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再造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董海英[1](2020)在《发电企业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研究 ——基于协鑫集团案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推进,企业集团跨地区、跨行业设立分支机构,规模逐渐扩大,财务管理成本日益增高,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呈现较大的局限性,创新型的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受到大型企业集团的广泛青睐,越来越多的企业集团开始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电力体制的改革使得发电企业迅速发展,分支结构多、人员匮乏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发电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构建发电企业财务集中管理模式,提升发电企业财务管理的决策支持能力和风险管控能力,力求达到企业资源整合、深化数据监管,推动财务转型。本文主要在通读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采用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选取协鑫集团为案例,主要考虑到该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已有10年之久,是发电企业第一家以财务共享服务为主营业务成立的独立法人,其研究对于发电企业而言具有相对的参考价值。在理论分析方面,本文从理论基础和模式分类两方面阐述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引出发电企业建立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案例分析奠定理论基础。在案例分析方面,本文收集了协鑫集团旗下保利协鑫、协鑫新能源、协鑫集成三家上市公司近10年的财务数据,选取管理费用占成本费用的比率以及期间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率为指标进行数据分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数据、图表、折线图证实了财务共享服务的管控成效,此为本文创新之举。与此同时,全面分析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管理价值、效率价值和创新价值。通过对协鑫集团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出现的问题:系统及流程再造问题、人力资源管理问题、风险控制问题和全面预算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对策:重视流程再造、加强人员培训、降低风险、加强文化与人文管理等。最后得出结论并进行展望,本文通过探索研究协鑫集团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管理机制以及出现问题,希望能给发电企业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提供借鉴价值。
张佳泽[2](2020)在《财务共享模式下Z集团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认为自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福特公司在其底特律总部建立了全球第一家财务共享中心以来,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地发展和升级,财务、业务经济共享服务作为集团一种新兴的管理方法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在目前信息智能化技术手段广泛应用的环境下,共享服务不仅服务于一个集团内部的财务、业务资源、信息的管理,甚至共享服务渗透到了社会各个领域,共享经济给社会带来了质的变化。如何加强对旗下子公司、分公司的控制?如何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如何控制整个集团的成本?给集团化企业提出了各种挑战,资源、信息的共享服务模式应运而生并且迅速得到了很多大公司的青睐。共享服务通过组织内部各部门与业务单元之间的组织、信息和资源整合,实现在组织范围内的服务共享,极大的强化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快速得到资源的优化配置,企业成本的降低,和管理效率的提升。由于组织财务业务具有规范化、标准化特征,更易于标准化管理,而且现代多元财务信息化工具的产生和广泛的利用,使得建立共享服务中心成为集团形式的组织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往往成为很多企业的共享服务首选领域,并以此为基础不断地向经纪业务领域拓展。诚然,财务共享服务给集团企业创造了更多的价值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一些的问题,比如控制环境被弱化,信息分享充分性选择、沟通机制的设计科学性性、风险管理控制点的转移等。企业集团通过财务共享实现了降低成本提高价值创造能力的目标。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有与财务共享商议了集团各单元财务核算、资金结算、业务决策与审核功能,在弱化传统模式的部分风险的同时会带来诸如人员转型、信息系统安全、业务决策支持等更复杂的风险,如何应对复杂的风险,是集团财务共享模式下重要的管理内容。本文以选择Z集团成功实施共享服务为案例,以风险管控理论为依据,结合中国资本市场对企业风险管控相关政策和美国COSO委员会最新的风险管理框架要求,分析风险管理现状,对案例公司在财务共享模式下风险管理上的经验进行总结。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是结合财务共享服务经济内涵,分析案例的风险特点;二是案例公司财务共享服务建设运营过程,结合案例公司行业与自身业务特点,解析风险管理的基础体系建设:三是以风险管理理论与COSO管理框架要求为依据,对目前案例公司财务共享风险管理遇到的疑问。在这些疑问中,本文着重提到了业务财务间相辅相成,对于监督和检查的重要关注,注重员工基本素质的提升,协同人力资源与财务、财务与业务部门的作用,协助员工积极转型的建议。希望通过后续在实践中的研究能够让企业充分将适合企业的各种现代高科技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进行优化组合,以应对新经济环境、企业新战略设计给企业共享经济带来的挑战。
顾冰[3](2020)在《ZY公司薪酬体系再造 ——基于母公司与子公司薪酬体系融合的研究》文中提出21世纪以来,并购浪潮持续不断增长,从传统产业向技术与金融产业进一步拓展,推动这股并购浪潮的动力俨然是来自经济规模庞大且高速增长的中国,一些跨国企业认可增长惊人的中国经济环境,想通过并购的方式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分得利益。企业并购双方通过互补、垄断及其他的融合方式,达到使得公司的经营范围扩展、人力资源提升、技术专利整合及研发能力增强等实际的最终导致公司价值或制造财富能力的提升。“人”的合并是企业并购融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人力资源管理的整合包括职位设计、聘用、职业培训开发、薪酬体系和员工关系。这些因素中,薪酬体系无疑是最为聚焦的融合再造痛点,关系着企业、员工、股东的切身利益。如果在企业并购背景下的薪酬体系融合再造过程不进行科学理性的考虑和设计,则在融合再造过程中会给企业并购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被跨国公司G公司以100%控股形式并购的民营企业ZY公司,根据并购合同,G公司应整合ZY公司。本文是以G公司和ZY公司的整合为例进行说明,通过研究两家公司的薪酬及福利系统与文化差异的深层分析及整合中会出现的问题,在薪酬体系设计原则下,遵循薪酬体系设计的程序,参考企业文化、薪酬理论、奖励机制等科学方法,完成ZY公司薪酬体系融合再造研究及设计。本文通过重点解决分析出的问题,进行薪酬体系再造的设计,在遵循融合再造设计的原则下,通过对员工职位进行重新评估、薪酬结构再造设计、决定薪酬级别、销售激励策略、薪酬体系再造沟通等程序,为实施ZY公司薪酬体系的融合再造提出对策,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结论:1.研究了并购中薪酬体系融合的内容包括融合企业薪酬文化观念、融合薪酬支付策略、融合薪酬管理体系三个方面的内容。2.研究了并购中薪酬体系设计应当坚持的原则包括简化易实施、同工同酬、3P1M、绩效为先、增强激励、管控成本六大设计原则。3.通过研究实证本文给出了并购中薪酬体系融合的实施方案、保障措施及持续改进建议,为薪酬体系融合再造提供了重要的实践经验。并保证稳定渡过融合期,关键岗位人员不流失,员工心理契约重建以及确保工作效率的提高是本次融合再造的最理想目标。本文也希望通过对研究和实施ZY公司并购融合中的薪酬体系再造方案,来进一步推进人力资源的顺利整合,促进ZY公司良性发展。
安宝强[4](2020)在《日照华兴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许多国内企业进入快速发展壮大阶段,企业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在给企业带来收益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一系列的管理问题,如企业经营成本高、工作效率低、集团管控力度低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这是企业管理者当前面对的最大难题,此时,财务共享服务这种新兴的财务管理模式逐步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该模式将企业下属单位重复、标准化高的基础性财务业务集中到同一地点进行标准流程化处理,有效解决了企业财务运营成本高、财务管理风险高等一系列问题,保证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因此,笔者认为研究日照华兴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对其他有同样需求的企业改革优化自身财务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以日照华兴集团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实际访谈等方法,详细了解了日照华兴集团目前的财务管理现状,发现日照华兴集团财管管理模式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财务管理运营成本高,财务机构重复设置,财务人员数量庞大;二是集团财务管控力度低,集团下属单位财务管理比较混乱;三是资金使用效率低,部分下属单位资金盈余较多,整体资金利用率不高;四是财务价值创造性低,大部分集团财务人员只从事财务基础工作,财务工作附加值低。针对日照华兴集团目前存在的财务管理问题,本文认为应根据集团实际经营情况,对集团财务管理模式进行改革,采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并建立新的财务管理机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应从总体规划、组织架构、财务信息系统、业务流程再造、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进行构建。其中财务信息系统设计方面,为了提高了集团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本文充分依托人工智能、云技术等现代科学信息技术对ERP系统、影像扫描管理系统、网上报账系统、银企直连系统等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实现了集团财务管理工作的智能化、自动化,同时提高了集团财务管理工作的安全性;业务流程再造方面,本文通过实际访谈调研筛选出业务流程易于标准化的集团核心业务模块,对其进行优化再造,实现集团部分财务业务流程的标准化;最后,为了保证日照华兴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工作顺利进行,本文根据集团的实际经营情况,从获得高层管理者支持、加强会计核算标准化建设、加强人员管理等方面制定了相关保障措施。
刘文杰[5](2019)在《新媒体技术与科技类小型民企创新共同体的建构 ——基于三家民企的案例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进入“下半场”,互联网的核心转变为产业互联网和服务互联,即通过互联网打通产业链,实现产业升级和服务升级。有数据显示,中小微企业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支撑,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依托。而中国小型民企面临外部融资困难、创新人才匮乏的双重困境。有研究表明,中国小型民企的资源获取大量依赖“社会关系”。而互联网广泛的连接性,为个体之间的联结、沟通提供了新的技术方式,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也超越了血缘、业缘等的局限,因共同的目标、身份认同、兴趣联结等集结在一起,并通过新媒体技术实现集体行动,为小型民企关系网络的建构提供了新的途径。由新媒体技术开启的更具新型化、互动性的接触方式和交流方式,必然导致小型民营企业关系网络新的构成和建构机制。本文在新媒体技术发展为背景,对新媒体技术与小型民企关系网络建构的作用机制展开研究,旨在了解新媒体发展过程中哪些技术特征影响了科技类小型民企的新媒体技术使用?基于新媒体技术的小型民企关系网络(本文定义为创新共同体)具有哪些特征?其建构机制是怎样的?本文以行动者网络理论为基础理论,新媒体技术作为重点考察对象,聚焦企业主为核心的“创新”关系网络并定义为创新共同体,采用多案例研究设计,分别探究互联网发展的三个时期(PC时代,1994-2004;移动社交时代,2004-2016;智能媒体时代,2016至今)的新媒体技术发展、科技类小型民企基于新媒体技术的交流与实务(新媒体使用与行动者网络建构)和基于新媒体技术应用及活动、实务而形成社会安排或社会组织形式(创新共同体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互动逻辑和社会结果。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PC时代新媒体技术对于传统的人际沟通模式以及组织沟通模式影响较小。科技类小型民营企业主要通过私人机制和政府机制发生作用进而形成“单中心”辐射式创新共同体。这一时期创新共同体以企业主为中心,以企业主个人关系网络为基础依托;网络成员比较单一,情感因素致使关系固化;原生与衍生关系交织向外围辐射。(2)移动社交时代新媒体技术的参与性、协作性和分布式实践显着提升,实现了正式的和非正式的日常生活网络化,改变了公司内部、公司与外部组织间的沟通形式,互动更具双向性和动态性,企业组织形态更加扁平化。科技类小型民营企业主要通过市场机制和媒介机制发生作用,企业关系网络向“多级”渗透式创新共同体演化。这一时期创新共同体由若干的利益网络和工具网络构成,呈现“多级”状态;资源通过交错的社会网络关系分支在网络个体间相互渗透;相对固定的网络位置,基于利益和工具的理性互信、互动、互惠程度高。(3)智能媒体时代数据驱动的新媒体实现了人与万物的连接,内容生产、分发渠道与用户体验等媒介要素发生颠覆性变化,企业内外部的组织结构更加扁平、小型,且组织结构流动性更强,跨部门的渗透更强。科技类小型民营企业主要通过联盟机制和媒介机制发生作用,形成“立体”嵌入式创新共同体。这一时期共同体日趋小型和多元化;企业通过新媒体技术建构与融合强弱双重关系,实现绩效的最大化;在关系网络的形成与维护中,信任与身份认同等的嵌入作用愈发深刻与显着。(4)科技类小型民营企业创新共同体的建构是由器物(技术)、个体惯习共同作用的社会结果:新媒体技术的快速演进和互联网设备的革新让社会信息和情感的流动异常频繁,同时由于个体(关键行动者)能量的差异导致的媒介使用能力参差不齐,进而影响组织新媒体技术的采用以及沟通形态。(5)作为行动者的新媒体技术一方面凭借其带宽、移动性等技术特征实现作为互惠工具,同时积极参与信任、身份认同等价值理性的再造,成为平衡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积极力量,以达成小型民企创新共同体成员彼此的利益互惠与情感共享,呈现出从遵循技术逻辑过渡到关注人的主体性的整体发展线索。本文采用了结合科技(新媒体科技)与社会发展的整合研究路径,聚焦科技类小型民企的创新过程,用创新共同体定义小型民企利用新媒体技术建构的创新关系网络,探讨新媒体技术、企业主的新媒体技术使用和创新共同体建构的互动,一方面拓展了行动者网络理论应用的空间,为小型民企关系网络建构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解释性框架,同时为中国民企的现代化发展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参考。
夏冬春[6](2019)在《建筑产业现代化背景下建设工程企业组织柔性测度与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建筑领域正在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给广大建设工程企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得组织外部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导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困扰。增强组织柔性可以使企业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能够做出快速反应,以较少的时间、精力和成本进行组织变革,来提高企业的适应能力,始终保持竞争优势。因此,在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研究探讨建设工程企业的组织柔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增强企业组织柔性的相关策略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本文根据国内外组织柔性相关文献研究提出了建设工程企业组织柔性的概念、内涵以及其测量维度,构建了组织柔性度量理论模型,同时在借鉴国内外成熟量表的基础上,开发了组织柔性测量量表。其次,在预调研基础上形成了正式调研问卷,并广泛收集调研数据。运用SPSS和AMOS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信度和效度检验,并通过构建及分析组织柔性测量结构方程模型得到测量路径方程,依据测量路径方程分析讨论不同类型、性质、成立年限和员工数的建设工程企业在建筑产业现代化影响下的组织柔性现状。再次,依据组织柔性现状,搜集了15位有代表性的建设企业员工的深度访谈资料,采用扎根理论三级制编码的方法进行分析,得到了29个初始范畴,10个主范畴,3个副核心范畴及核心范畴“影响建设工程企业组织柔性形成的因素”,基于此构建了组织柔性影响因素模型。然后,对识别出的影响因素相互影响程度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的行业专家调研,采用DEMATEL方法处理调研数据,具体包括运用Matlab软件编程计算调研数据得到的影响因素矩阵,再依据矩阵计算结果分析得出了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组织资源、组织文化、高管的忧患意识和高管的创新精神等六个影响组织柔性形成的关键因素。最后,根据得到的关键影响因素从组织资源、组织文化、高管的忧患意识以及高管的创新精神四个方面提出了增强企业组织柔性的策略。本文促进了组织柔性理论在工程建设领域的运用与发展,丰富了组织柔性度量和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成果,为组织柔性理论在工程建设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另外,本文的调研分析结果反映出各类建设工程企业在建筑产业现代化背景下组织柔性的现状,有助于广大建设工程企业采取措施来增强企业的组织柔性,提高企业的环境适应能力,从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本论文有图19幅,表59个,参考文献118篇。
许建发[7](2018)在《JM集团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财务共享服务组织形式伴随跨国公司的组织变革产生,随后跨国公司业务在海外扩张,其组织形成也随之应用于全球各地。本文结合理论分析对JM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进行案例研究。通过分析财务共享服务的发展模式,研究JM集团的财务管理状况与解决思路,提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要素。从构建目标、选址思路、实施思路、组织设计与职责、信息化应用设计、实施计划等角度阐述JM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的框架设计方法;在流程再造方面,对费用报销管理、资金业务管理、应付账款核算管理、应收账款核算管理、总账核算管理、固定资产核算管理六大流程提出实施建议;在信息系统方面,分析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信息化体系的应用设计;在运营管理方面,从收费管理、人员管理、服务质量管理三个方面分析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营管理。应用平衡计分卡战略绩效管理工具,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来评价JM集团财务共享服务的实际运营效果。本文认为,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对中国大中型民营企业管理是有帮助的,能够满足企业财务管理流程再造的需要;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是实现传统财务向价值财务转型的重要举措,是迈向业财融合最重要的一步;JM集团财务共享服务实施方案设计、实施效果分析、实施结论的总结,对于正在构建或准备构建财务共享服务组织的中国企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黄国斌[8](2018)在《SY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平衡化构建研究》文中指出SY公司是一家处于发展壮大期的大中型民营企业。在知识经济、网络化和全球化背景下,如何通过构建更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从而发挥企业中所有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成为企业发展中的根本问题一。研究以“人性假设理论”、“浑序组织理论”和“权变管理理论”为依据,综合运用管理学知识,对SY公司的发展、成长路径、作用与弱点等进行系统归纳与分析,以此作为研究起点;对SY企业的发展与人才政策演变、人才危机与人力资源管理困惑等进行梳理与剖析,以此切入核心问题——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以人力资源诊断方法为具体工具,系统分析了 SY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优化SY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体系性策略,包括人力资源构建思路、构建方法、构建规划、构建内容、构建设施等。SY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实质就是民营企业在壮大过程中如何从关系型企业走向规范化企业。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在灵活的“关系型”管理与科学的规范化管理之间实现动态平衡。研究提出,SY公司应实施“平衡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思想。平衡性管理理念,是复杂性背景下现代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思想及原则。它一方面肯定了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地位及作用,又考虑到企业发展中的“路径依赖”和“路径锁定”等实际情况,特别是民营企业在发展中的“关系资本”和“关系障碍”因素对企业发展的双重影响,要求务必以协调为中心实施浑然有序的人力资源管理。平衡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是需要企业战略层的正确决策予以保障;也需要“关系人”和“职业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和相互包容的。只有这样,才能使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的价值充分涌现,才能所有者、经营者和所有员工的共赢。
郭随磊[9](2018)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选择研究》文中指出作为“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政府高度重视的产业之一,我国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系统支持已经有近20年的时间。在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政策工具选择不合理、与产业政策转型趋势相悖的问题比较严重。对于政策工具理论来说,其重要地位与其受关注不够之间的矛盾突出。在这样的现实和理论背景下,有必要在深化政策工具理论研究基础上,对我国新能源汽车政策工具选择现实进行分析,找出相应的选择优化方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选择进行研究,需要以一定的理论作指导。“新治理”理论把行政管理或公共政策的分析单位转变到实现公共目标的工具,同时强调组织网络、公私合作、协商说服方法和赋权技能对公共问题解决的重要意义,与我国当前的治理环境相适应。“新治理”理论为我们进行政策工具分类、设定政策工具选择标准以及明确政策工具选择过程具有启发意义,可以作为构建政策工具选择分析框架的理论基础。就工具分类而言,把政策工具分为管制、激励、能力建构、系统改进四类,既与当今网络治理背景相适应也符合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研究的需要。四种类型政策工具选择分别以规则安排、公共物品财政购买、科技创新支持、公共物品供给体系优化作为其核心机制。就政策工具选择标准而言,公益性、科学性、体制适应性、易管理性是研究者最为重视的,也是最有系统性的标准。就政策工具选择过程而言,结合新治理范式及其他学者的研究,可以把政策工具选择过程划分为政策工具选择现状分析、政策工具选择现状评价及政策工具选择优化三个阶段。以政策工具分类、政策工具选择标准、政策工具选择过程为核心要素的政策工具选择分析框架,构成了本文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选择进行研究的逻辑基础。2001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选择可划分为研发推动、消费推广、系统支持三个历史时期,比较全面的涉及了管制、激励、能力建构、系统改进工具。近二十年来的政策工具选择具有服从政策规划目标、被关键事件推动、受体制改革影响以及更加依赖多元合作的特点,并且在基础研发、产销量、商业模式创新上取得了一定成果。在回答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选择是否具有合理性问题方面,本文的结论建立在运用扎根理论的方法进行案例分析基础上。在对16个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选择相关典型事件或过程进行事实描述、特征总结之后,采取三级编码分析的方式,分别回答管制、激励、能力建构、系统改进工具选择是否符合公益性、科学性、适应性、易管理性标准。并通过逻辑一致性检查、进一步诠释论证等措施增加结论的可靠性。通过应然与实然状态对比,可以总结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选择的合理之处:在公益性上,科技参与渠道的拓展确保了能力构建工具选择的公益性;在科学性上,通过政策研究、实验,科技信息共享互评等增加了激励工具、能力建构工具选择的科学性;在体制适应性上,通过与经济社会体制改革相适应,减少了管制工具、系统改进工具选择与制度环境的可能冲突;在易管理性,通过职能互补合作关系建立,增加了能力建构工具选择的有效性。与此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选择也呈现一定的问题。在公益性上,由于缺少公益性、有效性评估,缺少参与机制、有效性保障机制构建,导致管制、激励、系统改进工具选择偏离公共利益;在科学性上,由于认识视角狭隘、对社会风险认识的片面性,导致管制及系统改进工具选择脱离实际情况;在体制适应性上,由于市场监管制度不完善、科技体制结构-功能紊乱导致政府在相关职能上缺位和越位;在易管理性上,由于忽视管制与被管制者、给予激励者与接受激励者、不同职能承担者合作关系的建立,导致相关行动者在相应问题解决上不合作。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选择的优化,应该针对政策工具选择问题的成因,确保工具选择的公益导向、增加工具选择的科学性、拓展工具选择的合理制度空间、建立工具选择所依赖的有效合作关系。本文的创新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以新治理范式为理论基础构建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选择分析框架。该框架主要包括产业政策工具选择现状分析、依据标准进行工具选择评价、政策工具选择优化三阶段的过程机制。第二,设计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选择评价方案。本文以政策工具选择这一决策过程核心阶段为切入点,结合政策工具选择公益性、科学性、体制适应性、易管理性的应然性标准,新能源汽车管制、激励、能力建构、系用改进工具选择的实然状态,提出一种政策工具选择评价方案。第三,指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选择优化的关键在于理顺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以往提出的产业政策工具选择优化方案要么具有片面性,要么缺乏相关事实依据。本文既通过提出地方政府行为的双重激励模型论证中央和地方不合作的风险点,又通过多个案例从事实上证明中央和地方零和博弈是政策工具选择不合理的最主要原因。第四,提出我国治理背景下的政策工具选择策略。不管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把治理理论和政策工具理论融合具有一定必然性,但是网络治理背景下政策工具选择策略的研究还不多见。本文既通过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选择的经验事实述说“新治理”理论,又提出网络治理背景下政策工具选择的应然性标准,试图超越个案提出治理背景下具有启发性的政策工具选择策略。
李超[10](2019)在《制造企业设备管理能力对设备绩效的影响》文中认为对设备进行有效管理,是制造企业保障生产秩序、提高设备投资效益、改善制造绩效的重要前提。然而,在企业实践层面,中国的设备管理过度依赖技术与发达国家管理模式,受组织惯例以及资源强韧性的限制以及中国本土制造业所面临的艰难的转型与升级环境,设备管理效果并不如预期;在管理理论层面,鲜有研究从资源管理以及能力管理的视角对设备管理以及设备绩效展开企业层面的研究。本文在综合企业资源-能力理论、设备管理理论等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把研究的重点聚焦在企业的设备管理领域,遵循“能力→绩效”的分析逻辑,尝试从企业资源-能力理论的视角对设备管理的内生能力进行识别及深入探讨,建立了“设备管理能力→设备绩效”的理论框架,并逐层深入地探析了以下三个逻辑相关的研究问题:第一,如何识别影响设备管理能力的因素?第二,影响设备管理能力的各因素间是否存在路径依赖?第三,设备管理能力如何影响设备绩效?本文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三个有针对性的具体研究由浅入深进行探索,并通过对来自大庆、哈尔滨、厦门和佛山四个地区的352份有效问卷的检验得出以下三个具有创新性的结论:第一,设备管理能力主要由设备管理战略能力、组织流程能力、人员能力和IT基础设施能力四个因素构成.制造企业设备管理战略能力、设备管理组织流程能力、设备管理人员能力和设备管理IT基础设施能力这四个因素在中国情境下能够作为设备管理能力的度量因素;第二,制造企业设备管理能力所包含的四个因素并不是并行的简单罗列,四个因素之间存在作用路径,共同构成一个因果关系模型。设备管理战略处于能力的最高层-战略层,对组织流程具有直接地正向影响,并通过组织流程对人员和IT基础设施有间接地正向影响;设备管理组织流程处于能力的中间层-运作层,受到战略的直接影响,并对人员和IT基础设施具有直接地正向影响;设备管理人员与IT基础设施位于能力的最底层—资源层,其中,人员对IT基础设施具有直接地正向影响;第三,设备管理能力对设备绩效具有显着地正向影响。由设备管理战略、设备管理组织流程、设备管理人员和设备管理IT基础设施构成的设备管理能力模型,在内部机制的影响下,以设备管理IT基础设施为中介变量,对设备绩效具有显着地正向影响。
二、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再造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再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发电企业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研究 ——基于协鑫集团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共享服务理论研究 |
1.2.2 共享服务模式研究 |
1.2.3 共享服务因素研究 |
1.2.4 共享服务应用研究 |
1.2.5 共享服务流程研究 |
1.2.6 文献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本文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理论分析 |
2.1 财务共享服务的基本概念 |
2.2 财务共享服务的理论基础 |
2.2.1 业务流程再造理论 |
2.2.2 竞争优势理论 |
2.2.3 组织结构扁平化理论 |
2.2.4 规模经济理论 |
2.3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分类 |
2.3.1 基本型财务共享模式 |
2.3.2 市场型财务共享模式 |
2.3.3 高度市场型财务共享模式 |
2.3.4 独立公司型财务共享模式 |
2.4 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优势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发电企业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3.1 发电企业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必要性 |
3.1.1 我国发电企业发展现状 |
3.1.2 我国发电企业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现状 |
3.1.3 发电企业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优势 |
3.2 发电企业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可行性 |
3.2.1 企业规模的可行性 |
3.2.2 流程标准化的可行性 |
3.2.3 业务经营差异的可行性 |
3.2.4 技术支持的可行性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协鑫集团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实施现状 |
4.1 协鑫集团基本概况 |
4.1.1 协鑫集团公司简介 |
4.1.2 协鑫集团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原因 |
4.1.3 协鑫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组织架构 |
4.2 协鑫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与运营 |
4.2.1 协鑫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会计档案管理 |
4.2.2 协鑫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业务流程标准化管理 |
4.2.3 协鑫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质量管理 |
4.2.4 协鑫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人力资源管理 |
4.3 协鑫集团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成效分析 |
4.3.1 协鑫集团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管理价值 |
4.3.2 协鑫集团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效率价值 |
4.3.3 协鑫集团财务管理服务模式的创新价值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协鑫集团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问题 |
5.1 流程设计及IT系统问题 |
5.1.1 业务量不均衡 |
5.1.2 流程体系不完善 |
5.2 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
5.2.1 人员短缺且职业规划不明确 |
5.2.2 绩效考核体系不完善 |
5.2.3 员工抵触问题 |
5.3 财务核算风险问题 |
5.4 缺乏全面预算管理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协鑫集团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对策 |
6.1 优化业务流程 |
6.2 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
6.2.1 加强人员培训 |
6.2.2 绩效评价体系优化方案 |
6.2.3 加强文化与人文管理 |
6.3 风险控制优化策略 |
6.3.1 加强财务监督 |
6.3.2 优化IT流程 |
6.4 引入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 |
6.4.1 云计算模式与财务管理模式相结合 |
6.4.2 人工智能实现自动化作业 |
6.4.3 大数据挖掘商业机会 |
6.5 优化全面预算管理体制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致谢 |
(2)财务共享模式下Z集团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共享服务的研究文献 |
1.2.2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
1.2.3 共享服务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
1.2.4 信息化与数字化 |
1.2.5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财务共享服务和风险管理研究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关于对财务共享概念的界定 |
2.1.2 风险管理相关概念 |
2.1.3 财务共享风险的概念 |
2.2 共享服务下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 |
2.2.1 共享服务的产生与发展 |
2.2.2 企业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 |
第三章 Z集团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建设 |
3.1 Z集团基本情况与业务模式 |
3.1.1 Z集团公司概况 |
3.1.2 Z集团业务模式 |
3.1.3 Z集团业务布局 |
3.1.4 Z集团财务共享的条件 |
3.2 Z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体系的构建 |
3.2.1 Z集团共享服务的建设历程与动因 |
3.2.2 Z集团财务共享模式的战略定位与职能规划 |
3.2.3 Z集团财务共享模式的推进 |
3.2.4 Z集团财务共享沟通关系 |
第四章 Z集团财务共享服务风险管理分析 |
4.1 财务共享服务风险前后比较 |
4.1.1 财务共享服务风险前后风险分析 |
4.1.2 财务共享服务实施后风险的识别 |
4.1.3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风险 |
4.2 Z集团财务共享服务基础上风险管理 |
4.2.1 建立财务共享服务监督保障机制 |
4.2.2 建立全业务风险管理框架 |
4.2.3 建立科学的责任与绩效考核管理体系 |
4.2.4 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发展与培养计划 |
4.2.5 建立完善的会计核算体系 |
4.2.6 搭建科学的制度管理体系框架 |
4.2.7 信息系统平台搭建内外部沟通体系 |
4.2.8 建立税企共建模式防控税务风险 |
4.3 Z集团财务共享风险管理经验 |
4.3.1 风险前移三重防线并重 |
4.3.2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高度融合 |
4.3.3 风险管理与岗位绩效管理 |
4.3.4 标准化财务业务风控系统 |
第五章 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
5.1 Z集团财务共享服务存在风险管理问题 |
5.1.1 财务核算风险凸显 |
5.1.2 财务人员能力不足风险加剧 |
5.2 财务共享风险管控改进具体措施 |
5.2.1 强化业财融加强监督检查 |
5.2.2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和导师介绍 |
附件 |
(3)ZY公司薪酬体系再造 ——基于母公司与子公司薪酬体系融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本文创新点 |
2 概念界定及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主要概念界定 |
2.1.1 薪酬与薪酬管理 |
2.1.2 薪酬体系再造 |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2.1 国外文献综述 |
2.2.2 国内文献综述 |
2.2.3 相关理论综述 |
3 ZY公司薪酬体系再造设计分析 |
3.1 并购背景及薪酬体系现状 |
3.1.1 并购背景 |
3.1.2 并购前的薪酬体系 |
3.2 两家公司薪酬体系的比较分析 |
3.3 薪酬体系再造设计目的 |
3.3.1 强化激励机制 |
3.3.2 加强人才引进 |
3.3.3 重塑心理契约 |
3.4 薪酬体系再造设计原则及流程 |
3.4.1 设计原则 |
3.4.2 设计流程 |
4 ZY公司薪酬体系再造的具体设计 |
4.1 岗位等级设计 |
4.1.1 岗位分析 |
4.1.2 岗位等级设定 |
4.2 薪酬市场调研 |
4.3 薪酬体系再造设计 |
4.3.1 薪酬支付策略 |
4.3.2 薪酬组成 |
4.3.3 薪酬结构 |
4.3.4 薪酬等级 |
4.3.5 绩效主导浮动薪酬 |
4.3.6 薪酬文化 |
4.4 再造后全面改善福利 |
5 ZY公司薪酬体系再造方案推行及保障措施 |
5.1 薪酬体系推行 |
5.1.1 薪酬体系方案 |
5.1.2 绩效主导调薪 |
5.1.3 薪酬体系再造后的反馈及响应 |
5.2 薪酬体系推行的必要措施 |
5.2.1 上层管理者强力支持 |
5.2.2 完善制度和流程 |
5.2.3 薪酬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融合进阶 |
5.3 薪酬体系再造后ZY公司员工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
5.3.1 调查目的 |
5.3.2 问卷调查 |
5.3.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5.4 薪酬体系再造后续改善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件 |
(4)日照华兴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2 相关理论基础及概念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2 相关概念 |
3 日照华兴集团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
3.1 日照华兴集团概况 |
3.2 日照华兴集团财务管理模式 |
3.3 日照华兴集团财务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
3.4 日照华兴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应用可行性分析 |
4 日照华兴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 |
4.1 日照华兴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总体规划 |
4.2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组织架构 |
4.3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信息系统构建 |
4.4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业务流程再造 |
4.5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人力资源管理 |
5 日照华兴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保障措施 |
5.1 获得集团高层管理者支持 |
5.2 加强会计核算标准化建设 |
5.3 加强人员管理 |
5.4 持续完善信息系统 |
5.5 加强财务共享服务平台安全运行管理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日照华兴集团财务管理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新媒体技术与科技类小型民企创新共同体的建构 ——基于三家民企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背景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的创新点 |
1.4 本文的主要结构 |
2 文献综述 |
2.1 企业关系网络的相关研究视角 |
2.1.1 经济学视角 |
2.1.2 社会学视角 |
2.1.3 传播学视角 |
2.2 企业关系网络形成的动力机制 |
2.2.1 资源依赖理论 |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3 社会嵌入理论 |
2.2.4 行动者网络理论 |
2.3 企业关系网络的协调机制 |
2.3.1 市场机制 |
2.3.2 政府机制 |
2.3.3 联盟机制 |
2.3.4 私人关系机制 |
2.3.5 媒介机制 |
2.4 企业关系网络的测度与绩效 |
2.4.1 结构维度与绩效 |
2.4.2 关系维度与绩效 |
2.5 已有研究的评述 |
2.5.1 新媒体时代小型民企建构关系网络的实践 |
2.5.2 已有研究的局限性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视角的选择 |
3.1.1 以新媒体技术与行动者网络建构为分析路径 |
3.1.2 聚焦科技类小型民营企业主为核心的“创新”关系网络 |
3.1.3 以“创新共同体”定义本文的研究对象 |
3.2 研究框架 |
3.3 技术路线 |
3.4 研究方法 |
3.4.1 案例选择 |
3.4.2 数据采集与分析 |
3.4.3 本研究设计的信效度分析和研究伦理说明 |
4 PC时代破土——单中心辐射式创新共同体的建构 |
4.1 固定化:PC时代的新媒体技术 |
4.2 PC时代的行动者网络建构 |
4.2.1 前期准备 |
4.2.2 企业关系网络的建构 |
4.3 破土:PC时代的新媒体技术使用 |
4.4 单中心辐射式创新共同体的建构 |
4.4.1 沟通机制:平面式 |
4.4.2 网络结构特征:层级化 |
4.4.3 私人关系与政府调控下的网络生产 |
4.4.4 单中心辐射式创新共同体 |
5 移动社交时代重组——多级渗透式的创新共同体的建构 |
5.1 移动化:移动社交时代的新媒体技术 |
5.2 移动社交时代行动者网络的建构 |
5.2.1 前期准备 |
5.2.2 企业关系网络的建构 |
5.3 重组:移动社交时代的新媒体技术使用 |
5.4 多级渗透式创新共同体的建构 |
5.4.1 沟通机制:交叉式 |
5.4.2 网络结构特征:扁平化 |
5.4.3 市场机制和媒介链接下的网络拓展 |
5.4.4 多级渗透式创新共同体 |
6 智能媒体时代进化——立体嵌入式的创新共同体的建构 |
6.1 智能化:智能媒体时代的新媒体技术 |
6.2 智能媒体时代行动者网络的建构 |
6.2.1 前期准备 |
6.2.2 企业关系网络的建构 |
6.3 进化:智能媒体时代的新媒体技术使用 |
6.4 立体嵌入式创新共同体的建构 |
6.4.1 沟通机制:链接式 |
6.4.2 组织结构:小型化与流动性 |
6.4.3 联盟组合与数据驱动下的网络优化 |
6.4.4 立体嵌入式创新共同体 |
7 结论与讨论:创新共同体——技术与个体惯习的同构 |
7.1 新的可能性:作为互惠工具的新媒体技术 |
7.1.1 作为关键行动者的新媒体技术 |
7.1.2 信息交流的平台 |
7.1.3 印象管理的手段 |
7.1.4 网络转译的渠道 |
7.2 个体惯习:新媒体技术的使用 |
7.3 创新共同体的历史变迁 |
7.3.1 结构变迁:小型、多元、流动性与复杂结构 |
7.3.2 关系变迁:信任与身份认同 |
7.4 从技术逻辑到人的主体性 |
7.5 本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企业关系网络特征调查问卷 |
附录2 新媒体技术与科技类小型民企创新共同体的建构访谈提纲 |
附录3 访谈对象目录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6)建筑产业现代化背景下建设工程企业组织柔性测度与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7 本章小结 |
2 建设工程企业组织柔性度量模型构建与量表开发 |
2.1 组织柔性概念和内涵 |
2.2 组织柔性测量维度 |
2.3 组织柔性度量模型构建 |
2.4 组织柔性测度量表研究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3 建设工程企业组织柔性度量实证研究 |
3.1 实证研究方法 |
3.2 预调研及结果分析 |
3.3 正式调研数据收集与分析 |
3.4 模型构建及分析 |
3.5 组织柔性现状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建设工程企业组织柔性影响因素识别及模型构建 |
4.1 扎根理论方法 |
4.2 基于扎根理论的分析 |
4.3 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DEMATEL的建设工程企业组织柔性影响因素分析 |
5.1 DEMATEL方法 |
5.2 基于DEMATEL的数据处理流程 |
5.3 组织柔性影响因素重要程度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增强建设工程企业组织柔性的相关策略 |
6.1 强化企业组织资源能力 |
6.2 加强企业组织文化建设 |
6.3 提高企业高管忧患意识 |
6.4 增强企业高管创新精神 |
6.5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的研究结论 |
7.2 主要研究成果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JM集团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1.2.1 研究的内容 |
1.2.2 研究的方法 |
1.2.3 论文框架 |
1.3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交易成本理论 |
2.1.2 规模经济理论 |
2.1.3 财务管控模式 |
2.1.4 流程再造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共享服务与财务共享服务 |
2.2.2 财务共享中心的运行与改进 |
2.2.3 财务共享中心流程的设计 |
2.2.4 文献评述 |
第3章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应用 |
3.1 财务共享服务的发展模式 |
3.2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的驱动因素 |
3.3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实际成效 |
第4章 JM集团财务管理问题及解决思路 |
4.1 JM集团简介 |
4.2 JM集团财务管理问题 |
4.3 JM集团财务管理问题的解决思路 |
第5章 JM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 |
5.1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框架设计 |
5.1.1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目标 |
5.1.2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选址思路 |
5.1.3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实施思路 |
5.1.4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组织和职责 |
5.1.5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的信息化应用 |
5.1.6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实施计划 |
5.2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的流程再造 |
5.2.1 费用报销管理流程 |
5.2.2 资金业务管理流程 |
5.2.3 应付账款核算管理流程 |
5.2.4 应收账款核算管理流程 |
5.2.5 总账核算管理流程 |
5.2.6 固定资产核算管理流程 |
5.3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的信息化应用 |
5.3.1 SAP系统 |
5.3.2 OA系统 |
5.3.3 CBS资金管理系统 |
5.3.4 员工报销系统 |
5.3.5 付款审批系统 |
5.3.6 智能影像系统 |
5.4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的运营管理 |
5.4.1 财务共享服务收费管理 |
5.4.2 财务共享服务人员管理 |
5.4.3 财务共享服务质量管理 |
第6章 JM集团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评价及未来发展建议 |
6.1 JM集团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评价 |
6.2 JM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未来发展建议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语 |
(8)SY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平衡化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理论依据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6 创新之处 |
2 SY公司及其人力资源管理状况 |
2.1 中国民营经济与民营企业发展概述 |
2.2 SY公司概况与发展历程 |
2.3 SY公司人力资源及其管理情况 |
3 SY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状况诊断 |
3.1 SY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诊断依据 |
3.2 SY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诊断方法 |
3.3 SY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诊断资料 |
3.4 SY公司的管理诊断 |
3.5 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状况的解释 |
4 SY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优化对策 |
4.1 SY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的思路 |
4.2 SY公司平衡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构建方法 |
4.3 SY公司人优化力资源管理的构建规划 |
4.4 SY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构建内容 |
5 结论与讨论 |
5.1 基本结论 |
5.2 讨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政策工具理论的研究 |
1.2.2 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研究 |
1.2.3 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选择的研究 |
1.2.4 对以往研究的评价 |
1.3 研究目标、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思路、范畴与论文结构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范畴 |
1.4.3 论文结构 |
1.5 创新点 |
1.5.1 构建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选择分析框架 |
1.5.2 设计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选择评价方案 |
1.5.3 指出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选择优化的关键在于理顺央地关系 |
1.5.4 提出我国治理背景下的政策工具选择策略 |
第2章 研究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新能源汽车 |
2.1.2 新能源汽车产业 |
2.1.3 产业政策 |
2.1.4 政策工具 |
2.1.5 政策工具选择 |
2.2 指导政策工具选择研究的“新治理”范式 |
2.2.1 “新治理”范式的提出 |
2.2.2 “新治理”范式的关键理念 |
2.2.3 “新治理”范式的启示 |
2.3 政策工具的类别 |
2.3.1 本文的分类方法 |
2.3.2 四类政策工具界定 |
2.3.3 政策工具的存在形态 |
2.4 政策工具选择分析框架构建 |
2.4.1 政策工具选择标准 |
2.4.2 政策工具选择过程 |
2.4.3 政策工具选择分析框架图 |
第3章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目标与政策工具选择演进 |
3.1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目标与行动者 |
3.1.1 产业政策目标 |
3.1.2 推动政策工具选择的行动者 |
3.1.3 主导政策工具选择变迁的央地关系 |
3.2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选择的历史演进 |
3.2.1 研发推动时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选择(2001-2008) |
3.2.2 消费推广时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选择(2009-2011) |
3.2.3 系统支持时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选择(2012至今) |
3.3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选择调适的特点 |
3.3.1 服从政策规划目标 |
3.3.2 被关键事件推动 |
3.3.3 受体制改革影响 |
3.3.4 更加依赖多元合作 |
3.4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选择的积极效果 |
3.4.1 奠定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研发基础 |
3.4.2 推动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位居世界前列 |
3.4.3 营造了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创新的良好环境 |
第4章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选择案例分析 |
4.1 管制工具选择案例 |
4.1.1 案例1: 低速电动车“生死劫” |
4.1.2 案例2: 无充电设施衡水市的电动汽车强制使用 |
4.1.3 案例3: 新能源汽车技术标准研制职能转移试点 |
4.1.4 案例4: 新能源汽车准入中的地方保护 |
4.2 激励工具选择案例 |
4.2.1 案例5: 任性的新能源汽车补贴 |
4.2.2 案例6: 具有中国特色的“十城千辆”工程 |
4.2.3 案例7: 新能源汽车“骗补”事件 |
4.2.4 案例8: 争议中推行的新能源汽车地方补贴 |
4.3 能力建构工具选择案例 |
4.3.1 案例9: 影响新能源汽车技术政策的院士 |
4.3.2 案例10: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的成立与运转 |
4.3.3 案例11: “三纵三横”“三纵三链”的研发布局与组织 |
4.3.4 案例12: 推动有效研发合作的新能源汽车产学研合作联盟 |
4.4 系统改进工具选择案例 |
4.4.1 案例13: 争议中趋于暗淡的“央企电动车产业联盟” |
4.4.2 案例14: 环保城市深圳的新能源汽车蓝图 |
4.4.3 案例15: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规划丛林” |
4.4.4 案例16: 吉姆西诉财政部案件 |
4.5 政策工具选择案例分析及总结 |
4.5.1 政策工具选择案例分析 |
4.5.2 政策工具选择案例总结 |
第5章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选择的合理性分析及问题呈现 |
5.1 政策工具选择的合理之处 |
5.1.1 科技参与渠道的拓展确保了能力建构工具的公益性 |
5.1.2 通过政策研究和实验增加了激励工具的合理性 |
5.1.3 通过科技信息共享与互评增加了能力构建工具的科学性 |
5.1.4 管制工具选择适应了公共服务外包改革的趋势 |
5.1.5 系统改进工具适应了经济社会体制改革的趋势 |
5.1.6 能力建构工具促进了职能互补性研发合作关系的建立 |
5.2 政策工具选择的问题呈现 |
5.2.1 偏离公共利益 |
5.2.2 脱离实际情况 |
5.2.3 政府职能缺位与越位 |
5.2.4 相关行动者不合作 |
第6章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选择问题的成因 |
6.1 政策工具选择的公共利益保障机制缺失 |
6.1.1 管制工具选择缺少公益性和有效性评估 |
6.1.2 激励工具选择缺少有效的评估及参与机制 |
6.1.3 系统改进工具选择缺少公益性保障机制 |
6.2 政策工具选择建立在不合理的认知基础上 |
6.2.1 管制工具选择的认识视角具有狭隘性 |
6.2.2 系统改进工具选择对社会风险认识具有片面性 |
6.3 政策工具选择所处的制度环境不良 |
6.3.1 激励工具选择所依赖的市场经济监管制度不完善 |
6.3.2 能力建构工具选择所依赖的科技体制结构-功能紊乱 |
6.4 政策工具选择忽视行动主体合作关系的建立 |
6.4.1 管制工具选择忽视管制与被管制者之间合作关系的建立 |
6.4.2 激励工具选择忽视了行动者合力的形成 |
6.4.3 系统改进工具选择忽略职能互补性合作关系的建立 |
第7章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选择的优化对策 |
7.1 确保政策工具选择的公益导向 |
7.1.1 使管制工具选择与社会目标和市场效率具有兼容性 |
7.1.2 建立激励工具选择的公共利益保障机制 |
7.1.3 确保系统改进工具选择能够维护社会整体利益 |
7.2 创造政策工具选择的科学认知条件 |
7.2.1 通过协商性管制奠定有效管制的认知基础 |
7.2.2 通过对社会风险全面认知进行有效系统改进 |
7.3 拓展政策工具选择的合理制度空间 |
7.3.1 通过完善市场经济监管制度增加激励工具的有效性 |
7.3.2 通过完善科技体制来实现研发资源的有效运用 |
7.4 建立政策工具选择所依赖的有效合作关系 |
7.4.1 通过增加管制诱因建立管制与被管制者的良性互动关系 |
7.4.2 建立激励工具所依赖的符合市场规则的互利合作关系 |
7.4.3 基于行动者意愿建立系统改进工具所依赖的有效合作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总结 |
8.1.1 新治理范式对于推进政策工具选择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
8.1.2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选择应该符合多元标准 |
8.1.3 政策工具选择优化应该以理顺中央和地方关系为切入点 |
8.1.4 产业政策转型的关键在于政策工具的合理选择 |
8.2 研究展望 |
8.2.1 进一步拓展政策工具选择相关理论研究 |
8.2.2 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选择进行追踪研究 |
8.2.3 以政策工具选择为切入点探究适应市场经济的治理方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
(10)制造企业设备管理能力对设备绩效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现实背景 |
1.1.2 设备管理发展历程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目的与研究对象界定 |
1.3.2 关键概念界定 |
1.3.3 技术路线 |
1.3.4 研究内容安排 |
1.3.5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1.5 本章小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企业资源-能力理论 |
2.1.2 设备管理理论 |
2.2 设备管理能力的内涵 |
2.2.1 设备管理目标-战略能力 |
2.2.2 设备管理过程-组织流程能力 |
2.2.3 设备管理主体 |
2.3 设备绩效研究综述 |
2.4 设备管理能力与设备绩效关系研究综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探索性案例研究 |
3.1 案例研究概述 |
3.1.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
3.1.2 案例研究的分类 |
3.1.3 案例研究的步骤 |
3.2 研究设计 |
3.2.1 理论预设 |
3.2.2 案例选择 |
3.2.3 数据收集 |
3.2.4 数据分析 |
3.3 案例企业简介 |
3.3.1 A化工企业 |
3.3.2 B LED照明企业 |
3.3.3 C装备制造企业 |
3.3.4 D烟草企业 |
3.3.5 E无纺布生产企业 |
3.4 数据收集 |
3.5 数据分析 |
3.5.1 设备管理能力 |
3.5.2 设备绩效 |
3.5.3 案例数据编码 |
3.6 初始假设命题提出 |
3.6.1 设备管理能力 |
3.6.2 设备管理能力与设备绩效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设备管理能力对设备绩效作用机制的概念模型 |
4.1 设备管理能力 |
4.1.1 设备管理战略与设备管理组织流程 |
4.1.2 设备管理战略与设备管理人员 |
4.1.3 设备管理战略与设备管理IT基础设施 |
4.1.4 设备管理组织流程与设备管理人员 |
4.1.5 设备管理组织流程与设备管理IT基础设施 |
4.1.6 设备管理人员与设备管理IT基础设施 |
4.2 设备管理能力与设备绩效 |
4.2.1 设备管理战略与设备绩效 |
4.2.2 设备管理组织流程与设备绩效 |
4.2.3 设备管理人员与设备绩效 |
4.2.4 设备管理IT基础设施与设备绩效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证研究 |
5.1 研究方法 |
5.1.1 问卷设计 |
5.1.2 变量测度 |
5.1.3 数据收集 |
5.1.4 数据分析方法 |
5.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5.2.1 设备管理能力 |
5.2.2 设备绩效 |
5.3 验证性因子分析 |
5.3.1 设备管理能力 |
5.3.2 设备绩效 |
5.4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
5.4.1 初始模型构建 |
5.4.2 模型初步拟合 |
5.4.3 模型修正与确定 |
5.4.4 模型解释 |
5.5 分析与讨论 |
5.5.1 实证研究的整体结果 |
5.5.2 设备管理能力作用机制分析 |
5.5.3 设备管理能力对设备绩效作用机制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
6.2.1 理论贡献 |
6.2.2 实践启示 |
6.3 研究局限性与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访谈提纲(高管) |
附录2 访谈提纲(技术人员和一般管理人员) |
附录3 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再造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发电企业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研究 ——基于协鑫集团案例[D]. 董海英.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2)
- [2]财务共享模式下Z集团风险管理研究[D]. 张佳泽.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3]ZY公司薪酬体系再造 ——基于母公司与子公司薪酬体系融合的研究[D]. 顾冰.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2020(08)
- [4]日照华兴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研究[D]. 安宝强.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5)
- [5]新媒体技术与科技类小型民企创新共同体的建构 ——基于三家民企的案例研究[D]. 刘文杰. 武汉大学, 2019(01)
- [6]建筑产业现代化背景下建设工程企业组织柔性测度与影响因素研究[D]. 夏冬春.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1)
- [7]JM集团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应用研究[D]. 许建发. 厦门大学, 2018(02)
- [8]SY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平衡化构建研究[D]. 黄国斌. 云南大学, 2018(04)
- [9]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选择研究[D]. 郭随磊. 东北大学, 2018(02)
- [10]制造企业设备管理能力对设备绩效的影响[D]. 李超. 厦门大学, 2019(07)
标签: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财务共享服务论文; 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论文; 薪酬体系设计论文; 共享服务中心论文;