还是社会保障制度处于改革与发展阶段的新兴社会,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终目标都是要建成多支柱、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希望让不同的养老保障主体发挥各自的作用,最终完善整个养老保障体系。而其中重要的支柱之一就是商业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在养老保障的不同层面都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本文认为应该大力发挥商业养老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补充保障作用,尤其是在延迟退休的背景下,更应该让商业养老保险与不同的延退方案相配合,更好的保障广大老年人的老年生活。本文首先通过分析我国养老保障制度面临的困境和挑战,结合商业养老保险的独特优势和我国发展商业养老保险所面临的机会与挑战,来说明在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下,我国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基于不同的延退方案对商业养老保险的精算模型进行了分析:第一,在延迟领取养老金方案下,参保者需要缴纳的趸缴净保费和均衡纯保费并不会给公众造成巨大的经济压力,同时可以为公众提供一定水平的补充养老金;第二,在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下,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参与养老保障可以有效提高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总和替代率,从而可以在保障广大老年人退休生活的情况下,减轻基本养老保险的压力。最后从加强监管、税收优惠、市场培育以及产品创新等方面为在我国大力发展商业养老保险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本文认为商业养老保险应是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改革和完善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必然选择。
申小菊[7](2016)在《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再分配效应研究》文中认为截止2014年末,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12亿,65岁以上老年人口超过总人口比重的10%,接近1.38亿。在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背景下,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建设越来越受到政府、学者和全体居民关注。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相伴随的一个经济现象是我国收入分配差距问题日益严重。经济体制转型以来,我国从世界上收入分配最平等的国家一跃成为收入分配最不平等的国家之一,基尼系数长期在高位运行,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社会养老保险具备储蓄、保险和再分配三个基本功能。首先养老保险具有储蓄功能,退休金可以看做是个人工作的一种“延续报酬”,即使离开岗位雇主仍然提供相当或稍有降低的待遇水平。其次养老保险能够提供老年收入保障机制,防止老年人陷入贫困,保证老年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最后是养老保险的再分配功能,旨在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世界范围内,尽管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国家陆续开始了养老金私有化改革,然而绝大多数国家都还保留着具有较强再分配功能的现收现付制度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追溯社会保险的起源可以发现,养老保险与收入分配具有天然的联系。鉴于我国当前收入分配差距畸高不下的现实背景,为防止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养老保险制度设计应该更多肩负起调节居民收入再分配的功能。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为主体的城镇养老保险制度为国有企业改制保驾护航、保障城镇退休职工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及促进经济增长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该制度也面临多种困境:双轨制养老保险待差距遇扩大,助长了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在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制度转轨成本时出现财务支付危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替代率不断下降,多支柱养老保险建设未见成效;顶层制度设计出现个人账户财务难题和回归现收现付制两种争论等。这些问题影响了养老保险制度的正常运行,也减弱了民众对养老保险制度的信任度,有必要能对现有制度进行改革完善。本文一共分为八章。第一章是绪论,介绍本论文选题背景和写作意义,对研究中相关概念给予界定。本文研究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再分配效应,其中城镇养老保险是指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具有收入再分配的重要功能,以此避免老年贫困,促进经济和谐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缺乏多层次建设,统账结合制度既要承担公平性又要兼顾效率性,面对转制成本与隐性成本显化出现的支付危机,个人账户失去精算性质,统筹账户的再分配功能也无法较好发挥。本文对养老保险再分配效应进行分析,以此提出有效对策。第二章是养老保险再分配文献综述。国外对养老保险再分配研究开始于萨缪尔森和戴蒙德的代际交叠模型,此后的代际再分配都以此为研究基础。起初对养老保险再分配的研究集中于养老保险现收现付制度与基金积累制两种不同模式对再分配的影响以,后来关注集中于养老保险制度对国民消费、储蓄以及经济增长的影响,近年来对养老保险的研究有各个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性别之间的再分配实证研究、采用终生收入法对不同代际之间再分配的影响等。国内研究进程基本也是同样的轨迹,国内学者较多关注的是转轨成本所产生的代际间再分配和不同职业之间代内再分配的实证研究,还有养老保险再分配的影响因素。第三章陈述养老保险再分配的理论依据。首先从政治社会学角度论述再分配符合公平正义理论。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强调要帮助处境最困难人群,假设我们都处于无知之幕之后才能够实现公正的社会制度;罗默在罗尔斯正义论基础上补充了以“机会平等”、“应得正义”和“利益补偿”为核心的分配正义理论。诺齐克权利公平理论强调所得与转让的正义。所有的公平或者正义理论都支持养老保险再分配功能存在。然后从旧福利经济学和新福利经济学发展中证明再分配能够提高全民的福利。最后证明养老保险再分配的制度基础即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强调政府在养老保险再分配的意义。论文第四章客观分析影响养老保险再分配的因素及养老保险制度再分配传导机制。首先分析养老保险再分配的传导机制,主要是养老保险待遇计发传导机制和财政转移支付传导机制两个方面。然后分析养老保险制度参数设计对再分配效应的影响,包括覆盖面、缴费基数、缴费率、养老金待遇调整指数等。最后完成养老保险制度改变收入分布的数学证明。论文第五章对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再分配效应进行结构性分析,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在制度覆盖率、替代率和最终养老保险待遇都存在较大差距,养老保险扩大了两类人群收入分配差距,制度间呈现逆向再分配。然后比较养老保险制度内人群与制度外人群,政府对养老保险逐年增加的财政补贴来源于全体居民的税收财政,而制度外低收入人群无法享受,会产生制度内外人群之间的逆向再分配。最后通过不同地区制度赡养率的差别比较,说明不同地区存在由于劳动力流动产生的逆向再分配。第六章使用评价收入差距的最常用指标基尼系数来评价养老保险统筹账户的再分配效应。通过中国统计年鉴近8年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布数据来拟合工资分布,算出城镇居民收入基尼系数,然后按照现有缴费规定扣除养老保险,计算出缴费后基尼系数,再按照现有给付制度,算出经过养老保险调整后的基尼系数,三者进行比较,画出洛伦茨曲线。发现现有缴费制度由于缴费上下限设定缺陷扩大了收入差距,但是待遇给付后整体统筹制度是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的。第七章借鉴OECD国家和美国、德国以及瑞典国家具体养老保险制度设计经验。OECD国家公共养老金设计都具有很强的再分配功能,这些国家无一例外都建立了企业年金制度,来弥补第一支柱养老金替代率不足的问题,并且国家都承担起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的职能。德国的基本养老金通过对低收入群体各项减免缴费实现再分配功能,国家投入较多财政转移支付。美国OASDI计划采用纳税方式来进行融资,制度的强制性有法律保证,且通过缴费给付公式的设定保证再分配的实现。瑞典全民覆盖的,慷慨平等的养老保险模式为每位公民都提供了平等的老年保障。政府为了实现全民保障投入大量财政补贴,也面临沉重财务负担。这些经验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提供宝贵经验。最后第八章借鉴国际经验和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提出相应建议。首先,增强养老保险制度公平性设计,提高养老保险覆盖率,推进养老保险双轨制并轨进程;其次,加快企业年金建设,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保证第一层次基本养老保险再分配功能的实现;最后,优化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明确政府财政责任,适当降低养老保险缴费率,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李乐[8](2013)在《养老服务社会化中的地方政府职能优化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文中提出我国正处在社会发展转型期,推动政府实现相应发展的关键一环就是要实现政府职能体系的整体性优化。地方政府的职能优化和职能转变有联系,也有区别。它们的联系即都是政府为适应政治发展、社会转型等外部环境的变化,在政府职能方面采取的适应性调整行为;区别在于职能优化持有一种更加注重渐进性调适的态度和更宽的研究视角。这种渐进性调适,既可以在政府职能未发生转变的状态或正在转变的过程中开展,也可以在职能转变完成之后继续开展。本文认为,研究政府职能不能言必称“转变”,除开“转变”,还存在大量等待转变或不需要转变的状态。这些状态下应该对职能做些什么呢,职能优化应该是可以做的事情。养老服务社会化中的地方政府职能既是一种静态的结构,又表现为一种动态的过程。本文研究的分析框架以养老服务社会化作为地方政府的行动背景,以职能定位、职能配置、职能履行作为主体架构,研究主线是地方政府职能的整体性优化。“职能定位”为职能界定运行的范畴和轨道,本文在职能定位章中对养老服务社会化中上海地方政府职能定位进行了角色定位和职责定位的分类和梳理,并围绕职能定位不清的问题探讨了职能定位的两种单向度视角,即“以提供者为中心”和“以使用者为中心”的定位视角,指出这两种单向度的视角给地方政府职能定位带来偏差的问题。“职能配置”规定职能运行的内容和组织载体,本文在职能配置章中对养老服务社会化中上海地方政府职能配置进行了内容配置和分工配置的区分和梳理,继而探讨了职能配置方面存在政府内监管职能配置不足的问题。“职能履行”使职能在政府过程中付诸实践,职能履行章梳理了养老服务社会化中上海地方政府职能履行的运行特点,在城市治理行动者网络的视域中探讨了职能履行中的“协作梗阻”问题。在结尾章,针对职能定位提出了“提供者和使用者互动”的定位视角作为优化思路,对职能配置提出了全面加强监管职能、弥补结构性短缺的优化思路,对于职能履行提出了增强利益赋予、促进协作与自治相平衡的优化思路,最终归纳提出了地方政府职能整体性优化的核心内容是职能定位、职能配置和职能协作的系统优化的观点。
王汝志[9](2010)在《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的农民工是改革开放以后,伴随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而出现的一个新的社会群体。随着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的队伍越来越大。农民工的职业属于产业工人,但其户籍身份却是农民;农民工将青春年华献给了城镇建设,老来却被排斥在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之外。近年来,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有关农民工养老保险的政策,使农民工养老问题有了一线希望。然而,岁末年初出现的农民工彻夜排队,争相退保的现象,又使上述已经出台的政策经受了一次不小的考验。中国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向何处去?中国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当作何样的安排?论文在现有农民工养老保险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社会实际,围绕要不要建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什么样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如何建立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等三个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关于要不要建立中国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论文从必要性和可能性两个方面入手,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状、国际与国内、城市与农村相互对比的角度,对建立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条件进行了全面分析与测算,指出了中国建立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五个方面理由。第一,农民工的群体越来越大、结构悄然发生变化。国家统计局农村司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09年从业6个月以上的城市农民工为14533万人,乡镇农民工为8445万人。这样一来,全国农民工总量已经达到22978万人。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民工的规模还将会继续扩大。与此同时,农民工的结构也悄然变化,新生代农民工正在成为农民工的主力军。与传统的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表现出由亦工亦农向全职非农转变、由谋求生存向追求平等转变、由城乡流动向融入城市转变等新的特点。第二,农民工是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城镇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根据2005年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调查显示,农民工在建筑业、制造业和批发零售餐饮业中的比例分别达到80%、68%、52%。作为非正规就业重要组成的农民工群体对满足城镇居民多样化的劳务需求,塑造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低成本优势,提高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等都做出了巨大贡献。论文通过非正规就业与经济增长贡献关系的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每增加1万人的非正规就业人员,对第二、三产业的贡献值可以分别达到15.00亿元和13.51亿元。第三,农民工是城镇化过程的先行者,是不可忽视的消费群体。历史经验表明,城镇化是世界各国走向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为28.6岁,平均教育年限为8年(高于全国平均6年),28.2%的农民工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农民工是农村的精英,应该也必然是中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率先进入城镇的社会群体。但是,受制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及其养老保险体系的城乡分割,农民工难以真正融入城镇社会。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不仅能够提升农民工的城镇化的需求与能力,更能够使得解除了后顾之忧的农民工转化为新的消费群体,进而促进经济的良性循环,加速中国城镇化发展的进程。第四,传统农民工养老模式功能已经弱化,新的农民工养老模式尚待建立。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率达到17%),其中农村老年人占到2/3以上。人口老龄化是城镇和农村面临的共同难题,虽然农民工群体的流动导致城镇常住人口的老龄化程度有所减缓,但是却加剧了乡村的老龄化和高龄化程度。农民工收入低下(平均月收入只有1400元,2009年数据),除去生活消费和家庭支出后所剩无几。对老年风险意识淡薄的农民工来说,个人养老模式显然失去了基础和可能。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和土地经济功能的弱化,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也难以依靠。虽然我国逐渐建立了多层次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覆盖了城镇企业职工、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以及农民(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处于建设之中),但是农民工的养老风险却缺乏有效的制度安排,农民工成为未被养老保险制度覆盖的“边缘”群体。第五,建立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不仅是政府的一种责任,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经济条件。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把“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列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论文之所以将建立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确定为国家的一种政府责任,并且为履行这种责任而努力,主要理论依据有三点:一是中国已经具备建立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经济实力。从世界各国养老保险的发展历史看,绝大多数国家将建立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经济标准确定在人均GDP收入在2000美元以上,而我国目前人均GDP水平已经超过了13个欧盟国家及日本等亚洲国家和地区历史上建立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时的平均经济水平。二是公共产品供给需要均等化,保护民生,促进社会公平。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共产品属性决定政府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也决定了政府应该努力实现公共产品供给均等化,保护民生,促进社会公平。农民工受到“同工不同酬”“同城不同权”的不公平对待,绝大数农民工游离于现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之外。只有建立符合农民工特点和需求的养老保险制度,才能维护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三是为农民工建立养老保险制度符合“两个趋势”的发展规律。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在工业化初期,农业支持工业,是一个普遍的趋向;在工业化后期,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也是一个普遍趋向”的重要论断,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构建符合“两个趋势”的发展规律,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关于建立什么样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问题,论文的目的不是急于设计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制度框架及其具体内容,而是通过分析现行的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指出中国农民工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通过深圳地区农民工养老保险需求的调查数据,找出影响、制约农民工养老保险需求的关键因素;通过寻找可供借鉴的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国际经验,提出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原则,研究选择农民工养老保险的路径。论文通过对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方性的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或办法分析后发现,现行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除了在运行过程中存在部分农民工本身对制度认识的理解不透,用人单位对制度建立的动力不足,地方政府对制度完善的力度不够,农民工参保尚有困难等四个问题外,农民工养老保险在制度设计中还存在基数偏高、比例偏高、转移偏难等“两高一难”的问题;在制度建设中还存在缺乏制度建立的法律依据,缺乏全国统一的经营模式,缺乏与其它制度配套的管理办法等“三缺乏”现象。虽然国外在理论研究中很少使用“农民工”这一概念,但是大部分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历程中都曾出现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流动的问题。论文在梳理和比较国际社会特别是欧盟国家城镇化过程中为农村转移劳动力作出养老保险制度安排,并不断进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基础上,总结出我国在建立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中值得借鉴的三点经验:第一,主动为农村转移劳动力进行养老保险制度安排,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为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等国家所采取的一个共同的做法是:针对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农民流动的不同特点,对他们的养老保险问题做出合理的制度安排。流动农民养老保险的制度安排,不仅解决了农民养老问题的后顾之忧,同时也促进了本国城镇化建设的发展。第二,实行可累积性的养老保险制度设计,促进劳动力要素的合理流动。欧盟国家在流动就业人口养老保险制度中,通过实行参保期限和养老基金的累计,养老权益的“分段”计算,比例支付养老金待遇等原则,极大地促进了不同地区之间的劳动力要素的合理流动。第三,在坚持多支柱养老模式的前提下,重视发挥个人账户的作用。在世界银行倡导的“三支柱”(1994)、“五支柱”(2005)的养老保险思想指导下,世界各国纷纷改革传统的养老保险制度模式,个人帐户养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智利是实行个人账户养老保险模式的成功代表,并成为许多国家仿效的对象。在美国和德国,个人帐户的储蓄年金占退休职工的养老金待遇比重已经达到30%以上。论文以深圳市农民工养老保险需求的调研数据为基础,应用SPSS12.0专业统计分析软件,对农民工养老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和Logistic实证研究。定性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年龄为35-40岁、月收入为1500-3000元、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农民工表现出较强的养老保险需求;“收入太低,社保费用太高”等是影响农民工参保积极性的突出的因素。Logistic的实证研究表明,农民工的养老保险需求受到年龄、收入、就业状况、是否签订劳动合同等四个关键因素的影响:约束农民工养老保险需求的三个因素分别是农民工的缴费能力、企业的财务负担能力和政府的责任比例。论文对农民工养老保险是否需要独立运行?独立运行的制度保证是什么?以及是否需要“社会统筹”等实践中的问题,论文分别作出了回答。论文基于不同群体的养老保险待遇差异客观存在、城乡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事关社会公平与和谐等三大理由,认为独立运行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应该成为一种现实选择。目前,若将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既存在进入的门槛(高基数、高比例和15年的缴费年限),也存在转移接续上的技术难题。发生在广东地区农民工彻夜排队的退保现象,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对这一模式实践效果的否定回答。若将农民工纳入新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则存在着对农民工待遇不公平、养老保障水平低下、增加城市贫困、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等现实难于解决的问题。论文不同意“社会统筹”型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设计理由,一是农民工不应该承担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历史债务;二是防止逆向收入分配现象的发生;三是回避现行养老保险区域统筹而产生的转移接续难题。论文对2009年中央出台的《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进行了认真解读,对个人账户的农民工养老保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论文认为,选择“农民工所在城镇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作为缴费基数,一方面可以减轻农民工的缴费压力,另一方面可以为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对接创造条件;选择其“12%”作为企业缴费比例,一方面可以维护农民工养老权益,另一方面可以减轻企业的财务负担;选择其“4%~8%”的弹性比例作为个人缴费比例,可以实现“低水平、广覆盖”的农民工养老保险的近期目标。关于如何构建中国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问题,论文主要是通过分析新加坡和智利个人账户养老金,国内社会保障基金和企业年金的成功运营实践而受到启不。不论是新加坡和智利的个人账户养老基金运营管理模式,还是国内社会保障基金和企业年金的运营实践,无不向人们展示出:第一,养老基金的市场化运营比政府运营的效率更高;第二,通过政府来为农民工选择基金管理机构优于农民工个人自由选择;第三,政府应该为农民工养老基金运营的提供最低收益的担保。论文在分析养老保险公司参与农民工养老基金市场化运作具有一定的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两个创新性设计:一是对农民工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采取省级统筹。全国统一的制度设计能更好地体现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制度权威性和强制性,而农民工养老保险基金实行省级统一管理则更具现实性和可操作性,既回避了地方财政分割的难题,又符合基本养老保险实现省级统筹的政策发展趋势。二是对农民工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实行“3+1”模式。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择具有大型保险集团背景的专业化养老保险公司作为基金的“受托人”、“帐户管理人”和“投资管理人”,选择商业银行作为基金的“托管人”。“3+1”模式既可实现农民工养老基金的规模化运营,又能解决养老待遇发放的技术难题,同时还能实现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合作的“双赢”。论文依据北京、上海和深圳的调研数据,对农民工养老保险的运营成本和保障水平进行测算。测算的结果是:制度设计既增加了企业缴费负担,北京、上海、深圳的企业成本分别增加+88元、-8.7元、+114元,也增加了农民工的缴费负担。假定个人缴费比例为5%,那么,北京、上海、深圳的农民工个人成本分别增加+38元、+85元、+26元,但是,这样的增加幅度均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论文认为假设工资增长率为3%、基金投资的年收益率为4%,累积缴费年限为30年,平均余命为15年,那么,农民工个人帐户的养老金替代率将达到45.33%,符合国际劳工组织(ILO)公约第102号(1952年)的相关规定。如果农民工选择进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可以获得比个人帐户制度更高的养老待遇。以深圳市为例,如果农民工选择个人账户制度,累计缴费15年,个人帐户的养老金替代率仅为22.2%,远远低于城镇职工养老金替代率39.9%的水平。因此,农民工个人帐户养老保险模式是一种具有过渡性质的养老保险模式,最终会随着中国城镇化的深入和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统一而退出历史舞台。论文试图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1、在深圳地区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是否领薪”、“是否从事非正规就业”两个维度来对农民工进行分类,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不同类型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安排;2、论文以解读中央最近连续出台的《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2009.2征求意见稿)、《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2010.2)为基础,针对非正规就业的领薪农民工,提出全国统一的、完全积累的、个人帐户养老保险制度设计,制度设计更具操作性;3、论文在农民工养老保险全国统一制度设计的基础上,提出农民工养老基金实行省级管理的构想。基金的省级统一管理更具现实性和可操作性,既回避了地方财政分割的难题,又符合基本养老保险实现省级统筹的政策发展趋势;4、以企业年金运作模式为参照,提出了以养老保险公司为“受托人”、“帐户管理人”、“投资管理人”,商业银行为资金“托管人”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管理“3+1”模式,并对“3+1”模式的运作框架和管理流程进行了具体设计;5、运用SPSS12.0统计软件,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民工的养老需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运用Eviews软件,构建了非正规就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模型;对个人帐户养老保险制度下农民工的缴费能力、企业的负担能力和保障水平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受作者学识和能力的制约,论文对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的多学科综合研究尚不充分;对农民工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的有效监管模式还需要加强;对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涉及的相关事权和政府利益等问题的研究尚待深化。
郝勇[10](2012)在《养老金替代率适度水平的确定研究》文中认为在养老保险范畴内,养老金替代率是衡量养老保障水平的一个概念,是退休人员养老金与职工工资的比率,既与社会收入水平相关,又影响着养老金支付水平。它关系到每一位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国家与社会的负担能力,甚至关系到经济系统的稳态均衡、社会的和谐稳定等若干方面。因此,养老金替代率是各国政府在养老保险制度设计时必须考虑的关键因素。由于每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养老保险制度选择不同及其改革方向不同,养老金替代率适度水平的确定标准和确定方法就有所不同。我国现行的养老金替代率实际水平是否合理,以及合理的养老金替代率水平如何确定,是亟待深入探究的问题。从研究视角来说,在养老保险制度设计或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应从保障老年人的生活消费的角度,确定老年人的相对养老收益,确定相对稳定的养老金替代率;再根据养老金替代率的含义确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给付水平;进而根据养老基金平衡的原则,由给付水平确定养老金的缴交水平。从研究过程和方法来说,第一,依据相关研究成果的综述,运用数理分析方法,初步选择养老金替代率的影响因素,归纳关于养老金替代率的系统模块;第二,理论分析系统模块两两之间的作用机理,构建关于养老金替代率的多个因素共存的、平衡稳定的体系结构;第三,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构建养老金替代率的理论模型,确定体系中各因素变量及其关系;第四,基于理论模型,结合经济学弹性原理,进行养老金替代率适度水平的测算与确定;第五,基于替代率适度水平,进行养老保险体系其它关键参数的测算。构建的养老金替代率理论模型,内含用十一个观测变量反映的七个系统模块,以及六个直接效应、七个间接效应和三个总体效应,其是由最优结构方程模型的变量抽象和概念化后形成。其中,对于理论假设模型与实际观测数据的适配研究,采用宏观面板数据,使用一般化最小平方法进行参数估计,运用混合型结构方程模型得到较佳的效果。确定的养老金替代率是一个相对稳定值,当缴费年限介于35至40年、工资增长率介于5%至11%、记账利率介于3%至6%时,养老金替代率适度水平位于39%至56%。以养老金替代率的适度水平为目标,政府、单位与个人的基本养老保险责任分担比例应是1:3.3:2.2,三者分别为4.55%、15%、10%的缴费率最优组合具有可行性;若根据上年养老金水平调整养老金,调整幅度应为13至16%,若按上年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调整养老金,调整幅度应为90至100%。研究的创新内容主要有二个,一是通过梳理关键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构建概念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验证理论假设模型与实际观测数据的适配度,建立养老金替代率理论模型;二是以多因素决定的养老金替代率呈稳定性的动态变化为前提,根据经济学中弹性的微分含义,通过测度养老金替代率对其决定因素的敏感程度,确定养老金替代率的适度水平。
二、另辟中国城市养老体制的替代转轨方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另辟中国城市养老体制的替代转轨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H中心团体养老保障管理产品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1.3.4 研究框架 |
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团体养老保障管理产品概念界定 |
2.2 相关理论 |
2.2.1 市场营销组合理论 |
2.2.2 STP理论 |
3 H中心团体养老保障管理产品营销现状研究 |
3.1 JX养老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及其H中心简介 |
3.2 团体养老保障管理产品营销情况 |
3.3 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3.1 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
3.3.2 原因分析 |
4 团体养老保障管理产品营销环境分析 |
4.1 宏观环境PEST分析 |
4.1.1 政治环境 |
4.1.2 经济环境 |
4.1.3 社会文化环境 |
4.1.4 技术环境 |
4.2 微观环境SWOT分析 |
4.2.1 优势分析 |
4.2.2 劣势分析 |
4.2.3 机遇分析 |
4.2.4 威胁分析 |
4.2.5 SWOT分析总结 |
5 营销组合策略 |
5.1 基于STP的产品定位 |
5.1.1 市场细分 |
5.1.2 目标市场 |
5.1.3 市场定位 |
5.2 产品策略 |
5.2.1 养老金融生态圈 |
5.2.2 团体养老保障管理产品的品类创新 |
5.3 渠道策略 |
5.3.1 传统的线下渠道 |
5.3.2 线上渠道 |
5.3.3 渠道管理 |
5.4 促销策略 |
5.4.1 促销活动 |
5.4.2 人员推广 |
5.4.3 广告推广 |
5.4.4 公共关系 |
5.4.5 营业推广 |
5.5 价格策略维持 |
6 保障措施 |
6.1 组织保障 |
6.2 人才保障 |
6.3 资金保障 |
6.4 业务流程保障 |
6.5 技术保障 |
6.6 风险管理保障 |
7 结论与不足 |
7.1 结论 |
7.2 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城乡对比视角下养老保障、子女特征对中国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第二节 城乡差异 |
第三节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第一节 概念和理论视角 |
第二节 实证研究 |
第三节 文献评价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分析思路与研究框架 |
第二节 研究视角和研究假设 |
第三节 数据、变量与方法 |
第四章 现象描述 |
第一节 样本基本情况 |
第二节 养老保障、子女变量和劳动参与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五章 养老保障和劳动参与 |
第一节 养老保障类型、水平和劳动参与 |
第二节 参保对劳动参与的内生性问题及解决 |
第三节 城乡异质性分析 |
第六章 子女因素和劳动参与 |
第一节 子女特征和劳动参与 |
第二节 城乡异质性分析 |
第三节 代际异质性分析 |
第七章 子女特征对劳动参与影响的机制分析 |
第一节 子女特征对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机制 |
第二节 影响机制的再检验 |
第三节 城乡异质性分析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本文主要结论 |
第二节 讨论及政策意涵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我国养老保险缺口现状及弥补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图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养老保险 |
2.1.2 养老保险缺口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2.2.2 治理理论 |
2.2.3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
3 我国养老保险缺口现状分析 |
3.1 我国养老保险缺口现状 |
3.1.1 我国养老保险发展历程 |
3.1.2 我国养老金缺口现状 |
3.2 我国养老金缺口成因 |
3.2.1 人口老龄化加剧 |
3.2.2 原有养老金制度不完善 |
3.2.3 退休金设置存在问题 |
3.2.4 养老金保值增值难 |
3.3 我国养老金缺口风险分析 |
3.3.1 短期风险 |
3.3.2 长期风险 |
4 我国养老金缺口测算 |
4.1 模型构建 |
4.1.1 人口预测模型 |
4.1.2 养老金收取与发放人口预测模型 |
4.1.3 养老金缺口预测模型 |
4.2 数据说明 |
4.2.1 人口预测模型数据说明 |
4.2.2 养老金收取与发放人口预测模型数据说明 |
4.2.3 养老金缺口预测模型数据说明 |
4.3 数据测算 |
4.3.1 人口数据测算 |
4.3.2 养老金收支测算 |
4.3.3 养老金缺口测算 |
5 养老金缺口弥补方式研究 |
5.1 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 |
5.2 延迟职工退休年龄及领取养老金年龄 |
5.3 提高养老金投资收益率 |
5.4 提高政府补贴比例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养老金缺口与财政体制:理论分析、现实路径和改革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财政分权理论相关研究 |
1.2.2 养老金制度相关研究 |
1.2.3 养老金缺口相关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本文的创新点 |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2 基本概念和理论分析 |
2.1 基本概念 |
2.1.1 养老金相关概念 |
2.1.2 养老金缺口 |
2.1.3 事权与支出责任 |
2.2 理论分析 |
2.2.1 人口老龄化 |
2.2.2 改革转轨成本 |
2.2.3 人口代际公平 |
2.2.4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3 我国养老金缺口的现状和现存问题 |
3.1 我国养老金发展过程概述 |
3.1.1 我国养老金制度体系的发展变化 |
3.1.2 城镇和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演变 |
3.1.3 我国现行的养老金制度 |
3.2 我国养老金缺口的现状 |
3.2.1 我国养老金缺口的征缴收支 |
3.2.2 我国养老金缺口的财政补贴 |
3.2.3 我国养老金缺口的动态变化 |
3.2.4 我国养老金缺口的持续效应 |
3.2.5 我国养老金缺口的现状小结 |
3.3 我国养老金缺口的地域特征 |
4 我国养老金缺口的财政体制成因分析 |
4.1 我国养老金缺口事权划分成因分析 |
4.1.1 我国养老金事权划分历程 |
4.1.2 我国养老金事权划分现状 |
4.1.3 我国养老金事权划分现存问题 |
4.2 我国养老金缺口支出责任成因分析 |
4.2.1 我国养老金支出责任划分现状 |
4.2.2 我国养老金支出责任现存问题 |
4.3 我国养老金缺口现行制度成因分析 |
4.3.1 养老金转移支付制度 |
4.3.2 养老金预决算管理体制 |
4.4 我国养老金缺口统筹层次成因分析 |
4.4.1 养老金统筹层次的历程和现状 |
4.4.2 养老金保值增值能力 |
4.4.3 养老金的制度赡养率 |
5 结论和政策建议 |
5.1 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以法律手段保障养老金相关事权的清晰划分 |
5.2.2 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
5.2.3 规范养老金转移支付制度 |
5.2.4 完善养老保险的财政预算管理体制 |
5.2.5 提高养老金整体统筹层次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 选题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文章结构 |
(二) 研究方法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一章 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理论分析 |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一) 治理与治理理论 |
(二) 基层与基层治理 |
(三) 社区与社区治理 |
二、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的理论分析 |
(一) 社会治理的基本内涵 |
(二) 社会治理的任务方式 |
(三) 社会治理与治理的关系 |
三、我国社会治理与基层治理的西方理论来源 |
(一) 新公共管理理论 |
(二) 新公共服务理论 |
(三) 新制度变迁理论 |
(四) 自主治理理论 |
(五) 公共产品理论 |
(六) 西方理论来源对我国社会治理的启示 |
四、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社会治理理论分析 |
一、理论起点:始于“精细化”的三条逻辑线索 |
(一) 社会治理与供给侧改革共享的理论逻辑 |
(二) 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遵循的政策逻辑 |
(三) 社会个体化与经济新常态的现实逻辑 |
二、基本框架:基于“供给与需求”的社会治理分析 |
(一) 社会治理供给侧改革的基本要素 |
(二) 社会治理供给侧改革的主体构成 |
(三) 社会治理供给侧改革的治理结构 |
三、任务目标:成于“分享经济”的四大维度提升 |
(一) 社会剩余的“激活” |
(二) 社会产品的“三降” |
(三) 社会主体的“一去” |
(四) 社会制度的“一补” |
(五) 社会关系的“一改” |
四、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变迁与现状 |
一、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城市基层治理变迁 |
(一) 社会权力分化:从“全能控制型政府”到“有限服务型政府” |
(二) 基层需求演变:“街居制”管理到“社区型”治理 |
(三) 基层供给变化:从“同质性单位人”到“异质性社会人” |
二、从管控到管理:基层社会供给侧改革的先行探索 |
(一) 社会产品供给:行政主导型治理——上海模式 |
(二) 社会参与机会供给:合作型治理——沈阳模式 |
(三) 基层需求多元供给:自治型治理——武汉江汉区模式 |
三、从管理到治理:我国基层社会治理供给侧改革的现状格局 |
(一) 治理结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 |
(二) 治理体制:基层群众民主自治 |
(三) 治理基础:基层党建核心领导 |
(四) 治理方式:合作协商多向互动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个案分析:成都市锦江区社会治理改革创新样本 |
一、调研综述与基本结论 |
(一) 基本情况 |
(二) 社会体制改革的总体满意度 |
(三) 社区治理的总体参与情况 |
(四) 基层党组织与居民互动 |
(五) 民生服务的综合评价与期望 |
二、锦江区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举措 |
(一) 街道体制改革的基本理念 |
(二) 街道体制改革的制度设计 |
(三) 街道体制改革的职能界定 |
三、双桂街道社区治理创新实践——成长于“家”文化中的社区自治 |
(一) 问题缘起与相关背景 |
(二) “双桂实践”的核心理念与举措 |
(三) “双桂实践”的具体实践与探索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个案分析:上海自贸区社会参与委员会改革试点的困境与成因 |
一、个案背景介绍 |
(一) 研究背景简介 |
(二) 个案选择原因 |
(三) 调研情况说明 |
二、社会参与委员会改革试点解析与困境表现 |
(一) 发展溯源:多元治理共同监督的治理要求 |
(二) 机制实质:承接政府职能的治理平台 |
(三) 困境的三重表现 |
三、社会参与委员会改革试点困境的供需成因 |
(一) 理论上的先天短板:治理要素供给上的不充分 |
(二) 实践中的发展制约:治理需求供给上的不匹配 |
四、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社会治理供给侧改革对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启示 |
一、社会治理理论供给:治理理论本土化与适用性反思 |
(一) 治理创新应符合基本的学理判断 |
(二) 理论适用性需要进行本土化调试 |
二、治理创新实践供给:基层治理系统化与模式化反思 |
(一) 整体协调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必要性 |
(二) 谨慎对待基层治理探索模式化的取向 |
三、制度创新供给:社会治理制度化与约束性反思 |
(一) 制度成本考量是制度创新的关键 |
(二) 威权核心在场是制度创新的保障 |
四、社会主体创新供给:供给的多中心化与结构性反思 |
(一) 原子化个体对基层社会治理带来的极化挑战 |
(二) 新兴主体对治理力量结构造成的替代性冲击 |
结论 |
一、研究结论 |
二、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个人学术成果 |
附录 |
(6)延退背景下发挥商业养老保险保障作用的方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的方法及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的内容 |
1.4.1 确定研究对象 |
1.4.2 确定研究内容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关于养老保障体系的研究 |
2.2 关于养老金缺口的研究 |
2.3 关于商业养老保险重要支柱作用的研究 |
2.4 关于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必要性和可行性的研究 |
2.5 关于商业养老保险精算方面的研究 |
第三章 延退背景下发挥商业养老保险保障作用的必要性分析 |
3.1 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
3.1.1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 |
3.1.2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 |
3.1.3 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 |
3.2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困境 |
3.2.1 低征缴率 |
3.2.2 老龄化人口导致养老金需求不断增加 |
3.3 养老金收支缺口现状分析 |
3.3.1 养老金收支缺口对比 |
3.3.2 养老金收支缺口预测 |
第四章 延退背景下发挥商业养老保险保障作用的可行性研究 |
4.1 商业养老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与地位 |
4.2 商业养老保险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
4.2.1 宣传力度不够 |
4.2.2 政府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缺失 |
4.2.3 销售服务缺乏专业化 |
4.3 我国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SWOT分析 |
4.3.1 商业养老保险自身优势分析 |
4.3.2 商业养老保险自身劣势分析 |
4.3.3 我国发展商业养老保险机会分析 |
4.3.4 我国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威胁分析 |
4.4 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的影响因素定性分析 |
4.4.1 经济因素 |
4.4.2 人口因素 |
4.4.3 制度因素 |
4.5 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商业养老保险发展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
4.5.1 商业养老保险发展影响因素面板数据模型的建立 |
4.5.2 影响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的变量和数据的选取 |
4.5.3 面板数据模型定量分析 |
4.5.4 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结果分析 |
第五章 基于不同延退方案发挥商业养老保险保障作用的精算模型分析 |
5.1 延迟退休方案的提出 |
5.1.1 出台背景—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重 |
5.1.2 公众关注—退休待遇与年轻人就业 |
5.2 关于三种不同延迟退休方案的对比分析 |
5.2.1 延迟领取养老金方案 |
5.2.2 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 |
5.2.3 其他学者方案 |
5.3 商业养老保险与延迟退休方案相互配合的效应 |
5.4 延迟领取养老金方案下发挥商业养老保险保障作用精算模型分析 |
5.4.1 一次性领取养老金的保费精算模型 |
5.4.2 一年多次给付的养老金保费精算模型 |
5.4.3 附加保费 |
5.5 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下发挥商业养老保险保障作用精算模型分析——替代率精算模型 |
5.5.1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分析 |
5.5.2 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下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替代率模型分析 |
5.6 两种延退方案下商业养老保险保障作用分析 |
第六章 延退背景下发挥商业养老保险保障作用的政策建议 |
6.1 关于加强监管 |
6.1.1 加强对整个养老金体系的监管 |
6.1.2 加强对保险公司的监管 |
6.1.3 加强对保险从业人员的监管 |
6.2 关于税收优惠政策 |
6.2.1 划分养老保险税收优惠的时点 |
6.2.2 加大养老保险税收优惠力度 |
6.2.3 扩大养老保险税收优惠地区 |
6.3 关于培育市场 |
6.3.1 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市场的规范化 |
6.3.2 加大宣传力度,培养大众的保险意识 |
6.3.3 根据投保者的不同需求,分层次设计保险产品 |
6.4 关于产品创新 |
6.4.1 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险产品创新机制 |
6.4.2 灵活设计养老保险产品类型 |
6.4.3 丰富养老保险产品种类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7)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再分配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凸显 |
1.1.2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全面深化 |
1.2 写作意义 |
1.2.1 优化养老保险制度设计 |
1.2.2 避免老年贫困 |
1.2.3 提升养老保险公平理念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养老保险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2 收入分配及再分配的概念 |
1.4 研究逻辑 |
1.5 研究方法 |
1.6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2 文献综述 |
2.1 养老保险再分配国内文献综述 |
2.1.1 养老保险制度再分配的形式 |
2.1.2 养老保险制度模式对再分配的影响 |
2.1.3 我国统账结合制度的再分配效果 |
2.1.4 影响我国养老保险再分配效应因素分析 |
2.2 养老保险再分配国外文献综述 |
2.2.1 再分配理论发展历程 |
2.2.2 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理由 |
2.2.3 基金制养老保险制度的代际再分配效应 |
2.2.4 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代际再分配效应 |
2.3 研究综述评价 |
3 再分配的理论基础 |
3.1 政治学理论基础:公平正义 |
3.1.1 罗尔斯的正义理论 |
3.1.2 罗默分配正义理论 |
3.1.3 诺齐克过程公平理论 |
3.2 经济学理论基础:福利经济学 |
3.2.1 旧福利经济学理论 |
3.2.2 新福利经济学 |
3.3 制度基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3.4 本章小结 |
4 养老保险再分配影响因素及传导机制分析 |
4.1 养老保险制度再分配调节机制 |
4.1.1 财政转移支付再分配传导机制 |
4.1.2 养老保险待遇给付传导机制 |
4.2 养老保险制度参数对再分配影响分析 |
4.2.1 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 |
4.2.2 养老保险缴费基数 |
4.2.3 养老保险缴费率 |
4.2.4 养老金待遇调整指数 |
4.2.5 养老保险统筹层次 |
4.2.6 通货膨胀对养老保险再分配效应影响 |
4.3 养老保险再分配传导机制公式证明 |
4.4 本章结论 |
5 养老保险再分配效应结构性分析 |
5.1 养老保险双轨制再分配效应分析 |
5.1.1 制度覆盖率对再分配影响 |
5.1.2 养老保险替代率再分配效应 |
5.1.3 养老保险待遇再分配效应 |
5.2 养老保险制度参与再分配效应研究 |
5.3 制度赡养率地区间再分配效应 |
5.3.1 地区间制度赡养率差异 |
5.3.2 制度赡养率再分配效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养老保险再分配:基于基尼系数分析 |
6.1 研究方法及相关数据 |
6.2 养老保险缴费再分配效应分析 |
6.2.1 缴费再分配系数计算 |
6.2.2 对现有缴费制度的修正 |
6.3 养老保险制度再分配效应计算 |
6.4 本章小结 |
7 养老保险再分配国际经验借鉴 |
7.1 OECD国家总体养老保险再分配经验借鉴 |
7.2 德国养老保险制度经验借鉴 |
7.3 美国养老保险制度经验借鉴 |
7.4 瑞典养老保险制度经验借鉴 |
7.5 本章结论 |
8 增强我国养老保险再分配效应对策建议 |
8.1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设计应增强公平性 |
8.1.1 提高养老保险制度覆盖率 |
8.1.2 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并轨改革 |
8.1.3 提高养老保险统筹层次 |
8.2 适当降低养老保险制度缴费率 |
8.2.1 现有养老保险缴费费率过高 |
8.2.2 适当降低养老保险缴费率的途径 |
8.3 发展企业年金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 |
8.4 优化政府财政转移支付模式 |
8.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8)养老服务社会化中的地方政府职能优化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图表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核心问题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地方政府职能的有关概念 |
1.2.2 养老服务社会化的有关概念 |
1.3 研究综述 |
1.3.1 养老服务社会化研究 |
1.3.2 地方政府职能研究 |
1.3.3 养老服务社会化中地方政府职能研究 |
1.3.4 简要评价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理论基础 |
2.1.1 公共服务理论 |
2.1.2 政府职能理论 |
2.1.3 地方治理理论 |
2.2 分析框架 |
第3章 养老服务社会化与地方政府养老服务职能变迁 |
3.1 养老服务社会化的形成 |
3.1.1 我国养老服务的历史形态 |
3.1.2 上海养老服务历史传统的主要特征 |
3.1.3 社会福利社会化催生养老服务社会化 |
3.2 养老服务社会化的体系建设 |
3.2.1 公共问题的维度与特征 |
3.2.2 构建养老服务社会化体系 |
3.2.3 养老社会化服务机构的具体种类 |
3.3 上海地方政府养老服务职能变迁概况 |
3.3.1 承担“拾遗补缺”型养老福利服务(1949-1978年) |
3.3.2 初步探索机构养老服务主体多元化(1979-1997年) |
3.3.3 统筹推进养老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1998年至今) |
第4章 养老服务社会化中的地方政府职能定位分析 |
4.1 职能定位的理论依据 |
4.1.1 职能定位的含义 |
4.1.2 养老服务生产和供给的分离 |
4.2 职能定位的应然内涵:角色定位和职责定位的统一体 |
4.2.1 养老服务社会化中上海地方政府职能定位的制度框架 |
4.2.2 养老服务社会化中上海地方政府职能定位的应然内涵 |
4.3 职能定位不清的探因:定位视角的单向性 |
4.3.1 职能定位不清的“边界模糊困境” |
4.3.2 职能定位的两种视角:公共服务提供理论的启示 |
4.3.3 以提供者为中心的职能定位视角 |
4.3.4 以使用者为中心的职能定位视角 |
第5章 养老服务社会化中的地方政府职能配置分析 |
5.1 职能配置的原则与方式 |
5.1.1 地方政府职能配置的原则与依据 |
5.1.2 地方政府职能配置的方式与途径 |
5.2 职能配置的应然内涵:职能内容配置与分工配置的统一体 |
5.2.1 国家和上海地方层面制度框架对职能配置的规定 |
5.2.2 养老服务社会化中上海地方政府的职能内容配置 |
5.2.3 养老服务社会化中上海地方政府的职能分工配置 |
5.3 职能配置的结构性失衡:政府内监管的短缺 |
5.3.1 养老服务社会化中上海地方政府职能配置的特点 |
5.3.2 政府内监管职能配置的相对短缺 |
5.3.3 政府内监管职能配置短缺的主要成因 |
第6章 养老服务社会化中的地方政府职能履行分析 |
6.1 职能履行的基本原则和运行范畴 |
6.1.1 地方政府职能履行的基本原则 |
6.1.2 上海地方政府针对各类型养老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职能履行 |
6.1.3 上海地方政府针对养老服务业各种属性行政客体的职能履行 |
6.2 行动者网络视域中的地方政府职能履行 |
6.2.1 行动者网络理论的适用性 |
6.2.2 地方政府履行监管职能与服务职能的案例 |
6.3 职能履行中的“协作梗阻”问题 |
6.3.1 职能履行“协作梗阻”的形成 |
6.3.2 职能履行“协作梗阻”的成因 |
第7章 养老服务社会化中的地方政府职能优化 |
7.1 职能定位优化思路:以提供者与使用者互动的视角 |
7.1.1 借鉴服务质量管理论的互动模式 |
7.1.2 优化机制:角色期待与角色认知的互动 |
7.2 职能配置优化思路:全面加强监管职能配置 |
7.2.1 在政府内监管方面加大赋权 |
7.2.2 提高政府内监管职能配置的法制化程度 |
7.2.3 协同提高政府监管职能和服务职能的配置质量 |
7.3 职能履行优化思路:增强利益赋予与促进协作适度 |
7.3.1 增强利益赋予 |
7.3.2 协作和自治的平衡 |
结语 |
附录一:新修订《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有关条文 |
附录二:上海市政府2013年民生实事项目及相关职能分工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研究文献回顾 |
二、研究文献评述 |
第四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研究边界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边界 |
第五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路线 |
第六节 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 |
二、不足 |
第一章 农民工及其养老风险 |
第一节 农民工的产生及其历史地位 |
一、农民工的产生与发展 |
二、农民工的基本特征 |
三、农民工的非正规就业 |
第二节 农民工与城镇化 |
一、农民工的城镇化转移 |
二、农民工城镇化的有效需求不足 |
第三节 农民工的老年风险 |
一、人口老龄化 |
二、农民工的老年风险分析 |
第四节 农民工的养老危机 |
一、传统养老模式功能衰退 |
二、农民工的社会养老危机 |
第二章 养老保险制度的理论及其经营模式 |
第一节 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理论 |
一、风险理论 |
二、社会保障理论 |
三、消费理论 |
四、制度变迁理论 |
五、效率理论 |
六、多支柱理论 |
第二节 养老保险制度的经营模式 |
一、DB型、DC型和混合型养老保险制度 |
二、现收现付制、完全基金制以及部分积累制 |
三、现收现付制与完全基金制的运行机理 |
第三章 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历史变迁 |
第一节 各有千秋的地方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 |
一、深圳市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剖析 |
二、北京、上海、深圳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模式的比较 |
第二节 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分析 |
一、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的现状和问题 |
二、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设计的缺陷 |
三、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供给的三不足和三缺乏 |
第三节 中央关于农民工养老保险的政策 |
一、中央关于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的政策 |
二、《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2009,征求意见稿)解读 |
三、《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引发农民工退保 |
第四章 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国际经验 |
第一节 国际社会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养老保险制度安排与借鉴 |
一、欧美国家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供给 |
二、农村转移劳动力养老保险的相关制度 |
三、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殊背景 |
四、建立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借鉴 |
第二节 欧盟对移民养老保险的制度安排及借鉴 |
一、欧盟对移民养老保险问题的原则态度 |
二、欧盟对移民养老保险的制度安排 |
三、欧盟对移民养老保险的制度安排的原则借鉴 |
第三节 世界各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共同动因和趋势 |
一、世界各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共同动因 |
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趋势 |
第五章 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市场需求 |
第一节 农民工养老保险需求的社会调查 |
一、农民工对养老保险的需求与期望 |
二、农民工养老保险需求的定性分析 |
第二节 农民工养老保险需求的LOGISTIC分析 |
一、影响农民工养老保险需求的因素 |
二、数据处理及变量说明 |
三、数据输出与结论 |
第三节 农民工养老保险需求的约束因素 |
一、农民工的缴费能力 |
二、企业的负担能力 |
三、政府的责任 |
第六章 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制度设计与路径选择 |
第一节 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制度设计 |
一、农民工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 |
二、农民工养老保险与农村养老保险 |
三、农民工养老保险独立运行的制度设计 |
四、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 |
第二节 农民工养老保险的路径选择 |
一、农民工的分类与养老保险制度安排 |
二、农民工养老保险的路径选择—"个人账户" |
三、农民工个人帐户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要件 |
四、个人帐户制度与其他养老保险制度的对接 |
五、农民工个人帐户养老制度设计的基础条件 |
第七章 农民工个人帐户养老基金的运营管理 |
第一节 新加坡和智利个人帐户基金的运营管理 |
一、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模式 |
二、智利的私营化管理模式 |
三、比较与借鉴 |
第二节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和企业年金实践与思考 |
一、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及其投资运营 |
二、企业年金及其运营管理 |
三、农民工个人帐户基金运营管理的思考 |
第三节 基于商业保险平台的农民工养老基金的市场化运营 |
一、农民工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的不同观点 |
二、保险公司参与农民工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的优势分析 |
三、养老保险的商业化是国际养老保险的重要取向 |
第四节 农民工个人账户养老基金运营管理的"3+1"模式 |
一、养老保险公司参与企业年金运营管理的"3+1"模式 |
二、农民工个人帐户基金运营管理的模式设计 |
第八章 农民工养老保险的运营成本与保障水平 |
第一节 农民工养老保险的运营成本分析 |
一、制度设计对企业成本的影响 |
二、制度设计对农民工个人成本的影响 |
三、制度设计对政府财政支持的估算 |
第二节 农民工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测算 |
一、养老金替代率及其影响因素 |
二、农民工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分析 |
三、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对接与保障水平比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调查问卷) |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
(10)养老金替代率适度水平的确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图清单 |
表清单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主要问题 |
1.3 研究目标与基本思路 |
1.4 主要内容及关键问题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 研究特色与创新观点 |
2 养老金替代率及其适度水平的研究综述 |
2.1 养老保险制度的研究综述 |
2.2 养老保险保障水平的研究综述 |
2.3 养老金替代率适度水平的研究综述 |
2.4 国内外研究的综合评价 |
3 养老金替代率的影响因素 |
3.1 养老金替代率影响因素的研究框架 |
3.2 经济发展水平对养老金替代率影响的数理分析 |
3.3 社会消费水平对养老金替代率影响的数理分析 |
3.4 人口老龄化程度对养老金替代率影响的数理分析 |
3.5 养老保险制度因素对养老金替代率影响的数理分析 |
3.6 居民养老投资与财政收支对养老金替代率影响的数理分析 |
4 养老金替代率的理论模型 |
4.1 养老金替代率的概念模型 |
4.2 理论模型的基本思路 |
4.3 结构方程模型的基本原理 |
4.4 理论假设模型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4.5 路径因果模型及路径分析 |
4.6 理论模型及其评析 |
5 养老金替代率适度水平的数值测算 |
5.1 测算的基础条件分析 |
5.2 养老金替代率模型及分析 |
5.3 养老金替代率的弹性及分析 |
5.4 养老金替代率适度水平的确定 |
5.5 研究结果比较及研究结论 |
6 基于养老金替代率适度水平的制度参数 |
6.1 基本养老保险责任主体的费用分担 |
6.2 养老金调整的适度性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另辟中国城市养老体制的替代转轨方案(论文参考文献)
- [1]H中心团体养老保障管理产品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研究[D]. 李艳菲. 河北经贸大学, 2021(12)
- [2]城乡对比视角下养老保障、子女特征对中国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研究[D]. 朱艳婷. 南京大学, 2020(09)
- [3]我国养老保险缺口现状及弥补方式研究[D]. 于天鲲.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4]养老金缺口与财政体制:理论分析、现实路径和改革方向[D]. 陈熹. 东北财经大学, 2018(06)
- [5]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研究[D]. 唐双捷.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6]延退背景下发挥商业养老保险保障作用的方案设计[D]. 刘帆.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7
- [7]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再分配效应研究[D]. 申小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6(08)
- [8]养老服务社会化中的地方政府职能优化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D]. 李乐. 复旦大学, 2013(03)
- [9]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 王汝志. 武汉大学, 2010(05)
- [10]养老金替代率适度水平的确定研究[D]. 郝勇. 中国矿业大学, 2012(05)
标签:养老保险论文; 养老金论文; 2017上海退休人员养老金论文; 新农保论文; 上海养老金调整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