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ENSION掀起新世纪音乐浪潮(论文文献综述)
董德[1](2020)在《中国大陆当代新民谣音乐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书写的新民谣音乐是现代流行音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别于传统民歌及流传在民间的歌谣,这种区别既体现在乐理学概念上,又彰显于生产、传播机制中。新民谣音乐起源于西方并历经现代化蜕变,具有工业化生产、媒介化推广、商品化流通、全球化共享的特征。西方传统民谣(ballad)以抒情性与叙事性的传统深刻影响了美国乡村音乐与现代民谣的发展,并为其镌刻上人文性与批判性的印记。20世纪60年代美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的多元、繁荣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以鲍勃·迪伦为代表的现代民谣音乐(folk)的流行,促使其完成精神内核的嬗变,最终成为西方现代知识分子表达思想情感、介入社会世务、开展社会文化批判的媒介与武器,传承并发扬了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中国大陆新民谣音乐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受西方民谣音乐形式与台湾现代民歌音乐文化内涵影响所产生,它是以木吉他、口琴为伴奏乐器,以自然质朴的方式歌唱,反映宗教、生活、工作、战争等内容的音乐类型。新民谣音乐具有较强的吟唱感,丰富的文化内涵,深邃的精神空间。它最重要的特征是批判性,不同于校园民谣的风花雪月,正是这种深入大众生活,从边缘涌向主流的小众音乐,以它历久弥新的人文传统、批判精神、审美特征使其极具研究价值与意义。本文试图在文化视域内研究新民谣音乐,论文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部分重点阐述了论文研究的背景、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方法与意义。民谣音乐是流行音乐众多分支中唯一得到诺贝尔文学奖关注的音乐类型,具有悠远的历史传统、人文属性、审美特征,在人类历史和生活中承担着记录历史、反映时代、关照思想情感、塑造精神家园的使命。新民谣音乐的本质与功能为论文研究奠定合理基础,建立科学前提。如何引导其扎根于中国大地,葆有其本质的同时发挥其功能成为亟待破解的难题。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文献资料出发,以史为鉴、以史为脉,找准源头,全面彻底梳理新民谣音乐在中国大地落地、生根、发展的历程,精准把握其与中国经济、文化、社会之间的互动,更要深入音乐系统内部,回归其本质与功能。第一章,新民谣音乐概念梳理及文化研究视阈。整体由外到内追寻中国大陆新民谣音乐的起源和衍变,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的中心之后,英国的新教伦理传统也随之被美国的消费主义浪潮取代。后现代主义消费浪潮对世界的影响甚至主导并不局限于经济结构形式,而是深入文化内在肌理,并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引发后工业时代的文化矛盾和文化焦虑,导致亚文化现象异军突起。第二章,新民谣音乐的时空流脉。鲍勃?迪伦赋予现代民谣音乐的意义,不仅影响着美国民谣的发展也对中国大陆新民谣音乐产生了深远的文化影响。西方现代民谣经台湾现代民歌运动以及校园民谣影响后,于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大陆形成校园民谣,为21世纪新民谣音乐的复兴奠定了音乐与文化基础。第三章,新民谣音乐的题材分类与文化内涵。本文将新民谣音乐划分为五大类别,每一种类的背后都承载着不同的文化意蕴。新民谣音乐作为一种音乐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现代化的制约,在审美的独立与救赎中砥砺前行。其精英文化立场的批判思考突破了大众性的商业桎梏,并在当下启迪着有文化自觉的大众的心灵。新民谣独树一帜的歌唱美学:唯美与粗粝。两种截然相反的声音色彩形成了演唱中的文化性。第四章,新民谣音乐创作群文化身份分析。在全球化语境与中国大陆现代化时代背景下,新民谣唱作人依然固守民谣音乐的人文传统,坚持开展诗性批判,这些人以鲜明的文化身份占领中国大陆分众音乐市场。除此之外,新民谣音乐积极开掘本土民歌资源,将少数民族音乐与地方民歌等音乐元素融入到作品创作中,与社会现代化的合流是中国大陆新民谣音乐乃至民间音乐现代化转型的必由之路。第五章,新民谣音乐接受群文化心理解读。亨利?詹金斯提出的参与文化概念有助于理解以新民谣音乐为代表的粉丝社群意义生产的狂热现象。尽管这种文化是非正式指导关系,但其培养和训练公众的文化判断力与审美能力却是极为出色的。值得注意的是,新民谣音乐的接受群相较于流行音乐其他风格类型更显现出一种精英意识:即通过传播新民谣歌曲介入社会批判,通过解读新民谣歌曲获得自我价值的动力。第六章,新民谣音乐的文化价值及影响。中国大陆新民谣音乐突破了民谣音乐以往的惯性与水准,契合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审美现代性,利用媒介技术与平台进行传播,扩大影响范围及其受众群体,坚持艺术自律,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新民谣唱作人以美育人,向受众展示出自身独有的文化立场、批判精神和人生意味。在艺术的自律中重建多元音乐文化,激活了流行音乐创作的边缘活力。中国大陆新民谣音乐在自律与他律之间的挣扎中与流行音乐合谋共同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解放了中国民歌和文学。其早已超越了音乐的形态,成为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象征和意义符号。只有正确看待、理解和处理人文传统、审美特性与社会现代化,尤其是市场化、商业化之间的关系问题,才能避免新民谣音乐沦为消费和娱乐的工具,充分发挥其记录时代、审美育人的文化功能。
陶韵嘉[2](2020)在《2000年以来初中音乐课程标准及教材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2000年正式启动,至今已持续了二十年。这二十年间,初中音乐课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音乐课程标准和教材也得到了不断地深化和发展。音乐课程标准是国家统一颁布的有关音乐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而教材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从课标和教材入手研究初中音乐课程能够全方位地认识初中音乐课程的发展。随着音乐课改的推进,国家教育部自2000年来先后印发了三部有关初中音乐教育的指导文件,分别是2000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音乐教学大纲(修订稿)》(文中简称《大纲修订稿》)、2001年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文中简称《课程标准(实验稿)》以及2011年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文中简称《音乐新课标》)。依据三部文件的特征及颁布时间,笔者将这20年来的初中音乐课程发展分为“过渡期”、“实验期”、“深化与发展期”三个时期,并对三个不同时期的音乐课标和个别音乐教材进行详尽的分析和研究。结合文献研究、比较研究等多种方法,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梳理,在对课标和教材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全面认识2000年以来初中音乐课程的发展,并指出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求总结出某些带有规律性的经验和教训,为践行新课改理念做出自己的贡献。
白宇鹏[3](2020)在《久石让钢琴曲专辑《Encore》作品风格性和声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久石让(Joe Hisaishi,ひさいしじょう),日本着名作曲家、钢琴家。他的音乐作品多为电影配乐,以其婉转动听的旋律与幽雅美妙的和声而着称。由他配乐的电影作品不胜枚举,尤其是与宫崎骏吉卜力动画工作室长达几十年亲密无间的合作所创作的大量作品,感动了世界,被世人称赞。他的音乐能成为当代音乐的翘楚,主要体现在他作品中“融合”了传统和现代音乐的因素和特质:传统和声及作曲技术、近现代民族调式和声及朗朗上口的旋律、不同叠置和弦、以及流行音乐节奏、音调等。他的作品融合了东、西方音乐的精华,适应当代人的审美,体现出了民族性与世界性融合的音乐内涵。本文以久石让2002年修订改编的钢琴专辑——《Encore》为研究对象,从作品的旋律、和弦、和声以及音乐审美四个方向来探究他在商业性影视音乐以及作曲领域取得成功奥秘。
韩婧[4](2019)在《试论德彪西与拉威尔的钢琴音乐特征 ——以《水中倒影》与《水之嬉戏》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德彪西与拉威尔都是十九世纪末杰出的法国作曲家。两人同时受到相同文艺思潮与相同社会背景的影响,并都大胆地挑战了传统的学院模式,这令他们的创作必然会有相似之处。因此,许多人片面的将拉威尔看成德彪西的模仿者,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拉威尔虽与德彪西一样,都具有印象主义音乐创作的特征,但不同的是,德彪西的钢琴创作为了打破传统规则,运用了别出心裁的创作手法,包括曲式结构、和声织体、音响色彩等因素,使他的作品完全脱离了过去的传统模式,开创了全新的风貌;而拉威尔的钢琴创作虽然也运用了印象主义的创作手法,但他同时继承了古典主义音乐的因素,并没有完全摆脱古典形式和严谨的规则,令古典主义音乐的原则与印象主义音乐的特征在他的作品里有机融合。本文从《水中倒影》与《水之嬉戏》这两首描写水的相同题材的作品入手,试图阐述两位作曲家之间的不同之处。德彪西的《水中倒影》是他比较成熟的作品之一,他用一句话来形容这部作品:“这部音乐体现了和声组织、变化方面的新发现。”拉威尔的《水之嬉戏》是其在学生时代所作,这首作品很明显的体现出早期拉威尔己经形成了自己的音乐风格。笔者试从这两部作品来分析德彪西与拉威尔钢琴音乐创作中的共性与个性,来探寻两位作曲家之间创作的特征。全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章阐述印象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由此引出印象主义音乐的来源及其特征;第二章分别阐述德彪西与拉威尔钢琴音乐创作的特征,以及两位作曲家对欧洲钢琴音乐和中国近现代钢琴音乐的创作所带来的启示:第三章具体分析两位作曲家的代表作品《水中倒影》与《水之嬉戏》创作的特征,从和声、曲式、旋律、织体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性研究;第四章以笔者实际演奏的角度,来进一步阐述《水中倒影》与《水之嬉戏》在演奏中的心得体会,对触键的把握、踏板的应用、及节奏的准确性等高难度技巧突破做了归纳性总结,并甄选出几位来自不同国家的着名钢琴家所演奏的版本进行了分析。印象主义音乐虽然盛行的时间不长,但却打开了二十世纪的音乐大门,令欧洲音乐向西方现代音乐跨出了重要一步,而作为代表人物的德彪西与拉威尔,让印象主义音乐具有了现代音乐的特点,为西方现代音乐做出了重要铺垫。而对于中国近现代的音乐来说,印象主义音乐与中国传统艺术的意境创作不谋而合,可以说对中国近现代音乐产生了巨大影响。
邱健[5](2018)在《从乐歌到摇滚:歌-诗的语言漂移研究》文中指出“歌-诗”研究是件有意义的事情,它处于文学与音乐的交叉地带。但遗憾的是,文学史、音乐史在对其进行讨论时往往只注重各自熟悉的部分,这就让本来为一体的“歌-诗”出现了研究和阐释的断裂。本文试图对二十世纪中国文人创作的主流“歌-诗”的诗意生成和表达系统进行研究,以求在学科之间找到诗意会通的可能。“语言漂移说”是当代诗人、学者李森提出的艺术哲学(诗学)方法论,这个理论认为,语言、心灵与世界三位一体的稳定性假设值得怀疑,语言既非形而上的,亦非形而下的,而是处于“形而中”的独立存在状态(“形而中”亦是李森提出的哲学概念)。语言建构了心灵,图示了世界,它是歌-诗的呈现方式。但语言是不稳定的和非本质的,它时刻处在漂移状态中。如果承认诗意的生发源自语言的配置,那诗意也就随着语言的漂移而漂移。本论文的总体架构是:从结构整合来领会“歌-诗”的整体性,从身份确认来解析“歌-诗”配置的共同体,从语言漂移来考察“歌-诗”所穿越的诸多领域。在这种探讨中“歌-诗”语言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静态的文本,二是动态的表演。文本主要涉及歌词、音乐,表演主要涉及唱法。对这三者进行技术性分析是必要的,但核心问题是研究它们的变化以及诗意生成。笔者将以中国二十世纪的歌-诗发展为线索,挑选出代表性的作品进行讨论。中国现代歌-诗是在依声填词的学堂乐歌中起步的,晚清的社会变革以及西方音乐的传入改变了既有的语言配置。音乐的现代性启蒙让人们听到了“歌”之新。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白话文的推广改变了文言文的歌-诗语言配置模式。爱国救亡、民主科学成为了时代的主旋律。文学的现代性启蒙让人们看到了“诗”之新。当歌-诗发展到三十年代时,城市发展和技术进步推动了歌-诗语言的变革。现代海派文化孕育了商业化的流行歌-诗,使其变成了市民的娱乐产品。有声电影的发展,尤其是左翼电影,使歌-诗变成了具有主题性的意识形态产品。这两种产品显示了不同的价值观系统,各自在其认定的轨道上运转。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成了一座歌咏城,红色歌-诗、革命歌-诗的创作实践在国家存亡之际为中华民族构建了精神家园。其中,《黄河大合唱》的诞生是现代中国歌-诗创作的经典,它的语言配置方式成为了主流歌-诗的标杆。在新中国诞生后,歌-诗语言发生了重要调整。新民主主义的文艺观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指导思想引领了社会主义的歌-诗实践。颂歌、赞歌的写作以及少数民族的歌-诗创作对政权巩固、民族团结、文化认同起到重要作用。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使歌-诗走向了畸形,在极左的思潮中其语言的单一化配置成了政治宣传的工具。由于此部分内容庞杂,涉及问题面广,限于篇幅不作讨论。在八十年代时,歌-诗回到了良性发展的轨道中,流行歌-诗、爱国歌-诗、民族歌-诗在历史的转型中呈现出了新的面貌。港台歌-诗也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大陆。歌-诗语言的融合为其创新注入了活力,其诗意的漂移路径也更加多样,这都表现出了新时期的精神。在九十年代世纪之交,广东成为了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岭南乐派的异军突起引领了时代潮流,新世纪音乐的诞生以及摇滚乐的迅速发展体现出了歌-诗在多元文化碰撞中的丰富性。总之,中国二十世纪的歌-诗发展是在语言配置与诗意漂移中进行的。从乐歌到摇滚可以看到歌-诗审美的形态变化和时代精神的功用选择。从歌词、音乐、表演进行语言漂移说的讨论是学科之间的一次有益对话,亦是心灵与世界的相互交流。正如漂移说所言,语言本身不是固定的、静止的,它在时空的流变与绵延中向着直陈其事、修辞幻象、纯粹形式、意识形态等方向漂移,诗意的创造在此过程中绽放出了自身的光芒。
朴荟霖[6](2018)在《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与进步,是时代的需要,是党和国家、社会和民众的需要,更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其要想能够适应时代发展变化、满足党和国家、人民群众的需求与期待,就必须要从自身发展入手,产出优秀作品,培养优秀人才。而优秀作品的呈现和优秀人才的出现,除了社会环境氛围营造、媒体宣传推广、市场化商业化运营等社会“外因”积极介入外,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全面发挥艺术类高校和高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根本优势,切实加强高等艺术教育尤其是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这一“内因”的发展,努力培养优秀流行音乐专业人才、产出优秀作品就显得尤其重要。因此,深入推进高校流行音乐专业的发展建设、培育流行音乐人才也就日益为学界和乐界所关注和重视。与此同时,在社会和媒体广泛关注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融合发展、关注青年价值观引领并为之付出巨大努力的今天,作为向青年传播先进文化的主阵地,中国高校音乐教育尤其是流行音乐专业教育应如何找准定位、最大限度发挥育人作用,呼应社会、媒体关注和青年期待,传播先进文化、引领时代先声,变得更加重要和迫切。因此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间,切实加强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将成为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基于上述时代背景和问题背景,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现状如何、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如何在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理论设计和实践探索过程中实现“中国特色”就成为了当前我国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必须直面的重要问题。基于当代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研究这一核心,本文以理论和实践层面破解“中国特色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策略为研究主旨,以大陆艺术类高校和师范类高校为研究基点,论文并非对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进行简单的历史分析和现状描述,亦非孤立的为研究专业建设而研究,而是要将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放在国家、社会、当代教育发展进程中去综合考量,要将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发展与高等教育使命与担当相结合、与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相结合、与国家民族振兴相结合,要站在更高的站位上审视和思考其教育理念和实践探索,要跳出专业观专业、跳出教育谈教育、跳出流行论流行。结合多学科理论与研究方法,围绕发展建设策略这一主要线索,按照历史纵深研究与现状横向比较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对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进行全面研究,分析特征,破解问题,在此基础上为当前流行音乐发展和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提供有益启示。本研究(包括绪论、结论)共分为七个部分,绪论部分集中进行研究背景分析,提出问题、阐释思路,对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相关文献材料展开详细分析与综述,对研究价值、研究方法、重难点和创新点进行解读;第一章对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的概念、特征和发展历程进行详细论证分析;第二章对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现状与问题进行系统调查和深入剖析;第三章对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的理论基础、目标定位、整体思路进行系统研究;第四章对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的课程规划、教学设计与学科支持实践策略进行深入挖掘和集中探讨,尝试提出新的核心教育教学实践策略;第五章对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的人才培养、师资教材建设与基本保障策略进行深入研究,尝试提出新的辅助教育教学实践策略。结论部分对全文论证结果进行陈述,总结研究不足,并对外国流行音乐专业教育发展的基本启示研究、高校流行音乐专业评估体系与指标体系建设研究、“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贯通一体化流行音乐教育体系构建研究等方面进行延展性探讨,为后续研究提供有益参照和思考。本文得出如下结果:研究结果一: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要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进行宏观设计。通过研究,本文认为,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宏观设计应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具体来说,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基本理论依据,以多学科理论作为学理基础,要遵循高等艺术教育的发展规律、高等教育专业建设的整体要求和高校音乐专业建设的一般原则,在宏观设计方面要依据“整合理念”和“内涵式发展”的整体建设思路开展设计。研究结果二: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要开展有中国特色的实践探索。通过研究,本文认为,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需要在建设目标的指引下,依据宏观设计进行有中国特色的具体实践探索,归纳起来,应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展开具体实践:在流行音乐专业课程设计方面,要建设“厚重扎实型”流行音乐专业基础课、“个性模块式”流行音乐专业主干课、“多元开放式”流行音乐专业选修课;在流行音乐专业教学设计方面,要完善音乐审美教学,实现教学过程中的“以文化人,并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践行“创造教育”理念;在以学科建设促进流行音乐专业建设方面,要科学规划流行音乐学科建设、深入推进流行音乐专业学术研究;在流行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要构建“严选、优出、精过程”培养模式、“流行乐府”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在流行音乐专业师资与教材建设方面,要打造“职业化、专业化、综合型”教师队伍、统编核心教材、开发地方、校本和国际教材;在流行音乐专业社会服务与建设保障方面,要服务地方社会发展、建设流行音乐专业专属场地与设施。研究结果三: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的目标是通过建设中国特色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培养有个性的新时代流行音乐人才。通过研究,本文认为,建设中国特色高校流行音乐专业是核心目标,其主要内容是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实现“立德树人、培养至上,尊重规律、彰显个性,承典塑新、中西融通”的全新设定目标,进而将流行音乐专业的学生培养成为“真正能够传承中国优秀文化、合理吸纳西方先进文化、创造当代健康流行文化的、具备深厚专业素养、广博文化素质的、有个性的新时代‘流行音乐人才”。本研究为目前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研究做出的贡献在于:1.尝试将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的发展历程从音乐教育大类专业建设发展史中剥离出来,首次独立完成了专业建设史的梳理;2.通过调查研究系统分析了当前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问题;3.通过研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为中国高校流行音乐建设提出了建设的目标定位、整体思路、理论依据,提供了一整套操作性较强的实践策略;4.结合自身研究,本文从国家高等教育布局的视角提出了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的宏观设计构想,实现了研究视角的创新。
颜学成[7](2017)在《审美视角下的“治愈系文艺”研究》文中提出“治愈系”并不只是在日本流行,它有很大的共通性,因为当今时代的需要,人们面对现实的困境渴望追求心灵的放松和治愈。这几年“治愈系文艺”作品层出不穷,“治愈系文艺”的作用越发突显出来,在国内兴起一股文化潮流,它以一种舒缓平和的姿态,不同于以往文化,具有独特的审美文化研究价值。“治愈系”是在新世纪诞生的,具有想象性、代偿性、超越性三种内在的审美特征,包含着容易共鸣的主题、治愈关系的对立形象、温暖清新的氛围、带有悲剧形式下的中和美这四方面的审美生成方式,安抚平衡人的心灵,减轻释放人的负面情绪,给人一种温暖舒适的“治愈感”的新型审美文化。“治愈系文艺”是日常生活审美化,也是当今工业社会中艺术自律的结果。“治愈系文艺”的本质是作为对抗异化,让人恢复感性、爱欲的本能的工具。一方面,“治愈系文艺”以人为本、净化心灵,是化解人们精神危机的现实良药,另一方面,它只有虚有其表的美好,可能是人生现实的迷幻剂。
孙娟[8](2016)在《新世纪中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管理的后现代思考》文中提出新世纪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的后工业社会已然与现代主义时期音乐教育管理的文化基础有所不同,笔者试图通过对中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音乐教育管理的简单回顾,及其与当下世界其他国家此方面的对比,得出新世纪中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管理的新思路,即通过"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人本关怀管理氛围,各级行政部门职责权行政管理的整体观和后现代多元化音乐教育理论指导下的音乐课程设置等综合管理理念来建构新世纪中国的音乐教育管理。这不仅有助于完善音乐教育管理理论体系,同时对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曹桦[9](2015)在《中国大陆流行歌曲的文化轨迹与审美流变(1978-2014)》文中指出论文以1978年到2014年为时间界限,在三十多年中国大陆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观念的变迁中,对流行歌曲的审美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通过流行音乐的文化解读和审美分析两个层面的历史梳理,及其与社会文化思潮与文化心理的互动阐释,来透视中国当代流行歌曲的审美文化规律及其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论文主体分为四章。第一章从当代社会文化语境发展的角度,梳理三十多年中国流行歌曲发展的文化轨迹与整体特征,着重分析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发展与外部文化空间变化的关系;第二章重点从三十多年流行歌词的抒情主体的主体形象、精神姿态、文化意识三个层面,来透视流行歌曲如何呈现三十年社会文化精神的变迁,由之折射抒情主体在集体与个人、历史与当下、城市与乡土等多重文化与精神空间中的困惑、迷茫与成长,并进一步探寻歌词中所折射的文化症候;第三章以上述两章的文化轨迹为宏观视域,对三十多年流行歌曲的艺术形式的发展演变进行审美文化解读,从类型、意象与曲式三个层面,来把握三十多年流行歌曲内在的形式流变;第四章则从横向的互动视域,透过当代文化结构和环境,来分析其对当代流行音乐的审美张力和艺术形态的影响,力图从更高的层面上探索三十多年流行歌曲发展演变内在的逻辑。本文的结论认为,三十多年大陆流行歌曲的文化轨迹和审美流变,可以作为我们观察音乐与时代、音乐与社会、音乐与精神之间的关联并从中窥探当代中国社会精神和意识的变迁的镜像:在改革开放的最初十几年,人文精神一度重新唤起,有着对于新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意识的表达和叩问,但是近年来由于大众文化环境的整体变迁,流行歌曲也出现浮夸、恶俗等价值缺失的突出问题。当代流行歌曲的创作,应表现出本土化的人文精神,加重人文精神的分量,使失重的人文精神回复到它应有的位置。
刘贵珍[10](2013)在《从译制片到音乐剧电影论——《悲惨世界》的中国热》文中研究指明从1978年的译制片,到2002年的音乐剧,再到2013年全国公映的音乐剧电影,当代中国掀起了一次次《悲惨世界》热。但由于时代背景的变迁,每一次《悲惨世界》热形成的原因不尽相同:译制片除了其经典配音外,还与当时"文革"结束后全国掀起的人道主义浪潮密切相关;音乐剧和音乐剧电影则以大众媒介的方式迎合了语像时代消费大众对视觉审美的追求,同时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彰显着不朽经典的当代意义。
二、TENSION掀起新世纪音乐浪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ENSION掀起新世纪音乐浪潮(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大陆当代新民谣音乐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新民谣音乐概念梳理及文化研究视阈 |
第一节 民谣概念的中西历史钩沉 |
一、英语语境中的民谣概念溯源 |
二、汉语语境中的民谣概念溯源 |
第二节 新民谣音乐的概念辨析 |
一、中国当代民谣音乐现象概述 |
二、新民谣音乐的界定 |
三、新民谣音乐的破旧立“新” |
四、新民谣音乐与流行音乐 |
五、新民谣音乐与摇滚乐 |
第三节 新民谣音乐的文化研究视阈 |
一、文化中的新民谣音乐 |
二、公共领域中的审美现代性 |
三、大众文化的赋魅与桎梏 |
四、消费社会中的新实用主义美学 |
五、繁盛时代中声音的政治经济学 |
六、文本盗猎者与粉丝批评家 |
第二章 新民谣音乐的时空流脉 |
第一节 鸿蒙初辟:鲍勃?迪伦的民谣音乐 |
一、鲍勃?迪伦的民谣音乐启蒙 |
二、鲍勃?迪伦的民谣音乐创作 |
三、鲍勃·迪伦民谣音乐中的文化意义 |
第二节 落地生根:台湾现代民歌运动 |
一、唱自己的歌:启蒙与寻根 |
二、罗大佑:用音乐介入社会 |
第三节 穿越海峡:大陆校园民谣 |
一、白衣胜雪中的伤感调性 |
二、衰落与边缘化的艰难前行 |
第三章 新民谣音乐的题材分类与文化内涵 |
第一节 新民谣音乐的题材分类 |
一、文化批判类 |
二、审美救赎类 |
三、大地寻根类 |
四、城市游吟类 |
五、身体迷恋类 |
六、纯乐翻唱类 |
第二节 新民谣音乐的文化内涵之一:文化批判力 |
一、以精英文化立场介入社会生活 |
二、在民间叙事中审视人性的善恶 |
第三节 新民谣音乐的文化内涵之二:审美的独立与救赎 |
一、作为文化符号的价值规范 |
二、以生命之气对抗现代性的迷失 |
第四节 新民谣音乐的文化内涵之三:演唱中的文化性 |
一、唯美:自由与自在中的自我疗愈 |
二、粗粝:挣扎与抵抗中的生命质感 |
第四章 新民谣音乐创作群文化身份分析 |
第一节 文化批判实践中的社会观察员 |
一、周云蓬:悲鸣中的抗议者 |
二、万晓利:人性寓言故事的讽喻者 |
三、刘东明:无能与无奈下沉重的叹息者 |
第二节 撞击与转型中的民间音乐重构者 |
一、杨一:中国的伍迪?格思里 |
二、洪启:新疆当代的传歌人 |
三、五条人乐队:方言民谣的集大成者 |
第三节 民谣声音符号的生产者 |
一、小河:文学脱冕的音乐抽象化实现者 |
二、小娟与山谷里的居民:空我的避世者 |
第五章 新民谣音乐接受群文化心理解读 |
第一节 电子传播中的“参与文化” |
一、参与和抗拒的意义生产 |
二、“网愈云”与“网抑云”的人格重塑 |
第二节 视觉文化中的审美幻境 |
一、爱情空壳化的新伦理焦虑 |
二、性别凝视中的窥淫欲 |
第三节 价值失范下的文化自觉 |
一、理想主义的激情剩余 |
二、傻乐主义的自觉抵制 |
三、唯美主义的政治美学 |
第六章 新民谣音乐的文化价值及影响 |
第一节 传媒景观中的文化浸染 |
一、综艺炮制全民参与的文化狂欢 |
二、《经典咏流传》与诗性复归 |
第二节 新民谣音乐建构文化的护城河 |
一、反商业化:从娱乐上升到审美 |
二、平衡艺术自律与他律的关系 |
三、以精英文化匡正大众文化的方向 |
第三节 在文化的撞击中攫取自我认同 |
一、激活流行音乐创作的边缘活力 |
二、新民谣歌唱美学:去声乐化的破坏力 |
三、消费中心论语境下的文化再生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对话民谣音乐人周云蓬 |
附录二 :新民谣唱作人专辑年表(仅限本文)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2000年以来初中音乐课程标准及教材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过渡期(2000年—2001年)的大纲及教材研究 |
第一节 过渡期的音乐教育概况 |
第二节 过渡期的音乐教学大纲分析 |
一、大纲的文本内容 |
二、大纲的实践与指导 |
第三节 过渡期的音乐教材分析 |
一、教材出版的背景 |
二、教材的具体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期(2001年—2011年)的课标及教材研究 |
第一节 实验期的音乐教育概况 |
第二节 实验期的音乐课程标准分析 |
一、课标的文本内容 |
二、课标的实践与指导 |
第三节 实验期的音乐教材分析 |
一、实验课标指导下的教材建设 |
二、教材出版的背景 |
三、教材的具体内容 |
第三章 深化与发展期(2011年—2020年)的课标及教材研究 |
第一节 深化与发展期的音乐教育概况 |
第二节 深化与发展期的音乐课程标准分析 |
一、课标的文本内容 |
二、课标的实践与指导 |
第三节 深化与发展期的音乐教材分析 |
一、新课标指导下的教材建设 |
二、教材出版的背景 |
三、教材的具体内容 |
第四章 初中音乐课标及教材建设展望 |
第一节 二十年来初中音乐课标及教材的发展轨迹 |
一、二十年来的课标发展 |
二、二十年来的教材发展 |
第二节 初中音乐课标及教材的实践效果 |
一、突出学科特点,促进形成以音乐为本的学科综合理念 |
二、强调音乐实践,促进学生能力培养 |
三、加大高质量教研活动开展频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第三节 促进课标和教材发展的几点建议 |
一、课程标准的修订与完善 |
二、教材建设的丰富与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久石让钢琴曲专辑《Encore》作品风格性和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1 久石让多元化音乐风格展现出了新时代的音乐时尚 |
2 久石让是商业和艺术性双赢的作曲家 |
二、钢琴曲专辑《ENCORE》介绍 |
三、研究现状与方法 |
第一章 融合东西方审美的多元化调式旋律 |
第一节 涉猎广泛的调式旋律语言 |
1 传统大小调特征旋律 |
2 古老而又现代的七声自然音调式旋律 |
(1)单一调式 |
(2)七声同音列调式交替及多主音特点 |
3 古老而又现代的五声、五声性调式旋律 |
4 自然音调式旋律中融合大小调和流行音乐元素 |
第二节 传统与近现代的同主音交替旋律与调式转换 |
1 同主音调式交替 |
2 同主音调式转换 |
第三节 以转调和换调手段扩展旋律的调式调性 |
1 转调 |
2 换调 |
小结 |
第二章 赋予现代音乐以多样化的和声素材 |
第一节 三度叠置和弦 |
1 三、七和弦 |
2 高叠和弦 |
3 调式化的附加音和弦 |
(1)七声自然音调式特征的附加音和弦 |
(2)五声性调式特征化的附加音和弦 |
4 空五度和弦 |
第二节 非三度叠置和弦 |
1 四度叠置和弦 |
2 混合结构的和弦、复和弦 |
小结 |
第三章 搭建以与众相通的传统、近现代和声语言 |
第一节 功能性、色彩性的和声 |
1 传统大小调功能性和声 |
2 七声、五声性自然音调式和声 |
(1)基本功能与交替功能的和声进行 |
(2)其他多种和弦关系的和声进行 |
(3)调式风格的旋律性和声低音进行 |
3 丰富的终止式和声技法 |
(1)继承传统终止式的和声 |
(2)调式和声特征的终止式 |
第二节 同主音调式交替和弦与调式交替 |
1 传统大小调同主音交替和弦与调式交替 |
2 七声、五声性同主音调式交替和弦与调式交替 |
第三节 近现代特征的和声运用 |
1 异调和声配置 |
2 平行进行与线性和声 |
3 非三度叠置和弦的和声 |
(1)四度叠置和弦的和声进行 |
(2)不同叠置和弦纵向组合与衔接 |
第四节 丰富的传统与近现代转调技术 |
1 通过共同和弦的转调、转调模进 |
(1)调式和声共同和弦的转调 |
(2)转调模进 |
2 句或段的直接换调 |
小结 |
第四章 简约而不简单的音乐审美观念 |
第一节 音乐审美观念的由来 |
1 审美观念中世界属性的由来 |
2 审美观念中民族属性的由来 |
第二节 多元音乐文化集合下的“简约式”表达 |
1 以“简约”的方式向大众展示现代音乐的美 |
2 以“折中”的心态引领民族音乐走向世界 |
第三节 简约而不简单的审美观念在钢琴曲专辑《Encore》中体现的审美价值 |
1 追求精致的旋律与调布局 |
2 不协和和弦的运用 |
3 敏感细腻的和声语言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试论德彪西与拉威尔的钢琴音乐特征 ——以《水中倒影》与《水之嬉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本文的研究价值及研究意义 |
(二)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三) 本论文选题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一、印象主义音乐产生的历史背景及特征 |
(一) 印象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
(二) 印象主义音乐特征 |
二、德彪西与拉威尔的钢琴音乐创作特征及其影响 |
(一) 德彪西的钢琴音乐创作特征 |
(二) 拉威尔的钢琴音乐创作特征 |
(三) 德彪西与拉威尔对后世钢琴音乐的影响 |
三、《水中倒影》与《水之嬉戏》创作分析 |
(一) 《水中倒影》与《水之嬉戏》曲式、和声的比较分析 |
(二) 《水中倒影》与《水之嬉戏》旋律、织体的比较分析 |
(三) 德彪西与拉威尔钢琴音乐创作特征小结 |
四、《水中倒影》与《水之嬉戏》钢琴演奏心得及演奏版本分析 |
(一) 触键 |
(二) 踏板 |
(三) 节奏 |
(四) 着名钢琴家演奏版本的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从乐歌到摇滚:歌-诗的语言漂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题解与意义 |
二、综述与视野 |
三、方法与思路 |
四、创新和局限 |
第一章 歌-诗研究的理论建构 |
一、歌-诗的结构整合 |
二、歌-诗的身份确认 |
三、歌-诗的语言漂移 |
第二章 乐歌时代的歌-诗语言 |
第一节 乐歌启蒙的历史机缘 |
一、国民性乐教 |
二、现代性伦理 |
三、古典性抒情 |
第二节 乐歌语言的现代性 |
一、乐歌的文学现代性 |
二、乐歌的音乐现代性 |
小结 |
第三章 五四时期的歌-诗语言 |
第一节 新诗运动中的歌-诗 |
一、直笔与意象:胡适的《希望》和《也是微云》 |
二、民间与民族:歌谣运动的瓦釜之声 |
第二节 艺术歌-诗的诗性开启 |
一、萧友梅和易韦斋的《问》 |
二、赵元任和刘半农的《教我如何不想他》 |
第三节 政治歌-诗的话语构造 |
一、爱国歌-诗的四重维度 |
二、马列歌-诗的修辞手法 |
三、政治歌-诗的情感主体 |
小结 |
第四章 三十年代的歌-诗语言 |
第一节 摩登上海的流行歌-诗 |
一、《毛毛雨》:流行歌-诗的语言策略 |
二、《桃花江》:流行歌-诗的委约创作 |
第二节 国产胶片的电影歌-诗 |
一、电影《渔光曲》与主题歌-诗《渔光曲》 |
二、电影《马路天使》与主题歌-诗《天涯歌女》 |
三、电影《风云儿女》与主题歌-诗《义勇军进行曲》 |
小结 |
第五章 抗战时期的歌-诗语言 |
第一节 战争歌-诗的三重构想 |
一、苦难叙事:《松花江上》与家国命运 |
二、秧歌改造:《南泥湾》与乡土经验 |
三、坚定意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与革命道路 |
第二节 歌-诗语言的经典化漂移—以《黄河大合唱》为研究中心 |
一、第一单元:《黄河船夫曲》《黄河颂》 |
二、第二单元:《黄水谣》《河边对口曲》 |
三、第三单元:《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
小结 |
第六章 建国时期的歌-诗语言 |
第一节 新中国的颂歌 |
一、颂歌中的国家话语:《歌唱祖国》 |
二、颂歌中的民族传统:《我的祖国》 |
三、颂歌中的纪实风格:《祖国颂》 |
第二节 少数民族赞歌 |
一、蒙古族赞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
二、藏族赞歌:《北京的金山上》 |
三、维吾尔族赞歌:《新疆好》 |
小结 |
第七章 新时期的歌-诗语言 |
第一节 别开生面的大陆歌-诗 |
一、解放思想:《乡恋》的艺术智性 |
二、家国情怀:《难忘今宵》的晚会记忆 |
三、铁骨柔情:《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的情感穿越 |
四、一声呐喊:《一无所有》《新长征路上》 |
第二节 风靡一时的港台歌-诗 |
一、张明敏与《我的中国心》 |
二、邓丽君与《月亮代表我的心》 |
三、罗大佑与《之乎者也》 |
小结 |
第八章 九十年代的歌-诗语言 |
第一节 岭南乐派引领时代潮流 |
一、流行新古典:《涛声依旧》 |
二、流行新民谣:《弯弯的月亮》 |
三、流行新乡土:《过河》 |
第二节 新世纪与摇滚的天上人间 |
一、新世纪歌-诗:《阿姐鼓》的灵性写作 |
二、中国摇滚音乐的语言配置:重金属、迷幻、朋克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二、文献综述 |
(一)中国流行音乐相关研究 |
(二)中国音乐教育相关研究 |
(三)中国高校流行音乐教育相关研究 |
(四)中国高校专业建设相关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价值 |
(一)理论价值 |
(二)应用价值 |
五、创新点 |
(一)理论研究注重史论结合 |
(二)实践研究具有中国特色 第一章 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相关概念、本质特征与发展历程 |
一、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的相关概念界定 |
(一)流行音乐 |
(二)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 |
(三)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 |
二、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的本质特征 |
(一)艺术性与通俗性 |
(二)传统性与时尚性 |
(三)传承性与创新性 |
(四)统一性与独立性 |
(五)综合性与跨域性 |
三、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的发展历程 |
(一)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历史流变 |
(二)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发展历程概述 第二章 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现状调查研究 |
一、研究与设计方法 |
(一)文献研究设计 |
(二)访谈设计 |
二、调查研究实施过程 |
(一)文献研究调查对象与信息搜集过程 |
(二)访谈研究调查对象与信息搜集过程 |
三、调查研究结果汇总 |
(一)文献调查结果呈现 |
(二)访谈调查结果汇总 |
四、基于调查研究结果的成绩概述与问题分析 |
(一)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成绩概述 |
(二)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存在问题分析 第三章 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的理论依据、目标定位与整体思路 |
一、理论依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指导,以多学科理论基础为支撑 |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和青年思想 |
(二)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 |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
(四)音乐教师心理结构建构理论 |
(五)存在主义课程与价值观 |
(六)音乐流行理论 |
二、目标定位:建设中国特色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培养有个性的新时代流行音乐专业人才 |
(一)立德树人、培养至上 |
(二)尊重规律、彰显个性 |
(三)承典塑新、中西融通 |
三、整体思路:“整合理念”与“内涵式发展” |
(一)基于“整合理念”的建设思路 |
(二)基于“内涵式发展”的建设思路 第四章 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的课程规划、教学设计与学科支持实践策略 |
一、关于流行音乐专业课程规划方面的实施策略 |
(一)建设“厚重扎实型”流行音乐专业基础课 |
(二)建设“个性模块式”流行音乐专业主干课 |
(三)建设“多元开放式”流行音乐专业选修课 |
二、关于流行音乐专业教学设计方面的实施策略 |
(一)完善音乐审美教学 |
(二)实现教学过程中的“以文化人” |
(三)在教学过程中践行“创造教育”理念 |
三、关于以学科建设促进流行音乐专业建设方面的实施策略 |
(一)科学规划流行音乐学科建设 |
(二)深入推进流行音乐专业学术研究 第五章 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的人才培养、师资教材与基本保障实践策略 |
一、关于流行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实施策略 |
(一)构建“严选、优出、精过程”培养模式 |
(二)构建“流行乐府”第二课堂育人体系 |
二、关于流行音乐专业师资与教材建设方面的实施策略 |
(一)打造“职业化、专业化、综合型”教师队伍 |
(二)统编核心教材、开发地方、校本和国际教材 |
三、关于流行音乐专业社会服务与建设保障方面的实施策略 |
(一)服务地方社会发展 |
(二)建设流行音乐专业专属场地与设施 结论 |
一、结论总结 |
(一)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要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进行宏观设计 |
(二)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要开展有中国特色的实践探索 |
(三)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的目标是培养有个性的新时代流行音乐人才 |
二、创新与反思 |
三、延展性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
附录1 :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发展年表 |
附录2 :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情况访谈提纲 |
附录3 :五位流行音乐教育界资深专家访谈记录摘编 |
附录4 :专业基础课《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100 首经典民歌 |
附录5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经典流行音乐作品词例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审美视角下的“治愈系文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治愈系”及“治愈系文艺”概述 |
第一节 “治愈系”溯源 |
一、“治愈系”的现实根源 |
二、“治愈系”的文化根源 |
三、“治愈系”的理论根源 |
第二节“治愈系文艺”的概念界定 |
第三节“治愈系文艺”的分类 |
第二章 “治愈系文艺”的审美特征 |
第一节 想象性 |
一、想象中的互动 |
二、想象中的满足 |
第二节 代偿性 |
一、社会经历的代偿 |
二、现实情感的代偿 |
第三节 超越性 |
一、现实矛盾的超越 |
二、自我人格的超越 |
第三章 “治愈系文艺”的审美生成 |
第一节 容易共鸣的主题 |
一、动人的生命 |
二、细处的生活 |
第二节 治愈关系的对立形象 |
一、作为治愈者的正面形象 |
二、作为被治愈者的负面形象 |
第三节 温暖清新的氛围 |
一、诗意唯美的画面 |
二、温馨感人的情景 |
三、特写的笑容 |
第四节 悲剧形式下的中和美 |
一、悲剧形式 |
二、哀而不伤的中和美 |
第四章 “治愈系文艺”的审美批判 |
第一节 “治愈系文艺”的价值 |
一、以人为本、净化心灵的“治愈美学” |
二、化解当代精神危机的现实良药 |
第二节 “治愈系文艺”的不足 |
一、虚有其表的美好 |
二、人生现实的迷幻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中国大陆流行歌曲的文化轨迹与审美流变(1978-2014)(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
研究课题的背景 第二节 |
研究现状 第三节 |
研究对象、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
中国大陆流行歌曲发生发展与变迁的文化轨迹 第一节 |
风从东南来:打破坚冰与文化思想的解放 第二节“西北风”与民族意象的弥散:传统回望与文化寻根 第三节 |
个体追求与精神变异:都市吟唱与消费社会的崛起 第四节 |
精神抽空与形式拼贴:新世纪流行歌曲的“唯美主义”与娱乐至死 第二章 |
中国大陆流行歌曲抒情主体与精神姿态的演变 第一节 |
从“大我”、“小我”到“私语”:抒情主体与意象的演变 第二节 |
从立志到励志:精神姿态的变化 第三节 |
从乡土到城市:空间迁移与真情演绎 第三章 |
中国大陆流行歌曲艺术形式的探索和发展 第一节 |
类型发展 第二节 |
意象演变 第三节 |
曲式探索 第四章 |
中国大陆流行歌曲的文化结构与审美张力 第一节 |
现代与怀旧的审美张力 第二节 |
世界与民族对话中的审美张力 第三节 |
边缘与主流互动中的审美张力 结语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后记 |
(10)从译制片到音乐剧电影论——《悲惨世界》的中国热(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经典译制片《悲惨世界》与“新时期”人道主义思潮 |
1.《悲惨世界》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
2.“新时期”人道主义浪潮 |
二、音乐剧和音乐剧电影:语像时代消费大众的选择 |
结论 |
四、TENSION掀起新世纪音乐浪潮(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大陆当代新民谣音乐文化研究[D]. 董德.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2]2000年以来初中音乐课程标准及教材发展研究[D]. 陶韵嘉. 扬州大学, 2020(04)
- [3]久石让钢琴曲专辑《Encore》作品风格性和声的研究[D]. 白宇鹏. 中国音乐学院, 2020(09)
- [4]试论德彪西与拉威尔的钢琴音乐特征 ——以《水中倒影》与《水之嬉戏》为例[D]. 韩婧. 辽宁师范大学, 2019(01)
- [5]从乐歌到摇滚:歌-诗的语言漂移研究[D]. 邱健. 云南大学, 2018(04)
- [6]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研究[D]. 朴荟霖.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6)
- [7]审美视角下的“治愈系文艺”研究[D]. 颜学成. 四川师范大学, 2017(02)
- [8]新世纪中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管理的后现代思考[J]. 孙娟. 音乐时空, 2016(02)
- [9]中国大陆流行歌曲的文化轨迹与审美流变(1978-2014)[D]. 曹桦. 暨南大学, 2015(06)
- [10]从译制片到音乐剧电影论——《悲惨世界》的中国热[J]. 刘贵珍. 电影新作,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